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史》期末复习资料(样例5)

时间:2019-05-14 16:34: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史学史》期末复习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史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篇:《中国史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史学史》复习参考题: 一.名词解释

1.史学史

“史学史”概念是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在其著作《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明确提出。

史学史是研究史学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其主要任务是对历史学的起源、发展至形成为一门科学的基本过程和规律予以探讨和总结。其研究对象为:(1)研究关于史学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性的特点;(2)研究史官、史家与史学思想;(3)研究史学与社会的关系;(4)研究史学发展与相互学术文化领域的关系;(5)研究史学发展的规律性等。

其成果是为历史研究起指导作用,而中国史学发达则是为中国史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2.《春秋》

《春秋》是孔子根据《鲁春秋》和参考其它史书编纂而成。“(孔子)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约其辞文,去其烦重”。

记载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下迄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242年历史。其内容以鲁国历史为主,但涉及到列国之事。主要记载各国间的朝聘、盟会、战争、灾异以及统治阶级人物活动的事迹。

孔子作春秋的史学贡献在于:(1)具历史著作之雏形。

《春秋》按照明确而连续的时间顺序罗列了我国春秋时期的大事,有取舍详约,于纪事中寓褒贬,对我国史学著作具有发端的意义。

(2)初步提出史书的具体内容

《春秋》初步将“义、事、文”三个要素结合起来记叙历史,从中可以看出史书的特点和价值,对后世史书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3)“属辞比事”:提出了一套历史编撰方法

“《春秋》属辞比事而不乱。”(《礼记·经解》)(4)重人事而不宣扬鬼神

《春秋》尽管也记载了灾异,可是没有人为地去为灾异披上神秘的色彩,更没有把它与人事关系牵连在一起。

(5)不足

首先,记事太简单,一部包括242年历史的著作总共一万六千多字,可以说是只有标题而无具体内容。其次,“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以个人主观来定褒贬,开了后世史书中“曲笔”的先例。

3.司马彪

(243年—306年),字绍统,河内温人,西晋史学家、文学家。晋高阳王司马睦长子,司马懿六弟,自小好学不倦,然好色薄行,所以不得为嗣,实为废除他的继承权。司马彪因此折节改志,闭门读书。晋武帝时,任秘书郎、秘书丞等职。其代表作为《续汉书》,其内容大多失传,惟有《律历志》等八志并入《后汉书》而得以保留。它的特点为:(1)注重考察典章制度的变化以及与前史的联系;(2)强调以“君威”“臣仪”为核心的“顺礼”等级秩序;(3)推崇“务从节约”政治作风,把对历史的考察和现实的需要结合起来。

4.《史记》三家注

(1)南朝宋裴骃作《史记集解》,广引前人成果,随文作注,不驳《史记》原文。

(2)唐司马贞《史记索隐》,既为《史记》的原文作注,同时又为裴骃的《集解》作注。不仅攻驳裴骃旧注,亦且攻驳司马迁《史记》原文,提出辨正。

(3)唐张守节《史记正义》既为《史记》原文作注,同时也为《集解》和《索隐》作注。《集解》、《索隐》、《正义》,依次相注,关系紧密,被称为“《史记》三家注”。

5.《汉纪》

汉献帝因《汉书》“文繁难省”,命荀悦 “依《左氏传》体以为《汉纪》”,《汉纪》30卷,82432字。记事起于刘邦之兴,迄于王莽之败,以班彪著《王命论》、班固撰《汉书》结尾,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

三)《汉纪》的贡献

第一,荀悦确立“约撰旧书(《汉书》),通而叙之。总为帝纪,列其年月,比其时事,撮要举凡,存其大体”的改编原则。

即以《汉书》的“本纪”为纲,将《汉书》“传、志、表”的主要史实,按时间的顺序,散放于11个“帝纪”各年之下。所以《后汉书》评价为“辞约事详”。

第二,《汉纪》以“荀悦曰”的形式撰写史论30多条,总结西汉历史经验教训,以供借鉴。范晔肯定《汉纪》“论辩多美”。

第三,《汉纪》在《左传》编年体的基础上,新创立“连类列举”的方法,在有关史事之下记载与之有重要联系的人物和制度。既扩大了编年体史书的容量,又保持了编年体记述历史发展轨迹清楚的特点。这样使编年体更加成熟。

6《三国志》裴松之注

因为陈寿《三国志》“失在于略,时有所脱漏”,故裴松之受宋文帝之命“奉旨寻详,务在周悉”,“采三国异同以注陈寿《三国志》”。

裴注主要内容为:引诸家之论,以辨是非;参诸书之说,以核讹异;传所有之事,详其委曲;传所无之事,补其阙佚;传所有之人,详其生平;传所无之人,附以同类。

其主要贡献在于:

第一,裴松之注将前人注解经史的“笺注名物,训释文义 ” 方法,改变为广采博引文献以“补缺、纠谬”,开创了经史注释的新方法。

第二,裴松之注引书二百多种,有32万字,“网罗繁富,凡六朝旧籍今所不传者,尚一一见其崖略”(《四库全书总目·三国志提要》),有保存文献之功。

第三,裴松之注虽存在“嗜奇爱博,颇伤芜杂”的弊端,但所载材料被考证之家 “取材不竭,转相引据者,反多于陈寿本书焉。”

7史馆

贞观三年(629)唐太宗正式设立史馆,并移至“禁中”门下省,建立修史制度,专门从事修史工作。“自是著作郎始罢史职”。

宰相负责监修,称“监修国史”;专职修史,称“史馆修撰”;他官兼领,称“兼修国史”。从此,这种官修史书成为定制,历代相袭,这一措施,是中国封建社会史书编纂工作上的一个重大变化,从此,纪传体正史的编纂全由政府掌握。

8《史通》

唐朝刘知几(661——721)著;其内容今本为二十卷,分为内、外两篇。内篇

主要评论纪传体史书体例及史书编撰方法的得失。其中涉及:A.史料的搜集;B.鉴别和取舍;C.史书编纂的对象、体例、态度及方法等;外篇则主要叙述了A.叙述历代史官的建置沿革;B.正史源流;C.评论史家和历史著作的得失。

刘知几的史学贡献在于:

(1)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唐以前史学发展状况(2)揭露了古史记载的虚伪(3)提出了“史才三长论”(4)倡导秉笔直书,反对曲笔讳饰(5)提出了改造旧史的主张 对《史通》的评价

(1)《史通》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史学理论著作,奠定了我国史学理论的基础。(2)《史通》的史学思想丰富了我国的史学园地。

(3)《史通》提出史学理论对后世的历史编纂学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9.司马光

司马光(1019—1086),宋代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幼喜《左传》,“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宋仁宗时(1038)中进士,仕历仁、英、神、哲四朝,反对王安石变法,在其居洛阳十五年,专门从事《资治通鉴》编纂。宋哲宗即位(1085),司马光还朝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主持“元祐更化”。死后追封温国公,谥文正。他在史学上的代表作为《资治通鉴》,记载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征淮南共1362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10郑樵

郑樵(1104——1162),字渔仲。南宋兴化军莆田人。16岁时,到夹漈山隐居读书,“困穷之极,厨无烟火,而诵记不绝”。(《夹漈遗稿》下)

家贫无图书,“闻人家有书,直造其门求读,不问其容否,读已则罢”。(同上)

他对各种学术做了有计划、有系统的研究,“十年为经旨之学,三年为礼乐之学,五、六年为天文、地理、虫鱼、草木之学,八、九年为讨论之学。”(《献皇帝书》)

这些为他编撰《通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1.史学四长

这是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的史学思想之一,他在代表作《文史通义》认为在刘知几《史通》“才学识三长”的基础上,应增补一个“史德”。即是一个优良的史家应该具备“才学识德”四长。

所谓“史德”,即“著述者之心术”。认为史官作史要力求做到“善恶褒贬,务求公正”,不能凭私意进行褒贬。

二.答问题

1、简述中国古代史学产生的标志

第一,对历史的认识上,初步完成从神的历史到历史是人的活动这一认识过程。第二,史学价值的认识上,初步提出历史的社会功能。第三,史学成果的表现形态上,出现了多种体裁的历史撰述。

第四,史学理论上,形成“君举必书”的史官、国史的制度,“书法无隐”的良史观念的出现,表明对史学客观性的重视。

二.简要论述《春秋》的史学贡献。

(1)具历史著作之雏形。

《春秋》按照明确而连续的时间顺序罗列了我国春秋时期的大事,有取舍详约,于纪事中寓褒贬,对我国史学著作具有发端的意义。

(2)初步提出史书的具体内容

“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春秋》初步将“义、事、文”三个要素结合起来记叙历史,从中可以看出史书的特点和价值,对后世史书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3)“属辞比事”:提出了一套历史编撰方法(4)重人事而不宣扬鬼神

《春秋》尽管也记载了灾异,可是没有人为地去为灾异披上神秘的色彩,更没有把它与人事关系牵连在一起。

三.简要论述《左传》的史学贡献。

第一,《左传》以编年为主,兼有他体。

《春秋》作为编年体史书还带有很大的原始性,记事简单,如同大事记。《左传》在编年记事的总格局中,也集中记载历史事件的原委,或集中记述人物的经历,弥补了史事经过、人物活动被年代割裂的不足。

第二,《左传》记事的范围更广泛。

不只局限于政治、军事、外交的活动,而是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如经济、学术文化、社会生活、自然现象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第三,《左传》创造了“君子曰”的史评形式。

书中有“君子曰”、“君子以为”、“君子谓”等语约80余条,对所载史实或人物或直接发表议论,或引用他人言论进行评论,开创了“史论”之先河。后来《史记》“太史公曰”,《汉书》“赞曰”等无不受其影响。

第四,《左传》善于总结历史经验。

特别高扬“民本”思想,《左传》对民心向背与战争胜负、国家盛衰的关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四.简要评价“班马异同”

第一,《史记》是纪传体通史,《汉书》是纪传体断代史。

《汉书》是在通识指导下写成的断代史,书中《刑法》《食货》等志,《匈奴》《西域》等传,都突破汉代的断限,叙述历史的源流,将历史的断面与历史的连续性结合起来。第二,《汉书》强调汉朝的正统。

《史记》是“通古今之变”,《汉书》有浓厚的封建正统观,把《史记》的《项羽本纪》、《陈涉世家》贬入列传,把新朝皇帝写为《王莽传》,放在《汉书》之末,这是为了突出刘氏王朝的正统地位。第三,《史记》“圆而神”,体例灵活;《汉书》“方以智”,体例严整。

《史记》五帝、夏商周、秦、秦始皇、项羽、西汉诸帝“本纪”写法不一,体例繁杂。《汉书》改为以帝王为中心的大事记,确立以一帝一纪的基本模式。

《汉书》“十志”,改进《史记》“八书”,在记述形式和内容上有很多创新,具有严密的组织系统。《汉书》将《史记》的“世家”并入“列传”,简化了纪传体。《史记》“列传”随意命名、年代顺序混杂。《汉书》列传以“年代”为序;先专传合传,后类传;统一以“姓名”标目。

第四,班固以封建正宗思想评价司马迁“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 ”(《汉书·司马迁传》),反映了不同的历史观。

五.简要评价刘知几《史通》对我国史学的贡献。

(1)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唐以前史学发展状况

刘知几对此前史学所作的历史回顾和理论分析,总结了史学的发展状况,提高了史家的自觉的历史认识,推动了史学的发展。(2)揭露了古史记载的虚伪

在《史通》中设有《疑古》、《惑经》等篇,对《尚书》、《春秋》等儒经中记载的古史提出了大胆的怀疑。

(3)提出了“史才三长论”

刘知几指出:“史才须有三长,世无其人,故史才少也。三长:谓才也,学也,识也。”“才”:是指写史的表达能力;“学”:是指具有渊博的历史知识,掌握丰富的历史资料;“识”:是对历史是非曲直的观察、鉴别和判断的能力。

(4)倡导秉笔直书,反对曲笔讳饰

刘知几要求史官写史“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要“不掩恶,不虚美”,“善恶必书”,为此他作《直书》、《曲笔》两篇。(5)提出了改造旧史的主张

比如主张删去或改造《艺文志》,同时改造《天文志》、《五行志》。主张增设《都邑》、《氏族》、《方物》三志等等。

六.简要列举唐修八史

《梁书》:姚察、姚思廉 《陈书》:姚察、姚思廉 《齐书》:李德林、李百药 《周书》:令狐德棻等 《隋书》:魏征等 《晋书》:房玄龄等 《南史》:李延寿 《北史》:李延寿

七、简述《文史通义》的内容。

《文史通义》是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的代表作,共8卷,分内外篇。内篇5卷,外篇3卷。该书是一部纵论文史,品评古今学术的著作。其中于史学理论贡献尤多。该书著作的目的:一是阐明史学的意义;二是评论文史著作编纂等方面的得失;三是评论当时学风流弊、世教民俗。集中体现其史学思想:

1.主张史学要“经世致用”

章氏提出“史学所以经世”的观点,就是要史学为现实社会服务。

既反对理学的“空言义理”,又反对乾嘉考据学者长于考据而不言经世的学风。2.阐发“六经皆史”的观点 3.主张史家必须具有“史德”

《文史通义》认为《史通》“才学识三长”还不够,应增补一个“史德”。

所谓“史德”,即“著述者之心术”。认为史官作史要力求做到“善恶褒贬,务求公正”,不能凭私意进行褒贬。

4.在史书编纂方法上提倡编修通史,主张将史籍区分为撰述、记注两类。

三.论述题:

(一)论述司马迁及其《史记》的历史贡献。

1.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约前87)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县)人。司马迁“年十岁则诵古文”早年师从董仲舒学习《公羊春秋》,跟孔安国研究《尚书》。20岁起开始游历各地。后回到长安后,担任郎中之职,出使巴蜀、云南等地。36岁的司马迁在洛阳受父亲司马谈遗命修史。后继父职为太史令。曾经主持《太初历》的修订。48岁时遭“李陵之祸”,以“诬上”罪被判死刑。后受宫刑。55岁左右,完成其代表作《太史公书》撰写。《史记》的内容

《史记》有12本纪,30世家,10表,8书,70列传,共130篇,52.65字,记载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两千多年的历史。

2.历史贡献:

1.创立了完备的纪传史体

《史记》五种史体各有渊源,但把这五种体裁有机地结合在一部书中,使它们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从而形成一种完备而严密的史体——纪传体,始自司马迁。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了史学家编写纪传体史书的先河。郑樵评价说:“使百代而上,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

2.确立了“详近略远”,重视当代史的撰史原则。

在《史记》130篇中,专记汉代有62篇,并记前代及汉代者11篇。自楚汉相争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100年的历史,《史记》用一半的篇幅来记载,反映了司马迁对当代史的重视。

3.在史料搜集和取舍上为后世史家树立了典范。

撰写过程中广采当时流传的先秦典籍。如《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等。注意利用朝廷收藏的文献档案。比如秦残留的文书档案及汉初封王、侯的策命盟誓等。再加上实地采访和实地调查得来的材料等;

而在在史料的收集和考辨中,奉行两个原则:

A、“考信于六艺”,认为儒经是核实史料可靠性的重要依据。“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B、“择其言尤雅者”:“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对奇异不雅的传说,他一般摒弃不用。

4.《史记》是历史和文学统一的典范。

《史记》首先是一部史学名著。书中所有人物事件,都是真人实事,不夸张,不虚构。它是一部实录,一部信史。

《史记》又是一部优秀的历史文学作品。司马迁能抓住文学的特点,通过种种艺术加工,忠实地塑造了各种类型的人物典型,使史学、文学两者结合并统一起来。

司马迁善于抓住主要情节,具体细致地描写人物的活动,避免了千人一面的概念化的叙述。这是司马迁人物传记的最大特色。

所以,鲁迅评价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

(二)论述司马光《资治通鉴》的史学贡献。

1.《资治通鉴》的史学贡献

记载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征淮南共1362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1)材料丰富,考证精详

司马光称“遍阅旧史,旁及小说,简牍盈积,浩如烟海”。(《进资治通鉴表》)十七史之外,引用史书达322种之多(见宋高似孙《史略》)。

《四库全书》称其“网罗宏富,体大思精,为前古之所未有”。

司马光注重史料的考证,撰写《通鉴考异》三十卷,选择比较可靠的史料修入《资治通鉴》。

(2)完善了传统的编年叙事法

1.《资治通鉴》吸取纪传体长处,将各种分散史料集中,把当时复杂的史事、多样的人物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2.用编年方法,按时间先后叙述史事发展变化的前因后果,使历史变得系统明晰。因此,《资治通鉴》避免了编年体的弊病,完善了编年叙事法。

(3)通过史论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 《资治通鉴》共有186篇史论: 其中“臣光曰”三字史论,共102篇。引用其他史家论赞的,有84篇。

这些议论,反映了司马光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看法,也体现了政治思想。

资治通鉴的史学贡献还突出在表现在他的史学思想上:

(1)突出史学的资政的作用

司马光提出作史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2)主张据事直书,反对正统观念

《资治通鉴》尽可能符合客观史实,强调“无所抑扬,庶几不诬事实,近于至公”。

《资治通鉴》“非若《春秋》立褒贬之法,拨乱世反诸正也。正闰之际,非所敢知,但据其功业之实而言之”。

(3)反对神鬼怪异之说,重于人事

《资治通鉴》对有关神鬼怪诞记载,一概不加采录。主张“治人不治天”,在人事作用上谈历史盛衰。

(4)强调维护礼制,宣扬“尊君”的英雄史观。

司马光认为等级名分礼制的维持,是封建社会长治久安的关键。其重点在于尊君,认为“夫治乱安危存亡之本源,皆在人君之心。”

(三)论述明清时期史学发展的特点。

1、大规模官修史籍活动

由明清政府组织的大规模修史活动频繁,编纂了大量卷帙浩大的历史著作。其特点:

第一,据李晋华《明代敕撰书考》统计,官修史籍有100余种,清代官修史籍达150余种。有《元史》《明史》《明清实录》“七《通》”等名著。

第二,明清官修史籍集中在前中期,体现“盛世修史”的特点。

第三,所修史籍多为典章制度史,是当时官方史学服务于政治的表现。第四,大规模官修史籍活动中蕴含封建统治者的文化专制因素。

既通过笼络知识分子阶层修史以强化意识形态控制,又通过“焚书禁史”(明朝“焚《通纪》案”、“禁李贽著作案”,清代“庄廷鑨《明史》案”等)以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2、史著的丰富、体裁的创新和理论的发展

第一,《明史艺文志》分“史部”为10类,著录史书1378部,共27547卷;《清史稿艺文志》分16类,著录史书2473部,共57995卷。

第二,史书体裁不断创新,历史撰述向专史方向发展。

其一,分学术、制度、个人、地方、军事等专史。其中,以梳理学术源流的思想学术专史最为突出。如冯从吾《元儒考略》、周汝登《圣学宗传》、孙奇逢《理学宗传》、黄宗羲《明儒学案》《宋元学案》等数十种。

其二,既反映历史演进大势、又记载社会历史全部内容的纪事本末体,走向综合体裁。

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元史纪事本末》,张鉴《西夏纪事本末》,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马骕《左传事纬》等。

马骕《绎史》采用纪传、纪事本末、学案、典制等体,附以世系图、地图和年表。

第三 史学理论获得重大发展。

其一,刘知几《史通》重新获得重视和研究。

明代陆深《史通会要》、李维桢《史通评释》、王惟俭《史通训故》,清代黄叔琳《史通训诂》和浦起龙《史通通释》等。

其二,明代卜大有《史学要义》、胡应麟《史学占毕》,到清代章学诚《文史通义》等史学理论专门著作的撰写,显示史学理论探讨的不断深入。

其三,明代王阳明到清代章学诚相继提出“六经皆史”,促进史学摆脱经学的羁绊,提高了史学的独立地位,同时也促使学术由考经向考史发展。

3、历史批判与学术总结的出现

第一,明清时期,不断出现反映时代抗议精神的私家史学著作。

明代祝允明《罪知录》皆“举、刺、予、夺,言人所不敢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李贽《焚书》《藏书》“颠倒千万世之是非”、“独出胸臆,无所规放”(《藏书》卷首)。

直至清初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王夫之《读通鉴论》、唐甄《潜书》等,均为历史批判的名著。第二,出现整理性的学术总结运动。

从明代中期杨慎、焦竑、陈第、方以智开始复兴“古学”,“风气既开,国(清)初顾炎武、阎若璩、朱彝尊等沿波而起,始一扫悬揣之空谈。”(《四库全书总目》卷119《通雅提要》。)到清代中期兴起了以文献考据为手段,对数千年的历史文献进行全面总结和情理的高潮。

其一,出现三大考史名著。

其二,发展了文字、音韵、训诂、版本、目录、校勘、辑佚、辨伪等一系列科学的学术方法。

4、史学与社会的联系紧密,不断走向社会深层

第一,历史的教育功能受到社会各阶层的普遍重视,历史普及读物大量涌现。

如《资世通训》是明太祖“思以化民成俗,复古治道,乃著是书,以示训戒。”(《明太祖实录》卷97),以及《宗藩昭鉴录》《相鉴》《武士训戒录》等等。

明代马维铭《史书纂略》“取二十一史本纪、列传,各撮取大略,汇为一编。”

清代有《廿一史约编》《廿四史约编》《史略》等等,均是通俗史学著作。第二,史学的社会功能得到各阶层的广泛认同,史学经世致用的观念深入人心。

明代心学家王畿提出“儒者之学务于经世。然经世之术约有二端:有主于事者,有主于道者。”(《龙溪王先生全集》卷1)

陈子龙《明经世文编》、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贺长龄《清经世文编》等。

5、中西文化交流加强促进域外史地著作的兴盛

第一,郑和下西洋,马欢《瀛涯胜览》、费信《星槎胜览》和巩珍《西洋番国志》为明初中外交通史书。第二,明中期,张燮《东西洋考》,李言恭《日本考》,郑若曾《朝鲜图说》,严从周《殊域周咨录》等,为东西洋历史地理著作。蔡汝贤《东夷图说》指出“日本横于海上,其心叵测,沿边二十六郡忧殷哉„„有经世之责者试思之。”(《东夷图说·总说》)

第二篇:中国史学史复习资料

1.编年体:是我国最早的史书编纂体裁之一。孔子删定的《春秋》采用编年体,初步将人物、地点、时间、事件四个因素结合起来记叙历史,它已有了明确的时间顺序,把事件有系统地按年代先后加以编排,上下连贯,从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发展过程。这种体例经过《左传》作者做了进一步的完善。

2.纪传体:是以记载历史人物事迹为主的史体。创立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该书以本纪记载历代帝王的事迹和国家发生的重大事件;以表的形式谱列年爵;以书的形式记历代典章制度;以世家的形式记载诸侯公卿的事迹;以列传的形式记社会各阶层人氏的事迹。以后历代正史均沿用这种史体!

3.《通典》:唐代著名史学家杜佑所著。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典章制度通史。该书所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唐玄宗天宝末年(也涉及到历代的典章制度。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等九门,对每一种制度,都能综惯古今,溯源明流。该书为编写制度通史开创了先例

4.《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包含 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记述了上起黄帝、下讫汉武帝三千多年间的诸多方面的历史,其内容丰富,堪称为一部体大思精的百科全书。《史记》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让历代学习。其记录的时间、范围广泛,事迹全面,人物丰富,涉及典籍面广,在史料搜集取舍上,为后世树立了典范。司马迁编写《史记》时,尊重史实,秉笔直书,重视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重视用社会经济生活来探索历史发展的原因,这些进步思想对史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5.《史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史学理论著作。作者刘知几,是我国古代社会杰出的史学家。《史通》共20卷,对唐代以前的史学著作和史学家做了系统的总结,并提出了刘知几个人的修史主张。著名的“三长论” 和“直笔论”。认为一个优秀的史学家必须具有才、学、识三长,而以识最重要,对于写史,刘知几主张“直笔”,要做到“不掩恶,不应美”,“不避强御”,“无所阿容”,反对迎合权势或从个人恩怨出发歪曲史实。这些卓越的见解,对后世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刘知几强调人事在历史上的作用,认为历史是变化和发展的,评价人物和事件应从当时的客观形势出发。他还反对是古非今,认为不应“以先王之道持今世之人。

6.《文史通义》是一部史学理论著作。它是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的代表作,与刘知几的《史通》一直被视作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双璧。《文史通义》共8卷,包括内篇和外篇两部分,内篇5卷,外篇3卷。但是,由于该书版本很多,内容不尽一致。1921年,吴兴刘承干所刻《章氏遗书》本,《文史通义》内篇增1卷,《文史通义》“史所贵者义也,而所具者事也,所凭者文也”。史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其一,“六经皆史”论。关于我国史学的源流,《文史通义》开卷便宣称“《六经》皆史也”。其二,有关历史编纂学问题。这是该书的主要内容之一:章氏发展刘知几的史学理论,于“才、学、识”之外,提出“史德”问题。他说:“史所贵者义也,而所具者事也,所凭者文也。”(《史德》)具备“义、事、文”方可称为“史学”。“义”指历史观点,“事”指历史事实,“文”则是表达的文笔。在章氏看来,三者以“义”为主,而“事”与“文”不过是求“义”的根据和技巧而已。其三,把方志作为一门专门的学问。由于章学诚是封建社会末期史家,在《文史通义》中,有其高于前人的评论,但也摆脱不了宣扬纲常礼教之例,如他把谤君和怨悱的人说成“乱臣贼子”、“、”名教罪人"

7.二重证据法1925年由王国维提倡,把发现的史料与古籍记载结合起来以考证古史的方法,对20世纪中国学术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作为一种重要的治史观念和方法,是20世纪初年中西学术交融和新史料大量发现刺激之下的产物,此为其所具有的强烈的时代性。在利用殷墟甲骨、西域简牍、敦煌文书等新出地下资料进行多方向多层次的大量研究的情况下,王国维最终总结出了综合利用“纸上材料”和“地下新材料”的著名的“二重证据法”,这是王国维昭示后人的一条十分重要的历史研究方法,影响深远。

8。《海国图志》:魏源著,是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书中介绍和传播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特别是战舰和火器生产技术;系统的的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和辩证关系。是一部研究鸦片战争的经验教训,探寻向西方学习富国强兵之路的维新思想的启蒙书!

中国古代史学产生应该具备哪些基本条件?(1)文字的发明。没有文字就不可能有史书,对于某件事情,如果没有文字记载,单凭记忆,不可能长久。有了历史记载的材料,才能编纂成史书和产生史学。(2)历法的产生。因为史学史以时间为基础的,有了历法才能推算时间,确定岁时年月。一部史书如果没有确定的时间,即使史料载丰富也是毫无简直的。(3)历史意识的产生。统治阶级的需要以史为鉴,作为施政的依据;同时作为教育后代的教科书等

9.《 史记》与《汉书》在体例在体例在体例在体例、、、、内容等方面有哪些差异?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西汉武帝约三千年的历史。《汉书》是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仅记载西汉一代历史。在体例上,《汉书》对《史记》体例进行了改造,如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同时创设了《惠帝纪》、《地理志》、《食货志》、《艺文志》等。在一些人物的传记中,增入大量有用的文献,如《董仲舒传》全文收入了他的“天人三策”,《食货志》中收入董仲舒的“限民名田说”等。《汉书》还详细记载了昭、宣、元、成、哀、平及新莽历朝的历史)《)《)《)

10.刘知几的史学贡献

1、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唐以前史学发展状况,使史学评论走上了独立发展道路。

2、揭露了古史记载的虚伪,批判了盲目崇拜古代,迷信圣人的观念。对古人和经典进行了批判,体现了一种不盲目崇拜古代、不迷信圣人和经典的批判精神。

3、提出整套修史方法,规范史书修撰环节。对史料:主张“采摭群言”,对“阙之不足为少,书之唯

益其累” 的材料,必须坚决舍弃;论史事:主张荀悦、干宝提倡的“五志”,再广以“三科”,反对“四烦”; 论人物:选择恶可戒世、善可劝后者,反对“愚智毕载,妍媸靡择”。

4、论述了各类史体的长短得失,提出了史体特别是纪传体的发展方向。

(1)论古今史体,归为“六家”。认为古代史学是发展变化的,史书体裁是不断演进的,他把古代史籍分为记言体、记事体、编年体、国别体、通代纪传体、断代纪传体六家,并一一考镜其源流发展、宗旨意趣和利弊得失。(2)对编年、纪传二体短长进行剖析。编年体按年记事,但人物或有或无,或详或略。纪传体内容丰富充实,但纪传体多重复,时间概念不清。“二体”各具短长,尤其对纪传体的体例和结构作了理论总结。

5、爬梳了史官制度的发展,揭露了史馆修史的弊病(1)史官制度的发展:在《史官建置》篇,刘知几对唐初以前的史官发展脉络加以条梳。(2)唐代设馆修史的五大弊病:人浮于事,各不相下;史料保存制度不健全;难以直书;监修者众,史官无所适从;监修不当,铨配无 法。

6、提出“史才”标准,奠定后代史学人才标准 史官素质:彰善贬恶,不避强御;编次勒成,郁为不朽;高才博学。史学人才标准:史才须有三长,世无其人,故史才少也。三长:谓才也,学也,识也。“才”:组织史料和表达的能力;“学”,有渊博的历史知识,掌握丰富的历史资料;“识”:是对历史是非曲直的观察、鉴别和判断的能力。

郭沫若的史学贡献

郭沫若开辟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国历史的科学道路。他在1929年写成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试图以马克思主义解释中国历史发展全过程的著作。《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论证了中国历史上有奴隶制的存在,而奴隶制是由原始公社制转化而来,奴隶制本身后来又转化为封建制。它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学说是一个普遍的规律,而中国历史的进程同样是受这个普遍规律所制约的。这是郭沫若对中国史学的重要贡献,也是有利于中国革命的重要论点。郭沫若出版了《青铜时代》和《十批判书》,这是研究先秦学术思想的姐妹篇,他还为中国古史研究作出了文献学方面的卓越成就,他在古文字学、古器物学的研究上有很深的造诣。他根据形式、花纹、文体和字体,为中国青铜器的分期提出了权威性的看法

第三篇:中国史学史教程复习资料

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1、史学史定义:史学史是研究历史学发生、发展及各时期史学活动状况的学科、它有着清理史学遗产、阐明史学演进过程和揭示史学发展规律的任务。(对象与任务)

2、史学史研究的内容:(1)历史观(2)史学思想和史学理论(3)史学评论(4)历史编撰(5)官方修史制度(6)史家及史学机构的史学活动

3、范围:

第一章 中国古代史学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第一节

 中国最早的历史典册—《尚书》和《诗经》  《尚书》和《诗经》中的《雅》、《颂》是中国最早的历史典册。但它们比卜辞、金文记载有更鲜明的官文书性质,也有更明显的自觉意识。

1、《尚书》

《尚书》上所记的内容,都是殷、周王朝的大事。

《尚书》中有多处提到“册”、“典”。

《尚书》中的《商书》和《周书》各篇在表述形式以记言为主。

《尚书》在史学萌芽时期的重要成就,是它发展了金文记载中的自觉的历史意识和历史鉴戒观念。

2、《诗经》 《雅》、《颂》:作为史诗来看,它们半是文学,半是历史。对先王功业的歌颂,是对后来史学在人物传记等方面的发展,都包含着创始的意义。

3、国史

所谓国史,是指周王朝和各诸侯国的史册。(1)国史的特点:

国史在形式上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人物活动和活动连续性的记载条件。

在内容上主要是对于贵族活动的记录,在书写工具上主要是“书之竹帛”,而不是“镂之金石”。

历史记载上出现有人物活动的连续性,这是国史的一大特点,更具有史书的性质。(2)国史的表述形式:一种是只记某时有某事发生。第二种形式是写出史事的过程。第三种形式是记言,或以记言为主,或记事又记言。

第二节 私人历史撰述的出现

一、孔子和《春秋》

1、体例与内容

《春秋》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上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下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历鲁12公,共242年的历史,现丰约16500字。

2、《春秋》的特点:(1)“属辞比事而不乱”,即缀辑文辞、排列史事都有一定的规范,全书井然有序。初步创立了中国编年体史书的雏形。(2)《春秋》在撰述上的成就,言少而意明,意义深远,表述婉转而又顺理成章,直言其事而无迂曲,能起到惩恶劝善的作用。

二、《左传》和《国语》:《左传》和《国语》是战国早期的私人撰述,是记述春秋时期史事最重要的两部史书。

1、《左传》:编年体史书

2、《左传》的特点:(1)《左传》在历史编撰上扩大了编年体史书的容量。(2)《左传》在历史表述上的艺术性,以写战事、写辞令尤为突出。(3)《左传》在内容上有一个鲜明的特点,是详细地记载了春秋时期民族交往的活跃和民族组合的进程。(4)《左传》作者重视民族关系的记载,在中国史学的民族史及民族关系史撰述上有开创的意义。

3、《国语》:它是分国记言之书,以政治言论为主的文献汇编。不是一人一时所完成的。包含了不少有价值的政治见解和历史见解,这使它在先秦的史书中具有鲜明的特色。有着意记述历史发展过程的部分。在历史表述上比较突出的一点是,善于指陈历史形势或对重大政治事件作出历史的总结。

4、评价:《左传》和《国语》在历史思想上都反映出战国早期的历史特点。

它们不像《尚书》、《诗经》那样笼罩着“天命”和“上帝”的神秘气氛,而是面向人间的历史。

它们发展了《春秋》重人事的进步思想,但又不像《春秋》那样据守周礼,而是重视人事的发展和历史人物对社会变动的认识。

《左传》和《国语》都写出了大量的在历史进程中的人,写出了他们的活动、议论、风貌。这是在以前的历史记载中所没有达到的成就。

《左传》和《国语》虽然都还记载了一些卜筮、星占、鬼神故事,但在全书中不占重要地位。

三、《竹书纪年》、《世本》和《战国策》

1、《竹书纪年》:现今所知中国史学上最早的具有通史雏形性质的作品。它记事,起自夏、殷、周,止于战国后期。魏国史官的私人撰述。

2、《世本》:是一部早已亡佚的通史雏形性质的撰述。它是从传说中的黄帝一直写到战国末年的通史。

3、《战国策》:主要是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辩士的活动及他们的策谋权变,也记载了一些军国大事和社会情况。按国家编定次序。以记言为主。所写辞令,善于铺陈形势,阐述利害,意在打动和说服对方。于描写人物,而且往往是在记言中显示出人物的精神及思想的变化。

第三节 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的诞生

一、司马迁撰《史记》的贡献

1、开创纪传体通史之先河。

2、开创了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各种知识的综

合纂史方法。

3、重视近当代史。

4、敢于秉笔直书。

二、司马迁的历史思想: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1、“究天人之际”:

(1)首先强调是天人之分,即天道与人事是不相干的;

(2)其次是对汉武帝时盛行的封禅祭祀、祈求神仙的活动予以揭露和批判;(3)第三是在刻意写出人事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通古今之变”:

(1)是对历史的演进过程提出较为完整的看法;(2)是贯穿了历史的变化与历史进化的观点。

(3)是提出了“物盛则衰,时极而转”的历史命题。

三、司马迁的史学思想:

1、他的史学发展意识。

2对他的史学的社会作用有深刻的识:最高宗旨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中层次为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个部分各自的总的撰述目标。基础层次是对全书每一篇都交代其撰述思想的考虑。

3、十分重视对历史撰述宗旨的阐说。

4、强调对于历史文献的认真辨析,提倡“好学深思,心知其意”的治史态度。

第四节 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的形成 纪传体:

一、班固和《汉书》

1、班固的生平

其父班彪是东汉初著名学者,对史学的贡献:写《史记后传》65篇;写《前史略论》,评论司马迁。从父读书,入太学,作兰台令史,写《汉书》,及东汉史;窦宪被杀牵连下狱,死于狱中,汉书未成,班昭受命写八表,马续写天文志。

2、《汉书》的价值:

(1)首创了纪传体断代史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体例全袭《史记》而略有变更。(2)扩大了书志的范围.(3)《汉书》的文学成就相当高。

(4)扩大了对少数民族和邻国历史的记载。(5)保存了丰富的文献资料。(6)保存了丰富的文献资料。

3、《汉书》在编撰上的特点:

(1)以西汉兴衰为断限,突出西汉皇朝史的地位。(2)撰述重点为汉武帝太初以后史事。(3)内容丰富,结构严谨。

4、《汉书》的主要特色和成就

(1)掌握了较丰富的资料,并重视审查资料,辨别真伪。(2)善于利用前人研究成果,加以创造性的发展。(3)《汉书》在编纂形式上,整齐了纪传体的体例。

(4)其成就一是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文化较详尽的记载,扩大了历史研究的领域。

5、班固的历史观

(1)宣扬五德始终说与君权神授说,他在书中特立《五行志》宣传阴阳实异学说。(2)积极维护封建秩序。

(3)宣扬性三品的唯心观点,突出表现在《古今年表》上。表中把人性分为“上智”、“中人”、“下愚”,抬高统治者,丑化劳动人民。(4)较浓的正宗思想。

第二章 中国古代史学的全面发展

第一节 “正史”撰述的诸多成就

一、范晔和《后汉书》

1、范晔[东晋隆安二年(398)-刘宋元嘉十二年(445)]字蔚宗,23岁入宋,35岁任尚书吏部郎,同年被贬为宣城太守,著《后汉书》,10纪80列传成,而志未成。

2、《后汉书》 体例、内容与评价

(1)依时而进,创立七种新类传:党锢、宦者、文苑、独行、方术、逸民、列女(2)议论风生而为《汉书》所不及(3)以文传意,语言文学成就高

3、《后汉书》的特点

①范晔删削众家后汉史,在材料整理上博采诸家。总之,范哗对众家东汉史的“整理”之功,更便于反映出东汉时期各类人物的事迹和风貌 ②范晔的历史评论,是《后汉书》的精华所在:首先,他对东汉时期的治乱得失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次,范晔的人才论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第三,范晔的历史评论还表明了他在历史观上的朴素唯物倾向。他批评佛教、种种方术。第四,范晔的历史评论,显示出他对东汉时期学术史的兴趣和见解。第五,《后汉书》的其他类传都写的“笔势纵放”,颇多精彩之处。范晔的史论,言深意远,用词典雅,笔势纵放,在史学史上是不多见的。二 陈寿和《三国志》

1、《三国志》是唯一兼记魏、蜀、吴三国史事而又保存至今的著作。

2、《三国志》记事,起于东汉灵帝光和末年(184年)黄巾起义,迄于西晋灭吴(280年),不仅仅限于三国时期(220~280年)的史事,故与《后汉书》在内容上颇有交叉。

3、从《三国志》看陈寿的史才

(1)首先是他对三国时期的历史有一个认识上的全局考虑和编撰上的恰当处置。(2)陈寿的史才,还在于他善于通过委婉、隐晦的表述方法以贯彻史家的实录精神。(3)陈寿的史才还突出表现在叙事简洁

4、《三国志》的价值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魏志》的详细(2)《蜀志》简明。它仅占全书的三分之一,但是叙述扼要,简明得体(3)保存了重要的史料。

5、裴松之与《三国志注》

(1)裴松之(372-451),仕于晋宋之际。宋文帝以《三国志》过于简略,命裴松之补注,元嘉六年(429),裴松之撰成并奏上《三国志注》,文帝善之,称为“不朽”之作。(2)裴注的内容:补阙、存疑、纠违、论辩

三、《宋书》、《魏书》

(一)《宋书》的特点:

1、在列传中创立了家传的形式

2、在类传中,首创了《孝义传》,标榜“孝行”和“孝廉”

3、创《索虏传》以记北魏史事和南北关系

4、该书的“志”在文字上几乎占了全书的一半,而在价值上更超出了纪传,是司马彪《续汉书》八志之后的重要著作。

(二)《魏书》的主要成就:

1、它是在历代“正史”中第一部少数民族上层集团为统治者的封建皇朝史

2、在编撰上有特点,如《序纪》追叙拓跋氏的远祖上至20余代史事;称东晋为“僭”,是说明北魏是正统皇朝,称宋齐梁为“岛夷”,是说明北魏是中原先进文化的继承者

3、在历史观上,与沈约和萧子显有相似之处,宣扬天命等。四、五代史纪传和《五代史志》

(一)太宗贞观十年撰成的五代史包括:《梁书》56卷,姚思廉撰。《陈书》36卷,姚思廉撰。《北齐书》50卷,李百药撰。《周书》50卷,令狐德芬撰。《隋书》55卷,魏征撰。

(二)《五代史志》特点是:1它综合并囊括了除前史符瑞志以外的全部内容,是正史中书 4 志撰述以来的一次总结性成果2它反映出撰述者对于天道、人事在认识上的逻辑发展。3其中的《经籍志》是以目录书出现的学术史专篇,精炼地概括了唐初以前的文化典籍和学术流变,是继刘向刘歆之后一次更大规模的历史文献典籍整理之总结性成果。

五、新修《晋书》和《南史》、《北史》

1、新修《晋书》(1)内容:《晋书》记事,起于泰始元年(265年),迄于元熙二年(420年),含西晋4帝、东晋11帝共156年史事,并追叙晋室先人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在东汉末年和曹魏时期的活动,还包括了大致跟东晋同时存在的北方十六国史事。

(2)成就:首先在于它写出了两晋历史的全貌,弥补了以往诸家晋史的缺憾。《晋书》的成就还突出地表现在它对民族关系在历史撰述上的处理。《晋书》的10篇志是天文、地理、律历、礼、乐、职官、舆服、食货、五行、刑法,写出了两晋的典章制度。

2、《南史》、《北史》: 李延寿秉承家学撰成《南史》、《北史》二书。《南史》,起宋永初元年(420年),迄陈祯明三年(589年),包括宋、齐、梁、陈四代170年史事,编为本纪10卷、列传70卷,合计80卷。《北史》,起魏登国元年(386年),迄隋义宁二年(618年),包括魏、齐、周、隋四代232年史事,编为本纪12卷、列传88卷,合计100卷。两书共180卷

第二节 多种撰述的出现

 史著类型多样,许多类型前所未见。

① 纪传体的地位进一步巩固:A、陈寿《三国志》B、范晔《后汉书》 ② 编年体 蓬勃发展——东晋袁宏《后汉纪》

③ 地方史、历史地理:A、常璩《华阳国志》B、郦道元《水经注》、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 史评:有三类:评史事、评史书、评史家;《文心雕龙·史传》论述史家腰直笔写信史、修史丰富、纪传编年二体的得失、历代史书的得失。

 史考:是考证史实,驳议辨疑。谯周《古史考》25篇凭借儒家经典以纠正司马迁的谬误。观点保守,有很多不符事实的地方;但揭开了古史考辨的序幕。皇甫谧《帝王世纪》起太昊,止汉魏,专记帝王事迹。徐整《三五历纪》从人类起源记起一直到汉魏。荀勖、和峤等整理《竹书纪年》。 史注:裴松之《三国之注》、裴駰《史记集解》、郦道元《水经注》、刘昭《后汉书注》  杂传:借人物事迹反映历史内容

 史要:节取原书,删繁就简,为普及历史知识而作。 典志类:记典章制度。家史: 谱牒: 别传:

第三节 史学理论的发展-刘知几和《史通》

一、刘知几的史学批评意识:刘知几的史学批评意识,得力于他在史学上的修养;他还受启示于当时修史的实践,这也是他撰写《史通》的直接动因。

二、《史通》的主要内容:《史通》20卷,包括内篇10卷39篇,外篇10卷13篇,合52篇。内篇是全书的主要部分,着重阐述史书的体裁、体例、史料采集、表述要求和撰史原则,而以评论纪传体史书体例为主。外篇论述史官制度、正史源流,杂评史家、史著得失,并略申作者对于历史的见解。

三、刘知几对史学的贡献:

1第一次对中国史学作了比较全面而详细的总结。主要在史纂学方面。可与王充的《论衡》刘勰的《文心雕龙》相比美。

2表彰直书,指斥曲笔。史家要做到“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

3批判盲目崇拜古代,迷信圣人的观念。指出古人对尧舜禹孔子的推崇是一种虚美。4对历史编纂学提出许多重要建议:如不写天文志,建议增加都邑、方物、氏族志。

5指出史家须具备的条件:才是辨别史料的能力;学是指读书搜集史料的学问;识是对史事的见解。

6文字表述应用当代文字。

7在修史制度方面,反对设史馆修史,主张个人修史。

四、刘知几的“史才三长”说:“才”主要是指掌握文献的能力、运用体裁、体例的能力和文字表述的能力;“学”指各方面的知识,主要是文献知识,也包括社会知识和自然知识;“识”是指史家的公正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和胆识等。

第四节《通典》——第一部典章制度史

一、杜佑的生平杜佑(735—812年),出身于名门,其孙为杜牧。不满20岁即“荫补”入官,78岁致仕,近60年为官。经玄肃代德顺宪六朝。766年开始写《通典》,801年完成,历时36年。他是通晓史学的政治家,又是精于政治的史学家,《通典》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种双重价值。

二、《通典》的主要内容和史学价值

1、内容:二百卷,上自唐虞三代——下迄天宝之末(必要时上溯轩辕,下探肃代);九大门类: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

2、价值:(1)创立了典制体通史的新体裁(2)创新了编撰典制的新体例(3)保存了丰富的古代史料

三、杜佑的史学思想的特点:

1、具有勇敢的批判精神

2、重实际,讲功效,把对历史的认识转化为现实的实践

3、把握了社会的症结、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第三章 中国古代史学的繁荣

第一节、正史、政书和地理书的编修

一、两《唐书》的编修:后晋刘眗《旧唐书》;北宋仁宗时,宋祈、欧阳修《新唐书》

二、两《五代史》的编修:宋太祖时,薛居正监修《旧五代史》;宋仁宗时,欧阳修私撰《新五代史》

三、元修宋辽金三史

1、三史的修撰及特点

(1)宋史:24史中部头最大,496卷,编修时间最短。脱脱对三史编修的贡献:良好的政治环境、义例、经费。宋朝有一套完备的修史制度,史馆所存资料全运到大都国史院。特点:最大特点是材料丰富;有15志,为24史所仅有;本纪的书法以宋为正统;列传的编撰原则是,人臣有大功者,虽父子各传,其余以类相从。

缺点:成书仓促,混乱、错讹极多;详北宋略南宋;宋元战争中隐讳不少蒙军失利的史实;对元朝多加辩解。(2)辽史:

特点:资料珍贵;创设了一些表、志;附有《国语解》1卷,对契丹语汇作译解;理学思想浓厚。

缺点:成书仓促,因此重复、错误、失载很多。

6(3)《金史》:

特点:保留较完整的金史;独设交聘表,记与宋、夏、高丽的交往;志较详;有国语解。理学思想浓厚。

缺点:褒贬有些失实;考订不精。

四、《元典章》 和《元经世大典》

1、《元典章》:是至治二年(1322)以前元朝法令文书的分类汇编,全名《大元圣政国朝典章》。《元典章》是研究元代历史不可缺少的重要文献之一﹐全部内容都由元代的原始文牍资料组成。元代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在书中都有具体生动的反映。有关贵族和官僚的特权﹑封建的身份等级制﹑对民众的剥削压迫﹑不平等的民族等级划分等方面的资料十分丰富。

2、《元经世大典》:元代官修政书。又名《皇朝经世大典》。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编纂﹐赵世延任总裁﹐全书分为十篇:君事四篇﹐即帝号﹑帝训﹑帝制﹑帝系﹐别置蒙古局负责修纂﹔臣事六篇﹐即治典﹑赋典﹑礼典﹑政典﹑宪典﹑工典﹐各典复分若干目。

第二节、《资治通鉴》

一、司马光生平:自幼爱好文史,政治上反对王安实变法,居洛阳15年专门修《资治通鉴》,哲学、文学、史学上皆有造诣。

二、编著《资治通鉴》的动因:1自幼的宏愿2北宋积弱局面3司马光渊博的学识4宋神宗的支持

三、《通鉴》的巨大史学价值:

(1)保存了丰富的古代史料,引书330种;

(2)取材谨严,考证精详,建立了优良的考史方法;(3)融会多种史体,发展了编年体裁;(4)历史价值、文学价值都很高;(5)在历史编纂学上有极大价值。

四、司马光的史学思想:1鲜明的鉴戒史观2史学思想的核心是“礼”3宣扬“尊君”的英雄史观4治史态度不在《春秋》笔法上下功夫,具有求实考信的精神5在天命观方面,主张“治人而不治天”。

第三节《通志》和《文献通考》

一、《通志》

1、郑樵简介:北宋后期南宋初期人。一生勤奋读书,北宋灭亡后不问外事,专心学问30年“风晨雪夜,执笔不休;厨无烟火,诵记不绝。”喜好游历,实地调查。知识广博,对文字学、金石学、天文、地理生物都有研究。南宋高宗 时作过枢密院编修,旋即辞职,一生完全是个学者。一生著述84种,其中通志200卷最著名。

2、《通志》的内容:是纪传体通史,200卷,有帝纪、列传、年谱、略;前三部分是抄撮而成,而略部最有价值,与《通典》、《通考》并为典章制度史。略有20:礼、职官、选举、刑法、食货、地理、器服、天文、灾祥、谥、乐、艺文、校雠、图谱、金石、昆虫、草木、都邑、六书、七音。

3、《通志·二十略》的价值:(1)比断代史的志的类别多

(2)其中8略是过去的志中所没有的,氏族、六书、七音、都邑、校雠、图谱、金石、昆虫草木。

(3)略的内容不管前人有无记过,都是“自有所得,不用旧史之文”。

7(4)通志一书在史学上的贡献除略的价值外,还在于它的史学思想。

4、郑樵的史学思想(其史学思想与刘知几、章学诚并称)(1)会通思想。:一是纵的通,主张通史反对断代史,扬马拟班;二为横的通,各种学术之间要通,“集天下之书为一书。”(2)提倡修史成一家之言

(3)反对妄学春秋褒贬法,反对作者议论褒贬,“读萧曹之行事,岂不知其忠良。见王莽、董卓之所为,岂不知其凶逆。”

(4)主张史书纪实迹,削去“妖学”的“五行相应之说”。(5)倡导求实的学风,反对空谈义理与专务辞章之学。

(6)研究学术必须进行实际考察。为研究天文常常夜不睡觉,研究昆虫常常到山里、农村与田夫野老相处。

二、《文献通考》

1、作者:马端临,(1254-1323年),字贵舆,号竹洲。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宋元之际著名的历史学家,著有《文献通考》、《大学集注》、《多识录》。他为谋求治国安民之术,探讨会通因仍之道,讲究变通张驰之故,以杜佑《通典》为蓝本,完成《文献通考》。

2、《文献通考》:348卷,记上起三代,下终南宋宁宗嘉定五年(1212)的典章制度。唐天宝以前史实,以杜佑《通典》为基础作拾遗补缺;天宝以后至宋嘉定五年,加以续修。共分24门,其中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物异五门为作者自创。所载宋制尤详,多为《宋史》各志所未备。《文献通考》为三通之一,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3、马端临的史学思想

(1)主张“会通因仍之道”。

(2)对历史的“相因”说提出了新的认识:他认为,历史上历代的“理乱兴衰”是不可以继承的,但历代的“典章经制”却可以继承。

(3)从理论上对“文献”作了界定:他认为,所谓的“文”是侧重在史料的汇编和考订上,信而有征,重在叙事;而所谓的“献”是侧重在类辑前人的议论上,重在论事。

3、马端临的进步的历史思想

(1)马端临十分重视历史上的社会经济活动,发展了《通典》“食货为之首”的唯物思想。(2)对待异常的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以唯物的观点加以解释。(3)历史思想中的辩证因素。

(4)历史进化思想及史论的进步思想。

4、《文献通考》的文献价值(1)《文献通考》叙宋代典制是为详细。(2)《文献通考》比《通典》详细。(3)《文献通考》在文献学上的价值。

第四章 中国古代史学的总结和嬗变

第一节 历史批判精神和经世致用史学思想的发展

1、王夫之史论的历史价值

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明末清初重要思想家和历史学家。晚年定居衡阳石船山,故学者称他为船山先生。《读通鉴论》:这是一部根据《通鉴》所载史事,用评论历史的形式来发表自己政治主张和历史哲学的史论专著。从思想上看涉及上自三代下至明朝的许多重大历史问题。

史学思想:关于发展进化的历史观;精于辨析的兴亡论;重视以史学经世致用史学思想

2、顾炎武的经世致用史学思想

顾炎武,字宁人,初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后因避仇,变姓名为蒋山佣,学者称为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1613-1682)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和著名的史学家。《日知录》是顾炎武一生考证史事的结晶,是一部包含学术思想、政治见解在内的重要著作。

经世致用思想:力倡经世致用之学,总指导思想是“文须有益于天下”。批判封建主义,体现出民主主义思想。

第二节 官修史书的多方面成就

第三节 历史考证的辉煌成果 1.王鸣盛与《十七史商榷》 内容:(1)文字校勘:这是全书的重点(2)典制考证:考证以地理、官制居多。(3)对史书及其作者进行评论(4)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 2. 赵翼与《廿二史札记》 内容:(1)评论各史体例之得失(2)指出各史材料的来源(3)评论历史事件和人物:这是本书的重点。

3.钱大昕和《廿二史考异》 内容:(1)考校年代、地名之异同(2)厘正史书所载史实之失误(3)考辨后人妄改与伪托(4)补阙及训释(5)阐发史家作史之旨意

第四节 章学诚和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终结:《文史通义》

一、章学诚其人:章氏字实斋,号少岩,浙江绍兴人。生活于“乾嘉盛世”,出身于中小地主家庭。一生穷困潦倒。著作有《校雠通义》、《文史通义》、《章氏遗书》。

二、《文史通义》:是一部纵论文史,品评古今学术的著作。该书著作的目的:一是阐明史学的意义;二是评论文史著作编纂等方面的得失;三是评论当时学风流弊、世教民俗。

三、章学诚的史学思想:

1、主张史学要“经世致用”:章氏提出“史学所以经世”的观点,就是要史学为现实社会服务。他既反对理学的“空言义理”,又反对乾嘉考据学者长于考据而不言经世的学风。

2、阐发“六经皆史”的观点,认为无经史之别。

3、意义:一是扩大了历史研究、史料搜集的范围;二此说是针对宋学空谈性命、离事而言理,认为“六经皆载道之书”的错误思想;三批评了“汉学家”只知终日为经史考证补订,不敢面对世事的学风。指出六经所载,无不切合当时人事。

4.在史书编纂方法上提倡编修通史,主张将史籍区分为撰述、记注两类。5.创立了“方志学”:他认为地方志应包括:通志(如纪传体史书的内容)、掌故(如历代会要内容)、文征(乡贤传和文选的内容)。把方志提高到史书地位,使方志成为方志学,这是章氏对史学的重要贡献之一。

第五章 中国近代史学的兴起

第二节 边疆史地研究的开展

一、张穆与《蒙古游牧记》

1、张穆(1805—1849),又名瀛暹,字诵风,山西平定人。生平讲求经世之学,于兵制、农政、水利、海运、钱法等莫不究心。鸦片战争后,对边疆安全与中外交涉形势深怀忧虑,提出了一些巩固边防的设想,并尖锐指斥签订《中法黄埔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对国家主权的损害。凡经史、小学、天文、算术,皆所博通,尤精西北舆地之学。著有《顾亭林先生年谱》、《阎丘潜先生年谱》、《魏延昌地形志》等。《蒙古游牧记》为其代表作。

2、体例及内容:《蒙古游牧记》依地志体例写成,依蒙古所有部落分别记录,以各盟旗为单位,叙述其地理、范围、形貌和位置,再以各部落所在地来考察其社会沿革及历代北方各民族间的交往关系。

3、价值与意义:《蒙古游牧记》极注重记叙当时所发生的边疆问题,一改过去写史忽略近代的倾向,可谓对史志体例的创新,这一巨大成果对于当时和后世影响极大。此书推动了研究边疆地理的学风,对近代学术思想影响甚大。

二、何秋涛与《朔方备乘》

1、何秋涛(1824年-1862年),字原船,福建光泽人。清朝官员、学者。少负异禀,过目成诵。1845年中进士,被授予刑部主事的职位,努力从各种史料中探求俄罗斯情况及中俄历史关系,从而“知夷制夷”。潜心研究北方边疆史,1859年撰写了《朔方备乘》80卷,是近代最早研究中俄关系史的著作。咸丰十年,奉召入觐,进呈之书赐名为《朔方备乘》。

2、《朔方备乘》是何秋涛(1824—1862)最为重要的西北边疆史地专著,是清代西北边疆史地学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一部开中国中俄关系史先河的著作。此书共八十卷,首十二卷为“圣训”、“圣藻”和“钦定诸书”,记述清太宗至道光皇帝历代帝王关于边事的上谕和纪事诗文,以及《平定罗刹方略》《钦定大清一统志》等有关俄罗斯及清俄关系的记述部分,是研究清代治边政策的重要资料。

该书内容,有关于西北边疆民族的记述,有关于西北边疆山脉、水道及形胜的记述,有关于中俄关系、边界的研究和记载,有关于边疆史地文献研究。内容广泛,资料翔实可靠,对前人著述能广征博取,并从历史、地理、中外关系、文献等学科角度进行多层次、多视角的研究,全面探讨了西北边疆史地概况。该书在中国近代史学史上处于重要的学术地位,何秋涛是清代西北边疆史地研究的集大成者。

三、姚莹与《康輶纪行》

1、姚莹(1785年--1853年),安徽桐城人,为桐城派古文主要创始人。字石甫,号明叔。鸦片战争爆发时,力保台湾国土,取得了五战五胜的战绩,后因清王朝向英国议和,致使其被革职。道光三十年(1850年)咸丰帝即位后,与林则徐同时被重新起用镇压农民起义和太平天国革命,后病死军中。其平生著作集为《中复堂全集》。

2、《康輶纪行》系姚莹二次从成都入藏,记其沿途见闻撰成。旨在“知彼虚实”“徐图制夷”,以“冀雪中国之耻,重边海之防”。该书对英法历史,英俄、英印关系,印度、尼泊尔、锡金入藏交通要道,以及喇嘛教、天主教、回教源流等问题,都有所阐述,尤其注重考察西藏地区情况,揭露英国侵藏野心,建议清政府加强沿海与边疆防务,以反抗外国侵略。

3、《康輶纪行》内容:

(1)入藏道路行程:是书详细记载了姚莹一行两次由蜀入藏行程。

(2)风土人情习俗:是书对沿途当地人民的衣食住行及丧葬、节日等习俗进行了详细而生动的记载,显示了藏文化丰富多彩的内容。

10(3)佛教文化信仰:书中记载了蕃地的佛教信仰及其文化。

(4)政治、经济资料:书中丰富的政治、经济资料尤为珍贵,详细地记载了清朝对藏实施的民族政策及管辖措施。

第三节 关于外国史地的研究与撰述

一、魏源与《海国图志 》

1、魏源(1794~1857年),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魏源认为论学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总结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著有《圣武记》、《道光洋舰征抚记》、《海国图志》及《元史新编》、《古微堂诗文集》、《书古微》、《诗古微》、《孝经集传》、《孔子年表》、《孟子年表》、《小学古经》、《两汉古文家法考》、《春秋繁露注》、《老子本义》、《墨子注》、等。

二、王韬关于世界史研究的成就

1、王韬(1828年-1897年)今江苏省苏州人。是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近代报刊思想的奠基人。王韬一生在哲学、教育、新闻、史学、文学等许多领域都作出杰出成就,主要著作:《法国志略》、《普法战纪》、《扶桑游记》、《漫游随录》。

2、《法国志略》24卷:体裁为按事立篇的纪事本末体与按专题安排的典制体相结合;特别重视对资本主义生产和贸易方法(银行、商会、邮政、铁路)的评论和对法国文化、学术发展的介绍;一是使国人增长知识,提供鉴戒;二是以法国的富强和进步激励国人觉醒,打破闭塞。

3、《普法战纪》20卷:记1870-1871年普法战争,是中国第一部写当代欧洲战史的著作;依当时报纸所载资料及采集其他文献,按时间先后汇编而成。

4、王韬的史著,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世界史研究,一类是中国史研究,第三类是对西方入侵后中国社会的变化的研究。其指向的根本目标是为中国变法改革寻找历史与时代依据

5、王韬的世界史研究具有两个显著特点: 一是全方位的研究,涵盖了当时世界上最为强盛实力最强的西方国家;二是以法国史为重点,对法国史研究尤为着力,《法国志略》与《普法战纪》两书尤见其成就。

三、黄遵宪与《日本国志》

1、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客家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从1877年起,他先后出任了清朝驻日使馆参赞和驻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的总领事,1897年代理湖南巡察使,是当时卓越的政治活动家、外交家和著名诗人。黄遵宪出任驻日使馆参赞以后撰写的《日本国志》,堪称中国近代历史文献宝库中的稀世珍品。另著有《人镜庐诗草》、《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2、《日本国志》的内容共四十卷,分十二志:国统志、邻交志、天文志、地理志、职官志、食货志、兵志、刑法志、学术志、礼俗志、物产志、工艺志。全书共50余万字。

书中把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内容作详细记载,论述日本变革的经过及得失利弊,并推论及于我国。作者在书中围绕日本明治维新史,系统阐发了自己矢志改革的迫切愿望。

3、《日本国志》主要思想:

一是强调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称赞西方资产阶级政体及其颁行的法律制度,诸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胥全国上下同受治于法律之中”等等。

二是强调效法西方发展经济。呼吁重科技、兴矿山、开铁路、办商务,努力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抵制外国资本主义势力。

三是主张武备,巩固国防。认为在“弱肉强食,眈眈虎视”的国际局势下,中国要想“安民和众丰财,非讲武不可”。

四是重视“西 学”,主张吸收西方文化思想。

4、《日本国志》的主要特色:

1.遵循经世致用的原则:第一,服务当代;第二,实事求是。

2.体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明治维新使日本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触动了来自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黄遵宪,中国近代以来许多学者的治学态度也使他忧心如焚。

3.采用适宜的史学表现形式:该书较好地采用了三种表现形式:一是志体,二是史表,三是史评。

第六章 中国近代史学的演进

第一节 梁启超的新史学与章太炎的史学

一、梁启超简介

1、梁启超(1873-1929),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自由斋主人等。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运动领袖之一。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2、梁启超学术地位:被公认为是清朝最优秀的学者;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人物;是一位能在退出政治舞台后仍在学术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少有人物;是中国第一个在文章中使用“中华民族”一词的人。梁启超于学术研究涉猎广泛,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以史学研究成绩最显著。

二、梁启超的新史学:所谓“新史学”,包括20世纪初开始介绍西方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并用以批判和改造传统的旧史学,重新认识和编写中国历史的一系列有别于旧史学的“新史学”,其中包括了唯物史观历史学。

(一)梁启超早期“科学史学”观的基本内涵

1、科学的“进化史观”:梁启超用进化论观照中国传统史学观念时,批评其“倒退论”和“循环史观”的不科学。只有历史进化论才是“科学的”历史观。2.寻求公理公例、因果关系的“科学史学”目标观。3.科学的治史方法。4.“科学”的治史精神:首先推崇的是笛卡尔的怀疑、独立思考精神;从清代学者的治学中发掘出“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旧史的“四弊”和“二病” “四弊”:“一曰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二曰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三曰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四曰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 “二病”:“其一能铺叙而不能别裁”;“其二能因袭而不能创作”。

(二)梁启超史学思想的前后变化 1、1901年,梁启超发表《中国史叙论〉,次年,又发表《新史学》。以此为标志,新史学思潮开始出现于中国史坛。

2、梁启超前期的史学贯彻着爱国思想,并与政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后来他游历欧洲诸国,亲身感受到了西方的文化氛围,直接了解到了西方学术的发展状况,接触到了西方不同 12 的哲学思想流派和各种历史观点。回国后,他对他曾经深信不疑的进化史观开始产生了怀疑,并进而否定历史发展中的因果关系,造成了他一生中前期和后期的史学思想的变化。3、1922年,梁启超的《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出版。书中一开始就对史学做出了新的界定,对比一下他当年在《新史学》中将史学定义为“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的观点,变化是十分明显的。4、1922年,梁启超发表的一篇演讲《研究文化史的几个重要问题》,提出了几个有针对性的问题:第一,史学应用归纳研究法的最大效率如何?第二,历史里头是否有因果律?第三,历史现象是否是进化的?在该文中,他对历史进化论中的公理公例、因果律都产生了疑问。

三、章太炎的史学

(一)章太炎治史的特色 第一、仿效“西方皙人之史”,必以阐明“事迹”为基础,若“事迹不具”,仅仅“变更义法”,是不可取的。

第二、主张“分时”与“分类”相结合。第三、认为对于史书体裁的变更,要“能破”,“能立”,做到“以故经说为客体,新思想为主观”。

第四、提倡中外比较和“旨在独裁”的史学方法和治史风格。

第二节 新历史考证学的成就

一、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和古史新证

1、王国维:1911年辛亥革命后,出走日本,随罗振玉研究古文字学、甲骨金石学、汉晋木简;1916年回国;1923年,任清废帝溥仪南书房行走;后应聘为清华国学研究院教授;1927年,当北伐军胜利进军之际,自沉于昆明湖。

2、王国维的古史新证方法(“二重证据法”):主要成就是“古史新证”,最大特点是把新发现的材料跟古史记载结合起来从而获得对古史的新解。主要方法包括:第一、文献与文物参证;第二、中外史籍互相补证;第三、运用西方理论研究中国典籍。

二、胡适和顾颉刚史学的特点

(一)胡适的史学方法论 关于史学内容:“史学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科学的,重在史料的搜集与整理;一方面是艺术的,重在史实的叙述与解释”;

提出考订史料和解释历史的整套方法和程序:一是“用历史演变的眼光来追求传说的变”,二是“用严格的考据方法判史料”。

(二)顾颉刚的古史观:顾颉刚的古史观是疑古、疑经思想与新史学思想方法影响的结果。

1、顾颉刚的古史观主要是从上古史关于尧舜禹的地位问题,以及有关传说的演变中,认为上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所谓层累地造成主要包括三个意思:(1)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2)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3)对于上面的传说,虽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实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最早的状况。

2、顾颉刚提出推翻伪史方面的标准

(1)打破民族出于一元的观念,就是不能单纯信任古书中的一统观念,而必须由将来地质学和人类学的发明来证实;

(2)打破地域向来一统的观念,如以往古史称黄帝时就是一统是不可靠的,中国的统一始于有秦;

(3)打破古史人化的观念,以往古史多是神话,春秋以后又将占神人化更是多一层作伪;(4)打破古代为黄金世界的观念。

三、陈寅恪和陈垣的史学成就

1、陈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人。六岁起在家塾读书,打下国学基础;光绪二十八年(1902)赴日留学,此后两赴欧美留学,曾在德国、瑞士、法国、美国知名大学学习,专门研究各国语言、社会历史、人文等,能阅读英、法、德、日、希腊、拉丁、突厥、波斯、满、蒙、藏、梵、西夏等文字的材料;1924年回国,任清华国学研究院教授;先后在清华、北大、中央研究院历史史语言研究所、西南联大、香港大学、广西大学、燕京大学等任教或从事研究。

2、陈寅恪的治史方法:第一、考异求真;第二、辨证史法;第三、把握历史大势:从种族和文化两端探究中国中古社会;第四、诗文证史。

3、陈寅恪的史学成就:会通的民族文化史观;文献的融会及文史互证的研究方法;精湛的史论和史评;蒙古史研究;隋唐史研究;魏晋南北朝史的研究。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建立

1919-1949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可分为三个阶段:

1919-1927年,为理论准备阶段:李大钊做出重要贡献,他阐释和宣扬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写成《史学要论》一书;

1927-1937年,为形成阶段:郭沫若、吕振羽做出重要贡献,郭沫若出版《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它标志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开始形成;

1937-1949年,为建设阶段:马克思主义史学有较大发展。

李大钊史作的主要内容: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两个要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阐释了历史、历史学和历史及三者间的关系,历史理论与记述历史的关系,历史理论与历史哲学、历史研究法的区别和关系;指出了唯物史观对于史学和人生的重要意义。

第四篇:大一上 期末 中国史学史整理

中国史学史考试命题说明

1、命题范围:课程课件里有的内容,没有就不考。

2、考试题型

填空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

名词解释题 8选6,每题5分,共30分。

简答题 4选3,每题10分,共30分。

论述题 1题,每题20分,共20分.3、答题技巧说明

选自己会的做。回答全面 字迹清晰

4、闭卷考试占总评成绩的70%。

第二讲中国史学的起源:先秦时代

 先秦的思想背景:政治上诸侯争霸,经济上竞相富国强兵,文化上百家争鸣。

 《春秋》,编年体史书,原为鲁国史书,后由孔子删定。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西狩获麟)的242年历史,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本令“微言大义、乱臣贼子惧”的书。 写作目的: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优缺点:

属辞比事

属辞指遣词造句,缀辑文辞。比事,指排比史事。其中,比事还有一层含义,是对诸多史事比其大小、轻重而有所取舍、详略,以便使用较少的文字表达出较多的历史情况和论断。

记载过去简略,措辞隐晦 各种事件缺乏因果联系

虽然是第一部编年史著作,却只是不成熟的编年体大事记。

 《左传》,编年体史书,是战国早期私人撰述,相传是与孔子同时的左丘明所著。全书十九万多字,内容完备,其书争议颇多,是西汉时期刘歆等人整理才被世人所知。作者左丘明也存在争议。记叙范围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比春秋下限下延十三年,共255年的史事。

 历史叙事特点:在编撰编年体上有极大进步。历史人物形象丰满,情景真切,通常有评论,思想基本倾向儒家学派,引用孔子观点。集中记载某一事件的本末原委,集中写一个人物的经历。

 区域史:春秋时期地区发展不平衡成为时代主题,自然也受到史学家注意。

 《国语》,国别体史书,战国早期私人撰述,汇集周王朝和各诸侯国所录之语编纂起来的。在体裁上是分国记事,二十一篇,分晋九篇,周三篇,鲁、楚、越二篇,齐、郑、吴各一篇。主要反映春秋时代诸侯大国争霸的历史,记述列国政治言论。

 《国语》和《左传》区别

(1)《左传》以时间为线索,编年体,反映历史的纵向发展;《国语》以“国”分类,国别体,反映历史横向。

(2)《左传》以“记事”为主,说明历史发展进程;《国语》以“记言”为主,力图说明历史演变中人的认识。

(3)《左传》以鲁国为中心;《国语》以大国争霸为主,记载是跳跃式、片段式的。

 《战国策》,国别体史书,西汉刘向所编,今本二十三篇,齐

六、秦

五、楚、赵、魏四,韩、燕三,东周、西周、中山各一,宋、卫和为一篇。历史主角由《国语》中的公卿转变为《战国策》中的“士”。记载谋士的策论,其为假说和推理,未必皆是信史。以记言为主的史著,比起《国语》,更善于把记言和生动的叙事结合;在辞令方面也有超出《左传》之处。

第三讲中国传统史学的基石:司马迁及其《史记》

 汉代思想背景:

(1)秦朝“焚书坑儒”使得史学大受挫折。(2)汉王朝政治上大一统局面形成(3)“与民休息”使得经济上有所发展(4)学术研究基本自由,“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逐步形成(5)汉武帝时代,用兵匈奴,干戈不止,“百姓不堪”

 司马迁其人:龙门下阳人,出身史学世家,其父司马谈是武帝的太史令。10岁通古文,少年时同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同董仲舒学习《公羊春秋》,20岁开始远行,见闻广播。李陵之祸,遭宫刑之辱。后任中书令,太史令,并开始编纂《史记》。

 司马迁的史学意识:(1)“究天人之际”:研究人类历史发展与自然的关系,当然是历史学家的重大命题。

(2)“通古今之变”:不拘于某一时期,考察长时段历史变化的原因。生活在武帝时代的司马迁,需回答的问题是秦亡、楚败、汉兴的问题。(3)“成一家之言”:人格独立、有自己的主张和思想。

 《史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司马迁著,记载了由黄帝到西汉汉武帝三千多年的历史。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包含: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

(1)本纪分两种:一种是政权编年史,如夏、商、周本纪;另一种帝国君主的个人编年史。如高祖本纪、秦始皇本纪;《项羽本纪》、《吕太后本纪》受到争议。

(2)表分两种:一种是大事表,秦楚之前重要历史活动;一种是人物表,介绍汉初政治集团的人物升降。

(3)书主要是指对于国计民生极为重要的制度典章,包括礼、乐、兵制、历法、水利、货币、天文等。

(4)世家分两种:一种是秦朝之前独立的诸侯国,如楚世家、郑世家等;一种是人名篇,多是先秦西汉位极人臣的贵族,如萧相国世家、陈丞相世家等;《孔子世家》、《陈涉世家》受到争议。

(5)列传有多种:一人一传,如《淮阴侯列传》、《商君列传》等;数人合传,如《卫将军骠骑列传》、《老子韩非列传》等;某一群体的活动,如刺客、循吏、游侠、滑稽、日者、龟策、货殖等;边疆民族和周边政权,如匈奴、南越、西南夷、大宛等。

第四讲王朝断代史的开端:《汉书》及其它

 《汉书》编写的背景:

(1)王朝更迭及其原因引起了历史学家的兴趣和思考

(2)东汉初年的学者既要思考秦的短命而亡,也要思考西汉200年兴亡的历史原因

(3)班固其父班彪是汉著名史学家,续写《史记》,班固担任兰台令史、校书郎等。

 《汉书》,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作者班固,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人,被告发“私修国史”入狱,后汉明帝见其奇书,命他撰述史书。其妹班昭及待诏马续受诏续完八表和《天文志》。共100篇,包括十二纪、八表、十志、九十传,记载了自高祖元年(前206)至王莽地皇四年(23年)整个西汉230年的历史。(1)本纪确立为正统皇帝在位期间的编年体大事记。去《项羽本纪》,废昌邑王刘贺、废王莽入列传。

(2)保留表,增加《百官公卿表》和《古今人表》、《外戚恩泽侯表》等。

(3)改书为志。增加刑法、五行、地理、艺文四志,改《平准书》为《食货志》,《封禅书》为《郊祀志》,改《河渠书》为《地理志》。

(4)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列传体例严整,以时间为序,统一篇名,大量增加人物艺文。

 史学意识:

(1)实录精神。史料取材广泛详实,考订史料真伪,多闻存疑。

(2)昭鉴价值。对于汉处群臣勠力同心,文景时期诸侯骄奢越轨、民生疾苦皆有论述。

(3)宣传正统思想。

 《汉纪》编写的背景:(1)《史记》《汉书》等纪传体体裁主导两汉四百年的史学,编年体乏人问津。(2)编年体时间线索清晰,纪传体同一事分在数篇。

 《汉纪》,中国史学史最早的编年体断代史,作者旬悦,东汉末著名《春秋》学者,受知于汉献帝。近二十万字,仅及《汉书》的四分之一。内容取材于《汉书》,选取帝王将相的政治活动,舍弃社会经济生活等内容。体裁效法《左传》,将重要人物、事件的内容介绍于编年首次出现的年月。

 《汉纪》的史学思考

《汉纪》提出史学任务:是故质之事实而不诬,通之万方而不泥„„惩恶而劝善,奖成而惧败,兹亦有国之常训,典籍之渊林。

 《汉纪》的影响

(1)编年体的复兴,魏晋南北朝时期编年体史学著作超过了纪传体,多以《汉纪》为模板。

(2)王朝史日益成为政治史、帝王将相的大事记

(3)历史变化的原因归于帝王将相的性格、脾气、心理或神秘的天命。

 陈寿其人:字承祚,巴西安汉人,先为蜀国为官,入西晋担任著作郎、御史治书等文职。时人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

 《三国志》,现存唯一一部兼记魏蜀吴三国历史的史著,作者西晋陈寿。汉灵帝光和末年(184)黄巾起义到西晋灭吴(280),今存《魏书》30卷,《蜀书》15卷,《吴书》20卷。体例:以魏国为正统,总揽三国史事。在表述上精心安排,时人评价甚高。

 史注的出现:

魏晋时期史学著作丰富,但也出现了记载相矛盾的现象。原因:依据史料不同;政治干扰;史学家品行不端,曲笔阿私。把历史事实从矛盾的陈述中清理出来,注释是好办法。书籍作注当时成为学术流行趋势,如《诗经》、《易》、《尚书》、《左传》等,佛教典籍亦有注释。如韦昭《国语注》、郦道元《水经注》等。

 《三国志注》,鉴于《三国志》简略,裴松之,南朝宋文帝命之注释《三国志》。网罗繁富,首尾完具。补阙、备异、惩妄、论辩;创立以补阙、存异为主要目标的史注体;保存大量有用史料,不致散佚无;博采群书、补阙备异,因三国志存在作为比较,凸显其价值;是史学考证之先;史学评议之端。

第五讲中古时期王朝正史的转折

 魏晋时期的历史背景:

(1)政权更迭频繁,国家四分五裂,社会离乱、衰微。统治阶级中占主导地位的阶层发生新变化,各族之间在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中走向新的组合与融合,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种种思潮相互论难的复杂局面。

(2)史学繁荣:史风大盛,史家辈出,史书数量剧增、种类多。原因:国家不幸史家幸,动荡时代促使史学家反思和借鉴;政治动荡使得史学多元,对历史话语权的争夺极为激烈。

 王朝正史的编纂

(1)重视以血缘为脉络的政权继承,反对以武力逼迫下的“禅让”。(2)以“大一统”观念为准绳,“南书谓北书为索虏,北书指南为岛夷。”(3)坚持有德者为正统,取代华夷之辨。

 政治纷争与正史编纂 正史编纂受到政治影响

王朝正史编纂的转折   《后汉书》,记东汉一朝195年史事,有帝纪9卷,后纪1卷,列传80卷,作者南朝宋范晔。改帝纪为帝后纪,反映东汉外戚专权、女主当国的历史现实。更加重视类传,开创党锢、宦者、文苑、独行、方术、逸民、列女、六夷等类传。

 《宋书》,作者南朝沈约。列传中创立家传,创立《孝义传》。创《索虏传》记载北魏及南北战争、通好、和议、互市的历史。收录大量政治文书和文人的文学作品收录。志的分量很重,其中《符瑞志》、《五行志》都很长。

 北魏国史书写的背景(1)永嘉之乱后,北方黄河流域建立了许多少数民族政权,尤其以鲜卑拓跋疆域最大、实力最强,立国最久。

(2)北魏立国后,逐步遵循汉地体制,进行国史编修。

 崔浩与北魏国史案

 崔浩其人: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帝三朝,官至司徒,参与军国大计,对促进北魏统一北方起了一定积极作用。 国史之狱:其监修之《国记》,尽述拓跋氏早期隐秘历史,详备而无所避讳,引起鲜卑贵族不足,公元450年太武帝下令诛杀崔浩。其部属皆被杀,同族和姻亲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都被连坐灭族。

 崔浩士族政治理想:维持门第的尊严和传统文化的延续  崔浩的死因:①响应南朝、谋泄被诛②佛道相争而见诛③魏收《魏书》,国史之狱。④政治冲突:崔浩世族政治理想与拓跋政权的冲突。

 《魏书》,北齐魏收主持撰成的纪传体史书,第一部少数民族朝代史,记述了中国北方鲜卑族拓跋部从北魏道武帝至东魏孝静帝时期的历史。设《食货》、《刑罚》等,创《释老志》《官氏志》。

 魏晋之后的官修正史

贞观三年,设置史馆,主持修史,分别撰成梁、陈、齐、周、隋五代史。贞观二十年重修《晋书》,官修正史正式成为基本范式

 官修正史体式

(1)秉持皇帝旨意,为前朝修史。(2)宰相监修正史成为制度。

(3)国史馆诸人按学术所长集体分工。 为何唐以后正史基本都是官修?

统治集团的历史意识进一步增强,私人修史受到限制。重视编修本朝史

官府续修前代史,以史为鉴,肯定前朝的历史地位

第六讲中古时期史学的多元发展

 民族史、域外史

中古时期民族冲突和融合是重要的历史现象,是史学家关注的时代主题。民族起源认同 夷夏观

  《十六国春秋》,作者北魏崔鸿,记述当时各族的历史,显出开阔的民族史视野,集中反映华夷关系。

《佛国记》,作者东晋僧人法显,记载了399-413年法显从长安到印度、尼泊尔等地求佛法时在途中的所见所闻。是考察今天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斯里兰卡诸国历史的重要文献。魏晋时期中外交流频繁,东晋法显60岁时前往印度取经、75岁由海路归国,比玄奘早230余年。法显也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到达印度本土的中国人。

地方史

地方史、区域史的发达是史学走向深入、发达的重要标志。

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意识逐步觉醒,记载当地地理风俗和人物、社会的史著逐步增多。

 《华阳国志》,作者东晋史学家常璩qú,共十二卷:卷1-卷4记载巴、蜀、汉中、南中的建置沿革;卷5-卷9说明公孙述、刘焉父子、刘备、氐族成汉政权、西晋统一的历史;卷10-卷12记载当地士人和列女。

 《水经注》,作者郦道元,范阳涿郡人,仕于北魏。共40卷,记载1252条河流及相关山川、都市、祠庙、石刻、人物、歌谣、故事传说等。东汉《水经》记载全国137条河流,但极为简略。

     《洛阳伽蓝记》,作者北魏杨炫之,记载洛阳50多座寺庙的兴废历史及相关人物、古迹、故事、地方风俗等。

家史和谱牒

兴起的时代因素:门阀政治。门阀,特权阶层,大土地所有者,聚族而居,世代为官,把持政治,拥有政治经济特权。谱牒:重视门第和家世、考其真伪 谱牒编修规范 家谱的价值:“而今我国史学领域有尚待开发的二个‘大金矿’,即地方志和族谱。它一向为治史者所忽视,实则其中蕴藏无尽有价值的史料,为‘正史’所难于悉纪而不为人所知者”——顾颉刚

   个人传记

人是历史活动的主体之一,魏晋时期延续两汉察举、东汉人物品评,别传迭出 《后汉书》列传:创列女传,高门士族列传占一半以上,王、谢二族立传者达26人,罗列官衔美称,每传附子孙传,体现门阀政治。

《南齐书》列传:同类合传,皇后列传、文学列传、良政、高逸、孝文等;同姓合传,一家族诸男子为一传。

 《南齐书》,作者梁武帝时期萧子显,共60卷,序录1卷佚,现存59卷,包括志8篇11卷,列传40卷。除了追叙萧道成在刘宋末年的政治活动外,主要记载了萧齐皇朝23年间的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

第七讲从经验到理论:刘知幾及《史通》

 时代背景

(1)隋唐以来史学进入繁荣阶段,《隋书·经籍志》载史部占全书的三分之一

(2)唐社史馆,朝廷上下重视史学编纂,从起居注、时政记、日历到实录、国史、郡国志等皆有发展。

(3)传统史学发展到唐代逐步独立成熟繁荣,有关历史编纂的形式与方法,逐步也从经验上升到理论。

 刘知幾其人

子子玄,家学渊源,祖父刘胤之,参修《晋书》,撰国史及实录。父刘藏器,有学行。生于唐高宗李治龙朔元年(661),死于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九年(721),大半生实在武后统治时期。永隆元年(680年),刘知幾任获嘉县主簿,一干十九年。曾上书言事,批评时政,武后不用,然”嘉其直。”转折:圣历二年,调定王府仓曹,与徐坚等同修《三教珠英》。长安二年,年四十二,“以著作郎兼修国史,寻迁左史门下,撰起居注。”三年,预修《唐史》。神龙元年,“除著作郎,太子中允,率更令。”博览群书,修史经验丰富。唐中宗李显时期私修《史通》。景龙四年《史通》完成于仲春之月,该年六月,中宗驾崩。唐玄宗李隆基初年,参与《姓族录》,《睿宗实录》、《则天皇后实录》、《中宗实录》、《高宗后修实录》等。开元九年,因长子刘贶kuàng“犯事配流”,“诣执政诉理”,被贬官,不久去世。玄宗:“敕河南府,就家写《史通》以进,读而善之。”

 《史通》,历史编纂的反省,作者唐代刘知幾。内篇十卷,三十六目,是全书的主要部分,着重阐述史书的体裁、体例、史料、表述、撰史原则,以评论纪传体史书为主,如《本纪》、《世家》、《列传》、《表历》、《书志》、《论赞》、《序例》。外篇论述史官制度、正史源流、评论史家著史得失,略申作者对于历史的见解。

(1)本纪:纪传体大纲;记录天子在位时期的大事,批评司马迁的《项羽本纪》;叙事方式以编年。

(2)列传:本纪的解释;列传对象是人臣;列传的变体如合传,应该事迹相随,品

 格相类;列传的人生有令闻,死有异迹,值得播其遗烈,传之不朽。历史观念呈现形式

讨论历史书写形式的篇目,如《题目》、《断限》、《编次》、《称谓》、《采撰》、《载文》、《叙事》、《言语》、《浮词》、《品藻》、《直书》、《曲笔》 题目:标题如何反映论著内容。断限:赞美《汉书》、贬抑《史记》,将断代史绝对化的倾向。采撰:赞成“征求异说,采摭群言,然后能成一家,传诸不朽。”反对“务为多美,聚博为功。”

史学方法批评

叙事:简要用晦。史家四烦:谬录祥瑞、朝会必书、命官必书,冗同家牒。直书:“烈士徇名,壮夫重气,宁为兰摧玉折,不作瓦砾长存”,要做到“乱臣贼子惧。” 曲笔:“假人之美,藉为私惠。”使得“忠臣义士羞。”

 史家三才论

(1)才:掌握文献的能力,运用体裁、体例的能力和文字表述的能力。(2)学:文献知识、社会知识、自然知识等。(3)识:判断、格局与胆识,“好是正直,善恶必书。”

第八讲典章制度史的发展《通典》、《文献通考》及其他

 背景

史学家较早就注意到影响人类历史进程除了拥有短暂生命的人之外,制度的影响更为深远,制度是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规则或体系,是以前中国历史学者所忽视的。

杜佑其人: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政治家、史学家。出身于关中杜氏,唐共出7位宰相,父杜希望,官至西河太守、鸿胪寺卿。弱冠门荫入仕,以功名始终,历官60余年,历任江淮水陆转运使、户部侍郎、饶州刺史、岭南节度使、淮南节度使等职,晚年担任宰相一职,78岁致仕。经历“安史之乱”,深知唐王朝内在弊端,提出救时之策,研究历代典章制度,总结统治经验教训。

 唐代制度创新

(1)创建中央政府的三省六部制。

(2)文官考试制度:科举制,废除按门第的九品官人法。(3)经济管理制度:户籍制、均田制、赋役制度(两税法)(4)恢复传统礼乐制度,显示中华正统地位。

(5)《唐律》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法典,对中国乃至亚洲都曾经发生重要影响。

 《通典》,作者唐代杜佑。典制体通史,200卷,9门:食货(12卷),选举(6卷)、职官(22卷),礼(100卷),乐(7卷)、兵(15卷),刑(8卷),州郡(14卷),边防(16卷),每门又各分子目。是我国的三通之一。它专叙历代典章制度的沿革变迁、得失兴革及与此有关的言论,记事从远古时代的黄帝起,到唐玄宗天宝末年止。实际上是纪传体书志部分的扩大和贯通,创造了综合性的典制体通史形式,扩大了历史研究的领域。开创典章制度史,一改轻视经济的倾向,引申出诸多专门史研究。 政治职能的认识

(1)国家职能:教化致治(2)教化的基础:食货

(3)教化的实施主体:选举、职官(4)教化的手段:礼乐(意识形态)、兵刑(镇压)(5)教化的载体:州郡(地方运作良好)、边防

 《通志》,作者南宋郑樵,家境贫寒,励志自学。原意称之为《通史》,纪传体通史巨著,共200卷:本纪18卷,世家3卷,列传108卷,载记8卷,四夷传7卷,世谱年谱4卷,二十略52卷。起于传说时代的三皇五帝,下限本纪、世家、列传、载记、年谱止于隋,《二十略》至唐。

 《通志·二十略》:氏族、六书、七音、天文、地理、都邑、礼、谥、器服、乐、职官、选举、刑法、食货、艺文、校雠chóu、图谱、金石、灾祥、草木昆虫。其氏族、六书、七音、都邑、草木昆虫、五略,为旧史之所无。开拓典章制度研究的范围和内涵,至自然、文化、社会等领域。

 马端临其人:字贵与,饶州乐平人。“宋亡隐居不仕,著《文献通考》以补杜佑《通典》之,二十余年而后成书。”其父马廷鸾,宋末任国史馆编修、实录院检讨,后至右丞相兼枢密使。

 《文献通考》,作者马端临。典制体通史,记上古到南宋宁宗嘉定十七年的典章制度史,全书共348卷,分24门:田赋、钱币、户口、职役、征榷、市籴、土贡、国用、选举、学校、职官、郊社、宗庙、王礼、乐、兵、刑、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物异、舆地、四裔。对比《通典》,增加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物异;增加大量议论,包括古代与近人(宋人)的议论,夹录于各条之后,阐述自己观点于后;分类与《通典》区分。《文献通考·经籍志》76卷,著录5000余种书籍,古代目录学的重要作品。

十通:杜佑《通典》、郑樵《通志》、马端临《文献通考》 《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 《清朝通典》、《清朝通志》、《清朝文献通考》、《清朝续文献通考》

第九讲编年体史学的复兴

  背景:宋代史馆建立了从起居注、日历、时政记、实录等一系列编年体史学的编纂系统。

司马光其人:字君实,号迂叟,北宋陕州夏县人,西晋皇族后裔,祖父司马炫,官至富平县令,父司马池官至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生于宗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卒于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时年68岁。仁宗时举进士,英宗时任龙图阁直学士,神宗初任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后退居洛阳任判西京御史台,编修《资治通鉴》,哲宗时任宰相。著作还有《司马温国公文集》、《书仪》、《涑水记闻》、《稽古录》。

 《资治通鉴》,作者北宋司马光。编年体通史,共294卷,《目录》和《考异》各30卷。上至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三家分晋BC403),下至后周显德六年,共1362年的历代通史。

 《资治通鉴》编纂的目的:(1)存史(2)治世。希望人主从历史的往事中,看到历史治乱盛衰的道理,以为借鉴,治理国家。 《资治通鉴》编纂的方法:(1)集体分工(2)主编负责

 《资治通鉴》的史料长编

(1)丛目:以历朝实录为基础,将收集资料按时间年月日顺序编排。(2)长编:各助手将各丛目所属史料进行筛选取舍。“宁失于繁,勿失于简。”(3)删改定稿:司马光审查史料取舍,考证精详、体例一致、文字风格等。 《资治通鉴》考异

(1)事同文异者,则请择一明白详备者录之。

(2)彼此互有详略,则请左右采获,错综铨次,自用文辞修正之。(3)若彼此年月事迹有相违戾不同者,则选择一证据分明,情理近于得实者,修入正文,余者注于其下,仍为叙述,所以取此舍彼之意。 《资治通鉴》的影响

《资治通鉴》诞生后,对中国史学影响巨大,对其补撰、改编、续作、注释、仿制、评论诸家众多,号之“通鉴学”。如补充:刘恕《通鉴外纪》、金履祥《通鉴前编》;改写:朱熹《资治通鉴纲目》;续写:毕沅《续资治通鉴》;注释: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史炤《资治通鉴释文》;义理:王夫之《读通鉴论》。

 史料长编及其续作  《续资治通鉴长编》,作者南宋李焘,四川眉州人,宋高宗时任礼部侍郎、同修国史等。《资治通鉴》续作,编年史,该书记北宋九朝168年史事,全书共1063卷。现《长编》是清代依据《永乐大典》辑出,缺部分及徽、钦朝记载,重新编为520卷。

 《三朝北盟会编》,作者南宋徐梦莘,字商老,临江人,宋高宗时进士。至光宗绍熙五年变成《三朝北盟会编》250卷,编年史,专门记载徽、钦及宋高宗时与金国和、战之事。登载大量官府文书,资料性很强。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作者南宋李心传,字徽之,隆州井研人。编年史,200卷,记宋高宗时期36年史事,今本从《永乐大典》中辑佚。

纪事本末体  《通鉴纪事本末》,作者南宋袁枢。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著。将《资治通鉴》全书内容区分列目,分为239个专题,上自“三家分晋”(BC403),下至“周世宗征淮南”,1362年史。叙述首尾,本身没有创造史料价值,但方便阅读者。迹每事一篇,自为起迄,故名“本末”。

影响:它简明扼要,便于初学,便于探讨事实前因后果。

其后历朝有:《宋史纪事本末》(明陈邦瞻)、《明史纪事本末》(清谷应泰);专门纪事则有《台湾郑氏始末记》、《平定金川方略》、《平定准噶尔方略》、《筹办夷务始末》。

第十讲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认识

 背景

(1)多民族互动交织。

(2)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边疆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其历史交织着复杂的学识、政治、情感等因素。

(3)元代文禁松弛,当时历史评论较为自由。(4)元初战乱,民生疾苦。(5)“华夷”到“君臣”,儒家知识分子逐步承认元朝统治。(6)国可灭,史不可灭。

(7)蒙古的修史传统:蒙古虽起于大漠,早在蒙古国时期就修《蒙古秘史》,用畏兀儿蒙古文书写而成,记载成吉思汗崛起的曲折过程;忽必烈时期著成《圣武亲征录》记载成吉思汗、窝阔台汗时期事迹;元顺帝重视修史。

 三史“正统”不定

中国传统史学中的“正统论”是先验、主观的历史认识,以某种人为的标准(居正、一统),判定王朝地位的方法,具有重大的政治宣示意义。正统交织着王朝统绪、民族观念,元代何为正统论争激烈,难有共识。 正统论

(1)修端《辨辽宋金正统》:以辽金为北史、以北宋为《宋史》、以南宋为《南宋史》。(2)杨维桢《正统辨》:元继宋统,辽金为载记。

(3)虞集:今当三家各为书,各尽其言而核实之,使其书不废可也,乃若议论,则以俟来者,诸公颇以为然。(4)《庚申外史》:“先是诸儒论三国正统,旧不决,至是脱脱独断曰,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议者遂息。

(5)元末至清,关于宋辽金正统未有定论

 三史体例(1)本纪:三国各书史法,准《史记》、《西汉书》、《新唐书》,各国称号等事,准《南·北史》

(2)志:各史所载,取其重者作志。(3)表:表与志同。

(4)列传:后妃、宗室、外戚、群臣、杂传。人臣有大功者,虽父子各传。馀以类相从,或数人共一传。三国所书事有与本朝相关涉者,当禀。金、宋死节之臣,皆合立传,不须避忌。其馀该载不尽,从总裁官与修史官临文详议。(5)疑事传疑,信事传信,准《春秋》。 三史评价

(1)《辽史》之志、表皆有草原政治特色,如《营卫志》、《百官志》、《地理志》、《外戚表》、《公主表》。纪传体。

(2)《金史》详细有致,重点突出,体例规范。

(3)《宋史》496卷,二十四史最为浩繁,史料保存最为详细,取裁则颇争论。记载了北宋建隆元年到南宋祥兴四年。

 典章制书

 背景:元代史学中的经世思潮建立对宋代亡国反思的基础上。马端临《文献通考》详细从制度层面分析宋代灭亡的原因。此前有《元典章》、《通制条格》等典章问世。 《经世大典》,元代典章体史著。文宗至顺元年下令奎章阁学士院编纂,由赵世延、虞集任其责,次年五月编成。全书880卷,目录12卷,10篇:分君事(帝号、帝系、帝训、帝制)、臣事(治典、赋典、礼典、政典、宪典、工典)。其目录保存在苏天爵的《国朝文类》。体例多有时代创新,如工典下设置毡罽、画塑、皮工、玉工、金工等,多前代所无。内容来自朝廷及各级官府文件、档案,蒙古语翻译成汉文文言,删掉文公中的案牍繁词。此书现无存,明初抄入《永乐大典》,今残卷中保留了海运、画塑、马政、驿站、官制、元丽关系等内容。

  

   地理志书

背景:元代建立起空前辽阔的大帝国,对各地方志编修也较为重视,现存十种,如《延祐四明志》、《至顺镇江志》、《至正金陵新志》、《至元嘉禾志》等。

《大元大一统志》,元朝官修最重要的地理方志,“备载天下路府州县古今建置沿革及山川、土产、风俗、里至、宦迹、人物”,大德七年成书,1300卷,现存10卷。

中外交通史 背景:前所未有的对外开放使得大批国外人士来到中国旅行,记载当时中国的风土人物、对于了解那个时代的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马可·波罗游记》,欧洲人撰写的第一部详尽描绘中国历史、文化和艺术的游记。真伪问题:西方学者怀疑此书,分别从中国史籍无记载、襄阳献炮无证据,对中国具有中国特色的事物在书中只字未提。

 世界性的历史视野

(1)文人文集中大量出现域外史事记载,具有世界史的初步视野。(2)西亚、中亚:耶律楚材《西游录》,丘处机《长春真人西游记》,常德口述、刘郁笔录《西使记》。

(3)东南亚:周达观《真腊风土记》(柬埔寨)、汪大渊《岛夷志略》,徐明善《安南行记》(越南)。

第十一讲明代史学的历程

  官方史学

《元史》速修:《元史》先后两次开局,以宋濂、王祎为总裁,至洪武三年七月成,共210卷。缺点:史料局限大,缺蒙古史书,文集和笔记利用较少;体例杂乱无序;篇幅失当,内容疏漏。优点:加工较少,保留大量原始资料。

官修昭鉴类史书

背景:明初文网严密,史学编纂沉闷。史学成为政治的附庸,编纂大批昭鉴类史书,对宗室、宰相、百官、武将、妇女进行训诫。《宗藩昭鉴录》《相录》《武士训诫录》《储君昭鉴录》《世臣总录》《昭示奸党录》《古今列女传》《孝顺事实》《外戚事鉴》《帝鉴图说》等。  

 《历代名臣奏议》,明成祖永乐十四年由黄淮、杨士奇等封敕编著而成,收集了自商周至宋元历代,名臣学士向当朝帝王进言的奏、疏、议、札子、封事、策对等,共8009条。全书分为君德、圣学、孝亲、敬天、郊庙、法祖、储嗣、宗室、经国、用人、选举、考课、水利、赋役、御边等64门。

实录:一种古代官方史学体裁,记载某皇帝在位期间的国家大事记和皇帝、重要臣子的言行,举凡帝后、诸王、百官、选举、漕运、户口、盐粮、钞法、庆典、天象变化、边境茶马等详见记载。

 《明实录》,自洪武至明熹宗,共13部实录,合计2909卷,是关于明代历史最完备的官修史书,现有台湾中研院史语所1961年本。

《大明会典》,历经孝宗至神宗皇帝90余年,内容:以诸司职掌为纲,以官颁文书以类相从于职掌后,附以历年事例,官与事结合,明一代制度萃于此。

 方志

(1)明代史学的特色就是史学与社会进一步密切,表现在官方地方志修撰上,朝廷重视全国总志修撰。洪武三年编《大明志书》、景泰七年《寰宇通志》,天顺五年编《大明一统志》。

(2)省、府、州、县志均不同程度受到地方官员的重视

(3)边关志,边镇志、卫所志受到重视,如詹荣《山海关志》、张雨《全陕边政考》、魏焕《九边通考》等。

 民间史学的经世取向

经济史著作在明代史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反映出史学经世地位的加强。 《续文献通考》,作者明王圻,254卷,其中社会经济部分42卷,有田赋、钱币、国用、土贡、征榷等。

《明史·艺文志》中史部故事类著述中,经济史占据一半以上。

 经济史著述举要

(1)河防:潘季驯《河防一览》14卷,总结历史治河经验,提出“束水攻沙”理论。黄克缵《古今疏治黄河全书》4卷。

(2)漕运:邵宝《漕政举要录》18卷,杨宏《漕运通志》10卷,王在晋《通漕类编》9卷。

(3)水利:归有光《三吴水利录》4卷,许应夔《修举三吴水利考》4卷,王圻《东吴水利考》10卷等。

(4)国计:王鲸《大明会计类要》12卷,王学颜《万历会计录》43卷,胡彦《茶马类考》6卷,娄志德《两浙赋役全书》12卷等。

(5)农政:徐光启《农政全书》60卷是其中综合型的农学专著,阐述中国古代农业思想和农业政策史。

(6)盐政:朱廷立《盐政志》10卷,王圻《两浙盐志》24卷。(7)荒政:周孔教《救荒事宜》,张陛《救荒事宜》等。

 边防军事类

(1)边防:粟在庭《九边破虏方略》5卷,徐日久《五边典则》24卷,张雨《边防考》12卷。

(2)海防:郑若曾《筹海图编》13卷,范涞《两浙海防类考续编》10卷,王在晋《海防纂要》13卷。俞大猷yóu《洗海近事》2卷。

(3)军事史:茅元仪《武备志》240卷,戚继光《纪效新书》18卷,瞿九思《万历武功录》14卷,茅瑞征《万历三大征考》3卷。

 域外史著述

(1)下西洋:巩珍《西洋番国志》,费信《星槎胜览》,马欢《瀛涯胜览》。(2)日本:李言恭《日本考》,茅瑞征《东夷考略》、郭光复《倭情考略》。(3)域外:严从简《殊域周咨录》24卷,张燮《东西洋考》等。

  

 明代史论 史论,主要是对历史事实、人物以及对史书本身做评论,带有极强的个人色彩和主观性。明中期社会危机日益严重,又受阳明心学影响,史论极度繁荣。明代史论的重要特点是对过往历史的翻案与新论。经世文编、类纂

《皇明经世实用编》,作者明冯应京,28卷,以制度沿革为目的,讲究实用,以经国利民为宗旨。

《明经世文编》,陈子龙等编504卷,补遗4卷。搜集官方奏议和私人文集千余种,载文3100余篇,史料价值大。

 《祝子罪知录》,作者明祝允明,号枝山,明后期”狂士“代表。该书是表达作者独立见解的杂论集,“直抒胸臆,言人所不敢言”。祝允明号为古人翻案,务为奇说,善于反向思维,反对成王败寇的立场。对魏征、汤武、管仲、韩愈、欧阳修、赵汝愚、程颐、朱熹均有异论。

 《千百年眼》,作者张隧,字和仲。该书是作者早年史学随笔,共12卷,522条,18万字,多有惊人之论。“井田不可行”、“封建难复”、“晋武不以废立致乱”、“徙戎论无救于晋”、“立扶苏无救于亡秦”“汉和亲与宋岁币等”“七国缓削则不反”“文帝奢俭之异”等。

 《藏书》68卷论历代人物,《续藏书》27卷论明代人物。作者明李贽,号卓吾,泉州晋江人,明末思想界的翘楚。主张历史发展观;树立民本的历史人物评价标准,对秦始皇、桑弘羊、武则天均有颠覆性评价;颠覆尊华斥夷的正统史观。

第十二讲晚清:中国史学的近代转型

 中国史学的新趋势

(1)传统史学以深厚根基延续着生命,晚清史学家在蒙元史、当代历史人物资料汇编、古史补注辑佚、方志等继续研究中,各有成就。

(2)鸦片战争的失败,极大震动了中国人,巨大的变动必然反映在史学研究上。

  鸦片战争史研究

《圣武记》、《海国图志》、《道光洋艘征抚记》,鸦片战争三书。作者清魏源(1794-1875),湖南邵阳人,编辑《皇朝经世文编》,曾任江苏布政使贺长龄、两江总督陶澍的幕僚。梁廷枏《夷氛闻记》,夏燮《中西纪事》。边疆危机研究

徐松:浙江上虞人,晚晴重要史学家,编有《宋会要辑稿》、《河南志》、《中兴札书》、《唐两京城坊考》、《登科记考》。嘉庆十五年,撰写《西域水道记》5卷,《汉书西域传补注》2卷,《新疆识略》12卷。边疆史地考察与研究

张穆,山西平定人,著《蒙古游牧记》16卷,另有《俄罗斯事辑》,编有《历代沿革地图》、《小方壶舆地丛钞》、《昆仑异同考》等。姚莹,安徽桐城人,曾保卫台湾,著有《东槎纪略》,另《康輶yóu纪行》16卷考察西南边疆地区。

何秋涛,福建光泽人,《朔方备乘》是中国近代第一部论述中俄关系的代表巨著。外国史地研究

王韬(1828-1897),苏州长洲人,旅居香港,游历英、法、日、俄等国,著有《普法战纪》、《法国志略》、《扶桑游记》、《漫游随录》等。黄遵宪(1848-1905),广东嘉应人,曾任驻日本、英国、旧金山、新加坡等地外交官,著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朝鲜策略》等。

 

   

  

  西方史学的传入

西方史学的传入是中国史学近代的重要外因。从天朝到中国,史学视角的转变,用民族国家的眼光看待历史。

鸦片战争前的西方史学传入 利玛窦《坤舆外国全图》、艾儒略《职方外纪》、南怀仁《御览西方要纪》。   

    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英国伦敦布道会传教士米怜创刊于1815,是世界上第一个以华人为对象的中文近代报刊,主要介绍西方基督教,也介绍西方历史。英国传教士麦都思,最早的比较历史编年体史书《东西史记和合》

“外国史”与“万国史”——马礼逊父子的《外国史略》和郭实腊的《古今万国纲鉴》。裨治文与最早的美国史志《美理哥合省国志略》。鸦片战争后西方史学的涌入

英国慕维廉的《大英国志》与晚清国人对英国历史的认识。美国传教士林乐知,最早的年表体史书《四裔编年表》。

艾约瑟及其输入的西方古典史学与《西学启蒙十六种》中的欧洲史。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1845-1919)主要译著有:《在华四十五年》(回忆录)、《七国新学备要》、《天下五大洲各大国》、《百年一觉》、《欧洲八大帝王传》、《泰西新史揽要》、《新政策》等20多种,在相当程度上引导了19世纪末的改革思潮。《泰西新史揽要》:“世纪史”的新内容与新形式,叙述了19世纪西方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历史。

 西方史学的影响

(1)提供横向比较和跨文化沟通的视角,突破旧的华夷史观。(2)提供中西比较史、地区史、国别史的视角。(3)提供进化史观(社会达尔文主义)、群众史观(打破旧王朝史观)。(4)新的历史分期和章节体史学表述方式。

  梁启超“新史学” 梁启超(1873-1929),广东新会人,近代著名思想家,史学家,1920年任职清华大学国学院,著有《饮冰室合集》。1901年撰写《李鸿章传》、《南海康先生传》,1902年发表四万余字的《新史学》,标志着近代中国史学的转型。 “新史学”内容

(1)全面否定旧史学,“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

(2)提出新史学的内容,就是借助各学科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类进步的轨迹,探讨历史规律。

(3)颠覆旧的正统观,否定君主专制,拥护民统。

(4)倡导史学纪年的新方法,记载民族的历程,而非仅仅个人的事迹。 影响:

(1)30岁的梁启超对传统史学的否定是过于简单、情绪化的,日后逐步修正。(2)梁启超史学思想的源头是西方史学。

(3)新史学提倡的进化史观、民史、革命史影响民国时期的中国史学理论和实践。

第十三讲民国:中国近代史学的初步建立

  民国时期近代史学研究体系的建立 背景:在中国近现代历史研究中,“中华民国”经历了过山车,从“万恶的旧社会”到“言必称民国”。民国期间成了大师众多、高峰林立的学术黄金时代。

近代大学的史学研究

(1)受西方学术分科的影响,近代史学逐步在中国各大学及研究机构设立。

(2)民国高校历史专业培养方案、课程、教材、实践体系与世界接轨,培养一大批优秀史学人才。

(3)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近代各类历史学会

(1)依托高校,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19年成立史地研究会,以学生为主体,聘请教授指导,举办研讨会,出版学术杂志等。

(2)依托地域,如中国南京史学会,吴越史地研究会等。

(3)依托学术爱好,如顾颉刚组织的禹贡学会,陶希圣组织的食货学会,容庚、徐中舒组织的考古学社等。 史学期刊杂志

公开发行的史学期刊杂志使得研究从“私器到公器”,从“闭门造车”到“公开讨论”,史学研究规范化、群体化、公开化,并形成学术流派。(1)大学学报或者学术机构主办的刊物,如《燕京学报》《清华学报》《国学季刊》《国粹学报》

(2)专业史学学会期刊,如《史学杂志》《史学年报》《禹贡》《食货》  经费资助

以往传统史学要不就是官办,要不就是贵族的学问,近代以来建立多渠道学术经费来源(1)民国政府。(2)社会各界捐助。(3)国外基金会,如庚子赔款,如哈佛燕京学社收到美国霍尔教育基金资助研究东方文化。

  “整理国故”运动(国学运动)背景:近代中国的主题是”向西方学习“,从五四运动到新文化运动,核心在于“民主”和“科学”。在近代化的过程中,往往迷失本真,维护传统文化的力量一直是强劲而坚韧。

章太炎,清末民初的革命家,是国粹精神的倡导者,1905年成立国学保存会,出版《国粹学报》,著有《国故论衡》等。柳诒徵,著有《国史要义》《中国文化史》等,现代中国文化复兴运动的国学导师,与学生吴宓创办《学衡》杂志,其宗旨是“论究学术,阐求真理,昌明国粹,融化新知”。钱穆,字宾四,江苏无锡人,其著作1995年台湾出版《钱宾四先生全集》54册。学术史:《刘向歆父子年谱》、《先秦诸子系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史学教科书:《国史大纲》。史学史:《中国史学名著》。  

  顾颉刚与古史辨运动 顾颉刚(1893-1980),苏州人,著名历史学家,中国历史地理学与民俗学的开创者,1923年发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引发中国上古史的论争。认为层层积累造成中国古史。提出系统性追根溯源的历史考辨方法。打破旧的认识,如民族一元论、地域一统论、古代是黄金时代等。 意义:

(1)古史辨运动是中国近代史学史上真正的史学革命,参与人数之多,论争之深刻都极为罕见,1926-1941先后编辑有七辑《古史辨》,共300多万,收录众多书信、论文。(2)批评:张荫麟指出顾颉刚“根本方法之谬误”就是误用“默证”,就是“因某书或今存某时代之书无某史事之陈述,遂判断某时代无此观念。

(3)反思:中国上古史与政治、社会紧密结合,遭受各方面的非难。

  中西贯通的史学考证

真正形成对“古史辨”运动形成威胁的是著名史学大师王国维先生。

王国维,浙江海宁人,认为”学无新旧,无中西,无有用无用“的见解,在商周史、秦汉史、魏晋南北朝、蒙元史、西北史地、甲骨学、金石学均有造诣。1925年二重证据法的提出,“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更得地下之材料。”近些年随着出土简帛和金石文物的出现,古史辨所否认的书籍和历史重现得以证实,人们不得不佩服王国维的眼光和预见性。

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陈寅恪,江西修水人,留学欧洲诸名校,掌握十几门语言,历任名校教授。由于天才的语言功力,能在汉文文献之外收集史料,使得他在难度极大的佛教史、西域史、中亚史、蒙古史、印度史取得大成就。更擅长在常见史料中见考证:《隋唐制度渊源论稿》、《唐代政治史论述稿》、《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考证多从以往关注较少的民族集团、宗教、地域、经济制度、婚姻、语言等。更有理解人物的“了解之同情”,分析历史人物的心理。

陈垣yuán(1180-1971),广东新会人,没有经过正规史学教育,无史学师承,自学成才。开创性领域当属宗教史。如《南宋河北新兴道教考》、《明季滇黔佛教考》、《元也里可温考》、《开封一赐乐业教考》、《火祆xiān教入中国考》、《摩尼教入中国考》、《元西域人华化考》等。对传统史籍的校勘,《元典章校释例》、《史讳举例》、《二十史朔闰表》,可以说是传统史学考证的近代经典范例。 

第十四讲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诞生及发展

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诞生及特征

(1)整体史,人类社会是有系统的整体,是有共同特征的。(2)人类历史是发展的,试图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阶级斗争等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

(3)辩证的,经济、政治、文化等互相作用、制约。(4)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 李大钊

(1)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及其史学传入中国,李大钊是最早接收并传播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先驱,1924年出版《史学要论》,是较早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专著。(2)提出“历史”与“历史学”的区别:“历史”是人类生活的进程,只能是历史的纪录,是研究历史的材料;“历史学”是对客观历史的研究,“历史学是研究社会的变革的学问,即是研究在不断的变革中的人生及其产物的文化的学问。”  李大钊史学思想

(1)思想变动与经济中寻找。“凡一时代,经济上若发生了变动,思想上必发生变动。”(2)重视阶级斗争说。“历史的唯物论者,既把种种社会现象不同的原因总约为经济的原因,更依社会学上竞争的法则,认许多组成历史明显的社会事实,只是那直接,间接,或多,或少,各殊异阶级间团体竞争所表现的结果。”(3)突出人民群众的作用。

 蔡和森《社会进化史》:依据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结合中国历史知识而写成,从社会生产、经济危机、国际关系、阶级斗争等分析资本主义制度必然失败。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动员宣传中,《社会进化史》一度起来作用。但当时共产党人忙于关注社会现实的变革,革命思想的宣传、理论主要引用原典,未直接指导中国历史学的研究。

郭沫若(1892-1978),著名古文字学家,四川乐山人,把唯物史观落实到中国史学研究第一人。1930年出版《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从生产状况、婚姻和家庭、财产关系、社会结构、国家组织等分析社会。1945年出版《青铜时代》和《十批判书》。

 史学研究著作的成就

(1)1938年翦伯赞《历史哲学教程》,提出“历史之主观创造作用”,即“人”的作用。(2)吕振羽的《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3)侯外庐的中国思想史研究。

 五六十年代中国历史重大理论问题论辩  背景:

(1)建国之后唯物史观随着社会主义思想改造进程逐步影响史学界,成为主流的史学理论。

(2)毛泽东同志对史学的兴趣。

 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1)“战国封建说”、“西周封建说”和“魏晋封建说”等(2)中国是否存在过奴隶制社会?

(3)关注的是“五种生产方式”理论和社会形态学说是否适用于解释中国历史,中国革命与历史的前途问题。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1)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作了经典性的阐述:“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质疑是西方送来了近代文明吗?(2)把历史上长期存在的商品经济、雇佣劳动、私人手工业作坊都作为资本主义萌芽是否符合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的定义?  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

(1)中国革命的理论基础是号称农民反对地主的土地所有制,那么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究竟是如何的?

(2)关于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也就是“国有制”还是“私有制”问题,争论比较激烈。(3)土地买卖关系是否导致土地兼并集中?而造成农民失去土地?  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

(1)中国革命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是以农民作为革命的主体力量,革命史认为是农民起义不断推动中国历史不断发展。

(2)对中国农民起义的性质、特点、思想武器、历史作业、失败原因、宗教均进行详细研究。

(3)结论农民起义“建立新王朝、复辟旧制度”。 汉民族形成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后,如何处理民族关系和如何认识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曾经展开热烈的讨论。厘清这个问题,必然明白“民族”“民族形成”的概念。中国古代虽然也出现过类似西方“民族形成”这一阶段的发展趋势,但总的来看,并未经历过“民族形成”这一发展阶段,而是实现了在古老的文化认同基础上直接过渡到国家的认同。

 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当代发展

(1)唯物史观强调整体史的研究,把马克思主义史学运用于中国通史的开山之作是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

(2)20世纪60年代,翦伯赞《中国史纲要》。(3)20世纪80年代白寿彝《中国通史》。

 中华民族

(1)作为多民族国家,从辛亥革命的“五族共和”,到抗日战争“国族建构”,到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我们认识这个历史经历复杂的经过。(2)白寿彝《论历史上的祖国国土问题的处理》:“以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土为范围,由此上溯,研求自有历史以来,在这土地上的先民的活动。”(3)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与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

 世界史

(1)马克思: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是历史的结果。

(2)齐世荣:人类历史是从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最终走向全球一体化的过程,与此相适应,历史学也是先有国别史、地区史,然后才有世界史。„„人类进入15、16世纪以后,发生了重大的历史变化,从此才有了可能产生近代意义的世界史著作。

(3)刘新成:全球史的基本出发点是在世界历史发展中,跨国的联系、交流和互动起来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地理、气候、交通、文化、种族等方面的原因,在世界历史发展的某一个特定时期,„„全球的发展表现出某种共性或者可比性,分析这些共性和可比性会使我们更加清楚认识人类历史的进程,也会赋予我们更多的解决人类问题的智慧。

第五篇:中国史学史复习材料

先秦史学的特征:

1、史学撰述体例的特征。

先秦史学在撰述体例方面,历经了一个持续不断的演进变化的过程,这与史学形成与发展所应具备的相关要素及相应条件密切相关。文字形成之后,结绳刻画和口述传承被神话传说的追述形式所替代。历法的逐步完善、史官的出现、政事的需要,渐次形成甲骨、金石、竹木等不同载体的政令档案汇编,进而形成早期的编年体史著。随着史官制度的完善和分工的细密、社会生活剧烈变动的需求等诸多因素,史学撰述体例逐渐丰富多样,并驾齐驱,编年体渐趋完备,国别记言体形成,纪传体通史规模初具。

2、史学记载内容的特征。

随着文字的形成、史官及史官制度的逐步完善、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史学撰述体例自身的发展、史学主体意识的形成、史学功能认识的提升,促使并且推动史学记载的内容不断发生相应变化。先秦史学记载的内容,呈现着记事内容从简到繁、单一到多重、简单到复杂、重神到重人、事件到观念、制度到思想、政事到社会人生的全貌的层递式的发展变动演进的特征。

3、史学主体意识的特征。

在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发展变化进程中,中国古代先人在与自然的抗争中,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在争取生存、发展和追逐利欲的纷争中,史学主体意识逐次呈现出从古到近、人数由少到多的自觉意识不断累积增强的发展变化趋势。

4、史学功能原则的特征。

随着史学的发展完善,史官制度的发展完备及其职分职责的细密化,历史经验教训的累积,史学意识的自觉化的增进,以及纷繁复杂的社会历史形势变动的需要,人们对史学功能原则重要性的认识与时俱进,使之呈现出渐次加深及逐步形成共识的特征。如史学借鉴功能的形成,疏通知远认识功能的形成。

5、史家历史观念的特征。

伴随着史学多重因素的发展变化,历史社会生活环境的剧烈变动,历史典籍的渐次增加累积,史家认识的不断提高深化,史家的历史观念呈现出层出不穷、多家并存、互促互进、各领风骚的竞争不息的特征。先秦史家的历史观念的不断变化,依次或并行而形成天命史观、圣王史观、民本史观、复古史观、循环史观、变易史观等历史观念,不断推动影响着先秦历史的发展进程。

总之,先秦史学的特征是多方面的。它促进并且推动了先秦史学从萌芽到规模初具的发展进程,为中国史学的发展形成奠定了坚实宽广的基础,并对其后中国史学的发展演进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秦汉时期的史学特征:

1.开创了纪传体编史的先例。

纪传体是秦汉史学的创造,司马迁是开创者。他在《史记》中采用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本纪放在全书之首,按年月次序编写帝王的历史,以记载帝王的言行政绩为主,同时叙述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重大事件;表采用表格的形式排列人物或事件;书记载典章制度;世家主要是记载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的历史;列传主要是人物传记。这五个部分既有分别,又有联系,相辅相成,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五种体例中,又以本纪和列传为主,故称为纪传体。在《史记》的影响下,纪传体成为我国史学的最重要编写体例,其他正史都是采用这种方法编写的。2.厚今薄古的史学观念。

秦汉人写时大多厚今薄古,与现实紧密联系。在著史中,略古详今。《史记》用一半以上的篇幅撰述当代史,班固的《汉书》,荀悦的《汉纪》以及官修的《东观汉记》都是以当代史为主,而且由当代人写当代史。充分说明秦汉史学家著述为现实服务的观念。

3.秦汉史学进入了新的时期。

秦汉史学出现了繁荣的现象,史学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愈来愈高,它的重要性也愈益明显。因而编写历史书成为当时的一种风尚,出现了大部头的史学著作,如《史记》,《汉书》等巨著,而且这两部著作均为私人编写。与此同时,统治者愈来愈重视史书的编写工作,特别是组织人力集体编写,如《东观汉记》等就是统治者组织学者进行编写的。官修史书由此登上历史舞台。另外,随着史学地位的提高,史书的列别比以前明显增多,在纪传体之外,还有编年体、杂史、起居注等形式。

魏晋南北朝史学特征:

1、史学的多样化发展以及学科批评的展开。

史学的多样化发展,集中体现在四点:第一,史书的数量宏富,体制不断创新,种类多样;第二,史书的作者来自社会不同阶层,而且既有汉族,又有少数名族,成分多样;第三,史书的领域一再拓展,专史门类多样;第四,史学评论的逐步深化,史评对象多样。从主要评论史事,到转而以评论史家、史书为主,再到开始探讨历史学发展的历程。

2、史学的学科独立及其官化倾向。

魏晋南北朝史学的又一显著特征,是史学摆脱了经学附庸地位而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史学的学科独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图书目录的分类,二是学校教育与学术机构的设置。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的官化倾向更集中的体现,一是自曹魏起开始设置专职史官修史,二是北朝后期初步形成以宰臣监修国史的“史馆”制度。

3、史学上的门阀观念和民族意识之印记。

当时的史学,从形式到内容,都烙上了门阀观念的印记:一是谱牒、谱学的盛行和“谱局因此而置”。二是家史和别传的大量涌现。三是正史的本纪和列传成了门阀士族的谱牒家史。狭隘的民族意识是魏晋南北朝史书中的最普遍的表现。史学成了他们为本族和本族政权争夺“正统”地位的工具。同时,主张各民族间友好相处的思想和坚持国家统一的观念,在魏晋南北朝史学中也有所发展。

隋唐五代史学特征:

1、官方控制史学的程度加强。

这一时期的统治者,承北齐之制,设立史馆,扩大编制,吸收一部分有才学的人为史官,以宰相监修,直接控制史书的修撰。

2、更加重视史学的鉴戒作用。

这一时期以魏征为代表的史学家,强调史学的鉴戒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强调人事,否定天命;第二,重视民心向背与政权兴衰的关系;第三,注重君臣关系,强调君臣相辅。总之,这一时期编撰的史书,主要把亡国之君的行为当成本朝皇帝“取鉴”的基本内容,从反面向当时的统治者提供了一整套值得取鉴的治国方略,即注意调整君民关系、君臣关系,实行“以静求治”的施政方针。

3、史书种类与体裁的多样化。

史学在这一时期,有了长足的进步,各类型、各种不同体裁的史书纷纷出现。旧有的编年、纪传体史书无论记载内容,还是形式都得到了更加的完善,典志体、地理书、方志、史注、史评等新的史体也大量出现。同时。这一时期也出现了大量的杂史、故事、笔记,有价值的类书以及众多的佛道经典,文集数量明显增加。

宋辽金元史学特征:

1、完备的修史制度。

宋代修史制度趋向完备,不仅超过了前代,而且比明清严密。辽金元设立了自己的修史机构,虽然没有宋朝完整,但也比较系统地保存了本民族的历史。元代翰林兼国史院,开明清翰林国史院的先河。

2、会通的史学思想。

北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叙述从战国到五代的治乱兴衰;南宋郑樵继承司马迁通史之风撰《通志》,并明确提出了“会通”的思想;宋末元初的马端临撰《文献通考》,是继杜佑《通典》后又一部典治体通史。“主通明变”成为当时的风气。

3、史学的义理化倾向。

一方面宋人学习《春秋》褒贬笔法,借以惩恶劝善。以义理断史事,以史事证经义是义理史学的另一个内容。朱熹认为汉高祖、唐太宗虽然有大功业,也不值得肯定,因为他们的本心是出于利,而不是义。到元代,理学被确立为官方思想,理学化的史学占据主导地位。

明清史学的特征:

1、历史著述的总结性趋势。唐甄的《潜书》、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是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总结性著作。王夫之的《读通鉴论》与《宋论》是历史评述的总结性成果。章学诚是全面总结我国古代史学理论的杰出史学家。《校雠通义》是一部系统的历史文献学理论的总结性著作。黄宗羲的《明儒学案》是我国第一部最为完整的学术史专著。《大明会典》、《大清会典》、“六通”是典章制度史集大成之作,明《永乐大典》、清《古今图书集成》两部类书以及空前的大丛书《四库全书》,都是古代文献集大成之作,《四库全书总目》则是目录学的总结性成果。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均为体大思精的历史地理学杰作。

2、求真务实的治史方法。

明清史家大都是具有求真务实的治史方法,追求史事之真实。王世贞治史求真务实的精神,开这一时代史学考证风气之先河。明末清初的顾炎武,是清代考据学的先驱。乾嘉学者严密的考证方法,实事求是的学分、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值得提倡。

3、历史研究领域的扩展。

大凡明清史家,往往是博通百家的学者,不仅精通经史子集,而且关注天文、地理、水利、医药、士农工商等应用学科,表现出宽广的文化视野。

明清历史研究领域的扩展,还表现在通俗史学的繁荣。纲鉴类史书、历史演义、历史小说、历史纪实、蒙学乡塾读本等普及类历史读物,盛极一时。明清史学不断走向社会深层,获得了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历史知识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得到了普及。

4、具有启蒙色彩的史学思想。

明清两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出现了市民阶层。社会的变化,也曲折地反映到史学领域,兴起了反理学、“六经皆史”与经世致用三股史学思潮。

刘知几的史学理论:

1.刘知几在《史通》中明确指出,史家治史不仅仅是劝善惩恶,而必须将史学作为治理国家、统治人民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重视史学的功用,强调史学与政治的联系,这种理论不仅在当时,就是在后世也产生了相当重要的影响。2.刘知几以前的史学家多鼓吹“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今不如昔”、“是古非今”等,刘知几对此大加批评,他认为成败与天命无关,今未必不如昔,只不过历史在发展。社会发展必然出现新特点,这是一种客观的、不以“天命”或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势”在起作用。这在当时是进步的历史观。

3.刘知几史学思想最大的贡献在于他考察中国封建史学发展过程时,从理论上论证了以下两个问题。首先,他提出了“史才三长论”,认为一位优秀的史学家应该具有史才、史学、史识。所谓史才,是指选择、组织史料的能力和书写记事的技巧;所谓史学,是指丰富的史学知识和史料知识;所谓史识,是指过人的见识,即分析历史事件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观点、态度。刘知几认为一位史学家要搞好历史,“三长”缺一不可,而其中史才、史学又离不开史识。其二,他主张直笔著史。刘知几从历史记载的真实出发,大声疾呼“直书”、“实录”,揭发和斥责对历史进行歪曲的现象。并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史学发展中提倡直书的传统,明确地将“直书”作为编纂史书的基本原则,在理论上加以论证。

章学诚的史学理论:

1、经世致用论

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对史学经世致用的思想作了深刻阐发。他认为,研究历史要有效发挥作用,必须坚持详近略远的原则,注重研究当代史;还应根据不同的社会特点,使研究符合时代需要,以持世救偏;要敢于开风气之先,千万不可为世风所囿。

2、六经皆史论

章学诚认为六经是古代切合时事、服务于时事的历史著作,“六经皆史”的“史”,既具有“历史资料”的含义,用以矫正宋学空谈义理的弊病,同时,又具有经世之史的内容,以反抗乾嘉考据学派闭口不谈义理的流弊。章学诚的六经皆史论,为史料搜集、历史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3、史义论

史义论是章学诚史学思想的中心,最终把中国古代的史学理论推向最高峰。史义(又作史意)是相当于史事(历史事实)、史文(历史文笔)而言,指的就是历史理论和观点。章学诚主张只有具备史义的著作,才称得上是“成一家之言”的著作,否则只是史料汇编。

4、史德论

章学诚在总结唐代刘知几才、学、识三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史家更重要的素质是具备史德。史德的内容不只是据实直书、书法不隐,更重要的是尽可能如实反映客观历史,能以理性制约情感。

5、史书编纂论

(1)章学诚提出要创立新史体,以改造旧书籍。新史体由本纪(按年编排的大事纪要)、因事命篇的纪事本末、图表三部分组成,纲举目张、图文并茂。

(2)主张编写通史。

(3)将史籍按内容和功能分为撰述(著作之书)和记注(为著作提供材料的资料汇编)两类。

(4)扩大了史料收集的范围。

(5)文人不能修史。文人修史讲求文字技巧,往往影响史书记事的真实。

野史:野史是与正史相对应的史学门类,由私家撰述而成,既包括纪传、编年、纪事本末、典志等体裁的私俢史书,也包括笔记、诗话、纪闻、稗史等,形式不拘,内容包罗万象。

通俗史学:通俗史学是历史演义、历史小说、历史纪实、蒙学乡塾读本等普及类历史读物的总称,在扩大史学的社会影响、普及历史知识方面作用大。笔记:笔记(又称杂记、笔录、丛谈等),是随笔记录当时见闻、阅读心得的一种书籍,大致可分为小说故事、历史琐闻、考据辨证三类。

下载《中国史学史》期末复习资料(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史学史》期末复习资料(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史学史》读书笔记.doc

    史学理论读书笔记 从远古传说到马克思主义史学 ——读白寿彝《中国史学史》,看中国史学发展 文学院中文系08级1044408029 徐卫明 [摘 要]白寿彝主编,瞿林东、陈其泰、吴怀祺......

    中国史学史教案

    中国史学史教案 附中国史学史参考书目:金毓黻《中国史学史》白寿彝《中国史学史教本》李宗侗《中国史学史》尹达《中国史学发展史》仓修良《中国古代史学史简编》 刘节《中国......

    中国现代史期末复习资料(合集)

    直皖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美英日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它们之间争夺中国的矛盾日益激化。日支持皖系段祺瑞,把持着北洋军阀,美英支持直系曹锟和吴佩孚与段祺瑞相对抗。1920年7月......

    中国法制史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复习提示 中国法制史本学期实行课程考核改革(机考,电脑抽题),终结性考核的题目有两种类型:名词选配题15个(以单选的形式出现),每题4分;问答题4个,每题10分。复习参......

    中国史学史名词解释——精

    《尚书》是一部综合性的历史文献,它记录了上起尧舜下到春秋中叶的秦穆公期间1400多年的历史,其内容与甲骨文金文相参而证,是研究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不可多得的史料。其包含的......

    中国史学史期末复习名词解释考试重点简版

    中国史学史期末复习名词解释考试重点简版 一、名词解释 1、《华阳国志》:东晋,常璩著,是关于巴蜀地区的方志史书。全书12卷,约11万字,记事上起巴蜀两国的传说时期,下至东晋时期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整理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1 中国经历了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2 乾隆朝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复习资料

    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的原因: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逐渐开始了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