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中学生写作心理障碍及对策-作者马瑞英
题
目:
浅析中学生写作心理障碍及
对策
2017年3月18日
原创性声明
兹呈交的学位论文(设计),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明确标明引用或参考的内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本人依法享有和承担由此论文而产生的权利和责任。
声明人(签名):
日期:
****年**月**日
浅析中学生写作心理障碍及对策
浅析中学生写作心理障碍及对策
[摘要] 当前,国内的有效教学研究十分活跃,许多理论工作者和教学人员对此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与实践。许多一线教师也开始重视作文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研究,这些研究虽然描述了作文教学中的无效现象,并探究了其内在原因。中学生中存在的写作心理障碍严重阻碍着中学写作水平的提高和写作教学的顺利进行。文章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学生写作心理障碍存在的类型、分布特点、后果及产生的原因,对解决中学生写作心理障碍的措施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中学生 写作 心理障碍
I
浅析中学生写作心理障碍及对策
Analysis on the psychological obstacl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research of effective teaching in China is very active, and many theoretical workers and teaching staff have carried on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to different degrees.Many teachers have begun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composition teaching, although these studies describe the composition of the teaching of the ineffective phenomenon, and explore the underlying causes.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riting psychological barrier is a serious obstacle to the improvement of writing and writing teaching.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ypes,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consequences and causes of the psychological barrier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Key word] Middle school student, writing,Mental disorder
II
浅析中学生写作心理障碍及对策
目 录
一、绪论................................................................................................................1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1
(二)研究方法与思路................................................................................1
(三)研究内容与框架................................................................................2
二、相关理论概述................................................................................................2
(一)写作心理............................................................................................2
(二)写作能力............................................................................................3
(三)中学生写作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4
1.中学生写作的年龄特征..................................................................6 2.中学生写作的心理特点..................................................................6
三、中学生写作心理障碍的问题分析................................................................5
(一)作文教学目的不明确,方法陈旧....................................................5
(二)作文教学与生活纽带断裂,闭门造车............................................6
(三)作文评价方式单一,难以满足学生的作文期待............................5
(四)中学生缺乏必要的观察、想象和思维能力的训练........................5
四、提升中学生写作的有效性策略....................................................................7
(一)激发学生写作动机............................................................................7
(二)培育学生写作情感..........................................................................12
(三)增强学生写作意志..........................................................................14
(四)塑造学生写作个性..........................................................................14
五、结 论............................................................................................................16 致谢语..................................................................................................................17 参考文献..............................................................................................................18
I
浅析中学生写作心理障碍及对策
一、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广与深入,中学生写作倍受关注。研究近三年来全国各地中考试卷,我们不难发现:作文考査分值高,形式异彩纷呈,作文能力检测的力度呈上升趋势。写作是语言表达与运用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重要过程,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还是检测语文素养整合与优化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内在需要。应该说,如何优化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性,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学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也是每个学生切实提高自身语文素养的学习课题[1]P14。
中学生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常写作文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而且能加强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水平。作文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由于部分学生对周围事物缺乏细致的观察,实践又少,写作兴趣淡薄,因此这对于教学老师教作文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实现中学作文由高耗低效向低耗高效转变,是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深入思考的话题。
当前中学作文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着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领域,本研究课题的价值即在于,寻求学生内在的写作需要,根据学生的写作心理实施作文课堂教学,进一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2]P28。可以说,了解中学生的写作心理对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的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方法与思路
研究中采取的主要方法有:
文献研究法:前者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科学认识的方法。结合心理学的相关资料和文章来进行作文教学,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来解释写作的心理,再将心理学和作文写作相互的配合,来加深自己论文的可行性。
实地调査法:通过对某中学进行实证调查,取得第一手资料,作为统计分析的资料来源之一。本文通过实地调查法研究了当前我国中学生在写作方面存在的心理障碍,并对这些心理障碍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以出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1][2] 陈明华,秦志强.呼唤学生作文失落的灵魂,中学语文教与学,2003年第3期
李妙兰.在教育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书育人,2005年第5期
浅析中学生写作心理障碍及对策
(三)研究内容与框架
本文是基于心理学视角对中学生作文写作心理障碍问题的专题研究,研究对象中学生为样本,通过调査研究分析,了解中学生在语文写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现象和心理障碍,分析中学生各种心理障碍背后的影响因素和原因,然后从心理影响因素的四个方面即动机、情感、意志和性格,提出提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3]P68。本研究涉及以下内容:
一是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研究方法与思路,研究内容与框架。
二是相关理论概述,写作心理,写作能力以及中学生写作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
三是中学生写作心理障碍的问题分析,包括作文教学目的不明确,方法陈旧;作文教学与生活纽带断裂,闭门造车;作文评价方式单一,难以满足学生的作文期待;中学生缺乏必要的观察、想象和思维能力的训练。
四是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这就需要可行性的策略。中学生在拿到作文题后,我们要研究他们刚开始的写作心理,以及大脑中快速闪现的材料,作文的整体框架等,这对于提高写作的能力有着巨大的作用。当然这需要教师的仔细观察,适时的指导,以此来开发他们的写作水平,这就是本文研究教学作文的原因。
二、相关理论概述
(一)写作心理
写作心理是指从事写作活动时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从中学生写作实际来看,写作心理因素包括动机、兴趣、观察、想像、思维等,它们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由唯物辩证法可知,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由事物本身的内在原因所决定的,学生内部的心理矛盾才是其心理提升的源泉[4]P21。学生原有的相对稳定的写作心理能力与构造,在其写作内心矛盾中成为了非常复杂而且庞大的体系组成部分,它是构成多种心理因素的总和。组成成分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部分,其一,习性、行为、爱好等非智力因素水平;其二,态度、情感、精力等心理状态;其 [3][4] 蔡伟.打造高分作文的五大绝招,语文教学通讯,2005年第7期
梁瑛.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年第2期
浅析中学生写作心理障碍及对策
三,记忆力、意志力、思维力、洞察力等写作心理发展水平;其四,各年龄段心理和生理发展的表现特点;其五,语文与写作知识的结构和储备,语言分析和表达能力。
(二)写作能力
写作能力是中学生对自己的积累进行选择、提取、加工、改造的能力。学生在写作时会产生各式各样的心理,包括了记忆力、观察、思考、感情波动等。要提高写作能力,对写作的性质,对究竟什么是写作能力,必须有一个较为清楚的认识,把饱满的学习热情和科学的态度结合起来,这样才可能为自己确定一个较为明确的、科学的学习规划,在有限的时间内,脚踏实地地稳步前进,在写作学习上取得最大程度的进步。结合相关的想象力和阅读文章的能力,再结合自己的分析、搜集、逻辑思维等方式来进行作文的构思。阅读的效果可以保证学生的作文布局、整体框架、谋篇等方面。写作不但能够增加对于字词的运用熟练度,还可以让学生的心理得到一定的锻炼。写作能力能够表现出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对于语言的表达能力和认知的能力,另外一方面可以作为学生语文水平的一种重要的体现,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密不可分的内容[5]P76。
(三)中学生写作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
1.中学生写作的年龄特征
中学生在写作方面表现的心理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初中生作文心理要求因年龄而异,大致可以列为两个年龄段,他们会有着不同的心理需求。
首先是开放期(初中阶段)。此时期,因认知能力与生活范围的制约,写作的内容和手法无明显发展。许多特征仍然没有得到改变。思想深度浅显,看问题时常只看到事物的表面。不能较好地透过现象看本质。少有让人眼前一亮的点评和见解。但是,此时他们思维非常活跃、童心未泯、天真、勇敢、有激情活力,自信乐于表现自己的文章,而且乐于思考、模仿能力强。这时最适合的教学方法是加强改写、扩写和仿写等各种训练方式,提高写作水平。
接下来是闭锁期(高中阶段)。此阶段,第二性征表现突出,主要表现在生理和心理上的成熟。见闻范围不断增长,思考能力快速提升,处理事物变得深谋远虑。需要自我选择和独立的自由空间。经常喜爱独自写邮件和日志,杂感、随笔便成了记录学习生活感想、成长梦想和抒发情感等流行的写作方式。这个时期,他们更倾向于写一些立意深刻的东西。因此,作文训练应具有表达深度,多训练写富有哲理性的文章,以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同时,引导他们的思维能力向着 [5] 赖李真.在作文修改中构建合理评价体系,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6期
浅析中学生写作心理障碍及对策
更高的层次发展,促进他们写作表达能力的提高,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2.中学生写作的心理特点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体现的心理本质状态与一般趋势就是学生写作的心理特点。这种特点在不同年龄段有着显著地差异,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写作兴趣、情感、动机等非智力因素方面。初中学生的写作水平虽然比小学阶段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据心理学调査研究,他们在描写人物形象的作文中,还不太会运用的形容词。据实验,在写人物的作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好,耐心,好好,高兴,和蔼,高,红,亲切,慈样,严肃,新,大,认真,辛勤,可爱,可亲,严格,清楚,深深,仔细。这说明,中学生描写人物的形容词的运用还不够丰富和个性化[6]P20。
三、中学生写作心理障碍的问题分析
(一)作文教学目的不明确,方法陈旧
作文教学缺少明确的目的和明确的重点、难点,信马由缰,写作打算不够细致,写作的数量是最直接的追求目标,而对写作的质量没有足够的重视,更少关心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最严重的是,老师总会给一定作文框架,设定文章基调,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极为狭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创新。教师作文教学方法陈旧,已是积重难返,同时,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并未形成统 一的有效教学方法。我国的作文教学其实就是把作文当做一道试题来对待,模式僵化。先命题,接着就是指导,然后就是写作,之后就是批改,最后是讲评,而指导与讲评未必每次都有。在这一过程中,老师是主导,学生围着老师转,虽然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独立为文能力,但仍是缺乏学生的独立创新,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学生总体上还是通过老师的批改而被动接受,这是一种封闭式的教学,难以吸收新鲜空气。这种模式下,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不能平衡发展,往往是写的能力较为突出,而其他三项发展滞后。学生都是各自为战,没有足够的交流与借鉴,视野局限于小范围内。这样的高投入低回报,打击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也使作文教学陷入恶性循环[7]P17。
(二)作文教学与生活纽带断裂,闭门造车
在作文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往往是关注作文技巧,如立意是否正确新颖,构思是否精当,语言是否生动,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除了依靠写作技术性因素,更多地是依靠生活。苏轼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作文永不 [6][7] 曹修龙.中学生作文心理准备状态探讨,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7年第4期
陈发兵.学生作文缺乏信心之心理分析及对策,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 年第7期
浅析中学生写作心理障碍及对策
枯竭的源泉,学生的生活经历比起成人来当然不够丰富,但也并不是白纸一张。作文指导应该能唤起学生对自己某种生活的回忆,激起相应的体验,使之产生不吐不快的强烈冲动。学生的生活面狭窄,生活单调,加上许多学生不善于细致的观察生活,捕捉细节,不善于对生活作出理想的思考与凭借,所以虽然每天都在生活却与生活感悟失之交臂,写作时觉得无话可说。作文教学就应当引导学生感受家庭亲情,品味生活苦辣酸甜,关注社会,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关注时事政治,聚焦热点新闻,关心民生百态,留心时论短评,亲近自然,倾听大地的呼唤,关爱自然的精灵,呵护自然的生命,走近古迹,寻觅我们的文化院落,重读经典,聆听历史深处的回响。教师注重开启生活情感这一源泉,淡化写作技巧,改变那种认为掌握了一些技巧就可以包治百病的错误思想,必能改变学生写作产生厌倦情绪[8]P53。
(三)作文评价方式单一,难以满足学生的作文期待
作文老师往往面临的是众多学生的作文,工作量大,认真批改工作量很大,但又不得不应付学校的检査和敷衍学生期待的目光,因此往往采取一些简单的方法来批改,如写一个阅字,好一点的话,会在百分制下给出一个分数或分出优、良、差三个等级。即使有时会写一些批语,也往往管中窥豹,片面不全,并且通 常是一些空话、套话。教学的随意性和无序性,必然带来讲评的千篇一律,一些程式化的所谓方法技巧反复强调,很难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缺少新意。老师无奈,学生也难以得到想要的知识,从而导致教学氛围沉闷。长此以往,这种做法就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学生的积极性不断被打压,慢慢的就学会了敷衍了事,写出一些缺乏真情实感,没有独立个性,而又缺乏生趣的文章。
(四)中学生缺乏必要的观察、想象和思维能力的训练
我们的作文教学长期存在着三多现象:一是文章剖析多,作文指导中,把文章章法的指导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学生脑子里装进的尽是些文章结构图式。二是写辨析多,常常纠缠写作方法的种类,把写作技巧作为作文训练的重要内容,学生得到的尽是些写作概念。三是模仿写作多,学了范文后,让学生仿写,但往往只重视技巧的模仿,一旦模仿不到位,便视为失败之作。以上三多现象说明,当前中学作文教学中存在某些偏误,学生缺乏必要的观察、想象和思维能力的训练,难以获得写作中的源头活水,又怎么能够写出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文章来呢?
[8] 陈顺森.心理性作文在大学生心理咨询中的功能及应用,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浅析中学生写作心理障碍及对策
四、提升中学生写作的有效性策略
(一)激发学生写作动机
激发写作兴趣的关键在于明确写作目的。要使学生明白作文源于生活而又反映生活,是今后生活、学习、工作所不能缺少的东西。对于高年级学生应当有更高的要求,要千方百计使他们承担起歌颂真善美,反对假恶丑的社会责任。当然,不能用生硬的说教来反复灌输作文的重要性,而应该根据特定的环境来使学生明白这一点。学生的写作动机明确了,自然会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也会在学习上表现认真、热情高涨,行成聚精会神、一心一意的好习惯,从而能够承受时间、孤独、失败等各种考验,提高承受能力,直至达到写作目标。因为学生的学习行为直接受学习动机的指向和水平的支配[9]P55。
写作不是简简单单的当作是完成一种任务、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除此之外写作还有其他重要的意义,这就需要教师来进行合理的作文教学指导。真正写作的意义在于教会了我们的做人,提高辨别事物的能力,让我们的思维变得更加具有灵活性;在许多的场合下需要有优秀的文笔,从鱼龙混杂的文章堆中被挑选出来,因为好的文章可以被大家真切的辨别出来,因为文章具有其独特之处。当然在信息的交流和他人的沟通上更加的便捷,防止在阅读时出现歧义,而曲解他人的意思;写作是一种不同于其他沟通的方式,因此需要不断的练习来获得相应的表达能力;在当前日益发展的各行各业中,写作是一种必备的技能,而且还可以提高学习理解和阅读的能力。另外,教师需要让学生们认识到写作的意义,以具体的例子来进行作文教学,激发学生们的写作热情[10]P52-53。
(二)培育学生写作情感
清人袁枚曾说过:文以情生,未有无情而有文者。注重情感培养,激发学 生写作兴趣。古代文人喜好文章表达自身的感情,按照自己的感情来进行写作,中学生们也是需要运用这种写作的方式。教师的作文教学有两种路线,一条走的是知识路线,另外一条是情感对流路线,作文就是将两者相互作用影响中完成的。学生的课堂情绪问题,也就是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情绪是否饱满、思维能否在老师的引导下达到创造性发挥问题。不同的情绪状况对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活动。作文教学课,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如何把作为主体的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共同完 [9] 陈霞东.学生厌倦作文心理与教师情感教育,职业教育研究,2012年第4期
邓辉.努力激活学生作文心理,教育科研论坛,2012年第4期 [10]
浅析中学生写作心理障碍及对策
成本节作文课的教学任务,这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环节的掌控所在
(三)增强学生写作意志
畏惧写作的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生活积累,不善于观察,不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素材;二是语言贫乏,写作技巧差,无话可说,写作困难,因而对作文没有兴趣。我们就需要让学生培养这方面的能力,消除重重阻碍,提高学生的积极情绪。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过:一个少年,只有当他学会了不仅仔细地研究周围的事物,而且仔细的研究自己本身的时候,只有当他不仅努力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而且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时候,只有当他的精神力量用来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完美的时候,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这点对于写作教学至关重要
(四)塑造学生写作个性
当学生面对变化莫测的社会时会有一种想要表达自己想法的心情,而语文老师要做的就是要让学生把这种想法付诸于实际写作中去。语文课也需时刻关注学生的想法,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才可能在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认学生存不同是多样化评价的前提,多样化评价方式是不单单凭借分数来判断学生的优劣。这种方式让学生能找到自己的优劣,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也因此而激发学习的斗志,使学生更加充满自信。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也加强了师生间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不要用统一的标准来评价学生的作文,应视具体情况而定,更不能用文字水平高低去衡量。有的学生作文写得不理想,也应该尽量鼓励,并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让他们收获学习的快乐,增加学习动力。所以在评分时可以酌情处理,多分几个层次,写得好的可以多给分数,满分也是可以的,对于平时一直不擅长写作的学生,当他们能够流利的表达,能够更熟练地运用文字时,这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个很大进步,有进步的都可以给予分数上的奖励,使学生想要学,有兴趣学,在快乐中进步。
[11]P9。
[11] 侯亚文.学生作文心理障碍剖析及策略探究,科教文汇,2012年第3期
浅析中学生写作心理障碍及对策
五、结 论
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表达认识的活动,也是人类所独有的实践活动和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它是人们传递信息、发现见解、交流思想与情感的一种重要表达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时时处处需要已一定的方式进行书面表达。尤其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信息量的骤增、生活节奏的加快,对人们书面表达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能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而且务必做到准确、迅速、简洁。即具备立意、构思、遣词造句、选用表达方式,以及修改文章的能力,而当前中学生作文的现状显然是与时代的要求不相适应的[12]P28。
总之,深入了解,认真分析中学生的作文心理,根据不同情况、不同心智特点加以科学引导,从多角度多方位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培养写作兴趣,就一定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笔者尝试着从写作心理的角度对中学生作文有效教学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限于能力水平,研究结果还很粗浅,观点还很不成熟,只能是抛砖引玉,希望引起更多有识之士对此问题的关注,从而推动作文有效教学研究的深入开展。
[12] 冯永朝.略论情感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集宁师专学报,2006年第5期
浅析中学生写作心理障碍及对策
致谢语
大学的四年时光转眼就要过去了,马上就要面临毕业。通过最后这段在学校写论文的时光,我对我大学四年所学知识又进行了新的一轮回顾,专业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提高。本篇论文是在我指导老师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在此我由衷的感谢老师在我写论文期间给我提供的帮助,让我能够学到很多新的知识,同时巩固了过去的知识。从开题到选题,以及整个论文书写的过程中,老师总是严格要求,经常和我们交流,给我答疑解惑,让我受益匪浅。
同时也要感谢其他老师对我的指导和帮助,以及大学四年间他们对我的授业解惑,都为我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当然,还要感谢学校为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资源丰富的图书馆,使我能够在此专心学习、提高自己.最后,衷心感谢百忙之中抽空来处于本次论文答辩的答辩组老师。
浅析中学生写作心理障碍及对策
参考文献
[1]陈明华,秦志强.呼唤学生作文失落的灵魂,中学语文教与学,2003年第3期 [2]李妙兰.在教育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书育人,2005年第5期 [3]蔡伟.打造高分作文的五大绝招,语文教学通讯,2005年第7期
[4]梁瑛.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年第2期
[5]赖李真.在作文修改中构建合理评价体系,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6期 [6]曹修龙.中学生作文心理准备状态探讨,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7年第4期 [7]陈发兵.学生作文缺乏信心之心理分析及对策,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 年第7期
[8]陈顺森.心理性作文在大学生心理咨询中的功能及应用,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9]陈霞东.学生厌倦作文心理与教师情感教育,职业教育研究,2012年第4期 [10]邓辉.努力激活学生作文心理,教育科研论坛,2012年第4期
[11]侯亚文.学生作文心理障碍剖析及策略探究,科教文汇,2012年第3期 [12]冯永朝.略论情感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集宁师专学报,2006年第5期
第二篇:中学生写作心理障碍之一语言枯燥无味平淡如水
终于,爸爸妈妈看出了我的心病,起初我是不想告诉他们的。爸爸妈妈供我上学已经很不容易了,还要他们为我买电脑,怎么也说不口啊!愿望还是没有消散,而且越来越强烈,上课都想着自己得到了一台电脑,设计美观,功能卓越。爸、妈还是看出来了。在一天晚饭后,爸爸兴奋地说:“这电脑一定给你,但一定要你考上大学。”本来这前句话足够我兴奋几天几夜的了,可后面“考上大学”,唉!只有三个月了,可能吗?电脑啊,何时你才能属于我呀!不知我哪来的勇气,反正都要考大学,为了我的电脑,就拚这三个月。为了我的电脑,我万死不辞。
接下来的生活可想而知,三点一线成了我的生活,整日昏天昏地,晚睡早起,但是我依旧坚持着,因为一个美好的愿望支持着我——考上大学,就会有自己的电脑。
当我接到大学生录取通知书时,我笑了,也哭了,电脑、大学我都得到了。我飞奔回家,要告诉爸爸妈妈这好消息。在门外我就喊:我考上大学了,该给我买电脑了。推开门,我愣了,妈妈在哭,爸爸住院了,我知道拥有一台自己的电脑又是一个梦了。
一个月过去了,爸爸已出院了,我也恢复了以往。
一天回家,我看到桌子上的电脑,又是幻觉,走到桌子前,我惊呆了:电脑,真的电脑,最新的,我喜欢的那种。
爸爸笑着说:“儿子,爸爸说话算数吧!”
我跑过去,搂着爸爸的脖子,高兴地哭了。
我知道,我得到的不仅仅是一台电脑。
这篇作文体现了一些学生在写作语言的通病;不精炼,不生动,不深刻,平平淡淡,缺乏个性,很多话都是熟面孔。比如“第一段“这是我已实现了的美好愿望”和段末“更是我日思夜想的最大愿望”用语重复,无法强调后者是“最大愿望”。第三段“愿望还没有消散,而且越来越强烈”可以改为更深刻一些的句子:就像那些越得不到的东西人们越想得到一样,我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第三段中“爸爸妈妈供我上学已经很不容易了,还要他们为我买电脑,怎么也说不出口啊”这类话在学生作文里已成俗套,缺乏个性,应换角度,用新颖的语言表达这个意义,这些都是因为大脑中语言信息存贮少,无源头活水,即使绞尽脑汗也无从提取。解决语言贫乏最好的方法便是读书,保持读书的功效便是写作。二者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缺一不可。
语言的积累不是死记硬背,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
1、读好文章。我每周都从课外书上选几篇文章读,和学生一起分析语言技巧。有时叫一名同学朗读,全班欣赏,精彩处哄堂大笑,或赞赏不已,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师生共同进入佳境。为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我在读文章时,故意空出一些词汇,让学生填,学生参预了写文章,效果非常好。
2、抄好文章。因课堂时间有限,我就让学生在课后抄文章。这样做无疑一箭多雕,能练习书法和书写速度,能提高分析文章鉴赏文章的能力,能积累好的语言、构思等。有人甚至说光抄就能练好作文,我认为这种观点颇显夸张。抄是无法代替写的,这是两种心理活动,不能混为一谈。应该双管齐下,语言才会真正属于自己。
3、课堂教学注意积累词汇。为积累繁杂的成语,我让学生依照成语词典选有生命力的成语进行讲解,并由其它同学造句。如果他们能掌握大量的成语,那将拥有了取之不尽的财富。
4、引导学生积累诗词名句。这些都是语言中的精品,他们已不仅仅是一种纯工具性的语言符号,而是渗透了汉民族的思想体系、文化体系和艺术价值,学生所受的文化熏陶将会使自己终生受益。积累的方法要灵活一些,可以每天一首诗(词、名句),可以把诗词改为一篇小作文,还可以说一段话用上某个名句。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会把它们恰当地融入作文中,从而提升语言的品位。
一个人语言积累的水平决定着他的语文素质的优劣,决定着他的语文能力的高下,更是衡量作文程度的天平。由于思维和语言是灵与肉的关系,因此把二者作为提高写作能力的生长点才是摆正了中学生写作教学的位置。
中学生写作心理障碍之一:语言枯燥无味平淡如水中学生写作心理障碍之一语言枯燥无味平淡如水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第三篇:中学生写作心理障碍之一语言枯燥无味平淡如水
中学生写作心理障碍之一语言枯燥无味平
淡如水
终于,爸爸妈妈看出了我的心病,起初我是不想告诉他们的。爸爸妈妈供我上学已经很不容易了,还要他们为我买电脑,怎么也说不口啊!愿望还是没有消散,而且越来越强烈,上课都想着自己得到了一台电脑,设计美观,功能卓越。爸、妈还是看出来了。在一天晚饭后,爸爸兴奋地说:“这电脑一定给你,但一定要你考上大学。”本来这前句话足够我兴奋几天几夜的了,可后面“考上大学”,唉!只有三个月了,可能吗?
电脑啊,何时你才能属于我呀!不知我哪来的勇气,反正都要考大学,为了我的电脑,就拚这三个月。为了我的电脑,我万死不辞。
接下来的生活可想而知,三点一线成了我的生活,整日昏天昏地,晚睡早起,但是我依旧坚持着,因为一个美好的愿望支持着我——考上大学,就会有自己的电脑。
当我接到大学生录取通知书时,我笑了,也哭了,电脑、大学我都得到了。我飞奔回家,要告诉爸爸妈妈这好消息。在门外我就喊:我考上大学了,该给我买电脑了。推开门,我愣了,妈妈在哭,爸爸住院了,我知道拥有一台自己的电脑又是一个梦了。
一个月过去了,爸爸已出院了,我也恢复了以往。
一天回家,我看到桌子上的电脑,又是幻觉,走到桌子前,我惊呆了:电脑,真的电脑,最新的,我喜欢的那种。
爸爸笑着说:“儿子,爸爸说话算数吧!”
我跑过去,搂着爸爸的脖子,高兴地哭了。
我知道,我得到的不仅仅是一台电脑。
这篇作文体现了一些学生在写作语言的通病;不精炼,不生动,不深刻,平平淡淡,缺乏个性,很多话都是熟面孔。比如“第一段“这是我已实现了的美好愿望”和段末“更是我日思夜想的最大愿望”用语重复,无法强调后者是“最大愿望”。第三段“愿望还没有消散,而且越来越强烈”可以改为更深刻一些的句子:就像那些越得不到的东西人们越想得到一样,我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第三段中“爸爸妈妈供我上学已经很不容易了,还要他们为我买电脑,怎么也说不出口啊”这类话在学生作文里已成俗套,缺乏个性,应换角度,用新颖的语言表达这个意义,这些都是因为大脑中语言信息存贮少,无源头活水,即使绞尽脑汗也无从提取。解决语言贫乏最好的方法便是读书,保持读书的功效便是写作。二者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缺一不可。
语言的积累不是死记硬背,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
1、读好文章。我每周都从课外书上选几篇文章读,和学生一起分析语言技巧。有时叫一名同学朗读,全班欣赏,精彩处哄堂大笑,或赞赏不已,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师生共同进入佳境。为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我在读文章时,故意空出一些词汇,让学生填,学生参预了写文章,效果非常好。
2、抄好文章。因课堂时间有限,我就让学生在课后抄文章。这样做无疑一箭多雕,能练习书法和书写速度,能提高分析文章鉴赏文章的能力,能积累好的语言、构思等。有人甚至说光抄就能练好作文,我认为这种观点颇显夸张。抄是无法代替写的,这是两种心理活动,不能混为一谈。应该双管齐下,语言才会真正属于自己。
3、课堂教学注意积累词汇。为积累繁杂的成语,我让学生依照成语词典选有生命力的成语进行讲解,并由其它同学造句。如果他们能掌握大量的成语,那将拥有了取之不尽的财富。
4、引导学生积累诗词名句。这些都是语言中的精品,他们已不仅仅是一种纯工具性的语言符号,而是渗透了汉民族的思想体系、文化体系和艺术价值,学生所受的文化熏陶将会使自己终生受益。积累的方法要灵活一些,可以每天一首诗(词、名句),可以把诗词改为一篇小作文,还可以说一段话用上某个名句。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会把它们恰当地融入作文中,从而提升语言的品位。
一个人语言积累的水平决定着他的语文素质的优劣,决定着他的语文能力的高下,更是衡量作文程度的天平。由于思维和语言是灵与肉的关系,因此把二者作为提高写作能力的生长点才是摆正了中学生写作教学的位置。中学生写作心理障碍之一:语言枯燥无味平淡如水中学生写作心理障碍之一语言枯燥无味平淡如水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第四篇:中学生文学批评写作现状及对策
中学生文学批评写作现状及对策
文学批评对中学生来说,也能够统称为“小评论”,但它不是一种文章体裁,没有固定的写作陈式。凡是符合议论文体式的都能够成为文学批评的载体。
如果总结一下中学生们在尝试写作文学批评时所易犯的毛病,我们能够看到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复述故事时,废话多,太“实。,从现象到现象,跳不出感性现实的框子,既缺乏原作的光彩,又没有理性的提炼。
第二,作议论时,不着边际,空发感叹,看上去似乎站得很高,但因为缺少具体的靶子,悬在空中,成了没有说服力的批评。
第三,题不符实,大题小作。所写的批评文章,从题目看很吓人,似乎包含了很多内容,但实际上仅仅蜻蜓点水、几个苍白的例证而已。
第四,将结论和判断人为地拔高、缺乏分寸感,读了以后无法令人信服。
凡此种种,与中学生缺少写批评文章的实践,以及缺少“慧眼”、评论要点不明确等都有直接的关系。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建议中学生在写作文学批评时要注意做到;
(一)从具体作品入手,通过反复阅读,深入领会原作,切实选择好自己有水平突破的“切入口。不要好高鹜远、全面开花。
(二)给批评文章按一个使人感兴趣的好标题,使人对此抱有一种新鲜感、迫切感,希望读下去。
(三)文章要有文采,适当的时候可引原作文字,可引经典作家的话,也可引典故诗词。句式与结构上要摇曳多姿,令入产生美感、活泼感。切忌板起脸来训人,(四)批评要一语中的,说到关键、揭开魔嶂。万勿隔靴搔痒,言不及义。
(五)批评要有哲理和逻辑力量。这就是说,文章要有一以贯之的气势,使人读后不得不服;同时,即使这篇批评可能是仅仅针对一篇文学作品而发的,但出于它找出了规律,因而具有普遍的意义。.二、多渠道的批评实践活动 对于中学生来说,假如文学批评被搞成枯燥乏味的事情,那就既无法引起他们探索的兴趣,也不可能取得什么实际的效果。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不但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也是一个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者。就这个意义来说,语文教师除了针对课文灌输一些现成的文学基础知识和作品背景知识以外,还理应以一个文学批评家的身分出现,向学生谈一些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文坛最新的发展动态。如果我们把文学鉴赏和批评对象的范围扩大到课内外阅读的作品,那么,除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外,还必须提供多种途径,循序渐进地,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主观能动性。
(一)静态的文学批评活动。所谓“静态”就是指这种文学批评主要体现为书面的文字表达,它包括:
1.完成布置的文学批评性作业。这里的作业不是指较长而完整的文章,而是指就某个具体问题所作的回答,比如:“试分析《百合花,中树枝和野花的象征意味”;“《装在套予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究竟有没有代表性?”等等。如果所批评的是课本内的作品,特别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见解,敢于发前人所未发,发
教师所未发。
2.写文学书评。书评有两个特征:时效性和客观性。学生们能够在近期出版的文学作品中选择一部作为思考对象,从而对它的文学价值作出分析。文学书评能够侧重简明扼要的介绍,也能够是取其一点实行评论;能够是批判式的(对其总体倾向或某个严重错误〕,也能够是总评式的。总来说之,书评要有时间上的新鲜感,这包括评新书和发现旧书中的新问题两个方面,同时文学书评的重点不在抒发自己的主观感受。
3.写文学作品读后感。这种形式没有时效性的要求,批评对象能够是课本内外的“名家名篇”,也能够是刚出版的新作品。广义的讲,倘若主要是从文学角度来分析,那么影视、戏剧的观后感也能够归入此类。这类文学批评正好与书评不同,它的主要任务是抒发自己的主观感受。
4.编写文学作品的提纲并加以点评。有时候,因为时间或水平等方面的原因,不可能一下子写成一篇完整的批评文章。这时候教师能够指导学生将文学作品编写成一份提纲。提纲的要求能够不同,如“人物提纲’。“情节提纲”、“主题发展提纲”等等。编提纲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批评过程,删取、详略、侧重等等正体现了编者的批评目光。同时,教师还能够让学生在编提纲时,附带注上自己的某些精赅的评点、连注等。编提纲所要求的“读得清楚”和“想得清楚’是文学批评者的一大素养。
5、写文学动态的调查报告。这种形式不可能象报刊记者的文氧那样宏观而有概括性,但是学生能够通过对部编教材或 H 版 s 版新教材中文学作品的归类,编排来理解社会发展对文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学生也能够通过对教材体例、体裁等方面的安排来进一步加深对文学创作规律性的理解。如果条件允许,学生们能够在报刊信息、社会调查、自我阅历的基础上,对文学动态作出评估,提升自已的分析、解决间题的水平。
6.写作模拟形式的推荐信和审稿信。这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学生能够假想自己是某位编辑的朋友,在阅读了一部好作品以后激动不己,急不可耐地将这部“手稿”(实际上当然是已经出版的作品》推荐给出版社的编辑,希望能得以出版:或者假想自己是一位编辑,看到一部好的来稿以后,怀着满腔热倩,力陈该书的种种优点和特点,希望自己的审稿意见能引起主编的重视,以期将该书纳入出版计划。因为这种模拟活动假想性地改变了学生的社会角色,使他们有某种权利对文学作品作出“审判”,所以能激起学生参与文学批评的极大兴趣。
(二)动态的文学批评活动。所谓“动态,就是指这种文学批评主要体现为一个行为过程,它包括:
1,师生谈话。这主要是指课堂内教师请某位学生站起来,与之就某个文学何题实行交谈,或者提出阿题后,请学生单向性地嘛述自己的文学见解。这种谈话的内容主要有:复述、主题评述、情节评述。人物评述等等。其中的“复述”能够是详细的、扼要的、摘要的,也能够是改变作品体裁、叙述角度等以后的创造性复述。
2.课堂讨论。这是在教师组织之千的课内分组活动,或者分组以后再集中的文学批评活动。这种讨论能比较全面地综合起各种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往往气氛比较热烈。这种批评活动的关键,是教师要有把握全局、善于归纳总结的批评水平。
3。角色扮演。这是一种形象而生动的文学批评教学形式。它是指;在阅读和分析一部文学作品的课堂活动中,除了激发起学生各自不同的观点外,还让倾向
于某个作品人物角色的学生站起来,互相讲述各人自己的处境、思想、情感等等,既扮演角色,也跳出角色加以评论。这种形式能够增加学生的批评兴趣,也能够使学生看到文学人物的复杂性和多重性(从各自为自己申辩的角度来说)。角色扮演的文学批评活动比较适合初中学生的特点。
4,介绍信息。在这种动态性的批评活动中,学生按计划伦流上台介绍自己最近的文学阅读和其它文学实践活动。除了介绍信息、提供资料外,也要求学生尽可能谈出自己对信息的独立见解及准确可查的资料来源。因为学生课余时的文学阅读面和信息来源不同,故而往往一学期下来,学生之间能够互相学到很多文学知识,增长很多文学见解。学生们上台介绍、评述,俨然拐传道、授业、解惑,的先生,增加了他们的兴趣,因而这种文学批评活动也是较为可行的。
5.读书报告会。这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它必须以静态的书面文学批评为基础,围绕某个相对集中的主题展开讨论。为了使这种批评活动具有导向性,教师一般应事先女排好中心发言。但是这种批评活动切忌一言堂、简单化,要鼓励不同文学见解的发表。有必要的时候还能够实行有准备的发言与即兴发言、插话相 结合的方法。读书报告会不是教训学生服从某种刻板的文学教条的训诫会,而是启动学生发散性文学思维的好形式。
6、出版墙报和“内部刊物”。学生的批评活动仅仅一种‘见习纷行为,所以他们的大量批评见解和文字只能在墙报和自编刊物上“发表”。但对于学生来说,即便是在班会和校内“发表”,也会增加他们投入的热情。教师理应设法多创造这类“发表”的条件,使各类文学批评活动(包括文学创作活动)在这些学生自己的园地上得以沟通,得以公开,从而使学生逐渐在兴趣之中形成真正的文学批评(必须发表,具有社会影响)的概念。
7.“干涉’舆论。所谓崖干涉”舆论,对中学生来讲,能够说是“真刀实枪’“上战场”了。其实质就是让社会能听到中学生对文学的声音.“干涉,的方式有(扑给合适的报刊(包括成人的、少年儿童的;专业的、非专业的)投稿,争取正式公开发表 O2)给电台电视台写信或打相关热线电话,阐述自己的文学见解、评点某些文学现象,通过这些大众传播媒介把自己的声音传向四面八方。这类批评活动要求学生有比较好的素质和表达水平,前面提到过的论文体、随笔体、杂文体等等都是能够使用的文章体裁。至子能做到即兴发言、点评得体就更是难能可贵了。
第五篇:37体育教学中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克服对策
37体育教学中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克服对策
吴李丹
【摘要】在中学体育教学中,部分学生由于自身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不稳定,学习懒散,目的不明确影响了教学效果和质量。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认为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性格怯懦,对自己运动能力估计不足,本身存在的心理或生理缺陷以及教师教学方的不足是造成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通过学习目的性教育,对部分学生适当降低要求,改进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氛围等手段来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对策,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心理障碍 体育教学 成因 对策
体育课是学校教育必修课,是向学生传授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发展和改善身体素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心理障碍是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产生的一种消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表现出慌乱、恐惧、困惑、胆怯等不良情绪。针对课堂中存在的心理障碍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有效的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体育教学中常见的心理障碍及成因
心理障碍是指介于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之间,无法保持正常人所具备的心理调节和心理适应能力的状态。在体育教学中由于学生在身体素质、情感、意志、个性等多方面的差异,使其在进行某些具有一定危险或难度的动作时,经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这不仅会使少数具有这种心理的同学难以掌握规定教学内容,还会因消极情绪的辐射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情绪,进而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1.1 消极心理障碍及成因
许多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对于自身为什么要学习这些内容,学了之后对自己有什么好处一无所知。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不够,缺少吃苦耐劳精神,缺乏信心与勇气,没有战胜困难的意志品质,稍有难度或遇到复杂的动作就产生胆怯感和逃避心理,就难以学好体育课程,完成教学目标,更谈不上养成终身锻炼的意识与习惯。
1.2.自卑心理障碍及成因
自卑心理就是由于学生心理或生理上的缺陷引起的态度体验。在体育课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学生对自我能力估计的不足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当练习较难动作或中间遇上困境的时候,往往缺乏信心,轻易放弃挑战自己的机会。当所练习动作接近自身最大能力时,因害怕受伤或在同学面前丢脸,亦或看到同学受伤的先列,从而对该动作的练习产生恐惧感,畏手畏脚,不敢于尝试。
1.3 恐惧心理障碍及成因
恐惧心理是由于学生紧张焦虑引起的一种心理反应。在体育教学中有少数同学存在着恐惧心理,其中又以女生据多。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现象是由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生活经验想结合产生的。在体育教学中产生恐惧不安的现象有主客观两方面。主观方面主要包括心理调节力低,心理素质差等;客观方面主要包括有以前失败的经验,教学内容过于复杂,身体素质差,运动能力低等,且这两方面的作用多半是相互作用的。
2.消除障碍的对策 2.1 教师方面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人的活动目的越明确,越深刻,意志就越坚强,越能够激发人们的行为去达到某一目标,经常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使其认识到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不仅要有深厚的文化知识,熟练的技能,更需强健的体魄才能适应社会的节奏。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应抓住难重点,注重教学过程中方法的科学性,力求做到精讲多练,形象生动。用准确优美的示范动作来引导学生,激发学生主动从事体育锻炼和掌握运动技术的强烈欲望。另外,教师应正确对待有恐惧心理的学生,适当降低要求,使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动作,对自身慢慢增加信心,通过学生间的相互鼓励,减轻学习压力,使他们处于轻松的学习环境之中。2.2 学生方面
2.2.1 明确学习目的,克服消极心理。通过教师的学习目的性教育及自身的努力,明白自己在学什么、为什么要学等一系列问题。通过正确学习动机的树立,产生对学习的强烈内驱力。使自己对学生产生浓厚兴趣,克服消极情绪。
2.2.2 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感。首先,学生应该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会用积极、肯定的态度去评价自我能力,慢慢树立起对自己的信心。另外,班级内的体育骨干学生,在课堂上应以勇于挑战、不怕困难等学习状态去带动影响其他学生,特别是那些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使他们能够在一种充满奋斗、激情的氛围中参与到体育训练中去,以此慢慢克服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
2.2.3 树立自信心,克服恐惧心理。首先,学生要对自我的运动能力有一个正确的评估,明白失败乃成功之母,失败乃是为了以后的成功。另外,学生间要相互尊重,对于同学的失误不可取笑,有可能的话要帮助分析失败的原因。在同学进行练习时,适当的采取保护措施,增强练习者的安全感。通过学生间的相互帮助,去争取胜利,以此慢慢克服恐惧心理。
3.结语
体育教学对学生在得、智、体等方面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学生在以后在人生路上的发展同样有着不小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体育教学中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克服对策的研究,使我明白了学生体育教学中由于对学习动机的不明、对自身能力的估计不足等方面的原因。另外提出了通过师生双方面的努力去克服心理障碍的对策。为以后能更好的从事学校体育教育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陆清.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心理障碍及治疗[J].中国科技信息,2005,(7):33-36.[2]王国林.中学体育教学中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其对策[J].甘肃教育, 2000,(12)[3]彭泽富.试谈体育教学中的心理障碍及克服方法[J].缓化师专学报, 2002,(2):55-58.[4]黄明.学生消极心理的分析于探讨[J].河套大学学报,2006,(3):145-147.[5]李金仙.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分析及对策[J ].江苏教育,2008,(6).(江西省宜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