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

时间:2019-05-13 09:35: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历史文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历史文化》。

第一篇: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国家的“命根”

一个国家的历史与文化,乃这个国家独有的精神遗产,也就是说对于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特殊基因,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依据,是屹立于世界上的历史凭据。就像著名历史学者邓清珂先生说过那样:“文化不是漂移的浮萍,而是一个国家的根。”

天下兴亡,文化有责,兴之则强,弱之则衰。失去文化,一个国家就会停止心跳。就像现在正处于动荡的叙利亚正是依靠历史文化耶路撒冷得以建国。只要文化尚在,不论这时候的国家发展如何,总有一天没有什么能阻止它再一次重新屹立在世界上。文化能够立国,意义不言而喻。2010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响到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文化往往凝聚着一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负载着整个民族认同的核心价值。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神之魂。国家的军事等硬实力只是骨架,而文化是内涵实力。如果没有它,硬件只是空壳,熬不住时间的长期洗礼。唯有把文化注入骨子里,一个国家才能蓬勃发展,活力无限。文化正是把历史的积淀和现实场景以及未来的希望一并植入国家内心,是国家获得强大的精神动力。

当然,文化也是一个国家的物质基础。在当下,文化和经济的合流,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新源泉。随着文化产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文化的竞争,是经济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阿富汗博物馆大门有一条著名横幅写道:“只要一个国家的文化和历史活着,这个国家就会活着。”中国也有句古话:“灭人之国必先先去其史。”这两句名言从正反方面说明,只要文化尚在,无论发生多少曲折,不管经历多大“地震”,一座城市可以再造,一个国家可以再生。这个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国家的人民,会否定,甚至污蔑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很多国家,为了维护自己的历史文化,甚至到了敝帚自珍的变态程度。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即使百年之前的尿盆马桶,在他们的眼里,也是彰显文明,炫耀历史并值得巡游展览的珍贵文物。更不要说具有民族归属性质的人文理念和哲学思想了,那更是赖以自豪的文化资本。

文化重要性想必不言而喻,那么作为现代的我们,该如何看待文化呢?比如国家的历史文物,古城等等,我们要用心去了解他的历史意义,用心去保护他,让他继续影响后人,让影响力生生不息。除此之外,我们要对传统文化持正确积极的态度,不要说时代变了,文化就不是适用了。孔子学院如今遍布全世界,作为一名中国人,更应该去了解这些文化。

所以,文化不仅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脉,而且决定一个国家的高度。

第二篇:历史文化

1.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⑴元谋人

1965年在云南省元谋县,发现了两颗牙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经科学鉴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遗物,年代为距今约170万年,考古学家称他们为元谋人。元谋人是迄今所知中国境内年代最早的直立人。

⑵北京人

1929年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被发现,同时出土了大量石制品、骨器和用火遗迹,年代为距今约70万年。

北京人的模样与现代人不完全相同,还保留着猿类的某些特征,但能够用手使用工具劳动,四肢发展很快,并由于劳动和直立行走,促进了头脑的变化。北京人 把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这种打制的石器称为旧石器。他们还把树枝砍成木棒。石器和木棒是人类最早的劳动工具。能够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北京 人已能使用天然火,用火来烧烤食物、照明、防寒、吓跑野兽等。火的使用,增强了他们征服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这 是早期的人类社会。北京人已经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感情和交流思想。

2.远古文化 ⑴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于1921年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被发现,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年代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 年。红陶器上常有彩绘的几何形图案或动物形花纹,是仰韶文化的最明显特征,故也称其为彩陶文化。仰韶文化的遗址已有上千处被发现,其中以西安半坡遗址最为典型。半坡遗址有以下特点:

①半坡原始居民主要种植粟,证明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②半坡原始居民已经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③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也就是新石器。④半坡原始居民能够制作和使用陶器。⑤半坡遗址反映了黄河流域农耕文化的特点。⑵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氏族遗址发现于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村,它所属的文化也是中国长江下游地区典型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和氏族公社文化的代表,它的年代大约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

特点:(1)河姆渡人已种植水稻,证明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2)河姆渡人能建筑结构比较复杂的木结构房屋,过着定居生活。(3)河姆渡人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即新石器。

(4)河姆渡人能够制作和使用陶器,在低洼的地方开挖水井。(5)河姆渡遗址反映了长江流域农耕文化的特点。

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都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那时候妇女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生产和生活的组织者,受到尊敬。这一时期,人们过着平等的生活,没有贵贱贫富和阶级的差别。

中国古代朝代顺序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夏、商

【考点1】二里头文化

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村遗址距今大约3800~3500年,二里头遗址是夏商时代重要的考古遗址。专家在二里头文化遗址发现了中国迄今最早宫殿建筑基址。二里头文化是探索夏文明的主要对象。

【考点2】殷墟

商朝时期我国古代奴隶制经济和文化得到空前发展,商朝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商朝前期,因水患和政治**而屡次迁移都城。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商朝从此稳定下来。因此,商朝又叫殷朝。殷都城因年久失修而废圮,称为殷墟。

【考点3】甲骨文

甲骨文具有如下特点:

(1)写在龟甲或兽骨上;(2)清末发现于河南殷墟;(3)记载占卜结果;(4)具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构字规律;(5)说明商朝时期我国中原地区已有相当高的文明,为研究商代历史和古文字留下丰富资料;(6)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而来的。

【考点4】青铜器

商朝的手工业很发达,最重要的是青铜器制造业。具体表现如下:

1.在手工业作坊里,人们把铜、锡、铅放在一起冶炼青铜。熔炉的温度高达1000摄氏度左右。

2.商朝青铜器形式多样,有器皿、武器、工具等。

3.后母戊大方鼎重832.84千克,是现今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4.四羊方尊是商朝青铜器的精品之作。【考点1】西周 武王伐纣

商朝末年,商王纣统治残暴,激起人民的纷纷反抗。周武王带领一些小国、部落,向商都进攻,史称“武王伐纣”。

公元前1046年,双方在商都郊外牧野激战,纣王临时凑集的军队倒戈,引导周军进攻商都,纣王自焚而死,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都城在镐,称镐京,历史上叫做西周。

【考点2】分封制

释义:西周分封诸侯的政治制度。目的: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内容:周初统治者先后把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各自建立的国家叫诸侯国。诸侯国要服从周王的命令,向周王贡献财物,要派兵随从周王作战。初期分封的重要诸侯国有齐、鲁、燕、卫、晋、宋等。

作用:牢固地统治了原来商朝的地区,而且不断发展,使周朝成为一个疆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国家。

【考点3】烽火戏诸侯

释义:西周时周幽王,为褒姒(bāo sì)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都不相信了,也就渐渐不来了。后来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后来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即位,开始了东周时期。评价:烽火戏诸侯只不过是西周灭亡的催化剂,加剧了它的灭亡。就算没有烽火戏诸侯,西周早晚也会在其他事件中灭亡,无法挽回,烽火戏诸侯只是一个机遇而已,只要天子失信的话,诸侯就大有依借失信,自大,争霸。在未烽火戏诸侯之前,各家都只是暗地里扩大而已。当时政权已经摇摇欲坠,烽火戏诸侯只是一个引子,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诱因。如果不发生这件事,也还是会有其它诱因的。

【考点1】西周 武王伐纣

商朝末年,商王纣统治残暴,激起人民的纷纷反抗。周武王带领一些小国、部落,向商都进攻,史称“武王伐纣”。

公元前1046年,双方在商都郊外牧野激战,纣王临时凑集的军队倒戈,引导周军进攻商都,纣王自焚而死,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都城在镐,称镐京,历史上叫做西周。

【考点2】分封制

释义:西周分封诸侯的政治制度。目的: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内容:周初统治者先后把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各自建立的国家叫诸侯国。诸侯国要服从周王的命令,向周王贡献财物,要派兵随从周王作战。初期分封的重要诸侯国有齐、鲁、燕、卫、晋、宋等。

作用:牢固地统治了原来商朝的地区,而且不断发展,使周朝成为一个疆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国家。

【考点3】烽火戏诸侯

释义:西周时周幽王,为褒姒(bāo sì)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都不相信了,也就渐渐不来了。后来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后来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即位,开始了东周时期。

评价:烽火戏诸侯只不过是西周灭亡的催化剂,加剧了它的灭亡。就算没有烽火戏诸侯,西周早晚也会在其他事件中灭亡,无法挽回,烽火戏诸侯只是一个机遇而已,只要天子失信的话,诸侯就大有依借失信,自大,争霸。在未烽火戏诸侯之前,各家都只是暗地里扩大而已。当时政权已经摇摇欲坠,烽火戏诸侯只是一个引子,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诱因。如果不发生这件事,也还是会有其它诱因的。

春秋战国 【考点1】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一种说法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另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主要历史事件:

齐桓公称霸:公元前7世纪前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政治、经济、军事,“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成为东方强国。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在葵丘会盟,成为霸主。

晋楚争霸: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国经城濮之战大败楚国,大会诸侯,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公元前6世纪前期,楚军大败晋军,楚庄王称霸中原。晋楚争霸,持续了一百多年。

吴越战争:春秋晚期,长江流域还有吴越两国的争霸。吴国在江苏南部地区,越国在浙江钱塘江流域。先是越国被吴国打败,吴王称霸。之后,勾践卧薪尝胆,重新强盛起来,打败吴国。

【考点2】战国七雄

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是我国封建制的确立时期。战国七雄是指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强盛的诸侯国。

【考点3】商鞅变法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为左庶长(相当于偏将军之职,为中级官吏),开始了第一次变法。主要内容为:

“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重农抑商,奖励农耕;奖励军功,按功受爵,贵族无军功不再受爵;“燔诗书而明法令”。

第二次变法内容主要有:

统一秦国的度量衡;废分封制,行县制;“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结果:遭到奴隶主贵族的强烈反对,秦孝公死后,商鞅被施以车裂之刑,但新法却保留下来

春秋战国

【考点1】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一种说法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另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主要历史事件:

齐桓公称霸:公元前7世纪前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政治、经济、军事,“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成为东方强国。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在葵丘会盟,成为霸主。

晋楚争霸: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国经城濮之战大败楚国,大会诸侯,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公元前6世纪前期,楚军大败晋军,楚庄王称霸中原。晋楚争霸,持续了一百多年。

吴越战争:春秋晚期,长江流域还有吴越两国的争霸。吴国在江苏南部地区,越国在浙江钱塘江流域。先是越国被吴国打败,吴王称霸。之后,勾践卧薪尝胆,重新强盛起来,打败吴国。

【考点2】战国七雄

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是我国封建制的确立时期。战国七雄是指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强盛的诸侯国。

【考点3】商鞅变法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为左庶长(相当于偏将军之职,为中级官吏),开始了第一次变法。主要内容为:

“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重农抑商,奖励农耕;奖励军功,按功受爵,贵族无军功不再受爵;“燔诗书而明法令”。

第二次变法内容主要有:

统一秦国的度量衡;废分封制,行县制;“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春秋战国 【考点4】都江堰

秦国李冰修建,四川都江堰市岷江。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考点5】诸子百家

儒家孔子春秋编纂《春秋》,修订“五经”创办私学,有教无类。主张“德治”和“仁政”。孔子“述而不作”,其弟子作《论语》,记叙其言行

孟子战国《孟子》(语录体散文集)性善论,民贵君轻。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 荀子战国《荀子》性恶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朴素唯物主义 道家老子春秋《道德经》“无为而治”“上善若水”“柔弱胜刚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庄子战国《庄子》,又称《南华经》“天人合一”“清静无为”“庖丁解牛”“庄周梦蝶”“鹏程万里”《齐物论》《逍遥游》

墨家墨子战国《墨子》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杂家吕不韦战国《吕氏春秋》“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

兵家①孙武春秋《孙子兵法》军事思想。《孙子兵法》:世界上最早最著名的兵书,为春秋末期齐国人孙武

②孙膑战国《孙膑兵法》

1.党一大: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党的领导机构,陈独秀为书记,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并提出了党的最高纲领要实现共产主义。

2.党二大:1922年,党二大在上海召开,中共二大在历史上的重要贡献是第一次明确提出党的最低纲领,即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3.党三大:1923年,党三大在广州举行,大会确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用党内合作的形式实现国共合作,而次年国民党一大的举行,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正式开始。

4.党七大:1945年,由于从1924年开始,我国就进入了战争模式,从第一次国民革命、到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这期间党的会议召开时间没有规律可循。党七大中刘少奇正式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党中央的重要性,并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且写入党章。

5.党八大: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式和主要矛盾的变化,并明

确指出党个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稳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八大所提的路线是正确的,很多设想都富有创造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只不过后来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偏差。6.党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指导方针,提出要冲破“两个凡是”错误思想的束缚,要解放思想,明确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要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且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的工作方针和政策。

7.党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年,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党的重大历史问题,尤其“文革”及毛泽东的功过是非,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意义等进行了总结和评价,标志着我们拨乱反正工作的完成。

8.党十二大:1982年,从十二大开始,党的会议召开又特别有规律可循,自此每隔5年开一届全国党代会,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命题。

9.党十三大:1987年,十三大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以及初级阶段总路线,和“三步走”战略。

10.党十四大:1992年,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了“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接下来召开了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1.党十五大:1997年,大会中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邓小平理论回答的首要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2.党十六大:2002年,十六大当中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三个代表”是我们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13.党十七大:2007年,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并且在2012年十八大当中,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4.党十八大: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中共十八大)于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召开。中央确定,党的十八大代表名额共2270名,由全国40个选举单位选举产生。2012年11月8日9:00在人民大会堂大礼堂举行。大会选举了新一届的中共中央领导层,包括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央候补委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秦王朝

【考点1】秦的统一

秦原是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嬴姓,相传始祖伯益曾辅助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赐了嬴姓。伯益的后人非子曾为周孝王养马,凭着他的本事,马繁殖得很快。周孝王于是把秦谷(今甘肃省天水市西南面)一带分封给他,这就是“秦”的起源了。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至雒邑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建国,占领东周王室在关中的领地。后来秦王政于前221年统一并建立大秦帝国。为了加强全国之大一统,秦王政在政治、军事、经济、交通、文化及对外开拓诸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大大加强了全国之一统,对后世亦产生颇大的影响,不过其事业是在残酷压榨民众的条件下,于短短的十来年内集中完成的,所以秦朝之统治不免带有苛急、暴虐的特点。最后都城咸阳于前207年十月被刘邦攻陷,秦朝灭亡,立国共十五年。

【考点2】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秦王政统一中国后,遂自称“功过三皇,德兼五帝”,创建皇帝尊号,自号为„始皇帝‟,他认为谥号乃是“子论父,臣论君”,大为不妥而废除之,而改用计数方式的世数尊号,自称始皇帝,宣布子孙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代代承袭。秦始皇规定皇帝自称朕,命改为制,令改为诏。“皇帝”尊号,“朕”御用自称等皆源自秦朝开始。

秦始皇实行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大臣只有参政议事权,无决策权;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 即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掌行政、监察和军事;地方实行郡县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全国修建驿道,秦驰道,兴建水利,筑灵渠;迁万姓充屯边地,谪判罪犯戍守边防;在战国诸国所建长城的基础上修建万里长城,以防匈奴入侵。

【考点3】秦末农民战争

指中国秦朝末年群雄起兵反秦的战争。始于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其后各地向应,原本被秦国所灭的诸侯国纷纷自立。不过各路实力有强有弱,其中属项羽和刘邦领导的两支军力最强。

八年的战争中,中国没有统一的政权,因为战争由秦朝末年开始,战争所处的时代称秦朝末年,即秦末。

隋唐时期:政治变化 【考点1】隋朝的统一

隋朝(581年3月4日—619年5月23日)是中国历史之中,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一个重要的朝代,史学家常把它和唐朝合称隋唐。581年3月4日,隋文帝杨坚受禅建立隋朝,619年5月23日,隋哀帝禅让王世充,隋朝灭亡,国祚38年。

北周于577年灭北齐,统一华北后国力兴盛,但是北周宣帝奢侈浮华,沉缅酒色,政治****。外戚杨坚乘机将北周重臣外遣,朝政逐渐由他掌握。580年6月8日北周宣帝病死,杨坚扶持年幼的北周静帝宇文阐,以大丞相身份辅政。581年3月4日,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杨坚登基为帝,即隋文帝,建国隋,北周亡。隋文帝意图南灭南朝陈,采纳高颎的策略:干扰南朝陈的农业生产,破坏陈国的军事储积,使陈国损失惨重,而又疲惫不堪。隋与突厥之战胜利后,587年10月26日隋文帝废西梁后主萧琮,西梁亡。隔年发动隋灭陈之战。589年2月10日,联军进入建康城,俘陈后主。不久,各地陈军或受陈后主号令投降、或抵抗隋军而被消灭,只有岭南地区受冼夫人保境据守。590年9月,隋派使臣韦洸等人安抚岭南,冼夫人率众迎接隋使,岭南诸州悉为隋地。

至此,隋朝结束西晋永嘉之乱以来二百八十余年南北分裂的局面,完成中国的大一统。【考点2】三省六部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制。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至隋朝,隋文帝综合汉魏官制创立了三省六部制,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因避杨忠讳,改中书省为内史省。

唐朝基本上沿用了隋朝的制度,并有所补充和发展,使其中央集权体制更加完善,因避李世民讳,改民部为户部。宋朝承唐制,但三省六部的主要职权都己转移至其他机构,三省六部有名无实。

三省制的特色

1.相权三分:中书省制定法令,门下省审核法令,尚书省执行法令。这样可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了行政的效率。

2.集思广益:三省长官共同协商政务,既可收集思广益之效,又可增加决策效率。3.职掌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由构思草诏(中书)、审核(门下)至执行(尚书),都经由三省处理。

4.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补君主才干之不足。

隋唐时期:政治变化 【考点3】科举制

科举是一种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的制度。它是古代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直接催生了不论门第、以考试产生的“士大夫”阶层。邻近中国的亚洲国家如越南、日本和朝鲜也曾引入了这种制度来选拔人才。》》更多、更全行测技巧、考点大全、行测每日一练 尽在中公教育行测频道《《

科举始于605年时的隋朝,发展并成型于唐朝,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才在1905年被废除;在越南更迟至阮朝末年的1919年才废除,持续了1300多年。现代社会选拔公务员的制度亦是从科举制间接演变而来。

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中国以至东亚、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莫不受科举的影响。

【考点4】贞观之治

是指中国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清明政治。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徵等诤臣。注重农业发展,免除苛捐杂税;对外,大力平定外患,使得社会安定、边疆稳固。当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故史称“贞观之治”。

唐太宗在用人方面,知人善任,用人唯贤,不问出身,初期延揽房玄龄、杜如晦,后期任用长孙无忌、杨师道、褚遂良等。他扩大谏官的权力,又鼓励臣下直谏。重视官吏的清廉,曾命房玄龄省并冗员,派李靖等十三名黜陟大使巡察全国,考察吏治。

在经济方面,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注意轻徭薄赋,徭役的征发不夺农时;同时太宗崇尚节俭,令免去四方珍贡,从而农业及民生得以不断发展。

总之,在太宗执政的贞观年间(627年-649年),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之下,出现了一个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武功兴盛的治世,史称“贞观之治”。

隋唐时期:历史名人与盛世 【考点5】文成公主

松赞干布建立了吐蕃王朝,为加强和唐朝的关系,学习中原地区先进文化,向唐朝遣使,请求通婚。唐贞观十四年(640),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这为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汉藏两族的友谊作出了重要贡献。

【考点6】武则天

唐太宗死后,唐高宗李治即位。唐高宗懦弱多病,皇后武则天协助处理朝政,逐步掌权。唐高宗去世几年后,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她注重发展科举制度,重用有才能的人,如姚崇、宋璟等。其统治的弊端是重用武氏家庭、大肆崇佛等。【考点7】开元之治

开元之治是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所出现的盛世。唐玄宗在位44年,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励精图治,任用贤能,经济迅速发展,提倡文教,使得天下大治,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史称“开元盛世”,前后共29年。

第三篇:文县历史文化

文县历史文化

2011年05月05日11:19 来源:中国甘肃网 手机看新闻

          打印 网摘 纠错 商城

分享 推荐 微博 字号

一、历史文化悠久

一是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文县,历史悠久,古称阴平,远在新石器时代中期,这里就是人类繁衍生息,据考古发现,县境内的堡子坝乡朱家台和石鸡坝乡哈南寨等村都有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遗址,迄今约有4千多年的历史。

二是文县称谓五易其名。文县,夏、商、周、秦为氐、羌民族聚居。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始置阴平道(当时对少数民族聚居的县建制称“道”),为广汉郡领县之一,并设北部都尉,治阴平。三国(220年—280年)时,魏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平汉中后置阴平郡。南北朝(420年—589年)时建地方割据政权阴平国(阴平国始于宋顺帝升明元年12月(478年),亡于陈太建12年11月(580年),两系七主,102年历史)。北周明帝二年(558年)(南北朝时期),统治者决意偃武修文,故封“文”置州,始称文州。唐、宋、元相沿。明代(1368—1644)洪武四年(1371),降州设县,始称文县,一直沿用至今。(注释:氐di:我国古代民族,居住在今西北一带,东晋时建立过前秦(在今黄河流域)、后凉(在西北);羌:古代民族,东晋时建立过后秦政权。阴平道:距今有2210年的历史;阴平郡:距今有1794年的历史;阴平国:距今有1531年的历史;文州:距今有1551年的历史;文县:距今有638年的历史。时间以2009年为限。)

三是史为兵家必争之地。文县境内峰峦叠嶂,壁立千仞,极为险峻,古有玉垒关、火烧关、临江关、青塘关等天堑关隘(文县四大名关),为入川的重要通道,也是秦陇之天然屏障,故素有“蜀陇咽喉”、“秦巴锁钥”之称。在历史上这里曾是兵家必争之地,特别是在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姜维、廖化以阴平为征战雍凉的战略根据地;曹魏大将邓艾、郭淮其屡战于此。邓艾偷度阴平,成为千古佳话;明初名将傅友德伐蜀,激战阴平,成就丰功伟绩;1935年,红四方面军长征途经文县,鏖战摩天岭、平台山、悬马关,在红军长征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凝聚着历史风云的阴平古栈道尚在,浸润着英雄血汗的古战场遗址犹存。在县内留下了多处人文景观。

四是邓艾破蜀必经之路。魏元帝景元四年(263年),邓艾偷度阴平灭蜀。阴平,即今文县,是陇蜀必经通道之一。263年秋,魏遣邓艾督三万人马自狄道(今临洮)、甘松、沓中、石门(今武都)进阴平;邓艾率军至阴平,选精锐万余人,从阴平出发,分三路进军入川。邓艾亲自率领主力军由横丹桥进入页头坝沟,攀写字崖,登攀葛山,过邓家坝、达摩天岭。邓艾之子邓忠任左路军将领,率领5000精兵,偷度阴平桥(今玉垒境内),入让水河谷,到达摩天岭。右路军副将田续率军,偷度阴平桥后达碧口,入碧峰沟达摩天岭。三军汇集摩天岭,从摩天岭上裹毡滚下,据记载:“艾行阴平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将匮,频于危殆。„„在摩天岭上,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岩,鱼贯而进。”①邓艾翻越摩天岭,一路势如破竹,奇取江油城,活捉马邈,在绵竹大败诸葛瞻,神速达到成都平原。于景元四年(263年)攻入成都,蜀汉灭亡。

二、人民勤劳聪明

一是古文明的创造者。文县各族人民淳朴敦厚、热情豪放的性格,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品质,兼容并蓄、开朗豁达的胸襟,在历史长河中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是一笔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勤劳勇敢的文县人民以自己的聪明和智慧创造了文明。远古时代,活动在这里的古人类留下了光辉灿烂的文化遗址,经考古发现的诸如:尚德乡水坝坪上新石器时代石岭下文化遗址,尚德乡王家坪新石器时代寺洼齐家文化遗址,丹堡乡张家上坪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遗址,丹堡乡天头坪新石器时代寺洼文化遗址,铁楼藏族乡旧寨雷家大地上马家窑文化遗址,铁楼藏族乡旧寨村草坪马家窑、齐家文化遗址,尚德乡屈家沟村小坪上新石器时代石岭下文化遗址,刘家坪乡石岭下马家窑文化遗址,尚德乡横丹村大坪上新石器时代寺洼文化安国类型遗址,桥头乡庙坪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遗址,临江坪寺洼文化安国类型遗址,临江乡杨家湾齐家文化遗址,临江乡蒋家湾大坪新石器时代寺洼文化遗址。在文县大地上出现如此集中的古文化遗址,这充分证明文县是甘肃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

二是文化底蕴深厚。文县,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民族文化特色鲜明,地域文化兼容并蓄,山水文化交相辉映,秦蜀文化相互激荡,形成多民族大融合的多元文化。劳动人民在生活中创造了悠扬婉转的玉垒花灯戏、悦耳动听的中寨琵琶弹唱、古朴独特的白马人舞蹈“池哥昼”、高亢嘹亮的洋汤号子、丰富多彩的正月社火、挂门灯、舞狮子、划旱船、耍龙灯、扭秧歌、打腰鼓„„;勤劳聪明的文县人民建造了被称为“白水江畔第一楼”的文昌楼、雕刻精致的岷堡沟观音楼、千年古刹清凉寺、“金銮宝殿”紫云宫、气势恢宏的文庙、艺术精湛的城隍庙„„。这些文化瑰宝无不展示出文县是一块文化积淀厚重的地方。

三是人才辈出之地。文县人杰地灵,历史上这里就是很重视文化教育的地区,崇尚耕读。宋至清代,文风大盛,考中进士6人、举人45人,武举11人,贡生131人,真是“人文蔚起,科弟联翩”(注: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止,经历1300年)。诸如治世能臣王继礼、文州贤臣肖籍、“陕甘大僚”何宗韩、“陇右宿儒”韩定山、革命烈士程海寰、杨怀仁等为文县人文之精华,其业绩彪炳史册,蜚声华夏。最为著名者何宗韩(1678--1744),字桐藩,文县丹堡乡关爷楼村人,雍正二年(1724)进士,授礼部主事(正六品官职),历任仪制司主事、甲午科山西主考官,祠祭司员外郎、江南(今安徽)分巡凤庐道按察司佥事,刑部郎中,大理寺左少卿(正四品官职,相当于现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副院长,正部级领导)等职,为官清廉,政绩卓著,深受雍正帝信任,曾言:“陕甘竟无大僚,即何宗韩可用”,至今在民间广为传颂。(注释:进士6人,分别是:张觉民,宋元佑年间进士;王继礼,明正德年间进士,官至徽州知州,湖广按察使;何宗韩,康熙年间进士,官至大理寺左少卿;何浑,乾隆年间进士,广东存化知县;周清现,乾隆年间进士,直隶州知州;韩树屏,道光年间进士,四川清溪彰明知县。

三、生态环境优美

一是自然山水俊秀。文县,既有北国之雄奇,又有南疆之灵秀,纳天地之光华,成自然之胜景。素有“陇上江南”的美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风光旖旎,群山莽莽,气势萧森,襟两江而带八河,山泉潺潺,清澈见底,奔流不息。青山苍翠,林木参天,秀竹葱郁,流水成韵,富有江南水乡之色。这里的山、水、石、树和生灵构成一幅独具风格的原生态风景画,或铁骨嶙峋,或风姿灼耀,或蜿蜒迤逦,或清幽寂静,或憨态可掬,神情妩媚,令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功和物竟天择。千里岷山在这里挥洒雄姿,雪岭连绵,银装素裹,尽显千里雪山的雄浑与苍茫。

二是生物物种繁多。文县境内森林覆盖率高,生物物种繁多,有高等植物2160多种,野生动物4000余种。其中银杏、杜仲、珙桐、杉木、白豆杉、红豆杉、铁坚杉、香果树、紫玉兰、金钱槭等为珍贵树种,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绿尾虹雉、云豹、金钱豹等珍稀动物更是奇世之珍,闻名全球。温暖湿润的气候,茂密的森林草甸,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使这里颇似“西双版纳”风光。文县有全省唯一的大熊猫保护区——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栖居着各种珍贵动物,生长着多种珍贵树种,是人们观光的生态园和科学家们科研科考的教育基地。

三是旅游资源优越。文县境内丰厚的人文资源与优美的自然风光水乳交融,是一个集“自然山水优美,生物物种繁多,历史文化厚重,民族风情独特”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古老的白马民族风情多姿多彩,秀丽的洋汤天池湖光山色陶醉游人,一碧千倾的碧口水库赏心悦目,青山绿水间的大熊猫驯养场令人心旷神怡,还有那百兽嬉戏、佳木葱茏的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动植物博物馆藏使人留连忘返,飞瀑倒悬、碧潭荡漾的石龙沟和碧峰沟风景区叫人心驰神往。这些风景区与世界名胜九寨沟、黄龙、天水麦积山、武都万象洞、广元皇泽寺连成一条最具魅力的黄金旅游线。

四是民族风情独特。白马民族风情奇异多彩、举世瞩目。白马人的“池哥昼”于2008年8月被文化部授牌,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神奇而古老的“白马人”锅庄舞,原始古朴的面具舞——“池哥昼”、“圆圆舞”,荡气回肠的敬酒歌,雕饰精美的藏家楼阁,香甜可口的青稞美酒,展现出一个古老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丰富多彩的白马风情,融入这清纯圣洁的佳境,使人文与景致彰显,雄奇与灵秀共存。

四、自然资源丰富

一是自古资源丰硕。文县,复杂的地质构造,为成矿创造了有利条件,被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称为“复杂的宝贝地带”,素有“千山万壑藏黄金,两江八河流白银”。富饶的自然资源,使这里在历史上就成为开发较早的地区。汉代,居住在这里的氐羌民族畜牧业发达,出名马,善耕织,盛产蜜、漆、麻。唐代,生产有了新的发展,据记载:“文州阴平主产的麸金、麝香、绵绸、白蜜、橘子,以作贡品。”②

二是矿产资源富集。县内已探明的矿床有103处,金属和非金属矿藏达20多种,矿藏呈种类多、储量大、品位高的特点。已探明黄金储量500吨以上(包括阳山金矿),硅矿1亿多吨,铜金属储量5万多吨,锰矿140万吨,重晶石矿3200万吨,矿产资源潜在经济价值高达700多亿元。阳山金矿为我国最大的金矿,亚洲第一,在世界卡林型金矿中列第六位,矿石品级列第三位,平均品位6.39g/t,远景储量达500吨以上,潜在经济价值达到500亿元,开发前景广阔。三是水力资源广博。境内有“两江八河”和360多条溪流,年径流总量90多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量分别是全省和全国的7.4倍和4.2倍;水域面积总计9.27万亩,宜养鱼水面1.62万亩,有鱼类资源40余种;电能理论蕴藏量303万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的达212万千瓦,约占全省的五分之一;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为发展电力、灌溉、养殖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截止目前,文县已建、新建、续建的水电站共有32座,总装机47.46万千瓦。

四是土特产品颇佳。文县,气候温润,物华天宝,是一块适宜万物生长得天独厚的宝地。出产的纹党、当归、大黄、天麻以及麝香、熊胆等名贵药材早有盛誉,蜚声海外,很多已打入国际市场;茶叶、花椒、核桃、桔子、柿饼、都是闻名遐迩的名特产品;开发和加工的蕨菜、薇菜成为出口产品,年出口量达2000多吨。文县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陇上药乡”、“陇上茶乡”和“花椒之乡”。

五、地理位置独特

一是地处“金三角”。文县地处祖国内陆腹地、中心地带,位于陕、甘、川三省交界的“金三角”。文县,距省会兰州直线距离约321公里,公路距离约622公里;距四川省会成都的公路距离约518公里、距陕西省会西安直线距离约350公里,距未毗邻较近的河南省省会郑州直线距离约380公里,与周边各大省会城市距离大约相等。独具的中心位置,扩大了客商调运货物的范围,丰富了货物的种类,繁荣了交易市场,为吸纳周边资源和活跃市场提供了条件。针对西南、西北诸强呈扇形辐射之势,与西南、西北重要省会城市兰州、成都、西安等构成近乎等距离的交通网络,在此适合建成西北联运的中转站,加快交通枢纽建设步伐。文县北依陇南市,南临广元市、汉中市等大中城市群,西与著名的旅游胜地九寨沟接壤,国道212线穿越县境,为西北通商之要道,区位优势更加突显。

二是商贸集散地。文县碧口自古是陕、甘、川三省的交通枢纽,自三国时已成为阴平古道重镇,遂成为名震三省的货物集散中心。寻觅碧口集市源流,己有一千多年历史。据记载,碧口“有麻田,出名马、牛、羊、漆、蜜、茶”。③自古碧口成为南北货物的集散地,千帆云集,商贾如织,一时间名声鹊起。至康乾盛世到民国年间,为碧口鼎盛之时,成了陕、甘、川、宁、青、蒙等省门户。西北的山货、药材水运西南,南国的丝绸、布匹、油盐、百货、工艺品、瓷器等,溯江运抵碧口集散,转销西北。解放后,随着宝成铁路、川陕公路、国道212线的开通,甘川公路的建成,碧口更加繁华。正在修建的兰渝铁路、兰海高速都从碧口境边绕过,大通道的开通,使碧口真正成为文县商贸的门户。文县不仅成为甘肃陇南的商品交易场所,也成为陕、甘、川三省:宁强、武都、青川、广元、江油、九寨等六县(区)的商品交易集散地。

三是长江水运的前沿。文县,长江上游的两条支流白龙江和白水江穿境而过,成为长江上游嘉陵江前端的黄金水运航道“T”型交汇的咽喉要冲,位于富庶发达的长江上游重庆经济带的前沿,可以凭借长江流域上游重庆经济带的雄厚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继而带动文县的发展。唐宋至明清,文县碧口成为有名的水陆码头和商埠,骡帮马队将山货、盐巴、皮张、药材,源源不断运至碧口,再装船经水路运往重庆,远渡重洋。史料记载,自碧口至重庆航道上,每天上下有100多艘船只,年吞吐货物量达5000多万担。碧口遂成为沟通西南、南北的“水陆丝绸之路”。故有“运不完的阶州,填不满的碧口”之说。

四是最适宜特色产业的发展。文县光、热、水、土资源十分丰富,最适宜特色经济的发展。充分开发和利用光、热、水、土资源,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建造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种植反季节蔬菜,建成尚德、石鸡坝、临江蔬菜基地,成为供应毗邻县区的“菜篮子”,扩大茶叶、花椒、核桃、中药材种植规模,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全县经济发展。

五是人居环境的乐园。文县,四季分明,空气清新,青山绿水,环境优雅,素有“天然氧吧”之誉,是理想的人居之地,优越的自然优势,也为发展旅游产业和房地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又一个经济增长点正悄然兴起。文县是投资者的沃土,是人居环境的乐园。

六、发展前景广阔

一是立足县情谋发展。文县自然条件优越,属国扶省扶贫困县,但基础建设仍然薄弱,社会事业仍然滞后,欠发达仍然是基本县情,据统计,2007年,经济实力排名全省第65位、全市第4位。近两年来,文县的生产总值增速都稳定在15%以上,有极强的发展后劲,待苗家坝、阳山金矿、尖凡隧道等重大项目的启动,文县将迎来新一轮经济腾飞,将迅速提升在全市、全省、甚至全国的位次,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二是明确思路求发展。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和谐共享的发展方向,突出又好又快的发展主题,围绕富民强县的发展目标,狠抓项目建设这个重点,坚持特色经济强县、基础建设活县、社会和谐兴县“三大”发展战略,立足水力、矿产、生物、旅游“四大”资源优势,深入实施“五个三”的发展思路,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继续不断抢抓发展机遇,创新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狠抓任务落实,全县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加快、效益提升、后劲增强、发展前景广阔的良好势头,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大幅度增长。

三是放眼全国看发展。放眼全球,世界经济的70%多在欧美日,而中国经济的70%又在东南沿海地区,甘肃是全国最贫困的省份之一,陇南又是甘肃最贫困的地方,文县在陇南所处的位置也仅仅只是中游水平。全国共有2010个县(市、自治旗),据2008年7月7日,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报告,全国经济十强县(市)分别是:江苏江阴;江苏吴江;浙江慈溪;浙江绍兴;江苏太仓;福建晋江;江苏宜兴;浙江义乌;浙江余姚;山东荣城;全国经济十强县(市)的平均规模:人口82.30万,地区生产总值314.9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7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212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158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7590元。④甘肃省共有 86个县(市、自治县),据2008年7月7日在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理论研讨会上发布的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报告中,我省与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无缘,仅玉门市在西部县域经济百强县中榜上有名,名列第70位。陇南市共有9个县(区),陇南经济前四名的县是:成县、徽县、西和、文县。2007年,陇南市在全省的综合经济实力排名为第12位,全县综合经济实力由位居全省86个县市的69位提高到65位,在全市9县(区)的第5位提高到第4位。从人均主要经济指标来看,我县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相比较,2007年,我县人均生产总值3489元,比全国、全省分别相差12455元、5240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5215元,比全国、全省、全市分别相差6544元、3705元、185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54元,比全国、全省、全市分别相差2233元、780元、110元;人均财政收入447元,比全国、全省分别相差2248元、684元;居民人均储蓄存款3005元,比全国、全省分别相差9673元、3999元。

四是抢抓机遇促发展。抢抓国家扩大内需、灾后重建和深圳对口援建机遇,在项目论证、储备、争取和实施上树立新理念,采取新措施,求得新突破,促进新发展。充分发挥项目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壮大工业经济实力,推进农业和农村发展,推进城镇建设步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特色旅游产业开发。为大力提升县内财政收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是着力优势大发展。注重矿产和水电优势产业的开发和利用。一是阳山金矿开发前景看好。阳山金矿,已经探明储量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六黄金矿床带,目前,验收普查储量已达到308吨,金矿建成投产后,可供开采量以每年10吨计,可持续开采30年,潜在经济价值达到500亿元。阳山金矿的开发可为县财政年贡献约10亿元。甘肃省政府也十分高度关注阳山金矿的开发工作,力争到2010年,使甘肃黄金年产量达到20吨,新增黄金探明资源量100吨,日处理矿石量200吨以上的矿山企业产金量占到全行业的75%以上,实现产金大省向产金强省跨越,促进文县乃至甘肃经济的发展。二是水电能源持续开发。苗家坝、麒麟寺、横丹、柳园等水电站相继开发。扩大内需,增加财力,扩大税源,做大财政“蛋糕”。三是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有序利用,在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开创经济的腾飞,在不久的将来,文县一定将会成为陇南、甘肃乃至西北有名的经济强县。

参考资料:①《三国志 邓艾传》;②《新唐书.地理志》;③《汉书》;④2008年7月7日发布的《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报告》。

参考书目:《文县志》、《甘肃史话》、《文县文史资料》、《岷山东端的绿色宝库》、《陇南年鉴》、《文县组织史》。(戢一鸣)

第四篇:厦门历史文化

美丽的鹭岛——厦门

厦门历史文化

厦门市位于福建省南部沿海,陆地面积1565.09多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0多平方公里。是我国五个经济特区之一,辖思明、湖里、集美、海沧、同安和翔安6个区。通行闽南方言。相传远古时为白鹭栖息之地,故又称“鹭岛”。

晋太康三年(282年)置同安县,属晋安郡,后并入南安县。唐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县西南部置大同场,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升为同安县,属泉州。宋属清源军、平海军、泉州。元属泉州路。明属泉州府。洪武二十年(1387年)始筑“厦门城”-----意寓国家大厦之门,“厦门”之名自此列入史册。清顺治七年(1650年)郑成功驻兵厦门,十二年(1650 年)置思明州;康熙十九年(1680年)废;二十三年(1884年)设台厦兵备道,道尹驻台湾府治(雍正六年即1728年台湾府改为台湾道),二十五年(1686年)以泉州府同知分防设厅,雍正五年(1727年)兴泉道(后为兴泉永道)自泉州移驻厦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厦门鼓浪屿沦为“公共租界”,民国元年(1912年)4月析同安县嘉禾里(厦门)及金门、大小嶝置思明县,9月升思明府,旋废,1915年分出金门、大小嶝设金门县,同年置南路道(1914年改名厦门道,1925年废)。1933年“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设厦门特别市,旋废。1934年同安、思明县属第五行政督察区(驻同安),1935年4月以厦门及鼓浪屿等7个岛屿设厦门市,撤销思明县设禾山特种区,与同安县同属第四行政督察区(驻同安),1938年5月至1945年9月沦陷,10月恢复厦门市建制,设中心(后改思明)、开元、鼓浪屿、禾山4区。1949年9月、10月同安县、厦门市解放,同安县属第五专区(1950年改泉州专区、晋江专区),厦门为省辖市,1950年10月厦门市设开元、思明、鼓浪屿、厦港(后废)、禾山5区。1953年同安县集美镇归厦门市辖,1958年1月撤禾山区,改设郊区,8月同安县由晋江专区划属厦门市。1966年8月开元、思明区更名东风、向阳区(1979年10月复原名),1970年2月同安县划属晋江专区(地区),1973年6月再归厦门市。1978年9月设杏林区。1987年增设湖里区,郊区改名集美区。1997年同安撤县设区。至此,厦门市辖鼓浪屿、思明、开元、杏林、湖里、集美、同安7区。

2003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厦门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思明区、鼓浪屿区和开元区合并为思明区,原三区的行政区域划归思明区管辖。

二、将杏林区的杏林街道办事处和杏林镇划归集美区管辖。杏林区更名为海沧区。

三、设立翔安区,将同安区所辖新店、新圩、马巷、内厝、大嶝5个镇划归翔安区管辖。行政区划调整后,厦门市辖思明、湖里、集美、海沧、同安和翔安6个区。

厦门当地特色 闽南功夫茶 厦门是功夫茶的起源地之一,有着浓郁的茶文化氛围。厦门人大多爱喝乌龙茶,尤以安溪铁观音为最,铁观音号称茶中极品,有诗盛赞:珠泉隽味和胸臆,玉液新香沁齿牙,两腋清风瓯泛绿,一壶春雪笔生花。厦门的茶艺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茶具、火候、环境。茶叶以新为贵,乌龙茶经冲泡后,叶片上有红有绿,汤色黄红,口味醇厚。泡茶要用软水,即每公升水中钙、镁的含量不到8毫克的水,这样泡出的茶才能口味醇厚,色泽纯正。火候与汤候要适度,既要烧沸,又不能过火,这样茶汤才能鲜美。厦门人饮乌龙茶,爱选用有加盖的陶器茶具,因其会“保香”和“保味”。品茗需佳境,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厦门人喜欢在厅里放置摆设,花瓶古玩,燃香播乐,增添雅致,使品茗成了一种高尚精神追求和高品位的休闲方式。

民间曲艺

厦门的民间曲艺流传甚广,种类繁多,主要有南曲、歌仔戏、高甲戏、梨园戏和答嘴鼓等。内容有描写日常生活,倾诉男女爱情的,有再现劳动场景,传播知识趣闻的。在现代化的厦门,感受一下颇具特色的地方曲艺,也是一种不错的享受。

南音

又称南乐、南管、弦管,是闽南最流行的一种地方曲艺。据考证,早在一千多年前的隋唐就有了。史料记载,公元1713年,清朝康熙皇帝庆祝60寿辰,全国弦歌妙手聚集京都献艺,南曲也进京演奏,受到赏识,被授予“御前清听”的乡匾和彩伞、宫灯,并赐给了演奏二胡的艺人以脚踏金狮的龙遇。这种古老乐曲用琵琶、洞萧、二胡、三弦等乐器吹奏,乐曲优美抒情,富于地方特色。其著名代表作有《梅花操》、《八骏马》、《三更人》、《感谢公主》等,均灌成唱片,发行于海内外。歌仔戏

用闽南方言演唱的地方剧种,一般分生、旦、丑、净等四个行当,表演细腻,用语幽默诙谐。唱腔属民歌曲体,曲调优美,节奏感强,唱腔淳厚,富有闽南风土气息。主要伴奏乐器有壳子弦、大广弦、台湾笛、三弦、月琴、鸭母笛等。该戏流行于闽南、台湾和南洋华人聚居地,其曲调来自民间,是流散在街头、茶室的曲调;唱词是群众的语言,灵活机动,可长可短。传统剧目有500余本,较有影响的剧目有传统戏《三家福》、《白蛇传》及现代戏《碧水赞》、《武夷英烈》等。高甲戏

又名戈甲戏、九角戏,亦称大班、鼓班。高甲戏产生于清代中期,是泉州民间娱乐表演发展起来的地方剧种。它把昆腔、四平腔、戈阳腔、徽调、京剧、木偶戏和梨园戏、南音等地方音乐戏曲兼收并蓄为一体,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表演形式和唱腔。其丑角表演艺术被誉为“戏剧艺术宝库的珍品”。题材多取自于古老的民间传说,如《陈三五娘》、《王虎平西》等,其特点是常用插科打诨的对答形式和风趣、幽默的韵语对唱,使人发笑,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海上花园-鼓浪屿

鼓浪屿是厦门西南方一座1.78平方公里的小岛,隔一条500米宽的海峡与厦门市区隔海相望,素有“海上花园”之誉。岛屿四面环海,西南部有一岩洞,潮起潮落,浪涛撞击,发出如鼓声响,故得名“鼓浪屿”。岛内取消各类机动车与人力车,进岛一律步行,因而恬淡静谧,无车马喧哗。岛上居民具有传统的音乐素养,普遍喜爱钢琴和手提琴,钢琴密度居全国榜首,殷承宗等著名音乐家在这里熏陶成长。因此,鼓浪屿又被称为“音乐之岛”、“琴岛”。侨乡

厦门是福建籍华侨出入境的主要门户,也是福建的主要侨乡。厦门最早的远洋航运,最早的铁路,最早至闽南各县的内河航运和水陆联运,大多是华侨投资创办的。华侨对厦门近代资本主义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厦门节日

厦门地处闽南,闽南文化源远流长,保留了很多独具特点的习俗,逢年过节时这些传统习俗便体现得尤为浓烈。除了农历春节、上元节闹元宵、踩街、闹花灯、舞龙舞狮这些我国传统的节庆仪式外,厦门还有正月初九拜天公,清明节扫墓踏青,端午节吃粽子和抓鸭子,八月十五中秋搏饼。此外,凤凰花旅游节、购物狂欢节等新兴节日将厦门的节日文化装扮的更为多姿多彩.上元节

时间:正月十三至正月十七

介绍:又称“灯节”或“元宵节”,是紫微大帝的生日。这一天,厦门的百姓都要向天宫祈福,家家户户一大早即把五牲、果子、酒菜、纸钱等供在桌上,烧香祭拜,并且占卦,预测一年的福祸,祭酒之后烧金纸,完成祭仪、撤供等仪式。这时的大街小巷都点缀着美丽的花灯,中山公园、寺庙或工人文化宫等公共场所会有舞龙、舞狮、踩高跷、跑旱船、放烟火、迎紫姑、猜灯谜、吃汤圆等贺节活动。

端午节

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介绍:又叫“五月节”。厦门一带的端午节既有和我国其它地方共同的内容,如吃粽子、划龙舟,也有独具地方特色的内容,如抓鸭子、抓猪等竞技活动。龙舟竞渡一般在集美的龙舟池举行,如果你刚好在端午节期间去厦门,不妨去那里看看。抓鸭子是一种考验体力、毅力和技巧的民间体育竞赛。竞技场设在水面上,参加者要走过一根涂满滑油的圆木柱去打开一只盛鸭子的木箱,然后再跳进水里去抓掉下去的鸭子,场面火爆,气氛热烈,具有浓郁的闽南风情。

凤凰花旅游节

时间:凤凰花开的季节(5~6月),每两年举办一次,与海洋文化旅游节交替进行。

厦门国际马拉松赛

时间:每年1月第一个周六上午

介绍:由中国田径协会与厦门市人民政府主办,是中国春季惟一的国际马拉松比赛,也是中国惟一在海岸风光赛道上进行的马拉松,与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形成中国的南北两大马拉松赛事。

中秋搏饼

时间:农历八月十五

介绍:厦门人对中秋节特别重视,除了全国共有的赏月、吃月饼以外,当地有一种玩会饼搏状元的民俗活动。当年郑成功率部驻扎在厦门,中秋节前后,士兵们开始思念家人。部将洪旭为了激励士兵先国后家的斗志,便巧设“中秋会饼搏状元”,用六个骰子和一只碗,让士兵轮流掷骰子,根据骰子红豆的多寡,可中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六骰均为4,可囊括桌上全部月饼,六骰均为除4外的数,要关灯,抢月饼。该习俗一直在厦门民间流传。中秋之夜,家家户户都会进行这种充满乐趣的活动。厦门的饼店在中秋节前后大量生产会饼上市,有馅饼、广东饼、饼干式或三者综合。

安安曰:中秋明月亮堂堂,屋里屋外博饼忙,烟花爆竹来助兴,迎得金秋状元郎。

博饼,是厦门人几百年来独有的中秋传统活动,是一种独特的月饼文化,也是厦门人对历史的一种传承。

三百多年前,民族英雄郑成功以厦门为根据地,驱逐荷夷收复台湾。郑成功的士兵来自福建、广东各地,到中秋节前后,士兵们倍思亲人。郑成功的部将洪旭,为了宽慰士兵离乡背井、思亲想家之念,激励士兵先国后家,克敌制胜的斗志,便与兵部衙堂(今厦门洪本部巷32—44号)的属员,经过一番筹谋,巧设“中秋会饼”,让士兵们赏月玩饼、品茗谈天。于是,一代一代传下来,就成了如今厦门独具特色的民间习俗。

在古代,“博”是一种棋戏,后泛指赌博运动。当然,沿袭到现在,博饼不再有赌博的意味,而是成为厦门人中秋聚会的保留节目。当骰子在大瓷碗里落下,发出叮叮当当的清脆响声,当欢声笑语从人们的心地飘出,各个眼底洋溢着快乐的微笑时,那种其乐融融的感觉总是特别温馨。

中秋博饼,讲究的就是一个开心,是博一个好兆头,大多数人都愿意相信,博中状元的人,一年运气总是会特别好,这当然是因为博饼活动里倾注了人们的感情寄托。所以,厦门人总是对中秋节格外重视,把中秋节过得比春节还热闹,有“小春节,大中秋”的说法。

皓月当空,家家户户燃起红烛,摆着会饼,全家老小,亲朋好友,五六个人一会虔诚地掷骰子,看月神赐福给谁,热烈有趣,笑声不绝。

月饼在厦门的博饼风俗中,有一个自己的名字,美曰:会饼。每年中秋节前后,厦门的饼店便大量生产中秋节博饼专用的套装会饼上市供应,有馅饼、广东饼,包装精美,为送礼佳品。这是中秋博饼必不可少的“道具”之一。

传统的会饼是由大小不一的月饼汇聚而成的,一套会饼计有:状元饼1个,对堂饼2个,三红饼4个,四进(士)饼8个,二举(人)饼16个,一秀(才)饼32个。

特别有意思的一点是,在会饼中,最美味的不是状元饼,而是“三红”饼。

这来源于一个有趣的传说:永乐二十二年(1442年)甲辰科殿试,状元名孙曰恭,明成祖觉得“曰”、“恭”合在一起是“暴”字,不吉利,于是将第三名的邢宽易改为状元。在厦门人的说法中,这状元不一定是“才高八斗”之辈,第三名反而有真才实学。因此,状元饼的味道也就一般,而三红饼总是味道最好。

现在,博饼依然是厦门人最钟爱的中秋活动,也是最热闹的一个民俗节日形式,但“会饼”的形式也在发生着改变,出现了更多新的“会饼”,不再是月饼,而是由实用物品组合而成,比如:沐浴露、洗发水等等,也可以是食品,比如:果冻、薯片、可乐什么的,反正是你自己想要的东西都可以用来做“会饼”,有的单位还升级到高档礼品,只要按照会饼规定的数量组合就成。这或许是因为大家就是想在节日中找个乐,而这个乐子变得更实际些吧。

博饼的工具:

会饼一套,骰子一副(6个),大碗一个(有点深度,而且要瓷碗才好,才能让骰子在碗里跳起来)

看看下面这两个超级博饼大碗吧!

博饼的方法:

中秋会饼每会63块饼,隐含七九六十三之数,因为三、九是我国民间的吉利数。

戏饼以“会”计算,一般一“会”以四五人为宜。“会”饼模仿科举制,设状元饼(最大的)一个、对堂(榜眼)饼二个、三红(探花)饼四个、四进(进士)饼八个、二举(举人)饼16个、一秀(秀才)饼32个。这是象征古代四级科举考试。古代府级考试及第的童生称秀才;乡试(省级)考中者称举人;在京师礼部会度及第者称贡生;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度及第者称进士,其中又分三甲:一甲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俗称三鼎甲或三及第;二甲名额较多,三甲就更多了。

由于博状元寓教于乐,活泼有趣,所以郑成功特别批准从八月十三日至十八日,军中按单双日分批轮流赏月博饼。

大致是这样的:每个人每次要把6个骰子一起投进大碗里(再强调一次哦,一定是要用瓷碗才能玩的起来),众人依次投骰子,看骰子的点数得饼。

有1个“四点红”的得一秀饼(图 1),有2个“四点红”的得二举饼(图 2),有4个相同点数的(红四除外的都可以)得四进饼(图 3),有3个“四点红”的得三红饼(图 4),若骰子点数分别为1至6顺序排列着的得对堂饼(图 5),再来,就是得状元饼的情形,状元有很多等级,图6.1-6.4所示的状元等级是从小到大排列,具体为:

若是有4个“四点红”(图 6.1),则可取状元饼,若2个人都出现4个“四点红”,则比较另外两个骰子点数的大小,点数大者为胜。

有5个相同点数的(图 6.2),俗成“五子登科”,比起4个“四点红”的状元要大。

若是4个“四点红”加上2个“一点红”(图 6.3),则称为“状元插金花”,仅次于6个骰子点数全部相同者(图 6.4)。

特殊情形:

六个“四点红”(图 7.1),称“六抔红”,所有的饼全归投者所有。

六个“六点黑”(图 7.2),称“六抔黑”,要关灯抢饼。

说明:

1、状元饼只有一个,反正谁大就归谁。

2、在会饼没有全部得出归属前,游戏继续,若某种会饼已经分完,则可采用“追”的方式,这是最刺激的,即后来获得者向自己前一个获得者追饼。比如三红饼已经分完,若还有人博到,则此人按游戏进行的反方向向离自己最近的一个三红饼获得者拿回奖品。

3、六抔红、六抔黑是否采用,一般依照大家意愿,很多时候,为了照顾玩家都能获得奖品,这两种情形就忽略了,更重要的是,很少有人能投出“六抔红”或是“六抔黑”。

第五篇:鄢陵历史文化

鄢陵历史文化

鄢陵,一片风光旖旎的平原林海:无论是姹紫嫣红还是娇艳欲滴,鄢陵的芬芳在季节的轮回中愈显缤纷多姿。初春“野芳发而幽香”,夏季“佳木秀而繁阴”,秋天果实丰而满枝,严冬蜡梅怒而傲雪,一年四季,鄢陵的平原林海都能让百姓观赏到变幻莫测之景观。

鄢陵,一首气势恢弘的史诗:这里既有许由隐居牧耕、郑伯克段于鄢的历史记载,又有唐雎不辱使命的遗韵。自汉初置县之后2000多年,鄢陵虽然境域时有变化,建制屡有废兴,但“鄢陵”一名沿用至今,如一颗耀眼星辰在历史的星空中熠熠生辉。

走入鄢陵,花俏枝头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而细细品味,这里的一块石头、一段陡坡、几片断瓦都有着不俗的经历,满含着历史文化的记忆。生态文化、佛家文化、儒家文化、民间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历经多种文化的浸润和滋养,这片古老、丰厚、神奇、美丽的土地,更是吸引着人们去探访、去追思、去建设„„

鄢陵县地处中原腹地,历史悠久。考古发现,早在8000年前,先民们已在这里聚居繁衍。他们用顽石制成器具,将植物子粒磨粉而食,将兽皮缝纫而衣,以蚌珠串为饰,筑室而居,筑城而防。

周武王灭商后,分封天下,这里称鄢国。从此,史籍上便有了“鄢”这个名字。东周诸侯争雄称霸,鄢国先被郑国所灭,废国为邑,改称鄢陵。当时“鄢”、“安”两字通读,又称安陵,先后为郑、韩、魏、楚属地,汉代置县。著名的郑伯克段于鄢、晋楚鄢陵之战、秦求易地、唐雎不辱使命等史事均发生于此。

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深而广的文化氛围,岁月流逝,历史变迁,鄢陵县境内文物古迹众多,闻名遐迩。据统计,鄢陵县境内现有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等56处,从旧石器时期至近代均有遗存,反映了鄢陵县各个历史时期的文明程度和发展状况,成为鄢陵县历史悠久的最好实物见证。本文撷取其中一二略作明证。

鄢陵乾明寺塔为中原佛教圣地之一。和许多古塔一样,乾明寺塔虽因寺而得名,却也是有塔无寺了。据记载,乾明寺塔始建于隋,当时的乾明寺“砖塔高一十八层,南北各望二十里外”。寺内殿宇辉煌,香火缭绕,人头攒动,诵声如潮,为当时远近闻名的佛教圣地。这千年古塔却在明嘉靖年间因地震而轰然倒塌,不复有存。现存的乾明寺塔则是明嘉靖后期在僧人和居士的广泛化缘和捐赠下复建而成的,后经历代整修,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多次修缮,才有现在的风貌。

如今的乾明寺塔,保留着原塔建筑风格,砖结构阁楼式,13层通高38米,每层檐下都有斗拱装饰,瓦檐挑角,角挂铁铃,古朴典雅,颇为壮观。1995年,文物部门在乾明寺塔顶铜刹内发现明代刻印的《金刚经》数十卷稀有版本,被河南省文物局修复整理后装订成册,成为河南省珍贵的图书文物。岁月悠悠,光阴荏苒,历经1300多年的风风雨雨,昔日繁花似锦的乾明寺寺院早已荡然无存,只有这座乾明寺塔依然耸立,仿佛一个历尽沧桑的老人,向世人娓娓述说着岁月中那一段段难忘的故事。

今存于鄢陵初级中学校园内的尹宙碑铭,全称《汉故豫州从事尹宙铭》,相传为东汉文学家、书法家蔡邕手书,刻于东汉熹平年间。此碑碑额原有篆书,今仅存“从铭”二字;碑高260厘米,宽95厘米;碑文14行,每行17字,共368字;元皇庆元年(公元1312年)在洧川发现,置于鄢陵孔庙,不久没于土中;明嘉靖年间重新出土,置于鄢陵孔庙;1963年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据考古资料佐证,此碑书法是隶书向楷书的过渡,对研究汉代文字发展与书法艺术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康有为曾评论该碑“风华艳逸,汉分中妙品”。

鄢陵位于河南省中部,许昌市东部黄河南岸,属于许昌市,辖8镇4乡,总面积871.6公里,耕地面积约92万亩,人口约62万。年平均气温14.3°C,年降水量为700毫米,无霜期215天。区域内已形成了酿酒、纺织、水泥、造纸等为主体的工业生产体系。花卉为其特产,古有“花都”、“花县”之称,是我国北方最大的花卉产销基地。其花卉种植历史悠久,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素有“鄢陵蜡梅冠天下”之美誉。这里地处亚热带和北温带的过渡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泉甘土肥,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优势,是我国“南花北移、北花南迁”的天然驯化基地。早在盛唐时代,鄢陵境内就出现了大型综合园林植物的栽培,北宋时期更有皇家园林在此落户。李白、苏轼、范仲淹等历史文化名人,曾多次莅鄢寻古赏花,留下千古传诵的绝唱。清代诗人汪琬曾有诗云:“鄢陵野色平于掌,也有江南此景无”。

鄢陵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西距国家交通大动脉京广铁路、京港高铁、京港澳高速公路20公里,北距新郑国际机场70公里,311国道横穿东西,219省道纵贯南北,兰南高速、许亳高速也在鄢陵交汇。

此外,鄢陵一带还盛传贤士许由、宰相小甘罗、明永乐皇帝朱棣、民族抗日英雄陈德馨等人的故事,以及曹操议事台、兴国寺塔、三贤冢、醉翁亭碑等景点。这些优美的故事和民间传说,为鄢陵增加了浓厚的乡土味道和民间气息,读之、闻之,犹如品咂一杯潺潺清泉,口齿留香,令人久久难忘„„

鄢陵陈化店地下水依托于60万亩“平原林海”及无公害农产品保护区的独特地理优势,使得本来就质高味纯的陈化店矿泉水更成为甘甜可口、无污染的天然矿泉水。

鄢陵被誉为花的世界,草的海洋,树的故乡,居的天堂。

注:(1)郑伯克段于鄢

郑伯克段于鄢(yān)可称得上是《春秋》中首年(即鲁隐公元年)记录的列国中的第一大事。鲁隐公元年即鲁国隐公的第一年。其中唯一一件战争的事情就是这个郑伯克段于鄢。郑伯就是郑庄公,而这个段就是他的弟弟共叔段。庄公设计并故意纵容其弟与其母,其弟骄纵,于是欲夺国君之位,庄公便以此讨伐共叔段。庄公怨其母偏心,将母亲迁于颖地。后来自己也后悔了,又有颖考叔规劝,母子又重归于好。古文观止收录了《左传》版本并加附标题为“多行不义必自毙”,标题取自于文中庄公之语也。后《史记》在郑亦记录了《春秋》中的这个事件。

《春秋》记载道:“郑伯克段于鄢。”意思是说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说他是弟弟;兄弟俩如同两个国君一样争斗,所以用“克”字;称庄公为“郑伯”,是讥讽他对弟弟失教;赶走共叔段是出于郑庄公的本意,不写共叔段自己出奔,隐含责难郑伯逼走共叔段的意思。

(2)晋楚鄢陵之战

鄢陵之战是春秋中期,继城濮之战、邲之战之后,晋楚争霸中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的两国军队主力会战,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公元前575年春,楚人诱使郑国叛晋归楚,唆使郑国进攻晋国的盟友宋国。五月,晋厉公与齐鲁卫等国相约伐郑,楚共王领兵救郑,两军相遇于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楚军采用以往的策略,在黎明时突然逼近晋军营垒,晋军营前有大片泥沼。晋军填井平灶,疏散行道,列队应战。由楚逃晋的苗贲皇献计晋厉公。他认为楚中军兵力强大,左、右军分别为郑军和蛮兵,队列不整。应首先改变晋军中、下军严整的军容,诱使楚左、右军进攻中军,这时,晋中军先分兵进击楚左、右军,俟其陷入包围时,再由上、下军配合中军聚而歼之,然后集中上、中、下军与新军共击楚精锐的中军王卒。晋厉公听从了苗贲皇的计谋。楚共王见晋军兵力薄弱,遂率中军进攻,遭到抗击。共王伤目,中军后退,晋军乘势猛攻楚左、右军。追击中晋下军将军韩厥数次几乎生擒楚王。激战自晨至暮,楚军伤亡惨重,只得暂时收兵,在夜间补充士兵,准备鸡鸣再战。后因主帅子反醉酒,不能商议军机,楚军被迫夜遁。子反因贻误军机自杀。直到战争结束,鲁、卫两国都未发一兵一卒,晋军在回师的时候,齐国的盟军方才赶到。

鄢陵之战使晋国巩固了霸业,楚国削弱了霸权。晋军创造的攻弱避坚的战术,成为古代战争中著名的范例

(3)唐雎不辱使命

《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魏策四》,题目为后人所加。公元前225年,即秦始皇二十二年,秦国灭掉魏国之后,想以“易地”之名占领安陵,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最终折服秦王,这篇文章写的就是唐雎完成使命的经过。文章内容精彩,情节完整,引人人胜;人物形象生动,秦王的色厉内荏、前倨后恭,唐雎的不畏强暴、英勇沉着,都写得栩栩如生。

安陵君:安陵国的国君。安陵是当时的一个小国,在河南鄢(yān)陵西北,原是魏国的附属国。战国时魏襄王封其弟为安陵君

(4)李白访道安陵(古鄢陵)

公元744年秋冬之际,李白先后与高适、杜甫分别后,到陈留访问采访使李彦允,由李彦允介绍,李白到齐州(今山东历城)紫极宫请道士高如贵授道箓,成了道门一位真正的道士。这也算圆了李白多年向道、学道的仙道梦。为了巩固这次受道箓的信念,李白又北到安陵,请当时著名的高道盖还,为他造真箓,并特意作此长诗《访道安陵遇盖还为余造真箓临别留赠》来纪念。

(5)甘罗村(河南省鄢陵县柏梁镇下辖村)

传因甘罗灵柩从古蔡河上游冲下至此搁浅,时人捞出,安葬堤上,建墓筑庙。故以人名村。现有甘罗墓、寺遗址。据传:原占地540亩,寺院宽敞,楼阁宏伟壮观,惜已废。今墓前尚存古柏数株。其中汉柏一棵,树高数丈,径粗五尺,被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6)鄢陵议事台

位于鄢陵县城南8公里马栏乡议事台村,台高5米,周围300多米,为一椭圆形土台。台上原建筑其貌不详,世传为曹操为便于领导屯田筑议事台,常集群臣幕僚,商讨国家大事及屯田事宜。台东北隅的一洼地(皇家洼)即为筑台取土所挖。今议事台附近,西有韩营,东南有郭营,台前有岗口,西南有大营、小营、观台(曹操观看练武之台)、武岗(曹操练武场)、望田(曹操观望屯垦田地之所)等。

(7)三里侯冢遗址

鄢陵城北的三里侯冢又名三贤冢,是曹操第三子曹彰的墓冢。

曹彰(?-223年),字子文,沛国谯县(安徽亳州)人,是魏武帝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二子,魏文帝曹丕之弟,曹植之兄,曹魏任城王。216年,封鄢陵侯。曹丕即位后,对曹彰深为忌惮。在中秋节时,曹丕以兄弟团圆之名召曹彰进宫,后用毒枣将其毒死。随后曹丕下令厚葬曹彰,下葬时他还调集30万大军,每人抱土一包添造成一座高大的坟墓。

现冢高于地面约4米,南北70米,东西60米,面积约4200平方米。该遗址断崖文化层堆积十分明显,地下3米处发现有土坑墓。1963年该遗址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8)许氏故里

中华百家姓许姓、许国始祖,许由。许由是三皇五帝尧舜时代的贤人。帝尧在位的时候,他率领许姓部落活动在今天颍水流域的登封、许昌、禹州、汝州、长葛、鄢陵一带,这一带后来便成了许国的封地,他从而也成为许姓的始祖。

许由墓

许姓始祖许由为尧舜之师,他以辞尧禅让、隐居箕山、挂瓢洗耳而闻名于世,是中国历史上有文献记载的第一位隐士,被誉为隐士鼻祖。许由拒绝荣禄、谦让隐退的高风亮节,对中国隐士文化乃至道家文化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一部分。从许由开始形成的隐士之思想、志趣和情怀,如谦让为大、不慕荣利,厌恶官场、回归自然,鄙弃功名、甘于淡泊,悠游山水、忘情诗书,躬身劳作、体验艰辛,等等,受到历代知识分子的推崇和追求,形成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品格。

(9)庾氏颍川望族

源于官名,远古尧帝时代,有庾大夫(掌管露天粮仓的官名),他的子孙便以官名为姓,相传姓庾;上古周朝时,管理粮仓的官员叫庾凛,其后代亦以官名为姓,相传姓庾。《姓纂》记载:“尧时有掌庾大夫,以官命氏”。望出顾川、新野、鄢陵县。而进入东晋之后,颍川庾氏步入了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

庾亮(289年~340年)东晋政治家、文学家。字元规。东晋颖川鄢陵人。历仕东晋元帝、明帝、成帝三朝。庾亮喜谈老庄,是东晋玄言派的代表人物。司马睿为镇东将军时,闻庾亮高名,聘为西曹掾,颇受器重。后以亮妹为皇太子(晋明帝)妃。庾亮曾参与讨平王敦之乱,为明帝所亲信。明帝去世,受遗诏与王导共辅成帝,任中书令,执掌朝政。后历任平西将军、豫州刺史、江荆豫三州刺史等职,握重兵。石勒死后,他上疏议请北伐,为郗鉴所阻,未能实行。庾亮之弟庾怿、庾冰、庾条、庾翼,皆是东晋赫赫有名的人物。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卷入东晋王朝内部的政治斗争,不少人被无辜杀害,颍川庾氏因此中道衰落。

(10)阮籍竹林听风雨

阮籍(公元210-263年)字嗣宗,《晋书》称其为“陈留尉氏人”,实为鄢陵县彭店乡阮寨村人。

(11)乾明寺塔

鄢陵乾明寺塔位于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城西北隅。乾明寺旧址,始建于隋仁寿四年(604年),北宋重建明代重修。从塔的结构和形制看,为北宋中晚期建筑。六角十三级楼阁式砖塔,高约38米。下为青砖塔基,塔每层檐下均砌砖斗拱,并辟有券门,假窗和佛龛,塔内有台阶可供攀登。第二层塔身嵌塔铭,第三层塔身一周嵌琉璃佛像雕砖8块。塔顶 为铜质宝珠塔刹。塔前有明隆庆元年(1567年)碑刻1通。1986年11月,公布为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2)兴国寺塔(河南省鄢陵县古塔)

兴国寺塔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元年(公元954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据《鄢陵县志》记载:“兴国寺在马栏镇,明洪武中僧圆广重建,清康熙初邑人刘光明等募塑佛像,御史梁熙作碑记。

兴国寺塔位于河南省鄢陵县城南5公里马栏镇“兴国寺”西南侧,以寺而故名,(原寺已不复存,现群众集资新寺重建)。此塔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塔为砖结 构。六角九层楼阁式建筑。塔高27米,塔身下周长20米,往上层层缩小,塔基高1米,以塔身向外伸1米(现经加固后3米),每层装饰斗拱、椽檐、绶花,塔檐外伸为1米,有塔门1个,佛室1个,门龛6个,铁质塔刹。塔内中空,原有木梯可以旋登。塔身外部结构严谨,笔直崇秀,为典型的北宋建筑。

下载历史文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历史文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公司简介及历史文化

    公司简介及文化历史湖北双珠泉食品有限公司利用现有天然泉水资源生产矿泉水(瓶装水系列、桶装水)及其它饮品。项目总投资2亿元,其中建设总投资8000万元。项目占地面积13320平方......

    潮州历史文化

    潮州历史文化 首先,在介绍潮州之前,先区别一下潮州和潮州府。潮州府是一个历史名词,指现在整个潮汕地区。而在中国解放后,进行了大规模的疆域调整,才把潮州府分成现在的潮州市,汕......

    眉山历史文化(★)

    眉山历史文化 眉山,古称眉州,以三苏故里和历史文化名扬海内外。眉山地处成都平原,是新建的眉山市机关所在地,市中心东坡区北距成都63公里,南至乐山、峨眉山各60公里,成乐高速公路......

    湖南省历史文化

    [湖南省历史文化]被称为“芙蓉国”的湖南是中国著名的渔米之乡、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矿之乡,是绿色大省、生态大省。湖南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张家界等山水名胜,享誉海内外,人称......

    瓮安县历史文化

    瓮安县历史文化 瓮安地域在古代就生活着苗族等少数民族,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元代在少数民族聚居区推行土司制度。至元十四年(1277年)播州首领纳地归附,授播州安抚司,隶湖广行省。......

    国家历史文化(合集)

    国家历史文化 一个国家存在的前提是历史和文化。历史是一个国家的过去,而文化是历史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的一个国家的根本理念。 一个久经战争毁坏的国家在他的博物馆门上......

    菏泽历史文化

    菏泽历史文化与中华古代文明 ——在菏泽文化研讨会上的发言 潘建荣 (菏泽历史文化与中华古代文明研究会会长) 众所周知,菏泽市在今日之山东,仍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然而,在二千......

    广西历史文化

    广西历史文化 班级:11思想政治教育学号:1103040051 姓名:梁雪 广西的历史文化概括起来主要有五大特点,了解这五大特点,也就差不多了解了广西的历史文化,下面我将细细讲述这五大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