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一语文-师评-登高
听课内容:《杜甫诗三首·登高》
授课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二课 执 教 者:温长军
授课班级:东港三中高一(1)班 授课时间:2010年4月24日上午第2节 评 课 人:高一语文组全体成员 评课时间:2010年4月23日 评课地点:高一语文办公室 参与人员:高一语文组全体成员 主 持:温长军 记 录:张 羽
追求浑厚的课堂气象
——温长军老师执教的《登高》一诗听课感想
温长军:下面,我先把自己上课的一些构想同大家说说——
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的互动,所以不应有什麽固定的所谓“模式”。老师自己通过对文本的生命体验,唤起学生生命情感的涌动,进而走入文本的境界,从而达成理解、感悟、创造的目标;同样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生命体验,诱发老师的体验,这样便会呈现出充满活力的课堂生命互动的景观。而一堂课内容的厚薄、感悟的丰寡、格调的高低、张力的大小也就决定了浑厚还是寡淡的课堂气象。
被明代胡应麟喻为“古今七律第一”的杜甫的《登高》一诗,是杜甫去世的前三年在四川夔州所作。这是一首“境界高远、气势雄浑、语言精练、意蕴深广、极具沉郁顿挫”,用一生的血泪铸就,垂范千古的艺术经典。教学的实践使我深知,越是经典的作品越是对老师思想、学识、功底、眼界、能力的考验。对经典作品的教学如果不能做到“入乎其内”,就会浅而无味;如果不能做到“出乎其外”,就会虚而不实。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心藏万汇,才能吐纳自如;浑博深刻,才能创出境界。而经典的解读最怕浅,最忌虚。
对此诗的教学,我力求浑厚、力求展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大气象。
一、文化性导入。
导语如下:阅读杜甫的诗《登高》——此诗是杜甫于大历二年(公元767年)的九九重阳节带病“登高”时所写——我便想到他在23岁时所写的《望岳》一诗及诗中所吟出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名句,那首诗表达了杜甫年轻时建功立业、立志攀登事业顶峰的雄心壮志;想到了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悲怆的人生情怀;想到了李白“登高壮阔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的恢弘和壮阔,体会到李白那“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健笔力;想到了王安石在《金陵怀古》中“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地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所展现出的辽远、峥嵘的情韵。古人“登高必赋”,登高赋诗是代代相传的一种文化现象。登高过程的艰难、登上高处的旷茫和寂寥往往更能使诗人产生对人生、对自然、对宇宙的怀想,也就容易产生诗情。细细揣摩登高之诗的内容或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热爱自然的豪情;或抒发人生感悟、历史沧桑,揭示宇宙的哲理;或抒发个人的悲抑、哀怨。我们从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从王之唤的《登鹳雀楼》中、从柳宗元的“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中便能体会出这种感情。它不象在河边、江头“执手相看泪眼”的缠绵,没有“君住长江头,妾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的旖旎。登高往往表现的是一种昂扬、激烈、悲抑的人生状态,展现的是一种生命的渴望(登)和旷茫无边(高)背景下的大豪情、大悲愁。总之,绘壮景、写豪情、感沧桑是大多优秀“ 登高”诗的常态。
感受下列“登高”诗,你喜欢哪一首,或喜欢哪一首中的哪一句,并说明理由:
王之焕的《登鹳雀楼》、李白的《金陵凤凰台》、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杜甫的《登岳阳楼》、高启的《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这些诗都属于“登高”诗的范畴,对她们的阅读,目的是让学生感受“登高赋诗”的文化现象,并通过阅读有所感悟。我所选的这几首诗,都附有详细的注释和说明,在上课的前一天自习便发给了学生。在导语中提到这些诗中的精警之句,目的是加深学生对这些经典之句的印象。当然让学生谈感受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因这一环节的教学是让学生对一种文化现象的感知,为杜甫《登高》诗的解读展示一种更广阔的背景和参悟对象。所以不求深和透。
二、大背景展示。
对于一篇作品要不要展示如何展示作品的背景,这有以下因素来决定。第一背景对作品的理解影响的程度,第二学生对作品的背景了解的情况。对于杜甫来说,学生应该是比较熟悉的,但对于这篇诗及背景来说又是较为生疏的,而要较有深度地理解杜甫这首诗,又不是靠作者写诗时的背景所能完成的,因这是杜甫晚年的作品,它所表达的情感是作者一生经历的凝缩,如果仅仅把当时的情况介绍给学生,他们不可能感受到“意蕴”的“深广”,不可能感悟到“境界”的“高远”,不可能理解杜甫为什麽遭罹许许多多的磨难还有如此深厚的对人、对自然情怀。对于这篇作品,不仅需要展示其背景,而且需要卷轴式的展示,当然它不是平面的,而应选好节点,定好枢纽。这种背景是诗歌有机的组成部分,是理解《登高》不可或缺的语境。
我选以下节点作为背景:
杜甫是一个悲苦的诗人,是唐代由兴到衰的见证者。他出生在唐玄宗登基之年,享年58岁。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经历是“安史之乱”。他受儒家思想影响比较严重,有中国知识分子所具有的担当意识和人生理想。他身上体现了自古以来优秀知识分子所具有的献身社会、关心民瘼的核心价值。读杜甫的诗会时时刻刻被他那种博大的悲悯情怀和牺牲精神所感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等等,都体现了杜甫所具有的宽广的人文情怀。
读杜甫的《登高》要了解其人生经历的以下节点:
杜甫曾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情怀;
杜甫曾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纯”的抱负和理想;
杜甫曾有“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羹与冷炙,处处潜悲辛”的忍辱和辛酸;
杜甫曾有全家以吃草根度日、幼子因饿而夭折“入门闻号咷,幼子饥已卒”的大悲痛;
杜甫曾有由于“安史之乱”十年漂泊的经历;
杜甫曾有被叛军扣留9个月而受尽侮辱的时光;
杜甫曾有从叛军营中逃出,由于直谏而被贬的经历;
杜甫的晚年在成都凭很难挡风遮雨的一草堂安居,生活只能靠朋友接济;
杜甫50岁后患上肝病,写此诗时55岁,那年的9月9日重阳节,同样重病在身,登高时强打精神。
一个伟大的诗人,一个曾怀济世之志而又老无所成的走入贫病交加之老境的诗人,9月9日“登高”又是一种什麽样的心境呢?他倾诉了怎样的人生感受呢?
我为什麽选择杜甫这些人生的节点向学生介绍呢,我总觉得读杜甫的这首诗,不了解杜甫的生命境况,不可能走进文本,不可能体会到他那种深广的情怀、高远的境界。但背景的介绍,由于基本上需要纵贯其一生,但又不能面面俱到,只能选其过程中和本诗联系最大的节点,这样既节约了时间,而一个立体的杜甫也展现在了学生的面前。
三、抓住“主脉”,整体把握
(一)朗读。
朗读本质上是一种情感的传导,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同时又是一种氛围的营造。文本和对文本的理解决定着朗读的风格,决定着朗读的起伏变化,好的朗读往往通过储满情感的声音,凸显文本的情感,凸显作者和文本中人物的形象。朗读通过声音符号不仅能传情导意塑型显象,而且能创造意境。我不主张使用磁带,让所谓艺术家们的声音代替我们的声音,他们的朗读不是不好,对我的教学来说,总感觉有些隔膜。而我对杜甫的喜爱有加,每每读杜甫的《登高》,想想他的一生有时不禁泪光闪闪,我是带着这样的心情,以一个40多岁读书人的情感来朗读的。朗读前我让同学们依据我所提供的背景,进行默想后,才听我朗读的。这里已经创造了一种氛围,当然我的朗读体现着我对《登高》的理解和感悟,当然语速很慢,当然充满着哀情,当然几乎是泪光闪闪。读后从学生几秒钟的极静到顿悟后的鼓掌中,我感到朗读达到了展现辽远而多层质情感形象的目的。
(二)悟意,抓“主脉”。
杜甫的《登高》情感是多层、多元而丰富的。说其“悲凉”,由“风急天高”的空旷;说其“凄凉”,有“渚清沙白”的色调;说其“苍凉沉郁”,有“无边落木”的广漠,长江“滚滚”的汹涌;说其“羁旅孤愁”,有“悲秋长作客”的无奈等等。其感情抒发的浓烈,已达到字字情丰的境界。可以说整首诗无一废字、无一偏字,对这些“符号”所传达出的情感,我都让学生自己感悟。这样的感悟,我虽然要做必要的点拨,但都以学生的感悟为主,可看作是“非指示性”的,也是零散的。教学中这个阶段是必要的,否则学生探索的主动性就会泯灭。而任何一首诗,无论它的表达多麽曲折隐晦,在意象的展示中,总有其表达思想感情的词语出现,在整体感知中有意识地捕捉这些词语,是快捷准确地把握整首诗思想感情的关键。
阅读必须从文本出发,结论必须从文本中得出。我看这应成为阅读的一项重要的思维指向。文本是思想感情之母,因此我便拎出诗中的以下词语:
啸哀——悲秋——作客——多病——苦恨——潦倒。
这样一个哀怨、凄凉、漂泊多病、穷愁潦倒、悲抑无奈的诗人形象便呈现在学生们的面前。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牢牢记住“道出于文本”的思维指向。而其他的一切情况都是文本的语境,它们是深度理解不可缺少的因素,但最基本的是文本。
此诗中诗人的形象应该说是清晰的,但如果领悟到这种地步我又感到是平面的,因为没有联系杜甫的一生的经历和当时的状况。事实是:一个人的某一阶段,无论感情如何复杂,他往往有一种最主要的情感支配其行动,决定其思想和情绪,作为一个作家他必定从其作品中呈现出来,这就是感情的主脉。如果联系杜甫的一生,联系他当时的情况,联系诗歌表现的特点,便不难发现,整首诗的感情主脉是“哀”。可以这样体会,这是杜甫生命的最后的“哀”音——是对人生的一种大绝望,对自身处境的一种大悲怜。哀大则心死,哀轻则悲鸣。也就是说杜甫的这首诗表达了多种复杂的情感,在这多层质的情感结构中,其核心是“哀”——生命中最痛苦而绝望的感情。
“主脉”的甄辨、分析,就是一种整和,一种深入,一种综合把握后的清晰,因此我十分注重对学生做这方面的引导。
(三)意象探微。
当我们根据这样的思路,把握了诗人的基本思想感情以后,引导学生进行意象探微,则是诗歌教学必经的一步,否则教学就会有骨无肉。文章和诗歌的分析如果从其本身所构成的自足的系统来看,它的诗意呈现的规律,一是意象本身的赋予,这里有一个文化积淀的问题,比如诗中的“水”意象往往和时间有关-——“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等。而最主要的是作者所赋予的意义,其表现是意象前后限制、修饰、表示特点的词,也正是这些词语,透露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着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这是精细化阅读所强调的阅读指向。
《登高》的首联诗人为什麽对“风”、“天”、“猿啸”有“急”、“高”、“哀”、的感觉,对“渚”、“沙”设以“清”、“白”之色?为什麽“鸟”儿这样低飞徘徊?“一切景语皆情语”,以上诸种情况不正是渲染着一种心境的低沉悲凉吗?正是通过这些映现着诗人生命的无限凄凉。也可以说正是诗人心中哀怨、孤独、凄凉才感秋风急骤、天空空茫、声音哀凄等等。它呈现 着诗人的人生经历。由于“哀”的情感笼罩全篇,首联中一个孤苦哀伤、心境凄惨的诗人形象便凸现在我们的眼前。这里的引导我仅仅抓住景与情的联系着力。颔联则塑造了一个秋意浓郁苍茫辽远的秋之境界。“萧萧”言树叶的飘零之声,从这里我们感受不到生命的飘零吗?听不出生命悲切的哀音吗?联系杜甫的一生漂泊、磨难重重、事业无成这又是一种怎样的人生大悲哀。而从“滚滚”激荡的江水中,不也感受到杜甫沉郁苍凉激荡不已的内心吗?“萧萧”之声不绝,“滚滚”之音不歇,人生的壮志豪情不减,人生的凄凉无奈在继。颈联:杜甫善用大数目的词,也爱写壮阔之景象,这些都是杜甫壮阔胸襟的写照,是其心境激荡的显现,是其博大人文情怀的自然展示。“安得广厦千万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训”。而“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又表达了什麽内容呢?宋代的罗大经评论此诗句有八意,据此让学生分析出。“万里”,地辽远也;“悲秋”,时惨凄也;“做客”,羁旅也;“常做客”,久旅也;“百年”,衰疾也;“台”,高迥也;“独登”,无亲朋也。而总体上,通过深远意境的营造,抒发了他的羁旅孤愁、多病残生、穷愁潦倒的无尽的哀愁。尾联进一步抒发穷愁潦倒的感慨,而一“苦”字,可感受到杜甫不能为国尽力的那种无法言说的痛苦心境。
最后播放贝多芬的《悲怆交响曲》结束。
对杜甫《登高》诗的教读,我采用了文化引题、大背景展示、深情朗读、抓情感主脉、意象探微等步骤,加上适当的旁逸、规律的总结,课堂始终笼罩着和本诗相协调的氛围,课堂互动有序,应该说追求课堂浑厚气象的目标实现了一二。
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课堂的浑厚就是课堂的高效率。浑厚的课堂既有基础的,所谓“工具性”的体现;又有价值、情感的,所谓“人文性”的体现。好的课堂不可能只是所谓“工具”的,因为语言本身就是思想、情感、价值的载体,“语言是人类的家”;也不可能仅仅是所谓“人文”的,因为人文精神不可能离开具体的语言而孤立的存在。语文的课堂教学所应警惕的是离开具体的语言进行空疏:的“坐而论道”式的所谓的人文教育,和只知进行所谓的基础训练而把语言和思想、情感、价值分离的枯燥的工具性操作。两者有机的整化是语文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在工具和人文的长期的争议中,作为我们一线的老师,我们深知要做到课堂教学中“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整化,往往并不是由于老师个人观念的问题,而是知识和能力的欠缺。一堂课如果从人文和工具性上来衡量,工具性体现较强的并不是不知道语言所具有的思想、情感、价值的功能,而往往是从语言所构成的自足的文章系统中,感悟不到所蕴涵的人文因素。同样“坐而论道”式的教学,夸夸其谈式的所谓人文精神宣示较强的课,往往是由于不能深入到语言的奥区,不能感悟作者的语言运用之妙,所以也就很难体现语言教学的基础功能。一句话一切都和一个语文老师的思想水平、语言功底有关。语文课堂教学一个最简单的事实是,“人文性”因素离开了基础的语言训练则虚,“工具性”因素离开了思想、情感的挖掘则死。所以我们应追求两者整化的浑厚的课堂风格。
浑厚的课堂教学有几个要素构成。
㈠要有丰厚的教学内容。丰厚的教学内容这里并不是指量的增加,而是指质的精粹。面对同一文本,有的老师上得厚实,有的老师上得寡薄,有的老师一堂课学生什麽也没有学到。丰厚的内容是课堂具有大气象的基础。这里需要我们老师对文本的理解要深刻,能把握阅读的规律,把握旁逸斜出的度。对文本进行独特而有新意的解读,是使课堂丰厚的重要的因素。谈及诗歌的“意象”均知其重要的作用,但在意象所呈射出的情感中,抓住其情感的主脉,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整体把握,无疑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现在的问题是,不少课为什麽学生的收获较小,这和课堂的内容的寡淡有关。寡淡的课堂既和内容的单调有关,也和感情的投入缺少有关。课堂上往往存在着这样一种情况,普遍的知识讲的多,比如文章的线索是按游踪还是按时空、文章中的人物用的是什麽描写、此段用了什麽修辞方法等;而老师对文本独特的体悟讲得少,对文本最具变化的语言表达的特点讲得少。当然有的老师本身就对文本没有感觉,或者照搬照抄参考资料就更不用遑论课堂的浑厚了。所以有些知识今日讲,明日讲,或者是对文本中学生一看就明了的问题反反复复地讲,课堂的浑厚怎麽能够体现呢。还有一种情况,虽然老师讲的是较新颖的内容,本来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但由于老师对文本没有独特的感悟和认知,生涩而不圆融,学生的收获同样很小,有时还会感到我们老师把一篇好文章给糟蹋了的感觉,这些都是和浑厚的教学要求相差很远的。因此说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如果没有丰富的文化积累,没有独特的思想,真的是求深也难,求透也难,求厚也难。
㈡背景展示的选择。文章是时代的产物,背景展示有时则十分必要,现在有一种忽视背景的现象。当然背景如何展示,展示什麽,这要以对文本理解的需要而定,但背景在不少文章中,特别是离我们年代较远的诗文,展示往往十分必要的。我把背景理解为文章的语境,它是文章的有机组成。当然,恰切的背景是课堂教学内容浑厚的必要要素。
㈢一点求透。一堂课平均用力,往往难以达其有深度,学生的感悟也会较平面。一点求透,不是一课一得,而是针对文章中出现的特别是能够体现文章特点和语言表达规律的问题,要能够提升和概括,要能够进行一定的旁逸斜出,也就是说要调动各种教学手段,能使问题抵达学生的心灵。这同样是课堂教学达其浑厚气象的一个要素。俗话说“要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就是这个道理。
㈣营造激情互动的课堂气氛。课堂死气沉沉或花样百出,都不会产生浑厚的课堂气象,有时还会给人一种浅薄的感觉。朗读,不少老师乐用磁带,但我认为磁带传出的声音符号是别人的,而不是你的体会之声。这样教学中学生就会对我们产生一种生涩和隔膜。你对文本的感悟、感情学生感觉不到,也就很难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以情激情,情情相生是产生浑厚课堂气象的要素。试想学生和老师没有心与心的交流,没有面对文本的真诚对话,我们的课堂有什麽丰厚的内容呢?现在不少课堂是寡情的,放几幅图片,跳几行板书,现代是现代,但老师的情呢!不读不写我们老师通过什麽去感染学生呢!这堂课我把“哀”字写在黑板的中央,且写得很大,目的就是给学生一种视觉的冲击,加深学生对诗的理解。用新的方法,寻找新的角度,创设学生想知又不知,想说又说不出的愤悱之境,也是课堂教学达其互动的重要的手段,此不再赘述。
浑厚的课堂气象,需要我们用整个生命去营造,而丰厚的内容,张弛有度的旁逸斜出,深刻到位的解读,充满激情的生命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其重要的因素。
石远琴:教学目标集中准确,足见黄老师教学功力深厚,进步很大,是日臻成熟的高中语文教师。温老师对云阳本土诗词文化底蕴理解深厚,导语和结语做到了首尾呼应,一节好课就如同写一篇好文章,在结构上一定要做到缜密。
指导“句读”朗读很到位“二二二一式”“二二一二式”,点拨了难字的写法,指导后四句读得低缓,都做得很好。抓住了“悲”的近义词链条“哀”“悲秋”“孤”“艰难”“苦恨”“潦倒”,理解了诗情,这就是情感线索。采用了“温故知新法”,这是文言文教学的法宝之一,“类比固新”帮助学生理解了“恨”的含义,这就是学以致用,实词的系统教学。紧扣文本,对“悲秋”的深刻理解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揣摩诗情。课外作业设计得很精彩,独到。比较阅读的拓展做得很有品位,也是难点突破的尝试,因为比较阅读是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有效路径。
建议:概念少用,尤其是“情景交融”的三个特点很难一时解释清楚,毕竟三者是交叉关系。
于忠滨:
一、亮点: 1、一开课,教师让学生沉浸在动听的旋律中感受音乐,体验歌曲的情感,利用欣赏歌曲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感悟师生之情。
2、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创设情境将诗、乐和画融为一体,为后面的诵读、感悟诗歌营造了良好的心理氛围。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扮演角色的领读,尊重了学生的选择,给学生创设展示读和个性化朗读的机会。
3、在朗读的基础上采取灵活的汇报方式,体现了新课改的自主学习精神,学生兴趣浓,积极性高,有效地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4、在课外阅读指导方面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它把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指导有机的结合起来,为学生架设了连接课堂学习与课外阅读的桥梁。二、一点不足:
课堂容量似太多,有些可讲可不讲的知识教师可以不讲,比如作者介绍和时代背景,花了约十多分钟,课堂效率大打折扣!
李晓荣:本节课温老师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七言律诗《登高》,这是一首“境界高远、气势雄浑、语言精练、意蕴深广、极具沉郁顿挫”,用一生的血泪铸就,垂范千古的艺术经典。
教学的实践使我深知,越是经典的作品越是对老师思想、学识、功底、眼界、能力的考验。对经典作品的教学如果不能做到“入乎其内”,就会浅而无味;如果不能做到“出乎其外”,就会虚而不实。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心藏万汇,才能吐纳自如;浑博深刻,才能创出境界。而经典的解读最怕浅,最忌虚。对此诗的教学,温老师力求浑厚、力求展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大气象。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很快进入角色,通过逐字、逐句分析,一起走进诗人杜甫的内心世界。通过对诗的理解,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
通过听课,加深了我对诗歌的理解,也进一步了解了杜甫的一生。通过对诗歌的感悟,使得我在教学过程中能很快带领学生走进诗的意境,课堂气氛融洽。诗歌鉴赏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如何通过联想和想象把枯燥的、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立体的、生动的画面从而把握隐藏在文本背后的诗人的内在情思。而温老师正是据此确立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景、境、情的关系。根据新课标和大纲中“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新的学习方式”这一要求,确立了本课的教学难点:在理解诗人悲自然之秋、生理之秋的同时,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悲国家之秋、社会之秋即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志士情怀,这也是本诗的关键。就教而言,主要采取如下方法:讲析法和点拨法。学生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学习:讨论和辩论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这次授课,我的收益颇多,我深深的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只有课前精心准备,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适当的学习情境,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发挥想象的空间,提高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不足之处是在这节课上对学生发言的点评过少。
于春霞:本堂课师生对话的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们调动了自己的知识体验,想象与直觉,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分析,解释诗句的含义与思想蕴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样的探究型语文审美教学课使学生认真地阅读作品,师生之间平等尊重,相互交流,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感受力,而且也能从理性的角度更好地把握作品所传递的诸多信息。
夸美纽斯说过:“教学艺术的光亮点是注意,有了注意,学生才能使他的心里不跑野马,才能了解放在眼前的一切事物。”“注意”总是靠精彩的教学语言和巧妙的教学方法去牵引,靠教师的智慧和情感去覆合。学生是学习的主动者,探求者,只有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被唤醒,学生才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知识的强者,成为不断进取的创造者。语文教材中古今中外的佳作名篇,只有经过教师创造性的阐释作用,才能化为学生的真知灼见。阐释性的语句要活泼而有味。温老师在讲授杜甫的《登高》一诗时,向学生说明,这首诗读起来并不困难,但真正深入其里,却大有文章。单就“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句,可作如下阐释:第一句写诗人做客异乡,突出一个“愁”字:一愁时间漫长,二愁路途遥远,触景生情,愁上加愁;第二句则突出一个“苦”字:思乡之苦,孤单之苦,多病之苦,年迈之苦,苦情浓烈。通过这一精炼的阐释性语言,养成学生感知课文语言隐含的深刻意义的习惯,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需要注意的:很多学生连近体诗(律诗,绝句)的概念都还搞不清楚,应把《登高》当作七言律诗的典范来告知学生。
张 羽:我有这样一个想法,在学习杜甫《登高》一诗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时,不妨引导学生回忆其初中接触过的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并在比较中让学生讨论同样是在极其凝练的文字中出现多个意象,两者有何不同?并在此基础上应导学生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情因景生,景以情合,二者相互生发渗透,达成融合无间的状态,从而产生美妙的诗歌意境。再顺势引入《易水歌》《大风歌》以使学生了解我国古典诗歌创作中情景交融的艺术传统。还可以引入杜甫平生第一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引导学生思考:景物描写是不是评价诗歌优劣的唯一标准呢?并最终明确景物描写虽然不是评价诗歌优劣的唯一标准,但情景交融却标志着我们民族基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古典诗歌往往通过寓情于景而使诗情画意高度融合,从而在艺术上表现为含蓄蕴藉,诗味浓郁。
谭世珺:这课的教学,就教而言,温老师主要采取如下方法:
1、吟诵法。其根据诗诗歌讲究韵律和节奏,通过教师和多媒体音像资料《唐之韵》反复的声情并茂的吟诵,能使学生感受古典诗歌的格律美、音韵美。同时通过反复吟诵,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的情境。
2、讲析法和点拨法。具体到诗歌《登高》的鉴赏中,由于学生接触文本的时间有限,知识积淀和人生经历有限,理解诗人的悲社会之秋、国家之秋存在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运用我做的课件补充诗人杜甫生平的有关重要的信息以及进行简要的点拨就很必要了。
3、讨论法。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针对文本这个平台平等对话和心灵沟通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每一个孩子就天性而言都是诗人。但是要让他们心灵的琴弦响起来。”语文课应该成为他们发表个人见解的舞台。只有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参与讨论,平等对话,才能有助于培养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灵感,才有利于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马锡永:教学方法灵活创新。语文的诗歌教学很容易让学生感觉厌烦或枯燥,这就需要教师结合诗歌本身多一些创造和创新,有的诗歌适合讲成故事,有的诗歌适合反复吟咏,有的则适合用好多问题去牵引学生思考,《登高》一课就适合设置问题来牵引学生们的思考和探究。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先对诗歌本身深入的研究,提炼出通俗易懂的方法供学生学习。教学时应创设情境,利用多种多样的方法,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感到学习语文诗歌的乐趣。
徐青松:本节课采用了分解法教学:了解作者——整体感知诗歌——寻找诗歌的意象——品味意象蕴含的情感——鉴赏诗歌的感情——灌输诗歌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品味诗歌语言。经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觉得“诗歌鉴赏也就这么回事情嘛,没有什么好怕的”。但是,有一个普遍现象值得重视——他们的阅读量有限,鉴赏水平太低,必须强调他们多做练习。否则,理论并不能很好地指导他们的实践——准确鉴赏诗歌,这才是真正的难点。因此,再次整合诗歌的鉴赏方法并让学生自己实践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但无论怎样,我通过做这样的分解工作,使大部分学生排除了畏惧心理,这一点,仍然是有效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奖励可以提高学习效果,至少不会降低其效果”,“奖励是人的一种本能性的追求”。这样学生在阶段学习中有了收获感、成就感,尝到了学习的甜头,他们学习语文的胃口就会增加。更好的参与进诗歌鉴赏的学习中来。
王秀丽:杜甫的《登高》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节课,学生大多都已经会背诵这篇文章。上课似乎也因此没有什么充分的思考和准备,导致课堂上学生有没有动起来,课堂热不热闹。有多少东西次之。说得有理,课堂的精简和学生的活跃确实很重要。前半节学生思维活跃,互动较好,后半节就明显感到学生讲得太少,气氛不够热烈。这跟教师安排的内容太多,学生思考时间不够有必然的联系。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懂得取舍,把重点拿过来,理解深透就行了。千万不要面面俱到,所谓“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就是这个道理。还有就是,课堂要紧凑,不能散,要用几个层层递进的大问题串起来,问题不要多,要整体。其中的内容,让学生去体会发言,教师适当做一点引导。
邵克昱:教学《登高》时,温老师那么细致地引导学生对关键字词进行品析,尤其是换词赏析法让我大受教益。
他问学生:“把‘风急天高猿啸哀’中的‘高’改为‘远’怎么样?”学生讨论很热烈,意见也各不相同。有的说改了就不能表现空间的开阔,有的说改了读起来别扭,有的说天高才能衬托出人的渺小„„
听课时,我感觉到学生开始学会自己赏析诗句了。
这时,温老师又将“啸”改为“啼”,把“落木”改为“落叶”,把“滚滚”改为“滔滔”把“独”改为“自”,让学生反得讨论,甚至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越来越深入,对作者的感情把握也越来越深刻了。
当然,这节课也有不成功的地方,那就是对学生讨论的引导不到位,导致学生的理解多次出现偏颇,说得非常可笑,已经远远脱离了诗歌赏析的规道,而走上无聊闲谈的误区。可见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也不容忽视。
还有就是学生说得多,读得太少,到下课了,学生还不能把这首诗完整地背诵下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不足。怎样把读与析有机结合起来,是需要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的。
张晓娜:作为一名高一的语文老师,虽然刚进高中不久,但我也在不断探索新课改。听了温老师的课后,让我对新课改又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过去我上课往往在形式上体现新课改理念,内容上欠缺的却非常多。比如《登高》前几天我也上过,从导入到小结基本程序和温老师大致相同,可是却不能上出他的深度,语言运用上也无法达到他那样丰富的程度。在讲解诗歌时我也会让学生多角度的朗诵,可是朗诵后却不能进行恰如其分的点评;课堂上讨论的气氛也很浓烈,但我进行总结时却只是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所以一堂课下来,我觉得学生学到的东西不够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不断探索、积累与学习,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必将取得长足的进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二篇:高一语文-师评-林黛玉进贾府(范文)
听课内容:《林黛玉进贾府》
授课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一课 执 教 者:张 羽
授课班级:东港三中高一(2)班 授课时间:2010年3月21日上午第2节 评 课 人:高一语文组全体成员 评课时间:2010年3月22日 评课地点:高一语文办公室 参与人员:高一语文组全体成员 主 持:温长军 记 录:张 羽
评《林黛玉进贾府》
温长军:《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为中国四大小说之首。《林黛玉进贾府》是历来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的篇目,取自原著中的第四回。这回主要讲述宝黛的初次会面,以及为以后的感情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贾府中的主要人物,或实写或虚写,都有了简要的轮廓。篇幅相对有点长,但层次鲜明,语言优美,主要人物的性格已经比较突出的显现。学生学习这篇文章,即是对《红楼梦》的初次感受,也是为以后的整篇阅读奠定兴趣的基石。所以,学习本课对今后小说单元的学习,以及高考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都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为此,由张羽老师先上了一节组内公开课,希望以此为例,探讨一下本文如何进行教学。现在,就本课的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我先将自己的一些想法说说,而后,大家来谈谈——
张 羽:《林黛玉进贾府》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第三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课文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它通过一个未进过贾府的少女林黛玉的眼光,对贾府的环境和主要人物进行了细致的描绘,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了必要的交代。这一节中人物的出场,历来为人们所称道。曹雪芹用变化多端的手法,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本课教学可以此为例子,引导学生结合自身阅读积累,体会我国古典小说在艺术风格和描写手法上的一些特点,从而使课内阅读课外化,课外阅读课内化。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阅读了大量的文本资料以及影视作品中塑造的林黛玉的形象,做到教师对文本人物有一个具体的把握。上课之前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我先引出了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中的一句话:“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并引导学生:鲁迅先生说的这种打破不仅体现在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上,还体现在曹雪芹先生创造出一批异常出色的艺术形象。《红楼梦》写人物已经改变了以往古代小说人物类型化单一化的写法,塑造出成群性格鲜明的人物,其中林黛玉就是一个典型。这样的引导不仅能使学生明白《红楼梦》在人物描写上的成就,还能让学生更易理解林黛玉的性格不是单一的,而是丰富和深刻的。
本着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要目标,在教学设计上,我主要遵循学生的主体性原则,让学生主动学习,通过平时的积累以及对该篇文章的理解,提出问题,合作交流,提高对《红楼梦》的理解和兴趣。
于是,这篇课文我准备用三个课时。
第一课时,我先调查学生对《红楼梦》的了解情况,然后简要介绍了《红楼梦》的主要内容、主要人物关系、贾府各院落的位置和林黛玉进贾府的路线图,搭建阅读赏析的平台。之后通过阅读文本,让学生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我发现,学生在听我讲解宝黛的前世今生的故事的时候,如痴如醉,几近入迷。我相信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对《红楼梦》的兴趣不低。接着,回答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诸如:十二金钗是哪十二人,他们的命运如何。在剩余的时间里,我让学生观看了电视剧第一节,宝黛见面的场景;在课余时间夜让他们听十二曲,包括越剧方面的。通过这节课,许多学生尤其是女生都强烈要求我多讲讲《红楼梦》里的故事。我想这便是个好兆头。
第二课时研读人物性格的塑造,学习人物描写方法。
我先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描写黛玉外貌的语句,并提示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众人眼里的黛玉。
2、王熙凤眼里的黛玉。
3、贾宝玉眼里的黛玉。学生通过阅读,较快的筛选出正确的信息。随后引导学生找出文中表现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的句子,并理解她为什么这样要求自己,由此完成对林黛玉人物形象的赏析。
接着赏析贾宝玉这个人物形象,我设计了下列问题让学生思考:
1、对宝玉这个人物,作者先侧面描写,后正面描写,在人物出场前,作者是怎样侧面描写宝玉的?这些描写使人对宝玉产生一种什么样的印象?
2、人物出场后,作者又怎样从正面描写宝玉的?即:在黛玉眼中呈现的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宝玉?这种矛盾说明了什么?
3、分析体会《西江月》二词,这是站在什么立场上以什么样的口吻来品评宝玉的?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寓褒于贬,正文反作的方式?
4、这种先侧面铺垫,后正面描写的出场方式对塑造人物起到什么作用?
在这堂课上,有学生提出“《红楼梦》不是禁书么?”的问题。于是,我便顺势在他们的总结上讲解人物的叛逆性格与作者揭露的主题,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在赏析人物外貌时,要求学生朗读宝黛眼中的彼此,领略曹雪芹优美的文笔,同时也感受宝黛的心有灵犀与似曾相识。这样,层层深入,由现象到本质,使学生既充分认识宝玉反封建的叛逆性格,了解《红楼梦》的反封建意义,又发自内心地赞叹曹雪芹的大手笔。
通过阅读,学生了解了我国古代小说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以及通过这几个方面对人物形象进行赏析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第三课,我把另一个主要人物王熙凤交给学生自主赏析,分组点评。学生思维非常活跃,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有明显提高。
课堂的主体部分是先介绍“点评式读书法”,包括点评的形式、内容等,使学生对“点评式读书法”有个大致的了解。再以林黛玉为例,教师做示范点评,并在适当的时候指导欣赏的方法,以提醒学生从那些角度去欣赏人物,平时阅读要注意些什么。这一部分共有四个例子,举一例如下:
例1: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从外貌描写方面)
点评:气质超凡脱俗,美貌多情、体弱多病
欣赏方法提示一:要认真揣摩语言,要细细咀嚼品味,提高语言的欣赏能力。在教师示范点评后,我要求学生就王熙凤这一形象进行点评。
由于平时采取小组学习讨论、评分竞赛形式,所以学生分组点评时,各小组活动积极,纷纷在书本上圈圈点点,写出自己的点评。几分钟后,各组代表上台踊跃发言,利用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点评内容。以下是其中一位的点评:
生:我们主要点评王熙凤的出场。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从黛玉的心理活动中,可以得知王熙凤人非常大胆、不拘一格,也略显出一些掌权者的气派。因为凤姐主要是料理和主管贾府一些日常的事务的,手中掌握着财政的大权,因此,可以说是实际当家人。再从她的衣着来看,充分表现了当权者那种华丽富贵的气势。另外,“贾母笑道”这里,„„南省俗称‘辣子’„„‘辣子’之称,便足以让人感受到她骨子里的泼辣之气。还有第82面,“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说明她非常精明能干。总之,王熙凤是非常精明能干,胆大心细又透出几分泼辣的人。
上台的几位学生从多种角度展示了对王熙凤这一形象的鉴赏,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高。为了弥补点评的深度不够,也为了使学生的鉴赏上一个台阶,我在学生点评之后,又有针对性的展示了名家的点评,举两例如下:
1.“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脂批:“第一笔,阿凤三魂六魄已被作者拘定了,后文焉得不活跳纸上?此等文字非仙助即神助,从何得此机括耶?” 2.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脂批:“非如此眼,非如此眉,不得为熙凤.”脂批:“问诸公:从来小说中可有写形追像至此者?”
一堂课下来,学生在逐步深入的鉴赏中不断获得审美享受,直至下课,仍陶醉在未绝的余音中。
于忠滨:我说三点看法——
第一,小说重点在于人物形象的刻画,这节课便是分析三个主要人物的形象。设计是从林黛玉的视角来分析王熙凤、贾宝玉,又分别从众人、王熙凤和贾宝玉的视角去看林黛玉。以视角的限制来分析人物,可分析的内容就减少了,一节课下来,足可让这三个人物凸现在学生面前。有的老师却表示,不如一节课着重分析透彻一两个重点人物,即以全知全能的视角来分析人物形象,给学生一个对《红楼梦》中人物的确切认识。而我同意温老师的作法。首先,透彻地分析一个人物并不容易,《红楼梦》作为一本巨著,表现的人物具有复杂性,这要在很多回中才可真正展示完一个人物的性格。如贾宝玉,开始就说他对封建思想的叛逆,但他其实也有封建等级意识,而这些并不是中学课堂要求的重点,所以,企图在课堂上“透彻”地分析《红楼梦》中一个人物不是很必要,倒不如以限制性的视角来分析。况且,让学生鉴赏的目的在于引导他们课后广泛阅读,只要教会他们分析思考的方法就够了,不必给他们答案。
第二,在课堂上充分运用多媒体,其中还截取了两个电视片段,分别为王熙凤出场和晚膳,有利于学生清晰直观地认识王熙凤形象和林黛玉的“步步留心”,课后听学生和老师的反馈意见普遍感觉很好。我认为先阅读再看电视片段加以印证这种作法是恰到好处的,因为对《红楼梦》这样的作品,现在的学生比较陌生,若先看片段,他们也可知道人物性格了,便极有可能不再看课文内容了,那达不到阅读教学的目的。
第三,说到课堂的组织上,我也觉得真的可以做得更好。在教学中大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来探讨这些人物,然后派代表发言,这样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竞争与合作中充分理解人物形象,这也正是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法。另外,还要加强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人物性格,如王熙凤出场的语言很有个性特点,只要多让学生有感情地读一读,人物形象不言而喻,那比笼统归纳成几个抽象的词——“俏丽,虚伪”,要好的多。这也不正是新课程注重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吗?
我想,无论课前多么认真地备课,把课文中出现的人物细节揭个底朝天,可这些都只是教师个人的储备,把这些东西带到课堂上,如何“分”给学生?我觉得不能有自视为“一缸水”,然后分给每个人“一碗水”这样的观念,而应该教给学生如何像自己那样去主动寻找水源,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充分体会到获得甘泉的乐趣。老师要做的,正是要组织他们如何找“水”,鼓励他们积极找“水”。这样想来,纵然我的板书清楚地标明“王熙凤:俏丽、衣着华丽、虚伪、放诞无礼„„”但那只代表一个结果,留下的只是几个冷冰冰的词,而学生只会认为那是一个负担——又要死记!
谭世珺:我也来谈三点——
1、把课文当作学习语文的例子。要通过课堂真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必须把课文当作“例子”。张老师将《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重点确定为鉴赏人物形象和语言,学习透过人物言行认识其内心世界和思想性格的方法。并希望通过该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和心态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为实现此目标,我通过学情调查、相关知识介绍等手段,为学生搭建了阅读赏析的平台。目标实现后,再通过学生兴趣阅读交流,由课文宕开,使学生在课外对古典小说的阅读课内化,让学生在课内对《红楼梦》的阅读在课外有了拓展。这样,学生对中国古典小说多注意让人物在生动的情节发展中和人物彼此的关系中去展示自己的的性格这一手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更好的达到了本课的鉴赏目的。用李镇西老师的话来说,一节课上完了,一课书教完了,不是就可以画上句号了,而应在学生心中留下破折号和更多的问号。
2、让语言成为品味形象的中介。以往的教学,多用电视剧《红楼梦》中的人物剧照或电视剧片段来吸引学生的眼球、调节课堂气氛。但这样做容易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片中人物的外在形象上,从而忽略了对名著语言的品味鉴赏。为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课教学,张老师虽然也使用了音像资料,但并无此恶果,他仍充分利用语言文字的间接性,通过对欣赏方法的适当点拨,引导学生尽可能地贴近文字,走进文字,与语言文字亲密接触,从而领略文字所蕴涵的丰富内容,感受文学大师运用文字的高超技艺,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3、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在赏析王熙凤这个人物形象和课外兴趣阅读时,采用小组内的合作、小组间的竞赛等形式。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展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的能力。如对王熙凤这个人物形象的鉴赏,经过小组成员的合作,就能够从多方面展开,许多学生都表现出了出乎老师意料的鉴赏能力和独特的思维角度,这也是在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上难以出现的喜人现象。
于春霞:听了张老师的课,我觉得很有“语文味”。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育(主要是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语文味的最高形式,主要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作品,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鉴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阅读欲、创作欲,在长期的濡染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美感„„”(程少堂《语文味: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新起点》)。“语文味”是对语文教学本质的呼唤,而对语言文字进行品味,领悟出其中所蕴涵的美感是语文课基本特征的体现。中国古代小说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浓郁学生文化气质的丰富资源。高中教材第四册第三单元是古代小说专题,其中《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古典四大名著《红楼梦》的第三回,是一篇传统课文。由于是经典名篇,很多老师都曾精心教授过,所以很难讲出新意。我结合本册本单元的学习重点——“鉴赏古代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的教学要求,从品味鉴赏语言入手,对教材进行大胆处理,将课本上并没有要求学习的读书方法——“点评式读书法”引进课堂并带领学生走进文字,欣赏形象,获得审美享受。针对这一课,我有如下几个方的体会。
1.引进读书方法,让学生跟语言文字亲密接触。
以往的教学中,一些教师喜欢用电视剧《红楼梦》中的人物剧照或电视剧片段来吸引学生的眼球、调节课堂气氛。这样做容易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片中人物的外在形象上,而忽略了对名著语言的品味鉴赏,这与语文教学的宗旨是相悖的。语文课就是要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在上这节课时,力求不用一张图片,一段电视剧,充分利用语言文字的间接性,通过“点评式读书法”的介绍和运用,再加上对欣赏方法的适当点拨,引导学生尽可能地贴近文字,走进文字,与语言文字亲密接触,从而领略文字所蕴涵的丰富内容,感受文学大师运用文字的高超技艺,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比如: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通常情况下,学生从以上的描写中大多能感受到林黛玉的“美”来。但这种感觉多数是短暂的、稍纵即失的,朦胧肤浅的。而对她的“弱”、“多情”则更是忽略。这堂课,在教师示范部分,我就提示学生特别注意“愁”“病”等词来体会她的“体弱多病”,注意“含情目”一词来体会她的“多情”,并在原文加上一些点评符号如着重号等以提醒学生注意。接着对这一段文字点评到:气质超凡脱俗,美貌多情、体弱多病。这样,不仅使学生通过对一些关键词的理解一步步走进文字,更深入地理解所写人物的性格特点,还提示学生要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认真揣摩语言,细细咀嚼品味”。这样一来,其实就是让学生将那些朦胧肤浅的感觉用文字进行加工、提升从而表达出来的过程。换言之,也就是引导学生读文学作品从“看热闹”的层次提升到审美鉴赏的层面。这样的教学处理,既避免了学生浅尝辄止的不良思维习惯,又使学生能更明确更有深度地理解文字、解读名著,提高鉴赏力。2.欣赏品味语言,让学生在审美中获得精神愉悦。
语文课通过文字的间接性,引导学生想象品味其中的韵味,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使学生在鉴赏的过程中获得精神愉悦,审美享受。如:很多同学在点评王熙凤的外貌神态“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时,只点评出她的“漂亮”或“美丽”而完全没有看出她的凶狠来。我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在名家点评欣赏时,重点引导学生被他们忽略的“三角眼” “吊梢眉”以及“春”和“威”几个词,并在这些词上加了着重号或圈符,使之格外醒目。引导学生从这些词中,体会曹雪芹描写人物不仅写人物外在的形貌,还通过极精练的语言写出了人物的神韵的高超技艺。在这个基础上,我再展示出名家对其外貌部分的点评:
脂批:“非如此眼,非如此眉,不得为熙凤.” 脂批:“问诸公:从来小说中可有写形追像至此者?”
至此,学生对王熙凤的认识已从外表深入到了灵魂,对大师看似简单的文字却蕴含独特的匠心的高妙技巧不得不由衷地佩服。3.提供舞台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
本堂课,引入了小组内的合作、小组间的竞赛等形式,力求体现“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从课堂情况来看,“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展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的能力,而且落实了本课的重点——点评式读书法的运用。从学生的点评情况来看,学生经过小组成员的合作,能够从多方面展开对王熙凤这个人物形象的鉴赏。离开了老师的讲解,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水平都大大超出了老师们的预料,教师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学生不会欣赏或欣赏不到位的问题。因为在让学生自由发挥各自的认知水平去鉴赏作品的同时,学生的思维是自由的、是个性化的,而这样的一种氛围以及学生们积极热情的参与过程,已经使自主学习的特点表现了出来。学生间思维的火花互相碰撞,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4.需要改进之处:
(1)可以将读书方法的介绍和学生对鉴赏方法的感悟结合起来。
虽然本课着力给学生提供实践“点评式读书法”的舞台,但这种舞台只集中体现在课堂的后半部分,前半部分则体现得不够。前半部分大多是教师在唱独角戏,课堂上的双边活动,特别是学生这一方的活动不够热烈。究其原因,是教师过于拘泥于课前的教学设计,认为在“教师示范”部分,就要完全由教师来完成,其实可以在教师示范完一个例子后,引导学生完成以下的各项内容。比如,四种鉴赏方法的点拨,教师可以在点拨完一个后,引导学生感知品味具体的语言材料,让他们自行探究、进而总结归纳其它的几种鉴赏方法,这样学生的自主活动会体现地更充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会更明显地体现出来。
(2)对语言的朗读品味应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语文课离不开对语言的涵咏品味。好的语言大多意味隽永,可多意会,少言传。虽然小说的篇幅较长,不像诗歌散文那样便于诵读吟咏,但还是可以挑选出一些精彩的片断,让学生体会,品味。可采用单个地读,分角色地读,对读的情况进行评价等方式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品味,发掘其中的妙处。
本课的前半部分有两次齐读,后来因为时间关系就没有对文本进行朗读,使得鉴赏点评有些游离文本。如果在不同的阶段,穿插对精彩段落的品读,如王熙凤出场时的语言,夸赞林黛玉的语言等,会使学生在品读文本中不断加深理解感悟,留下深刻的印象和长久的回味。
(3)整个教学过程还可以更紧凑,更科学,更有效。
从教学设计的初衷到教学过程的实施,都力求体现语文教学的本质,但整个教学过程还不够紧凑,科学。如在名家点评赏析部分,针对性可以更强些,有些前面的学生点评的基本到位的,就没有必要再展示了。可以把重点放在王熙凤的外貌描写、夸黛玉的语言部分,这样就可以节省一些时间,用在涵咏品味语言上,既提高教学效率,又可以使“语文味”更浓厚些。
李晓荣:《林黛玉进贾府》一课的教学设计,其亮点表现在“点评式读书法”的运用,教师的设计意图在于通过“点评式读书法”指导学生分析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使学生掌握刻画这些人物时所运用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主要方法。教师讲课的思路是清晰的,从对“点评式读书法”定义的解释,到展示“宝黛初会”的点评示例,再到练习对王熙凤性格特点进行点评,层层深入,其中不时还穿插进古今名人的评点,使学生对小说人物性格特点有了充分的认识。这是值得肯定的。《大阅读复习》一课的教学设计,其亮点表现在让学生转换角色,成为阅读的主动者,教学难就难在让学生与命题人换位思考,使学生了解命题的一般规律。教学中,教师通过三个文段的阅读,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质疑,在点拨中与学生探讨答案,最终使学生发现“词句相依、句段相连、段篇相辅”的规律。两节课均能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新的课程理念,为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两位老师都在寻求新的教学方式,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以解决问题为策略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教师对课改的理解,对学生的关注。
石远琴:高一语文《林黛玉进贾府》一课,“点评”古来有之,而把这种方法用在教学中并不多见,教法值得肯定。但是,对于“点评式”的概念,告诉学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知道抓什么去点评,学生收获什么必须明确。点评示例也不错,但作用是什么,应该让学生知道古人今人是如何去点评的,要带有个人的思考,知道为什么用这样的语言去点评,而不是仅仅读了就得了。实践演练想法很好,但最大的遗憾是没有让学生独立地去点评,整堂课都是老师在梳理、在说,缺少学生的活动,没有把着眼点放在学生身上,以老师的点评代替了学生的点评。本节课教师所体现的课改理念都帮学生做了,而缺少对学生活动的设计,因此,实施还须改进。
马锡永:由于准备充分,使课堂教学严谨有序,张弛有度。课前能够对学生前面学习过的知识作出梳理检查,在教学的有效性上苦下了功夫。在让学生报词语提问其他同学时,最好等学生说完,有充分的思考时间,不要急于去纠正答案,打断学生。
课上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设计有亮点。尤其是给贾宝玉用课件设计了一个很个性化的人物档案,像现今社会的明星一样,缩小了时空,拉近了贾宝玉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很感兴趣,这种兴趣一直会延伸到课下,引导学生继续去品读经典名著,以及以什么样的态度去读经典,如果个别幻灯片的字再大些,颜色换成黑色或蓝色更清楚些,那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会更突出些。
整堂课教态很亲和,让学生产生想亲近的感觉,如果把语速放慢,语调增加抑扬顿挫,那学生的兴趣会被激发的更浓厚些。
整堂课语调都很平,教学时激情不够,如果教师自己都少有激情,那么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很难调动起来,有激情的老师往往会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学生,把学生引入一个利于文本学习的情景中去。
自己讲的多了点,和学生的互动交流不够,没有交流合作探讨,有些非重点的内容表达时不必要重复时可不要重复,有时教师放心一点,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不仅可以使教学内容精要,重点突出,而且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师生彼此都可以不必那么累。
王秀丽:本堂课预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透过王熙凤和林黛玉肖像美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特别是发现黛玉不同凡俗的‘气质美’”,不料中途一学生一句颇有争议的回答,却意外地激起千层浪,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学生的回答可谓精彩迭出。“想象一下她当时会穿什么样的服装”看似顺着学生的发言游离了教学目标,实则从另一个更有趣味的角度深入剖析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使教学向纵深方向发展,而这一切都是“不曾预约的精彩”。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教师在备课时固然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预设”和学习的要求一些问题或话题,然而在教学中,又有很多问题是无法预设到的,因为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开放性的、创造性的存在,他们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可见,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在实施教学方案时,当学生的活动游离了教学“预设”时,教学环节的推进必须纳入这些变化的学情,特别是当教师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我们不能拘泥于预设的教案不放,教师必须独具慧眼,善于捕捉这些动态生成性资源并即时纳入于临场设计之中,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这样,我们的教案、我们的教学必将在动态生成中得到完善。有时甚至会收到“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
邵克昱:对语言的朗读品味应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语文课离不开对语言的涵咏品味。好的语言大多意味隽永,可多意会,少言传。虽然小说的篇幅较长,不像诗歌散文那样便于诵读吟咏,但还是可以挑选出一些精彩的片断,让学生体会,品味。可采用单个地读,分角色地读,对读的情况进行评价等方式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品味,发掘其中的妙处。本课的前半部分有两次齐读,后来因为时间关系就没有对文本进行朗读,使得鉴赏点评有些游离文本。如果在不同的阶段,穿插对精彩段落的品读,如王熙凤出场时的语言,夸赞林黛玉的语言等,会使学生在品读文本中不断加深理解感悟,留下深刻的印象和长久的回味。
张晓娜:可以将读书方法的介绍和学生对鉴赏方法的感悟结合起来。虽然本课着力给学生提供实践“点评式读书法”的舞台,但这种舞台只集中体现在课堂的后半部分,前半部分则体现得不够。前半部分大多是教师在唱独角戏,课堂上的双边活动,特别是学生这一方的活动不够热烈。究其原因,是教师过于拘泥于课前的教学设计,认为在“教师示范”部分,就要完全由教师来完成,其实可以在教师示范完一个例子后,引导学生完成以下的各项内容。比如,四种鉴赏方法的点拨,教师可以在点拨完一个后,引导学生感知、品味具体的语言材料,让他们自行探究、进而总结归纳其它的几种鉴赏方法,这样学生的自主活动会体现得更充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会更明显地体现出来。
温长军:张老师通过“点评式读书法”的介绍和运用,再加上对欣赏方法的适当点拨,引导学生贴近文字,走进文字,与语言文字亲密接触,从而领略文字所蕴涵的丰富内容,从文字中感受形象,感受文学大师运用文字的高超技艺,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比如: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堂课,在教师示范部分,温老师就提示学生特别注意“愁”“病”等词来体会她的“体弱多病”,注意“含情目”一词来体会她的“多情”,并在原文加上一些点评符号如着重号等以提醒学生注意。接着对这一段文字点评到:“气质超凡脱俗,容颜美貌多情、体弱多病”。这样,不仅使学生通过对一些关键词的理解一步步地走进文字,更深入地理解所写人物的性格特点,还提示学生要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认真揣摩语言,细细咀嚼品味”。这样一来,其实就是让学生将那些朦胧肤浅的感觉用文字进行加工、提升从而表达出来的过程。换言之,也就是引导学生读文学作品从“看热闹”的层次提升到审美鉴赏的层面。
这样的教学处理,既避免了学生浅尝辄止的不良思维习惯,又使学生能更明确更有深度地理解文字、解读名著,提高鉴赏力。
1、欣赏品味语言,让学生在审美中获得精神愉悦
语文课通过文字的间接性,引导学生想象品味其中的韵味,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使学生在鉴赏的过程中获得精神愉悦,审美享受。引导学生体会曹雪芹描写人物不仅写人物外在的形貌,还通过极精练的语言写出了人物的神韵的高超技艺。
2.提供舞台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
这堂课,引入了小组学习讨论的形式,力求体现“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从课堂情况来看,“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展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有利于形成课堂教学民主化的氛围。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的能力,而且落实了本课的重点——点评式读书法的运用。从学生的点评情况来看,学生经过小组成员的合作,能够从多方面展开对王熙凤这个人物形象的鉴赏。离开了老师的讲解,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水平都大大超出了老师们的预料,教师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学生不会欣赏或欣赏不到位的问题。因为在让学生自由发挥各自的认知水平去鉴赏作品的同时,学生的思维是自由的、是个性化的,而这样的一种氛围以及学生们积极热情的参与过程,已经使自主学习的特点表现了出来。学生间思维的火花互相碰撞,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徐青松:我来谈谈张老师对教学目标的设置——
1、知识与能力:了解《红楼梦》的内容,了解曹雪芹,初步把握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的性格特点,品味小说语言,培养小说阅读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遇到文本,归纳文章要点;引导自主探究,把握小说人物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红楼梦》的思想内涵,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体验作者对文中人物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的确立,首先是基于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规律。即阅读鉴赏是读者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融入自己生活、情感体验重新建构的过程。其次,它体现新课程标准“教师引导、学生主体”这一理念。第三、它尊重高中学生年龄特点,着眼于学生能力发展和情感体验。
温长军:“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现在面对的是学生,他们缺少对复杂社会的阅历。自己的深入理解并不一定能引起他们的共鸣。怎样在短短的几节课内让他们有所收获,这点就显得特别重要了。《林黛玉进贾府》这篇文章我用了三节课,讲完之后总觉得不尽人意,结合大家的建议和自己的体会,有几点值得反思。
1、关于王熙凤这个人物的分析,可从语言、容貌入手,学生一般也能理解这个人的性格特征,“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但语文课堂的课外延伸永远是无限的,该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她,如何看待她这个人物形象,在当时能够八面玲珑,那么得意,她的那一套为人处世哲学,能不能运用到我们当今社会中来?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她,这点值得我们反思。
2、语文课堂永远是想象的课堂。优美的语言可以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在对林黛玉的描写中,作者用了“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一个“柳”字就写出了她的万种风情,写出了她的柔弱纤巧的姿态。在点拨时,应该注意让学生先去说说春天时节嫩柳的模样,然后展开联想。这样即能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又能更深入的理解课文的内容,还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真乃一举三得,可我没有这样做,这值得反思。
3、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除了让学生感悟美,提高道德情操之外,更应该学会运用,在当前中考应试的指挥棒下,这显得很重要。学生往往能够抓住某一处的细节进行揣摩,但要把整篇文章进行系统分析就有难度了。这里有很多处的对比,林黛玉对两次“有没有读过书”的不同回答,王夫人的对林黛玉的“携”和王熙凤的“拉”,都可感受到人物性格,但老师如果没有点拨,学生是不可能感受到的。好的文章应该是处处有玄机,但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这点,并把它运用到自己的实践当中去,感觉自己在这方面做的很不够,很多时候都停留在表面。这也值得好好反思一下。
4、文史不分家,学习古典小说,如果没有掌握当时社会一定的历史常识,是无法理解作品的真正内涵的,即使理解了也是苍白的。这点对老师来说更是重要。阅读永远是提高文学修养最基本的手段。语文老师更应该是个杂家,我感觉到自己知识面很狭窄,这严重影响了对文本的理解。尽管有很多的参考资料,但如果没有自己的理解做主体,那语文课堂就不可能生动。所以我要时刻提醒自己,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
以上是我对《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的几点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的进行反思教学和行动研究,使自己的语文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第三篇:高一语文评课
高一语文评课
今天上午 听了杜慧敏老师执教的复习课——《必修一文言单元检测》练讲课,觉得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该老师教学态度端正,专业知识扎实,备课认真。课前杜老师通读了必修一文言单元的所有课文,疏通了文言基础知识,对多音、多义词进行了仔细查证,对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做了多方面的预设,并诚恳地征求备课组老师的意见,博采众长。
二、课堂上体现了“生本”“学本”的理念。遵从学生学习新知识——遗忘——复习——提高的认知规律。将课堂分成了自主学习——共同研讨——教师引深拓展三个阶段。显示了较清晰的教学步骤。分小组完成任务,节约了时间;各自展示作题思路和结果,又挖掘了课堂学习的优势,达到了互相启迪、共同提高的效果。
作为一节复习课,本节课借助学案,来完成对文言单元知识的复习、巩固任务,教学内容较单一,限制了执教者对课堂的崭新设计,这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造成的局限。另外在板书设计上,这堂课宜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给学生梳理特殊句式及标志,让学生掌握认知规律。
评课人:李老师 2015-1-30
第四篇:《登高》(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写作背景及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掌握吟诵诗歌的基本方法。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教学重点:
1、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2、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教学难点:
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痛苦和无尽的哀思。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就是诗歌星空中最灿烂的银河!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思亲怀乡的诗歌。九月九日是中国的重阳节,那是一家人登高祈求长寿的欢快节日。可是有这样一位老人,衣衫褴褛,满身疾病,年过半百,却只能漂泊异乡。他步履蹒跚地登上长江之滨的夔州,面对处于战乱的国家,面对万里之外的故乡,面对漫天的落叶,面对滚滚长江水,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位老人。共同来欣赏一千两百多年前他为我们留下的千古传唱的著名诗篇《登高》(投影课题)
二、品读诗歌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学习一首古诗,首先就是要进行朗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品读诗歌。诵读时请同学们注意四点要求:一是读准字音,二是把握节奏,三是注意轻重,最后要求读出感情。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学生自由朗读一分钟)
1、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对他的朗读作一点评。(一位学生朗读,几位同学点评,教师补充做朗读指导)
2、听录音示范朗读,初步感知诗歌。
3、“文如其人,言为心声”。刚才我们读了这首诗,它给我们的总体感受是怎样的? 明确:凄凉、悲伤、孤独。
4请大家融入这种感受有感情地齐声朗读《登高》。(学生齐读《登高》)
三、赏析诗歌
1、诗人的悲在诗歌中体现在哪里? 明确:流浪他乡、疾病缠身、壮志未酬。明确:万、常、多、独、恨、停
万:写出了离国别家,漂泊路途之远。常:写出了流浪他乡时间之久。
多:写出了疾病缠身,当时杜甫身患肺结核、疟疾和风湿病等多种疾病,“右臂偏枯耳半聋”一只手已经无法动弹了。
独:感叹独自登台,无亲无友,孤苦伶仃。
恨:时世艰难,而自己命途多舛,两鬓苍苍,功业无成。停:穷困潦倒,没酒可喝,郁积在胸中的愁闷无法得到宣泄。
(身逢战乱、时值悲秋、离乡万里、漂泊他乡、人到老年、体弱多病、孤独无依,再加上国家多难,诗人身受八重愁苦。
第五篇:登高问题综合评价单
合阳中学2012级四步导学工具单[键入文字]高一语文必修三
[键入文字]
《登高》问题综合评价单
设计人:秦玉芳审核人:王艳芳
学习目标:
1.理解杜甫在本诗中流露的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2.赏析本诗情景交融等手法的运用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学习重点:赏析本诗情景交融的手法
学习难点:理解杜甫在本诗中流露的深沉的苦痛
【知识链接】:
1、作家作品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原籍襄 阳,迁居巩县。杜审言之孙。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寓居长安近十年。及安禄山兵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至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风:沉郁、顿挫。代表作:《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诗,皆为人传诵。有《杜工部集》。
2、背景资料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还有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预习评价】
1、填空
本诗被誉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古今七言律诗之冠”。律诗每首句联,依次称、、、、。它要求句必须押韵,必须对仗。
2、解释下列诗句中划线的词
(1)渚清沙白鸟飞回:。(2)万里悲秋常作客:。(3)百年多病独登台:。(4)艰难苦恨繁霜鬓:。(5)潦倒新停浊酒杯:。
导读导评导研导思[键入文字]字]
3、自由诵读,整体感知,看看这首诗给你的总体感受是什么?并找出诗眼。(提示: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注意情感)
【合作探究】
1、首联写登高俯仰所见所闻,运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何种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
2、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宋代学者罗大经曾说颈联的十四个字中含有八层意思: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从“万里”、“作客”、“百年”(老年)、“多病”、“独”这些字眼中,你能领悟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感悟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拓展延伸】
秋,是古代诗人常咏的一个季节。杜甫笔下也有许多精彩的关于“秋”的描写,细读下列
诗句,简要谈谈杜甫笔下的“秋”有何特点,表达了杜甫怎样的思想感情? 《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风高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秋笛》:不见秋云动,悲风稍稍飞。《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秋兴八首》(其一):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其四):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答:。
学科长签名:
自主合作探究创新[键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