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选择题

时间:2019-05-14 17:10: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毛概选择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毛概选择题》。

第一篇:毛概选择题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单项选择题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A)。

A.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B.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的关系C.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D.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关系 2.“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邓小平这一论断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

A.计划和市场都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B.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 C.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D.社会主义制度下也可以运行市场经济

3.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和不断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从根本上说是由(B)决定的。

A.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生产结构 B.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生产力发展水平C.我国现阶段人民的生活方式 D.我国政府的意志 4.购买债券得到的利息收入属于(B)。

A.按劳分配的收入 B.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 C.剥削收入 D.风险收入 5.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具体是指(C)。

A.社会主义经济的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 B.公有资产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的关系 C.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D.公有资产的最终归属问题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属于(A)。

A.不同的经济手段 B.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 C.不同的经济制度范畴 D.不同的生产关系范畴 7.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是(B)。

A.加强融合创新 B.加强自主创新 C.加强集成创新 D.加强消化吸收再创新 8.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C)。

A.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多种经济成分 B.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C.劳动还存在着重大差别,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D.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9.个体劳动者从事工商业等经济活动,依靠自己的劳动所获得的收入属于(C)。

A.按劳分配 B.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按资分配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指(A)。

A.在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B.在不需要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完全自由地发挥作用的经济体制 C.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 D.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 11.下列不属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依据的是(C)。

A.生产力总体水平比较低,而且极不平衡,客观上要求多种所有制形式B.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C.以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为标准取舍不同所有制形式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在实践中具有巨大优越性 12.下列关于国家创新体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A.政府主导 B.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

C.各类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并有效互动 D.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 13.下列不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是(D)。

A.私有企业员工的工资 B.专利产品拥有者转让专利所有权获得的收益 C.存款利息 D.公有控股企业职工的工资 14.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C)。

A.共产党领导的多党联合专政 B.工农联合专政 C.无产阶级专政 D.社会主义专政 15.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实现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A)。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民主党派的领导 C.政治协商 D.相互合作 16.我国的民主党派是(D)。

A.执政党 B.反对党

C.在野党 D.参政党 17.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D)。

A.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B.尊重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特点和文化传统 C.促进各民族间的团结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8.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是(D)。A.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

B.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异 C.各民族不同的语言、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

19.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是(D)。

A.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 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

C.各民族不同的语言、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D.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异

20.第一次深刻阐述依法治国的含义,并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在党的(B)。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 21.依法治国的主体是(D)。

A.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 B.党领导下的工农联盟 C.党领导下的农民阶级 D.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 22.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是(C)。

A.民主 B.人权

C.党的领导 D.法制 23.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核心是(B)。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24.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关键是(C)。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25.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对(C)。

A.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B.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彻底改变

C.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6.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B)。

A.以德治国 B.依法治国 C.人民民主专政 D.人民当家作主 27.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是(B)。

A.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农村村民委员会制度 D.城市居民委员会制度 28.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A)。

A.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B.实现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C.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D.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29.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C)。

A.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必须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 B.遵循“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30.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是(B)A.爱祖国 B.为人民服务

C.国际主义 D.集体主义 31.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时代精神的核心是(D)A.与时俱进 B.解放思想

C.艰苦奋斗 D.改革创新 32.关于文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

B.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

C.先进文化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反映时代进步潮流的文化。D.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3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C)A.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B.共同理想 C.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D.社会主义荣辱观 3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B)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35.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保证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A)A.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B.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C.培育骨干文化企业 D.吸引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 36.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创造性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B.要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C.要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软”。

D.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3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C)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全民族素质 C.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实现共产主义 38.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C)

A.培育“四有”公民 B.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C.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D.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39.关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

B.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不懈地用普世价值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C.引导全社会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D.坚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40.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中,关键是指:(D)

A.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 B.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 C.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 D.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41.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C)

A.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水平问题B.整个民族的精神文明程度问题

C.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的智力支持问题 D.我国的文盲半文盲人口较多的问题 42.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核心是(A)

A.为人民服务 B.集体主义 C.诚实守信 D.开拓创新 4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B)

A.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B.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C.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继承和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44.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B.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C.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D.通过普世价值、思想信仰、行为规范产生激励社会成员的巨大力量。45.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说法错误的是(D)

A.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B.是为了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C.是为了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D.是为了实现个人利益的全面满足。46.关于理想、道德、文化、纪律四者之间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理想是核心和精神支柱。B.道德是行为的规范和理想的实现。

C.纪律是实现理想、维护道德的重要保证。D.文化是方向,是形成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纪律观念的路径。47.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说法错误的是(D)

A.是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B.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C.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基础。D.对于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普世价值观都具有重大的影响。

48.关于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B.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C.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D.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指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方向。49.关于荣辱观,说法错误的是(D)

A.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B.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

C.只有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D.一个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仅需要宣传教育就可以。50.关于思想道德建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B.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C.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D.与中国传统美德教育关系不是很紧密。51.关于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B.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C.要着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D.要和普世价值教育相结合。52.关于发展教育和科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是加强文化建设、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B.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C.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调整优化科技结构,促进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

D.哲学社会科学虽是现代国家的一种战略性资源,但和自然科学相比处于次要地位。53.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B.以创造生产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目标。C.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事业。D.要坚持机制体制创新为重点,但关键环节上不能有所突破。54.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C)

A.社会手段 B.社会计划 C.社会理想 D.社会现实 55.关于“和谐社会”的理解,表述错误的是(D)

A.和谐社会是一种状态,而不是社会形态B.和谐社会不是单

一、均质的状态,多元、差异是和谐社会的前提 C.和谐社会是稳定的社会,但稳定的社会未必就是和谐的社会 D.和谐社会可以归结为一个社会组织的协调或社会稳定问题 56.《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C)

A.根本任务 B.根本原则 C.本质属性 D.基本要求 5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是(B)

A.坚持以人为本 B.坚持科学发展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民主法治 5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是(D)

A.坚持以人为本 B.坚持科学发展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59.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是(A)

A.坚持教育公益性质 B.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C.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 D.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 60.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其基本目标是(A)A.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B.促进社会经济增长 C.实现充分就业 D.使更多的劳动者拥有财产性收入 61.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B)的社会。

A.共同建设、共同发展 B.共同建设、共同享有C.共同发展、共同享有 D.共同创造、共同发展 6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A)。

A.以人为本 B.科学发展 C.改革开放 D.民主法治 6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C)。

A.以人为本 B.科学发展 C.改革开放 D.民主法治 6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D)。

A.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B.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C.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D.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65.下面不属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公平正义含义的是(C)。

A.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B.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C.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D.社会主义法制得到健全 66.下面不属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含义是(C)。

A.生产发展 B.生活富裕

C.消除自然灾害 D.生态良好

6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的统一体,和谐社会建设对三个文明建设的作用是(D)。A.物质基础 B.政治保证

C.精神支撑 D.社会条件

68.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338个城市中,只有33.1%的城市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剩余的66.9%都超过二级标准,其中有137个超过三级标准,占统计城市的40.5%。这表明(B)A.我国城市的环境质量不如农村 B.我国的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C.经济越发达环境污染就越严重 D.保护环境的最主要任务在城市 69.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需要你我一起参与,共同努力。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C)A.经常使用塑料方便袋 B.随手丢弃废旧电池C.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D.购买和使用过度包装的商品 70.有人“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就有人“发大自然的横财”。今年继湖南省桂东、延陵两县非法捕杀候鸟事件后,又发生一起令人震惊的东方鹳毒杀事件。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C)A.喊人打他 B.毫不犹豫,将其绳之以法,送交公安机关

C.做大自然的朋友,尊重和保护野生动物 D.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71.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这不能说明的有(A)A.节水是我们的根本任务,是我国当前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B.爱水、惜水、节水,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C.水是地球生命之源,珍惜水源就是珍惜生命

D.要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72.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四点要求,但不包括(D)

A.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B.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C.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D.要做好产业结构调整。

73.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D)A.说明我们已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建设应服从于资源、环境保护B.不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 C.说明了我国将把环保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D.强调了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74.建设生态文明,不需要(D)A.以把握自然规律、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B.以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 C.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D.以放缓经济发展速度为代价

75.在十八大中,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代表说,我国生态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从整体看,中国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目前,全国森林覆盖率20.36%,不及世界30%的平均水平,沙化土地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1/5,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l/3,森林资源和生态总量都严重不足,与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相差很大。要改变这样的面貌,不能做的是(B)A.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B.把保护环境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 C.大力宣传环保知识,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D.继续推行节能减排的举措

二、多项选择题

1.公有制经济包括(ACD)

A.国有经济 B.民营经济 C.集体经济 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在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属于政府的职责和作用有(BCD)。

A.进行稀缺资源的配置 B.加强和优化基本公共服务、促进共同富裕。C.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 D.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推动可持续发展 3.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AC)。

A.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B.在所有地区,公有资产在数量上的绝对优势

C.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D.在所有产业,公有资产在数量上的绝对优势 4.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四化”道路,这就要(ABC)

A.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B.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

C.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D.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关系 5.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完善的现代产权制度的特征是(AC)。

A.归属清晰、权责明确 B.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C.保护严格、流转顺畅 D.机会平等、规则公平6.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包括(ABCD)。

A.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 B.自然垄断的行业

C.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 D.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包括(ABCD)。

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8.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任务是(CD)。

A.实现工业化 B.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反动势力和反动分子实行专政D.消灭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 9.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主要表现在它们的(ABCD)。

A.性质相同 B.作用相同 C.职能相同 D.历史使命相同 10.法治中国建设必须坚持(AB)。

A.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B.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C.立法、执法、司法三位一体 D.国家、社会、个人全面参与 11.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ABC)。

A.政治协商 B.民主监督 C.参政议政 D.民主改革 12.民族区域自治的特点是(ABC)。

A.把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 B.把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相结合 C.把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相结合 D.把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相结合 13.我国的基层群众民主自治体系主要包括(ABD)。

A.农村村民委员会 B.城市居民委员会 C.城市街道办事处 D.企业职工代表大会 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包括(ABC)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自由、平等、博爱、人权

15.关于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下列说法正确的(ABCD)

A.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B.是中国共产党和我们国家重要的政治优势。C.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越需要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D.要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探索新形势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和方法。16.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加强:(ABCD)

A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B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 C集体主义教育 D家庭美德教育 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BCD)

A.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C.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D.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18.在新的形势下,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具体要求是:(ABCD)

A.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B.激发社会活力 C.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 D.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19.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这要求我们必须(ABCD)A.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B.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C.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 D.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系统 20.建设美丽中国,必须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这就是(ABC)

A.尊重自然 B.顺应自然 C.保护自然D.敬畏自然 第九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一、单选题 1.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解放台湾”口号的时间是(A)A.1949年 B.1950年 C.1954年 D.1956年

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公开提出,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是在(A)A.20世纪50年代中期 B.20世纪60年代中期C.20世纪70年代末期 D.20世纪80年代末期 3.从1955年8月到1970年,中美大使级会谈历时15年,谈了136次,关于奥台湾问题的核心是(C)A.签订“共同防御条约”B.提出“一纲四目” C.美国从台湾撤军 D.遣返战俘

4.1955年5月,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上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倡议;1960年,周恩来将我们党提出的一系列和平解决台湾的思想、政策方针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就是(C)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B.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C.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D.台湾接受大陆中央政府领导、管辖

5.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标志着我党对台方针政策重大转变的是(A)A.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

B.1981年9月叶剑英对新华社记者发表被称为“叶九条”的台湾问题讲话

C.1982年1月邓小平谈话D.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6.“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最早是针对(C)A.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 C.台湾问题 D.西藏问题 7.台湾问题从根本上讲是中国的(C)A.外交问题 B.国际政治问题 C.内政问题 D.中美关系问题 8.“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问题是(C)A.大陆实行社会主义不能动摇 B.港、澳、台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C.祖国统一 D.和平统一

9.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将中央对台方针政策法制化的时间是(B)A.2004年 B.2005年 C.2006年 D.2007年 10.“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A)A.一个中国 B.两制并存 C.高度自治 D.和平统一 11、2008年,海峡两岸实现“三通”,这表明胡锦涛提出的实现两岸关系(D)的思想得到广泛认同 A.一个中国 B.两制并存 C.高度自治 D.和平发展

12、在台湾问题上,中国人民的立场是(A)

A.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B.争取和平统一,不首先使用武力 C.只要台湾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统一日期可以拖延

D.实行“一国两制”后,台湾特别行政区与港澳享受同等待遇

13、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就是(A)

A.承认中国的主权完整和领土不能分割B.承认中国可以采取任何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C.承认中国采取和平统一方式解决台湾问题D.承认外国不能干涉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

14、台海两岸关系的现状是(A)

A.大陆和台湾尚未统一,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国家领土和主权从未分割,也不容分割 B.大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是中华民国C.祖国大陆是中央政府,台湾当局是地方政府 D.两岸名义上是一个国家、实际存在着两个政权 15、1993年4月,“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这是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其前提条件是(D)A.两岸互不承认主权、互不否认治权 B.“两岸一中”C.两岸同属中华民族 D. “九二共识”

二、多选题

1.台湾问题是(ABC)A.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B.中国的内政问题C.中美关系的最大障碍D.第二次世界大战遗留下来的问题 2.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实现两岸统一,就是(CD)A.用武力方式解决 B.通过经济交流的方式解决 C.力争用和平手段来解决、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D.通过政治谈判的方式解决 3.“一国两制”构想(ABCD)A.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一个范例 B.基本内容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C.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 D.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1997年7月1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以后,在香港设立了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由香港当地人自己管理,享有高度自治权,包括(ABD)A.立法权 B.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C.独立的外交权 D.行政管理权和财政独立 5.中国政府提出,我们力争用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因为(ABCD)A.在台湾与祖国大陆统一的问题上始终存在着和平方式与非和平方式两种可能性 B.能否以和平方式统一祖国,并不完全取决于我们一方 C.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人民的

D.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主要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台独”势力搞“台湾独立”的阴谋 6.“一国两制”构想及其实践的重大历史意义有(ABCD)A.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B.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统一的原理 C.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用来处理一个国家的内部问题

D.为解决国际争端和世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途径和模式 7.2005年3月4日,胡锦涛提出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意见是(ABCD)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B.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C.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绝不改变 D.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绝不妥协

8.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新世纪新阶段对台关系的意见,内容是(ABCD)A.恪守一个中国,增进政治互信 B.推进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C.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加强人员往来,扩大各界交流 D.维护国家主权,协商涉外事务;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

9、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必须把(ABC)结合起来 A.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 B.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 C.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竞争力

D.深化内地与港澳经贸关系与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干涉港澳事务

10、属于习近平就坚定不移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讲话内容的是(ABCD)

A.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 B.坚持在认清历史发展趋势中把握两岸关系前途 C.坚持增进互信、良性互动、求同存异、务实进取 D.坚持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1、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A),是制定正确发展战略和内外政策的重要前提。

A.时代主题 B.领导人意识 C.社会舆论 D.天命、神的启示 2.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应坚持把(C)

A.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放在首位B.发展睦邻友好关系放在首位

C.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首位 D.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放在首位 3.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是(A)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争取全球领导权

C.自给自足 D.广泛结盟 4.当前国际间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B)

A.社会制度的竞争 B.科学技术的竞争 C.经济资源的竞争 D.军事力量的竞争 5.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系统地提出了(D)

A.不结盟战略 B.一边倒战略 C.一条线战略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6.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长期斗争中,必须始终(C)

A.以人权高于主权的原则为基础B.以不结盟原则为基础C.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D.以自由、平等原则为基础 7.20世纪80年代以来,邓小平根据形势的变化,确定了(C)战略。

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真正的不结盟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8.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态势。中国审时度势,提出了(D)的外交战略.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一条线 9.当前国际间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D)

A.产品质量的竞争 B.经济资源的竞争 C.产品价格的竞争 D.科技和人才的竞争 10.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D)

A.领土争端 B.民族矛盾

C.宗教纷争 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11.在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上,中国坚持的原则是(A)

A.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互不侵犯 C.互不干涉内政 D.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

1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A)问题成为国际社会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A、和平与发展 B、南北问题 C、战争与和平D、东西问题

1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世界和平是促进共同发展的(C),各国共同发展是保持世界和平的()。

A、原因,结果 B、结果,原因 C、前提,基础 D、基础,前提

14、在世界格局多极化与单边主义的斗争中,(C)仍然是关键因素。

A、经济发展 B、科技水平C、军事力量 D、政治力量 15、1953年12月,(D)在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

A、毛泽东 B、陈毅 C、刘少奇 D、周恩来

16、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就是把(A)放在第一位,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A、国家主权和安全 B、人民根本利益 C、各国的事务应由本国的政府和人民决定 D、不称霸

1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是维护和平的(B)

A、经济保障 B、政治基础 C、正确途径 D、唯一方法

18、(C)——这一新的理念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目标的新概括,是指导我国对外工作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新方针。

A、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维护世界多样性C、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D、树立新安全观

19、我国的外交工作归根到底就是要坚定不移地维护(A)

A、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 B、世界多样性 C、经济全球化 D、政治多极化 20、1974年,毛泽东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中国是(C)世界。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21、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主张建立的新安全观是(D)A、互利、互信、团结、合作的新安全观 B、平等、协商、互利、合作的新安全观 C、互利、合作、繁荣、发展的新安全观 D、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

22、下列有关世界多极化的说法错误的是(C)A、世界多极化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 B、世界多极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 C、世界多极化就是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尖锐对立 D、世界多极化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

23、在世界格局多极化和单边主义的斗争中,(A)仍然是关键因素。

A、军事力量 B、科技水平C、人口因素 D、政治制度

24、目前,中国与许多国家建立了良好的航天合作关系,并与法国、德国、巴西、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开展了实质性的框架合作。这体现的经济现象是:(A)A.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 B.国与国之间的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 C.科技开发与应用的国家化 D.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

25、(C)是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不当头”

26、中国是发展中国家,(A)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A、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B、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国际事务

C、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D、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7、2010年12月23日,商务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的规定,对原产于欧盟、美国和日本的进口相纸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和有关规定,中国政府作出决定,自2012年3月23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美国和日本的进口相纸产品征收反倾销税。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B)①竞争、合作和冲突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②中国与西方国家既有合作,又存在竞争与冲突 ③维护国家利益是我国发展对外关系的出发点 ④贸易冲突的实质是我国与西方国家的综合国力较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8、在2011年世贸组织第八次部长级会议上,各成员普遍认同应加强世贸组织的作用,呼吁抵制贸易保护主义,但在多边贸易机制未来方向性问题上存在明显分歧。据此,以下分析正确的是(B)①各成员的地位是平等的,权利是对称的 ②世贸组织推动国际分工和资源的全球配置 ③各成员间的共同利益是国际合作的基础 ④多边贸易机制的发展能消除竞争和冲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9、南海和平与稳定符合南海周边各国的利益。我国明确表示,在有关南海的领土划界、油气开发、渔业需求等问题中,领土划界是我国在南海的核心利益。这反映出,我国外交政策捍卫的最高利益是(D)A.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B.我国的发展和繁荣 C.国家间的共同利益 D.我国的独立和主权

30、黄岩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菲律宾政府无视历史事实,一再制造事端,企图侵占黄岩岛。对此,中国政府作出了强烈反应。上述事实表明(C)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②领土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③利益对立是国家冲突的根源④干涉别国内政是非正义的、错误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1、2012年2月14日中午,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按商定,中美双方发布了《关于加强中美经济关系的联合情况说明》。该《说明》的发布表明(C)A.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B.国际社会需要协调国家间的利益,以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 C.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D.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2、2012年2月4日联合国安理会就法、英、德及有关阿拉伯国家等共同起草的涉及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进行表决。由于该草案的一些内容有违《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不利于叙利亚局势走向缓和。因此,中国投了反对票。中国投反对票的行为表明(D)①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中国是联合国五个安理会成员国之一 ③中国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④中国和法国、英国不存在共同的国家利益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33、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最鲜明的特征是科学发展、自主发展、开放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这说明(D)①国家间的利益关系正在从冲突对立走向趋同一致 ②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 ③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是推动和平发展的根本途径 ④我国始终不渝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4、由于世界人口急剧增长,加上极端气候及病虫害所带来的粮食减产,目前全球有约10亿人在挨饿,数以百万计的人陷入更深的贫困,世界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由此可见(C)A.世界各国面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B.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 C.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D.全球发展最突出问题是粮食安全问题

3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交往日益频繁。据外交部统计,2006年我国出境人员逾3 452万人次,2010年突破6 000万人次,驻海外企业超过1.6万家。2011年外交部开通中国领事服务网,为出境中国公民和机构提供海外安全信息和领事服务,这一年外交部门共处理各类领事保护案件约3万起。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B)①国家之间相互依存度日益加深 ②国际社会安全形势更加严峻

③我国坚定维护本国公民在海外的合法权益 ④我国与其他国家具有不同的国际法律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6、与各国一道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而努力,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选项体现中国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文化主张的是(B)A.“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B.“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C.“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 D.“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37、2012年1月9日,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主持例行记者会,针对美国最近开始实施针对伊朗的新制裁,中方认为对话和谈判才是正确途径,中国同伊朗开展的经贸和能源合作是正常、公开和透明的,不违反安理会有关决议,不影响中方在防扩散问题上的立场。这表明(A)A.中国政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和平是时代发展的主题 C.联合国安理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D.维护国家间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8、2011年11月19日,温家宝总理在东亚领导人系列峰会上就南海问题阐明中方立场时强调,南海争议应由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通过友好协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外部势力不应以任何借口介入。这表明(D)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②我国坚定地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③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我国外交政策基本目标 ④我国切实维护亚太各国国家利益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39、2012年2月4日,联合国安理会就由法国、英国、德国及有关阿拉伯国家共同起草、摩洛哥代表阿拉伯国家联盟提交的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俄罗斯和中国投了反对票,决议未获通过。这表明(C)A.多极化的国际格局已经形成 B.中俄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定力量 C.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D.战争和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40、我国始终不渝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这一政策的有(C)①对于一切国际事务,要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决策。

②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搞军事对抗③在台湾问题上主张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

④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 ③ ④ 41、2004年5月11日,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方对美国国会通过的所谓支持台湾参与世界卫生组织的议案表示强烈不满,并就此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这说明(A)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决不容许别国以任何借口侵犯我国主权②在涉及国家主权、尊严和根本利益的问题上,我国决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③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④我国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2、近年来,一些大国与我国建立各种“伙伴关系”的报道屡见报端,如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中法“全面伙伴关系”等。这表明(B)A.我国调整了不与任何大国建立战略关系的不结盟政策B.我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社会中建立了自己应有的地位C.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关系逐步消失,国际关系越来越融洽D.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

43、在世界格局多极化和单边主义的斗争中,(A)仍然是关键因素。

A.军事力量 B.科技水平C.人口因素 D.政治制度 44.下列有关经济发展的地位和作用说法错误的是(B)A.经济力量是国家实力的基础 B.强大的经济力量是能否成为世界一极的根本条件 C.各国都把发展经济摆在优先地位 D.以上都不对

45、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世界和平是促进共同发展的(C),各国共同发展是保持世界和平的()。

A、原因,结果 B、结果,原因 C、前提,基础 D、基础,前提

46、在世界格局多极化与单边主义的斗争中,(C)仍然是关键因素。

A、经济发展 B、科技水平C、军事力量 D、政治力量

47、(C)——这一新的理念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目标的新概括,是指导我国对外工作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新方针。

A、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维护世界多样性C、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D、树立新安全观

48、我国的外交工作归根到底就是要坚定不移地维护(A)

A、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 B、世界多样性 C、经济全球化 D、政治多极化

49、国际关系要顺畅发展,从根本上取决于:

A.大国在国际问题上的态度 B.中国的外交政策 C.联合国的调节 D.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共同利益 50、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实现和平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下列符合这一表述的是:①同世界各国广泛开展交流合作 ②主要依靠自身实现发展 ③坚持对外开放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④通过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二、多项选择题 1、1974年,毛泽东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CD)是第一世界。

A、中国 B、日本 C、美国 D、苏联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BC)

A、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B、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 C、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D、以上都不正确 3、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AB)标志着存在40多年的两极格局终结。

A、东欧剧变 B、苏联解体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欧盟成立

4、(BD)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A、壮大国防 B、科技革命 C、战争 D、生产力发展

5、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了三大外交方针,是(ABC)

A、另起炉灶 B、一边倒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两手抓

6、新安全观的核心是(ABCD)

A、互信 B、互利 C、平等 D、协作

7、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外交关系方面,我们坚持(ABCD)的外交工作布局。

A、大国是关键 B、周边是首要 C、发展中国家是基础 D、多边是舞台

8、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ABCD)

A.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B.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C.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D.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9、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原因(AB)

A.是由我国实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所决定的 B.符合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客观要求 C.是实现我国崛起的客观必然 D.是反对霸权的需要

10、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意义有(ABC)

A.打破了“国强必霸”的大国崛起传统模式 B.将带给世界的是更多机遇

C.将推动国际力量对比朝着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 D.引导国际格局演变和国际体系的变革 第十一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党的十八大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A)。

A.为了人民 B.为了工人阶级 C.为了党 D.为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 2.下列(B)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A.经济发展效率 B.共同富裕 C.绝对公平D.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统一 3.关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两者相互促进,互为条件 B.两者不可兼顾 C.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智力条件 D.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人的全面发展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B)的方针,这是由我们党 和国家的性质和该阶级的特点及历史地位决定的。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新的社会阶层 D.以上都是 5.工人阶级先进性的最根本体现在于它是(C)的代表。

A.先进文化 B.改革开放 C.先进生产力 D.先进生产关系

6.我国的国情,决定了(A)不但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生力军,而且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人数最多、最基本的依靠力量。

A.农民 B.工人 C.新的社会阶层 D.知识分子 7.在当代中国,(B)作为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一部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A.人民解放军 B.知识分子 C.文化工作者 D.新兴社会阶层

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如个体户、私营企业主、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等,他们是(C)。

A.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 B.不受法律保护的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D.资产阶级 9.劳动、知识、人才和创造,四者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A)在其中居于核心和基础的地位。

A.劳动 B.知识 C.人才 D.创造

10.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包含两个联盟,其中主体和基础联盟是(C)。

A.工人阶级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B.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工人阶级同农民、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C.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 D.以上都是 11.“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这段话反映了我们党(A)。

A.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D.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12.我国的民主党派是(D)。A.执政党 B.反对党 C.在野党 D.参政党 13.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在政治权利、社会地位等方面一律平等。民族平等是我国民族政策的(A)。

A.基石 B.保证 C.归宿 D.根本出发点 14.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B)。

A.民族团结 B.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C.民族平等 D.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 15.(A)是维护国家统一、实现民族共同发展的根本保证,是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也是我国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

A.民族团结 B.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C.民族平等 D.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 16.我国实行(D)的原则,任何宗教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都不能干预国家行政、司法和教育等国家职能的实施。

A.保护宗教 B.宗教信仰自由 C.政教合一 D.政教分离 17.(A)是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基本保证。

A.巩固的国防 B.强大的国际影响力 C.国家安全部的设立 D.对外强硬姿态 18.中国革命战争的总的战略方针是(B),也是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A.积极进攻 B.积极防御 C.对外侵略 D.消极防御 19.(C)是保卫祖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A.新型社会阶层 B工人阶级 C.人民解放军 D.各民主党派 20.新形势下,我军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C)。

A.和谐、纯洁 B.革命化、现代化 C.打得赢、不变质 D.团结、友爱 21.我国军队建设的中心任务是(B)。

A.革命化 B.现代化 C.正规化 D.信息化 22.(C)是我国军队建设的重要基础。

A.革命化 B.现代化 C.正规化 D.信息化 23.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战略,要求到2020年,(A)。

A.基本实现机械化并使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B.压缩规模、优化结构 C.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D.发展性能先进的武器装备 24.推进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关键是(A)。

A.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军队保障体系和国防动员体系 B.进一步推进军队生活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保障社会化 C.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 D.创新人民战争的内容和形式 25.推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战略基点是(B)。

A.坚持以创新发展军事理论为先导 B.着力提高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 C.深入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 D.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26.社会主义时期存在民族问题的根源在于(C)。

A.阶级矛盾 B.民族压迫 C.由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各民族事实上的不平等 D.民族歧视 27.统一战线中的核心问题是(D)。

A.力争多数的问题 B.平等协商的问题 C.参政议政问题 D.党的领导问题 28.在今天国家社会发展过程中,(C)是第一资源,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A.自然资源 B.国际关系

C.人才 D.信息 29.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C)。

A.鼓励内地的汉族干部、知识分子等支援边疆民族地区 B.建立联邦制下的民族共和国 C.民族区域自治 D.给少数民族地区提供优惠政策 30.关于我国统一战线,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C)。

A.统一战线历来是为党的总路线、总任务服务的

B.在新的历史时期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决不能动摇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在不同历史时期,性质和内容是不变的 D.新时期的统一战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31.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B)A.实现党的利 B.为人民服务 C.实现共产主义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2.下列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说法,错误的是(A)。

A.是独立于经济社会发展之外,与其没有关联的 B.是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

C.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渐提高的 D.是共产主义实际内含的最高目的和终极价值 33.下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依靠力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A.广大农民是我国现代化事业发展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B.新兴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力量 C.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D.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力量 34.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宗旨是(D)。

A.为中国共产党服务 B.执行革命政治任务 C.执行革命军事任务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5.下列关于劳动、知识、人才、创造四者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

A.劳动、知识、人才、创造四者是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 B.劳动是核心也是基础 C.创造是劳动者发挥聪明才干的过程,本身并不是劳动 D.知识是创造财富的重要资源,人才是知识资源的载体,人才本质在于创造性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关于我国知识分子的表述正确的有(ABCD)。

A.知识分子是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创造者、继承者和传播者

B.知识分子是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C.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 D.知识分子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骨干和核心力量 2.中国人民解放军是(ABCD)。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B.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C.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D.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包括(ACD)。

A.队伍迅速壮大 B.队伍迅速精简 C.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D.岗位流动加快 4.推进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关键是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ABCD)。

A.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 B.军队人才培养体系 C.军队保障体系 D.国防动员体系

5.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性问题,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依靠广大农民群众,因为(ABCD)。

A.广大农民是我国现代化事业发展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

B.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保证 C.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保证和支持着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发展 D.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 6.现阶段我国爱国统一战线是(ABCD)的联盟。

A.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B.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C.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D.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 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是(ABC)。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知识分子 D.新社会阶层 8.新的社会阶层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包括(ABCD)。

A.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 B.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和自由职业人员

C.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 D.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 9.为什么要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以下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正确的是(ABD)。

A.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B.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诉求 C.共同富裕是民之所愿,也是容易实现的 D.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 10.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ABCD)。

A.有利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从经济建设中获得更加深厚的物质支撑和发展后劲 B.有利于经济建设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获得更加有力的安全保障和技术支持

C.是强国之策 D.是兴军之道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

一、单项选择(16题)

1.中国共产党是 A 的领导核心。

A.中国社会主义事业 B.中国人民解放事业 C.中华人民共和国

D.无产阶级 2.判断一个政党的性质主要看 B。

A.党的理论 B.党的纲领 C.党的行动 D.党究竟代表那个阶级的利益

3.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把_B_作为自己的最高原则,把代表工人阶级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作为党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A.始终紧紧依靠群众

B.为人民服务

C.始终坚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始终自觉地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4.B 决定了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A.党的目标决定的 B.党的性质决定的 C.党的路线决定的 D.党纲党章决定的 5.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 C。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实现共产主义 6.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 B。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知识分子 D.民主人士

7.我们党真正成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组织的必然要求是 B。

A.坚持改革开放

B.自觉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自觉成为经济建设队伍的先锋队

8.毛泽东说“人民要解放,就把权力委托给能够代表他们的、能够忠实为他们办事的人,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这说明A A.党是为人民服务 B.党是先进的 C.党是纯洁的D.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

9.改革党的领导体制,关键是 B。

A.依法治国 B.正确处理党政关系 C.加强党的建设 D.党政合一

10.1949年3月的一天,毛泽东说“我们今天去北京就是进京赶考嘛!”用“进京赶考”主要是强调党的 A。A.执政能力 B.先进性

C.纯洁性

D.人民性

11.建设高素质的领导班子时,要注重把 B 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A.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B.先进性和纯洁性 C.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D.群众路线

12.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最重要的就是坚持 A。

A.群众路线 B.实事求是 C.人民当家作主 D.拒腐防败

13.党的 B 建设,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

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本领。

A.先进性

C.作风

D.文化

14.“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毛泽东的这段话所表达的基本意思是B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C.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D.虚心向群众学习

15.《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C A.中国人民的先锋队 B.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C.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D.中国新阶层的先锋队

16.要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以 A 推进党建设新的伟大工程。A.改革创新精神 B.求真务实精神 C.实事求是精神 D.艰苦奋斗精神 B.执政能力

二、多项选择题(12题)

1.中国共产党以 ABCD 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A.马克思列宁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

2.中国共产党是ABC A.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B.中国人民的先锋队 C.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D. 中国农民的先锋队 3.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ABA. 历史的选择 B.人民的选择 C.历史赋予的 D.自然生成的4.坚持党的领导的根本原则包括ABCD A.坚持党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全局工作的政治领导 B.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C.坚持党对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的领导 D.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和多党合作的领导

5.执政党对国家权力系统的领导,包括 ABC。

A.政治领导 B.思想领导 C.组织领导 D.作风领导

6.当前中国共产党党主要面临 ABCD 考验。

A.执政考验 B.改革开放考验 C.市场经济考验 D.外部环境考验 7.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主要面临 ABCD 危险。

A.精神懈怠

B.能力不足

C.脱离群众

D.消极腐败

8.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主线包括 ABC。

A.执政能力建设

D.水平建设

9.党的十八大提出把党建设成 ABC 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战略目标。A.学习型

B.服务性

C.创新型

D.先进型

10.“紧握人民的手,管住官员的手,打造无形的手,强化服务的手,缔造和平的手。”这一形象地概括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一系列执政新理念,就是ABC 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B.充分发挥经济、法律、行政等无形手段的调节作用 C.认真履行经济管理、社会服务的职能 D.加大反腐败工作的力度

11.“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如何,是关系到党的兴衰成败和党的生死存亡的一个根本政治问题。”我们之所以特别强调密切党群关系,是因为ABCD A.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B.我们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 C.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D.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的源泉 12.党的纯洁性体现在 ABCD 各个方面

A.思想 B.政治 C.组织 D.作风 B.先进性建设 C.纯洁性建设

第二篇:毛概选择题

15-16-1课程结束综合测试

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的基本原则。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是()A、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人口数量多,素质不高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D、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

2、小平同志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有很多条,但最重要的一条是要搞清楚()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什么是共产主义,怎样实现共产主义 C、什么是改革开放,怎样推进改革开放 D、什么是平均主义,怎样打破平均主义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事业,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需要依靠的力量主要有:()

①工农②知识分子③民营企业的创业人员④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⑤个体户、私营企业主⑥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以及自由职业者

A、①② B、①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4、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最大的政治优势以及最大的危险分别是:()A、独立自主;盲目自大 B、密切联系群众;脱离群众 C、理论联系实际;脱离实际 C、批评与自我批评;精神懈怠

5、在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中,我们对市场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过程,对这一历程的把握正确的是:()

①“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②“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其决定性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③→④→①

6、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弥补市场的缺陷,这些职能不包括:()A、控制和配置各种生产要素 B、提供公共产品C、治理环境污染 D、调节收入分配

7、同样是劳动,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本质区别在于:()。A、是否同等劳动换取等量报酬 B、是否占有生产资料 C、是否在同等规模的企业中劳动 D、劳动的强度是否一致

8、文化的含义具有多个层次,以下属于狭义的文化概念的是:()A、人类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总和 B、知识

C、与经济、政治等相并列的侧重观念形态内容 D、教化世界

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不包含:()

A、统一战线 B、实事求是 C、武装斗争 D、党的建设

1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

A、将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

B、将马克思主义照搬到中国

C、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D、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指导思想

1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小平同志1992年南巡谈话的核心内容之一,社会主义本质的这一概括对传统社会主义认识的突破主要体现在:()

A、坚持了脱离生产力水平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认识

B、摒弃了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的认识 C、纠正了长期以来忽视建设社会主义根本目的和目标的认识 D、制止了把社会主义本质等同于社会主义具体做法的认识

12、社会主义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对这一阶段的内涵准确把握的要点有:()A、从性质上来说,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国家 B、从发展程度上说,尚处在不发达的阶段

C、不是泛指任何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D、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经历的阶段

13、“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这一论断的内涵是:()

A、计划和市场都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B、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 C、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D、计划和市场是不能兼容的

14、习近平强调,改革既不走僵化封闭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对改革的性质的把握至关重要,以下对改革理解正确的有:()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B、根本性变革经济、政治、文化等制度 C、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D、社会主义诸多体制的修补改良

15、“恢复高考”是改革的一个点,之后由点及面,改革得以逐步全面的推进。这一伟大举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以下对“恢复高考”意义理解正确的有:()

A、改革拉开序幕 B、标志拨乱反正的开始 C、民族恢复理性,重视知识 D、为现代化建设选拔培养了以李克强总理为代表的众多人才

课程核心知识点测试

(四)A

1、有中国特色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A 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 发展教育和科学 C 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D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A

2、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核心是:()

A 爱国主义 B 团结统一 C 勤劳勇敢 D 自强不息

A

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 为人民服务 B 集体主义 C 诚实可信 D 爱国主义

B

4、实行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提是:()

A 实现两岸三通 B 坚持“九二共识” C 发展两岸经贸关系 D 促进两岸关系良性互动

B

5、毛泽东于1974年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思想,其中属于第二世界的有:()

A美国、苏联

B日本、欧洲、加拿大和澳大利亚 C 巴西、阿根廷 D 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

D

6、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地位是由:()

A 党的目标决定的 B 党的路线决定的

C 党纲党章决定的 D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A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属于:()A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 B 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 C 不同的经济制度的范畴 D 不同的生产关系的范畴

B

8、近年来,为了缩小我国居民在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差距,党和政府做出了巨大努力,如提高个税起征点、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国家扶贫标准和城乡低保补助水平等,这些举措体现了:()

A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提高 B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C初次分配注重效率 D各种生产要素 参与分配 A

9、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A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以及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B公有资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C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不断提高 D国有经济的比重大于集体经济

B

10、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最大的政治优势以及最大的危险分别是:()A、独立自主;盲目自大 B、密切联系群众;脱离群众 C、理论联系实际;脱离实际 C、批评与自我批评;精神懈怠

ABC

1、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证明,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中国化的原因在于:()A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B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具有相容性

C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需要马克思主义指导

D 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了现实的发展模式

AB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而新时期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A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D 坚持两个“凡是” ACD

3、新中国成立之际,毛泽东提出的外交方针有:()A “一边倒”

B “反霸权主义” C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 “另起炉灶”

ABCD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有:()

A、工人 B 知识分子 C 农民 D 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

AB

5、“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这一论断的内涵是:()A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B 计划和市场只是调节经济的不同手段

C 计划和市场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D 计划和市场是不能兼容的

课程核心知识点测试

(三)C 1 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

A 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数量的投入 B 增加资金和资源的投入量 C 科技、管理进步和提高劳动力素质 D 增加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 A 2 我国经济、政治和各方面改革的实质是:

A 制度创新 B 技术创新 C 观念更新 D 利益分配 A 3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 A 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B 不断提高民主化程度

C 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D 不断加强法制建设 A 4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要求是: A 坚持以人为本 B 实现共同富裕 C 发展社会生产力 D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C 5 现阶段我国所有制结构多样性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 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利益不同 B 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属性 C 生产力发展水平多层次、不平衡 D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C 6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A 市场经济 B 计划经济

C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 7 关于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按要素分配是按劳分配的补充

B 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C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体现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本原则

D 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是截然不同的分配原则

B 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态目标要求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

A 人与人的和谐

B 人与自然的和谐 C 人的身心和谐

D 群体之间的和谐 B 9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A 必要的补充 B重要的组成部分 C 有益的补充

D 组成部分

B 10 大学毕业生李某应聘到以私营企业工作,每月工资5000元,李某的收入是: A 按劳分配收入

B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货币表现 C 按技术分配收入 D 按提供的信息分配收入 BCD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BCD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A. 物质基础B. 精神动力C. 智力支持D. 思想保证

CDE

13、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

A独立的外交权 B独立的防务权 C 行政管理权 D立法权 E 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ABC

14、改革是:()

A、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B、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变革 E、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改良

BCD

1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作用是弥补市场的缺陷,这些作用包括: A 控制和配置各种生产要素B 提供公共产品 C 治理环境污染D 调节收入分配

课程核心知识点测试

(二)C

1、“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其中,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A、什么是改革开放,怎样推进改革开放 B什么是共产主义,怎样实现共产主义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什么是平均主义,怎样打破平均主义 D

2、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的基本原则。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是()

A、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

B、人口数量多,素质不高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D、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3、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十四大到十八届三中全会20多年的实践,党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有了新的科学定位,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

A、辅助性作用 B、决定性作用C、基础性作用D、关键性作用

B

4、同样是劳动,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本质区别在于:()。

A、是否同等劳动换取等量报酬

B、是否占有生产资料 C、是否在同等规模的企业中劳动

D、劳动的强度是否一致 B 5、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A、资本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社会

C、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

D、新民主主义社会

B

6、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最后苏联模式僵化了”,列宁新经济政策关于社会主义的思路之所以“比较好”是因为:()A、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社会主义建设纲领

B、根据俄国实际情况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C、为俄国找到一种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D、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的设想来建设社会主义 C

7、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问题是:()

A、诚实守信 B、八荣八耻 C、为人民服务

D、礼仪廉耻

B

8、“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

A、增强综合国力

B、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

C

9、毛泽东同志曾在不同的场合多次谈到,调查研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走马看花”,一种是“下马看花”。“走马看花”不深入,还必须用第二种方法,就是“下马看花”,细致地看花,分析一朵花。毛泽东强调“下马看花”的实际意义在于:()

A.运用多种综合方法分析调查研究的材料 B.解决现实问题必须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 C.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实际,才能够找出本质和规律 D.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中国化

C 10、1948年10月2日,刘少奇同志在同华北记者团谈话时,讲了一个希腊神话故事:巨人安泰是地神之子,他在同对手搏斗时,只要身不离地,就能从大地母亲那里不断吸取力量,所向无敌;但是,只要他一离开大地,就会毫无力量。他的对手赫拉克勒斯发现了他的这一特征,在一次搏斗中突然把他举到半空中将他扼死。刘少奇借用这一神话故事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要:()A.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B.保持党的方针政策的正确 C.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D.保持对敌人的高度警惕

CD

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小平同志1992年南巡谈话的核心内容之一,社会主义本质的这一概括对传统社会主义认识的突破主要体现在:()A、坚持了脱离生产力水平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认识 B、摒弃了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的认识 C、纠正了长期以来忽视建设社会主义根本目的和目标的认识 D、制止了把社会主义本质等同于社会主义具体做法的认识 AD

2、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以下对于改革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B、中国的第三次革命

C、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D、社会主义诸多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E、“少谈些主义,多解决些实际问题”的改良主义

BC

3、“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这一论断的内涵是:()

A、计划和市场都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B、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 C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D计划和市场是不能兼容的 ABC

4、做大分好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始终是我国政府面临的重大任务。做大“蛋糕”是政府的责任,分好“蛋糕”是政府的良知。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分好社会财富这个“蛋糕”是:()A、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B、解决当前收入分配领域突出问题的需要 C、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

D、为了实现从“按劳分配”向“按需分配”的飞跃 E、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为杠杆

ABC

5、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耶夫大学发表演讲并回答学生提问时,国家主席习近平说,“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段话生动地反映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即:()

A、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B、生态文明建设应与经济建设协同发展

C、生态优势可以转化为经济优势

D、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取代经济建设 E、生态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可兼得

课程核心知识点测试

(一)C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

A 将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 B 将马克思主义照搬到中国

C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D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 C

2、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

A 以人为本 B 发展 C 统筹兼顾 D 全面协调可持续

B

3、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事件是: A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 五四运动

C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D 辛亥革命

A

4、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

A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 社会主义本质论

C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D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说 B

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A 经济政治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协调

B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 人口快速增长与资源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

D 经济快速增长与地区经济差距不断扩大之间的矛盾

B

6、我们之所以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因为()A 公有制经济的比例越大越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B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C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

D公有制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体制

D

7、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B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 C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A

8、“一国两制”的前提是()

A 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B 港澳台实行高度自治 C 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D 港澳台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B

9、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初是用于处理()A 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 B 同民族主义国家的关系 C 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D 同一切国家的关系

C

10、为研究和完善国家法定节假日制度,国家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的部署,通过有关网站进行问卷调查,并在部分城市进行了电话调查。在广泛进行民意调查的基础上,经过一年多的研究论证,确定了新的节假日调整方案。这体现的执政理念是()

A 依法执政 B 科学执政 C 民主执政 D 理性执政

ABDE

1、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是()

A.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 B.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

C.解放思想是形式,实事求是是内容 D.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 E.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统一的

AB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的两层含义是()

A.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B.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C.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需要通过改革开放以效仿资本主义

D.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需要加快向共产主义社会发展

E.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不可学习借鉴资本主义的经验 ABE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A.计划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

B.政府对国民经济实行宏观调控是必要的

C.政府直接参与企业经营活动 D.市场是国民经济的惟一调节者

E.一切经济活动都处于市场关系之中

ACE

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的内涵包括()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B.国家富强、民族振兴 C.诚信友爱、充满活力、D.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E.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ACDE

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A 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C 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要求 D 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E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要求

2015-2016-1 课程期末部分基本知识要点。

1、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建设中国特色主义必须要坚持的根本要求之一,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依然是: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体参见网络课程作业

2、小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前后我们的经验教训有很多条,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搞清楚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体参见网络课程作业 3、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还不是社会主义,经过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两个一百年(1921—2020,1949-2049)的奋斗目标。尤其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十三五计划的奋斗目标请查阅相关资料。具体参见相关新闻报道

4、第8章第一节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内容,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过程,理论要点,政府的职能所在,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等。具体参见课本第八章第一节相关内容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新的社会阶层如个体户、私营企业主等,具体参看课本第十一章。

6、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当前我们党面临“四大考验”与“四大危险”,尤其是存在脱离群众的危险。因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也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所以新形势下应该继续加强。具体参见课本第十二章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内涵的把握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从性质上讲,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从发展程度来说,还处在初级阶段;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具体参见课本第五章

8、网络课程第二次作业多选题第一题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对于传统社会主义的突破。具体参见网络课程作业

9、习近平强调,既不走僵化封闭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改革性质的把握攸关重要。网络课程课程作业和教学资料栏关于改革的性质的题目好好理解一下。具体参见网络课程作业及教学资料相关课件

10、简述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史或简述自然生态文明理念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关联。具体参见网络课程教学资料栏以及课本第八章第五节。

第三篇:(选择题)毛概

通信原理复习题(选择题部分)

1.已知某线性分组码的最小码距是7,该码用于纠错时可保证纠()位错。(A)1(B)2(C)3(D)4

2.设X、Y 是任意两个不同分布的离散随机变量,下列表达式中()是正确的。(A)I(X)≤ I(Y)(B)I(X,Y)≤ I(Y)(C)I(X/Y)≤ I(Y)(D)I(Y/X)≤ I(Y)

3.二进制信源的熵为1bit/符号,该信源中“1”出现的概率是()。(A)1(B)1/2(C)1/4(D)1/8

4.数字通信中“信源压缩”这一单项技术直接可达到的效果是()。(A)提高系统的频谱利用率(B)提高发送数据的冗余度(C)提高抗窄带干扰的能力(D)提高信源的相关性

5.某二元码序列传信率为2400b/s,若改用八元码序列传送消息,则码元传输速率为()。

A.1200B B.800B C.600B D.300B

6.DPCM的提出主要基于考虑为()。

A.电路实现简易 B.减小速码率,压缩频带 C.改善信噪比 D.扩大信号的动态范围

7.下列哪个描述不符合数字通信的特点()A.抗干扰能力强 B.可以时分复用 C.便于构成综合业务网 D.占用信道带宽窄

8.将抽样值非均匀量化为256个电平并用二进制编码,则码长为()A.256位 B.12位 C.8位 D.6位

9.我国PCM基群的接口码型为()A.HDB3 B.AMI C.CMI D.其它码型

10.PCM30/32路系列三次群能传输的话路数为()A.480 B.120 C.1920 D.30

11.下列几种调制方式中,频带利用率最差的调制方式是()A.2ASK B.2FSK C.2DPSK D.2PSK

12.在 PCM 中,对语声信号采用非均匀量化的理由是()A.小信号出现概率小,大信号出现概率大;

B.小信号出现概率大,大信号出现概率小;

C.语声信号均匀分布;

D.不会引起频谱重叠。

13.某模拟信号的频率范围为10KHz~108KHz,若对其进行PCM编码,其最低抽样频率为()。A.216KHz B.94KHz C.20KHz D.98KHz 14.帧同步系统中的后方保护电路是为了防止()。

A.帧失步 B.帧同步 C.假同步 D.延迟

15.PCM一次群同步复接成二次群时平均每()码插入1位附加码。

A.64位 B.128位 C.32位 D.1024位

16.对于MQAM系统,M越高,()越下降。

A.频带利用率 B.误码率 C.传输速率 D.抗干扰能力

17.PCM一次群的接口码型的一种为()。

A.RZ码 B.HDB3码 C.CMI码 D.以上都不是

18.一个二进制数字信号码元时间长度为0.1us,在传输过程中平均2.5s产生一个错码,则其平均误码率近似为()。

-6-8-7-8 A.5×10 B.2×10C.2×10 D.4×10

19.下图所示的是3路()信号时分复用的原理图。

A.PCM B.PDM C.PPM D.PAM

20.在接收端产生与“字”、“句”起始时刻相一致的定时脉冲序列被称为“字”同步和“句”同步,或者称为()。

A.帧同步 B.网同步 C.载波同步 D.位同步

21.下图是()信号的数学模型。

A.VSB B.AM C.DSB D.SSB

22.在 PCM 中,对语声信号采用非均匀量化的理由是()A.小信号出现概率小,大信号出现概率大;

B.小信号出现概率大,大信号出现概率小;

C.语声信号均匀分布;

D.不会引起频谱重叠。

23.正交调幅M越大,则()。

A.频带利用率越高; B.频带利用率越低;

C.抗干扰能力越低; D.A和C。24.具有检测误码能力的传输码型是()。

A.AMI码 B.HDB3码 C.CMI码 D.以上都是

25.下面的波形图采用的是()编码码型。

A.单极性NRZ码 B.单极性RZ码 C.双极性NRZ码 D.双极性RZ码

26.奈奎斯特频率即为系统的最大码元传输速率它的具体形式可表示为()。

A.1/Tb B.2B C.3/Tb D.B

27.下图中,a信号为未调制数字信号,b为已调信号,请问要得到b图信号需经过()调制。

A.幅度 B.相位 C.频率 D.载波

28.相干解调又称为()解调,这种方法是在接收端采用同频同相的本地载波与接收到的已调信号相乘并经过低通滤波器恢复出原始的信号。

A.自适应 B.包络 C.同相 D.同步

29.抽样的基本方法有平顶抽样和()。

A.曲顶抽样 B.自然抽样 C.坡顶抽样 D.圆顶抽样

30.图b是图a经过脉冲调制所得到的()波形。

A.PAM B.PCM C.PPM D.PDM

31.综合了增量调制和脉冲编码调制两者特点的调制方法进行编码的方式被简称为()增量调制。A.总和 B.数字音节压扩自适应 C.脉码 D.数字音节压扩

32.当采用同步解调或相干检测时,接收端需要提供一个与发射端调制载波同频同相的相干载波,而这个相干载波的获取就称为()。

A.位同步 B.群同步 C.码元同步 D.载波同步

33.为了提高数字信号传输的有效性而采用的编码称为()。

A.信源编码 B.信息编码 C.信道编码 D.数字编码

34.下面编码中都属于信道编码的一组是()。

A.差分脉冲编码、卷积码 B.HDB3、汉明码 C.奇偶监督码、PCM D.分组码、循环码

35.数字信号的载波调制有三种方式,即ASK、FSK和()。

A.PSK B.GSK C.HSK D.MSK

36.根据传输同步信息方式的不同,把同步分为外同步法和()。

A.插入导频法 B.自同步法 C.内同步法 D.码元同步法

37.下图中,a信号为未调制数字信号,b为已调信号,请问要得到b图信号需经过()调制。

A.幅度 B.相位 C.频率 D.载波

38.()调制是采用M个不同的载波频率代表M种数字信息。

A.多进制幅度调制 B.多进制相对相位调制 C.多进制频率调制 D.多进制绝对相位调制

39.根据抽样定理,如果以()的抽样速率对信号x(t)进行均匀抽样,则x(t)可以被所得到的抽样值完全确定。

A.fs ≤ 2fH B.fs ≥ 2fH C.fs < 2fH D.fs ≥ fH/2

40.下面的波形图采用的是()编码码型。

A.单极性NRZ码 B.单极性RZ码 C.双极性NRZ码 D.双极性RZ码

41.下图采用的是()键控法产生()信号。

开关电路cosωct0oπ180o移相S(t)

A.相移 2FSK B.频移 2ASK C.相移 2PSK D.频移 2FSK

42.脉冲编码调制的三个基本步骤为抽样、()和编码。

A.量化 B.移相 C.调制 D.积分

43.非均匀量化可以()小信号的量化信噪比,适当()大信号时的信噪功率比。

A.增加 减小 B.增加 增加 C.减小 增加 D.减小 减小

44.图b是图a经过脉冲调制所得到的()波形。

A.PAM B.PCM C.PPM D.PDM

45.非均匀量化对于信号取值小的区间其量化间隔();对于信号取值大的区间其量化间隔(A.大 大 B.大 小 C.小 小 D.小 大

46.目前在数字通信系统种采用两种压扩特性,我国采用的是()压缩律。

A.μ B.Δ

。)C.Α D.α

47.图b是图a经过脉冲调制所得到的()波形。

A.PAM B.PCM C.PPM D.PDM

48.对信号先积分再进行简单增量调制的方法称为()增量调制。

A.总和 B.数字音节压扩自适应 C.脉码 D.数字音节压扩

49.在接收端需要产生一个与发送端重复频率一致,最佳抽样判决时刻相同的定时脉冲序列,这样的一个码元定时脉冲序列就称为()。

A.载波同步脉冲 B.位同步脉冲 C.帧同步序列 D.网同步序列

50.通信系统的抗噪声性能是指系统克服加性噪声的能力,在数字系统中通常采用()来衡量。

A.误信率 B.速率 C.误码率 D.信噪比

51.下面的波形图采用的是()编码码型。

A.单极性NRZ码 B.单极性RZ码 C.双极性NRZ码 D.双极性RZ码

52.为了提高数字通信的可靠性而采用的编码称为()。

A.信源编码 B.信息编码 C.信道编码 D.数字编码

53.在常用的分组码中,1和0的位数保持恒定的编码称为()。

A.奇偶校验码 B.卷积码 C.恒比码 D.汉明码

54.我国采用的PCM 30/32路制式采用的是()复用技术。

A.时分 B.频分 C.码分 D.空分

第四篇:毛概选择题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是

A.三民主义 B.新民主主义 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 A.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B.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C.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D.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3.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基本实现现代化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4.最先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这一伟大任务的是()A.陈独秀 B.王稼祥 C.毛泽东D.刘少奇

5.毛泽东最早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科学命题的会议是()A.遵义会议B.瓦窑堡会议 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D.中共六届七中全会 6.中国共产党明确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的会议是()A.中共五大 B.中共六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7.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系统阐述,标志着毛泽东思想()A.开始萌芽 B.初步形成 C.达到成熟 D.继续发展

8.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反对的主要错误倾向是()A.宗派主义 B.经验主义 C.教条主义 D.关门主义 9.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主题是()

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 C.机遇与挑战 D.知识经济与信息革命 10.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是在()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六中全会 C.十二大 D.十三大 11.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1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 基础上提出来的()A.历史任务 B.历史方位 C.历史地位 D.历史主题 13.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坚持

A.与时俱进 B.党的先进性 C.执政为民 D.执政兴国 14.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 15.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是在()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

二、多项选择题

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是()A.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B.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C.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D.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E.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

2.中国共产党内在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解决中国革命实践中的问题上,曾经出现过的主要错误倾向是()

A.教条主义 B.实用主义 C.盲动主义 D.经验主义 E.自由主义 3.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期,中共党内的主要错误倾向是()A.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B.把共产国际决议神圣化

C.把苏联经验神圣化 D.把中国革命经验神圣化E.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 4.毛泽东思想有多方面的丰富内容,除了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外,还包括()A.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B.关于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C.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D.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E.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 5.邓小平理论是一个()A.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B.开放的理论体系C.当今世界唯一科学的理论体系 D.指导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和建设的理论体系 E.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体系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A.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B.就是把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C.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相结合

D.意味着马克思主义能够自然的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一切问题

第二章

一、单选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A、实事求是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求真务实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惧进

2、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是:

A、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确立的B、邓小平重新确立的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确立的 D、科学发展观确立中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同党的思想路线是: A、完全一致的B、比较一致的 C、不一致的 D、相似的

4、思想路线是:

A、认识路线 B、不是认识路线 C、理论路线 D、行动路线

5、党的思想路线称作是:

A、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群众路线 C、组织路线

D、政治路线

6、江泽民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执政为民D、坚持发展生产力

7、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的主题是:

A、坚持党的先进性

B、坚持执政为民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发展生产力

二、多项选择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最根本的是:

A、坚持一切从本国的实际出发

B、敢于走自己的路 C、善于走自己的路

D、能够照抄照搬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大意义是:

A、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B、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C、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提高党的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D、无论在革命、建设还是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 E、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4、关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A、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确立起来的B、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完全一致的

C、要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就要与时俱进,推进理论创新D、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最根本的是坚持一切从本国的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

5、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其理由是:

A、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B、走自己的路,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和对外开放的统一C、走自己的路,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第三章

一、单选题

1.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2.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标志是()。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3. 第一次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4.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A.革命对象不同 B.革命动力不同C.革命前途不同 D.革命领导阶级不同 5.毛泽东最早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文章是()A.《民众的大联合》B。《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C.《新民主主义论》 D.《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6.毛泽东明确把官僚资本主义列为革命对象之一的论著是()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B.《论人民民主专政》 C.《论联合政府》 D.《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7.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

A.无产阶级的领导 B.人民大众的参与C.工农联盟的巩固 D.人民军队的建设 8.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是()A.对军队的领导 B.对农民的领导

C.对城市小资产阶级的领导 D.对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 9.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知识分子 10.中国无产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最可靠的同盟军是()A.民族资产阶级 B.农民阶级C.小资产阶级 D.大资产阶级 11.三湾改编确立了

A.武装夺取政权的策略

B.党对军队的领导 C. 根据地建设

D.土地革命 12.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在下列哪部著作中提出的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战争和战略问题》

C.《<共产党人>发刊词》D.《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13.中共八七会议确定的总方针是()

A.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 B.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

C.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D.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对派 14.“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是()

A.军队建设 B.土地革命 C.政权建设 D.党的领导 15.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以乡村为中心”思想的文章是()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对本本主义》

16.指出“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论断的领导人是()A.周恩来 B.朱德 C.王稼祥 D.刘少奇 17.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

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财产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B.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C.没收四大家族的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D.没收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18.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的核心是()A.积极防御的思想 B.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思想

C.战略进攻和战略决战的思想 D.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思想 19.毛泽东指出人民军队建设的最根本原则()A.党指挥枪 B.官兵一致 C.军民一致 D.民主建军

20.毛泽东指出: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B.国民革命的政治影响及良好的群众基础C.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发展

D.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以及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正确领导

二、多项选择题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

A.工人阶级B.官僚资产阶级C.城市小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

E.买办资产阶级 2.工农武装割据的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A.有很好的群众;

B.有很好的党;

C.有相当力量的红军; D.有便利于作战的地势;

E.有足够给养的经济力 3.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的显著标志是:

A.理论联系实际 B.艰苦奋斗 E.密切联系群众D.武装斗争

C.批评和自我批评 4.下列有关“一次革命论”和“二次革命论”说法错误的是: A.“二次革命论”反对无产阶级领导民主革命的一种错误理论 B.“一次革命论”实质是放弃共产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 C.“二次革命论”认为中国革命是“无间断的革命”

D.“二次革命论”只看到民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区别,没有看到联系 5.1949年组成人民政协的阶级、阶层的政治联盟有()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E.爱国民主人士 6.土地革命战争前期,工农民主专政的主体包括()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C.城市小资产阶级 D.中等资产阶级E.开明绅士 7.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伟大斗争有()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 D.五卅运动E.解放战争 8.近代中国革命的对象是()A.帝国主义 B.封建主义C.农民阶级 D.官僚资本主义E.民族资产阶级F.人民民主专政 第四章

一、单选题:

1.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根本保证是()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的确立B.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在全国范围的建立 C.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地位的确立D.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的壮大 2.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

A.资本主义体系 B.社会主义体系C.民主主义体系 D.共产主义体系.新中国初期(民主主义共和国)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B.没收官僚资本C.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 D.剥夺地主阶级的财产 4.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规定对待富农的政策是()

A.征收富农的多余土地财产 B.消灭富农经济C.保存富农经济 D.限制富农经济 5.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6.毛泽东系统阐发农业合作化理论的重要文献是()A.《介绍一个合作社》 B.《组织起来》

C.《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D.《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 7.我国农业合作化采取的第一个步骤是()

A.互助组 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

8.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A.加工订货的实行 B.单个企业公私合营的实现C.统购包销的实行 D.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实现 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政策是()A.加工定货 B.统购统销 C.公私合营 D.和平赎买 10.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国民经济的恢复与调整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二、多项选择题

1.建国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有() A.没收四大家族的官僚垄断资本B.对外国资本主义在华的企业采取管制、征用等做法,使之逐步归国家所有C.没收民族资本家的企业D.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E.把分散的个体经济引导向合作社经济方向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主要内容是()

A.没收官僚垄断资本 B.没收民族资本C.没收地主的土地 D.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 E.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

A.和平赎买 B.委托加工C.计划订货 D.统购包销E.委托经销代销

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两翼”是指()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B.实现“一五”计划C.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E.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五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A.巩固人民民主专政B.发展生产力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2.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论断()A.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B.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A.落后的生产力同先进的生产关系的矛盾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C.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的矛盾D.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4.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是在()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B.党的十二大上 C.党的十三大上D.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的中心任务是()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 C.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D.保持社会稳定 6.邓小平认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A.强大的人民政权B.强大的人民军队C.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D.自己的发展 7.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A.发展生产,不断增加社会财富B.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C.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D.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8.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命题是革命,是为了()A.解放生产力B.摆脱政治压迫C.摆脱经济剥削D.人民当家作主 9.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理论的()A.理论基础B.核心内容C.思想基础D.精髓 10.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C.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本质表述的内容,包含()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E.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关系是()A.解放生产力是发展生产力的前提B.发展生产力是解放生产力的目的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D.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统一 E.两者是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最终目的的统一 3.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的显著特点是()A.在目标的层次上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B.突出生产力的基础地位C.突出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D.在动态上描述社会主义的本质E.提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邓小平反复强调社会主义最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是因为()A.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 B.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C.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D.当前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E.社会主义必须要抓物质文明的同时抓好精神文明 5.邓小平关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理论依据是()A.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的原理B.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原理

C.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原理D.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的原理E.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最终决定力量是生产力的原理 第六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最大的实际是()A.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 C.生产力不发达,发展不平衡D.商品经济不发达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A.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到基本实现四个现代化B.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C.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进入小康社会D.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可逾越的,这主要取决于 A.市场经济的不可逾越性B.生产力发展的不可逾越性 C.生产关系发展的不可逾越性D.文化传统的不可逾越性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D.促进社会效率提高和体现社会公平之间的矛盾 5.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C.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6.党的十五大,第一次系统阐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A.基本路线B.基本理论C.基本方针D.基本纲领

7.我党第一次全面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党的()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二大C.十三大D.十四大 8.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

A.革命B.改革C.阶级斗争D.无产阶级专政 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是()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坚持改革开放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是()

A.解决人民温饱B.实现人民小康生活水平C.基本实现现代化,人民生活比较富裕D.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11.四项基本原则是()

A.立国之本B.强国之路C.基本国策D.权宜之计

12.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A.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B.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C.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现代化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3.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

A.发展生产力B.提高综合国力C.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D.实现现代化 14.邓小平提出的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是()

A.各地区均衡发展B.各地区非均衡发展C.由西向东梯次推进D.由东向西梯次推进 15.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

A.四个现代化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C.小康社会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6.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2020年力争比2000年()A.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B.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 C.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国近现代革命和改革的共同点是

A.内容和对象相同B.手段和形式相同C.根本目的相同D.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相同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改革开放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E.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包括()A.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B.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C.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D.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防 E.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中共十三大的主要贡献是()A.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B.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D.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E.制定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 5.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B.以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C.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D.发展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文化E.普及义务高等教育 6.邓小平的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是()

A.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B.第二步,从1991年到上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C.第三步,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人民生活更加宽裕D.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E.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使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完全实现现代化 7.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目标是()

A.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C.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D.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E.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8.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 A、低水平B、不成熟 C、不全面D、发展不平衡

第七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改革C.阶级斗争 D.无产阶级专政

2、实行对外开放是()

A.我国的长期基本国策B.权宜之计C.实现工业化时期的政策 D.发达社会主义的政策

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

A、革命B、改革C、政治运动D、阶级斗争

4、我国改革的性质是:

A、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统治的政治斗争 C、用市场调节代替计划调节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5、“三个有利于”标准具有内在的联系性,其中最基本的是:

A、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D、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6、中国的基本国策是:

A、改革

B、发展生产力

C、对外开放

D、保障人权

7、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A、改革

B、发展生产力C、对外开放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8、“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A、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B、对社会各个方面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C、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制意义上说的D、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政治体制意义上说的

9、把对实行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是在党的: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届三中全会C、十三届三中全会 D、十四届三中全会

10、我国的改革是的起点是:

A、经济B、政治

C、城市D、农村

11、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是在:

A、2000年B、2001年C、2002年D、2003年

12、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的是:

A、经济特区的建立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C、达到总体小康D、加入世贸组织

13、正式使用“对外开放”一词的是:

A、毛泽东B、周恩来 C、邓小平

D、江泽民

14、党的十七大指出,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是: A、解放思想B、与时俱进C、改革开放D、快速发展

二、多选题

1、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上,邓小平强调改革:A、也是解放生产力

B、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C、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改变

D、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A、闭关自守,盲目排外的思想

B、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

C、照搬照抄,崇洋媚外的思想

D、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思想

3、我国经济摆脱了封闭、半封闭状态,逐步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A、全方位

B、多层次

C、宽领域

D、多渠道

4、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是:

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B、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是否有利于巩固国家政权

5、实行改革开放是:A、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 B、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C、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D、社会主义国家的一贯政策

6、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A、改革是动力B、发展是目的C、发展是手段

D、稳定是前提

7、邓小平提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是:

A、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B、坚持共同富裕C、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D、坚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8、把对外开放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最重要的依据是:A、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B、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C、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D、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

9、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指:

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D、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0、我国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是指:A、对资本主义国家开放B、对社会主义国家开放C、对发达国家开放D、对发展中国家开放

第五篇:毛概选择题

11、邓小平理论产生的理论基础是(B)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B.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 D.社会主义本质论

12、全面阐述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内容的会议是(C)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13、第一次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的会议是(D)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14、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概念是党的(D)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1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次提出是在(B)A.1997年10月 B.2000年2月 C.2001年7月 D.2002年11月

16、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唯一正确和科学的态度是(A)A.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B.坚持维护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

C.靠引证马克思关于某一问题的某一论证来解决问题 D.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17、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核心在(A)A.保持党的先进性 B.坚持执政为民

C.站在时代潮流的前面 D.坚持与时俱进

18、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B)A.保持党的先进性 B.坚持与时俱进 C.坚持执政为民

D.站在时代潮流的前面

19、“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D)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B.解放思想.事实求是.与时俱进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D.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20、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与马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起,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D)A.党的十四大 B.建党80周年

C.党的十五大D.党的十六大

21、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在党的(A)A.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C.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D.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

2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C)A.实事求是 B.解放思想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

23、理论创新的动力和源泉是(B)A.实事求是

B.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 C.反对教条主义 D.与时俱进

24、中国共产党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总结和思想结晶是(D)A.五个“统筹”

B.西部大开放战略 C.“三步走”战略 D.科学发展观

25、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A)A.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 B.以人为本 C.可持续发展 D.全面协调发展

26、最先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这一伟大任务的是(C)A.陈独秀 B.王稼祥 C.毛泽东 D.刘少奇

27、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系统阐述,标志着毛泽东思想(C)A.开始萌芽 B.初步形成 C.达到成熟 D.继续发展

28、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反对的主要错误倾向是(C)A.宗派主义 B.经验主义 C.教条主义 D.关门主义

29、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主题是(B)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 C.机遇与挑战

D.知识经济与信息革命

30、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理论创新成果的最高概括是(D)A.“科教兴国”战略 B.“以德治国”基本方略 C.“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1、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基本轮廓的形成时期。这个阶段形成了(ABD)A.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三个有利于”标准

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12、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形成时期。这个阶段形成了(AC)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C.社会主义本质论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E.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3、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是邓小平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时期。这个阶段提出了(ACD)A.“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的基本方针 B.“三个有利于”标准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4、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关系是(AB)A.三者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

B.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C.邓小平理论是怀疑、否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产物 D.邓小平理论是独立于马克思主义之外的理论体系

16、从十二大到十三大,在全面改革初步展开的过程中,我们党提出了(AC)A.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社会主义本质理论E.“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理论

1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条件(ABCD)A.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B.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经验的科学总结

C.当今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D.改革开放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18、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到与时俱进,就要做到“三个解放出来”,即自觉地把思想认识(ABC)A.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B.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教条式理解中解放出来

C.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D.从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中解放出来

19、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要(ABCD)A.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B.大力培养一代又一代“四有”新人 C.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D.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20、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新论断、新观点有(ABCD)A.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B.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D.建设创新型国家

三、判断题

1.最先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这一伟大任务的是陈独秀。错

2.毛泽东最早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科学命题的会议是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错 3.中国共产党明确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的会议是中共五大。错 4.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系统阐述,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错 5.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反对的主要错误倾向是关门主义。错 6.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主题是战争与革命。错

7.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错 8.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十五大。对

9.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理论创新成果的最高概括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错 10.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对

11.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三民主义。错

1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对

1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错 14.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坚持执政为民。错 15.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对 1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发展先进生产力。错

1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 18.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其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对 19.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 20.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以人为本。错

下载毛概选择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毛概选择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毛概选择题

    、不定项选择题(把所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 ( ABCE ) A 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

    毛概选择题

    第一章 1. 毛泽东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是在( D ) A. 八七会议 B. 遵义会议 C. 瓦窑堡会议D. 六届六中全会 2.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形成全党共识......

    毛概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的中央领导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性是在( C ) A.1921年党的一大以后 B.1922年党的二大以后 C.1935年遵义会议以后 D.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2.就中国共产......

    毛概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 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的是() A陈独秀 B王稼祥 C毛泽东 D刘少奇 2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马克思主义......

    毛概选择题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的 上。)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

    毛概选择题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的是( C ) A.陈独秀 B.王稼祥 C.毛泽东 D.刘少奇 2.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

    毛概选择题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 单项选择题1、胡锦涛在讲话中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概括为“三件大事”, 即:第一件大事,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

    毛概选择题

    • 1、建国初期,旨在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运动是 ( D 土地改革 ) 2、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 (B、没收官僚资本 ) • 6、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