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了解历史文化完璧归赵案例
了解历史故事 弘扬优秀品质
一、背景
《完璧归赵》是三年级第二学期上半阶段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秦国依仗国事强大想霸占和氏璧,而赵国的蔺相如让和氏璧完整归赵的故事,彰显了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人物特点。
二、主题
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距离现在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教学中,通过大量地朗读、复述和对蔺相如动作地模仿,使学生真切地领悟到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人物特点,并激发学生秉承优秀人物品质的情感。
三、细节
1.介绍历史背景,激发学生情感。
上课一开始,老师就问同学们课题中“完璧归赵”的“璧”指哪块璧玉,你们知道吗?学生都不知道。于是,我说:“在上这篇课文之前,老师先给你们讲讲这块璧的由来。”学生的兴趣纷纷来了,瞪大了眼睛看着我。我呢则娓娓道来:这块璧是指“和氏璧”。为什么叫它“和氏璧”呢?相传,春秋时期 „„“和氏璧”的故事不仅让学生了解了这块璧玉的来历和价值,更激发了学习课文的兴趣。
“战国时期,秦国最强盛。因此,当秦王知道这块价值连城的璧玉在赵国时,就像霸占它。秦王想出了什么方法?”“他想用十五座城来换?”“秦王是真换,还是假换?”“假换。”“赵国也知道秦王是假换,但为什么不拒绝秦国呢?”学生回答地积极性很高:“因为当时秦国最强盛。”“因为,如果赵国不同意换的话,说不定秦国就会借口出兵攻打赵国。”“因为秦国是讲用十五座城来换的。”“这是多么棘手的一个问题。如果赵国不换,秦国说不定就会出兵攻打赵国。如果把和氏璧拿去秦国,秦国拿了和氏璧,不给十五座城市,赵国的国威就受到了辱没。正在这危急时刻,蔺相如挺身而出。” 2.读懂课文,了解智斗过程,领悟人物品质。
在学生了解了历史背景后,我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重点内容。“蔺相如是怎样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的?”我请学生抓住蔺相如说的三句话展开学习。第一,找一找:蔺相如一共说了几句话?哪几句话?第二,说一说:为什么说这几句话?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了解到蔺相如谎称和氏璧有瑕疵,是因为他看到秦王没有诚意,为了要回宝玉、以争取主动。要秦王指点出十五座城市是为了再一次试探秦王。最后,让秦王要行大礼迎接宝玉是为了争取时间把宝玉送回赵国。最后,我请学生读一读,并想想:秦王为什么乖乖就范?通过分角色朗读,让学生体会到了蔺相如的智和勇。特别是蔺相如举起和氏璧准备撞柱的那句话作为重点来理解,从蔺相如的动作、神情和语言入手,让学生重点朗读,读出蔺相如的智勇双全、不辱使命、维护国威。3.拓展学习,了解历史故事。
“完璧归赵”一课上完后,为了丰富蔺相如这一人物,我又为学生讲述了“负荆请罪”“渑池之会”两个故事,让学生多渠道地了解到蔺相如的机智、心胸宽广、热爱自己的国家。
四、结果
故事《和氏璧》让学生明白了璧的由来、璧的珍贵、璧的价值,为学习后文奠定了文化基础。通过找蔺相如保护璧玉的语句,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自由读、个别读、同桌对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感悟到蔺相如过人的智慧,他为了维护国威,准备撞柱而死,是何等的悲壮。这也说明他视国家的威望高于自己的生命,说明他的心中充满了对祖国的爱。结尾,我又介绍了“负荆请罪”“渑池之会”两个故事,不仅拓展了学生对历史的了解,更丰富了蔺相如这个伟大的历史人物。
五、评析
这是一篇历史故事的文章,我在上这篇课文时,摒弃了就文解文的方法,而是通过让学生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故事的后续,让学生全面地了解这段历史,了解这个历史故事。在学习中,我感到,学生对这段历史十分感兴趣,在学习课文时,情绪高涨,在加上后续的两个故事,使学生对于蔺相如这一历史人物有了全面地了解。蔺相如那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人物特点也潜移默化地感染了学生。
第二篇:完璧归赵造句
盘点五
1、无价之宝:老师的教导,对我来说是无价之宝。
2、理直气壮:小红没有犯错,当然理直气壮了。
3、完璧归赵:借人的东西一定要做到完璧归赵,这样才是一个有诚信的人。
4、攻无不克:妈妈是一个成功的女商人,在商场上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5、战无不胜:妈妈是一个成功的女商人,在商场上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6、负荆请罪:我惹妈妈生气了,我决定负荆请罪向她道歉。
7、同心协力:大家只有齐心协力,才能出色的完成任务
8、自有妙用:摆放在家里的冰箱自有妙用。
9、神机妙算:由于他的神机妙算,这次任务才会那么顺利。
10、踉踉跄跄:他喝了很多酒,踉踉跄跄地走回了家。
11、明明朗朗:月色明明朗朗地洒满了大地。
12、喜不自胜:他中了大奖,喜不自胜地领了奖。篇二:小学常用成语解释及造句
小学常用成语解释及造句
【一拥而入】拥:拥挤。形容很多人同时闯进来
体育场的大门刚一打开,球迷们就一拥而入。
【怒气冲冲】冲冲:感情激动的样子。形容非常生气。
不知为什么,他怒气冲冲地走进了教室。
【聚精会神】聚、会:聚集。形容注意力非常集中。
教室里同学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自言自语】自己和自己说话
在路口经常可以看到一个老人,坐在那里自言自语。
【千钧一发】形容情况十分危急。
就在要撞车的千钧一发的时候,司机紧急刹住了汽车。
【精兵简政】精简人员,缩减机构。也比喻精简不必要的东西。
有些单位必须精兵简政,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
一到夜晚,五光十色的灯把厦门装扮得更加美丽。
【雨后春笋】形容新生事物大量涌现。
改革开放以来,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
【琳琅满目】比喻眼前出现了许多精美的事物。
那里展出的的东西琳琅满目,使我们的眼睛应接不暇。
【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非常高大,气概豪迈。
他大公无私,真是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千方百计】方】方法。讲】办法。想尽和用尽各种办法。
老师千方百计调动我们的学习积极性。
【津津有味】津:口液;唾液;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形容趣味很浓或很有滋味的样子。
他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着一本漫画书。
【争先恐后】争:争着;先:前面;恐:唯恐;后:后面。比喻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发令枪一响,运动员们争先恐后地在跑道上飞奔起来。
【如饥似渴】比喻要求很迫切,就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同学们如饥似渴地努力学习。
【兴高采烈】兴:兴致。采:精神。烈:旺盛。形容非常高兴的神情。庆“六一”的游园活动中,同学们兴高采烈地玩了许多游戏。
【小心翼翼】翼翼:严肃,谨慎的样子。
他小心翼翼地把花瓶擦干净,轻轻地放在书桌上。
【焕然一新】焕然:鲜明光亮的样子。形容旧的面貌改变了,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看到我们班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校长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沁透心脾】原指吸入芳香气味、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等时,感到舒适和愉快。也用来
形容文艺作品的美好与感人所给予人的清新爽朗的感受。
花儿开了,飘来了一阵阵沁透心脾的香味。
【赞叹不已】指赞叹不止,不间断的赞叹。连声赞赏不止。
看到他写了漂亮的毛笔字,大家赞叹不已。
【波澜壮阔】澜:大波浪;壮阔:雄壮而又宽大。指水面辽阔。
比喻声势雄壮,规模宏大,景象非常壮观。
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他十分激动。
【初出茅庐】茅庐:草房。原比喻刚露头角。
初次出来做事,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刚到工作岗位上,缺乏经验。
他虽然初出茅庐,工作起来却是有条有理。
【举世闻名】举:全。闻:传遍。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中国的万里长城是举世闻名的伟大建筑。
【攻无不克】克:攻下。攻打城池,没有攻不下的。形容英勇善战,百战百胜。
他领导的科研小组,十几年来以攻无不克的气势,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胸有成竹】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
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有成熟的思考和完整的计划。
这次考试,我胸有成竹,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迫不及待】迫:急迫。待:等待。及:到。急得不能再等待了,形容心情急切。
他那迫不及待的样子,引起了一阵哄堂大笑。
【别具一格】别:别处的,独特的。
他写的这本书构思巧妙,别具一格。
【不假思索】假:借助;依靠。思索:思考探究。
不用思考就作出反应。形容做事、说话敏捷、迅速。也指不认真地随便乱说。
他复习得很全面,对于老师提的问题,他都能不假思索就回答出来。
【神机妙算】形容善于估计形势有很强的预见性
诸葛亮草船借箭,真是神机妙算啊!
【理直气壮】理直:指理由正确、充分;气壮:气势旺盛。
“理直气壮”指因理由充分而能挺直腰杆说话,形容说话很有道理,底气十足。
他的话理直气壮,说得大家不知如何回答。
【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
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现在我把这本书完璧归赵,请你查收。
【同心协力】心:思想;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就一定能战胜困难。
【开卷有益】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益:好处,收获。常用以勉励人们勤奋好学,多读
书就会有得益。可以得到有用的知识。要做到开卷有益,首先就要选择读好的书。
【各抒己见】抒:抒发,发表。每个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在班级会议上,大家各抒己见,气氛热烈。
【忐忑不安】心里七上八下安定不下来,形容心神不定。
昨天晚上我忘了背课文,今天上语文课时,我忐忑不安,生怕被老师叫到。
【心惊肉跳】惊:惊慌。形容,受到了惊吓,担心灾祸的降临。
做了坏事的人,一遇到警察就会吓得心惊肉跳。
【自作自受】自己做的事情带来的后果自己承担。
他今天落到这样的下场,完全是自作自受。
【大名鼎鼎】鼎鼎:盛大、显赫的样子。形容极其有名,名气很大。
他现在已是一个大名鼎鼎的歌手了。
【人声鼎沸】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一样。
工地上,人声鼎沸,一派繁忙紧张的景象。
【车水马龙】形容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节日里,大街上车水马龙,热闹极了。
【摩肩接踵】摩:摩擦。踵:脚后跟。接:碰。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春节前几天的菜市场上,人们摩肩接踵,忙着买东西。
【熙熙攘攘】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节日期间,公园里熙熙攘攘,人们笑逐颜开,真热闹啊呀!
【一丝不苟】苟:敷衍了事,马马虎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陈老师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那么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惟妙惟肖】妙:好。肖:像,相似,逼真。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生动,或是雕刻得非常
精美、十分逼真。
这幅画上的几只小猫画得惟妙惟肖,好像一叫这会跑出来似的。
【郑人买履】讽刺那种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
策的人
我们做任何事情时都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否则就会闹郑人买履的笑话。
【自相矛盾】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
说话做事不能前后抵触,要不就会自相矛盾。
【了如指掌】了:明白;指掌:指着手掌。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看。
陈教师教了我们班四年了,他对每一个同学的情况真是了如指掌啊!
【不动声色】声:言谈;色:脸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
容非常镇静。
接完电话,他不动声色地走了出去。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我们都在紧张地复习准备考试,他却若无其事地看漫画书。
【水洁冰清】像冰水一样洁白清净。形容人品高洁或文笔雅致。
她是如许一个水洁冰清的人,怎么会和那些坏人在一起。
【如鲠在喉】鱼骨头卡在咽喉里。比喻心理有话没有说出来,很是难受。我知道真象,但又不克不及说出来,真是如鲠在喉呀。
【仰事俯畜】上要侍奉怙恃,下要养活妻儿。泛指维持一家糊口。
爸爸天天起早摊黑,仰事俯畜,很是辛苦。
【为恶不悛】悛:悔改,改变。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这个人为恶不悛,终究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一字一珠】一个字就像一颗真珠。形容歌声委婉圆润。也比喻文章柔美、辞藻华美。
他的文章真是一字一珠,看上几遍,还是回味无穷。
【倾盆大雨】倾盆:倒盆,大雨倾泻的样子。形容雨大而急。
大家冒着倾盆大雨奋勇堵住决口。
【人定胜天】比喻人力可以打败天然。
母亲告诉我「人定胜天」的道理,叫我别害怕失败。
【有志竟成】有果断的志向,只要起劲从事,一定可以乐成的意思。
哥哥相信有志竟成,只要起劲用功,一定可以考上第一志愿的学校。
【悬梁刺股】形容人勤奋苦学。
月考就要到了,我决心师法昔人悬梁刺股的精力来准备。
【心安理得】得:适合。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
作人不求荣华富贵,只求心安理得
【首尾乖互】相互违背,前后自相抵牾。
你这人说话如许首尾乖互,叫我怎么信任你。
【引颈受戮】戮:杀。伸长脖子等待被杀。指不作抵当而等死。
监犯知道自己罪责难逃,只有引颈受戮了。
【衣不曳地】曳,拖动。衣服不沾地,比喻很是忙碌。
这几天工作太多了,他都已经衣不曳地了。
【滥竽充数】指没有本领充本领
南郭先生在皇宫乐队里滥竽充数,最后落荒而逃。
【目不转睛】盯着看某样物体,秋水不转动,形容十分专注。
上学的时候,我老是谛听老师的没一句话,目不转睛的看着老师的每一个动作。
【不可一世】形容八面威风,气焰万丈使人难堪。
他不可一世的话语气得她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马到功成】形容事情顺利,一开始就取得胜利。
朋友要去参加考试我发自内心的祝她马到功成。
【安常守故】习惯于日常的平稳糊口,保保守的一套。指保守不知厘革。
他持久以来安常守故,缺乏锻炼,故而经不起挫折。
【挨门逐户】挨家挨户,一家也没有遗漏。
倾销员挨门逐户地倾销产物,可是并没有多少人愿意买
【破釜沉舟】比喻下决心悍然不顾地干到底。
只要咱们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就能克服进修上的各类困难。
【大千世界】三昧,世界的千倍叫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叫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
叫大千世界。后指广大无边的人世。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充满了抵牾。篇三:(好1)小学常用成语解释及造句
(好)小学常用成语解释及造句
1.【一拥而入】拥:拥挤。形容很多人同时闯进来。1.体育场的大门刚一打开,球迷们就一拥而入。2.【怒气冲冲】冲冲:感情激动的样子。形容非常生气。1.不知为什么,他怒气冲冲地走进了教室。
3.【聚精会神】聚、会:聚集。形容注意力非常集中。1.教室里同学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4.【自言自语】自己和自己说话。
1.在路口经常可以看到一个老人,坐在那里自言自语。5.【千钧一发】形容情况十分危急。
1.就在要撞车的千钧一发的时候,司机紧急刹住了汽车。6.【精兵简政】简:使简化
1.有些单位必须精兵简政,不断提高工作效率。7.【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8.【雨后春笋】形容新生事物大量涌现。
1.改革开放以来,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9.【琳琅满目】比喻眼前出现了许多精美的事物。
1.那里展出的的东西琳琅满目,使我们的眼睛应接不暇。10.【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非常高大,气概豪迈。
1.他大公无私,真是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11.【千方百计】方:方法。计:办法。想尽和用尽各种办法。1.老师千方百计调动我们的学习积极性。
12.【津津有味】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形容趣味很浓或很有滋味的样子。1.他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着一本漫画书。
13.【争先恐后】争:争着;先:前面;恐:唯恐;后:后面。比喻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1.发令枪一响,运动员们争先恐后地在跑道上飞奔起来。
14.【如饥似渴】比喻要求很迫切,就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1.同学们如饥似渴地努力学习。
15.【兴高采烈】兴:兴致。采:精神。烈:旺盛。形容非常高兴的神情。1.庆“六一”的游园活动中,同学们兴高采烈地玩了许多游戏。16.【小心翼翼】翼翼:严肃,谨慎的样子。
1.他小心翼翼地把花瓶擦干净,轻轻地放在书桌上。
17.【焕然一新】焕然:鲜明光亮的样子。形容旧的面貌改变了,呈现出崭新的面貌。1.看到我们班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校长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18.【沁透心脾】原指吸入芳香气味、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等时,感到舒适和愉快。也
用来形容文艺作品的美好与感人所给予人的清新爽朗的感受。1.花儿开了,飘来了一阵阵沁透心脾的香味。
19.【赞叹不已】指赞叹不止,不间断的赞叹。连声赞赏不止。1.看到他写了漂亮的毛笔字,大家赞叹不已。
20.【波澜壮阔】澜:大波浪;壮阔:雄壮而又宽大。指水面辽阔。比喻声势雄壮,规模宏
大,景象非常壮观。
1.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他十分激动。
21.【初出茅庐】茅庐:草房。原比喻刚露头角。初次出来做事,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刚到工 作岗位上,缺乏经验。
1.他虽然初出茅庐,工作起来却是有条有理。
22.【举世闻名】举:全。闻:传遍。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1.中国的万里长城是举世闻名的伟大建筑。
23.【攻无不克】克:攻下。攻打城池,没有攻不下的。形容英勇善战,百战百胜。1.他领导的科研小组,十几年来以攻无不克的气势,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24.【胸有成竹】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有成熟的
思考和完整的计划。
1.这次考试,我胸有成竹,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25.【迫不及待】迫:急迫。待:等待。及:到。急得不能再等待了,形容心情急切。1.他那迫不及待的样子,引起了一阵哄堂大笑。26.【别具一格】别:别处的,独特的。1.他写的这本书构思巧妙,别具一格。
27.【不假思索】假:借助;依靠。思索:思考探究。不用思考就作出反应。形容做事、说
话敏捷、迅速。也指不认真地随便乱说。
1.他复习得很全面,对于老师提的问题,他都能不假思索就回答出来。28.【神机妙算】形容善于估计形势有很强的预见性 1.诸葛亮草船借箭,真是神机妙算啊!
29.【理直气壮】理直:指理由正确、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直气壮”指因理由充分而能
挺直腰杆说话,形容说话很有道理,底气十足。1.他的话理直气壮,说得大家不知如何回答。
30.【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1.现在我把这本书完璧归赵,请你查收。
31.【同心协力】心:思想;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1.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就一定能战胜困难。
32.【开卷有益】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益:好处,收获。常用以勉励人们勤奋好学,多读书就会有得益。可以得到有用的知识。1.要做到开卷有益,首先就要选择读好的书。
33.【各抒己见】抒:抒发,发表。每个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1.在班级会议上,大家各抒己见,气氛热烈。
34.【忐忑不安】心里七上八下安定不下来,形容心神不定。
1.昨天晚上我忘了背课文,今天上语文课时,我忐忑不安,生怕被老师叫到。35.【心惊肉跳】惊:惊慌。形容,受到了惊吓,担心灾祸的降临。1.做了坏事的人,一遇到警察就会吓得心惊肉跳。36.【自作自受】自己做了蠢事坏事,自己倒霉。1.他今天落到这样的下场,完全是自作自受。
37.【大名鼎鼎】鼎鼎:盛大、显赫的样子。形容极其有名,名气很大。1.他现在已是一个大名鼎鼎的歌手了。
38.【人声鼎沸】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一
样。
1.工地上,人声鼎沸,一派繁忙紧张的景象。39.【车水马龙】形容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1.节日里,大街上车水马龙,热闹极了。
40.【摩肩接踵】摩:摩擦。踵:脚后跟。接:碰。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1.春节前几天的菜市场上,人们摩肩接踵,忙着买东西。
41.【熙熙攘攘】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1.节日期间,公园里熙熙攘攘,人们笑逐颜开,真热闹啊呀!
42.【一丝不苟】苟:敷衍了事,马马虎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1.陈老师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那么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43.【惟妙惟肖】妙:好。肖:像,相似,逼真。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生动,或是雕刻得
非常精美、十分逼真。
1.这幅画上的几只小猫画得惟妙惟肖,好像一叫这会跑出来似的。
44.【郑人买履】讽刺那种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
活对策的人。
1.我们做任何事情时都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否则就会闹郑人买履的笑话。
45.【自相矛盾】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1.说话做事不能前后抵触,要不就会自相矛盾。
46.【了如指掌】了:明白;指掌:指着手掌。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东西放在
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
1.陈教师教了我们班四年了,他对每一个同学的情况真是了如指掌啊!
47.【不动声色】声:言谈;色:脸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
形容非常镇静。
1.接完电话,他不动声色地走了出去。
48.【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1.我们都在紧张地复习准备考试,他却若无其事地看漫画书。
49.【水洁冰清】像冰水一样洁白清净。形容人品高洁或文笔雅致。1.她是如许一个水洁冰清的人,怎么会和那些坏人在一起。
50.【如鲠在喉】鱼骨头卡在咽喉里。比喻心理有话没有说出来,很是难受。1.我知道真象,但又不克不及说出来,真是如鲠在喉呀。
51.【仰事俯畜】上要侍奉怙恃,下要养活妻儿。泛指维持一家糊口。1.爸爸天天起早摊黑,仰事俯畜,很是辛苦。
52.【为恶不悛】悛:悔改,改变。坚持作恶,不肯悔改。1.这个人为恶不悛,终究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53.【一字一珠】一个字就像一颗真珠。形容歌声委婉圆润。也比喻文章柔美、辞藻华美。1.他的文章真是一字一珠,看上几遍,还是回味无穷。
54.【倾盆大雨】倾盆:倒盆,大雨倾泻的样子。形容雨大而急。1.大家冒着倾盆大雨奋勇堵住决口。
55.【人定胜天】比喻人力可以打败天然。
1.母亲告诉我「人定胜天」的道理,叫我别害怕失败。
56.【有志竟成】有果断的志向,只要起劲从事,一定可以乐成的意思。1.哥哥相信有志竟成,只要起劲用功,一定可以考上第一志愿的学校。57.【悬梁刺股】形容人勤奋苦学。
1.月考就要到了,我决心师法昔人悬梁刺股的精力来准备。
58.【心安理得】得:适合。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1.作人不求荣华富贵,只求心安理得
59.【首尾乖互】相互违背,前后自相抵牾。1.你这人说话如许首尾乖互,叫我怎么信任你。
60.【引颈受戮】戮:杀。伸长脖子等待被杀。指不作抵当而等死。1.监犯知道自己罪责难逃,只有引颈受戮了。
61.【衣不曳地】曳,拖动。衣服不沾地,比喻很是忙碌。1.这几天工作太多了,他都已经衣不曳地了。62.【滥竽充数】指没有本领充本领
1.南郭先生在皇宫乐队里滥竽充数,最后落荒而逃。
63.【目不转睛】盯着看某样物体,秋水不转动,形容十分专注。
1.上学的时候,我老是谛听老师的没一句话,目不转睛的看着老师的每一个
动作。
64.【不可一世】形容八面威风,气焰万丈使人难堪。1.他不可一世的话语气得她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65.【马到功成】形容事情顺利,一开始就取得胜利。1.朋友要去参加考试我发自内心的祝她马到功成。
66.【安常守故】习惯于日常的平稳糊口,保保守的一套。指保守不知厘革。1.他持久以来安常守故,缺乏锻炼,故而经不起挫折。67.【挨门逐户】挨家挨户,一家也没有遗漏。
1.倾销员挨门逐户地倾销产物,可是并没有多少人愿意买 68.【破釜沉舟】比喻下决心悍然不顾地干到底。
1.只要咱们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就能克服进修上的各类困难。
69.【大千世界】三昧,世界的千倍叫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叫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
千倍叫大千世界。后指广大无边的人世。1.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充满了抵牾。
70.【空手发迹】一切靠自己艰辛奋斗,创立了一番事业。1.王董事长空手发迹,如今是王氏集团的总裁。
71.【卷土重来】卷土:人马奔跑时卷起的尘土。形容失败后组织力量,重图恢复。1.这次角逐虽则表现不佳,但我决定明天卷土重来。
72.【晨钟暮鼓】古代梵宇中晨敲钟,暮伐鼓以报时,用以使人惊悟的言论。1.每当我想坏事时,就会想起母亲对我的晨钟暮鼓的叮咛。
73.【力争上游】起劲争取长进求学做人都要力争上游,不要自满于近况。1.只有自强不息,力争上游,才能永保国家竞争力。74.【投笔从戎】一小我私家抛弃文职而插手卫国的行列。
1.大伯父高中结业后投笔从戎,步入军校就读,负起保家卫国的责任。75.【前车之鉴】比喻前人的失败,可以作为后人的借鉴。1.有了这个前车之鉴,我下次出门一定会带雨具。76.【金石为开】至诚可感动任何事物。
1.表哥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的成意一定可以感动王小姐的。77.【勤能补拙】指勤勉起劲能弥补天资上的不足。1.勤能补拙,只要你多付出心思,一定有乐成的机会。
78.【揠苗助长】揠:拔起。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后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操
之过急,反倒坏事。
1.对学生的教育既不能揠苗助长,也能任其自然。
79.【闻鸡起舞】听见鸡鸣就起身,比喻人发奋勇前进修,励精图治。1.老爷爷在乡间修养,天天闻鸡起舞,打太极健身。
80.【哀鸿遍野】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饥寒交迫的灾民。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
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
1.旧社会,每逢水灾战乱,人民就被迫四处逃亡,~,一片凄凉。81.【联袂登台】同台演出
1.今晚的演出听说会有两位名角联袂登台献艺。82.【使人咋舌】令人惊讶
1.她们的奢侈靡烂,达到了使人乍舌的程度。
83.【沐猴而冠】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色厉内荏,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
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
1.这些沐猴而冠的人,毕竟会受到唾弃的。84.【讷言敏行】在言语上笨拙,在步履上聪明 1.老王是一个讷言敏行的人,我很信任他。
85.【走马观花】原意:东风自得的样子。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常用来
形容不深入过细地观察事物,只是大略地观察,比喻被表面现象所迷惑。1.那天去展会,人太多了,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一下。86.【鸿鹄之志】高远的志向。
1.你们这些目光短浅的人,是不会理解我的鸿鹄之志的。
87.【一马当先】原指作战时期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带头。也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
1.作为班干部,在课外劳动的时候,他一马当先,很是卖力。
第三篇:完璧归赵读后感
《完璧归赵》读后感
天我读了《完璧归赵》,内容是赵国的赵惠文王得到了天下闻名的“和氏璧”,强大的秦王想得到“和氏璧”,说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取它,赵惠文王便派蔺相如来处理这件事。秦王拿到和氏璧以后,却不想给赵国那十五座城池了,最后蔺相如用计策把和氏璧得回来,并且完整地带回了赵国,这就是“完璧归赵”的由来。篇二:完璧归赵读后感
完璧归赵读后感
天我读了《完璧归赵》,内容是赵国的赵惠文王得到了天下闻名的“和氏璧”,强大的秦王想得到“和氏璧”,说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取它,赵惠文王便派蔺相如来处理这件事。秦王拿到和氏璧以后,却不想给赵国那十五座城池了,最后蔺相如用计策把和氏璧得回来,并且完整地带回了赵国,这就是“完璧归赵”的由来。篇三:小学生完璧归赵读后感
小学生完璧归赵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中国成语故事中的一个故事叫<完璧归赵>,这个故事讲的是:战国时,秦王说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取赵国的和氏璧,于是,赵王就派蔺相如把和氏璧送去秦国,到了秦国,蔺相如看见秦王并没有诚意要交换,就想方设法的说服了秦王拿回和氏璧,并在那天晚上,蔺相如就把和氏璧送回了赵国。
读了这个故事,我不仅知道蔺相如很聪明,秦王很狡诈,而且我们应该学习蔺相如的聪明才智,不能学秦王的不守信用,我们大家都应该做一个守信用,对人真诚的好孩子!篇四:《成语故事》读后感
《成语故事》读后感 成语故事是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的。里面有许多经典故事有《暗度陈仓》,《完璧归赵》,《百发百中》,《熟能生巧》等等。暗度陈仓里面写了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并将遥远的巴蜀,汉中封为刘邦的领地。刘邦知道项羽这样做是对自己有疑虑,不放心。于是他为了表明自己不再会关中的决心,在率领军去自己封地的途中把走过的几百里栈道全部烧掉了。这样,即表明了自己无意再回关中的决心,又可以防备别人利用栈道来偷袭。
后来,刘邦命大将朝信出兵进关时,朝信派少数军士去修复栈道,制造要从栈道出去的假象,一面率领主力军队攻占关中的重镇陈仓,并由此胜东入中攻进咸阳,建立了汉朝。这篇《暗度陈仓》里的韩信,用声东击西占领了咸阳,建立了汉朝。就从这篇成语故事就知道后面更精彩。这本书非常精彩,让我懂得了许多的成语,还有许多成语解释。你们看了一定会津津有味的。篇五:廉颇蔺相如列传读后感
廉颇蔺相如列传读后感
篇一:廉颇蔺相如列传>读后感
蔺相如便是这样一位当之无愧的君子。它令人钦佩之处,不仅在于他的智慧明达,能言善辩、有勇有谋,更在于他能容忍流言恶语,容忍众人的猜忌与不解,只因他有永不熄灭的爱国魂。他的心灵,始终清明污垢。
初出场时,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宦者令舍人,卑微低贱的身份让无数人不屑一顾。然而,面对赵王的忧虑,蔺相如昂首坦然以对:“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这是何等的胆识与自信!他离赵入秦时,身上的重担必不比那“风萧萧兮易水寒”的荆轲啊。
他本可以推脱,婉言谢绝------毕竟,这是太过艰难的重任。但他却主动扛起了这关乎国家荣誉的重担,置生死于度外。于是我们看到他在秦王大殿上怒发冲冠,言辞铿锵,嬉笑怒骂,以死相争。一人一玉,是同样的纯粹与执着:宁碎不求苟全,宁死不损国威!史书上只是风清云淡的几笔带过那朝堂上的纷争,但现实中,又该是怎样一个惊心动魄了得!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我们见识到蔺相如锋芒毕露的美。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他的视死如归、他的怒目而斥,是他血脉里沸腾的爱国情怀。此时的他,如“鞚中悬明月,剑杪照莲花”的征客,为国立下大功,被拜为上卿,理应风光无限、意气风发,见谁都要傲三分,才合乎他的尊贵身份。
然而,蔺相如之所以为蔺相如,其超人之处正在于此。面对廉颇的“我见相如,必辱之”的恶语,面对舍人“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的质疑,他选择了容忍。只因他要守护这赵国的国土,守护这万千黎民的家。
当一种感情升华到极致,往往近于水,无声流动,无处不润。此时蔺相如的爱国情感正是如此。他对国家的热忱与忠诚,从热烈的洪流变为润物细无声的雨,以容忍和坚守诠释了爱国的最高境界。那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信仰,让他在世俗流言中始终坚定不移地守护着国家,清醒地认识到“两虎共斗,势不俱生”,要“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
众人皆醉我独醒,而蔺相如,宁可>孤独而痛苦地醒,也不愿再醉生梦死中,失去自己对国家的信仰!
无怪乎众多舍人“慕君之高义”,无怪乎廉将军醒悟后“肉袒负荆”,这样深沉而浓烈的爱国之情,是蔺相如用清澈无垢的心与坚定的信仰制成的绝世佳酿,那醉人的芳香透过蒙尘的时光,透过泛黄的史书,流芳百世,香沁万年!
蔺相如告诉我们,有些人被历史铭记,不仅仅因为智慧。聪明人与圣人有时只相差(转载于:完璧归赵读后感)一分信仰,而正是这份爱国的信仰,成就了后者的辉煌。“人有两种,一种在烟花尘世的繁华中张扬而逝,一种在锤凿剪锉的敲打中塑为永恒。”无数人因为“聪明反被聪明误”,被历史长河所湮没;只有少数人,将毕生的智慧倾注在爱国的信仰上,将人格与灵魂塑成不朽的丰碑。他们,终将被历史所铭记。
篇二:廉颇蔺相如列传读后感 人们都知道,“徒以口舌为劳”这句话的本意是表现廉颇对蔺相如的极其不服,但人们很少想到,这句话容易误导许多人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我们在看文章时也容易陷入这样一个误区:廉颇之所以不服,皆因他只看到蔺相如的口才,没有看到蔺相如的机智与勇敢。于是,我们为了驳斥这句话,就会去强调蔺相如的机智与勇敢,甚至刻意引导学生去关注这一点,反而忽略了蔺相如的口才。实则,在我看来蔺相如应当是集机智与勇敢于一身的,而这一点又恰恰集中体现在他的“口舌”之上。
在《廉颇蔺相如列传》里,我们的大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不仅仅表现了蔺相如机智、勇敢、以国为先的这一形象层面上的特点,实际上还突出了蔺相如非凡的口头表达能力,即文中廉颇所说的“徒以口舌为劳”中的“口舌”之功。在此一文中司马迁还充分肯定了其“口舌”之功所起的重大作用。
一、口舌第一功——解缪贤之困
缪贤的举荐对于蔺相如的出场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从文章中缪贤对蔺相如的介绍,我们能看出的这样一点令我们思考的东西:如果蔺相如没有什么口才,即“口舌“之功,一个普通的门客又怎能令其主子缪贤言听计从呢?而当时蔺相如的建议可是足以决定缪贤生死的,算是一招险棋,而缪贤会接受这样的建议,在我看来,不能不说是蔺相如的“口舌”之功在此处已经可崭露头角,蔺相如还没有出场,司马迁就通过旁人之语间接地表现其口才,为后面的描写做了铺垫。
结果也正因为蔺相如的“口舌之劳“才救了缪贤一命,缪贤因此把他举荐给赵王。因为在缪贤心目中,蔺相如的口才,以及他在劝服自己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勇气与智慧,在此时,国难当头之际,蔺相如应能,也只有他能担此重任。这是蔺相如在文中的”口舌“第一功,这一”口舌之劳“挽救了主子的声誉与生命,也为自己才能的施展打下了基础!
事实也证明,缪贤果然没有看错人,蔺相如只用三言两语,就打消了赵王的顾虑,其果断的魄力无人能比。即使是“以勇气闻名于诸侯”的廉颇,此刻也只能是相形见绌,蔺相如一开场就把所有的人都比下去了。但蔺相如最出色的表现还是在秦国的殿堂之上。所以司马迁除了描写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之外,实则更是着重刻画了他的"口舌"力度。
二、口舌第二功---完璧归赵
以和氏璧为焦点的秦赵之争,从表面上看是政治谈判,实际上是政治斗争。在秦强赵弱的大环境下,等待蔺相如的是一个被动的语言环境。蔺相如虽是使臣身份,但是却
根本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傲慢的秦王居然在一般的宫殿召见他,公开表明对赵国的极度蔑视。在这样的场合,语言的选择就更显得至关重要了:既要准确,又必须得体;既要维护国家主权,又不可破坏两国邦交!
语言准确、得体,在普通语境中似乎无关紧要,然而蔺相如当时所处的“语境”却极其特殊且复杂。秦赵两国表面上看是友好国家,实际上是暗中相争,是化敌为友还是化友为敌可能只在一念之间。此时的言辞必须精确到天衣无缝,无懈可击。然而,现实状况是蔺相如根本没有过多时间来反复考量,仔细斟酌,难度之大,由此可见。司马迁正是通过这样的语言环境来刻画蔺相如的,使他的机智、勇敢与口才在这样一个特殊场合里融为一体,迸发出耀眼的光芒。例如,当蔺相如看到秦王“无意偿赵城”,立刻设法夺回璧,然后“持璧却立”与秦王据理力争。相如先列举事实,用赵王送璧的虔诚反衬出秦王迎璧的无礼。语言既准确又有力量。慷慨陈词中,还不忘插入一句“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这极大的满足了秦王的虚荣心。使得秦王先是面对证据确凿的事实,而后又面对蔺相如刻意为之设定“大王”所应具备的行为要求,即使有怒也无法说出,甚至还得再三向相如道歉。而当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蔺相如并不为其所动,反而要求秦国必须先举行隆重的迎璧仪式、方显诚意。明知这是缓兵之计,但秦王却也无可奈何。因为和氏璧在相如手中,而且蔺相如的要求从情理上看,乃是合情合理的;从措辞的语气上讲,也找不到任何破绽。结果秦王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在朝堂之上与和氏璧失之交臂!而当秦王终于“设九宾于廷”,蔺相如却又先发制人。请注意,这里他运用了一个“自??以来??未尝有”的判断句式,指出秦国历代国君从不遵守诺言的历史事实。这种特殊句式,往往带有强硬的、不容置疑的语气,表达的句意往往具有严密性、权威性,令对方无法反驳。所以,秦王和他的大臣们均哑口无言,一时无计可施。
蔺相如不仅善于运用语言,而且很有技巧,当初秦王用“十五城请易璧”之时,赵国是非常被动的,不得不派相如奉璧前去。直到相如谎称璧有瑕,从秦王手中夺回和氏璧时,局面才有了专机;待到蔺相如坚持秦王须“设九宾礼于庭”的时候,局面实则已起了根本的变化,这回是秦王不得不听从蔺相如的安排;而完璧归赵之后,蔺相如则任凭处置,坦然相对,此刻被动的反而是秦王了。
三、口舌第三功---渑池之会
渑池会上,赵王一开始就落入秦王设下的圈套,使本来就被动的局面陷入绝境。危急时刻,蔺相如挺身而出。他没有揭穿其中的阴谋,也不便阻止赵王,而是不动声色地恳请秦王“击缶”,理由是“以相娱乐”。好一句“以相娱乐”,妙哉!绝矣!此言一出,局面马上改观。进退两难的变成是秦王自己!虽然他恼羞成怒,但结果还是老老实实地“为一击缶”。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蔺相如所说过的话,就可发现他在应对秦王时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无可取代的。这种唯一性,把蔺相如的善于言辞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口舌第四功---化解干戈
在廉颇的心目中,只有攻城野战、厮杀沙场,才是为国打拼,才值得人们尊重,国君器重。这样的一个莽汉又怎么会了解蔺相如只身深入虎穴,甚至“请就汤镬”之刑,敢于“以颈血溅”秦王之时的以命相搏呢?
但是面对这样无理取闹的廉颇,蔺相如却不急不恼,在廉颇心里徒以口舌为劳的相如此时沉默了,他没有同廉颇这样一个莽夫去争辩谁是谁非。可正是因为相如的不说,才打动了这个蛮横的武夫,这恐怕亦是蔺相如“口舌"之功中的“无招胜有招”吧!
司马迁的精彩描写,让我们在领略到蔺相如口舌的魅力的同时,也明白到蔺相如的口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化解了几次危机,而且还扭转了整个局势,它甚至使赵国第一次拥有了主动权。此外,它还能完全消除廉颇的怨恨,化干戈为玉帛,令虎视眈眈的秦国“不敢加兵于赵”!
我们应当让学生明白的是:本文不仅表现了蔺相如的机智与勇敢,以及以国为先,还表现了他出色的口才。所以,我们反而可以牢牢抓住廉颇对蔺相如的这句“徒以口舌为劳”的评价,去解读司马迁对蔺相如的口才的赞赏,我相信只有引导学生去关注蔺相如的“口舌”之功,才能培养学生重视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形成新时代的口才观念,这无疑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无限益处。
篇三:廉颇蔺相如列传读后感
初读此文便觉得讲蔺相如的篇幅多一些,而具体讲廉颇的只是末尾的几段,但开头却将廉颇描述地比蔺相如详尽。读完全文才明白,原来,廉颇的官位起先要比蔺相如高许多;再者,司马迁也是用衬托的手法,先说廉颇如何如何功勋卓着,来衬托后面的负荆请罪。廉颇起初因不满蔺相如的官位高过他,而向蔺相如宣恶言,这体现了廉颇的居功自傲、心胸狭窄。而蔺相如此后对廉颇是退避三舍,大臣们均以为蔺相如怕廉颇,其实他是为了避免两虎相争,而导致秦国有可乘之机,他是多么爱国,又是多么的豁达大度,多么顾全大局。廉颇听闻后,自己十分惭愧,背上荆条向蔺相如请罪,也正说明了他的坦诚与可敬之处。不仅如此,蔺相如还有过人的才智与勇气。秦国要和氏璧并以十五城为交换,赵国无人出使,蔺相如主动前去,见秦王无意予城,竟说头与璧俱碎,秦王不得已只得听从他的安排,而蔺相如估计秦王只是敷衍,却偷偷让随从将和氏璧送回赵,秦王没办法只得让他回赵。蔺相如这样做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啊!后秦赵与渑池会,蔺相如又以他的聪明才智驳地秦王无以回应。最终被封为上卿。
第四篇:改写《完璧归赵》
改写《完璧归赵》
改写《完璧归赵》
“干!”桌前,蔺相如与廉颇高举酒杯,冰释前嫌。这,不就是课文《负荆请罪》的大结局么?战功赫赫的老将廉颇背着荆条,来到蔺相府请罪,将相从此心连心。不过,你可知道前面的那段传奇?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去一探究竟吧——
清晨·邯郸
不知不觉中,秋意已将大地铺满。片片金色的银杏叶,似小扇,像蝴蝶,飞舞在秋风铺成的小道上。
一声嘹亮的鸡啼热腾腾地划过破晓,邯郸的宁静被撕开一角,青石板铺成的小路上,忙碌的行人多起来了。
“让开!让开!”一匹快马向着皇宫方向疾驰,卷起了满地金黄。
朝堂·君臣
“这和氏璧到了秦王手中,怕是有去无回啊!”“可是秦国实力强大,咱们不送过去,岂不正好给他出兵的理由?”„„大臣们议论纷纷,宝座上的赵惠文王愁眉紧锁,得到和氏璧的喜悦早已烟消云散。自从接到秦王的来信,他整日心事重重,茶饭不思。
“这秦王,虎狼之心天下皆知!若他胆敢犯赵,臣请出兵御敌,万死不辞!”廉颇声如洪钟,在大殿内回荡。
“廉将军息怒!臣固然知道将军神勇,但两军交战,百姓苦不堪言哪!况且秦强赵弱,颇有风险„„”说话的是宦官头目缪贤,他沉吟片刻,“大王,不如寻找一位贤能之士出使秦国,既保住和氏璧,又可避免双方交战。”
赵王眉头稍稍舒展:“何人可担此重任?寡人重赏!”群臣面面相觑,无人敢应。
缪贤上前施礼:“臣有一门客,名曰蔺相如,有勇有谋,胆识过人,可担此重任。”
“一个门客?”赵王满脸狐疑之色,思索片刻,“暂且先宣他进殿吧!” 迈着稳健的步伐,蔺相如踏进了这金碧辉煌的大殿。迎接他的,是两旁不屑的议论声:“一介草民„„”他神色不变,上前跪拜施礼:“草民蔺相如叩见大王!”
“秦王欲以十五城换取寡人之和氏璧,寡人恐秦王使诈,你看怎么办?”赵王的语气中透出急切。
“大王,如今秦强赵弱,不答应的话恐怕会招致祸患„„”蔺相如话音刚落,刺耳的议论声又响起:“不过一个懦夫罢了!”
蔺相如上前一步,朗声说道:“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如秦王果真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留在秦国;如果城池不给赵国,我必会将完好的玉璧带回!”
朝堂上鸦雀无声,赵王的脸上现出如释重负的喜悦。
秦国·咸阳
带上几个随从,蔺相如连夜赶往秦国。
当马蹄踏上咸阳土地的那一刻,他笑了。
与此同时,他的心又是一紧。虽然这几天奔波生活的结束让他快乐,可想到这里还有一场智慧的较量在等待着他,心中那块石头不由得悬了起来。秦王,你会是个怎样的对手?
章台宫·较量
章台宫,金碧辉煌的宫殿,歌舞升平,美人如云。这就是秦王接见使臣的地方?
蔺相如深吸一口气,将紧张缓缓压倒心底。他拜见了秦昭王,小心地呈上了和氏璧。
从侍从手中接过宝玉,秦王细细地对着光观察着。这和氏璧通体碧绿,晶莹圆润,泛着迷人的光泽。“呵呵,好玉!果然绝世珍宝!”一转手,和氏璧到了秦王身边的美人手里,她们毫不顾忌地抚摸着,嬉笑着,旁边的侍从们齐刷刷地跪下:“恭喜大王喜得美玉!”
“大王!我„„”蔺相如的声音完全被笑声淹没。
蔺相如的眉头越皱越紧,怒从心生:这还是接见使臣吗?这秦王,根本没有换璧的诚意!赵国受到这番轻视、侮辱,我蔺相如怎么受得了!他压抑着满腔的愤怒,思考着对策。
“禀报大王!”蔺相如提高了音量。
“哦?使臣一路劳顿,快回驿馆休息吧!”秦王挥了挥手。
“臣还有一事相告!这和氏璧虽名扬天下,不过它还有一个为人不知的瑕疵,请让我指给大王您看!”蔺相如话语恳切,秦王愣了一下,虽满心不舍,还是把璧交给了蔺相如。
蔺相如后退了几步,倚靠柱子站立。他双手将和氏璧高举过头顶,怒视秦王,大声呵斥:“大王想要我们赵国的国宝和氏璧,我今日专程赶来,可您的态度如此傲慢!我看大王没有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的诚意,若是您非要逼我,我的脑袋就要和这块宝玉、一齐撞碎在柱子上!”
秦王大惊失色:“使臣息怒,今日寡人多饮了几杯酒„„你等退下!”他连忙挥手叫美人离开,又叫人取来地图,他装模作样地比划给蔺相如看:“从这„„到„„十五座城池,都归你们赵国!”看着蔺相如缓缓放下手中的和氏璧,一丝狡黠的笑容在秦王脸上绽放。蔺相如心知肚明——这只是空中楼阁而已。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拖延时间。蔺相如将脸色缓和了一些:“我们赵王在送这块宝玉时,曾斋戒了五天。大王,您若是诚心要换这块玉璧,也应当像我们赵王一样斋戒五天,在朝廷上举行盛大的典礼,我才敢献上宝玉!”
看着秦王无奈的样子,蔺相如心中荡起了一抹笑的涟漪„„秦王啊,咱们走着瞧!
驿馆·化装
“吁——”马车在广成驿馆门口停住了。蔺相如捧着装有和氏璧的匣子,疾步走进驿馆。
他轻轻抹去额头上细密的汗珠,来不及换衣,立刻唤来自己最信任的随从,郑重地将和氏璧包好交给他:“你快换上便衣,带着玉璧连夜离开这儿,越快越好!„„五天后,秦王就来不及派兵追你了!”
“可是„„没有了和氏璧„„您„„”随从的担忧溢于言表。
“你快走!我自然有法子脱身!”
抬起头,他与随从四目相对,一道坚定的光芒从他的眼中射出,给人以无比的勇气。
“是!大人!”
街道在夜幕的笼罩下披上了一层黑纱,一个模糊的黑影似乎与黑暗融为一体。他轻灵地穿过街道,拐入了一条乡间小路,直奔赵国方向而去„„
宫廷·愤怒
五日的斋戒,盛大的典礼。
想着和氏璧即将到手,秦王威震天下的气势又回来了,他一脸得意地俯视着站在廷上的蔺相如:“请问使臣,和氏璧现在何处?”
“秦国自穆公以来的二十多个国君,从来就没有坚守信约的。”相如捋着胡须,慢条斯理地讲着,“我怕受大王的骗而对不起秦国,所以让人先把和氏璧送回赵国了。如今秦强而赵弱,大王只要派使臣到赵国,赵王立刻会派人把璧送来,只要大王您先割让那十五座城池给赵国。如果您认为我欺骗了您,相如任凭处置!”
朝堂上一片寂静,如暴风雨将来的前兆。
瞬间,大臣们恼羞成怒的惊呼如决堤的洪水想朝着蔺相如猛扑过来。“大胆!竟敢欺骗大王!”“把他推出去斩了!”涨得通红的脸,咬牙切齿的怒喝,几个勇士已经冲过来扭住了蔺相如的手臂。
“慢!”秦王叫住了侍从,与其将蔺相如扣在这里,坏了秦赵的友好交往,还不如将他放走,倒显得秦国宽容。憋着一肚子气的秦王强颜欢笑,款待了蔺相如,让他毫发无损地回到了赵国。
宫殿·凯旋
殿堂之上,礼乐声声。
“使臣蔺相如归来!”前来报信的侍从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风尘仆仆的蔺相如缓步走进大殿。
赵王猛地从宝座上站起,喜形于色,亲自走下台阶,握住了蔺相如的双手:“相如不负寡人重望!”
“相如感谢大王知遇之恩,拼尽全力当不辱使命!”相如拜谢赵王,又朝缪贤施礼。
“今蔺相如完璧归赵,立下奇功,寡人封他为上大夫,赏百金!”赵王大声宣布。众臣皆呼“万岁”,只有廉颇脸上闪过一丝不悦。
而后蔺相如在渑池之会再立新功,蔺相如又被封为上卿,职位比廉颇还高,让廉颇很不服气,这也为后来《负荆请罪》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第五篇:《完璧归赵》读后感
天我读了《完璧归赵》,内容是赵国的赵惠文王得到了天下闻名的“和氏璧”,强大的秦王想得到“和氏璧”,说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取它,赵惠文王便派蔺相如来处理这件事。秦王拿到和氏璧以后,却不想给赵国那十五座城池了,最后蔺相如用计策把和氏璧得回来,并且完整地带回了赵国,这就是“完璧归赵”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