第一篇:习近平用“四个有利于”为改革导航
习近平用“四个有利于”为改革导航
原标题:习近平用“四个有利于”为改革导航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全面深化改革已在深水区前行三年,劈波斩浪,硕果累累。水越深,不确定因素越多,风险越大;今后的航行方向如何确定?如何破坚冰、避暗流?12月5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次会议上提出“四个有利于”为今后的改革导航:“多推有利于增添经济发展动力的改革,多推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改革,多推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改革,多推有利于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的改革。”这“四个有利于”也是今后确定改革重点的基本遵循。请随“学习中国”小编一起学习。
图为:2016年10月10日至11日,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一、多推有利于增添经济发展动力的改革
“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改革是发展我国经济的关键一招,不改革经济就将失去动力,步履蹒跚。我国经济面对增速下行和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迫切需要通过改革培育和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习近平指出:“我们要拿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锐意改革,激励创新,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新道路、新模式,不断寻求新增长点和驱动力。”
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我国经济发展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我们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实现发展动力转换,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引领发展。我们要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使创新理念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我们要使创新深度融合于经济发展之中,引领经济新发展。习近平强调:“要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我们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通过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塑造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做到人有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
积极推动打破垄断、调整收入分配、转变政府职能等领域的改革,加快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机制,为新一轮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打下良好的制度基础。要下决心进一步打开转变政府职能这扇大门,把该放的权力放到位,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和创造力。要创新体制机制,为经济转型提供“源头活水”。
二、多推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改革
“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公平正义是我们始终不变的追求,我们改革与发展,都是为了更加公平正义。习近平指出:“改革既要往有利于增添发展新动力方向前进,也要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向前进。”他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着眼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不断克服各种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如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
落实共享发展理念,让改革成果和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蛋糕”不断做大,但分配不公问题依然突出,收入差距、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差距依然较大。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上,无论是实际情况还是制度设计,都有不完善的地方。这个问题不抓紧解决,不仅会影响人民群众对改革开放的信心,而且还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我们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绝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现象。习近平指出:“‘蛋糕’不断做大了,同时还要把‘蛋糕’分好。我国社会历来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观念。我们要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尽量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事情做好,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努力使全体人民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保障共享发展理念的真正落实。习近平指出:“落实共享发展是一门大学问,要做好从顶层设计到‘最后一公里’落地的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新成效。”要通过经济制度的完善,保证人民共享发展的物质成果。要通过政治制度的改善,进一步维护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要通过社会管理制度的完善,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要通过文化制度的完善,保证人民共享文明发展成果。要通过生态制度的完善,让人民共享美好的生活环境。要以问题为导向,改革有碍共享发展的各个环节。习近平指出:“不论处在什么发展水平上,制度都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我们要通过创新制度安排,努力克服人为因素造成的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我们各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哪个领域哪个环节问题突出,哪个领域哪个环节就是改革的重点。对由于制度安排不健全造成的有违公平正义的问题要抓紧解决,使我们的制度安排更好体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更加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三、多推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改革
“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我们一切工作出发点、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过上好日子。不断增加人民获得感既是改革的目的,也是衡量改革、检验改革的标准。任何一项改革,都要把握和处理好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重大问题、重要关系。习近平指出:“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他强调要“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要创造更多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红利。要打破利益藩篱,维护广大人民利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习近平指出:“我们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勇于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让制度更加成熟定型,让发展更有质量,让治理更有水平,让人民更有获得感。”习近平强调:“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要让人民享受到更好更全更人性化的民生服务。发展保民生,发展为民生。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发展的目标。习近平指出:“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都要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不断解决教育、医疗、养老、收入、就业等领域存在的问题,不断为人民奉上看得见、摸得着的各种实惠。习近平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实实在在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增福祉、让群众享公平。”
四、多推有利于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的改革 “积力之所举,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无不成也。”全面深化改革错综复杂、阻力很大,必须汇众智、聚众力才能完成这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伟业。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如何,决定着改革的成败。习近平指出:“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改革任务越繁重,我们越要依靠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善于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改革措施带领人民前进,善于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完善改革的政策主张。”
要积极推进干部任用和提拨制度改革,以调动干部的改革积极性。要从制度上多用、重用改革促进派和改革实干家,要让能改革者上,不改革者下。要从制度上根本解决干部的不改革、拖改革、不作为问题。习近平指出:“受成长经历、社会环境、政治生态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当前干部队伍也存在种种复杂情况,一个突出问题是部分干部思想困惑增多、积极性不高,存在一定程度的‘为官不为’。对这个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把情况搞清楚,把症结分析透,把对策想明白,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要改革干部的考核评价体系,将是否促进改革、是否积极改革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以此来调动干部的改革积极性。习近平强调:“要完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既鼓励创新、表扬先进,也允许试错、宽容失败,营造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浓郁氛围。”
要设计好改革方案,正确引导改革预期,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改革积极性。改革方案要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利益,让人民群众看到和理解改革方案的含金量,要使人民群众对改革充满希望和期盼。要做好全面深化改革的宣传工作,将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的获得感讲清楚,让人民群众自觉投身改革、促进改革。习近平指出:“要重视调查研究,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了解基层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使改革更接地气。”
“尊新必威,守旧必亡。”实践证明,改革必昌,不改革必衰。习近平指出:“中国改革的方向已经明确、不会动摇;中国改革的步伐将坚定向前、不会放慢。”在“四个有利于”引航下,今后的改革,必将更加全面、更加彻底、更加有效。
第二篇:用爱为学生导航
用爱为学生导航
荆门市东宝区漳河镇周集小学
袁娟
如果说班集体是一条渡船,那么班主任就是这条渡船上的舵手。舵手技术高超,渡船才能够顺利地到达理想的彼岸;否则,渡船就会迷失方向。我的班主任工作,总的说来就一个字——“爱”!我坚持着要用我的爱来感动学生,并且对学生除了倾注一片爱心之外,还必须时时约束他们,严格要求他们,才会收到良好效果。也就是说,班主任老师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扮演好不同的角色。
一、倾注真情,亲如朋友
“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到 达心的深处。”作为班主任,如果说哪一点最令我感到欣慰,那就是多年来我一直与我的学生在用心交流。高年级的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处于成熟和幼稚的交界,对很多事物充满好奇心,也有很多不同的想法。不像低年级的小朋友,只要教师摸摸他们的头,哄哄他们,他们就心满意足了。高年级的班主任工作,一个字:“难”。我用爱打开孩子们的心扉,让他们吐露心曲,轻装前进。
我班有一名学生李某,有很强的管理能力,但似乎对班级漠不关心;写作水平不错,但课堂上偶尔被我提问时,要么红着脸回答几句,要么索性站着一言不发„„这么好的苗子我岂能放过?我先从培养他的胆量入手,可这“家伙”居然不领情!一次回家路上,我与他边走边聊我的一些事。他挺爱听的,还会发表一些观点呢!以后他便成了我的“路伴”。每次,我总会说:“谢谢你的建议!”“没想到你的口才也是一流的啊!”这些话语,就好像一股神奇的力量牵引他不断前进!现在的他发言积极了,集体荣誉感增强了,还被评为班级“进步之星”、“最佳辩手”呢!为了对得起大家对他的信任,他为自己制定了更高的目标!
看来,“真情碰撞”的魅力真的不小啊!教师要从平等互信的立场出发,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努力和他们建立朋友式的友好关系。
二、巧用惩罚,管如严父
严父对待子女,舍得打,舍得骂,敢于针对他们之中的那些毛病 和不顺心、不顺眼的地方,下死手。教师则应以严肃的态度,严厉的手段,营造一个严肃的氛围对学生进行教育。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晓云谈到这样的观点:“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其中说到“教育本就是十八般武艺”,通过惩罚“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负责”,我也非常赞同这一个观点,即“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这里所说的“惩罚”不是指的“体罚”,而是通过一种教育方式要让学生明白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学生当中的一些人,他们有缺点,有毛病。老师也看见了,也知道问题出现在哪里。为什么会屡教不改呢?有些人是可以靠爱,靠理解,靠谈心来达到帮助学生纠正偏差和错误的目的的。有的就不行,教育不是万能的,有时就需要对那些一错再错的学生进行必要的惩罚。这样的惩罚有时是会得罪学生的,有时甚至会得到学生的强烈反抗,作为老师谁愿意背着狠毒的骂名来对学生呢?但有时,又有必要这样做。我有一个学生,他属于没有人敢要没有人愿留,而通过别的老师的介绍进入我们班级的。三天的适应期一过,本性暴露无疑。打架,迟到,旷课,在学校里出了名,在班级里也成了为所欲为的刺头儿。我一次次的教育,一回回的谈心,从理想到事业,到人生,到尊严,到孝敬父母,好话说了一火车,前面刚说完,后面就又犯错误了。为了挽救他,我让他自己做出保证,他说:”老师,我知道我自己的错误,就是自己控制不住自己。以后我再犯错误,你就惩罚我。”我依照他的说法,每次他犯错误,就叫他练习做俯卧撑,从一开始的做十个就气喘吁吁,到后来地做四十个面不改色,期间间隔的时间越来越久,最后,基本上是改正了缺点。我的这种办法,也许是不足取,会受到大家的质疑,可在有些时候,对于有些学生,还是比较适用的。军队上有关禁闭之说,教师为什么就不可以对个别的学生适当加以惩戒呢。
当然,惩罚是个双刃剑,是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我们要善于甄别,弄不好会伤害人。
三、奉上真心,爱如慈母
慈母对子女的 “真”爱,不讲代价,不计得失,不图回报,含辛茹苦,辛苦一生,只求孩子成材,将来过得比自己更好。这种爱是天地之间至纯至美的爱,是最崇高和伟大的爱。作为一个班主任,有了对待学生如同对待自己子女一样神圣的情感,就会平添一种责任,平添一份压力,就会想方设法把自己的学生教育成人,培养成材。学生进步了,我会发自内心的高兴,学生有缺点,我会善意地指出。教师对待学生,不是为了贪图将来学生对自己的报答,这无私的情感会净化师生之间的关系,叫师生关系在平凡之中得到升华。可以说,我们每个老师在内心之中都存有这种美丽的高尚的情感,越是德高望重者,越是对学生宽容,越会在小事情上表现出仁爱的博大的光彩。
我刚接班时,了解到班中有一杜姓学生从来不做作业,被同学称为“低能儿”。做第一次课堂作业,我意外地发现他正一笔一划地抄写,我轻轻抚摸一下他的头,当堂表扬了他的字写得不错。他满脸通红,抄得更认真了。当我把他的作业本展示给全班学生看时,他满脸的喜悦代替了平时迟钝、冷漠的表情。也许这一次的认真,只是他一时的心血来潮,他并没有想到会受到老师的重视。一次简单的表扬竟在孩子心里产生了巨大的激励作用。此后,虽然,他的作文文句不通,练习常有错误,但每次作业都不落下,他已在原有基础上迈出了可贵的一步。春风化雨,这种慈母般的爱,是激励学生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
班主任老师处理与学生的关系时,把握好这几个角色之间的转变,区分好使用的时机和对象,是治理好班级的关键。
第三篇:用古诗文为学生做人导航
用古诗文为学生做人导航
摘要:青少年可塑性强,渴望在对社会的认识中完成自我的世界观。因此,这一时期教师的引导和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一旦具备了良好的道德素质,不仅有助于人类文明的延续,也将使青少年本人受益匪浅。无数的事业成功者和伟人的人生履历都昭示了这一朴素真理。
关健词:语文德育英雄
社会进步,科技发展需要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作为教师的我们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不仅要让孩子在学习中增长知识和才干,而且要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修德行、学做人。做为社会生活中的人,道德素质是人的重要内涵,决定着人的尊严价值的成就。良好的道德素养的培养,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青少年可塑性强,渴望在对社会的认识中完成自我的世界观。这一时期教师的引导和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一旦具备了良好的道德素质,不仅有助于人类文明的延续,也将使青少年本人受益匪浅。无数的事业成功者和伟人的人生履历都昭示了这一朴素真理。苏霍姆林斯基明确指出:“智力教育、学习各门科学的基础知识,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尤其是语文学科更是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汉语不仅博大精深,而且历史悠久。古诗文是汉语的精髓,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对学生会大有裨益。因此,我抓住古诗文教学为学生做人导航,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读爱国诗映爱国情
刘胡兰、黄继光、雷锋、赖宁等英雄人物的事迹感染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和模范事迹对学生具有很大说服力和感染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世界是通过形象进入人的意识的,少年儿童年龄小,生活经验有限,那么生活中鲜明的形象对他们的思想影响就越强烈。”古诗文的作者这样的英雄人物很多,如陆游在68岁高龄时,还日夜不忘恢复国土,报效国家,写下了《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表明心志,以“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道出了诗人的爱国热忱,以“夜澜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极言自己做梦都想驰骋疆场,杀敌立功。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是一首大义凛然的正气歌,饱含爱国主义感情。“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中深深地倾吐着为国捐躯的心愿,体现了他为国、为民视死如归的大义凛然的精神。这样的爱国诗很多很多,如夏完淳的《别云间》、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陆游的《示儿》、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通过学习这些爱国诗,用他们的爱国情操感染、激励学生,可引导学生做一名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有益的人。
二、学故事明白事理
古诗文有很多教育性很强的故事,可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故事中提高认识事物、明辨是非的能力,形成和巩固道德观念有很直观的效果。如《乐羊子妻》通过乐羊子妻规劝丈夫学习前贤、洁身自爱,不贪图私利,改过从善的记叙,说明拾金应不昧,学习要持之以恒的道理。《滥竽充数》教育学生要有真才实学才会经得起考验。《黔之驴》告诉孩子们不要被外强中干的事物所吓倒,敢于克服,就会战而胜之。《扁鹊见蔡桓公》这个故事教育孩子们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和指正,做到知错就改。通过学习古诗文中的故事,孩子们辨别是非、区分善恶、美丑的能力提高了,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三、记格言规范行为
这种方法是我国道德教育的传统经验,背三字经、记格言都是规范学生行为的好方法,格言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也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告诉学生要珍惜粮食;“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告诉学生要珍惜时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教育学生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告诉学生要多读书、读好书会收益很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强调我们在学习中应谦虚,多向别人学习,取长补短,修正自身。
四、品诗美珍爱生命
一首诗就是一幅优美的画卷,一首诗就是一曲悠扬的旋律,诗中蕴含着的美是深刻的、广泛的。学生通过学习品味诗文的美可以领略到生活的美好和惬意,从而珍爱生命,从中懂得生命的真谛。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渡荆门送别》……这些千古传诵的送别诗让学生感受到友情的珍贵,从而自己做到与同学、朋友和睦相处,珍爱友谊。又如,《静夜思》《次北固山下》《夜雨寄北》《醉花阴》《游子吟》等这些诗表达了作者远客他乡,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学生从中可以受到爱家乡、爱亲人的熏陶。再如,《咏柳》《钱塘湖春行》《观潮》《满井游记》这类写景抒情散文,将写景抒情水乳交融,细腻地描绘出大自然的秀美、壮观、雄浑,从而激发学生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珍爱来之不易的生命。
中国是诗的国度,从先秦的原始歌谣、诗三百、楚辞到汉魏六朝的乐府、古诗,到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的诗词散文,犹如一条灿烂的银河,横贯中国文学的广袤星空。学习它不但能受到美的熏陶,而且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在不断的学习中认识世界,完善自我,学会做人。
第四篇:用爱和心为青春导航
用爱和心为青春导航
做一名幸福的辅导员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时光流逝,物换星移,可能每一个当教师的人都会有一种岁月蹉跎的感叹。感慨时间飞逝的同时,我体味到的是实实在在的成长,在这里我要先感谢领导和同事们对我工作的支持与帮助。
“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温家宝总理的一席话鞭辟入里,深刻诠释了教育的本质与内涵。辅导员工作是爱的工作,更是心的工作,爱是一种态度,心是一种行动。我把全体辅导员同仁们身体力行、以实际行动践行辅导员工作的内涵概括为十颗“心”:用责任心服务学生,用爱心感化学生,用细心培养学生,用奉献心打动学生,用上进心影响学生,用务实心塑造学生,用真诚心转化学生,用信心激励学生,用耐心带动学生,用虚心赢得学生。这是十“心”级的服务态度、更是十“心”级的服务行动。
走过懵懵懂懂的三年,也是且行且思考。学生辅导员是一个光荣而神圣的职业,然而如何与时俱进,不辱使命的做好学生政治思想的引路人、学风建设的有心人、人生设计的指导人、立志成才的激励人、文化活动的热心人、日常生活的贴心人,这一直启发我和同事们思考。我将暂时的思考结果概括为三句话:辅导员工作是事业,事业的真谛在于奉献;辅导员工作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务实;辅导员工作是艺术,艺术的内涵在于创新。
这是一个亦或是一群在平凡之中执着追求、平静之中满腔热情、平常之中极强责任的辅导员们的工作独白,讲的不好,请各位领导、同事们指正批评,谢谢大家。
第五篇:用爱为每个学生导航
用爱为每个学生导航
在一本书上,我看到这样一段话:“世界上,有一些地方,以前我们人类无法到达,比如说珠峰峰顶,遨游太空。面对困难,我们想尽一切办法,经过努力,最终成功。然而有一个地方,千百年来,我们总想进去,却很难到达——那就是人们的心灵”。有人说过:“教育的真谛源于老师热爱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所以,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以良好的品德、情操和对学生深切的期望态度来感染他们,带着自己的爱心和真诚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与学生一同发展。
(一)关爱学生,缩短心与心的距离。
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要用爱心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与学生用心相处,教师应当用母亲般的关爱、手足般的情、朋友般的理解来关爱尊重发展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到与学生们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同时也要善于和他们交往,关心学生的快乐和悲伤,了解他们的心灵,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时刻不忘自己曾经也是一名学生。我们班有一名学生,父亲去世多年,但是他在开学统计家庭情况时,并没有告诉我,平时他很要强,不让别的同学帮他,也不愿和大家交往,心理问题较多,发现这些情况后,我及时找他谈心,和他谈论学习生活,帮他改变人生的观点,让他勇于去面对生活,勇于去面对人生的苦难。所以,学生需要的不仅是尊重,而且还需要老师的爱护,教师的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细微的眼神,一个真诚的微笑,都会给他们带来一份喜悦,一份温暖,我相信,我们可以用我们的
温暖和爱心,缩短我们和学生心灵之间的距离。
(二)诚心相待,开启学生的心灵。
信任学生,诚心对待,才能成功的促进教育。渴望取得成功是每一个孩子内在的愿望,教师也希望自己的教育和教学取得成功,抓住这种相互促进的因素必然形成教育走向成功,因此,老师一定要信任学生,以诚相待,来促进学生的期待,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也是激发学生自信、奋发向上的精神原动力,用心灵去体会学生的内心世界,用信任与宽容去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只有怀着一颗真挚的心,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也只有如此,师生才能成为朋友,学校才能成为乐园。正如我们班一名来自外地的学生,他因离家较远,只有放假回家,非常想家。看到其他同学都回家,他心情非常低落,到了周末我就提前找他谈心,说到父母,他的眼泪很快流了下来,我便开导他,让他明白一个人总要长大,总要离开父母,要学会坚强,学校便是他成长的家园,并且利用周末时间,给他安排一些班级的事情,让他去做,使他不感到孤独,并能使他为班级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三)用爱培育爱,促进学生的成长。
有这样一句话“学生接触老师一阵子,老师影响学生一辈子”,虽然现在的教育比以前有了很大的发展,可让学生变成一个有爱心,有孝心,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是我们永恒的追求。“爱心”“诚心”只是教育的一半,另一半则是“严格的爱”,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心,促进学生的发展,用自己信任与宽容的爱,给学生一点时间,给学生一点反思与选择的机会,维护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同时老师一定要严格的去爱,没有严厉的爱,就是对学生无形的放纵,也是对自己教育教学的不负责任,因此,爱不一定要
和风细雨,严格也不一定要横眉怒目,关键是本着对学生负责,为学生发展的目的,让学生能够知道责任与规范,明白正义与道德,体验挫折与失败,承受批评与打击。因为我们要塑造的是具有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社会创造者,爱学生就不要舍弃这些原则。我们一定要明白“爱”与“严格”并不对立,他们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爱就不能深入学生的心灵,没有严格就谈不上真正的爱,对学生的“严”,首先是“做人”上的严格要求,强调理想信念,强调艰苦奋斗、厚德载物的传统美德,做一个好人。其次,加强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关心学生进步。另一个“严”是做学问上的严格要求。有句经典名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教师要深知,老师对学生影响非常大,严格要求学生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教师本身应当首先成为高尚师德的实践者,做到言行一致,知行合一,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
我相信,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只有让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明亮,富有爱心,才是我们教育的根本,才是教育的追求,才能促进教育的发展,记得我们班有一名学生在QQ上给我的留言中写道:“老师,我们喜欢你带着微笑走进教室,我们喜欢你和蔼的与我们交谈,我们也不想犯错误,更不想惹你生气,我们更喜欢你每天高兴的进出教室,看到你笑着说话”是的,我们要贴近学生的心灵感受学生的心声,倾听的学生的心声,那样会使我们不断的进步,也会使我们更加的理解,体会学生的心灵,用心去换心,用我们真诚的爱心去促进学生的成长,让他们心中燃起一盏明亮的灯,来指引学生的前行,让我们一同努力吧,点亮每一个学生的心灵,让他们自由的成长在祖国的蓝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