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概选择题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的党的领导人是()A陈云B邓小平
C刘少奇D毛泽东
2邓小平最早提出市场经济不是社会主义专利品的思想是在()A1978年B1979年
C1982年D1992年
3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的新概念是()A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B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C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D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4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式概念的领导人是()A邓小平B陈云
C江泽民D胡锦涛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属于()
A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
B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
C不同的经济制度的范畴
D不同的生产关系的范畴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是()A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B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C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
D合理的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7如果国家拿出1亿元进行投资组建一家国有独资公司国家控制的资本总额是1亿元。如果组建股份公司
国家拿出1亿元投资掌握40%的股份就可以控股这时国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就扩大到()
A15亿元B2亿元
C25亿元D3亿元
8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A在社会总资产中占量的优势B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C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D是下岗人员再就业的主渠道
9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的确立主要依靠()A行政力量的支持B产业结构调整
C限制其他经济的发展D公有制经济自身在竞争中的优势
10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具体指的是()
A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B公有资产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的关系
C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D公有资产的最终归属问题
11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决定于()
A企业法人代表
B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C企业职工代表大会
D控股权掌握在哪一种经济成分的手上
12现阶段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股份合作制属于()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个体经济
D私营经济
13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基础是()
A公有制
B非公有制
C公平准入
D现代产权制度
1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A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B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D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15在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收入有()A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
B集体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C股份制企业职工的按股收入
D国有企业工程师业余帮助乡镇企业搞设计获得的收入
162006年5月26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改革收入分配机制建设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着眼点是()调整过高收入B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扩大中等收入阶层取缔非法收入
17十七大提出的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指导方针是()A效率优先注重公平
B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C效率与公平并重
D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18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是()
A加强原始创新
B加强自主创新
C加强集成创新
D加强消化吸收再创新
19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A人才B技术
C对外开放D体制创新
20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正确处理的主要关系是()
A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B新型工业化与传统工业化的关系
C提高劳动生产率与扩大就业的关系D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
21.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中生活宽裕是
A.根本目的B.主要手段
C.根本方法D.前提条件
2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
A.完善市场体制B.健全基础设施
C.形成保障体系D.培养新农民
23.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方向是
A.健全农村市场体系B.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C.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D.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24.新世纪新阶段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是
A.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B.改善农民生活
C.扩大农民消费D.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25今后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B建立健全农村市场经济服务体系
C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市场条件D增加农民收入
26.在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指标是
A.比2000年翻一番B.比2008年翻一番
C.比2007年翻一番D.比2010年翻一番
27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是()A发展循环经济B发展绿色经济
C强调国民幸福指标D发展知识经济
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前后我国之所以选择计划经济体制原因在于()
A在生产力极为落后的基础上进行工业化建设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迅速有效地集中全面的经济力量
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各种条件
B当时经济结构简单科技水平不高社会利益关系相对单纯计划经济体制能够比较顺利地运行
C当时人们在理论上普遍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标志与特征
D当时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显示了巨大成功缺陷和局限性还有待人民所认识
2陈云在党的八大提出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构想就是要求在所有制结构、经济运行、市场结构三个方 面允许保留()
A一部分个体经营 B一部分产品自由生产
C一部分报酬自主分配D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
3.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和发展经历的主要阶段是
A.1981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B.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C.1987年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D.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思想
4“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这一 论断的内涵是()
A计划和市场都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B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
C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D计划和市场是不能兼容的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实行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是()A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B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要求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D调节宏观和微观经济矛盾的要求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它的主要特征有()
A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结构B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
C宏观调控的存在D能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依据在于()
A生产力总体水平比较低而且极不平衡客观上要求多种所有制形式
B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C以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为标准取舍不同所有制形式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在实践中具有巨大优越性
8党的十六大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进一步提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要做到()
A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B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C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9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包括()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股份制企业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D中外合资企业中的公有成分
10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是()A国有经济占绝对优势
B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C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占优势
D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11所有制实现形式()
A是所有制关系得以实现的具体形式
B主要是指资产或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C直接影响到这种所有制所能容纳的生产力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出来
D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
12股份合作制经济()
A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
B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C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D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以及提高企业的资本运作效率
13近年来城乡大量出现的股份合作制经济是改革中的新事物它的特征主要有()
A是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
B是集体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有效形式
C企业职工既是劳动者又是所有者
D共同分配劳动成果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股分红相结合14非公有制经济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提供了多种市场经济主体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
B促进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加速市场化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C为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借鉴
D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比重已经超过公有制经济
15我国现阶段个人收入中非按劳分配收入主要有()A集体企业工资收入B国有企业福利收入
C个体劳动所得D资产收益
16我国现阶段按生产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有()
A股份公司股票持有者的股息收入B股份合作制经济的投资分红收入 C集体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D房产出租者取得的租金收入
17现阶段我国存在着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主要是因为()A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结果B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结果
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结果D我国各地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不同的结果
18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
A社会保险、社会救济B社会福利
C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D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
19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
A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B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C失业保险制度D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0我国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要求是()A统筹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
B统筹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
C统筹城镇社会保障和农村社会保障
D统筹公平与效率、政府作用与市场效率
21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又好又快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不仅强调经济增长的速度而且()
A强调经济增长的结构优化升级质量效益与整体素质的提高强调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协调
B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协调发展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协调
C强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进一步突出了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D强调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公平程度的提高
22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性在于()
A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新型工业化、新农村建设、增长方式转变都离不开自主创新
B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进入新世纪自主创新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C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
D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23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是()A自主创新B重点跨越
C支撑发展D引领未来
24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核心是指()A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
B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C形成强大的国家科技竞争优势
D把经济增长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25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要措施有()
A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重点是建设国家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各种科技创新主体有效互动产
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B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科技开发计划促进科技创新要素与其他社会生产要素有机结合形成科技与经
济发展紧密结合不断增加科技投入的良好机制
C继续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科技人才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实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良性循环
D实施知识产权战略鼓励创新行为提高创新回报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导人才造就各种创新 人才
26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应该正确处理的重要关系有()A科技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科技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现代化服务
B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引进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服务自主创新为主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C基础研究与自主创新的关系以基础研究支撑科技创新增强自主创新的后劲
D国家创新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国家为主导企业是最重要的创新主体
27国家创新体系是()
A政府为主导B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C各类创新主体紧密结合有效互动D企业为主体 28我们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技术创新体系应该是()A企业为主体B市场为导向
C产学研相结合D科技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29经济增长方式彻底转变应该正确处理的主要关系有()A投入和产出的关系
B速度和效益的关系
C节约资源、保护资源和开发利用资源与发展经济的关系
D人口与资源的关系
30中共十七大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做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具体是指()
A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B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C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D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31新型工业化主要内容是()
A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B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
C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
D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32我国新型工业化的产业格局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是()A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B以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
C以农业为基础D服务业全面发展
33根据新型工业化的产业格局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措施是()A要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B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赋予传统产业以新的内容C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
D努力加强第一产业和基础产业尤其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45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具体是指()
A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
B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
C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合理进行功能区划分提倡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
D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46发展循环经济具体要求是()
A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
B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
C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来实现
D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劳动生产率
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Ⅰ
1-5DBBC A
6-10 CCC D C 11-15 DBD BB 16-20 BBB AA 21-27ADB DD B A
二、选择题Ⅱ
1ABCD 2ABD 3ABCD4BC 5ABC 6ABCD7ABCD8ABC 9ABCD 10BD 11ABCD 12AD 13ABCD 14ABC15BCD16ABD 17ABCD 18ABCD【解析】考查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
19ABCD【解析】这是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总框架。
20ABCD【解析】要求从“五个统筹”方面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21ABCD【解析】从党的十四大到十七大对“好”字要求不断提高内容不断充实对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
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
22ABCD【解析】这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23ABCD【解析】这是科技发展的十六字方针。
24ABC【解析】考查“创新型国家”的概念。
25ABCD【解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措施。
26ABC【解析】应该正确处理A、B、C三项关系A、B、C三项关系是主要关系。
27ABC【解析】D项包括在C项之中所以不选。
28ABC【解析】技术创新体系不包括D项内容D项是整个科技发展的基本要求。29ABC【解析】D项被包含在C项之中所以不选。
30ABCD【解析】这是十七大的权威提法。
31ABCD【解析】这是党的政府文件中的权威表述。
32ABD【解析】这也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产业结构的标准提法。
33ABC【解析】A、B、C项是党和政府文件的权威表述。
34ABC【解析】生产与消费之间生产是主题即消费如何刺激生产生产如何接受消费制约才能良性增长
才不会出现生产过剩A、B、C项均是以消费需求本身为主题的所以不选D项。35ABCD【解析】这是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权威提法。
36ABC【解析】城乡都存在科学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所以D项不选。
37ABCD【解析】这是对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具体阐述。
38ABC
39AB【解析】C、D项是A项的具体内容、具体政策措施所以只选A、B项。
40ABCD【解析】党中央权威表述党中央统筹城乡发展形成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改革措施的权威提法 所以A、B、C、D项全选。
41ABCD 42ABC 43AB
44ABC45ABCD 46ABCD。
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
1“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论断指出了(A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B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C民主和法制的紧密联系D民主和社会主义内在的本质联系
22002年10月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方针是()A坚持党的领导
B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把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3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A如何组织政权B如何行使统治权
C哪个阶级居统治地位D人民当家作主
4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组织原则是()A普选制B民主集中制
C议行合一D分权制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最高原则是()A共产党领导原则B人民主权原则
C民主自由原则D法制原则
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根本上体现的是
A共产党的领导和组织作用B自由民主的普世价值
C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D制度更具有根本意义
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A一切权力属于人民B共产党领导和组织人民当家作主
C怎样实行民主D民主是什么
8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制度中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A党的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最高人民法院D最高人民检察院
9毛泽东最早明确提到多党合作问题的著作是)
A《论联合政府》B《论十大关系》
C《论人民民主专政》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0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政治基础是
A四项基本原则B民主革命时期的共同经历
C统一战线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等我国具体民主政治制度的实质是
A权力机关B行政机关
C咨询机关D社会主义民主
1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关键是
A以聚居区为基础B建立自治地方
C设立自治机关D行使自治权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是
A各级人民代表大会B基层民主
C企业职工代表大会D民族区域自治
14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制度形式是()A村民海选B村民自治
C村民委员会D村民小组
15我国基层民主自治的最大特点是
A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B直选基层组织领导人
C与基层党组织相分离D与基层党组织没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16社会主义法制基本要求的核心是()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
17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
A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C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律化、制度化D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18社会主义法制基本要求的关键是()A执法必严B有法可依
C违法必究D有法必依
19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
A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B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
C行使自治权利
D民族平等
20邓小平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这说
明()
A人好坏不重要
B个人没有责任
C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D制度决定人的好坏
21社会主义法制的本质是()
A上升为法律的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意志
B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证 C调整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
D维护社会秩序的行为规范
22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们党和国家一贯的方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郑重载入宪法的是
A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B1978年全国人大
C2004年全国人大D1982年全国人大
23在自由、民主、人权的现代政治价值观中核心是()A民主B自由C人权D法制
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主要有()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人民当家作主是
A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本质特征和核心要求
B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出发点和落脚点
C是共产党领导和执政的根本目的D依法治国的主题和中心内容
3依法治国的实质是
A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实行B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
C管理社会事务和经济文化事务D保障自己当家作主的各项民主权利
4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主要表现在()
A是以工人阶级(由共产党领导的)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
B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政权
C取得全国政权后担负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
D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
5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体现在()A从阶级结构看人民范围具有更大的广泛性
B从政党关系看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C从政权组织形式看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从概念表述看人民民主与人民专政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提法更全面
6除中国共产党外中国大陆目前还存在的民主党派有
A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B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
C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D九三学社和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7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
A长期共存B互相监督
C肝胆相照D荣辱与共
8在我国政党制度下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参政议政的主要内容有
A参加国家政权
B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C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
D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9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最突出的特征是
A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B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C共产党决策、多党派咨询D共产党决策、多党派协商
10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
A政治协商B民主监督
C参政议政D政策咨询
11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是
A科学发展B和谐社会
C团结D民主
12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多种因素的内在统一其中主要是指()A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B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
C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D民族因素与宗教因素
13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依据和优越性有
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与发展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中国在历史上虽有战有和有统
有分但统一始终是各民族关系的主流
B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共同革命经历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
C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异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大
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的人口分布状况决定了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建立不同类型和不同行政级别的民族自治地方有利于民族关系的和谐稳定和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D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的团结、统一、富强与繁荣发展以及国际地位的提高民族凝聚力的增强中华民族的伟大
振兴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深刻现实依据
14根据我国宪法、法律的规定我国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利主要有
A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
B享有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利
C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
D享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按照传统风俗习惯生活及进行社会活动的权利和自由此外还拥有自主安
排、管理、发展经济建设事业自主发展教育、科技、文化等其他各项权利
15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当前我国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主要有()
A村民委员会
B居民委员会
C职工代表大会
D职工股东大会
16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其中
A有法可依是前提B有法必依是核心
C执法必严是关键D违法必究是保障
17对于政治体制改革邓小平强调三条它们是指 A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
B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
C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
D看是否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18资产阶级自由的虚伪性主要表现为
A在一般词句中标榜自由在附带条件中废除自由
B正面规定中标榜自由限制规定中否定自由
C地位巩固时标榜自由形势不利时取消自由
D把资本和金钱的自由论证为全人类的普遍自由
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Ⅰ
1D【解析】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
阶级统治是共产党领导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化、制度化”命题揭示的才是民
主与法制的内在联系所以A、B、C三项都不合题意。
2D【解析】这是十六大的权威提法。
3C【解析】A项讲的是政体B项讲的是统治方式D项讲的只是社会主义民主所以选C项。
4B【解析】议行合一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机关关系原则即不主张三权分立而实行民主集中制的议行合一原
则最高立法机关不只是一个单纯的立法和监督机关而且是一个拥有最高国家权力的机关国家管理机关所行使 的行政权、审判权和检察权都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赋予由它产生受它监督对它负责而不能平行和超越于它。
民主集中制是人大制度的组织原则。
5B【解析】人民主权原则是人大制度最高原则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共产党领导是人大制度的重要原则不是最
高原则因为共产党执政的实质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所以选B项。
6C【解析】自由、民主是政治上层建筑是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是一般的普世价
值问题所以B项不选参考上题应该选C项。
7A【解析】A项是C、D项的根本回答是B项的实质所以选A项。
8B【解析】共产党是领导核心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都是由全国人大
产生并且对全国人大负责所以选B项。
9B【解析】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
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
10A【解析】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政治基础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所以选A项。
11D【解析】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民主具体体现实质是社会主义民主。
12C【解析】关键是设立自治机关使民族区域自治得到落实。
13B【解析】十七大在部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时引人注目地把发展基层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
程。
14B【解析】A、C项是村民自治的具体内容村民小组是村民委员会领导下的基本单位所以只选B项。
15A【解析】B项是A项的题中之义C、D项不符合基层自治组织与基层党组织的关系所以选A项。
16B【解析】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总方针中有法可依是前提有法必依是核心执法必严是关键违法必究是
保证。
17B【解析】本题是对法律建设的考查选项B是标准表达。
18A【解析】执法必严就是确保严格公正的执法和司法一要求司法独立不受非法干预二要求司法监督防止司
法机关滥用权力。
19A 20C【解析】邓小平讲的这些话是和法制建设联系在一起的做事情必须有制度的保证。
21A【解析】B、C、D三项虽然也和法制有关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些相关的内容但它们都不是社会主义法制 的本质任何法律都是阶级意志的体现答案只能是A项。
22C【解析】2004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郑重载入宪法。
23A【解析】因为民主是国家制度公民权利的实现和发展都要通过国家政权、依赖国家政权。政权掌握在人
民手中人民才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二、选择题Ⅱ
1ABCD
2ABCD【解析】党的领导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是依据宪法和法律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过程所
以A、B、C、D全选。
3ABCD【解析】依法治国的概念具体分解为四个选项A、B、C、D。
4ABCD【解析】人民民主专政和无产阶级专政都以马克思主义为国家意识形态的指导思想或理论基础这一点也
很重要。
5ABCD【解析】所谓“中国特色”就是与其他无产阶级专政相比中国特有的东西A、B、C、D四项都是中国
特有的。
6ABCD【解析】具体讲就是八大民主党派。
7ABCD【解析】这是权威表述。
8ABCD【解析】这是规范表述。
9AB【解析】A、B项是权威提法而且包括了C、D项的内容因为执政就是决策参政就是协商、咨询。
10ABC【解析】人民政协有三大职能D项是降低了人民政协的作用而且包括在参政议政范围之内所以只选A、B、C项。11CD【解析】这是党和国家的权威提法。
12ABC13ABCD
14ABCD【解析】这是规范表述。
15ABCD
16ABCD【解析】这是规范表述。
17ABC【解析】邓小平讲的不包括D项所以选A、B、C项。
18ABCD【解析】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人民只能说具有形式上的自由权利实际上真正通行的是财富的自由。谁占
有金钱、财富谁就拥有自由愈有钱愈有自由没有钱寸步难行乞丐根本无法与亿万富翁奢谈自由。这是资产
阶级自由虚伪性的根本原因。
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是
A为什么人的问题B代表谁的利益的问题
C对生产力发展起什么作用的问题D以什么为指导为什么人的问题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
A为人民服务B集体主义
C共产主义D马克思主义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
A共产主义的理想B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
A实事求是
B以人为本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
A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
B公平与正义
C自由、民主、人权
D社会主义荣辱观
6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就是指()A要将诚实守信作为个人行为的基本准则
B要将诚实守信作为企业、事业单位乃至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
C对假冒伪劣、不讲信誉等行为予以严厉谴责
D要增强法律意识自觉维护法律尊严
7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A爱国主义B集体主义
C共产主义D人本主义
8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A爱国主义B集体主义
C社会主义D为人民服务
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党的十七大强调了文化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特殊作用主要是指
A文化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灵魂
B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
C文化构成社会的人文环境
D文化日益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生产力
2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是()A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B要用“三个代表”来衡量和检验文化工作的成果
C要把“三个代表”贯彻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
D要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积极推进文化创新
3胡锦涛提出文化建设要坚持“三贴近”的方针是指()
A贴近时代
B贴近群众
C贴近生活
D贴近实际
4建设和谐文化主要包括()A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B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
D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形成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5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该正确处理的主要关系有()A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多样化发展、思想多样性的关系
B中华民族的传统民族精神与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的关系
C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D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关系
6构建核心价值体系最重要的是要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思想多样性和社会多样化发展的关系就是
要()
A尊重多样性
B承认差异性
C思想多样性要以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
D核心价值体系尽可能以广泛共识为基础
7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在于()
A每个国家、民族、文明都应该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
B构建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
C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向心力、凝聚力、精神动力
D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价值导向和思想保证
8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措施是()A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B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C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9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是指()A以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富强祖国为最大光荣
B以损害祖国的荣誉、尊严和利益为最大耻辱
C要高度警惕可能出现的种种背离人民利益的倾向
D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
10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就是指()A每个公民不论职务高低、能力大小都要在不同岗位、通过不同形式为人民服务
B要高度警惕可能出现的种种背离人民利益的倾向
C在全社会形成爱劳动的良好风气
D以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富强祖国为最大光荣
11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就是指()A必须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B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
C要高度警惕可能出现的种种背离人民利益的倾向
D通过不同形式为人民服务
12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就是指()A在各行各业包括新兴行业中培养爱劳动的思想
B使爱劳动的思想成为衡量公民道德品质的价值尺度
C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
D必须在新时期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13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就是指()A必须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B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C通过不同形式为人民服务
D避免种种损人利己的行为
14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就是指()A要将诚实守信作为个人行为的基本准则
B要将诚实守信作为企业、事业单位乃至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
C对假冒伪劣、不讲信誉等行为予以严厉谴责
D避免种种损人利己的行为
15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就是指()A要增强法律意识自觉维护法律尊严
B要认识到我们现代化建设的路还很长任务还很艰巨
C必须在新时期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D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
16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建立相应的践行机制主要包括要建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
A教育机制B修养机制
C示范机制D评价机制
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Ⅰ
1D【解析】世界观对文化建设具有根本性的决定作用有什么样的世界观指导决定着文化为什么人服务。所以选 D项D项包括A、B项且比C项更具根本性。
2D【解析】马克思主义是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
魂。
3C【解析】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就突出了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4C【解析】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5D【解析】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只有分清是非荣辱明辨美丑善恶才能有
6D
7B【解析】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个人主义道德相对立。
8D【解析】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所以选D项。
二、选择题Ⅱ
1ABCD【解析】这是十七大的权威表述。
2ABCD【解析】本题的四个选项都是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统领作用。
3ABC 4ABCD 5ABC6ABCD 7ABCD 8ABCD9AB 10AB11AB 12AB 13BD14ABC 15BCD 16ABCD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世纪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发表过《全世界和谐》一文最早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马克思批判吸
收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的有益思想提出的未来和谐社会模式的具体设想是()
A自由平等的生产者联合体B自由人联合体
C重建个人所有制D共产主义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2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着眼点是()A解决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问题
B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C解决新世纪、新阶段的不和谐问题
D解决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问题
3十六届六中全会对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定位是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和谐社会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和谐社会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始阶段的和谐社会
D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须与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4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是
A科学发展B以人为本
C和平正义D改善民生
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价值目标或核心价值是()A民主法治B自由民主
C公平正义D社会稳定
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和基本标志是()A安定有序B社会安定
C发展有序D秩序良好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以人为本
B共同富裕
C民主法治
D公平正义
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是()
A科学发展
B诚心友爱
C充满活力
D民主法治
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
A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B社会安定
C民主法治
D改革开放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
A民主法治
B公平正义
C经济发展
D社会稳定
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是()
A经济发展
B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C共同富裕
D增强社会活力
1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是()
A党的领导
B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C各族人民
D各阶层民众
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根据2002年2月胡锦涛重要讲话的论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是()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B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C自由幸福、互助合作D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A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B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C依法治国方略得到切实落实D政治参与得到进一步扩大
3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公平正义就是()
A社会各方面利益得到妥善协调B人民内部矛盾及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C弱势群众的基本利益得到切实保障D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与实现
4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充满活力就是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
A创造愿望得到尊重B创造活动得到支持
C创造成果得到肯定D创造才能得到发挥
5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安定有序就是()A社会组织机制健全B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C人民群众安居乐业D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6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A生产发展B生活富裕
C生命健康D生态良好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大社会范畴两者相互包含、相辅
相成即
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
B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重大的现实任务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之后还要继续为更高水平会的基本内涵之一民主法治就是()的和谐社会长期奋斗
D构建和谐社会贯穿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
8十六届六中全会一致认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A本质属性B基本特征
C基本要求D根本目的9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定位强调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
A共同建设的和谐社会B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C共同设计的和谐社会D共同追求的和谐社会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主要是指()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
B党在执政理念上的新发展
C在新世纪新阶段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的迫切需要
D巩固执政党地位的必然要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证
11党的十七大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提出六大民生问题并且依据六大民生问题把和谐社会建
设的相关目标和任务概括为
A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
B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C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D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12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和谐社会建设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努力使全体人民()
A学有所教、劳有所得B病有所医
C老有所养D住有所居
13我国关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总要求是
A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指导方针
B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 C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
D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1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措施有
A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机制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
度
B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C发展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积极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
D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实现保值增值把解决住房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加快建立适应全体居民需要 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特别要健全廉租房制度
1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目标。
总的原则和要求是
A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
B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
C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D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16构建和谐社会加强社会管理要形成相应的社会管理局面即()A党委领导B政府负责
C社会协同D公众参与
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Ⅰ
1B【解析】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
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的
2B 3D【解析】这是十六届六中全会的权威提法揭示了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道路、领导核心、实践主体和根本目的
根本目的是“全体人民共享”。
4B【解析】主题是以人为本。
5C【解析】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
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公平正义的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的核心价值。
6A【解析】和谐社会首先要安定但只有安定还达不到和谐的层次安定和有序有机结合才能构成和谐。
7A8A9D10A11B12B
二、选择题Ⅱ
1ABD【解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
和谐相处。
2ABC【解析】这是胡锦涛2005年2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
话内容。
3ABD【解析】这是胡锦涛2005年2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
话内容。
4ABCD【解析】这是胡锦涛2005年2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
话内容。
5ABCD【解析】这是胡锦涛2005年2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
话内容。
6ABD【解析】这是胡锦涛2005年2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
话内容。
7ABC【解析】D项涉及和谐社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互关系所以只选涉及全面小康与和谐社会相互关系的
A、B、C项。
8ABC【解析】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的重要保证尤其是“本质属性”的新判断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理论基础标志着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9AB【解析】A、B两项是文件的标准提法。
10ABCD【解析】这是胡锦涛2005年2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
讲话内容。
11ABCD【解析】这是十七大的权威表述。
12ABCD【解析】这是十七大的权威表述。
13ABCD14ABCD15ABCD16ABCD 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解放台湾”口号的时间是
A1949年B1950年
C1954年D1956年
21955年5月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上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倡议1960年
周恩来将我们党提出的一系列和平解决台湾的思想、政策方针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就是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C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
D台湾接受大陆中央政府领导、管辖
3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标志着我党对台方针政策重大转变的是
A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
B1981年9月叶剑英对新华社记者发表被称为“叶九条”的台湾问题讲话
C1982年1月邓小平谈话
D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最早是针对()A香港问题B澳门问题
C台湾问题D西藏问题
5台湾问题从根本上讲是中国的()A外交问题B国际政治问题
C内政问题D中美关系问题
6“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问题是()
A大陆实行社会主义不能动摇B港、澳、台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C祖国统一D和平统一
7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B一国两制
C和平统一D承认台湾事实上的“独立”地位
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根据1960年周恩来的归纳总结为了达到“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的目标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主张有
A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陈诚、蒋经国亦悉
由蒋意重用
B所有军政及建设经费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拨付
C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必俟条件成熟并征得蒋之同意后进行
D互约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举
2“一国两制”构想()
A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一个范例
B基本内容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C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
D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1997年7月1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以后在香港设立了特别行政
区。香港特别行政区由香港当地人自己管理享有高度自治权包括()A立法权B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C独立的外交权D行政管理权和财政独立
4中国政府提出我们力争用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因为()
A在台湾与祖国大陆统一的问题上始终存在着和平方式与非和平方式两种可能性
B能否以和平方式统一祖国并不完全取决于我们一方
C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人民的
D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主要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台独”势力搞“台湾独立”的阴谋
5“一国两制”构想及其实践的重大历史意义有()A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B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统一的原理
C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用来处理一个国家的内部问题
D为解决国际争端和世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途径和模式
6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新世纪新阶
段对台关系的意见内容是()
A恪守一个中国增进政治互信
B推进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C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加强人员往来扩大各界交流
D维护国家主权协商涉外事务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
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Ⅰ
1A【解析】1949年3月新华社发表题为“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时评是我党首次提出“解放台湾” 的口号。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后党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人民解放军战略重点由
东南转向东北致使台湾计划被迫搁置。1954年7月党和政府再次提出解放台湾的任务表示不能
台工作方针政策的重大转变。
4C【解析】“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却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
5C【解析】由于美国对中国内政的干涉使台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解
决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和平统一问题不得不涉及外交、国际政治特别是中美关系问题。但是从根本上讲台湾问
题是由国共内战引起的内政问题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和不承认台湾“独立”是包括
美国政府在内的世界各国的主流共识。
6C【解析】“一国两制”的核心是祖国统一两种制度长期不变是第二位的问题。
7A【解析】“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根本前提任何解决方案都不能与此相背离。
二、选择题Ⅱ
1ABCD【解析】四个选项均是权威提法。
2ABCD【解析】这是对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及内容的一种表述具有综合性。
3ABD
4ABCD【解析】本题基本阐述了我国政府“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本意与依据。
5ABCD【解析】“一国两制”的构想允许在一个统一的主权国家内有两个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长期并存突破了在
一个国家内部只能允许一种社会制度及其相应的政权组织形式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本来是用来解决国际问题的现在把它用来处理一个国家的内政问题这是一个创造坚持了原则的坚定性
和策略的灵活性为解决世界性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所以应该全选。
6ABCD
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判断一个政党是什么性质主要看()
A它的理论和纲领究竟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
B它由什么人领导
C它的党员出身于哪个阶级
D它的党员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这种领导地位首先是由()
A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决定的B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的C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决定的D党的纲领和党的章程决定的3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党的宗旨是()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
A党的根本任务的体现
B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
C党的基本路线的体现
D党的奋斗目标的体现
5中国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是()A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B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D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6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
A理论联系实际
B实事求是
C独立自主
D密切联系群众
7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
A放松思想工作
B脱离群众
C党政不分
D组织涣散
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中国共产党性质是指()A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B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C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
D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
A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B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C由党的历史使命决定的D人民的拥护和选择的结果
3党中央强调指出从生死存亡的高度认识党群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体现在()
A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
B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
C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D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
4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要坚持的方针是()
A标本兼治B综合治理
C惩防并举D注重预防
5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基本原则是()A根本立足点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妥善处理与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关系
C切实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
D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6党的十七大提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在于
A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突飞猛进和广泛应用在世界
范围内兴起了以增强综合国力为中心目标的改革、调整浪潮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是与时俱进地把握了
时代要求和世界大势
B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是我们党要更好地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必然要求新时期
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在时代前列领导改革开放关键在于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 的建设
C也是适应党的队伍不断发展变化切实解决党自身建设新矛盾新问题的必然要求党领导改革开放30年治国
理政、自身建设取得伟大成就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矛盾、新的问题必然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
党的建设在不断改进和创新中得到加强
D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建设构想的必然要求
7十七大提出党的建设主线是
A先进性建设B执政能力建设
C作风建设D思想建设
8党的建设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是 A党要管党B从严治党
C为民、务实、清廉D学习、创新
9按照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和总要求党的建设的重点是
A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
B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
C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
D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10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
A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
B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
C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
D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11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
A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B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
C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D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12在半个多世纪的执政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执政的成功经验主要是
A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
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
B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C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D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
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13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主要经验是()
A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保证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
B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C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进行保证党始终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
D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证党始终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一、选择题Ⅰ
1A 2A【解析】A、B、C、D四项都对党的领导地位有决定作用但最根本的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党的工人阶级先锋
队的性质决定的。
3C4B
5C【解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任何时候我
们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
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6.D7B
二、选择题Ⅱ
1ABCD2ABD3ABC4ABCD5ABC 6ABC【解析】A、B、C项实际是客观依据D项是理论依据。本题强调重要性、必要性必要性即客观依据所
以D项不选。
7AB【解析】党的十七大提出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为主线。
8ABC9ABCD10ABCD11ABCD12ABCD13ABCD
第二篇:毛概选择题
15-16-1课程结束综合测试
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的基本原则。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是()A、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人口数量多,素质不高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D、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
2、小平同志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有很多条,但最重要的一条是要搞清楚()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什么是共产主义,怎样实现共产主义 C、什么是改革开放,怎样推进改革开放 D、什么是平均主义,怎样打破平均主义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事业,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需要依靠的力量主要有:()
①工农②知识分子③民营企业的创业人员④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⑤个体户、私营企业主⑥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以及自由职业者
A、①② B、①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4、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最大的政治优势以及最大的危险分别是:()A、独立自主;盲目自大 B、密切联系群众;脱离群众 C、理论联系实际;脱离实际 C、批评与自我批评;精神懈怠
5、在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中,我们对市场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过程,对这一历程的把握正确的是:()
①“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②“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其决定性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③→④→①
6、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弥补市场的缺陷,这些职能不包括:()A、控制和配置各种生产要素 B、提供公共产品C、治理环境污染 D、调节收入分配
7、同样是劳动,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本质区别在于:()。A、是否同等劳动换取等量报酬 B、是否占有生产资料 C、是否在同等规模的企业中劳动 D、劳动的强度是否一致
8、文化的含义具有多个层次,以下属于狭义的文化概念的是:()A、人类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总和 B、知识
C、与经济、政治等相并列的侧重观念形态内容 D、教化世界
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不包含:()
A、统一战线 B、实事求是 C、武装斗争 D、党的建设
1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
A、将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
B、将马克思主义照搬到中国
C、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D、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指导思想
1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小平同志1992年南巡谈话的核心内容之一,社会主义本质的这一概括对传统社会主义认识的突破主要体现在:()
A、坚持了脱离生产力水平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认识
B、摒弃了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的认识 C、纠正了长期以来忽视建设社会主义根本目的和目标的认识 D、制止了把社会主义本质等同于社会主义具体做法的认识
12、社会主义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对这一阶段的内涵准确把握的要点有:()A、从性质上来说,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国家 B、从发展程度上说,尚处在不发达的阶段
C、不是泛指任何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D、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经历的阶段
13、“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这一论断的内涵是:()
A、计划和市场都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B、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 C、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D、计划和市场是不能兼容的
14、习近平强调,改革既不走僵化封闭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对改革的性质的把握至关重要,以下对改革理解正确的有:()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B、根本性变革经济、政治、文化等制度 C、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D、社会主义诸多体制的修补改良
15、“恢复高考”是改革的一个点,之后由点及面,改革得以逐步全面的推进。这一伟大举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以下对“恢复高考”意义理解正确的有:()
A、改革拉开序幕 B、标志拨乱反正的开始 C、民族恢复理性,重视知识 D、为现代化建设选拔培养了以李克强总理为代表的众多人才
课程核心知识点测试
(四)A
1、有中国特色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A 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 发展教育和科学 C 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D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A
2、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核心是:()
A 爱国主义 B 团结统一 C 勤劳勇敢 D 自强不息
A
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 为人民服务 B 集体主义 C 诚实可信 D 爱国主义
B
4、实行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提是:()
A 实现两岸三通 B 坚持“九二共识” C 发展两岸经贸关系 D 促进两岸关系良性互动
B
5、毛泽东于1974年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思想,其中属于第二世界的有:()
A美国、苏联
B日本、欧洲、加拿大和澳大利亚 C 巴西、阿根廷 D 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
D
6、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地位是由:()
A 党的目标决定的 B 党的路线决定的
C 党纲党章决定的 D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A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属于:()A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 B 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 C 不同的经济制度的范畴 D 不同的生产关系的范畴
B
8、近年来,为了缩小我国居民在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差距,党和政府做出了巨大努力,如提高个税起征点、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国家扶贫标准和城乡低保补助水平等,这些举措体现了:()
A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提高 B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C初次分配注重效率 D各种生产要素 参与分配 A
9、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A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以及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B公有资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C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不断提高 D国有经济的比重大于集体经济
B
10、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最大的政治优势以及最大的危险分别是:()A、独立自主;盲目自大 B、密切联系群众;脱离群众 C、理论联系实际;脱离实际 C、批评与自我批评;精神懈怠
ABC
1、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证明,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中国化的原因在于:()A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B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具有相容性
C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需要马克思主义指导
D 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了现实的发展模式
AB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而新时期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A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D 坚持两个“凡是” ACD
3、新中国成立之际,毛泽东提出的外交方针有:()A “一边倒”
B “反霸权主义” C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 “另起炉灶”
ABCD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有:()
A、工人 B 知识分子 C 农民 D 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
AB
5、“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这一论断的内涵是:()A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B 计划和市场只是调节经济的不同手段
C 计划和市场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D 计划和市场是不能兼容的
课程核心知识点测试
(三)C 1 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
A 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数量的投入 B 增加资金和资源的投入量 C 科技、管理进步和提高劳动力素质 D 增加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 A 2 我国经济、政治和各方面改革的实质是:
A 制度创新 B 技术创新 C 观念更新 D 利益分配 A 3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 A 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B 不断提高民主化程度
C 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D 不断加强法制建设 A 4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要求是: A 坚持以人为本 B 实现共同富裕 C 发展社会生产力 D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C 5 现阶段我国所有制结构多样性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 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利益不同 B 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属性 C 生产力发展水平多层次、不平衡 D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C 6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A 市场经济 B 计划经济
C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 7 关于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按要素分配是按劳分配的补充
B 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C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体现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本原则
D 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是截然不同的分配原则
B 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态目标要求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
A 人与人的和谐
B 人与自然的和谐 C 人的身心和谐
D 群体之间的和谐 B 9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A 必要的补充 B重要的组成部分 C 有益的补充
D 组成部分
B 10 大学毕业生李某应聘到以私营企业工作,每月工资5000元,李某的收入是: A 按劳分配收入
B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货币表现 C 按技术分配收入 D 按提供的信息分配收入 BCD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BCD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A. 物质基础B. 精神动力C. 智力支持D. 思想保证
CDE
13、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
A独立的外交权 B独立的防务权 C 行政管理权 D立法权 E 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ABC
14、改革是:()
A、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B、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变革 E、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改良
BCD
1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作用是弥补市场的缺陷,这些作用包括: A 控制和配置各种生产要素B 提供公共产品 C 治理环境污染D 调节收入分配
课程核心知识点测试
(二)C
1、“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其中,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A、什么是改革开放,怎样推进改革开放 B什么是共产主义,怎样实现共产主义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什么是平均主义,怎样打破平均主义 D
2、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的基本原则。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是()
A、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
B、人口数量多,素质不高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D、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3、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十四大到十八届三中全会20多年的实践,党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有了新的科学定位,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
A、辅助性作用 B、决定性作用C、基础性作用D、关键性作用
B
4、同样是劳动,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本质区别在于:()。
A、是否同等劳动换取等量报酬
B、是否占有生产资料 C、是否在同等规模的企业中劳动
D、劳动的强度是否一致 B 5、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A、资本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社会
C、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
D、新民主主义社会
B
6、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最后苏联模式僵化了”,列宁新经济政策关于社会主义的思路之所以“比较好”是因为:()A、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社会主义建设纲领
B、根据俄国实际情况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C、为俄国找到一种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D、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的设想来建设社会主义 C
7、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问题是:()
A、诚实守信 B、八荣八耻 C、为人民服务
D、礼仪廉耻
B
8、“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
A、增强综合国力
B、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
C
9、毛泽东同志曾在不同的场合多次谈到,调查研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走马看花”,一种是“下马看花”。“走马看花”不深入,还必须用第二种方法,就是“下马看花”,细致地看花,分析一朵花。毛泽东强调“下马看花”的实际意义在于:()
A.运用多种综合方法分析调查研究的材料 B.解决现实问题必须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 C.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实际,才能够找出本质和规律 D.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中国化
C 10、1948年10月2日,刘少奇同志在同华北记者团谈话时,讲了一个希腊神话故事:巨人安泰是地神之子,他在同对手搏斗时,只要身不离地,就能从大地母亲那里不断吸取力量,所向无敌;但是,只要他一离开大地,就会毫无力量。他的对手赫拉克勒斯发现了他的这一特征,在一次搏斗中突然把他举到半空中将他扼死。刘少奇借用这一神话故事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要:()A.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B.保持党的方针政策的正确 C.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D.保持对敌人的高度警惕
CD
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小平同志1992年南巡谈话的核心内容之一,社会主义本质的这一概括对传统社会主义认识的突破主要体现在:()A、坚持了脱离生产力水平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认识 B、摒弃了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的认识 C、纠正了长期以来忽视建设社会主义根本目的和目标的认识 D、制止了把社会主义本质等同于社会主义具体做法的认识 AD
2、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以下对于改革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B、中国的第三次革命
C、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D、社会主义诸多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E、“少谈些主义,多解决些实际问题”的改良主义
BC
3、“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这一论断的内涵是:()
A、计划和市场都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B、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 C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D计划和市场是不能兼容的 ABC
4、做大分好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始终是我国政府面临的重大任务。做大“蛋糕”是政府的责任,分好“蛋糕”是政府的良知。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分好社会财富这个“蛋糕”是:()A、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B、解决当前收入分配领域突出问题的需要 C、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
D、为了实现从“按劳分配”向“按需分配”的飞跃 E、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为杠杆
ABC
5、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耶夫大学发表演讲并回答学生提问时,国家主席习近平说,“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段话生动地反映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即:()
A、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B、生态文明建设应与经济建设协同发展
C、生态优势可以转化为经济优势
D、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取代经济建设 E、生态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可兼得
课程核心知识点测试
(一)C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
A 将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 B 将马克思主义照搬到中国
C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D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 C
2、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
A 以人为本 B 发展 C 统筹兼顾 D 全面协调可持续
B
3、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事件是: A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 五四运动
C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D 辛亥革命
A
4、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
A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 社会主义本质论
C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D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说 B
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A 经济政治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协调
B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 人口快速增长与资源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
D 经济快速增长与地区经济差距不断扩大之间的矛盾
B
6、我们之所以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因为()A 公有制经济的比例越大越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B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C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
D公有制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体制
D
7、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B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 C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A
8、“一国两制”的前提是()
A 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B 港澳台实行高度自治 C 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D 港澳台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B
9、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初是用于处理()A 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 B 同民族主义国家的关系 C 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D 同一切国家的关系
C
10、为研究和完善国家法定节假日制度,国家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的部署,通过有关网站进行问卷调查,并在部分城市进行了电话调查。在广泛进行民意调查的基础上,经过一年多的研究论证,确定了新的节假日调整方案。这体现的执政理念是()
A 依法执政 B 科学执政 C 民主执政 D 理性执政
ABDE
1、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是()
A.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 B.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
C.解放思想是形式,实事求是是内容 D.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 E.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统一的
AB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的两层含义是()
A.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B.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C.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需要通过改革开放以效仿资本主义
D.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需要加快向共产主义社会发展
E.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不可学习借鉴资本主义的经验 ABE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A.计划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
B.政府对国民经济实行宏观调控是必要的
C.政府直接参与企业经营活动 D.市场是国民经济的惟一调节者
E.一切经济活动都处于市场关系之中
ACE
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的内涵包括()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B.国家富强、民族振兴 C.诚信友爱、充满活力、D.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E.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ACDE
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A 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C 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要求 D 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E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要求
2015-2016-1 课程期末部分基本知识要点。
1、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建设中国特色主义必须要坚持的根本要求之一,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依然是: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体参见网络课程作业
2、小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前后我们的经验教训有很多条,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搞清楚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体参见网络课程作业 3、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还不是社会主义,经过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两个一百年(1921—2020,1949-2049)的奋斗目标。尤其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十三五计划的奋斗目标请查阅相关资料。具体参见相关新闻报道
4、第8章第一节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内容,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过程,理论要点,政府的职能所在,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等。具体参见课本第八章第一节相关内容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新的社会阶层如个体户、私营企业主等,具体参看课本第十一章。
6、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当前我们党面临“四大考验”与“四大危险”,尤其是存在脱离群众的危险。因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也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所以新形势下应该继续加强。具体参见课本第十二章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内涵的把握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从性质上讲,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从发展程度来说,还处在初级阶段;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具体参见课本第五章
8、网络课程第二次作业多选题第一题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对于传统社会主义的突破。具体参见网络课程作业
9、习近平强调,既不走僵化封闭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改革性质的把握攸关重要。网络课程课程作业和教学资料栏关于改革的性质的题目好好理解一下。具体参见网络课程作业及教学资料相关课件
10、简述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史或简述自然生态文明理念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关联。具体参见网络课程教学资料栏以及课本第八章第五节。
第三篇:(选择题)毛概
通信原理复习题(选择题部分)
1.已知某线性分组码的最小码距是7,该码用于纠错时可保证纠()位错。(A)1(B)2(C)3(D)4
2.设X、Y 是任意两个不同分布的离散随机变量,下列表达式中()是正确的。(A)I(X)≤ I(Y)(B)I(X,Y)≤ I(Y)(C)I(X/Y)≤ I(Y)(D)I(Y/X)≤ I(Y)
3.二进制信源的熵为1bit/符号,该信源中“1”出现的概率是()。(A)1(B)1/2(C)1/4(D)1/8
4.数字通信中“信源压缩”这一单项技术直接可达到的效果是()。(A)提高系统的频谱利用率(B)提高发送数据的冗余度(C)提高抗窄带干扰的能力(D)提高信源的相关性
5.某二元码序列传信率为2400b/s,若改用八元码序列传送消息,则码元传输速率为()。
A.1200B B.800B C.600B D.300B
6.DPCM的提出主要基于考虑为()。
A.电路实现简易 B.减小速码率,压缩频带 C.改善信噪比 D.扩大信号的动态范围
7.下列哪个描述不符合数字通信的特点()A.抗干扰能力强 B.可以时分复用 C.便于构成综合业务网 D.占用信道带宽窄
8.将抽样值非均匀量化为256个电平并用二进制编码,则码长为()A.256位 B.12位 C.8位 D.6位
9.我国PCM基群的接口码型为()A.HDB3 B.AMI C.CMI D.其它码型
10.PCM30/32路系列三次群能传输的话路数为()A.480 B.120 C.1920 D.30
11.下列几种调制方式中,频带利用率最差的调制方式是()A.2ASK B.2FSK C.2DPSK D.2PSK
12.在 PCM 中,对语声信号采用非均匀量化的理由是()A.小信号出现概率小,大信号出现概率大;
B.小信号出现概率大,大信号出现概率小;
C.语声信号均匀分布;
D.不会引起频谱重叠。
13.某模拟信号的频率范围为10KHz~108KHz,若对其进行PCM编码,其最低抽样频率为()。A.216KHz B.94KHz C.20KHz D.98KHz 14.帧同步系统中的后方保护电路是为了防止()。
A.帧失步 B.帧同步 C.假同步 D.延迟
15.PCM一次群同步复接成二次群时平均每()码插入1位附加码。
A.64位 B.128位 C.32位 D.1024位
16.对于MQAM系统,M越高,()越下降。
A.频带利用率 B.误码率 C.传输速率 D.抗干扰能力
17.PCM一次群的接口码型的一种为()。
A.RZ码 B.HDB3码 C.CMI码 D.以上都不是
18.一个二进制数字信号码元时间长度为0.1us,在传输过程中平均2.5s产生一个错码,则其平均误码率近似为()。
-6-8-7-8 A.5×10 B.2×10C.2×10 D.4×10
19.下图所示的是3路()信号时分复用的原理图。
A.PCM B.PDM C.PPM D.PAM
20.在接收端产生与“字”、“句”起始时刻相一致的定时脉冲序列被称为“字”同步和“句”同步,或者称为()。
A.帧同步 B.网同步 C.载波同步 D.位同步
21.下图是()信号的数学模型。
A.VSB B.AM C.DSB D.SSB
22.在 PCM 中,对语声信号采用非均匀量化的理由是()A.小信号出现概率小,大信号出现概率大;
B.小信号出现概率大,大信号出现概率小;
C.语声信号均匀分布;
D.不会引起频谱重叠。
23.正交调幅M越大,则()。
A.频带利用率越高; B.频带利用率越低;
C.抗干扰能力越低; D.A和C。24.具有检测误码能力的传输码型是()。
A.AMI码 B.HDB3码 C.CMI码 D.以上都是
25.下面的波形图采用的是()编码码型。
A.单极性NRZ码 B.单极性RZ码 C.双极性NRZ码 D.双极性RZ码
26.奈奎斯特频率即为系统的最大码元传输速率它的具体形式可表示为()。
A.1/Tb B.2B C.3/Tb D.B
27.下图中,a信号为未调制数字信号,b为已调信号,请问要得到b图信号需经过()调制。
A.幅度 B.相位 C.频率 D.载波
28.相干解调又称为()解调,这种方法是在接收端采用同频同相的本地载波与接收到的已调信号相乘并经过低通滤波器恢复出原始的信号。
A.自适应 B.包络 C.同相 D.同步
29.抽样的基本方法有平顶抽样和()。
A.曲顶抽样 B.自然抽样 C.坡顶抽样 D.圆顶抽样
30.图b是图a经过脉冲调制所得到的()波形。
A.PAM B.PCM C.PPM D.PDM
31.综合了增量调制和脉冲编码调制两者特点的调制方法进行编码的方式被简称为()增量调制。A.总和 B.数字音节压扩自适应 C.脉码 D.数字音节压扩
32.当采用同步解调或相干检测时,接收端需要提供一个与发射端调制载波同频同相的相干载波,而这个相干载波的获取就称为()。
A.位同步 B.群同步 C.码元同步 D.载波同步
33.为了提高数字信号传输的有效性而采用的编码称为()。
A.信源编码 B.信息编码 C.信道编码 D.数字编码
34.下面编码中都属于信道编码的一组是()。
A.差分脉冲编码、卷积码 B.HDB3、汉明码 C.奇偶监督码、PCM D.分组码、循环码
35.数字信号的载波调制有三种方式,即ASK、FSK和()。
A.PSK B.GSK C.HSK D.MSK
36.根据传输同步信息方式的不同,把同步分为外同步法和()。
A.插入导频法 B.自同步法 C.内同步法 D.码元同步法
37.下图中,a信号为未调制数字信号,b为已调信号,请问要得到b图信号需经过()调制。
A.幅度 B.相位 C.频率 D.载波
38.()调制是采用M个不同的载波频率代表M种数字信息。
A.多进制幅度调制 B.多进制相对相位调制 C.多进制频率调制 D.多进制绝对相位调制
39.根据抽样定理,如果以()的抽样速率对信号x(t)进行均匀抽样,则x(t)可以被所得到的抽样值完全确定。
A.fs ≤ 2fH B.fs ≥ 2fH C.fs < 2fH D.fs ≥ fH/2
40.下面的波形图采用的是()编码码型。
A.单极性NRZ码 B.单极性RZ码 C.双极性NRZ码 D.双极性RZ码
41.下图采用的是()键控法产生()信号。
开关电路cosωct0oπ180o移相S(t)
A.相移 2FSK B.频移 2ASK C.相移 2PSK D.频移 2FSK
42.脉冲编码调制的三个基本步骤为抽样、()和编码。
A.量化 B.移相 C.调制 D.积分
43.非均匀量化可以()小信号的量化信噪比,适当()大信号时的信噪功率比。
A.增加 减小 B.增加 增加 C.减小 增加 D.减小 减小
44.图b是图a经过脉冲调制所得到的()波形。
A.PAM B.PCM C.PPM D.PDM
45.非均匀量化对于信号取值小的区间其量化间隔();对于信号取值大的区间其量化间隔(A.大 大 B.大 小 C.小 小 D.小 大
46.目前在数字通信系统种采用两种压扩特性,我国采用的是()压缩律。
A.μ B.Δ
。)C.Α D.α
47.图b是图a经过脉冲调制所得到的()波形。
A.PAM B.PCM C.PPM D.PDM
48.对信号先积分再进行简单增量调制的方法称为()增量调制。
A.总和 B.数字音节压扩自适应 C.脉码 D.数字音节压扩
49.在接收端需要产生一个与发送端重复频率一致,最佳抽样判决时刻相同的定时脉冲序列,这样的一个码元定时脉冲序列就称为()。
A.载波同步脉冲 B.位同步脉冲 C.帧同步序列 D.网同步序列
50.通信系统的抗噪声性能是指系统克服加性噪声的能力,在数字系统中通常采用()来衡量。
A.误信率 B.速率 C.误码率 D.信噪比
51.下面的波形图采用的是()编码码型。
A.单极性NRZ码 B.单极性RZ码 C.双极性NRZ码 D.双极性RZ码
52.为了提高数字通信的可靠性而采用的编码称为()。
A.信源编码 B.信息编码 C.信道编码 D.数字编码
53.在常用的分组码中,1和0的位数保持恒定的编码称为()。
A.奇偶校验码 B.卷积码 C.恒比码 D.汉明码
54.我国采用的PCM 30/32路制式采用的是()复用技术。
A.时分 B.频分 C.码分 D.空分
第四篇:毛概选择题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是
A.三民主义 B.新民主主义 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 A.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B.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C.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D.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3.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基本实现现代化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4.最先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这一伟大任务的是()A.陈独秀 B.王稼祥 C.毛泽东D.刘少奇
5.毛泽东最早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科学命题的会议是()A.遵义会议B.瓦窑堡会议 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D.中共六届七中全会 6.中国共产党明确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的会议是()A.中共五大 B.中共六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7.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系统阐述,标志着毛泽东思想()A.开始萌芽 B.初步形成 C.达到成熟 D.继续发展
8.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反对的主要错误倾向是()A.宗派主义 B.经验主义 C.教条主义 D.关门主义 9.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主题是()
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 C.机遇与挑战 D.知识经济与信息革命 10.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是在()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六中全会 C.十二大 D.十三大 11.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1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 基础上提出来的()A.历史任务 B.历史方位 C.历史地位 D.历史主题 13.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坚持
A.与时俱进 B.党的先进性 C.执政为民 D.执政兴国 14.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 15.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是在()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
二、多项选择题
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是()A.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B.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C.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D.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E.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
2.中国共产党内在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解决中国革命实践中的问题上,曾经出现过的主要错误倾向是()
A.教条主义 B.实用主义 C.盲动主义 D.经验主义 E.自由主义 3.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期,中共党内的主要错误倾向是()A.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B.把共产国际决议神圣化
C.把苏联经验神圣化 D.把中国革命经验神圣化E.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 4.毛泽东思想有多方面的丰富内容,除了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外,还包括()A.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B.关于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C.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D.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E.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 5.邓小平理论是一个()A.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B.开放的理论体系C.当今世界唯一科学的理论体系 D.指导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和建设的理论体系 E.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体系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A.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B.就是把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C.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相结合
D.意味着马克思主义能够自然的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一切问题
第二章
一、单选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A、实事求是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求真务实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惧进
2、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是:
A、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确立的B、邓小平重新确立的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确立的 D、科学发展观确立中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同党的思想路线是: A、完全一致的B、比较一致的 C、不一致的 D、相似的
4、思想路线是:
A、认识路线 B、不是认识路线 C、理论路线 D、行动路线
5、党的思想路线称作是:
A、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群众路线 C、组织路线
D、政治路线
6、江泽民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执政为民D、坚持发展生产力
7、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的主题是:
A、坚持党的先进性
B、坚持执政为民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发展生产力
二、多项选择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最根本的是:
A、坚持一切从本国的实际出发
B、敢于走自己的路 C、善于走自己的路
D、能够照抄照搬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大意义是:
A、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B、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C、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提高党的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D、无论在革命、建设还是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 E、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4、关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A、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确立起来的B、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完全一致的
C、要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就要与时俱进,推进理论创新D、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最根本的是坚持一切从本国的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
5、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其理由是:
A、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B、走自己的路,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和对外开放的统一C、走自己的路,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第三章
一、单选题
1.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2.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标志是()。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3. 第一次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4.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A.革命对象不同 B.革命动力不同C.革命前途不同 D.革命领导阶级不同 5.毛泽东最早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文章是()A.《民众的大联合》B。《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C.《新民主主义论》 D.《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6.毛泽东明确把官僚资本主义列为革命对象之一的论著是()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B.《论人民民主专政》 C.《论联合政府》 D.《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7.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
A.无产阶级的领导 B.人民大众的参与C.工农联盟的巩固 D.人民军队的建设 8.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是()A.对军队的领导 B.对农民的领导
C.对城市小资产阶级的领导 D.对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 9.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知识分子 10.中国无产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最可靠的同盟军是()A.民族资产阶级 B.农民阶级C.小资产阶级 D.大资产阶级 11.三湾改编确立了
A.武装夺取政权的策略
B.党对军队的领导 C. 根据地建设
D.土地革命 12.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在下列哪部著作中提出的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战争和战略问题》
C.《<共产党人>发刊词》D.《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13.中共八七会议确定的总方针是()
A.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 B.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
C.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D.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对派 14.“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是()
A.军队建设 B.土地革命 C.政权建设 D.党的领导 15.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以乡村为中心”思想的文章是()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对本本主义》
16.指出“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论断的领导人是()A.周恩来 B.朱德 C.王稼祥 D.刘少奇 17.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
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财产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B.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C.没收四大家族的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D.没收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18.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的核心是()A.积极防御的思想 B.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思想
C.战略进攻和战略决战的思想 D.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思想 19.毛泽东指出人民军队建设的最根本原则()A.党指挥枪 B.官兵一致 C.军民一致 D.民主建军
20.毛泽东指出: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B.国民革命的政治影响及良好的群众基础C.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发展
D.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以及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正确领导
二、多项选择题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
A.工人阶级B.官僚资产阶级C.城市小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
E.买办资产阶级 2.工农武装割据的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A.有很好的群众;
B.有很好的党;
C.有相当力量的红军; D.有便利于作战的地势;
E.有足够给养的经济力 3.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的显著标志是:
A.理论联系实际 B.艰苦奋斗 E.密切联系群众D.武装斗争
C.批评和自我批评 4.下列有关“一次革命论”和“二次革命论”说法错误的是: A.“二次革命论”反对无产阶级领导民主革命的一种错误理论 B.“一次革命论”实质是放弃共产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 C.“二次革命论”认为中国革命是“无间断的革命”
D.“二次革命论”只看到民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区别,没有看到联系 5.1949年组成人民政协的阶级、阶层的政治联盟有()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E.爱国民主人士 6.土地革命战争前期,工农民主专政的主体包括()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C.城市小资产阶级 D.中等资产阶级E.开明绅士 7.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伟大斗争有()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 D.五卅运动E.解放战争 8.近代中国革命的对象是()A.帝国主义 B.封建主义C.农民阶级 D.官僚资本主义E.民族资产阶级F.人民民主专政 第四章
一、单选题:
1.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根本保证是()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的确立B.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在全国范围的建立 C.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地位的确立D.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的壮大 2.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
A.资本主义体系 B.社会主义体系C.民主主义体系 D.共产主义体系.新中国初期(民主主义共和国)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B.没收官僚资本C.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 D.剥夺地主阶级的财产 4.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规定对待富农的政策是()
A.征收富农的多余土地财产 B.消灭富农经济C.保存富农经济 D.限制富农经济 5.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6.毛泽东系统阐发农业合作化理论的重要文献是()A.《介绍一个合作社》 B.《组织起来》
C.《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D.《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 7.我国农业合作化采取的第一个步骤是()
A.互助组 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
8.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A.加工订货的实行 B.单个企业公私合营的实现C.统购包销的实行 D.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实现 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政策是()A.加工定货 B.统购统销 C.公私合营 D.和平赎买 10.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国民经济的恢复与调整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二、多项选择题
1.建国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有() A.没收四大家族的官僚垄断资本B.对外国资本主义在华的企业采取管制、征用等做法,使之逐步归国家所有C.没收民族资本家的企业D.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E.把分散的个体经济引导向合作社经济方向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主要内容是()
A.没收官僚垄断资本 B.没收民族资本C.没收地主的土地 D.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 E.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
A.和平赎买 B.委托加工C.计划订货 D.统购包销E.委托经销代销
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两翼”是指()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B.实现“一五”计划C.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E.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五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A.巩固人民民主专政B.发展生产力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2.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论断()A.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B.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A.落后的生产力同先进的生产关系的矛盾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C.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的矛盾D.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4.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是在()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B.党的十二大上 C.党的十三大上D.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的中心任务是()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 C.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D.保持社会稳定 6.邓小平认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A.强大的人民政权B.强大的人民军队C.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D.自己的发展 7.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A.发展生产,不断增加社会财富B.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C.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D.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8.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命题是革命,是为了()A.解放生产力B.摆脱政治压迫C.摆脱经济剥削D.人民当家作主 9.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理论的()A.理论基础B.核心内容C.思想基础D.精髓 10.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C.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本质表述的内容,包含()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E.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关系是()A.解放生产力是发展生产力的前提B.发展生产力是解放生产力的目的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D.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统一 E.两者是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最终目的的统一 3.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的显著特点是()A.在目标的层次上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B.突出生产力的基础地位C.突出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D.在动态上描述社会主义的本质E.提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邓小平反复强调社会主义最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是因为()A.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 B.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C.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D.当前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E.社会主义必须要抓物质文明的同时抓好精神文明 5.邓小平关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理论依据是()A.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的原理B.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原理
C.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原理D.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的原理E.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最终决定力量是生产力的原理 第六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最大的实际是()A.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 C.生产力不发达,发展不平衡D.商品经济不发达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A.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到基本实现四个现代化B.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C.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进入小康社会D.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可逾越的,这主要取决于 A.市场经济的不可逾越性B.生产力发展的不可逾越性 C.生产关系发展的不可逾越性D.文化传统的不可逾越性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D.促进社会效率提高和体现社会公平之间的矛盾 5.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C.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6.党的十五大,第一次系统阐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A.基本路线B.基本理论C.基本方针D.基本纲领
7.我党第一次全面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党的()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二大C.十三大D.十四大 8.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
A.革命B.改革C.阶级斗争D.无产阶级专政 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是()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坚持改革开放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是()
A.解决人民温饱B.实现人民小康生活水平C.基本实现现代化,人民生活比较富裕D.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11.四项基本原则是()
A.立国之本B.强国之路C.基本国策D.权宜之计
12.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A.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B.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C.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现代化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3.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
A.发展生产力B.提高综合国力C.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D.实现现代化 14.邓小平提出的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是()
A.各地区均衡发展B.各地区非均衡发展C.由西向东梯次推进D.由东向西梯次推进 15.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
A.四个现代化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C.小康社会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6.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2020年力争比2000年()A.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B.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 C.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国近现代革命和改革的共同点是
A.内容和对象相同B.手段和形式相同C.根本目的相同D.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相同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改革开放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E.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包括()A.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B.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C.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D.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防 E.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中共十三大的主要贡献是()A.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B.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D.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E.制定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 5.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B.以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C.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D.发展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文化E.普及义务高等教育 6.邓小平的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是()
A.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B.第二步,从1991年到上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C.第三步,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人民生活更加宽裕D.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E.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使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完全实现现代化 7.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目标是()
A.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C.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D.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E.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8.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 A、低水平B、不成熟 C、不全面D、发展不平衡
第七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改革C.阶级斗争 D.无产阶级专政
2、实行对外开放是()
A.我国的长期基本国策B.权宜之计C.实现工业化时期的政策 D.发达社会主义的政策
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
A、革命B、改革C、政治运动D、阶级斗争
4、我国改革的性质是:
A、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统治的政治斗争 C、用市场调节代替计划调节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5、“三个有利于”标准具有内在的联系性,其中最基本的是:
A、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D、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6、中国的基本国策是:
A、改革
B、发展生产力
C、对外开放
D、保障人权
7、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A、改革
B、发展生产力C、对外开放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8、“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A、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B、对社会各个方面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C、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制意义上说的D、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政治体制意义上说的
9、把对实行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是在党的: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届三中全会C、十三届三中全会 D、十四届三中全会
10、我国的改革是的起点是:
A、经济B、政治
C、城市D、农村
11、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是在:
A、2000年B、2001年C、2002年D、2003年
12、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的是:
A、经济特区的建立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C、达到总体小康D、加入世贸组织
13、正式使用“对外开放”一词的是:
A、毛泽东B、周恩来 C、邓小平
D、江泽民
14、党的十七大指出,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是: A、解放思想B、与时俱进C、改革开放D、快速发展
二、多选题
1、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上,邓小平强调改革:A、也是解放生产力
B、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C、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改变
D、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A、闭关自守,盲目排外的思想
B、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
C、照搬照抄,崇洋媚外的思想
D、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思想
3、我国经济摆脱了封闭、半封闭状态,逐步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A、全方位
B、多层次
C、宽领域
D、多渠道
4、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是:
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B、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是否有利于巩固国家政权
5、实行改革开放是:A、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 B、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C、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D、社会主义国家的一贯政策
6、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A、改革是动力B、发展是目的C、发展是手段
D、稳定是前提
7、邓小平提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是:
A、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B、坚持共同富裕C、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D、坚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8、把对外开放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最重要的依据是:A、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B、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C、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D、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
9、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指:
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D、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0、我国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是指:A、对资本主义国家开放B、对社会主义国家开放C、对发达国家开放D、对发展中国家开放
第五篇:毛概选择题
11、邓小平理论产生的理论基础是(B)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B.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 D.社会主义本质论
12、全面阐述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内容的会议是(C)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13、第一次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的会议是(D)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14、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概念是党的(D)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1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次提出是在(B)A.1997年10月 B.2000年2月 C.2001年7月 D.2002年11月
16、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唯一正确和科学的态度是(A)A.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B.坚持维护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
C.靠引证马克思关于某一问题的某一论证来解决问题 D.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17、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核心在(A)A.保持党的先进性 B.坚持执政为民
C.站在时代潮流的前面 D.坚持与时俱进
18、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B)A.保持党的先进性 B.坚持与时俱进 C.坚持执政为民
D.站在时代潮流的前面
19、“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D)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B.解放思想.事实求是.与时俱进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D.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20、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与马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起,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D)A.党的十四大 B.建党80周年
C.党的十五大D.党的十六大
21、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在党的(A)A.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C.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D.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
2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C)A.实事求是 B.解放思想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
23、理论创新的动力和源泉是(B)A.实事求是
B.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 C.反对教条主义 D.与时俱进
24、中国共产党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总结和思想结晶是(D)A.五个“统筹”
B.西部大开放战略 C.“三步走”战略 D.科学发展观
25、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A)A.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 B.以人为本 C.可持续发展 D.全面协调发展
26、最先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这一伟大任务的是(C)A.陈独秀 B.王稼祥 C.毛泽东 D.刘少奇
27、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系统阐述,标志着毛泽东思想(C)A.开始萌芽 B.初步形成 C.达到成熟 D.继续发展
28、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反对的主要错误倾向是(C)A.宗派主义 B.经验主义 C.教条主义 D.关门主义
29、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主题是(B)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 C.机遇与挑战
D.知识经济与信息革命
30、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理论创新成果的最高概括是(D)A.“科教兴国”战略 B.“以德治国”基本方略 C.“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1、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基本轮廓的形成时期。这个阶段形成了(ABD)A.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三个有利于”标准
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12、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形成时期。这个阶段形成了(AC)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C.社会主义本质论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E.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3、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是邓小平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时期。这个阶段提出了(ACD)A.“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的基本方针 B.“三个有利于”标准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4、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关系是(AB)A.三者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
B.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C.邓小平理论是怀疑、否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产物 D.邓小平理论是独立于马克思主义之外的理论体系
16、从十二大到十三大,在全面改革初步展开的过程中,我们党提出了(AC)A.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社会主义本质理论E.“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理论
1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条件(ABCD)A.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B.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经验的科学总结
C.当今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D.改革开放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18、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到与时俱进,就要做到“三个解放出来”,即自觉地把思想认识(ABC)A.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B.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教条式理解中解放出来
C.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D.从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中解放出来
19、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要(ABCD)A.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B.大力培养一代又一代“四有”新人 C.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D.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20、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新论断、新观点有(ABCD)A.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B.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D.建设创新型国家
三、判断题
1.最先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这一伟大任务的是陈独秀。错
2.毛泽东最早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科学命题的会议是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错 3.中国共产党明确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的会议是中共五大。错 4.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系统阐述,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错 5.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反对的主要错误倾向是关门主义。错 6.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主题是战争与革命。错
7.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错 8.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十五大。对
9.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理论创新成果的最高概括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错 10.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对
11.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三民主义。错
1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对
1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错 14.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坚持执政为民。错 15.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对 1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发展先进生产力。错
1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 18.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其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对 19.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 20.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以人为本。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