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水一方.讲述绿色的故事
在水一方,讲述绿色建筑的故事
2014-05-28 15:24:50 来源:河北新闻网
作者:程才实
闻名于世的美丽的海滨城市秦皇岛,有一个声名鹊起的在水一方住宅小区。在举国处处雾霾重重的当下,她骄傲地向人们传递着春天般的自信。
一
在水一方住宅小区的名字极富诗意,以至真的让人遐想真的令人陶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些亦真亦幻、亦诗亦歌的句子,常常使人产生深情的追逐与向往。古诗中的在水一方神秘莫测,总是那么朦朦胧胧遥不可及。那么,就让我们从伟大的今日出发,去触摸那胜似梦幻的客观实在吧。这么想着,我曾多次走进在水一方,到那里倾听绿色建筑的美丽故事。
在水一方小区并非紧靠大海。在港城市区的大汤河之畔,因了秦皇岛最大旧城改造项目的实施,造就了绿色盈盈的在水一方住宅小区。陪同观摩的工作人员告诉我,在水一方住宅小区占地840亩,总建筑面积150多万平方米,分A、B、C、D、E、F6个区进行建设。单单看小区的建设规模,本来就已经令人震撼了。况且,她还有那么多敢为人先的试点示范,从多个角度向人们展示自己的勇气呢。
只需要稍稍地加以梳理,一系列“名号”即展现在我们面前:在国家层面,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工程、建筑节能试点示范工程、绿色建筑和低能耗建筑十佳设计项目、绿色建筑和低能耗建筑“双百”示范工程;在省级层面,有城镇水土保持雨水利用试点工程、第一批重点标准化项目、第一批优秀住宅小区开发项目„„以上这些,只是在水一方众多“名号”中的几个。
早在2006年,开发单位就聘请了德国设计公司,开始了对A区项目的蓝图描绘。积极地将绿色节能概念贯穿其中,是甲乙双方共同的认知与追求。历经一次次的精雕细刻,优秀的设计方案付诸实施:地下车库光导照明,公共照明感应声控、光控;太阳能热水技术成功应用于高层建筑;小区自建中水替代居民用自来水冲厕,雨水采集灌溉技术亦“落户”小区;三玻两中空玻璃在保温与隔音中尽显品质„„
终于,在水一方A区名列2011年度“河北省十佳绿色小区”之首。我清楚地记得那一时刻的情景:面对A区一个个绿色建筑信息,挑剔的评审专家竟发出异口同声的赞叹。继而,A区36栋、57.33 万平方米住宅楼,成为全省第一个运行阶段绿色建筑项目,在河北绿色建筑发展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2014年春节前夕,“在水一方住宅小区建筑能源节约与利用项目”,荣获2013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二
我之所以多次到在水一方观摩调研,主要是那里有一栋栋充满绿色的房子。而在2012年深秋的那次造访,我分明觉察出了她特别的新意。站立于正在建设中的C区,那些编号为C12#、C13#、C14#、C15#的4栋18层住宅楼,主体已经封顶。其中,C15#楼的外墙外保温、外窗安装施工已至6层,工人们正忙碌着做室内装修呢。它们是在水一方的特殊成员——一种称为“被动房”的建筑。
在这样一个展示绿色建筑的地方,怎么会突然插进几栋被动房呢?是的,我们时刻都在做着建筑革命的努力,是不折不扣的主动的建筑革命者呀。请你不要只看它的字面意思。被动房作为德文的一种意译,其名称曾引起不少人的某种疑问,主要也是上面说的那个“意思”。请你一定要相信的是,生活在海边上的人是非常聪明的,他们建筑革命的理念毫不含糊,他们建筑革命的脚步毫不迟疑。
被动房来自建筑节能世界领先的德国,也有人称之为超低能耗建筑的。在这里,请允许我用几句“科技语言”予以表述:被动房有三个主要技术,一个是外墙的构造满足传热系数尽可能低,且外墙有良好的热惰性;一个是外窗在传热系数很低的情况下,可以满足自然采光和在冬季有一定的太阳得热;一个是必须有一个高效热回收通风装置,以满足人体对新鲜空气的需求。
在水一方中德合作被动房示范项目8万多平方米,一期4栋、2.8万平方米2012年3月开工建设。2013年1月开始,对C15#楼样板间进行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房屋气密性、热工性能、能耗指标,以及热回收通风空调一体机热回收率等测试成功。2013年10月,顺利通过德国能源署最终验收——这是我国第一座被动房建成的标志。结果刚一出来,我便接到了几个发自现场的激动人心的短信。
被动房不愧为室内环境最舒适、能量效益最佳的房子。在高保温、高气密性的前提下,太阳光、室内电器散热、做饭、洗澡、人体散热等零星热源均可被回收,这些热量基本即可达到室内舒适的温度要求。二氧化碳浓度值可自行设置,一年四季室内都有春天般的气息。在水一方被动房节能率高达92%,大大高于我国目前住宅建筑65%的节能标准。与传统供热相比,C区被动房每年可节约标煤998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95吨,节约采暖费195万元。
三
因了中德合作被动房建设的实施,在水一方住宅小区的绿意更浓,建筑革命的意义也就更加深刻。于是,我们自信地断定或者自信地预测:在水一方中德合作被动房示范项目,除了前已述及的室内环境最舒适、能量效益最佳,也即在找到了一个提高人民幸福指数新途径,强力推进了节能减排的伟大事业之外,还在其它许多方面启发了我们。不妨在此举出几例:
一个十分重要的建材商机,正在向我们频频地招手。比如,被动房的保温材料与门窗材料极为关键。比如,注重细节的建材产品是多么重要:被动房的门窗、开关和插座等与外联处,均采用极好的密封胶封住;德国工人使用的一种带有锯齿的抹子,在第二遍刮抹的时候即可找平;室外窗台设导水板,在长宽两边各压了两个集水的凹槽,既可避免水回流到窗台下污染墙体,同时保护外墙外保温不渗进水去。
一个降低城建成本的理念,应在新型城镇化中实践。表面看来,被动房投资高于现行节能标准住宅,主要是带新风的热回收系统及设备、外墙外保温加厚、门窗品质提高等增加的费用。但冬季供热、夏季供冷等运行费用却大大降低了,而且不需再安装空调设施。摆脱和告别了传统的集中供热,取消了诸如管网、热交换站等的建设,热计量安装自然亦不复存在。算“大帐”被动房是极为节省的。
一个精细施工的基本态度,真令人顿生敬意并效仿。像德国人一样严格执行技术标准,充分体现在在水一方被动房建设上。请看两个例子:一个是,项目组对在水一方C15#楼气密性和室内环境进行测试,第一套户型气密性试验开始达不到要求,他们用一周时间查明原因并进行纠正。一个是,过去把一个洞口做完就不再去管,而示范项目必须认真抹灰、仔细找平,把洞口做得方方正正才可进入下道工序。
一个样板工程的示范带动,在全省和全国业已显现。对于国人而言,被动房还是一个非常陌生的概念。正因如此,在水一方2011年7月建了样板间,本地市民、本地与外地同仁,先后来这儿与被动房谋面。不同形式的培训有序进行,有德国人飞过来讲座,住房城乡建设部相关机构派人讲座,开发建设单位也在全省专业会上讲座。在正式施工中和建成之后,业内业外人士都在浩叹被动房的伟力。
粗略一算,在水一方被动房示范项目自开工至今,已有数百批、数千人来现场观摩。这个有着怪怪的名字的建筑,正在河北及全国各地悄然谋划和建设。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在水一方被动房示范项目2013年列为“煤炭、电力、建筑、建材行业低碳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此类节能建筑列入此项示范,在全国仅此一家。这是我国正在崛起的最大的被动房示范项目。是的,开创了中国被动房建设先河的,正是那个亦真亦幻、亦诗亦歌的在水一方。
四
无论远古的构木为巢还是当今的摩天大厦,千百年来建筑的形态可谓异彩纷呈。而任何时代的建筑都要以人为本,它的形式与内容都是为了人的。陪同省部领导视察在水一方时,一位副市长半是玩笑、半是感慨地说:“这么好的房子我也想买一套,感受一下你们建的‘被动房’”。开发建设单位负责人王臻说:“市长啊,还真的对不起,这些房子可都订出去啦„„”我说:“那我也买不到了呗?”豪爽的王臻便笑个不停。他知道我是跟着凑热闹。
在水一方被动房示范项目的倡导者、争取者和建设的组织者,正是堪称中国被动房第一人的王臻。进入房地产开发企业之前,王臻曾在高校执教了12年之久,并在政府机构负责过招商工作。他思想解放、把握政策、理论丰厚、了解专业。被动房示范项目兴建之初,许多房地产企业认为项目投入多、回报也捉摸不透,不如卖现成概念的房子赚钱把握。王臻仔细研究了德国的施工技术和资料,历经3年艰苦尝试终获成功。
王臻还是在水一方被动房的第一个试用者。他和老伴儿最先搬进了C15号楼——一个建筑面积132平方米的单元房,同时也是一个用来测试的样板间。王臻一家之所以很快就搬了进来,完全是为了在使用过程中对房屋提出改进意见。人们赞扬他的钻研他的精细和他的执着。说的也是,如果没有他那样一种精神,怎能建得好“细节决定成败”的被动房呢?住房城乡建设部某机构一位处长说:项目能够取得成功,就是找到了王臻这样一个积极配合做事的人。
在水一方原址是一片大而杂乱的旧城区。随着城市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原有的建筑不可能永远地站在那里。拆除一片旧的房子实属不易,建设一片新的房子也不轻松啊。不知什么缘故,原来那家开发企业不想再干了,改由王臻他们的房地产公司来承担。弹指一挥间,规模宏大的在水一方果然鹤立鸡群,令人耳悦令人眼亮令人神往。尤其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具有德国“脾气”的被动房竟也跻身于此,并因此而引发着一场新的建筑革命。
有人预测:在并不遥远的明天,被动房或许成为建筑的主流。到了那个时候,人们对在水一方被动房的认知,将是更加全新的、全方位的和全局性的。而今天呢?在水一方已经成为我国建筑节能足以仰视的高地。
第二篇:讲述家风故事
讲述家风故事,树立家国情怀演讲稿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向来重视家教。历史上见诸典籍的家训并非鲜见,为后人称颂的也很多。而“不成文”,也是我国家规家训的一大特点,成为日常生活行为规范的有机部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一些家风家训中的精华融入新的道德建设中,许多脍炙人口的家训,已经是“家家之训”,形成家家之风。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从古至今,颜之推《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周怡《勉谕儿辈》、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等,同样展现着良好的家风。“非淡澹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原生家庭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好的家风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良好的道德氛围、健康的思想氛围、积极的情感氛围、认真的学习氛围、节俭的生活氛围等等。正是这种氛围,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
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婚姻家庭领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恋爱观上的拜金主义、婚姻中的草结草离、家教中的过分溺爱、孝亲中的漠视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会地位的人由于不重视家
家风建设的关键在家长。家长首先要成为家风建设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识地创立自己的好家风、延续自己的好家风,使整个家庭与子女受益。各级领导干部尤其要带头搞好家风建设,带头教育好子女。人们习惯于上行下效,领导干部的好家风会对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在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实现中国梦的新形势下重提家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家庭建设影响着社会建设,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所以,好家风就是一种正能量。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有个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坚持下去,社会的正风正气就会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就会进一步提高。
第三篇:军训故事讲述
军训感悟
金秋十月,热力不减。一场高考,考散了三年同窗,聚集起五湖四海。我们互道珍重,我们互致问候,我们伴着些许紧张和微微期待,迎来了大学生涯的第一课:军训。为期一个月。
初来乍到全然陌生的大学校园,即将开启新的人生征程时,难免会有疏离感与陌生感。多亏有助导帮助我们了解大学校园,适应大学生活。
然而,军训并不简单。虽然没有踢正步走齐步,但有站军姿,打擒敌拳和跳广场舞。白天训练在东区,但我们是住在北区。所以我们早个20来分钟从寝室出发,也才恰巧卡点到。晚上有时候会有晚训,前期大部分时间都被来宣讲的各各学校组织占了去。在东区的时候,助教常说“我们国商人太多,要是在北区的话人一散,大半个操场都被占了。但是,我们在东区练谁看得见呢?没有人能看见。到时候拿出去,人家只会看结果,打得好就是练得好,打不好就是没有好好练。”这句话怎么琢磨怎么有理。可惜,擒敌拳并不像广场舞一般轻松容易。十六动擒敌拳听起来简单,内容却是复杂。简直一动可以抵三动。为求精确和整齐,我们拆分每一套动作,反复练习。从早至晚,我们每日都在漫长的一动一动中反复琢磨。尽管如此,我们还常常因为喊声不够大,动作不够整齐而重新开始。后来更是被带到北操场加班加点的训练。不可能不苦,不可能不累,但是我们知道,这正是军训所训练我们的能力。顽强拼搏,不惧劳苦。迎难而上,敢为人先。这种精神正是未来的学习生涯中所需要的。军训不只有疲劳苦累,还会去听一些讲座,助导也会不定期给我们开会。学校各部门人员通过讲座悉心嘱托我们,讲解各项规章制度,还讲述各种实例提醒我们防骗防偷,如何保护自己人身安全及财产安全。这使我们受益匪浅。
为期一个月军训结束了,我知道自己必须接受这一切的洗礼,才能去争取胜利的资格。其实回头想想,我失去的只不过是几滴泪或者是几滴汗,而我获得的是一张张可爱而又友善的脸,甚至是一个严明,自信,独立的自己。我感到无限的快乐和轻松。我付出了幸苦,付出了汗水,然而得到的确是一份沉甸甸的收获。我学会了坚忍不拔,学会了服从命令,学会了如何奋斗。军训,就是要培养我们的品质,磨砺我们的意志。我高唱着,用自己的心去实实在在的领会军人的雄赳赳,气昂昂。难忘我的军训,像一位人生导师一样,教会了我太多太多。自信,奉献,尊重,感恩„„.这些都是财富,人生最可贵的一笔财富。
第四篇:有位姑娘在水一方名人故事
她只活了42岁,事业如日中天,终其一生,没有披过婚纱。
不是没有人爱她—她公之于世的恋情就有六段;她逝去十多年后的今天,红极一时的主持人坦白当年对她有“非分之想”;某歌星追求者干脆买下她的旧宅,无限缠绵地说:“我和她,总算是在一个空间里生活了。”
大多数人爱她,源于她的歌声。
她的歌声以“甜”著称,甜到极致简直是蜜—词人庄奴想到她的模样,一挥而就写下《甜蜜蜜》,这首歌形容她,日后也代表了她。
从艺三十余年,歌曲三千多首,她被传唱、翻唱的曲目不计其数。有人称,“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邓丽君”,上一个类似的称赞,发生在一千年前,宋人推崇柳永。
在大陆,她的歌声像一个符号。
自口号、语录、样板戏中走来的人们久违了对歌声的审美,她温婉的嗓音如泉水叮咚,滴滴都滴在人们久旱干涸的心田;她的出现无疑打开了一扇窗,心窗和眼窗。
一位大学教授回忆:“上世纪70年代后期,我们这些半大不小的小青年初次接触到邓丽君的歌,不知怎么就被迷住了。”“听惯‘革命歌曲’的我们,可以说是新奇得如雷贯耳……它似乎偷偷暗示人们,应该大胆地歌唱友情、爱情和极其个人化的生命体验,那才是人性的光辉!”
在台湾,她则被视为另一种符号。
有台湾作家分析她的走红与台湾百万老兵的关联—大陆回不去了,此生就要在这个孤岛了结,身世飘摇、悲欢离合的感慨汇集聚积,需要一个出口,邓丽君的出现,尤其她老兵女儿的身份、典型中国味的形象、温婉的歌唱,都给这些“孤灯照残影、几回梦中归故里”的老兵们,带来了女性的、乡愁的慰藉。
“慰藉”,人们提到她时,总会用上这个词。音乐人黄霑曾试图解释这种“慰藉”:“有时在海外,工作疲倦的时候,非常渴望听到邓丽君的歌声,她的歌声有一种能够抚平我们情绪的东西,一种难以形容的中国味……”
黄霑破解了她万千宠爱集于一身、让人哭也让人笑的关键—“中国味”。
多年前,她唱《人约黄昏后》,影像资料中,她盘发,鬓插珠花,着唐装,提红灯笼,吟唱着“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她与旧诗词仿佛本来就是一体,你完全可以想象她是小宛,是清照,是淑真,是一切让人念念不忘、印象深刻的中国古典女性形象。
不只形象,她的曲风也媚而不腻,哀而不伤,其含蓄、迂回、婉转的特质,恰恰是中国美的精髓。人们传唱她,称颂她,其实是温习一段“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东方美。在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梅花梅花满天下,愈冷它愈开花”中,游子拾得乡愁,青年发现美好,老者的皱纹被一双温柔的手轻轻抚过。
人们从未停止对她的怀念。
她逝世15周年的忌日,在天津,上百名粉丝用歌声向她致敬;在台湾,老中青三代歌手与她隔空对唱;葬她的筠园,鲜花不断,终日萦绕着她的经典歌曲。
“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她只活了42岁。也许我们应该庆幸,这是上天对她的恩赐;我们更该庆幸,有华人的地方仍在纪念邓丽君,原来爆炸头、RAP,“超女”中与纯爷们儿相逢,“快男”中一再遇见艳女郎,并不意味着温婉的、“中国味”的被彻底遗忘。
人们唱着她的歌,怀念她—“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也许,每个华人心中都有一个“在水一方”的姑娘。
第五篇:企业文化--讲述企业故事
企业文化——讲述企业的故事
2005年在管理界一股企业文化热浪席卷神州,其跟风逐流之势如星火燎原。一夜之间,中国企业正在进行着一场轰轰烈烈的企业文化“大跃进”,仿佛在刹那之间中国的企业已经脱胎换骨般的成熟起来了。
当诸多的企业与企业文化人混迹于企业文化的浪潮之中,不免是鱼目混珠、泥沙俱下。有的企业家拿着一些秀才们在闭门造车之后的“企业文化”杰作,便扬扬自得地宣称拥有自己的企业文化,然而真的就像这些企业所自诩的那样,企业真的“文化”起来了吗?
何谓企业文化?简单文字上面理解就是以文化之,文化必须被信仰,在普遍的接受和认同的基础上而逐步成为信仰,而这种信仰就是用企业之“道”,用来教育和感化员工。实际上,绝大多数企业只是简单地停留到“文化”的层面上,而没有注意到“企业”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大多数的企业只注重“文化”形式,而忽略了这样的“文化”到底还是不是企业的企业文化。企业家不惜以重金聘请所谓的“企业文化”学者、专家,整出一套企业文化的东西,其实就是打着企业文化的幌子,有“文”而无“化”,甚至有的企业连起码的文化形式都没有,更何谈以“文”来教化、感化企业的员工。
于是乎,企业文化变成了一场屠戮企业文化的游戏和闹剧,企业所建设的企业文化已是面目全非,失去了企业的特色和企业文化的生
命力。那些秀才们只懂得一味按图索骥、生搬硬套提出一套“愿景”、“使命”、“价值观”之类的虚无的口号;整理出一本本《**企业文化大纲》、《**企业宪章》空泛的册子;开展一系列“**企业公益活动”、“**企业文化周”、“**企业运动会”等等之类的做秀活动。当一场企业文化的大浪过后,便无声无息成为企业的“历史文物”被尘封起来而束之高阁。
面对这样的企业文化热潮与冷寂,真可谓“一边是冰山,一边是火焰”,而作为企业文化人在这场“企业文化”运动喧嚣的背后,心中更是冷暖自知。2006年,我们不禁要扪心自问一下:我们真的理解企业文化吗?我们真的就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吗?未来的企业文化出路何在?
当我们有了理智而清醒的头脑,认真地反思和认识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就会发现企业所拥有的一些深层次的事物——企业文化、品牌、企业哲学……这一切绝非一蹴而就,而必须经过历史的考验和时间的积累和沉淀。不积硅步,无以千里,企业文化绝非一日之功,企业文化必须扎根于企业当中,一切从头做起。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界新兴管理学科之一,涉及到意识形态和精神范畴。因此,企业文化特性决定了其必须从看似虚无的意识形态转化为实际行动。而如何将意识形态转化执行力的关键一步,就是在于企业文化怎样才能准确无误地传播到员工当中,并在员工中能够引
起强烈的反响和共鸣。而向企业的员工讲述企业的故事便是达成这一目标的有效捷径。
当代社会,企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其文化已成为时代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思想。一个优秀而成功的企业,一个著名品牌的背后,曾经发生或正在流传、发生着无数感人、传奇的故事。而这些故事正是构成了企业文化的主题内涵和丰富内容,是企业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企业通向市场成功之路的智慧利剑。
企业文化是由一个个的故事构成的。企业的发展历史总是由事件构成的,而企业文化也有很多的载体,发生在企业中的故事仅仅是其中的一种,但是作为企业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就是企业成长和发展历程中的一个个感动或触动人心故事构成的。这样的故事不仅给每个人可以触摸的心灵触动与精神震撼,同时又能起到用故事传承文化的重要作用。企业的故事涉及到企业的价值观、人才观、经营思路、竞争策略等方方面面。
讲故事或者听故事绝对不是一种单纯的?余饭后的娱乐消遣方式。一个好的故事不但能够深深吸引着听故事的人,而且其本身也蕴含着不少的思想与智慧,能够说明不少深奥、晦涩的道理。例如,我们提到了海尔的企业文化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砸电冰箱”、“吃休克鱼”等等之类的故事。而提到了松下企业文化时,就想起了“水库理论”等等,这足以让我们对其企业文化有着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惠
普公司在198?年过50岁生日时,就请路易斯为其创建公司历史文献。路易斯从第一线员工到高层主管身上,搜集到了一百多个口耳相传的惠普故事。其中最为员工所熟悉的,就是比尔·休利特(BIL
HEWLLET)与门的故事。惠普公司的创办人之一比尔·休利特,发现通往储藏室的门被锁上了,休利特身上并没有钥匙,所以他就用小螺丝到将门锁撬开,然后在门上留下了一张便条,上面写着“此门永远不再上锁”。这个故事告诉所有的惠普人,惠普是重视互信与规定的企业。从这些故事中,我们将看到企业文化无处不在的影子,它贯穿在企业经营活动和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中,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相联。一方面,企业文化对企业内部凝聚力、企业生产效率和企业的发展产生影响。另一方面,这种影响不是单独发挥作用,文化的力量渗透在企业管理的体制、激励机制、经营策略之中,并协同发生作用。
企业的历史都有限的,纵观企业发展史真正能够做到百年寿命的企业也是凤毛麟角,企业生命期最长也就是百余年的历史,因此企业要想超越自我,能够存活得更长久,就必须找到传承企业生命的基因——企业文化。而企业在短短几十年中要创造出灿烂的企业文化,只能靠企业创造出来的一个个感动或触动人心的故事来完成。来自于企业日常工作当中一个个故事并非杜撰出来,而是经过了长期的积累、挖掘出来,逐渐提升并形成了企业自成体系的理念,进而经过不断地传承与发展最终升华成为企业文化。同时,当企业文化经过故事传播
之后,深入到员工的心中,并由此产生出更多的故事,企业文化也在不断地传承和提升,更适应企业的不断变革与发展。
相对于那些刚成立不久的企业而言,没有历史的企业也不会有真正的企业文化。当前很多企业没有几年的发展历程,就开始大肆宣扬自我的企业文化,只要看看这些企业所塑造的企业文化,几乎都是有舶来的洋血统。他们把企业文化描绘得十全十美、用天衣无缝的文章或格言刻意地渲染。但是,我们发现这些口号几乎都是一样模式,“追求卓越”、“以人为本”、“产业报国”之类的豪言壮语让我们感到似曾相识的感觉,就是不知道这是那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最终经历了现实考验之后,企业家才会明白原来优秀的企业文化理念只是别人的东西,并不能够真正为我所用。因此,如果没有故事作为依托和根基,这样的文化显然是空洞而没有说服力的。
那么如何搜集和整理出企业故事?故事这道思想和智慧的大餐,在传播企业文化、增强员工凝聚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那么,领导人到底该讲什么样的故事才能发挥效用呢?诺尔·迪奇归纳出了三种经理人常用的故事类型,用来传达个人与企业组织成功的价值观。第一类故事是“我是谁”,也就是讲述自己感人的经历和成功的经验,用个人的故事来打动人心。第二种故事是“我们是谁”,也就是在变动中创建起同位一体的感情,将全体员工或者是听众的心凝聚在一起。这两类故事的运用,对企业凝聚员工的情感,以及企业文化的传播大有裨益,同时也容易让员工迅速理解企业的某一措施或策略。第三种故事是“我们要往哪里去”,也就是描述、解释企业在未来要做些什么,以及企业要怎么样走向未来。搜集公司管理案例和文化故事应该企业文化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
企业文化从业人员应该不断的更新、提升思想意识,充分理解公司的战略与文化,只有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做到有效的传播;把自己的眼光放“低”,企业文化部门不要一味只做领导的“传话筒”,而应该不放过发生在企业基层每一件事情;把自己的腿脚练“勤”,多深入基层,及时反馈大众的声音。只有这样有效的“上传下达”,才能研究确定故事选题,并研究确定典型人物、团队选题,最后编辑出企业的故事,同时这些故事的主人公都必须契合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并能够反映出公司员工所肩负的使命,进而能够清晰地描述出公司光辉的愿景。也只有这样的生动、详实的企业故事才能承载传播企业文化的重任,使看似虚无的企业文化最终能够实现落地。
笔者在某企业期间,曾经亲身经历这样一件事情,至今回想起来让人感动不已。2005年6月,该企业的一位刚入职的临时员工林某突然家遭不幸,他在大学期间的恋人王某身患白血病已是晚期,而当时林某毅然地与恋人举行了婚礼。但是,医治王某需要数十万元的医药费,如得不到及时治疗,王某的生命就只有短短的一个多月的时间,但是巨额的医药费使林某无力承担。
当该企业的员工从报纸上了解这件事情之后,自发组织所有的员工及其家人都参与进来进行募捐,同时为了呼唤更多员工参与这项爱
心工作当中,企业文化部根据这一事件排练音乐剧,通过一系列的募捐不断地把活动一次次地推向?潮,一场爱心的接力赛挽救处于濒危关头的亲人,通过该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努力为该名员工筹得所需要医治的费用,同时在此基础上该企业设立了爱心基金,正式启动“生命阳光”的帮扶计划。正是这样感人的故事自动自发地不断涌现,没有震天动地的口号,没有刻意地做秀,而是将关爱员工、珍爱生命,真正成为全体员工的共同的追求,并真诚地愿意以自己实际的行动和付出来实现之,高度体现出该企业所提出“以人为本,追求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价值观。
在企业成长的历程中,有很多的小事都可以演绎成感动人心的故事,关键在于创造,把全体员工的热情和爱心、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引导到真善美的天地中,这样感动或触动人心的故事会层出不穷的。这样的企业文化才能真正为企业员工从心底里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