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东省惠州市2017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广东省惠州市2017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2017.1)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2.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必须写在答题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教育变革为什么步履艰难?
对于教育,大家都或多或少存在不满意。事实上,不仅中国人不满意,美国人、英国人、日本人也不满意,全世界几乎没有一个国家的人对自己国家的教育是完全满意的。几十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发布了无数报告,呼唤变革教育。许多政府出台了大量政策,希望改变教育。
在互联网改变一切的时代,人民更是期盼互联网能够成为变革教育的神器,正像互联网颠覆了商业模式一样,来彻底改变我们的教育。的确,互联网已经在改变世界。而教育和互联网的结合,远远早于商业。上个世纪60年代计算机开始出现的时候,人们就提出机器教学,就提出“学校消亡论”了。互联网出现以后,利用网络改变教育的努力与投入,力度也远远大于商业。
但是,一直到今天,教育的变化也是非常小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教育学院发布的《理解和改进全日制网上学校》报告表示,美国有25万名中小学生在全日制网上学校上学。美国各州网上学校总共提供53.6万门课程(每门课程都为一学期),有180万名中小学生至少选择一门网上课程。网上课程的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群体和不同地区学生的教育需求,特别是满足了学生在家上学的需求。据统计,全美共有240万名学生在家上学。无疑,这也只占了全部学生人数的很少一部分。
据说,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生前曾经提出了一个著名的“乔布斯之问”:“为什么计算机改变了几乎所有领域,却唯独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2011年9月,美国联邦教育部长邓肯给出了答案:原因在于“教育没有发生结构性的改变”。
一般认为,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可分为三个阶段:工具与技术的改变、教学模式的改变和学校形态的改变。电化教育、PPT课件等都是工具与技术层面的变革,慕课、翻转课堂等是教学模式的变革,如果学校形态不发生深刻的变革,教育结构不发生相应的变化,教育的变革是非常困难的。
教育变革的困难,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教育的科学基础发育不成熟。教育有两个重要的学科基础:心理学与社会学。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动物。人类认识世界的历程是由远及近的,天文学是科学家族的老大哥,伽利略的天文学之后,是牛顿的物理学,人类开始探索物理现象与规律。现在,我们刚刚进入生物学的世纪,开始关注生命现象。但是,总的来说,人脑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黑匣子,人类要真正认识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教育作为一种国家行为,还有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变革受到的制约就更加多一些。这就是教育变革为什么步履艰难的原因所在。
总之,教育要想解决人的问题,还有漫长的一段路要走。不要指望我们通过信息技术的革命就能把教育问题解决了。这是不可能的,不切实际的。
(节选自朱永新《未来学校发展的方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于教育,事实上,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不满意,可以说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的人对自己国家的教育是满意的。
B.几十年来,许多国家发布了呼唤变革教育的报告,许多政府出台了改变教育的政策,但是教育的变化却非常小。
C.网上课程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美国不同群体和不同地区学生的教育需求包括学生在家上学的需求。
D.互联网出现以后,利用网络改变教育的投入远远大于商业,但从变革的效果看来,后者却比前者显著。
2.下列哪项不能回答“教育变革为什么步履艰难”这个问题?(3分)
A.教育和互联网的结合,远远早于商业。计算机开始出现的时候,人们就提出“学校消亡论”了。
B.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革命性发展并非必然能促成教育发生结构性的改变。C.教育的科学基础,包括心理学与社会学发育还不成熟,人类对自身大脑的研究了解还很不够。
D.教育是一种国家行为,不能不受到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问题的影响和制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相信,互联网既然能颠覆商业模式,也就能彻底改变我们的教育。
B.作者引用数据和邓肯的回答,意在证明2011年之后,美国教育已经发生结构性的改变。
C.作者相信,在生物学世纪,人类一定能真正认识自己,解决教育变革的问题。
D.作者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学校形态的变化既是教育变革的标志,又是教育变革的条件。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12分)
不幸的文学伯乐
美国文学史中不乏著名的导师级的伯乐,著名诗人埃兹拉•庞德曾发现并培养过T.S.艾略特、詹姆斯•乔伊斯、罗伯特•弗罗斯特等千里马;现实主义小说家威廉•迪恩•豪威尔斯则帮助提携过亨利•詹姆斯、马克•吐温、弗兰克•诺里斯等年轻作家。还有一位值得一提的伯乐是著名作家舍伍德•安德森,他的两个学生也是赫赫有名——厄尼斯特•海明威和威廉•福克纳——两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但与其他导师不同的是,倒霉的安德森不幸成为了这两位日后大名鼎鼎的作家讽刺挖苦的对象。舍伍德•安德森是一位大器晚成的小说家。1876年出生,家境贫寒,36岁开始文学创作,40岁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43岁凭借短篇小说集《小镇畸人》成为美国举足轻重的现代主义小说家。
海明威比安德森小23岁,两人是通过朋友认识的,当时安德森正处于自己事业的巅峰,海明威只是一个“文学青年”,但安德森却认为海明威是“一个在写作上有着卓越才华的年轻人”。
安德森对海明威的帮助首先体现在他为海明威指出了“到巴黎去”的道路。安德森列出了一系列理由:那里房租低,物价便宜,是一个开放自由的城市,到处都可以写作,在那里看美国看得会更清楚……总之,巴黎是中心,艺术革命的中心!安德森还答应向他巴黎的几位老朋友推荐海明威,鼓励海明威“做一个实验者,做一个探险者”。最后,他甚至连海明威到巴黎要住的旅馆都安排好了。
经过安德森的劝说,海明威去了巴黎。安德森的推荐对海明威在巴黎的生活和写作事业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海明威在巴黎结交了很多著名作家,受到他们在生活上的关照和在写作上的指导,为在不远的将来跻身美国文坛顶级作家的行列奠定了基础。
安德森对海明威的影响不仅局限于巴黎之行,还体现在文学创作上。安德森在刻画小人物失意困惑的精神状态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美国文学中现代文体风格的开创者。海明威很喜欢安德森的作品,有意模仿这位前辈的风格,随后一些评论家指出海明威在模仿安德森。海明威起初辩解说作品没有雷同之处,小有名气之后,他对别人说,安德森的作品“糟透了”,开始对安德森进行无情的批判和嘲弄。
海明威的嘲弄令安德森非常气愤,但这位老作家并没有针锋相对地还击,表现出了一位文坛前辈的宽容。可是不料海明威这里的**还没有结束,福克纳又开始向安德森发难了。安德森与福克纳是通过福克纳的妻子认识的,安德森颇为赏识福克纳的文学才华,对他进行了创作上的指导。福克纳后来回忆说:“我从他那里学到的是,作为一个作家,你必须做你本色的人……‘你必须要有一个地方作为开始的起点’,他告诉我,‘你是一个乡下小伙子,你所知道的一切也就是密西西比州的那一小块地方,虽然它那么小,不为人知,不过这也可以了,它也是美国。’”
正是在安德森的建议下,福克纳以自己的家乡为原型,创作出了一系列不朽的“约克纳帕塔法系”小说。安德森和福克纳经常见面,谈论文学创作,还将对方写进自己的小说中。随着了解的加深,安德森对福克纳性格中的高傲有所不满,福克纳则对安德森出身贫寒颇有微辞。当福克纳名声大噪时,他开始批评起安德森的创作,认为他的作品中有很多与他“巨人”的身份完全不符的地方。1926年,福克纳出版了一本书《舍伍德•安德森及其他著名的克里奥尔人》,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是在嘲笑安德森,对安德森造成了伤害。像对待海明威的讽刺一样,安德森对此虽然伤心气恼,却也只是保持了沉默。
多年以后,当海明威和福克纳回首自己与安德森的关系时,两人都表现出了歉意,他们公正地评价了这位提携过他们的老师。海明威将他称为“我们所有人的老师”。福克纳的评价是:“他是我们这一代作家的父亲。”
(《世界文化》2010年5月号,有删改)
相关链接一:
安德森研究专家马尔科姆•考利曾经说道:“很快安德森就成为了‘美国作家中的作家’;与同时代作家相比,他是唯一一位在后代作家作品留下其印记的小说家。这些作家的作品都带有他的风格与见解。事实上,在后来的作家如海明威、福克纳、沃尔夫、斯坦贝克、卡德威尔、萨洛扬、亨利•米勒的身上,都不同程度地能看到安德森的影子。而他们仅仅是其中的一些作家。”
相关链接二:
海明威曾经在《非洲的青山》中盛赞安德森对美国文学语言的独特贡献:“现代美国文学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舍伍德•安德森的创新,没有他,我们也许现在还在亦步亦趋地模仿欧洲文人别扭的贵族语言风格。”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安德森善于发现他人的写作才华,对海明威、福克纳写作才华的欣赏,就是例证。
B.安德森在语言上的创新使得后代作家的作品带有他的风格与见解。
C.海明威在巴黎的生活和写作,是海明威日后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主要因素。
D.安德森对得到过自己的帮助却反过来伤害自己的作家非常宽容,他并没有针锋相对地还击。
E.文章结尾处引用了海明威和福克纳的话是为了告诉我们,很多事情不需要争辩,历史会给我们一个真相。
5.本文是怎样选取和安排材料来写出安德森“文学伯乐”的特点的?(7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14分)
多余一句话!
那天我坐公交车去找朋友,车上人不多,但也没有空位子,有几个人还站着吊在拉手上晃来晃去。一个年轻人,干干瘦瘦的,戴个眼镜,身旁有几个大包,一看就是刚从外地来的。他靠在售票员旁边,手拿着一个地图在认真研究着,眼不时露出茫然的神情,估计是有点儿迷路了。他犹豫了半天,很不好意思地问售票员:“去颐和园应该在哪儿下车啊?”
售票员是个短头发的小姑娘,正剔着指甲缝呢。她抬头看了一眼外地小伙子说:“你坐错方向了,应该到对面往回坐。”要说这些话也没什么错了,大不了小伙子下一站下车到马路对面坐回去吧。但是售票员可没说完,她说了那多余的最后一句话:“拿着地图都看不明白,还看个什么劲儿啊!”售票员姑娘眼皮都不抬。
外地小伙儿可是个有涵养的人,他嘿嘿笑了一笑,把地图收起来,准备下一站下车换车去。
旁边有个大爷可听不下去了,他对外地小伙子说:“你不用往回坐,再往前坐四站换904也能到。”是他说到这儿也就完了那还真不错,既帮助了别人,也挽回北京人的形象。可大爷哪儿能就这么打住呢,他一定要把那多余的最后一句话说完:“现在的年轻人哪,没一个有教养的!”
我心想,大爷这话真是多余,车上年轻人好多呢,打击面太大了吧。可不,站在大爷旁边的一位小姐就忍不住了。“大爷,不能说年轻人都没教养吧,没教养的毕竟是少数嘛,您这么一说我们都成什么了!”这位小姐穿得挺时髦,两细带子吊个小背心,脸上化着鲜艳的浓妆,头发染成火红色。可您瞧人这话,不像没教养的人吧,跟大爷还“您”啊“您”的。谁叫她也忍不住非要说那多余的最后一句话呢!“就像您这样上了年纪看着挺慈祥的,一肚子坏水儿的可多了呢!”
没有人出来批评一下时髦的小姐是不正常的。可不,一个中年的大姐说了:“你这个女孩子怎么能这么跟老人讲话呢!要有点儿礼貌嘛,你对你父母也这么说吗?” 您瞧大姐批评得多好!把女孩子爹妈一抬出来,女孩子立刻就不吭气了。要说这会儿就这么结了也就算了,大家说到这儿也就完了,大家该干嘛干嘛去。可不要忘了,大姐的“多余的最后一句话”还没说呢。“瞧你那样,估计你父母也管不了你。打扮得跟鸡似的!”
后面的事大家就可想而知了,简单地说,出人命的可能都有。
这么吵着闹着,车可就到站了。
车门一开,售票员小姑娘说:“都别吵了,该下的赶快下车吧,别把自己正事儿给耽误了。”当然,她没忘了把最后一句多余的话给说出来:“要吵统统都给我下车吵去,不下去我车可不走了啊!烦不烦啊!”
烦不烦?烦!不仅她烦,所有乘客都烦了!整个车厢这可叫炸了窝了,骂售票员的,骂外地小伙子的,骂时髦小姐的,骂中年大姐的,骂天气的,骂自个儿孩子的,真是人声鼎沸,甭提多热闹了!
那个外地小伙子一直没有说话,估计他受不了了,他大叫一声:“大家都别吵了!都是我的错,我自个儿没看好地图,让大家跟着都生一肚子气!大家就算给我面子,都别吵了行吗?”
听到他这么说,当然车上的人都不好意思再吵,声音很快平息下来,少数人轻声嘀咕了两句也就不说话了。但你们不要忘了,外地小伙子的“多余的最后一句”还没说呢。“早知道北京人都是这么一群不讲理的王八蛋,我还不如不来呢!”
想知道事情最后的结果吗?
我那天的事情没有办成,大伙儿先被带到公安局录了口供,然后到医院外科把头上的伤给处理了一下,我头上的伤是在混战中被售票员小姑娘用票匣子给砸的。你们可别认为我参与了他们打架,我是去劝架来着。我呼吁他们都冷静一点儿,有话好好说,没什么大事儿,没什么必要非打个头破血流。
我多余的最后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不就是售票员说话不得体吗?你们就当她是个傻X,和她计较什么呢?!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以“我”的所见所闻作为线索,以外地年轻小伙子的问话为开端,然后以售票员、大爷、时髦小姐、中年大姐的话语将故事推向高潮。
B.“早知道北京人都是这么一群不讲理的王八蛋,我还不如不来呢!”这一句语言描写说明开头“我”对外地小伙儿“可是个有涵养的人”的判断是错误的。
C.我呼吁他们“都冷静一点儿,有话好好说”,可是我自己也说出了不冷静不得体的最后一句话,并因此而受了伤,说明公共文明很重要,不好的语言和习惯会互相影响。
D.小说以沉重的语调叙述,文字间饱含着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担忧,使读者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不自觉地思考原因和反思自我。
E.综合全文来看,段落短小是本文一大特色,这种写法不仅可使叙事节奏加快,而且有利于人物刻画上的灵活切换,适应不同人物的描写需要。
7.简要说说标题中“多余”这个词的内涵。(4分)
8.作品侧重批评了公共生活环境中的一些负面因素,请简要指出这些负面因素。(5分)
四、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
秦昭王四十年,太子死。其四十二年,以其次子安国君为太子。安国君有子二十余人。安国君有所甚爱姬,立以为正夫人,号曰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安国君中男名子楚,子楚母曰夏姬,毋爱。子楚为秦质子于赵。秦数攻赵,赵不甚礼子楚。
子楚秦诸庶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乃往见子楚,说曰:“吾能大子之门。”子楚笑曰:“且自大君之门,而乃大吾门!”吕不韦曰:“子不知也,吾门待子门而大。”子楚心知所谓,乃引与坐,深语。吕不韦曰:“秦王老矣,安国君得为太子。窃闻安国君爱幸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能立適嗣者,独华阳夫人耳。今子兄弟二十余人,子又居中,不甚见幸,久质诸侯。即大王薨,安国君立为王,则子毋几得与长子及诸子旦暮在前者争为太子矣。”子楚曰:“然。为之奈何?”吕不韦曰:“子贫,客于此,非有以奉献于亲及结宾客也。不韦虽贫,请以千金为子西游,事安国君及华阳夫人,立子为適嗣。”子楚乃顿首曰:“必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
吕不韦乃以五百金与子楚,为进用,结宾客;而复以五百金买奇物玩好,自奉而西游秦,求见华阳夫人姊,而皆以其物献华阳夫人。因言子楚贤智,结诸侯宾客遍天下,常曰“楚也以夫人为天,日夜泣思太子及夫人”。夫人大喜。不韦因使其姊说夫人。华阳夫人以为然,承太子间,从容言子楚质于赵者绝贤,来往者皆称誉之。乃因涕泣曰:“妾幸得充后宫,不幸无子,愿得子楚立以为適嗣,以托妾身。”安国君许之,乃与夫人刻玉符,约以为適嗣。
(节选自《史记•卷八十五•吕不韦列传》,有删减)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子楚/秦诸庶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B.子楚秦诸庶/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
C.子楚/秦诸庶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
D.子楚/秦诸庶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適嗣指正妻所生的长子,此处实指王位的继承人。適,通“嫡”,封建宗法制度中指正妻。
B.在等级分明的中国古代社会,天子死曰薨,诸侯曰崩,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C.顿首即叩首,九拜之一,可作平辈之间的拜礼,也可作请罪之辞,还可用于重大的事情请求时。
D.符是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用的凭证,如虎符、符节。玉符,指玉制的一种凭证。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吕不韦是一个非常有经济头脑和战略眼光的人,他以商人的敏锐触觉发现了子楚身上隐含的巨大利益,并由此拉开了以重金对子楚进行政治投资的序幕。
B.子楚一开始并不信任吕不韦,直到吕不韦道出“自己的门庭要等待子楚的门庭光大了才能光大”的一席话,子楚才感觉到吕不韦不简单,并与之深入交谈。C.吕不韦非常明了当时秦国的形势,所以能够为子楚正确分析所处形势,并指明前进方向,使子楚叹服并承诺将来共享政治利益。
D.吕不韦做事非常讲究策略,为了帮助子楚接近华阳夫人,他就先接近华阳夫人的姐姐,还将自己购买的奇物玩好都送给了她。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子楚母曰夏姬,毋爱。子楚为秦质子于赵。秦数攻赵,赵不甚礼子楚。(5分)
(2)子毋几得与长子及诸子旦暮在前者争为太子矣。(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3?14题。
山亭柳•赠歌者①
晏殊
家住西秦,赌博②艺随身。花柳③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漫④销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注释]①这首词作于晏殊知永兴军任上,此时晏殊年过六十,被贬官多年。②博:众多,丰富。③花柳:泛指一切歌舞技巧。④漫:枉,徒然。
13.全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歌者形象?以上片为例,说说是如何塑造歌者形象的。(6分)
14.“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包含了哪些感情?(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阿房宫赋》中告诫人们若不吸取历史教训就会覆辙的句子是“____,_____。”
(2)李白的《行路难》中通过“______,______”的动作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
(3)《醉翁亭记》中体现全文核心及醉翁命名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
第II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白恩培夫人轻轻一句话,1500万就挥霍一空变成了她腕上的一只镯子,这样的巧取豪夺,才是对这个时代所有打拼奋斗者的不公。
②没人能完全看懂白云苍狗般的中美关系,连中美外交官和军事将领们恐怕也要不断琢磨:对面的这个国家究竟是谁?
③世界各国因为有不同而需要合作、因为有共识才可能合作。但如果各国彼此视对方为异端,势如水火、动如参商,何来合作?
④90后小伙娶亲地铁当婚车引发了围观,但北京地铁方认为乘客此举无可非议,只要不扰乱地铁运营的正常秩序和不危害其他乘客安全就不会被制止。⑤宋江正是刀笔吏出身,在那种环境下,为了安身保命,他必须左右逢源。在为人处世上,宋江小心翼翼,谨慎为上,从来不给对方难堪。
⑥全省最大沃尔玛山姆会员店落户惠州,预计2018年9月开业,新闻一播报,惠州市民口耳相传这一喜讯。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也好、家长也罢,都应是学生的人生导师,适度的教育管理和关心才能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B.我国如今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越来越多老年人壮心不已,发挥余热,退而不休,老有所乐。
C.经过长达六年之久的航天员训练,航天员完成了基础理论、航天环境适应性、专业技术等八大类上百个科目的训练任务。
D.2011年底,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不得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因此,幼儿园该不该布置书面作业不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而是必须严格执行的规定。
18.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文明与野蛮》从人最日常的吃饭穿衣说到弹琴写字,从中亚土人一分钟捉89个虱子说到法国国王坐在马桶上见客,从马赛伊人拿太太敬客说到巴黎医院里活人和死人睡一床,_①_上下古今,无一不谈,又无谈不妙。但本书带给人的_②_有趣而已,读者_③_能由此认识到“所谓文明人_④_很野蛮,而所谓野蛮人_⑤_倒很文明,认识到文明不是哪一个或哪几个民族的功劳,而是许多民族互相学习、共同创造的;认识到文化的宝贵遗产里掺杂了许多渣滓,要_⑥_提高警惕。”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 不仅 而且有时有时 处处 B.可谓不只是还 有时有时 时时 C.那是不只是还 经常有时 时刻 D.真是不仅 而且有时经常 /
1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不超过15个字。(5分)
今天的人们为什么还要读书呢?唐君毅先生曾经打过一个比方,他说书籍是人类文化的一面大镜子,_①_。阅读的过程,就是对知识和思想的反复咀嚼、品味、吐哺,这一知识和思想的绵延和再生产过程,将心灵这面镜子转变为凹凸镜:_②_,心灵是凹镜,从四面八方发散地获取中外先贤的广博智慧;传诸后人时,_③_,穷其一生所学所悟聚焦于一点,为知识的累积增长贡献绵薄之力。如此洞察秋毫而又见微知著,锤炼出思想之纵深。
20.最近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明显增加了让学生讨论和互学互教的力度。甲同学不以为然,认为听老师讲信息量更大,学习效率更高;乙同学表示支持老师现在的做法。你赞成哪个同学的意见呢?请结合“学习金字塔”图表,说说你的理由。(6分)
六、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某学校扩建图书馆,增设阅览场所,决定从今年秋季高一年级开始设置每周1节阅读课,让学生到图书馆阅读。关于阅读内容和组织方式,向学生征求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要有充分自由,读什么,怎么读,都由学生个人自主;一种意见认为要由老师开列书单,最好能定期检测,跟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接轨。
如果你也是被征求意见的对象,你打算提什么建议呢?请你写一篇文章,根据自己选定的文体用适当的方式反映你的建议及见解。
要求:明确文体,确定立意,自拟标题。
语文试卷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A 【缺少“几乎”“完全”,显得武断,与原文分寸感不同。】2.A 3.D【主要依据:原文第6段表述。参考依据:原文第3段表述。】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4.A D 【B强加因果。C“也是海明威日后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主要因素”说法不正确。E结尾处的引用是为了给予安德森公正的评价。对1项得2分,对2项得5分。】
5.【①详写了安德森对海明威在道路选择、生活上的关心和创作风格上的影响,表现了安德森作为文学伯乐,不但发现人才,还呵护人才成长。
②通过福克纳的回忆详写了安德森对其文学创作的指点,突出了安德森的卓越独特的文学主张,以此表现了安德森培养文学才俊的功底。
③简介了安德森本人的成长和文学成就,以此铺垫证明安德森被称为文学伯乐并非浪得虚名。④通过海明威和福克纳的突出成就、对安德森的亲口评价,突出了安德森作为文学伯乐的发现、培养之功和对美国文学的深厚影响。
⑤与同级别的伯乐对照,突出了安德森遭受讽刺挖苦的“不幸”,从其对待不幸的反应,表现了安德森宽容的特点。
(每答对1点得2分,本题最多得7分。意思对即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6.CE 【A项,“然后以售票员、大爷、时髦小姐、中年大姐的话语将故事推向高潮”有误,售票员、大爷、时髦小姐、中年大姐的话语使故事情节进一步发展。B项,小说的主题是说公共文明很重要,不好的语言和习惯会互相影响,外地小伙儿的最后一句话不足以说明他没有涵养。D项,小说“以沉重的语调叙述”有误。此文的语言特点是轻松俏皮中饱含着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担忧。对1项得2分,对2项得5分。】
7.【①不利于公共文明建设,破坏和谐环境,多余、有害。②在每次冲突趋于化解之时,横生枝节,引起新的矛盾。③人们心里都容不下、憋不住有害无益的话语,冲口而出,伤人害己。(每答对1点得2分,本题最多得4分。关联“多余”的字面义,意思对即可。】
8.【①公共文明系统不稳定,缺乏有效制约(化解矛盾)机制,小不慎容易酿成大摩擦。②社会成员个人修养不足,心理不平衡,自控能力差,容易出现攻击性言行。③不同地域、不同年龄段的人们互相歧视(互存偏见),缺乏理解和包容。每点2分,本题最多得5分。】
文言文阅读 【参考译文】
吕不韦是阳翟的大商人,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积累起千金的家产。秦昭王四十年(前267),太子去世了。到了昭王四十二年,秦王把他的第二个儿子安国君立为太子。而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安国君有个非常宠爱的妃子,就把她立为正夫人,称之为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儿子。安国君有个排行居中的儿子名叫子楚,子楚的母亲叫夏姬,不受宠爱。子楚作为秦国的人质被派到赵国。秦国多次攻打赵国,赵国对子楚也不以礼相待。
子楚是秦王庶出的孙子,在赵国当人质,他乘的车马和日常的财用都不富足,生活困窘,很不得意。吕不韦到邯郸去做生意,见到子楚后非常喜欢,说:“子楚就像一件奇货,可以屯积待价而沽。”于是他就前去拜访子楚,对他游说道:“我能光大你的门庭。”子楚笑着说:“你姑且先光大自己的门庭吧,竟然还说什么光大我的门庭呢!”吕不韦说:“你不懂啊,我的门庭要等待你的门庭光大了才能光大。”子楚心里明白吕不韦说的意思,就拉他坐在一起深谈。吕不韦说:“秦王已经老了,安国君被立为太子。我私下听说安国君非常宠爱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儿子,能够选立太子的只有华阳夫人一个。现在你的兄弟有二十多人,你又排行中间,不太受秦王宠爱,长期被留在诸侯国当人质。假如秦王去世,安国君继位为王,你也不要指望同你长兄和早晚都在秦王身边的其他兄弟们争太子之位啦。”子楚说:“是这样,那该怎么办呢?”吕不韦说:“你很贫窘,又客居在此,也拿不出什么来献给亲长,结交宾客。我吕不韦虽然不富有,但愿意拿出千金来为你西去秦国游说,侍奉安国君和华阳夫人,让她们立你为太子。”子楚于是叩头拜谢道:“如果实现了您的计划,我愿意分秦国的土地和您共享。”
吕不韦于是拿出五百金送给子楚,作为日常生活和交结宾客之用;又拿出五百金买珍奇玩物,自己带着西去秦国游说,先拜见华阳夫人的姐姐,把带来的东西统统献给华阳夫人。趁此谈及子楚聪明贤能,所结交的诸侯宾客,遍及天下,常常说“我子楚把夫人看成天一般,日夜哭泣思念太子和夫人”。夫人非常高兴。吕不韦乘机又让华阳夫人姐姐劝说华阳夫人。华阳夫人听了认为说的对,就趁太子方便的时候,委婉地谈到在赵国做人质的子楚非常有才能,来往的人都称赞他。接着就哭着说:“我有幸能填充后宫,但非常遗憾的是没有儿子,我希望能立子楚为继承人,以便我日后有个依靠。”安国君答应了,就和夫人刻下玉符,决定立子楚为继承人。
9.C 【“子楚,秦诸庶孽孙”是判断句,排除选项B;“车乘进用不饶”和“居处困”是并列关系,说明子楚处境“不得意”,故选C。】
10.B 【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
11.D【原文是“而皆以其物献华阳夫人”】12.【(1)子楚的母亲叫夏姬,不受(不被/得不到)宠爱。子楚作为秦国的人质(被派)到赵国。秦国多次攻打赵国,赵国(因而)对子楚不以礼相待。[5分。“毋爱”、“质子”、“数”、“礼”各1分,大意1分。]
(2)你(也)不要指望(没有希望)能够同你长兄和早晚都在秦王身边(面前)的众兄弟争做太子了。[5分。“子”“毋几”“得”各1分;“诸子旦暮在前者”意思及顺序各1分。]】
13.【①这首词塑造了一位技艺高超(多才多艺)、年轻时受人追捧,年老色衰之后境遇凄冷失意悲伤的歌女形象。(2分)②运用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与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相结合的手法(2分)来写。“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直接描写突出歌者的多才多艺。“花柳上,斗尖新”在各种竞赛中,出类拔萃,表现歌者对技艺的追求。“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突出其高亢美妙的歌声。(正面描写2分,举出1例就可得分)“蜀锦缠头无数”是侧面描写,通过观众对她的赞赏,写出她技艺的高超。(2分)本题最多得6分。】
14.【①这两句意为歌女在酒筵前唱歌,想起当年得意之时,眼下却这样凄清冷落,不禁流下了眼泪(2分);②直接抒发歌女内心的痛苦悲伤(2分);③表达了词人对歌女悲凉遭遇的同情和自身遭贬受逐,客居外乡的感伤共鸣(2分)。本题最多得5分。】 15.【(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2)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3)醉翁之意不在酒[5分。答对1空给1分,有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则该空不给分。]】
16.【④应用“无可厚非”,属形近误用。“无可厚非”意为不能过分责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无可非议”意为毫无必要责备,表示做得很正当,合乎情理。⑥“口耳相传”意为口说耳听地往下传授,指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此处属望文生义。其它成语释义:巧取豪夺——旧时形容达官富豪谋取他人财物的手段,现指用各种方法谋取财物。白云苍狗——本意指浮云像白衣裳,顷刻又变得像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动如参商——动不动就像参商二星一样,你来我往,不得相见。左右逢源——中性词,指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也形容办事圆滑;也可用作贬义词,指为人圆滑老到,精明。】
17.【B项语序不当,“发挥余热”应与“退而不休”对调。C项“长达六年之久”赘余,“之久”删去;前后不搭配,应该把“训练任务”改为“学习训练任务”。D项不合逻辑。“该不该”应改为“不得”(“不该”)】
18.B
19.【(1)而个人的心灵则是一面小镜子(2)阅读前人时(读书时,阅读时)(3)心灵是凸镜(每对1处给2分,本题最多给5分)】
20.【答案示例:赞成增加让学生讨论和互学互教的力度(1分)。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主动学习方式(2分),并且测量数据表明采用讨论和互学互教的做法,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可以达到50%—90%(2分),特别适合于重要知识、能力的学习。(1分)赞成听讲,而简单照搬“信息量更大,学习效率更高”理由的,不给分。赞成听讲,但能结合“学习金字塔”图表说出理由的,酌情给分。】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满分:60分)
(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选择角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依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看本质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实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
3.有文采:⑧用语贴切⑨句式灵活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⑾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⑿见解新颖⒀材料新鲜⒁构思新巧⒂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⒃有个性特征。
第二篇:广东省惠州市201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2014惠州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
化学试题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NH3的水溶液可以导电,说明NH3是电解质
B明矾水解形成Al(OH)3胶体有吸附性,可用于水的净化
C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D向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溴水,溶液变为蓝色,说明Br2的氧化性强于I28、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少量的HCl
B、用醋和澄清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
C、在试管中煮沸液体时,加碎石片可防止暴沸
D、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干馏煤可以得到甲烷、苯、和煤焦油等重要化工原料。
B、淀粉、纤维素和脂肪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C、用大米酿的酒在一定条件下密封保存,时间越长越香醇。
D、“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乙醇生成的一种新化合物
1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碳酸钙溶于醋酸:
CaCO3+2H+=== Ca2++CO2↑ +H2O
B、Fe3O4溶液稀盐酸:Fe3O4+8H+==3Fe3++4H2O
C、用烧碱溶液吸收氯气:Cl2+2OH-==Cl-+ClO-+H2O
D、向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用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
Fe2++H2O2+2H+==Fe3++4H2O11、相同质量的铜片分别与过量的体积相同的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二者相比较,相等的是
A、铜片完全消耗时所用的时间
B、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
C、反应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
D、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
12,用如图装置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K与N连接时,组成原电池装置
B.K与N连接时,石墨电极产生气泡
C.K与M连接时,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增小
D.K与M连接时,石墨电极
--的反应为:2Cl-2e==Cl2↑
22、常温下,Na2CO3溶液中有平衡:
A、Na2CO3溶液中:
·1·
B、加入NaOH固体,溶液pH减小 C、Na2CO3溶液中:
D、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3、据下表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
A、GOH溶液和M(OH)3可以相互反应 B、非金属性:T<Q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R>T D、L2+与T2-核外电子数相等
30、化合物Ⅴ是具有抗氧化和抗肿瘤作用成分.化合物Ⅴ也可通过图所示方法合成:
(1)反应①的类型________(2)化合物Ι的分子式________
(3)①A的结构简式_______。② 1molV最多消耗NaOH _______。1mol肉桂酸最多消耗H2 _______mol(1分)
(4)化合物I和Ⅱ反应还可以得到一种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5)关于Ⅴ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中有三个苯环B.能发生水解反应
C.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
(6)写出肉桂醛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满足一下两个条件: ①分子中含有苯环②羧基与苯环直接相连31、100℃时,在1L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通入0.1 mol N2O4,发生反应:N2O
4(g)
2NO2(g);
△H= +57.0 kJ·mol-1,NO2和N2O4的浓度如图甲所示。NO2和N2O4的消耗速率与其浓度的关系如乙图所示,(1)在0~60s内,以N2O4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mol·L-1·s-1。(2)根据甲图中有关数据,计算1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1==0.36mol.L-1.S-
1若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至120℃,达到新平衡的常数是k2,则k1k2(填“>”、“<”或“=”)。
(3)反应进行到100s时,若有一项条件发生变化,变化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A.降低温度B.通入氦气使其压强增大C.又往容器中充入N2O4D.增加容器体积
(4)乙图中, 交点A表示该反应的所处的状态为。A.平衡状态B.朝正反应方向移动C.朝逆反应方向移动D.无法判断
32、(16分)硫酸亚锡(SnSO4)可用于镀锡工业.某小组设计SnSO4制备路线为:
查阅资料:
Ⅰ.酸性条件下,锡在水溶液中有Sn2+、Sn4+两种主要存在形式,Sn2+易被氧化. Ⅱ.SnCl2易水解生成碱式氯化亚锡
(1)锡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0,与碳元素同处ⅣA族,锡位于周期表的第周期(1分)(2)操作Ⅰ是过滤、洗涤等(2分)
(3)溶解SnCl2粉末需加浓盐酸,原因是(4)加入Sn粉的作用有两个:①调节溶液pH②_______
(5)反应Ⅰ得到沉淀是SnO,得到该沉淀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___(6)酸性条件下,SnSO4与双氧水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7)该小组通过下列方法测定所用锡粉的纯度(杂质不参与反应):___ ①将试样溶于盐酸中,发生的反应为:Sn+2HCl═SnCl2+H2↑; ②加入过量的FeCl3;
③用已知浓度的K2Cr2O7滴定②生成的Fe2+,再计算锡粉的纯度,请配平方程式:
33、Na2SO3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而变质。某同学为证明Na2SO3有还原性,从一瓶实验室长期存放的Na2SO3固体中取出少量溶于水,滴入一定量的烧碱溶液和少许溴水,振荡后溶液变为无色。(1)在碱性溶液中Br2和Na2S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反应后的溶液含有
和Br-的实验报告,请完成未填完的部分。
限选试剂:2 mol·L-1HCl;1 mol·L-1 H2SO4;l mol·L-1BaCl2;l mol·L-1Ba(NO3)2; 1 mol·L-1 KMnO4、CCl4;新制饱和氯水;品红溶液。
SO3、SO42-、Br-、OH-等阴离子,下表是某同学鉴定其中
SO32-、SO42-
(3)为了测定上述样品的纯度,现取10.0克试样配成250ml溶液。取出25.00ml所配溶液,用0.10mol/L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重复操作三次,每次消耗0.10mol/L KMnO4溶液体积分别为20.02 ml、20.00 ml和19.98 ml。(相对原子质量Na 23S 32O 16)
①计算样品中Na2SO3的质量分数 为。(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②操作时,若未用0.10mol/L的酸性KMnO4溶液润洗滴定管,会导致测定结果(填“偏高”、“偏低”或“没有影响”
2014届惠州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化学参考答案
(学生答题只要合理就可给分)A8 D9 D10 C11 B12 C22 AD23 AD 30.(16分)(1)取代反应(1分);(2)C9H12O4(2分);(3)① CH3COOH(2分)②3(1分),4(1分)(4)
+HCl
(3分,漏写产物HCl的只得1分)
(5)CD(全对得4分,选一个对的得2分)(6)
(2分,合理的可给分)
31、(16分)(1)、10-3(2分);(2)、c2 NO2/ c N2O4(或0.122/0.04)(2分),<(2分)(3)、A(4分)(4)、B(3分)(5)、-1079.6(3分,未写“-”号扣1分)32.(16分)(1)第五周期(1分);(2)蒸发浓缩、冷却结晶(2分);
(3)抑制Sn2+ 的水解(2分);(4)防止Sn2+ 被氧化(2分);
(5)Sn Cl2 + Na2CO3 = SnO↓+ CO2↑+ 2NaCl(3分,未写↓和↑符号共扣1分,未配平扣1分)
(6)Sn2+ + H2O2 +2H+ = Sn4 + + 2H2O(3分,未配平扣1分)
(7)③ 61146227 H2O(3分,化学式H2O给1分,系数全对2分)
33、(1)SO32-+ Br2 + 2 OH-= H2O + SO42-+ 2Br-(3分,未配平扣1分)
(2)(8分)
说明:步骤③只加盐酸,观察有无气泡产生,不给分。
(3)① 0.630或63.0%(3分,未注意有效数字扣1分)②偏高(2分).
第三篇:惠州市2012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英语)
参考答案
I.语言知识及应用
第一节:完形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1-5 DCBBC6-10 CBCDA11-15 BABAA
第二节:语法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but17 looking18 where 19 an20 so21themselves 22 on23 turns 24 to get25 possibly
II.阅读
第一节:阅读理解
26-30 ADDAB31-35 DABCB36-40 CDAAB41-45 BACAB
第二节:信息匹配
BAFEC
II.写作
第一节:基础写作(参考范文)
Discussing strategy on paper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zhàn guó 战国), the State of Zhao(zhào guó 赵国)had a famous general called Zhao She, whose son, Zhao Kuo, was very fond of reading books on military science and discussing strategy.He could recite military texts by heart, and when discussing warfare he spoke so clearly and logically that it seemed that even his father was not his match.When the State of Qin attacked the State of Zhao, the ruler of Zhao ordered Zhao Kuo to lead 400,000 men to resist the attack.But since Zhao Kuo had no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battle, he was defeated and lost his life.Later people used this idiom to describe those who are good only at theorizing, and lack practical experience.第二节读写任务(参考范文)
A survey shows that a lot more people prefer face-to-face communication while just a few are in favor of Facebook.Most people think that face-to-face time, especially being with family, gives them far more happiness.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face-to-face communication has more advantages over chatting online.The reasons are as follows.Face-to-face communication provides us with more active interaction.More importantly, eye contact and face expressions tell how others feel.On the contrary, chatting online is somewhat unreal and sometimes unsafe as well.Fact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I am fond of participating in social activities where I can not only open up myself but make more friends in real life.Therefore, after finishing every activity, I have a strong belief that it benefits me a lot in various aspects such as updating my skills of communication.Compared with it, chatting online just leads me to a confusing position.
第四篇:广东省惠州市2014届高三第四次调研考试
广东省惠州市2014届高三第四次调研考试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2014.4)
12.“汉初,凡军国大事,天子往往召集群臣博议。博议又称廷议,通常是由富于行政经验的公卿、列侯、二千石以及怀藏学识的大大、博士等五类官员参加。”这种博议制度,是为了
A.加强君主独裁专制 B.防止丞相专权C.实行议会民主D.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13.陈献章(1428—1500,江门新会人)在学术上“舍彼之繁,求吾之约”,追求“自然,白得”,开创“江门学派”,被誉为“真儒复出”。这里的“彼”指的是
A.程朱理学B.陆王心学C.佛教D.道教
14.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1254—1324)游历临安(今杭州)后,称之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城市”。在临安城,他能够看到
A.穿着棉布的市民B.阅读《三国演义》的文士
C.吟唱京剧的艺人D.违反“海禁令”的囚犯
15.1912年《申报》载:“人民既乏国民之常识,而于风俗习惯尤未改革。”“于共和同之组织,若选举,若会议,及其他人民对于国家种种应尽应享之权利义务成不谙熟。”这说明当时中国
A.共和革命不可能成功B.只能实行君主立宪
C.人民不支持革命D.实行思想文化启蒙的紧迫性
16.右图是近代著名漫画家特伟的《偷天换日》,该漫画反映的背景事件对中国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促进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B.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C.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
D.直接促使了中国的战略反攻
17.新中国成立以来,前后颁行过四部宪法,其中有一部宪法里明确承认“个体劳动所有制”和“资本家所有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该宪法是
A.“54宪法”B.“75宪法”C.“78宪法”D.“82宪法”
18.古希腊一位哲人曾说“男人应有男人的美德,女人应有女人的美德,孩子有孩子的德性,老人有老人的德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知识即美德B.人是万物的尺度C.强调个人道德感受D.认识你自己
19.“它是一种新的思想意识,直接向资产阶级挑战,它不仅提倡政治改革,而且还要求社会变革和经济变革。它在19世纪后期,成为欧洲事务中的一种主要力量;在20世纪,成为世界事务中的一种主要力量。”文中的“它”是指
A.人文主义B.自由主义C.民族主义D.社会主义 20.为了使苏联在军事上和经济上不依赖世界其他地区,苏联领导人实行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D.农业集体化
21.二战后,美国准备在欧洲推行一项重要举措,以帮助欧洲战后重建。文件的起草者最初还寄希望于东欧国家加入进来,从而使他们从正在形成的苏联集团中脱离出来。该举措是 A.实施关贸总协定B.实施马歇尔计划C.成立欧共体D.提出杜鲁门主义 22.1999年以美同为首的北约打着维护人权、制止“种族清洗”的旗号对南联盟进行了连续78天的轰炸;2011年,一场由利比亚本国人民引发的利比亚骚乱,演变成了法英美主导的多国部队与利比亚的战争。上述材料表明
A.冷战中有热战B.以美国为首的单级世界无人撼动 C.两极格局面临挑战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23.一位著名的科学家在解释他的新的科学成果时,曾开玩笑说“万有引力可无法对坠入爱河的人负责。”他的成果可能是
A.经典力学体系B.进化论C.相对论D.量子理论
38.(24分)世界人口,是指世界(地球)上在某一时刻的人口总和。阅读下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表以哪一年作为古代和近代的分界线?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6分)
(2)18—19世纪英、美、俄三国在发展资本主义过程中是如何解决所需要的劳动力问题?(6分)
(3)分析1950年代以来世界处于人口爆炸时期的原因。198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增长开始减缓,这得益于什么政策的实施?(12分)
39.(28分)货币是用作交易媒介、储藏价值和记帐单位的一种工具,是专门在物资与服务交换中充当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在现代经济中,货币起着根本性的作用。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获得了世界白银供给的一个相当巨大的份额。彼埃尔·肖努曾估计,美洲白银的1/3以上最终流人中国;魏斐德估计,约有一半的美洲白银落户中国;梁方仲认为,约占 世界银产量15%的日本白银,也几乎全部进入中国。如果我们接受巴雷特提供的数据,即从1493年到1800年,全世界约85%的白银都产自美洲,那么世界白银产量的43%至57%可能都留在了中国。在众多版本中,Von Glahn的估讦最为低调,他认为从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流入中国的白银占世界产量的1/30。相比而言,弗兰克关于中国获得世界银产量的一半的估计或许更接近真实情况。
——据高程《海外白银的输入与晚明中国商人阶层的兴起》
材料二:1935年,为防止白银外流,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规定白银国有,统一发行法币,以法币代替银元,作为市场唯一流通货币。
(1)根据材料一,明朝中国的白银供给主要来源于哪里?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8分)
(2)1800—1838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主要原因是什么?归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白银外流剧增的原因。(6分)
(3)从国际国内两方面分析材料二中改革发生的主要历史背景。(8分)
(4)1987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第四套人民币,新增面额50元、100元人民币,其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上述货币的发展,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启示?(6分)
答案
38.(24分,给出的只是参考答案,其他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1)(6分)时间:1770年(2分)
依据:1770年前后工业革命开始,人类进入到工业文明时代(4分,答出工业革命开始给3分,答出工业文明时代给2分,总分不超过4分)(2)(6分)
英国:通过圈地运动,驱使农民流向工厂; 美国:通过南北战争(内战),解放黑人奴隶;
俄国:通过1861年农奴制改革,解放农奴(6分,各2分)(3)(12分)
原因: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出现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在两极格局和多极化趋势下,国际形势总体趋于缓和,没有出现新的世界大战;各国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建立;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人口素质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提高。(10分,每个要点2分)
政策:计划生育(2分)
39.(28分,给出的只是参考答案,其他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1)(8分)
来源:美洲(或者美洲、日本,或者海外)(2分)
背景:新航路开辟;西方国家对美洲殖民扩张和掠夺;西方用掠夺来的白银购买中国的茶叶、瓷器、丝绸等产品,而当时中国实行的是自足自给自然经济,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6分,每个要点2分,其中西方的角度给4分,新航路开辟必答,中国的角度给2分)(2)(6分)
原因: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商人对中国进行鸦片走私;(2分)
原因:巨额的战争赔款;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所需费用;编练新军的费用;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的费用(4分,每个要点2分)(3)(8分)
国际方面:1929—1933年国际经济大危机;日本大举侵华(4分,每个要点2分)
国内方面: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国内币制混乱,不利经济发展;国共内战(4分,每个要点2分)(4)(6分)
原因:通过改革开放,中国经济总量增加;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便于流通;应对通货膨胀(4分,每个要点2分)
启示:纸币取代金属货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货币涉及国家安全,要适时作出调整和改革。(2分,每个要点1分)
第五篇:广东省惠州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广东省惠州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文科综合政治
24.下列曲线中(P为价格,Q为需求量),一般说来,能正确说明近期“中国大妈”抢购黄金首饰现象的是
25.2013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下列措施中符合“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是
①中国人民银行安排增加支农再贷款100亿元
②广东省财政将投入212亿元,加强环保和节能
③“营改增”税收改革,今年减税规模预计全年达两三千亿
④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
26.公平是个永恒的话题。下图中能够有效解决公平问题的措施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7.我国大力发展基层民主,近年来在居民自治实践中,广大居民创造出监督居委会工作的新形式。其中包括的是
①居民民主评议居委会成员②居民民主选出居委会成员
③居委会定期报告工作④居委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28.反腐要“老虎苍蝇一起打”,同时又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为此,对政府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关键是
A.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政府坚持依法行政
C.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D.加强司法监督
29.2013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和通过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说明。这主要体现了全国人大行使
A.监督权B.任免权C.立法权D.决定权
30.总书记曾说:“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必须
①履行保障人民民主的职能②坚持民主执政,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 ③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④明确依法执政是党的基本执政方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1.广东省惠东县梅坪村“山乡烛光”教师古槐基获“广东好人”殊荣。他用自己的坚守和执着折射出人性的光辉,传递着社会正能量。这启示我们要
①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②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③努力提高自身科学文化修养水平④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2.中国作家莫言的创作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相融合、历史与当代社会相融合,既善于吸取外国文学的思想和艺术手法,又始终以其生长的乡村故土作为叙述的根基。莫言的成功表明,文化创新
①既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又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②魔幻手法是主观的,现实的内容是客观的③既要继承传统文化,又要体现时代精神
④是历史的忠实再现,博采众长促进文化融合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33.下列观点不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是 .
A.苟利于民,不必法古B.物是观念的集合C.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D.万物在运动,但在概念中运动
34.“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揭示了“理论”与“行动”之间的内在关系,从唯物论的角度看,“实干”之所以“兴邦”是因为
①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②世界是普遍联系的③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④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35.有人认为:“经济体制改革决定一个国家繁荣或贫穷,而政治体制改革又决定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该观点
A.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B.夸大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C.肯定了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D.强调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基础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160分。
36.(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备注:①目前,美国城镇化率超过82%,德国城镇化率高达96%。②图表二中A表示第一产业,B表示第二产业,C表示第三产业。
材料二当前,世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改善城镇基础设施,推动乡村发展,但也出现了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广东某市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片面地认为城镇化就是大征地、大拆迁、造大城,走的是一条外延扩张式发展道路。这种以高消耗、高排放、高扩张为特征的粗放型城缜化发展模式,加大了资源供需压力和生态环境压力。在学习了十八大精神后,该市决定将“城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很好地结合起来,实施名镇名村建设示范行动,走符合发展规律、具有广东特色的城镇化之路,建设“美丽广东”。
材料三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古村落已经寥若晨星,还有不少成为“空心村”。为
了保护好、利用好古村落,找回那种“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的诗意景象,“寻找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活动在2012年已经启动,同时,要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古村落传承保护机制,深入挖掘古村落所蕴含的精神文化内涵,提高对古村落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的认识。
(1)概括材料一中图表一和图表二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简要说明图表一和图表二的内在联系。(6分)
(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谈谈该市应如何走广东特色的城镇化之路,建设“美丽广东”。(12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有关知识,阐述传承保护古村落的依据。(10分)
37.(2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习近平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不断为人民造福。”
材料二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而不是威胁,它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一个和平发展的中国,终将完成民族复兴的伟业,并将为实现和平与繁荣的世界梦提供重要保障。
(1)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一中实现“中国梦”的“三个必须”。(12分)
(2)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二中观点的正确性。(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