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密路网,小街区”规划模式的土地利用与城市设计研究
“密路网,小街区”规划模式的土地利用与城市设计研究
摘要: 面对美国城市郊区的无序蔓延和城市中心的衰落,在美国兴起了新城市主义运动。新城市主义“选择”、“解释”、并“发展”了“密路网,小街区”规划模式,而波特兰是新城市主义思想与“密路网,小街区”规划模式实践的绝佳案例。文章对波特兰规划建设经验进行分析和思考,从土地利用与城市设计两个方面总结归纳波特兰核心区城市规划的技术要点。
Abstract: In the face of American city suburbs spread disorderly and the decline of the city center,the new Urbanism movement spread rapidly in American cities.The new Urbanism “selected” and “interpreted” and “developed” the planning pattern with “a tight network of streets,the small blocks”,and Portland is an excellent practical cases that can reflects the new Urbanism and the planning pattern.This paper takes an analysis and study systematic for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of Portland,and summarizes the main technical points of the Portland central city planning.关键词: “密路网,小街区”;规划模式;俄勒冈州;波特兰
Key words: “a tight network of streets,the small blocks”;the planning pattern;Oregon;Portland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8-0108-04
0 引言
面对美国城市无序蔓延和中心区衰落,1990年代由彼得?卡尔索普(Peter Calthorpe)和安德烈斯?杜安妮伊丽莎白?普拉赞伯克夫妇(DPZ,Andres Duany and Elizabeth Plater-Zyberk)等人倡导,在美国兴起了新城市主义运动。新城市主义“选择”、“解释”并“发展”了“密路网,小街区”的规划模式,他们倡导回归欧洲传统城镇的空间形式,创建高密度的方格路网(high-density gridiron street pattern)和宜居的街道(livable street),提倡紧凑型、小尺度、高密度、混合型的城市空间规划模式。目前,美国已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州将新城市主义的城市原则纳入到地方发展策略中。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积极推广新城市主义的设计理念,也是新城市主义实施效果的绝佳案例。
波特兰走在了生态城市的前沿,成为城市规划的典范,“紧凑、宜居、可步行、宜人”(compact,alivable,walkable,human-scaled)是波特兰市的主要特征(图1)[1]。紧凑的城市形态也提高了其土地利用率,一位居住在波特兰的新居民所占用的生活空间仅是一位居住在华盛顿特区的新居民的四分之一[2]。2009年11月《国家地理》封面故事将波特兰描述为“一座几乎样样称心的城市,它亲切友善、交通边界,具备可持续性,可能是美国未来的一种模式。”2013年在美国房地产公司Moveto发布的全美十佳城市中,波特兰位居第一,是美国除了芝加哥外拥有LEED认证建筑最多的城市。[3]
波特兰紧邻北太平洋,位于美国西北部的俄勒冈州,威拉米特河将其分为东西两部分,城市核心区面积为11.13km2。60米×60米(200英尺×200英尺)是波特兰经典的街区尺度,在美国的大城市中也是最小的。波特兰路网密度为25km/km2,街道面积占总用地的40%,由街道与公共空间构成的开敞性用地占城市用地的50%。下面主要从土地利用与城市设计两个方面来分析波特兰以“密路网,小街区”为特征的空间规划模式的技术要点。土地利用
1.1 街区尺度与街区开发 60米的街区尺度有利于土地的高强度开发,容易形成紧凑、可步行、宜人的城市空间。但过小的街区尺度也会使街区开发缺乏弹性,具体表现为两点:首先是街区通常会“满街区建设”(Full-block buildings),而建筑通常只有一个正立面和主入口,难以顾全四条街道的街景。其次是难以满足现代大型建筑空间的需求,如在外围边缘的学校、会展中心等要求街区规模较大。但这些大型街区仍然按照城市肌理留有供行人和自行车穿越的通道与城市步行系统连接,如南礼堂街区(SOUTH AUDITORIUM DISTRICT)(图2)。[4]
波特兰在核心区进行高密度高强度的土地开发,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提高人口密度,增强城市活力。其街区建筑密度一般都在65%以上,主要的街区开发模式如表1所示,这些土地开发模式均是根据波特兰市里已建的街区总结得出。
1.2 土地的混合利用 波特兰按照“20分钟社区”概念进行土地混合开发,并创建密集的自行车交通网络,将人们日常行为活动出行距离控制在20分钟步行、自行车和公交出行范围距离以内,以减少城市机动车交通量,这些日常的行为活动包括上学、上班、购物、休闲、娱乐等(图3)。
1.3 建筑退线与贴线率 波特兰最大建筑退距(Maximum Setbacks)根据街区用地性质和街道属性来确定,一般不超过6米。居住性质街区建筑退距为0-3米(0-10英尺),但如街道为交通性强的道路时退距增大为3-6米,(10-20英尺)。商业性质用地代码为CM(Mixed Commercial/Residential)和CS(Storefront Commercial)的街区建筑退距为3米(10英尺),其他用地街区建筑均不需退让道路红线,但对于交通性强的街道,所有商业性质街区建筑需退让街道3米(10英尺)[6]。
波特兰区划法中还规定,在核心区临重要街道的街区建筑必须贴近街道建设,建筑与街道红线的距离不大于3.7米(12英尺),且临街建筑长度占街区红线边长的比不小于75%,即贴线率至少为75%,且计入贴线率的建筑街墙高度不小4.6米(15英尺)[6]。
1.4 建筑高度控制 波特兰将建筑退距与建筑高度统一协调控制。以Sandy Boulevard街道两侧建筑高度的控制为例(图4),区划法规定街道两侧最大建筑高度为19.8米(65英尺)。为使街道两侧建筑高度协调,街道左侧建筑作出退台式处理,离街道0-7.9米(0-25英尺)的范围内建筑高度限制为9.1米(30英尺),离街道7.9-15.2米(25-50英尺)的范围内建筑高度限制为13.7米(45英尺)。除了基本的建筑高度控制以外,波特兰还建立了容积率奖励机制,部分区域的建筑容量和建筑高度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整,这种区域主要指用于建立视廊的地带、历史街区和需要开放空间的地方。城市设计
2.1 形态设计 这里借鉴凯文?林奇(Kevin Lynch)城市意象中的五个要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来分析波特兰的城市形态。但为了能够更好的描述波特兰的城市形态特征,笔者在凯文?林奇城市意象五要素的基础上进行重新分类和总结后,得出用以描述波特兰城市形态设计的五个要素:边界、中心、廊道、片区、节点,具体分析如下:
①边界:除了那条著名的波特兰城市增长边界(Urban Growth Boundary)以外,波特兰城市内还存在着一条明显的城市核心区发展边界(图5)。边界内的城市核心区路网密度最高,街区尺度最小,街区开发密度和开发强度最高,建筑高度最高;边界外的地区路网密度相应减小,街区尺度有所增大,街区开发强度和建筑高度急剧降低。这种城市发展边界,旨在城市核心区的空间发展范围内实施填充式的、紧凑的、高强度的开发,以实现土地的节约利用、集中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并提高其服务效率。
②中心:主要的城市中心,高强度开发区域集中在下城公共交通设施密集的地方(Downtown),另外在河东岸的Lloyd district积极发展第二密度的中心(图6)。
③廊道:沿着交通设施走廊进行高密度高强度的土地开发,形成“交通购物走廊”(Transit mall),这条“交通购物走廊”聚集了波特兰重要的商业、办公、居住建筑,集中了三分之二的岗位和40%的居住人口,为了让这些人群能够方便的到达公共空间,沿着交通走廊布置带型绿地公园,带型的绿廊联系城市与外围的山体。除此之外,主要的城市街道,重要的步行、自行车林荫道也属于城市的廊道(图7)。
④片区:根据城市总体功能定位,形成风格不同的多个片区,每个片区内都塑造各自的特色。这些片区仍是以一类或两类功能为主的混合用地,使得人们可以方便容易的通过步行的方式到达公共交通站点、公园绿地和其他服务设施。
⑤节点:由一些具有吸引力的场所构成主要的节点,如可供市民休闲活动的先锋广场、可以吸引视线焦点的桥梁和地标建筑、又或是深受市民喜爱的商场、咖啡厅等(图8)。
走在波特兰的城市核心区内,可以清晰的感知自己所处的位置,这与波特兰识别性强的城市空间形态设计有关。
2.2 公共空间 波特兰核心区公共空间占总建设用地的50%,包括街道、广场、绿地公园等,大部分公共空间步行不超过400米就可到达。街道面积占整个核心区面积的40%,宜人的街道空间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波特兰城市公共空间的整体质量。带型绿地公园由多个连续的绿地街区组成,每个绿地街区东西向边长约30米(100英尺,即普通街区边长的一半),南北向边长约60米(200英尺)。这些绿地街区宽30米,加上宽约40米的两侧街道空间组成一个宽约70米的空间①,与两旁20几层的建筑围合形成的开敞空间,尺度较为宜人(图9)。另外,还有一些单一的绿地街区。这种绿地形式尺度宜人、空间围合感较强、可达性好、使用率较高,但有时难以满足大型市民活动对空间的需求。
2.3 街道空间 波特兰街道空间尺度宜人,街道红线宽度较小,行人容易穿越。沿街建筑立面统一、连续,这与建筑退让和街墙高度的控制方式、交叉口道路红线不切角的设计方式有关。根据街道相邻街区的不同土地开发条件,形成了不同的街墙高度和街道空间(图10)。
2.4 建筑布局 波特兰街区边长仅为60米,建筑平行或垂直街道布局,方正如印,以尊重整体方格网的城市肌理。建筑密度较高甚至可达100%,在高强度开发区域建筑通常填满街区布局,在其他区域建筑沿着街区的四条边中的一条边、两条边或三条边布局,形成半围合的空间,街区内部难以形成院落空间。波特兰还将两个相邻街区之间的建筑连接,以加强两个街区间的相互联系(图11)[7]。另外,所有建筑的正立面面向街道,建筑与街道的几何关系要求协调统一。结语
波特兰的城市规划经验和技术对采用“密路网,小街区”规划模式的城市具有借鉴意义。
①在土地利用方面:缩小街区尺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确定合理的街区尺度,应避免满街区建设;在步行出行距离范围内混合不同功能的土地开发,创建功能混合的社区;减小建筑退距,将建筑应贴近街道布局,创建连续、统一的街墙;协调控制建筑退让与建筑高度,避免高层建筑给较窄的街道空间带来压抑感。②在城市设计方面:利用边界、中心、廊道、片区和节点五个要素设计清晰、识别性强的城市形态,组织带型绿地可提高公共空间的步行可达性和服务效率,创建宜人的街道空间可提高街道空间的吸引力、鼓励步行出行。建筑平行或垂直街道布局,建筑正立面和人行出入口面向主要的街道。
注释:
①70米是一个较经典的尺度.从杨盖尔的视觉社交领域方面来讲,我们通常能看清距我们50-70m以内的人,同时也能听到这个距离内的人的呼救声,具体见《人性化的城市》.芦原义信在《街道的美学中》也写到,法国巴黎的香榭丽舍大道两侧建筑间的实测距离也是70米.参考文献:
[1]Photographs By Bruce Forster[J].Above Portland,2010.[2]Jeffrey Masek and Francis Lindsay.LandSat研究[D].马里兰州大学,2000.[3]http://style.sina.com.cn/des/design/2011-03-07/072274752_
2.shtml.[4]City of Portland Bureau of Planning and Sustainability.Design Central City VolumeⅠDiscussion Draft July [Z].2010.[5]City of Portland Bureau of Planning.Urban Design Assessment Central Portland Plan[Z].2008.[6]Bureau of Planning City of Portland.Portland Zoning Code[S].1991.[7]City of Portland Office of Transportation[J].Elements of Vitality Results of The Downtown Plan.
第二篇:小城镇建设规划与城市设计的研究论文
【摘要】依据我国小城镇建设规划特征,通过对城镇组成的人文形象、物质形象和结构关系的构建等几个方面的研究,探讨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城市设计的方向和内容,逐步深化小城镇建设规划内涵,使未来小城镇规划建设的更具合理性和科学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建设规划;小城镇;城市设计;物质与人文形象
1概述:
小城镇建设规划是一项全面的、综合性的城镇建设方案。除了与小城镇的建设用地有关之外,还与小城镇的功能、空间、经济、环境和形体等因素有关,并与政府的政策导向、行政指导以及规划的长远性有关。
城市设计是以改善和提高空间环境质量为目标,尽可能地满足当地居民的心理和行为习惯,使居民获得舒适且有人情味的生活空间。通常,在镇区建设规划初期,城镇规划为城市设计提供框架和指导,城市设计为城镇建设规划创造很良好的空间和形象,使小城镇的建设规划和城市设计达到完美结合。小城镇建设规划主要是从宏观上对小城镇的用地进行规划布局,因此,小城镇建设规划的主要目的是关注小城镇的整体设计,从小城镇整体环境的改善出发,使小城镇形成良好的整体空间形象。我们从城镇整体物质形象的塑造、城镇结构关系的建构及城镇人文形象的造就等方面来探讨小城镇建设规划中的城市设计问题,进而全面完善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内容。
2小城镇整体物质形象空间的塑造
2.1小城镇的主要公共空间
小城镇通常除了街道空间外,公共的休闲空间通常非常缺乏。因此小城镇建设规划中要特别注重小城镇的公共建筑空间、广场空间、街道空间及河流绿地等空间的设计与营造。
1)城市规划设计要结合建筑的综合功能、人流活动规律以及用地的性质来形成不同功能的公共活动空间,用来满足小城镇居民多种生活活动方式的需要。建设规划不仅要考虑主要的公建设施(如商业建筑和活动中心等)布置,还要考虑小城镇的布局特征、重要的交通场站和居民的出行方式,以及城镇范围的林地、河流和山体等自然景观因素进行统一设计,同时要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绿地园林规划等对自然资源的影响,并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打造一个良好的自然景观空间。
2)要设计一个丰富的有层次感的小城镇空间,不仅要建立不同性质和功能的公共空间,还要建立性质相同的不同规模的空间。对于城镇的绿地建设,不仅要分类别,还要按照不同地域范围来确定,按照片区或镇区来设定;如广场的建设要考虑不同功能组成,如休闲娱乐、交通集散、集会和市政等不同内容。
2.2小城镇的实体
小城镇的实体通常是指各类构筑物和建筑物等,是小城镇整体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城镇实体,城市设计主要考虑公共建筑的整体组织布置。城镇建设重视小城镇公建的组织设计的目的是保护城镇景观,创造协调和谐的城镇形象,并控制建筑空间与实体的比例关系。城市设计首先要考虑使公共建筑布局合理,形成城镇景观的主要节点和次要节点,从而形成城镇的实体景观系统;还要对小城镇轮廓线进行控制,城镇轮廓线的关键是合理控制建筑物体量、高度和体形等,使主要因素形成城镇轮廓线的主要控制部分,这样城镇轮廓线就具有很好的清晰度,丰富了小城镇的整体空间。
3小城镇整体人文形象的塑造
3.1历史文化环境的表达
小城镇一般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有些地方种族群体的传统文化及其演变对城镇空间的组织和发展也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进而形成独特的城镇文化。因此,城市设计中要特别注意城镇的历史文化形态。在城市设计中:1)要强化地域文化特征,充分尊重地方文化,在小城镇景观设计的总体构架中融入这些因素,保护一切有价值的历史遗存。如居民生活方式、村落布局和民俗民风等,延续小城镇的人文特色。对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如文化遗产和文物古迹等要进行重点保护。2)要处理好小城镇的经济建设与特色文化保护之间的关系,使社会经济效益、环境保护和各项特色文化保护相结合。3)小城镇是一个动态协调发展的空间环境。历史文化特色的保护要充分反映当代城镇居民的生活,创造既有人情味,又具有时代感和个性特色的城镇风格。
3.2意义性环境的表达
小城镇的意义性是由实体要素及空间要素共同形成的一种内在文化内涵,主要由社会习俗、历史传统、思想观念、文化形态及聚居方式等影响所形成.其随着实践的推移和小城镇的发展而不断地发生变化。小城镇的意义还表现在环境方面,不仅能使环境具有强烈的安全感、可识别性和归属感,还能使其与居民的生活融成一体,使环境更加宜人。
3.3社会环境的表达
小城镇的发展与形成是社会生活的具体反映和需要。在小城镇物质形态的背后还潜藏着人与人、人与物的各种关系和关系网络。这种社会形态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累沉淀而成,能使人强烈地感受到它的存在,对居民的精神依托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并能给居民带来亲切感、安全感、邻里感、自我感、社会感和归属感。小城镇社会组织结构有地缘、血缘和宗教缘等,这种组织结构会使居民感到安全和稳定,有利于社区的安定。因此城市设计最好能保持原有的社会网络,这样既可以增加环境的舒适感,也可以产生一种内聚力和向心力,形成和谐的人文环境。
4小城镇的结构关系
城镇结构是指城镇的空间区位、形体分布特征及其组织规律,是功能要求与技术能力在空间和形体上的具体表现。城镇在经过长时间的变迁,都逐渐呈现出各自的组织关系和结构形态。城市设计在镇区建设规划中要注重小城镇形体和公共空间的关系,建立统一的整体结构。
由于受城镇用地规划、建筑寿命、环境容量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指标的影响,部分城镇结构通常存在维持原状的趋向,使小城镇的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城市设计要充分尊重小城镇的这种原有结构,使其得到延续和保护。
城市设计必须关注城镇的结构性衰退,使各组织要素和子系统能够按照新的方式重新组合,建立新的动态平衡,维持小城镇的结构稳定。
5结语
通过对城镇人文形态、物质形态、整体结构关系的研究,探讨城市设计与城镇建设规划的关系,使小城镇建设规划的内容更加深化,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前瞻性。
参考文献:
[1] 江霞.试论中国 特色的建筑理论[J].山西 建筑,2013,31(7):14-16.[2] 黄 建清.谈城镇体系规划 及应注意的问题[J].山西建筑,2012,31(14):35-37.[3] 宋虎 存.关于小城镇建 设的探讨[J].山西建筑,2014,33(5):67-68.
第三篇: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环境保护论文
内容摘要我国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初始于对文物建筑的保护,然后发展成为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后来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历史街区保护的内容,形成重心转向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多层次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1.我国历史街区保护的发展历程
我国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初始于对文物建筑的保护,然后发展成为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后来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历史街区保护的内容,形成重心转向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多层次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
1982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要求“特别对集中反映历史文化的老城区……更要采取有效措施,严加保护,……要在这些历史遗迹周围划出一定的保护地带,对这个范围内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应采取必要的限制措施。”我国在这一时期限虽然还没有形成历史街区的概念,但已经注意到了文物建筑以外地区的保护问题。
1986年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时,针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中的不足和面对旧城改建新的高潮,正式提出保护历史街区的概念。主要原因有:首先,历史文化名城概念及其保护内容不清晰。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是“保护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这个标准明显的弊端就是重个体传统遗产保护而轻城市整体文化环境保护。第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范围没有明确界定,造成保护规划实施、管理和资金保障上的诸多不便。第三,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并没有得到解决。由于历史街区的现状条件与现代化生活的要求相去甚远,面对大规模旧城改造的冲击,名城保护工作更为艰难。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许多历史文化名城表面上是整个名城保护,其结果往往是名城整体保不住,常常只成为一“名城”招牌,许多历史街区受到“建设性破坏”,历史风貌遭到严重破坏。
1985年5月,建设部城市规划司建议设立“历史性传统街区”,国务院采纳了这个建议,提出“对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落等也予以保护,……核定公布为地方各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同时该文件明确地将“具有一定的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街区”作为核定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准之一,这标志着历史街区保护政策得到政府的确认。
1996年“黄山会议”明确指出“历史街区的保护已经成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一环”。1997年8月建设部转发了《黄山市屯溪老街的保护管理办法》,对历史街区保护的原则方法给予行政法规的确认,也为名地制定历史街区管理办法提供了范例。
1996年,在着名科学家钱伟长等专家的建议下,国家设立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重点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维修、整治。1997年丽江、平遥等16个历史街区共得到3000万元的资助,此后每年有10个左右的历史街区得到了这项资助。
历史街区保护制度的确定使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上了一个新台阶,标志着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向着逐步完善与成熟阶段迈进。
2.我国历史街区保护的现况
2.1我国近年来历史街区保护和整治的成功实例
历史街区保护制度确立以来,我国的历史街区保护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许多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整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年来我国历史街区保护比较成功的部分实例有:
(1)平遥南大街。南大街位于平遥古城中心区,1997年的整治,将架空电缆和电讯线埋入地下,并把沥青路面恢复为条石铺砌,鼓励沿街居民开店铺和办民俗展览。经过修整,该街区很好保存了历史风貌,同时又繁荣了经济、发展了旅游。
(2)丽江。第一批接受国家资助的历史街区,利用这笔资助,丽江对古城街区的排水工程和照明工程进行改造,促进了古城的保护和经济的发展。
(3)黄山市屯溪老街。在清华大学朱自煊教授的具体指导下进行规划和整治,1995年被定为建设部试点保护的历史街区。政府投资改善基础设施,居民自已出资整饰店面。
现在屯溪老街的旅游业发展良好,成为黄山旅游者的必游之处。
(4)临海紫阳街。国家第一批资助保护的历史街区,在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制订的保护与整治规划的指导下,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方式,使紫阳街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利用,成为展示历史文化名城临海的重要窗口。
(5)桐乡市乌镇古街。乌镇是风貌保存比较完整的江南古镇。1999年起在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的指导下,桐乡市组织成立了专门机构,制定一系列政策文件,有步骤地对历史街区进行了环境和建筑整治,完整地保护恢复了原业的历史风貌和景观。乌镇用旧料来更换修补老屋、老街、老桥的办法,重现古镇原貌,“三线入地”,沿街每户设抽水马桶,旅游事业得到很快发展。
(6)扬州东关历史街区。市政府专门成立了东关历史街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对工程的实施、资金落实和使用、拆迁补偿和安置办法等做出规定,保证了历史街区保护和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7)泉州中山路。近代形成的骑楼街,长约2.5km,宽12m,在泉州市统一规划领导下,采取政府补助、业主和居民部分出资的方式进行全面整治。根据不同情况用“洗脸”、“镶牙”等貌,同时也振兴了街市商业,改善了环境。
2.21990年代以后对历史街区的破坏及原因
20世纪90年代,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兴起,掀起了旧城地段的建设开发的高潮。由于许多城市没有重视历史街区的保护,用一般的城市旧区的拆建改造的方式,使得很大一批历史街区在经济发展大潮的冲击下受到破坏。以福州市为例,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了两个历史街区:
三坊七巷和朱紫坊。1994年福州市请人做了三坊七巷地区的改建规划,使得历史街区的传统风貌丧失殆尽。朱紫坊最近也做了完全拆迁居民、拆除旧街巷的规划,这两个历史街区面临被破坏的厄运。又如沈阳市,几年内就将保留着城市原来的历史风貌、文化遗存和地方风情的旧城区基本拆迁改建完毕,传统风貌荡然无存。再如徐州的户部山仅留存了几幢保存完好的传统民居,其它房屋全部拆光,却申报为历史街区。还有昆明,拆除了历史风貌完整的青云街,仅存的历史街区胜利堂文明街也成为房地产商开发争夺的目标。值得注意的是类似的破坏目前仍在继续,许多历史文化名城,特别是一些较大的城市,至今已难以找到较为完整的历史街区和历史地段。
这些情况在1990年代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有着历史、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1980年代的城市建设热潮,主要是以扩大城市规模和建设新的开发区为主,旧区还不是开发的热点。
1990年代以后,国家针对1980年代的开发带来的城市规模过大、开发区过多过滥等问题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严格控制占用耕地和开发区的审批。以后城市新区开发的步伐明显放慢,城市管理部门和房地产商就把旧区作为一轮的开发热点。
我国历史城市是以旧城为中心慢慢发展形成的,城市的旧区一直是城市的生活和经济中心,有着很好的区位优势,旧城区就是房地产商争夺的黄金地段。许多有影响的国内外投资者在这时期纷纷介入旧城改建项目。同时,旧区又是居住条件较差的地段,居民有着改建的迫切要求。这种需求和房地产商的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中结合在一起形成一股很大的力量,对历史街区的保护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3我国目前对历史街区保护的几个误区
历史街区的保护在我国还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由于许多城市规划建设部门对这项工作还不是非常熟悉,在历史街区的保护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错误的理解和做法,这些错误往往会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1)现在流行一个不恰当的说法是“要提倡积极保护,反对消极保护”。保护就是维护保护对象的原有价值不受损害,无论对文物建筑还是历史地段,都应该有明确的保护要求。如要利用,一定要符合保护的前提。提出“积极、消极”说的实质是要降低保护的要求,以满足一些眼前利益的要求。
(2)近年来一些人看到历史街区可以带来旅游收益,将历史街区仅仅看作是旅游资源,而将保护看作为开发旅游的手段。这从理论上说是本末倒置,在实践上也会带来许多错误的做法。
一种情况是以保护和发展旅游为名拆旧建新,从北京琉璃厂拆除原有传统建筑建新的仿古建筑开始,全国陆续出现了承德的清代一条街,开封的“宋街”,沛县的“汉街”,使许多有价值的历史街区沦为“假古董”。其中有些“假古董”在短其内也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以至出现竞相仿效的情况。但后来它们不再成为人们热衷的对象,旅游收益迅速减少,使得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开发都误码率入歧途。
这种形式的开发建设是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相抵触的,是对真正的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
另一种情况是一些地方虽然没有大拆大建,但是提出将历史街区中的居民全部迁出,把民居全部改为旅游和文娱等设施,这种做法也是不对的。历史街区失去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也就失去了“生活真实性”。这种以表演性仿古活动来代替依附在这些历史场所里的真实的人的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另一种造假的行为,街区会因此失
去原有的历史韵味。
(3)还有一种错误的做法是把历史街区作为房地产开发的项目,用招投标方式的商业运作,以取得效益和利润。由于房地产开发的目的就是以利润为前提,而不是以保护为目的,因此依靠房地产开发公司去保护历史遗产是难以奏效的,这也是许多历史街区受到破坏的症结所在。
(4)有一些规划设计单位往往把历史街区保护整治规划等同于一般城市旧区改建或旅游景点的规划设计,导致了一些规划的欠科学合理,对历史街区的保护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3.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的特点
明确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的编制特点和编制方法对认真做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尤为重要。
3.1保护整治规划在编制阶段上的特点
“编制城市规划一般分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进行”,“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一般各阶段的编制要求在建设部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中都有明确的规定。
保护规划与一般的城市规划不同,它自成一套体系。一般有两个层面,即城市总体层面上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街区层面上的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两个层面的规划都有其自身的特点,相当于总规与详规但又与这两者有差异。
总体层面上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明确指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就其内容深度讲是总体规划阶段的规划,但对于重点保护的地区要再进行深”。规划主要有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城市整体层次上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原则与方针,包括保护框架、保护区的划定、城市保护功能与结构布局等;第二部分是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及各类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范围界限、高度与视线控制,这部分内容以控制性要求为主;第三部分内容是重点保护地区的保护措施与整治对策,包括许多修建性的内容。也就是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以总体规划阶段的要求为主,涵盖了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内容。
对于历史街区保护和整治规划,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近年来在工作中已经形成了一套较成熟的编制办法并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宏观方面的内容,包括保护范围即核心保护区和环境协调区的具体界线的划定、历史街区用地性质的调整、道路交通规划、社会生活规划等,这部分内容以提出控制性的要求为主。第二层次是中观方面的内容,包括建筑物、构筑物的保护与更新模式、建筑高度控制、空间环境整治、小品设施的布置以及各项市政工程设施规划等,这部分内容深要根据实际对象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一般以修建性内容为主。
第三层次是微观方面的内容,针对历史街区的核心保护区的重点地段整治规划,它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空间整治和环境整治,即对规划范围内的具体空间环境布局提出整治方案,确定每个建筑平面的定形、定位和理要节点的设计以及环境小品的设计和布置等;第二部分是建筑整治,即针对每一幢建筑的立面和门、窗、屋顶、墙体等建筑度构件提出具体的保护和整治的措施。从一定意义上说,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与城市设计在规划层次上有类似之处,都有宏观、中观和微?
3.2保护规划在编制步骤和方法上不同
于一般规划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在规划编制的具体办法和过程上和一般规划也是显着的差别,主要一点是规划编制的前期阶段即现状调查阶段的要求大大要高于一般规划。一般规划的内容主要是布置新的建设项目,在现状调查上只需对规划地块做全面的了解,搞清用地情况、收集相关基础资料等。而对于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情况就不同了,必须要充分掌握这个街区的历史遗存情况,要对每条街巷、每一幢房屋进行细致的调查,做出分析,而调查分析的同时也就提出了保护和整治措施。需要说明的是,调查要依据于规划人员的专业能力与水平--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认识与鉴别,这也是不同于一般规划的。
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整治规划的现状调查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是历史街区所在城市的基本情况,包括所在城市的历史沿革、自然地理状况、历史文化传统、建筑特色、历史街区的分布和在城市中的地位和作用等。同时还要调查城市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对该街区的规划要求,相邻地段的建设和规划情况。
第二是历史街区的物质方面情况调查,主要包括:(1)土地使用现状调查,不仅要调查用地性质,而且要深入到每个地块的具体内容。(2)社会生活现状分析,包括人口、户数、公共设施分布情况及规模,以及居民居住质量与居住环境、市政设施分布等。(3)建构筑物现状,不仅包括房屋用途、产权以及建筑的面积和用地面积、高度、质量、风貌、年代、特征等状况,而且包括对建筑的墙面、屋顶、门、窗、等构件的调查和分析,深度要求能够绘出现状建筑测绘图。(4)对街区环境的调查,包括铺地、水体、泊岸、树木、小品等。(5)文物古迹现状分析。调查中的内容不仅包括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调查,还要发掘出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建构筑物和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彩独特的空间景观;另外还包括历史上曾经存在的历史遗迹。在历史街区中一般含有文物保护单位或需要特别划定的历史文化保护地段,对于这些各级文保单位就必须严格按照《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保护范围,并制定有关的保护措施。
(6)道路交通现状分析,包括机动车道和步行街巷的情况以及交通量估测。(7)各项工程设施及管网现状的内容。第三是历史街区的非物质方面情况调查,主要包括:
(1)街区的历史情况,包括历史街区形成的时期,发展和兴衰的过程及原因等。(2)名人轶事,指历史上与该历史街区有关的名人以及他们在街区内的活动情况等。(3)民俗文化,包括地方文艺、民间风俗、传统服饰、饮食文化等。总之,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现状调查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调查的深度要求也非常高。所以,对历史街区的调查特别需要耐心和毅力,需要很多的人员和时间投入,不可操之过急。
历史街区保护和整治规划的编制方法也不同于一般规划。
一般规划的编制带有一定的主观性,特别是详细规划成果的编制是一个规划人员创作立意的表现,对于同一块基地可以有截然不同的多种合理方案。对于保护规划情况就不同了,保护规划可以说是在对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和判别的基础上直接产生的,规划是在对街区和建筑的价值的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认识历史街区的历史文化内涵,从而提出保护和改进措施。因此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立足于客观存在的现状情况的,正是由于现状情况的客观性,决定了保护和整治方式有着较为固定的、客观的、科学的标准。
对于同一个历史街区合理的保护规划,不可能出现截然不同的多种方案,只可能在局部地段或细部上有所区别。4历史街区建筑保护和更新措施确定保护和更新模式是本着保护传统空间格局,在充分现状调查和对建筑年代、建筑风貌和建筑质量等因素的综合判定的基础上,对历史街区的每一幢建筑进行定性和定位,提出保护与更新措施。确定建筑的保护和更新措施要依据文物法的要求,考虑保护历史街区的风貌完整性、规划实施的可能性和整个历史街区保护的长期要求来综合考虑,这是保证保护规划可操作性的重要手段。根据大量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实践,对于历史街区内的建筑一般有以下几种保护和更新模式:
保存,既保持原样,以求如实反映历史遗存。“保存”是针对各级文物保护建筑(文保单位)以及详细研究后确定的优秀传统建筑属“准文物”的建筑的保护措施,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在进行修缮、保养、迁移的时候,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以及“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纪念建筑物和古建筑物,……如果必须作其他用途,……都必须严格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负责保护建筑物和附属文物的安全,不得损毁、改建、添建或者拆除”。这里的“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就是“修旧如故”,就是“保存”的原则。
保护,就是保护建筑的原有风貌,并在保护历史街区风貌完整性的基础上改善生活条件。“保护”是针对现状保存完好的、标志性、对构成历史街区的风貌和主要空间界面有不可替代作用的、代表城市地域特色的或代表某种特定建筑类型的建筑物、构筑物,即建筑质量和建筑风貌都比较好的建筑。“保”的具体做法对于建筑的外立面要求是不可改变原来的特征与基本材料,必须按照原有特征、使用相同材料进行修复,修旧如故,以存其真:对于建筑的内部设施和空间布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必要的变动,如增加卫生设备、灵活划分室内空间等,以改善生活条件。在有的保护整治规划中有“改善”这一措施,应包含在这一项内。
整饬,“饬”带有强制性改正的含义,即根据历史街区的风貌特征和要求,对建筑的立面和形体上不符合历史风貌的部分进行强制性的整饬,通过整饬恢复建筑的原有风貌或者减小它们与历史街区环境的冲突。整饬主要针对两类建筑,一类是局部改变但仍然保留部分原有风貌的传统建筑,对于这类建筑严格保护、修缮其特征部分,并以其原有特征类型特征对其它改变了的部分进行整修、更新、更换和改造,同时重点对建筑内部加以调整改造,配备卫生设施,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另一类是对于可以通过整饬使建筑风貌与历史街区整体建筑风貌协调的新建筑,这类建筑一般在体量上与传统建筑区别不大,但是由于建筑的材料、色彩、形式等原因与街区的风貌不协调,如建筑立面贴瓷砖、色彩过于纯艳、平屋顶、铝合金门窗等,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如更换建筑构件、加坡屋顶、降低层数等手段,使这些建筑符合整个历史街区的风貌要求。
暂留,即暂时维持现状,特以后条件成熟时拆除、改建。这是指对一些应该拆除的不协调的建筑,由于种种原因一时无法进行拆除或改建,臂如在低矮的民居中1980年代以后建的一些多层、高层建筑。以前在有的保护规划中使用的是“保留”这个词,由于容易误解成“永久的保留”或“合理保留”,有的城市就明确提过“合理保留”。这种说法是不恰当的,保留不是因为合理,而是在经费等现实条件制约下的无奈之举,按规划今后要拆除、改建。“暂留”可以理解为“判处死刑,缓期执行”,但不能改判,最终要成为完整的历史风貌。为避免歧义,用“暂”代替“保留”更确切些。更新,针对影响传统风貌较大的建筑,采取拆除更新的措施。更新的对象主要针对功能不符、对周边环境风貌有较大冲突和视觉障碍、有条件拆除的建构筑物。更新的手段有三种,第一种重建,即拆除后根据历史资料依据历史原貌重建历史上该历史街区中曾经存在的建筑,包括迁建到这里来的传统建筑;第二种是新建,即拆除后新建在风貌上与历史街区环境较为协调的建筑;第三种是拆除后不再建,根据功能的要求将空地更新改造为公共空间、环境设施、公共通道或绿化等
第四篇: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模式规划研究与实践
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模式规划研究与实践
式的内涵进行解释与分类。分析探讨了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中存在的三大问题。以广州国际健康产业城核心区为例,提出从设施配套、市场运营、活动体系三方面进行的创新实践。总结得出养老产业城模式在满足老年人多样需求及产业发展方面都较为理想,应是未来健康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关键词:医养结合养老产业
广州国际健康产业城
1.医养结合成我国健康养老发展新趋势
1.1高龄化、空巢化的老年人口发展趋势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5岁的及以上人口人总数为1.18亿,占人口总量的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其中85岁及以上的高龄人口总数约为2000万,占总口总量的1.57%,比2000年的人口普查上升0.62%。全国老龄办副主任阎青春(2014)表示,“2000-2010年城镇空巢老人比例由42%上升到54%,农村由37.9%升到45.6%;65岁以上独居、空巢老人数量,将由目前5000万增到2050年的近2亿。”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人口发展高龄化、空巢化现象正逐渐加剧,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失能的风险逐渐上升,对护理型养老机构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1.2医养结合成解决养老难题新思路
自《国务院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和《国务院关于促进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等政策文件发布以来,“推动医养融合发展,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的医养结合养老新模式备受关注。传统养老模式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互相独立、自成系统,养老院不方便就医,医院里又不能养老。老人一旦患病,不得不经常往返于医院和养老机构之间,既耽误治疗,也增加了负担。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有助于解决养老机构缺乏医疗支持的“硬伤”。
2.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内涵
2.1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特征
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是以基本养老服务为基础,强调老年照顾中的医疗和照护两个方面,并将医疗放在更重要的位臵上。区别于传统的生活照料养老服务,不仅包括日常起居、文化娱乐、精神心理等服务,更重要的是包括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疾病诊治、临终关怀等专业医疗保健服务。需注意的是,“医养结合”中的医疗必须具有相当的专业水平,不是简单地打针吃药的医疗服务,而是应当达到一级医院及以上的医疗水平,要具备健全的科室和诊疗项目,硬件上有足够的空间、房屋设施和相当水平的医疗器械,软件上有足够具备资格的、受过专业训练的医师、护士。
2.2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分类
2.2.1“医养融合”模式
一般由具备医疗功能的养老机构和具备养老功能的医疗机构演变而来,是最常见、最基本的模式,分为医疗区和养护区两大功能。老年患者在疾病的加重期或治疗期进入医疗区接受治疗,在康复期和病情稳定期进入养护区休养,享受专业化的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料服务。
该模式能够有效依托现有医疗设施和养老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对场地的用地条件和环境条件要求不高,适合城市中心等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用地紧张的地区。缺点在于其对老年人的心理感受、精神慰藉等方面考虑不足,难以满足老年人休闲娱乐、运动学习等需求。
2.2.2“中心辐射”模式
医疗机构与与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开展合作,为居家社区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务。在功能结构上,以综合医院为中心,环绕形成若干养老型社区,每个社区设养护站,专业医护人员定期上门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检查,视老年人健康状况为老年人确定居家养老、社区中心养老或医院养老类型。
该模式充分照顾了老年人希望居家养老的心理需求,根据老年人健康情况确定医养级别,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适合老城区等老年人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但该模式加重了医疗机构的负担,分散的布局不利于统一管理,虽照顾了老人居家养老的精神需求,但无法提供系统的养老服务体系,高品质的养老生活空间。
2.2.3“养老产业城”模式
选取大城市郊区,交通环境便捷、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规划建设健康产业城。健康产业城是一个复合式的概念,除具备养老功能外,还可加载医药生产研发、医药金融保险、养老地产、运动休闲、医疗特色旅游等多种功能,是对医养融合模式和中心辐射模式的整合提升。
该模式的优势在于对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进行统筹安排,形成多层级、多模式的医养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多样的活动选择,使老年人形成自己的社会群体,实现自身价值。在服务老人的同时,还可构建以医疗服务和老年服务的健康产业,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增长极。
3.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发展困境
3.1认识不足,定位模糊
受传统“养儿防老”思想的影响,中国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居家养老,对机构养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营建养老机构的目的也主要为解决“三无对象”、“五保户”等特殊人群的养老问题。致使我国的养老机构在建设数量和规模上都远远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特别是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本应成为重点发展的方向,但是由于受到用地规模、医疗资源等诸多因素制约而难以普及。
3.2政策壁垒突出,市场化运营滞后
民办医疗服务机构很难获得医疗机构的身份,进入医疗服务市场的热情度不高,运营过程中在税收、人才、运营费用等多个方面都无法与国有医疗服务机构竞争,降低了民营医疗服务机构的服务水平与发展规模。养老服务尚不属于诊疗项目,在医保报销金额和住院时间方面有较多限制,造成康复期较长的老年患者不得不连续出院转院,既造成过度医疗,也可能对老年人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延误治疗。过多的政策壁垒导致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整体市场化运营不高,缺乏市场意识与服务意识。
3.3结构失调,市场供应总量不足
截至2012年底,我国现有养老床位数为390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21张,从国际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养老服务机构每千人拥有的床位数在50-70张,难以满足养老需求。但在实际运营中,又存在着空床率高、盈利难度大的双重困境。根本原因便在于养老机构结构不合理,真正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严重短缺。在现有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中,大多数是由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或低层次医疗机构内设养老机构而成,医疗水平相对偏低,诊疗水平髙、信誉好的医疗机构,特别是三甲医院等高端医疗资源十分稀缺。据预测到2015年,我国约有4000万的老人需要护理,按1:4的护理人员进行配臵,需要1000万护理人员,但持证者现在仅有2万左右,缺口极大。
4.广州国际健康产业城核心区规划探索
4.1项目概况
2013年3月,广州市政府明确提出根据市新型城市化发展推进“三个重大突破”和实施“123”城市发展战略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明确发展平台建设的主攻方向,集中资源,全力推进“2+3+11”战略性发展平台建设。“广州国际健康产业城”属于“11”大功能平台之一,位于广州市北部,规划范围约为148.29平方公里,北临流溪河,南接帽峰山,西临京珠高速,与广州中心区的距离为25公里,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相距17公里,区域交通环境极好。范围内丘陵水系交错,植被覆盖率高,生态环境优美。核心区位于健康城中部,规划范围10.59平方公里,以医养结合方式为主导,提供医疗、养老、健康管理等服务。
4.2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创新
4.2.1多层级的医养设施配套
规划按照“核心—衍生—外延”的三圈层结构设臵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私人医疗机构等服务机构。以综合医院为核心,第一圈层距离综合医院300米,为心血管病医学中心和肿瘤专科医院;第二圈层距离综合医院800米,布局生殖医学中心以及临床辅助诊断中心、脑和神经医学中心;第三圈层距离综合医院1000米,布局临床辅助诊断中心及医学模拟中心、癌症预防中心、疗养运动康复中心、健康管理中心及体检预防中心等医疗机构。其他社区级医疗服务设施则按照60岁以上养老人口的活动特点,在养老社区每个街区中设臵养老康复中心,包括急救中心、社区诊所、NPO志愿者之家等设施,实现450米服务半径全覆盖。
根据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养***惯,在医疗圈层外围规划老年公寓、介助社区、介护社区、康复社区四大养老组团。老年公寓承担年龄65岁以下,身体基本健康能完全自理的养老服务,老年人可享受社会医疗福利的居家养老型社区;介助养老是以提供器械及专项介助为主,适合具有部分功能性障碍、日常生活需要外部介助的半自理老年人居住;介护养老是从介护护理到临终关怀的养老社区,为有功能性障碍或身心衰弱、需要高度依赖医疗护理的老年人提供介护设施的社区;康复养老是配套型养老社区类型,包括提供特护、一级、二级和三级四种等级康复服务。
4.2.2面向市场的运营模式
在运营模式方面,健康城采取“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运营模式,政府通过用地划拨、税收优惠等方式引入优秀三甲综合医院,以综合医院为核心面向社会资本引入专科医院、养老公寓、商业娱乐等营利性设施,对接市场。在养老领域,鼓励民间资本进入,为民间资本提供绿色通道及优惠措施,进行高标准建设。
在开发时序上,采用滚动开发模式,首期尽量避免村民住宅搬迁,以养老公寓、福利型养老院等资金要求少、资金回笼能力强的项目为启动项目;二期利用回笼资金进行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等资金要求高、拉动效应大的项目,三期全面启动村庄改造计划,陆续完成安臵搬迁及返还物业留用地建设,并完善相关服务设施和配套设施。
4.2.3人性化的规划设计
全区采用人车分流的设计手法,步行道与主要车行道交叉口处设臵无障碍连廊、步行桥,保障老年人及病人的通行。人行系统串联多个社区单元,减少穿越车行道,创造安全舒适步行环境。规划50米宽的绿带串联各生活区与医疗区,使老人及病人下楼即可进入绿带,绿带中设臵医疗急救流动站、小型运动场所、休憩节点、日常生活配套站等设施,还设有全天候连廊系统,为老年人提供遮风挡雨的行走空间。
5.结语
空巢老人、失能老人数量的增多对传统居家养老模式造成了巨大的挑战,受传统养老思想的影响,我国在机构养老方面的准备并不充分。从养老市场的实际运营情况来看,具备医护功能的养老机构供不应求,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将成为未来养老发展的主流。然而,现有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在满足老人精神需求,带动地区产业发展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广州国际健康产业城核心区针对这一问题,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进行了探索,创新性提出多层级的养老体系、市场化的运营模式、人性化的规划设计等规划理念,未来将成为广州乃至华南地区的健康养老中心,成为构建幸福广州、健康广州的重要平台。
参考文献
[1]袁晓航.“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创新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浙江:浙江大学,2013.[2]陈赛权.中国养老模式研究综述[J].人口学刊,2000.3:33-36.[3]穆光宗.我国机构养老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31-33.[4]于卫华,林丹,陈雪羚.医养结合型长期照护的研究现状[J].中国护理管理,2013.4:91-93.
第五篇: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湖南教育科学规划网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一般资助课题成果公报
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课题类别: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一般资助课题 课题批准号:XJK06BZC010 学科分类:职业技术教育
课题负责人:刘晓
主任、教授
湖南中华职业教育社
主要成员:曾宪章
刘洪宇
杨里平
周 勇
阳小良
邓文达
周承华
黄志刚
目 录
一、目标与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三、结论与对策
四、成果与影响
五、改进与完善
一、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理清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现状,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在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开展以模块式教学模式为指导的教学实践,并将研究成果在一定范围推广使用。
(二)研究内容
(一)国内外高职院校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
(二)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课程结构及开发程序研究
(三)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四)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模式研究
(五)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学生考核评价体系研究
(六)高等职业教育若干专业模块式教学模式实践
二、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大体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
1.2006年2月,召开课题研究的第一次工作会议,研讨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明确分工;
2.2006年3月,课题申报;
3.2006年4月,拟定子课题研究方案及各试点专业教改方案; 4.2006年5月,拟定开题报告。
(二)研究、实践和示范阶段
1.2006年7—9月,组织专家论证各专业试验方案、开题;
2.2006年9—2009年6月,子课题研究阶段,召开若干次研讨会;在长沙民政职业技术职院计算机网络等四所院校的四个专业同步开展模块式教学模式的改革试点。
3.2007年12月,举办全省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观摩; 4.2008年12月,举办全省模块式教学研讨会; 5.2009年12月,举办全省模块式教学开放月活动。
(三)结题、总结和推广阶段 1.2010年五月各子课题结题; 2.2010年六月组织课题结题、鉴定;
3.在省教育厅职教新干线推广课题研究成果,展示教学课件及教学视频。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三种研究方法:一是文献法。查阅国内外有关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的论文、著作、报道等,寻找本课题实施的理论依据以及可资借鉴的优秀经验;二是个案研究法。选择一定高职院校的不同专业,进行模块式教学模式研究的试点;三是行动研究法。即在研究中行动,在行动中研究。
三、结论与对策
(一)纵观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发展,我们认为,模块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比较有效、适应性较强、较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模式之一。
我国新高职起步虽然较晚,但教学模式的探索却相当活跃。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五阶段周期循环高职教学模式”(简称:五阶段职教模式)、“产学研结合模式”、“产教结合模式”以及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模式、“技术型”教学体系(实际也为一种教育模式)和模块式教学模式等。
国外对教学模式的系统研究大约有近三十年的历史,发达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和各具特点的教学模式。比较有影响的主要是CBE模式、“双元制”模式和MES模式。这三种教学模式有五个方面的共同特点:一是采用的是一种非学科式的、以能力为基础的职业教育模式;二是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包括获取信息、制定工作计划、做出决定、实施工作计划、控制工作质量、评定工作成绩等环节的“完整的行为模式”;三是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四是教师的作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即从传统的主角、教学的组织领导者变为教学活动的监督者和学习辅导者;五是采用目标学习法,重视学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评估。
比较来看,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开发、研究、改革和创新,存在共同的趋势:就是由注重“教”转向注重“学”;由注重教学模式的理念探讨转向注重模式的教学实践性;由注重知识、技能的发展到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不难看出,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课程的模块化业已成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与模块式教学模式相适应的项目教学、任务教育、案例教学和小组教学等教学方法、手段也逐渐在职业院校得到广泛的采用;模块式的教学模式在不断的总结和完善中,已逐步成为广大职业院校教学改革创新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选择之一。
(二)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是在模块化课程开发基础上形成的教学模式,它以职业活动为中心,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将职业分析归纳出的技能点和知识点分别加以组合,构建不同的模块课程。这种模式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模块式教学模式是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就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和在职业领域(生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解构教学内容,按认知规律和能力本位导向重构课程,形成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并对教学过程进行全方位改革和创新的一种教学模式。模块式教学模式的核心是课程的模块化。本研究认为,课程模块化包括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模块的搭建,课程模块是一个个项目化的学习单元,它把实践知识、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用情景有机结合起来,是学习领域的具体化,一门模块课程可以设计为若干个模块,一个模块又可以分为若干项目,项目之间,模块之间,依据工作逻辑和工作任务的不同而有差异,可以通过多条路径来选择,如工作对象、产品、岗位、操作程序、系统和设备的解构等;二是模块组合,模块内容通过工作任务引领专业知识,每个模块都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完整的学习单元和任务的组合,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模块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平行的,也可以是递进的;三是任务要求,主要是针对职业工作岗位过程所需要的单位任务,对需要采取的动作和行为进行描述,包括了实践技术知识、技术理论知识及拓展知识的内容;四是技能训练,明确训练的项目名称、工具、材料、场地及操作步骤通过这种动态学习方式完成阶段性学习目标,形成综合职业能力。模块化课程的设计路线主要是对课程的解构和重构。一是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进行课程解构。一方面明确了专业培养目标,这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具体化的,是有具体职业岗位或者岗位群的专业培养目标;另一方面对职业岗位进行了深入的工作分析,确定了从事这个职业所要求的能力标准。这种课程解构的核心意义就在于它突破了以知识体系为核心的课程标准,建立了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标准。二是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导向进行课程重构。首先,对形成职业岗位能力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进行了清晰的梳理,确定了专业教学的基本内容;其次,根据专项能力来划分课程模块;再次,确定每个课程模块的教学目标、内容体系、基本环境、教学组织;然后,根据模块教学目标的要求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最后,明确知识、技能、态度之间的关系,重点关注如何运用所获得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工作态度来完成工作任务,从而形成在复杂工作情景中做出判断和采取行动的能力。
模块式教学改革紧跟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流,已经初步形成了有理论支撑,有方法实施,有教学实践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在理论上,提出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思路,注重吸收中外经典的教学理论,如用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解释任务驱动模块的划分,用认知规律解释能力递进模块的划分;在方法上,模块式教学改革提出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课程解构方法和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导向的课程重构方法。如在课程重构方法上,提出分四步走:一是对形成岗位能力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进行清晰的梳理,确定专业教学的基本内容;二是根据专项能力来划分课程模块;三是确定每个课程模块的教学目标,内容体系、基本环境、教学组织;四是根据模块教学目标的要求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在实践上,模块式教学改革采用有利于职业能力形成的项目教学法,选择校企合作开发的模块化校本教材,推行小班教学制度。模块式教学模式将理论形态的职业教育理念,内化成为具体的课堂教学形式,这在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理论和模式众多,实践和应用偏少的状况下尤为可贵。
(三)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的教学队伍,既要求在个人素质上秉承新的教学理念、掌握现代教学方法、指导专业实践教学,成为课程专家和技术工程师,又要求整个教学团队团结协作、能够承担课程开发、教学改革和技术应用研究的研发任务。
在模块式课程教学中,首先要求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打破原来固定式的教学组织形式,向动态、实用的教学组织形式转变;可用新型的互动式教学和开放型教、做、察、学及一体化教学等教学组织形式;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开发和培养,强化学生的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和技术发展能力,强化学生的创业精神;确立新的教育教学质量观。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尊重学生的个性,突破局限于以岗位为出发点和归结点的教学口径,拓宽到职业或行业,并顾及职业生涯。其次,教师要利用多种形式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并不断更新知识,这样才能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特点编制模块化课程的学习指南,并为学生提供动力,给学生注入信心,不断对学生的成就进行评定与鼓励,在所要求的工作习惯、态度、能力上起示范作用,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教学团队的建设来看,适应模块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团队应该具备“四化”:一是教学过程“规范化”,同专业同年级的教师按统一的教学规范、电子教案、授课计划与教学进程进行教学,有组织地集体备课、集体攻关,争取成为学习型的教师;二是课程教学“案例化”,各模块课程的授课内容以实际案例工作任务为主线展开,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组织教学,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三是考试形式“多样化”,改单一的笔试为理论笔试、口试、实操、方案设计、作品展示、答辩等多种形式,以综合能力来评定学生的成绩,实现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四是教育教学“一体化”,教师不仅在专业品质、治学精神、教学态度、为人师表方面为学生作出榜样,还要在学生行为规范、团队精神、职业沟通、质量意识、法律意识、创新意识、创业精神等方面全方位影响和严格要求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适应模块式教学模式要求的“双师型”队伍建设应坚持“引聘名师、培养骨干、校企合作、专兼结合”的原则,积极拓宽师资队伍的来源渠道,优化教师队伍,实行激励与制约相结合,健全管理机制,采取“引(进)、聘(请)、送(培)、下(基层)、带(培)”和专任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互兼互聘,双向交流”等措施,建设具有双师素质、双师结构的优秀教学团队。“引(进)”是从科院校、有名的高职院校引进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等;从生产一线引进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提高学院专业建设水平;“聘(请)”是从行业、企业聘请专家担任客座教授进行讲学,请他们做兼职教师;从生产一线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理论教师和学生的实践指导;“送(培)”是选取、选拔部分骨干教师到国内外名校进行交流,提高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下(基层)”是让全体教师轮流下到基层单位(包括校内外实训基地、相关企业等)进行锻炼,提高他们地工程实践知识和实践技能;“带(培)”是以老带新、以强带弱。以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作为导师,指导中青年教师,定期对中青年教师进行实习、实训、课程建设、学术等方面地培训,以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四)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的教学管理模式是:学生依照模块选修学分,通过学分制实现对教学的目标管理,通过模块式实现对教学的过程管理,最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
模块式教学模式是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本课题组在模块式教学模式实践中形成了适合模块式教学的新型教学管理模式,其内涵是:课程以能力模块为单位进行组织,依照职业岗位形成体系;教师根据职业岗位群进行组织和管理,每个专业教师均有自己主攻的职业岗位倾向,重点研究该岗位的发展状况以及专业技能要求,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实行学分制管理,允许学生根据自己对职业岗位的兴趣和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模块进行学习,取得课程模块所对应的学分。
模块学分制实施的思路是,学生依照课程模块来选修学分,而不是像通常的仅仅进行公共任选课程的选修。这是因为模块式教学课程体系是依据岗位工作任务构建,每个教学模块都能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相印证。对课程模块的选择就是对将来职业岗位的选择。
选课制是学分制的核心,学生按照职业岗位所要求的选课路线进行选课,这给了学生很大的个性化发展空间。学生不仅可以在对多个模块的学习过程中,选择自己适合的职业发展道路,而且还可以在一个专门技术上进行深入的学习。
(五)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学生考核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是:实用化、综合化和模块化;基本思路是以技能考核为中心、不同的模块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主要方法是教考分离、实行形成性考试与终结性评价考试的结合;主要途径是校企合作共建考核评价体系;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构建模块式教学模式学生考核评价体系应遵循实用化、综合化和模块化三个原则。“实用化”指按市场需求的人才类型和知识能力结构来确定考核方式,即改传统的学府化考核方式,完全按市场和企业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以最能考核学生实用型能力的考核方式来考核学生的真实水平。“综合化”指学生的最终评定标准除课堂考核外,还包括实习实验考核、社会相关能力考核、技术创新考核、相关设备操作与维护考核,以及国内外相关前沿性知识、法律知识的考核等。“模块化”指将学生考核中的项目根据教学内容分解成若干个子项,然后再依主次轻重给各个子项设定一定的权重和分值,让学生自由选择参考的项目,这种考核方式即可以让学生据兴趣和特长选报考试项目,又可避免重理论轻技能考核面窄的弊端,确保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和多面性。模块式教学模式学生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一是以技能考核为中心,注重对体现本专业发展前沿的知识领域能力和实际工作职业技能领域的知识的考核,二是不同教学模块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专业理论课程的考核采取开放式考题,校内实训的考评成绩由学生之间评价和教师评价结合进行。
模块式教学模式学生考核评价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教考分离,这种方法引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实施成绩评价体系改革的同时也响应了国家提出的“双证书制度”,真正体现“能力本位”教育思想的举措。二是形成性考试与终结性评价考试相结合,国外高职院校十分重视平时考核,教师经常采用各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多次考核,通过考核检查和改进教学质量,督促学生加强平时学习,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较大。模块式学生考核评价的实施途径主要是通过校企合作共建考核评价体系,企业为学生提供完整、真实的工作及实训环境,充足的实训耗材,完善的实训设施,使学生得到职业技术鉴定所需的训练,充分落实考核。
四、成果与影响
(一)课题研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并得到社会认可
1.课题组研究人员共公开发表论文70篇,含外文3篇。其中,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篇,国家级期刊论文1篇,省级期刊论文2篇;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篇,国家级期刊论文4篇,省级期刊论文14篇;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篇,国家级期刊论文1篇,省级期刊论文7篇;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篇,国家级期刊论文1篇,省级期刊论文10篇。
2.公开出版教材共计36本。其中,十一五规划教材4本,21世纪规划教材3本,高职高专计算机教材1本,认证考试指定教材5本,畅销教材13本,校本教材10本。
3.课题研究的三年间,共有14门课程被确定为精品课程。其中,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和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各1门);省级精品课程8门(湖南科技职业学院1门,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门,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3门,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门);院级精品课程3门,均为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子课题专业课程。
4.在推行模块式教学中,教师及学生都取得优秀的成绩。其中,教师获奖41项,学生获奖27项。
5.课题组研究人员中共有9位成员被省教育厅评为骨干教师。分别是: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江文、徐署华;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仇雅莉、袁辉、沈锦、马才伏和甘辉;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邓文达;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陈敬良。
6.从2007年到2009年,子课题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均稳定在90%以上。其中,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就业率为93.5%、95%、92%;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就业率为97.6%、98.2%、98.3%;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就业率为91.9%、92.6%、94.1%;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07年子课题专业无毕业生,后两年的就业率均为95%。
7.获得省职业教育专项重点项目19项。其中,湖南科技职业学院4项,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7项,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5项,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3项。
(二)课题研究成果得到推广和辐射 1.举办湖南省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观摩活动。2007年12月28日至29日,以课题研究成果为基础,湖南省教育厅组织举行了湖南省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观摩活动,省教育厅副厅长、省社副主任王键,省社副主任张作功,省教育厅副巡视员葛建中以及湖南各市州教育局、高职学院、成人高校、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县级示范性职教中心近300人参加教学观摩活动。本次活动分教学观摩和学术论坛两大块进行,与会代表分四组赴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和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现场观摩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汽车运用技术和动漫设计与制作等四个实验专业的模块式教学活动。王键副厅长为本次模块式教学观摩活动作题为《新观念 新课程 新方法 新气象》的总结讲话。他认为,四所院校模块化的课程实践,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有三个方面的特点:首先是按照“教、学、做”合一的总体原则设计了教学方法,其次是根据课型和专业不同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最后是实现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配置的统一。
2.举办湖南省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研讨会。2008年12月29日-31日,以交流课题研究成果为主要目的的湖南省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研讨会在长沙举行,这次活动由湖南省教育厅主办,湖南中华职业教育社承办,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及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协办。来自湖南省62所高职学院和部分中职学校的骨干教师15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会议首先听取了10个以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改革为主题的学术报告,然后分别在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教学观摩和跟班学习,会议还对跟班学习教师完成的作业进行了交流和点评。省教育厅王键副厅长在书面讲话中指出,这次研讨会研究的内容相当丰富,很好地体现了当前湖南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精神,是湖南落实职业教育走内涵发展之路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大胆创新。他希望全省职业教育工作者,把握科学发展思路,进一步深化改革,全面推进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3.举办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开放月活动。2009年11月6日至27日,为展示课题三年来的研究成果,省教育厅主办了为期近一个月的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开放月活动,活动在湖南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动漫和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同时举行。省教育厅副厅长王键,课题主持人刘晓、省教育厅职成处处长、省社社务委员张大伟等赴各承办学校参加了开放月活动。此次活动主要包括展示教改专业的研究成果、观摩现场教学、参与教改专业的课堂教学计划制定、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教师互动等五个方面内容,涉及计算机网络技术、汽车运用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软件技术等四个专业。来自湖南省60多所高职学院、90所中职省示范校建设单位和县级示范校职教中心建设单位的200多名教学一线的骨干教师分三批参与了本次活动。王键副厅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这次模块式教学改革实际上是对职业教育的一次颠覆性改革。他还指出目前湖南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本土基础条件的制约,与江浙一带差距较大,只有通过普遍提高师资队伍能力、培训特殊人才才能跟上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提高湖南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
五、改进与完善
(一)模块式教学模式适应于那些专业或课程?
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关于模块式教学模式适应于哪些专业或课程,一直就存在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倾向认为,模块式教学模式注重的的是教、学、做三者合一,所以只适合于以实践操作为主的工科类专业;还有一种倾向认为,模块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教学理念,理应适应所有专业的教学,或者说是否适应所有课程,包括数学、语文等文化基础课。模块式教学模式究竟适应于那些专业或课程,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二)作为一种比较适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律的教学模式,模块式教学模式的推广应用还需要从哪些方面加以突破?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注重将理论研究、专业实践和理念推广相结合,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高职院校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认识和接受模块式教学模式的理念和方法,事实上,这一理念和方法也得到了一大批职业院校的好评,还有一些学校在学校在专业教学改革上对模块式教学模式进行了学习和借鉴,但是,无论是试验院校,还是学习和借鉴的院校,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感觉压力太大,一是对教师的要求高,开展模块式教学的教师已不只是一般意义的课题教师,还是具有前沿专业知识、高超动手能力的工程师,这对一般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师是一个挑战;二是对实习实训条件要求高,要求用于专业实践教学的设施设备都紧跟行业技术的发展,与行业的设施设备同步,这样才能保证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专业技术上的领先优势,这对经费有限的高职院校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三是由于模块式教学采取的任务教学和项目教学方法,要求有大量的紧跟行业发展的任务和项目作为教学资源,而这些教学资源的开发和购买对高职院校也是一个不小的障碍。这些都是模块式教学模式推广和实施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三)如何进一步完善模块式教学模式?
作为职业教育教学领域一种带有颠覆性的改革,模块式教学模式无论是在理论框架的搭建上还是在实践应用的探索上,都还有许多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如这一模式指导下实习实训标准建设的研究、课堂教学环境的研究和与之相适应的校企合作研究、教师激励机制研究、教学常规管理研究等等。此外,随着专业技术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岗位分工不断细化,也需要模块式教学模式在任务和案例的选择上不断的作出修改和调整。如何进一步完善模块式教学模式,使之成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功典范,这也是今后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
(执笔人:周勇)
2010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