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疑问句尾语气词研究

时间:2019-05-14 17:56: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诗经》疑问句尾语气词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诗经》疑问句尾语气词研究》。

第一篇:《诗经》疑问句尾语气词研究

张艺娇

(湖北师范学院 文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摘 要] 从语气词的一般用途来看,《诗经》中疑问语气的表达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用本身即可表疑问的语气词置于句尾表疑问语气,即典型的疑问句尾语气词;二是以常用于表其他语气的语气词置于句尾表疑问语气,即非典型的疑问句尾语气词。其丰富的用例和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生动地反映了上古时期的口语状况。[关键词] 《诗经》;疑问句;句尾语气词;语法

中图分类号: H 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3)11-0035-01 语言中表达语气的手段主要有两种:语调的高低升降和语气词的使用。我们一般只能在口语中明确地获取语调信息,这在书面语中表现为语气词和标点符号的组合,而在上古汉语中,标点符号并不发达,所以该时期传世文献中的语气就主要靠语气词来判定。加之“书面语中语调是隐含的,因而语气词就显得格外重要”[1]。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传世文献,前人和时贤在研究《诗经》的过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主要体现在音韵、词汇和训诂方面,在语法方面的建树略显逊色。在语法领域,大多数学者侧重于《诗经》的虚词和句法研究。而在《诗经》的虚词研究方面,专门针对语气词进行研究的著作尚不多见,本文将从句子中一个特定的位置入手,对《诗经》感叹句中的语气词进行系统分析。

《诗经》中表达或加强疑问语气的语气词可细分为两种情形:一是用本身即可表疑问的语气词置于句尾表疑问语气,我们称之为典型的疑问句尾语气词;二是以常用于表其他语气的语气词置于句尾表疑问语气,我们称之为非典型的疑问句尾语气词。

一、典型的疑问句尾语气词

《诗经》中本身可表达疑问的句尾语气词不多,有“哉”、“其”、“乎”、“焉”、“矣”。

(一)哉

“语气词。用在有疑问词的句子里,帮助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仍然带有感叹的意味。可译为‘呢’或‘啊’。”[2]P617“哉”以疑问语气词的身份在作品中共出现4次。

与纯粹的疑问语气词不同,由于表疑问时仍带有感叹语调,致使“哉”用于疑问句尾时往往语气更加强烈,有时还带有责问的语气。如例1~3;“哉”既可以用于反问句尾,也可以用于感叹句尾,呈现出互补局面:句中有疑问标记时是反问句,无疑问标记时是感叹句。[1]《诗经》中最典型的如例4。1.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王风·黍离》)2.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王风·君子于役》)

上两例中,例1中的问句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极度悲戚与对现实的绝望;例2中的问句表达了妻子对丈夫归乡的急切渴望。3.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王风·扬之水》)4.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邶风·北门》)

(二)其

“帮助表达疑问语气,可译为‘呢’。”[2]P189王引之《经传释词》:“音姬,问词之助也。”“语气词。”[2]P345以疑问语气词的身份在作品中共出现2次。例如: 1.彼人是哉,子曰何其?(《魏风·园有桃》)《毛传》:“子曰何其,夫人谓我欲何为乎?” 2.夜如何其?夜未央。(《小雅·庭燎》)《集传》:“其,语辞也。”

(三)乎 “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2]P166以疑问语气词的身份在作品中共出现2次。“乎”用于句子末尾有时表纯粹的疑问语气,如例1;有时表反诘语气,如例2。1.女曰:观乎?士曰:既且。(《郑风·溱洧》)2.是究是图,亶其然乎?(《小雅·常棣》)

(四)焉

“句末语气词。表示提示和强调。”[2]P543 “焉”字用法比较灵活,并不专门表达某一种语气,“焉”字用于疑问句末尾帮助表达疑问语气的用法在《诗经》中共两例: 1.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饮焉?(《唐风·杕杜》)上例中,“焉”与疑问代词“胡”配合,帮助表达反诘语气,起强调作用。2.人之为言,胡得焉?(《唐风·采苓》)

(五)矣

“语气词,用在有疑问词的疑问句里帮助表示疑问语气。”[2]P566如例1~3;有时疑问语气中带有强烈的慨叹语气,如例4;有时“矣”字用在前一分句末尾表疑问语气,后一分句回答,形成一问一答的设问句,如例5、6。1.山川悠远,曷其没矣?(《小雅·渐渐之石》)2.心之忧矣,宁自今矣?(《大雅·抑》)3.心乎爱矣,遐不谓矣!(《小雅·隰桑》)4.今兹之正,胡然厉矣!(《小雅·正月》)5.侯谁在矣,张仲孝友。(《小雅·六月》)

6.爰采唐矣,沫之乡矣。/爰采麦矣,沫之北矣。/爰采葑矣,沫之东矣。(《鄘风·桑中》)

二、非典型的疑问句尾语气词

除了以上本身可表疑问语气的语气词,《诗经》中的疑问语气也可以通过表陈述或感叹语气的语气词表达。

(一)感叹语气词表疑问语气

1.兮。典型的感叹语气词。用于带疑问语调的句子末尾帮助表达疑问语气,但仍不失感叹意味。有时疑问语气中带有责备质问之意,如例(1);有时表反诘语气,如例(2)。(1)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魏风·伐檀》)(2)岂曰无衣七兮?/岂曰无衣六兮?(《唐风·无衣》)上例中,“兮”字本身并不表反诘语气,是由于带反问语气的疑问词“岂”引起的。2.斯。句末语气词[2],由于经常表感叹语气,我们将它当作感叹语气词对待。“斯”用于句子末尾表疑问语气的用法在作品中共两例(在同一篇作品中表同一种语气不重复统计),同时又不失原有的感叹语气,所表语气一般比较强烈。例如:(1)彼何人斯?居河之麋。(《小雅·巧言》)

(2)彼何人斯?其心孔艰。/彼何人斯,胡逝我陈?/彼何人斯,其为飘风?(《小雅·何人斯》)3.思。《诗经词典》中作句末语气词解,由于经常表感叹语气,我们将它当感叹语气词对待。“思”用于疑问句尾帮助表达疑问语气的例子在作品中仅1例。例: 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大雅·抑》)

上例中,末尾的“思”字表反问语气,同时又保留着强烈的感叹语气,使得该句语气极为强烈。但此处表达语气用的是语调,而不是语气词。[3]而这种语调是通过“矧”字传达出来的,“矧”可作“况且;何况”解[2]。“思”字只是帮助表达反诘语气。

(二)陈述语气词表疑问语气 《诗经》中陈述语气词表疑问语气的用法仅1例。例: 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邶风·旄丘》)

上例中,分句末尾和句子末尾的“也”字相互配合,形成了一问一答的设问句,进一步增强了作品的语势,表现了主人公的无助处境。结语

综上所述,《诗经》中的句尾语气词生动地反映了上古时期的口语状况,生活气息浓厚,表达四种主要语气的语气词都相当丰富,其中以感叹语气词居多,表其他语气的语气词也常带感叹语气,充分体现了诗歌的音乐美。同时,文献中的句尾语气词也反映了不同分期人们的语气词使用规律。

第二篇:日语语气词 接尾词

な「终助词]

1,接在动词连用形下,表示轻微的命令.是[~なさい」的简略形.*早く言いな。/快点说.2,接在动词终止形下,表示禁止.相当于中文的“不要.....”.*動くな。/不要动.かな:「终助词]

1,表示疑问或怀疑的语气.常用在自言自语的场合.*手紙、送ったから。/我把信寄出去了吧?

2,表示自己的希望和愿望.通常会以[~ないから」的形式出现.相当于中文的"这么还不.....呢?] *バス、早く来ないから。/公共汽车这么还不快来呢?

の:[终助词]

1,表示质问或疑问.(语调上扬)*まだ分からないの。/你还不懂吗?

2,表示轻微的断定.(语调下降)*明日は行かないの。/明天不去啦!

なんて:「副助词」

表示感到意外的语气,大概是以下说法的口语简略形.1などと言って

*自分で「清純派」などといって、厚かましい。

*自分で「清純派」なんて、厚かましい。/竟然说自己是清纯派,真是厚颜无耻.2,などとは

*全部食べちゃうなどとはひどいよ。

*全部食べちゃうなんてひどいよ。/你竟然把它全部吃光,真是太过分了.3,など(举例说明时)

*いやだよ、一緒になって騙すなど。

*いやだよ、一緒になって騙すなんて。/我才不要和你一起骗人呢.4,などと

*今日テストなどと聞いてないよ。

*今日テストなんて聞いてないよ。/我这么没听说今天要考试啊!

のに「连续助词」

1,接在活用语连体形下,连接前后两句,有责怪,不满或感到意外的语气.通常表示结果出乎意料或不合常理.*何回も言ったのに、何でまだ分からないの。/我已经说过很多遍了,为何你还是不懂呢?

2,作为[终助词]放在句末时,含有遗憾,惋惜,不满,责怪的语气或埋怨对方不了解自己的心情.*何で食べないの。わざわざ料理を作ってあげたのに。/为何不吃呢?我特地为你下厨,你竟然„„

なんか:「副助词」

1,「なにか」的口语说法

*なにか得することでもある。

*なんか得することでもある。/有啥好处吗?

2,「なんだか」的口语说法.说不出个啥,但总觉得„„ *なんだか、やっぱり上海の方が暮らしやすいと思うよ。

*なんか、やっぱり上海の方が暮らしやすいと思うよ。/总觉得还是在上海容易生活!

3,「など」的口语说法.表示列举事例.*お茶などどう?

*お茶なんかどう?/要不要喝杯茶啊?

もん「终助词」

为女性或小孩用语,放在句末,表示原因.常与「だって」一起出现,有撒娇的语气.*どうして太郎という名をつけたの?/为啥取太郎这个名字呢? *だってかわいいんだもん。/因为很可爱呀!

わけ

当名词用,表示”意思”.放在句尾使之成为疑问句时,表示确认或质问对方表达的意思.相当于中文的”你是说„„吗?”、”你的意思是„„吗?”

*コピーしてから出すと言うわけ?/你是说复印之后再寄出去吗?

わけがない

动词连体形+わけがない」表示”不可能„„”,”不会„„”.*知るわけがないじゃない。/我不是不知道.(我是知道的.)

わけではない 「动词连体形+わけではない」表示”并不是„„”,”又不是„„”.*貴方だけが悪いと言うわけではない。/并不只是你的错.よ、さ、ぜ、か、のか、かな、わ

「よ、さ、ぜ、わ」等是表示传达语气的终助词

「な、かな」等则是表示“确认、咏叹”的终助词

よ:表示说话人认为听话人应该认识到谈话的内容。基本上是对听话人使用,表示说话人所思考的事情,认为听话人对此应有所认识。男女都可以使用。

さ:表示说话人并非对所作的判断负责,而是作为理所当然的事情或暂且的判断表示提示。作为终助词时一般是男性使用,作为间投助词时则男女通用。

ぜ:用于说话人单方面向听话人传达语句的内容。想要改变听话人对某事情认识的意图并不强。一般是男性使用。

わ:基本用法是表示说话人在表达对说话内容的认识时常伴随着自己强烈的感情或惊讶等。如果是对听话人使用的话,则作为说话人对说话内容的个人认识或经验。升调「わ」主要是女性使用;降调「わ」则在地方方言中是男女共用。

な:降调的「な」可用于独语,表示说话人再次确认自己的感情等。有时在有听话人存在的模拟独语中也可使用不将调的「な」。与「ね」相近的「な」用于独语时和「ね」一样,有边表示与某种认识相一致边叙述的性质。用于对话的「な」一般是男性用的比较多,在独语或接近于独语的发话中女性也可使用。

かな:是「か」和「な」的复合性终助词,后面一般接「思う」之类的动词。这种发话听起来像独语。男女都可使用。

ぞ:一般由男性使用,表示一种强调和肯定的判断。いくぞ!走吧!(强调)

おれの方が正しいぞ。我才是正确的啊。(加强肯定语气)这是个比较有“男人味”的语气词

とも:这个见到的很少,它表示一种强烈的肯定。ほんとうに行くのか。真的要去吗? 行くとも。真的要去。

って:这个不仅是作为终助词使用,作为其它助词使用的情况也很多。

它是と、という、ということ、といえば一系列助词的口语形式,作终助词时表示引用别人说的话。

その店のケーキはすっごくおいしいって。据说那家店的蛋糕特~别好吃。仕事が終わったって。你说工作已经完成了?(引述对方的话向对方确认)注意表示确认的时候要读成升调。

や:可以用在表示命令、劝诱或是愿望的句子之后加强语气,也可以表示一种无奈的心 情。

しばらく様子をみろや。先看看情况吧。(加强劝诱语气)まあ、いいや。哎呀,算了吧。(无奈)

补充:

いいか。好吗?(征求意见)

いいかい。好吗?(男性用语,征求意见)いいかしら。好么?(女性用语,征求意见)いいね。真好啊。(感叹)いいよ。好的。(表示同意,强调)いいな。好啊。(中年男性用语,感叹)いいぞ。好啊。(男性用语,强调)いいぜ。好啊。(青年男性用语,感叹)いいとも。好的。(表示同意,强调)いいの。好啊。(年长者用语,感叹)いいわ。真好呀。(女性用语,感叹)いいさ。好啊。(轻视的语气)

第三篇:诗经论文:《诗经》酒文化研究

诗经论文:《诗经》酒文化研究

【中文摘要】《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记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305篇诗歌,这些诗歌包含了春秋中叶之前人们的生活面貌、社会风俗、政治秩序等方面的场景,从这部作品几乎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的社会全貌。这正是这部书的价值所在。历代对《诗经》的研究可以说涉及的面宽而广,本文试图从《诗经》中酒这一角度出发来研究先秦时代的文化。全文主体部分共分三章。第一章主要是对《诗经》中涉及到“酒”的诗篇进行梳理。其中介绍了中国古代酒之起源,并详细梳理出了《诗经》中与“酒”有关的章句以及《诗经》中所记载的各种酒器。据笔者统计,《诗经》中涉及到“酒”的诗篇有35篇,《诗经》的105篇《雅》中,“酒”字出现50次,其中《小雅》74篇,出现“酒”字39次,《大雅》31篇,出现“酒”字11次;《颂》40篇中,“酒”字共出现6次。如此高的出现频率充分展现出了当时的酒文化现状。《诗经》中共涉及到大概16种酒器,通过对酒器材料的整理,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酒器的不同使用场合、不同种类和不同质地,反映出的是不同的文化韵味,尤其是显示出了森严的等级秩序。第二章主要从“礼”这一角度出发,对《诗经》所体现的酒文化进行论述。论文对《诗经》中的饮酒诗进行了简单的分类,笔者将其分为不具备礼仪性质的饮酒诗和十分讲究礼仪性质的饮酒诗两大类进行了论述。结合《小雅·宾之初筵》和《大雅·行苇》比较完整地再现了当时饮酒的全过程,并深入分析了《诗经》中所体现的乡

饮酒礼和燕礼。乡饮酒礼的是被用作赞美宾客,表达礼贤下士的思想,最主要的是在整个仪式中,充分发挥了礼的规范作用,有效地约束了众宾客在饮酒过程的言行举止。通过燕礼与乡饮酒礼的比较,可以看出,燕礼在很大程度上是从乡饮酒礼演化而来的,二者虽然相似但绝不是雷同。第三章主要探讨了《诗经》中的酒德文化。首先论述了《诗经》之前的酒德文化,周初统治者吸取殷人纵酒亡国的教训,周建立之初便积极实施戒酒的政策。《尚书·酒诰》篇的核心要旨,是引导人们用政治形态观念去审视饮酒活动,把饮酒行为与国家治乱现象相联系,并由此形成了国家政治生活中“饮酒亡国”论或“酒祸”论的基本酒德政治意识。在此基础上探讨《诗经》中所蕴含的酒德文化,《诗经》中对饮酒的态度已不像《尚书·酒诰》中那么严厉,在《诗经》中出现了一些“酒鬼”形象和一些具有酒趣意味的诗篇。但这并不是说“《诗经》时代”己无酒德可言了,相反“酒德”与“酒礼”互为表里,共同规范着人们的饮酒行为。具体表现在《诗经》酒诗在殷周孝性理念的感染下,更关注的是宴饮双方的人格和道德评价,这一标准制约着人们的言行举止,也为以后儒家以“礼”为行为准则的思想原型埋下了深远的伏笔。

【英文摘要】”Book of Songs” is the first collection of poems, including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to the record from the middle of the three hundred and five spring and poetry, these poems contain people’s lives before the middle Spring and Autumn landscape, social customs, political order, etc.scenes from this work is almost that time of dialysis to the social picture.This is the book’s literary value.History of the “Book of Songs” research can be said to involve the wide and extensive, this is trying to “Book of Songs” in the wine that perspective to the culture of pre-Qin era.The main part of the text is divided into three chapters.The first chapter on the “Book of Songs” related to “wine” to sort out the poems.Which describes the origin of wine in ancient China, and more came out of the “Book of Songs” in the “wine” relevant Chapters and the “Book of Songs” recorded in a rich and diverse variety of wine.According to my statistics, “Book of Songs” related to “wine” of the Psalms are 35, “Book of Songs” 105 “Ya”, the “wine” word appears 50 times, including “Xiao Ya,” 74, a “ wine “word 39 times,” Daya “31, a” wine “word 11 times.Such a high frequency of the wine culture was fully demonstrated the status quo.“Book of Songs” Communist involves more than 20 wine, wine by the collation of material, can draw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different types, different textures and different combinations using the occasion to reflect different forms of cultural flavor, in particular, shows a strict hierarchical order.The second chapter from the “gift” that perspective,the “Book of Songs” embodied in the wine culture were discussed.Papers of “The Book of Songs” in the poem were simply drinking classification, the author does not have to be divided into the nature of the drinking etiquette is etiquette nature poetry and drinking poems are discussed in two categories.With “Bin the beginning of the feast,” and the “reed” was more complete representation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drinking and blessing, and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Book of Songs” as reflected in this ritual, and Yan Li.This ritual is to be used more praise guests, courteous expression can be used for solid state such as Pong, but most notably in the ceremony,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ritual norms, effective restriction on the guests in the demeanor during drinking.Yan Li by comparison with this ritual, we can see, Yan Li Tai largely evolved from this ritual, but they will not be identical between the two.The third chapter focuses on the “Book of Songs” in the German wine culture.First with the Xia, Shang and Chou dynasties folk discusses the “Book of Songs,” the wine before the German culture, weekly drunken Yin Dynasty rulers learned the lessons of subjugation, Zhou Jianli the beginning of the alcohol policy will be actively implemented.“Book·Wine Patent,” the core thrust of articles is to guide people to

examine the concept of a political form of wine affairs, the phenomenon of drinking behavior is linked with the national order, and disorder, and thus 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political life, “drinking subjugation” of or “alcohol abuse” of German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the basic wine.On the basis of “Book of Songs” contained in the German wine culture, “Book of Songs” feature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of German wine is full of human relations and ethics approval and recognition of one God.【关键词】诗经 酒礼 酒德

【英文关键词】Book of wine gift wine Germany 【目录】《诗经》酒文化研究4-6Abstract6-7

摘要

第一章 《诗经》中

第二节

引言9-11的酒描写11-26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酒11-14《诗经》中的酒14-18第三节 《诗经》中的酒器18-26

第一节 礼的起源第二章 《诗经》酒礼文化研究26-4126-28第二节 从《诗经》中的饮酒诗看饮酒礼28-41

二 从《宾之初筵》和《行一 《诗经》中饮酒诗的分类28-32苇》看饮酒礼32-35四 《诗经》中的燕礼41-46

三 《诗经》中的乡饮酒礼35-3838-41

第三章 《诗经》酒德文化研究

第二节 《诗第一节 《诗经》之前的酒德41-43

结语46-47经》中的酒德43-46参考文献47-48

附录48-5250-5253

一 主要参考书目48-50后记

52-53

二 主要参考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第四篇:《诗经》中“特”字研究

《诗经》中“特”字研究

张晗

(哈尔滨师范大学 文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

摘要:《诗经》中的“特”字,历来在字义方面争议不论,再加上“特”字本义与今义的巨大差异也频繁引起误解,加大了理解《诗经》的难度。详细分析“特”字的本义、引申义以及在《诗经》中的具体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文献。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诗中“特”字的使用、意义及源流等问题做进一步的考察。

关键词:诗经;特;研究

《诗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具有很高的文学、美学和文字学价值,历来对它的研究数不胜数,由于其距今已远,诗中所使用的文字有相当一部分的字义发生了转变,在对字义、词义及诗义的解读上,诸家往往各执己见,然而“诗无达诂”,对《诗经》的各种解释颇存差异。例如《秦风·黄鸟》:“维此奄息,百夫之特”,其中的“特”字,就有训为“匹配,匹敌”和“杰出的”两义,再如《诗经》中的“言”字,毛亨、郑玄概认为“言”为第一人称代词“我”,然而在《邶风·终风》:“无言不美,愿言则嚏。”中,“言”字释为“我”则是说不通的。关于此类的著述有《诗经“斯”字研究》、《诗经“而”字研究》等论文,然而对“特”字的研究相对较少。

牛部当中的“特”字,历来在字义方面有不少疑问之处,尤其是本义的理解上,最让人费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特”字多用作形容词来使用,而在遥远的古代,它的本义却是牛父,即是公牛的意思。研究《诗经》的“特”字,对于我们更好的理解《诗经》乃至先秦文献,都有重要意义。下文将参照前人注释,对“特”字追根溯源并分析《诗经》中“特”字的使用。

一、“特”的字义探讨

“特”造字之初是用作名词的,有“公牛”、“三岁兽”、“配偶”等多种意义,后来“特”被当作形容词和副词来使用。与此同时,除了祭祀,“特”很少被用作名词。“特”用作形容词意思是“独特的,特别的”,用作副词意思是“单单”、“只”、“特别”。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实为我特”条目指出:特字亦作犆,《礼记·少仪》:“不特吊”,《释文》:“特本作犆”,《尔雅》:“士特舟”,《释文》:“特本作犆”是也。其字又通作“直”。《吕览》高《注》:“特,尤直也。”《贾子新书》:“大夫直縣”,大夫当为士,即《周官》“士特縣”也。《释文》引《韩诗》“实为我直”,云“相当值也”,正与《毛诗》作特同义,“相当”即相匹也。以上诸种解释,正与出土文献中的记载相通,“特”字的出土文献见于秦石鼓文,楚简雄牲之“特”多记写作“戠”,又或增“牛”字造专字,“戠”字古同“埴”。值、直、犆或是戠加以牛部,都音同可通。以下考察了从《诗经》到清朝各个朝代部分正史文献中出现的“特”字,意在研究“特”字的意义及词性的演变。

(一)名词

本义公牛。《说文·牛部》:“特,朴特,牛父也。”《本草纲目·兽部一·牛》:“牛之牡者曰牯、曰特。”由此本义引申出:

1.公的(牛或马)。《周礼·夏官·校人》:“凡马,特居四之一。”郑玄注引郑司农云:“四之一者,三牝一牡。”按此指养马而言,廏牧之马,牝多特少。若驾乘则不拘,大抵特贵于牝。《史记·秦本纪》:”二十七年,伐南山大梓,丰大特。”

2.一头牛(羊)曰特。《礼记·王制》:“归假于祖祢,用特。”郑玄注:“特,特牛也。”有时一豕亦称特牲。详“特豚”。《左传·襄公二十二年》:“祭以特羊。” 3.三岁(四岁)兽。《魏风·伐檀》二章:“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毛传》:“兽三岁曰特”。郑玄注引汉郑司农曰:“一岁为豵,二岁为豝,三岁为特。”一说为四岁兽,《广雅·释兽》:“兽,四岁为特。”

4.用于祭祀的牲畜。《尚书·尧典》:“十有一月朔巡守,至于北岳,如西礼。归,格于艺祖,用特。”《国语·楚语下》:“天子举以大牢,祀以会;诸侯举以特牛,祀以太牢;卿举以少牢,祀以特牛;大夫举以特牲,祀以少牢;士食鱼炙,祀以特牲;庶人食菜,祀以鱼。”此义是“特”用作名词时最常见的用法,在中国祭祀等级中,按照等级从高到低是:大牢、特牛、少牢、特牲(特牛)、特豕、特豚等等。牢牛,就是最好的肉牛,属于第一等肉畜,高于羊,特牛比羊低一个等级,豕豚位列特牛之后,豕豚一般是指民用牲畜。

5.配偶。《诗经·鄘风·柏舟》:“髧彼两髦,实维我特。”《诗经·小雅·正月》:“不思旧姻,求尔新特。”

6.单身的人

《左传·昭公十四年》:“长孤幼,养老疾,收介特。”杜预注:“介特,单身民也。”

7.人名。《国语·卷九·晋语三》:“是故杀丕郑及七舆大夫:共华、贾华、叔坚、骓歂、缧虎、特宫、山祁,皆里、丕之党也。”

8.官名。《全刘宋文》:“永光初迁领军将军,景和初加特进左光禄大夫。”《全梁文》:“普通中历仁威将军,临川内史,金紫光禄大夫,大通初加特进,四年卒,年七十四,谥曰质子。”特为古代官位,属于“正一品加官”,是文臣中的最高阶官,相当于现今的国策顾问。

(二)形容词

独特义。《尔雅》:“特,独也”。《礼记·内则》:“君已食,彻焉,使之特馂。”引申出:

1.凡事物祇有一,谓之特。《礼记·礼器》:“圭璋特。”郑玄注:“圭璋特,朝聘以爲瑞,无币帛也。”《仪礼·士昏礼》:“其实,特豚,合升,蹄。”郑玄注:“特,犹一也。《吕氏春秋·拟顺论第五·分职》:“夫国,重物也,其不善也岂特宫室哉!”《周礼·夏礼·司士》:“司士摈:孤卿特揖,大夫以其等旅揖,士旁三揖,王还揖门左,揖门右。”

2.独生的苗。《小雅·正月》七章:“瞻彼阪田,有菀其特。”朱熹《诗集传》:“菀,茂盛之貌。特,特生之苗。”

3.突出的,杰出的。《秦风·黄鸟》:“维此奄息,百夫之特。”孔《疏》:“有子车氏名奄息者从穆公死也,此奄息何等大哉,乃是百夫之中特立雄俊者也。”

4.特别的。《庄子·内篇·齐物论第二》:“何其无持操与?”《国语·卷十八·楚语下》:“无有苛特权于神者。”后虚化为副词。《礼记·儒行》:“其特立独行有如此者。”《后汉书·班超传》:“臣超区区,特蒙神灵。”

(三)动词

匹配,匹敌义。《鄘风·柏舟》二章:“髧彼两髦,实维我特。”毛《传》:“特,匹也。朱熹《集传》:“髧,发垂貌。特,亦匹也。”

(四)副词

1.特地、特别。《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全汉文》:“淮南虽小,黥布尝用之矣,汉存特幸耳。”《宋书·刘道产传》:“凶寇,政绩既著,威怀兼举,年时犹可,方宣其用,奄至陨殁,伤怨特深,伏怜圣怀,愍惜兼至。” 2.只、仅仅。《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然建特不与皓和好往来。”《墨子·尚同下》:“是故古者天子之立三公、诸侯、卿之宰、乡长家君,非特富贵游佚而择之也。《管子·轻重乙第八十一》:“吾举兵而攻,破其军,并其地,则非特四万二千金之利也。”清钱泳《履园从话·收藏·元》:“黄子久与王叔明、倪云林、吴仲圭具为有元一代名家,惟子久清真秀拔,烦简得中,不特为三公之冠,实可越房山、松雪而上之。”

纵观演变历程,“特”字在《诗经》时代是用作名词的,“特”本义是公牛,由公牛引伸为两种含义,一指牲畜,由公牛引申为专指祭祀牲畜;一指人,由公牛引申为男性配偶。这两种引申是由个别到一般的发散型引申。[1]春秋战国时期,在许多文献中,出现了形容词和副词的用法,用如形容词,《庄子·内篇·齐物论第二》:“何其无持操与?“特”的意思是特别的,独特的。用如副词,《墨子·明鬼中》:“官臣观辜特为之”,“特”的意思是单独地。“特”的这两种用法一直沿用至今,用作形容词如“奇特”、“特产”、“特色”,用作副词如“特美”、“特好”、“特赦”。“特”表示“但、只”的意思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在《墨子》、《荀子》、《战国策》等多本著作中使用了该义项,后来该义项被“但”取代,在现代汉语中,“特”只表示特别的、非常之义。春秋战国以后,“特”主要用作形容词和副词,除了祭祀用语和诗歌的押韵、仿古,很少使用名词的用法,而且此后很少出现像系统的、详细的叙述祭祀礼节的专著,“特”很少用作名词。

二、《诗经》中“特”字探究

《诗经》中出现“特”的诗歌5首,共5处,分别为《鄘风·柏舟》、《魏风·伐檀》、《秦风·黄鸟》、《小雅·我行其野》和《小雅·正月》。

(一)《鄘风·柏舟》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毛传》:“特,匹也。”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注:特,犹仪也,故传亦训匹。《说文》:“特,朴特,牛父也。”段玉裁曰:“特本训为牡,阳数奇,引申之为凡单独之称。”按《方言》:“物无偶曰特。”《广雅》:“特,独也。”皆训特为独。特训独又训匹者,犹介为特又为副,乘为一又为

二、为四,匹为一又为双、为偶,皆以相反为义也。”[2]p166“实为我特”的争议较少,普遍认为此特字应训为配偶的意思,是一位少女要求婚姻自由,违抗父母之命的诗。根据特字的用法,训为配偶应是根据匹配义而来,男女相悦,两人颇为匹配,对于二者来说是唯一的,与我匹配的伴偶便是诗中的”实为我特”了。

(二)《魏风·伐檀》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这个“特”注家多从《毛传》:“兽三岁曰特”,解作成年的兽,此说未确。诗首章言“县貂”,次章“县特”,三章“县鹑”,三者并列,“貂、鹑”都是鸟兽专名,“特”不应独用泛称。这个“特”也应是兽名,当指公牛;因是狩猎之物,故不是家公牛而是野公牛。[3]邬玉堂先生在《考释“鹑羹”与“貆、特、鹑》中证“特”为公牛,还据上句的“不狩不猎”,而断定下句的“县特”之“特”必为“公野牛”,这与陈奂的“狩猎得兽”,“上章言貆,下章言特,特亦兽名也”异曲同工。《毛传》的“兽三岁曰特”,非为达诂。对”县特”的争议主要是训为《毛传》的”三岁之兽”还是具有具体意义的”野公牛”,根据前人的研究训为后者之义比较合理。

(三)《秦风·黄鸟》

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维此仲行,百夫之防。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交交黄鸟,止于楚。谁从穆公?子车针虎。维此针虎,百夫之御。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毛传》:“乃特百夫之德。”郑玄笺:“百夫之中最雄俊也。”马瑞辰注:“《柏舟》诗‘实为我特’,《毛传》:‘特,匹也。’此《传》:‘乃特百夫之德。’正训特为匹。匹之言敌也,当也,犹云乃当百夫之德耳。二章‘百夫之防’,《传》

[4]p390:‘防,比也。’郑玄笺:‘防,犹当也。言此一人当百夫。’”诗中的”百夫之特”具有争议的解释一是训为匹,二是从郑玄训为杰出的,从根据前后句义,特当为匹义最为合适。关于“实为我特”的“特”,王先谦《释文》云:“韩诗做直,云相当值也。”并引陈乔枞之详考诸籍而得出的结论:特、直、值、当、匹诸词同义。再联系《黄鸟》诗中“防”和“御”的训释,更以为“特”训“匹”不误。[5]

(四)《小雅·我行其野》

我行其野,蔽芾其樗。婚姻之故,言就尔居。尔不我畜,复我邦家。我行其野,言采其蓫。婚姻之故,言就尔宿。尔不我畜,言归斯复。我行其野,言采其葍。不思旧姻,求尔新特。成不以富,亦祗以异。

这是一首涉及婚姻纠葛的诗。《毛传》:“新特,外昏也。”求尔新特相当于说求而新匹。《释文》:“特本作犆”,其字又通作直。《释文》引《韩诗》:“实为我直”,云“相当值也”,正与《毛诗》作特同义,“相当”即相匹也。《尔雅》敌训为匹,又训为当,是其证矣。求尔新特与是《诗经·鄘风·柏舟》的实为我特有相似之处,均训为匹义遂引申为匹偶之意,再者从本义公牛也可推得之雄性的人也可为特。诗是男的指责女的不念旧日的丈夫,追求新的男子,古代社会妇女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较小,并且婚姻相违多是男遗弃女,所以解诗容易出现偏差。另《白虎通义·嫁娶篇》:“姻者,妇人因夫而成,故曰姻。诗云‘不惟旧姻’,谓夫也。”释诗中“旧姻”指丈夫无误,可作为“特”为男性配偶说之一助。

(五)《小雅·正月》

瞻彼阪田,有菀其特。天之杌我,如不我克。彼求我则,如不我得。执我仇仇,亦不我力。心之忧矣,如或结之。今兹之正,胡然厉矣?燎之方扬,宁或灭之?赫赫宗周,褒姒灭之!终其永怀,又窘阴雨。其车既载,乃弃尔辅。载输尔载,将伯助予!无弃尔辅,员于尔辐。屡顾尔仆,不输尔载。终逾绝险,曾是不意。鱼在于沼,亦匪克乐。潜虽伏矣,亦孔之炤。忧心惨惨,念国之为虐!(节选)

朱熹《集传》:“特,特生之苗。”俞樾《平议》:“特当为三岁兽名。...阪田之中有菀然之特,正见宗周既灭,田野荒芜。故继之曰:‘天之扤我,如不我克’也。”[6]关于有菀其特,诸家普遍观点相同,将特训为特生之苗。《毛传》:“菀,茂貌。”高亨注;“阪田,山坡上的田。”综观注解,在山坡上的田地里,长着茂盛的特生之苗,这里的特应作为名词,由特别、独特之义引申而来。《诗经》中的“特”字没有使用本字,大多为引申义。引申义是丰富词义的重要手段,也是造成多义词的主要原因。从词性关系看,《诗经》词义中的本义与引申义之间有两种情况。一是词义引申,词性不变。如由名词本义公牛引申出的“实为我特”中的配偶,二是词义引申,词性变化。如由独特义引申出“瞻彼阪田,有菀其特”的特生之苗。[7]

3、小结

《诗经》中的“特”字只占据“特”字使用功能的一小部分,但作为上古诗歌文献,在诗歌史和汉语史上对其中的字义进行探究具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追根溯源“特”字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的字,在现在的使用中,“特”多用为特别、特殊之义,而逐渐失去了本义公牛的用法。文字具有记事、表意的性质,随着时代的变迁,字义的变化是在所难免的。在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牛作为主要的生产工具和祭祀工具,被赋予了神圣的意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特字公牛本义的使用频率自然下降,取而代之的是更普遍性、通用性的引申义。由公牛到男性配偶到特殊独特,其间的义项是紧密相连的。在古代汉语中,有很多字的意思与造字之初表示的意思大相径庭,文字的用法也随之改变,人们用哪一个字来表示哪一个次的习惯,古今也有不少变化。如果某种古代的用字方法已被遗忘,但在某种或某些传世古书里还保存着,就会给阅读古书的人带来麻烦,并且古代文字在传抄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系列讹变,所以不仅要对古文字进行溯源探究,重视其原始的意义,也要参照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相佐证,还其本来的面貌,掌握了这些字的意思和演变历史对于我们理解古文有很大帮助。参考文献:

[1] 郭锡良等.古代汉语(修订版)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2][4]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9.3 [3]黄瑞云.《诗》中“特”考.西北大学学报[J],1984.1 [5]张俊之,龙晓琴.“特”训“匹”解[J].西昌学院学报2005.6 [6]钱玄,钱兴齐.三礼辞典[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 [7]迟文浚.诗经百科辞典.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1364 STUDY ON “Te(特)”in The Book of Songs Zhang Han(College of Literature,Harin Normal University,Harbin 150000,Heilongjiang Province,China)

Abstract: The word “Te(特)” in the Book of Songs has always been controversial in terms of literal meaning,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Te(特)” and the present meaning is also misunderstood and increased the difficulty of understanding the Book of Songs.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Te(特)”, extended meaning and the specific usage in the Book of Songs will help u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literature.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 we should further study the use, meaning and origin of “Te(特)” in poems.Keywords:The Book of Songs;Te(特);study 作者简介:张晗,女,硕士,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专业古典文献学,通信地址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邮编150025,常用电话***,电子邮箱275922598@qq.com

第五篇:诗经研究期末考试复习题

《诗经》研究

1.什么是三家诗?

指“鲁诗”、“齐诗”、“韩诗”三个解说《诗经》含义的学派,同属今文学派。西汉时曾为三家设学官(博士)。现均已亡佚,仅存《韩诗外传》。“鲁诗”属于今文经,毛诗与他们一起构成四家诗,毛诗属于古文经。

秦焚书后,汉兴而有三家《诗》,齐人辕固传《齐诗》,鲁人申培公传《鲁诗》,燕人韩婴传《韩诗》。又毛亨、毛苌传《毛诗》,是为四家《诗》之传授者。

汉时研究《诗经》的四家是齐派代表齐人辕固,鲁派代表鲁人申培,韩派代表燕人韩婴,以及毛诗学派代表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即齐、鲁、韩、毛四家。齐、鲁、韩三派,在西汉十分盛行,在朝里立有博士,成为官学,属今文经学。这三家诗有共同性,又称三家诗。三家诗都相当繁琐,解经一字,洋洋千言,也都使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成,所以这三家诗又称为“今文学派”、“今文经学”。今文经学,是经学中研究今文经籍的一个流派。

2.什么是毛诗?

毛诗指西汉时鲁国毛亨和赵国毛苌所辑和注的古文《诗》,也就是现在流行于世的《诗经》。毛诗每一篇下都有小序,以介绍本篇内容、意旨等。而全书第一篇《关雎》下,除有小序外,另有一篇总序,称为《诗大序》,是古代诗论的第一篇专著。东汉经学家郑玄曾为《毛传》作“笺”,至唐代孔颖达作《毛诗正义》。今本《诗经》即由毛诗流传而来。《诗经》作为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经孔子删定,并教习弟子,后大行天下,流传于世。不可否认,《诗经》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而其之所以能够流传今日,毛亨、毛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毛诗创始人为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其中鲁、齐、韩三家为今文学家,在汉代立为官学;毛诗晚出,属古文经学。毛诗训诂简明,很少神学迷信内容,未被立为官学,只能在民间传授。东汉时受到重视,允许在朝廷公开传授。东汉末年兼通今古经学的经学大师郑玄,集今古文经学研究之大成作《毛诗传笺》,主要为毛氏《诗故训传》作注。三家诗自此渐渐衰败。《隋书·经籍志》说:“齐诗亡于魏,鲁诗亡于西晋,韩诗亡于宋”。

3.什么是诗序?

(1).《毛诗序》的省称。现存《诗序》有大序、小序之分。列在各诗之前,解释各篇主题的为“小序”;在首篇《关雎》的“小序”之后,有大段文字概论全经的,为“大序”(据 孔颖达 《毛诗正义》说明,应从“风,风也”句开始)。东汉 郑玄 《诗谱》,以“大序”为 子夏 作,“小序”为 子夏、毛公 作。《后汉书•儒林传》则有 卫宏 作《诗序》之语。宋 代以来学者关于《诗序》作者众说纷纭,郑樵、朱熹 等都有自己的说法。(2).用诗写成的赠序。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上•方回》:“市井小人求诗序者酬以五钱,必欲得钱入怀,然后漫为数语。” 元 夏庭芝 《青楼集•李芝仪》:“﹝ 李芝仪,﹞ 维扬 名妓也,工小唱,尤善慢词。王继学 中丞甚爱之,赠以诗序。”

4.什么是正变?

正风(正雅)指《诗经》国风中的《周南》、《召南》。《诗·周南·关雎诂训传》“毛诗国风” 唐 陆德明 释文:“国者,总谓十五国;风者,诸侯之诗。从《关雎》至《驺虞》二十五篇谓之正风。”《诗大序》“至于王道衰,礼仪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 唐孔颖达疏:“王道衰,诸侯有变风;王道盛,诸侯有正风。”参阅 清 姚际恒 《诗经通论·国风》。【正风】诗有正变之分,此说原出于《诗大序》。《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与世之盛衰密切,周室衰微,礼义废弛时,“变风、变雅作矣”。与变风相对,后人提出了“正风”这一名词。它指周政衰微以前(主要是西周前期)的歌颂文王、武王、周公或颂美时政的《风》诗。历代学者一般认为《诗经·国风》中的《周南》、《召南》为正风。变风(变雅)

指《国风》中 作于周王朝政治衰乱时期的作品。与“正风”相对。《诗大序》:“至于王道衰,礼仪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诗·邶风·柏舟诂训传》唐 陆德明 题解:“从此讫《豳·七月》,十三国并变风也。” 清马瑞辰 《毛诗传笺通释·风雅正变说》:“变化下之名为刺上之什,变乎风之正体,是谓变风。关于区分正、变的标准,郑玄《诗谱序》以为周懿王、财夷王至陈灵公时的诗为“变风”、“变雅”;陆德明《经典释文》以为《邶风》以下的十三国风都属“变风”;马瑞辰《毛诗传笺·风雅正变说》则认为《风》《雅》正、变的区分标准是“政教得失”,而不以时间为界,凡讥刺时政者皆属变风、变雅。《诗大序》则强调了变风的特点:“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变而不失其正,正是儒家“温柔敦厚”的体现。

5.什么是诗经六义?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所谓《诗经》中的“六义”,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风、雅、颂、赋、比、兴。其中风、雅、颂是按不同的音乐分的。郑樵云:“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通志序》)

风,即国风,是各地的民歌,《诗经》中共有十五国风。

比较常见的篇目如《关雎》、《蒹葭》、《氓》、《七月》等。

雅,包括大雅和小雅,多数为公卿贵族所做,一般看作“正声”。

常见的篇目如《采薇》、《鹿鸣》、《江汉》、《思齐》(前两篇属小雅,后两篇属大雅)等。

颂,即祭祀和颂圣的乐曲,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常见的篇目如《我将》、《有客》、《玄鸟》等。

赋,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朱熹《诗集传》:“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携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与子成说(shuō):和你立下誓言。此处”说“并不通”悦“字。

比,朱熹:“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

如《魏风•硕鼠》、《邶风•新台》都是通篇用比的。

兴,朱熹:“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即是用雎鸠鸟在河中叫起兴。《魏风•伐檀》也是用兴这种表现手法的突出例子。

6.史诗有哪几篇? 在《大雅》和《颂》中保存了许多祭祀祖先、追溯部族起源和兴盛、赞颂祖先的丰功伟业的诗歌。这些诗虽以歌功颂德为主,但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大雅》中五篇周人的史诗:《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系统记述了周人从始祖后稷诞生到武王伐纣的历史过程。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又将《小雅》中的《出车》《六月》《采芑》,《大雅》中的《江汉》《常武》五篇反应宣王时代民族战争的诗联同《生民》等五篇共计十篇合称为“周的史诗”。《生民》等五篇是叙述周人开国历史的组诗,《出车》等五篇是叙述宣王对外作战的组诗

7.比和兴有什么异同和区别? 答案一:

比和兴的区别:

1.文学创作中的两种手法。比是比喻,兴为寄托。比、兴两法在我国诗歌创作中源远流长,从《诗经》起就已开始运用。儒家诗论把比兴列为风、赋、比、兴、雅、颂“六义”的两种。郑玄说:“比”是“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兴”是见今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见《周礼•春官宗伯•大师》注)。把比兴与美刺联系起来加以解释。比兴之法多用在旧体诗词和民歌中,一般文学作品中极少运用或不用。

“比”与“兴”是我国古代诗歌常用的技巧。除诗歌外,现代散文、小说等也常用比兴手法。所谓“比”,按照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其实就是比喻。它通过具形具色的事物比所要写的事物,使之形象、生动、具体。所谓“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诗用形象思维,离不开比兴两法。因此,比与兴构成了诗的两种技巧。

2.指创作诗歌。宋 王安石 《甘露歌》词:“尽日含毫难比兴,都无色可并。” 清 顾炎武 《与人书》:“起八代之衰,而树千秋之业,非明公其谁与归!当不仅流连比兴,传播艺林,为斯文之盛事矣。” 比和兴的异同: 比:“譬”的意思,是比喻、比拟、比附、象征这类艺术手法的概称。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李仲蒙:“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情附物也。” 兴:“起”的意思,指触物生情的联想式开头。这联想是产生创作灵感的艺术联想,能形成一种含蓄的意象,起寓言、象征、暗示、烘托等作用。形式上如朱熹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而内涵采纳李仲蒙说,即“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也。”更为贴切。

答案二:

朱熹在《诗集传》中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浅显而准确地解释了比兴的含义。“比”便是通过类比联想或反正联想,引进比喻客体,“写物以附意”;“兴”则是“触物以起情”,“它物”为诗歌所描写的景物,而这种景物必然蕴涵着诗人触物所起的情。“兴”是一种比“比”更为含蓄委婉的表现手法。比,就是比喻的意思。和今天的比喻一样。兴,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只是起兴引起下文,没有比喻的意义。另一种是起兴引起下文而且有比喻意义。具体说来有几种原因:有可能起兴的喻意由于年代久远,现在不为人所知道了,所以被认为是只是起兴引起下文,也有的是仅仅在音律上有联系,兴这种手法在学术界分歧比较多。“兴”这种手法在文艺美学学科范围内被认为是“自然的人化”,就是这种手法使用的时候诗人赋予了自然之物人的情感。也是“人的自然化”,先消除人的情感与自然之物的隔阂,使得情感的宣泄更自然,主要参考李泽厚《美的历程》

8.爱情诗中的女性形象。(《诗经•国风》爱情诗中的女性形象)答案一:

《诗经》从文学的角度呈现了封建礼制完善之初,周代社会男女交往的原始生活画卷,表现出了对人的生命本体的尊崇和对人的个体价值的强烈追求。《诗经》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她们或者纯真烂漫,或者哀婉悲戚;或者情重绵长,或者懦弱痴情;或者热情泼辣,或者彷徨疑惧。本文试图通过对《诗经》中琳琅满目、异彩纷呈的爱情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再现周代社会千姿百态的女性形象,探求周代社会对女性的价值标准和心理取向的要求及其对后世的积极影响。

我国素来就有“诗国”之称,早在两千五百多年以前,我国便出现了最早最古老的诗歌文学总集——《诗经》。《诗经》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公元前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六世纪),前后历史时间跨越大约五百多年间的三百零五篇作品。虽然《诗经》篇章数量众多,产生的地域、时间不尽相同,描绘的社会风俗、生活面貌不相一致,但是都从各自方面反映了男女爱情生活中的各种情景场面和心理活动,再现了周代的社会风貌,对周代的家庭关系、婚姻制度、以及伦理道德、人生哲学、审美心志、生活情趣等方面都作了如实生动的刻画。

《诗经》中的爱情诗歌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描绘了周代社会各种生活画卷,其中的作品大都感情诚挚、气氛热烈、文体朴素、思想健康,与上层社会的荒淫、庸俗、虚伪以至矫揉造作之态形成鲜明的对比,其中有不少清新可喜、具有优美情思、扣人心弦的优秀之作,是爱情诗中的珍品,而由此塑造的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成为劳动人民世代吟唱不衰的经典。

一、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

恋爱和婚姻是人类共同的需要,也是生活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正所谓“饮食男女之欲,人之大共也。”因此,《诗经》中描写恋爱和婚姻的爱情诗篇甚多,令人注目,值得称道。《诗经》中的爱情诗歌热烈而浪漫、清新而纯净,是心与心的交流,是情与情的碰撞。《诗经》对于女性的描写是真实自然的,用“思无邪”来形容里面的感情真正是恰到好处。《诗经》的内容是极其丰富多彩的,有很多的作品着墨于女性,描写她们的喜、怒、哀、乐与理想追求,通过爱情和婚姻生活展示她们的形象。

《诗经》作为一部古代的诗歌总集,里面记载的诗歌并非一时一地之作,而我们从爱情诗中可以看出在不同地域、不同时间、民间风俗也是不同的。从整个历史的发展来看,古代的婚姻恋爱的风俗是一个由开放到保守的过程,各个诸候国和不同地区风俗也有所差异,如评注者常说“郑声淫”,从现在的观点来看其实只不过郑国的诗歌多是大胆表露男女之情的诗歌,更大胆更热烈而已。纵观《诗经》成书的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五百多年间,正是中国社会从青铜器时代到铁器时代过度的时期,也是奴隶制度社会逐渐演变为封建制度社会形态转型的历史时期。在这一长达五百多年历史时期里,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规范社会等级关系的封建礼教逐步形成并且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的角角落落,民风也经历了从“放荡不羁”到“男女授受不亲”的转变。从《诗经》众多的爱情诗篇中,表现出的纯真烂漫、哀婉悲戚、情重绵长、懦弱痴情、热情泼辣、彷徨疑惧等等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来看,可以明显的感受到男女恋爱婚姻风格由无拘无束、活脱自然到“受制于父母、诸兄和人言”的重压。

(一)纯真烂漫的女性形象

据《周礼》记载:“仲春之月,令会男女,子是时也,相奔不禁。”又云:“三十之男,二十之女,礼虽未备,年期既满,则不待礼,会而行之,所以蕃育民人也。”由此可见,周代民间存在一种“会男女”的风俗。由于男女“年期即满”,即使“礼虽未备”,仍“会而行之”。这正是为时过晚的未婚男女,促成婚配的一种习俗。《摽有梅》的歌者早已过了出嫁的年龄,尚未找到对象。在歌唱之中,倾吐她时不我待、急于嫁人的迫切心情和诚挚愿望,希望男子及时向她求婚,即所谓择婿之辞。女孩向她的情人隔河喊出这番话,锋芒毕露,咄咄逼人,但又辣而不憨,爽直中颇有心计。她的话既是玩笑,又是真情,让恋人用“褰裳”涉水这一行动来证实爱情的真诚,坦率中带着一点野味儿,其实这种试探中也包含着对恋人主动、大胆的追求。

(二)热情泼辣的女性形象

善良、美丽的静女,原本和情郎约好在僻静的城隅相会,但调皮的她,一来到这儿,就藏了起来,使痴情的小伙子焦急万分,“搔首踟蹰”,不知如何是好。看到这情景,少女再也不忍心藏下去了,她突然出现在情郎面前,多情地送给他一个光闪闪的“彤管”。一个天真、活泼的少女形象跃然纸上。

子仲家里大姑娘,丢下手中针线活儿,跟着男友跑到闹市跳舞去了。“不绩其麻,市也娑。”又把“握椒”赠给心爱的人。她们时而邀请小伙子一起去玩:“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言于乐!’”并与小伙子“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这些姑娘,带着少女特有的天真烂漫,热情地追逐着爱情的幸福,尽情地享受着爱情的甜美。

(三)情重绵长的女性形象

字字血、声声泪,哀婉凄怆、痛切心肺悼亡诗的《葛生》首先以“葛”之依附于“楚”,暗喻男女情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极为贴切巧妙。而“葛生蒙楚”“蔹蔓于野”,又构成了一种悲凉的意境和凄惨的气氛。“谁与?独处!” “谁与?独息!” “谁与?独旦!”等简洁的问答,让人倍感凄凉。而“角枕”“锦衾”的绚丽生辉、光彩夺目,但枕上衾下却是一具尸骨,光彩与死亡相衬,组合为一幅画面,令人震撼、令人心酸!“夏之日、冬之夜”“冬之夜、夏之日”的回环修辞方式,表现了女主人公对死者的思念是何等情重绵长!

(四)懦弱痴情的女性形象

《郑风?东门之墠》:“东门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则迩,其人甚远。东门之栗,有践家室。岂不尔思?子不我即!”的少女,心爱着邻家的小伙子,“其室则迩”,却不敢主动接近他,“其人甚远”,只好在心中默默慨叹:“岂不尔思?子不我即!”即使她们获得了男子的爱,尽管内心的爱炽烈得“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但绝不肯亲自去找他,让一颗灼热的心在痛苦的相思中煎熬着:“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纵我不往,子宁不来?”少女深沉的内心世界与矜持的性格特点展示得一览无余。这一形象群的妇女即使与男子一见钟情,有心相许,却也要说“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兮,无使也吠”。短短几句话,可看出少女微妙的心理,既欣喜激动,又羞怯紧张;既愿意顺从男子,又矜持、忸怩。站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个可爱娇羞的妇女形象。

(五)彷徨疑惧的女性形象

由于受到礼制的束缚和压制,在受到阻挠和破坏面前,相爱的恋人们或者矢志相爱、或忍痛辞绝,欲爱不能。《柏舟》《将仲子》是此类诗歌的代表作。《柏舟》描写的是一个自选配偶的少女,恋爱受到父母的干涉之后,勇敢发出的矢志相爱的反抗呼声。《将仲子》描写的是一位少女正在和情人相爱而又不敢相爱的矛盾痛苦心情。在父母、诸兄和人言的重压之下,只好忍痛辞绝。如涕如诉的自白,是对礼制的控诉

答案二:

《诗经》开中国文学之滥觞,它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还拥有超越时代的永恒的美学价值与艺术魅力,其中《国风》部分尤为突出。爱情诗在《国风》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有四十五首,大约占《国风》总篇目的四分之一多。这些诗篇中,渴望的热烈、单恋的无奈、痴恋的苦楚、失恋的伤痛,都是对女性形象描写的重点。欢会、交合,等待、失落,思念、责骂等等,皆是对女性生活真实的写照。本文由此着手,试展现这些女性对于爱情的态度和追求。

一、大胆追求爱情的活泼少女

《诗经》中描写了很多大胆活泼的少女,她们对于感情的态度非常直率自然,并不矫揉做作,不掩饰内心激荡的情感热流,大胆表露对意中人的思慕,对爱情的渴望。如《召南•摞有梅》: “摞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看到梅子果熟,渐次坠地,这位少女显露率真而热烈地坦白:“追求我的小伙子,趁着吉日良辰啊;追求我的小伙子,趁着今天啊;追求我的小伙子,趁早去约定他”。随着日子的临近,少女愈来愈迫切地希望男方能及时相迎娶,非常生动地表达了少女焦灼难耐的心理以及在对待爱情的态度上女生少有的积极主动。应该指出的是,这种主动追求是出自于内心爱的萌动,顺乎人性,自然而然,不受任何礼法的约束,无需遮遮掩掩。敢于将内心隐秘表达出来,而不顾及外来压力,这本身就需要极大的勇气,这也是《摽有梅》的真正价值所在。再有,“东门之栗,有践家室。岂不尔思?子不我即!”,《郑风•东门之墠》中,女主人公如此率真大胆地向恋人表露心迹:“东门的栗树啊,伸入我家院中的枝条已是硕果累累,栗树高大,秋季结实,其实味美(当时民俗多以金秋为嫁娶之期)。难道我不想念你吗?是你还不来迎娶我呀!”。诗篇虽小,但却如醇酿,读之使人荡气回肠,余味无穷。

更有甚者,勇敢地宣泄自己的生命欲望,《郑风•子衿》中所倾吐的“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这种大胆、坦率的美,即使是几千年过去了,依然能引起人们的共鸣。⑴

二、崇尚爱情自由的坚毅女子

诗经时代,男女爱情生活比起后代的封建社会是较自由一些,但也会存在来自父母,或是社会的一些压力。《诗经》中就有这么一批女子,她们执着于情,痴迷于爱,勇于追求爱情自由,忠实自己的内心感受,对强加于自己的婚姻进行了坚决的反抗。“„„虽速我狱,室家不足!„„虽速我讼,亦不女从!”,这是一个女子拒绝与一个已婚男子重婚而作。那个强暴的男子有权在手,也可能有什么权势人物作后台,故敢于以官司相要挟;而这个女子断然拒绝,无所畏惧,其持义守正,敢于反抗压迫的精神,凛然于言外见之。⑵《王风•大车》则是一对恋人被迫分开,女子鼓励心上人与她私奔,并发誓决不会有二心,不离不弃: “大车槛槛,毳衣如菼。岂不尔思?畏子不敢!大车啍啍,毳衣如璊。岂不尔思?畏子不奔!榖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日。”

女子为求爱情自由,顶着巨大的社会压力,甚至不惜拿生命孤注一掷,比男子更有勇气,也更为坚定,这种忠实自身情感的力量实在令人折服。也有人认为,《大车》即楚灭息后,一息夫人殉夫殉国自杀而死的绝命词。那么,《大车》诗的女主人公,又是一位反欺凌的英杰了。⑶

三、维持家庭幸福的成功妇女 结婚是正当爱情的结晶和归宿。《周南•关雎》中,一位采荇菜的快乐女子被一位贵族男子热烈追求,即将“钟鼓乐之”,并且将要过着“琴瑟友之”的幸福生活。《郑风•女曰鸡鸣》,展现了一幅夫妇互相亲悦,家庭和谐,妇人又善于持家待客的画面。全诗共三章: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第一章写女人催促男人快快起床涉猎,生活气息跃然纸上;第二章以女方的口吻叙述夫妇的和乐。打来了凫雁烹调之后,共同饮酒,祝愿白头偕老,以致鼓琴鼓瑟,充分显示了家庭的和睦。第三章,写女人对待男人的朋友殷勤周到。男人对友人“来之”、“顺之”、“好之”,女人就用杂佩“赠之”、“问之”、“报之”,女随夫意,情感一致,持家有道,才促成了夫妇感情的亲密无间。

四、情感炼狱煎熬的幽思怨妇

诗经时代属于农业时代,各诸侯国之间常常互相攻伐,社会动荡不安,普通老百姓饱尝赋税、离乱和徭役之苦,多少家庭家破人亡,多少男子背井离乡,多少女子空守闺房,“三十服兵,六十还兵”的徭役给家庭,特别是妇女带来了许多创伤,短暂的浪漫季节逝去,挥之不去的是婚后无尽的思念。⑷ 例如《卫风•伯兮》,描画了一个女子怀念丈夫远征未归。“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心上人随王远征,她已被思念折磨得憔悴不堪,纵然头发像被风吹起的蓬草一样乱糟糟的,她也无心整容,因为丈夫不在身边,自己又为谁梳洗打扮呢? 另一首优美的闺怨诗——《王风•君子于役》,朴素真实地刻画了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如实地勾画出了这位思妇的一片痴情,诗中通过“不知其期”、“不日不月”、“曷至哉”、“苟无饥渴”等几个聚光点反映出她对远征亲人的无限关心、自己的无限忧虑以及无比细腻的思念之情。接着以自然界的微妙变化:“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来烘托、叙写自己孤单、冷落、凄凉的心景,整首诗显得悱恻缠绵,浑沉辽远。

五、痛苦呻吟无依的悲情弃妇

几千年的历史就是父权制的历史。历史对女人而言,是一个幽暗漫长、深不可测的黑色隧洞,是貌似公正客观实则冷漠残忍的。在男权社会下,只有以经济支配为基础的男子在婚姻上有自由权、支配权,女性只能为男性存在并支配。打开《诗经》,我们触摸到的更多的是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惨痛历史,看到了那久远的、逝去的、丰富而细微的历史真相,诗人们倾诉了作为一个女人的血与泪、悲与喜、爱与恨。婚后没了男子的“寤寐思服”、“辗转反侧”,丈夫远征或远行,留给她们的是一种刻骨的幽思,而最为不幸的则是婚后色衰而遭抛弃。《邶风•谷风》,记述了一位品行端正的女子,婚后开始时家境贫穷,与丈夫艰难度日。为此,她克勤克俭,以德持家,辛辛苦苦地帮助丈夫经营生计,使家境逐渐好转。但万万没料想,富裕起来以后,丈夫居然恩将仇报,“既生既育,比予于毒”,有了生计,却把她看成是毒害,进而舍妻再娶,“宴尔新婚,如兄如弟”,“宴尔新婚,不我屑以”。她慨叹自己的命运比苦菜还苦,“谁谓荼苦,其甘如荠”。此诗中的弃妇面对丈夫已将新人娶进家门的现实仍不醒悟,反复叙说着自己的可怜及对负心人的恋恋不舍之情,以期唤起对方的怜悯之心。这类女人的命运之所以可悲,是因为她们从情感上还没有同负心汉决裂的勇气和力量。又有《卫风•氓》。女主人公与她的“氓”自由相爱,婚后她辛勤劳作却遭受虐待,直到最后被抛弃,于是她愤怒地喊道:“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女子没有过错,男人变了心肠,男人不守正道,行为前后不一样。“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发的誓言明明白白,不料想他变了心,变了就不去想它,也就算了吧。从这里我们看到了这个女人性格中的那份刚强,她已经对“氓”有了清醒的认识,明确地知道自己的悲剧是无法挽回的,于是她没有疑惧,没有彷徨,坚定地选择了离开。

下载《诗经》疑问句尾语气词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诗经》疑问句尾语气词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诗经》选读与研究(选修课)教学大纲[五篇模版]

    《诗经》选读与研究(选修课)教学大纲许廷桂 编订一.课程代码:二.课程名称:《诗经》选读与研究三.课程管理单位:文新学院四.大纲说明:1. 课程性质: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高年级学生所开的......

    《诗经》词汇同义词与修辞同义词研究述评

    程国煜,李景梅 (赤峰学院 汉语言文学系,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从研究角度上看,同义词研究主要有两种:一是从词汇角度研究;二是从修辞角度研究。从词汇角度研究《诗经》同义词......

    《诗经》爱情诗中的水意象研究

    《诗经》爱情诗中的水意象研究 【摘要】在中国文化中,“水”是一种富有十足韵味的文化意象。《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爱情诗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表现出非同寻常的文学......

    《化学课尾教学反馈的研究》个人课题研究方案

    《化学课尾教学反馈的研究》个人课题研究方案 山阳县色河中学 陆德斌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通过学生来进行学习的效果和知识反馈,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人翁责任感,......

    略述《诗经》在西方的传播与研究

    略述《诗经》在西方的传播与研究 杨淑珍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包头,014035 摘 要:从16世纪至20世纪,《诗经》向西传播并受到海外研究的重视,《诗经》在西传仅仅三、四百年的时......

    关于《诗经》婚恋诗研究的文献综述[小编整理]

    关于《诗经》婚恋诗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要:爱情和婚姻作为人类文学的永恒主题和内容, 在《诗经》中表现这类主题的诗歌占 有很大的比重《诗经》中的爱情诗体现了那个时代的人的......

    《四库全书》81卷中关于《诗经.召南.甘棠》的研究

    《诗经世本义》卷首 卷末明 何楷撰 甘棠思召公也(序云美召伯也召伯之教明于南国按韩诗外传云昔者周道之盛召伯在朝有司请营召以居召伯曰嗟以吾一身而劳百姓此非吾先君文王之......

    《四库全书》84卷中关于《诗经.召南.甘棠》的研究(定稿)

    《御纂诗义折中》 清 傅恒等奉敕撰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 赋也蔽芾盛貌甘棠杜梨翦去也伐戕其干也伯方伯茇草舍也朱子曰召伯特循行南国以布文王之化或舍棠树之下其后人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