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乡教育差距问卷调查
1.您现在的教育水平()A、小学B、初中C、高中或中专
2.您来自()A、城市B、乡镇C、农村 3.您所在地学校基本配备了以下()(多选)
A、基本教学用品 B、实验室.音乐.美术专用教室
C、基本齐全的体育设施 D、电脑 E、空调 F电风扇 G、投影仪 4.你们班有多少人()
A、20人以下 B、20到40人 C、40到60人 D、60人以上 5.你平均每天晚上要做多长时间的家庭作业()
A、一般没有家庭作业 B、1小时以下 C、1到3个小时 D、3小时以上
6、除了假期,您大概每天睡多久?()
A、8小时以上 B、7至8小时 C、6至7小时 D、5至6小时 E、5小时以下 7.周一到周五您每天上______节课?(含自习课)8.你一般看哪些课外书()(多选)
A、《十万个为什么》、《未解之谜》之类的科普书籍 B、世界名著 C、《读者》之类的期刊 D、实时热点、政治之类的书籍报纸 E、青春校园小说、武侠奇幻小说 F、漫画 G、从不看课外书
9.你个人所拥有的电子产品()(多选)
A、电脑 B、手机 C、MP3 D、点读机 E、其他
10.你上网一般干些什么()
A、玩游戏 B、聊天 C、逛网站 D、学习E、我很少上网 11.你参加过乐器、舞蹈、绘画等兴趣培训班吗()A、参加过 B、没参加过
12.你觉得,你将来会在哪里发展()
A、本市内 B、本省的省会城市 C、北京、上海等大都市 D、出国 13.在你周围,被要求缴纳择校费的情况普遍吗?()
A没听说 B较少 C一般 D比较多 E很常见 14.在周末,您在学习上一般都做些什么?(多选)()
A、家教辅导 B、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 C、自学自己喜欢的东西 D、参加兴趣辅导班 E、到学校参加统一辅导 F、其他_______ 15.您所在学校进行实验教学时使用实验室的频率?()
A、从未使用过,都是老师在课堂上演示 B、偶尔使用,大多数是老师演示
C、经常使用,除了少部分实验之 D、每次实验都使用,并且额外还会对有兴趣的学生开放 16.、您是否使用过学校的图书馆? A、有(选此项则跳过第13题)B、没有 17.如果您没有使用过图书馆,为什么?()
A、学校没有 B、学校不开放 C、有但不想用 D、其他_____ 18.您认为学习是()
A、一种乐趣 B、不得不做的事 C、没有意义的事 D、不清楚 19.您自己对于读书的看法是什么?()
A、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拥有知识才能有美好的未来 B、除了读书,还有其他许多成才和成功的途径
C、读书要花费太多的钱和精力,还不如早点出去打工挣钱好 D、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篇:城乡教育差距调查问卷
您好!我是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的学生,为了调查城乡教育差距的现状,以便为我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全面、真
您的性别是? [单选题] [必答题] ○ 男 ○ 女
您来自于? [单选题] [必答题] ○ 城市 ○ 乡村
您觉得现在的教育制度公平吗? [单选题] [必答题] ○ 非常公平○ 较公平○ 较不公平○ 非常不公平
您觉得城乡教育差距大吗? [单选题] [必答题] ○ 没有差距 ○ 差距不大 ○ 差距较大 ○ 差距非常大
您觉得选择学校的重要吗? [单选题] [必答题] ○ 非常重要,一定要进名校 ○ 会考虑,但不会太在意 ○ 不在意,就近入学
在您看来,各个教育阶段城乡教育差距是否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同? [单选题] [必答题] ○ 是,不同教育阶段,城乡教育差距不同 ○ 否,没有感觉不同阶段城乡教育差距不同
若存在,您认为下面哪个阶段城乡教育差距最大? [单选题] [必答题] ○ 幼儿园阶段 ○ 小学阶段
城乡教育差距调查问卷
○ 初中阶段 ○ 高中阶段 ○ 大学阶段
您认为城乡教育差距是影响学生前途的决定性因素吗? [单选题] [必答题] ○ 是,它决定学生的前途
○ 是一个重要原因,但不是决定性的 ○ 会影响,但是影响程度很低 ○ 根本不会影响学生的前途
您父母对您的教育的重视程度如何? [单选题] [必答题] ○ 很重视 ○ 一般
○ 不怎么重视
您对自己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满意吗? [单选题] [必答题] ○ 非常满意 ○ 比较满意 ○ 一般 ○ 不满意
您认为导致城乡教育差异的最大原因是? [单选题] [必答题] ○ 经济水平○ 国家政策 ○ 地理环境 ○ 观念 ○ 其他
您觉得在农村能否培养出大量优秀人才? [单选题] [必答题] ○ 完全可以 ○ 基本不能
您觉得教育水平与环境的关系大吗? [单选题] [必答题] ○ 非常大 ○ 一般 ○ 不大 ○ 没关系 您认为城市的学生比农村的学生优秀吗? [单选题] [必答题] ○ 是
○ 不能一概而论 ○ 否
您觉得城市教育相比农村教育好在哪里? [单选题] [必答题] ○ 教学氛围 ○ 师资力量 ○ 竞争程度 ○ 其他
以下教育不公平的现象,您觉得哪个最不能接受?(可多选)[多选题] [必答题] □ 城乡差距大,农村地区学校条件差 □ 招生录取过程中的舞弊现象
□ 各省之间的高考录取分数线不一样 □ 重点和非重点学校之间的资源不公平
请您对城乡教育差距提出自己宝贵的建议 [矩阵文本题] [必答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建议
第三篇:教育国情之城乡差距分析
教育国情之城乡差距分析
【摘要】学校的目的是为社会化进行公民教育。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教育的地位就尤显重要。知识经济就像一个放大器,它能把较小的差距急剧地扩大,更何况人为地制造一些条件和机会的差距呢。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我们的教育应体现出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服务。教育的公平尤显重要。
【关键词】收入差距
教育机会
投入比例失调
不公平
有学者主要探讨不同社会阶层在当前条件下的教育机会的差异后认为,中国当前教育不公平现象主要表现在:1.城乡居民的生活条件的差异是我国二元社会结构的特征,它也是城乡居民教育机会不均的最严重表现。2.城镇居民的工作单位性质是我国社会分层中较为特殊的一个标准,仍然影响居民的生活条件及其子女的教育机会。3.家庭经济收入的差距拉大,致使各阶层教育消费方式不同,产生新了的教育不公平。4.由于行业和职位不同所构成的差距扩大,人为地加剧了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归纳起来,我国教育不公平主要表现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阶层之间的差别上,这是中国最重要的教育国情之一。
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都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尤其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各级政府在教育上舍得花钱,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但不可忽视的却是,在投入上,城乡之间,比例失调:重视城镇,忽视乡村。一些县市,高中集中办在县城,乡村只设初中和小学。这几年,为了扩大高中招生规模,改善城镇中小学办学条件,政府加大了投入,扩建现有高中,新建公立私立学校。几年来,县城里的学校,基建不断,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有的还成了名副其实的花园似学校。可是,农村中小学在“两基”验收过后,有的地方基本上停止了校园建设,但入学人数却一直在增加,办学条件急待改善。
现在,如果到乡村学校看一看,就会感觉到是另外一个世界:拥挤的校园里,七八十个人挤在一个教室,没有图书室,没有仪器室,没有实验室,没有篮球场,没有乒乓球桌。更谈不上语音室、微机室了。有的学校,老师学生都住校。但是,校舍不够,只好两个老师挤在一间不到十个平方米的小房间住宿,给工作、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学生呢?就只得借住在校外,给学校管理带来很大问题。
发展是硬道理。扩大高中规模,改善城镇学校的办学条件,这是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高中发展了,基础教育中的很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城镇学校办学条件改善了,可以为整个教育树立典型,意义重大。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中国仍然是个农业国,中国的大多数人口仍然还在农村,农村教育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教育的发展。看到城市,忘了乡村,无异于只看到房顶,忘却了基础。小学、初中大部分在乡村,乡村办学条件没有得到改善,将会直接影响到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
在信息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当城市的孩子已经享受着现代教育技术带来的种种方便与快捷时,那些大山里的孩子就只能眼巴巴地在书本上、电视里欣赏电脑的美丽造型了。更不用说,利用网络的方便快捷进行研究性学习。教育投入上的马太效应,人为造成了城镇和乡村在教育上的“二元世界”,农民的子女享受“国民待遇”就成了一句空话。另一种现象显示,由于义务教育阶段实际的教育收费不断增加,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实行收费制,校园中“贫困生”、“特困生”日益增多。对农村中大量出现的流失辍学的调查显示,贫困仍然是使许多人上不起学的第一位的原因。即便是在前几年每年1000多元学费的条件下,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中尚有25% 左右的贫困生。研究表明学费增加10%,约有11%的学生会因难以负担学费而放弃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这一背景下,各地的教育差距十分明显,而且最发达地区和最贫困地区之间的差距仍在加大。
“平等这个词概括了人类迄今为止所取得的一切进步,也可以说它概括了人类过去的一切生活,从这个意议上说,它代表着人类已经走过的全部历程的结果、目的和最终事业。”社会平等与否表现在三个方面,条件是否平等,机会是否平等和结果是否平等。上述这种事实上的条件不平等加上规则所造成的机会不平等,必然导致结果的更大的不平等。有位学者说只有教育的相对独立才能充分发挥教育的自身功能。我们急切地想见到一个公平、宽松和开放的教育环境的出现。当然有人会说,这些问题要一一解决起来,可能还会触及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但那些也是要改革的。该到改变这种状况的时候了,我们期待着政府所谓“教育是本届政府最大的任务”的行动。
参考文献
[1]
黄行福,教育投入 拒绝马太效应 [M] [2]
勒鲁,论平等 [M]
[3]
彭偌为,平等的教育和教育的平等 [M]
第四篇:教育城乡差距数据
教育城乡差距数据
教育经费方面
1.在教育经费方面,东部基础教育的各项教育经费指标平均是中西部的一到两倍,在各项指标中,教育公用经费差距最大。长期以来,教育投入毫无例外地“以城市为中心”。2006 年,占全国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只获得全部教育投入的23%。
收入群体享受教育资源不均
2.强势群体占有优质教育资源的现象有加剧的趋势。在重点中学,干部、知识分子和高收入家庭子女占学生总数的70%以上,在高等教育阶段也占绝大多数。农民子女的比例随着院校层次的升高而降低。
教师素质
3.在全国范围,东西中小学教师学历总体平均相差三十个百分点左右,2006 年全国小学具有专科以上学历教师,农村占47.49%,比城市低31 个百分点;全国初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在农村是24.34%,比城市低约38 个百分点。农村教师队伍整体存在着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的问题。
教师年龄结构
4.在年龄结构上,农村小学年轻教师偏少。2006 年全国共有49.9 万代课人员,主要集中在农村小学,其中,75.9%分布在中西部农村小学。农村小学教师工作生活的环境相对于城市小学来说非常差,条件也相当困难,老教师不断退休,新教师不愿意到条件艰苦的农村小学任教,造成农村小学教师紧缺。
(PS补充部分)1.投入差距:以2004年为例,全国小学、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城乡之比为1.2∶1;全国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城乡之比1.4∶1,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城乡之比1.3:1。
2.办学条件差距:目前,城乡办学条件的差距突出地表现在城乡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方面。全国1/3以上地区的中小学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的城乡差距继续扩大,小学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城乡之比为2.9∶1,全国初中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的城乡比平均为1.4∶1 3.教师水平差距:由于农村教学条件比较艰苦、教师待遇比较低下等原因,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高职称教师等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市和县镇集中,农村高职称教师比重与城市和县镇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例如,有些教学点派不进足够数量的公办教师,有些地方只能低薪聘请代课教师,很多地方代课教师的工资不到公办教师工资的1/3。在师生比方面,农村高于城市。按照现行教师编制标准,农村初中、小学的教师每人负担学生数分别为18人、23人,城市初中、小学为13.5人、19人。采取有效措施吸引高素质人才到农村学校教书,已成为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
第五篇:小议花都城乡教育差距原因
我为花都教育科学发展建言献策征文
小议花都区城乡教育差距的原因及策略
花山中学 刘永健 李建标
农村基础教育是中国教育的主要部分,其普及程度及教育水平,直接影响我国普及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实现程度。没有农村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就不可能实现中国教育的公平原则,更谈不上教育的现代化。因此,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的优势,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影响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战略性任务。
一、我区目前城乡教育差距现状
花都区原是一个经济实力较为薄弱的农业经济县,2000年改市为区,成为广州市直属的十个区之一,近年来,由于汽车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皮革皮具经、珠宝以及联邦快递等产业经济的发展,促使我区经济迅猛发展,一跃成为广州市十个区中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区之一。但由于历史、民俗、文化底蕴、经济水平等原因,区内各阶层对教育重视不够,历史对教育的 “欠账”太多,造成我区的教育相对滞后,落后于广州市的很多区,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特别是我区的农村教育发展状况更令人担心,其突出表现为城乡教育差距日益拉大。
2006年,我区通过了教育强区的督导验收工作,我区顺利成为广东省一个教育强区。在这次“创强”工作中,各级政府、各个社会阶层、各间学校,为了实现强区目标,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各间农村学校的教学设施设备等硬件得到了前所末有的改善,办学条件明显好转。但就在这一时期,原来已存在的城乡教育差距,政府部门并没有借此机会,缩小差距,相反,由于在创强工作中,大部分资金来源于当地政府,城区镇(如新华镇等)依靠雄厚的经济实力,真正的把学校做大做强了,而农村学校呢?由于在创强工作存在很大“水分”,加上在这一时期,区政府也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在创强经费的分配上没有对农村学校进行倾斜,由此造成了我区城乡教育差距越拉越大之局面,这是一个严峻的现实。
城乡教育与知识差距明显加大,这种状况如不及时改变,不仅影响教育的普及与提高,更将影响社会的公正与稳定乃至现代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影响我区普及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实现程度。因此,把农村教育作为一个战略性问题进行全局性的思考与筹划,实在是我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当务之急。
目前,我区绝大多数农村中小学还达不到了现有自身等级学校规定的实验仪器和图书配备的最低标准,甚至有些乡村小学还有危房;城区有的学校拥有超标准的多媒体阶梯电教室、配备有空调的课室、办公室等教育教学设施,而不少农村学校的教师却正在争用全校唯一的一台电教平台。当然,这些现实只是现阶段城乡差距的其中一个反映,教育体制和政策虽然在缓这种差距,但是我区城乡教育存在较大的差距却是一个不争的现实问题。
二、城乡教育差距原因的深层透析
(一)现行的教育体制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应试教育在农村根深蒂固,在国家实行高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制度下,更是把农村的中小学生引上了应试的道路,使原本就脱离农村实际的教育走得更远了。主要表现为重视智育,轻视德育和体育,重视考试科目,轻视非考试科目,重视优等生,忽视其他学生,重视题海战术,轻视优化教学。农村教育部门的领导在素质与能力之间很轻松地划上等号,认为能力就是素质。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只喊口号,而无具体的实施方案,把体、音、美作为素质教育的检验方案,如果某个学生能跳、能跑、能画、能唱,那么这个学生就是高素质!由于农村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高考制度与城市一样,使农村教育与农村的经济发展相脱离,学生辍学或落榜后,很难适应农村生活,更谈不上学以致用了。近年来由于社会就业压力加大,有很多高考进入录取分数段的考生,为了考上一个分配竞争力强的大学,选择“复读”之路,这既是教育资源的浪费,又给考生身体和心理上造成巨大的压力。应试教育造成学生思想扭曲、心理障碍、身体素质下降这是世人皆知的事实。由于统考制度这一指挥捧,使得统考成绩成为检验一所学校质量高低的唯一标准,形成了上级主管部门向学校要质量,学校向教师要质量,教师向学生要质量的怪圈。现行的中考、高考制度不变革,应试教育就不能被素质教育所取代,教师和学生就不能从应试教育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二)农村教师的待遇不高,激励机制不合理,造成农村教师队伍素质不高,影响了农村教育质量。2007年以前,由于我区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低、工作条件差;局直属学校和镇属学校,工资福利不同,同工不同酬。而且存在个别乡镇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导致农村教师心理失衡,难以集中精力在教学上。很多年轻教师外流,不是往城市调动就是下海,使大量农村教师流失现象严重。而留在农村继续任职的教师队伍在素质、水平、学历、师德等方面暴露出的问题日益严重。另外,目前很多地方的农村教育激励机制不合理,鼓励和奖励农村教师最好的办法是将农村任教的教师一级一级地往上调。在乡村任教取得一定成绩的,为了鼓励其取得的成绩,可能将其调往乡镇学校,在乡镇任教取得一定成绩的,可能将其调往城区学校。因此大部分农村有能力的骨干教师被调走,也影响了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
(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三大组成部分,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学校教育,而影响最广泛的是社会教育。然而农村教育却忽视了社会教育这一有机组成部分,只看到的是学校教育。学生的教育主要依靠学校的培养,农村学生的家长(文化水平低)根本不重视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把学校视为“托儿所”,认为现在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家长把子女送进学校后,学生的所有教育责任都在学校,以为把子女送进学校就是给自己减轻所谓的“负担”。总之农村教育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不能很好地结合,家庭、社会不能给学校以大力支持,彼此间不能很好地沟通等问题的存在也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教育严重滞后于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政府投入经费不足。虽然我国各级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入连年增加,但还远远不能满足农村教育全面发展的需要,并且没有有效的经费投入监督机制,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也不能保证充足的教育投入。目前,我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要求教育要同步发展,而制约我区教育大发展的瓶颈就是农村教育的发展。
(五)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教育行政部门在分配资源时,能分配给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却少之又少,何况城区人口的教育又需要被优先满足,农村人口得到的教育资源就非常有限,远远无法满足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需要。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使农村少年儿童处在教育资源非常短缺的环境中,而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这不仅严重阻碍农村学生的发展,而且使农村青年就业更难,因此,城乡教育差距直接导致了城乡学生素质的差距,也有可能由此影响农村学生的一生命运,这也是教育的公平性的一个表现。
三、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措施与成效
近年来,花都区政府在努力建设和巩固教育强区的同时,把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作为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全面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强化政府教育职责,完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
2005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教基【2005】9号和《花都区教育系统2007学年工作意见》【2007】48号,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教育体制改期,加大农村教育工作的力度,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巩固、发展教育强区成果,促进我区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升我区教育综合”我们认为要落实这一措施,需从以下几处方面的着手工作:
(1)政府承担义务教育债务,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形成的办学债务,应由政府全额承担。
(2)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投入保障机制。政府要加大了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建立了规范的教育费用支付制度,增强了农村义务教育的保障能力,确保了教师工资和津补贴足额发放。(3)设立专项资金,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并按学生的家庭背景情况进行分类指导,分层次资助,使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能够获得良好的入学机会,促进教育公平。
(二)、改善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全面推进规范化学校建设
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比较薄弱,2007 年,广东省专门召开了中小学危房改造电话会议,计划在2007年底,广东省全面消除中小学危房,其中 C、D 级危房必须全部拆除,B 级危房必须全部维修。至 2007 年底全面完成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任务,学校校舍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根据《花都区教育系统2007学年工作意见》,要求全面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进一步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的总体要求,巩固和扩大前几年创强期间改善的办学条件的成果,以全面推进规范化学校建设为主线,以教育信息化建设、卫生和后勤设施改善、图书和仪器等内部设施完备为重点,以构建学校办学条件持续改善的长效机制为基础,坚持分类指导,科学配置教育资源,努力缩小教育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学校之间的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公正,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三)、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通过课程与教学改革,可以使每一所学校(包括村小)享受到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形成教师专业成长的阳光,所有学校、所有教师都可以在相同的平台上接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培训,我区从 2001 年开始启动课程改革,到 2004 年我区义务教育阶段全部进入新课程,课程改革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学生、教师、学校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方式,使基础教育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促进了中小学生主动、活泼、积极的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全面提高。
(四)、实现教师资源配置的均衡和优化
为从政策和制度上保证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长期稳定和不断优化,我区教育局建立城区中小学教师到农村任教服务期制度,对在农村任教一年以上的城区中小学教师,优先晋升高一级教师职务,适当提高农村中小学的中、高级教师职务岗位比例。逐步建立起促进校长、教师流动和轮岗任教的制度,积极引导、鼓励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任教。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确保农村教师队伍稳定。加大教师对口支援力度,通过制度安排,鼓励城市优秀教师到农村艰苦地区支教,同时为农村教师到城市名校学习提供机会,充分发挥名校及名师资源的辐射作用。
花都区花山中学
刘永健
李建标
2008年3月
我为花都教育科学发展建言献策征文
小议花都区城乡教育差距的原因及策略
花山中学 刘永健 李建标
2008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