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欣赏的基础范畴(一)比喻(本站推荐)

时间:2019-05-14 17:01: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古典诗歌欣赏的基础范畴(一)比喻(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古典诗歌欣赏的基础范畴(一)比喻(本站推荐)》。

第一篇:古典诗歌欣赏的基础范畴(一)比喻(本站推荐)

古典诗歌欣赏的基础范畴(一)比喻

一般说,中国古典诗歌是讲究比兴的,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全面,许多叙事性的经典长者如《木兰辞》就只在结尾处有一个比喻,短者如杜甫的《石壕吏》整首无比喻。当然,就抒情诗歌而言,用比喻的很多,但是,论者往往引用朱熹的“以彼物喻此物也”为满足。就比喻来说,只是一种修辞,是诗歌、戏剧、小说都少不得要运用的,并不包含诗的特性。我们的任务是把诗的比喻的特性揭示出来。从概念到概念的演绎不能解决问题,请允许我从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开始。《世说新语?语言》载:

这个问题,光凭印象就可以简单解答,谢道韫的比喻比较好,但是,光有个感觉式的答案还不够。第一,感觉到的可能有错;第二,即使没有错,感觉也是比较肤浅的。感觉到的,不一定能够理解;理解了的,才能更好地感觉。我们的责任就是要把其中的道理讲清楚,这就涉及对比喻内部特殊矛盾的分析。

通常的比喻有三种:第一种,抓住两个不同事物或概念之间的共同点,这比较常见,如“燕山雪花大如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第二种,抓住事物之间的相异点,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第三种,把相同与相异点统一起来,如“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第二和第三种,是比喻中的特殊类型,比较少见。最基本、最常用的是第一种,从不同事物或概念之间的共同点出发。谢安家族咏雪故事属于这一种。

构成比喻,有两个基本的要素:首先,从客体上说,二者必须在根本上、整体上有质的不同;其次,二者在局部上有共同之处。黄侃在《文心雕龙札记》中说:“但有一端之相似,即可取以为兴。”这里说的是兴,实际上也包含了比的规律。《诗经》:“出其东门,有女如云。”首先是女人和云,在根本性质上不可混同,然后才是在数量的众多给人的印象上,有某种一致之处。撇开湿而易见的不同,突出隐蔽的暂时的联系,比喻的力量正是在这里。二者之间的相异性是我们熟知的,因为熟知就会感觉麻木;但二者之间的共同点是被淹没的,一旦呈现,就变成新的感知,就可能对感觉有冲击力。比喻的功能,就是在感觉麻木的地方,开拓出新鲜的感觉。我们说“有女如云”,明知云和女性区别是根本的,仍然能体悟到某种纷纭的感觉。如果你觉得这不够准确,要追求高度的精确,使二者融洽无间,像两个相等半径的同心网一样重合,只能说“有女如女”,而这在逻辑上就犯了同语反复的错误,比喻的感觉冲击功能也就落空了。因此,纪昀(晓岚)说比喻“亦有太切,转成滞相者”。

比喻不能绝对地追求精确,比喻的生命就是在不精确中求精确。朱熹给比喻下的定义是:“以彼物譬喻此物。”(《四库全书?晦庵集:至林熙之》)这只接触到了矛盾的一个侧面。王逸在《楚辞章句?离骚序》中说:“《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海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楚辞》在比喻上较之《诗经》更加大胆,它更加勇敢地突破了以物比物、托物比事的模式,在有形的自然事物与无形的精神之间发现相通之点,在自然与心灵之间架设了独异的想象桥梁。

关键在于,不拘泥于事物本身,超脱事物本身,放心大胆地到事物以外去,才能激发出新异的感觉,而执着于事物本身只能停留在感觉的麻木上。

阅读古典诗歌,目的不在认识比喻,而在于判别什么是好比喻,什么是不好的比喻。从质量上说,比较有两种:一种是一般的比较,一种是好的比喻。好的比喻不但要符合一般比喻的规律,而且要精致;不但词语表层显性意义相通,而且深层的、隐性的、暗示的、联想的意义也要相切。这就是《文心雕龙》所说的“以切至为贵”。

有了这样的理论基础,就可以正面回答谢安侄儿谢朗的“撒盐空中”和侄女谢道韫的“柳絮因风”哪一个比较好的问题了。

以空中撒盐比降雪,符合本质不同、一点相通的规律,盐的形状、颜色与雪一点相通,可以构成比喻,但以盐下落此喻雪花,引起的联想却不及柳絮因风那么“切至”。因为盐粒是有硬度的,雪花则没有,盐粒的质量大,决定了下落有两个特点――一是直线的,二是速度比较快;而柳絮质量很小,下落不是直线的,而是方向不定的,速度也是比较慢的。另外,柳絮飘飞是自然常见的现象,容易引起经验的回忆,而撒盐空中并不是自然现象,撒的动作和手联系在一起,撒盐的空间有限,和满天雪花纷纷扬扬之间联想不够“切至”。柳絮纷飞在当时的诗文中早已和春日意象联系在一起,引起的联想也是诗意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谢道韫的比喻,不但恰当切至,而且富于诗意的联想;而谢朗的比喻,则是比较粗糙的。

比喻的“切至”与否,不能仅仅从比喻本身看,还要从作家主体来看,和作者追求的风格有关。谢道韫的比喻之所以好,还因为和她的女性身份相“切至”,如果换成一个关西大汉,这样的比喻就可能不够“切至”。有古代咏雪诗日:“战罢玉龙三百万,残麟败甲满天飞”,就含着男性雄浑气质的联想,读者从这个比喻中可能感受到叱咤风云的将军气度。

比喻的暗示和联想的精致性,还与形式和风格不可分割。“未若柳絮因风起”,是七言的古诗(不讲平仄),由于诗的比喻,充满了雅致高贵的风格。这并不是唯一的写法。同样是写雪,李白的“燕山雪花大如席”(《北风行》)就是另一种豪迈风格了。李白的豪迈与他对雪花的夸张修辞有关。如此大幅度的夸张,似乎有点离谱,故鲁迅为之辩护曰:

鲁迅的这个解释,仅仅从客观对象的特点来看问题,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却把问题简单化了。其实,全面看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本体与喻体的客体特征有相似性,鲁迅说的正是这个意思,因为是在北国燕山,雪花特别大;但是,特征的相似性又很丰富,有时,北方的雪花并不仅仅是雪片之大,如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就以雪片之多,铺天盖地之美取胜。为什么有不同的选择呢?

第二,就是主体特征,也就是情感的、风格的选择和同化。当然,也有人为“撒盐空中”辩解说,谢朗比喻的是“米雪”,更像某种粒状的小雪。然而,诗的意象是物象特征与情感特征的统一,在诗中情感是绝对自由的,物象可随情感特征而发生无穷的变异。诗中的意象并不单纯以逼真的物象取胜,拘泥于物象,忽略了情感对于物象的主导作用,就人不了诗之门。王国维总结中国古典诗话词话各种说法得出一个著名的论断:“一切景语皆情语”。说的是一切比喻皆由情感的特征同化,不符合事物的形态,甚至其性质和功能发生“变异”,却可能更富于诗意。在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达到“欲与天公试比高”的程度,若拘泥于物象吹求,就不可能感受到其气魄了。

第三,情感还受另一个维度的约束,那就是文学形式。“燕山雪花大如席”之所以精彩,还因为它是诗。诗的虚拟性,决定了它的想象要自由得多。如果是写游记性质的散文,说站在轩辕台上看到雪花一片一片像席子一样落下来,那就可能成为鲁迅所担忧的“笑话”了。

第四,诗意的情趣并不是文学唯一的旨归,除情趣以外,笑话也是有趣味的。这时的比喻,就不是以“切至为贵”,相反,越是不“切至”,越是不伦不类,越有效果,这种效果,叫作幽默。同样是咏雪,有打油诗把雪比作“天公大吐痰”,这固然没有诗意,但有某种不伦不类的怪异感、不和谐感,在一定的上下文中,也可能成为某种带着喜剧性的趣味。如果说,诗意的比喻表现的是情趣的话,而幽默的比喻传达的就是另外一种趣味――谐趣。举一个更为明显的例子,如“这孩子的脸红得像苹果,不过比苹果多了两个酒窝”,这是带着诗意的比喻。如果不追求情趣,而是谐趣,就可以说“这孩子的脸红得像红烧牛肉”,这缺乏诗的情趣,但可能在一定的语境中显得很幽默风趣。这在诗歌中也是一格。相传苏东坡的脸很长而且多须,其妹苏小妹额头相当突出,眼窝深陷,苏东坡以诗非常夸张地强调了妹妹的深眼窝:“数次拭脸深难到,留却汪汪两道泉。”妹妹反过来讥讽哥哥的络腮胡子:“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须内有声传。”哥哥又回过来嘲笑妹妹的额头:“迈出房门将半步,额头已然至庭前。”妹妹又戏谑性地嘲笑哥哥的长脸:“去年一滴相思泪,今朝方流到腮边。”虽然是极度夸张双方长相的某一特点,甚至达到怪诞化的程度,却没有丑化,至多是让人感到可笑,这样的谐趣就是幽默感。

第五,诗歌的比喻还有既不是情趣,也不是谐趣的,叫作“智趣”。最有名的例子是朱熹的《观书有感》:

整首诗都是一个暗喻,把自己的心灵比作水田,为什么永远清净如镜地照出天光云影呢?因为有源头活水,联系到诗的题目“观书”,说明读书就是活水。这样的诗在说明一个道理,其趣味既不是抒情的情趣,也不是幽默的谐趣,而是智慧的“智趣”。

什么问题都不能简单化,简单化就是思考线性化,线性化就是把系统的、多层次的环节,完全掩盖起来,只以一个原因直接阐释一个结果。比喻的内在结构也一样有相当系统丰富的层次,细究下去还有近取譬、远取譬,还有抽象的喻体和具体的喻体等讲究。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就是鲁迅也未能免俗,把客体的特征作为唯一的解释。

我想,鲁迅的失误,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提出问题是从一般修辞学的角度,而不是从诗的角度。如果从诗的角度,柳絮因风,撒盐空中,就不仅仅是修辞的问题。修辞本身不能决定自己的价值,要看传达情志起了什么作用,而什么样的作用又要看运用了什么样的文学形式。同样的比喻,在不同的文学形式效果是不同的。

在语文教学和研究中,常满足于把丰富多彩诗歌比喻的精妙,仅仅归结为比喻,最多是区分为明喻、暗喻等。这样的归类充其量不过是把各不相同的情感和语言表现,纳入几个有限的、干巴的模式中,遮蔽了其独特的、不可重复的创造。

第二篇:古典诗歌中的比喻

古典诗歌中的比喻——《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之十

亚里斯多德, 修辞手法, 古希腊, 生命力, 哲学家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比喻——《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之十

陈友冰

什么是比喻?朱熹说是“以此物喻彼物也”(《诗集传》),俗话说就是打比方。作家在描写事物和说明道理时,用同它相似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这种辞格就叫做比喻。

比喻是一种最古老又富有生命力的修辞手法,。人们表达感情、说明道理、写人状物、述事描景、传形传神、绘声绘色,皆离不开比喻,堪为辞格之首。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甚至说“比喻是天才的标志”。

一、比喻的作用

比喻可以用来写景、抒情、寓理和刻划人物,即喻情、喻事、喻人、喻理。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使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可感

例如“愁”是一种抽象的人的心理,在诗词中,诗人使用多种比喻使这种抽象的情绪变得具体可感,如在李白的诗中“愁”有长度:“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一水牵愁万里长”(《横江词》);在陆游诗中不但有长度:“十丈愁城要解围”(《山园》),还有体积:“闲愁万斛酒不敌”(《草书歌》);甚至还有范围:“世言九州外,复有大九州。此言果不虚,仅可容吾愁”(《江楼吹笛饮酒大醉作》);在李清照词中“愁”还可以到处移动:“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在李煜词中,愁像春天的春天江水那样滚滚东去、不可遏止:“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又像是春天的青草到处蔓延:“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清平乐》);贺铸《青玉案》则用五种形象化的事物烟、草、风、絮、雨来显示闲愁的繁多、浓重、绵延不绝:“试问闲愁都儿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形成一种复合比喻。

再如音乐,是种作用于听觉的声音,不可视也不可触,但如何让它可视可可感、可触可摸,白居易的《琵琶行》通过比喻做到了这一点。诗人用“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来形容音乐轻音和重音的交错弹奏,就不只是听觉,也有视觉;用“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形容乐境中流畅和冷涩两种境界,不止是听觉,也有触觉。再如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其中夸张李凭弹奏箜篌的感人力量几乎都是采用视觉,如“空山凝云颓不流”、“湘娥啼竹素女愁”,“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等。这中间又夹入触觉、想象和夸张。韩愈的《听颖师弹琴》也是如此,不止有大量的听觉比喻,也有视觉和触觉,如开篇的一连串比喻就是听觉和视觉的结合:“呢呢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銮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2、使具体的形象的变得优美动人

如咏雪,唐朝张打油有首打油诗:“江上一笼统,井上一窟窿。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诗颇有幽默感,不愧称为“张打油”,此诗的比喻虽然准确,但形象却不够优美,而优美则是比喻的一个要素,例如我们形容夫妻恩爱、朝夕相伴,可将他们比喻成鸳鸯鸟,连理枝,从未有人将他们比喻成血吸虫,因为其形象丑陋又有害人体,但如仅从准确性来说,血吸虫倒是雌雄同体,从不分离的。《世说新语·言语》记载这么一个故事:“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似’;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这位得到谢安称赞的兄女即是著名才女谢道蕴。比起谢朗(小名胡儿)的比喻“盐撒空中”,谢道蕴的“柳絮因风起”确实高明得多。试想一下,无数盐粒从空中落下,会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受?而柳絮迎风起舞,则妙曼而美好。岑参的《白雪歌》形容飞雪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徐陵“三晨喜盈尺,六出儛崇花”,骆宾王《咏雪》:“龙云玉叶上,鹤雪瑞花新”,吴均《咏雪》:“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卢梅坡“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吕本中“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艳”,张元“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等,这些关于“雪”的比喻除了准确外,或是优美,或是雄奇,都给人美的享受。

3、使情感抒发更加充沛、更加感人

诗歌最重要的特征是抒情,没有抒情就没有诗歌,叙事诗也不例外,因此,对诗中吟咏的事物必须动之以情,运用比喻就是使诗歌富有抒情性的手法之一。如贺铸的词《半死桐》: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这是一首悼之词,表现作者对亡妻赵氏的深挚追怀,以情思缠绵,婉转工丽见长。词中通过旧地重游抒发感情,追念了作者与亡妻长期同甘共苦的生活中培育出来的深厚爱情。出语沉痛,情真意切,哀怨凄婉,动人肺腑。词中除了上片起首二句用赋体直抒胸臆外,多用比喻,比喻使其哀怨思念之情更加凄婉、更加深沉。首先,词牌《半死桐》就是个极为准确形象的比喻。唐代李峤《天官崔侍郎夫人吴氏挽歌》中有“琴哀半死桐”之句,贺铸引来比喻丧偶后失去了自己的另一半,就像梧桐半死一样。李商隐《石城》诗:“鸳鸯两白头”,贺铸又引来改写成“头白鸳鸯失伴飞”,与“梧桐半死清霜后”形成精妙的对偶比喻句式。它比起李峤和李商隐的诗句,不仅形成工整的对句,形式更为精美,由于由单比变成复合比,情感上也更为哀怨、动情。紧接着的“原上草,露初晞”化用汉乐府丧歌《薤露》篇中的“薤上露,何易晞”,与“梧桐半死清霜后”两句共同构成“博喻”,由对亡妻的悼念进入人生苦短又“去日苦多”的更为深沉的悲哀。从中不仅再一次感到贺铸深厚的文学修养、化用前人成句的功力,也看到词人运用比喻的极为高明技巧。

比贺铸稍后的吴文英有首《风入松》,其上阙也是多用比喻: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四明(今浙江宁波市)人。其词典雅谐畅、含蓄委婉,能于工丽的周邦彦与清空的姜夔之外,别开生面,自成一格,很得力于比喻手法的运用。吴文英一辈子没有做过什么官,却也算不上隐士,以江湖游士身份辗转依附于官僚权贵之门,生活来源倒不匮乏。吴文英年轻时在杭州与一女子相恋,度过一段极为浪漫的生活。在词人离开杭州的十多年间,曾多次回忆这段恋情,也都是用柳、雨、荷、孤燕作喻:“泪香沾湿孤山雨,瘦腰折损六桥丝”(《昼锦堂》),“西湖断桥路,想系马垂杨,依旧欹斜。葵麦迷烟处,问离巢孤燕,飞向谁家”(《忆旧游》)。十多年后,词人后再次赴杭,闻女子已死,词人悲痛异常,写下《青玉案》亲自祭悼,词的开头也是以柳作喻:“短亭芳草长亭柳,记桃叶,烟江口”。在这首《风入松》中,诗人除了环境的渲染和气氛的烘托外,也多用暗喻,如“愁草瘗花铭”即是以花喻人,以“瘗花”暗喻美人已逝,以“愁草瘗花铭”来暗喻对昔日情人的追悼。追忆昔日,那楼前小道上的履痕足印,花前柳下的笑语轻声,携手分离处的黯然神伤,都勾起词人难以消除的隐痛,“一丝柳,一寸柔情”这个贴切的暗寓使这种伤痛更加形象、更加感人。

在中国古代词人中,用比喻来抒情并取得出色成功的例子相当多,如秦观“柔情似水,佳期如梦”,“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如愁”;李煜“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晏几道“落花人独立,微雨双燕飞”,“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周邦彦“并刀如水,吴盐胜雪”,“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钗钿坠处遗香泽”,黄庭坚“月仄金盆坠水,雁回醉墨书空”,“一杯春露莫留残,与郎扶玉山”等等。

4、使诗中的人生哲理含蕴更为丰厚、更为深沉

古文中的比喻与古诗中的比喻,有所不同。说理性散文中的比喻,只是用来说明道理。在说理性散文中,只要是能说明道理,可以用不同的比喻,而且比喻本身并不是道理,如买椟还珠、刻舟求剑、郑人买履等。诗歌则不同,诗的比喻往往成为诗的形象一部分,那种通过比喻来阐释哲理的成为哲理诗或诗中蕴藏的理趣。这种寓意就在形象之中,而不是到形象外去寻找,如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知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此诗是慨叹人生的不可知性,也夹杂着生命短促、世事苍黄、物是人非的叹喟,充满一种迷茫不可预测的哲学思辨。起因于有次苏轼和其弟苏辙(子由)路经渑池,由于马死了,两人只好骑着跛驴到僧寺去寄宿。兴会所至,在寺庙的一堵墙壁上题下了一首诗。这一次苏东坡故地重游,当初接待他们的老僧却早已死去,只存一座灵骨塔,当年兄弟俩题诗的那堵墙壁也塌坏了。看到物非人也非,东坡百感交集写了这首诗。比喻在这首诗中起了贯穿全篇的关键作用。在苏轼看来,人生在世犹如飞鸿,充满了不可知性,人生踪迹就像鸿雁在飞行过程中偶然在一块雪地上留下了爪印。待鸿飞雪化后,一切又都不复存在了。然而,它毕竟飞过了,飞鸿踏雪的轻盈,不计何处的洒脱,惊鸿一瞥的浪漫,还有那翩然来兮的无悔,飘然归去的无迹,这就是苏轼理解的最优美人生态度!

苏轼还有首题画诗《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其一》,其中对“神似”的内涵作了进一步的阐释: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苏轼在阐释的过程中也运用了明喻,指出“形似”的见解就像个孩子一样非常幼稚。诗歌和绘画一样,都要讲究“神似”,讲究本质的真实而不是外表的相似。这个明喻,既让读者形象地看清形似论者的浮浅,也可看出苏轼为人的率直认真。苏轼诗歌中曾多出使用比喻来阐明哲理,如《题西林壁》中诗人用“横看成岭侧成峰”这个比喻来阐明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在《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视雷雨每大雷电但闻云中如婴儿声殊不闻雷震也》中,又用“山头只作婴儿看,无限人间失箸人”来说明同样的道理。在《慈湖夹阻风》中,用“且并水村欹侧过,人间何处不巉岩”来感叹世道的艰难和人心的险恶。在《法华寺横翠阁》中,用“雕栏能得几时好,不独凭栏人易老。百年兴废更堪哀,悬知草莽化池台”,来阐释江山易代、人生苦短的人生领悟。

元代是一个落后生产力统治先进文明社会的畸形时代,元蒙统治者注重有实际技能的工匠而轻贱上层建筑的文人,有所谓“八娼、九儒、十丐”之说,儒者的地位甚至不如娼妓。所以,元代汉族士大夫沦落到社会下层,与歌舞娼妓为伍,这种地位上的巨大反差引起心理上的失落和反抗:一方面他们流浪江湖,与统治者不合作,另一方面,又用历代圣贤的遭遇来自我排解、自我安慰,从而产生许多看透世情、逃离是非的小令作品,如关汉卿的《南吕·四块玉·闲适》:“意马收,心猿锁,跳出红尘恶**。槐阴午梦谁惊破!离了名利场,钻进安乐窝,闲快活”;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中[离亭宴煞]一段:“蛩吟一觉才宁贴,鸡鸣万事无休歇。争名利何年是彻。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闹穰穰蝇争血。裴公绿野堂,陶令白莲社。爱秋来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人生有限杯,几个重阳节。嘱咐俺顽童记者:便北海探吾来,道东篱醉了也”;乔吉《双调卖花声·悟世》云:“肝肠百炼炉间铁,富贵三更枕上蝶,功名两字酒中蛇。尖风薄雪,残杯冷炙,掩清灯竹篱茅舍”。皆表达这些士大夫对功名富贵和世道人情的参透以及坚决不同流合污的志向。诗中以多种事物作博喻,寓理于事,理藏事中。

二、比喻的分类

我国文学批评史上,最早对比喻进行分类研究是宋代的陈毅,他在《文则》中把将比喻方式分为十种:明喻、隐喻、类喻、话喻、对喻、博喻、简喻、详喻、引喻、虚喻。这种分类过于繁复,现在一般只分为:明喻、隐喻(暗喻)、借喻(曲喻)和博喻等几种。另外,有的学者又从比拟对象上进行划分,分为“以人喻人”、“以物喻物”、“以人喻物”和“以物喻人”四类。

(一)从比喻方式划分

1、明喻

就是被比的事物和用来作比的事物都出现,并用比喻词连接起来。常用的比喻词有“象”、“好比”、“似”、“如”、“同”、“仿佛”等。如《卫风·硕人》篇形容一位美女:“手如柔芙,肤如凝脂,颈如蝤蛴,齿如瓠犀。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使用的就是明喻。

中国古典诗词中,使用明喻的诗词很多,如:“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雯》),“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李白《横江词》),“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秦观《浣溪纱》),“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赵嘏《江楼感旧》),“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岑参《暮秋山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李白《行路难》),“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等。

2、隐喻

隐喻又称“暗喻”,它和明喻不同:明喻是用“象”、“似”、“如”、“同”等副词作为喻体和本体之间的关联,而暗喻则无此关联词,虽打比方却不明说。如《孔雀东南飞》中“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其中前两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以“磐石”和“蒲苇”作比,喻体和比喻词之间无副词“象”、“似”、“如”等关联,因此是隐喻;第三句“蒲苇纫如丝”则是明喻。

中国古典诗词中,使用隐喻的诗词也很多,如:“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洛阳亲友若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李白《赠韦侍御黄活裳二首》),“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元月廿七日望湖楼醉书》),“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东方虬《春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青玉案》),“山河破碎风吹絮,身世飘零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乌夜啼》),“我是蒸不烂、煮不熟、锤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等。

3、借喻

又称曲喻。借喻是一种比隐喻还要隐曲的比喻,根本不露比喻痕迹,不仅喻体与本体之间没有“象”、“似”、“如”、“同”等副词作为喻体和本体之间的关联,甚至本体都不出现。魏庆之在《诗人玉屑》中将此称为“象外句”,特点是“比物以意,而不指言一物”,并举诗僧无可的诗句为例:“无可上人诗曰:‘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是落叶比雨声也。又曰:‘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是微阳比远烧也”。苏轼《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中云:“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空未要奇。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蜇龙知”名为写松,实喻王复的品格,这就是借喻。孟郊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亦是借喻,用春日的阳光沐浴小草借喻母亲哺育孩子成长。

中国古典诗人常使用借喻来突出自己的情感或突显主题,如明代于谦《咏煤炭》:“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石灰吟》:“千鎚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俱是借喻,用煤炭为了苍生的饱暖而不辞辛劳;《石灰吟》更是表白自己为了清白操守而不惜粉身碎骨。再如“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温泉水滑洗凝脂”(白居易《长恨歌》);“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辛弃疾《鹧鸪天》);“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代人赋》),“雕栏能得几时好,不独凭栏人易老。百年兴废更堪哀,悬知草莽化池台”(苏轼《法华寺横翠阁》);“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李纲《病牛》);“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志见示》),“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淘沙》;“野菊荒苔各铸钱,金黄铜绿两争妍。夭公支与穷诗客,只买清愁不买田”(杨万里《戏笔》);“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等。

4、博喻

即是用多个喻体反复设喻来说明同一个本体。

博喻又分为两类:一类是用多种比喻来形容一个事物的某个方面,如苏轼的《百步洪》,形容洪水往下奔泻的那一段就使用多个喻体:“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四句中连用七种形象来比喻水流之急。再如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折扬》、《黄华》合流俗,晋君听琴枉《清角》。《巴人》谁肯和《阳春》?楚地犹来贱奇璞”,亦用五种乐曲和荆山之玉典故对王十二的曲高和寡、无人理解表示同情;另一类是用多种比喻来说明一件事物的各个方面,这在描叙音乐的诗篇中经常见到,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水泉冷涩弦凝绝,奴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情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漪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诗人使用“急雨”来比喻琵琶弹奏中的重弹,用“私语”比喻琵琶弹奏中的轻弹,用“大珠小珠落玉盘”来比喻弹奏中重弹和轻弹的交错使用,用“间关莺语花底滑”来比喻乐曲中流畅的境界,用“幽咽泉流水下难”来比喻乐曲中滞涩的境界等,这就是用多种比喻来形容琵琶弹奏时的各个方面。又如韩愈《听颖师弹琴》:“呢呢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銮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用“呢呢儿女语,恩怨相尔汝”比喻低沉缠绵的乐境;用“划然銮轩昂,勇士赴敌场”比喻慷慨激昂的琴声;用“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比喻琴声的悠扬;用“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比喻乐调中出现主旋律。另外,像李颀的《听万安善吹筚篥歌》:“枯桑老柏寒飕飗,九雏鸣凤乱啾啾。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听董大弹胡笳兼寄语房给事》:“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长风吹林雨堕瓦。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元稹《琵琶歌》:“冰泉呜咽流莺涩。因兹弹作雨霖铃,风雨萧条鬼神泣„„月寒一声深殿磬,骤弹曲破音繁并。百万金铃旋玉盘„„猿鸣雪岫来三峡,鹤唳晴空闻九霄。逡巡弹得六幺彻,霜刀破竹无残节。幽关鸦轧胡雁悲,断弦砉騞层冰裂”;李绅《悲善才》:“花翻凤啸天上来,裴回满殿飞春雪。抽弦度曲新声发,金铃玉珮相瑳切。流莺子母飞上林,仙鹤雌雄唳明月„„寒泉注射陇水开,胡雁翻飞向天没”等也是用博喻来比附各种乐境。

至于其它内容的诗作,如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韩信羞将绛灌比,弥衡耻逐屠沽儿。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君不见裴尚书,土坟三尺蒿棘居”也是博喻。前两个比喻是激励王十二保持操守,不要等同世俗小人去追名逐利;后两个比喻是说即使是圣贤也将是黄土一抔,要王十二将功名看淡些。

5、复合比喻

有时候,诗句里同时出现几种比喻,例如上面所举的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总体是是博喻,但其中“大弦嘈嘴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则又是明喻,“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又是隐喻。这就叫做复合比喻。中国古典诗词中这类复合比很多,如《孔雀东南飞》中“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几句,前二句是暗喻,后二句则是借喻。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是借喻,其中“肝胆皆冰雪”又是隐喻。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总体上是借喻,其中“恨君不似江楼月”和“恨君却似江楼月”则是明喻。王观《卜算子》:“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总体上是借喻,其中“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又是隐喻。

(二)从比拟的对象上划分

1、以人喻人

如上面提及的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其中用“韩信”、“弥衡”、“李北海”、“裴尚书”这些历史人物来比喻王十二,或是激励其保持操守,或是要他将功名看淡些。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以六朝何逊爱梅来比喻自己对梅花的喜爱;《春日忆李白》:“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称赞李白的诗歌像庾信那样清新,像鲍照那样俊逸;黄庭坚《戏呈孔毅父》:“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方兄有绝交书”,上句以相者称赞班超“燕领虎颈,飞而食肉,此万里侯相也”来挖苦孔毅父,下句以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借指孔毅父与钱财无缘;白居易《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上句以陶渊明作喻,暗示两人可在此隐居;下句用借南朝陆慧和张融比,表示愿与元八卜邻之意。皆是以古人借喻。李商隐《安定城楼》:“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上句以汉代贾谊的《治安策》借喻自己对国事的关切,下句以汉末的王粲避乱荆州借喻自己漂泊在外。

2、以物喻物

如杜牧《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以水喻夜晚的寒意;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以火喻春天的红花,以蓝色染料喻春天的江水;乐府古辞《孟珠》:“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以青碧的水比喻春草;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用彩绢“绮”形容晚霞,用素绢“练”形容江水;贺知章《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以剪刀的精于剪裁比喻新发柳叶的新巧;李白《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以席片夸张比喻北方雪花之大;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春天开放的白色的梨花来比喻西北边塞八月的飞雪;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用“青罗带”形容江水的澄碧,用“碧玉簪”形容山色的青翠;苏轼《元月廿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用“翻墨”形容黑云翻滚,用“跳珠”形容大颗雨点溅在船面时的情形;韩愈《听颖师弹琴》:“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用“浮云”在天空浮动,“柳絮”随风飘舞来形容颖师弹琴时悠扬的乐境;李颀《听万安善吹筚篥歌》:“枯桑老柏寒飕飗,九雏鸣凤乱啾啾。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用“枯桑老柏”比喻冷涩的乐境,用“九雏鸣凤”相容清越之声纷纷出现,用“龙吟虎啸”形容高亢宏亮的重弹,用“万籁百泉”形容乐音天然清寂;《听董大弹胡笳兼寄语房给事》:“长风吹林雨堕瓦。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用“长风吹林雨堕瓦”形容快弹、重弹,用“迸泉飒飒飞木末”形容乐音的清冷和突然爆发力,用“野鹿呦呦走堂下”形容乐音的悠长浑厚;元稹《琵琶歌》:“冰泉呜咽流莺涩。因兹弹作雨霖铃,风雨萧条鬼神泣”“霜刀破竹无残节。幽关鸦轧胡雁悲,断弦砉騞层冰裂”,用“冰泉呜咽流莺涩”形容冷涩的乐境,用“霜刀破竹无残节”形容流畅的乐境,用“幽关鸦轧胡雁悲”形容断断续续的悲哀的乐调,用“断弦砉騞层冰裂”形容乐章间歇后突然的爆发力;李绅《悲善才》:“花翻凤啸天上来,裴回满殿飞春雪。抽弦度曲新声发,金铃玉珮相瑳切。流莺子母飞上林,仙鹤雌雄唳明月”、“寒泉注射陇水开,胡雁翻飞向天没”,用“花翻凤啸”形容节奏的多变和清越,用“金铃玉珮相瑳切”形容轻重音的和鸣,用“寒泉注射陇水开”形容由冷涩转入开朗乐境,用“胡雁翻飞向天没”形容乐调的起伏顿宕和悠远。

3、以人喻物

如曾几《三衢道中》:“山似故人堪对饮,花如遗恨不重开”;姚合《和郑相演杨尚书蜀中唱和》:“江同渭滨远,山似傅岩高”;柳宗元《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刺史》:“岭树重障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岑参《暮秋山行》:“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急雨”来比喻琵琶弹奏中的重弹,用“私语”比喻琵琶弹奏中的轻弹,用“大珠小珠落玉盘”来比喻弹奏中重弹和轻弹的交错使用;韩愈《听颖师弹琴》:“呢呢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銮轩昂,勇士赴敌场”,用“呢呢儿女语,恩怨相尔汝”比喻低沉缠绵的乐境;用“划然銮轩昂,勇士赴敌场”比喻慷慨激昂的琴声,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兼寄语房给事》:“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形容乐曲的悲哀伤感。苏轼诗中以人喻物的例子很多,而且别开生面、奇特生新,如《和钱安道寄惠建茶》:“纵复苦硬终可录,汲黯少戆宽饶猛”、“其间绝品岂不佳,张禹纵贤非骨鲠”,用汉代的名臣汲黯的憨直和盖宽饶的刚猛来比喻惠建茶的苦硬之气味,再用东汉太尉张禹不失为贤相但又苟且保位的人生批评此茶的美中不足;又在《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烙新茶》中,又将新茶比作美人:“仙山灵草湿行云,洗温香肌粉末匀„„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以上以人的性格和品行来比喻茶品,真让人匪夷所思。另外,他形容青山是“青山偃蹇如高人,常时不肯入官府”(《越州张中舍寿乐堂》);将落花比作遗世独立的逸民:“遗英卧逸民”(《次韵陈四雪中赏梅》);梅花像是南方的美女:“殷勤小梅花,仿佛昊姬面”(《梅花》),海棠是位快要睡去的美人:“只恐夜深花睡去,高烧银烛照红妆”(《海棠》);北方飞来的大雁像是北归人:“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惠崇春江晚景》),还有“瘦竹如幽人,幽花如处女”(《书鄂陵王主簿所画折枝》);“西湖真西子”(《次韵刘景文登介亭》)等皆新奇、贴切而生动。

4、以物喻人

如:杜甫《送蔡希鲁都尉还陇右,因寄高三十五书记》:“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用飞鸟急速地飞过比喻蔡希鲁都尉的身手矫健;《饮中八仙歌》:“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前者用“玉树临风”形容崔宗之潇洒的身姿,后者用“长鲸吸百川”夸张左相李适之的狂饮和猛饮;汉乐府《白头吟》:“皑如山上雪,皎如云间月”用山顶白雪和云间之月来比喻自己的高洁和坚贞;刘桢《赠从弟》:“岂不罹霜雪,松柏有本性”用“罹霜雪”的松柏比喻自己高洁不畏强暴的秉性气节;贺铸的词《半死桐》:“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用梧桐半死、鸳鸯失伴比喻自己妻子的亡故,只剩下孤单的自己;于谦《咏煤炭》:“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石灰吟》:“粉骨碎身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俱是借喻,分别用煤炭为了苍生的饱暖而不辞辛劳,表白自己像石灰一样,为了清白操守而不惜粉身碎骨;辛弃疾《鹧鸪天》:“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用城中桃李比喻畏惧金兵的朝廷权贵,用溪头荠菜花比喻民间主战力量;苏轼《蝶恋花·代人赋》“天涯何处无芳草”借此劝喻这位“多情反被无情恼”的少年可以到别处去寻觅知己;李纲《病牛》:“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借喻只要苍生得救,自己不惜卧病老死;刘禹锡《酬乐天咏志见示》:“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比喻虽到老年也有奋发有为;《浪淘沙》:“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比喻经过一番考验陶冶,总会有人知晓,对未来充满信心;郑思肖《画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暗示自己的民族气节;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借以表示自己自甘淡泊、坚持操守;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则是借喻自己为培育新人甘作牺牲等等。

三、比喻的特征

1、比喻具有两面性

所谓比喻的两面性,就是它具有或褒或贬的正反两面,钱锺书将其称为“喻之两柄”(《管锥编·周易正义·归妹》)。在钱锺书之前,清人吴景旭就将这种两面性称之为“异用”。他举韦应物的两首诗“心同野鹤与尘远,诗似冰壶见底清”(《赠王侍御》)和“冰壶见底未为清,少年如玉有诗名”(《杂言送黎六郎》)为例,两诗中都以“冰壶”作喻体,但在前一首诗中是褒义,赞美王侍御为人的“清纯”;在后一首中则是贬义,是“不清”。诗人用此来拔高这位少年,称赞这位黎六郎冰清玉洁,胜过玉冰壶。

具体论来,这种两面性也有两种表现:一是用一个喻体来表现不同对象的巨大反差,如上述的韦应物两首诗就是如此。再如李白《志公画赞》:“水中之月,了不可取”,黄庭坚《沁园春》:“镜里拈花,水中捉月,觑得无由得近伊”。前者是用来比拟这位高僧高山仰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后者是看着摸不着,心痒之词。再如“秤”这个喻体,有时用来比喻为人没有私心,处事待人,各如其分,公平允当,这是褒义,如诸葛亮《与人书》:“吾心如秤,不能为人作轻重”;另一种是说“秤”见物就有轻重,有失公正,如人之趋炎附势,所谓“花因时而盛衰,秤视物为低昂”(周亮功《花影》)。

另一种是用一个喻体来表现同一对象前后的巨大反差。如屈原的《离骚》,前面说的是“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芷与秋兰都是香草、香花,用来比喻品德的高尚,这是褒义。但是后面变了:“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兰芷”不香了,“荃蕙”变坏了。随着环境的变化,世事的变迁,人也变了,这是贬意。曹植《赠徐干》:“圆景光未满,众星灿以繁。志士营世业,小人亦不闲”。诗人以明月(圆景)比喻志士,以众星比喻小人。“众星”在此是贬意;“众星灿以繁不识阳关路春事已烂漫”,这里的“众星”则是褒义。

2、比喻具有多义性

比喻不但具有两面性,也具有多义性。所谓多义性是指作为一个喻体,可以有多种内涵,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或角度作比。如以“月”为例:有以圆喻月的,如“圆似三秋皓月轮”(王禹偁《龙凤茶》),“特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苏轼《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有以镜喻月的,如李白“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荆门送别》);以盘喻月的,如“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还有以月喻目:“看书眼如月”(苏轼《吊李台卿》);以月喻女性:“微月生西海,幽阳始代升”(陈子昂《盛遇》),此处的月隐指武则天。另外古人常用“月眼”、“月面”喻人,前者取月之明,如“容光照人”;后者取月之圆,如“圆姿替月”等。也有以月喻时光:“明明千秋,如月在水”(李白《漂阳濑水贞义女碑铭》)等,这就是月这个喻体的多义性。任何事物,非止一性一能,所以在事物比喻的运用上,就不限于一功一效,这就是喻体多义性产生的原因。如“柳”,白居易取其柳叶之细长的特征来比喻美人的眉毛:“芙蓉如面柳如眉”(《长恨歌》);李商隐则取其纤细婉曲来形容女人之眉:“柳眉空吐效颦叶,榆荚还飞买笑钱”(《和人题真娘墓》)。庾信则取柳枝的纤细款摆来比喻女人腰肢的纤细柔软:“上林柳腰细,新丰酒径多”《和人日晚景宴昆明池》)。韩偓也是如此:“药诀棋经思致论,柳腰莲脸本忘情”(《频访卢秀才》)。刘义庆则取柳逢春而发、朝气蓬勃来形容王恭的精神状态:“濯濯如春月之柳”(《世说新语》)。顾恺之则以柳先吐芽报春,又先落叶报秋,来喻人之早衰:“蒲柳常质,望秋先零”(《晋书·顾恺之传》)等等。

3、比喻要求新鲜、贴切

这是比喻能否取得成功的两大要素,对于比喻运用的成功至关重要,缺一不可。在中国古典诗人中,前面已谈到,苏轼是其中做得非常成功的一位。他的比喻既出人意外,又贴切合情,新鲜而贴切。例如品茶之类诗作,前人述备矣。但苏轼的品茶诗确能独辟蹊径,让人拍案叫绝。在《和钱安道寄惠建茶》中诗人用古代的将相作喻:

雪花雨脚何足道,啜过始知真味永。纵复苦硬终可录,汲黯少戆宽饶猛。草茶无赖空有名,高者妖邪次顽懭。体轻虽复强浮泛,性滞偏工呕酸冷。其间绝品岂不佳,张禹纵贤非骨鲠。

诗中提到的汲黯为汉武帝时主爵都尉,为人正直无私,不知畏避,曾当面顶撞汉武帝,被武帝称为“甚矣,汲黯之戆也”!盖宽饶,汉宣帝是司隶校尉,为人性格刚直、不畏权贵,许多皇亲国戚被他抓捕和弹劾。张禹,东汉和帝时官至太傅,录尚书事。为人敦厚节俭,关心民生。但在邓太后临朝后,为保禄位,不敢有所作为。诗人认为:用“雪花”、“雨脚”之类自然物来以物比物,形容惠建茶之美,这不足道。必须用汲黯的憨直和盖宽饶的刚猛来比喻惠建茶的苦硬之气味,再用张禹不失为贤相但又苟且保位的人生批评此茶的美中不足。用上述历史人物的得失品评来比喻茶质、茶性,确实是发人之所未发,新颖又贴切,清人纪晓岚评曰“将人比物,脱尽用事之痕,开后人多少法门”(《阅微草堂笔记》)。

苏轼不但用历代将相喻茶,还将茶比作美人:

仙山灵草湿行云,洗温香肌粉末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烙新茶》

苏轼还用咏茶品茶来张扬正气、抨击时政、贬责小人,将日常生活引入政治范畴。将小事写大,这是苏轼常用之法,其中大量通过新颖贴切比喻,如上面说到的《和钱安道寄惠建茶》,借茶味而褒扬“戆”、“猛”之士,贬斥“妖”、“顽”之辈,嬉笑怒驾,皆成妙句。诗最后云:“收藏爱恒待佳客,不敢包裹钻权幸。此诗有味君勿传,空使时人怒生瘿”,更是对以好茶钻营权门小人的讥讽。

在《荔枝叹》更是直接指了贵族官僚借贡新茶向皇上争新买宠:“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并直言:“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充分表现他同情茶农,抨击苛征重敛。其中用“尤物”喻茶,以“武夷溪边粟粒芽”比喻武夷山的名茶小龙团,皆新颖而贴切。苏轼有时还借咏茶来抒发人生感慨,其实也是他自己人生经历的写照。《寄周安孺茶》这首长达120句,是苏诗中第一长篇,正是咏茶之作。诗篇先是记述了宋以前的茶文化历史,继而边咏边叹:名茶能给人充分的享受却不免悲叹名茶辱没:“团风与葵花,式砆杂鱼目”,“未数日注卑,定知双井辱”。实际上是自己人生遭遇的叹喟!

当然,将比喻运用的新鲜贴切,在中国古代诗人中并不只有苏轼,诗人很多,诗例也很多。例如比喻一般是将抽象的不可捉摸的事物,通过比喻变得具体可感,但有的也反过来,以抽象、模糊、陌生物作喻体,显得新颖别致,如“自在飞花轻若梦,无边幽雨细如愁”(秦观《浣溪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一般用花比喻女子,刘禹锡却用来比喻男人:“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竹枝词》之九);又如《邶风·柏舟》,连用两个否定副词“匪”:“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以此来表示“我心”之坚贞不渝;《小雅·斯干》中,连用“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四个比喻来刻划建筑物线条的整齐划一;《魏风·硕鼠》中,三节中连用“硕鼠”开头:“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硕鼠硕鼠,无食我麦”,“硕鼠硕鼠,无食我苗”。皆是副词连用或实词重叠,但并不觉得啰嗦,反而觉得新颖别致。白居易的《女道士诗》“姑山半峰雪,瑶水一枝莲”,以花来比美女,这是常态;苏轼却倒过来,用美女来比喻名花:“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海棠》)。刘因的《饮山亭雨后》云:“山如翠浪经雨涨,开轩似坐扁舟上”,其比喻又何其新鲜贴切!

第三篇:毕业论文 浅谈古典诗歌的欣赏

函授站点: 函授专业: 学员姓名: 学员学号:

谈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和意境

【内容摘要】:诗歌在中国文学历史的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诗歌讲究语言的凝练,讲究诗言志,同时又具有高度的个性化,感受诗歌的语言,理解诗歌的意境,是欣赏诗歌的关键之所在,诗经、楚词、乐府民歌,从魏晋诗歌到唐诗、宋词、元曲一脉相承而又风格各异的诗歌灿若星河,熠熠生辉。这些作品积淀着智慧的结晶,映射着理性的光辉,凝聚着丰富的情感,蕴含着优美的意象,学会欣赏中国的古典诗歌,对于我们治学修身、陶冶性灵、引导价值取向、提高审美品味,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本文从欣赏诗歌的语言、意境、感受诗言志三方面,结合部分具体的诗歌欣赏实例,【关键词】古典诗歌

欣赏

语言

诗言志

意境

历史以来,中国就是一个诗的国度,如果从《诗经》算起的话,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已经有3000多年,我们中国有着悠久的诗歌发展的历史。正因为有这样一个悠久的传统和历史,也正因为诗歌在社会生活和文学艺术当中占有重要 的地位,所以在长期发展的进程当中,中国古典诗歌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那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作品,那富有民族性精华的古典诗歌,在今天仍然有着无可比拟的美感教育作用,大量的古典诗歌依然被人们所喜爱,这也就是古典诗歌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魅力。

从诗经、楚辞到乐府民歌,从魏晋诗歌到唐诗、元曲、宋词一脉相承而又风格各异的诗歌灿若星河,熠熠生辉。这些作品积淀着智慧的结晶,映射着理性的光辉,凝聚着丰富的情感,蕴含着优美的意象,对于我们治学修身、陶冶性灵、引导价值取向、提高审美品味,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学会欣赏中国的古典诗歌,我们将受益终生。

诗歌最讲究语言的凝练,诗人总是竭力搜寻、精心调遣最恰当的文字来表达尽可能丰富的思想感情。因此欣赏诗歌就要善于咬文嚼字、含英咀华。不但要弄懂字面的意思,更要反复吟咏玩味,探究语言深层的蕴含,从语表深入到语里,辨析言外之意,体会诗人的情感。如《念奴娇 赤壁怀古》的用语十分精练传神,“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短短十三个字,把赤壁惊险雄奇的自然面貌展现了出来。作者用“乱”“穿”突出山峰的高峻;用“惊”“拍”突出江流的澎湃;用“卷”“雪”突出浪涛的翻滚。三句有声有色、雄奇壮美的景色描,很好地为古战场渲染了气势,同时也衬托出英雄人物的雄姿,为古代“风流人物”的出场创造了环境气氛。

如:唐·杜荀鹤的《小松》: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注释:刺头: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直有硬)。该诗是一首咏物言志诗,先要欣赏作者对所咏之物特点的抒情和刻画,找到与“志”的契合点,从而掌握主题。先抓小松的特征,抓一个炼字“刺”,不仅准确勾勒出外形特点,而且把其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勾画了出来。

又如:杜甫《漫兴》:“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第一句中的“糁” 字原是名词,即米饭粒,可是在这里却作动词“抛撒”解。这两句的意思是:米饭粒似的杨花,抛撒在路上,像铺上了一层白毡;小小的荷叶,点在溪面上,象叠起的青钱。还有名词当作形容词的,如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曙”和“春”字都是名词,可是在这里“曙”用来成了形容“云霞”,“春”用来形容“梅柳”。这两句的意思是:云霞和太阳一同从海上升起,像曙光一样。

裴迪的《华子岗》:“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唏。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侵”字写夕阳余辉逐渐消退的过程,写出了诗人在夕阳落下一步步下山的生动情景。“拂”字运用拟人手法,增强了动感,也使人想见山色青翠可爱,柔和多姿。这两个动词写云光山翠对诗人的眷恋不舍之情,正折射出诗人对华子岗的喜爱与留恋。唐朝刘禹锡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在本诗中,“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这是作者用民歌体写的恋歌,双关隐语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从前两句诗意看,大概女方在杨柳飘拂、波平浪静的江边行船,听到岸上爱恋她的青年男子在对她唱歌言情,但传情的含蓄,给女方获得的印象是“道是无情却有情”。

诗歌的语言具有高度的个性化,它比一般语言更含情。它的表达往往是非陈式的,反常化,多用比喻、双关、通感、隐曲、用典、象征等多种方式表达语,使之感到含蓄,朦胧多义。如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一诗,有的认为是描写失意悲哀的爱情诗,有的认为是写政治上的失意,不过一般认为是通过描写爱情来寄托某种政治愿望,这就需要了解作者的生平、政治抱负等。《西洲曲》中“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诗中的“莲”“清”用了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最后一句的意思就是:怜子情如水。又如唐朝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诗歌中的 人物语言:“念”、“悠悠” 再加上主人公的神态:“独”“怆然而涕下”。本诗在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中,通过直抒胸臆的手法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胸怀大志、孤独的怀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形象。可见,诗歌表达的是对封建统治者不能重用贤才的不满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哀;又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整首诗表层写的是神仙世界的美丽,深层其实是要反衬现实世界的丑恶;写自己一心想遨游仙境,正是表现对现实世界的憎恶,不跟权贵同流合污,不事权贵的主旨。这个主旨,像一盏聚光灯,把全诗照亮。再如骆耕野的抒情诗《不满》,诗人写的是,对这也“不满”,对那也“不满”,而其要表达的正是满意,是对祖国的真摯的爱。这种反笔真是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十分难忘。再如辛弃疾的词作,多用典故,我们就必须弄懂典故的来源和含义,这样才能理解诗人的用意所在。

“诗言志”,是诗歌的一种表达形式,诗歌作品在具体的形象背后往往隐藏着诗人寄予其中的寓意。咏物抒怀、托物言志、借古讽今是诗人常用的手法。欣赏古典诗歌,就要联系诗人的遭际和所处的环境,辨析诗词作品中寄托的思想感情。作者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心理体验,有自己与与众不同的创作风格,只有知其人了解其风格,才能对作品进行恰如其分的鉴赏和评价。

一要联系作者。比如杜甫,他生活在唐帝国由盛到衰的时期,是在繁荣的盛世里长大的,又从小受着传统文化的熏陶,政治上,他希望循着科举道路登上卿相的高位,以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但等待他的完全是另外一种命运,他受到当权者的冷遇和排挤,空有满腹才学,却难以施展,如他的《旅夜抒怀》一诗,诗的前半部分描写“旅夜”的情景:“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这两句不是空泛的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景况和情怀:象江岸细草一样的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的寂寞。第三、四句写远景:“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空,正是为了反衬他孤 苦伶仃的形象和颠沛无告的凄零的心情。以乐景写哀情。诗的后半部分是抒怀。

五、六句:“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立意至为含蓄。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得施展。他的休官,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受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也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漂泊、孤寂的根本原因。最后两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平天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这一联想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真是一字一泪,感人至深。可见如果不能了解诗人的生活经历和人生的体验,我们就很难客观地评价和鉴赏诗作,体会诗中所寄予的情感。

二要联系背景。环境造就人,诗人因其所处的环境不同,在他的诗歌中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抒发的感情也就不同。如白居易他是在安史之乱后生长起来的。三十六岁时被擢为翰林学士,在元和九年冬授太子左善大夫。十年六月,首上书请上书急捕刺杀宰相武元衡之贼,宰相恶居易非谏官而先言事,忌之者复污言居易母看花坠井死,而作《赏花》诗,有伤名教,遂贬为江洲司马。他在被贬为江洲司马时写的《琵琶行》,因为诗人与琵琶女有相似的遭遇,因此他才能从琵琶声中听出琵琶女的哀怨,以至泪湿衣衫,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

三要品味风格。诗人所处的时代、生活经历、艺术素养、性格兴趣各不相同,他们的作品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格。比如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刘永的缠绵、苏轼的豪放,学习时就要引导学生比较阅读、对比分析,从中了解他们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

诗歌的语言,在很大的程度上,与诗人灵魂深处闪耀着的思想光芒、诗中的人性之光辉密切相关。没有内涵的诗歌,谈不上语言有多美。就因为诗人闪光的灵性,使诗歌同时具有外在美与内在美。而诗的意象不仅指诗歌中描写的客观事 物,还指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诗人把互不相关的事物,通过联想、想象,象一条线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统一体。

“意境”是诗歌的灵魂。“意”就是指作者的主观感情,“境”是指的是作者所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是由景物构成。“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在意境的创设上,画面或雄浑壮丽,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或幽清明净,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或沉郁孤愁,如“野旷天底树,江清月近人”;或和谐静谧,如“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或开阔苍凉,如“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或高远辽阔,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意境是诗人用诗句带给读者的一种心灵和精神上的感受,意境又是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相互交融而形成的、能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境界,古典诗歌特别关注创造一种美的意境。欣赏优秀的诗歌作品时,要用心感受,进入这种美的意境,唤起自己的审美体验,和诗人的思想情感产生共鸣,获得对宇宙和人生的新的理解和感悟,发挥联想和想象,使人恍若身临其境。如李白的《静夜思》前两句是写景,以地上霜喻月光,十分真切地描写了深秋静夜的寒意萧瑟。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思念故乡的情感。

如杜牧的《泊秦淮》一诗,第一句“烟笼寒水月笼沙”,两个“笼”字就很引人注目。烟、水、月、沙四者,被两个“笼”字和谐的融合在一起,给人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它是那么的柔和幽静,而又隐含着微微浮动流走的意态,笔墨那样清淡,可那迷蒙冷寂的气氛又是那么浓,首句的“水”、“月”和第二句的“夜泊秦淮”是相关联的。它创造出一个很具有特色的环境气氛,给人以强烈的吸引力,造成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这正如平常人们欣赏一幅画的画面和题字的关系,往往是先注目于那精彩的画面(这就犹如“烟笼寒水月笼沙”),然后再去边角的题字(“夜泊秦淮近酒家”)。第二句的前四个字又为第一句的景色点出时间、地点,使之具有个性,更 有典型意义,同时也照应了诗题;后三个字又为下文打开了道路,由于“近酒家”,才引出“商女”、“亡国恨”、“后庭花”,也由此才触动了诗人的情怀。再如范仲淹的《渔家傲》,起句“塞下风来风景异”,点明所写的地点是防御外敌的边塞,时间是秋天。“衡阳燕去无留意”道出了此地的荒凉艰苦,思乡之情隐寓其中。“四面边声连角起”写出了边塞的风声、雨声、人声、马声随着军中的号角而起,形成了一种悲凉的气氛。“长眼落日孤城闭”中的“孤”“闭”道出塞下的萧条景色,也隐隐地透露出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上阕重在写景,下阕重在抒情。“燕然未勒归无计”使用典故,写出了作者和守边将士的烦躁、复杂心情。敌人的威胁未除,还乡之计无从谈起,但将士们还是让思乡服从了御敌,他们想的是“燕然勒功”,表现了将士们的爱国报国的思想情怀。

又如徐志摩最著名的作品《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作品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作者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却在悄无声息中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哄托出了作者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第二至第六节,用披着夕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以及 “梦/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四个叠句,来描写诗人在康河里泛舟寻梦的意境。最后一节则又以三个“悄悄的”与首阙回环对应。这七节诗意境鲜明,富有流动的画面美,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这些画面有的是从视觉上感受的,有的是从触觉上感受的,而作者正是 将自己所感受到的景物用多角度的方式,用一系列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将其描绘出来,便在我们展开了一种动态的、立体的画面。

以下这些名句,更是体现诗歌中意境精华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我的心像晶莹的玉壶的冰一样,样高洁如故。“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李白的《静夜思》前两句是写景,以地上霜喻月光,十分真切地描写了深秋静夜的寒意萧瑟。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思念故乡的情感。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望月思乡异常感伤。“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南唐·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现了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唐·李益《从军北征》)——茫茫沙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李白《忆秦娥》)——西安霸陵桥的两边长满垂柳,而霸陵桥是首都的门户,这里是是送别的地方,在霸陵桥折柳送别特别能表达伤离别的情感。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此句用野草、麦子的繁盛反衬如今的荒凉。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里面这样说:“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古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王国维又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其实真正能够体现一首诗的 意境美的,应当是情和景的有机结合、情和景的密不可分,也就是我们欣赏一首诗,看它怎样写景,看它怎样通过写景来把思想感情融会其中,这是古代诗歌创作意境的一种艺术追求。

我们在欣赏诗歌时,既要整体把握,又要局部品味。即要深刻理解诗歌的语言,又要把握诗歌的意境,不能把完整的一首诗肢解,也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用科学的方法,力求全面准确的理解诗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提高鉴赏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

参考资料

<浅谈古典诗歌的欣赏>,《中华现代教育》中华科学技术出版社P15,2005年第6期

李月荣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谈谈欣赏诗歌的实用方法

江西

李弗不 《悄悄别离的笙箫————重读再别康桥》.

孙玉石 《新讲台学者教授讲析语文名篇》.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第四篇:中国古典诗歌欣赏教案

中国古典诗歌欣赏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平头中学 张琼芳

教学目标:

1、理解“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理论内涵。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声律特点和诵读的要求。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声律特点的把握,学习有感情地吟咏、诵读作品,在古典诗歌音乐美的熏陶中,深刻理解蕴涵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内涵

掌握运用“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理论分析鉴赏诗歌的方法。

教学方法:

讲论结合,析品结合 [讲(概念理解)+读(概念读解)+析(作品分析)+论(作品讨论)+悟(融会贯通)]教学步骤:

一、导入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缺乏诵读的阅读,与作品的对话是沉闷陌生甚至不友好的。诵读令作品所有的内容变得栩栩如生。仿佛是在与作者或作品中的任务侃侃而谈。在这种对谈中,阅读者自己不断改变着自己的精神状态,产生着共鸣。桐城派代表人物刘大櫆教人读诗文要“因声求气”:“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

读而出声,始能体会到诗文的声韵之美,诗文作为审美对象的美感将大大增强。而且,一篇文章的声韵特征往往适应于文章内在的情感特征而呈现出自身的独特性,只有出声朗读,我们才能体会到其中的节奏,由节奏而把握到文中的情感与气韵。一篇文章作为一个阅读对象的内涵才有可能充分地展现出来。

二、解题:

1、因声求气,就是感受诗的节奏,根据声韵的特点,把握诗的精神。

清代桐城派作家刘大櫆提出“因声求气”的说法,“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神气,指作品体现出来的神韵和气势,是作家精神气质和作品的情感内涵高度艺术化的体现。音节,是指长短相间、参差错落的句式和抑扬顿挫、高下缓急的声韵等语言因素。

神气需要借助音节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对诗文音节的揣摩,能够领会到作品的神气,这就是所谓的“因声求气”。

2、吟咏诗韵,就是字词本身所包含的感情,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吟咏,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

三、解“读”

在诵读诗歌的时候,应该从哪些方面加以注意,来达到“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目的,进而促进对诗歌美感的把握、对思想感情的领悟呢?

1、定准基调

基调在音乐作品中是指主要的高低长短配合成组的音,通常用以贯穿作品的全过程。诵读中的基调是根据感情而确定的气息、音色。一般说来:

爱的感情“气徐声柔”; 憎的感情“气足声硬”; 悲的感情“气沉声缓”; 喜的感情“气满声高”; 惧的感情“气提声凝”; 欲的感情“气多声放”; 急的感情“气短声促”; 冷的感情“气少声平”; 怒的感情“气粗声重”; 疑的感情“气细声粘”。

2、展示韵律

诗文的韵律音乐性首先体现在音顿的疏密、音尾的长短、音高的抑扬、音量的强弱几个方面有明显的对比,吟诵时应该有所变化。

一般来说,每个节拍的后一个字遇到平声时,可适当延长,遇到仄声时宜作停顿,可以达到抑扬顿挫的效果。

①疏密对比。

五言诗的节拍:“23、212、221”。如: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白日/依山/尽,黄河从海/流。

七律或七绝一般是四三分,即前面四个字为一顿,后面三个字为一顿。七言诗的节拍:“2221、2212、223”。如: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乱花/渐欲/迷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词曲的诵读,一般比较复杂,但总体上要根据情感的需要来进行节奏的把握,节拍的划分。

五字句中有上122式的。如李清照的《醉花阴》中“有/暗香/盈袖”;

七字句中还有上322式的,如周邦彦《满庭芳》中“不堪听/急管/烦弦”;

八字句中有1223式的,如辛弃疾《木兰花慢》中“正/江涵/秋影/初雁飞”;

九字句中有2223式的,如李煜《虞美人》中“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十字句中有343式的,如李白《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总之,节拍的划分要根据诗歌韵律的特点,更要根据内容和诗意表达的需要来进行,要特别注意不可“读破句”!

②长短对比。

朗读时,每个字声音的长短也表现出朗读者对诗歌的理解;而正确地使用延长音,又能促进对诗意的准确把握。下面是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请按自己的理解,标上延长音: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磐声。

在正常的朗诵或诵读中,长短对比主要体现在停顿或延长的时间长短上。

一般来说,停顿或延长的时间比较长,可以强调字所包含的感情。例如上词中的“悦”“空”,就应该有一定的停顿。

而韵脚一般要相应延长;尤其是结句的末字,其延长音能表现一种余韵。

实战模拟:

下面诗句的节奏或其韵脚的延长音注得有错误的是

a.天门/中断/ 楚江/开„„ b.碧水/东流/至此/回„„

c.两岸/青山/相对/出 „„ d.孤帆/一片/日边/来„„

参考答案:C

③抑扬对比。抑扬对比主要体现在字调高低与平仄的配合显示的音乐性上。

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杨柳满皇都。

整首诗情绪喜悦,音调偏高。

一般来说,语调高,比较激昂、愉悦、开阔;语调低,比较深沉、忧伤、狭窄。

如马致远“断肠人在天涯”,“涯”字是平声字,且开口度大,但却不宜读得高,而宜读得低。

又如,杜甫“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在”“狂”就应该读得比较高。

④轻重对比。语义有主次,便有轻重之别。古人写诗有“吟成五个字,用尽一身心”、“吟成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之说。因此我们在吟诵诗词时,对“断茎须”的画龙点睛之笔,务必加以强调。

在词或语句里念得加重的音叫作重音。重音又可分为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语法重音是句中的主要动词和表性状和程度的状语。逻辑重音是读者随情感的需要突出和强调的词语。诗歌朗读要处理好这两方面的重音。

例如:

李白《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朗读时要处理好如下重音:“破吴归”“尽锦衣”“满春殿”“只今惟有”。“破吴归”“尽锦衣”“满春殿”等重音的处理能极尽勾践踌躇满志、耀武扬威、荒淫逸乐的神态,“只今惟有” 重读且作停顿,再将“鹧鸪飞”慢慢吟出,诗人对盛衰无常的慨叹、人事变迁的思考、在朗读中就能将其慢慢放大,并且清晰地显现出来。

我们在诵读时,对特别能体现情感的字词,要采用重音来突出和强调。

杜牧的《江南春绝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⑤徐疾对比

长句一般比较舒缓,表达的情感比较柔和、沉痛、悲凉;因此,要读得比较缓慢、回旋。

短句一般比较急促,表达的情感比较轻快、愉悦。因此,要读得比较快捷、弹性。

例如,李白“将进酒”,长句短句的参差错落,与作者的情感变化相谐调,就要注意读出徐疾,读出变化。

布置作业:课后阅读“欣赏示例”部分。

第五篇:中国古典诗歌教学模式初探(一)

中国古典诗歌教学模式初探

(一)诗歌是汉文学里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诗歌鉴赏不但能提高中学生的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培养他们良好的文化涵养。但由于中学生文化底蕴薄弱,他们常常难以读懂诗歌的思想内容,在考试中,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一直偏低。尤其是2002年高考的诗歌鉴赏题打破以往客观选择题的命题方式,以主观表述的形式考察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这种命题方式的转变赋予考生更大的发挥空间,也加大了诗歌鉴赏的难度。

面对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面对新的题型和要求,怎样才能让学生在鉴赏中快速读懂诗歌的思想内容,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呢? 诗歌是缘情而作,缘事而发。它要借助特定的物象,运用相应的技巧,来表情达意。鉴赏古典诗歌,首要的是解决“写了什么”,其次才是“怎样写”。“写了什么”其实就是诗歌表达了什么情感思想,而情感思想是借助特定的物象来表达的,或者说,情感思想一定要渗透于特定的物象(意象)上。因此,鉴赏古典诗歌可以将意象分析作为突破口,通过意象类属,快速解读古典诗歌主题,从而轻松地鉴赏古典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古典诗歌鉴赏的思维习惯。例如,2002年全国高考第17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鉴赏这首七绝,最大的“拦路虎”是弄懂“折柳”这一意象。“折柳”源起于汉人送客时在霸桥折柳赠别的习惯,后世就用“折柳”来作为赠别或送别之词,用折柳曲表示惜别怀远的思乡之情,“折柳”这一意象代表一种习俗、一个场景、一份情绪、一种文化。弄懂了这一意象和意象所指向的主题,三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古典诗歌类属化鉴赏包括主题类属化,意象类属化,策略类属化等几个方面。

一、古典诗歌鉴赏主题类属化

1.主题和母题

主题是文学作品中通过物象体系显示出来的中心思想和主导情绪。例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表现诗人寓居洛阳时闻折柳曲而起的思念故国之情。

文学母题是指文学历史进程中,不断被反复书写、表现的共同主题。例如,“思乡怀人”就是古代时局动荡,战乱频仍,羁旅行役,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的特定时代,游客浪子、征人思妇,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就都包含着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这是汉民族共同的主题情绪。

文学母题可细化为具体的主题,母题与主题是“属”与“种”的关系。例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表现诗人寓居洛阳时闻折柳曲而起的思念故园之情,而姜夔的《疏影》则表现昭君月夜魂归故国的思念之情。两者主题不同,但类属于相同的文学母题:思乡怀人。

2.古典诗歌常见的文学母题

古典诗歌在数量上浩如烟海,形式上样式繁多,主题上千姿百态,但其数量是确定的,意象是约定俗成的,文学母题是共同的。经不完全归纳,古典诗歌常见的文学母题有如下十类:

思乡怀人,咏史怀古,隐逸游仙,征战黍离,咏物即事,山水田园,出仕抒怀,谈禅说理,伤春悲秋,惜时生死。

首先,这些文学母题都有其产生的特定的缘由。例如,“咏史怀古”类母题是由于古人胸有块垒,或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以史咏怀,以史诵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或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来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这类诗歌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征战黍离”类母题产生于朝代更迭,国运兴衰,内忧外患,战乱频仍的古代社会。表现从军边塞、杀敌报国的意志,抒发御敌建功的愿望和安边定远的思想,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表达对黎民百姓疾苦的同情等,是时代的主题。在创作风格上多以雄浑豪放、沉郁峻伟见长。

“隐逸游仙”类母题是某些诗人看不惯官场的勾心斗角,世俗社会的浑浊不堪,他们不满于黑暗的社会现实,退居田野乡间,与乡人为伍,与明月作伴,抒写清闲安逸生活,吟咏情性,或是寄希望于虚幻的世界,以抒发在现实中得不到施展的抱负和理想。

其次,这些文学母题都有其代表性诗人及典型作品。例如,“思乡怀人”类母题,代表性诗人及典型作品有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宣城见杜鹃花》《送孟浩然之广陵》,崔颢的《黄鹤楼》,白居易的《赋得古园草送别》《长相思》,刘长卿的《送严士元》,李煜的《虞美人》《乌夜啼》《清平乐》,李清照的《声声慢》《一剪梅》,王之涣的《凉州词》,范仲淹的《苏幕遮》,文天祥的《金陵驿》,黄庭坚的《南歌子》,秦观的《鹊桥仙》《踏莎行》等。

“咏史怀古”类母题,代表性诗人及典型作品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甫的《春望》《咏怀古迹》,刘禹锡的《石头城》,杜牧的《泊秦淮》等。再次,这些文学母题都要借助特定的意象来表达(见下文)。

二、古典诗歌鉴赏意象类属化 1.意象和原型

原型是西方“神话-原型”批评学派使用的中心术语。是指文学作品中典型的反复出现的有传统文化积淀的意象或意象组合结构。意象是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的结合。包括人、事、物和景。

意象是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所抒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古诗歌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

2.意象的作用

意象在古典诗歌中有如下作用。

抒发情感,包括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等,是诗人用意象表现或衬托主观情意。这是意象的主要作用,如李白的《春思》中“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句,就是用桑草之“碧丝”“绿枝”表现相思情浓,“丝”“枝”分别与“思”“知”谐音。还有用悲景衬悲情、用喜景衬喜情或用喜景衬悲情,如杜甫的《登高》,是用悲景衬悲情,而其《绝句﹒江碧鸟逾白》则是用喜景衬悲情。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渲染氛围,包括烘托背景或环境。古诗歌常用单个意象来渲染氛围,如《琵琶行<并序>》中的“枫叶荻花秋瑟瑟”句,就营造出与朋友离别时的萧瑟、落寞的氛围。也常通过多个意象组合——意象群,为人物的活动提供背景或环境,这种作用在山水诗、边塞诗中运用较多,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之“青海长云暗雪山”即是。

营造意境。意境是作者抽取多个特定自然景物以进行描绘而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它展现给读者的是一幅立体感强的画面。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2 等都是意境深远的诗句。在手法上有:以闹景衬静境,如“竹喧归浣女”;以动景衬静境,如“莲动下渔舟”;以暖景衬冷境,如“日色冷青松”;以亮景衬暗境,如“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以满景衬空境,如“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以物语(或物态)衬心境,如“废池乔木,犹厌言兵”等等。

衬托人物节气、品质或性格。这种作用在写物诗中较为普遍,在表达技巧上,常用象征手法或比喻修辞,如雪、竹、梅、松、鹤、荷、平仲、金风玉露等等,衬托人物品行高洁、性格坚毅、情感纯洁等。

3.意象的类型

意象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

按性质分类有:人物类,常见的有庄周、屈子、昭君、卧龙、周郎、廉颇等;景观类,常见的有白衣苍狗、采薇、碧血、击楫、折桂、怀橘、咏絮、柳营、南冠等;事物类,常见的有菊花、梅花、松、莲、柳、梧桐、红豆、红叶、杜鹃鸟、鹧鸪鸟、寒蝉、鸿雁、吴钩、莼羹鲈脍、双鲤、昆山玉、水、月亮等;音乐曲调类,常见的如折柳曲、关山月、行路难、梅花落、后庭花、巴歌等。

诗歌鉴赏中具有更大的实践价值的是文学母题下特定的意象类型,因为特定的文学母题必定要借助特定的意象(人、事、物、景)来表达。例如,“思乡怀人”类文学母题,常见的原型意象有:昭君、黄昏、明月、子规、雁、莼羹鲈脍、双鲤、环佩、尺素、银汉、鹊桥、兰舟、羌笛、孤帆、萋萋、折柳、倚楼、折柳曲、关山月等。

“咏史怀古”类文学母题,常见的原型意象有:庄周、屈子、昭君、卧龙、周郎、廉颇、负荆、击楫、门外搂头、荆门、落凤坡、马嵬坡、秦淮、金陵、京口、后庭花等。

“征战黍离”类文学母题,常见的原型意象有:飞将军、玉门关、长云、雪山、大漠、长河、烽火、戍楼、黄昏、吴钩、兵车、戍角、剑、碧血、击楫、柳营、行路难、梅花落等

“咏物即事” 类文学母题,常见的原型意象有:菊花、梅花、松、莲、梧桐、杜鹃鸟、鹧鸪鸟、寒蝉、鸿雁、鹤、荷、平仲、金风玉露、双鲤、红豆、红叶、昆山玉、柳、水、月亮等。

“山水田园”类文学母题,常见的原型意象有:陶公、五柳、鸡黍、绿树、青山、山郭、桑麻、明月、清泉、渔舟、石、竹、菊、梅、松、莲、星、雨、茅店、溪、桥等。

三、古典诗歌鉴赏策略类属化

古典诗歌鉴赏主要策略是“分析意象,解读主题”。在鉴赏中要养成由形式到内容,由意象到主题的良好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具体来说,要遵循以下思维流程。

1.理清形式

古典诗词的形式包括体裁、题目等方面,诗词往往先写景叙事,再议论抒情; 题目通常能揭示题材和主题。例如: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要鉴赏这首词,必须关注词牌“南乡子”,词题“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了解词牌“南乡子”上阕写景叙事,下阕议论抒情的特点;了解词题“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作者登临京口北固楼,兴起千古兴亡之感。就能赏析作者翘首遥望江北金兵占领区,感叹风景不殊、山河改异、中原已非我有;作者极力赞颂孙权的年少有为,正是为了反衬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懦怯苟安。

2.联系作者

作者的生平、思想、风格、流派以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等,往往能帮助理解诗歌的深层内蕴。因为一首诗歌是作者某个特定时期思想情感的流露,反映了作者的风格特点。

例如,王维的五律《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鉴赏这首词,就要了解有“诗佛”之称的王维的思想风格,了解了王维诗画中的禅意,就能深刻领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两句的化机之妙。通过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写,诗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或事理的体察诉之于笔下,具有似不食人间烟火的空灵之境。正如宋人苏庠云:“此诗造境之妙,至与造物相表里,岂直诗中有画哉?观其诗知其蝉蜕尘埃之中,浮游万物之表者也。”(《苕溪渔隐丛话》)

3.调动已知

由有待鉴赏的诗歌联系到课文中曾经学习过的相似的诗歌,或是曾经读过的相似的诗歌,其实就是从已知到未知,实质是知识的迁移,思维的类化。例如温庭筠的《菩萨蛮》: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

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温庭筠的这首《菩萨蛮》与课内学过的柳永的《雨霖铃》何其相似:表达方式上都是先写景叙事,再议论抒情;在内容上,都将现实与梦境相结合;思想主题上,都抒发了主人公浓郁的思念之情。

4.把握意象

分析意象是鉴赏古诗歌至为关键的一环。通过分析典型意象(人、事、物、景)所表达的约定俗成的情感积淀和寄托,往往能快速准确地解读诗歌。例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分析“烽火”“楼”“黄昏”“羌笛”“关山月”“金闺”等意象,很快就可以读懂诗歌是写戍边的征人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思念的感情。

张养浩的小令《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

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分析“峰峦”“波涛”“山河”“潼关路”“西都”“秦汉”“宫阙”等意象,就能领会到这首小令是“借他人酒杯,浇心中块垒”,寄寓着作者的伤心痛惜之情,兴废盛衰之慨,表现了作者爱民如子的崇高精神,闪耀着高度人民性的光彩。

辛弃疾的《清平乐》: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分析“茅檐”“小溪”“青草”“翁媪”“锄草”“鸡笼”“溪头”“莲蓬”等意象,仿佛就能看到生机盎然、和平宁静、朴素安定的农村生活景象。

5.借助想象 鉴赏诗歌,要客观真实地还原诗歌自我的本色,要充分运用联想想象,再现诗歌的意境,准确、深刻地理解诗歌的主题情感。诗歌是凝练的,鉴赏时要“泡”;诗歌是含蓄的,鉴赏时可以“猜”;诗歌有留白的特点,奖赏时要“补”。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我们可以想象主仆二人问答的情形,一个问得多情,一个答 4 得淡漠,女主人一听急了,连忙纠正:“不对呀,怎么会依旧呢?肯定是绿叶肥了,红花瘦了!”一个爱花惜春的女主人公就清晰地浮现在我们眼前了。鉴赏王维的思乡名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我们就要驰骋想象的翅膀,跨越空间,设想:在重阳节的这一天,远在家乡的兄弟们定会象往年一样登山眺望,也一定会按照传统的风俗插戴茱萸,畅饮黄酒,同时也一定会想念自己——远离家乡的手足。再联想到鉴赏者相关的人生体验,就能深刻理解全诗一正一侧,一实一虚,表达了年轻的诗人背乡客旅对温暖的家庭和可爱的亲人的刻骨怀念,传达了世人共有的情思,表现了汉民族固有的重家庭伦理的心态。正如清人张谦宜所说:“不说我想他,却说他想我,加一倍凄凉。”

6.提炼主题

提炼诗歌主题是鉴赏的最重要的环节,也即诗人表达了什么独特的“情”,阐述了什么具体的“理”,实质是在整体感受诗歌的大意的基础上,将文学母题具体化为特定的主题。例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戌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在“思乡怀人”类文学母题下,这首五律的主题可以这样提炼:安史之乱时的一个月夜,诗人移情入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浓浓思念和对亲人的深切挂念。再例如黄巢落第后所作的《菊花》: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整体感悟,能感受到大意是“咏物即事”的,主题可具体为作者借菊花占尽秋光,散发出阵阵浓郁的战斗芳香,象征广大被压迫人民反抗腐朽的封建统治的决心和信心。

古典诗歌鉴赏策略的思维流程是循序渐进、不断内化的过程,要遵循鉴赏的两个原则:鉴赏的客观性原则(忠实于文本,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切勿主观臆断,任意拔高),和鉴赏的系统性原则(古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是有机的整体,要有全局观、系统性)。只有进行大量的积累和练习,强化意象类属和主题类属,不断锤炼思维品质,才能真正提高古典诗歌的奖赏能力。

下载古典诗歌欣赏的基础范畴(一)比喻(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古典诗歌欣赏的基础范畴(一)比喻(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古典诗词欣赏

    古典诗词欣赏·学习总结 诗是什么? 诗是春天里漫山遍野的鲜花朵朵;诗是夏日里甘甜解渴的一枚青果; 诗是秋风里声声冷落的蝉鸣单薄;诗是冬夜里点亮寂寞的不眠灯火。 诗是什么,......

    如何欣赏古典芭蕾

    芭蕾,起源于14世纪的意大利,发展于15世纪的法国,浪漫主义的芭蕾更是以纯熟的技巧和如梦如幻的场景在法国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浪漫主义芭蕾变得更加富有诗意,在欧洲,出现了一股“白......

    东方古典诗歌

    内容简介东方古典诗歌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它以典雅优美的风姿、沁人肺腑的清香,撩拨着读者泉涌不尽的神思奇想,引导人们走向真善美的天国乐园。它以高度深缩......

    古典诗歌教案

    古典诗歌朗诵 一、古代诗歌朗诵的基本常识。 诗歌是表达人类情感的最佳载体,担负着比小说、散文等文体更为抽象复杂的使命。只有将它还原为有声语言时才能领略其全部美学内......

    2012专题:古典诗歌常用意象集锦

    古典诗歌常用意象集锦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尽管对诗歌中的意象不应做机械理解,但的确有些意象经过人们的反复使用,逐......

    古典诗歌常用典故

    古典诗歌常用典故 1、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如辛弃疾《水调......

    单恋一夏诗歌欣赏

    不经意间想起那句动人的歌词,不经意间默默的唱起,也许错词,也许跑调,但依然往下唱着……只为一瞬间的想起,只为那往日歌声中的回忆。所以我总喜欢用一首歌记起一个你,用一个你记起......

    修辞一比喻

    比喻基本类型有三种: 明喻、暗喻、借喻 比喻一般包括三部分: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 喻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也可以称为“喻衣”)。 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像”、“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