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阳古建筑上的对联(大全)
南阳古建筑上的对联
河南南阳卧龙岗的武侯祠正门上。联云:
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
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卧龙岗的武侯祠草庐的大门上悬挂着的: 抱膝此安居觉异日桑种成都殊非本念;
长吟谁与和问当年曲庚梁父可有遗音。
诸葛武候的祠堂里有一副对联:
取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明灯四十九盏,一心只为酬三顾。
平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变卦土木金爻,水面偏能用火攻。
还有:定三分,烧博望,出祁山,大名不朽
气周瑜,摒司马,擒孟获,古今流传
医圣祠的照壁上有一副对联;阴阳有三,辨病还需辨证;
医相无二,活国在于活人
医圣祠里还有一副对联:
善德善心善行尤缘善医至善,名山名水名胜更因名人而名
清朝南阳知府顾嘉衡的一副楹联: 山石岩,林木森,此木是柴
南阳南,卧龙岗,金钉钉地
中国楹联学会名誉会长、语言学教授常江写给南阳的: 清水灌南阳,方城泉润,喜内乡胜地出星潭,招来桐柏长春新野绿;
淅川流宛邑,安众民丰,赏西峡荷花开老界,映耀唐河永富社旗红。还有内乡县衙大门上的对联: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第二篇:中国古建筑之对联
河南南阳卧龙岗的武侯祠正门上。联云:
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
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卧龙岗的武侯祠草庐的大门上悬挂着的:
抱膝此安居觉异日桑种成都殊非本念;
长吟谁与和问当年曲庚梁父可有遗音。
诸葛武候的祠堂里有一副对联:
取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明灯四十九盏,一心只为酬三顾。
平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变卦土木金爻,水面偏能用火攻。
还有:定三分,烧博望,出祁山,大名不朽
气周瑜,摒司马,擒孟获,古今流传
医圣祠的照壁上有一副对联;
阴阳有三,辨病还需辨证;
医相无二,活国在于活人
医圣祠里还有一副对联:
善德善心善行尤缘善医至善,名山名水名胜更因名人而名
清朝南阳知府顾嘉衡的一副楹联:
山石岩,林木森,此木是柴
南阳南,卧龙岗,金钉钉地
中国楹联学会名誉会长、语言学教授常江写给南阳的:
清水灌南阳,方城泉润,喜内乡胜地出星潭,招来桐柏长春新野绿;
淅川流宛邑,安众民丰,赏西峡荷花开老界,映耀唐河永富社旗红。
还有内乡县衙大门上的对联: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第三篇:南阳张骞后裔的对联
南阳张骞后裔的对联
两千多年前,“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张骞封侯南阳方城博望,并在此地留下了张氏后代;两千多年来,方城张骞后裔一直期盼回陕西城固张骞故里认亲祭祖;而今,河南方城和陕西城固两地政府搭建交流平台,方城张骞后裔认亲祭祖夙愿得圆。8月14日,河南方城县张骞后裔代表等一行8人千里迢迢赶到城固认亲,并到张骞墓前祭祖。
张骞封侯地后裔聚居
“开辟丝绸之路的张骞封侯地方城县博望镇周围的殷庄等村落,现今居住着836户共计3908名张骞后裔。”8月10日,正在方城县博望镇调研的方城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白振国告诉记者。
记者在博望镇殷庄村一位叫张广杰的老人家里发现,厅堂中有一个牌位,牌位两边的对联是“博留受封流芳远;固巩迁居世泽长”,横批是“张家百忍”。该村不少村民家中均有这样的牌位和对联,只是有些对联的横批改成了“张公百忍”。
67岁的张玉俊说,小时候,祖父经常告诉他,“一定要记住咱是张骞的后代”,还经常讲述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现在,博望镇还保存有纪念张骞的张骞桥等遗迹。“张氏后人家中牌位上写的张公就是张骞爷。”70多岁的殷庄村农民张明礼告诉记者,“那副对联上联是说,侯爵张骞携家人仆人来封地食邑,代代繁衍,英名远存;下联是说,先祖为陕西城固人氏迁此,要发扬张骞百折不屈、忍辱负重的精神,在此巩固发展,做不负张骞英名忠贤之后人。横批说的是张骞出使西域,经历了千难万险,但他为了完成汉武帝交给他的任务一直忍辱负重。‘张公百忍’就是告诫后代,要像张公学习,为国为家都要忍辱负重。”
记者问他们是否保存有家谱,张明礼说:“家谱全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毁了。根据族谱相传,我是张骞第70代孙。”殷庄村村主任张子昆按族谱计算是张骞第69代孙,他告诉记者:“我们这里还传说张骞在博望建有议事施政的‘侯公馆’,建有接待商贾使团的‘使团馆’,建有喂马存车的‘马号院’等建筑。”
政府牵线圆了寻根梦
据史书记载,陕西汉中城固县博望镇白崖村是张骞故里。白振国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方城张骞后裔一直有去城固祭祖的愿望,他当即表态,要为他们搭建平台认亲祭祖。
8月10日,方城县政府办向城固县政府办发出了方城博望张骞后裔欲赴城固认亲祭祖的联系函,城固县政府办当即表示欢迎。8月12日一大早,方城县政府派出两辆轿车,带着张骞后裔一行8人赶往城固。
8月13日9点,一行人奔波了800公里后,来到白崖村张骞祠堂门前。方城张骞第69代孙张广增握着白崖村张骞第64代孙张兆元、张华忠,第67代孙张永跃等几位长者的手激动不已。张兆元说:“早就听说张骞封侯地方城有许多纪念张骞的遗迹和景点,想不到还有张骞后裔,见到你们真的很高兴!”
听说方城张骞后裔来认亲,白崖村张氏后人纷纷赶来欢迎,张广增拿出从家乡带来的“博望锅盔”分给他们,并说:“博望锅盔据说是张骞爷发明的,当年他出使西域,路上携带的干粮就是锅盔。”张兆元则将他们刚修好的一本《张骞后裔家谱》送给张广增,张广增如获至宝。
两地后裔共同拜先祖
8月14日8点,方城张骞后裔一行早早来到白崖村张骞祠堂,进行了简短而庄重的祭拜。随后,两地张骞后裔一起来到位于城固县城以西的张骞墓前,摆上祭品,燃起高香。上午10点,祭祖仪式开始,方城县政府办副主任石国强代表方城县政府发表了讲话,并宣读了祭文。张广增、张兆元分别代表两地后裔向先祖敬酒行礼。
“城固、方城两地要相互交流合作,联合发掘、研究、开发张骞文化。”城固张骞纪念馆馆长王亚萍紧握石国强的手说。在现场,《方城史话》作者、方城史志专家苏玉熙对这次认亲祭祖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这对张骞文化研究和弘扬张骞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记者 郭启朝)
第四篇:太原市古建筑
太原晋祠浅述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郊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始建于北魏前。周武王的次子叔虞励精图治,利用晋水,兴修农田水利,大力发展农业,使唐国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造成日后八百年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呈现出一派兴旺景象。
叔虞死后,后人为纪念他,在其封地之内选择了这片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叔虞的儿子燮父继位
后,因境内有晋水流淌,故将国号由“唐”改为“晋”,太原市因为在晋水之北,水之北谓阳,于是当时便叫“晋阳”。
“晋祠”并非“晋王祠”的简称。新中国建立后,国家领导人来晋王祠游玩。他游完一圈后说如今百姓当家做主,中国已无王侯,便把晋王祠中的“王”字去掉,改称晋祠。
晋祠内建筑布局由中、北、南三部分组成,中部建筑结构壮丽而整肃,为全祠之核心,北部建筑以崇楼高阁取胜,南部建筑楼阁林立,小桥流水,亭榭环绕,一片江南园林风光。祠内建筑由东向西有水镜台、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钟鼓二楼、献殿、鱼沼飞梁和圣母殿,其北为唐叔虞祠、吴天神祠和文昌宫,其南面是水母楼、难老泉亭和舍利生生塔,整个建筑群布局紧凑、严密,既像庙观院落,又好似皇室的宫苑。
圣母殿始建于北宋天圣年间,是现在晋祠内最古老的建筑。圣母殿高19米,重檐歇山顶,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黄绿琉璃瓦剪边,雕花脊兽,四周围廊,殿前廊柱上木雕盘龙八条。殿的内部采用减柱法,扩大了空间,是中国规模较大的一座宋代建筑。殿内有宋代的彩塑43尊,主像圣母端坐木制的神龛里,其余42尊侍从分列龛外两侧,圣母凤冠蟒袍,神态端庄,侍从手中各有所奉,或侍饮食起居,或梳洗洒扫等,是宫廷生活的具体写照。塑像十分生动,充分地表现出人的神情,各个塑像神态自然,神情各异,塑工高超,是中国宋代彩塑中的精品。
祠区北侧的唐叔虞祠,建筑分前后两院,前院四周有走廊,后院东西各有配殿三间,正北为唐叔虞殿,宽五间,进深四间,中间神龛内设有唐叔虞的塑像,其两侧是从别处移来的12尊塑像,她们手持笛、琵琶、三弦等不同乐器,是研究中国乐器和音乐史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晋祠被称为三晋胜景,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雅士为晋祠留下了碑碣多达300余篇。祠内的“齐年柏”(相传为西周时所植),老枝纵横,虽已历数千年之风雨,但仍生机勃勃、郁郁葱葱,与长流不息的“难老泉”和精美的“宋塑侍女”像被誉为“晋祠三绝”。
第五篇:古建筑防火设计探讨
古建筑防火设计探讨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岁月中。文物古建筑源远流长、光彩照人,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丰厚的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精神价值、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因此,加强文物建筑的消防安全工作意义重大。本文就古建筑存在的火灾隐患做一些粗浅的分析,并谈一谈如何搞好预防工作。
[关键词]古建筑 消防安全 探讨
[中图分类号] F326.23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6-346-1
我国古建筑多为三、四级建筑结构,耐火等级低下,火灾荷载较大,如果发生火灾,火势较难控制,极易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所以,古建筑的消防工作,加强对古建筑的防火管理,保护好古建筑不受火灾的侵害,是各级政府和全社会有关部门共同的职责。
1古建筑的防火必要性
我国古建筑大都采用木结构架为主的结构形式,梁、斗、柱,层层叠叠搭筑而成。古建筑的以木材为主,造成了良好的燃烧条件,而且一旦失火,室内散热差,温度升高快,容易引起轰燃。有些古建筑在半山腰或山顶,消防车无法上去。有些在城市里的,由于古建筑的特点,院套院、门连门,台阶遍布,高低错落,消防车也难以进入及时扑救。因此,做好古建筑防火安全非常重要。
2古建筑的火灾特点
2.1火灾荷载大,具有良好的燃烧条件
古建筑的建筑材料大量采用木材,由于古建筑木构件受自然侵蚀多年,含水量较低、极易燃烧;在其周围墙壁之上,以木柱、木梁、斗拱等支撑巨大的屋顶,严实紧密,烟热不易散失,整个结构如架满干柴的炉膛,在燃烧中产生的高热和积聚木材分解出来的大量可燃气体使古建筑易发生轰然和倒塌。古建筑一般都有油漆彩绘以及屏风、挂画垂帘等大量可燃装饰,很可能由于电线陈旧、电气设备安装使用不当或可燃织物随风飘荡接触灯烛等原因而引起火灾。庙宇烧香拜祭、宫殿的祭祖、祭天地等宗教活动,焚香纸等用火,以及工作居住人员炊煮、取暖、照明用火,稍有不慎,都可导致火灾。古建筑的避雷设施落后,有的虽然安装了防雷设备但不符合安装要求,一旦遭受雷击,也会引起火灾。游客如带进火种或易燃易爆危险品,特别是乱丢烟头等,也可导致火灾。
2.2无防火间距,容易形成“火烧连营”
古建筑由于受到当时建筑艺术等局限性的影响,建筑物之间不符合防火安全要求,甚至有些建筑物紧密相连,没有一点间距,即无防火分隔区,又没有消防通道。多数古建筑采用“四合院”的庭院布局,形成古建筑群。
2.3消防器材少,位置偏僻,水源缺乏,火灾扑救困难
一方面,古建筑一般远离城镇,地处偏远,坐落在半山腰或山顶,而且周围没有消防水源或距离水源很远;少数在城镇的古建筑,也因院墙高大,台阶层叠,门窄、槛高,消防车无法驶入靠近,发生火灾不利扑救,往往小火酿成大灾,造成重大损失。另一方面古建筑单位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一般经费都比较紧张,正常的经费无保障,该购置的灭火器材、设施(如消防水泵、灭火器材和必要的自动报警、自动灭火装置等)得不到落实。甚至有的古建筑室内、外既没有消防给水设施,又无任何灭火器材,发生火灾后无法扑救。
2.4势猛,蔓延快,温度高
建筑空间高,跨度大,门窗多,空气充足,气体对流快;而屋顶严实紧密,烟热不易散发,温度容易积聚。
3建筑防火设计
如何在保证古建筑完好的前提下,又成功地保证这些建筑物的消防安全,关键性的问题是找准古建筑与消防安全的结合点,把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地升级消防系统。
3.1灾自动报警系统
尽早发现火情、迅速报警、及时灭火对古建筑来说尤为重要。安装合适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值得优先采取的措施。笔者通过对文物古建筑各种火灾报警系统的对比分析认为,在古建筑安装无线火灾报警系统是比较好的实现方式之一。无线火灾报警系统由控制盘、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和警报装置组成,所有装置均装有无线电收发两用机,除控制盘外,其他装置由自带蓄电池提供电源。该系统最大的优点就是基本无需电缆布线。没有布线要求,就无须破坏建筑物结构,无需埋设任何管线,这一点对古建筑来说尤为重要。
3.2要的灭火设施
笔者认为,在文物古建筑的消防设备的设置中,可以采取确“强化室外,暂缓室内”的理念,如消火栓设置方面,将室内消火栓移至室外设置,即室内消火栓外置,设置明显标志。并在室外消火栓处设置启泵按钮,以便火灾时使用。同时,为防止灭火过程中带来的严重水渍损失,可用雾状水枪代替直流水枪。同样在室内配置必要的移动式灭火器、沙等扑灭初起火灾的灭火设备。这样,既保护了文物古建筑不受火灾侵害同时也不影响古建筑的美观,符合古建筑保护的观点。
3.3设置防火间距、防火分割
对扩建、改建、新建的古建筑应该注意防火间距、和防火分割,应参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建立防火墙,实行防火分割。
3.4电气线路和电气设备
电气线路应采用铜芯绝缘线套金属管敷设,不得将电线直接敷设在可燃的构件上;在殿堂内禁止使用碘钨灯等大功率照明灯具和电炉、电水壶等电加热器,所用照明灯具不准靠近可燃物。
3.5雷装置
按照建筑物防雷的有关内容要求进行安装,并在每年雷雨季节之前进行检测维修,保证完好有效。
3.6内的各种木材及棉、麻、丝、毛等织物,要进行防火阻燃处理
3.7活用火场所改造:炊事用火场所
主要考虑炉灶的选址和筑造,灶房地址一定要远离古建筑或文物集中的库房,炉灶不能靠近可燃建筑物,烟囱穿过闷项或房盖时,其周围应用不燃材料隔绝,上加防火帽,炉体灶堂应用耐火材料构筑,其内不能开裂漏火,使用时必须有专人看管,周围柴草不能堆积过多,饭好后应立即清除。使用油灯、蜡烛时,不能直接靠近可燃物质,应在油灯上设置灯罩,灯罩上不能再套纸罩。油灯、蜡烛应固定在四周没有可燃物的地方,并应及时清除油垢。添加灯油时应将灯火熄灭。取暖方式主要有火炉时,对火炉设置的要求:木质地板上设置火炉时必须用砖或土坯垒成不低于14厘米厚的隔热层,炉口上部须垂吊一定厚度的隔热板。
总的来说,古建筑的防火工作应由政府牵头,消防、文物、文化、宗教、旅游、园林、城建等职能管理部门积极配合,各司其职,共同做好防火工作。相关部门要合理编制古建筑消防设计和城市消防规划,结合城市环境建设进行相应的消防改造,拆除存在火灾隐患的旧房,彻底整治古建筑周边的火灾隐患,逐步建立规范化的消防安全环境。多方面筹措资金,在古建筑修缮和城市建设过程中积极完善消防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