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服饰文化

时间:2019-05-14 19:29: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诗经》中的服饰文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诗经》中的服饰文化》。

第一篇:《诗经》中的服饰文化

《诗经》中的服饰文化

摘要:我国服文化的发展历史悠久,要了解我国服饰文化的发展进程,对夏商周时期的服装研究是必不可少的,而《诗经》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的平台。从《诗经》中可以看出,在春秋时期,我国中原地区的服装已经有了很高的水平。本文通过服装原料、服装种类和身份地位的象征几方面对西周、春秋时期的服饰文化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服装;春秋;诗经

一、服装原料

古代的服装可利用的原材料有限,人们多数利用的是自然生长的植物或动物皮毛,经过长期的实践,人们从只知道单纯的利用野生动植物到学会自己种植、养殖,大大增S加了服装原料的数量。

(一)葛的应用

在《诗经》中“葛”出现次数频繁,有四篇以此为题。这说明葛在当时人们的生活中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它是当时劳动人民的主要衣料来源之一。如,《诗经.王风.采葛》说:“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这就证明了葛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诗经.国风.葛覃》)。这说明了葛生长的状态和地点,它是一种蔓生植物,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现葛用煮法可抽出纤维用作织布原料。“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綌”(《诗经.国风.葛覃》),这说明当时葛衣也分几种,有“絺、綌”只分,絺为细葛布,綌为粗葛布。另外,还有比絺还细的葛布,称为绉。“蒙彼绉絺,是紲袢也。”(《诗经.鄘风.君子偕老》)这句诗就说明了绉的存在。

(二)麻的应用

除葛以外,苎麻也是当时可利用的重要的服装原料。《诗经.陈风.东门之池》中有“东门之池,可以沤麻,„„东门之池,可以沤纻„„”这是说古人利用“沤”的办法使麻纤维脱胶用以织布。在《诗经》中“麻”字出现多次,如“丘中有麻”(《诗经.王风.丘中有麻》)。“不绩其麻,市也婆娑”(《诗经.陈风.东门之枌》)等等。说明在西周时期,我国麻的种植已经相当的普遍了,当时的劳动人民用它来做衣服、鞋子。

(三)蚕丝的应用

就在葛布和麻布盛行之时,另一种更珍贵、更美丽的衣料出现了。这就是我国一直应用至今的独特的布料——丝绸。从《诗经》中可以看出,此时,我国劳动人民已懂得自己栽培桑树,饲养家蚕。当然这也是经过了一个由利用野生蚕丝到自觉的家养蚕丝的发展过程。山西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半个丝茧,经鉴定为野生蚕茧,而浙江吴兴钱山漾良渚文化遗址所发现的丝和丝织品,经鉴定原料是家蚕丝[1]。这表明我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懂得利用野生蚕丝,并在这一时期,已开始进行家蚕的饲养。到了春秋时期,我国的蚕桑养殖已相当普遍和繁荣了。《诗经.豳风.七月》中有“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的诗句,这说明蚕桑养殖已纳入到正常的农事安排中,是重要的农事活动,并且人们已懂得合理安排农时,对种桑、养蚕进行了适当的经营管理。养蚕、种桑活动在当时已发展的较为蓬勃。

虽然此时丝绸已经出现,并且它更为美丽、轻盈,但劳动人民是穿不起的,而且由于身份地位的限制,平民百姓也是不能穿的。“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扬,为公子裳”(《诗经.豳风.七月》)。这是说劳动人民绩麻织布为自己做衣服。而丝织衣服,染出漂亮的颜色,是为公子制衣的,劳动人民是没机会穿的。

(四)皮毛的应用

除了葛、麻、丝绸外,冬天的服装还有动物的皮毛,尤其以羊羔皮、狐狸皮做原料的居多。如,《诗经.郑风.羔裘》中有“

一、羔裘如濡,洵直且侯。„„

二、羔裘豹饰,孔武有力。„„

三、羔裘晏兮,三英粲兮。„„”《诗经.唐风.羔裘》说:“

一、羔裘豹祛,自我人居居。„„

二、羔裘豹褎,自我人究究。„„”这两首诗都说明了以羊羔皮做衣服在当时是比较盛行的。

另外,以狐狸皮做原料的衣服也是当时贵族冬天穿着的主要服装,其中又以白狐皮更为珍贵。《诗经.小雅.都人士》中有诗句“彼都人士,狐裘黄黄。”《诗经.豳风.七月》中说:“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这两首诗不但反映出当时穿着狐裘的普遍性,而且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只有贵族才有资格穿着。“献其貔皮,赤豹黄罴”(《诗经.大雅.韩奕》)。这表明白狐皮是狐裘中的珍贵品种,可用作进贡的贡品。

但无论是羊羔皮,还是狐裘都只是富贵及身份显赫的人所穿着的,而贫苦老百姓只能穿着麻布衣服过冬。

二、服装种类

最初,衣服的出现只是为了起到保暖、蔽体等基本生理需要的作用,因此缝制的相当简陋。到了商、周时代,由于社会的进步,社会制度的形成,使得服装种类开始增多,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也有了新的变化。这时,“服装”的意义才真正显露出来。从《诗经》中可以看出我国在春秋时期服装的样式繁多,人们在不同的环境、场合会穿着不同的服装,但基本类型为“衣”和“裳”——上衣、下裳,而当时男女皆穿“裳”即裙。

(一)日常服装

春秋时期,劳动人民最为普通的服装就是葛衣、麻衣。而冬天的御寒服装,平民百姓一般穿袍或褐。袍,冬天穿在外面的棉衣。《诗经.唐风.无衣》中有“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诗句。褐,质料粗陋的毛布制的棉衣。如,“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诗经.豳风.七月》)。

贵族平时的服装很华丽多样。有裘、象服、展、紲袢、翟、贝锦等等。《诗经.鄘风.君子偕老》中说:“如山如河,象服是宜。瑳兮瑳兮,其之展也。蒙彼绉絺,是紲袢也。”这首诗是形容诸侯夫人的华丽装束,其中象服、展、紲袢都是服装种类。象服是镶着珠宝,刺绣花纹的衣服,穿在外面,非常华丽。紲袢是一种薄薄的贴身内衣。展,用绉纱做成的一种礼服。这些服装都是贵族的日常服装,平民百姓平常是没机会穿的,只有在婚嫁之时可穿。

(二)特殊服装

春秋时期,人们在特殊场合对服装有特别的要求,特别身份的人衣服也是有不同规格的。

絅衣就是有特别用途的服装,用麻布做成,是女子在出嫁途中穿在外面用来遮蔽灰尘的衣服。如,《诗经.郑风.丰》中有诗句“衣锦絅衣,裳锦絅裳”。

贵族们在正式场合为显示身份会穿相应规格的服装。《诗经.小雅.采菽》中记载“又何予之?玄衮及黼”。玄衮指的是绣有黑色龙纹的礼服,黼为有黑白相间花纹的礼服。这首诗是描述天子赏赐诸侯的情景,说明这种衣服不是日常服装,而是高级官吏或诸侯在正式场合所穿着的。

另外,古代的卿大夫们在去办公的时候也有官服,称为缁衣。《诗经.郑风.缁衣》说:“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这说明缁衣为特定的朝服,有其特定用途。

三、服装——审美意识的体现

服装是伴随人类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的特殊产物,最初服装的作用在于避寒、遮体,最后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物质文化的丰富,人们的审美观念逐渐变化,服装成为人们追求美的重要标志。而早在原始社会时期,考古发现,当时的人们就懂得利用骨针缝制衣服,并用骨头制作项链、手镯等装饰品,用来美化自身。从这时开始,人们已通过服饰展现了自己的审美意识。发展至夏商周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念有了其自身的特点,《诗经》中有大量描写男女爱情的诗歌,这表现出当时人们把美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服饰对人的修饰上。这些诗歌充分体现了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如,《诗经.郑风.子衿》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夏商周时期,审美已经与身份等级紧密联系在了一起。由当时的制作工艺、心理特征、地理环境等方面的限制,西周、春秋时期,贵族着衣以宽松、华丽为美;劳动人民以短小、贴身为美。并且,质地、颜色的划分更为明确。从这一时期开始,服装作为身份地位的象征,发挥了其重要的作用。

四、服装——身份地位的象征

我国的古代文明发展到这个时期,已产生了较牢固的政治体制,国家机构的建立使得社会秩序开始条理化,并具备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同时,礼仪的形成也使得服装的等级越加严明起来,尊卑贵贱,各有分别。这时期的服装以质地和颜色来区分人们的身分地位。

(一)服装质地区分地位

在前文已提及,葛和麻是平民百姓的主要衣料来源,在夏天穿粗葛衣和麻衣。而贵族则穿着细葛布(如,絺、展)或丝织品做成的衣服。

到冬天,贫苦百姓必须靠穿袍或褐(麻葛所织而成)过冬。而王公贵族则有裘皮制成的衣服取暖。

另外,衣服上所绣花纹也有固定的划分。《诗经.豳风.九罭》中有“我觏之子,衮衣绣裳。”的句子,衮是只有天子诸侯才能穿的服装,代表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这种制度一直传承下来,影响了我国整个封建时期,后世的绘龙图案只能用作皇帝的龙袍,更体现其身份的与众不同。另外,黼、祓也是诸侯服装的标志。《诗经.小雅.采芑》中有“服其命服”之说,这就说明在当时,只有得到爵位,或有天子赏赐,才能穿与之地位相匹配的服装,这是服装代表人身份地位的最好证明。

(二)服装颜色区分身份地位

在西周、春秋时期,人们已懂得利用自然界的一些植物、矿物为服装染色,颜色以黄、红为主,也有蓝、绿、白、黑等色。贵族以着黄、红、黑为主,尤其崇尚红色。如,“服其命服,朱芾斯皇”(《诗经.小雅.采芑》)。这说明王公贵族以红色为贵,以此彰显他们的尊贵地位。而平民百姓的衣着则以蓝、绿、白色为主。如,《诗经.郑风.出其东门》中说:“缟衣綦巾,聊乐我员。”这描述的是当时妇女上着白衣,下系绿巾的普通装扮。

我国服饰文化历史悠久,要了解我们服装的发展历程必须对夏商周时期的服装文化有深入的研究。《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有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它详实的反映了当时人们服装的种类、样式。对它进行研究,可以使我们对我国西周、春秋时期的服装文化有较真实的了解,这对我们探究我国服装的起源、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存浩.中国农业史[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6:P183

第二篇:浅谈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浅谈中国传统服饰

摘要:服饰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社会创造的宝贵财富。从古到今,中国服饰走过了漫长的路程,昭显着历代的印记,从中折射出不同文化背景的深刻意蕴。不可否认,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使中国的传统服饰与悠久的文化基因互为表里,形成一派独具特色的东方气息。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具有明快的风格与和谐统一的心理追求,其独特的五色体系和风格表现形式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调。现代中国服装设计要继承中国传统服饰“谐调”、“统一”的审美原则,在创新中实现传统与时尚的完美融通。设计只有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来把握时尚,才能真正拓展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中国传统服饰 文化内涵 审美意蕴 时尚服饰设计

服饰是人类生活的要素,又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它除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外,还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服装的款式与演变,服装面料的选用与搭配,服装颜色的选择与组合,特定场合着装的选筛与习惯,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状况和科技水平,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也烙有特定时代的印痕。服饰的文化意义在于适应自然环境以满足生存需要、方便生活日用以便利身体活动、美化身姿体态以娱悦身心健康、显示社会身份以表征社会角色等。作为人体的延伸,服饰还能够表现出穿着者的长处和特点,极富魅力地表现个性、欲望和心理特征。为此,服饰设计不仅要切合现时美观大方的流行趋势,使其富有突出的个性表现力,体认穿着者的心理特征和观赏者的趋同心态,而且应将传统服饰文化融入其中,凸显其生命蕴涵和审美意蕴,将传统与时尚有机融合。惟有如此,方能真正营造出有底蕴的时尚服饰文化。

一、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三大内涵

服饰是构成一个民族的外部特征,故而不同民族的服饰所反映的文化特征也各有差异。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光辉发展历程,其内涵是极其丰富多彩的。但从宏观上而言,最有代表性的是其所呈现出的“和谐统一性”文化、“标示突出性”文化和“种类多样性”文化三大内涵。和谐统一文化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精髓。纵观中国几千年的服饰发展史,和谐协调与规矩统一是其文化的真谛。自中国服饰诞生以来,一直在遵循着物理取暖与审美表现、标识显示与象征表达、个性突出与喜庆吉祥的统一,最大限度地达到服饰与自然、服饰与社会、服饰与人的和谐、协调。情景交融、意象统一的美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最珍贵的品质。

标示突出文化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最基本的元素。这一元素主要表现在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所产生对服饰意念表达中的等级尊卑标示、行业职业标示、行为道德标示以及年龄结构性别的标示上。从原始部落头领与狩猎功臣服饰的标示到封建帝王的官服表示,从文官武官的标示到现代军装、职业装的标示,从官府制度中常服的礼制到今天的便服,晚礼服等,都彰显了其标示突出的文化内涵。标识显示不单单是一种“制度”(法制)的要求,更将其作为一种社会道德的规范。这种将服饰标识功能的意念推到了一种登峰造极地步的文化,也大大推进了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发展。可以断言,如果没有数千年阶级社会冠服制度的保障,“衣冠王国”的殊荣是不可能获得的。

种类多样性文化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又一特征。从纵向上看,中国历代服饰文化均有较大的差异。就以中国近三千年以阶级社会为形态的服饰“制度形态”演变的轨迹而言,周礼和汉服不同;唐制与清制差别也大,基本上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服饰制度,都有其特定的礼仪要求。从横向上看,由于中国地大域广,民族众多,其对服饰款式的追求上、对服饰色彩的忌讳上、对服饰材料应用的技术水平上,以及对服饰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和不同场所的意象表达上,都有很大的差异,有时还反映出极大的对立。这种多样性既反映了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丰富多彩,又反映了与其他国家的不同特征。

二、中国传统服饰的审美意蕴

1.适中、和谐的“情理美”

中国传统服饰的含蓄婉约与中国人和平、知足、中庸的取向相一致。儒家“中庸”之“中”、华夏“中国”之“中”,皆强调“不过分而和谐”,这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有明显体现。中国传统民族服装既不像西服那般可精确勾勒人体,又不同于古希腊、古罗马那样用一块布随意地披挂或缠裹于身上,而是采取“半适体”的样式,即倡导一种包藏又不局限人体的若即若离的含蓄美。究其原因,“平和性情”自古以来就作为一种美德为中华民族的先辈所推崇,所谓“人生但须果腹耳,此外尽属奢靡”,追求幸福的真谛是“精神快乐休闲,胜干物质进步”。这反映在服饰文化中就是讲究随意、闲适、和谐,没有过分的突出、夸张和刻意的造型,于恬淡之中给人一种含蓄、平和而神秘的美感。中国传统服装的制作者(裁缝)在设计和制作服装的过程中凭借直觉与经验,于“适体”中呈现的是一种含蓄的“情理美”,而非西方那种以数理为基础的精确到尺寸的“理性美”。2.追求意境的“含蓄美”

“含蓄”属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美的范畴,这一手法通常将作者的情感表达寓于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之中,以达到启发联想、耐人回味之艺术效果,彰显“情中有景,景外含情”的艺术境界。这类似于中国画中的写意手法,即不豺着于对事物的客观再现,而强调欣赏某种朦胧的含蓄美,在虚实关系上偏重于对“虚”的张扬。引入到服饰文化的艺术创作中,就是设计者特别注重“不着迹象、超逸灵动”之美,不刻意追求数字上的精确性或纯形式的客观美感,而是崇尚用无穷的意象美含蓄地表现情感。如用宽衣大袍、中规中矩的样式或写实与变体相结合的动物、几何纹样、花草枝、藤蔓纹等具有抽象和寓意的服饰图案来传达一种与政治或伦理的关联意向。汉初之“袍”被作为礼服,一般多为大袖,袖口部分收紧缩小,紧窄部分为“祛”,袖身宽大部分为“袂”,所谓“张袂成荫”就是形象化的描述;而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其画像人物皆穿着宽敞的衣衫,衫领敞开,袒露胸怀,或赤足,或散发,无羁放荡,张扬着崇尚虚无、轻蔑礼法的人生品性,给世人以高山流水般随性自然的审美意境。中国传统的女性服装旗袍,是传统服饰文化与现代时尚设计完美结合的典范,它造型完美、结构适体、内外和谐,是兼收并蓄中西服饰特色的近代中国女性的标准服装,是中华服饰文化的代表,在女装舞台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旗袍的设计表面上不温不火,实质上内涵丰富、意蕴幽远,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融通。光滑的质感和简洁的造型表现出流畅明快的线条与和谐一体的气韵,展示出东方女子温柔、典雅之美。这种气韵不仅展于外表,而且沉于内心。穿上旗袍,既能衬托出东方女性优美的身段,又能显示出其幽雅的心境和悠闲的生活节奏,充分展示出中国传统服饰的含蓄美,呈现出一种宛若自然生命律动的朦胧佳境。

三、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1.继承:拓展传统服饰文化的基础

中国素有“衣冠王国”的美誉。纵观华夏服饰文明的发展史可知,“谐调”、“统一”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真谛。自中国服饰文化诞生伊始,就遵循着理物取暖与审美表现、标识显示与象征表达、个性突出与喜庆吉祥相结合的制作原则,以最大限度地达到服饰与自然、服饰与社会、服饰与人群的和谐统一,而情景交融、意象统一更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最珍贵的审美品质。扬长避短,突出和谐协调是传承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关键。中国的传统服饰文化受数千年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儒教“中庸道德”观的桎梏,政治因素影响极大,直到上世纪中期绿色覆盖全国,专衣“军干装”以及激情成“灰”等现象,使服饰呈现简单划一的窘境。这些不利于服饰文化发展的陋习都应摒弃。然而,占数千年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发展的主流“和谐协调”文化应发扬光大,诸如以原色表现为主的大气而豪放的色彩文化;以追求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圆满统一,最大限度地达到服饰与自然、与社会、与人协调一致的统一美原则;以及以民俗吉祥意象为特征的表现形式等优秀文化都应传承,都应发扬光大。

吸收西方先进文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实现“中西合璧”,是传承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有效途径。服饰文化的传承发展离不开先进技术与先进设备的支撑,这一点已被历史所证实。特别是目前国外纺织技术,如非织造布技术的引进,将对我国服饰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起飞推进”作用。

坚持百花齐放的方针是传承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本形式。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也是一个大区域的国家,中国更是一个人口最多的国家,对服饰文化的追求必然是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任何简单划一都将影响其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自由竞争,自由发展,集百家之长,扬百家之优,方能适应中国服饰文化发展之规律。服饰文化是人创造的,服饰文化是动态的,随着人类的进步,以及不同群体间文化交流的不断进行,必将导致新的服饰文化模式的诞生,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大树必将永葆长青。2.创新:传统与时尚的完美融通

在当代中国,传统服饰与时尚设计的审美融通对提高服装的文化附加值、满足时尚消费需求、缔造民族特色品牌、开拓国内外市场具有特殊意义。全球化时代的服装产业竞争日趋激烈,各国服装设计师在服装设计中都很注重对本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借用,以张扬本国服饰文化和民族特色。目前,我国现代服装设计整体上还存在着设计理念落后、创意不够、没能把传统服饰文化的精髓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之中等问题;加之国外品牌纷纷涌入,国内又缺乏与之抗衡的品牌,使中国的服装设计在国内、国际竞争中均处于不利地位,严重影响了中国服装业的进一步发展。故,我们需要在借鉴传统文化符号的基础上,将传统与时尚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将之从表面符号的简单借用提升到对服饰文化内涵的审美体认与表征阴,创立自己的服装品牌,发展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时尚设计和谐融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服饰文化。

实现传统服饰文化与现代时尚设计的完美融通,实质就是一种在继承传统服饰文化基础上的创新。这种创新首先须领会传统文化,否则创新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即设计师要在精神文化层面上把握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精神理念,将我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各种时尚理念、理论资源加以整合,把传统服饰文化中的实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创造性地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丰富其文化蕴意,提升产品的文化附加值,防止对传统元素符号化、表面化的简单组合或图解式、猎奇式的样品展览。好的服装设计创意是设计师在把握了传统服饰文化理念之后,结合时尚理念和设计原则,对传统文化积累、消化并感悟的一种自然情感表述,而不是现买现卖、照猫画虎。河南“丙戌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活动中展示的服装就非常具有文化价值。拜祖服装系列大多采用的是中性的流行色系列,颜色迥异、面料粗朴,以金色缎带镶边;纽扣的设计则采用盘扣样式,其金属材质与服装面料及服装的金边质地形成细腻的对比;袖口翻边采用缎织纹路,既有古朴特点又有现代的工艺形式。整个设计将传统元素与时尚设计完美结合,加之祭祖大典本身的特殊意义,可谓形式与内容完全融合在一起,取得了极佳的艺术效果。所以,当代中国的时尚服饰设计应该分析研究传统服饰的配色及制作规律,理解、感悟传统服饰文化的深厚、博大与凝重,并使之巧妙地运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来,加之挑花、刺绣、蜡染、扎染、手绘、编织、织花、抽纱等现代工艺,并结合时代流行趋势与时代特征,将继承传统与探索创新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创造出既有时代感又有民族神韵的服装。

四、结语

借鉴传统文化,是对传统素材的再认识、再创造,包括文化内涵的改变与表现形式的转换;而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设计者必须把激发创作灵感的原型因素转化为切身的心灵感受,分析、归纳原型因素的主要特征并加以提炼,然后以一种明确的、恰当的、符合时代需求的形式表现出来。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人们对服饰文化的追求也是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自由竞争、自由发展,集百家之长、扬千家之优,方能适应中国服饰文化发展的生命之旅。

参考文献:〔1〕姚吉.浅谈中国服饰文化.社会

082 53号

〔2〕张维青,高毅清.论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齐鲁艺苑

1944年第3期

〔3〕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精髓

2007年11月26日纺织编导

〔4〕百度文库

第三篇:成语中的服饰文化(写写帮整理)

成语中的服饰文化

汉族,这个又被称华夏民族或中华民族的古老民族,它名字“华”便是来自她美丽的肌肤——服饰。“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尚书正义》注“华夏”:“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左传?定公十年》疏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成语被称为“活化石”,是汉语言文化的精华,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关于服饰的成语兼有历史和文化的双重价值,其源头大多是中国历史著作。

一《诗经》里别样风情的服饰文化

《诗经》是我们文化、情感、审美的“圣经”,是一种生命基因,一种灵魂酵母。而《诗经》的服饰文化。也是别有一番滋味的。那么,我就看看一下几个成语,来体会一下吧!

有赞叹衣帽漂亮的,如“衣冠楚楚”或为“衣裳楚楚、衣冠济济”,其出自《诗经?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通常解释为楚楚:鲜明、整洁的样子。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而“衣冠济济”,在《郊庙歌辞?周朝飨乐章?忠顺》(唐?张昭):“衣冠济济,钟磬洋洋。令仪克盛,嘉会有章。”也是说衣帽穿戴得整齐,漂亮。再如,有表谦虚义,即“衣锦褧衣”,出自《诗·卫风·硕人》:“硕人其颀,衣锦褧衣。”又《诗·郑风·丰》:“裳锦褧裳,衣锦褧衣。叔兮伯兮,驾予与归。”释义为:锦衣外面再加上麻纱单罩衣,以掩盖其华丽。其比喻不炫耀于人。还有,表情谊的“同袍同泽”,出自《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比喻共事的关系(多指军人)。也指有交情的的友人。

《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的服饰文化远远不止这些。

二《史记》中服饰文化各领风骚

《史记》是一部以社会为中心的历史。”司马迁“几乎注意到历史上社会之每一个阶层,每一个角落,每一方面的动态,而皆予以具体生动的描写。所以也少不了服饰的描写。

“紫绶金章 ”,汉代官员腰间常佩有一装官印的(般+革)囊,而用以系印的绦带叫“绶”(或称“印绶”)。绶是汉代官员权力的象征,以其纺织的稀密、长短和色彩的不同标志着官职的高低。绶以紫色最贵。《汉书·百官公卿表》:“相国、丞相,皆秦官,皆金印紫绶。”《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中就有“怀黄金之印,结紫绶于要(腰)”之句。后用“紫绶金章”泛喻高官显爵。还有,“天冠地屦”出处为,《史记·日者列传》(汉·司马迁):“夫卜而有不审,不见夺糈;为人主计而不审,身无所处。此相去远矣,犹天冠地屦也。”现在用来比喻双方相差极大。也有形容人多的,“ 连衽成帷” 出处为《史记·苏秦列传》:“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释义,衣襟相接而成帷幕。形容人多。

《史记》的一段不短的历史,因此它里面的文化也源远流长。关于服饰的成语也不在话下。

三诗歌中关于服饰的成语 古代的诗歌,是中国的国粹。而在诗歌中产生的关于服饰的成语也多不可数。

如,讲交不忘旧日的交情的“绨袍之义”,出处为《咏史》(唐·高适)尚有绨袍赠,应念范叔寒。”又如出自唐·杜甫《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的“簪缨世族”,原文为“空余老宾客,身上愧簪缨。”簪和缨,古时达官贵人的冠饰,用来把冠固着在头上。旧时指世代作官的人家。“衣香鬓影”释义,形容妇女的衣着穿戴十分华丽(多指人多的场合)。借指妇女。出自《春赋》(北周·庾信):“屋里衣香不如花。”《咏怀》(唐·李贺)诗:“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再有,唐·杜牧的“倒冠落佩”。出自《晚晴赋》:“倒冠落佩兮与世阔疏,敖敖兮真徇其愚而隐居者乎。”冠:帽子;佩:佩玉。这里指官服。脱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辞官还乡。

中国是有着古老的服饰文化的国度,中国的服饰历史久远,形式多样。让我们在这些简洁精深的成语中探索有关汉服的蛛丝马迹,跨越时空,与古人进行思想交流,从这些宝贵的语言文化结晶中,看到我们华夏文化的缩影,有助於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了解我们的汉服汉文化。

第四篇:浅谈清朝宫廷服饰文化

浅谈清朝宫廷服饰文化

衣冠服饰,是人类生活的必要素质,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它除了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之外,还可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不一样的朝代有着不一样的服饰,带代表着那个朝代独有的文化特色。正是以为丰富的衣冠服饰,让我们可以从服饰的演变中研究出历史的经济文化发展及其变迁,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不断传承,发展,让我们今天看到了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其中清朝服饰文化也占据着历史服饰文化的重要地位。

清朝是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随着其建立、强盛、衰弱及灭亡,也牵动着中华文化服饰艺术风格的重大变化。在中国服饰史上,清朝服饰是历朝服饰中最庞杂、最繁复、等级制最森严的一个朝代。在清朝服饰中,以清王朝宫廷服饰为主体,它不仅反映了清朝文化,更是代表了那个时期清朝在纺织、刺绣等方面的高水平。

清朝的冠服制度按等级分为皇帝、皇子、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额驸、公、侯、伯、子、男、将军、一直九品官等多层,每一级又各有冠、服、带、朝珠等规定。皇太后、皇后、嫔妃、公主、福晋、夫人等,他们的冠服、朝珠及其他配饰也有不同规定。无论日常生活还是上朝议事,服饰在清朝都被政治化,时刻体现着对皇权的维护。接下来就宫廷服饰做一些简单的介绍及分析。

(一)皇帝服饰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朝代,由满洲贵族建立,它帝王的服饰也独具特色,既保留了满族服饰的特征,又结合了历代帝王服饰的图案、章文,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清朝帝王服饰。清朝皇帝的服饰按用途分分为礼服、吉服、常服、行服和雨服。

1、礼服分为朝服、端罩、衮服。朝服是在皇帝登基、大婚、万寿圣节、元旦、冬至、祭天等重大典礼时所穿的礼服。由披领和上衣下裳相连的袍裙组成,衣袖分两种,一种由袖身、熨褶素接袖和马蹄袖组成,一种由袖身和马蹄袖组成腰间有腰帷,上衣与下衫相接处有褶皱。冬季以棉、皮制成,春秋夏季以夹、单制成;端罩是清朝皇帝及各级官员冬季套在朝服、龙袍或蟒袍外的一种礼服。式样为对襟、圆领、袖长至腕、身长至膝、五个纽扣的一种毛朝外所穿的宽松式裘皮服装;衮服也是皇帝的礼服之一,在举行重大典礼时皇帝将衮服套在朝服或吉服外,样式为圆领、对襟、平袖与肘齐,略短于朝服、吉服,长到与坐相齐,到晚请时长到膝下。

2、吉服就是每逢吉庆典礼时穿的一种服装。分为龙袍、衮服。龙袍比朝服、衮服等礼服略次一等,平时较多穿着。清代皇帝的龙袍为圆领、右衽大襟、窄袖和综袖、马蹄袖端、四开裾式的长袍。衮服是套在龙袍外面的,为石青色,对襟、中袖、袖与肘齐,身长至膝。它是古代皇帝奉祀神明的礼服,皇帝在祭圜丘、祈谷、祈雨等场合穿的。

3、常服是皇帝平时宴居时所穿的衣服,常服分为常服袍常服褂。因为常服不是在正式场合所用的衣物,皇帝常服样式与皇室宗亲及品管所穿的常服大致相同。常服褂的款式为圆领、右祍、大襟、马蹄袖。一般多用于石青色。常服褂是日常用的衣服,样式为对襟,不设马蹄箭袖,长至膝下的外褂。

4、行服是一种专供出行骑马时所穿用的服装,一般由行褂、行袍、行裳组成。行褂是清朝常见的一种服装,圆领对襟、平袖、袖长及肘,长于坐齐,有五个纽扣相系,从皇帝、王公大臣到行者都可以穿,皇帝的行褂为石青色,根据季节换穿棉、夹、纱、裘,圆领,用纽扣相系衣襟样式不同的短款外褂,身长至腰,便于骑射。行袍是皇帝出行所用的袍服与皇帝平时所穿的常袍服款式基本相似,只是为了上下马时更为方便,右边的衣裾要比常袍服减短十分之一左右,故而行袍又叫缺襟袍。行裳俗名战裙,皇帝的行裳为左右各一片内直外弧的裙子,上用石青幅步缝连,横幅布两端有可以系于腰部的带子。

以上是皇帝的五种不同场合的服饰,皇帝的穿着都象征着吉祥富贵,他们在不同场合都有着能够体现身份及功能性的服装,显示出身份地位。从皇帝的服装变化,可以看出清代政治、经济的发展,到康乾盛世时更是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二)皇子服饰

作为历代王朝的未来统治者,皇子的地位在其所在时期是极为重要的,可以说是仅此于专治政治体制下的最高统治者皇帝,皇子的服饰也与皇帝的服饰一样讲究,象征着其特殊的身份地位。清代皇子的服饰与皇帝一样有朝服、吉服等。

1、皇子的朝服与皇帝朝服的形式基本相同,只是纹样有所不同。皇子朝服纹样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披领及裳俱表以紫貂,袖端熏貂绣文两肩前后正龙各一,甓积行龙六,肩以五色云。一种是披领及袖俱石青,片金缘,冬加海龙缘,绣文两肩前后正龙各一,腰帷行龙四,裳行龙八,披领行龙二,袖端正龙各一,下幅八宝平水。

2、皇子的吉服又分为蟒袍和龙褂。蟒袍在清代也称作花衣或花袍,是吉服之一。它的款式、性质、用途几乎与皇帝龙袍一样,凡是皇帝穿龙袍、衮服的庆典活动时,全朝的文武俱服蟒袍、补服。龙褂是皇子专用的服饰,穿于蟒袍之外的一种礼服,它的作用与补服相似,皇帝穿衮服的时候,文武百官与王公大臣们要穿补服,皇子此时外褂即为龙褂。

(三)后宫命妇服饰

清代满洲贵族妇女也有官府,和清代男子官府制度一样,也有朝服、吉服之分,并且同样依照穿着者的不同身份,分设不同的图案和各种饰物。清代后宫等级森严,后宫命妇自上而下可分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在服饰方面一律严格遵守《大清会典》中服饰制度,按制度着装,不可逾越。皇后、皇太后的服饰和皇帝的服饰同样有着相应的服制,包括朝服、龙褂和常服。

1、皇太后、皇后的朝褂,它有四种样式,都是石青色,织锦缎或织金绸镶边,圆领、对襟、缺袖,后开叉,上身瘦下身宽松的长式背心,其中三款有甓积,一款为通体立裁,朝褂领后还垂明黄色的条,条上坠饰珠宝。皇太后、皇后的朝袍也和皇帝的一样分为冬夏朝袍,均为明黄色,冬有三种,夏有两种,基本款式为披领、护肩与袍相结合,护肩是由腋下至肩部缝制的上宽下窄的装饰物,在款式上区别于皇帝朝袍的一个部分,领后垂明黄条,上饰珠宝,领子为开领右袵,这也是区别于皇帝朝袍的一个部分,袖子由袖身、接袖、综袖、箭袖组成,上绣金龙、彩云、八宝平水。朝裙上面是右袵背心,下面为大摆裙,两部相连为一个裙子,中间有褶皱,上为红色织金寿字缎,下为石青行龙妆缎。夏裙则以透气凉爽的纱为裙料,朝裙是穿在朝袍里面的,是贴身的衣服,外面虽看不到,但每次参加庆典时也必须认真穿戴,不得马虎。

2、皇太后、皇后的龙褂,龙褂样式为圆领、对襟、左右开叉,袖端平直的长袍。龙褂的纹式有两种类型,但北京故宫所藏实物则有三种类型,均为石青色。第一种饰五爪龙八团,两肩、前胸后背各一团为正龙,前后襟行龙各两团,下幅八宝、寿山水浪江牙及立水纹,袖端各两条行龙及水浪纹。第二种只饰五爪金龙八团,下幅及袖端不施文样。第三种饰五爪金龙八团,下幅加水浪江牙、寿山、立水纹。皇后、皇太后、皇贵妃、贵妃、妃龙褂样式相同,但嫔所穿龙褂,两肩前后正龙各一条。

3、皇太后、太后的常服样式与满洲贵妇服饰基本相似。圆领、大襟、衣领、衣袖及衣襟边缘,都有宽花边,只是图案有所不同。另外,常服样式也比满洲贵妇服饰要宽松一些,特别是衣袖及下摆。

清代服饰是我国服饰发展史上改变最大的一个时代,本文以清朝宫廷重要人物的服饰为内容,相系介绍了清代皇帝、皇后等服饰特点。清代宫廷服饰经过长期发展,逐渐形成品种多样、制作精美、色泽绚丽、质地优良的特点,是服饰发展史上的巅峰时期,对今后服饰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服饰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人身上的衣着犹如一面镜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清朝服饰正是上述的集中体现。他对现代服饰产生了重要且深远的影响。

第五篇: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

2010级地科院 综合实习专题报告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景观地域特征分析

学院:地科院

专业:地理科学(师)

年(班)级:2010级02班

姓名:冯颖

学号:***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景观地域特征探析

摘要:少数民族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语言文化交流的途径之一。在传统文化的保持和传承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地理环境对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少数民族服饰景观的地域类型、特征及时空变异。认为民族服饰是最具有吸引力的旅游景观之一,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开发和利用中应当给予高度重视。

关键字:云南

少数民族

地域特征

民族服饰景观

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超过1000万人的3个省区之一。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云南有25个,其中人口超过5000人,并有一定聚居区域的少数民族有彝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傣族、苗族、傈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德昂族、基诺族、水族、蒙古族、布依族、独龙族和满族等。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云南省共有 4236万人口,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415万,占全省总人口的 1/3。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虽然低于汉族,但地域分布广泛,全省各地、州、市、县都有。各少数民族因风俗习惯、聚居特点和所处地理环境的不同,呈现出类型和格调不同的服饰景观。

一、地理环境对少数民族服饰影响

云南的自然环境条件复杂,地形崎岖,山地多而平地少;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差很大,海拔最高达6740m,最低只有76.4m;气候千变万化,冷热各不相同。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显著,滇西北地区位置偏北,海拔较高,全年偏于寒冷;滇中、滇东、滇西地区纬度和地势适中,气候较温和;滇南、滇东南地区纬度和海拔都较低,气候偏于炎热。就具体地域来说,情况又千差万别:山顶积雪严寒,山腰冷凉,山麓温和,坝子倔暖,江河谷底炎热。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从微观和宏观上对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景观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1)地理环境使民族服饰景观呈现出多样性特点。

由于所处的生态环境差异较大,使云南省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民族呈现出不而的服饰景观。各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服饰,不同的服饰具有不同的外观特征。总的来说,归纳为以下几个部分:

高寒山区的民族服饰以厚实、粗糙为特征 ;坝区与河谷的民族服饰则以轻盈、秀美为基调。

居住在不同地域的同一民族在服饰景观上也呈现出多样性。同是一种民族.居住在山地的与居住在坝区(小盆地)的民族服饰比较,有明显差别。山区全年气温比坝区低,偏于冷凉,气候变化大,一日多变,加上风大、潮湿,给人们的表着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例如,白族服装只是适合大理坝区的气候,住在海拔较高的洱源西山的白族,为抵御寒冷,身上则拉羊皮,并且一年四季如此。

大理山区高海拔地带的彝族,绝大多数人都常年按着整张羊皮做成的羊皮褂,女的还有一个既作为护腰又当做饰物的圆形绣花白团毡(彝族叫“裹背”)。这种服饰在坝区的白族和其他民族中是见不到的。

(2)地理环境对服饰的用料和形制产生直接的影响

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使各民族选择的服饰面料和款式都与所处的生态环境相适应。各地各民族传统服饰的用料,大多就地取材。滇西畜牧业较发达,普遍养羊,有的还饲养牦牛,能确保羊皮和羊毛、牦牛毛用于人们表装的需求,从牲畜养殖到衣服加工,基本上都由各家自己完成。其他地区各民族以麻、棉等天然纤维布、织锦、土布来缝制衣服。民族服饰的制作,在四十多年前多数是由各家手工操作完成的。近几十年,由于经济迅速发展,许多手工业逐渐让位于机械加工业,工业棉、毛织品占领了大部分市场.各民族制在用料来源因此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尽管如此,人们在喜爱各种新衣料的同时,对各类具有传统特色的衣料仍保持着深探的感情。从形制特点看,由于云南民族众多,服饰类型也具有多样性,大致有:

 藏族、普米族和摩梭人男女都普遍穿戴的长衣(袍)裙裤靴装;  彝族、纳西族、白族、部分汉族和苗族男子的披皮或披毡衣裤装 ;

 汉族、白族、彝族、傣族、阿昌族、满族、纳西族、拉祜族、壮族、瑶族、哈尼族、傈僳族、回族的上衣下裤装;

 傣族、布朗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佤族、哈尼族、基诺族、苗族、藏族、怒 族、傈僳族女子的上衣下裙装等四种类型。如细致划分估计不下几十种。

藏族:长衣(袍)裙裤靴装 傣族:上衣下裙装

3)、地理环境对民族服饰的功能也有影响。

实用是民族服饰的基本功能,但地理环境影响着云南民族服饰的实用性。例如滇西北地区气候寒冷,居住在这一地区的藏族、怒族、僳僳族、纳西族等为适应寒冷的环境,在服饰的形式和用料上均有特别的考虑,对付寒冷和应付异常天气、御寒保暖成为这些地区民族服饰的主要功能。气候炎热地区的民族服饰具有与寒冷地区民族服饰不同的实用功能。例如居住在南亚热带湿热地区的傣族、哈尼族、佤族、拉枯族、布朗族等,他们或逐水而居、或深居山林,大多以从事水田稻作为生,为适应高温、多雨、雾大、潮湿、水流纵横等环境因素,防止日晒、透气纳凉、方便生活和生产活动则成为这些民族服饰韵主要功能。因此其服饰多以简洁、轻薄为特色。而适应环境,同时追求实用和美观,则在傣族服饰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实用性: 气候寒冷地区:御寒保暖成为这些地区民族服饰的主要功能。

气候炎热地区:防止日晒、透气纳凉、方便生活和生产活动则成为这些民族服饰的主要功能。

 美观性:

气候炎热地区:服饰多以简洁、轻薄为特色,实用而美观.二、少数民族服饰景观的地域差异

根据各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现象在空间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依据各民族服饰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形成过程,以及服饰的用料、制作工艺、形制和着装方式等服饰文化特质,将云南的民族服饰景观划分为滇西北区、滇中滇东区、滇西南区三个景观区域。在三个景观区域内分别形成特征和差异都较为明显的三种少数民族服饰景观地域类型:寒冷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景观、温暖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景观、炎热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景观。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景观区划分 1)、寒冷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景观

厚重,衣、裤、帽(包头)、鞋(靴)俱全,衣装层数较多,用料除麻、棉和野生纤维(如火草)织品外,还有天然毛皮或羊毛、牦牛毛制品(如毛布、毡等)。

2)、温暖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景观

坝区民族夏天穿得较步、较薄,冬天才加上外套、棉衣、毛衣之类,四季穿着不同,服饰的季节性较明显。坝区农村居民从事水田劳作,男女衣装手袖和裤管较宽松,便于下田干活,同时为了在劳动时不拖泥带水,影响动作,男女皆穿坎肩,腰上系带或围腰,收柬自然下垂的衣服下摆。而腰带、围腰又具有装饰性,给衣装增添了美的感觉。典型者如大理白族和昆明农村汉族。白族主要环绕洱海而居,四季温和凉爽。白族女子一般穿右枉姊妹装,外罩一件棉布或毛褐、灯心绒、丝绒做的坎肩,系净色或绣花围腰,下穿长裤,.着绣花鞋或普通布鞋、皮鞋.头饰扎染巾和白毛巾,用长辫缠绕压住。其服饰紧凑、轻巧,一年中大多数时同都可以穿用,冬天才需增加一定的御寒装备。白族男子一般穿纽扣较多的对襟衣,外罩黑色或蓝色坎肩,下穿长裤,缠白布包头,服饰基词与女装相似,同环境、气候十分协调。各地坝区民族的服饰在气候因素的表现上,风格趋于接近。因气温年较差小,衣服的穿着基调四季大致相同,只需在冬天加上棉、毛衣即可,装束偏于简单、轻巧。

珞巴族服饰——柔软保暖

3)、炎热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景观

滇西南、滇南和滇东南边沿地带,即德宏州、西双版纳州和临沧地区、思茅地区、保山地区、红河治州、文山州部分县区的坝子与河谷地带,属于亚热带,年平均气温较高.长夏无冬,气候炎热。居住在这些地区的民族,以简单、轻薄、凉爽透风为各民族服饰的主调。傣族服饰可以说是气候炎热地区各民族服饰的典型代表:

女子上衣下裙; 男子上衣下裤(瑞丽也有穿裙的),裤管较宽大,用料多数选择浅色、柔 软、较薄、透气性能好的布料; 喜穿凉鞋、拖鞋或光脚。如:热带地区的傣族服装“ 五无”,即 “ 帽无顶、衣无领、裙无腰、裤无裆、鞋无帮”。

三、少数民族服饰景观的时空变异

1)、少数民族服饰的纵向发展

民族服饰的纵向发展即对不同时代民族服饰特征的比较。云南民族服饰有着悠久深厚的历史,各民族服饰是经过提长时期的发展演变才逐渐形的,不同时代的少数民族服饰在用料、形制、制作工艺及其功能上都具有明显的差异。* 早期云南各民族的服饰比较简陋、功能单一,以遮体、保暖为主。

* 进入青铜时代以后,经济的发展 和纺织技术的提高,纺织品种类增加,衣服样式增多。分为:一是羽装,即用羽毛做的衣服和裙子;二是尾服——衣服的后面挂着一张动物毛皮,拖 着一根长长的尾 巴;三是条纹布衣 ;四是披毡;五是其他各类长短衣服,大概有十多种。

* 唐宋时期是云南民族服饰发展较快的时期。

* 元代至清代,云南民族的纺织、印染、绣花等技艺继续向前发展,少数民族服装各式各样。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云南民族服饰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 2 0世纪 6 0年代,云南各地的汉族和少数民族,服装主要都采用本地本民族生产的衣 料缝制,穿传统服装的人居多。

* 6 0年代以后,由于工业衣料和成衣供应增加,云南内地城乡的衣着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男子穿涤卡布中山装和涤棉、的确凉衬衫的猛增。“ 文革”时期,出现了穿绿军装的热潮,对民族传统服饰带来的冲击不小。

* 8 0年代中期以后,市场逐渐活跃,服饰商品琳琅满目,款式繁多。* 现在,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大致有三种情形:

一是日常生活中仍普遍穿戴的传统服装,如白族、纳西族、傣族、彝族、哈尼族、苗族、瑶族、壮族、蒙古族、布依族、水族等民族,其中女性穿传统服装的比例比男性高;

二是传统服装平时穿的少,仅喜庆节日、祭祀活动才穿戴的服饰;

三是仅老年人穿而年轻人不穿的服装,年轻人即使穿戴,也是在传统的基础上作了改进;

四是随着旅游宣传和旅游开发而使一些具有民族特色和审美价值的民族传统服饰得以推广,如傣、撒尼、白、佤等民族的服饰。2)、少数民族服饰的空间变异

在云南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中,各民族之间自古以来就频繁地进行着各种文化交往,而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无不参与到民族文化的交往中,并在交往中相互借鉴、融合和吸纳。这种现象在汉族分布区的边缘地带较为普遍,在这一地带坝区居住的回族、彝族、白族、纳西族、傣族、壮族和布依族等,由于与汉族临近或杂居,受汉文化的影响较深,因而在服饰上汉化特征较显著,尤其是男子服饰已与汉族无太大差别。

民族服饰文化的自然交融,一方面丰富了各民族穿戴的内容;一方面又导致民族服饰的差异性不断弱化、相似性逐渐增加,使处于强势的汉文化的地域空间不断向弱

势的少数民族地区扩展。

四、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和利用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的发展是否会因审美观的变化以及第三产业发展的需要,而出现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相反的方向,甚至被现代信息社会文明所同化,使其逐渐丧失民族原有的特质。这是长期以来民族文化保护者们最为担忧的一种现象和过程。1)少数民族服饰经济价值的利用

经济学的角度讲,民族服饰文化是一项宝贵的资源,对于区域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和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就云南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所显现出的地位和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来看,民族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区域优势已被社会各界所认同,云南在实施建立“民族文化大省”和“旅游大省”的战略中,必将把那些包括服饰文化在内的民族特色文化与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持、继承和开发利用视为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平时穿少数民族服装能增加地方风情,可以将身上的刺绣图案和挂件进行整理和装裱,作为旅游品出售。路南县彝族的一个支系撒尼人就是身穿民族服装卖她们服装上的刺绣、挂包、手工艺品而获得经济效益,并有专门的制作者,也认识到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重要意义和经济价值,实现民族服饰的时代精神民族服饰的款式、实用功能、艺术效果也有和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及现代审美意识。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意识也促使民族服饰文化要和时代发展的脉搏共跳动,所以民族服饰文化也存在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不管民族服饰文化怎样发展都不能脱离老的血脉,保持了老的血脉,就延续了本民族活的文化生命,也为保护和发展多元民族服饰文化做出了贡献。云南以自己神奇的山势地貌、多样化的立体气候、神奇的人文景观、丰富多姿的少数民族形象吸引着世人,这些是我省发展旅游事业的先天优势,使云南成为旅游大省。但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和经济发展浪潮的冲击下,我省的少数民族中青少年汉化严重,民族服饰文化己经流失。正如画家石涛所说:“笔墨当随时代”,少数民族服饰需要自身发展,不断完善,使之充实到时代文化的长河之中,使之丰富

多彩、生动活泼,与多元文化共存,也才显出本民族顽强的生命力。2)少数民族服饰传统文化的利用

云南的民族服饰文化不应当被忽视,更不应当被曲解为原始和落后。云南传统服饰文化的综述云南传统服饰文化服饰以其众多的服型、多姿的款式、缤纷的色彩及其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已经构成了一个自成体系的文化类型。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云南少数民族服饰融入了一些特殊的文化内涵。在看似简单的衣装中,却融入了一些鲜活而生动的文化内容。因此,服饰不再是简单的衣装,而是一种包含着丰富文化内容的载体,故我们称之为“文化”。云南民族服饰文化可用“多”、“丰”、“彩”、“巧”来形容。“多”,一是民族多,二是服型多。“丰”,是文化内涵积存丰厚。“彩”,即色彩丰富,斑斓多姿。“巧”,构图严谨,疏密有致,巧夺天工。

当民族的文化作为景区的主体参与到地域旅游活动中来时,民族服饰则是最直观也是最具有吸引力的一种旅游景观。民族服饰淀积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在游客的视觉中,面对那些充满异域风情的民族服饰,他们的追求得到的是美感与真实的结合。因此,在利用和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时,应当对民族服饰给予足够的重视,从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到民族服饰的制作者与穿戴者,都必须了解和尊重具有民族特色、区域特色和现实意义的民族服饰文化。

参考文献:

【1】 王声跃.云南地理【M】.昆明:云南出版社,2002.287-296 【2】 李当岐 服装学概论 1990 【3】 刘军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 1999 【4】 郭净;段玉明;杨福泉 云南少数民族概览 1997

下载《诗经》中的服饰文化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诗经》中的服饰文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服饰文化(5篇范例)

    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服饰文化 摘要:服装是一个能反映出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的综合体,体现着人的价值观、伦理观、审美观、民族风貌和时代精神,浓缩了人类发......

    浅谈“黑暗”题材影视作品中的哥特服饰文化

    浅谈“黑暗”题材影视作品中的哥特服饰文化 摘要:影视文化是一种现代艺术,是一门可以容纳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综合文化。本篇论......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服饰文化(共5篇)

    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服饰文化 摘要:服装是一个能反映出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的综合体,体现着人的价值观、伦理观、审美观、民族风貌和时代精神,浓缩了人类发......

    诗经中的爱情观

    《诗经》中的爱情观 关键词:《诗经》爱情观(纯真 美好 坚贞不渝 理智 道德 积极 健康) 前言: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向往和追求,爱情是人类特有的感情,是一种自发的不由自主的情感冲......

    诗经中的爱情观

    思无邪 ——论《诗经》中的爱情观 诗经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年六百年左右的诗歌三百零五首,在我国的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论语》中......

    浅论诗经中的人文精神

    浅论《诗经》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内容摘要: 《诗经》作为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它以极其丰富的生活内容、广泛的创作题材向我们展示了远古社会的历史风貌,表现出鲜明的以人......

    浅谈诗经中的爱情诗

    浅谈诗经中的爱情诗 《诗经》作为遗留了2000余年的一部巨著,是中国唯一一部脱去了脂粉与俗气的情爱文学圣典。《诗经》中的爱情主要集中在《国风》里,小雅里也有些,以《郑诗》......

    浅谈诗经中的爱情诗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浅谈《诗经》中的爱情魅力 任时光荏苒,纵白驹过隙,总有一种东西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被消磨,而是在时间的积淀下焕发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诗经》中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