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中欺负人的小孩心理也需关注!(精选5篇)

时间:2019-05-14 17:23: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校园欺凌中欺负人的小孩心理也需关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校园欺凌中欺负人的小孩心理也需关注!》。

第一篇:校园欺凌中欺负人的小孩心理也需关注!

校园欺凌中欺负人的小孩心理也需关注!

在校园欺凌事件中,我们开始重视被欺负孩子的心理和身体健康问题,但是还有另一面很容易被我们忽视,那就是欺负人的小孩,他们欺负人就快乐了吗?他们的心理我们有关注到吗?

“欺负人的孩子,就能从中得到快乐吗?”

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副研究员张兴利给出一组青少年心理“抑郁”程度参数显示,“欺负方”与“被欺负方”分别是316与414,双方的“自我效能感”为262和105。这意味着,欺负人的孩子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忧郁、焦虑。

近日,在由北京丰盛公益基金会和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主办的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暨心悦教育研究中心挂牌仪式上,张兴利给出了这一观点。他说,在校园欺凌行为备受关注的当下,这种行为背后的青少年心理问题更加值得深思。

张兴利调研发现,在校园生活中,“起外号、骂人、取笑和讽刺”、“社交排斥、交往排斥”、“打、踢、推、撞、威胁”、“散布谣言、让他人排斥”,以及“强迫要钱、拿走或损坏物品”等行为,是最容易导致“欺负”与“被欺负”发生的情形。而这些所反映出的,均是青少年各种心理上的需要。

他说,青少年时期是一个“疾风暴雨期”,是大脑的第二个发育快速期,诸多表现行为的背后,多源于对于引起注意、寻求同伴接纳、追求权力、报复、自暴自弃、表现优越感或者是兴奋刺激的需要。对这些心理上的“需要”,必须加以重视,否则就有可能酿成“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曾发布一个“令人震惊”的预测,即从2010年到2020年,全球儿童心理疾患将增长50%,成为最主要的致病、致死和致残原因。而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年龄在14岁之前的,占50%。

在当天的研讨会上,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党委书记乔志宏也提到,根据该院研究发现,全国15%-20%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其中,留守儿童的情况更为严重和特殊,这一群体的焦虑感、抑郁感、孤独感、自责感,均处于比非留守儿童更高的水平,其攻击行为、违纪行为、品行问题也更为多发。也因此,对于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工作的儿童的心理健康情况,需要格外重视。

第二篇:防校园欺凌心理辅导报告

防校园欺凌心理辅导报告

刘彦

青春期是个体探寻自我安全边界的阶段,具体表现为个体时不时做出包括校园欺凌在内的一些出格的举动,此时如果行为人受到家庭、学校或者社会正确的引导及适度的干预、疏导、惩罚,会起到良好的矫治作用,会让个体人格更加健康,从而遏制、大大减少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

被欺凌者往往对求助目标、求助地方以及求助方式不明确。建立预防欺凌热线电话,让受欺凌学生能够第一时间得到帮助。

校园欺凌中受害者和伤害者都是孩子,对双方的心理健康都有不利的影响,在处理多起校园欺凌事件后,我发现被欺凌者主要有如下表现:

1、性格内向、害羞、怕事。

2、在同学间不受重视,只有很少朋友,在学校中十分孤单。

3、缺乏与朋辈相处的社交技巧,容易引起同学不满和反感。

4、有身体障碍者、有智力障碍者。

5、沉默、表达能力不佳者。

6、性格或行为上有异于他人。小学生很多受了欺凌选择沉默,而助长了施暴者的气焰。因此如何教育帮助受害者自身的觉醒和提高保护自己的勇气成了我辅导的主要内容。我给孩子们的建议:

1、坚决让自己的人格与其他人处于平等地位,对于不公平事件绝不忍让。

2、3、除非自己内心非常愿意,否则不做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提高交往能力,受害者要通过与同伴沟通,让同学认识到骚扰、折磨与自己不同的人是错的,那么欺凌问题就得到解决了。

4、要大胆向老师反映,得到公平的待遇。

防校园欺凌要做到以下四点:

第一,不能“怕”字当头。在遇到勒索、敲诈和殴打时不害怕,要敢于抗争。因为这些拦截的不良少年大多和受害者同龄,他们所实行的第一次拦截往往都是一种试探。如果此时在心理上就被对方所压倒,任其欺压,那么这样的第一次妥协其实就纵容、鼓励了拦截者,就会带来了更不良的后果。因而,有效防范校园暴力的第一要诀就是“不怕”。但是要注意避免激发对方暴力升级,导致眼前吃亏。

第二、要及时报告。我们也要认识到勒索、敲诈经常是同暴力紧密联系的,我们提倡在“不怕”的前提下与之抗争,但不意味着逞一时之勇,反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因此,在遇到勒索、敲诈后要及时向学校、家长报告。第一次遇到拦截后的表现是十分重要的。无论对方的目的是否得逞,如果一味害怕而忍气吞声,或是不想宣扬,相反的会在无形中助长了对方的气焰,使得对方以为你软弱可欺,往往会导致新的勒索、敲诈和殴打事件的发生。

第三、要搞好人际关系,强化自我保护意识。这也是防范校园暴力的一条途径。一个有广泛、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就不容易成为勒索、敲诈和殴打的对象。

第四、要慎重择友。要对学生的交友进行教育,鼓励多交品德好的朋友,多交“益友”,不交“损友”,对已经受到暴力侵害的朋友要多安慰,但不宜鼓动或煽动其找人来报复,以免引起更大的争端。心理辅导案例:

一、2016年4月,94班曾雅彤,周雅洁遭到77班某女生多次敲诈,不敢声张,后两个孩子主动寻求我的帮助,经学校调出监控找到了该女生,经过谈话干预和班主任教育该女生承认并承担了自己的过错,当面向两个小女生道谦并偿还所诈钱数,保证以后再不犯。我表扬两位受害女生的行为,并在低年级孩子中作了宣传和强调。

二、处理我班学生王荣轩总给不知名的“哥哥”买东西事件。其家长反映他曾多次见孩子给别人买东西,而且是陌生人,疑为并人胁迫,我耐心咨询,但孩子极力否认,于是从侧面展开谈话,说多交朋友是好事,如果他交到了好朋友希望他告诉老师,他说:那两个哥哥是他的好朋友,给他们买东西就不会打他。我说那老师先谢谢他们保护他。因而找到了那两个孩子,他们很快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并声称就算他不给他们买东西也不会打他。我伺机告诉我的学生:这才算朋友吧,朋友之间是平等的,没有交换条件。

三、处理94班假欺凌事件,该班学生周智喜经常向老师反映有人打他,老师调查时却得不到证实,多次给他换座位换同桌都没有解决问题,我介入并了解了此事,根据和他谈话我了解到他在家被过分溺爱,过份保护,对于同学平常的触碰都视为“打”,而他这种反常的行为引起了其他男生的厌恶,故意招惹他,因此问题的关键在周智喜身上,我鼓励他自信起来,要象个男子汉一样保护自己,多和其他男生交朋友。后这个孩子有了明显改变,融入了男孩的队伍中。

防校园欺凌是心理辅导的重要课题,我要做的还很多。

第三篇:校园欺凌产生的心理分析与对策建议

校园欺凌产生的心理分析与对策建议

近两年来,校园欺凌屡屡见诸网络,令父母担忧,令学校头疼,令社会不安。校园欺凌,发生在男生当中,也发生在女生其间,发生在城市学生当中,也发生在农村学生之间,小学有,中学也有,国内有,国外也有。到底为什么会发生校园欺凌,发生校园欺凌的心理动因或心理机制是什么,我们来做一个心理分析,并在心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一、青少年欺凌者的心理行为特点

青少年欺凌者对有些同伴、同学怀有敌意。儿童青少年攻击者中的大多数是男孩,他们用身体、用工具攻击,也用语言攻击。也有一些攻击者是女孩,她们除了用敌意的语言攻击那些容易受攻击的同伴,现在也发现她们也用身体和工具来攻击那些容易受攻击的同伴女孩。

欺凌者往往都是同伴中逞能的孩子,比如年龄稍大、身强力壮、性格蛮横、孩子王。

青少年欺凌有始于儿童期情绪行为问题的早发型和始于青少年时期的晚发型两种类型。

早发型的儿童可能有喜欢攻击他人的遗传特质,比如生活不规律、接受新经验较慢、情绪不安、消极和强烈的反应等难照养型气质,如果父母不主动调整改进养育方式,他们和父母容易形成拒绝型依恋,表现为生气、拒绝,有时候拍打妈妈,爱哭闹,不容易被安抚。

早发型的儿童养育比较困难,他们很早就情绪暴躁、好动和任性,表现出有一些攻击行为,同伴拒绝,容易与与同伴和成人发生冲突,甚至有的存在智力偏低,也存在一些认知障碍。不良的家庭氛围和父母养育方式——比如父母不和、家庭缺少温暖,矛盾冲突不断,家庭教养严厉,缺乏管教原则,会促使孩子把他们难于自控的行为转化成挑衅和持续的攻击行为,长大以后,常常对人发火、身体攻击、摔打东西、骂人打人、不遵守规则,如果再加上学习不良,被父母和老师批评,被同伴拒绝,就更容易结交不良同伴,增加暴力行为。

晚发型的青少年表现出的欺凌和情绪行为问题,主要不是生理遗传原因,而是儿童青少年期的不良同伴关系,以及父母不正确的教育方式所致。比如,如果父母的教育方式无效,教育方法极端,或者家庭氛围不好孩子不愿意在家,或者撒手不管,或者没有在身边陪伴孩子,孩子就容易加入不良的小圈子而减少孤单,其观念和行为就可能被小圈子同化,屈从于同伴,在同伴压力下,不听父母的话,忽视学习,表现出各种行为问题,包括结伴欺凌同学。

二、受欺凌者的心理行为特点

一些儿童青少年会频繁成为另一些青少年身体、工具、语言或其他欺负方式的对象。受到欺凌的孩子,往往很胆小、被动甚至有些自卑,而且独来独往,较少朋友,当被欺负的时候,他们会防御、哭泣、躲避或投降。

这些受欺凌的孩子,在性格特点上具有天生的抑郁性气质、不快乐、不合群,在身体特点上比较矮小瘦弱。在人际互动关系方面,对同伴看对自己的方式有消极期待,并担心被斥责和被攻击。实际上,早在幼年、童年时期,这些受欺凌的孩子就会被同伴排斥,他们的气质类型大多是“慢热型”,不活跃,对环境刺激反应消极、抑制,接受新经验慢。他们在儿童期属于“被拒绝-退缩型儿童”,他们被动、害羞、不善交往,他们会减少集体活动和同伴交往,因此,他们的孤独感增强,学习成绩下滑,并且喜欢逃离幼儿园、学校和班级、同学,上学对他们不是一件乐事,他们很少朋友,适应比较困难。

当然也有少部分受欺凌的孩子,本身也是攻击者,他们的儿童期是“被拒绝-攻击型儿童”,他们表现出很多攻击行为,比如好斗冲动、用身体触碰他人,挑逗招惹他人,或者过度活跃、缺乏注意力,而且他们还存在认知和情绪调节不良,比如常把同伴的非敌意言行看成敌意的,把自己的不受欢迎归咎为他人的过错。他们挑起事端或者报复,而那些欺凌者会再次欺凌他们,形成了一个延续欺凌的循环。

不管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受欺凌者,这些孩子在家庭教养中,大多没有得到良好的照应、接纳、陪伴、关注和回应,甚至有些孩子来自于单亲家庭或者由祖辈代养的家庭。他们的家庭氛围、养育方式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早期没有建立起安全依恋,而是回避型依恋或混乱型依恋,或者家庭教养方式高控制,或者过度保护,这些教养行为都会引起孩子焦虑、自卑、胆小、依赖和恐惧,使他们更容易受欺负,由于受欺负可能导致适应困难,情绪沮丧、情感孤独、学业不良,不喜欢学校、老师和同学,有的会有破坏行为。

三、减轻和防止青少年校园欺凌的对策建议

导致青少年欺凌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与青少年的先天气质、家庭关系、家庭教养、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都有关系。减轻和防止青少年校园欺凌,需要家庭、学校、社区、社会在多层面合作。

1.父母需要维护自身心理健康,改进教养方式。父母本身的心理健康对于养育方式和孩子发展有直接的关系,比如情绪抑郁、阴晴不定的父母,看待孩子比较消极,亲子关系恶化,教养行为不一致,就会导致孩子缺乏规则意识和是非观念,也不自信。所以,父母要在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同时,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气质类型,改进养育方式,与孩子建立安全依恋关系。

2.婴儿期养育对安全依恋和孩子适应有影响。母亲与婴幼儿时期的孩子建立安全依恋,是孩子情绪和行为健康发展的基础,也可以减轻出现欺凌和被欺凌的可能性。婴儿期,母亲的养育、家庭环境、收入水平、幼儿园的保育水平,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孩子能否形成安全依恋。父母需要从对孩子健康成长的全面和长期影响,综合考虑,决定婴儿期适宜的养育方式。

3.父亲的疼爱对儿童长期良好的发展有积极影响。父亲对孩子的疼爱,比如照顾、拥抱、举高、游戏、锻炼、安抚、夸赞、肯定、鼓励、支持,用语言和眼神表情表达的爱意,能促进孩子良好的认知、情绪和社交发展,减少孩子青少年时期的情绪、行为问题。同时,通过父亲一系列的疼爱陪伴行为,可以增强孩子对父亲的安全依恋,孩子从父亲那里获得了以后发展和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力量。父母的婚姻越和睦幸福,父亲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越长,亲子关系越好,陪伴越有效。所以,不同种族的文化都鼓励父亲参与孩子照料。

4.父母的养育方式影响孩子早期的同伴关系。比如父母与同性子女游戏,父母带孩子与同伴玩耍,教孩子与同伴交往、处理冲突,都会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和同伴接纳能力;再比如,孩子与父母形成安全依恋的孩子,更容易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形成积极的和谐的同伴交往,拥有朋友圈和同伴支持。

5.教被欺凌的儿童用非强化的方式应对欺凌者。教会被欺凌的孩子交朋友,结伴同行,寻求老师和家人帮助,也可以叫他们强身健体,提高自信,减少焦虑和退缩。

6.教旁观的青少年团结起来,利用群体力量阻止欺凌。研究表明有20%-30%的旁观者不会帮助受欺凌者,有的甚至从众或屈从压力而参与欺凌。父母和老师要教育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求助老师和家长,共同抵制校园欺凌。

7.加强社会联动机制中的心理辅导和家庭治疗。减少青少年欺凌的最好方法是改善整个社会的环境,建立良好的家庭教养、学校教育和社区管理和法制规则,对于欺凌者和受欺凌者,要进行心理咨询和家庭治疗,同时,让有暴力行为的青少年参加学习、劳动和有意义的活动,不让他们陷入无所事事和无人过问的境遇,远离有暴力行为的青少年。

8.教育科研、教育部门、政府机构需要对青少年欺凌研究、干预和治理,比如在母亲怀孕期、育儿期,进行检测、教养指导和必要的治疗,将问题的控制提前。对于攻击性的儿童的治疗,要及早开始,在他们的欺凌行为发生以前进行,学校和社会心理机构对父母提供帮助,建设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法制环境。

第四篇:关注校园中的隐性人身伤害

关注校园中的隐性人身伤害

对少年儿童而言,隐性人身伤害发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不同场所。

在校园中,隐性伤害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人为的对身体和精神所造成的伤害,另一种则是由于外在物质设施的不当而引起的身体或精神的伤害。本文中的隐性伤害主要是前者,即校园情境中由于教育方法、治理方式、办法的不完善或失当等引起的学生隐性人身伤害。这种伤害,由于不太明显且发生效应较为迟滞,很轻易被人们所忽视。但它往往对少年儿童脆弱的心灵造成无法估量的消极影响,有的甚至用一生的时间都无法弥补。

隐性伤害:孩子心底最深的痛

案例之一

1998年,北京某学生因成绩较差无法升学,父母应学校的要求往医院为孩子开具了一张“中度智力低下”证实。不料学校很快将此公布开来,老师在课堂多次当众欺侮学生是“弱智、白痴”,其他学生也常以此来嘲笑、殴打该生,后来该学生被诊断患了精神***症。学生父母向学校提起了赔偿诉讼,要求学校为擅自泄露学生的个人隐私、造成其精神障碍一事承担责任并赔偿相应的经济和精神损失。(张维平主编《中小学校学法用法案例评析》)

案例之二

某地一初中女生平时性格内向、自尊心强,有写日记的习惯。一次课间偶然的机会,一女同学无意中发现其书包里的日记,好奇地翻看,并将日记中记录其爱情心理活动的一段文字摘抄下来,汇报给了班主任。第二天,班主任老师将日记中的有关内容在全班同学眼前朗读出来,并斥责说考试在即却不好好学习、作为女生不思检点等。当该生失声痛哭时,老师将此视为对自己的不尊重,说学生“要哭出往哭,知道要面子就别写那样的日记”。消息传开,学校中到处有人对该生指指点点、说三道四,该生觉得再也无脸见人、前途无看,回家后仰药自杀。(张维平主编《中小学校学法用法案例评析》)

这种较为极真个隐性伤害事件在全国各地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而造成的少年儿童自杀、精神***等现象并不鲜见。但是,在现实学校生活中,少年儿童所受到的隐性伤害并不都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而大多数只是在他们的心里投下了一丝阴影,其伤害何时会显现,程度如何,却没有人能够确切地知道。

案例之三

一位小学生由于写错了17个生字而被老师惩罚倒立30分钟,此后几天一直觉得头疼、恶心,经常呕吐,然而却什么也不对家长说,怕的是老师加倍惩罚他。其母亲这样描述儿子的变化,“原来调皮出了名,现在蔫的像变了个人,一个暑假都很少找伙伴玩,总爱躺着。”(《中国青年报》2000年9月7日)

案例之四

一位被确诊患有精神***症的少年在离开学校两年后,仍然不想说学校的事,以为老有人欺负他,而当初在学校时,每次考试后倒着排名次的公布方式使他总是第一或第二。他的旧日同桌,另一位因成绩较差而备受歧视的少年则坦言,老师曾找他及其父母做过工作,劝其转学或弃学,以免影响班级的均匀分。他承认,在学校里觉得很压抑,并以“再往,我就要疯了”的言语说服了父母,整整一年没有往上学,老师也没有再往找他。(《南方周末》2001年9月13日)

正是由于这些伤害的“隐性”,使我们很难正确地估量它们会给这些成长中的稚嫩心灵带来多大的危害。而当这些伤害引起人们的重视时,往往已经发生了非常严重的、难以逆转的极端后果,对少年儿童的成长产生了恶劣的消极影响。也正是这种伤害效果发生的潜伏性及凸显的迟滞性,隐性伤害始终未能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

校园生活本应布满欢歌笑语,但对很多受到隐性伤害的孩子来说,却可能成为可怕的梦魇。

隐性伤害:当今校园中状况究竟如何?

2002年,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政策和法律探究所劳凯声教授和中国少年儿童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共同主持完成的“当代中国少年儿童人身伤害新题目探究”课题,对校园中少年儿童的隐性伤害进行了深进探究,在北京、上海、重庆、山西、山东、湖北、陕西、广东、浙江、辽宁等10省市近6000名小学五年级至初中二年级在校生中进行的问卷调查,为我们熟悉校园隐性伤害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事实和依据。这项探究以为,在学校制度中,很多强制性的制度、治理办法以及来自教师、同伴的行为和语言伤害,都给少年儿童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潜伏的危害。一旦时机成熟,就会构成隐性伤害。伤害的主要方式是不当教育惩戒及教师的心理惩罚、学生间的肆意欺侮等,包括老师或学生群体之间私下起外号,嘲讽、取笑学生的有关私人新题目(如家庭背景、父母职业、个人缺陷或日常行为习惯等);向他人脸上吐唾沫、泼粪便、剥衣服等,强令他人从跨下爬过;在公共场合的惩罚或带有示众性质的体罚或变相体罚;对隐私的侵害,如侵进他人私人领域(书包、日记、通讯、身体等)并予以公然宣扬,擅自公布他人隐私;校园暴力所带来的不平安的校园情境,对学生人身平安的危险及威胁所造成的学生身心伤害„„

哪些孩子更轻易受到伤害?

相对于那些学习成绩较好、上课表现较乖的学生而言,那些成绩较差、上课时小动作较多、爱说话或者爱和老师对着干的学生更轻易受到隐性伤害。由于老师责罚他们的频率更多,力度更大。在一个以学业成绩为首要衡量标准、以秩序为首要保证的校园情境中,这一类少年儿童始终处于弱势地位。

而性格内向、较为内敛、孤僻的少年儿童受到伤害的可能性更大,即使是同样的伤害情境,这些孩子受到伤害也会比别人更深更重。调查显示,有相当多的少年儿童(19.9)在受到委屈或伤害时采取了“谁也不告诉或无人诉说”的应策略略。其中,中小城市的孩子多于大城市的孩子,男生多于女生,学习成绩较差的孩子多于成绩较好的。由于不想说或无处可说,而把委屈或伤害默默地埋躲在心底,久而久之,小小的心灵隐躲了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也留下了一道道伤痕。他们将独自啜饮痛苦,体验心灵的孤寂和无人言说的痛楚。本不起眼的伤害,可能会在长期的积郁中逐渐壮大,对其心灵造成更大的伤害。

少年儿童在学校中最怕什么?

调查数据显示,30.8和29.5的少年儿童最怕“老师批评或体罚”和“被人瞧不起”,其次是“考试”(19.4),“被同学欺负”(11.3)。

“老师批评或体罚”是近年来反映较多的一种校园伤害事件,有如此多(三分之一)的学生惧怕老师的批评或体罚,已经使人感到那一棵棵稚嫩心灵上的重重伤痕。而调查还显示,在学校中,经常有“被老师罚站罚跑”、“放学后被罚留校”、“被老师讽刺、讥讽、责骂”、“不让进教室听课”、“罚抄课文或作业多遍”、“被老师打”等经历的学生,累加起来占学生总数的17.1(均匀为2.85),偶然有此类经历的学生均匀为24.1。害怕“老师批评或体罚”的学生,在中小城市、西部大城市和东部大城市分别为34.1、32.7和27.6。

调查还发现,处于12至15岁之间的少年儿童,明显要面对更多的此类新题目的困扰。说明这一年龄段的少年儿童更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也更轻易体验到此类伤害的存在。此外,女生中害怕“老师批评或体罚”的明显高于男生。

有29.5的少年儿童最害怕“被人瞧不起”。而这种隐忧显然不仅仅来自于自身的学习成绩、日常表现、老师的态度等等。调查显示,选项结果和居住地和父母学历水平有明显相关,城市少年儿童害怕“别人瞧不起”的远高于县镇和乡村,因而更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认可;而随着父母学历水平的增高,少年儿童也更多地在意他人的目光。

有19.4的少年儿童最害怕“考试”。调查数据表明,无论大中小城市,还是县镇乡村,无论男生、女生,在“考试”上均存在着较大的焦虑。这种焦虑情绪随着少年儿童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加剧,也和学习成绩形成了极其明显的相关,学习成绩越差,考试焦虑越大。这种对考试的惧怕和焦虑有不少来自父母对子女高期看的压力,尤其以父母学历水平不高的子女更明显。

校园欺负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较严重的世界性校园新题目,往往直接导致少年儿童的身心伤害,并在一定程度上和校园暴力有所联系。从11.3的少年儿童最怕“被同学欺负”可以看出,欺侮现象在我国校园内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对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目前学校中比较常见的几种隐性伤害:

——教师的体罚或变相体罚类

体罚是一种以有意识地造成学生身体的痛苦来制止和预防学生某些新题目行为的惩罚方式,多以罚站、罚跑、罚抄课文或作业、放学后留校、打骂等为代表形式,在传统教育中一直被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而被广泛地使用。直到今天,尽管有关教育法规早已明确禁止对学生进行任何形式的体罚或变相体罚,但这种不良现象仍在全国范围内有相当程度的存在。

调查显示,“经常”被老师罚站或罚跑的少年儿童占2.6,“偶然”有此类经历的则高达37.7,表明此类事件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比较普遍;“经常”和“偶然”放学后被罚留校的分别为2.8和26.2;“经常”和“偶然”被罚抄课文或作业多遍的分别高达4.4和33.4。此外,“被老师打”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体罚,调查数据证实,媒体时有报道的恶性体罚事件决非空***来风,尽管和其他惩罚现象相比,“被老师打”的发生率要低得多(“经常”和“偶然”分别为1.5和13.9),但仍然应该引起教育界的足够重视。

——教师的心理惩罚类

这是一种并不以明显的身体伤害为目的的惩罚方式,旨在对学生的心灵造成威慑,使他们不敢违反老师的任何规定。学校中的心理惩罚一般包括讽刺、讥讽、嘲笑、责骂,冷落、孤立、排斥,拒尽学生进教室听课或学习,公然学生的个人隐私或秘密并加以宣传、渲染,任意公布、肆意评说学生的考试成绩等等。和体罚相比,心理惩罚给少年儿童的心灵造成的伤害更大,其影响也更深远。

调查显示,有3.3的少年儿童“经常”被老师讽刺、讥讽、责骂,“偶然”有此类经历的为23.4;“经常”和“偶然”受到老师“不让进教室听课”惩罚的少年儿童分别为1.5和10.6。这和学生的年龄、性别和学习成绩明显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教师采取这些惩罚的频数也日趋增高,有此类经历的男生明显多于女生,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多于成绩好的;而受到老师讽刺、讥讽、责骂的城市学生要多于县镇和乡村学生。

探究以为,来自教师惩罚时的不当处理,如讽刺、讥讽学生,刻意贬低学生的智力、学习能力,给学生起一些欺侮性的、有损其自尊的绰号,使学生处于一种被轻视的无助状态,往往会造成学生自我评价偏低或不正确,因而自暴自弃,有时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歧路。

教师侵犯学生的隐私权 在校园生活中,不少教师常出于好意,对学生的书包、日记及信件等进行监控,试图把握学生的最新发展动态,以便及时把不良苗头抹杀在摇篮中。尽管如此,这种做法并不可取,在很多时候往往会造成学生的反感。而当教师将把握的信息有意或无意地透露出来,则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沉重的压力。作为教师,对学生的日记、信件以及个人秘密(如身心疾患、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地位及其婚姻状况等)应该给予充分的尊重,并为其保密。否则,就可能给少年儿童带来伤害,有时还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后果。本次调查的少年儿童中,自己的信件“经常”或“偶然”“被老师私自翻看”的,分别占1.8和6.6。张榜公布成绩 “减负”以后,考试排名次逐渐被人们所扬弃,但调查发现,张榜公布成绩这一现象仍在很多地区较为广泛地存在着,甚至有成为排名次的替换品的危险。在被调查的少年儿童中,只有59.7“从没”经历过张榜公布成绩,而“经常”和“偶然”经历的分别高达15.3和25。其中,中小城市要高于大城市。调查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学习成绩的好坏就越敏感,对学校张榜公布成绩的做法就越不满。

——校园风气类

校园欺负 在学校中,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现象并不少见。调查显示,“经常”和“偶然”有“高年级同学欺负低年级”经历的学生分别为6.1和32.5。这种情况在城市、县镇和乡村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其中,中小城市比较突出。和女生相比,男生更轻易受到同伴的欺负;而父母学历水平较低的少年儿童,受同伴欺负的可能性更高。起绰号 调查显示,分别有10.6和31.4的少年儿童“经常”和“偶然”有“老师和同学给其他同学起刺耳的外号”的经历,说明这种现象在校园生活中并不少见,而城市明显地高于县镇和乡村。学习成绩较好和较差的学生都有较多的此类经历。

——由学习活动带来的隐性伤害

这类伤害往往是由于学习时间过长、课业负担过重、老师和父母对少年儿童施加了过高的期看而造成的,假如少年儿童自己对自身也有较高的成就期待,就更轻易产生隐性伤害。一些少年儿童因此而产生学习焦虑、考试焦虑、厌学情绪以及学校惧怕症。

专家评说

隐性伤害形成原因

参和此项课题探究的北京产业大学高教所王辉博士对隐性伤害的形成原因作了深进的分析:

教育生活中的严重压力 在我们的教育中,学校并不是一个可以让人身心无忧的地方。事实上,学校一直是一个令少年儿童又爱又恨的地方,那里有无穷的知识,有同龄的伙伴,有新鲜的事物,同时也有繁重的课业、无尽的烦恼。一旦进进学校,学习的压力、纪律的束缚使孩子们原本童真的心灵布满了压力和烦恼,他们过早地开始感受到“苦”的含义。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学习成绩(更严格地说是考试分数)和班级或学校名次,就成了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和社会衡量他们学习是否努力,智力如何,个人可否造就的终极标准,一切都围绕着以分数为中心的学习生活而无奈地旋转。少年儿童也就无形中成了这种天翻地覆的学习生活中一只小小的陀螺,被外界众多的压力鞭打得无法停止转动。同时,我们的教育和西方国家相比,更夸大约束和服从,夸大教师的主体性而非学生的自主性,夸大秩序而非活力。往往就是在秩序井然、有条不紊的学校生活中,孩子的天真、活力、想像力、创造力却被慢慢地消磨殆尽。

教育过程中的不当教育方式 在教育生活中,学生要面对无数次教师的教育,教师稍有不慎,就会给学生造成伤害。由于传统上对师道尊严的推崇和敬畏,形成了很多教师潜意识中的惟我独尊、容不下学生丝毫冒犯和违反的“一言堂”作风。不少教师喜欢那些顺从听话、唯唯诺诺的乖孩子和成绩较好的学生,对不太顺从、固执己见或成绩较差的学生则不感喜好。不当的教育方式主要表现为,使用体罚或滥用各种惩罚粗暴地处理各种学生的不良行为,对成绩好坏不同的学生予以分类分别对待,使学生看不到教师惩罚的依据和标准,丧失对教师和学校的信任感。这种现象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仍有较大的市场。

教师素质偏低,是造成当前体罚及变相体罚屡禁不止的不正常现象的一个方面,但同时,教师职业所带来的“过劳”现象和此也密切相关。在有些时候,教师并不是存心往伤害学生,体罚事件只是在其身心极其疲惫的情况下,一种***状态的情绪宣泄和开释。世界上没有哪一种职业像教师这样布满了辛劳和挑战,他们要随时面对几十个性情各异、活蹦乱跳的孩子,在承担着繁重教学任务的同时,随时预备处理学生在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切新题目。而在长期处于神经紧张、极度疲惫的身心状态下,很多教师很难做到完全公正无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学校教育中的“过度社会化”策略 学校是少年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为学生将来适应社会、参和社会而做预备。但在教育过程中,校长、教师经常自觉或不自觉的从学校秩序的稳定或便于治理等角度出发,采取一些不良的教育策略,从而产生了一些不应有的后果。这种现象就是少年儿童“过度社会化”,它使少年儿童缺乏自信和自尊,布满无力感、挫败感和负罪感,使他们为自己有悖于社会期待的言行或想法而敏感和不安,让这些稚嫩的心灵早早套上了沉重的枷锁。主要表现为:

过于追求“尽善尽美”,苛求于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所犯的一些小过失,使学生总是无法得到成就感和自我满足感,总是处于自我苛求之中。过于夸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使学生“规矩有余,活力不足”,过早地社会化,成为“小大人”、“小老头”。

过于宣扬“和人为善”、和睦相处和忍让,只教会了学生有一颗善良、容忍的心灵,却忘记了教给他们自我保护的策略和能力,使他们丧失了和不良行为作斗争的勇气,丝尽不敢反抗外来的任何伤害。

教师素质的低下和其自身的心理新题目 在我们的学校中,大多数教师是怀着一颗爱心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即使有时可能出现失误,也是其无心之过。但不可否认的是,确有一些教师素质比较低,仅凭个人好恶对待学生,教育方式、方法简单粗暴,肆意处罚学生,使学生对其布满了厌恶和惧怕。此外,由于职业压力较大,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自身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新题目或心理障碍,在教育过程中往往因此而造成对学生的伤害。

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和精神状态 很多探究者的调查均表明,少年儿童受到伤害的可能性和自身的某些因素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瑞典科学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探究发现,儿童中欺侮行为和受欺侮者的发生率较为稳定,小学男生一般约有10涉及到欺侮行为,其中欺侮他人和受人欺侮者各占5。受欺侮的儿童往往自尊心较差,在同伴中不太受欢迎、主观适应性差、和同伴关系表现不良,其身体健康也比适应良好的儿童要差一些。在同样的学校情境下情绪调节能力较差、心理素质偏低的学生更轻易被外界因素所伤害,而在同样的伤害经历中,心理素质较低的学生受到的隐性伤害更大。

传统文化的不良影响和熏染 传统教育所主张的“学而优”的观念今天仍在教育生活中流行着,人们看重学富五车式的知识积累,而忽视了现代教育中应有的对“人”本身的关注。我们的教育仍把学生这一学习中的主体看做是被教育者、被矫正的对象,将教师这一学习中的辅助者视为教育活动的主宰者。少年儿童作为独立的个体,作为不可侵犯的“人”所应享有的一切权利在校园中大多被削减或抹煞。

如何面对少年儿童隐性伤害

少年儿童隐性人身伤害是当前无法回避且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新题目。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现实,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办法,减少少年儿童面临隐性伤害的危险,真正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平安的成长环境。

学校教育应该人性化 教育是“人”的教育,应该尊重少年儿童作为“人”的权利和尊严,体现对“人”自身的关注,夸大对“人”的发展的促进功能;确立教师和学生一样都是教育中的“人”,是同等的教育活动参和者的观念。学校制度布置和日常治理常规,都应该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作为“人”所应享有的一切权利,为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应该推进教育教学方法和学校治理策略手段的变革,用更加具有“人情味儿”的治理手段来对待成长中的少年儿童,把他们当作独立的、有自身尊严和权利的同等的“人”来教育和治理。教师在进行惩戒和批评教育时应该突出其教育性,注重采用公道的方式。

防患于未然 要针对隐性伤害的来源和成因,对学校教育中的一些弊端予以必要的改革,切实保护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目前应该采取的办法应包括:不断进步教师素质,为其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开展适当的学生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正确面对伤害和挫折;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优化学校软环境。学校和教师应努力营造***同等的心理氛围,在学校中倡导教学相长,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慎用各种强迫命令、简单生硬、粗***涉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减轻学习和考试压力 学习和考试压力还是当前少年儿童心头的一大隐忧。尽管长期以来不断在夸大“减轻学生负担”,也确实作了一些努力,但少年儿童所受的此类心理压力并没有得到根本的缓解,很多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学习焦虑或考虑焦虑。减少少年儿童的学习和考试压力,把学习的快乐还给他们,使学校不至于成为“学习地狱”、“考试地狱”、仍然是我国中小学教育的迫切新题目。关注非凡群体的正当权益 在学校生活中,有一些非凡群体的利益更轻易遭到侵害,包括学习成绩较落后的学生,比较调皮、调皮的男生,家庭条件较差、父母下岗或离异的学生,有支属患有精神病或正在服刑的学生,以及那些性格内向、怯懦、寡言少语的学生等等。这些少年儿童因生活中一些不尽人意的事件而轻易遭到教师或同学的歧视,受到隐性伤害的可能性也要比一般学生大得多。女生固然受到各种惩罚的经历比男生少一些,但却对惩罚怀有更多的惧怕,在心理上受到的伤害更大。对这类学生群体,必须在生活上、心理上、学习上关心和帮助他们,使他们找到自己的自信,防止他们在隐性伤害中过早地对社会和自己丧失希看,走上自暴自弃的道路。

第五篇:如何从心理教育的角度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关于如何从心理教育的角度 预防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设想

乌海二中武倩茹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受挫——攻击”心理机制的存在。遇到挫折都会很自然采取攻击行为。只是不同的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指向内部,如自杀,自残,自责;另一种表现为:侵犯,危害他人或社会。程度不同,破坏结果不同。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任何攻击行为,都有受挫的心理的背景。

那么,如何预防和化解校园中出现的攻击行为(以下称为“校园欺凌”行为)呢?在日常的心理工作中,我发现:一方面提升学生对“挫折”的认知,另一方面提升学生解决问题,面对挫折的能力。这是心理教育当务之急重点和要点。

然而这项工作或“工程”绝非一两位老师可以为之。这需要各岗位之间,部门之间,学校和家庭之间……多方面的配合。下边是我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良性的公平的校园管理机制和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

给同学们创造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同学们可以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并建立自己的价值和正能量影响力。从而更加积极地影响更多的人,并成为榜样的带动者。

社团工作的开展,让校园文化丰富多彩,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并在参与中实现自身价值,以此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和被认同感,从而巩固其内心的阳光和自信,实现在心理上的更加强大。

二、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心理学研究无数次证明:运动可以促进大脑和肠道分泌内腓肽,多巴胺以及血清素。这类物质的产生,将为人的主观体会带来快乐。在提升认知之前,从心 理基础上做好了“从容、接纳”的准备。为接下来关于挫折的认知调整减少了阻力。

三、加强家校沟通,提升家长对学生一旦遭遇“校园欺凌”的家庭教育能力 大多数孩子实施校园欺凌或被欺凌发生后,很多家长选择打骂、批评,逃避、忍让的态度。这反而提高了孩子逆反情绪和内心的恐惧不安、委屈和无助。这样不仅不利于解决问题,还在助长不良行为或增加孩子内心的挫折感,甚至扭曲了孩子的是非观。

还有的家长却泄愤直指实施欺凌的学生和学生家长。不配合学校处理问题。无形中加剧了实施欺凌和被欺凌孩子在事件中的压力。有的学生甚至反被孤立。所以,我建议家长最好先理解孩子内心的焦虑和不安。无论孩子是实施伤害或是被伤害的一方,首先都要给予其时间,耐心听他表述内心的动机和原因。然后再谈应对方式,最后说是非对错。

四、心理工作和政教工作结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在工作队我们发现:心理工作和政教工作相结合的方式,也是处理已经出现的“校园欺凌”事件的一个较好的方式。以下是我在2010年给我校政教部门的《心理和政教工作结合的建议》。

关于政教工作与心理工作融合互补的设想

心理工作室,成立一年有余,接触了大量的学生来访案例。在工作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的心理困惑来自家庭缺少关爱,来自家长和和老师对自己的不理解和误解,来自同学之间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等等。这些心理困惑的影响下,如不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可能会有违反学校校规校纪的行为的出现。另外,在已 经违反校规,进行处分的学生中,存在不理解学校管理,不服处分决定的情况。所以,站在心理工作的角度,我们希望能和政教工作相互融合,把我校学生的违纪率降到最低。

我们基于以下几点理论与实践分析,来阐述关于心理与政教融合的设想思路——

一、青春期心理的特点

在心理学上,把人的12岁至16岁定义为青春期。这个年龄段正好跨越了整个初中阶段。而一个孩子成年后的心理健康水平与青春期的成长、教育又密不可分。所以,初中阶段的心理帮助与心理疏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研究初中学生违反校纪校规的心理因素,不得不从以下几个青春期心理的特点说起——

1、自我意识明显上升

在青春期阶段,“我”的意识在明显上升,所以关于“我”的重要性,关于“我”的评价在这个阶段变得非常的敏感。每个孩子都在试图彰显自己的能力和强调自己的重要性和唯一性。所谓的好学生们力求通过学习成绩,特长展现来证明自己的实力,那些学习不好的学生就通过制造事端,打架,破坏规则来证明自己的强大或强调自己的存在。所以,在这个阶段引导每一个孩子去发现自己的优势,从正面去突显“自我”魅力,可能会大大降低他们通过非正常方法实现自我存在的危险。

2、逆反心理贯穿整个青春期阶段

由于生理的原因,青春期的脑组织发育还正在却并末趋于成熟阶段。所以,在思维上会存在判断力,注意力,和情绪稳定性等诸多方面还有待提高。他们往 往从自身的生理外表上,认为自己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可在一些现实问题中,他们又不得不承认还需要家长,老师的帮助。这种角色不统一的矛盾心理是导致逆反的真正原因。引导学生,家长和老师理解学生逆反的生理基础与心理基础,是帮助学生更好的接纳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前提。

二、学生违反校规行为的心理基础 1、受挫——攻击心理

“受挫——攻击”心理,是指一个人的攻击心理来源于先前的受挫体会。这类受挫体会,可能并非攻击对象,而是因为其他个体或在其他场合受挫而转化为另一种行为指向的攻击。比如,被家长批评了,可心理上却并未认识到错误,所以可能会不理解,委屈,这是一种受挫。这种受挫产生的焦虑也许会转化到一个比自己相对更弱小的同学身上展开攻击。这类攻击不一定完全指向外界,有时也指向自己本身,比如自残或自杀的思维或行为。2、关爱理解的心理缺失

“心灵荒漠化”,这是近几年心理文献中,常看到的一个概念。是指由于心理缺乏爱心温暖而导致的一种对外界和自我的漠视。这类学生本身缺少来自亲情,友情及师生情的温暖。在他的眼中世界是一个温度很低的月球,人与人之间是少有甚至没有关爱的。由于“心灵荒漠化”,使他对同学,老师的认识变的多疑敏感,不信任,甚至产生敌对情绪。所以违抗纪律,破坏规则的动机就自然而然在他的内心出现了。3、通过违抗纪律来证明“自我”的强大或存在(已在青春期心理特点中作过表述)

三、心理工作与政教工作相融合的意义 1、打与抚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自我,理解学校的处分。

处罚的必要性不言而喻,但处罚的目的不是处罚,而是让被处罚者意识到错误危害所在。意识到学校纪律的真正意义是保障每一位同学有一个安全有序的学习环境。所以,在处罚结束后,在心理工作上,进行及时的抚慰,确认或帮助学生理解自己当时的犯错误的动机和可怕后果,理解学校这样处分的真正目的是基于关爱。

2、压与疏相配合,针对学生抵触处分,化解心理纠葛。

对于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细心的倾听学生对事件本身以及对学校处分的看法,去理解学生的心理动机,在理解的同时帮助他们发现这种动机对自身的危害。同时在对话中发现学生的优点,鼓励他们利用自身优势发展自我,寻找真正的美的新的自我价值。

四、关于心理工作与政教工作融合做如下设想

1、班主任发现的学生心理问题,推荐学生到心理辅导室接受心理辅导。2、已暴露的违纪问题,在政教处理程序结束后,责成学生执有政教处理意见的事情经过说明书到心理辅导室接受心理辅导。

3、在家长会及家长学校中结合班级或我校心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对家长进行有针对性的青春期心理讲解。让家长对青春期心理有一个科学的认识,掌握一定的与孩子沟通的技巧。……

每一个孩子都来自不同的家庭,个性的遗传,家庭教育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在孩子建立人格之初有了一定的影响。所以,面对一些个别的“反社会人格”倾向的孩子,这些孩子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上已经存在一定的扭曲。这需要家庭教育上有一重大的改观,以及和学校密切配合才可以实现孩子人格上的积极转变。针对此类孩子,非常有必要进行专业的,系统的心理疏导和治疗。

所以,唯有提升每一个孩子的被认可感,加强其自身价值感,提升其自信心和安全感,才是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最有效方法。

以上设想,完全基于对学生负责,对学校工作负责的角度为出发。作为一个设想,有它不成熟之处。希望领导,同事提出意见和建议,帮助我们尽力完善!

下载校园欺凌中欺负人的小孩心理也需关注!(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校园欺凌中欺负人的小孩心理也需关注!(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