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灾难的启示(上)
灾难的启示(上)
央视国际 www.xiexiebang.com 2006年01月11日 19:45 来源:CCTV.com
1月8号,国务院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这个预案对完善应急机制、体制和法制,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对于突发公共事件,其实我们并不陌生,比如年底发生在广州和哈尔滨因污染而造成的大范围停水,发生在威海、烟台的雪灾,再早以前的非典,以及美国的911,俄罗斯别斯兰人质被劫持事件,等等。
从今天开始,经济半小时栏目将用两天的时间来回顾半个世纪以来全球主要的突发公共事件,与你一起分析,面对这些公共性灾难时,我们处理应对的利弊得失,希望这些灾难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惨痛的回忆,更多的是如何应对的启示。
我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地震分布广、强度大、伤亡重。20世纪全球两次死亡人数超过20万的大地震都发生在我国。第一次是1920年宁夏海源8.6级地震,造成23万多人死亡。这座纪念碑让我们永远难忘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的河北唐山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丰南一代发生了7.8级强烈地震,震中在唐山市,烈度为11度,唐山市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
生机勃勃的城市,刹那间灰飞烟灭,死寂一片。多少个温馨的家庭,刹那间家破人亡。整个震区共死亡24.2万人,倒塌房屋530多万间。按1990年可比价,直接经济损失达100多亿元。
20世纪以来,我国大陆发生6级以上地震次数,占全球陆地破坏性地震的1/2。20世纪全球因地震死亡的总人数近120万人,我国就有60万,占一半左右。
地震预报是一个科学难题,有效地预报在我国地震史上是有的。1975年辽宁省海域的地震,在震前已呈宏观前兆现象;鱼儿漂在水面,青蛙和蛇爬出洞穴,鹿群惊逃。当地的地震部门,根据大量地球物理前兆异常日益增强等因素,提出近期将会发生较大地震的预测意见,迅速向上级报告,及时疏散市民,转移物资。事实证明,准确的震前预报,才使灾难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1975年2月4日19时36分,海域发生7.3级地震,仅造成1328人死亡。由于预报成功和有效处置,预计死亡人数减少了十几万人。
科学的预报可以减少地震的损失,而迅速进行救援也同样重要,2003年2月24日,新疆迦师——巴楚地区发生了6.8级大地震,地震发生后,一支专业的地震救援队伍立即从北京赶到灾区,实施了成功的救援。随着《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救援经验的积累,我国的地震救援能力和救援科技水平也越来越高,近几年来,在世界各地的地震灾区,都可以看到中国地震救援队的身影。
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北部地区发生里氏7.8级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获悉巴地震灾情后,我国政府有关部门紧急启动对外人道主义紧急救灾物资援助应急机制,翌日即将第一批救灾物资(2000条毛毯)随中国地震救援队专机运交巴方。自10月9日至11月29日,我国共向巴空运了26批次救灾物资,总重量达1930吨,受到了巴方热烈欢迎。同时,中国政府还派出了地震救援队、医疗救援队,深入灾区一线,帮助巴方开展救灾行动。我医疗队在灾区累计诊治2000多人,受到了巴官方和其他国际救援组织的高度赞扬,穆沙拉夫总统亲临医疗现场视察并给予了高度评价。此前,中国地震救援段还先后参加了2003年阿尔及利亚、伊朗大地震和2004年印度尼西亚地震救援,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发生的地震,在夺去无数人生命的同时,也给当地的经济带来了动辄上百亿元、甚至上千亿元的损失,而自然界带赋予人类的自然灾难远远不止地震一种,下面我们一起来关注森林火灾。
1987年5月6日,大兴安岭林区因野外施工不慎起火,迅速波及5个林场,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森林火灾发生了。火头高达几十米,以每小时50公里的速度由西向东迅猛推进。5万多军警民赶赴一线,足足拼搏了27个昼夜,终于将火魔降服。
这是建国以来毁林面积最大、损失最为惨重的一场森林火灾,火灾的教训是沉重的,防灾意识淡薄,预防措施不力,管理工作滞后,官僚主义、麻痹思想严重,都是酿成大灾的原因。
火场总面积达101万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达70万公顷,共烧毁3个林业局,7个林场,烧毁贮木场存材85万立方米。死亡213人,受伤226人,受灾5.6万多人。
2002年7月28日,内蒙古北部原始林区因雷击引发森林大火,为历史罕见的夏季雷击火灾。
这是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夏季雷击森林火灾,火场总面积达1.6万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1.38万公顷。由于发现及时,决策果断,指挥得当,配合密切,扑救有力,火灾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避免了人员伤亡,创造了主要依靠人力扑灭大面积雷击火的奇迹。事实证明,推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强化应急处置手段,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是有效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关键。
无论是地震还是森林大火,我们可以看到,通过有效预报和应急,可以大幅减少灾害所带来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抢险救灾的关键因素应该是准备充分、行动及时、措施得力。
能否成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不仅是老百姓安居乐业的要求,也是政府对执政能力和国家社会综合发展水平的一种检验。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水患频繁的国家,几千年来,我们不断在经受洪水的考验,而近几年给人们印象最深的要数1998年的那场大洪水了。
1998年我国气候异常,主汛期,长江、松花江、嫩江等同时爆发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长江洪水仅次于1954年,为20世纪第二位全流域性大洪水;松花江洪水为20世纪最大的洪水。
1998年8月7日,九江长江大堤基础发生重大管涌,导致决口。在投下石料,推下汽车均被冲走后关键时刻一条千吨驳轮终于在决口处,控制住了泄水量。在决口处由部队抢筑钢木组合的大堤进行封堵,经过军民5天5夜奋勇拼搏,大堤终于堵口成功。
战胜灾难,除了靠胆识和魄力,更要靠科学决策。
1998年8月16日,长江第六次洪峰直逼荆江。在荆江安危千钧一发的时刻,荆江分不分洪就成了问题的焦点。
受党中央、国务院委托,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再一次飞抵荆江,赶到现场,听取了气象、水利专家的分析判断及地方和部队领导的看法,经过充分的科学论证,并结合当时洪峰有所缓落的汛情,预计洪峰距坝顶应有1.7米的距离高度,最终决定:不分洪,加固大堤,严防死守。事实证明,这个决断是正确的,是一个科学的结论。
1998年,全国造受洪涝灾害,受损农田2229万公顷,死亡4150人,直接经济损失2551亿元。
2003年7月2日,淮河全流域大雨瓢泼,分洪已迫在眉睫,近2万人的撤退行动迅速展开。国家防总果断决定,7月3日1时,开启王家坝闸,启用蒙洼蓄洪区。淮河水系上18座大型水库,尽其所能拦洪削峰,相机错峰,为下游拦蓄近21亿立方米的洪水。
在2003年的抗洪中,通过气象卫星,全天候监测天气形势的演变;通过雷达系统,全天候监视地面雨层的分布和强度;通过信息采集传输系统,收集流域内50多个测站的雨量、水位、流量等大量防汛信息,使防汛决策更准确、及时。在降水预报中,还首次实现了定量和定点预报,洪水预报能够直接采用降水预报成果,使防汛决策更加科学。
几次抗击特大洪水的经验告诉我们,科学决断对抢险救灾最后的成功起着决定性作用。不过,自然灾害毕竟还是带有一定的突发性,当灾难从天而降的时候,我们不仅仅需要的是勇气,也需要从容应对的预防机制。
2004年14号热带风暴“云娜”8月12日在浙江登陆。“云娜”强台风风力大,降雨强,涌浪高,是1956年以来登陆我国大陆强度最大的一次台风。浙江全省受灾人口1299万人。因在倒塌房屋7万多间,死亡179人,失踪9人。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8.7级地震引发海啸则是一次巨大的灾难,共夺走了近30万人的生命,财产损失不计其数,是百年来全球最大的一次海啸灾难。它向全世界敲响了预防海洋灾难的警钟。
2005年12月,百年未遇的暴雪先后两次袭击胶东半岛的烟台和威海,时间持续长达半个多月,烟台和威海积雪厚度达到了30厘米。城市交通大面积瘫痪,数万人只能徒步上班。
面对这种灾情,当地政府紧急启动应急预案,发布了雪灾橙色预警信号和道路结冰红色预警信号,各部门、各单位及之广大市民积极行动起来,清除积雪,铲除冻冰。
而在大雪来临之前,威海、烟台两市蔬菜、燃油等部门提前调度,储备了充分的生活等物资;水电暖等城市基础设备部门利用前两天晴好天气对设备、管道等进行了检查和维修;民政、社区居委会等部门单位为贫困家庭、老人、残疾人送去了棉衣棉被、米、面等过冬用品,由于准备充分,两市顺利渡过了这场雪灾。
洪涝、干旱、台风、风暴、地震、雪灾、低温冻害、山体滑坡、泥石流,这些自然灾害在全国范围内,几乎每年都会发生,我这里有一组国家权威部门提供的数据,在2004年,全国共发生较大自然灾害255次,因灾死亡2250人,伤病96.7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710.6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602.3亿元。这确实是一组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不过,让人担心的是,除了天灾,我们还不得不面对很多人祸。
我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灾害发生频度高、灾害损失严重。其实,除了自然灾害之外,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时不时会发生一些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意外。和天灾相比,这些人祸往往会更令人揪心。
2002年4月15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CA129航班,执行北京至韩国釜山航班任务,在韩国釜山金海机场失事,造成特大运输飞行事故,机上人员166人,死亡129人,生还37人。
2004年11月21日,中国东方航空公司MU5210航班,执行包头至上海航班任务,从包头机场起飞,一分钟后坠毁,机组6人,机上乘客47人全部遇难。特别需要注意的是,2004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在各类事故死亡人数中仍然占有很大的比重,达10万7千零77人。
道路交通监控录像记录下的一幕幕惨剧,让我们看到了造成交通事故的根本原因是有法不依;闯红灯、超限、超载、酒后驾驶等等。
1999年11月24日客滚船“大舜”轮,从烟台驶往大连途中在烟台附近海域倾覆,船上304人中有282人遇难。
同样发生在渤海的海难,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结果。2004年11月16日,大连海运公司所属客滚船“辽海”轮从烟台开往大连港途中失火,船上载有340名旅客和船员。交通部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海上应急预案,一方面组织协调有关船舶参与援救,另一方面,运用中国海事电视监控系统、海事卫星系统等高科技手段,实施视频信号远距离传输,使搜救中心及时了解火情和现场情况,有效地实施应急预案,组织、指挥现场的救助工作,及时撤离了遇难船只上的所有旅客、船员。
采取封舱和喷射泡沫的方法灭火,保住了船舶,避免了沉船事故的发生。
交通部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对“辽海”轮火灾事故的成功处置,使加强应急演练,各方面协调联动,以及运用高科技和辅助系统实现科学决策的结果。把损失降到了最低。
从单单一起事故灾难来看,它的发生往往是偶然的,但是,事先有没有完善的应急预案,事故发生后,能不能整合各类应急救援力量和资源,加强应急救援工作,却总是能直接影响着灾难的后果。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几起案例。
2004年2月15日11时,一场灾难突然降临,吉林市中百商厦发生了一场令人震惊和痛心的特大火灾,这场大火仅仅是由于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的,瞬间大火夺去了54个鲜活的生命,70人受伤。
2000年12月25日21时,洛阳市东都商厦因电焊工违章作业引起特大火灾,浓烟烈火顺势扑向正在该商厦四楼东都歌舞厅参加圣诞联欢的群众,309人当场罹难。
煤矿安全生产一直是人们关心的一个重要领域。灾难的背后往往隐藏着阴暗的现象:受利益驱使,一些矿主漠视人的生命,非法乱采滥挖。有的管理者失职、渎职,有章不循,有法不依。面对人的生命安全,任何责任者都不能简单地用工作失误推脱责任。像煤矿这样高危生产企业,在开采过程中,伴随着顶板、水、火、煤气、特别是瓦斯等事故隐患,更应该做好应急准备,把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在加强事故预防的同时,贯彻落实国务院第81次常务会议确定的7项瓦斯治理措施。
2000年1月11日,江苏徐州大黄山煤矿发生透水事故。63名矿工被困井下,事故发生后,当地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了现场指挥部,启动了抢救方案。
组成了4支抢险队,24小时不间断地实施抢救的同时,向被困地点打钻,通过塑料管输送营养液和水,维持井下矿工生命。
由于井下连续发生多次塌方,给营救工作造成不小的困难,但抢险点上的矿工一刻都没有放松。由于组织有序,抢救方案科学,抢险设备、物资等保障有力,使多数矿工获救。经过127个小时艰苦抢险,被困井下的63名矿工中,41名矿工获救,22名矿工遇难。
近年来,重、特大安全事故频繁发生,2004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伤亡事故80.36万起,死亡13.68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500亿元。
每一起事故和灾难,让我们损失的不仅仅是金钱,甚至还会付出惨重的生命代价。我想谁都不会希望这样的惨剧降临到自己身上,但是,这些安全事故往往就是从一个小小的疏忽开始的。看来,防微杜渐,把灾害消灭在萌芽中,并不只是安全管理机构和应急部门的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己开始把好责任关。
第二篇:灾难带给我们的启示
灾难带给我们的启示
摘要:生命的价值历来面对灾害时都是最重要的。只有经历过了灾难,人们对于生命的关怀的强度才会比以往更加凸显出来,才会将“人”的生命的意义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让生命所具有的至高性的价值更加深入人心。人类虽然有许多不同的价值和选择需要平衡,但人的生命的价值的意义更加重要。珍惜生命不是恐惧和逃避,而是让生命的价值得到更高的凸显和展开,让个体生命的价值被所有的其他的生命所守候,这正是人类超越自然的高度所在。关键词: 汶川地震 生命 国家领导人 媒体 珍惜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斯为浩劫,诚为国殇。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0秒,一场突袭巴蜀的7.8级大地震,撼动了大半个中国,牵动了整个神州。“5•12”,像一块突如其来的黑纱,系在我们每个人的左臂。
汶川地震,牵动着千万人的心,一幕幕感人的画面,揪心的场景,让人不由得潸然泪下。一切都好像是发生在梦里,我们都不敢相信,只是一瞬间的震荡而已,可就是这一瞬间,无数的兄弟姐妹们失去了家园;曾经繁荣美好的城市,转眼沦为废墟……上万个美好的生命,就在这个突如其来的灾难中,永远告别了和风阳光雨露,还有人间的欢笑泪水,永久沉睡在了众人撕心裂肺的泪水中……
在巨大的灾害面前,无数个你我,虽不曾相识,却有着相同的信念,一个简单的理由,让我们手牵手,不惧艰难危险,把步子迈向了泪水满地的四川,即使身在远方无法前行,依然用着其他方式尽自己的一份力,为那些哭泣的面孔送去自己的祝福。
生命和死亡似乎就隔了那么薄薄的一扇门,推开死亡的门,就再也回不到生了,生命就是如此脆弱和无常。
其实,每一次的灾难都告诉我们一个事实:看似强大的生命,其实很脆弱。一个转瞬,也许就会是永恒的离别。
是啊,生命看起来是那么脆弱,大地震来临,覆巢之下,必无完卵。生命的脆弱是绝对的,而生命的顽强是相对的。但往往相对的顽强却更能让人动容,让人尊重,体现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人生必须首先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才会活得更加美好,更加有意义。年轻人有时处于大好时光,但为了一些事一时想不开,就要拿生命去殉葬,这会是多么可怕的事,正因为生命是脆弱而短暂的,生命才变得更加宝贵。只有在保有生命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建树生命的全部意义。灾难下的生命,说去就去,但我们自己,怎么也不能草率对待,只有足够尊重它,它给我们呈现出的才会是阳光的一面。朋友,要像埋在虚墟之下十数天却依然
不灭生存信念的灾民一样,学会善待自己的生命和人生。
人活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得到才会真正的充满感恩。在未震之前,许多人对生活有太多的不满意,或许,很容易看到阴暗的或不足的一面,往往不满足。知足常乐,其实,不是我们拥有的过少,而只是因为我们老是和别人相比,与自己活得更好的人相比,我们总是渴望得到更多,有时,却不想付出相应的努力。即使我们得到再多,都不满足,都常抱怨。但震灾让我们看到了比我们的命运更加凄惨的,这种惨又与我们每个中国人血脉相连、感同身受的生命体验,让我们觉得远离震灾的我们,活得多么奢侈。所以当震灾发生,那样多的人慷慨解囊,是因为许多人认识到了,我们无论怎样做,相比受灾的同胞,都算不了什么,我们已经拥有的够多的了。
在太平盛世,我们对金钱和房子多么地看重,有时为了金钱和房子,弄得亲人反目、朋友成仇。而当地震来临,山崩海倾,刚才还繁华一片,马上就满目苍夷,血腥一片。看看在震灾废墟下求生的同胞们,喝自己的尿,吃泥巴,吃纸,喝墨水,看看那些震灾中让人异常感动又极富启示的情感故事,难道我们不觉得活着就是美好的、有信念的人生就会充满阳光、有亲情环绕的人生就是温馨的、活在大家庭的关爱中就是幸福的吗?
也许,只有惨烈的震灾才这样无可逃避地击溃了我们的情感之堤,让我们在物质化生存中真正回首,激起我们灵魂中对生命本真的反省和再认识,我们才会更清楚的认识生命的本质。
我还记得在地震发生两个小时后,总理温家宝就紧急赶赴灾区。到了晚上8点钟,总理已经坐在地震重灾区都江堰的抗震棚里指挥、布臵抗震救灾工作。晚上10点到12点,总理来到都江堰几处倒塌的建筑前察看灾情并指挥救援。13号,总理继续在都江堰察看受灾情况,然后驱车180公里之外的绵阳察看灾情慰问灾民。14号一早便赶到遭受重大损失的北川察看灾情,14日下午,总理乘军用直升机前往已经断路的汶川县映秀镇察看灾情,看望受灾群众。在这堪比黄金的72小时中,66岁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辗转9次视察7地灾情,召开6次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他用高效、迅速、果断的72小时为中国赢得了强震下拯危救困的宝贵时间。“超人”一般的中国领导人的身体力行带给中国人民无尽的希望和力量,使巨大的国家似乎第一次实现了13亿人的团结一致。英国《泰晤士报》评价:“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中国的领导人的反应速度和关注堪称楷模,动员全国救援幸存者,预防疾病的爆发,没有比这种更鲜明的对比了。”
在巨大的灾难面前和特殊情况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传统媒体的第一时间的跟进报道,让人们通过主流媒介得到了来自权威渠道的信息,而迅速得到可以信
赖的消息,这就足以让多数公众避免恐慌,也使得流言难以风传,使得救灾的全国动员能够迅速展开,也推动了公众对于救灾行动的全民参与。互联网和短信等新媒体更将直接的关怀和信息传达给个人,让我们得到更加直接的、具体可感的信息,也为传统媒体提供了丰富的新闻资源。媒体的真实的、充分的报道既让中国人在灾难面前凝聚在一起,也让世界知道中国面对灾难的真实的状况;说明了中国在面临考验和挑战时刻对于人的生命的至高意义的无限的关怀,让世界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中国。
这次的震灾带来的不光是不幸和痛苦,也带来了我们的灵魂的升华,三十年来发展所积累的综合实力也为救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自然灾害是人类从远古以来都会面对的挑战,地震灾害是典型的传统灾害,它所造成的毁坏和损失也有时确实超出了人类现实的预测的能力,但人类也正是在这样的挑战中更加坚强,不断前进的。在这次应对灾难中,政府、公众、媒体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在方法和能力方面都显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动员能力和应对能力,显示了中国的发展不仅仅带来了财富的积累,也带来了人们对于生命的关怀和对于社会责任的理解的深化。这次面对灾难中国所表现的能力和决心,所表现的精神的凝聚和价值的认同都会永载史册,而世界对于救灾的支援和同情,对于中国的救灾行动的支持和理解都体现了人类对于生命的价值的关怀是超越国界、超越一切的。全球的华人和世界的各个国家的人民和政府对于救灾的热情和对于中国的支持都让我们领悟到人类的共同的价值的意义,而人的生命所具有的意义在这里更是超越了具体的限制。没有人会忘记,也无法忘记那个灾难来临的日子,它触及到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更震撼了整个民族。四川大地震,使我们深刻体会到人在自然面前的脆弱与无力,也见证了人在自然面前那份深藏的伟大的力量。我们也在巨大的灾难和悲痛中触摸到了有血有肉的生存过程,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力量。这次地震留给我们除了痛苦的回忆意外,还有更多铁的教训,对于教训,我们应当时刻铭记于心,这样,我们在下次灾难再一次来临时,才不会慌了手脚。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学会面对不可预期的事件,都应相信“灾难如同激励”。不论是天灾还是人祸,长远来看,说不定就是生活对我们的启迪、规劝、引导、督促或奖赏。请珍惜困难带给我们的洗礼,同样也要珍惜灾难赐予我们重生的机缘。
第三篇:灾难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灾难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电气工程学院 测控0901班 孙旭朋 200948770119
摘要:灾难,这似乎是一个令人发指的字眼,在经历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特大灾害之后,我们在为逝者哀痛、为生者祈福、为救援者感动的同时,也在思考这些灾难带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一.要敬畏自然,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二.学会珍惜生命,学会知足常乐,学会紧急避险。灾难让人唇亡齿寒给人死的悲哀,然而求生的欲望,生的本能,让每个人人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同时也让这伟大的民族生生不息!
关键词:灾难 敬畏自然 珍惜生命 知足常乐
灾难,这似乎是一个令人发指的字眼,在经历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特大灾害之后,我们在为逝者哀痛、为生者祈福、为救援者感动的同时,也在思考这些灾难带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一.要敬畏自然,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敬畏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古已有之。例如北齐的刘昼在《爱民》一文中就提出:“先王之治,上顺天时,下养万物,草木虫鱼不失其所。”意谓要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环境。马克思告诫世人:“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美国的福格特说:“如果只寻求经济和政治方面的解决办法,而忽视生态问题,那它就会像只有一个翅膀的鸟,不但没有一点用处,反而会使人类陷入更严重的困境。”
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白龙江流域甘南段森林资源开发过度,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地质灾害加剧,自然灾害频发,水源涵养能力下降,经流量减小。加之大量开垦坡地,破坏植被和地质环境,不仅为未给当地群众带来经济效益,反而造成了大面积水土流失。对于两次地震,我真的可想知道在长江上建起个三峡大坝,且不说造福了多少人,突然间在地面上增加了数亿吨的重量,地壳真的能不变动吗?
二.学会珍惜生命,学会知足常乐
生命在自然灾难来临之际显得是那么脆弱,覆巢之下,必无完卵。生命的脆弱是绝对的,而生命的顽强只是相对的。但往往相对的顽强却更能让人动容,让人尊重,体现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人生必须首先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才会活得更加美好,更加有意义。年轻人
有时处于大好时光,但为了一些事一时想不开,就要拿生命去殉葬,这会是多么可怕的事,正因为生命是脆弱而短暂的,生命才变得更加宝贵。只有在保有生命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建树生命的全部意义。灾难下的生命,说去就去,但我们自己,怎么也不能草率对待,只有足够尊重它,它给我们呈现出的才会是阳光的一面。朋友,要像埋在虚墟之下十数天却依然不灭生存信念的灾民一样,学会善待自己的生命和人生。
人活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得到才会真正的感恩。在灾难之前,许多人对生活有太多的不满意,很容易看到阴暗的或不足的一面,往往不满足。其实,不是我们拥有的过少,而是我们渴望得到太多。但灾难让我们看到了比我们的命运更加凄惨的东西,这种凄惨又与我们每个中国人血脉相连,让我们觉得远离灾难的我们,活得多么奢侈。我们相比灾区人民,相比那些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等待救援的人,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抱怨。是的,没有,一点也没有。相比受灾的同胞,我们拥有的够多的了。知足常乐!
三.其它随思
学会紧急避险。各种灾难的发生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但如何面对灾难却是人们所必须思考的问题,正是得益于坚持数年的安全教育和紧急疏散演习,在紧邻重灾区北川的安县桑枣中学,在地震发生后,全校2200多名学生和上百名老师,仅用1分36秒,全部冲到操场上,无一伤亡这一成功的自救,让人欣慰,发人深省。
危急时刻保持生命求援线通畅。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12分钟内,中国电信汶川分公司电信员工刘道彬,把汶川县唯一的一部海事卫星电话从眼看就要倒塌的住宅楼中抢出来,拨通了上级部门的号码,第一时间传出地震损失情况和求救信息,而安县的茶坪和高川则没有这样幸运,损失惨重的这两个深山乡镇,为了将求援信息报告外界,甚至写血书托人带出。
惨痛的教训表明,应急通信这条生命求援线只有保持畅通,才能多挽救一些鲜活的生命在这次的抗震救灾中,卫星通信显示出了其特有的抗灾优势,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灾区尤其是通信设施损毁严重的重灾区的通信。
公共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有待加强。地震,造成了许多房屋倒塌及重大人员伤亡,使得公共建筑的防震抗震设防标准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我们不能苛求每一栋建筑都具有高等级的抗震设防标准,但至少,我们应当有更多的建筑物在灾难发生时能够为人们遮风挡雨,而不是造成更大的灾难。
城市应有相应的紧急避难所。地震连续发生后,不少专家提出,人口稠密的城市,应当根据人口密度开辟应急避难场所,一旦灾难发生,可以有效减轻人员伤亡,政府也可以最快的速度实施救援。
灾难的洗礼让我们重新审视世界审视自我。天若无情人有情,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中国人民展示出了巨大的抗争精神。我为他们顽强的生命力而感到折服。我们不能亲临感受到灾区人们的痛苦,但是我们一直在为他们默默的祈祷,祈福他们一切都好起来,一切都回到往日的平静吧!
在灾难面前,我们中华儿女历来是坚强和自信的,这种坚强和自信源于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源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源于华夏儿女的团结奋进。灾难让人唇亡齿寒给人死的悲哀,然而求生的欲望,生的本能,让每个人人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同时也让这伟大的民族生生不息!
第四篇:地球上的灾难——教案
地球上的灾难
——爱发脾气的火山
设计意图:本次活动是从孩子们的课间谈话活动中生成的,他们从电视、广播等各种媒体看到、听到了关于世界各地发生自然灾难的消息,小小的他们知道了这些自然灾害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他们对地球上发生的自然现象感到非常好奇,总是追问这些灾难发生的原因。因此,都很愿意参与到活动中来。这些行为充分体现了5-6岁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总是要刨根问底;他们非常愿意主动去动手动脑寻找问题的答案;并且在家长的协助下都找到了各种各样的有关自然灾害的图片资料;在整个探索活动中,对自己发现的现象感到兴奋和满足。并且对新事物的出现一直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我就选择了这节以科普小知识的科学探究活动《爱发脾气的火山》。以满足他们对科学知识探索的欲望。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地球的结构。
2.初步了解火山的形成。
3.体验做实验带来的快乐,激发孩子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4.初步了解几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及对人类的危害。
5.培养孩子从小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重点:通过幼儿独立操作实验的活动,激发孩子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活动难点: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
活动准备:1.火山爆发视频;2.地球结构示意图;3.地球家园课件;火山灰、岩浆、火山口课件、自然灾害课件、自然灾害带来的好处课件;人为破坏环境造成灾害的课件;3 幼儿自己收集的自然灾害图片;4.实验材料(小苏打、食用醋、透明塑料碗、透明塑料瓶、漏斗、实验操作盘)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谈话活动
教师:地球是我们的家,可有的时候美丽的地球上也会发生灾难,小朋友们都知道哪些灾难呢?这些灾难发生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呢?
2.引导幼儿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图片,回忆、讲述曾经听过、看过或经历过的自然灾难,与老师和小朋友们分享。
二.让幼儿观看火山爆发的视频并提问(1)火山怎么了?
(2)火山是怎么发脾气的?(3)火山为什么会发脾气呢? 三.了解地球结构
1、教师通过讲解桂圆的结构,让幼儿形象的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
2、出示地球构造示意图,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地球的结构;
3、让幼儿认真观察桂圆,并深入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
四、观看火山灰、岩浆、火山口课件让幼儿知道火山爆发后的形态。
五、讲解火山爆发后引起的自然灾害以及给我们生活环境带来的危害。
六、实验——爱发脾气的火山(通过实验让幼儿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
1.教师介绍实验材料;
2.教师边讲解边操作实验;
3.教师和幼儿共同讲述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4.幼儿独立操作实验
七、教师总结(结合课件)
1.今天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地球的内部结构,知道了火山形成的原因,也通过亲自操作体验了科学探究的乐趣,我们还知道了,火山爆发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同时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好处。
2.有些灾害是地球本身的一种自然现象,例如: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等,这些都属于自然灾害。也有一些灾害是由于我们人类不爱护环境发生的,例如龙卷风、赤潮、温室效应、雾霾等等。所以我们小朋友从小就要爱护环境,例如垃圾不要乱扔,要进行分类,扔到指定的垃圾箱里。赵老师也会在以后的课程里陆续和小朋友们一起来探究地球上发生的各种自然现象。
第五篇:灾难告诉我们-2008年以来抗灾重建启示
灾难告诉我们-2008年以来抗灾重建启示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摘要】
马克思说,一个伟大的民族从哪里学习都没有从自己的教训中学习来得快。在应对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应对突发事件、抗击特大自然灾害的宝贵经验。但在这些灾难中也暴露出了我国在应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给我们留下了一些深刻的教训和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灾难
多难兴邦 启示
【正文】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它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虽然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却表现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马克思说,一个伟大的民族从哪里学习都没有从自己的教训中学习来得快。胡锦涛在全国抗震救灾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也指出:“一个善于从自然灾害中总结和汲取经验教训的民族,必定是日益坚强和不可战胜的。”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斗争中,我们积累了应对突发事件、抗击特大自然灾害的宝贵经验。
汶川地震已经发生两年多了,灾后重建工作还在紧张有序的进行中。就在这短短的两年多时间,汶川地震灾区发生了巨大变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重建家园——每一份力量都向灾区聚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势,改革开放的丰厚积累,创造着前所未有的人间奇迹。震后的灾区,百废待兴。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受灾人口最多的特大地震,党中央、国务院运筹帷幄,科学决策,举全国之力,开展灾后重建工作。
这样大规模的灾后重建,没有改革开放30多年来巨大的积累,没有一声令下举国相助的体制,是不可想象的。“钱从哪里来”是许多地方灾后永久性农房重建工作的最大难题。就在灾后不久全国就开始捐款捐物,一时间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去多华侨也想祖国捐款,这为灾后重建积累了大量的资金。地震后国家也拨了巨款,强烈支援汶川灾后重建。汶川地震灾区,大多处于交通不便的山区。加上地震的损毁,使得灾后重建困难重重。但是,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强大精神力量,让建设者们创造了奇迹。如果说,抗震救灾时期的英雄壮举体现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那么灾后重建这一伟大历程,使这一精神又丰富了新的内涵。
多难兴邦。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在进步中获得补偿。汶川灾后重建的人间奇迹,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势,彰显了中华民族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创造奇迹的中国人民,必将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当国人还没从玉树地震的悲痛中完全走出来的时候,一场大灾难又悄悄地降临到我们身边。2009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又发生7.1级地震,造成2220人遇难。
危急关头,党和人民在一起;困境绝地,党是人民的主心骨。强震袭来,党中央秉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把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化为行动,再一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品格。
地不分东西南北,人不论省份民族,情不问亲疏贫富,危急关头,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把目光投向玉树,都以各自的行动去帮助每一个受到强震伤害的生命。
由于玉树海拔比较高,灾后恢复重建存在一些特殊困难,一是高原缺氧,很多人都出现了高原反应。二是施工期短,因为地处高原,每年有效施工期只有5个月,三年加起来,实际有效施工期才一年多,所以时间要求非常紧,时间十分宝贵;三是当地生态保护要求高,本地建材缺乏,基本上都要靠外边运输;四是运输紧张。它的主要运输通道条件还受到一定制约,下一步的运输组织也是非常困难的;五是施工力量不足,本地的施工力量,包括规划、设计、施工人员缺乏,也要靠外部支援;六是这个地方是欠发达地区,相对比较贫困,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恢复很难。
强震的生死考验,救援的举国动员,展现了一个国家历经劫难而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展现了一个民族生生不息、坚韧顽强的生命力。
从汶川到玉树。强震袭来,灾区人民不屈不挠、顽强拼搏,全国人民不抛弃、不放弃,再一次彰显了中华民族愈挫愈勇、生生不息的坚韧与顽强。
多难兴邦,就是前面有再多的困难,我们也要一一克服。玉树灾后重建将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始终贯穿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精神,确保灾后重建不留隐患,不留遗憾,不留包袱。青海省各级政府部门以及上万名援建人员与玉树各族群众群策群力、统筹谋划下以非凡的毅力、智慧和心血全力推进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他们坚信“以人为本、尊重科学是我们攻坚克难、夺取胜利的根本因素。”到现在玉树已经完成了一大批项目。国家力争用三年基本完成玉树灾后重建主要任务。
就在玉树大地震发生不久,2010年8月7日,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突降强降雨,县城北面的罗家峪、三眼峪泥石流下泄,由北向南冲向县城,造成沿河房屋被冲毁,泥石流阻断白龙江、形成堰塞湖。据中国舟曲灾区指挥部消息,截至21日,舟曲“8·8”特大泥石流灾害中遇难1434人,失踪331人,累计门诊人数2062人。
灾难一个接一个的降临到我们身边,严重危害着我们的人身安全,同时也考验着我们。舟曲县内三分之二区域已被水淹没,县城部分街道一片汪洋,街道浸泡在洪水中,县城主街道泥石流堆积达两米,县城多幢大楼损毁。泥石流还掩埋了一个300余户群众的村庄。
由于之后舟曲地区降雨不断,给营救和灾后重建工作来了很大不不便。11日晚,舟曲境内普降大雨,再次引发山洪泥石流,45000余方泥石流致使灾区“生命线”——两河口至舟曲公路南峪大滑坡段交通中断。还造成3人失踪,部分房屋被毁。白龙江水在梨坝子村的交汇地带形成一个新的堰塞湖。
虽然困难重重,但我相信只要全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切困难都不再是难题。大灾大难,见证党的执政宗旨;关键时刻,考验团队的勇气毅力。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党和国家快速反应,成立坚强指挥部。铿锵救灾令,举国齐动员。千军万马,拯救万千群众。有一线希望,尽百倍努力!灾难毁坏家园,毁不掉广大干部群众的信心和勇气;塌方阻隔交通,隔不断党和人民血肉相连。党和人民筑就的钢铁长城,遏制了灾情的蔓延;亿万颗心汇成的暖流,催生着灾区的春色。
在最短时间内,中华民族投入到了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战斗中,迸发出了空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政府紧急组织救援行动,企业纷纷捐款捐物,媒体深入灾区带来及时报道,普通民众有钱的钱、有力的出力、捐款献血,抗震救灾„„960万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已经同呼吸,共命运!
面对这么巨大的灾难,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并没有被打垮,反而万众一心,抗震救灾。政府紧急拨款,解放军不顾一切抢救伤员,全国人民奉献爱心。
多难兴邦,是对国人的鼓舞。在刚刚过去时间里,我们经历了太多的不幸和苦难——汶川强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然而,灾难不仅是灾难,也是一笔特殊的精神财富。当灾难无可避免时,我们迎难而上,守望相助,灾难在折磨我们的同时,也教给我们平时难以学到的东西。多难兴邦,这次强震,并没有把中国人的脊梁压弯,我们的祖国,在这次灾难中成长,强大。我们的人民,在这次灾难中励精,图治。
多难兴邦,一个国家正是在遇到困难时,才更能体现出这个国家的精神,骨气,正是在遇到灾难时,人民才会更加团结。这个国家才会变得更加强大,永远屹立在世界的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