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改革开放后的生活变化调查报
关于改革开放后的生活变化调查报告
——日常用品
前言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此次调查,便是从一个角度——日常用品,来观察改革开放让我们的生活发生哪些改变。而这些改变,又让我们自己改变了什么。
这篇调查,分为三个部分,即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和最后的总结。其中若有不周之处,望大家海涵。
一、学习用品
对于一个学生来讲,学习用品是必不可少的。而在学习用品中,课本又是居于主导地位的。课本的内容、封面、甚至印刷质量,都从一个侧面反映当时的社会文化、生活水平。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曾经的课本和现在的课本。
文革时期的课本,都被打上了深深地政治烙印,从而反映出那样一个特殊的时代。文革时期学生学习的科目包括语文,算术,外语,等课程。课余时间学生们通常走出学校,参加学工,学农,学军等校外活动。
文革之后的一段时间,课本上少了一些政治方面的内容,但书的印刷依旧是那么简单,风格朴素,色彩单调,插图也较少。
现在的课本色彩丰富,印刷精致,内容十分吸引人,各种图画一应俱全,让学生们百读不厌,渐渐爱上了这些精美如画册的书本。而且种类颇多,丰富了学生们的学习内容。
在学习用品中,字典也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书之一。其中的《新华字典》,更是具有代表性。《新华字典》是我国第一部现代汉语字典。它走过了50年的历程,它的十个版本不仅体现了不同语言文字的变化,也折射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特征。每个版本,都反映了各个时代的语言和社会互动发展的轨迹,六七十年代的版本,各种“主义”和“思想”的词汇特别多;70年代的版本,出现了简化字;八九十年代则大量收录了经济、法律、技术的词汇,最新版则增加了许多新词语,而且新版里的字,基本上均为简体汉字。此外,还增加了《地质年代简表》。
二、生活用品
日常的生活中,离不开生活用品的参与,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然而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加快,日常生活用品也发生了这样那样的变化,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一下生活用品的变化。
电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家用电器。随着改革开放,电视也经历了从黑白到彩色,从台式到液晶,从功能简单到功能繁多的过程。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彩电大多为黑白球面电视,它颜色单一,画面也经常有“雪花”出现。后来,电视由黑白的变成了彩色的,屏幕也由球面变成了平面的,这样的电视,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了。而现在的电视,大多数都是液晶背投和数字电视,功能也更多了,比起改革开放前的电视,这样的电视有太多的优点,说不尽,也道不完。
从前的人们,若想听音乐,得先用磁带将爱听的歌曲录下来,再放到录音机里播放。而且录音机体积大,携带不方便。有时一盘带子只能存10首歌,有时还会绞带,令人很是无奈。而现在的MP3、MP4不仅体积小,携带方便,还可以装上百首歌曲和几十部电影,使喜爱音乐的人们大饱耳福。
化妆品是所有爱美的女性包中不会缺少的东西,随着改革开放,化妆品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60年代的人们,化妆品十分单一,有一瓶雪花膏已经是十分可以了。但是现在,商场柜台上各种牌子,各种类型的化妆品琳琅满目,实在是让人挑花了眼。
总结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无疑成为中国历史的标志点,因为,是改革开放,是解放思想,实现了中国当代发展历史性的转折,中国命运由此改变,社会转型也由此开始。
2008年,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30周年。
30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用品渐渐丰富,先进起来;30年来,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各项科学技术都有所突破和进展;30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十分迅猛,生产总值逐年上涨„„
这30年,是中国进步的30年,是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30年,也是中国逐步走向世界的30年。
在这30年内,中国人民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位远离母亲怀抱的游子终于感受到了母亲怀抱的温暖。2 001年7月13日北京时间22:00,万众瞩目的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终于在莫斯科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中揭晓。萨马兰奇雄浑的宣告声中只有一个名字:BEIJING!那时,中国沸腾了。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人几千年的飞天梦想终成现实。这次发射是人类探索太空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成就。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变得更加自信和成熟的中国人民,必定能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更大的成果,使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使中国成为亚洲的骄傲。
第二篇:改革开放后外交变化
改革开放30年外交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正是国际体系发生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也是中国大发展的30年。中国外交根据国内发展的需要及时转变观念,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借势而为,抓住了内外机遇,实现了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的重大转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
1、营造稳定的外部环境,服务改革开放大局
改革开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自己,中国外交这30年最大的贡献就是因势利导,把握住了改革开放的战略机遇期,为中国的发展营造了稳定的外部环境,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政治上,随着中国不断融入到国际体系中,中国外交既坚持原则又讲究策略,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又积极推动了多极化的发展,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保证了改革开放不受外部干扰。经济上,中国积极开展经济外交,中国与大国、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等关系全面发展,不仅引进了大量外国资本和先进技术,同时也为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创造了良好条件。得益于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改革开放战略的开展相当顺利,中国经济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在安全上,中国外交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与以分裂势力作斗争的过程中,中国外交灵活运用双边、多边平台,既注重发展与各有关国家的双边关系,同时又通过机制平台整合各相关国家,形成区域安全、政治、经济合作的态势,并将遏制分裂势力纳为合作的主要内容,建立并巩固了相关的外交处理机制。
2、完善外交的战略布局,形成全面开放态势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外交改变了先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划线的做法,积极发展与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文化价值传统国家的关系。自1979年以来,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从当时的120个上升到2008年的171个。过去相对保守的对外交往局面得到彻底改变,实现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在全面开放的基础上,中国还注重利用有限的外交资源进行了最合理的配置,形成了层次分明、相互补充的外交战略布局。在过去30年中,中国外交逐步形成了“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外交战略布局。大国关系、周边关系、与发展中国家关系是我国对外关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三者相互促进、相互依托又相互影响。在处理三者关系的时候,中国外交充分表现出中国文化的智慧,三者都是中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而多边机制则将三者联系起来,将双边、地区和全球问题结成一个整体。
3、树立正面的国际形象,承担更多国际义务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逐步学习国际规范和融入国际体系的30年,30年中,中国经历了从被排斥到得到接纳、获得承认直至受到尊重乃至仰慕的历程。中国的外交理念在发生变化,中国的实力也发生着变化,外界对中国的期待也同样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1989年后的短暂孤立并未中断中国融入国际体系的步伐,恰好相反,进入90年代后,中国对参与国际体系、尤其是多边外交的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更为积极地参与国际体系和国际规范的建设。中国已经成为国际体系的重要成员,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签署了300多个国际公约。与此同时,中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在国际体系中承担起自己作为新兴发展中大国的责任。中国不仅在周边地区的机制建设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在许多全球热点问题上,如能源安全、气候变化等等,中国都发挥了建设性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开始尝试着在国际体系转型的过程中,提出具有深厚中国文化背景的理念、观念和发展模式。2005年,中国第一次提出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将中国近年来在国际上所倡导的新秩序观、新安全观、新发展观、新文明观等有机联系在一起,强调国与国之间的和平、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阐明了中国对世界发展前途的构想和主张,为国际规范的发展注入了更多的中国元素。
4、实现外交现代化,适应时代发展潮流
在过去30年中,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顺利推进,中国外交在理念、机制和手段等诸方面也经历着现代化的过程,向科学化、多元化、专业化和民主化的方向发展。首先,中央加强了对外交工作的领导,将认识世界形势、处理国际事务和国际关系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联系起来,把它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任务提上日程。其次,我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外交决策机制,特别是危机管理机制。过去30年中,我国外交决策实现了从单一决策向多层次综合性决策的转变,部门间联席会议机制构成了中国在新阶段外交决策的重要特色之一。其三,总体外交的框架基本成形,一是外交领域扩大,包括政府、政党、议会、民间等各方面,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各领域;二是在中央政府的统一布局和外交部的原则指导下,中国地方各级政府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和发展需求,在配合和落实国家外交全局的前提下,推进了形式多样、务实有效的地方外事工作。最后,中国外交正实现从“精英政治”向“大众政治”的转变过程。一方面,外交决策的社会参与度增大,外交参与主体日趋多元化,企业、智库研究机构乃至民间与外交部门的互动在增加。另一方面,中国外交为民服务的意识显著增强,社会和公民个人日益成为中国外交关注的重点,与此同时公众外交、民间外交日益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篇:烟草市场调查报
烟草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国内,国际形势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市场,拥有的烟民总数高达3.5亿,近年来的卷烟销售量占到了全球总量的1/3,对于如此巨大的市场,尤其是在西方反烟运动的压力之下,各大跨国烟草巨头无不垂涎欲滴.多年来,由于国内的诸多壁垒限制,外资烟草在中国市场一直无有太大的收获.有统计,过去数年里,外国卷烟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一直徘徊于1%-3%的水平.但是这样的情况不会长远了.按照入世的承诺,在入世6年之后――-与美国的市场准入协议则为2004年,我国对外资烟草不仅要将进口关税降到足够低的程度,而且还要取消进口许可证以及配额等非关税壁垒,对跨国烟草巨头们放开国内市场.事实上,威胁已在咫尺,从2004年1月1日起,中国将取消特种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进口卷烟将和国产烟一样可以摆上大街小巷的各种零售烟摊.2004年,中国对进口烟草所征关税进行调整,烟叶进口关税将从40%降到10%,卷烟从现在的70%降到20%,意味着届时国内外优质香烟原料价格将持平,而国外优质卷烟价格将可能低于国产卷烟;政策壁垒即将被突破,国外烟草巨头早已摩拳擦掌.在他们看来,占全球市场1/3的中国市场太诱人了,以至摩根士丹利称其为“一个巨大的未利用的最后的巨大国境”.国际压力――兵临城下
跨国烟草巨头即将逐鹿中国市场,而国产烟有无抗衡的实力呢
中国的卷烟年生产量接近3400万箱,位列全球第一,但一沾到“强”字,就令人汗颜.目前,全国除西藏,青海外各省份共有170多家卷烟生产企业,生产规模在30万箱以上的只有38家.我国虽然是烟草大国,却不是烟草强国.资料显示,国内最大的烟草企业红塔集团虽然拥有世界最大,最先进的生产车间,2001年以277.08万箱的销售量号称世界第五大烟草企业,但与世界排名前三位的菲利普.莫里斯公司(PM),英美烟草公司(BAT),日本烟草公司(JT)的1800万箱,1650万箱,900万箱的年销售量相比,差距甚远.而且中国全年烟草总销售收入和利润还比不上一个菲利普.莫里斯公司.当前烟草体制总览
在我国目前的烟草专卖体制下,各省级烟草公司身兼二职,既负责本省烟草销售,又负责管理本省卷烟生产企业,这种体制滋生了地方保护.比如在卷烟生产落后的地方,采
取限制外地烟进入数量,限制销售区域等各项措施来遏制外地优势卷烟品牌的进入,以保护本地落后企业的生存,使当地政府的税收得到保证.要想改变这种局面,使烟草企业增强同国外烟草商竞争的实力,只有对现行的烟草专卖专营的体制进行改革.主要症结――地方封锁
中国烟草之所以形成这样的状况,其主要症结之一是地方封锁.自1982年中国烟草总公司成立起,就规定烟草专卖局与烟草公司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而烟草公司既管生产又管销售.在工商不分的体制之下,由于烟草的主要利润点在生产环节,各省烟草公司出于利益和业绩考虑,力保本省的卷烟产品,更何况,本省的地方政府还在背后施加有强大的压力.保护的办法很简单,就是排除异己――将外省烟尽可能地拒之门外.由此国家专卖体系变成了地方专卖.由于地方封锁,造成一个直接结果是强者不能强,弱者不能死的局面.实施体制改革的根本之道――改革税制
工商分离,正是试图从这一症结入手,打破地区封锁,扶持国产烟做大市场大品牌,以与势大力雄的外烟抗衡.税制之痛与“井田制”
然而,对于工商分离能否引领中国烟草走出困境,业内人士并不乐观,在他们看来,这不过是头痛医头,脚痛治脚之举.表面上看,工商独立经营利润独立核算,工业公司管辖权收归国家局,意味着省烟草专卖局对占烟草业利润大头的工业部分丧失管辖权,地方丧失了原来名正言顺的发言权.但实际上,地方封锁的动力却并未消失,因为财税收入体制未变.烟草作为特殊商品,寓禁于征.其重头税种――消费税征收于生产环节而非销售环节.也就说,产多少按比率收多少,即使没有销路,堆在仓库也要交税.而对于税收的分配,中央和地方却有约定:每年中央对地方除返还基数外,对两税――消费税和增值税――的增长部分按1:0.3比率再返还.如此一来,卷烟两税特别是消费税与产烟地区的财政收入密切相关.例如,在云南,湖南这两大产烟强省,其烟税占财政收入比重是70%和40%.还有一个事实是,在一些小烟厂所在地,烟草税收在当地财政收入中占据大头,烟税是地方政府突现政绩的一大载体.如此一来,专卖专营和地方政府干预就构成了烟草业的“井田制”.而工商分离改变不了税制,就改变不了“井田制”,也就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地区封锁.显然,要想实现烟草的根本变革,改革税制才是根本之道.烟草业体改和发展前景
工商体制改革情况
国内国际关税进程
2004年1月1日起,中国将取消特种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
2004年底卷烟进口关税务也将由现在的65%降到25%,烟叶关税由目前的40%降到10%.这无疑会给外烟进入中国打开了大门,从而对并不强壮的国内烟草业造成冲击.2005年,将取消所有的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壁垒,即实现零关税.烟草体改进程
2003年1月――全国烟草工作会议
国家局局长姜成康在今年1月“2003年全国烟草工作会议报告”中指出:“在未来几年内,卷烟工业企业战略性调整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真正形成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决定着中国烟草的成败.”
此次会议召开,标志着中国烟草已进入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时期”.不管国家局最终确立几大集团,集团化都将是烟草改革的必经之路.国家局保驾护航
2003年2月――体改试点4个省份
在国家烟草专卖局的部署和安排之下,安徽,广东和湖南,浙江四个省份先后对本省的烟草系统实施工商分离,到目前为止,前三个省份的试点已经告成,浙江的试点也接近了尾声.在这四个省份,原所属省烟草专卖局(省烟草公司)管辖的烟厂被悉数剥离出来,划到一个全新的机构――省烟草工业公司――的麾下,新机构与省专卖局(烟草公司)
原文来自[3G办公文档大全]:感谢原作者。
第四篇:改革开放后家乡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江西)的变化
毛泽东概论课后讨论小组
CS1210第二小组
组长:张慧 U201215091 组员:李诗琪 U201215093 杨栋梁 U201215098 舒熙 U201215100 肖融 U201215102 杨浩 U201215104 邹大伟 U201215096
正文:
1978年12月,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它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0多年来,中国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会议揭开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1978年12月中国开始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一条“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这个决策的成效之一是改变了中国长期以来对外封闭的情况,令中国大陆向世界开放,同时大幅度提高了国内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了国际上的形象,使中国大陆进入了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在这三十余载的岁月当中世界见证了东方巨龙的复苏。昔日的“东亚病夫”已不复存在。美好的未来在向快速崛起的中国招手!江西在改革开放的这三十年中抓住机会坚持不懈,江西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社会生产力大为提高,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开始从温饱迈入小康,写下了江西发展史上光辉的一页。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是江西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的三十年。
接下来,我将从几个主要的方面对改革开放三十二周年中江西省的变化进行论述。
一、经济贸易
1978年~2012年江西省历年GDP主要指标(基于现价;GDP/百万元;人均/元;
比重、增长率/%)
[1] 各年份(人民币)购买力平价基于IMF-WEO(2013年4月16日更
新数据)数据推算
GDP总量(百万元)
名义增
名义增长率 年份
本币 长率
购买力
名义增长率(购买
实际
占全国
美元
(基于本币)
(基于美元)
位次
增长率 比重
平价
力平价)p2012 1,294,848 10.6 205,124 2011 1,170,282 23.8 181,192 2010 2009 2008 2007 945,126 23.5 139,615 765,518 9.8 112,065
13.2 309,313 10.6 29.8 279,664 17.3 24.6 238,415 17.3 11.6 203,211 11.4 31.6 182,340 26.1 159,945 15 2.49 12.5 2.47 14 2.35 13.1 2.25 13.2 2.22 13.2 2.18 19 19 19 19 20 19 rrr697,105 20.2 100,374 580,025 20.3 76,279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1994 1993 1992 1991 1990 1989 1988 1987 1986 1985 482,053 405,676 345,670 280,741 245,048 217,568 200,307 185,365 171,987 160,577 140,974 116,973 94,816 72,304 57,255 47,937 42,862 37,646 32,583 26,290 23,082 20,789 18.8 60,470 17.4 49,523 23.1 41,764 14.6 33,918 12.6 29,606 8.6 26,286 8.1 24,196 7.8 22,392 7.1 20,774 13.9 19,370 20.5 16,956 23.4 14,007 31.1 11,001 26.3 12,548 19.4 10,382 11.8 9,005 13.9 8,961 15.5 9,999 23.9 8,754 13.9 7,063 11
6,685 22.9 7,079
22.1 139,048 18.6 117,669 23.1 101,572 14.6 85,940
12.6 75,372 8.6 66,247 8.1 60,869
7.8 56,255 7.2 50,783
14.2 46,469 21.1 40,696 27.3
35,266-12.3 31,841
20.9 28,685 15.3 25,592 0.5
22,647
-10.4 20,900 14.2 18,700 23.9 16,923 5.7 14,796-5.6 13,275
-2.6
12,253 18.2 12.3 15.8 12.8 18.2 13.2 14 13.8 10.5 8.8 8.8 8.2 10.8 7.8 9.3
7.1 14.2 12.3 15.4 11.7 10.8 6.8 11
8.8 12.1 13.7 13 14.8 8.4
8.2 11.8 4.5
10.5 6.1 14.4 11.4 11.5 8.3 8.3
6.7 14.9
14.8 2.23 18 2.19 17 2.16 17 2.07 18 2.04 17 1.98 17 2.02 18 2.07 18 2.04 18 2.03 18 1.98 18 1.92 18 1.97 18 2.05 18 2.13 18 2.2 18 2.3 2.22 18 2.17 17 2.18 17 2.25 16 2.31 1984 16,911 17.3 7,267-0.4 10,662 16 1983 14,413 7.6
7,295 3.1 9,190 10.7 1982 13,396 10.5 7,078-0.5 8,299 17.5 1981 12,126 9.1 7,112-4.1 7,063 16.6 1980 11,115 6.7
7,420 10.8 6,055
1979 10,415 19.7 6,698 29.6
1978 8,700
5,166
人均GDP 名义增
购买年份 长率
实际
占全本币
美元
力 国 位(基于本平价
增长人均比
次
币)
率
重
p2012 28,799 10.1 4,562 6,880 75 25
r2011 26,150 4,049 6,249 11.8
24 r2010 21,253 22.6 3,140 5,361 13.2 71 24 r2009 17,335 2,538 4,602 12.3
25 2008 15,900 19.4 2,289 4,159 12.4 67 24 2007 13,322 19.5 1,752 3,674 12.5 66 24 2006 11,145 18.1 1,398 3,215 11.6 68 24 2005 9,440 16.6 1,152 2,738 12.1 67 24 2004 8,097 22.2 978 2,379 12.4 66 25 2003 6,624 13.6 800 2,028 12.1 63 25 2002 5,829 11.6 704 1,793 9.5 62 26 2001 5,221 7.6
631 1,590
7.8
27 2000 4,851 10.2 586 1,474 10.2
25
15.4 2.35 17 6.8 2.42 17 9.3 2.52 16 5.6 2.48 16 4.2 2.45 15.8 2.56 16 13.3 2.39 1999 4,402 1998 4,124 6.7 6
532 1,336 498 1,218
6.7 6
28 61 27 61 27 59 26 57 27 59 26 61 26 64 25 66 25 69 25 67 24 65 26 66 25 68 24 70 24 72 24 73 23 76 21 75 21 74 22 78 22 72 22 1997 3,890 12.7 1996 3,452 19.2 1995 2,896 21.9 1994 2,376 29.5 1993 1,835 24.7 1992 1,472 17.9 1991 1,249 10.1 1990 1,134 11.9 1989 1,013 13.7 1988 1987 1986 1985 1984 1983 1982 1981 1980 1979 1978 891 22.2 729 11.8 652 9.2
469 1,126 11.1 415 347 276 318 267 235 237 269 239 196 189 203 214 217 213 216 228 209
164
997 10.5 873 798
5.5 7.4
728 12.2 658 13.3 590 553 503 463 410 375
6.5 2.7 4.4 9.8 6.5 4.9 597 20.1 497 16.1 428 403 369 342 6.2 9.2 7.9 5.2
352 12.9 313 13.6 273 250 215 186
5.4 8 4.4 2.8 13.3 10.9 325 17.8 276
对上面江西省1978年~2012年江西省历年GDP的数据的直观分析,很容易看到:江西省的总GDP从1978年的8700百万元增加到2012年的1,294,848百万元,增加了约150倍,基本保持每年10个百分点增长。人均GDP从1978年的276元增加到2012年的28,799元,增加了约100倍,每年基本能保持10以上的增长百分点。从1978年到2012年的30多年里,江西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江西省贸易情况:
如今南昌市是高楼林立。这在改革开放初期是不敢想像的。翻阅过一些老照片,以前南昌哪有今天 这么高的楼房?同时江西省居民人均储蓄存款在1978年人均仅有13元,而在2008年却是9468元,可 谓是突飞猛进。
二、工农业
农业迎来黄金发展期。在三十年,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发端的农村改革到取消延续了2600多年的农业税。2007年,我们省农业增加值达到了905.8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24倍。按照可比价计算,增长了3.7倍。年均递增5.5%,比1953年到1978年2.4%的年均增长率高出了3.1个百分点。这是一个很大的提高,那么我们省的粮食总产量去年达到了380.8亿斤,比1978年增长了69.1%。人均粮食拥有量由原来的715斤上升到了881斤。
工业上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过去江西的工业非常薄弱,一个县城有一两家工厂就算非常好的了。我们改革开发前最大的梦想,一般的平民百姓是当一个工人,能够当上一个工人是非常令人羡慕的事情,因为非常少。2007年工业增加值已经达到了2278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97.3倍,接近增长100倍了。按照可比价计算,每年增长13.2%。其中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1822亿元。去年的增长速度是33.2%,在全国排在第六位。工业增长的速度已经在中部首位。那么我们的工业化率达到了41.4%,比1978年提高了14.8个百分点。工业对整个经济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63.4%。1978年我们省的生铁产量少得可怜,只有35.8万吨。钢材产量更少,24.5万吨。水泥产量是155.6万吨。到了2007年,生铁产量达到了1045.3万吨,钢材产量达到了1350.4万吨。水泥产量达到了4957万吨。增长率分别是28.2倍,54.1倍和31.9倍。我们省的汽车产量改革开放前只有991辆,现在汽车的年产量达到了22.2万辆,增长了223倍。工业产品中,棉花产量、空调产量已经分别进入了全国的前十位;水泥的产量已经居于全国的第十一位;手机产量居全国的第十三位;硫酸产量居全国的第十四位;有色金属产量居全国的第十五位。谈到工业我们就不得不谈到贵溪冶炼厂,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闪速炼铜工厂——江铜集团贵溪冶炼厂,经过20年的消化吸收、跟踪发展和创新突破,不仅成为了国内最大炼铜厂,而且生产规模已经进入世界前10强,生产成本达到了世界最低。江铜贵溪冶炼厂是国家“六五”期间22个成套引进项目之一,它的成功引进一举缩小了与世界先进炼铜国家20年的技术差距。截至到2005年12月31日,20年来,贵溪冶炼厂安全生产7924天,共生产阴极铜311.1万吨,黄金94.9吨,白银1735.1吨,硫酸1110.8万吨,三氧化二砷6533.88吨。尤其在改革开放后,有了更大的发展。
三、基础设施建设
在清朝之前,江西还是当时的交通要道。古代是以省运为主,我们江西是通往南粤的必经之路。正是因为交通非常发达,所以当唐宋经济重心南移的时候,江西的经济在全国是处于领先水平的。江西的茶税就占了全国的茶税的3/7。而且在宋代的时候,江西已经有千吨的大船运粮的船,直驶波斯湾,可见当时的繁荣。但是,随着铁路的兴起,江西交通方面落后了,那时候是改革开放前,从改革开放初的时候,从南昌去北京是36个小时,现在和谐号几个小时就到了。现在,随着高速公路的贯通,所有的地级市都已经高速化了,我们所有的出省通道都已经高速化了。2007年,我们省的固定资产投资3301.9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405倍,年均增长22.7%。从1979年到2007年,这29年,我们省累计固定资产投资16607.8亿元,是之前这29年我们省累计固定资产投资是1115亿元,而后29年是16607.8亿。到2004年,我们省的高速公路里程突破一千公里。到2007年,突破了两千公里,达到了2206公里,进入了全国的第八位。农村公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在所有的乡镇都通了柏油路或者水泥路。80%的行政村实现了路面的运畅。现在全省的公路通车里程达到了多少?13.7万公里,比1978年整整增加了10万公里。固定资产投资由最初的8.13亿元增加至2549亿元。即使在偏远的乡村都已经铺上了水泥路。
四、社会事业
(一)、南昌大学成立
1993年5月4日,经教育部批准,江西大学、江西工业大学合并成立南昌大学。1997年,南昌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2002年以来,全省展开高校新园区建设,高等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08年高考录取率达到54.3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民办教育事业同时得到蓬勃发展。
(二)、民生工程率先实现“四个全覆盖”
2007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民生工程。两年来,投入资金150亿元,实施包括就业、医疗、教育、住房、扶贫、养老、低保、人民生产生活等8个方面110多项工程项目,实现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全覆盖,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全覆盖,城乡义务教育免学杂费和贫困生资助政策全覆盖,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全覆盖。
(三)、社会保障
改革开放30年来,江西社会保障事业稳步健康发展。社会养老保险发展历经退休费用社会统筹、统账结合以及统一并轨三个阶段,其覆盖面持续扩大,改革不断深入。医疗保险改革历经大病统筹、试点及全面改革和发展阶段,初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同时,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及持续性仍有较大改革空间,医疗保险制度间差异较大,需要进一步扩大城镇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建立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促进江西社会保障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关系到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是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基础。随着社会老龄化日益加速,除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外,社会养老保险逐渐成为养老保障的主体;而生命和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同样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江西经济的快速发展,江西社会保障事业稳步健康发展,为江西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江西社会养老保险改革和发展历程江西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始于1986年,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退休费用社会统筹阶段(1986年至1995年)这一阶段社会养老保险改革的主要特点有:第一,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将养老保险与企业逐步分离,统筹对象主要为国有经济职工;第二,由省政府指定劳动厅负责养老金的统一收缴和发放,统筹层次主要在市、县级;第三,养老保险费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负担,个人负担相对较轻,个人缴费不超过本人标准工资的3%,同时由财政建立养老保险后备基金,必要时给予补贴;实行现收现付制,基金的结算实行差额缴拨。2.统账结合阶段(1995年至1998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1995年8月,江西省政府印发《江西省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正式确立了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有:扩大养老保险的范围和对象,养老保险覆盖城镇各类企业和职工;全面实行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承担;缴费基数从“双基数”变为单基数,缴费比例基本统一。3.统一并轨阶段(1999年至2006年)1999年1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精神,江西省政府印发了《江西省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实现了江西省养老保险制度与全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并轨。养老保险制度统一并轨的基本内容包括:实现养老保险缴费比例的统一,企业缴费比例逐步统一为20%,个人缴费比例逐步统一为8%;个人账户的记账规模统一为11%;统一养老金计发方法,实现与全国计发办法的并轨。为了顺利做好并轨工作,江西省劳动厅印发了《江西省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细则》、《江西省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办法》。同时,按照国务院要求,完成了行业统筹下放地方管理的工作,出台了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参加养老保险的办法,规范了事业单位参加养老保险工作,启动了农垦企业和监狱企业参加养老保险工作,部分县市开展了失地农民和村干部养老保险试点工作。4.制度完善阶段(2006年7月至今)2006年4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精神,江西省政府颁布了《江西省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江西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改革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的通知》,进一步完善了江西省养老保险制度。在这一阶段,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保障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逐步统一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政策,扩大覆盖范围,城镇个体工商户缴费比例统一为20%,缴费基数统一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100%;划清省政府和市县区政府、政府与企业及个人的责任;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制度.江西医疗保险改革和发展历程
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江西城镇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从1987年起步,其建立与发展经历了大病统筹、改革试点和扩大试点、全面改革三个阶段。(1)大病统筹阶段(1988年至1993年)江西最初的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从大病统筹起步。1988年,江西省选择部分县市开展大病医疗费用社会统筹试点工作。星子县、临川县作为首批试点县,分别于1988年和1991年开始大病医疗费用社会统筹的改革试点。1994年,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江西省出台《江西省城镇企业职工大病医疗费用社会统筹意见》。该文件明确了大病医疗费用社会统筹的基本原则、目标、统筹范围、对象、统筹基金征集和支付、医疗管理等问题。(2)改革试点和扩大试点阶段(1994年至1998年)1994年,国务院决定在江西省九江市和江苏省镇江市进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试点(“两江”试点)。1996年中央决定扩大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试点。新余市、宜春地区和鹰潭市被确定为江西省扩大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试点城市,先后于1997和1998年启动和开展了试点工作。
(3)全面改革和发展阶段(1999年至今)1998年12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1999年7月,江西省政府出台《江西省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总体规划》。按照《总体规划》的统一部署,全省各地在2000年到2002年间先后制定了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方案,并陆续组织实施。
在基本医疗保险的制度设计上,《总体规划》确定了个人账户与统筹基金相结合的“板块式”管理办法,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划定了各自的支付范围,分开管理使用,不相互挤占。筹资方式上,《总体规划》明确了全省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包括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在筹资标准上,职工个人缴费比例确定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单位缴费比例全省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退休人员个人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2.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试点与推广
2006年,为探索让未参加公费医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住院保险的城镇户籍居民参加医疗保险的新路子,江西在抚州等地开展了城镇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试点。2007年,在抚州市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江西在全国率先全面推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根据《江西省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指导意见》,2007年在全省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参保人数不低于224万人,覆盖率不低于33%,2008年实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通过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凡在江西省行政区域内未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内的城镇居民,都可以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给予适当补助。在筹资方面,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筹资标准,成年人不低于每人每年150元,未成年人不低于每人每年50元,财政给予补助,财政补助的比例全省统一按40%执行,低保对象以及其他特殊困难人员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上述筹资标准由财政全额负担;财政补助资金由省、市、县三级财政按7∶1∶2(其中国定贫困县按8∶0∶2)的比例负担。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与推广
江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2003年的试点起步。003年江西选择南昌、分宜、樟树、吉安、崇义、婺源、贵溪7个县(市)首开试点,经过2004-2006年的扩大试点,到2006年,全省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县(市、区)增加到40个,2007年增加到80个,2008年在全省有农业人口的96个县(市、区)全面推行,实现制度的全面覆盖。从2003年7月起,第一批试点县覆盖农业人口248.12万人。2006年,江西新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市)29个,试点县(市、区)达到40个,占全省总县(市、区)数的40%,覆盖农业人口1437.40万人,占全省农业人口的45.43%。从2006年开始,中央财政对参合农民每年的补助资金提高到20元,省市县三级地方财政的补助标准分别为14元、3元和3元。2007年,根据各级财政提高对参合农民补助标准的情况,在保持乡级、县级、县外定点医疗机构的起付线分别为100元、300元、600元,县外非定点医疗机构800元不变的情况下,乡级、县级、县外定点和非定点医疗机构的补偿比由原来的55%、45%、35%、25%分别提高到75%、55%、45%和35%;各县(市、区)在此基础上还可对县、乡级定点医疗机构补偿比上下浮动5%;封顶线由原来的1.5万元提高到2万元。为方便农民报销住院费用,江西推行了定点医院医药费直接补偿制度。到2007年底,100%的县级医院、70%的乡镇卫生院已经开展了“直补”工作,各设区市市级和部分省级定点医疗机构也开展了“直补”工作。2008年,江西在全省96个有农业人口的县(市、区)全面推行新农合制度,实现了新农合制度的全面覆盖。
公共图书馆由38个增加到了105个,医生数由3.04万人增至3.52万人;在校大学生数由2.18万人增至77.95万人。这些数据说明了公民的医疗水品以及受教育程度明显增高,社会福利也有大幅的增加。我们学校最近几年也一直在扩招,为更多的学子提供了一个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五、城乡居民生活水平
2007年,城镇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1222元,比1978年增加了10917元,增长了35.8倍,年均增长12.3%。农民的平均纯收入4098元,增加了3957元,增长了28.1倍,年均增长12.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人均7779.3元。恩格尔系数先是由1978年的68.6%下降到80年代末的60%以下,继而到2002年进一步下降到50%,到2007年是49.8%。说明人民生活水平有很大的提高。
六、消费市场与贸易市场
改革开放后消费市场繁荣活跃,1979年,那个时侯电视机很少。90年代中期,平常百姓的家里都有了彩电、冰箱、洗衣机。现在,更多的人现在追求的是小车这些东西,确实变化是非常大。在计划经济时期,那时候商品非常匮乏,而且流通渠道非常单一,都是凭票限量供应的。那个时侯是买粮要粮票,做衣服要布票,包括买煤球要煤球票。还有饭票,肉票很多很多。当时我们把这些东西当做人民币一样,曾藏在家里锁起来的。进入90年代,是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效供给能力显著增加。这才有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当走进商场,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玲珑满目的商品。我们可以根据自己读需求选购自己需要的商品,这就发生了特别大的变化。
1978年以前,我们的商品基本上是调不到上海广东等外省的口岸出口的,基本上没有办法自己出口的,直接出口业务的非常少。当时只是跟原苏联、还有越南、日本,日本是到70年代出资后才和香港澳门十几个国家有贸易关系。改革开放之后我们省急需开拓外海市场。聚集了一批贸易机构,派出了一些贸易团去国外推销产品。现在,已经跟19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关系。2007年,我们省的进出口总额已经达到了19.8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133倍。1984年,领着第一笔外资的时候是80万美元。这是第一次接触外商入赣投资的历史。在这之后,随着投资环境的改善,逐渐成为吸引外资的一方乐土。2007年我们省实际利用外资比1984年增长了3878倍,年均增长43.2%,居各个省市区平均增速的首位。去年也是这样的情况,投资量已经地增到全国的第11位。我们已经超过了两三个沿海省份的投资总量,这点很不容易。已经连续4年居中部地区的首位。
七、生态环境
改革开放之前,我们省的生态环境并不好,最严重的就是水土流失、河床抬高的问题。当时有一句民谣叫“兴国要亡国,宁都要迁都”。改革开放之后,我们省在加速工业化的过程中,吸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教训,更加重视生态和自然的保护工作。我们省最著名的是三江湖的治理工程,这是被联合国确定为发展中国家地区的样板。这使水土流失面积大量减少,由330万公顷下降到了现在的130万公顷,下降了60.6%。植树造林250万公顷,数以千万的农民受益,6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鄱阳湖的湖底面积由改革开放前的平方公里增加到了5100平方公里,这是90年代初的数据。所以现在提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非常有必要的。青山绿水成为了江西最大的品牌和最大的优势,我们省的森林覆盖率已经由1978年的33.1%提高到2007年的60.05%。我们的森林覆盖率居于全国第二位。节能降耗在整个中西部地区处于前列,2007年我们省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2%,在中西部省份中是能耗最低的省。根据气象部门的监测资料,2007年我们省每一立方米的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有个,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清洁空气负氧离子含量的标准,含量最高的资溪县达到了多个,是个天然氧吧。我们的生态农业在全国是处于领先水平的。我们有个基地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这也是列全国第二位,绿色食品企业达到了382家,绿色食品产品有916个等等,这些都在全国处于前列。
八、结语
这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所发生的巨大的变化。正是这些以数十倍乃至数百倍增加的数字向我们昭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们正逐渐摆脱贫困,大步迈向小康社会。冬雪已逝,春之将近。美好的生活又离我们更近了一步。
九、参阅文献
江西省统计局《江西统计年鉴(2009年)》 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07-01
第五篇:银行卡调查报g
银行卡调查报告
08金融六班 汪蕾 08156032
摘要:银行借记卡是指先存款后消费(或取现),没有透支功能的银行卡。其按功能不同,又可分为转帐卡(含储蓄卡)、专用卡及储值卡。是一种具有转账结算、存取现金、购物消费等功能的信用工具,它还附加了转账、买基金、炒股等众多理财等功能,还提供了大量增值服务。
如今,借记卡正日渐普遍,能够很方便地取代现金和支票进行消费,近年来逐渐成为最受欢迎的支付卡。数以亿计的借记卡正在世界各地通行。借记卡是由发卡机构发出并具有更多功能的ATM卡。由于借记卡具有易用性和广泛的普及性,借记卡也是电子贸易中最普遍使用的支付工具之一。
关键词: 银行卡 问题 发展 数据
正文:一:调查背景
银行借记卡是指先存款后消费(或取现),没有透支功能的银行卡。其按功能不同,又可分为转帐卡(含储蓄卡)、专用卡及储值卡。是一种具有转账结算、存取现金、购物消费等功能的信用工具,它还附加了转账、买基金、炒股等众多理财等功能,还提供了大量增值服务。
如今,借记卡正日渐普遍,能够很方便地取代现金和支票进行消费,近年来逐渐成为最受欢迎的支付卡。数以亿计的借记卡正在世界各地通行。借记卡是由发卡机构发出并具有更多功能的ATM卡。由于借记卡具有易用性和广泛的普及性,借记卡也是电子贸易中最普遍使用的支付工具之一。全球超过2000万的销售网点接受一些国际名牌的签名式借记卡。易用是借记卡越来越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借记卡不但能帮你省却携带现金的麻烦,使用起来也很方便,付款快,而且月结单(或对帐单)可以清晰地显示所有交易记录。
自1985年,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发行我国第一张银行卡以来,我国的银行卡产业发展迅猛。随着刷卡环境的不断改善和人们消费观念的日益更新,刷卡消费已成为很多人的首选。据中国人民银行负责人透露,截至2005年底,全国银行卡发卡机构已达175家,发卡9.6亿张。与此同时,VISA、MASTER等外资银行卡组织也大举进入中国,他们通过高额的营销费用敲开中国商业银行的大门,一场银行卡组织之争在中国这个日益成熟的市场上悄悄上演。
虽然目前中国人均银行卡持有率、银行卡消费占社会零售总额比例等指标远远低于发达和中等发达国家市场,但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个人收入水平提高、个人金融需求全面增加及结算观念转变等因素,将推动中国的银行卡业务高速发展。银行界权威人士指出,未来中国银行卡产业的发展,将呈现出以下趋势。
1、民族品牌国际化的趋势日益加快。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支付清算体系已成为国际支付清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交往的不断扩大,出境旅游消费人数的增加,中国的银行卡将进一步走出国门,将会有更多国家和地区开通人民币银行卡受理业务,中华民族银行卡品牌将进一步向国际化推进。
2、综合理财账户将加速发展,个人金融服务将进入综合理财账户时代。随着身份识别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类虚拟渠道交易的比重越来越大,银行卡将更多地扮演综合理财账户载体的角色,其投资理财功能将被整合到综合理财账户中去。如招商银行推出的“财富账户”,集资金调拨、投资和智能理财功能于一体,是集多卡统一管理和多通道金融投资功能的综合性个人金融服务账户。它有别于存折和各类银行卡,是一种可以对功能性产品(银行卡)进行有效管理的新型理财平台。“财富账户”依托于互联网,将银行卡、账户管理、资金调度、投资等各种业务整合在一个账户上,通过互联网给客户提供一个清晰的个人资产整体状况,创造一个方便、功能强大的操作管理手段。由于个人财富日益增长和资本市场不断发展,集储蓄、投资、融资和财富管理为一体的个人综合理财业务将成为未来个人银行业务发展的主要方向。
3、从磁条卡向芯片卡过渡。
从技术角度看,目前广泛使用的磁条卡将被更为安全、先进、使用范围更广泛的芯片卡替代,“换芯”将成为银行卡下一步的发展趋势。中国银联等有关组织正在加快推进银行卡芯片化。尽管面临着大规模机具改造等困难,银行卡在技术上向芯片卡发展却是一个清晰的创新方向。
4、带有各种附加服务的联名卡将进一步发展。
随着竞争的加剧和市场细分的发展,联名卡将得到进一步发展。银行将更多地与各个行业的策略联盟单位广泛开展合作,发行各类联名卡,推行各种积分奖励计划,并由合作方提供各类附加服务,以此吸引客户,应对竞争。不论是借记卡还是信用卡,这都将成为一个趋势和创新方向。
二:调查目的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拥有自己的银行卡,而且拥有银行卡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甚至每个人手中的银行卡能达到5张以上,卡比较分散,所以每张卡的钱存的也不多,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的不便(例如密码混淆、个人信息泄漏、年费支出、安全隐患等)。我们想通过这次调查,了解大学生银行卡的拥有情况,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对如何更有效的利用银行卡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三:调查概况
此次校园调查历经两个星期,主要针对社会工作人员和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式调查。
四: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问卷总共有三十份,每份调查问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调查解说,主要述说了本次调查的目的、调查地点、调查日期、调查学生。这是本人需要填写的。第二部分是个人基本情况调查,主要是填写被调查人的年龄、性别、职业、个人收入等等。第三部分是银行卡调查,是本次调查的重点,总共有二十五到题,分别对被调查人使用银行卡的种类、获得方式、主要原因、满意程度信用卡消费等等方面进行调查,全面了解相关情况。
五:调查结果
总体概括:通过对不同年龄、不同收入群体的调查,了解比较全面的调查结果。我主要针对了社会上工作人员和在校大学生两类人群进行调查分析,数据如下: 中国建设银行的龙卡,排在了第一位,投票率占36.7%,但但部分是学生。其次是中国工商银行,投票率各占46.7%。基本是是社会上工作人员所持卡项。这个充分的显示出牡丹卡的魅力所在,中国工商银行,作为我国最大的中资商业银行,有着广泛的客户群、以及明显的优势所在。牡丹卡,相对来说,费用比较低廉,而且电子银行功能先进,尤其是网上银行,注册方便,可以在网上轻松办理各项金融业务。工行在全国来说,拥有2-3万家营业网点,其中很多网点,大都配备了自动柜员机,并且很多的都接受10.00元人民币倍数的现金自动提款。其次是黄山卡,投票率各占22.3%。
通过投票调查的评论,可以看出,除了以上银行卡(其他 除外)外,大家经常使用的银行卡,还包括:金穗卡,中信卡,华夏卡。
这些银行卡,既包括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的卡,又包括地方性金融机构发行的卡,还包括邮政、信用社这样的银行类金融机构发行的卡等,涉及范围非常广泛,说明:不同的银行卡,适合不同的人群使用,各具特色,大家的金融意思很强烈。
更详尽的调查信息如下:
一、刷卡消费在各行业中所占百分比
品牌专卖店(饰品、化妆品、服饰、箱包等)、商场超市、餐饮娱乐行业刷卡消费比例较高,分别达到26.6%、24.5%和22%
二、不同年龄持卡人的刷卡消费百分比
调查显示,25—40岁年龄段的持卡人是持卡一族的黄金客户群,刷卡消费比例高达74.5%(见图2)。
三、制约刷卡消费的因素
POS机分布不广泛、POS机功能不完善、POS机故障以及传统的消费观念等原因是制约刷卡消费的主要因素。POS机分布不广泛,主要表现在可以使用POS机的消费场所还有许多空白。如各类医院、火车站和长途汽车站售票窗口、某些生活费用缴费处、统一结算的专业市场、商城、加油站、出租车、美容美发店等,POS机的普及率还不够高,持卡人用卡结算受到了制约。
四、不同职业持卡人的刷卡消费百分比
从100个本行业持卡人的抽样调查显示,不同职业人群的刷卡消费比例具有明显的差异。其中,高级白领(含商人)、大学生、教师刷卡消费比例较高
五、人们对银行卡功能的认知渠道
从银行卡功能认知渠道调查显示,银行介绍、口碑传播、报纸、宣传资料等是人们获知银行卡功能的主要渠道
六、持卡人最关心的问题
担心使用ATM、POS时出现故障、对自助设备的一些性能不了解及安全性成为持卡人最关心的问题,占到了总调查人数的36.2%;在经历了年初的“收费**”后,持卡人对银行卡收费问题表现出较大的关注,占被调查持卡人的17.6。在调查中发现,持卡人担心最多的安全问题是密码被人偷窥、夜间ATM取款被抢。对银行卡收费问题持卡人希望各家银行多做宣传解释,提供超值便捷服务;持卡人也很关注银行卡功能的全面性。
七、银行卡自助设备受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调查中,近5000名被除数访者分别就进一步改善自助设备的受理环境表示出不同的关注程度。
被访者最关心的ATM受理问题是ATM的安全问题、“吞卡”问题,各占被调查者的1/3以上。37.7%的人认为暴露式的ATM机无任何防护措施,安全感太差。对此他们提出3点建议:
1、对ATM都应设立防窥装置;
2、张贴如何排除常见故障的“友情提示”和服务电话号码;
3、建议人民银行或银行业协会开展“银行ATM刷卡无障碍”评选活动。
被访者最关心的POS受理问题是POS机分布问题,34.5%的被访者认为POS的布放应更广泛,以方便刷卡消费。“我们需要安全、快捷、畅通的交易”,这是持卡人的一致心声。
通过上述数据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大学生手中的银行卡数量都在2张以上。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各商业银行争相来大学校园中开展业务,通过学校方面为学生办理了为数众多的银行卡。二是进入大学之后,随着自身生活的实际情况,每个人都选择了适合自己的银行卡,从而导致学生手中持有大量银行卡的现象。 四大国有银行仍然是大部分人使用最多的银行卡,原因很简单,四大国有银行营业网点众多,成立历史比较久,人们认为安全性等方面可能会优于其他新兴的银行,许多单位都选择它们作为工资卡,而各高校大多选择他们的银行卡作为学生交纳学费的工具,从而使学生“不得不”使用四大国有银行的借记卡。
安全方便是人们使用银行卡最主要的原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小巧易带,使用简单的银行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消费必不可
少的一个方面,使用存折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在选择不同银行的不同银行卡时,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该银行的服务质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银行业蓬勃发展起来,大大小小的银行如雨后春笋般的成立,银行业的竞争也愈来愈激烈,服务质量已经成为一个银行是否生存的关键,只有服务质量良好,为客户利益着想的银行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信用卡消费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信用卡具有消费、透支、结算等功能,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但是尽管如此,办理使用信用卡的人数还不到调查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人们对提前消费观念也没有很好的接受,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阻力依然很大。
六.存在不足以及建议
(一)受理环境。
按发卡量计算,全国平均约 3人就拥有一张银行卡,但事实上40%以上的持卡人处于被动用卡状态。多数人仅把银行卡当作存取款和代发工资的工具。即使处于消费前沿的高收入群体也仅有20%的人经常用卡。据统计,我国居民3个月内平均用卡次数为2次,而韩国为10.8次,美国达28.5次。究其原因,用卡环境不理想是形成大量的睡眠卡甚至死卡的直接原因。首先,设备运作效率不高且稳定性欠佳。虽然联网通用工程初见成效,但“连通”不代表“畅通”。现阶段比较集中的问题表现在:消费高峰刷卡速度慢或者通讯中断;ATM不能24小时开通;共享POS机不能完全开放;ATM机异地跨行取款成功率为80.09%;POS机异地跨行刷卡成功率仅为61.07%,故障排除效率较低。
(二)监管机制。
在央行和政府机构对银行卡市场进行监督调控的基础上,银联也承担起规范市场秩序,引导协调行业发展的职能。2002年4月,中国银联开展的“千名监督员”活动对及时了解联网通用现状,督促各地银行有效整改发挥来了重要作用。完善的法律和体制是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原有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和《关于办理利用信用卡诈骗犯罪案件具体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法规,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已显出不足,制定或补充新的规章制度已迫在眉睫。
(三)定位和发行。
借记卡业务收益主要是各项手续费用,能循环透支的贷记卡才是盈利得主导产品,是银行卡业务收益的主要增长点,也是竞争优质客户的重要工具。已发的 5亿张银行卡中,信用卡比例(含准贷记卡)低于10%,其中贷记卡不足200万张,仍处于发展初期。在美国、香港等银行卡业务发达地区,贷记卡的比例超过80%。国外信用卡业务的利润一般占到银行利润的30%左右,花旗银行甚至超过了50%。而我国银行卡业务利润仅占银行总利润的3%左右,其差距可
见一斑。
银行卡业务的联网通用、联合发展,对改善我国银行卡受理环境,促进银行卡业务的更快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经济欠发达的中小城市,由于银行卡受理环境总体规模较小,消费观念滞后,网络等技术条件落后,商户企业规模偏小,银行卡业务发展较为缓慢,因此,抓住当前银行卡联网联合这个契机,加快银行卡受理环境建设,拓展银行卡的功能和业务范围,克服中小城市本身存在的不利因素,就是当务之急。
参考书目:《我国银行卡业务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姚先霞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