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革命之路影评
城市社会学视角下的《革命之路》
影片《革命之路》翻拍自理查德 耶茨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典型中产阶级家庭的故事,这一时期在美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被称之为焦虑时代(the Age of Anxiety原因相信很多同学已经有所提及,老师也肯定对此十分了解,因此我在这里不过多赘述。只是这样的时代背景的确是推敲整部影片叙事的重要线索。由于整部影片几乎是顺叙的形式,因此,我想就按照叙事逻辑来评述几个在影片中让我影响深刻的画面,并试图从这些镜头语言中探寻影片在城市社会学的角度下所想要表达的意义。
影片的开场阶段节奏迅速,男女主人公(男主后用F指代,女主为A)很快由相识走入到夫妻生活中。A在一次社区剧场的表演后相当低落,对这场演出并不感兴趣的F只是“礼节性”地安慰妻子,本以为没什么大不了,习惯性哄几句便好的F未曾想却让A更加恼怒,双方的矛盾由此引出。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社区剧场这样的群体形式,作为一个中产阶级的聚集地,这里虽不及百老汇的硬件水准,但也拥有了体面的舞台以及相当数量的观众,可以说是中产阶级展现优质生活品质的一个地方,但这里的观众更多是人情观众,因为演员来自他们当中,属业余水准,虽然演得渣但观众反响一定热烈。而受过一定专业训练的A认为自己不属于这里,无论是观众还是搭戏的演员都不配她,但这里的不悦也只是A对于现实生活不满的一个节点。因此,可以把A看作是影片中一个坚实的抵触现实生活的角色。下一个印象深刻的画面来自于F上班时的景象。在铁路站,在大街上,上班的人流量巨大,同时他们都有着让人震撼的近似装束,画面中几乎被冷色调的布料缝满,仅有的亮点是他上班时电梯里出现的唯一一位女性,此时的这位M是近一分钟的上班景象刻画中出现的第一位女性。从这一段我们可以观察到,FA住在离市中心有一定距离的郊区,F上班要历经车行,公共铁路和步行三种形式的切换,因此可以判断此时美国的大城市已经出现了明确的功能分区,看上去中心商务区与近郊住宅区有便捷的公共交通联系,但有了一定资本积累的中产阶级却住在离火车站还要有一定距离的区域,或许是因为这里有更加清幽的环境,也没有火车站周边的贫民居所,因此他们的出行十分受到限制。另外,从那仅有的女性上班族也可以窥见当时美国社会的女性就业十分困难,当然并不一定是由于就业岗位的稀缺,而是在父权制社会以及美国正处于战后黄金期的大背景下,有一定经济水平住在郊区的家庭中,女性或许更多像A一样成为了全职太太,而上班的女性可能也只有那些零星的未婚女子(从F第一次出轨后M的表现可以看出她的涉世未深)。紧接着影片便描述了A的日常与其刚搬到革命路对此印象颇好的反差,分析其原因,一组数据可以来说明,有记录表明当时美国已经有60%的家庭进入了汽车时代,但仅有25%的女性会使用汽车,影片中A从未驾驶汽车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因此这从无形中给A的生活又套上了一个巨大的枷锁,她的生活半径被死死限定在了这个典型的中产阶级社区中,这里的人或许不像贫民窟那样存在敢去触碰法律底线的人,看上去他们与人为善,但通过他们的邻居一家以及贯穿始终的中介太太可以看到他们的保守和虚伪的一面,比如说当中介太太有事求于A时她会装作无意来访他们家,并送来礼物却一直说些有的没的不切入正题(这与当下中国社会的一些现象有许多雷同之处),有一定社会阅历的A很快识破了并指出来了,从这一点上也能瞥见她对于这样一种人际关系的不屑与无奈。另外,中介太太的一句“you just seemed special”或许是无意奉承却让A更加确信了自己不属于这里,让她的“革命”之心更加的坚定。
接下来就是对于FA同心决定“革命”去巴黎的铺垫。F在年轻时去过,对巴黎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但很可惜,他通过自己主观的描述把巴黎带入了A的精神念想中,A就一直认为那是个自由开放无束缚的象征地,完全处在眼下环境的对立面,但描述者F作为一个亲身去过的人清楚的明白巴黎到底是怎样并不重要,它只是浪漫主义革命的意象。的确,没有什么地方会比巴黎更胜任这个象征符号了,这个浪漫之爱与激进政治的圣地,是激情与灵感的不竭源泉,是梦想者的精神故乡,是“生活在别处”的寄托。所以,作者写巴黎只是为了迎合当时美国社会的想像。另外,F也提到他的父亲,一个曾经在他的公司也干过的人,由此引出他对于重走父亲道路的厌恶之情,可以称为所谓的“革命”之心,这样的心在他年少之时十分强烈,也让A记忆深刻,但随着时光变化却有所消减,即便是A的一番动情演说后似乎勾起的F对于自由追寻自己所想的欲望都并不坚定。此时我们可以从F所处的另一个环境出发来进行剖析,那就是影片中另一个中产阶级社会群体,F和他的同事们。此处的同事关系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是以业缘关系为纽带,主要带有正式群体特征但却附加了一层非正式群体特征的关系,也就是说一部分人会通过经常的面对面工作交往形成个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这样的联系往往由于相近的社会地位和相似的工作任务而变得比较密切。影片中的这一群人就是另一群保守的代表,他们处在社会中层,上面虽有老板的严苛管制甚至压榨,工作也相对枯燥,但稳定收入让他们很满足于现状,因此一开始F在当中属于异类,他因为不愿重走父亲老路而具有一定的不合群因素。当他有一天将这样的不合群表达出来,说出去巴黎的计划后,得到了同事一致的看似理性却是保守的质疑,此时F为从这个群体中跳出来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舒畅,与之前的形成强烈对比的画面刻画出在上下班人流中的F瞬间从中脱颖而出,戏剧效果十分明显。可我前面也说过,F的革命之心是不坚定的,很重要一点便是由于他从头至尾只是想和他的父亲有所不同,却没认清该如何做到,因此正当他准备用去巴黎的方式实现其愿望时,却出现了另一个选择,升职加薪。印象深刻的是,他问了老板是否认识他的父亲,老板当然不认识,我想此时F内心中应当是一种愿望实现的快感,也坚定了他选择一条看似可以在稳定中实现其人生目标的道路。
最后再提一下影片中两个刻画女性地位的桥段,首先是FA的邻居对于他们去巴黎后一段时间需要A去工作养F的震惊,甚至可以说是触及到了他们的底线,这一点可以看出当时美国社会对于男女分工的认识,这让我想到了有人认为男女之别并非人的自然属性,而是由社会分工所造就的区分。从某种意义上讲,此时美国社会对于女性的态度是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家务劳动的社会价值,从而极大降低了女性的社会地位。另外一个是,他们的男邻居终于在最后和快绝望的A有了一段一夜情,看上去力不从心的激情之后,男人表达了一直以来对于A的喜爱,但A却不想搭理。在我直观感觉中男人认为有了做爱的经历便已经拥有A,所以可以想见当时美国男性的价值观中女性或许只是其实现性别证明的一种途径,操了就是我的了,这样的想法实在是可笑。
当然影片中还有许多人物和画面都很有深意,比如在此时此地却生活在别处的“疯子”,他说的话看似不合群但却句句箴言,值得我去进一步揣摩。总的来说,影片将中产阶级保守一面以及自作孽不可活的精神展示的淋漓尽致,对于正处于中产阶级逐渐形成壮大的中国社会有着很现实的意义。或许此时,正住在近郊某高档小区高层区的一对年轻夫妇正谋划着移民美国的事宜,而当妻子睡去,男人望着一辆亮瞎狗眼的豪车开进小区的独栋别墅,他关闭了美国移民攻略的页面,悄悄的叫上几个同事去到这几个街区仅有的一家路边夜啤酒,愉快的打开了一件国宾。
第二篇:毁灭之路影评
影评《毁灭之路》
整部影片的色调基本是黑灰色的,连杀戮也选在倾盆大雨中进行,秉承了黑帮电影的一贯风格。片中的配乐低沉阴郁、舒缓悠长,让人不禁生出一种俗世沧桑、恍若隔世的感觉。结尾的部分色调突变,白色的沙滩,窗外是滔滔的海浪,日光耀眼,照在落地窗上,折射成数道白光在镜头前晃动,人影绰约,随着几声沉闷的枪响,我知道,那是主人公又重新跌回到无尽的黑暗里了。
主要以儿童视角展现的三十年代黑帮生活及其复仇故事。诠释父子爱为主线的一部平淡中带着层次的电影。伴随着钢琴声,小提琴声的背景乐,整篇是压抑中夹杂着暖意。最体会其中父子谈话的那段,亦最后儿子回归到好心人那里。虽然在故事的最后也是高潮的时候,汤姆汉克斯饰演的角色必定要死,也就证明了本片的题目:毁灭之路。
片子里有三对父子,苏利文和他的帮派老大养父鲁尼,鲁尼和他那不争气的儿子库纳尔,苏利文和他的儿子小迈克。我想鲁尼从某种角度来说是爱苏利文的,从影片开头一同弹奏钢琴就可以看出,追杀苏利文是一种迫不得已,得知库纳尔杀害了苏利文的妻子和小儿子,鲁尼表现除了一种愤怒和恐慌,在教堂和苏利文交谈后,鲁尼知道自己已经阻止不了苏利文了,最后说了一句:我将哀悼我的丧子之痛。这里的丧子之痛指的并不库纳尔,而是苏利文。鲁尼同样深爱着他的不争气只会给他制造麻烦的儿子库纳尔。即便库纳尔欺骗自己的父亲私吞钱财,即便他犯了一次又一次愚蠢的错误,即便他杀害了苏利文的家人,即便他把老鲁尼和亲爱的养子的关系彻底毁掉,虎毒不食子,鲁尼还是不得不作出决断除掉苏利文去保护他的儿子库纳尔。还有,我们的主角,苏利文和小迈克,一同面对家人的死亡,一同逃亡,一同面对不可预测的人生,小迈克其实和他父亲很像,苏利文清楚的看到了这点,所以他们在这之前是有看不见的隔阂的,到后来小迈克明白,这种隔阂完全是出于一种爱,一种父亲保护儿子,不让他步上他的后尘的爱。
最后,这三对父子中的三个人都死了,剩下了小迈克。小迈克和他们是不一样的,只有他的双手没有沾染鲜血。苏利文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捍卫了小迈克的正确的人生选择,一个双手沾满鲜血的父亲在下地狱前为自己亲爱的儿子开启了与他截然不同的道路,那是好的,没有杀戮的道路。
这是部好片子,很多善恶的东西被模糊掉了,留给我们的是更为真挚的一种感情,或者说,是一种本能的父爱。
有人说这部电影毫无新意,从故事本身来看的确如此,情节平淡无奇不够曲折复杂,也没有血腥的杀戮、激烈的枪战和精彩的打斗,画面处理的太过干净,以至于我不得不将其与传统意义上的黑帮片划清界线,但这些不妨碍我喜欢此片。它老套却不庸俗,感人却不滥情,更重要的是,通过独特的拍摄手法和精悍的后期制作,使整部电影充满了闪光点,呈现出不同一般的视听效果和体验,这就是此片最大的优点。
08数媒(1)班
申哲
08052113
第三篇:革命之路,红色之旅
革命之行,红色之旅
-记2010暑期社会实践之行为更好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社会实践小组一行十人在2011年9月7日大连旅顺各处革命圣地参观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进行了一次富有革命传统教育意义的红色之旅和转变思想观念的革命洗礼。
很幸运能成为社会实践小组的一员参加暑期社会实践。说实话,自从进入大学校园以来,我已经多次参加学校系举办的各种校园活动,但是这种深刻的社会实践活动还是第一次参加。随着日历一页页被撕下,我的心越来越激动。旅顺革命圣地的的,模样不时的在脑海里构筑。当踏上开往旅顺的汽车时,我们心潮澎湃,激动万分,因为无数个为什么都将在几个小时候彻底解开。
首先我们一行十人来到了旅顺的一个海军军备部队参观并体验军队生活,开始他们先给我吗展示军人们的内务情况,当我们看到真如豆腐块一样的被褥时,真是敬佩万分,之后看了干净整洁的士兵宿舍更是让我们感觉到军人们的管理严格,纪律严明。这正是我们当今大学生所欠缺的最宝贵的素质。
之后我们来到了旅顺博物馆,在旅顺博物馆的参观中,我们了解到了从远古到现代的悠久历史,里面陈列的文物栩栩如生的展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里面更有大连从解放前期到改革开放后的无数改变。从一个个石器物件到青铜器皿,在到铜钱佛像,在到近代的书法古画,真是琳琅满目,完美的呈现着中国古代的悠久历史,真是应了那句对旅顺的称赞:“旅顺就是中国半个近代史”
离开了旅顺博物馆,我们来到了,旅顺著名的革命纪念经典,旅顺日俄监狱,在参观日俄监狱的过程中,我们心里是无比的沉重和敬畏的,敬畏的是,在一间间阴暗简陋到只有一个木桶的牢房里,革命烈士却面对敌人那些严刑拷打却是如此的宁死不屈,坚强抗战到底,知道英勇牺牲。沉重的是看着革命烈士惨着敌人毒手,真是伤心不已。在参观的旅顺日俄监狱之后,我心中只有一个感慨,那就是:谨记历史,奋发图强。
经过了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经过了红色革命之旅的深刻教育,要我切实的了解了我党革命的艰辛历程,让我们深刻的知道了一个道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心中,没有革命烈士的英勇牺牲,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所以,我们应该谨记历史,勿忘国耻,以革命烈士英勇无畏的精神为动力,努力学习,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
第四篇:一个女青年的“革命之路”
一个女青年的“革命之路”
在北京十里堡一个小咖啡馆采访绿妖,她穿着一袭白底红色小碎花连衣裙,妥帖地裹着瘦瘦小小的身体,认真地化了妆,打着眼影,右手腕上戴着两个镌刻有精致花纹的银镯,一抬手之间,便相互碰撞,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我已经12岁了,这辈子还没有见过大江大海!岂不年华虚度?”《少女哪吒》里,绿妖借主人公王晓冰之口抒发着感同身受的呐喊。
更决绝的时候,她写道:“有时真希望自己是个孤儿,无父无母,谁的情也不欠,浪迹天涯……”
2001年,外省姑娘绿妖,如自己小说中的主人公一样,义无反顾地告别故乡,“奋身跃入万千生命热望汇成的热气蒸腾”,于生活的迷宫中寻找出口。
她的落脚点,从河南小县城到北京,从绍兴到大理、林芝,走来走去,不断迁徙。县城养育,北京锤炼,终得自由,她终于在烈火与鲜花的交织中,一刀一刀塑出了文艺青年绿妖最初的轮廓。
《少女哪吒》中,李小路和王晓冰生活的城市叫宝城,那是绿妖虚构的地方,但故事中出现了无数次的老城墙跟河堤,在绿妖的生活中都曾真实存在过,那是她上中学时最爱去的地方。
绿妖,河南许昌人,出生在襄城县,从小痴迷看书,说话文绉绉的,常引来亲戚的逗弄。父亲是电力工人,不愿意绿妖看闲书,采取了最直接粗暴的手段制止――只要抓到她看书就撕书。不管绿妖把书藏在什么地方,哪怕是在爷爷的风箱里,父亲都总能找出来并且撕掉。有一次,下着雪,绿妖买了四五本书,快到家时,在附近找到一个废旧的房子,她把房子破墙上一块很大的青砖抽掉,把书塞进去,再把砖放回,只带一本书回家。“这样撕掉了一本,外面还有几本书,不至于全军覆没。”书其实很正常,多是《简爱》之类名著。
初中毕业后,绿妖没有考上高中,但对她来说,只要能离开家,去哪儿都无所谓。上电力技校第一天,绿妖出去找书,在校门口的书店,找不到深沉的书籍,就租了一本亦舒的小说。去上课时放在枕头底下,回来一看,书没了,被没收了。绿妖搞不清楚为什么收书,只觉日子不好过,非常绝望。
梦游般上了3年技校,毕业后,绿妖回到襄城,分配到变电站工作,工资待遇不错,在同龄人中算有钱的。这让父亲很满意。
变电站的几年,是绿妖比较开心的日子,一工作父亲就不管了,也有钱买书买碟。变电站很闲,干一天歇两天,每个职工还分了一分多地,可以种菜。拉闸的重活绿妖干不了,都是男同事代劳,菜地老职工拿去种了,绿妖的工作是拖地。
父亲对绿妖管束过严,母亲则放任自流。母亲是文艺青年,地主家的女儿,比普通农村姑娘敏感一点,小时候把能找到的书全看了,《苦菜花》什么的。“她纤细的感情在生活里没有办法安置,这样的人在农村一般都比较悲剧。”
绿妖对母亲很理解。“我妈在我小时候没顾得上我,她在折腾别的事情,折腾过好几轮,然后幻灭之后,发现有个信仰也不错,就被趁虚而入了。”那是上世纪是90年代末的事情。母亲后来上访,被截访,劳改,整个人精神都不行了。
在变电站工作几年,绿妖报了成人高考,去武汉上大学,法律专业。大学毕业之后,她想去北京。
那是2001年夏天,母亲入狱,姐姐离婚,绿妖要抛掉工作当北漂,父亲的世界分崩离析,在他的认识里,去了遥远的北京,这个孩子就等于没了。他叫来4位最有权威的长辈到家里,5个人坐成一个圆环,绿妖坐在圆心中。他们困惑于这个家族的女人都如此“不正常”,下结论说:“你妈是大神经,你是小神经。”最后父亲挥挥手说:“你走吧,你这一走,咱们就是家破人亡。”
绿妖原地站了一会儿,拎着箱子离开了。
她说自己后脚跨出家门的一刻,心态上已经是个孤儿。绿妖的讲述,让人想起《少女哪吒》中的王晓冰,一样的倔强,一样的逃离。
作为内陆县城的女孩,绿妖对北京满怀憧憬。她当时听的很多唱片,都是从北京来的,“校园民谣、摇滚、魔岩三杰,唱片上都标着北京某某胡同出品,在我想象中,老狼一直永远都在北大的草坪上背着吉他唱着歌,风吹日晒的,反正就是特别向往。”绿妖笑着回忆。
2001年,绿妖赶上了媒体扩张期,还有网络论坛的繁盛,很多文学青年进北京,大家都去做媒体。
初到北京的绿妖住在呼家楼,第一份工作在体育类报纸,跟《体坛周报》名字很像,领导叫徐星,写过《无主题变奏》那个,成名前在全聚德工作,后来就各种漂着。
第二份工作是时尚杂志,法国第一女刊《费加罗夫人》,经论坛上认识的一朋友介绍投了简历,本来没被录取,结果主编也是个泡西祠胡同“后窗”看电影的主儿,就问她“你是绿妖啊”,就把她留下了。
“我那时候比现在红,每篇文章后面都有好几十个跟帖呢。”由于论坛的存在,绿妖省去了很多融入北京的障碍,很多朋友一下就接纳了她。
开始写小说是2003年,第一篇小说叫《我们的主题曲》,那也是她第一本书的名字,书中大多是随笔,只有一篇小说。
杂志越来越忙,绿妖也越来越苦闷,只有靠写小说来发泄苦闷,她觉得又该走人了。
绿妖很文艺地辞职了,离开北京去海边写小说,给自己留了一年的生活费,差不多四五万元钱。小伙伴们都说她的想法不靠谱,她一个人隐居在海边,写出了《北京小兽》,直到穷得买不起鞋子。
2008年,绿妖为《读库》采访周云蓬,分好几次采访,好感在几个月的接触中慢慢滋生,最终绿妖陪着周云蓬离开了北京。“不是为爱走天涯嘛”,绿妖调侃自己。
周云蓬不喜欢北京,他是一个靠听觉生活的人,而北京太吵了。他去全国做巡演,转了一圈落脚到绍兴,绍兴文气很重,出门就是名人故居。周云蓬特别喜欢秋瑾,加上绍兴比较幽静,他可以一个人到街上走走。
绿妖和周云蓬在一起5年时间,写了三四个短篇,《少女哪吒》就是那个时候写的。周云蓬自己也写字,有时自己写,有时他口述绿妖打出来。“他文字挺好的,不是代笔。”绿妖调侃。
后来两人分手,网络传言汹汹,“没有在微博上互撕,互相感谢了一下。正常谈恋爱的状态,也算是寿终正寝。其实就是帮了几年忙。”绿妖说。
再次回到北京的绿妖,多了一个习惯,去首都图书馆。
她一般五六天都在图书馆,原因是在家控制不住自己,一天能刷十几个小时手机,已经刷到要花600元一小时看心理医生的状态。“怕,怕跟这个世界失去联系。”绿妖说。
《少女哪吒》的导演李霄峰,和绿妖是在新浪的电影论坛上认识的,那时还没有西祠胡同。“当时我在网易做编辑,绿妖人生中的第一笔稿费应该是我发的,200多元钱。”第一次接触,绿妖留给李霄峰的印象是,“硬朗又冷峻的女性,很沉默,说出话来硬邦邦的,戳心戳肺。”
十几年以后,想拍电影的李霄峰找本子,朋友把绿妖的《少女哪吒》推荐给他,他一看名字就喜欢上了,“这是个很女性主义但是又很昂扬的名字,小说本身也具有硬朗的气质”。
绿妖在论坛上认识的人,远远不止李霄峰一个。她2000年开始在网上写东西,当时西祠胡同的后窗看电影,是当时电影类的第一大论坛。
老六(网名“见招拆招”)当时组织“饭局通知”,也是挂在西祠的电影类。绿妖回忆,当时后窗人很多,以发帖率和跟帖率排名,老六为了刷自己的跟帖,就搞了个饭局通知,每次吃饭完毕,要求每个人都写饭局6件事,一晚上就能有几十个帖子,所以老六人气很旺。
在北京的最初几年,绿妖经常参加老六的饭局,抽中南海点五喝二锅头,经常聊着聊着电影就醉了。有的人酒后磕破脸,有的人摔破了下巴,绿妖的裙子也曾在醉后被栏杆刮破。她形容,“那种喝法,就像没有明天”。
在鼎盛的2002、2003年,一次饭局五六十人常事,每次都得自报家门,报一下自己的ID。饭局通知温暖了大批北漂青年,绿妖最好的几个朋友――蔡一玛、柏邦妮、水木丁都是那几年相识,并成为朋友。
蔡一玛说那时的绿妖,外面是冰,但是里头是有火的。大家在饭局上“找到同类,认出彼此”,开始的时候可能很拘谨很害羞,但是几杯酒下肚开始聊电影,为电影吵架,为书争论不休,那时候绿妖会喝醉,还会哭。
绿妖很喜欢当时论坛的氛围,没有稿费,大家就是看谁写东西写得好。“那就是论坛啊,论坛的全盛期不应该就是那样吗,就像是无数个进修班,你喜欢音乐、电影还是文学,就可以随便报哪个班,然后混进去。里面会有一些比较受人瞩目的,中等受人瞩目的和完全不受瞩目的,那是凭实力打出来的。”
李霄峰找绿妖拿小说版权的时候,绿妖一直为他担心,怕他拍电影会亏本。在拍摄过程中,两个老朋友也会互相尊重,因为对彼此文字风格、脾气性格都了解。
去年9月,电影拍成,绿妖看完之后哭了,说很喜欢,“我挺高兴的,在过去漫长的时光中,她走向了文学,我走向了电影,我们还能保持互相的欣赏,这是很难得的一件事情。”李霄峰说。
对于小说和电影中的“哪吒”的含义,李霄峰认为“他是个叛逆的神”,绿妖说她小时候看过几十遍《哪吒闹海》,“她把自己从家庭带来的东西都还给了家庭,放到社会上,自己把自己养育了一遍”。在《封神演义》中,哪吒为了不累双亲,割肉还母、剔骨还父,当场自戕,最后以莲花之身复活。
第五篇:追寻革命的真相——辛亥革命 电影影评(xiexiebang推荐)
追寻革命的真相,追寻历史的真相
辛亥革命,何为革命?
毛泽东说: “革命史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辛亥革命》的开场,秋瑾在赴死前说:“我此番赴死,是为革命,中国妇女还没有为革命流过血,当从我秋瑾始。纵使世人并不尽知革命为何,竟让我狠心抛家弃子。我此番赴死,正为回答革命所谓何事:革命是为给天下人造一个风雨不侵的家,给孩子一个温和宁静的世界,纵使这些被奴役久了的人们早已麻木,不知宁静温和为何物。我此番赴死是为革命,死并非不足惧,亦并非不足惜,但牺牲之快,之烈,牺牲之价值,竟让我在这一刻自心底喜极而泣。”秋瑾为革命而死,为所有的孩子而死。
革命是属于反应多数人民群众对一个不公平制度的反抗,革命的目的不是死,是为了要改变命运,为天下人谋取幸福平等,是许多年轻人用生命的代价换取让活着的人更好地生活。革命中一直都带有两种色彩,一是暴力,二是正义。
辛亥革命是1911年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的开展起来。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这部电影不像一般红色主旋律电影那样,没有无聊的意识形态,没有刻意的煽情,只有革命的惨烈,只有革命的真相,只有历史上的真相。
我们很多人对于历史上的辛亥革命的了解只来源于以前上学时候课本上的那一点点内容,对于这场革命的真相,其实根本就不了解,现在《辛亥革命》这部电影很好地描述了当年革命时的前因后果以及革命的精神,尤其突出了孙中山先生的那种革命精神,电影中孙中山先生的激情的台词更是充分展现了孙中山的风采和革命理念:“革命是替天下人谋求永久的幸福,我以为,革命 是让社会进步的理念,从此深入人心,人们懂得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革命是我们将有中国人自己的工厂,银行、铁路、矿山,有了可以追寻的民生幸福,革命是让我们这个即将强盛起来的民族,不再受列强的侵略和掠夺,不再做任何人的奴隶,在任何人的心里,永远,永远,都不再惧怕列强,都不再有封建皇权,使全国之人无一贫苦,是中华之民族,屹立世界之东方,这就是革命的意义。”
《辛亥革命》整部电影是尽量追寻了历史的真相的,它将辛亥革命中的重大历史事件都详细的描述了,例如广州起义、武昌起义、孙中山就任总统、袁世凯逼清王朝退位到最终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很好地解释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以及,他当时要辞去总统的职位的原因。不再是像课本教材中那样对孙中山对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的批判评价,有的只是孙中山先生在革命过程中努力以及无奈,所以我们不应该用意识形态的眼光去看待这部电影,而是应该去学习和敬仰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和革命精神。
历史的潮流浩浩荡荡,不可阻挡,顺其者昌,逆其者亡。我们应该以史为鉴,追寻革命的真相,追寻历史的真相,并牢记这段真实的历史,去质疑,去反思。以史为鉴,可知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