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认定虚假捐赠形式的商业贿赂
近年来,商业贿赂行为人为了逃避法律的制裁,经常通过隐蔽的违法手段实施商业贿赂,虚假捐赠就是一种较为隐蔽的商业贿赂手段。
虚假捐赠是指商业贿赂行为人假借捐助公益事业的名义,违背公益事业的捐赠原则和要求,以获取交易、服务机会或优惠条件为目的给予受赠人或特定受益人财物的行为。
笔者认为,工商机关在执法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商业贿赂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属于虚假捐赠形式的商业贿赂。
1.捐赠行为是否属于有偿行为。
根据《公益事业捐赠法》的规定,捐赠是无偿的,不得附有影响公平竞争的条件,不得将接受捐赠资助与采购商品(服务)挂钩,排挤其他经营者的公平竞争。
典型案例:某建筑公司为承建某高校的实验大楼,假借捐资助学的名义出资10万元为该校购置了物理实验器材。为学校购置物理实验器材属于捐助公益事业,但某建筑公司的捐资助学行为却不是无偿的,而是以承建该校的实验大楼为捐赠条件。某建筑公司的行为违背了公益事业的捐赠原则,属于虚假捐赠,应定性为商业贿赂。
2.捐赠人与受赠人是否明确捐赠财物的公益用途并如实入账。
在捐赠活动中,受赠人应当依法使用捐赠财物,依据《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等财会制度将捐赠财物如实入账。也就是说,受赠人应依照捐赠合同约定的数额和支付方式,在依法设立的反映其生产经营活动或者行政事业经费收支的财务账上,按法定会计制度明确记载。
《医疗卫生机构接受社会捐赠资助管理暂行办法》第十六条和第十八条明确规定,医疗卫生机构接受的社会捐赠资助财产应用于贫困患者救治、面向公众的健康教育、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医学交流、科学研究、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设施建设等公益非营利性业务活动;捐赠资助资金不得用于发放职工奖金和津贴及其他个人支出,不得提取管理费。《关于加强企业对外捐赠财务管理的通知》第六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对外捐赠支出,应当依据受赠方出具的省级以上财政部门统一印(监)制的捐赠收据或者捐赠资产交接清单确认。
也就是说,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捐赠人以争取商业交易、服务机会为目的赠与对方财物,受赠人将该财物用于非公益性活动,就属于接受商业贿赂。
典型案例:某水利工程公司以承揽水利工程为条件向某灾区水利局捐赠10万元。接受捐赠后,受赠人既未按《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的财会制度将该笔款项如实入账,也未按《救灾捐赠管理办法》的规定使用该笔款项,而是将其存入本单位小金库,用于发放职工福利。某灾区水利局的行为属于接受商业贿赂。
3.受赠人的身份是否合法。
《医疗卫生机构接受社会捐赠资助管理暂行办法》第四条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必须以法人名义接受社会捐赠资助,捐赠资助财产必须由法人单位财务部门统一管理使用。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的职能部门和个人一律不得接受捐赠资助。特殊情况下,捐赠资助方要求以个人名义接受捐赠资助的,应当事先报告单位领导集体审核同意,并纳入单位财务部门统一管理使用。
典型案例:某药品经销商为促销药品,以捐助医疗卫生事业的名义,赠与某医院药品采购部门财物,其行为属于商业贿赂。
4.受益人与捐赠人的关系。
公益事业捐赠的自愿性、无偿性决定了捐赠人不得将捐赠行为与商业经营活动挂钩。为逃避法律责任,一些经营者采用救济性捐赠的方式向特定关系人提供生活救济或救助。
典型案例:某药品公司为争取某医院的药品交易机会,以救济社会贫困群众的名义,向该医院院长的亲戚提供生活救助。某医药公司这种非自愿的、以药品交易为条件的救济性捐赠行为属于虚假捐赠,应定性为商业贿赂。□江西省崇仁县工商局 朱立新
第二篇:谈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如何认定商业贿赂
理解三层含义,严格九个概念,分清三个区别
——谈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如何认定商业贿赂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认定商业贿赂的依据:一部法律,即《反不正当竞争法》(以下简称〈反法〉);一部地方性法规,即《河北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一部规章,即国家工商(总)局第60号令,即《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60号令)。
《反法》第八条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财务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在帐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处;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帐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经营者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给对方折扣,可以给中间人佣金。经营者给对方折扣、给中间人佣金的,必须如实入帐。接受折扣、佣金的经营者必须如实入帐。”正确理解《反法》第八条是认定商业贿赂的关键。笔者结合《条例》和60号令对《反法》第八条进行解析。
理解三层含义:
第一层——指《反法》第八条第一款的前半部分:经营者不得采用财务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这是对一般商业贿赂的规定。
第二层——指《反法》第八条第一款的后半部分:在帐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处;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帐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这是对商业贿赂的典型形式------回扣的规定。
第三层——指《反法》第八条第二款:经营者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给对方折扣,可以给中间人佣金。经营者给对方折扣、给中间人佣金的,必须如实入帐。接受折扣、佣金的经营者必须如实入帐。这是直接规范折扣和佣金的,但其目的显然是对商业贿赂与折扣、佣金的法律界限的划分。
严格九个概念:
第一个-----商业贿赂:60号令中“本规定所称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销售或者购买商品而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对方单位或者个人的行为”。
第二个----财物:60号令中“前款所称财物,是指现金和实物,包括经营者为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假借促销费、宣传费、赞助费、科研费、劳务费、咨询费、佣金等名义,或者以报销各种费用等方式,给付对方单位或者个人的财物”。
第三个----其他手段:60号令中“第二款所称其他手段,是指提供国内外各种名义的旅游、考察等给付财物以外的其他利益的手段”。
第四个----回扣:60号令中“本规定所称回扣,是指经营者销售商品时在帐外暗中以现金、实物或者其他方式退给对方单位或者个人的一定比例的商品价款”。《条例》第十四条第三款规定“本条例所称回扣是指经营者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时,在账外暗中以现金、实物或者其他方式退给对方单位或者个人的一定比例的商品价款或者服务费用”。
第五个----帐外暗中:60号令中“帐外暗中是指未在依法设立的反映其生产经营活动或者行政事业经费收支的财务帐上按照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明确如实记载,包括不记入财务帐、转入其他财务帐或者做假帐等”。
第六个----折扣:60号令中“折扣即商品购销中的让利,是指经营者在销售商品时,以明示并如实入帐的方式给予对方的价格优惠,包括支付价款时对价款总额按一定比例即时予以扣除和支付价款总额后再按一定比例予以退还两种形式”。《条例》第十五条第二款规定“折扣即商品购销或者提供服务中的让利,是指经营者在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时,以明示并如实入账的方式给予对方的价格优惠。”
第七个----明示和入帐:60号令中“明示和入帐是指根据合同约定的金额和支付方式,在依法设立的反映其生产经营活动或者行政事业经费收支的财务帐上按照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明确如实记载”。
第八个----佣金:60号令中“佣金是指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给予为其提供服务的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的中间人的劳务报酬”。
第九个----视为商业贿赂:60号令中“经营者在商品交易中不得向对方单位或者其个人附赠现金或者物品。但按照商业惯例赠送小额广告礼品的除外。违反前款规定的,视为商业贿赂行为”。
分清三个区别:
第一个区别------商业贿赂与回扣的区别:商业贿赂和回扣属于种属关系,回扣是商业贿赂的一种。主要区别:一是回扣的对象只能是对方单位或个人,而商业贿赂不只是对方。二是回扣是一定比例的商品价款,而一般商业贿赂是商品价款之外给予对方的财物。三是回扣是在帐外暗中给付的,表现为不上帐、做假帐、转入其他财务帐,而一般商业贿赂可以是明示的,也可以不是明示的。四是给付时机不同。回扣发生在交易之时或完成之后,交易之前不可能发生。一般商业贿赂在之前、之后或之中都有可能发生。
第二个区别----折扣与回扣的区别:一是折扣是合法行为,法律不禁止;回扣是违法行为,法律禁止;二是回扣是一定比例的商品价款,而折扣是商品购销中的让利。三是回扣是帐外暗中,折扣是明示方式和如实入账。
第三个区别----佣金和回扣的区别:一是佣金是合法行为;回扣是违法行为。二是回扣是一定比例的商品款,佣金是劳务报酬;三是回扣是帐外暗中,佣金是明示并如实入账;四是回扣是给付对方单位和个人的,佣金是给付中间人,而且这个中间人是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的。
第三篇:商业贿赂自查报告
护理系关于开展治理商业贿赂自查自纠工作报告
学院纪委:
我系接中医党发(2006)63号关于“中共贵阳中医学院委员会关于开展治理商业贿赂自查自纠工作的实施意见”的文件后,系领导组织全系教工进行了认真学习,经认真查实,大家一致认为我系在各项工作中均认真按照学院有关文件精神执行,在教材、教辅材料、图书的采购以及教具学具、学生生活用品采购及仪器设备购买等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方面未发生收受“回扣”、“手续费”及其他利益的商业贿赂行为,且也未暗中设立小金库。为杜绝今后工作中商业贿赂现象的发生,我系特制定以下防范措施:
一、坚持学习党的理论,加强理论素养,按照党委的要求创造性的工作。
二、充分认识廉政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廉政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建立责任机制,按照权责分明的原则,落实责任分工,明确工作规范,加强工作中各环节的协作。
四、建立督查机制,定期检查,推动工作。在人员、经费等方面严格按照学院相关文件精神执行,增加各个环节的透明度,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办事。服从组织分配,顾全大局。
五、建立测评机制,搞好科学分析,使反腐败工作更有预见性,定期开展民主生活会,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护理系
2006-11-8
第四篇:商业贿赂自查报告
开展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自查自纠情况汇报
开展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是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检查、自我纠正的有效措施,全院集中开展自查自纠工作要坚持以自我教育为主,做到人人参加学习,人人受到教育,使人人在思想认识上有收获和提高;坚持自查与自纠并重,做到边学习、边自查、边整改;坚持依法治理,严格把握政策,分类处理问题;坚持自查自纠与探索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推进建立预防医药购销领域不正当交易行为的长效机制。
我院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要组织督导小组,到各临床院室检查、督导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开展的情况。全院各级部门结合开展自查自纠工作与加强行风建设,与规范医疗行为、加强医院管理相结合,与整顿医疗秩序、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相结合,责任到人,措施得力,工作到位,扎实做好自查自纠阶段的工作。
自查自纠阶段基本要求
我院上下联系自身的工作实际,对照上级部门有关文件精神进行自查,做到边学习、边检查、边核实,着重对五大行为重点关注:
1、医疗机构领导及有关工作人员,在药品、医用设备、医用耗材等采购活动中,收受生产、经营企业及其经销人员以各种名义给予的财物或回扣的行为;
2、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在临床活动中,收受药品、医用设备、医用耗材等生产、经营企业或经销人员以各种名义给予的财物、回扣或提成的行为;
3、医疗机构接受药品、医用设备、医用耗材等生产、经营企业或经销人员以各种名义给予的财物,不按照行政事业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明确如实记载、私设小金库、用于少数人私分的行为;
4、医疗卫生机构有关人员在基建工程、物资采购、招标等活动中,收受有关企业和经销人员给予的各种名义的财物的行为;
5、卫生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利用权力,在医药购销和工程招标等活动中,收受有关企业和经销人员以各种名义给予的财物的行为。同时,各单位在专项治理工作中发现药品、医用设备、医用耗材等生产、经销企业及经销人员,向卫生部门、医疗机构以及工作人员行贿的线索,及时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办公室,并积极协助纪检监察机关、检察机关和工商等部门认真查处。
自查自纠阶段的整体目标
一是充分认识《刑法修正案》扩大商业贿赂犯罪主体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自查自纠的紧迫感。二是充分认识到商业贿赂行为产生的主观原因,进一步增强自查自纠的主动性。三是充分认识共产党员先进性建设的长期性,进一步增强自查自纠的责任感。四是充分认识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增强自查自纠的自觉性。
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行为,既玷污了医疗这片神圣的净土,又严格损害了群众和患者的利益。作为医务工作者,更应该在这次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中带头响应,自觉抵制商业贿赂,坚决杜绝医药购销中的不正当交易行为、稳定医疗服务工作秩序,自觉维护医学圣洁。要从自身做起,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不开大处方;常怀仁爱之心,多从患者角度出发,同情体贴病人;树立正确荣辱观,牢记“八荣八耻”,诚信为人、廉洁行医、恪守医德,拒吃请、拒红包、拒回扣,做到以收受医疗商业贿赂为耻,以拒受商业贿赂为荣。
2011年7月28日
第五篇:商业贿赂专题介绍
商业贿赂专题介绍
一、商业贿赂简介
(一)定义及解析
《反不正当竞争法》及《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中关于商业贿赂的定义:经营者为销售或者购买商品而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对方单位或者个人的行为。
具体而言:商业贿赂是以获得商业交易机会为目的,在交易之外假借促销费、宣传费、劳务费、赞助费、科研费或报销各种费用、提供境内外旅游等各种名义,直接或间接给付或收受现金、实物和其他利益的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
商业贿赂是贿赂的一种形式,但又不同于其他贿赂形式。《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从反不正当竞争角度规定商业贿赂的,即商业贿赂行为首先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这是因为,倘若经营者不是通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等参与竞争,而是通过贿赂手段购买或者销售商品,那么必然违背竞争原则,扭曲市场关系,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构成不正当竞争。
(二)构成特征
商业贿赂行为的特征有三:
(1)主体是经营者,贿赂对方单位或者个人。作为商业贿赂主体的经营者不限于法人,除法人外,还包括其他组织和个人。法人也不限于企业法人,还包括从事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
(2)目的是为销售商品或者购买商品,即为达到商业目的,通过贿赂手段,获取优于其他经营者的竞争地位
(3)手段有两类,即财物手段和其他手段。财物手段是指现金与实物,包括假 1
借促销费、宣传费、赞助费、科研费、劳务费、咨询费、佣金等名义,或者以报销各种费用等方式,给付对方单位或者个人的财物。其他手段是指提供国内外各种名义的旅游、考察等给付财物以外的其他利益的手段。
(三)商业贿赂的简要判定
根据法律规定及相关司法实践,我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简要判断一个行为是否属于商业贿赂行为:
1.所支出的费用是否以财务账上允许存在的科目如实入账。支出好处费等不能入账的科目,一般属于商业贿赂;对于将不能入账的好处费转换为宣传费、推广费等支出的,属于不如实入账,一般也属于商业贿赂。
2.对于在支出一些如实入账的费用,如宣传费、赞助费、回扣时,是否与对方约定“只能销售我方产品”之类的限制竞争条款。如果有此约定的,司法实践中一般会认为属于假借宣传费、赞助费等名义而进行商业贿赂的行为。
3.即使没有上述第二条的约定,是否存在其他限制竞争的行为。如果存在的话,同样也会被认为属于假借宣传费、赞助费等进行商业贿赂的行为。
二、相关法律规定
(一)相关法律对商业贿赂行为的界定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
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在帐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处;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帐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
经营者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给对方折扣,可以给中间人佣金。经营者给对方折扣、给中间人佣金的,必须如实入账。接受折扣、佣金的经营者
必须如实入账。
《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
第二条 经营者不得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规定,采用商业贿赂手段销售或者购买商品。
本规定所称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销售或者购买商品而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对方单位或者个人的行为。
前款所称财物,是指现金和实物,包括经营者为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假借促销费、宣传费、赞助费、科研费、劳务费、咨询费、佣金等名义,或者以报销各种费用等方式,给付对方单位或者个人的财物。
第二款所称其他手段,是指提供国内外各种名义的旅游、考虑等给付财物以外的其他利益的手段
第四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在销售或者购买商品时不得收受或者索取贿赂。
第五条 在帐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处;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帐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
第六条 经营者销售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给予对方折扣。经营者给予对方折扣的,必须如实入账;经营者或者其他单位接受折扣的,必须如实入账。
第七条 经营者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给中间人佣金。经营者给中间人佣金的,必须如实入账;中间人接受佣金的,必须如实入账。
第八条 经营者在商品交易中不得向对方单位或者其个人附赠现金或者物品。但按照商业惯例赠送小额广告礼品的除外。
(二)商业贿赂行为的处罚
《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第九条
经营者违反本规定以行贿手段销售或者购买商品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照《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应当予以没收;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购买或者销售商品时收受贿赂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按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