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考研资料-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精选5篇)

时间:2019-05-14 16:02: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传播学考研资料-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传播学考研资料-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

第一篇:传播学考研资料-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

点这里,看更多新闻学资料

2017考研已经拉开序幕,很多考生不知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考研复习资料。中公考研辅导老师为考生准备了【新闻学考研知识点讲解和习题】,希望可以助考生一臂之力。同时中公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考研集训营、专业课辅导、精品网课、vip1对1等课程,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

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

一.学好传播学的重要前提(学好传播学重要前提,必须从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立场出发,树立科学的传播观。)

二.原因(基于几种现实需要)

第一(有糟粕),在我国.传播学是主从西方尤其美国引进的。其中不乏精华。但也有不少唯心主义的糟粕。为使它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我们必须从唯物史观出发重新建构传播学理论体系。

第二(哲学指导的普遍性),传播学属于一门社会科学。离不开哲学世界观的指导,考察人类的传播活动,同样必须从科学的传播观出发。

第三(研究目的),研究传播学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为了探索社会信息系统良性运行的规律,理顺我国社会的传播结构和传播关系,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这也要求我们必须将唯物史观贯穿于传播学研究之中。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理论为确立唯物主义的传播观提供了重要的出发点

为什么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交往”理论是唯物论传播观的出发点?

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构成人类交往活动的总体。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两者的辩证运动推动着人类交往活动的总体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理论为确立唯物主义的传播观提供了重要的出发点。

联系:他们的“精神交往”概念与现代的“传播”概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

查看更多新闻学考研辅导资料

点这里,看更多新闻学资料

对象范畴 ○1在马恩那,精神交往指的是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而现代传播学中,传播指的是以“信息”(广义上的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两者涉及的对象和范畴并没多大差异。

使用概念 ○2马恩在论述精神交往之际,也大量使用了现代传播学的基本概念。这说明,我们把精神交往理论看做是马恩的传播观,并非牵强附会的理解。

区别:(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行为主义传播学的本质区别)

马恩的精神交往理论和西方尤其是美国的行为主义传播学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视野广阔 1.在行为主义传播学那里.传播基本上是作为孤立的精神或心理现象来看待的,往往单纯地研究信息或研究传播;而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则要求把精神交往放在人类社会交往的大系统中加以考察,不但要研究人的精神活动本身,而且要研究精神活动与物质活动的关系、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关系,这有助于我们从更广阔的视野来观察人类社会的传播活动和传播关系。

两个考察 2.马恩认为,精神交往与精神生产相联系的,人们精神交往关系也是与一定阶段的精神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精神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密切相关的。从此观点来观察人类的传播活动,我们首先不能不考察精神生产力的水平对社会传播发达程度的制约:其次,我们也不能不考察人们在精神生产过程中的地位以及精神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对传播关系的制约作用。美国的行为主义传播学有意无意地回避这些重大问题,因而不能从根本上揭示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关系的本质。

信息及生产 3.从马克思观点看,精神生产作为一种生产必然有它的产品—信息,其行业叫信息产业。信息既然是产品,必然有其价值和使用价值,这是信息产品和其他物质产品的共性。但信息又有其个性,一般物质产品消费的是其本身,多是—次性的,而信息的消费则是其精神内容(意义),一般是多次性的。精神内容的生产与一定的思想、观念、道德、法律、宗教和意识形态等相联系。美国行为主义传播学虽不否认信息中包含着思想、观念和价值倾向,然而却不想从信息的生产过程和生产结构中去寻找产生这些倾向的原因。

综上所述.我们不能孤立地考察传播,而应该把它放在人类生产和交往活动的总体(社会大系统)中加以考察;我们也不能抽象地考察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互动,而应该把它放在具体条件下、放在与其他社会因素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关系中加以考察,这是马恩的精神交往理论给予我们的重要启发,也是我们考察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基本出发点。

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

查看更多新闻学考研辅导资料

点这里,看更多新闻学资料

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试述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

两个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1)一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一定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相适应;

要点:1,人类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起源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活动。2.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3.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关系反映着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关系。

(2)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物质决定精神,而是更多地表现在相互作用之中。这个辩证关系也是我们理解现代的信息生产和信息传播,乃至现代信息社会的一把钥匙。

其独立性和能动性主要表现在: 1.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发展,反过来也推动着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发展。

2.在物质生产达到一定的发达程度之际,精神生产的状态如何将会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

3.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既然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相区别.就意味着它具有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不同的特殊规律。

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交往理论并不能取代传播学,但它为传播学提供了科学的传播观。这种传播观就是:我们既不能忽视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基础作用,也不能无视作为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信息生产与传播的特殊规律。仅强调前者,会导致一种简单的“经济基础还原论”;仅强调后者,只能使传播学成为一种“头重脚轻”的理论,这也是欧洲批判学派的一些学者面临的困境。只有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系统观点出发,我们才能对人类社会的信息生产与传播作出科学阐释。

在紧张的复习中,中公考研提醒您一定要充分利用备考资料和真题,并且持之以恒,最后一定可以赢得胜利。更多新闻学考研复习资料欢迎关注中公考研网。

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

查看更多新闻学考研辅导资料

第二篇:传播学相关理论

概念:

传播者不可避免地会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视角上,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这种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的传播行为就叫做把关(即守门),凡有这种传播行为的人就叫做把关人(守门人)。

简介:

1、“把关人”又称“守门人”。“把关人”(gatekeeper)概念最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在研究群体中信息流通渠道时提出的,1947年,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书中系统论述了这个问题,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管道。

2、20世纪50年代,传播学者怀特将这一概念应用于新闻研究,提出了新闻传播的“把关”过程模式。怀特认为,新闻媒介的报道活动不是“有闻必录”,而是对众多的新闻素材进行取舍选择和加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播媒介形成一道关口,通过这个关口传达给受众的新闻或信息只是少数。怀特的“把关”模式的不足在于没有意识到把关是一种组织行为,而认为它主要是新闻编辑基于个人主观判断的取舍选择活动,此外这个模式没有说明新闻把关的标准。

标准:

1、新闻信息的客观属性

2、专业标准和市场标准(新闻价值和新闻要素)

3、媒介组织的立场和方针。

实质:

1、大众媒介的新闻报道与信息传播并不具有纯粹的“客观中立性”,而是根据传媒的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而进行的取舍选择和加工活动。

2、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尽管受到媒体的经营目标、受众需求以及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但是与媒介方针和利益一致或相符的内容更容易优先入选、优先得到传播。

3、媒介的“把关”是一个多环节、有组织的过程,其中虽有记者、编辑个人的活动,但是“把关”的结果在总体上是传媒组织的立场和方针的体现。

段鹏著《传播学基础 历史、框架与外延》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P50-52传播学的七种传统立场„„在众多分散的理论或理论体系的纠缠中,罗伯特·克里格(Robert

①Craing,1999)将对传播学贡献较大的学术理论归纳为七种传统立场(「美」斯蒂芬·李特约翰:《人类

传播理论》,史安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页):①修辞学②符号学③现象学④控制论⑤社会心理学⑥社会文化⑦批判理论„„在现象学传统中,传播被视为通过交流和对话实现个人体验的共享的过程。

这一传统首先将传播视为信息处理的过程,主要解决的是这一过程中出现的噪音干扰、超负荷、功能障碍灯问题。其所使用的词汇包括“发送者”“接收者”“信息”“反馈”“多余信息”和“系统”等。控制论传统在解释与大脑、思维、理性和其他复杂系统有关的问题时具有相当强的说服力。从总体上看,这一传统向以下观念提出了挑战:①人类和机器的截然对立;②线性的因果关系。

P67李普曼在《舆论学》一书开头就以“外在世界和我们头脑中的图像”作为第一章的题目。他指出,我们头脑中的图像往往因为某些原因而与实际现实不相吻合,我们需要简单的规范,以便为这闹哄哄的、模糊不清的混乱世界提供解释。李普曼认为,在舆论过程中,“刻板模式”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刻板模式”是一种规范,它能简化现实,使一个信源能够轻易地将之传递给其他个体。李普曼的早期研究最终还产生了一个重要的传播学研究议题——议程设置理论,虽然他没有使用这个词。在《舆论学》的第一章,他论证说,大众媒体是现实世界的某个事件和我们头脑中对这个时间的想象之间的主要连接物;媒体创造了我们头脑中的象征性的想象,这些想象有可能与我们经历的“外在”世界完全不同。P134-138传播组织和组织化了的传播者个人,他们控制着大众传播讯息的进出与流通。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负责搜集、整理、选择、处理、加工和传播信息,因此,他们被称为信息的“把关人”,他们的这种行为被称为“把关”。„„卢因在研究群体传播过程时指出,信息总是沿着包含着“门区”的传播渠道流通的。每个门区都是把关人所处的位置,在那里,把关人将就信息可否进入传播渠道,或者可

否继续在传播渠道中流通做出判断。事实上,在整个社会范围的信息大循环中,每个人都在有意无意地充当着把关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扮演把关人的角色。„„把关人看似私心所欲,实则受制于人。社会学家贺希(Hirsch)曾从社会制约的角度指出,怀特的研究及把关理论只看到了个人在把关活动中的直接作用,而没有从社会系统上考虑其中所隐含的一系列左右把关活动的必然因素。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在理论上纠正了怀特把关模式的单一化缺陷,揭示了在整个信息流通过程中存在着一条由许多关口组成的把关链,这是它的长处所在。但它也有一个很突出的问题,那就是它把每个把关人及其作用等等同起来,认为每个关口都是处于同一层次上的,不分主次。也就是卓,从麦克内利把关模式上的那一系列前后相连的把关链条上,人们看不出哪道关口最为关键、最为重要、最需要引起注意。于是,便有了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对此作出修正。„„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是对麦克内利把关模式的完善„„在巴斯看来,信息流通中的把关环节固然很多,每个参与传播的人都可以看做是把关人,但事实上最关键的把关人还是传播媒介。与传播媒介的把关作用相比,其他的把关环节都处于次要地位。因为就信息在全社会的大循环而言,传播媒介的把关环节就如龙头,牵一发而动全身。„„巴斯在对传播媒介的把关活动进行研究于分析之后指出,传播媒介的把关活动分为前后相连的两个阶段、两个步骤,这就是他所说的“双重行动”(见图4-4)。第一阶段是新闻采集,这里的把关人主要有记者。记者在采写新闻时不可能有闻必录,而必须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纷繁复杂的现实事件进行取舍与加工。传播媒介中的第二个把关阶段是新闻加工,这里的把关人主要以编辑为代表。传播媒介输出的所有信息,不论是新闻还是社论,文字还是画面镜头,版面设计还是标题制作,都必须经过这道重要关口,都必须经过一番修修剪剪。这一阶段的把关活动(编辑)比第一阶段的把关活动(采写)更具有决定性意义。如果说记者主要决定人们能够看到什么,那么编辑则决定着人们怎样看,如何看,用什么观点看。(ZJ:如果说教材主编在过去能够主要决定教师们能够教什么,那么教师自己则决定着学生们怎么看待知识,如何学习知识,用什么知识来看待?)

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决定信息中转或中止的把关人。把关人的行为包括对信息的抑制和疏导(筛选与过滤)两个方面。从整个社会系统上看,传播媒介起着关键的把关作用,是信息流通渠道上的主要把关人。

P199在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中,传播者和受传者是相对存在的。一定条件下,二者的位置可以互换,且二者主要在面对面的或凭借简单媒介如电话、书信等的环境下完成传播行为,可以及时反馈并调整传播内容和方式。在这些传播活动中,没有明确的受众,比如一群人交谈,谁是传者、谁是受众并不固定,而且也很难有人数庞大的所谓受众群。

P234议程设置

议程设置(agenda setting)是用来说明媒介在有意无意地建构公共讨论与关注的话题的一种理论。关于议程设置的论述早已有之。1922年,李普曼在《舆论学》中就曾指出,在某种意义上,大众传媒把“外在的世界”变成了“我们头脑里的图画”。1958年,诺顿·朗(Norton Long)在一篇文章中提出,报纸决定了“大多数人将要谈论什么”及“大多数人对问题的看法和想法”。1963年伯纳德·科恩(Bernald Cohen)在《报业与外教政策》一书中有一句关于报业威力的名言:“在多数情况下,报纸在告诉人们如何思考上可能不太成功,但在告诉人们应当考虑什么问题时却惊人地成功。”

美国传播学者麦斯威尔·麦克姆斯(Maxwell McCombs)和唐纳德·肖(Donald Shaw)在1972年的开创性研究报告《大众传播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中首次使用了“议程设置”的概念。他们对1968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大众媒介的议程设置作用进行了实证性研究。他们调查了北卡罗来纳州查普希尔某社区选民心中所重视的主要社会问题,分析了他们所接触的大众传媒的资讯内容,然后将二者的结果加以比较,最后得出结论: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选民们讨论和关心的主要问题,恰好是这一时期该地区主要新闻媒介所突出报道的问题。

议程设置主要基于两个观点:①各种媒介是报道世界各地新闻不可缺少的把关人;②人们需要有把关人来帮助自己决定在那些超出自己有限感受能力的事件和问题中,哪些是自己值得关心和应该加以注意的。麦库姆斯等人还发现,媒介议程与公众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并不是简单地吻合,而是与接触媒介的频率有关。经常接触大众传媒的人,其个人议程与大众媒介的议程具有更多的一致性。

议程设置理论研究中一个著名的案例就是《华盛顿邮报》关于“水门事件”的报道。记者由报纸内页上一条不显眼的消息入手,抓住线索不放,“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实际上是把这个消息塞进其他新闻媒介的议程中,最终引起了公众的注意”,从而使“水门事件”报道成了当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内重大的政治新闻,最终导致了尼克松总统的被迫辞职。

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议程设置理论始终是传播理论领域中的主导概念之一,它展现了大众媒

介影响社会的一种新的方式,这种方式不同于态度改变理论的方式。

P269-278议程设置

议程设置理论从最早的简单假设——新闻报道影响人们对每天发生的重大事件的感知——开始,逐步延伸到整个公共舆论的范围进行研究。作为一个具有深层隐含意义的理论,议程设置的研究领域已经超越了事件议程的范围而扩展到很多新的问题。

从最早的麦库姆斯和肖的查普希尔类型的研究——媒介议程和公共议程的比较——开始,总的来说,实证研究主要分为四种类型:①阿卡普尔科分类法(Acapulco typology),参见Michael B.Salven,Don W.Stacks(1996),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Communiction Theory and Research,Mahwah,New Jersey,ch.7,pp.98-99

类型一:媒介对于主要时间的新闻报道和集合的公共议程之间的比较研究。除了最早的查普希尔研究,芬克豪泽(Funkhouser,1973)以及帕姆格林(Palmgreen)和克拉克(Clarke,1977)的研究也都属于此类型的研究。

类型二,同样是对媒介议程的研究,但是公共议程的分析单元从全体社会成员转换到个体成员,也就是说,事件议程的排列顺序是由个体决定的。麦克雷奥德(Mcleod)、班克尔(Becker)和比恩斯(Byrnes,1974)的研究就属于此类型。

类型三,对于同一事件,一段时间内媒介知道和舆论倾向的关系研究。这种类型的研究典型是温特(Winter)和伊欧(Eyal,1981)的研究。

类型四,对于同一事件,媒介报道和个体议程中该事件相应的显著性之间的匹配研究。这种类型的研究引入了实验室法作为现场调查研究的补充。艾英格(Iyengar)和金德(Kinder,1987)的研究就在实验室里证明了议程设置的影响。

实证研究Ⅱ

“议程设置”的概念一经提出,便在传播学界引起了很大反响,使之成为传播效果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在这一方面,很多学者都进行了实证研究,其中,美国学者芬克豪泽(1973)对新闻报道与公众对事件重要程度的感知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就验证了议程设置理论的部分假设。他分析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公众舆论和媒介内容之间,以及媒介内容和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异常活跃的十年,其间重大事件层出不穷。为了判定公众心目中这十年内最重要的一些事件,芬克豪泽采用了盖洛普民意测验的结果,向公众提出了“美国面临的最重大问题”。同时,他还统计了十年中三家主流周刊(《时代》、《美国周刊》、《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上每一年出现的各种事件的次数,以此作为媒介内容方面的依据,然后根据美国官方出版的《美国统计摘要》以其他信息来源,得出一个事件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程度。研究结果表面,在20世纪60年代,公众对事件重要程度的认识与媒介对该事件的报道频率之间有着明显的对应关系,但是新闻媒介在报道事件的过程中并未能全面地告诉公众事件的全貌。芬克豪泽总结说:“许多人,包括很多决策者,都认为新闻媒介是值得信赖的信息渠道,但这里的材料表明,事实上并非如此。”(Funkhouser,1973,p.75)

麦克姆斯和肖在1968年大选期间的查普尔研究验证了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但该研究并没有指出这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按照该理论假设隐含的意义,可能是媒介议程左右着公众议程;不过,若说公众议程影响了媒介议程,似乎也能解释得通。作为探究议程设置的第二个步骤,麦库姆斯和肖策划了1972年总统大选期间的夏洛特研究(1977),专门研究议程设置的因果关系。此次研究采用了比查普希尔研究样本量还要打且固定样本的连续访问方法,即在大选的不同阶段,研究者对同一样本做多次访问,因此研究者可以对前因后果做出比较和判断。不过,研究结果并不如我们所期望的那么一目了然,该研究的成果智能说为议程设置的因果关系提供了一些依据——那就是,媒介(至少是报纸)在影响公众议程方面确有其效果,而不是相反,即公众议程影响了媒介议程。

对于因果关系的研究,研究人员发现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实验。耶鲁大学的研究员艾英格及其两位同事对此专门做了几项实验(Iyenar,Peter,﹠Kinder,1982),以此来分析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他们的实验方法大体是这样的:把电视网的新闻节目制成录像带,移花接木地对其内容做一些调整,删除节目中的某些事件而弱化其他一些时间。研究人员让受试者在不同的实验环境下收看这些经过改动的新闻节目,而后要求他们按重要程度对报道中的各个新闻事件排序,经过处理的新闻事件自然也包括在内。研究结果显示,研究人员通过调整所强调的内容确实提高了受试者对该事件的重视程度,从而验证了媒介影响公众议程的因果关系。

在艾英格和金德其后发表的一些其他实验成果中,又进一步提出了证实议程设置理论的更多证据。其中他们发现,收看电视新闻可以显著地影响观众对什么问题是国内最重大问题的感知。艾英格及其同事还发现,电视新闻报道能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影响总统选举。通过为竞选活动设置议程,媒介可以为选民设定评估总统候选人的评价标准,他们称这一过程为铺垫作用(priming)。

后来一些有关议程设置的研究曾试图通过采用固定样本并在一段时间内连续访问两次的方法发现议程设置的因果关系,但研究结果表明,议程设置的效果非常微弱。这与麦库姆斯等人的夏洛特研究和蒂普顿等人(Tipton,Haney, ﹠Baseheaet,1975)的研究不谋而合。朱克(Harold Gene Zucker)指出,麦库姆斯在报纸方面的议程设置研究之所以会得出时间上的因果关系结论,是因为它们基于一个错误的假设——所有的议题都可以引起议程设置的效果(Zucker,1978)。

朱克认为,议程设置是否能产生效果,议题的强制性接触(obtrusiveness)可能是一个重要因素。在某一特定议题上,公众的直接经验越少,他们在获取该方面信息上对新闻媒介的依赖性就越大。有些议题,如失业,公众能够直接亲身体验,这样的议题就是强制性的;而有些议题,如污染,公众不能直接体验,就可称为非强制性接触(unobtrusiveness)问题。朱克曾做过一个研究,用于比较在为期八年多的时间里,媒介和公众对强制性议题与三个非强制性议题的重视程度。研究发现,就三个非强制性接触议题而言,新闻媒介的集中报道要先于该议题在民意测验中重要程度的提升;而对于三个强制性接触议题而言,新闻媒介的集中报道要先于该议题在民意测验中重要程度的提升;而对于三个强制性接触问题,新闻媒介的集中报道没有出现在公众重视这类问题之前,相反,媒介的报道和公众对被报道议题的重视似乎是齐头并进的。该研究结果说明,对非强制性接触议题的报道可能会使议程设置产生效果,而对强制性接触性接触议题的报道则可能不会产生效果。

朱克的研究还有其他一些有趣的启示。他认为,不管人们是否接触媒介,议程设置的效果都应当都能在其身上体现出来。因为议程设置的效果绝大多数表现在非强制性接触的议题上,人们感知这类议题效果的途径就是接触媒介或是与接触媒介的其他人交流。因此,议程设置和两级传播可能会交织在一起,从而产生效果。

后来又有学者在比较具体议题(concrete issues)和抽象议题(abstract issues)产生的议程设置效果方面进行了研究。雅各德(Yageda)和多齐尔(Dozier,1990)把抽象度界定为一个议题难以理解或感受的程度,并且假定具体议题比抽象议题更易于产生议程设置效果。他们就四个议题进行了测试,其中两个抽象的——联邦财政赤字、核军备竞赛;两个具体的——滥用毒品、能源危机。受试者分析验证了前两个议题比后两个议题更为抽象。然后,他们挑选了一个抽象议题——核军备竞赛和一个具体议题——能源危机,对若干周的《时代》杂志进行了内容分析,以判定媒介对这两个议题的重视程度,同时他们还用盖洛普民意测验来检查公众对这两个议题的重视程度。研究结果发现,对于具体议题——能源而言,媒介和公众议程之间确实存在显著关系;但在抽象议题——核军备竞赛上,则不相关。这项研究说明,对于抽象问题,媒介可能不具备为公众设置议程的能力。

尽管议程设置理论的假设假定每一个受众成员都能接触到强调某个特定议题的媒介消息,但令人惊异的是,几乎所有的议程设置研究都存在着没有真正检查受众接触的现象。之所以如此,部分原因是很少有研究是在受众个体的层次上考察议程设置的。更为重要的是,议程设置研究把公众样本视为一个整体,并且研究所得——公众对问题重要程度的评估——也是一种总体估算。然后,研究者再将公众议程与作为整体的媒介议程——对议题重要程度的总体评估加以对照。

最近的几项议程设置研究都增加了对受众接触媒介的直接考察,并以此作为研究过程中的一部分。有研究者曾检验过这样一个假设:个体受众接触新闻媒介越多,媒介新闻报道的议题显著度就越高。他们为此做了一次调查。研究分析的结果表明:个体受众接触新闻媒介越多,他们就越倾向于注意媒介大量报道过的议题。

过去的许多研究都现实了媒介议程及其对公众议程可能产生的影响。但谁来设置议程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更大范围的问题,即是什么因素左右着媒介内容。而对这一问题的答案显然更多。在涉及这一问题时,该问题常被称为媒介社会学(media sociology)的内容,这也是最近许多研究理论探讨的主题。

尽管人们对议程设置做过许多研究,但还有一个我们至今尚未透彻理解的问题,即议程设置是如何起作用的(McCombs,1981)。也就是说,我们至今还不完全了解议程设置的过程。这方面的许多问题都集中于个人的信息处理活动上,我们有必要在这一层次进行更多的研究,以推动对议程全方位的把握。P304对媒介的理解,不仅需要微观和宏观层次上的理论和研究,而且需要将生产和受众联系起来,需要跨层次的概念联结。

P303-31

3一、当前的媒介效果观发展

从传播学研究开创至今,大众媒介效果研究一直在不断地发展、进步、尤其是大众媒介发展成熟之后的研究,更是有了长足的进步。对于1970年以后20年间大众媒介效果研究的发展,麦克劳德将其总结为五个方面:效果的拓展,媒介内容的细化,关于媒介生产的阐述,关于受众能动性的概念以及过程、模式和分析层次。他认为,这五个方面综合起来,就可以反映媒介效果作为连接媒介生产与受众接受行为效果的一个多层次的过程。

„„麦克劳德(Mcleod)和瑞夫斯(Reeves,1980)认为,有七个方面可以对媒介效果进行界定,前四个构成媒介效果,第五个代表内容方面的效果,第六个反映媒介对效果的影响,最后一个则关注各种效果之间在概念和方法上的差别。这七个方面分别是:微观与宏观;变化与稳定;积累与非积累;长期与短期;态度、认知与行为;一般性扩展与特定内容;直接的与条件的。„„态度效果在早期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媒介效果研究的历史可以说就是态度改变研究的历史。在经历了短暂的沉寂之后(主要表现在社会心理学不再迷信于态度研究),又出现了不少强调劝服作用的新研究。有两种模式使这一领域得以复兴:劝服的认知效力相似模式(Petty,1986);将态度、被感知的社会规范与行为联系在一起的理性行动模式(Fishbein,1975)。但是,这些模式迄今在选举和传播活动效果研究中的运用非常有限。虽然大多数这类研究往往是短期的、非积累性的和微观的,但有的已经把木管放在了宏观效果上,如广告对某些产品的积累需求效果。认知学习效果越来越多的人把注意力投向媒介的“学习”效果,即强调媒介作为一种信息资源的角色。近来,出现了大量关于学习以及把事实的记忆作为因变量的学术论文,其涉及范围包括了广告讯息、新闻和政治信息,以及回忆电视上出现的人物等。还有其他一些研究使我们认识到,不仅学习量(amount of learning)非常重要,学习信息的时间(查菲等,1980)以及没有记住的内容(Gunter,1987)也很重要。虽然这类研究也往往是相对短期的、非积累性的和微观的,但也有一些著名的研究例外,如对社区的比较研究(Tichenor,1980)、长期建立多种数据的研究(Noelle-Neumann,1986)以及为期一年的相同样本跟踪调查(Graber,1988)。认知建构效果事实上更为微妙的媒介效果,不是学习彼此间没有什么联系的事实,而是把新闻媒介作为事件和公共政策的理解者(Gamson,1989;Iyengar,1988;McLeod,1987)。媒介通过对话语的选择以及对某种报道结构的重复,以各种方式组织并建构了现实。并且,这些架构可能远远不只是提高了某些问题或议题本身的显著性(如麦库姆斯等人的议程设置研究),而且还对议题所采纳的框架是“毒品战”,用战争作比喻寓示着要运用严厉的法律强制性手段,甚至不惜动用武力加以干预(McLeod,1990)。另一种框架则关注健康效果或这一问题对经济带来的冲击。前者可能更有助于毒品问题的解决,后一种框架则绕开军事术语而在一个法律的场域中进行,于是,立法、个人责任感、税收和奖励机制等用语纷纷出笼。这种研究思路,为媒介效果的研究打开了一个新的领域,并与公共政策的形成过程建立起了联系。认知社会现实效果大众媒介在为我们创造适宜环境方面所起的作用,指的是它的社会现实效果。一些证据至少部分地证实了以下假设:媒介能提供关于社会现实本质的线索(Gerbner,1986;Wober﹠Gunter,1988);媒介能对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提供议程设置(Downs,1972;McConbs,1986;Iyengar,1987);媒介能创造舆论气候(Nenmann,1984;Davison,1984)行为效果大众媒介向来杯看做是行为塑造、兴奋、放松及各种行为意图(如投票)的一个主要来源。对行为效果的关注,促使反社会和认同社会的行为都得到了考察。

对媒介行为效果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佩恩基金会”的研究。有些领域后来一直受到关注,如青少年的社会化、公共信息和商业广告宣传、政治宣传与公民参与、发展传播学与创新的接受。大多数与行为效果有关的研究都采用微观取向,只关注特定讯息及短期效果。但也有例外,长期的、宏观层次的行为效果也得到了检验,比如历时22年的有关电视暴力对攻击性行为的效果研究(Huesman,1984)以及在三个国家长期开展的电视开场白(the introduction of telecision)对比研究(Centerwall,1989)近年来,大众媒介对社会关系的影响力得到了检验,包括媒介形象对组织机构的影响作用。

网络资源

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就是指媒介的这样一种能力:通过反复播出某类新闻报道,强化该话题在公众心目中的重要程度。„„大众传播媒介只要对一些问题给予重视,集中报道,并忽视或掩盖对其它问题的报道,就能影响公众舆论,而人们则倾向于关注和思考大众传播媒介注意的那些问题,并按照大众传媒给各个问题确定的重要性的秩序,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大众传媒通过调动受众的注意力,安排问

题的轻重秩序,从而间接达到影响舆论,左右人们观点和思想的目的。„„在麦库姆斯和肖之前,已有研究者提出过一些非常近似于议程设置理论假设的观点。有关议程设置理论的直接表示最先见于1958年诺顿·朗(Norton Long,1958)的一篇文章中:“在某种意义上说,报纸是设置地方性议题的原动力。在决定人们将谈论些什么,多数人想到的事实会是什么,以及多数人认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将是什么这些问题上,它起着很大的作用。”还有一个队议程设置的表述时几乎所有关于该主题的著作和论文都须反复印证的一段话。那就是伯纳德·科恩(Bernard Cohen)关于报业威力的一段名言:“在多数时间,报界在告诉人们怎样想时可能并不成功;但它在告诉它的读者该想些什么时,却是惊人地成功。”(1963年)多年来,传播研究的思路一直是在寻找态度的改变,而绝大多数研究结果告诉人么,大众媒介在态度改变方面效果较小。可能是研究者看错了目标。大众媒介的影响,可能不是人们的态度,而是人们的感受,即人们看世界的方式。同一时期,发生在心理学界一个变革,对传播研究者改变思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0世纪50年代,认知心理学异军突起,进而获得了与当时占据主导地位的行为主义相匹敌的地位,认知心理学非常关注世界的在现,即人们在自己的头脑中建构对世界的印象,以及这些印象是如何被建构起来的。议程设置的理论假设借助考察人们对哪些特定议题赋予显著性或重要性,这种议题的显著性又是怎样获得的。因此,它和认知心理学可以说是不谋而合。学者芬克豪泽(G.Ray.Funkhouser)对新闻报道与公众对事件重要程度的感知两者之间的关系有浓厚兴趣。他分析了公众舆论和媒介内容之间的关系,他发现,公众按重要程度对事件的排序与媒介对该事件报道的频率有着明显的对应关系。在公众的排序榜上,列位高的事件,同时也就是大众媒介报道多的事件。有一个最重要的观点:新闻事件给我们提供的不是新闻的本来面目,而是有选择性的报道。麦库姆斯和肖有关议程设置的最初研究遗留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因果顺序(causal order)的问题。最初的查普尔希尔研究发现,1968年大选期间,在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两者之间有紧密的联系。不过,该研究并没有指出,这两者孰是因孰是果。正如理论假设隐含的那样,有可能是媒介议程左右着公众议程;不过,若说是公众议程影响了媒介议程,似乎也能解释得通。夏洛特研究表明,媒介在影响公众议程设置的因果关系方面确有效果,是媒介议程影响公众议程,而不是相反,即公众议程影响了媒介议程。朱克认为所有的议题都可以引起议程设置效果的假设是错误的。议程设置效果是否产生,议题的强制性接触可能是一个重要因素。朱克认为,在一个特定议题上,公众的直接经验越少,他们为获取该方面信息就越是被迫依赖新闻媒介。有些议题,如失业,公众能够直接亲身体验,这样的议题就是强制性的。而有些议题,如污染,公众不能直接体验,就可称为非强制性接触问题。朱克的而研究说明,对非强制性接触议题的报道可能会产生议程设置效果,而对强制性接触议题的报道可能没有效果。议程设置不可能对所有的人都产生同样程度和相同方式的效果。麦库姆斯、韦弗(1977)曾说过,人们对导向需求不一样,这大概是议程设置效果产生与否的决定因素。导向需求基于这样两个因素:信息对个人的相关性和有关对象的消息的不确定程度。信息的相关性越大,事物的不确定程度越高,那么,人们对导向的需求就越大。人们对导向的需求越高,则受媒介议程设置效果的影响越大。

第三篇:传播学考研(模版)

2012年清华新闻传播学院新媒体 考研经验贴(初试&复试)

(2012-04-11 10:11:10)

我是2012年以应届生的身份跨考新媒体,初试专业课成绩史论110,业务122。对于公共课的复习没有多少发言权,专业课倒是有很多经验和大家分享。

首先大致介绍下我的情况,我的本科是普通的211,本科专业是文学类,2011年5月才开始考取清华传播学研究生,从这个时候开始入门看专业课的书,并做笔记。暑假7,8月有实习,所以基本都是晚上看两个小时,也没多大效率。真正的复习时间从八月二十五号开始,持续到考研那一天。仅我的经验: 必读的书目:

新闻:

刘建明《当代新闻学原理》&《新闻学应试精要》

《当代新闻学原理》的精华本就是大家看的《新闻学概论》,但是更加全面具体。大二的时候看过一遍,后来结合真题细细的总结了笔记。大家看到06,07等几年的新闻史论名解,会有“受阅叛变率”等,全部出自于此书。

我同时对比刘爷爷的《概论》《精要》做了全面详实的笔记,以防止遗漏。跨考是个摸索的过程,俗话说隔行隔山,并且我有点儿强迫症,总是挺踌躇别人的笔记会有什么疏漏,于是每天晚上蒙头翻着三本书,一门心思的做笔记。此外,刘爷爷的《新闻学前沿11个关注的问题》这本书比较深,但是其中几章,比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很深入,利于理解。对于这些很值得在笔记中扩展。刘爷爷的《马克思新闻观读本》的蓝色小书也很值得一看,其中“报刊的有机运动”“舆论纸币”等有着详细的阐释。当然,复习时间很有限,应当截取其中重要章节加以补充。

《中外广电史》郭镇之老师的书我就抱着娱乐的态度看看,因为理论的书太枯燥了,⊙﹏⊙b汗,这些史论可以消遣···有的比较零碎,做笔记倒是花了很大的功夫。以前的“四级办电台”等均出自这本书。这本书分为两层次,一是外国广电史,一是中国广电史,后者是重点,但是对于英国,美国,日本必须认真复习,以前有道真题是涉及到英国广电体制和中央电视台体制的区分问题。但今年没涉及到什么,也有学长不建议读。

方汉奇爷爷的《中国新闻史》当然必须拜读,不过,首先大致的读一遍,方爷爷写的太细了,我推荐大家用一本书替代它的后期记忆工作,就是这本书配套的《课后习题详解,结构与脉络》。真心不错的一本书。同时李彬的《中国社会新闻史》我是认真的看了遍,跟看故事书一样,他用的是宏大的新史观,而不是方爷爷的革命范式,另有新意,重点突出。我自己觉得,基本清华的新闻史都是跟着李彬的书走的。新闻史论的复习我是在方书的指导下重点研究李书。并补充了些方书上没有涉及的东西,比如3S,四大副刊等特别具有考试象的词(ˇˍˇ)~。外新史我看李彬的《全球史》入门,也跟看故事书一样,笔记是参考以前学姐的笔记,没时间做笔记啦,所以走了捷径,不过李彬的书不大适合应试,我个人看了郑超然程曼丽的外新史,对于英国,美国,苏联,日本以及比较突出地方的闻事业作了补充,比如以前清华考过半岛电视台,精确新闻,等,李彬的书并没有展开详细论述,这些书蛮好的解释了下渊源。表打我,我也看了下李良荣的研究生读本《西方新闻事业》对于其中的一些思想源流,演变做了归纳,比如今年考得美国新闻两种变化,在这本书中有比较清晰的论述。

传播学 李彬的《传播学引论》和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典型的搭配。李彬的书适合理解,郭书则是适合应试,两本书的笔记要相互结合。我的研友有一个考人大新闻,一个考中国传媒大学,我很幸运的可以接触到更多学者的著作,胡正荣老师的《传播学总论》是比较新的,也蛮适合应试,不过没时间看。嘿嘿。

两本教辅书

圣才教育的郭庆光书配套的《课后习题详解》和中传的传播学精编。后期主要结合笔记和这两本书的记忆理解复习的。刚才提到的胡正荣的传播学总论就是这本书的蓝本我觉得。

麦奎尔可以不看,我没看。书后面的名解也没看,因为以上的书看了就完全涵盖了这些概念,后期记忆的时候我结合他人的《麦奎尔》笔记,将重点全部挑出,编入笔记。人类传播理论我倒是很认真的全书做了笔记并划取重点,但是貌似没用到,诶。

※ 特别推荐彭兰的《网络传播学》(不是《网络传播教程》)这本书值得细细做笔记理解并形成自己系统的。收益匪浅啊。无论传播哪个方向的人都值得一看。

※ 喻国明老师的《传媒经济学》很值得一看,我答题基本都会引用到其中的观点与原理。答题时会略显博学,(*^__^*)„„

期刊: 《国际新闻界》比较深,捡能看懂的看吧,对于热点可以在知网上搜索相关的论文,对比之后形成自己观点。

《现代传播》和《当代传播》我只是用来寻求热点的,呵呵

※ 特别推荐《新闻与传播》,是人大的复印资料,一般学校图书馆有。论文热点多,深度可以接受,而且培养了学术思考能力。※ 陈力丹《中国新闻解析2011》,每年一期,估计13届的可以看《解析2012 》了,很简单的书,基本一天可以对全年的新闻事件与热点做出精准的分析。时间安排:

我个人觉得效率和坚持是一切,早上八点进教室,晚上十点回宿舍,雷打不动的应当坚持下来,中午必须午休,哪怕在桌子上打个盹,也要保持半小时的睡眠时间,为下午打好基础。下午对我而言复习效率不高,我就看看XX史,边看边记,基本2点到5点。上午效率蛮高,可以理解理论类的书。这样的插花复习不会让自己觉得枯燥无味。晚上是一大块完整的时间,我倾向于看看论文和人民网的传媒专题,时刻关注相关领域的热点,像今年的电视评估体系,我九月份的时候已经做了相关的一些观点的整理工作,后期的经济学,新闻理论学习,让我又可以从理论的高度去看待这个问题,所以作为跨考考生,不会显示出你的外行。

说说新媒体的复试:复试时候笔记做了很多,看的书有《数字媒体概论》,《2011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彭兰的《2010年新媒体研究前沿》,清华金兼斌老师主编的《2009论文报告》。建议考取新媒体的同学可以抽空看看任一本,可以高屋建瓴的了解到你所学到的东西。

所以笔试的时候我的论点比较多,思路也较为宽广。

笔试第一个题目是北京微薄管理方案的实施,第二个看上去可能会比较陌生,是 “社会化计算”。这个在我准备复试的书目中有所涉及到的,所以一点儿也没慌乱。我从它的技术基础,特点,应用,以及对于新闻传播学的影响分条论述。

也许会觉得书目很多,但是复习这样的复习让我心里很踏实。从初试结束那天,我就觉得自己能进复试,并且过完年在没有出成绩的时候就来到清华准备复试,每天混迹于国图,迎接新的一天。结果也在预料之中,不过因为复试时应届跨考,没见过世面的怯场,从学硕调到专硕,但也免去了我一年工作经验的要求,和重新二战的忙碌。传媒本来是实践性强的学科,我欣然接受安排,也愿意在清华的平台上继续更进一步。

一直有句话激励着我,《3 idiot》中的神棍说过,追求卓越,成功就会追上门来。复习也是这样,对我而言。准备的尽量充分,自己也要掌控全局,拔高自己的水准,最终的结果总会高于你现在的处境。内心的踏实自信还是用汗水换取而来的,此刻努力,不负韶华。

之前有过好多学弟学妹加我人人和QQ要买笔记,之前我所说的书目(包括复试书目)我基本都亲手做了详细的笔记,还有很多相关书籍。所以如果有需要笔记的同学可以QQ联系我。QQ:764931381。请写明是清华新闻考研笔记咨询。重点期刊论文我都有详细的笔记和整理。

P.S.考取清华大家仍然三思而后行。因为改革的趋势下,清华的学硕将会以推免和保送为主,名额将会越来越少,按照人民大学新传专硕的发展趋势,清华的专硕将在未来几年分数线水涨船高,和学硕差不了几分。所以如果坚定了学硕的梦想,那么就付出百倍努力,即使爬也要爬到自己的终点。如果考取专硕,也要认真准备,不需懈怠。过程是扎实的,结果是必然的。祝福未来的学弟学妹们(*^__^*)„„

第四篇: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经验

北大传播学考研经验

前记:一路走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很早就想写一篇考研心路历程,但每次动笔又不知道如何下笔。经历从选择考还是不考,考哪里,怎么考的心理过程,一直到初试,复试,再到后来的拟录取名单。其实我觉得我之所以能够考取北京大学传播学,最主要的一点在于抓住了考研最根本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夯实基础,循序渐进,有条不紊,稳中求胜。全身心投入到考研这个过程中,并且学会去享受这个过程,你会发现有另一片新天地等着你。我一直秉着“Happiness is devotion!”的习惯,认真踏实地走过了这考研的每一天。

众所周知,北京大学被公认为中国最高的学府,它的极高的声誉和地位能给每一个毕业于北大的学子不错的发展资本。同时,在这里校友之间也能够相互提携和帮助。兼容并蓄的校风,顶级专家的讲座,藏书齐备的图书馆等等,都吸引着无数的学子朝着这通往北大的独木桥而努力而拼搏着。

艰辛的考研之路上有很多东西是难以让人忘怀的,在这期间自己的心路历程和周遭发生的一切人和事让我对考研、对人生、对社会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感悟。“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任何成功都需要付出代价,苦难挫折是一笔财富,它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能走得更长远。决定考研之前有很多要准备的,比如资料、钱财、各种信息等等,当时为了提高效率也算是心理安慰作用,报了凯程考研班,考研班的老师是有过多年钻研考研试题经验的优秀老师,在信息的提供上弥补了我的信息不对称性,让我在浩瀚的考研资料选择中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但不管怎么说,根据事物发展规律我们可知,外因影响着内因,内因始终决定外因。所以考研最重要的还是自我的勤奋刻苦的态度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关于专业课的复习,我想从下面两个方面来谈谈。

1.传播学的基础知识

在确定了考北大传播学之后,我开始准备各个方面的参考书,着手开始专业课复习。由于社会学考的范围相当大,了解参考书目的重点和非考点还是很重要的。有些书可以说,十分应试十分实用,有些说也许很经典,但是在考研当中由于不适应应试,作用却不大。在考研资料中,还得到了前辈的帮助,在此十分感谢。这里我主要推荐的是以下几本书。

①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② 李彬的《全球新闻传播史》

③ 罗杰斯的《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 ④ 李特约翰的《人类传播理论(第7版)》

⑤ 巴兰的《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三版)》 ⑥ 沃纳.赛佛林的《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绝对是万能宝典,不管是本专业考研还是跨专业考研,不能不备。条理清晰,逻辑严密。传播学的基础知识准备的差不多,下面的批判学派和社会研究方法也不能忽视。这也是北大传播学必考的内容。

2.批判学派&社会研究方法

①石彬义的《单向度内爆超真实》武汉大学出版 ②陶东风译的《文化研究导论》

③潘知常的《传媒批判理论》新华出版社 ④《大众媒介研究导论》

⑤安德斯•汉森的《大众传播研究方法》 ⑥袁方的《社会研究方法教程》

⑦(美)艾尔•巴比的《社会研究方法(第10版)》

石彬义的《单向度内爆超真实》这本书个人认为十分好用,不但讲述了法兰克福学派,哈贝马斯,文化研究学派,麦克卢汉,鲍德里亚,还有女权主义这些巨头理论的内核,而且追本溯源,把他们从源头处寻找出来给出解释。袁方的书是本科社调课的教材,芭比的是研究生的教材,建议至少看其中一本。我个人认为有时间有精力的话两本最好都能看。

在专业课的复习进度上,最开始的时候读的书相对多一些,范围也广一些,但到了十月份下旬的时候就可以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看某些书的重点内容,因为到后来时间越来越紧。最后复习的过程中,一定不要贪,要懂得取舍,把心态放平。

最后建议大家:理解比记忆更重要,但该记的一定要记住。多看书、期刊、论文同时也要抓住重点地去看书。学会辨证地分析问题,答题时多角度地分析问题。答题的时候答案多分段,字迹要整洁清楚,多举些例子,只要时间允许尽量多写一些,要分配好时间。

第五篇:中大传播学2014考研书目必备整理

专业课的复习

传播实务及研究方法复习参考书目:

1、《社会研究方法教程》袁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三版)(美)巴兰(Raran S.J.)(美)戴维斯(Davis D.K.)著曹书乐(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3、《大众传播效果的里程碑》(美)洛厄里,德弗勒(著),刘海龙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单向度 超真实 内爆》 作/译者:石义彬著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5、《人类传播理论》 李特约翰

6、《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美]罗杰斯(著)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7、《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麦奎尔(著)崔保国、李琨(译)清华大学出版 作为补充书目:

《传播的观念》 陈卫星。

《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 费斯克 《作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 黄旦

新闻传播学基础复习书目:

1、《新闻学概论》 李良荣

2、《新闻理论十讲》 陈力丹

3、《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 童兵

4、《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段鹏

5、《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 刘海龙

7、《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 沃纳·赛佛林(著)郭镇之、孟颖(译)华夏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考研资料:《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基础考研复习精编》

《新闻传播学考研复习专题精编·传播学》 专业课然后还要注意: 1:多看老师论文 2:关注老师研究方向

3:整理当年热点,看南方周末,南方传媒研究,南都

公共课的复习

英语:1:多读多看

2:作文一定要写写写那么十几篇加背框架(12月后期)政治:1:拿着考点汇编看两遍 2:看今年的时政

下载传播学考研资料-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传播学考研资料-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传播学考研百题库

    传播效果研究基本概念百题 1.传播 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条件下传递和交换信息的过程。理解这个概念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传播播是一个信息共享过程,即把一个或少数人独......

    北大2001传播学考研试题(合集)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招生考试传播学试题 01-02 2001年试题 传播学理论 一、 填空 1、传播学四大先驱及成就 施拉姆“社会雷达” 赖特的“娱乐功能”鲍尔,固执的受......

    新闻传播学考研复习

    新闻传播学考研复习,你需要有的6个新观念 2010-07-14 23:08:09 来源:传媒人网 作者:冉冉 【大 中 小】 关注度:5084 评论:5条编者:新闻传播学考研的同学们,也许陈旧的观念束缚......

    传播学考研之心得体会

    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传播学考研之心得体会 一、选择篇 1.为什么选择考研 谈到考研,首先希望我们都能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选择。人生的时间是有限的,青春更是如此,所......

    2010南师大传播学考研心得

    2010南师大传播学考研心得 我是2010年的考生,就是刚刚过去的那场考研风暴的幸存者之一。我本科就读于重庆一所不知名的大学,国际市场营销专业,是一进了大学门就打定要考研的人......

    北大传播学考研历年试题

    北京大学传播学试题(01—08) 1 北京大学2001年传播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社会雷达”是传播学者()对传播功能的一种概括。 1957 年,学者()提出传播具有娱乐功能。......

    新闻学与传播学

    新闻学与传播学 1.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研究 2.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研究 3.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研究 4.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研究 5.加强网络依法管理研究 6.加......

    传播学与广告学

    咨讯数学英语政治指南经验心路院校试卷笔记在职同等专题辅导班论坛 首页 > 信 息 > 常见问题 正文专业硕士 出国留学 复试口语 考研试题 考研 辅导 英语口语 英语听力 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