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诗经》中“特”字研究
《诗经》中“特”字研究
张晗
(哈尔滨师范大学 文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
摘要:《诗经》中的“特”字,历来在字义方面争议不论,再加上“特”字本义与今义的巨大差异也频繁引起误解,加大了理解《诗经》的难度。详细分析“特”字的本义、引申义以及在《诗经》中的具体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文献。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诗中“特”字的使用、意义及源流等问题做进一步的考察。
关键词:诗经;特;研究
《诗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具有很高的文学、美学和文字学价值,历来对它的研究数不胜数,由于其距今已远,诗中所使用的文字有相当一部分的字义发生了转变,在对字义、词义及诗义的解读上,诸家往往各执己见,然而“诗无达诂”,对《诗经》的各种解释颇存差异。例如《秦风·黄鸟》:“维此奄息,百夫之特”,其中的“特”字,就有训为“匹配,匹敌”和“杰出的”两义,再如《诗经》中的“言”字,毛亨、郑玄概认为“言”为第一人称代词“我”,然而在《邶风·终风》:“无言不美,愿言则嚏。”中,“言”字释为“我”则是说不通的。关于此类的著述有《诗经“斯”字研究》、《诗经“而”字研究》等论文,然而对“特”字的研究相对较少。
牛部当中的“特”字,历来在字义方面有不少疑问之处,尤其是本义的理解上,最让人费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特”字多用作形容词来使用,而在遥远的古代,它的本义却是牛父,即是公牛的意思。研究《诗经》的“特”字,对于我们更好的理解《诗经》乃至先秦文献,都有重要意义。下文将参照前人注释,对“特”字追根溯源并分析《诗经》中“特”字的使用。
一、“特”的字义探讨
“特”造字之初是用作名词的,有“公牛”、“三岁兽”、“配偶”等多种意义,后来“特”被当作形容词和副词来使用。与此同时,除了祭祀,“特”很少被用作名词。“特”用作形容词意思是“独特的,特别的”,用作副词意思是“单单”、“只”、“特别”。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实为我特”条目指出:特字亦作犆,《礼记·少仪》:“不特吊”,《释文》:“特本作犆”,《尔雅》:“士特舟”,《释文》:“特本作犆”是也。其字又通作“直”。《吕览》高《注》:“特,尤直也。”《贾子新书》:“大夫直縣”,大夫当为士,即《周官》“士特縣”也。《释文》引《韩诗》“实为我直”,云“相当值也”,正与《毛诗》作特同义,“相当”即相匹也。以上诸种解释,正与出土文献中的记载相通,“特”字的出土文献见于秦石鼓文,楚简雄牲之“特”多记写作“戠”,又或增“牛”字造专字,“戠”字古同“埴”。值、直、犆或是戠加以牛部,都音同可通。以下考察了从《诗经》到清朝各个朝代部分正史文献中出现的“特”字,意在研究“特”字的意义及词性的演变。
(一)名词
本义公牛。《说文·牛部》:“特,朴特,牛父也。”《本草纲目·兽部一·牛》:“牛之牡者曰牯、曰特。”由此本义引申出:
1.公的(牛或马)。《周礼·夏官·校人》:“凡马,特居四之一。”郑玄注引郑司农云:“四之一者,三牝一牡。”按此指养马而言,廏牧之马,牝多特少。若驾乘则不拘,大抵特贵于牝。《史记·秦本纪》:”二十七年,伐南山大梓,丰大特。”
2.一头牛(羊)曰特。《礼记·王制》:“归假于祖祢,用特。”郑玄注:“特,特牛也。”有时一豕亦称特牲。详“特豚”。《左传·襄公二十二年》:“祭以特羊。” 3.三岁(四岁)兽。《魏风·伐檀》二章:“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毛传》:“兽三岁曰特”。郑玄注引汉郑司农曰:“一岁为豵,二岁为豝,三岁为特。”一说为四岁兽,《广雅·释兽》:“兽,四岁为特。”
4.用于祭祀的牲畜。《尚书·尧典》:“十有一月朔巡守,至于北岳,如西礼。归,格于艺祖,用特。”《国语·楚语下》:“天子举以大牢,祀以会;诸侯举以特牛,祀以太牢;卿举以少牢,祀以特牛;大夫举以特牲,祀以少牢;士食鱼炙,祀以特牲;庶人食菜,祀以鱼。”此义是“特”用作名词时最常见的用法,在中国祭祀等级中,按照等级从高到低是:大牢、特牛、少牢、特牲(特牛)、特豕、特豚等等。牢牛,就是最好的肉牛,属于第一等肉畜,高于羊,特牛比羊低一个等级,豕豚位列特牛之后,豕豚一般是指民用牲畜。
5.配偶。《诗经·鄘风·柏舟》:“髧彼两髦,实维我特。”《诗经·小雅·正月》:“不思旧姻,求尔新特。”
6.单身的人
《左传·昭公十四年》:“长孤幼,养老疾,收介特。”杜预注:“介特,单身民也。”
7.人名。《国语·卷九·晋语三》:“是故杀丕郑及七舆大夫:共华、贾华、叔坚、骓歂、缧虎、特宫、山祁,皆里、丕之党也。”
8.官名。《全刘宋文》:“永光初迁领军将军,景和初加特进左光禄大夫。”《全梁文》:“普通中历仁威将军,临川内史,金紫光禄大夫,大通初加特进,四年卒,年七十四,谥曰质子。”特为古代官位,属于“正一品加官”,是文臣中的最高阶官,相当于现今的国策顾问。
(二)形容词
独特义。《尔雅》:“特,独也”。《礼记·内则》:“君已食,彻焉,使之特馂。”引申出:
1.凡事物祇有一,谓之特。《礼记·礼器》:“圭璋特。”郑玄注:“圭璋特,朝聘以爲瑞,无币帛也。”《仪礼·士昏礼》:“其实,特豚,合升,蹄。”郑玄注:“特,犹一也。《吕氏春秋·拟顺论第五·分职》:“夫国,重物也,其不善也岂特宫室哉!”《周礼·夏礼·司士》:“司士摈:孤卿特揖,大夫以其等旅揖,士旁三揖,王还揖门左,揖门右。”
2.独生的苗。《小雅·正月》七章:“瞻彼阪田,有菀其特。”朱熹《诗集传》:“菀,茂盛之貌。特,特生之苗。”
3.突出的,杰出的。《秦风·黄鸟》:“维此奄息,百夫之特。”孔《疏》:“有子车氏名奄息者从穆公死也,此奄息何等大哉,乃是百夫之中特立雄俊者也。”
4.特别的。《庄子·内篇·齐物论第二》:“何其无持操与?”《国语·卷十八·楚语下》:“无有苛特权于神者。”后虚化为副词。《礼记·儒行》:“其特立独行有如此者。”《后汉书·班超传》:“臣超区区,特蒙神灵。”
(三)动词
匹配,匹敌义。《鄘风·柏舟》二章:“髧彼两髦,实维我特。”毛《传》:“特,匹也。朱熹《集传》:“髧,发垂貌。特,亦匹也。”
(四)副词
1.特地、特别。《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全汉文》:“淮南虽小,黥布尝用之矣,汉存特幸耳。”《宋书·刘道产传》:“凶寇,政绩既著,威怀兼举,年时犹可,方宣其用,奄至陨殁,伤怨特深,伏怜圣怀,愍惜兼至。” 2.只、仅仅。《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然建特不与皓和好往来。”《墨子·尚同下》:“是故古者天子之立三公、诸侯、卿之宰、乡长家君,非特富贵游佚而择之也。《管子·轻重乙第八十一》:“吾举兵而攻,破其军,并其地,则非特四万二千金之利也。”清钱泳《履园从话·收藏·元》:“黄子久与王叔明、倪云林、吴仲圭具为有元一代名家,惟子久清真秀拔,烦简得中,不特为三公之冠,实可越房山、松雪而上之。”
纵观演变历程,“特”字在《诗经》时代是用作名词的,“特”本义是公牛,由公牛引伸为两种含义,一指牲畜,由公牛引申为专指祭祀牲畜;一指人,由公牛引申为男性配偶。这两种引申是由个别到一般的发散型引申。[1]春秋战国时期,在许多文献中,出现了形容词和副词的用法,用如形容词,《庄子·内篇·齐物论第二》:“何其无持操与?“特”的意思是特别的,独特的。用如副词,《墨子·明鬼中》:“官臣观辜特为之”,“特”的意思是单独地。“特”的这两种用法一直沿用至今,用作形容词如“奇特”、“特产”、“特色”,用作副词如“特美”、“特好”、“特赦”。“特”表示“但、只”的意思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在《墨子》、《荀子》、《战国策》等多本著作中使用了该义项,后来该义项被“但”取代,在现代汉语中,“特”只表示特别的、非常之义。春秋战国以后,“特”主要用作形容词和副词,除了祭祀用语和诗歌的押韵、仿古,很少使用名词的用法,而且此后很少出现像系统的、详细的叙述祭祀礼节的专著,“特”很少用作名词。
二、《诗经》中“特”字探究
《诗经》中出现“特”的诗歌5首,共5处,分别为《鄘风·柏舟》、《魏风·伐檀》、《秦风·黄鸟》、《小雅·我行其野》和《小雅·正月》。
(一)《鄘风·柏舟》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毛传》:“特,匹也。”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注:特,犹仪也,故传亦训匹。《说文》:“特,朴特,牛父也。”段玉裁曰:“特本训为牡,阳数奇,引申之为凡单独之称。”按《方言》:“物无偶曰特。”《广雅》:“特,独也。”皆训特为独。特训独又训匹者,犹介为特又为副,乘为一又为
二、为四,匹为一又为双、为偶,皆以相反为义也。”[2]p166“实为我特”的争议较少,普遍认为此特字应训为配偶的意思,是一位少女要求婚姻自由,违抗父母之命的诗。根据特字的用法,训为配偶应是根据匹配义而来,男女相悦,两人颇为匹配,对于二者来说是唯一的,与我匹配的伴偶便是诗中的”实为我特”了。
(二)《魏风·伐檀》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这个“特”注家多从《毛传》:“兽三岁曰特”,解作成年的兽,此说未确。诗首章言“县貂”,次章“县特”,三章“县鹑”,三者并列,“貂、鹑”都是鸟兽专名,“特”不应独用泛称。这个“特”也应是兽名,当指公牛;因是狩猎之物,故不是家公牛而是野公牛。[3]邬玉堂先生在《考释“鹑羹”与“貆、特、鹑》中证“特”为公牛,还据上句的“不狩不猎”,而断定下句的“县特”之“特”必为“公野牛”,这与陈奂的“狩猎得兽”,“上章言貆,下章言特,特亦兽名也”异曲同工。《毛传》的“兽三岁曰特”,非为达诂。对”县特”的争议主要是训为《毛传》的”三岁之兽”还是具有具体意义的”野公牛”,根据前人的研究训为后者之义比较合理。
(三)《秦风·黄鸟》
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维此仲行,百夫之防。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交交黄鸟,止于楚。谁从穆公?子车针虎。维此针虎,百夫之御。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毛传》:“乃特百夫之德。”郑玄笺:“百夫之中最雄俊也。”马瑞辰注:“《柏舟》诗‘实为我特’,《毛传》:‘特,匹也。’此《传》:‘乃特百夫之德。’正训特为匹。匹之言敌也,当也,犹云乃当百夫之德耳。二章‘百夫之防’,《传》
[4]p390:‘防,比也。’郑玄笺:‘防,犹当也。言此一人当百夫。’”诗中的”百夫之特”具有争议的解释一是训为匹,二是从郑玄训为杰出的,从根据前后句义,特当为匹义最为合适。关于“实为我特”的“特”,王先谦《释文》云:“韩诗做直,云相当值也。”并引陈乔枞之详考诸籍而得出的结论:特、直、值、当、匹诸词同义。再联系《黄鸟》诗中“防”和“御”的训释,更以为“特”训“匹”不误。[5]
(四)《小雅·我行其野》
我行其野,蔽芾其樗。婚姻之故,言就尔居。尔不我畜,复我邦家。我行其野,言采其蓫。婚姻之故,言就尔宿。尔不我畜,言归斯复。我行其野,言采其葍。不思旧姻,求尔新特。成不以富,亦祗以异。
这是一首涉及婚姻纠葛的诗。《毛传》:“新特,外昏也。”求尔新特相当于说求而新匹。《释文》:“特本作犆”,其字又通作直。《释文》引《韩诗》:“实为我直”,云“相当值也”,正与《毛诗》作特同义,“相当”即相匹也。《尔雅》敌训为匹,又训为当,是其证矣。求尔新特与是《诗经·鄘风·柏舟》的实为我特有相似之处,均训为匹义遂引申为匹偶之意,再者从本义公牛也可推得之雄性的人也可为特。诗是男的指责女的不念旧日的丈夫,追求新的男子,古代社会妇女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较小,并且婚姻相违多是男遗弃女,所以解诗容易出现偏差。另《白虎通义·嫁娶篇》:“姻者,妇人因夫而成,故曰姻。诗云‘不惟旧姻’,谓夫也。”释诗中“旧姻”指丈夫无误,可作为“特”为男性配偶说之一助。
(五)《小雅·正月》
瞻彼阪田,有菀其特。天之杌我,如不我克。彼求我则,如不我得。执我仇仇,亦不我力。心之忧矣,如或结之。今兹之正,胡然厉矣?燎之方扬,宁或灭之?赫赫宗周,褒姒灭之!终其永怀,又窘阴雨。其车既载,乃弃尔辅。载输尔载,将伯助予!无弃尔辅,员于尔辐。屡顾尔仆,不输尔载。终逾绝险,曾是不意。鱼在于沼,亦匪克乐。潜虽伏矣,亦孔之炤。忧心惨惨,念国之为虐!(节选)
朱熹《集传》:“特,特生之苗。”俞樾《平议》:“特当为三岁兽名。...阪田之中有菀然之特,正见宗周既灭,田野荒芜。故继之曰:‘天之扤我,如不我克’也。”[6]关于有菀其特,诸家普遍观点相同,将特训为特生之苗。《毛传》:“菀,茂貌。”高亨注;“阪田,山坡上的田。”综观注解,在山坡上的田地里,长着茂盛的特生之苗,这里的特应作为名词,由特别、独特之义引申而来。《诗经》中的“特”字没有使用本字,大多为引申义。引申义是丰富词义的重要手段,也是造成多义词的主要原因。从词性关系看,《诗经》词义中的本义与引申义之间有两种情况。一是词义引申,词性不变。如由名词本义公牛引申出的“实为我特”中的配偶,二是词义引申,词性变化。如由独特义引申出“瞻彼阪田,有菀其特”的特生之苗。[7]
3、小结
《诗经》中的“特”字只占据“特”字使用功能的一小部分,但作为上古诗歌文献,在诗歌史和汉语史上对其中的字义进行探究具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追根溯源“特”字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的字,在现在的使用中,“特”多用为特别、特殊之义,而逐渐失去了本义公牛的用法。文字具有记事、表意的性质,随着时代的变迁,字义的变化是在所难免的。在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牛作为主要的生产工具和祭祀工具,被赋予了神圣的意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特字公牛本义的使用频率自然下降,取而代之的是更普遍性、通用性的引申义。由公牛到男性配偶到特殊独特,其间的义项是紧密相连的。在古代汉语中,有很多字的意思与造字之初表示的意思大相径庭,文字的用法也随之改变,人们用哪一个字来表示哪一个次的习惯,古今也有不少变化。如果某种古代的用字方法已被遗忘,但在某种或某些传世古书里还保存着,就会给阅读古书的人带来麻烦,并且古代文字在传抄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系列讹变,所以不仅要对古文字进行溯源探究,重视其原始的意义,也要参照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相佐证,还其本来的面貌,掌握了这些字的意思和演变历史对于我们理解古文有很大帮助。参考文献:
[1] 郭锡良等.古代汉语(修订版)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2][4]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9.3 [3]黄瑞云.《诗》中“特”考.西北大学学报[J],1984.1 [5]张俊之,龙晓琴.“特”训“匹”解[J].西昌学院学报2005.6 [6]钱玄,钱兴齐.三礼辞典[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 [7]迟文浚.诗经百科辞典.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1364 STUDY ON “Te(特)”in The Book of Songs Zhang Han(College of Literature,Harin Normal University,Harbin 150000,Heilongjiang Province,China)
Abstract: The word “Te(特)” in the Book of Songs has always been controversial in terms of literal meaning,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Te(特)” and the present meaning is also misunderstood and increased the difficulty of understanding the Book of Songs.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Te(特)”, extended meaning and the specific usage in the Book of Songs will help u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literature.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 we should further study the use, meaning and origin of “Te(特)” in poems.Keywords:The Book of Songs;Te(特);study 作者简介:张晗,女,硕士,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专业古典文献学,通信地址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邮编150025,常用电话***,电子邮箱275922598@qq.com
第二篇:诗经论文:《诗经》酒文化研究
诗经论文:《诗经》酒文化研究
【中文摘要】《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记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305篇诗歌,这些诗歌包含了春秋中叶之前人们的生活面貌、社会风俗、政治秩序等方面的场景,从这部作品几乎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的社会全貌。这正是这部书的价值所在。历代对《诗经》的研究可以说涉及的面宽而广,本文试图从《诗经》中酒这一角度出发来研究先秦时代的文化。全文主体部分共分三章。第一章主要是对《诗经》中涉及到“酒”的诗篇进行梳理。其中介绍了中国古代酒之起源,并详细梳理出了《诗经》中与“酒”有关的章句以及《诗经》中所记载的各种酒器。据笔者统计,《诗经》中涉及到“酒”的诗篇有35篇,《诗经》的105篇《雅》中,“酒”字出现50次,其中《小雅》74篇,出现“酒”字39次,《大雅》31篇,出现“酒”字11次;《颂》40篇中,“酒”字共出现6次。如此高的出现频率充分展现出了当时的酒文化现状。《诗经》中共涉及到大概16种酒器,通过对酒器材料的整理,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酒器的不同使用场合、不同种类和不同质地,反映出的是不同的文化韵味,尤其是显示出了森严的等级秩序。第二章主要从“礼”这一角度出发,对《诗经》所体现的酒文化进行论述。论文对《诗经》中的饮酒诗进行了简单的分类,笔者将其分为不具备礼仪性质的饮酒诗和十分讲究礼仪性质的饮酒诗两大类进行了论述。结合《小雅·宾之初筵》和《大雅·行苇》比较完整地再现了当时饮酒的全过程,并深入分析了《诗经》中所体现的乡
饮酒礼和燕礼。乡饮酒礼的是被用作赞美宾客,表达礼贤下士的思想,最主要的是在整个仪式中,充分发挥了礼的规范作用,有效地约束了众宾客在饮酒过程的言行举止。通过燕礼与乡饮酒礼的比较,可以看出,燕礼在很大程度上是从乡饮酒礼演化而来的,二者虽然相似但绝不是雷同。第三章主要探讨了《诗经》中的酒德文化。首先论述了《诗经》之前的酒德文化,周初统治者吸取殷人纵酒亡国的教训,周建立之初便积极实施戒酒的政策。《尚书·酒诰》篇的核心要旨,是引导人们用政治形态观念去审视饮酒活动,把饮酒行为与国家治乱现象相联系,并由此形成了国家政治生活中“饮酒亡国”论或“酒祸”论的基本酒德政治意识。在此基础上探讨《诗经》中所蕴含的酒德文化,《诗经》中对饮酒的态度已不像《尚书·酒诰》中那么严厉,在《诗经》中出现了一些“酒鬼”形象和一些具有酒趣意味的诗篇。但这并不是说“《诗经》时代”己无酒德可言了,相反“酒德”与“酒礼”互为表里,共同规范着人们的饮酒行为。具体表现在《诗经》酒诗在殷周孝性理念的感染下,更关注的是宴饮双方的人格和道德评价,这一标准制约着人们的言行举止,也为以后儒家以“礼”为行为准则的思想原型埋下了深远的伏笔。
【英文摘要】”Book of Songs” is the first collection of poems, including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to the record from the middle of the three hundred and five spring and poetry, these poems contain people’s lives before the middle Spring and Autumn landscape, social customs, political order, etc.scenes from this work is almost that time of dialysis to the social picture.This is the book’s literary value.History of the “Book of Songs” research can be said to involve the wide and extensive, this is trying to “Book of Songs” in the wine that perspective to the culture of pre-Qin era.The main part of the text is divided into three chapters.The first chapter on the “Book of Songs” related to “wine” to sort out the poems.Which describes the origin of wine in ancient China, and more came out of the “Book of Songs” in the “wine” relevant Chapters and the “Book of Songs” recorded in a rich and diverse variety of wine.According to my statistics, “Book of Songs” related to “wine” of the Psalms are 35, “Book of Songs” 105 “Ya”, the “wine” word appears 50 times, including “Xiao Ya,” 74, a “ wine “word 39 times,” Daya “31, a” wine “word 11 times.Such a high frequency of the wine culture was fully demonstrated the status quo.“Book of Songs” Communist involves more than 20 wine, wine by the collation of material, can draw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different types, different textures and different combinations using the occasion to reflect different forms of cultural flavor, in particular, shows a strict hierarchical order.The second chapter from the “gift” that perspective,the “Book of Songs” embodied in the wine culture were discussed.Papers of “The Book of Songs” in the poem were simply drinking classification, the author does not have to be divided into the nature of the drinking etiquette is etiquette nature poetry and drinking poems are discussed in two categories.With “Bin the beginning of the feast,” and the “reed” was more complete representation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drinking and blessing, and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Book of Songs” as reflected in this ritual, and Yan Li.This ritual is to be used more praise guests, courteous expression can be used for solid state such as Pong, but most notably in the ceremony,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ritual norms, effective restriction on the guests in the demeanor during drinking.Yan Li by comparison with this ritual, we can see, Yan Li Tai largely evolved from this ritual, but they will not be identical between the two.The third chapter focuses on the “Book of Songs” in the German wine culture.First with the Xia, Shang and Chou dynasties folk discusses the “Book of Songs,” the wine before the German culture, weekly drunken Yin Dynasty rulers learned the lessons of subjugation, Zhou Jianli the beginning of the alcohol policy will be actively implemented.“Book·Wine Patent,” the core thrust of articles is to guide people to
examine the concept of a political form of wine affairs, the phenomenon of drinking behavior is linked with the national order, and disorder, and thus 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political life, “drinking subjugation” of or “alcohol abuse” of German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the basic wine.On the basis of “Book of Songs” contained in the German wine culture, “Book of Songs” feature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of German wine is full of human relations and ethics approval and recognition of one God.【关键词】诗经 酒礼 酒德
【英文关键词】Book of wine gift wine Germany 【目录】《诗经》酒文化研究4-6Abstract6-7
摘要
第一章 《诗经》中
第二节
引言9-11的酒描写11-26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酒11-14《诗经》中的酒14-18第三节 《诗经》中的酒器18-26
第一节 礼的起源第二章 《诗经》酒礼文化研究26-4126-28第二节 从《诗经》中的饮酒诗看饮酒礼28-41
二 从《宾之初筵》和《行一 《诗经》中饮酒诗的分类28-32苇》看饮酒礼32-35四 《诗经》中的燕礼41-46
三 《诗经》中的乡饮酒礼35-3838-41
第三章 《诗经》酒德文化研究
第二节 《诗第一节 《诗经》之前的酒德41-43
结语46-47经》中的酒德43-46参考文献47-48
附录48-5250-5253
一 主要参考书目48-50后记
52-53
二 主要参考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第三篇:中特专题
中特
二、专题研究题
1、我国审批制度改革的历程和成就、问题
历程: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随着整个国家市场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而渐进发展的,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阶段一:1979年到1982年。主要围绕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力分配问题展开。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政府所进行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中央的权利下放。一方面,扩大了地方的计划管理权;另一方面,扩大了企业自主权。这一时期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还没有摆脱传统管制型政府的思维模式,改革仍然在计划经济的审批制度圈子里徘徊。(2)阶段二:1983年到1988年。将重点放在下放权力、减少审批层次上,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调整行政组织结构,精简国家机关的公务人员等目标。(3)阶段三:1993年到1997年。主要侧重于经济领域。1993年3月召开的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强宏观调控和监督部门,强化社会职能管理部门,减少具体行政审批事务和对企业的直接管理,要坚决把属于企业的权力下放给企业,把应由企业解决的问题,交由企业自己去解决。(4)阶段四:从1998年至今。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入广泛而深入的发展阶段,在历次行政审批改革的基础上,本次改革注重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变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实现政企、政事、政社分开,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地方政府也在此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成就: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积累了丰富经验。
(1)健全机构 清理项目。为适应国务院机构改革的需要,取消了原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由监察部牵头、中央编办和发展改革委等12个部门组成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对国务院部门的审批项目先后进行五轮全面清理,逐项进行审核论证。在工作中,坚持把取消调整审批项目同促进政府部门有效履行职能结合起来,坚持与投资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事业体制等方面改革有机结合,坚持完善审核论证程序,广泛听取意见。在取消、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同时,对国务院部门拟新设的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了严格把关。目前已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新设行政审批项目审查论证机制。(2)健全制度 加强监督。全国已建立行政审批配套制度8000余项。目前,以行政许可法为核心,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相配套的行政审批法规制度体系已基本建立。各地已建立政务服务中心2800多个,省、市、县、乡联动的政务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十年来,我国加强纪检监察机关及其派驻机构对审批权力的监督,对违法设立审批等违纪违法行为,坚持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督促有关部门主动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的监督。(3)改进方式 提高效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都产生了广泛的积极影响。加快了政府职能转变,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有所改变;推进了依法行政,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行政审批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加强了政府管理创新,坚持把推进政府管理创新作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减少政府工作流程、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提高行政效能,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廉政建设,进一步健全了行政职责体系和问责制度,遏制了滥用权力、以权谋私等违纪违法行为和腐败现象蔓延,推动了政府反腐倡廉建设。
存在问题:(1)权利分配问题导致行政审批权难集中,其实质是部门利益、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博弈。(2)审批授权问题导致改革难实施。主观上:部门领导不愿削弱自身权利;客观上:法律法规、行政问责、监管制度不健全,窗口工作人员资质参差不齐,领导不敢下放权利。(3)上下不对应问题导致改革难推进。从省一级到县一级都在进行改革但工作基本上是处于单干状态,上下不对应缺乏统一领导与指挥,缺乏规范性和可操作性,难以实现上行下效。(4)行政审批事项界定的标准不统一导致改革难彻底,主要表现在对非许可的行政审批事项上,具体表现为:事项不清、设定权限混乱、审批期限不明确、审批的自由裁量权过大、审批方式不规范、缺乏有效的法律责任约束等。
解决:1.进一步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2.切实加强对行政审批权的规范和监督3.做好取消、调整和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的落实工作4.建立和完善《行政许可法》的配套制度
5.清理规范和培育发展社会团体、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
2、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历程和成就、问题
历程:收入分配改革的历程以改革开放为分水岭分为两部分:(1)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的收入分配制度是一种根据个人劳动差异分配基本生活消费品为主要内容的分配制度。超过基本生活消费品的部分采取福利分配的方式。这种分配方式下的特色是平均主义,个人收入差距不大。(2)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收入分配制度。1978-1987中共十三大召开,恢复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的阶;1987-1992中共十四大,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方式阶段,1992年兼顾效率与公平,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十五大提出的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分配制度 ;十六大提出的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十七大及其之后的改革 :08年个税起征点1600调至2000,09年出台《关于加强收入分配调节的指导意见及实施细则》,10年个税起征点2000调至3500,12年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抓紧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成就:(1).建立并实施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
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2)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相适应,建立了微观自主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个人收入分配新体制。微观自主:家庭联产承包,绩效工资等 ;宏观调控:个人所得税,住房公积金,新型合作医疗,免费九年义务教育等 初步建立起微观自主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个人收入分配新体制;(3)广大居民的收入状况得到显著改善,1978-2008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至1.578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至4761元;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至4007万。
问题:收入的不平衡性,收入差距过大,社会的贫富差距突破了合理的限度也已是不争的事实。突出表现在收入份额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高低收入群体差距悬殊等方面,现行收入分配体制不完善是导致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初次分配秩序混乱,主要表现在:行政力量在初次分配领域仍然发挥作用;垄断行业以垄断地位获取垄断利润;国家在初次分配领域的宏观调控缺失;
二、再分配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税收制度不健全,限制政府进行收入再分配;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加速收入分配差距扩大。
3、我国人权保护的历程和成就、问题
新中国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经济发展和依法治国,也不断推进了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中国人权的发展已经进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最好时期。纵观我国人权保障经历了这样一条发展道路:
历程及成就:
1978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被认为是中国人权保障新“原点”;1982第四次修改宪法,在宪法中列举了28种公民权利;1991年,国务院有发布首份“人权白皮书”,从此人权被称为“伟大的名词”;2004年,我国首次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正式写入宪法,使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国家根本大法的一项基本原则;2007年,把“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内容写入党章,十七大报告中赋予公众知情权,参与权等多种新人权;2009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这是中国政府第一次制订以人权为主题的国家发展规划;2012年6月11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12-2015)年》,这是中国政府第二次制订以人权为主题的国家发展规划,这个计划对今后四年中国人权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作出了规划。
问题:司法领域人权保障不完善;人权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立法方面还存有空白;部分基层领导干部及执法人员对保障人权方面认识不足,侵犯人权现象时有发生;对弱势群体的救助法律规定不够具体且措施不得力;保护人权财政投入不足
完善途径: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约束政府权力,形成有限政府;推进司法改革,谋求司法独立,实现司法公正;建立专门人权机构;加强国际人权对话与合作,尽快批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加强对干部和执法人员人权保障的教育
4、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问题和趋势
问题: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尚未形成;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包括有效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尚不健全;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还不到位;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社会治安、应急管理等公共安全体系尚需加强;群众根本利益问题的解决方式;地方和基层社会管理责大权小问题
趋势:
从片面到全面:在思想观念上,要实现从片面重经济建设轻社会管理,向更加重视社会管理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转变
从管理到服务: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社会管理要着眼于增加社会活力,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实现从“管理管控”到“寓管理于服务”的转变
从一元到多元:在管理主体上,要实现从重政府作用、轻多方参与向政府主导型的社会共同治理的转变
从控制到协商:在管理方式上,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要求,实现从重管制控制、轻协商协调向更加重视协商协调的转变
从事后到事先:社会矛盾和问题实现从重事后处置、轻源头治理向更加重视源头治理的转变,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有效性
从简单到综合:实现从简单重行政手段、轻法律道德向多种手段综合运用的转变。
5.我国反腐败的历程和成就、问题
腐败是指掌握公共权力的组织和个人以对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用而达到谋取私利的目的的行为。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腐败问题依然存在,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而已。
1、历程:
第一阶段:轰轰烈烈反腐期 大致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后至十一届三中全会。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更是出台多项措施打击和惩治腐败。第二阶段:腐败滋生蔓延期大致发生在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后到八十年代中后期。由于对内改革、对外
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在经济领域里开始了体制改革,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体制推进。腐败主要表现在商品、信贷和外汇等“商品流量领域的腐败。”腐败现象在这些行业或领域及一般经济管理部门开始出现并蔓延起来。第三阶段:腐败泛滥期大致发生在九十年代初期至本世纪初期。由于这一时期我国已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在经济领域里已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但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和不完善,使得腐败分子有了可乘之机,钻制度的漏洞,“权力”往往与“资本”结合在一起,利用制度上的漏洞疯狂地聚财敛财。而对腐败的打击则是采取“摸着石头过河”,多是被动的、防御性的。第四阶段:腐败分子开始受审的高峰期在进入新世纪后,国家明显的加大了反腐力度,开始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理论来指导反腐败斗争的实践。《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党纪国法相继出台,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确定了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方针。
2、中国反腐现状:腐败现状特点:腐败范围越来越广。腐败分子职位越来越高。窝案、串案明显增多。“隐性”腐败现象普遍存在,勒索型腐败现象大量上升。
取得成就:
(2)依法查处了大量的违法违纪案件,捍卫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2)在战略上反腐败的斗争实现了三个转向:由被动防御转向主动进攻;由事后监督转向事前监督,由群众运动反腐、权力反腐逐步转向制度反腐,依靠制度创新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的滋生和蔓延。(3)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反腐倡廉的路子,并形成了共识: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从而,基本建立起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4)纪检体制改革取得了较大进展。一是地方纪委虽然仍由同级党委领导,但不再强调以同级党委领导为主,二是组建了专门的巡视机构和巡视队伍;三是对各部委派驻机构实行了统一管理,直接领导。这使纪检查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大大增强,纪检查机构在反腐败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5)反腐败的十大具体措施得到贯彻和落实。(6)加强国际合作打击跨国腐败行为取得很大成效2003年中国人大批准了由140多个国家缔结的《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从而奠定了与各国联手打击外逃贪官的国际法基础。(7)群众对反腐倡廉的满意度逐步提高。存在问题(中国目前的反腐形势)
(1)腐败“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中国每年实际发生的腐败案件,大大高于最后得以处理的案件,而且这个“呆账”仍在以一定的速度积累。(2)窝案、串案、集体腐败越来越多。(3)贪官外逃和资本外逃十分猖獗。(4)外企腐败严重。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华跨国企业逃税总额每年高达300亿元。目前中国已批准成立40多万家外资企业,相当数量的外企通过各种手段逃税和避税,造成账面上大面积亏损。(5)腐败分子前仆后继,顶风作案突出。尽管反腐力度在不断加大,但顶风腐败十分突出。(6)“一把手”腐败。
(7)徇私渎职的腐败行为相当严重。因循私渎职和官僚主义等,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由行政腐败直接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和直接经济损失数百亿元。(8)腐败向各个行业蔓延,发案部位网状延伸。由传统的单位内部犯罪,演变为带行业、系统特点的犯罪;由原来的主要是生产、生活原料领域犯罪,发展到主要是生产要素领域犯罪;由以往主要是一般行政管理部门发案,蔓延到主要是党政领导机关、司法机关和掌管人财物的要害部门发案。(9)腐败形式花样翻新。犯罪集团和腐败分子打着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旗号,用表面合法的形式掩盖其腐败行为。反腐败的难度和成本很大。反腐对策建议:
以制度建设打开反腐败局面(1)、匡正选人用人不正之风,改革干部人事制。一是用民主和竞争原则完善干部选
拔任用制度。二是建立健全公职人员的资历和绩效晋升制度。(2)完善对权力的有效监督一是使各种监督力量达到总体协调。二是强化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以权力制约权力。三是尽快建立财产申报制度。四是实行垂直管理体制和“零容忍”的原则。
以法制保障反腐反腐倡廉,教育是基础,监督是关键,法制是保障。
1完善法律体系坚持以法制反腐的首要前提是有法可依。2严格执法:加快新闻立法,充分利用网路力量舆论监督本身是一种“普遍的、无形的、强制的力量。
6.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历程和成就、问题
历程:(一)第一阶段:1949—1956年,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创建与确立
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经历了两大历史事件,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二是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本阶段主要成就其一,确认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使民主的主体最大限度地扩展至全体人民;其二,创建了一系列有利于民主政治发展的政治制度和政治规范,并扎实地推进民主参与的实践;其三,初步建立了人民民主国家的法律制度体系,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起到了较好的保障作用。(二)第二阶段:1957—1966年,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出现偏差和失误。由于新中国的政治制度萌芽于革命战争年代,形成于建国初期的大规模群众运动和社会改造过程中,并强烈地受到苏联的影响。在国际国内政治形势影响下和“左”的思想的干扰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也经
受了冲击。政治上高度集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面临严峻的考验。(三)第三阶段:1966—1976年,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陷入混乱和遭到破坏。这一阶段是毛泽东亲自发动和领导“大民主”运动阶段,也是“为民作主”代替人民民主阶段。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受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使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曾一度停滞不前,甚至导致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的衰败(四)第四阶段:1976—1997年,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得到恢复。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又可以分为几个时期,即1976年10月至1978年11月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恢复和重建时期;1978年12月至1989年4月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时期;1989年5月至1997年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继续推进与深度发展时期。(五)第五阶段:党的十六大至今———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稳步前进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大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通过深化改革和体制创新,从党内监督、人大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以及舆论监督等多个方面,建立、健全了对权力运行的民主监督机制,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呈现出一派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主要成就
1.建立和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是具有最广泛基础的民主制度。
2.建立并逐步加强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54.9)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是人民当家作主, 行使管理国家事务权力的基本形式,因此,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设是我国民主政治的基本建设。
3.开创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4.确立并基本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5.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完善民主制度建设政治体制改革的长远的总方向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新的政府职能体系已初步形成,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6.拓展基层民主建设, 健全公民权利保障制度
基层民主建设和保障公民权利是密切联系的。我国的基层民主制度主要包括农村的村民委员会、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国有企业中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我国在大力拓展基层民主的同时, 还特别注重加强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制建设。近年来, 国家建立了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 统一管理养老、医疗等方面的社会保险;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障和社会救济制度、扶贫制度;建立个人生活保障线, 切实保障的生活水平;对未成年人、妇女、残疾人、老年人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法规, 保护这些人的基本权利。
7.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同时, 加强法制建设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同时, 注重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取得了重大成就。第一, 保障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法律框架已经形成。第二, 我国的司法制度和司法机构日趋完善。第三, 法律服务业有了长足发展, 公民的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依法治国已成为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主要问题:
(一)认识上的误区与民主建设的实践之间的矛盾:一是相当一部分干部和群众对民主政治的意义和价值认识不足,存在民主工具化、手段化倾向,没有从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目标的高度上来认识,从而导致实践上的偏差。二是对我国民主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思想认识不足,把民主政治建设看得过于简单化和理想化,使得主观脱离客观,缺乏严肃的理性思考。三是对西方国家民主,不是盲目追寻就是一概否定,对民主在我国的运行没有一个科学的态度。四是民主意识比较薄弱,公民参与意识和意愿不强,参与能力水平不高。
(二)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与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性的矛盾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就其人民当家作主的实质而言,有着巨大的优越性。但政治体制高度集权的弊端以及与此相联系的臃肿庞大的党政机构、等级授权的干部制度、林林总总的官僚主义、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还没有根除,民主制度化、法制化的任务还没有彻底完成,人治的局面还没有完全改变。民主政治建设中还存在着重实质民主、轻程序民主的问题,注重民主的内容,忽视民主的实现形式,加大了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难度。
(三)民主主体的广泛性和真实性的矛盾
我国民主政治的主体具有广泛性,但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人民政治参与能力严重不足;城市基层参与机制还不健全,居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渠道不畅通;企业职工民主管理缺乏力度,特别是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在职工参与民主决策和管理方面缺乏制度规定。《宪法》和法律所赋予公民的民主权利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差异,妨碍着一些民主措施的有效落实,这些不足都影响了人们诉求的表达、权利和利益的实现。
(四)公民政治权利的多维与监督缺位的矛盾
在民主实践中,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缺乏具体法律保障。在监督方面,由于体制的原因,民间组织力量薄弱,法规不完善,权利监督机构不健全,新闻舆论监督缺乏操作性,人大和政协存在“虚位化”倾向,监督往往只停留于搞调查、听汇报、作批评、提建议,因而弹性大、刚性小。监督机制虚置,政治监督不到位,难以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这也是腐败现象发展蔓延的体制机制根源。
四、原因
我国是在经济文化不发达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尽管我们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距离高度民主还很远,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并不理想。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经济原因——经济基础不发达
民主政治的发展必须以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作为前提和基础,与现代政治文明相适应的公平、效率、竞争、民主、法制等进步政治理念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和派生产物。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我国生产力落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发育还不成熟,整个社会缺乏发展民主政治所需要的物质技术手段,限制了公民现代政治观念、政治意识的生成,影响了公民的政治参与,影响着民主政治的真正实现。
(二)政治因素——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总的来说还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的,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的。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一些具体制度还存在着弊端,与经济体制改革相比,政治体制改革显得严重滞后。权利过于集中,社会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司法缺乏独立性,行政管理体制中仍存在层次过多、职能交叉、人员臃肿、权责脱节和多重多头执法等问题。
(三)制度因素——民主制度不健全
制度建设是扩大人民参政、促进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根本保证。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好的,但是一些有关民主践行的具体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缺乏操作性,存在人民群众民主权利行使空间小、落实难的问题,民主政治的制度建设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主政治的发展。在法制建设方面,法制不完备,法制意识薄弱,重人治、轻法制的现象突出,经常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或者以权代法、以权压法、以权乱法等不良现象,这些问题同样也制约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启示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保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健康发展
(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理论研究,同时必须充分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
(三)必须用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
(四)切实推进我国的公民意识教育,以奠定必要的人文基础
(五)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Add:如何正确认识目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问题
总结几个原因:市场经济发展;收入机制不完善,如灰色收入;垄断——认为造成不公平竞争;个人能力或努力程度的不同;西部农村基础弱
一、知识题复习提纲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根本动力
2、四个尊重的内含
3、深化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方针和途径、举措
4、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5、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6、自由、平等与民主的关系是什么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意义
8、如何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9、党的建设的五个方面内容是什么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四篇:中特理论与实践研究(整理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第〇讲、导论
1、请你谈谈对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的认识和理解?
Answer:①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就是指在完成和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这一新的伟大革命的基础上,续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篇章。②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必须把握两大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指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指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前一任务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政治和历史前提;后一任务是前一任务的最终目的,也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物质要求。这就必然要求中华民族在近代主要是完成前一任务,在现代主要是完成后一任务。这两大历史任务息息相关,不能分割,并统一于解放和发展中国的社会生产力之中。③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应当展望和把握未来中国的发展前景。两个一百年,即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这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两大历史任务的继续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④牢牢把握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要清醒认识我们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特。
2、请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谈谈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Answer:①中特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特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特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特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特的特点和优势。
②中特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者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统一于中特的伟大实践之中,并随着实践而不断发展和完善,三者分别反映了中特的实践形态、理论形态和制度形态。坚持和发展中特应做到坚持和拓展中特道路,坚持和丰富中特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特制度。
③坚持和发展中特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只有坚持中特才能谈得上发展中特,也只有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中特,才能更好地坚持中特。④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坚持、丰富和发展中特,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解决好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在引导和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特。
3、试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优”在何处? Answer:(1)“特”在哪里:中特是一种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都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基于中国国情自主探索的结果。其“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经济方面,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政治方面,实行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治;③文化方面,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前提下,采取保证文化多样性发展的体制;④社会方面,大力开展社会建设,培育和规范各类社会组织,构建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社会运行和管理机制;⑤在实践中,中特形成了顺应人类社会发展潮流和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发展格局。
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1、请谈谈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和认识。
Answer:①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中国共产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但尚处于不发达阶段,是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②这是因为:第一,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第二,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第三,我国的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第四,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因而,我们始终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③总之,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④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罕见。⑤这“三个没有变”和“三个世所罕见”是对中国基本国情的清醒定位和科学认识,是准确观察问题、作出正确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开,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Answer:①当前,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但以高耗能、高污染为典型的结构性问题仍然突出,资源、环境约束压力继续加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繁重而紧迫。高增长掩盖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在我们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②中国多年来实行渐进式改革,容易改的已经基本上都改了,下一步改革进入了攻坚克难阶段,因此就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从这个意义上说,“躲不开,绕不过”是当前改革的典型特征。③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针对新阶段的改革深化,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找准深化改革方向的突破口,明确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不失时机的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创新。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是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世界上没有先例可以借鉴,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搞如此大的改革,肯定会存在一定的曲折和阵痛,不能因此就放弃改革,要在稳定的基础上抓发展,促改革。改革必须要有大局意识,我们的问题是历史积累下来的问题,不可能一夜之间全部解决。
3、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科学分析新形势新任务的基础上,再次强调“我国发展仍将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请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的。Answer:(1)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在深刻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明确提出21世纪头20年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2)作出这一重大判断的依据主要在于:①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中国发展。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人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中国已经拥有了更多的机会和实力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并且创造竞争新优势。②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随着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已经为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更加成熟。经过长期努力,中国共产在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重大的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和制度成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不断完善,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
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请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制度的角度,分析这些成就取得的根本原因?
Answer:①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③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结构加速调整,同时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改变。请结合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针对中国目前的情况,谈谈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的出路是什么? Answer: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具体包括:①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②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方式的重要支撑。③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④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⑤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3、有人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引进了大量外资。要保持经济快速发展,仍然需要引进外资,只要能引进外资,就能够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请谈谈要保持经济快速发展主要靠什么,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
Answer:①我国要保持经济高速增长,最根本的是要靠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一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二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三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四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②进一步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一是继续推进对外贸易增长。二是继续坚持“引进来”。三是实施“走出去”战略。四是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
第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1、请结合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历程,谈谈对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理解和认识。
Answer:①中国的政治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优势,其本质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②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的国体即国家的性质,奠定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组织形式。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原则。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也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政治协商是中国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是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制度保障,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关键是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⑤综上所述,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2、请结合我国应对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及成功举办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Answer:(1)判断一种政治制度是否优越,不能从任何理念、原则或框框出发,而只能从实际出发,坚持实践的标准。(2)主要看两方面:一是在社会常态方面,能否保证经济社会较快、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二是在社会非常态方面,能否保证对各种突发事件和危机作出及时、有效处理,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3)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我国的政治制度是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制度;②我国的政治制度是人民利益至高无上的制度;③我国的政治制度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④我国政治制度是组织高效的制度;⑤我国的政治制度是开放的制度。
3、有人认为,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而政治的改革和发展却相对滞后。请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的。Answer:(1)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取得了新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这证明了中国政府是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能干大事的政府。(2)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我国在政治体制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其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①把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稳定对立起来的固有思维模式的影响。②始终没有摆脱姓“资”姓“社”的困扰。③政治体制改革往往是缺乏具体步骤的规划设计。④政治体制改革最大最直接的阻力来自权力主体。(3)因此,要破除那种把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稳定对立起来的本末倒置的“伪稳定”观,理直气壮地、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目前亟需解决的,是需要干部阶层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按照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勇于牺牲既得利益。第四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1、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请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
Answer:①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更好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主要作用。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主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2、现实生活中,有人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经济成分多样化,指导思想可以搞多元化。也有人提出,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利益关系多样化,社会思想、价值观念日益多样化,就可以搞指导思想多元化。请对上述观点作出评析。
Answer:①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②虽然多种所有制并存,多种利益主体的存在,必然会出现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但是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并不等于指导思想就可以多元化。③社会思想的多元化和指导思想的一元化,是不同层次的问题,前者是指现实社会中各种思想存在的状态,后者是指这个社会占支配地位的思想。社会思想的多样并不等于这个社会占支配地位的思想就要多元,社会思想的多样化并不排斥意识形态领域的有序化。④在任何国家和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价值观和指导思想都是由其起主导作用的经济基础决定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公有制占主体的前提下进行的,经济成分多样化没有也不能改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道路,这就决定了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只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⑤因此,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统一起来,在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前提下,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引领、整合社会思想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3、有人提出,发展是硬道理,提高国家软实力也是硬道理。请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的。
Answer:①确实如此,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②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而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就是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说,只有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才能占据文化发展的制高点,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③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继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必须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必须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必须大力推进文化创新。④同时我们还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创新对外宣传方式方法,增强国际话语权;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⑤只有努力做好这些,才能真正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从而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和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
第五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1、中共十七大提出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请结合实际,谈谈为什么要把社会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Answer:(1)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其总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社会和谐是对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精辟概括,这既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是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3)这是因为:①社会和谐发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发展的优势。②社会和谐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阶级社会的根本区别。③社会和谐是符合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④社会和谐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取向。
2、改善民生问题是社会建设的重点,当前,就业难、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等成为改善民生中最紧迫的问题。请谈谈解决这些问题的意义和途径。Answer:(1)改善民生的意义:①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价值追求。②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紧迫任务。③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根本目的。(2)改善民生的途径: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为本,实现人民的愿望,把改善民生,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②加大政府财政对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事业等有关民生方面的投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③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是有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问题,也是改善民生的重大问题。④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3、当前在如何解决贫富差距拉大问题上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应该把着力点放在持续发展经济上,只有经济发展了、蛋糕做大了,才有能力解决贫富差距问题;另一种认为,应把着力点放在完善分配体制上,只要分配公平了,蛋糕分合理了,就能缩小贫富差距。请结合实际评述上述观点。
Answer:①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都不利于经济的发展。②从长远来看,实现财富增长最大化和分配公平化两个原则的相统一,是衡量社会进步与和谐的一个重要标准。③追求财富增长的最大化,即把蛋糕做大;追求分配的公平化,即把蛋糕分好。蛋糕做大是前提,蛋糕分好是基础,这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④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对于现在收入差距拉大的状况,我们既要看到问题的严重性,又要看到这是改革发展前进中的问题。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蛋糕”不断做大、切“蛋糕”的方法越来越科学合理,收入差距一定会逐步缩小,共同富裕的目标也一定能够实现。
第六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1、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Answer:(1)第一,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第二,这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第三,这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2)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以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理论上人们都知道,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在遇到实际问题时,不少企业、直至有的地方政府还是认为发展经济是最重要的,环境污染的问题等经济发展了,有经济实力再进行治理。你认为这些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真正把保护环境落到实处? Answer:(1)“先污染后治理”在我国规模发生的原因:①技术与经济因素形成的“门坎”是“先污染后治理”的动因。②认识上的滞后性和行动中的惰性,是“先污染后治理”存在的又一原因。③行政把关不严使污染企业得以创办。(2)为把保护环境落到实处:一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二是推动节能减排,三是发展循环经济,四是加强宣传教育,五是完善体制机制。
3、气候变化问题是国际热点问题之一,请你谈谈你对解决这一问题的认识?
Answer:①环境问题具有公共性、后发性和不可逆性,一旦产生环境危害,往往很难控制,最终将危及全球所有国家。保护环境是全人类的共同使命。②解决全球环境和气候问题必须加强全球合作,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一国际上公认的解决全球气候问题的基本准则,在环境利益和责任特别是历史责任和现实责任分配方面作出安排。③中国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十分重要的建设性力量,应坚持同国际社会加强合作,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保护全球环境和控制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
第七讲、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1、在“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等成为热门词汇的同时,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也在思考,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执政成就,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在成立90多年、执政60多年的今天依然充满生机和活力。请谈谈你的看法。Answer:(1)中国共产党执政60多年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①执政后一直领导中国人民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致力于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②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的命运。③把改革、发展与稳定结合起来。④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2)中国共产党在成立90多年的今天依然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①坚持为人民谋利益是中国共产党获取生机和活力的基础。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地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获取生机和活力的关键。③坚持正己和改革是中国共产党生机与活力旺盛的重要条件。
2、请结合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新考验,谈谈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Answer:(1)①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正确应对面临的严峻挑战、顺利完成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现实需要。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前苏联、东欧国家共产党丧失政权的惨痛教训给我们的历史启示。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迫切要求。(2)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既有思想观念和执政理念的不适应,也有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不适应,还有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等方面的不适应。所以,我们必须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3)总之,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是人民的要求。我们必须站在全局和时代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Answer:①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②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③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④必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⑤必须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第八讲:当代中国与世界
1、目前,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结束,但其影响将极为深远。你如何看待当今世界发展的新变化? Answer:(1)人类进入21世纪,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环顾全球,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国际局势呈现出新的特点:①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②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③科学技术酝酿新突破。④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⑤人类共同安全问题日益突出。(3)总之,世界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安全等方面的新变化,必将推动世界范围内生产方式以及人们生活方式进一步发生深刻变革,进而引发全球经济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化和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
2、冷战结束后,国际上关于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有各种不同的评论和预测,“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等各种论调反复出现,仅“中国威胁论”就演变出“中国人口威胁论”、“中国核威胁论”、“中国环境威胁论”等各种论调。你如何认识和评价国际范围内关于中国的各种预测? Answer:(1)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知存在很大的差异,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两种看法:一派观点认为,中国能成功实现崛起,中国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因而提出了“中国机遇论”、“中国贡献论”等;另一派观点认为,中国的崛起将挑战现存的国际秩序,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因而提出了“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等论调。前一派观点对中国持乐观、积极和赞赏的态度;后一派观点则对中国持怀疑、消极甚至批评的态度。(2)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和社会主义国家,只要中国继续发展,依然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有关中国的各种论调就会继续存在,新的奇谈怪论就会不断涌现。(3)然而,对中国的消极言论在西方仍有较大的市场,它影响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外部环境,我们要正视这些论调,采取积极的对策。为此,我们要:①建设好自己的国家,实现中国的和平发展;②努力构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更大的贡献;③加强对外宣传与交流,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3、2011年9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阐述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总体目标,对外方针政策、历史必然性和世界意义。请结合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的主要内容,谈谈你对中国国际战略的认识。Answer:(1)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中国共产党紧扣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顺应历史潮流,提出了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国际战略构想,并阐述了实施这一战略构想的基本原则。(2)中国国际战略构想的基本原则:①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②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③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④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⑤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3)当代中国的对外方针政策:①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②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③秉持积极有为的国际责任观。④奉行睦邻友好的地区合作观。(4)中国和平发展道路:①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②在强调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的同时,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借鉴别国长处;③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寻求与各国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④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5)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最鲜明的特征:科学发展、自主发展、开放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
2015年1月4日(王宜政)
第五篇:诗经中的爱情观
《诗经》中的爱情观
关键词:《诗经》爱情观(纯真 美好 坚贞不渝 理智 道德 积极 健康)
前言: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向往和追求,爱情是人类特有的感情,是一种自发的不由自主的情感冲动,同时也是个体的一种自我选择。《诗经》作为遗留了2000余年的一部巨著,是中国唯一一部脱去了脂粉与俗气的爱情文学圣典,留下了许多古代社会青年男女爱情的印证。《诗经》中描写的爱情,感情真挚自然,质朴纯真,是个体生命本能的情感流露。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纯真的人类美好情感的讴歌。
然而到了宋代,理学观念的深化人心,男女爱情的禁忌是越发的多了男女授受不亲。程朱理学的诸如“饿死是小,失节是大”的种种贞操观念,体现了“存天理,灭人性”。它在人心理、尊严和自由上都造成某种程度的扭曲。可以说在封建社会,这也算是禁欲的一个标准了。
统治阶级为了深化自己的统治,愚弄压制臣民,制定了条条戒律。中国历史悠悠千年之长,封建社会的压抑沉重的枷锁,网住人的躯体,却不能遮住人的眼睛。然而爱情是不分时间和空间的,不是因为社会有了制度才分出不同的爱情,爱情本身就存在,制度只制约了人们的表达方式。纯真的爱情自古就一直在被人们追寻„„
正文:
一、关于《诗经》中的爱情诗
《诗经》中的爱情诗, 紧贴现实生活, 不作无病呻吟, 歌咏了礼制完善之初时周代社会男女交往的清纯、自然和本性。感情真挚自然, 毫不掩饰地歌唱了心中对爱情的渴望,是个体生命本能的情感流露,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的强烈追求。热烈而浪漫。清纯而自然,对爱情的表达既大方又泼辣,又不失含蓄和浪漫。
但正因为《诗经》中有太多对爱情露骨的直白,古代许多儒学家们,往往将《诗经》说成是“淫诗”,认为其内容有伤风化,从传说中孔子删诗以来,在中国文学史上,对《诗经》中情诗的评价就有许多分歧,甚至到现在还是说法不一。古代认为《诗经》为淫诗的评论家声称是以孔子的话为依据,其实是他们歪曲了孔子的话,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了孔子。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证篇》),这是他对《诗经》的总的评价。对于具体诗篇,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这说明他认为“诗三百”都是思想健康的作品。因此,孔子很重视《诗经》在教育、政治活动等方面的作用,所以其实孔子对《诗经》是给予充分肯定的。
南宋的朱熹则对《诗经》中的这些爱情元素予以了比较强烈的谴责,他为了维护封建伦理道德,采取了主观唯心主义的态度来解说《诗经》。在他眼中,《诗经》中郑卫描写爱情、婚姻的诗几乎都是淫诗。他在《诗经集传里》说:“郑、卫之乐,皆为淫声”,如他评价《邶风·静女》:“此淫奔期会之诗也”。对《卫风·木瓜》,他则说:“疑亦男女相赠答之辞,如静女之类。”意思说它是淫诗。他虽然承认它是爱情诗,但又以淫诗否定了它。
明清以来,有些研究《诗经》的学者,他们虽然没有摆脱封建礼教和婚姻制度的桎梏,但他们开始对南宋时期那种把《诗经》中描写爱情的诗一概视为“淫诗”加以排斥感到不满。许多学者在研究《诗经》时,已开始把郑、卫之音与郑、卫之诗歌分开,从而给予了《诗经》中的情诗以肯定评价。由于他们世界观的局限,他们只肯定了其中的一部分描写爱情的诗篇,把另外一部分仍然归于“淫诗”之列,但相比前人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了。到现在,人们对《诗经》中的爱情、婚姻诗的评价已经逐步趋于客观化了,逐步恢复了这些作品的本来面貌。
二、从《诗经》的爱情诗中看古代人的爱情观
(一)勇於追求爱情 对爱情的热切渴望与追求表现坦白直率
《国风·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这是少女在采梅子时的动情歌唱,吐露出珍惜青春、渴求爱情的热切心声,以梅子成熟为喻,直率表达出自己想嫁的渴望。诗中的少女由梅树的果实黄熟脱落,日甚一日的变得稀少,以至渐渐所剩无几,联想到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正悄悄地飞速流逝,不禁激情难抑唱出一曲期待男子向她求爱,并娶她为妻的心音。这首短诗由触景(梅的变化)而生情(急于求嫁),由兴而赋,委婉细腻而又大胆地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
《褰裳》中,女孩向她的情人隔河喊出“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思我,岂无他人?”,看上去咄咄逼人,但却辣而不憨,是真情的流露,让恋人用“褰裳”涉水这一行动来证实爱情的真诚,坦率中带着一点纯真的野味儿,其实这种试探中也包含着对爱情主动、大胆的追求。女孩无论在举止或态度上都充满着个性张扬,洋溢着生命的活力。
(二)追求恋爱自由、要求自主婚姻
《鄘风·柏舟》是写一个女子要求婚姻自主遭到父母干涉时所发出的誓辞: “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这个女子如此顽强地追求婚姻爱情自由,宁肯以死殉情,呼母喊天的激烈情感,表现出她在爱情受到阻挠时的极端痛苦和要求自主婚姻的强烈愿望。从中也可以看出当时女性追求恋爱自由、自由婚姻 的迫切愿望。
(三)崇尚忠贞不渝的爱情
《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意思是:我的心不是石不是席,石可转而心不可转,席可卷而心不可卷,表现出对爱情的忠贞,永远不变心。
《王风·大车》:“谷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余不信,有如敫日”这是描写一位女子对男子的的坚贞爱情的誓言。如果把这句誓言翻译为白话文,那就是“活着如果不同住一室,纵然死了也愿意同埋一穴。如果你不相信我说的话,上天作证有太阳!”由此可见这位女子誓言的坚定和对爱情的忠贞
《郑风·东门》表达了一个男子情有独钟而矢志不移的忠贞之恋。虽然东门外美女“如云”、“如茶”,诗中男子不为所动,不被诱惑,依然挚着、坚定地爱着家中那位“缟衣綦巾”衣着朴素的人儿。应证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唐风·葛生》是一首妇女悼念亡夫的诗。此诗“言寡妇感时节而生哀思,次由哀思而至墓地悼念,由墓而归,夜寝哀之情”。最后以“百岁之后,归于其居。”“百岁之后,归于其室。”表达自己愿百岁之后与夫同穴的决心,透出妻子那份对丈夫至死不渝的坚贞。
《邶风·谷风》一诗与《卫风·氓》一样,是一首弃妇诗。按理说弃妇对负心的丈夫的指责应是咬牙切齿的,但她仍“哀而不伤”,还念念不忘先前与丈夫的恩恩爱爱,这种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实在令人感动,《关雎》的首句以雎鸠和鸣起兴,含义深刻。关于雎鸠,闻一多在《诗经通义》中说:“相传此鸟雌雄情志专一,其一或死,其一也就忧思不食,憔悴而死,极笃于伉俪之情。”古人也认为这种鸟有固定的配偶,从不相乱。这说明,在上古时代人们就已经十分推祟那种情志专一的爱情,比之《诗经》中的爱情专一,现代人“爱如烟花,只开一瞬” “天亮以后说分手”,甚至“天不亮就说分手”“一场游戏一场梦”的爱情观不得不让人有些感喟。
(四)对爱情有着痴迷与执着的追求
爱情是人类最纯真的感情表露,也是人类情感世界中最有魅力的花朵.正因为它有着无穷无尽的奥妙,所以才引得人们不懈的追求。《国风·秦风·蒹葭》这首诗真实再现了热恋中的人所特有的因痴生幻的心态,一往情深而又可望不可及时,那份痴情,那份迷恋,那份落寞,那份失意,那份缠绵,那份执着,虽不着一字,却尽蕴于字里行间。《蒹葭》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其打动人心之处便在于主人公对于爱情的痴迷与执着的追求:路途的险远阻挡不了他,一次次的失败也没能使他退却,他上下求索,不畏艰辛。这首爱情涛唱出了人类永恒的理想与追求主题。人在不断的追求过程中经受着苦难与快乐,使灵魂不断升华。因而,爱情便理所当然的成为人类一个永恒的主题,正如法国的罗曼.罗兰所言:“爱情是一种永久的信仰。
《关雎》一诗描写一位君子爱上一位采荇菜的美丽姑娘却又“求之不得”,只能将美好的愿望寄托在内心的敬羡与想象之中。这是一首美丽的情歌,唱出了君子对淑女的悉心爱慕和情志专一。诗中讲述的是一个男子的单相思,以河中荇菜“左右无方,顺水而流”的状态比喻君子对淑女的情思绵绵.荇菜参差错落,无拘无束,顺水漂摆,恰似君子追求淑女那忽忧忽喜、极不平静的思绪。“寤寐求之”、“寤寐思服”,写出涛人对姑娘的迷恋之深,渴求之切。无论白昼或是黑夜,姑娘的倩影都时刻占据着他的心,挥之不去。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初涉爱河的小伙子兴奋难耐,躁动不安,甜蜜憧憬的复杂心境。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己下定决心,要想方设法赢得姑娘的芳心,姑娘的爱。他要主动接近、亲近姑娘,用各种方法使姑娘愉快、幸福 “琴瑟友之”、“钟鼓乐之”。
(五)在面对婚姻破裂的自主意识的体现
在男尊女卑的轻视妇女的价值观和束缚妇女的道德礼教观下,古代的妇人遭弃的情况时有发生。《诗经》中的弃妇诗占着较大的比重。其中以《卫风·氓》和《邶风·谷风》最为代表。
《氓》自诉了女主人公从恋爱、结婚、直到被虐待、遗弃的经过情景。控诉丈夫的无情,发出自己的深切感受:“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邶风·谷风》一诗与《卫风·氓》一样,是一首弃妇离开夫家时倾诉自己不幸遭遇的诗。《谷风》,“习习谷风,维风及雨。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在危难时期,相依相靠,但在安乐时候,却将她抛弃。当初丈夫与她一起发出 “及而同死”的山盟海誓,新婚之时“宴尔新婚,如兄如弟”的欢乐与幸福,结婚之后丈夫变得无情无义“既生既育,比予我毒”(日子慢慢好起来,丈夫厌弃我好似毒虫)“有光有溃”(朝我动武暴怒)。这位弃妇实在令人同情,诗中所写的人物和事件很具有代表性,揭示出了古代妇女所遭受到的欺压和凌辱,反映了男尊女卑不平等的婚姻制度不合理的现实。
从这些弃妇诗中我们看出,封建社会的女性在婚姻制度上没有有效的保障,她们随时都可以遭受丈夫无情的抛弃,只能承认这种命运。但是,她们并不是忍气吞声的承受,没有顺从和屈服,而是敢于表达自己的不满,发出内心的控诉,控诉丈夫的暴行,控诉社会的不平等。这是当时女性在面对婚姻破裂的自主意识的体现。
(六)真挚淳朴,积极健康的爱情观(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诗经》中的爱情, 感情真挚自然, 摒弃了世俗偏见, 是个体生命本能的情感流露。《诗经》中的爱情诗,无论是写爱情之成功还是失败,无论是写喜忧得失还是离合变化,都具有“正”的特点,也就是这些爱情诗感情都是诚挚热烈,淳朴健康的,“风”最善于描写人之性情,最能感染读者起教化作用,《诗经》中的“风”中的诗歌能像自然春风吹动万物而发出的“万籁之声”那样感染打动人心,因此能起“正风俗”的作用。譬如《周南·关雎》 就是写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情。《周南·关雎》这首诗中热情地表达了一位君子对一位窈窕美丽、贤淑敦厚的采荇女子的热恋和追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表达了对与她相伴相随的仰慕与渴望,感情单纯而真挚。
诗中君子爱上一位采荇菜的美丽姑娘却又“求之不得”,只能将美好的愿望寄托在内心的敬羡与想象之中,这位“君子”的追求是失败了,但这位君子的心理和行为都是积极健康的。但当他“求之不得”之时,虽然为想她而“寤寐思服”“优哉悠哉”“辗转反侧”,但他能严格控制自己的感情和行为,他觉得只有用自己的才华和品德才能赢得姑娘的芳心。而君子追求淑女时采取的也是一种比较健康、积极的态度,他希望用自己的一片诚心来打动姑娘的那颗芳心。于是他采用了“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文明之举去努力打动吸引姑娘,这首诗充分体现了当时民风之淳,人性之正,声气之和。
因此孔子评价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也就是说这小伙子对姑娘的追求行动在欢乐之时并不过分(没有违背道德准则),在“求之不得”之时也不过于悲伤(能自制而没有自卑自残或图谋不轨),因此它具有“正风俗”的良好的教化作用。“君子”那“求之不得”(失败了)却仍坚持“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君子风度和高尚的品格确是值得赞赏。
这首诗不仅生动地刻画了两个青年男女美好的形象,而且表现出积极而健康的思想感情.全诗着意抒写君子对淑女的爱慕与追求,给人的感受是:“情深而不淫渎,热烈而不轻狂。”正如孔子中肯评价:“《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也充分表现出了广大人民对于于婚姻恋爱的正确认识和严肃态度。
(七)重视伦理道德,循礼而行,淑女以配君子的观念
《国风·周南·关雎》是《诗经》的开篇之作,而且是一首婚恋诗,这从侧面反映了古人对婚姻家庭的重视。家庭是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而家庭的组成是由男女之结合为夫妇。而在我们中国人际关系的五轮中,以夫妇为人伦之始。婚姻不是儿戏。男女成家之后,就要有各种义务和责任。不止是为了子孙的繁衍,更要促进社会的进化。所以良好的婚姻家庭观是很重要的。而古代的婚姻家庭观是极重视伦理道德,基本上是循礼而行的。
《郑风·将仲子》:“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诗中女主人公委婉地劝告自己的情人不要采取“逾墙”“逾园”“折杞”“折桑”等不文明的行为,要注意她的父母、兄弟以及邻里社会舆论的影响。有人评论说这首诗歌中的“人言可畏”是写父母兄弟邻里以及社会对姑娘有压力,妨碍了她的恋爱自由,反映了自由恋爱受到礼教限制,是对封建礼教的控诉。笔者却不以为然。因为这位姑娘所要强调的是谈情说爱应遵守道德规范,不能越轨,要注意社会舆论的影响,循礼而行。从这首诗歌中可见当时的社会舆论和道德规范对人还是很有约束力的。由此可见中华民族中男女爱情那含蓄多情的传统也是在社会道德规范和社会舆论的约束之下而逐渐形成的。
《国风·周南·关雎》是《诗经》的开篇之作, 是一首感情单纯而真挚的恋歌。这首诗展现了一对雎鸠鸟在河中小洲上关关地鸣叫求偶, 此情此景, 触发了主人公对河边采荇姑娘的爱慕与追求。“鱼的外形是女阴崇拜的象征, 鱼的多子是生殖崇拜的象征, 这是古人性观念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鸟口中有鱼就不再鸣了, 男子有妻就不用再求了, 这正是一夫一妻制婚姻的直接比照。这种觅偶、择偶的过程, 也反映了周民在两性关系上有了质的飞跃,它不仅有一夫一妻的婚姻法制, 而且表明婚姻要以爱情为基础。诗中男子择偶的标准是貌美(窈窕)且心美(贤淑), 说明周人的爱情观中不仅有审美观, 还有道德观。
《诗经》中的有些恋爱诗,不仅表达了上古时代青年男女对待爱情的态度,而且还透露了他们的择偶观念.如诗经开篇《国风·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男子心目中的“好逑”是一位淑女,而且是幽闲、贞静、举止安详稳重的淑女,正如汉末的《毛诗序》中说:“《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值得一提的是,诗中男子是当认为“窈窕淑女”是自己心目中好的配偶时(君子好“逑”),才大大方方地去追求爱情,而不是象大家口中流行的简单的“窈窕淑女,君子好‘求’”。此“逑”非彼“求”。
再者,《诗经》在表现真挚感情、健康情爱同时,突出男女主人公对高洁道德的追求主旨。除了《周南》中的《关睢》提倡以淑女配君子、《葛覃》着力表现女孩子的勤俭孝顺、《桃夭》中希望新娘子宜室宜家外,《国风》中多主张女子应贤德。如《郑风.有女同车》中的小伙子对迎来的新娘——孟姜,不仅“颜如舜华”,走起路来“将翱将翔”,态度大方,而且贤惠高洁,十分赞叹,小伙子对其“德音不忘”,充满了对她的爱意。在《小雅·车辇》中,前往宋国迎亲的诗人也对娶了贤德的新娘感到欣慰,好象手中的六根缰绳都成了弹琴的琴弦,表达了诗人的择偶价值观。可以说,汉民族对那种出乎自然、内蓄外发的风度美和品行端淑的内心美是同样重视的,要求两者达到完美的统一。
在《召南·行露》中,通过一个不畏强暴的女子,在法庭上对仗势欺人的男子据理力争,使之受到应有惩罚的描述,表明了道德观念已在先秦时代普遍化。《庸风·鹑之奔奔》以一个有见识、明事理的女子之口,谴责了她平时视为有德有义的君子、实为无礼的男子;而在《庸风·君子偕老》中,对清扬红颜、仪表威严而行为不端的宣姜斥之曰:“子之不淑,云如之何?”在《齐风·敝笱》、《齐风·载驰》中,对齐姜与其兄齐襄公的乱伦行为极尽讽刺、揭露,表现了汉民族在感情生活中重视伦理道德的特点。
(八)含蓄多情
《诗经》中的传统爱情往往是以男才女貌为美,以含蓄多情为美。无论是少男还是少女,无论是役夫还是少妇,他们表达爱情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含蓄多情。
《郑风·溱洧》:“士与女,方秉兰兮” “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这首诗歌描写一群青年男女在溱、洧水旁游春之时相赠以兰草(大泽兰)与芍药之花,他们又说又笑,互相赠送表达爱情的鲜花,多么热烈浪漫啊。这首诗歌中所写的青年男女用鲜花传情达意和所说的双关爱语又是多么含蓄多情。“采兰赠药”作为青年男女传情达意的 固定成语流传了下来,它成了中华民族表达爱情的一种特有的形式,而《邶风·静女》中那“贻之以彤管”的传情形式与“采兰赠药”本质是相同的。
《诗经 王风 采葛》一诗中,男女思念对方的心意由「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直到「如三岁兮」,用时间的变化,表达对对方思念情感的加深,虽然在时间表达方面有些许夸张,不过简单的表现方式,却让人觉得爱之单纯和强烈.“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的咏叹,委婉含蓄地把相思之苦表现得如怨如诉,深挚缠绵。
(九)天真纯朴,烂漫自由 热烈而浪漫,真挚纯洁,自然和本性的情感流露
周代,礼仪初设,古风犹存,青年男女的自由恋爱尚少禁忌,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自由的。所谓“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周礼媒氏》。《郑风·溱洧》便是极具代表性的一篇。诗写的是郑国阴历三月上旬己日男女聚会之事。阳春三月,大地回暖,艳阳高照,鲜花遍地,众多男女齐集溱水、洧水岸边临水祓禊,祈求美满婚姻。情侣互赠芍药以定情。这首诗如一首欢畅流动的乐曲,天真纯朴,烂漫自由。按封建卫道士的观点,《溱洧》通篇“皆为惑男之语”,实乃“淫声”,被污为“淫于色而害于德”。然以今天的眼光客观地看,这种未经礼教桎梏的、道学家口中的所谓“淫”,恰恰是自然的人性,是一种活泼生命的体现,爱情是人类特有的感情,是一种自发的不由自主的情感冲动,同时也是个体的一种自我选择。《诗经》中的爱情,热烈而浪漫,清新而纯净,是心与心的交流,是情与情的碰撞。
《周南·关雎》这首诗作者热情地表达了自己对一位窈窕美丽、贤淑敦厚的采荇女子的热恋和追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表达了对与她相伴相随的仰慕与渴望,感情单纯而真挚,悠悠的欣喜,淡淡的哀伤,展现了男女之情的率真与灵动。
男女欢会对于恋爱中的青年来说是最令人神往的,也是整个恋爱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恋人们对于爱情怀有什么样的态度,恋人之间的感情如何,完全可以从他们相会时的情态表现出来。上古时代,青年恋人之间的感情是十分真挚的、纯洁的,是脱去了脂粉与物质外壳束缚的,是人之性灵的本原状态的自然流露。《国风·邶风·静女》便真实再现了热恋中的男女清新真纯的感情:“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以为美,美人之贻。”一个男子在城之一隅等待情人,心情竟至急躁而搔首徘徊。情人既来,并以彤管、茅荑相赠,他珍惜玩摩,爱不释手,并不是这礼物有什么特别,而是因为美人所赠,这“彤管”看似平常,实不一般,它代表着女子的一片诚心和对他的纯真爱情。情感细腻而真挚。这首诗将少男少女纯洁浪漫的初恋情怀表现的极为生动传神,不仅刻画了女子的天真慧美,男子的淳朴痴情,而且表现了他们情深意挚,欢乐、健康和真诚相爱的感情。
三、总结
《诗经》作为民族青春时代生活经历的真实记录,给我们展示了人类美好、纯真的情感世界,折射出了上古时代那纯正、健康的爱情观。这些诗歌不仅表现出了对人生命本体的尊崇和对人的个体价值的强烈求,而且还表现出了当时人们对爱情的高尚理解和对爱情的热烈健康的求,感情上都是率真、诚挚、热烈、淳朴、健康的,都是真情实感流露,是人类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诗经》歌咏的是礼制完善之初时周代社会男女交往的清纯、自然和本性,表现出了对人生命本体的尊崇和对人的个体价值的强烈追求,这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光辉的思想,是最纯朴的思想。概括来说就是纯真和美好,积极和健康,坚贞不渝,理智和道德。
参考文献:
胡敬君 《诗经》爱情诗的文化解读 新华网2004、1 《诗经欣赏与研究(一)》糜文开 裴普贤著.三民书局印行.尤拉新浪BLOG: 寻找《诗经》中的爱情 飘雪文学社区 《诗经》中的女性婚嫁意识 《诗经》的教育价值_中外教育史 优势网
韦刚 《3000年前、后的爱情观的比较》 04级汉语言文学 闻一多 《诗经通义》
姜桂芳《从<诗经>中的成语看孔子所提倡的中国传统的爱情观》 朱熹《诗集传》
《诗经快读——先民的歌唱》 《诗经三百首(译析)》 《论语》 《毛诗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