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理论(小组动力、马斯洛需求、社会学习理论)

时间:2019-05-14 16:02: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组理论(小组动力、马斯洛需求、社会学习理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组理论(小组动力、马斯洛需求、社会学习理论)》。

第一篇:小组理论(小组动力、马斯洛需求、社会学习理论)

小组动力学

一、小组动力理论

(一)群体动力学理论

1、基本观点(1)小组内聚力

包括:小组的吸引力(小组的目标、计划、活动方式、组织特色等);小组组员的动机。(2)小组压力(3)小组目标与组员个体动机(4)小组结构(5)次小组(6)小组冲突

2、对小组工作的贡献(1)启发小组工作者注重对不同小组经验的运用,协助组员参与冲突的解决与决策的制定,以此推进小组组员的成长与改变;7 h$ o+ M6 ?5 u& b(2)提升小组凝聚力成为小组工作者的核心任务。(凝聚力高,组员之间互动,并愿意接受别人的影响;凝聚力低,容易产生分歧、冲突,严重时导致小组解散。)

(二)社会学习理论 基本观点

(1)交互决定论

行为、个体和环境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能把某一种因素放在其他因素之上,它注意到各种外部事物与内部事务的相互联系。(2)观察学习的过程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记忆)、动机再现及动机(强化)等心理过程。

1、对小组工作的贡献

(1)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每个组员都会表现出某种适应和非适应性的行为,同时,每个组员既是行为观察者,也是被观察学习者。这样,每位组员都可以结合自身特点,从众多的思想和行为中寻找榜样,进行观察学习,增强个人的社会适应性,促进个体成长;

(2)行为的强化可以通过替代强化来实现。因此,小组组员可以为了得到表扬(其他组员因为某种积极行为受到表扬)而去从事一些积极行为,为避免惩罚(其他组员因为某种消极行为遭受惩罚)而不会采取消极行为,发挥替代强化的作用。

(三)相互作用分析理论

1、基本内容

(1)机构分析-分析个体的人格组成

柏恩将人格结构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家长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儿童自我状态。

(2)交往分析-分析个人与他人交往的方式(3)游戏分析-分析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游戏

心理游戏是通过扮演“惩罚者”、“受害者”和“拯救者”等心里角色而进行的一种勾心斗角,它对人际交往有着破坏作用。(4)脚本分析-分析人们潜意识中的生活脚本

“脚本”就是人潜意识中的“生活计划”,规定了他在现实生活舞台上所要扮演的角色。

2、相互作用分析理论在人际交往分析中的运用.家长自我状态:包括威严的家长自我状态(家长所灌输的关于道德、文化、性别角色等方面的规范和准则)和慈爱的家长自我状态(家长的关怀、爱抚等); 儿童自我状态:包括自然的儿童自我状态(天真的、任性的)和顺应的儿童自我状态(缺乏自信、害羞、胆怯、退缩、沮丧、服从); 成人自我状态:理性的、客观的、思考的;(2)四种人生态度与人际交往

“我不行,你行”:缺乏自信、自卑和不胜任感强烈,容易听从别人的摆布,做事不容易成功;

“我不行,你也不行”:这是严重精神紊乱或厌世者的态度,不喜欢自己,也不喜欢他人;

“我行,你不行”:怀疑和独断的人生态度,认为自己做的都是无可指责的,从不信任别人,认为别人做的都是错误的;

“我行,你也行”:健康的、正确的人生态度,喜欢自己也喜欢别人,信任自己也信任别人。小组动力分析

一、小组动力分析

(一)小组动力的含义

小组动力是指影响小组发展过程的各种心里和行为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方式。

(二)小组的主要动力来源

1、静态方面

(1)机构方面的影响:机构的目的和功能、机构的政策等;

(2)小组的特征:小组的类型、小组的对象、小组的目标、小组的名称、小组的主题、小组的规模等;

(3)小组带领者的影响:建立关系的技能、参与小组的技能、处理小组情感的技能、调动与应用资源的技能等;

(4)小组组员的特性:年龄、性别、人格特征、社会背景等。

2、动态方面, r0 X5 O* l% e4 j 小组领导方式,小组的冲突和沟通,小组发展的阶段特点和任务,小组的评估等。小组动力模式

一、小组动力模式

1、杨极东的观点

(1)输入:组员特质、工作任务、环境条件;(2)整合:领导、沟通、解决问题;(3)输出:组员成长、小组发展、问题解决。

2、艾丽斯和费希的观点

(1)输入因素:个人方面(个人特质、态度等)、小组方面(小组资源等方面);(2)过程因素:沟通模式、小组规范、领导;(3)输出的结果:成员的满意度、问题的解决方法、人际关系的成长等。

3、徐西森的小组动力因素(1)小组组员:人格特质、价值观、生活态度、性别、经验等;(2)小组情境:小组性质、物理环境、凝聚力等;(3)运作过程:沟通(方式、内容、障碍)、领导(领导者人格魅力、能力);(4)个人变化:人际关系、问题处理、自我了解、情绪调节;(5)小组变化:凝聚力的变化、冲突的解决、达成小组目标。

3、徐西森的小组动力因素

(1)小组组员:人格特质、价值观、生活态度、性别、经验等;(2)小组情境:小组性质、物理环境、凝聚力等

(3)运作过程:沟通(方式、内容、障碍)、领导(领导者人格魅力、能力);(4)个人变化:人际关系、问题处理、自我了解、情绪调节;(5)小组变化:凝聚力的变化、冲突的解决、达成小组目标。

马斯洛需求理论

马斯洛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需要层次论。

(1)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依次构成需要的层次。

①生理需要。

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饥、渴、衣、住、性等方面的要求。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的最强大的动力。

②安全需要。

这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事业和丧失财产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袭、解除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要。

③归属与爱的需要。

a.归属的需要,即人都有归属于某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心和照顾。

b.友爱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人人都希望得到爱情,希望爱别人,也渴望接受别人的爱。

④尊重的需要。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

⑤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是一种创造和自我价值得到体现的需要。

(2)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评价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一种比较完善的研究需要的理论,它系统地探讨了需要的实质、结构、发生、发展和需要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反映了人的基本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趋向,以及需要和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也存在局限和不足。一是对需要层次的划分过于绝对,忽视了理想信念在需要中具有最高调节器的作用;二是离开了人的社会历史条件,离开了人的社会实践,抽象地谈人性和人性的自我实现,没有看到个人需要和社会历史条件、制度等社会因素的关系。

社会学习理论

1.简介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于1952年提出的。它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班杜拉指出,行为主义的刺激一反应理论无法解释人类的观察学习现象。因为刺激-反应理论不能解释为什么个体会表现出新的行为,以及为什么个体在观察榜样行为后,这种己获得的行为可能在数天、数周甚至数月之后才出现等现象。所以,如果社会学习完全是建立在奖励和惩罚之结果的基础上的话,那么大多数人都无法在社会化过程中生存下去(Bandura,1969)。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班杜拉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并在科学的实验基础上建立起了他的社会学习理论。

2.因素

对成功的期望决定于三种因素: 一个人过去在特定环境中的经验;在没有特定经验的情况下,先前的相关经验也会发生影响;人们对特定任务特征的知觉。

在任务特征方面,他重点考察了与技能有关的情景和与机遇有关的情景,结果发现在由技能决定的任务中,如果结果是由一个人的能力和努力决定的,成功后期待会增加,失败后期待会降低。但在由机遇决定的任务中,如抛硬币或掷骰子,无论上次成功还是失败,下次的可能性都相对不变。这种分析使得罗特开始考察技能决定与机遇决定两种情况在更一般的情景知觉中所存在的个体差异,并提出了著名的控制点理论。具有内部控制点的人认为自己应对自己的行为和所受到的强化负责,而具有外部控制点的人则认为强有力的他人、运气或环境等自己无法控制的东西应该对行为和强化负责。罗特认为拥有内部控制点是更具适应性的动机状态,内部控制与结果期待,包括成就追求呈正相关。3.过程关于行为

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特别是人的复杂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的。行为的习得既受遗传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制约,又受后天经验环境的影响。生理因素的影响和后天经验的影响在决定行为上微妙地交织在一起,很难将两者分开。

班杜拉认为行为习得有两种不同的过程:一种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班杜拉把这种行为习得过程称为“通过反应的结果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直接经验的学习;另一种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行为的过程,班杜拉将它称之为“通过示范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间接经验的学习。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所强调的是这种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人们获得了示范活动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适当的操作。观察学习的全过程由四个阶段(或四个子过程)构成。注意过程是观察学习的起始环节,在注意过程中,示范者行动本身的特征、观察者本人的认知特征以及观察者和示范者之间的关系等诸多因素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在观察学习的保持阶段,示范者虽然不再出现,但他的行为仍给观察者以影响。要使示范行为在记忆中保持,需要把示范行为以符号的形式表象化。通过符号这一媒介,短暂的榜样示范就能够被保持在长时记忆中。观察学习的第三个阶段是把记忆中的符号和表象转换成适当的行为,即再现以前所观察到的示范行为。这一过程涉及到运动再生的认知组织和根据信息反馈对行为的调整等一系列认知的和行为的操作。能够再现示范行为之后,观察学习者(或模仿者)是否能够经常表现出示范行为要受到行为结果因素的影响。行为结果包括外部强化、自我强化和替代性强化。班杜拉把这三种强化作用看成是学习者再现示范行为的动机力量。交互决定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还详细论述了决定人类行为的诸种因素。班杜拉将这些决定人类行为的因素概括为两大类: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和决定行为的结果因素。

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包括学习的遗传机制、以环境刺激信息为基础的对行为的预期、社会的预兆性线索等决定行为的结果因素包括替代性强化(观察者看到榜样或他人受到强化,从而使自己也倾向于做出榜样的行为)和自我强化(当人们达到了自己制定的标准时,他们以自己能够控制的奖赏来加强和维持自己行动的过程)。

为了解释说明人类行为,心理学家提出了各种理论。班杜拉对其中的环境决定论和个人决定论提出了批判,并提出了自己的交互决定论,即强调在社会学习过程中行为、认知和环境三者的交互作用。

环境决定论认为行为(B)是由作用于有机体的环境刺激(E)决定的 即B=f(E);个人决定论认为环境取决于个体如何对其发生作用,即E=f(B);班杜拉则认为行为、环境与个体的认知(P)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但他同时反驳了“单向的相互作用”即行为是个体变量与环境变量的函数,即B=f(P,E),认为行为本身是个体认知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一种副产品,即B:f(P*E)。班杜拉指出,行为、个体(主要指认知和其他个人的因素)和环境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能把某一个因素放在比其他因索重要的位置,尽管在有些情境中,某一个因索可能起支配作用。他把这种观点称为“交互决定论”。自我调节理论

班杜拉认为自我调节是个人的内在强化过程,是个体通过将自己对行为的计划和预期与行为的现实成果加以对比和评价,来调节自己行为的过程。人能依照自我确立的内部标准来调节自己的行为。按照班杜拉的观点,自我具备提供参照机制的认知框架和知觉、评价及调节行为等能力。他认为人的行为不仅要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也受通过自我生成的内在因素的调节。自我调节由自我观察、自我判断和自我反应三个过程组成,经过上述三个过程,个体完成内在因素对行为的调节。

自我效能理论

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也就是个体在面临某一任务活动时的胜任感及其自信、自珍、自尊等方面的感受。自我效能也可称作“自我效能感”、“自我信念”、“自我效能期待”等。

班杜拉指出:“效能预期不只影响活动和场合的选择,也对努力程度产生影响。被知觉到的效能预期是人们遇到应激情况时选择什么活动、花费多大力气、支持多长时间的努力的主要决定者”。班杜拉对自我效能的形成条件及其对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指出自我效能的形成主要受五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绪的唤起以及情境条件。

第一,行为的成败经验指经由操作所获得的信息或直接经验。成功的经验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使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反之,多次的失败会降低对自己能力的评估,使人丧失信心。

第二,替代性经验指个体能够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获得关于自我可能性的认识。

第三,言语劝说包括他人的暗示、说服性告诫、建议、劝告以及自我规劝。第四,情绪和生理状态也影响自我效能的形成。在充满紧张、危险的场合或负荷较大的情况下,情绪易于唤起,高度的情绪唤起和紧张的生理状态会降低对成功的预期水准。最后,情景条件对自我效能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某些情境比其它情境更难以适应与控制。当个体进入一个陌生而易引起焦虑的情境中时,会降低自我效能的水平与强度。4.学习理论

1、强调观察学习在人的行为获得中的作用。认为人的多数行为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行为的结果而学得的。依靠观察学习可以迅速掌握大量的行为模式。

2、重视榜样的作用。人的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过程获得。但是获得什么样的行为以及行为的表现如何,则有赖于榜样的作用。榜样是否具有魅力、是否拥有奖赏、榜样行为的复杂程度、榜样行为的结果和榜样与观察者的人际关系都将影响观察者的行为表现。

3、强调自我调节的作用。人的行为不仅受外界行为结果的影响,而且更重要的是受自我引发的行为结果的影响,即自我调节的影响。自我调节主要是通过设立目标、自我评价,从而引发动机功能来调节行为的。

4、主张奖励较高的自信心。一个人对自己应付各种情境能力的自信程度,在人的能动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将决定一个人是否愿意面临困难的情境,应付困难的程度以及个人面临困难情境的持久性。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有较高的预期,在面临困难时往往会勇往直前,愿意付出较大的努力,坚持较久的时间;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往往会产生焦虑、不安和逃避行为。因此,改变人的回避行为,建立较高的自信心是十分必要的。

社会学习理论重视榜样的作用,强调个人对行为的自我调节,主张建立较高的自信心。所有这些思想都是十分可取的,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就企业管理来说,企业领导应充分看到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互相影响,主动在企业中树立员工榜样,利用榜样的作用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员工更多的表现出企业所希望的行为。在树立榜样时,企业领导要力求使榜样真实可近、平凡感人。如果将榜样完美化、理想化,常常会使员工感到高不可攀,或者感到榜样脱离生活、虚假骗人。结果不仅不能起到激励作用,反而会使员工反感,降低员工士气。

5.发展 20世纪60年代以后控制点理论框架基本上摆脱了期望—价值理论的根基,展现出其自身的生命力。其突出贡献首先是它通过启动个体控制的研究,重新揭开了那个来源于哲学中的古老的动机话题——自由意志及其心理结果。其次,它所强调的控制点,为归因分析奠定了基础。尽管社会学习理论和控制点理论在60—70年代曾经独领风骚,但进入80年代以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既有这些理论本身的原因,又有来自于整个动机研究取向变化的原因,即动机研究更加关注环境变量,而社会学习理论和控制点理论主要关注的是个体内的特质和个体差异。正如维纳(Weiner)所指出的,在动机研究中对个体差异的研究兴趣(例如成就需要、控制点)在逐渐减弱,因为他们缺少跨情境的普遍性,相反,对于提高或降低学生学习动机的环境变量的作用则越来越受关注。6.三种机制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的学习行为有三种机制,即联结、强化和观察学习。这三种机制为人民正确理解社会行为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方法。

联结 社会学习理论中的联结概念,源于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根据该学说提出的联结理论认为,学习就是刺激-反应联结的形成。这一理论强调各种联结的作用:情境与行为的联结,一些行为与另一些行为的联结,一些知觉的联结,甚至一些情绪也是由联结而形成的。在社会心理学中,人们经常用联结的观点来解释社会态度、人际吸引、社会规范等现象。

强化 强化理论认为,人们学习表现某个行为是因为随后会有一个令人愉快的,或者可以满足某种需要的东西出现,这是一种正强化;而人们避免表现出某种行为是因为随后会有一个不愉快的结果出现,这是一种负强化。强化可以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与自我强化三种。直接强化就是人们就是人们受到自己行为的直接后果的影响;替代强化就是人们还会观察他人做出行为后得到了什么后果,这种后果也会影响人们是否以及怎么样做出相同的行为;自我强化就是人们人们在行为之后,对自己的认知与评价会影响人们进一步的行为表现。在行为强化过程中,强化物、强化频率、强化时间等都会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

观察学习观察理论认为,人们仅通过观察他人或模仿榜样,就可以学习某种社会态度和行为。在观察学习中,环境中的他人是一个重要的信息来源。观察学习可以在没有任何其他外在强化的情况下出现。

第二篇:马斯洛需求理论

马斯洛需求理论

内涵:人在满足了生存、安全的需求之后,就渴望被尊重,希望人格与自身价值被承认。

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

点评:做到了对员工的尊重,你就得到了全部。

理论内容

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发表了《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在这本书中,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人的需求层次理论。在他看来,人的需求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层次。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向上依次是安全、爱与归属、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指创造潜能的充分发挥,追求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动机。

在马斯洛看来,生理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和欲望。人类不会安于底层的需求,较低层的需求被满足之后,就会往高处发展。满足生理需求之后就追求心理满足和社会认同,之后就想被爱,被尊重,希望人格与自身价值被承认。这是人类共同的特质。

理论应用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类需求分成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商业地产的业种规划并非为迎合商铺投资客的心理,而是为有效商圈的终端消费者量身订做,其过程通过经营商家(亦为租户、合作户和自营业主)来实现的。这样的业种规划方案才可能成为商业地产项目持续经营发展、物业增值的前提条件。正是这缘故,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研究商业地产的业种规划工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很多从事商业地产业种规划的工作者也在不知不觉中应用马斯洛理论。

生理需求:

对食物、水、空气、住房和穿着等需求都是生理需求,这类需求的级别最低,人们在转向较高层次的需求之前,总是尽力满足这类需求。一个人在饥饿时不会对其它任何事物感兴趣,他的主要动力是得到食物。对于一个商业地产来讲,能够满足这些需求的业种比较多。主要有提供普通食品、日用品和服装等商品的大型超级市场、提供食品的食品超市、提供服装、鞋帽和床上用品等商品的百货公司、提供服装的服装店、提供房产信息的房产中介机构、房产超市等。

安全需求:

安全需求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的需求。和生理需求一样,在安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之前,除了生理需求,人们最关心的就是这种需求。商业地产也可以为这些需求引入如提供安全舒适使用方便的家用电器连锁店、提供消防器材的专卖店、提供简单医疗康复的社区医疗保健中心、提供人身和财产保险的各类保险公司营业部门、提供货币安全结算的银行等。

社交需求:

社交需求包括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当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后,社交需求就会突出来了。在马斯洛需求层次中,这一层次是与前面两个需求层次截然不同的另一层次。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一需求的表现越来越明显。商业地产可为这一层次的需求设计如下的业种:提供信息交流工具的手机大卖场、提供聚会用餐或交流的各式酒楼、咖啡西餐、特色酒吧、舞厅KTV、网吧、提供竞技交流的健身运动俱乐部、各类礼品店、电影院等。

尊重需求:

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有尊重需求的人希望别人按照他们的实际形象来接受他们,并认为他们有能力,他们关心的是成就、名声、地位和晋升机会。这是由于别人认识到他们的才能而得到的。当他们得到这些时,不仅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同时就其内心因对自己价值的满足而充满自信。商业地产中,各类高档商品和服务项目均为这一层次的需求服务的,例如:提供美化生活的艺术摄影中心和美容美体中心、提供世界知名服饰品牌的百货公司和专卖店、提供高级服务的餐馆和会所、世界名车展示中心、世界名表精品专卖店、书店、婚庆商品和服务中心、各类珠宝店等。自我实现需求:

自我实现需求的目标是自我实现。欲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主要表现在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追求。随着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四种需求的满足,人们开始寻找生活的乐趣和学习更多的知识,尽量地享受工作外的精神生活。类似这类项目有各类高级技能培训中心、高学历教育培训中心、高级艺术培训中心、水疗桑拿、足道、野外休闲俱乐部、等各类休闲娱乐项目。

商业地产可以选择的业种很多,有的业种可能满足二个层次的需求,在此都不一一列举。至于如何将这些业种规划到某一个商业地产项目,这要视项目所辐射商圈的市场调查分析结果而定,而不是简单地套用马斯洛理论,大家可以按照马斯洛理论的五个层次的需求展开规划思路。

理论价值

马斯洛理论告诉我们,生理需求只是人们的最基本需求。所以,在对待员工上,物质奖励只是最基本的奖励。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要求会不断提高,会更多地向求得社会认同和尊重这个方向努力。反映在企业管理理论上,就是从泰勒的科学管理之后,一个再也没有改变的主题,就是对人的尊重。在现在的企业组织中,已经没有比尊重个人更为普遍和明确的价值观了。它要求我们在企业管理中,应该进行一种人性的回归,实行以尊重员工为核心的人本管理。

理论人物 简介评价

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1908-1970)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心理学第三势力的领导人。

人物生平

1926年入康乃尔大学,三年后转至威斯康辛大学攻读心理学,在著名心理学家哈洛的指导下,1934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1935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桑代克学习心理研究工作助理。1937年任纽约布鲁克林学院副教授。1951年被聘为布兰代斯大学心理学教授兼系主任。1969年离任,成为加利福尼亚劳格林慈善基金会第一任常驻评议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转到布兰代斯大学任心理学教授兼系主任,开始对健康人格或自我实现者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曾任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主席和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7),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超个人心理学》 两个杂志的首任编辑。

典型案例

1949年,37岁的大卫·帕卡德参加了一次美国商界领袖们的聚会。与会者就如何追逐公司利润侃侃而谈,但帕卡德不以为然,他在发言中说:“一家公司有比为股东挣钱更崇高的责任,我们应该对员工负责,应该承认他们的尊严。”帕卡德在造就硅谷精神方面的贡献,恐怕超过了任何CEO。就像希腊的民主遗产一样,他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影响至深至远。正是创始人帕卡德这种以人为本--至今这都是惠普之道的核心价值--的思想和精神,缔造出了今天惠普(HP)这个产业帝国。惠普中国公司总裁陈翼良对媒体说:“我不敢不尊重我的员工。”作为惠普在中国最高主管官员,对员工的态度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略见一斑。惠普的人性文化的第一条就是相信人、尊重人,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每个人都能得到充分的尊重。惠普的人性化的文化,很容易把一个企业凝聚起来,这样的一家好公司,往往使人情愿一辈子都为它做事。

IBM创始人老沃森一生中有一半时间在旅行,一天工作16小时,几乎每个晚上都参加他数不清的员工俱乐部举办的仪式和庆典。他乐于同员工交谈,当然不是以一个好奇的上司自居,更多的是以一位老朋友的身份出现--这是他那个时代人写下的记录。但实际上今天我们还可以听到关于沃森先生的故事,而且这些故事已经成为这个卓越企业的文化组成部分。如“不关门”制度、俱乐部、简单化、布道、狂欢以及培训等等。

他的继任者小托马斯·沃森在《商业及其信念》一书中讲道:“IBM经营哲学的大部分都集中在其三个简单的信条当中,我要从我认为最重要的那一条说起,那就是,我们对每个人都要尊重。尽管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理念,但IBM为了实现这条理念,确实耗费了大部分的管理时间。我们在此投入了比做其他任何事情都要多的精力。实际上,这一信条在我父亲的脑子里就已经根深蒂固了。”沃森又说:“我们几乎每一种鼓励措施都是用来激发人们的热情的,我们早先强调人际关系并非受利他主义的影响,而是出于一条简单的信条--如果我们尊重员工,而且帮助他们自尊,这将会使公司的利润实现最大化。”

企业尊重工人的自尊虽不是出于利他的考虑,但这不影响管理上以人为本的基础。企业与员工本来就是一种互相满足的关系。一个赚钱,一个得到发展自己的机会、受到尊重,完全无可厚非。只可惜,国内的企业对这个理念的引进并不是太早,要学的还很多。

在众多的国内企业中,海尔算是推行人性化管理比较早和好的一个了。他们为自己的企业文化标示了这样的目标:一是给人以公平感,如果不是事实上的公平感,起码也是心理感受的公平感;二是给人以施展才能的机会,让人感到企业的天地广阔,员工能翻几个筋斗,就给他搭相应的台子;三是给人以成就感,哪怕员工有一点儿小改小革,也要给他们充分的荣誉。海尔提倡尊重每一个人的价值: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

案例结论

尊重每一位员工的个性,尊重员工的个人意愿,尊重员工的选择权利。所有的员工在人格上人人平等,在发展机会面前人人平等。万科提供良好的劳动环境,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倡导简单而真诚的人际关系。这是万科总裁王石对自己公司的评价和企业文化的定位。万科能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打造成中国房地产市场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究其原因,就是他们尊重人,并为人才创造了一个和谐、富有激情的工作平台。这可以说是万科成功的第一因素。

实现价值,就是实现生命力。人有生命力,才会快乐。商人以赚钱花钱为乐,企业家以创造更大价值为乐,商人一直待在马斯洛需求的最底层,沉迷于生理需求;而企业家待在马斯洛需求的金字塔顶尖,实现人世间自我价值的最大化。商人与企业家的差别,就在价值观,以及价值观背后对于原始需求的提升。你愿意做哪种人呢?

营销方案

根据五个需求层次,可以划分出五个消费者市场:

1、生理需求→满足最低需求层次的市场,消费者只要求产品具有一般功能即可

2、安全需求→满足对“安全”有要求的市场,消费者关注产品对身体的影响

3、社交需求→满足对“交际”有要求的市场,消费者关注产品是否有助提高自己的交际形象

4、尊重需求→满足对产品有与众不同要求的市场,消费者关注产品的象征意义

5、自我实现→满足对产品有自己判断标准的市场,消费者拥有自己固定的品牌

第三篇: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演讲稿

老师,同学们下午好。我是财管八班的徐诗昀。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生活中的用处”。

马斯洛需求理论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当初上课时,我就在想为什么我们要学这个理论呢?然后在写这个演讲稿时我找到了答案。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生活中的用处非常多。从大的方向来说,同一类产品可以满足不同人的多种需要。例如,对于一个经济支付能力较低的人来讲,衣服可能只属于生理需要,而对于一个社会阶层比较高的人来讲,衣服更多的则成为社交需要和尊重需要。企业只有迎合了市场的需求才能够达到利益最大化。

再贴近些说,我们学校,以后肯定有很多同学从事于服务业,每天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客人。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运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针对每位客人的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如果以后在酒店工作,碰到一位很有身份地位的客人,你给他推荐一些折扣房。也许你是出于好心,但是因为你没有根据他的需求来给他服务,所以他反而会因此感到不满意。将来我们毕业了,无论是面对你的客户还是上司,如果你能够对症下药,每次都准确的给予他们想要的东西,那他们是不是会很快的记住你呢?

接着就我们自身说,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二十四个小时,时间不等人。我们都应该有追求的活着,而不是漫无目的、毫无目标的混迹。这时候我们也可以通过“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明确我们的目标。有句话说的好——每个人的追求都不一样。我们必须非常清楚自己想要的东西,才能最直接、最有效率的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朝自己期望的方向走去。

所以不难看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多广泛。学习马斯洛理论,能够帮助我们互相理解每个人的行为,把我们认为无法沟通的问题简单化;学习马斯洛理论,能够帮助我们提前领悟自己的人生,进入自我实现的追求,过自由、快乐的日子。

以上就是我的演讲,谢谢大家。

第四篇: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马氏需求层次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以及自己一些看法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研究组织激励时应用得最广泛的理论。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

[编辑] 1.生理需求对性、食物、水、空气和住房等需求都是生理需求,这类需求的级别最低,人们在转向较高层次的需求之前,总是尽力满足这类需求。一个人在饥饿时不会对其它任何事物感兴趣,他的主要动力是得到食物。即使在今天,还有许多人不能满足这些基本的生理需求。

[编辑] 2.安全需求安全需求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的需求。和生理需求一样,在安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之前,人们唯一关心的就是这种需求。对许多员工而言,安全需求表现为安全而稳定以及有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退休福利等。主要受安全需求激励的人,在评估职业时,把它看作不致失去基本需求满足的保障。如果管理人员认为对员工来说安全需求最重要,他们就在管理中着重利用这种需要,强调规章制度、职业保障、福利待遇,并保护员工不致失业。如果员工对安全需求非常强烈时,管理者在处理问题时就不应标新立异,并应该避免或反对冒险,而员工们将循规蹈距地完成工作。

[编辑] 3.社交需求社交需求包括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当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后,社交需求就会突出出来,进而产生激励作用。在马斯洛需求层次中,这一层次是与前两层次截然不同的另一层次。这些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影响员工的精神,导致高缺勤率、低生产率、对工作不满及情绪低落。管理者必须意识到,当社交需求成为主要的激励源时,工作被人们视为寻找和建立温馨和谐人际关系的机会,能够提供同事间社交往来机会的职业会受到重视。管理者感到下属努力追求满足这类需求时,通常会采取支持与赞许的态度,十分强调能为共事的人所接受,开展有组织的体育比赛和集体聚会等业务活动,并且遵从集体行为规范。

[编辑] 4.尊重需求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有尊重需求的人希望别人按照他们的实际形象来接受他们,并认为他们有能力,能胜任工作。他们关心的是成就、名声、地位和晋升机会。这是由于别人认识到他们的才能而得到的。当他们得到这些时,不仅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同时就其内心因对自己价值的满足而充满自信。不能满足这类需求,就会使他们感到沮丧。如果别人给予的荣誉不是根据其真才实学,而是徒有虚名,也会对他们的心理构成威胁。在激励员工时应特别注意有尊重需求的管理人员,应采取公开奖励和表扬的方式。布置工作要特别强调工作的艰巨性以及成功所需要的高超技巧等。颁发荣誉奖章、在公司的刊物上发表表扬文章、公布优秀员工光荣榜等方法都可以提高人们对自己工作的自豪感。

[编辑] 5.自我实现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的目标是自我实现,或是发挥潜能。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要满足这种尽量发挥自己才能的需求,他应该已在某个时刻部份地满足了其它的需求。当然自我实现的人可能过分关注这种最高层次的需求的满足,以致于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满足较低层次的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占支配地位的人,会受到激励在工作中运用最富于创造性和建设性的技巧。重视这种需求的管理者会认识到,无论哪种工作都可以进行创新,创造性并非管理人员独有,而是每个人都期望拥有的。为了使工作有意义,强调自我实现的管理者,会在设计工作时考虑运用适应复杂情况的策略,会给身怀绝技的人委派特别任务以施展才华,或者在设计工作程序和制定执行计划时为员工群体留有余地。

第五篇: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摘要: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内容的不同方面及意义,作用等对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启示及意义来阐述,如何更好地组织和开展好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展开讨论。

关键字: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高校学生管理。启示。

马斯洛的理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度。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底到高,它们是:

生理需求

安全需求

社交需求

尊重需求

自我实现。

生理需求: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空气、水、吃饭、穿衣、性欲、住宅、医疗等等。若不满足,则有生命危险。这就是说,它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要,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安全需求 安全的需要要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较高一级,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要保障这种需要。每一个在现实中生活的人,都会产生安全感,欲望,自由的欲望、防御的实力的欲望。社交需求:社交的需要也叫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社交的需要比生理和安全需要更细微、更难捉摸。它与个人性格、经历、生活区域、民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都有关系,这种需要是难以察悟,无法度量的。尊重需求,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但基本上的满足就可产生推动力。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就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这是一种创造的需要。有自我实现需要的人,似乎在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集中全力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运用马斯洛的几个需要层次学说,分析学生在学校的需求,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提升校园环境,满足基本生理需求,激发学习动力

学生在成长中需要进食、饮水、呼吸新鲜空气及有着感官视听的基本生理需要,因此学校良好的硬件设施对学生可以起到激励作用。冬暖夏凉、宽敞明亮、色彩布局谐调的教室,丰盛可口的饭菜,设备先进、储备丰足的各类实验室、图书馆、运动场,整洁优美、鲜花盛开、绿树成荫的校园,教职工整洁优雅端庄的仪表言谈举止,会使学生产生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心理感受,学生一走进校园,精神就会随之而振奋,进而调整自己的情绪,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二.维护身心和谐,满足安全需要,激发良性学习情绪

学生希望自己身体健康,学习、安全有保障,做自己愿意做或较习惯做的事情,喜欢一种安稳的程序或节奏,这是学生对安全的需要。因此高质量的稳定的教师群体、和谐的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间的人际关系,宽松有度的学校及班级管理制度,科学的、有序的、符合学生身心建康的作息时间安排,稳定和谐的班风和课堂气氛将有助于学生保持身心和谐,从而在学习中张施有度,挥洒自如。

学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及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奖励时要公平公正公开,使学生心中感到踏实舒畅,在学习中拥有稳定平和的良性情绪

三.形成关爱氖围,满足归属感,激发学习热情

学生希望在社会生活中受到别人的注意、接纳、同情、关心和友爱,在感情上有所归属,归属于某一学校、某一班级、某一群体,成为其中的一员,而不愿在学校中成为孤独的人。他们希望有知心朋友,和老师同学保持良好的关系,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的爱并把爱给予别人。

因此在学校及班级中要从小事做起,提倡和实践真诚与理解,关怀与宽容,在友善坦诚的环境中学生会感到轻松愉快,“心有所归”,热情倍增。

学生出现问题需要做工作时,教师要抱着宽容的态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绝不可因“气在火头上”,而变得冷酷,采用简单的手段和方法,若由此学生对你产生心理隔阂,双方会陷入僵局,反而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更严重的是在一些心理比较敏感脆弱的学生心中,会留下长期挥之不去的阴影。

四.信任肯定表扬,满足尊重需要,激发学习信心

学生希望自己具备各种能力和知识,能够维护自尊,并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学生对尊重的需要。

这种需要是和学生渴望各科学习成绩好、各种活动表现突出,得到老师赞许、同学羡慕、家长满意相联系的。因此学校、班级、课堂教学中要组织各种活动,给予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满足尊重的需要,会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更加勤奋努力的学习。

五.创造成功体验,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激发学习潜能。

学生有自我实现的需要,他们需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希望完成和自己的能力相称的学习或活动,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只有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们才会感到拥有最大的快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根据学生的需求,制定合理的一系列的小目标,学生自我的点滴进步及美好的期待中让其感受成功的快乐,在快乐中与成功中逐渐实现自我,也是一种很好的激励策略。

二、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对高等教育管理的启示

尽管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从激励的角度,以人的因素为根本,为高等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以教育工作者为本

1、满足教育工作人员的基本需求高等教育管理者首先应该从低级需要做起,适当的改变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改善住房条件,创办一些福利条件,以保证教育工作者的基本生活需求,使他们的衣食住行等问题有个基本的保证。在使用物质奖励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按劳分配 的原则实行。必须处理好绩效、目标、报酬三者之间的关系。将岗位责任制、目标管理和物质奖励结合起来。会产生更好的效果。同时精神激励也会产生同样的作用,将会使教育工作者产生被人尊重感和归属感,能满足需求层次论中较高层次的需求。因此,要充分调动教育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应首先从满足他们的基本需要做起。

2、参与管理,目标明确按照马斯洛的理论,人受到尊重与重视愈多,愈会在学习和工作等方面努力。所以管理者首先要尊重员工,重视员工提出的各种合理要求和建议,在做重要决策时征求员工意见,并采纳合理建议,使其能肯定自己的能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以单位为家的主人翁精神。要把目标管理这一现代化管理手段应用到高等教育管理的工作之中,使每个员工有明确的工作目标。清晰的目标可以激发人的动机,规定行为的方向,既目标对人具有诱发导向,强化行为的功能。通过目标的明确能够使员工的行为和心理状态进入新的境界,上升到新的高度,而目标的最终实现可以满足员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产生充足感和归属感。

3、重视人力资源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是一种层次等级需求论,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要实现这一层次的需求,首先加强学习提高的力度。现代化要先化人后化物,为了调动教育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管理者应注重对人员的培养。这种培养必须是经常的、有计划的,既要着眼于眼前。又要放眼于今后,做到统筹安排、合理规划、全面关注、有步骤的推动。

(二)以学生为本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中,认为满足了前四种需要的人是。基本满足的人。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生长需要,是不可能完全得到满足的需要,实现了第五种需要的人才是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的人,而只有自我实现其潜能的人才能成为真正自由的人。事实上,一个人越是能够满足认知和理解的需要,越是有更强的动机去学习更多的知识技能。

在高等教育中,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是重要的主体因素。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成了高等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正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该理论以人为中心,重视了人的因素 强调在任何的管理中,人都是管理的主体,是管理的核心,管理的绩效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的主体。对于改进教育改革中的教育管理具有重要的启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作为现代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在高等教育的管理中得到一定的应用。它为高校的管理工作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拓宽了管理者的视野,明确了教育管理的中心即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从解决基本

需求人手。逐步解决其他问题,为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创造力和潜力的开发,以及自我的实现提供了途径,更好地促进了高等教育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周三多管理学。第三版

11级国贸系物流一班2011017119

徐艺宛

下载小组理论(小组动力、马斯洛需求、社会学习理论)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组理论(小组动力、马斯洛需求、社会学习理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与[合集]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与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提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形成阶梯。在酒店中,以四星级以上酒店餐饮部为例,其组织结构中由餐厅服务员......

    马斯洛需求理论调查问卷(五篇范例)

    关于大学生马斯洛需求层次的调查问卷 您好!我是来自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广告系的在校大学生 ,现需要完成一份有关马斯洛需求层次的调查问卷,希望您能抽出一点时间来帮我完成调......

    十佳理论小组申请书

    十佳理论学习小组申请书 尊敬的老师: 您好,这学期,我们理论学习小组开展了多次理论学习,主要针对大学生人生规划以及毕业后的工作取向、各学科学习总攻略、宿舍卫生管理和构建和......

    小组工作中的需求评估

    小组工作的需求评估 阅读书目: 《社会工作研究方法》 《社会工作实务中的需求评估》 《21世纪评估实务》 《公共项目评估导论》 一.需求评估 需求评估是小组工作的首要步骤。......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与酒店人力资源管理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与酒店人力资源管理 文/ 孟晓翠 王 昕 赵红梅 田红芳提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形成阶梯 在酒店中,以四星级以上酒店餐饮......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与“高峰体验”

    马斯洛还认为: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这个时候是人处于最激荡人心的时刻,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这时的人具有一种欣......

    激励马斯洛需求理论培训心得体会(五篇模版)

    用激励成就你我 激励马斯洛需求理论培训心得体会 DSM 三阶段培训就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结束了,他带给我的是永远的记忆和收益。自从加入 DSM 这个由公司最优秀的人才组成......

    马斯洛需求理论对幼儿教学的启示

    需求层次理论对学前教育管理的启示 ——以湖南省郴州市D幼儿园为例 学前教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人类社会诞生之日,就是学前教育产生之时。学前教育是教育活动的最初阶段,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