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历史文献学复习资料
历史文献学考试试题
1、“文献”的概念及其内涵变化。☆
概念:“文”在古意中指典籍文章,“献”指古代耆旧先贤的见闻、言论,以及他们所熟悉的各种礼仪,也包括耆旧先贤的事迹经历。现代广义的文献的概念是:文献是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不仅包括现代图书馆的全部馆藏,也包括档案馆、博物馆、声像馆及情报中心所收藏的全部馆藏。从情报学角度的概念是:以一定方式将人类所获得的知识或信息记录于一定载体之上所形成的东西叫做文献。
内涵变化:文献一词,是一个动态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在我国关文献概念的描述,最早见于《论语.八佾》 至元代,历史学家、文献学家马端临,首次以“文献”一词命名的专著《文献通考》面世。自孔子至元·马端临均把“文献”概念的内涵表述为可作叙事、论事佐证的古今典籍及圣贤的言论,即文献兼指书和人。此说至今仍有影响。后来,文献概念的内涵偏指著述或专指“具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资料。如:历史文献。亦指与某一学科有关的重要图书资料。如医学文献。”该定义强调了文献的历史继承性和资料性。198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对文献概念定义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该定义强调了文献是知识。凡是能耳闻、目睹到的并记录在一定的物质上的知识载体,均称之为文献。《文献情报术语国际标准》将文献定义为:“在存贮、检索、利用或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可作为一个单元处理的,在载体内、载体上或依附载体内而存贮有信息或数据的载体。”该定义强调了文献是可以进行加工处理的“单元知识”;存贮(记录)“单元知识”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存贮声音、图像、文字、符号等知识的磁性载体(磁带、磁盘、光盘)文献等。在国外,文献一词首先由法国保罗·奥特勒于1905年提出,随后流传于世。其中英语的“文献”与“情报”的最初含义交叉,后来才分开。目前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文献概念则是《汉俄英情报学词典》中的解释:文献是“包括固定情报以及用于传递和使用情报的物质客体。”强调文献是情报的主体,其传递与使用必须有相应的物质载体。
2.历史文献学的定义☆及其与历史学的关系。
定义:历史文献学是对历史文献的形成发展、整理利用进行研究,探索其规律,从而加以理论说明的一门学问。
关系:历史科学通常指科学的历史学,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他们创立了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社会科学的伟大革命,从而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
历史文献学是对历史文献的形成发展、整理利用进行研究,探索其规律,从而加以理论说明的一门学问。
历史学与历史文献学之间,存在着良好的关系。一,历史研究必须以文献史料为根据,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前提。研究历史问题,只能根据前人的文献记录以及历史上残留下来的遗物、遗迹、遗址等史料,离开了史料,历史研究无法进行。二,历史文献学是为历史研究服务的。历史科学要从整体上反映出历史发展过程的真实景象,又要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而文献学只是提供史料,复原一个个真实的历史实施,却不能揭示历史发展规律。历史文献学为历史研究建立起一个可靠的史料基础,为历史研究服务,因而是历史研究的一个辅助学科。三,历史科学是历史文献学的依托。历史学的发展扩大了历史文献学的范围,丰富了历史文献学的内容,也加强了历史文献的科学性。
3、历史文献载体的演变过程。
4、“十三经”指哪些典籍?“十三经注疏”每种书的注者和疏者各是谁?
《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⑴:《周易正义》一〇卷,【魏】王弼、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⑵:《尚书正义》二〇卷,旧题【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
⑶:《毛诗正义》七〇卷,【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
⑷:《周礼注疏》四二卷,【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⑸:《仪礼注疏》五〇卷,【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⑹:《礼记正义》六三卷,【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⑺:《春秋左传正义》六〇卷,【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⑻:《春秋公羊传注疏》二八卷,【汉】何休注,【唐】徐彦疏
⑼:《春秋谷梁传注疏》二〇卷,【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
⑽:《论语注疏》二〇卷,【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
⑾:《孝经注疏》九卷,【唐】玄宗御注,【宋】邢昺疏
⑿:《尔雅注疏》一〇卷,【晋】郭璞注,【宋】邢昺疏
⒀: 《孟子注疏》十四卷,【汉】赵岐注,旧题【宋】孙奭疏
5、“二十四史”是哪二十四种典籍?各史的作者是谁?
? 史记(汉·司马迁)? 汉书(汉·班固)? 后汉书(南朝宋·范晔)
? 三国志(晋·陈寿)? 晋书(唐·房玄龄等)? 宋书(南朝梁·沈约)? 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 梁书(唐·姚思廉)? 陈书(唐·姚思廉)
? 魏书(北齐·魏收)? 北齐书(唐·李百药)? 周书(唐·令狐德棻等)
? 隋书(唐·魏征等)? 南史(唐·李延寿)? 北史(唐·李延寿)
? 旧唐书(后晋·刘昫等)? 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 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
?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 宋史(元·脱脱等)? 辽史(元·脱脱等)
? 金史(元·脱脱等)? 元史(明·宋濂等)? 明史(清·张廷玉等)
6、简述孔子与六经的关系。
《诗》相传《诗经》是孔子编定的,在司马迁的笔下孔子删定了《诗》,孔子本人多次说过有关《诗》的名言,在《论语》中也出现引用《诗》的文句。
《书》孔子曾整理过,《礼》是孔子教学课程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第一门课,孔子十分重视“礼”,并注重礼的作用和传授,《乐》孔子也整理过
《易》为周代的占筮之书,孔子十分喜好《易》并认真研究,同时认真向学生讲授,是孔子赋予《易》以新的内容,并为其作了较为特殊的传注。
《春秋》经孔子编定是世人所公认,成为我国第一本编年体史书。
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孔子整理六经都是“述”的结果,而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创作,但他因整理“六经”给后人留下了巨大的文化遗产,创立了儒家学派。“六经”均不同程度经过孔子的整理,并在孔子整理的基础上才得以较完成的保存下来,因此,认为《六经》的整理为我国历史文献学的萌芽,孔子是中国历史文献学的始祖。
7、纪传体史书、编年体史书和纪事本末体史书各有什么优缺点?
纪传体 是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编纂体例。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
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
优点: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从体裁的形式上看,分成本纪、世家、载记、书志、表、史论几个部分。优秀的纪传体史书把这些体裁配合起来,在一部史书里形成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纪传体的优
点是以记述历史人物为中心,可以更多地反映各类人物在历史上的活动,同时,因记述的范围比较广泛,便于
通观一个时期历史的发展形势。这是编年体史书所不及的。
缺点:①它记事分散,读者难得其全貌,“大纲要领,观者茫然”,难以清晰地表达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和各事件、各人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②纪事重复互见。刘知几说:“同为一事,分在数篇,断续相离,前后屡出。”给读者造成不便。
编年体 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编排史实,是编写历史最早也是最简便的方法,《春秋》、《资治通鉴》就是编年体史书。
优点:是给人以明确的时间观念,便于考查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比较容易反映出史事发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并可避免叙事重复。
缺点:记事按年月分列杂陈,不能集中叙述每一历史事件的全过程,难以记载不能按年月编排的事件,往往详于政治
事件而忽略经济文化
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
优点:是每一事件独立成篇,各篇按时间顺序编写,能完整反映历史事件的全过程,可补编年体与纪传体不足
缺点:在不能表明同一时期各历史事件的联系
8、试述刘向、刘歆父子的历史文献学成就。
①创造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些方法一直为后人所使用并不断完善,成为如今整理文献的基本模式
②创造性的编撰了《别录》,它作为各类文献的叙录,是提要式的内容简介,后世的著作前的序文当是源于《别录》的。《别录》是我国书目提要之始祖、③完成了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的图书分类目录《七略》尽管它在分类上采用的标准不一,也有失当之处,但后代编辑书目的原则、体例、方法,都是在《七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在刘向刘歆之后,“校勘学”“目录学”才逐渐发展起来并具有规模,最后成为两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他们在历史文献的整理、校勘、分类目录等方面的成就是杰出的,奠定了我国古代历史文献学的基础。
9、试述四部分类法发展完善的过程及其学术价值。
①发轫:西晋的荀勖在整理《中经新簿》时,对《七略》的著录和分类做了很大的改进,把六略改成四部,以适应和包容新出现的文化典籍,开创了我国群书目录中的四部分类法,这一新的分类体例在很大程度上能适应当时文献的实际发展情况。他将文献分为甲乙丙丁四大部类,但仅表示一种顺序,各部类内涵没有完全确定,只为一个粗略的轮廓而已。
②确定:东晋的李充编定国家藏书目录《晋元帝四部书目》时,重分四部,以五经为甲部,史记为乙部,诸子为丙部,诗赋为丁部,该四部分类法至唐初修《隋书·经籍志》时正式定名为经史子集四部。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从《晋元帝四部书目》算起,一直沿用1700年,至今未发生根本动摇。
学术价值:
经部收录儒家经典。汉代开始称《诗》、《书》、《易》、《礼》、《春秋》为“五经”。唐代把《周礼》、《礼记》、《仪礼》、《公羊传》、《毂梁传》、《左传》、《诗》、《书》、《易》称为“九经”。唐代又把《孝经》、《论语》、《尔雅》列入经部。宋代又将《孟子》列入,称“十三经”。
史部收录记载历史兴废治乱和各种人物以及沿革等的历史书,如《史记》、《汉书》之类,以及地理书、目录书。
子部收录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书籍,如《庄子》、《韩非子》等,以及释道宗教的著作。
集部收录汇集几个作者或一个作者的诗文集,如《唐五十家诗集》等,以及文学评论、戏曲方面的著作。
这种四部分类法自唐代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了,作为一种传统分法,它在类分我国浩如烟海的古籍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10、郑樵在历史文献学理论方面有哪些贡献?
①郑樵提出了“类例”的概念,在《校雠略》中深刻阐明了区别类例对保存图书的重要意义,“类例”概念的提出,对于编修书目、整理资料具有重要的意义。
②鉴于当时图书事业的空前发展,郑樵创立了三级类目的新分类体系,在我国目录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③他提出了“通录图书之有无”、详尽略古的见解,这是他“会通”的史学思想在目录学方面的表现。
④郑樵认真总结了历代文献散亡的原因,指出了搜访图书的必要性,并系统提出了“求书八法”,这被后代藏书家奉为圭臬。⑤它还具体分析了亡书的各种情况,提出了辑佚的理论原理,开辑佚工作的先河,他的辑佚原则、理论对后世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⑥郑樵还扩大了历史文献资料的范围,极为重视图谱、金石的史料价值,把它们提到与图书同等的地位,由于他的倡导图谱、金石之学在宋代以后得到很大发展。
综述:郑樵这些文献学理论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对文献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1、谈谈你对班固《汉书?艺文志》的认识。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基本上沿袭《史记》的体例,内容上汉高祖至汉武帝一段,也多直接取资于《史记》。但是《汉书?艺文志》以记载一个朝代为主,开创了断代为史的先例,又在《史记》“八书”的基础上,增加了《艺文》《地理》《五行》《刑法》四志,扩大了史书容纳史料的范围。
《汉书?艺文志》包含了《七略》《别录》,但在原有基础上从篇章结构上做了调整、对原文有所增补和删改、对《七略》的文辞上有所斟酌和改动,所以《艺文志》无论在篇章结构、序文和书目的结合、分类的合理性等方面,都较《七略》有明显的进步。《汉书艺文志》还开创了根据官修目录编制正史“艺文志”的先例,它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图书分类目录,它在历史文献学上具有极高的价值和地位。
12、评述郑玄校注群经的原则与方法。
一校勘方面:①根据文以来判断和确定错讹衍脱,凭借对文意得得理解订正原文是郑玄校书的主要方法
②运用了本校和他校等校勘方法
③尊重原文,在校勘中,若发现原文缺误之处,他一般在注释中指出
二注释方面:①广征博引,最大限度地吸收前人的成果,保持了古人传注的继承性,又发展了传注学
②运用了音训的方法。
③继承和发扬了司马迁“疑者阙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13、《隋书?经籍志》在图书分类和著录上有何创新?(要想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图书的存佚情况应该看什么书?为什么?)著录:《隋书?经籍志》是唐初官修的一部目录,是继《汉书?艺文志》以后的一部重要史志目录,体例上模仿《汉书?艺文志》写序录,但汉书?艺文志记的是西汉一代的藏书之盛,《隋书?经籍志》不仅记录了隋朝一代藏书之盛,还要记录了六朝时期的典籍流散聚合情况,所以采取了新做法:以著录隋代现实藏书为主要内容,对六朝时代的文献散佚情况,则采用“梁有...今无”的著录方法,有些典籍到隋代已经散佚了,但在梁或陈以前是可以见得到的,必须把它们著录出来,才能看出六朝时期的文献全貌。
分类:魏徵等编纂《隋志》,在确定四部分类法的主导地位上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经史子集的部类名称正式确定,其中,史部不仅有独立的部类,而且有了固定的部类名称,现存的四部分类目录,以《隋书?经籍志》为最早。
应该看《隋书?经籍志》因为:《隋书?经籍志》不仅记录了隋朝一代藏书之盛,还记录了六朝时期的典籍流散聚合情况,以著录隋代现实藏书为主要内容,对六朝时代的文献散佚情况,则采用“梁有...今无”的著录方法,有些典籍到隋代已经散佚了,但在梁或陈以前是可以见得到的,必须把它们著录出来,才能看出六朝时期的文献全貌。
14.唐代刘知几对历史文献学的贡献。
刘知几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史学家,他的代表作是史学理论专注《史通》
贡献主要有:①对史书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对史部目录学有所创建,他将史书体裁归纳为“六家”“二体”,对史书编撰及如何选择文献材料做了指导性的论述。他还对史注类文献进行了分类,归纳为训诂解释和广异补缺两种体裁。
②他从史学的角度出发,把经书作为史料看待,即把孔子所整理撰述的儒家经典统统归为史籍,扩大了史料的范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③崇尚真实,反对虚妄,重视考证辨伪,从强调史料真实的角度出发,要求撰史者善于考辨文献真伪,选择文献之长,舍弃文献之短,这对中唐以后辨伪学的兴起有重要意义。
15、北宋官修四大类书是什么?在内容上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①《太平御览》:是百科全书性质的类书,引书比较完整,多整篇整段的文字,且注明出处,故此书历来为学者所重视。②《太平广记》:是小说类书,所收内容,除正史外,还有野史、地理、文集、笔记、佛道典籍、传说、小说等,引用书目存佚各占一半,此书对于研究古代文学和社会风俗是最重要的书籍,并对史料的辑佚、校勘工作颇多参考价值。
③《册府元龟》:是史学类书,官修类书中此书篇幅最长,同时也是《四库全书》中最大的类书之一,在中国历史文献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分类极为详细和完备,较好的体现了类书的特点,该书资料丰富集中,为后世研究历史提供极大方便。它还便于校勘和辑佚
④《文苑英华》:是文学类书。小说诗歌文学作品近两万篇,按文体分赋、诗、歌行、杂文、中书制诰、翰林制诰等三十九类。书中约十分之一是南北朝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十分之九是唐人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多数是根据当时流传不多的抄本诗文集收录的,保存了不少有价值的文献资料,校记里还附注有别本的异文,可以用以辑补校勘唐人的诗文集。《文苑英华》中收录不少诏诰、书判、表疏、碑志,还可以用来考订史实。
16、清代校勘学的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成就巨大,整理校勘了一大批古籍:卢文昭校勘的有《经典释文》《新书》《春秋繁露》等 黄丕烈《士礼居丛书》顾广圻《周礼》《仪礼》《国语》等,戴震《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水经注》等,古籍包罗万象、不计其数。成绩最突出的是校先秦子书,纠正了许多谬误,使子书可读,真义显明。
②出现一大批著名的校勘学家,且形成不同的流派:一是以卢文昭、黄丕烈、顾广圻为代表,二是以戴震为首领,继之有王念之、王引之等。卢派重版本,推崇对校;戴派重义理,崇尚理校。清末名家辈出,如魏源、王先谦等
③总结了许多优秀的校勘学经验,提出一系列的校勘学的理论观点:如卢派强调“崇古”要求尊重汉儒,注重版本依据,黄丕烈认为校书首先应广蓄书,且要择善而校。戴派反对对古本、善本的迷信,要求广泛收集以外的异文材料,分析、考证古籍,对古书的错误勇于改正。戴震主张校勘首先在识字,因此一个校勘学家必须精通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的知识,还要准备多方面材料,这种方法为后人继承和发展,成为校勘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清朝的校勘整理工作,是许多典籍恢复了原有面貌,为
后人阅读古籍提供了极大方便。
17、清代考史方面的三大著作以及各有什么特点?
①《十七史商榷》:详于校勘。以文字校勘、典制考释为主要内容,尤以文字的校勘为重点,内容庞杂、丰富,包括校勘文字、补正讹误、论及版本异例,考证舆地、职官、典制,考订史实,评论事事人物。
②《廿二史考异》:注重典章故实。是从二十四史中除去《旧五代史》、《明史》而言的,内容涉及文字校勘、典制考释、名物训诂等诸多方面,校订了诸史传写和刊刻上的讹谬,审定了注释者的错误,也勘出各史原有的疏漏。
③《廿二史札记》:特别注重治乱兴衰之故。很重视史实的真实性,它通过考异、辨识、纠谬等形式,对史书记事进行了辨析和订正。还对历代正史史料价值的高下,编写方法的优劣,所运用的书法和历史编修的经验,都有一些有益的评论。
18、评述王国维对历史文献学的成就。☆
王国维治学严谨,规模宏大,把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科学方法,同乾嘉诸儒的传统考据方法,成功的结合起来,创立了著名的“二重证据法”,他强调要把新出土的文献资料与古代典籍相互印证,因而在古史研究上,取得了同时代学者无法企及的成就。一在甲骨文的搜集和研究方面:王国维在罗振玉成就的基础上突破了甲骨文字考释的范围,以甲骨卜辞为原始的文献史料,来探讨殷商的历史、地理和礼制,所著《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续考》《殷周制度论》都运用了二重证据法,他是从称谓判断卜辞年代和进行甲骨文缀和的先导者。
二在汉晋木简的考释方面,他与罗振玉合作,将沙氏书中材料重新分别考释,成《流沙坠简》一书,这是我国学者研究汉晋木简的开山之作。
三在敦煌文书的整理和研究方面,他十分重视敦煌文书在学术上的价值,依据唐写本考订唐初职官、瀚海军设立的时间及唐前期实行的均田制,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又根据唐写本,使韦庄的《秦妇吟》复传于世。
20、清代乾隆年间进行了哪一项大规模的文化建设?对历史文献学的发展有何贡献?
编纂了《四库全书》和《四库全书总目》
贡献:①《四库全书总目》在目录学的编纂方法上总结并发展了历代目录学家的经验,真正建立了目录学的体系和规模,说明了编纂提要和分门别类的方针和原则,构成了目录学的完整体系。
②《四库全书总目》继承了中国传统图书的四部分类法,四部之下又列类,类之中又有子目,因此成为典范。
③在编写提要的方式、方法上,形成一种新的既能反映图书的版本、内容、文字、著者事迹,又特别结合当时的政治需要,宣传封建思想的提要形式,在编纂方法上建立了目录学的规模。
④《四库全书总目》在史料鉴别上也具有科学态度,其收书的数量是空前的,然而多而不杂。
⑤总之,《四库全书总目》是中国目录学史上继刘歆《七略》、唐《隋书。经籍志》、郑樵《通志。艺文略》之后的集大成巨著,《四库全书》和《四库全书总目》成为中国18世纪以前古书的一大汇集和总结,并以其科学的分类,严谨的体例,以及简明扼要、一览了然的具体的实用性,成为后人做学问的门径,在中国的目录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三亿文库3y.uu456.com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专业论文、文学作品欣赏、中学教育、各类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外语学习资料、幼儿教育、小学教育、58历史文献学试题等内容。
------------------
中国历史文献学复习
一、“文献”的概念
①早期含义: “文”,包括历史典籍、档案等文字材料; “献”,指的是博学多识、熟悉掌
故的贤才,包括其所见闻的东西即文化记忆、口传议论以及自身的践行礼仪等。
②《文献通考》中及其以后“文献”的含义: “文”指的是叙事之文,包括经史、会要、传记等;
“献”指的是议事之文,包括臣僚奏疏、诸儒议论、名流燕谈等。实际上是将文献 本原的范围扩大,几乎等同于典籍。明代以后,文献基本上指的是典籍资料。
③现代: 广义上讲,文献指的是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狭义上指的则是传统意义上的文献,即以图文形式记录知识的金石、绢帛、竹木、纸张等载体。
二、目录学
1.分类法的演进
(1)最初的分类法:根据《周礼·春官·宗伯下》,不同的王官执掌不同类型的典籍档案。大致可分为官守内的(如经传、诸子、诗赋等)和官守外的(兵书、数术、方技等)
(2)六分法:我国古代图书分类方法之一。起源于刘向校书时的不同分工。西汉成帝时,广求天下图书,并集中于宫廷。又命刘向负责对书籍进行整理,其中刘向亲自负责校六艺、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刘向逝世后,其子刘歆继续组织校书工作,并撰成《七略》一书,正式确立了图书的六分之法,将图书分 为6大类38小类。东汉班固将《七略》改写成《汉书·艺文志》,而分类法没有变化。六分 法是我国古代图书第一种严格意义上的系统的分类方法,大致确立了古代图书分类的基本框 架。在此基础上,又演进出了四分法、七分法、五分法等不同的分类法。
(3)四分法:又称四部分类法,我国古代图书分类方法之一。始于西晋时期。西晋荀勖根 据魏郑默《中经》修撰《中经新簿》,将图书分为甲、乙、丙、丁四部,甲部收六艺、小学,乙部收诸子、兵书、数术,丙部收史书等,丁部收诗赋、图赞、汲冢书等。东晋李充修《晋 元帝四部书目》,大致沿袭了四部的划分,并将原丙部调成乙部。至唐初修《五代史志·经 籍志》即《隋书·经籍志》时,正式以经、史、子、集命名四部,从官方层面完善确立了四 部分类法。此后官私书目大致均按照四分法对图书进行分类,只是对个别细目略有调整,其 基本框架未能有所变动。至清代乾隆时期,《四库全书总目》的修成标志着四分法发展到巅 峰。四分法是我国古代图书分类的终极分类,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不能恰当地收录丛 书等,也有人做出过改进,只是未能成为主流。(4)新分类方法:
①十进分类法:西方近代图书分类方法之一,由美国人杜威创制。这种方法把图书分为十部,每部又分十类,每类之下又有子目,目之下还可以十分。登录时,以百位代表部,十位代类,个位代目,以下隔以小数点,代表分项小科目。该法简单明了,便于检索查找,适合于公共图书馆的图书编目工作与读者的使用。我国于20世纪初引进十进分类法,并得到广泛推广使用。②中图法:即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我国较为普遍采用的一种图书分类方法。这种方法以A-Z代表不同的大类,以下再用数字分成不同的小类。这种方法简单明了,便于检索查找,适合于公共图书馆的图书编目工作与读者的使用。(5)《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小类: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 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
2.重要的目录书
(1)《汉书·艺文志》:我国古代重要的目录学著作,《汉书》十志之一,汉代班固作。依据刘歆《七略》编辑而成且略作调整,将原书《辑略》分别编入各类之中。采用六分法,将图书分作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大类,此下又细分为38小类。各部之前有大序,每类之前有小序,各书无提要,其总序历叙上古以来典籍、学术的变化情况,是重要的目录学作品。(2)《隋书·经籍志》:我国古代重要的目录学著作,原为《五代史志》之一,附于隋书之 后,故名。唐代魏征编。采用四分法,将古今图书分作经、史、子、集四大部,第一次在史 志目录中确立了四部分类法。各部之前有大序,每类之前有小序,仅有简要记录。其总序历 叙汉代以来典籍、学术的变化情况,是重要的目录学作品。
2(3)《文渊阁书目》(御制书、官修书列于经部之前;表明书的存佚情况:完全、阙、残缺)(4)《明史·艺文志》
①稿本来源:尤侗、黄虞稷、倪灿均编辑过《艺文志稿》②特点:只记载有明一代的著述(之前的目录记载的是一朝藏书)。性质上属于知见目录,参考了许多公私藏书目录。采用四部分类法,但在细目上有特点。如正史类收编年、纪事本末等体;名、墨、法、纵横等诸家如杂家类;总集类中收制举书。收书不足以体现有明一代全部藏书(5)《千顷堂书目》:记述有明一代著述的目录书,清代黄虞稷著。或为《明史·艺文志》 蓝本,或为其副产品。
(6)《四库全书总目》:清代大型目录书,清代纪昀等编主要收录的是《四库全书》所收书 及部分未收书,采用四部分类法,每部之前有大序,各类之前有小序,各书均有提要。(7)《天禄琳琅书目》及《后编》
特点:把盖在书中的藏书印原样编入(朱文——阳文,白文——阴文)及其被加盖的页数
三、版本学
1.书籍的装帧与版式
(1)装帧形制
①卷轴装:我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式的一种,也称卷子装。最早出现于汉代,盛行于魏晋至唐五代时期。基本上由卷、轴、褾、带、签等部分组成,其形制为将写页或印刷页一张张粘连起来,成为一长卷,用硬木、琉璃等材料作轴粘于纸的左端,然后从左向右卷成一卷,然后用带子捆扎,以牙签标识。贮存时外面裹上书帙以保护,插架存放。唐以前的书籍大多采用该形制装帧。由于阅读时需要镇尺,且不便于阅读书中的任意位置,因而五代以后逐渐推出书籍装帧的主流。
②旋风装:又称龙鳞装,我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式的一种。最早出现于唐代,使用面较为狭窄。关于其形制说法不一,较为流行的说法是:在卷轴装的底纸上将写好的书页按顺序,自右向 左先后错落叠粘,然后从左向右卷起,成为一轴。也有人认为是将经折装首尾用一张纸粘连 后的形态。由于静止时书页状似龙鳞,翻阅时纸页翻飞似旋风,故名。该装帧实际上是对卷 轴装的改进,也是转向册页形式装帧的过渡形态,由于两面有字(除第一页外),因而便于 阅读。今实物仅见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唐写本王仁昫《补缺刊谬切韵》。
③经折装:我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式的一种。盛行于隋唐时期,大多应用于佛经的装帧。其基本形制为:将长幅纸卷按一定宽度连续左右折叠成为一厚叠,然后首尾各加粘一张硬纸板或 木板做保护书的封面与封底。该形制是对卷轴装的改进,由于阅读时两面有字,因而较为方 便。不过折页的接连出容易断裂,南宋以后仅有佛经依然延续该形制。
④蝴蝶装:简称蝶装,我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式的一种。出现于唐末五代,盛行于宋代,元、明时亦有使用。其基本形制为:将印好的页子向内对折,版心向内,然后将每一页背面的中 缝黏在一张裹背的纸上,另外三边切齐,再在封面、封底黏上硬纸板。书页展开时以版心为 中轴,两边各半页,状似蝴蝶展翅,故名。这种形制使得书口不外露,避免了损伤,贮存时 书背朝上,书根朝外。但阅读时须连翻两页方可继续阅读,较为不便。蝴蝶装是印本最初装 订成册时的形制,具有一定的开创性意义。
⑤包背装:我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式的一种。出现于南宋后期,盛行于元明。该形制是对蝴蝶 装的改进,即把书页正折,版心向外,折好的书页以书口版心为准对齐,早期将书页黏在书 背上,再裹书皮;后期则在右侧打眼,用纸捻订住,再用书衣绕裹书背,故名。这种装帧形 制克服了蝴蝶装读一页须翻两页的弊端,便于阅读。存放时为平放,树根朝外。但经久翻阅,书页易散落。明代《永乐大典》、清代《四库全书》均采用此种装帧。
⑥线装:我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式的一种。起源于五代,盛行于明中叶以后至民国时期,是我 国晚期古籍最常采用的装帧形制。其基本形制为:将印好的书页正折,版心向外,在书页的右侧打眼后加纸捻草订。装订时则将封面裁成与书页大小一致的两张,分别加于前后,最后 打孔穿双根丝线订成一册。根据打孔的多少可分为四孔装、六孔装、八孔装等,保存时须与 函套配合。线装书便于翻阅且不易脱落,而且还便于重装。线装是对包背装的改进,使得古 籍装帧基本定型。(2)单页书版式
纸面上,印版所占的区域称作版面..,版面以外,空白的余纸,上边的叫做天头..,下边的 叫做地角..,左右都叫边.。版面的四周叫做版框..,拼成版框的线叫做边栏..,亦称栏线 ..,上方叫上栏,下方叫下栏,左右的叫左右栏。又分四周单边、左右双边、四周双边、博古栏等。版面用直线划分为若干行,直线之间的部分称作界行..。半页×行×字称作行格,亦称行.款.。版面中心的界行称作版心..,采用包背装或线装后,版心向外,亦称书口 ..。往往用花纹或直线分为三部分,花纹称作鱼尾..,分叉的部分正当版面的中心,作为对折书页的中心线。版心上下鱼尾到版框之间的部分称作象鼻..,有黑、白、大(粗)、小(细)等区别。蝴蝶装中,版框左栏外上端刻有小长方格,称作书耳..,标记页数或篇名。
(3)外形结构
最外面的上下两层纸称作书衣..,亦称书皮..。贴在书衣左上方题写书名的长方形纸签作 书签..。线装书中,书衣右侧有装订线的部分称作书脑..,订线一侧用细绢包裹的上下角称作包.角.。书册上部的横截面称作书首..,下部称作书根..,右侧横截面称作书背..书脊..,左侧的称作书口..。书衣内的题有书名的一页称作封面..,封面之前常有白纸或浸有药水的纸,称作护页..或扉.页.
2.雕版印刷的工序:
①选材:一般选择坚硬耐久的枣木、梨木或梓木。
②制版∕加工为书版。
③写样:请专人将内容以及板框、栏线等一起写在薄薄的纸上。
④刻板:将版样反贴在涂有浆糊的书版上,反复轻刷纸背,使字迹留在版片上,待干燥后刻板。
⑤印刷:在版片上刷墨,将纸铺上去,在纸背用软毛刷轻刷,使着墨均匀。
⑥装订:将印好的散叶装订成册。
※活字印刷不受重视的原因: ①学者的个人情趣左右; ②藏书家重雕版轻活字;
③活字不易保存,且多次印刷后会变模糊; ④印书的成本较大。
四、校勘学
1.文献错误产生的原因和类型
(1)原因:原稿的错误、写样的错误、刻工的错误、抄书者的错误。
(2)类型
①错讹:包括形讹、音讹、意讹等。
②衍文:指的是掺入不该有的文字。
③脱文:原书该有的文字缺失(夺:文字有脱漏),包括阙文(个别字缺失)和佚文(整段文字缺失)。
④倒置:文字顺序颠倒,包括倒乙(相邻两字颠倒)和错简(大段文字的错乱)。
⑤其他:正文与注文相混杂、上下文字合为一字、一字分为上下两字等。
2.校勘的原则
校勘以恢复古籍本来面目、提供最接近原稿的善本为目的,因而其最根本的原则是存真 复原。所谓“真”和“原”是指原作者思想内容与语言文字之真、原稿原貌之原。校勘意义 上的正误不等同于所载史实是否真实可靠、文学表现是否完美等额外的情形,而是原作者所 使用的文字与表述的内容。在校勘工作中,凡不符合作者本意、歪曲原书面貌的处理都是违 反原则的。总之,校勘要解决的是流传中形成的错误讹谬,而不是替作者文本、规范语言。归根结底,校勘还是版本的校勘,因而应当广搜异本,相互比较,使得校本更接近于原本。
应当注意的是以下情形需要谨慎:避讳字回改,古人不规范的引文不要依据原文改动,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不应改动等。
※校勘的方法
(1)叶德辉——活校法(如理校)和死校法(如对校)
(2)陈垣“校勘四法”
①对校法:以同书的祖本或别本对校,列出异文,主要的目的在于校异同,不校是非。注意:
对同书的各版本全面了解、搜集,选择适当的底本和参校本;只是校勘的第一步,需要与其 他方法配合方能完成校勘任务。
②本校法:比较一书上下文,用本书的语言、文字、知识等校勘本书,通过发现同类内容的前后矛盾、上下文意不同、章节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进行分析,订正讹误。局限性:时间越古的古籍往往不出于一人之手、一定时间,因而内容、语言上多有不同。
③他校法:从本书之外的其他书籍找到本书的异文和相关材料作为校勘的依据,包括与本书 存在承袭关系、引用关系或记载相同内容。需要分清楚古人引用中的直接引用与化用的区别。
④理校法:运用理论知识或常识进行分析判断,比如本书的思想内容、语言文字知识、历史 文化知识三方面。但容易造成臆断妄改或误改。
五、辨伪学
伪书的概念
伪书:作者不真、年代不实、或内容存在造假的古籍文献。
作者不真:文献上标明的作者、编者、序跋作者并不真实
年代不实:文献中标记的年代并不真实(主要是晚于其所标识的时间)内容假造:具有特定作者、年代的文献有本不属于其书的内容。
(1)伪书的种类:全部伪、部分伪、作者伪、时代伪、误题撰人、疑似
※非有意的作伪
①全书误题或妄题作者
因篇中有某人名而误题、书中多某人行迹和言论、臆断妄题、不察妄题。
②部分误编入或附入
误将混合之书作专书、献书时增加篇幅、编辑者无识贪多、注解与正文混合、后人续作
(2)原则:注重书的真伪而非伪说、伪事,主观的有意识的造假行为才能算作“伪”(3)伪书产生的原因
主观:①尊古;②争胜;③借重∕借名;④自耻;⑤嫁祸;⑥好事(显示技能);⑦射利。
客观:①古书创作时,古人不题撰人名;②古书传播时不断散佚,〇辨伪方法:胡应麟“八法”、梁启超“十二公例”
六、辑佚学
清代:辑佚的全盛时期
辑佚的特点——还原性,即需要有原来的文献单位。(1)兴盛的原因
①清代学风转变影响:
外部:文字狱的兴盛、文化高压政策、改朝换代的冲击
内部:空谈心性、义理造成明代士风衰颓,需要从原典中寻找微言大义再阐释。
②顾炎武等大学者的倡导(顾炎武:著书不如抄书)
③辑佚学自身发展的需要:新辑佚材料的出现,如《永乐大典》
④四库馆辑佚的影响
⑤辑佚相对容易
(2)阶段
①学者的辑佚:康熙中叶至乾隆中叶,为治学方便
②馆臣的辑佚:四库馆臣对《永乐大典》的辑佚
③辑佚家的辑佚:馆辑之后至19世纪中叶,以几位大辑佚家为代表
④补遗的辑佚:19世纪中叶至清末,对前人的辑佚进行拾遗补漏的补辑、重辑工作
(3)五大辑佚家
①王谟:《汉魏遗书钞》108种,《汉唐地理书钞》500余种
②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及其他48种书
③章宗源:主要辑唐以前的佚书
④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768卷、593多种
⑤黄奭:《黄氏逸书考》∕《汉学堂丛书》215种(后增至285种)(4)认识:
①清代人对辑佚学问性的普遍性怀疑倾向从事辑佚的大多是一些不太有名、且学术上并不很为世所重的、无甚建树的学者或藏书家,大学者的零星辑佚不能代表清代辑佚的主流。清代学者很少对辑佚作系统的总结性分析研究, 因而造成辑佚理论上的相对贫乏。当时的辑佚家并不能以辑佚名家,其目的在于获得考据学上的建树,辑佚之道也无师徒授受之门径,即辑佚并不是清代辑佚家们治学的最终归宿,而是治学的一种基础性手段。
②清人辑佚的普遍原则是求用、求古、求全和求善。
求全:
对于每部辑佚书而言,其一是自己所辑的书千方百计求全,尽可能地提高对原书全貌的 恢复程度。其二是对前人所辑书进行补漏。
对于辑佚者,则尽可能地多辑书,辑书范围由原来只重经史扩展到四部。
求善:
就原佚书而言,在体例上尽量依原书来编排,每条佚文都要考证清楚,以确定其为真内 容,避免误辑。
就辑书本身而言,应体现出各自的辑佚特点。如各书前应有“序录”,道明书籍源流、辑佚的资料来源等。同时,各条佚文都应附有出处,必要的时候还要加以注释、考订。
七、藏书史
中国古代私家藏书的特点
①兴衰变化快,聚散较为无常。
②地域性强,主要集中在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比如历史上的京城,近现代的北京、上海、天津等,藏书家最多的地区是江苏、浙江两地,其次山东、广东、湖南、福建、河南、江西等地也有不少藏书家。
③普遍性:受经济社会的发展、印刷术的推广、纸张墨的价格较低等因素的影响,藏书 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主要的还是士大夫阶层。
④藏书目录多,而且目录形式多样,包括普通书目、善本书藏书志、题跋记等。
⑤藏而不借,以致利用范围较小、书籍发挥的作用有限,体现了一定的保守性。
⑥个人性,体现着藏主的个性特点。其一,藏书目的各异。洪亮吉《北江诗话》将藏书 家划分为考订家、校雠家、收藏家、赏鉴家、贩掠家五等,这是实际上代表了藏书的不同目 的,即学术研究、版本校勘、保存稀见典籍、爱好古书、换取钱财等。其二,藏书的种类各 异,不尽相同。
⑦多对藏书有进一步的整理,如校勘、编目、撰写提要序跋等。
八、类书
类书的作用
(1)古代:资政、作文、日用
(2)现代:
①查找历史事实和典章制度;②考论事物发生、发展和变革的源流;③查找诗文佳句、成语典故的出处;④利用类书进行辑佚工作;⑤利用类书中保存的大量原始词句和篇章,校订古书讹误。
※类书与百科全书的比较
相同:都是汇集人类知识,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组织,以供人们寻检和浏览的工具书,具有包罗百科、分门别类的特征。
不同:
①编纂目的:类书的作用主要在于资政、写作诗文以及日常生活等,百科全书主要是为了传播思想文化,介绍科学知识,成为教育启蒙、探索真理的工具。②编纂体例:类书一般都直录古籍,把有关的原始材料辑录在一起。百科全书的词条则为人为编写,包含有编纂者自己的看法和见解。③分类原则:类书是以伦理及对人的实用意义为分类原则,以事 组织内容。
第二篇:中国历史文献学课程教学大纲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限定选修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历史文献学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本课是为历史文化学院历史专业本科生开设的限定选修课。
(二)教学目的
以中国古代文献的整理和研究为对象的学科就是中国历史文献学。通过本课的讲授,使学生掌握历史文献的各类载体形式的发展、历史文献的内容类别、总结整理利用历史文献的经验和方法,叙述和评价历史文献的历史发展和成果。
(三)教学内容
主要包括中国历史文献的载体类别、历史典籍文献的类别和编纂体例,历史文献的整理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四)教学时数
一学期14周,每周2课时,共28课时。
(五)教学方式
以课堂讲授为主,适当安排课堂讨论。
二、正文
第一章 载体类别文献
教学要点:
从文献的载体和制作技术的角度,考察文献的产生、发展、传播和表现形式,开拓学生的文献视野,略知各类载体文献的制作过程。教学时数:
共用四周8课时讲授。教学内容:
一、印刷术通行以前的文献形式
1、甲骨文文献
2、金石文献
3、简牍文献
4、缣帛文献
5、抄本文献
二、印刷文献形式
1、雕版印刷的方法
2、册页制度的发展
3、书籍的几种演变形式 考核要求:
能够了解各种文献的特征,系统掌握文献发展的各个时期及步骤。
第二章 中国历史文献的类别
教学要点:
通过系统介绍历史文献的类别、各类文献的编纂体例,揭示丰富多彩的历史文献内容。教学时数:
共用6周12课时讲授。教学内容:
一、经、史、子、集四部典籍文献
二、类书、丛书文献
三、佛教、道教文献
考核要求:
了解四部最基本文献,知道这些书的作者、内容、版本流传情况、学术价值、如何利用它们研究历史。
第三章 整理历史文献的基础知识
教学要点:
总结和概述历史文献整理的方法和经验,为当代的古籍整理和文献工作服务。它包括对传统文献目录、版本、校勘、考据、辨伪、辑佚、注释等各学科知识和经验的条理和运用。教学时数:
共用四周8课时。教学内容:
一、古代对图书目录整理
二、古代版本学概况
三、古籍校勘知识
四、考据、辨伪、辑佚
考核要求:
大致了解整理历史文献所应具备的知识、古代对图书目录的整理情况、校勘四法的内容及运用。
三、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目
1、谢玉杰主编《中国历史文献学》民族出版社 1999年9月版1版
2、黄永年著《古籍整理概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1月版1版
3、黄永年著《古文献学四讲》鹭江出版社2003年9月1版
4、陈垣著《校勘学释例》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7月版1版
5、柴德赓著《史籍举要》北京出版社2002年1月版1版
6、刘国钧著《中国书史简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年10月版1版
陕西师范大学
中国历史文献学课程教学大纲
历史文化学院周晓薇编
二00三年十月
第三篇:古代文献学复习资料
古代文献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甲骨文合集:1959年,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综合各家之书,编了一部大型的甲骨文献图书《甲骨文合集》,共13册,由中华书局与1978年至1982年全部出齐。该书采取比较科学的先后分期后分类的方法,经过去伪存真、校对重出、修复掇合等一系列认真细致的整理工作,选存了文句完整或比较完整,以及文句所有残缺但内容较为少见的甲骨文41856片,为人们研究甲骨文提供了可靠的文献依据。
2.尺牍:竹,指竹简;木,指木牍。合称简牍。根据古代简册制度的一般情况,每一支竹片制成的简叫做简,把若干简编在一起成为策(或册),编简成册的绳子多用帛带和丝带。木牍是指用来书写的木版或木片,一尺见方的牍叫做“方”。单片的木牍比单片的竹简宽好几倍,多用于书写公文,律令、函柬等。从汉代起,木牍的标准长度为一尺,这就是后来书信被成为“尺牍”的原因。
3.汲冢竹书:在古典文献学史上,时常有简牍出土的记载。古代最著名的一次是晋太康二年(281年),河南汲郡人不准盗发战国魏襄王墓,得竹书数十车,凡书75篇,10万余言。史称“汲冢竹书”。
4.总集:总集是汇集两人以上的作品的合集,它可以 包括一个朝代(断代)和多个朝代(通代)的作品,也可以包括一种体裁和多种体裁的作品。一般来说,古代的总集多为诗文的合集。
5.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朝文:由清严可均编辑,共746卷,是通代不加选择的专门编集一种体裁全部作品总集,共搜集先秦至隋作者3497人,分代编次为15卷,网罗了先秦至唐以前所有现有的文章,为人们阅读先秦至隋的单篇文章提供了最全面的文献基础,中华书局1958年出版。
6.别集:别集是相对总集的,它是指搜集一个作家部分或全部作品的个人作品集。
7.类书:类书是我国古代分类式的资料汇编性的工具书。最早的类书是魏文帝曹丕时编的《皇览》。著名的类书有唐《北堂书钞》《艺文类聚》,明《永乐大典》,清《古今图书集成》。
8.政书:是专门记载各种典章制度的工具书。最早的政书是唐代刘秩的《政典》,后来杜佑把它扩充为《通典》。“三通”为杜佑的《通典》,郑樵《通志》,马端临《文献通考》。又编修了《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合称“九通”,后加上清末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成“十通”。
9.干支:中国古代用干支纪日、纪年,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戊庚辛壬癸)与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顺序组合成六十对,六十对一个轮回,即俗称“六十花甲子”
10.方志:又称地方志,是记载一地自然和人文方面历史与现状的综合性的地方文献。
11.甲骨文:最早的古代文献就是刻在龟兽骨上的文字,人称甲骨文,甲骨文献的内容为殷商时代王室占卜的记录以及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故又称“卜辞”。
12.金文:铸刻在上周青铜上的文字,称为金文。
13.目录:将目与录二者结合在一起,即把一部书的篇名或一批书的书名与叙录编次在一起就是目录。目录是按照一定次序编排的一批书名(或篇名)及其叙录,它是简介图书内容和形式,反映出版、收藏等情况,知道阅读和检索图书等文献资料的工具。
14.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出自章学诚《校雠通义》
15.六分法:是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分类法,它始创与《七略》。《七略》包括“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
16.四分法:起源于魏晋之际,成熟与东晋时的李充。西晋秘书监荀?因郑默《中经》,更著《中经新簿》,分为甲乙丙丁四部,总括群书。从各部所收图书的主要内容来看,荀勖的甲乙丙丁四部,实际上就是后世所称的经、子、使、集。这便是四分法的创始和开端。《隋书·经籍志·序》将史籍从经部中离析出来,独立成类,又将兵书、兵家、术数并为子部,这就为后世四部分类法开辟了道路,是图书分类由六分法进入了四分法的重要发展阶段。李充因荀勖四部之法,换其乙、丙之书,使甲乙丙丁四部,成为五经、史记、诸子、诗赋的顺序。至唐初修《隋书·经籍志》,继承发展荀?、李充以甲乙丙丁为序的四部分类,正式确立经史子集四部类目名称,概括各部类书籍非性质和内容。
17.补史志:我们成那些补撰或补注正史的目录为“补史志”或简称“补志”。
18.七略:是刘向、刘歆父子等一批学者共同完成的一部中国最早的综合性的群书目录,开创了我国古代的目录学。《七略》包括六艺(易、书、诗、礼、乐、春秋、孝经、小学)、诸子略(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纵横家、杂家)、诗赋略(屈原赋之属、陆贾之属、孙卿赋之属、杂赋、诗歌)、兵书略(兵权谋、兵形势、兵技巧)、数术略(天文、历谱、五行、蓍shi龟、杂占、形法)、方技略(医经、经方、房中、神仙)
19.别录:刘向整理古典文献时广罗异本,仔细比堪,去除重复,校出脱讹。然后编定篇章目次,确定书名。他,没校完一部书,就把有关作者生平、思想内容、学术源流等整理情况写出一篇叙录,这些叙录汇编成《别录》一书,开创了中国古典目录解题的范式。
20.群斋读书志:晁公武的《群斋读书志》,撰成于1151年前后,该书11157年前后四川刊行本四卷。《群》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编排,全
书前有总序,四部各有大序,各类小序在每一类第一种书的提要中。
21.直斋书录解题: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共56卷,主要根据他丰富的藏书历时20年而撰成的。全书虽然没有标明经史子集之目,但实际上是按四部分类法编排。书中没有总序和大序,只有7类有小序,即语孟类(卷三)、小学类(卷三)、起居注类(卷四)、时令类(卷
六)、农家类(卷十)、阴阳家类(卷十二)和音乐类(卷十四)。这些小序着重说明分类增设的原因,或叙述著录内容的分何变化,也反映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意图。
22.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乾隆年间编撰,该书达到了中国古典目录学的最高峰,此目按四部分类法编排,后来许多学者对它进行了批驳或补正,余嘉锡先生所著《四库提要辨证》
23.版本:版本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刻版(也称雕版)印书出现后为区别刻本和写本而使用的名称。因最初印版是以木板为原料雕刻而成,故“版本”又称“板本”。其实,“版”和“本”很早就作为书籍文献的名称在使用。因此,广义的“版本”又可以指一些形式的书本。
24.手稿本:作者亲笔所写,多增删修改,一般有署名和序跋,最能体现作品原貌,可据以深入了解作者的创作过程。
25.善本:指珍贵难得的古籍刻本、写本,其历史文物性、学术性、艺术代表性或某一方面的特殊价值。
26.卷轴装:收藏时用轴由尾端向前卷成一束,称为一卷。
27.旋风装:就是将裁成一定大笑的纸两面书写,或将两页裱成一页两面书写,然后将写好的书页的一端一次粘贴在一张卷纸上,装上卷轴,就称为一本旋风装的书籍。
28.蝴蝶装:清叶德辉有一个很简明的定义,他说:“蝴蝶装者,不用线订,但以糊粘书背,夹以坚硬护面。以板心向内,单口向外,揭之若蝴蝶翼然。”
29.包背装:蝴蝶装的一种改进,把印好的书叶在版心中线处背面对折,让版心向外,单口向内,然后粘连到裹背纸上外面再加上护叶是单页,当时的书叶是双页。
30.行款::行文的款式包括行格和字数,通常以半页计算。
31.版心:即刻板的中心部位为两半页分界处,一般不刻正文,而刻有折叠书页标志的“鱼尾”。
32.牌记:牌记又名碑牌、木记、墨围,俗称书牌子,是刻书记录,相当于今天的版权页。
33.校勘:是指改正文献在形成和流传过程中各种原因而出现的字句篇章上的错误,使之尽可能地恢复或接近文献的原来面目。
34.讹、脱、衍、倒:讹也称误,是文献镇南关最常见的错误现象。脱是文献在传抄出版过程中脱去一字或数字或脱文,也称夺文或阙文。元稿所无而传写与出版的过程中误增的文字称为衍文,亦称衍字、羡文。倒指原稿文字具存,并无讹误、缺脱或衍羡,但在流传过程中,文字先后次序却被弄颠倒了现象。
35.对校:就是将某一文献的不同版本进行对比,从而发现并改正书面材料错误的方法。
36.本校:就是某种文献的上下文进行对比,找出其内容上与文字上的异同,从而确定与改正其错误的方法。
37.他校:用其他文献中的引文及相关文字来校勘某一文献称他校。
38.理校:即推理的校勘,是校勘工作的补充方法。
39.底本:
40.定本:书籍经过校勘,分别同异,判断是非,然后将自己认为正确的文字记录下来,即成定本。
41.校勘记:
一、凡文字有不同者,可注云“某,一本作某。”(或具体写明版本名称)
二、凡脱一字,可注云:“某本某下有某字。”
三、凡脱二字以上者,可注云:“某本某下有某某几字。”
四、凡文字明知已误者,可注云:“某当作某。”
五、凡文字不能即定其误者,可注云:“某疑当作某。”
六、凡衍一字者,可注云:“某本无某字。”
七、凡衍二字以上者,可注云:“某本无某字下无某某几字。”
八、字倒而可通者,可注云:“某本某某二字互已。”
九、字倒而不可通,可注云:“某本作某某。”是、文句前后倒置者,可注云:“某本某句在某句下。”
42.伪书:伪书就是指那些作者不真、年代不实及内容假造的古典文献。
43.辨伪:文献学所讲的辨伪是狭义的辨伪,主要是辨识古典文献的真伪,其任务是认定图书文献的真实作者、年代,体现其原本的文献归属,而考证认定图书文献形成的真实年代则是文献辨伪的核心内容。
44.辨伪方法:①从目录文献入手,考察古籍文献的流传以辨真伪。②从历史事件等入手,考察其发生的时间与作者在世的时间以辨其真伪。③ 从作者生平入手,考察其作者生平事迹和著述等以辨其真伪。④从文风语体入手,考察其出现的特定文风、语词、文体等以辨真伪。⑥ 从征引文献入手,考察其与传本的异同、时代的前后等以辨真伪。6 从思想内容入手,考察其体现的学术观点、语词文风等以辨真伪。
45.胡应麟 四部正讹:辨伪成熟的标志性著作是晚明胡应麟的《四部正讹》3卷。大多取材于《文献通考》,《四部》扩大到经史子集,有辨伪书104种,它不仅仅对诸书真伪有深入的具体考证,而且在卷首概括举例伪书现象、类型多达21种,第一次把伪书现象做了系统的归纳总结。还有在全书最后又专门讨论伪书的特征、四部伪书的程度等,特别是总结出考辨伪书的8条方法,第一次把古籍文献的辨伪工作做了
方法论的概括,使之具有形而上的形态。《四部》集前人辨伪思想、方法之大成,是辨伪学发展的里程碑性著作,其考核伪书的方法和理论影响后来的辨伪工作达400多年,时至今日仍有一定的影响力。
46.伪书通考:张心澂的《伪书通考》所考辨的伪书也多达1000多种。
47.辑佚:把佚文献从诸书中逐一辑出,重新搜索整理,就叫做辑佚。
48.辑存性的辑佚:辑抄行的辑佚,是指在佚文整序编排上勿需体例结构上作深究或需要作而勿去作得辑佚。
49.辑复性辑佚:指所得佚文不仅具有一定的规模、而且能详考原书体例篇次,佚文的整序编排基本得以恢复原书旧貌的辑佚。
简答题
1.举例说明总集的种类:1通代的又选择的编集多种体裁作品的总集,如上述《文选》2是断代的又选择的编集多种体裁作品的总集。如宋姚铉的《唐文粹》100卷,收录了有唐一朝的诗文作品近2000篇,分古赋、诗、颂、文、论等。3是通代的不加选择的专门编集一种体裁全部作品的总集。《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篇目录及作者索引》类似的总集还有现代学者逯钦立编集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4 断代的不加选择的专门编集一种体裁全部作品的总集。如清董浩等奉敕编集的《全唐文》1000卷。还有清陆心源《唐文拾遗》72卷、《唐文续拾》16卷,类似《全唐文》的总集还有清彭定求等奉敕编集的《全唐诗》,唐圭璋先生编集的《全宋词》。5通代的又选择的专门编集一种体裁的作品的总集。如南朝梁代的徐陵编的《玉台新咏》10卷。6断代的有选择的专门编集一种体裁作品的总集。如清吴之振、吕留良、吴自枚编集的《宋诗钞》106卷。钱钟书先生的《宋诗选注》就的和i《宋诗抄》为底本。7按作者地域 群体或宗派关系编集的作品总集。如北宋杨亿编集的《西昆酬唱集》2卷。类似的还有五代后蜀赵崇祚编集的《花间集》,元方回编集的《瀛奎律髓》,明袁编集的《闽中式子书》等。
2.简述与古典文献相关的工具书的类别,并通过具体事例去熟悉它们的使用方法:所谓工具书,是指搜集一种或多种资料,按照一定的编排体例和检索方法编写的、主要供人查阅的知识性文献。①书目和索引是人们查阅文献的自然状况的最常用的工具书。我国最早的书目是西汉刘向、刘歆父子编撰的《别录》、《七略》。我国最重要的书目是《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和《四库全书总目》。②字典和词典是人们查阅字词最常用的工具书。我国最早的字典和词典分别是《说文解字》《尔雅》。今人读古书用得最多的词典《辞源》和《辞海》收汉字最多的现代字典是《汉语大字典》,汉语语词最多的词典是《汉语大词典》。③类书是我国古代分类式的资料汇编性的工具书。最早的类书是魏文帝曹丕时编的《皇览》。政书是专门记载各种典章制度的工具书。最早的政书是唐代刘秩的《政典》,后来杜佑把它扩充为《通典》。④历法是根据地球、月亮、太阳三者的互动关系来确定时间的方法。中国古代用干支纪日、纪年,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戊庚辛壬癸)与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顺序组合成六十对,六十对一个轮回,即俗称“六十花甲子”。⑤地理和方志。就古典文献所涉及的地理范围而言,主要是历史地理。在古典文献的阅读和学习中,最经常碰到的问题就是地名问题,中国的历史地理学早在《尚书·禹贡》和《汉书·地理志》中已见端倪。方志,有称地方志,是记载一地自然和人文方面历史与现状的综合性的地方文献。如汉代的《三辅黄图》
3.中国古典目录学形成、发展的基本线索:我国古代目录学家都十分重视目录的分类,提出并采用了种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其中以“六分法”和“四分法”两大系统为主。“六分法”是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分类法,它始创与《七略》。《七略》包括“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其中“辑略”是综述学术源流的绪论,如《汉书》颜师古注云“辑与集同,谓诸书指总要,而不是图书分类法。《七略》分类以六艺略为首。《七》主要是根据当时的学术体系分类的。
4.古代目录在基本结构与分类体系方面有哪些特点:一部体制完备的古代目录,其基本结构主要包含书名、叙录、类序三项。书名项著录的名称、篇卷数,以及作者姓名、附录等内容,反映图书的外貌特征,例如:楚兰陵令《荀况集》一卷,梁第二卷。叙录:或称书录解题、提要等,列于书名之后,是用以揭示图书的内容主旨、价值得失,介绍作者生平事迹、学术源流,以及该书的版本、校勘、流传情况等。叙录是古代目录书中最重要的结构成分,是古代目录学中具有学术性和指示读书治学作用的具体表现之一。如《四库全书简明目录》。类序:包括大类(略、部)之序和小类(种、类)之序两种形式。各家目录书有称大类之序为“大序”或“总序”,称小类之序为“小序”的。类书是介绍古代目录书中介绍一部图书的学术变流、特点、得失的说明性文字,具有很重要的学术学术价值,它与叙录一起,体现了古代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优良传统。
5.鉴别版本有哪些常用的方法?它们各有哪些局限:(1)①验牌记。局限:牌记虽然是鉴别版本的重要依据但也不能过于迷信。因为牌记具有广告性质,特别是一些坊刻本,书贾为了牟利,往往故意作伪造假,挖改牌记,使得一些牌记的可信度降低,另外,还有翻印本照刻原牌记,版本易主后挖改牌记,或某些版本牌记前后矛盾,信息混乱,也使得依靠牌记来鉴别版本存在危险,必须辅之以其他手段。②考刻工。局限:第一,并非所有的古籍版本都记有刻本,而是有相当一批数量的版本的并不刻记刻工,这些没有刻记刻工的版本当然无法利用刻工来鉴别版本。第二,即使刻记刻工的版本,所记刻工也多只有刻工姓名的一部分。第三,明、清覆刻宋、元刻本,有时连刻本也一并翻刻,使刻工来辨别版本年代出现问题。③看版式。局限:④查讳字。局限:一是覆刻本常常按原来覆刻,原本的讳字也照样保留,容易形成误判。二是书贾往往利用人们以讳字来鉴别版本的习惯,假造讳字以作伪,个哦版本鉴定带来困难,三是同时代不同类型的版本的避讳情况不完全相同,如宋代的官刻本避讳颇严而家刻本、坊刻本避讳就不那么严,不能以官刻本避讳例来衡量家刻本和坊刻本,否则也会作出错误的判断。
⑤看字体。局限:通过字体来鉴别版本,需要有比较专门的书法知识和书法审美鉴赏水平,并非一般人所能胜任,且覆刻本往往与原本字体一致,一般人难辨真假,因为仅靠察看字体来鉴别版本是颇为困难的。⑥看纸墨。局限:通过纸质、墨水来鉴别版本,要求有很高的专业水平,一般人较难达到。而纸张的使用本身也比较复杂,个时期用纸虽有某种主流倾向,但交叉使用的情况普遍存在,不同地方生产的同一种纸质量也不一样,如棉纸就分河南棉纸、贵州棉纸、山西棉纸等,区分起来也很困难。虽然我们可以利用现代物理方法进行检测,但毕竟不很方便。虽然,通过纸墨鉴别版本也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⑦看装帧。局限:各种装饰并不是绝对的,如宋本虽多用蝴蝶装,但也有一些版本用经折装,甚至还有个别线装,加上现存宋本经后人重新装潢,已经改变了原有格式,这些需要我们在进行版本鉴别是加以注意。⑧审书名,局限:
6.目录学在学术研究中作用:①有助于掌握历代文献的基本情况,了解学术的盛衰。②有助于粗知学术源流,了解学术的演变。③有助于文化学术的研究和古典文献的整理。
7.伪书产生的主要原因:①尚古观念而产生得到伪书。②文献亡佚而产生的伪书。③政治相争而产生的伪书。④学术相争而产生的伪书。⑤伪署作者而产生的伪书。⑥好事妄为而产生的伪书。
8.伪书的主要价值:①保存古代的佚书。②保存古代的神话。③保存古代的制度。④保存古代的思想。⑤保存古代的科技。⑥保存古代的语言。
9.文献亡佚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第一,书厄的出现,一般都与疾风暴雨似得阶级斗争、民族斗争相关,也与强大的自然灾害有关,也与管理不善有关。第二,科技图书的亡佚,主要是因为中国封建社会历来不重视科学技术所致。第三,在雕版印书之前,书籍流传主要靠手抄,因此人们对抄录的书籍是有所选择的。第四,雕版印书之后,两种以上相近的图书,往往只有一种在社会上广为流行,另一种逐渐不行于世。第五,大部头的书流传不容易。第六,有些官书不向社会流传,只在朝廷中存放,视为秘籍,一遇灾祸,定亡无遗。
论述题
1.书名检索:①丛书检索:首先要想到查丛书目录索引,目前最完备常用的丛书目录索引,是上海图书馆编《中国丛书综录》、施廷镛编的《中国丛书综录续编》和阳海清编《中国丛书广录》。《中国丛书综录》是目前收录丛书最多、分类科学而又检索极其便捷的书名索引。第二册是《子录》,将2797种丛书所收的38891种著作按经、史、子、集四部予以分类编排,每部又分类若干类,类下又分若干属。如集部分“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和“词曲”五大类;“总集”类又分“文选之属”、“历代之属”、“郡邑之属”等十属。第三册是《索引》,包括“子目书名索引”和“子目著者索引”,它是配合第二册使用的。②单书检索:一是可查各图书馆的馆藏书目,有些图书馆已将馆藏古籍书目汇编成书。二是查有关分类书目,如善本书目、断代书目和专科书目等。善本书目如《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国善本书提要》《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中南西南地区省图书馆馆藏古籍稿本提要》。③题记检索:《古籍版本题记索引》,为检索历代公私藏书目录种著录的古籍版本目录情况。④篇目检索:a.专书索引主要有《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文朝名篇目录及作者索引》、《全唐文篇名目录及作者索引》《全唐文篇目分类索引》。B.群书索引主要有《宋代文集索引》《元人文集史料索引》《元人文集篇目分类索引》。C 专题索引,如《唐宋名家词检索大全》、《唐宋名诗索引》、《历代名诗索引》。
2.人名检索:①传记著作检索:年谱,是个人的编年史,其体例是依年月先后次序来排列人物的生平事迹。《中国历代年谱总录》。此书著录中国历代人物年谱,介绍年谱书名、作者、捐输、版本、谱主姓名及其生卒年。还有《中国历史人物年谱考录》主要收录了1983年以前全国主要图书馆及文物保管单位所藏中国历代人物年谱,兼收海外及私人所藏年谱。②传记资料检索:a,史转中的人物资料检索,这里所谓史转是指正史和野史等历史著作中的传记资料。正史中人物资料索引有《二十四史纪传人名索引》、《二十五史纪传人名索引》、《史记人名索引》。
B.方志中的人物资料检索。地方志所记载的本地人物,有许多是正史或其他史转著作中失载的人物,大可弥补正史中的不足。如《宋元方志传记索引》、《中国地方志宋代人物资料索引》《中国地方志宋代人物资料索引引续编》。C.石刻中的人物资料检索:石刻资料,就其原始的载体而言,主要有碑刻、摩崖和出土的墓志等。如《石刻题跋索引》、《四十年出土墓志目录》d.文集中的人物资料检索,有《全唐文篇目分类索引》《宋代文集索引》、《元人文集篇目分类索引》和《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E综合检索:《唐五代人物传记资料综合索引》、《四十七种宋代传记综合引得》、《辽金元传记三十种综合引得》。③人物别名字号检索:《室名别号索引》、《古今人物别名索引》《历代名人室名别号辞典》
第四篇:中国历史地理考试复习资料
中国历史地理学
【名词解释】
1, 什么是历史地理学?
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它是地理学的年轻分支学科,又与传统的沿革地理研究有密切关系。沿革地理主要研究历代政区和疆域的变迁,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内容十分丰富,在西方也有类似的研究。然而,历史地理学作为现代地理学的组成部分首先是在西方发展起来的。
2,现代历史地理学研究方法?
一是文献逻辑推证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定性的个别历史文献材料进行归纳和演绎推理,是一种最传统的方法。
二是统计计量法。这是历史地理学研究最有生命力和影响的方法。
三是数理模型法。
区域研究是现代历史地理学研究的一个最重要的切入点。-
2、历史地理学
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人类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环境与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科学。从时间上讲,历史地理学主要研究人类产生以来的地理环境变化以及与人类发展关系的问题。-
1、「禹贡」学会
1934年2月,顾颉刚正式发起成立了「禹贡」学会,创办「禹贡」半月刊。意味着「中国历史地理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0、顾颉刚
江苏吴县人。原名诵坤,字铭坚,是现代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在中国近代学术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位学者。
1、明清宇宙期{P60}
16世纪至17世纪这个小冰期是受整个银河系、太阳系、行星处于不同位置而引起的引力、电磁场、宇宙线、宇宙空间物质密度变化等变化而来的,故又称这个时期为「明清宇宙期」。
2、皇木采办{P73}
主要指明清两朝为修建宫殿、陵寝大量在南方地区采办皇木,主要采伐的对象是南方高大笔直的楠木和杉木,用于建筑的栋梁、立柱等关键部位。明永乐帝建都北京,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大兴土木,重建京城,兴修故宫,是皇木采办的一个重要原因。以后历朝更是营造不断,大木采办纷繁。
3、食物链
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贮存于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在生态系统中层层传导,通俗地讲,是各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在生态学上被称为食物链。
4、荆江河曲
荆江单一河床形成后,由于下游壅水和洞庭湖的顶托,河曲活动亦随之发展。明中叶时,监利东南典型的河曲弯道已发育形成。以后又有自下游向上推移的明显趋势。清一代下荆江河床曲流活动全面发展,监利境内河床有八曲之多,清后期以来,由于藕池、松滋分流形成,大量水流进入洞庭湖,顶托作用不断加强,河曲活动更趋频繁。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下荆江河曲即经几次重大演变后,大致形成现今之形势,形成了蜿蜒型河型。
5、《伊犁条约》
《中俄伊犁条约》又称《中俄改订条约》、《圣彼得堡条约》,该条约是1881年2月24日清朝政府与沙皇俄国在圣彼得堡签订的有关归还新疆伊犁地区的条约。根据条约,中国收回了伊犁九城及特克斯河流域附近的领土,但仍割让了塔城东北和伊犁、喀什噶尔以西约7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伊犁条约》的主要内容:
(1)割地:霍尔果斯河以西1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2)通商:重申俄国商人在中国蒙古地区免税贸易,在新疆天山南北两路贸易「暂不纳税」;俄商来华陆路贸易可经蒙古、新疆延、沿边的35处卡伦出入。(3)赔款:中国赔偿俄国900万卢布(约合509万两白银)。
(4)华民迁居俄国:规定伊犁居民可携带财产于1年期限内自由迁居俄国。(5)伊犁归还中国:3个月内,将交收伊犁之事办妥。
6、麦克马洪线
麦克马洪线是一条由英国探险家为印度当局测量边界时划的一条位于英属印度和西藏的边界。其走向起自不丹和西藏交接处,沿分水岭和山脊线至云南的尖高山,将传统上中国享有主权的约9万平方公里领土划归印度。英属印度和印度共和国政府均声称这条边界就是正式边界。对于这条「边界线」,历届中国政府都不予承认。英国政府也迟迟未敢公布,直到1936年,非法的麦克马洪线才出现在英属印度的地图上。直到1954年一直注明是「未标定界」。中国政府一贯坚持正确的立场,绝不承认非法的「麦克马洪线」。
7、郡县制 古代中央集权体制的地方管理制度,郡、县最高行政长官由朝廷任免,代表皇帝或国王对地方进行管理。中国春秋时期已有郡、县的设置。楚武王灭权国,将其改建为县,是为设县之始。春秋后期,县制开始推行于内地。战国时期,县的设置已经较为广泛,并转变为作为地方政权而实行官僚制度的县制。县令为一县之长,由国君任免。县下有乡、里等作为国家对居民进行控制的基层组织单位。郡的设置较县晚。秦国最早设郡,而后晋、赵、吴相继设郡。这一时期郡的地位比县低,且无互相统属关系。到了战国时期,随着郡县设置的增多,形成了郡、县两级制的地方管理体系。郡守为郡之长,多由武官担任。至战国末年,各国郡县的设立已经很普遍。秦统一后郡县制遍行全国,始皇分天下为36郡,汉承秦制,比秦更为严整。
8、行省制
中国元代形成并沿用至今的地方管理制度。行省,即行中书省或行尚书省的简称,其渊源可追溯到魏晋隋唐的行台和金代行尚书省。行省的性质最初只是中央政府在地方的临时派出机构,代表中央政府在地方行使一定的职权。约在元世祖后期成宗初期,行省逐渐演化为常设的、固定的地方最高政府机构,并在行省下实行路、府、州、县四级制,省置丞相、平章、左右丞、参知政事等职。明承元制,改行中书省为布政使司,布政使司下设立府、县和少量普通州。清承明制,实行省、府、县三级制。
9、侨置州郡县
我国古代政权在战争状态下,政府对沦陷区迁出的移民进行异地安置,为其重建州郡县,仍沿用旧名,这类州郡县称为侨置州郡县。最初出现于东汉,东晋时期北方国土大片沦陷,侨置州郡县在南方大量设置,后历经南北朝延续;唐朝也曾为沦陷区的百姓设立侨置州郡县,直至宋元对峙时期,侨置州郡县都有出现。设立侨置州郡县的原因主要有,国土沦丧,大量难民的出现;王朝必须维护华夏正统的观念;彰显收复失地的决心;以及政治、军事与经济多方面因素的具体考虑。
10、土断
东晋、南朝整理户籍及调整地方行政区划的政策。其主要精神是划定州、郡、县领域,居民按实际居住地编订户籍,故称土断。晋朝朝廷东迁后,政府为明考课、定税收,先后于341年、364年和413年多次实行土断。其中后两次分别为大司马桓温和太傅刘裕主持,史称「庚戌土断」和「义熙土断」,一时「财阜国奉」,「豪强肃然」。南朝457年、473年、481年、502年和560年,亦曾多次土断,但执行中巧伪甚多,或窃注黄籍,或却而复注,故收效甚微。
11、羁縻政策
「羁縻政策」是自秦朝建立郡县制起到宋、元交替时期前,中央王朝笼络少数民族使之不生异心而实行的一种地方统治政策,处理中央与地方少数民主聚居的关系,以维系中央集权制度的统治。所谓羁縻,「羁」就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以抚慰,即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特殊的行政单位,保持或基本保持少数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和管理机构,承认其酋长、首领在本民族和本地区中的政治统治地位,任用少数民族地方首领为地方官吏,除在政治上隶属于中央王朝、经济上有朝贡的义务外,其余一切事务均由少数民族首领自己管理。
12、山海关
又称榆关、临榆关,位于河北秦皇岛市东北隅,是中原地区与东北地区的交通咽喉,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有「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之称。山海关始建于明代洪武十四年(1381年),因建于山海之间而名。历史上许多重要的战争都曾发生在山海关,其中以李自成与吴三桂的战斗最为激烈。
13、九边
明代为了防备蒙古和女真各部的侵扰,沿边修筑辽东边墙、盛京边墙和「柳条边」边墙。为了加强长城的防御力量,在长城沿线划分成九个防区,形成历史上的「九边」,即辽东镇、蓟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
14、龙门碣石
秦汉时期,我国经济四大区之一,龙门在今陕西韩城市、山西河津县黄河两岸龙门山,碣石在辽宁绥中县。龙门碣石地区为畜牧或半农半牧区。
15、五谷
古代所指的五种谷物。「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重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
16、占城稻
占城稻是出产于印度支那半岛的高产、早熟、耐旱的稻种,宋朝时引入我国,并迅速在江南地区推广。这使水稻生长周期大大缩短,促使双季稻复种和稻麦轮作制的发展,从而使水稻等粮食大大增加,强化了南方地区的经济中心的地位。
17、城市 城市是人类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的起源从根本上来说,有因「城」而「市」和因「市」而「城」两种类型,前者就是城市的形成先有城后有市,市是在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类型多见于战略要地和边疆城市;而后者是现有市场后有城的形成,这类城市比较多见,本质上是人类的交易中心和聚集中心。
18、驰道
驰道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道」,始于秦朝。公元前220年,始皇下令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驰道著名的有9条,有出今高陵通往上郡的上郡道,过黄河通山西的临晋道,出函谷关通河南、河北、山东的东方道。
19、五尺道
五尺道是连接云南与内地的最古老的官道,公元前246年,秦始皇从筑路入手治理云南。蜀郡太守李冰在川滇交界地区修筑通往滇东北地区的道路。统一中国后,始皇派遣常安继续修筑这条路。五尺道从蜀南下经今四川宜宾、云南昭通到滇池,由于道路宽仅五尺,比五十步的「驰道」狭窄,故史称「五尺道」。它是云南与蜀的重要商道。20、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一词最早来自于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1877年出版的《中国》,有时也称为「丝路」。西北丝绸之路:
是指西汉时期,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南方陆上丝绸之路:
也称「蜀身毒道」,是一条起于现今中国四川成都,经云南,到达印度的通商孔道。其总长大约2000公里,是中国最古老的国际通道之一。早在距今两千多年的西汉时期就已经开发。它以四川成都为起点,经雅安、芦山、西昌、攀枝花到云南的昭通、曲靖、大理、保山、腾冲,从德宏出境;进入缅甸、泰国,最后到达印度和中东。与西北丝绸之路一样,南方陆上丝绸之路对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南方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起点是福建泉州,最远可达非洲东海岸。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海上丝路在隋唐时运送的主要大宗货物是丝绸,所以人们把它称为海上丝绸之路,到了宋元时期,瓷器渐渐成为主要货物,因此,人们也把它称为「海上陶瓷之路」。同时,还由于输入的商品历来主要是香料,因此也把它称作「海上香料之路」。
21、陪都制
即中国古代的政治中心的一种复合型的现象。陪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丰镐」是「丰」和「镐」两个地方,文王坐丰,武王坐镐。武王灭京,在伊洛河建立邑城,又称成周,就是陪都,周公旦亲自督建,从此陪都制度建立。此后在明朝、民国等时期都曾出现过陪都制度。
22、古都 西周的丰镐
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规模宏大、布局整齐的都城。
汉长安城
汉长安城的平面布局符合《周礼·考工记》的基本原则,即南部为宫殿区,北部为市场、居民、手工业区,十分整齐,应该说它第一次体现了《周礼》规定的城市布局原则。
东汉洛阳
宫殿占据全城的主要位置,东汉洛阳有南北二宫,位于全城的中部地区,两宫相距 1 里,有复道相通。经济活动中心集中在三市,即金市、马市和南市。
曹魏邺城
也开创了中国城市平面布局的新规制。首先表现在宫殿、官署、市场、居民区各划定一定区域,井井有条,比汉长安城的布局要整齐得多;其次是宫殿北移,有丁字形干道布设于宫殿之南,有了明显的中轴线,为中国城市的对称布局树立了样板。第三是园林占有城内广大地区,把园林建设摆在城市建设的重要地位。
六朝建康城
是指建都于南京的孙吴政权,东晋政权和南朝的宋、齐、梁、陈政权。建康即南京市,孙吴时称建业,东晋、南朝称建康。今日南京市最早称金陵邑,据说楚灭越后,为镇压王气,埋金以镇之,故名金陵。
隋唐长安城
隋时称大兴城,唐改名长安城。唐长安是一个南北略窄、东西略长的长方形,非常规则和整齐。其平面布局整齐,东西对称,有中轴线,向左右沿展,以宫殿的承天门、皇城的朱雀门和外郭城的明德门为南北一线,为中轴线。宫殿是全城的核心,皇城紧在宫城之南,周承天门大街把皇城分为东西两半,所有建筑物也是以它为中心东西对称分布。
外郭城是一个大长方形,完全采取棋盘式对称布局。城内东西 14 条大街,南北 11 条大街,把全城分割成大小不等的 110 坊。坊门启闭有时,每天夜间街鼓鸣后,行人必须回到坊内,否则就是犯夜,会受到巡行武士的严厉惩罚,甚至于杖杀。
北宋都城开封
分内外三重,即外城、里城和宫城。北宋开封仍延用坊制,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坊里制度终于崩溃,封闭性的坊已被冲破,居民区与市场混一的城市制度逐渐形成。坊市合一不仅是东京开封城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一大变革。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闭式管理彻底崩溃,变成开放性的商业街。标志着新兴市民自由贸易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元朝的大都城
居民区主要以胡同命名,整齐地排列在南北向大道的两侧。胡同一词起于元大都。经考证,即蒙语“水井”的意思。胡同中的居民点大体上也是四合院式的庭院。而且三宫鼎立,与风景区相结合,独具匠心,充分利用了一些有利的地形条件,显得雄伟壮观,庄严大方,特别应该提到的是郭守敬开辟水源,成功地解决了城市供水和漕运问题,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明南京城
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城,分为宫城、皇城、京城、外城几部分。城墙用大石条奠基,完全用青砖包砌,这在古代城墙中开了先例,在此之前均为夯土城墙,今天看到的砖城墙均是明清时期及以后的。宫城也名紫禁城,设置 6 门,即午门、左掖门、右掖门、东华门、西华门、玄武门。宫城之外为皇城,设置四门。明初为了南京城的安全,还修建了外郭土城。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 年)改北平为北京
1406 年开始筹建北京宫殿城池。北京城的基本轮廓已经构成,即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宫城即紫禁城,也就是现在北京的故宫,位于内城中部偏南地区。皇城在宫城之外。
【简答】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手段
1、内容
历史自然地理(气候、水文、地貌、沙漠、生物、自然灾害等等)、历史人文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风俗、人口等)、历史地理理论和文献研究
2、方法和手段文献逻辑推证法(历史地理传世文献、近代考古发掘材料、野外实地踏勘材料)统计计量法、数理模型法、区域研究方法、现代科学技术。
简述近1万年来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的大势。
历史时期的气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从第四纪冰后期以来的全新世的这一万多年,相对于冰期,地球上气候总的来看是温暖的。但在1万年中的短时段上,气候也在不断地变化,气温在不断地波动,但大致是温暖期变短寒冷期变长,湿润期变短干旱期变长,寒温交替变化:
一、全新世大暖期(距今约8000-5000年)又称“大西洋期”,出现全球性的气候回暖。冰后期:第四纪最后一次冰期——晚更新世冰期结束之后的温暖时期,一般指全新世。冰后期的气候、植被分期以北欧地区最有代表性,其分期方案是由挪威植物学家A·布列特首先提出的,后经R·谢尔南德尔在瑞典加以证实,形成布列特-谢尔南德尔冰后期气候方案,从20世纪初期以来一直广为引用。
二、西周(公元前1100年至公元前850年)5000年来第一个寒冷期,持续了200多年。
三、春秋至西汉末年(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初年)温暖期。
四、东汉至南北朝时期(公元初年至公元600年)寒冷期。
五、唐北宋时期(公元600年至1000年左右)温暖期。
六、南宋时期(1000-1200年)寒冷期。
七、南宋后期至元代中期(1200-1300年)温暖期。
八、明清时期(1400-1900年)寒冷期,又称明清宇宙期。
研究表明,地球气候变化与太阳黑子、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球下垫面和地震群发期等天文和地理因素有关,同时人类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气候变化。
简述4000年来我国森林资源分布变迁的大势。
1从我国众多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看,当时的森林分布也十分茂密南方许多地区沼泽、森林相间,特别是华北地区普遍存在天然的森林植被
2在先秦时期,我国的森林分布面积十分广阔
3到了秦汉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森林相当丰富,有松柏等,但到东汉至南北朝时期,六盘山仍林木深茂,渭水上游和西秦淮板屋之风方兴未艾。
4西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森林分布格局有一定的变化,北方游牧民纷纷南下,垦区变牧区,农牧分界线南移 5唐宋时期,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森林开始被大量利用
6明清时期,中国政治经济重心东移南迁,东南地区经济开发加大,南方森林破坏严重。
4000多年中,植被覆盖率大为缩小, 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威胁;各个植被带的分布界限在不同历史时期发生一定的南移,这种变化在温带和暖温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天然植被逐渐缩减,栽培植被不断扩展。(主要是经济植被的扩展,生态植被的扩展是20世纪以来随着生态环境的现代意识加强才开始受到重视的); 天然植被--栽培植被--次生天然植被--栽培植被的反复出现。
原因:
1自然因素:温度、水分、日照光照、有害物种的入侵
2人为因素:大兴土木、军事行动、滥砍乱伐、毁林开荒、刀耕火种
我国沙漠的分布特点。
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沙漠、戈壁的面积就达14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5、5%,远远大于耕地面积(耕地面积只占全国总面积的10%)。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沙漠化受害最重的国家之一。这些沙漠分布在北纬35°——50°,东经75°——125°,分为可逆性沙漠和不可逆性沙漠。
可逆性沙漠:早期原非沙漠地区,但植被脆弱,相对而言较相对平衡的状态潜伏着变成沙漠的条件,如:科尔沁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原因:对自然资源掠夺性开采;不合理的垦殖;过度放牧;战争的破坏。不可逆性沙漠:第四纪冰期以来形成的沙漠,但中间和边缘还存在着较好的绿洲,如毛乌素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腾格里沙漠,河西走廊沙漠。原因:人类活动,气候变化。附,我国沙漠演变的特点: 大致上可分为两类情况:
1.原来不是沙漠的地区因植被减少、过度开垦、气候等原因而逐渐沙漠化。如:毛乌素沙漠,呼伦贝尔大草原。
2.原来的沙漠地区不断扩大而导致周边地区也沙漠化。如:塔克拉玛干沙漠
丝绸之路衰微的原因?
随着河西走廊的自然环境受到极大破坏,经济地位大大下降,丝绸之路的中枢作用日渐消失。西北丝绸之路的衰微,以绿洲农业的衰退和沙漠化加强为特征,是人类垦殖文明的不合理开发的结果,而南方海上丝绸之路由于指南针在航海中的作用,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地位日渐重要,中国政治经济重心南移,也是中国北方经济基地为下降,还有就是西亚大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崛起,迅速灭掉了拜站庭帝国,控制了小亚细亚.严重阻碍了丝路.。在众多背景下,陆上丝绸之路的地位在客观上大大下降也在情理之中。
中国近代西北边疆丧失的经过(三个主要条约)
一、1864年沙俄在已经出兵抢占了中国西北大片土地的情况下,援引《北京条约》,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去了巴尔喀什湖以南从沙必乃达巴汉至葱岭的44万平方公里土地。
二、1867年浩罕军事头目阿古柏在新疆叛乱,沙俄借口“保护边境”在1871年公然出兵占领了伊犁。1876年至1878年左宗棠出兵平定阿古柏叛乱,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边境土。清政府在1881年经过多方努力收复伊犁及特克斯河流域,面对沙俄的军事威胁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结果收复了伊犁却割去了霍尔果斯河以西和摘桑淖尔河以东地区以后根据几个界约,沙俄又割去我国7万多平方公里土地。
三、1884年《中俄续勘喀什噶尔界约》签订后,明确规定中俄在帕米尔地区的界线,但沙俄并不认真执行,于1892年派兵占领了萨雷阔勒岭以西2.77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但历届中国政府并没有予以承认,曾为中国与塔吉克斯坦两国未定界。
简述历史时期中国行政区划演变的历史。
演变规律:1历代行政区划的建设既有继承性也有创新性;2同一个王朝行政区划的数量表现出由少逐渐变多的趋势;3历史同期行政区划的变化既发生在朝代和朝代之间也发生在朝代之内;4历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以最高级最频繁,最低级最稳定;5历史上出现最早的行政制在地方行政中往往处于最低一级;6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从秦朝到清朝约可分为三个时区:两级制,三级制,四级制;7历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是多种因素综合发生变化的结果。
特征:1政治性,行政区划是国家对地方额管理手段,关系到中央政权能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行使权力;2阶级性,是统治阶级实现其统治目的的手段;3地域性,行政区划体现了一定的空间范围,不同的行政区划反映不同的空间地理景观和历史发展过程,;4综合性,行政区划是多元的,多层次的综合体,涉及到不同的空间的部门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综合性工程;5继承性,不同时期的行政区划都是在前期的基础上形成和简历起来的;6相对稳定性,行政区划的发展变化受制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及地理因素,虽处于不停的运动中,但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7动态性最为上层建筑的行政区划,是处在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庞大体系中,是依附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及自然条件的。
试分析中国农业作物的两次变革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宋代引种的“耐水旱而成实早”的早熟稻占城稻,在长江流域发展较快,引起啦一系类种植制度的变革,被称为中国粮食生产的第一次革命,早熟占城稻的传入对中国南方地区的开发和经济重心在南方的确立起有较大的作用。
马铃薯传入相对较晚,传入后则成为高寒地区的主要粮食。明清高产旱地农作物的引进,对中国农业生产生态和粮食结构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故称为中国粮食生产的第二次革命,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可能更为深远。
由于省属属性的制约,特别是受气候和垂直高度的限制,有的农作物,不可能再山地大量种植比获得高产量,使人口的扩展也受到了限制,不合理的土地开发,也造成了水土流失,自然环境破坏。
城市的形成过程
古代城市的形成过程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城”即“城堡”,并非城市,具有明显的政治性质,但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生产则很少见到。
第二阶段:“城邑”比城堡的规模大,一般在25平方米左右,数量比城堡多,分布较广,经济上已有一定的商品生产和社会分工,但由于诸侯等级制的限制,使:1规模不大2官府手工业占统治地位3居民大多为农业人口。
第三阶段:“城市”
是到了一定时期才结合而成。原始社会说,城市是在原始社会后期出现的。夏代说,只有出现国家才有城市,认为城市和国家一起出现的。
六大古都更替的原因
一个城市能成为都城的原因:
1,从自然地理方面来说,气候适宜的平原的地区或者地势平坦宽阔的地区,有充足的水源和阳光。社会方面来说,交通便利的平原的地区,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2,社会经济条件:农业,手工业商业比较法的地方避免过度依赖外部补给。经济发达提供经济基础为人民提供日常生活保障特别是在吃的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完善。
3,社会基础条件:人和,民心向背问题、历代都城更迭原因,、自然原因:气候变差,爆发自然灾难如瘟疫,洪水等造成人大量死亡,不再适宜人居住
政治因素:战争造成朝代的更替。统治者的政策与维护统治需要。
社会因素 :经济发展缓慢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更不上城市发展的速度。交通拥挤,住房困难,污染严重。
中国历史上统一国家或地方政权的首都。又称都、都城、国都、京城。京都既是某一王朝的政治中心,也往往是其经济和文化中心,因此,它的设置应该比较稳定。但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向外拓张形势的需要,京都常常从旧都迁往更为合适的新地。在中国历史上,不仅许多政权在自身发展中经历了京都位置的逐步转移,而且从整体看,历代京都还呈现出先以东西向迁移为主,后以南北向交替的位置变换。
京都的迁移还必须考虑各种地理因素:①京都应建立在经济发达、富饶的地区,以维持统治集团的物质需要;②京都应选择全国居中的地理位置,或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以利政令四达,制内御外;③京都应选择凭险可守的自然条件,以使其不为外力摧毁,国家长治久安。历史上任何政权都城位置的选择都不可能完全符合上述三方面条件,而只能根据当时的主要矛盾,选择相对有利的地点,所以都城的选定往往反映该时期总的形势。反之,都城一旦确定,也对整个国家政治、军事、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中国古代城市布局的基本特色
第一种:自由开放式的平面布局。主要特征:据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地貌和其他条件确定城市的布局模式,具有动态和主体感。因地制宜。
第二种:封闭式的平面布局。1,南北轴线凤鸣对称,建筑物主次分明,大小布局紧紧有余,方形。2,棋盘式的布局。九条干道,每道九辆车。3,城内建筑布局严格有序。左祖右礼。4,贯穿全程的中轴线。历史人口主要内容
1,历史时期人口动态,反映人口增长的曲线与趋势,人口流动的方向与规模,地区的差异及影响等,包括人口总量的增与减和人口的迁移。
2,人口的静态。反映国家的人口的素质,劳动力充裕的程度,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结构类型,地区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包括历史时期人口的数量,人口的密度,人口的构成,劳动力的素质及地区分布的特征。
3,人口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口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劳动力的熟练程度和保证程度对社会经济的生产布局,生产类型和发展方向的影响。
4,历史时期人口发展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应当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战国时期人口众多的原因?
1,先秦诸子人口思想的影响,思孝,要求子女及早婚配,繁衍后代是人之本份
2,农业生产的发展。
3,统治阶级推行人口增殖政策,历史上的两次人口大迁徙
第一次:西晋晋惠帝-北魏统一北方,历时140年。迁徙地点:东区,江淮,西区,江汉。迁徙人口的构成:1,上层人物,2,普通老百姓。这次人口迁徙对我国人口布局及社会发展的影响:1,改变了我国南北湖口分布及人口质量状况,2,改变了中观地区的民族结构3,3,对南北朝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同影响,经济重心南移。第二次:北宋时期。
原因:1,金人的南人及赵宋政权的南迁。2,金人在占领区实行掺酷的民族压迫政策,迫使北方汉人南迁。3,女真人一搜刮民田为名,大量圈地,今人过着游牧生活,把两天变为牧场。4,宋金对峙,黄河、沧河是战略要地,政局动荡。5,迁到南方的汉人,建立南宋后,向北方的汉人出台了吸引政策,吸引北方汉人。6,南宋各地抗金名将,积极活动与黄河沧河,每次活动后,都会带大批汉人南旋。
影响:1,南北户口发生根本性变化,人口稠密地区发生了转移。2,中原地区经济受到致命的破坏。3,加速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完成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十部历史地理著作
《禹贡》是《尚书》(一作《书经》,简称《书》)中的一篇。是我国最古老的地理学著作之一。成书于战国时期,全文1189字。记载先秦时期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的山川、河流、物产等要素。《山海经》为我国先秦时期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地理学著作,一般认为成书于战国时期,作者多人。全书共18卷,其中《山经》5卷、《海经》8卷,《大荒经》5卷。《穆天子传》是先秦时期我国第一部旅游地理著作,一般认为战国时赵国人所著。《周礼。职方氏》成书于战国时期,记述九州的山镇,特产,人丁,蓄种,谷属等。
《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词典,成书于西汉初期。《管子》是我国先秦时期专门研究自然地理的著作,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对先秦时期的土壤、水利、地图、矿物做了记载。
《汉书。地理志》是我国正史中的第一部地理志,上下两卷,卷首记汉以前历代的疆域沿革,正文主要以西汉地区郡为纲,祥述103郡国及所辖1578县的民户、人口,废置并分更名的历史,各项特产,都尉、铁官、盐官、工官等治所,山川湖泽,关塞要隘,各胜古迹,道里交通,等等;并总记了西汉平帝时郡、国、县、道、侯国的总数,全国的幅员,土地面积,定垦田、不可垦地、可垦不可垦地,民户、人口总数等;再就是参考了《史记·货殖列传》写各地风俗特产的内容,汇总了刘向“略言其地分”、朱赣“条其风俗”的成果,加以班固本人对历史和地理的了解和研究,按经济和风俗特点区分地域,写了各个地域的范围、历史、地理、民生、风俗和特点,以及中外交通和交流的情况。从而大大地拓展了史学研究的范围,对后世发生了深远的影响。本志重点在“风俗”,意在说明地理与政治的关系,提示为政者注意各地风俗,从地理实际出发以施其政。
《元和郡县图志》写于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是一部中国唐代的一部地理总志,对古代政区地理沿革有比较系统的叙述。《元和郡县图志》在魏晋以来的总地志中,不但是保留下来的最古的一部,而且也是编写最好的一部。清初编写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舆地图经,隋唐志所著录者,率散佚无存;其传于今者,惟此书为最古,其体例亦为最善,后来虽递相损益,无能出其范围。” 《大元一统志》元代官修各地方志的总志。元朝.至元二十二年(1286年),集贤大学士行秘书监事扎马剌丁奏请编纂大一统志,世祖忽必烈遂命他与少监虞应龙等人搜集材料编纂此志。至元三十一年(1294),书成。此书按各路、州、县分别记述各地区有关的史地,内分建置沿革、坊郭乡镇、里至、山川、土产、风俗形势、古迹、官迹、人物、仙释等门类。,《大元一统志》中保存了大量宋朝、金朝、西夏、大理国、西辽、吐蕃、蒙古高原、元朝时所修方志书中的珍贵史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此外,此书对于元朝各地的社会经济状况、阶级状况,以及地理、地质、考古等记载,也都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但此书在明朝时就已散失,然而,在明修《一统志》、清代编《清一统志》中都存有《大元一统志》中的若干资料。今有金毓黻辑成的《大元一统志残本》15卷,又与安文溥辑成《大元一统志辑本》4卷
《水经注》是公元6世纪北魏时郦道元所著,是我国古代较完整的一部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第五篇: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
1.《禹贡》:战国时期,华夏地域观念的文本呈现。分州、贡道、导山、导水、五服。九州记述有各州的土壤类型、田租等级、赋税等级及贡献物的种类、贡道路线等;三条四列表达了对山川地脉形势的认识;五服设定了自中心天子的王都每五百里一级依次向外的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五个领域,并规定了其向中央各自不同的服属义务。三条、四列、九山。《禹贡》提出的是天下秩序的楷模,是一份大一统王权的地理底图,是后世地理叙述的起点,其中包含重要的地理原则。九州格局、五服等级、分区定位、中央之尊、向心结构,都是《禹贡》倡导的社会空间秩序。三条四列是指《禹贡》“导山”部分在经过汉朝儒者的阐述之后,为中国山脉大环境的一种基本定性方式,反映了中国山川地脉分布形势。2.《禹贡》半月刊:1933年,顾颉刚先生联合北大、燕大、辅仁三校有志于历史地理与民族史的学生,成立了禹贡学会,并创办禹贡半月刊。《禹贡》半月刊由顾颉刚先生和谭其骧先生主编,1934-1937年,1935年开始以“中国历史地理”(The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作为刊物的英语名称。
3.《汉书•地理志》:《汉书·地理志》将政区、物产、风俗、人口统称“地理”。建立沿革地理的谱系。行政层级、户口数目、历史沿革、工商衙署、名山大川祠庙位置。
4.“中国”: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
5.“九州”:芒芒禹迹,画为九州;战国时期的“九州”观念,《禹贡》九州。另外几种“九州”说:《尚书·禹贡》、《周礼·职方》、《吕氏春秋》、《容成氏》、《尔雅·释地》。九州的秩序:冀州、中心之地,天子所居。
是中国汉族先民在先秦时期典籍《尚书·禹贡》中所记载的地域区划。自战国以来九州即成为古代中国的代称。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汉民族自古就将汉族原居地划分为九个区域,即所谓的“九州”。九州,意即汉地。五岳五镇四渎都在九州这个地理范围内,九州这个地理范围是在汉代确立。
6.山河两戒:华夏观念与分野知识。【华夏】区域观念的进一步巩固。天下山河分成两个大系,这两个山河大系又成为分割华夏与戎狄、华夏与蛮夷的两条地理界线。北戒是谓北纪,所以限戎狄也;南戒,是谓南纪,所以限蛮夷也。“华夏”区域观念的进一步巩固。
7.县:县是中央政府直接任命长官的基层政区,因此划定县的幅员是确定其他层级政区幅员的基础。县大率方百里,其民稠则减,稀则旷。县起源于王室之“悬”。最早在王畿周围。(春秋时期,秦、晋最早存在县,后楚亦设县。秦、晋县幅员较小,由大夫管理。楚县幅员较大,由县公(县尹)管理。秦、晋、楚县均属公室,由国君派大夫管理,大夫对县的控制力量强弱,视公室与卿士的力量对比所定。)8.正史地理志:以行政区划为纲,以沿革、山川城邑户口物产为目成为官修地理文献的规范。(大一统思想的集中体现);地理沿革成为地方历史定位的记忆档案;忽略对区域特性和自然事物的关注,行政区划成为主要的地理区域单元;行政区划对文化区域的型塑。
9.双头州郡:由于奖励军功及封赏来降等原因,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州的设置越来越滥,数目之多,地位之低已与郡相仿佛。三级政区数目的比例到了非常低下的地步,甚至出现了两郡共管一县,两州合管一郡(或两州、两郡合治一地)的怪现象,被称作“双头州郡”。
10.方镇:唐代有边州都督充节度使者,其防区称“方镇”。本来节度使只管军事,没有军人干政的可能,安禄山开了军政民政合一的先例,割据的危险才开始显露出来。安史之乱中,为了平叛,在全国普遍设置方镇达40余个。采访使统辖道的权力丧失。唐后期,经常把观察使和节度使合称作观察节度使或节度观察使,节度使统辖的地区亦皆称“道”(方镇)。意味着军事上的道与监察区的道渐渐合流,过渡到实际的一级行政区。唐后期方镇(道)数目大约在四五十之间,每镇(道)辖三四州至十来州不等,每州则统四五县左右。
11.仓漕帅宪:宋代“复式路制”,每一机构各司其职,中央监控,于是产生了“复式形态”的路制。仓漕帅宪是宋代的四种监司形式。漕:转运使——掌财赋和监察;宪:提点刑狱使——总揽一路司法,兼财政、劝农等;仓:提举常平使——本路常平仓、义仓、免役,市易、坊场、河渡、水利之事;帅:安抚使——主持一路军政,也兼管民政、司法和财政。诸监司的行政管辖地域都称为“路”,但各监司的“路”并不尽一致。四监司的设置,打破历来政区只有单一首长的规矩,形成事权分离而不相统辖的格局。诸司各有自己的权力圈和权力中心。12.实土卫所:洪武年间罢废部分边境州县,建立卫所。设“卫指挥使司”、“千户所”、“百户所”。分屯设兵,父子相继,世为军户,控守要害,也兼理地方行政。实土卫所是指卫所置於不设府州县的地区﹐辖民户兼理民政﹐能自成区域的一种地方行政机构。
13.四至八到:四至八到古代地理图书,用“四至”(东、西、南、北四正)或“八到”(合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隅)表示州县方位距离,合称“四至八到”。14.古墨今朱:贾耽的《海内华夷图》以颜色区别古今地名、开创了我国地图史上以朱、墨分注古今地名的先例。双色注记的制图技术,为编制历史地图、准确反映行政区划变动以及地名沿革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在历史地图上用黑色标示古代的地名,用红色标示现代的地名,以便于读者区分古今地名和了解地名沿革状况。
15.竺可桢:我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开创了中国历史气候研究。中国现代物候学的奠基人。
16.物候学:它是对周期性生物现象的科学研究,如与气候状况相关的植物开花、动物迁移。
17.瑷珲—腾冲线:胡焕庸线,一条贯穿于中国版图的假想直线段。人口密度的对比线。
18.四渎:江、河、淮、济;长江、黄河、淮河、济水。19.八百里洞庭:“云梦泽”
20.太湖三江:太湖水排泄入海三条水道。震泽,是太湖的古名;三江,指的是太湖进入东海的三条主要泄水通道——东江、娄江和淞江。
21.道里广轮:道里指路程上的距离,而广轮是指土地的面积。道里广轮是指古人绘制地图时,在图纸上量定实际距离与地图距离、实际面积与地图面积的绘制方法。
22.侨置郡县:中国东晋南朝为北方流亡百姓所设立的地方行政区划。东晋政府在他们的聚居之地,以其原住州、郡、县的名称设立临时性的地方行政机构,又以流民中的大族担任长官,对流民予以登记和管理。侨民的户籍是临时性的,不需要承担赋役。
23.制图六体:是晋代制图学家裴秀在对前人经验作出总结的基础上提出的绘制地图的六条原则,包括“分率”、“道里”、“准望”、“高下”、“方邪”和“迂直”,是中国最早的地图制图学理论,它正确地阐明了地图比例尺、方位和距离的关系,对中国西晋以后的地图制作技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4.束水攻沙:人为地收紧河道,利用水的冲力,冲击河床底部泥沙,从而达到清淤防洪的目的。一般适用于流量较大的河流,如黄河。最早使用这种方法治理黄河的是明朝著名水利工程师潘季驯,后人多采用此方法治黄。
25.汇泗夺淮:是指黄河下游泛滥决口、河道改变,黄河带着大量泥沙汇入泗水后,最终经淮河入海。这种状况最早出现在汉武帝时期,带来泗水、淮河河道的淤积以及黄河下游“地上河”等问题。
26.统县政区:唐朝中期以后,中央在全国范围内多设置藩镇,派遣节度使进行管理。节度使最初只是掌管军务,后来就总揽辖区内数州的军民财政大权。从此,本来军事意义上的藩镇或者道,逐渐成为统辖州、县的实际一级的地方行政区域。27.直隶州和散州:元代将州分为两类,即重要的州由行省直接管辖,称为直隶州,与路、府并列,其他由路、府管辖的州,则称为散州,这是中国政区史上首次出现直隶州与散州之分。明沿元制,州的建制仍分为直隶州和散州,直隶州上隶于京师或省(布政使司),地位同府,散州隶属于府。清代对此作了严格的区分,即直隶州为地方二级统县政区,与府平级,同隶于省,皆辖数县;散州为地方三级县辖基层政区,与县平级,同隶于府,不再领县。故此,除隶属关系不同外,领县与不领县,成为了清代直隶州与散州的主要区别。
28.《水经注》:《水经注》看似为《水经》之注,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29.都布按三司:布按三司是明朝地方省级行政区中的三个平行的组织,分别为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其中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掌军事,提刑按察使司掌刑狱。明代在地方设这三个官属,以使之分权,不致顾地方官权力过大。
30.“山经”大河:黄河在战国时期之前的旧河道。
31.《洛阳伽蓝记》:記述北魏都城洛陽佛教的寺廟園林,在歷史、地理、佛教、中西交通、文學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價值。
32.图经图志:圖經大致是一圖一說的都邑圖,如三輔黃圖;此外有地方圖志,如東漢曾有《巴郡圖經》;南北朝出現地方圖經結集。隋唐時期進一步完善。先是以圖為主,文字為輔;其後圖說喧賓奪主,遂成地誌,圖成附庸。
33.地方志:五代及之前的时期:各个地区的分志体例——《三辅黄图》时期——宋代地理总志时期——《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时期。志书,即按一定体例,全面记载某一时期某一地域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或特定事项的书籍文献。
34.《山海经》:分《山经》、《海经》、《大荒经》三大部分。《山经》以洛阳为中心,分东西南北中五方划分山脉走向,并写出山名,山数,各山间距离,其间河流、湖泊,物产,神话祭祀等。在山川结构中填充了怪物、帝都、帝台、物产等。《海经》综合叙述各地的传说史事,地理物产,方国、部族、世系、人物等。
论述题:
1.中国传统地理学的特征:高度人文化 “六部”时代的中国地理之学 “四部”时代的中国地理之学 “七科”时代的中过地理之学
“六部”: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 知识分类脱胎于上古宗教、空间知识附着于人文认识之上 传统地理学“高度人文化”特征之起源 “四部”:经、史、子、集 分野之学与堪舆之术。
地理知识作为历史记录的内容被书写和整理。整套知识必然会呈现显著的“沿革”面貌。政区在传统地理知识中占突出位置。
舆地沿革之学:历代疆域、政区、地名、水道的因袭与更易。“七科”时代:文、理、医、法、农、工、商 被五牛分尸的经学。清代“经”“史”渐融的趋势。西方历史地理学科随新学制进入中国,西学渐进。
2.历代政区沿革与地方行政 秦代:郡县二级制
因袭列国已设的郡,统一后普遍增设新郡,在重要的新开辟区域置郡。依据自然地理要素中的山川走向为界。汉代:郡县二级制
西汉一代,郡县制政区与传统的自然区域、封国区域体系不断调适,最终取代前两者,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空间等级化过程。在多样的文化区上成功地覆盖天下一统的理念。
西汉增设刺史部,刺史“位卑权重”。
从一个虚的监察区转变到实的行政区迈了一步。
东汉诸侯王只有封爵之名,无裂土之实。王国与侯国和一般郡县无异。东汉以后的县级政区:县、邑、道、侯国。
东汉的刺史部有了固定的治所。刺史改成州牧。东汉13州。魏晋南北朝时:州郡县三级制
三国时期继承了东汉末年的州—郡—县三级体制。
三国时期开始,由于州的数目不断增加,辖境逐渐缩小,地位已不比东汉。西晋、东晋、南北朝州郡数量不断攀升。双头州郡、多头州郡,县不过分。虚封和遥领。东晋南朝时,盛行侨置郡县。
州郡县政区与政府失去本土,而侨置于其他地区者,称为侨治郡县。实州、侨州、实郡、侨郡、实县、侨县。军管型政区:南朝的都督和都督府。
都督本为治军而设,与刺史分统军民。但因都督地位较高,且常兼统二州以上,故在军事方面,刺史势必统隶于都督。
政区层级和管理幅度十分不协调、三级制穷途末路、应当撤销郡级政区。隋唐时期:州、县二级制到道(路)、州、县三级制 高级政区降为统县政区、统县政区割掉、保留县级政区。隋朝废诸郡而独以州、县二级制区划制度。后改州为郡。唐开国以后,郡改为州。
唐代监察官员的返去是按基本交通路线划分的,所以称为“道”。
贞观年间,全国疆域按山川形势之便划分了十个道,派遣巡察使、巡抚使监察各地官员,但没有固定治所。观十道分区:山、水、关。
开元十五道各置采访处置使,“如汉刺史之职”,这样“道”的含义由地理区划演变为正式的监察区划。在采访使阶段,地方行政的基本权利仍在州和縣,而不在使职。
有边州都督充节度使者,其防区称“方镇”。安禄山开了军政民政合一的先例。安史之乱中,为了平叛,在全国普遍设置方镇达40余个。采访使统辖道的权力丧失。
唐后期,军事上的道与监察区的道渐渐合流,过渡到实际的一级行政区。宋代:复式路、州、县三级制
广袤的国家实施纯粹的二级制很有困难。
高级政区:复式路制。中央直接控制四监司:仓漕帅宪。
诸监司的行政管辖地域都称为“路”,但各监司的“路”并不尽一致。四监司的设置,打破历来政区只有单一首长的规矩,形成事权分离而不相统辖的格局。诸司各有自己的权力圈和权力中心。宋代的路名与范围已经与今天我国的省区界限和名称相近了。宋代的路是中央官员的分治区域,而不是地方官员的施政区域。统县政区:府、州、军、监
县级政区:赤、畿、望、紧、上、中、中下、下 元代:省、行省、府、州、县多级制 辽学唐宋、元学辽金。
元代行政基本层级也就还是三级。(省——路、府——州、县)元在征服中原过程中,以行中书省作为管辖新征服地区的行政机构。明代:复式三四级制 明初省、府、州、县四级制。
改路为府,将州分为属州(散州)和直隶州,将县分为属县(散县)和直隶县。都司、卫、所。
明代设巡按御史为监察官员负责监察各省三司,以防止地方专权。明中叶以后又有总督,巡抚之设。巡抚“巡守抚军”,以民事为主,设于各省。总督以军事为主,兼理民政,大都设在边区。
巡抚、总督是由中央派出的官员,在一定的时期内可以集中节制一省部分地区或全省的权力,也可兼制数省,尤其是对各省交界地区的治安起到重要作用。
清代:省府县三级制
清初沿袭明代15省的划分,将巡抚辖区调整到与省的范围一致。各省事务以巡抚为主。
与府同级的有直隶州、直隶厅;与县同级的有散州和散厅。乾隆25年(1760)全国定为8总督,总督为地方最高长官。
清代在边疆地区实行军政合一的制度。授以将军、办事大臣等职来统辖。民国:省县两级制
民国初年,裁府撤州,将道作为一级政区,成为省——道——县三级制。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取消道,成为省——县两级制。
规律性认识: 层级变迁: 由高到低
高级政区幅员缩减、数目增多、级别下降。
为了巩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割据,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这一级政区越划越小。由虚入实
历史上高层政区都是由非行政区,即监察区或军区演变而来,政区长官也由中央官员转变而来。
州、道(方镇)、路、省,都是由各类非正式行政区转化而来的。
政区幅员整体趋势是幅员逐渐变小,数量逐渐增加。政区幅员大,数目少,则控制难,监察易;反之则监察难而控制易。
在同一朝代中,不同地域的同一层级政区,幅员相差很大。这与地区经济发展程度有关。
高层政区的幅员变化较大,统县政区次之,县级政区起伏最小。山川形便到犬牙相入 山川形便:以天然山川作为行政区划的边界,使行政区划与自然地理区划相一致。
犬牙相入:政区的边界与山川的走向不一致。
山川形便有经济上和文化上的益处,但由于完全以山川作为边界,政区会成为一个完整的形胜之区、四塞之国,如果整个政区足够大,长官又有相当权力的话,极易出现割据。
元代的省完全一反过去汉州、唐道、宋路的划分方法,忽略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使得任何一个行省都不能成为完整的形胜之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