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湾寻踪----荔湾古桥今与昔(课本内综合实践活动)

时间:2019-05-14 17:40: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荔湾寻踪----荔湾古桥今与昔(课本内综合实践活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荔湾寻踪----荔湾古桥今与昔(课本内综合实践活动)》。

第一篇:荔湾寻踪----荔湾古桥今与昔(课本内综合实践活动)

说明:这是课本内综合实践活动之一,主题是探寻本土文化风情。为此,几位老师带领学生到广州西关调查桥梁的今昔变化,以此为切入点,进行语文学习,并写下了调查报告。荔湾寻踪

(三)荔湾桥梁今与昔

若要说荔湾桥梁的今昔,得先说广州荔湾的来历。

广州自秦汉以来就是岭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处于珠江三角洲的腹地,古时是濒临茫茫江海的

左图为清代广州城墙的西城门,俗称“西门口”,位于现在的人民北路与中山七路交界处。右边为广州市1957年的交通图,从中便知解放初期广州城被分为东、中、西、北四个区域。图中的城西地区称为“西关”。所谓西关,即广州城西的“关卡”。从明代起,广州古城西部城墙是沿今人民路一带建造的,因而城西今荔湾区一带就被称为“西关”,《南海县志》更明确记述:“太平门外率称西关。”在清代、民国时期,严格的西关定义只是指上西关(今金花、龙津街一带纺织工业区)和下西关(长寿路以南,今上下九、十八甫、杨巷、十三行一带的繁华商业区及西关大屋住宅区),不包括西村、西场、源头、澳口、南岸、泮塘一带当时尚是农村的地区。直至民国17-19年,原属南海县管辖的南岸、澳口、源头、西场、增埗、西村等地才划入广州市区范围。民国时期,西关行政上分为黄沙、陈塘、逢源、长寿、西禅、南岸、沙面等7个小区。1950年6月,七个小区合并为3个区,1952年9月,3个区再合并为西区。1960年,西区改称荔湾区。

西区改称荔湾区,跟荔枝湾有关。荔枝湾有新旧之分,旧荔枝湾指现今荔湾路以西、中三八路以北一带,新荔枝湾则指今荔湾湖公园、多宝路、黄沙大道一带。

新荔枝湾紧邻泮溪,泮溪是龙津西路至荔湾湖公园一带的统称。唐代,此处为珠江冲积成的基埂、溪流、池沼,遍种荔枝、龙眼、莲藕、菱角等,俗称半溪或半塘。古代,半与泮相通,故半溪、半塘又称泮溪、泮塘。

2005年12月31日,芳村区合并到荔湾区,原先的老荔湾、小荔湾一下子扩展成为新荔湾、大荔湾,辖22个街道(沙面、华林、多宝、昌华、逢源、龙津、金花、彩虹、南源、西村、站前、岭南、桥中、冲口、花地、茶滘、白鹤洞、石围塘、东漖、东沙、海龙、中南)。古时,荔湾、芳村两地河汊纵横,濠涌密布。以下是一张清末的广州地图,从中可以窥见老荔湾河涌的大致布局。

第二篇: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与总结

老城一中2014—2015学年综合实践活动

实施计划及措施

一、指导思想

按照省教育厅课改的有关精神,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制定任务与相关职责,认真领会并贯彻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要求,使学生获得参与专题研究、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的切身体验,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实践技能,培养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学会合作与分享、尊重与欣赏,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生活态度,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未来,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领导机构: 1.领导小组: 组长:赵红

学校校长

组员:许辉、陈岩、董爱国、岳万鹏、刘强、韩丙元及各班班主任

三、课程内容指导

1、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如下

①社会各行各业的体验性活动。如学工、学商、军训、学农、科技文化活动、志愿者活动、勤工俭学等。

②学校传统活动、值周班活动或社团、俱乐部活动。学校传统活动包括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成人仪式教育等,是学校每年例行举办的重大节日和活动。③实地参观、考察、访问或生存锻炼。实地参观和考察的内容一般为某地区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产、教育基地、社区环境、传统生活习惯、现实社会生活、经济发展情况和生产方式等,可结合春游与秋游活动进行;访问则一般以典型人物、特殊群体、热点事件等为访问对象;生存锻炼则是将学生置于陌生的社会环境,使其寻求维持生活的方式,锻炼生存能力。

④社区民俗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区依照民间风俗习惯所开展的活动,使其通过体验社区生活获得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地域文化,形成对社区的归属感。

2、社区服务内容应是学生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社区服务内容一般可分为三类:通用内容、特色内容和自选内容。

①通用内容:如拥军优属、敬老服务、扶贫帮困、法制宣传、环保卫生、领养绿地、科普活动、电脑培训等。

②特色内容:学校可以进行的活动有居民小区公共卫生、社区辅导(如保健知识讲座,法律知识讲座等)、板报宣传、维持交通秩序以及其他志愿活动。农村学校可以进行的活动有参加农忙、扫盲辅导、乡村农技站(组)的科技活动等。

③自选内容: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结合生活实际,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社区服务上形成自己的特色项目。

四、年级工作安排: 七年级:

1、社会实践------军训,年级组布置任务,宣传课改精神,制定军训活动必填表格----组织学生认真做好军训小结----分组、班内交流军训有感---填写社会实践活动表格----网络操作师生全员培训-----指导老师培训、各小组长培训------集中时间进行网上录入工作-----学生自评与互评-------指导老师点评------学生提交学分认定申请------指导老师认定学分------年级组负责人审核学分。

赛假布置一次与春节活动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

2、研究性学习--------师生培训大会----年级组制定方案-----拟定研究课题-----师生确定可行性研究课题-----成立研究小组,推选组长、聘请指导老师-----小组制定开题报告,交老师审批,不可行或不规范者驳回重写-----指导老师网络培训-----老师网上开题-----组长启动,录入报告,提交老师审批,课题正式启动------学生以组为单位按开题报告中分工开展研究(需各种必备表格),老师随时进行指导特别是提供方法与资源------中期研究情况小结,不断改进,规定时间集中上传工作------老师根据学生的活动记录进行客观点评,反馈信息------小组长集中组内研究情况,撰写结题报告,并上传,提出结题申请------学生组内进行自评与互评------指导教师审批进行学分认定。

3、社区服务:利用寒假时间,布置一次为期5天的社区服务活动任务,交学生自主完成,做到有主题、有真实活动内容、有服务对象签字证明(盖章)及联系方式,有活动感悟,及指导老师点评。八年级:

1、研究性学习:每班确定研究性学习课题4-6个,每组8—15人。在每班内结合六大学科各选定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必须取得各学科老师的认同,指导谁该课题实施的可行性和注意事项,然后由小组长撰写开题报告,交指导老师审批,确认后即可开展课题研究。课题一旦开题,师生互动关系随即形成,指导老师必须全程跟踪,指导学生的整个研究活动过程,发现疑问即时指导解决,随时对学生的活动进行客观的评价与信息反馈,推动课题的进一步开展。活动中期,必须进行总结,组织学生汇报阶段活动成果,解答相关疑难问题。

2、社会实践活动:根据暑假布置的活动任务,在班内由班主任和学生自主组成各活动小组4—6个,推荐有责任心、能力较强的学生为组长,由学校兼职老师进行相关培训。然后由各组聘请一名任课老师作为本组指导老师,负责指导学生的相关活动、评价工作及赋分等事宜。学生活动由年级组统一安排微机课时间或其它专门时间完成网上操作。

3、社区服务:操作流程与方法同社会实践。九年级:

1、研究性学习:54课时,3学分

2、社会实践活动:36课时,2学分

具体操作流程与方法同七、八年级,12月清理综合实践活动课学分

五、相关操作要求和流程:

1、课时和学分:

七、八年级本学年要求完成研究性学习一个,学时为108学时,6学分;一个社会实践活动,36课时,2学分;社区服务一个:即暑假作业的网上操作,学时为5天,折合40学时。高三完成一个研究性学习,54学时,3学分和一个社会实践活动2学分。

2、培训指导:分年级全员培训指导教师,教科室和学科教研组负责落实。

3、资料和职责:认真填写活动过程表(开题报告,活动记录,结题报告),指导老师收集整理装订成册,一个课题一本资料,指导老师是课题责任人。

4、网上操作:课题前期资料准备好后,由年级统一安排学生上机操作。(启动课题,开题报告,个人记录,结题报告,学分认定)

5、学分认定:指导老师根据各组学生的活动情况包括态度、责任心、活动成果、活动形式评定等级给分。根据省课改综合社会实践课的基本要求指导教师要严格把好质量关,不符合要求的要退回重做。

老城一中 2015年3月

第三篇: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与总结

2015-2016学年上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继续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思想,实施素质教育,更好的培养学生各方面综合实践的能力,带领学生走入更广阔的社会活动空间,丰富学生的知识、情感等方面的体验。围绕“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让学生在活动学习”的教育理念,进行《我爱家乡》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建立一支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实施的研究》的课题研究为抓手,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

二.主要措施:

(一)教师指导要落到实处:教师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老师指导不能只偏重活动形式,忽略具体活动方法的指导;偏重活动过程与阶段,忽略活动的具体落实程度;偏重书面的方案完成,忽视过程性资料的积累;主题活动不能浮于表面,缺少深度。

1.指导教师要制定学生活动主题的具体指导方案,编写活动设计,参考设计:主题来源、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

2.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活动展开过程可能遇到哪些问题和困难应有预先的设想和解决方案。

3.指导教师要明确具体任务:

指导如何选择主题,到哪里去找问题?怎样把问题变成研究课题?指导制订活动方案,活动方案包括的内容,如要做什么?怎样做?做成什么?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指导查阅文献资料,需要哪些资料?可以从哪里找到这些资料?如何整理资料?指导学会社会调查,如确定调查的内容,确定调查的对象,设计调查问卷,发放调查问卷,整理调查数据,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等。指导学会整理和分析资料,对记录的目的,记录的原则,记录的方法进行辅导。指导选择成果表现形式,有文字类:课题研究论文;有实物类:模型,音像制品,多媒体制品,网页,广告;在选择成果表现形式的原则、方式方面给予指导。指导学生评价自己的表现和研究成果:可以写小论文、活动日记等。

4.指导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科学评价。

(二)管理落到实处

1.细化管理制度

(1)制订实施计划:全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计划;年段实施计划;班级实施计划。

(2)成立年级研究组,确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年级负责人、班级负责人。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各个环节都落到实处。

(3)建立随堂听课制度,将该课程列入六认真检查和考核的项目。加强对该课程实施的随机检查,努力杜绝随意占用该课的情况发生。

(4)提倡集体备课制度,但不提倡案例共享,每位老师应根据班内实际情况,独立设计特色性方案,积累规范的资料。

(5)制定奖励制度:制定科学的考核奖励办法,教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质量,作为教师教学业务考核、晋级、职称评定、评选先进的依据之一。对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做出成绩的教师,给予表扬和奖励。

2.细化研讨制度:

(1)每学期学校都要开展一次校级综合实践活动观摩活动。面向全校开放,及时作好活动的总结、评价和记录。

(2)年级组两周一次研讨形成制度,每学年每位老师在校内上一节研讨课。

(3)注重规范的积累过程性资料,如:学生活动活动方案、活动日记、学生搜集的资料卡、学生调查表等。

(4)细化学生评价:对学生的 评价要注重形成性评价,让学生在课堂观察、开放作业、专题汇报、个案调查、实际操作等评价过程中互相评价,让家长、社会力量参与评价。

2014-2015学年下学期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程阶段总结

我校进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是在启动新课程实验的背景下开始进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本次课程改革新设置的一门必修课,一本教材,没有教参,课程资源要靠师生共同去开发,如何实施要靠教师去探索。我们边学边做边研究,摸着石头过河,在艰难中起步。现在回想期间艰难探索的历程,酸甜苦辣尽在其中。如果说我校综合实践活动已经初见成效的话,我觉得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一、专题讲座,学科网站理论先行

如何使教师们很快地熟悉综合实践活动,这门新课程中的“新”课程,了解它与传统的语文、数学学科有着很大的不同,首先要求教师认真学习理论,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了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性质、特点、目标、内容、原则、评价及管理。鉴于此,上学期初,我们对全校教师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学生成长的绿洲》专题学习讲座,并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实施做了周密部署,使教师对本课程有了系统的认识和了解,同时还组织任课老师认真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为此项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学校还组织教师登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网站”,及时捕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发展的新理论、新动态,学习其中的优秀案例,借鉴成功经验,为学生自主活动、教师学习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提供帮助。

二、结合校本,整合创新积极行动

(一)整合学校特色,创新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课要有生命力,要凸显特色,就得与校本课程、学校特色结合起来,所以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又一大特色是:制定凸显学校特色的活动设计。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我校教学特色。我们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创建了两个标准化的多媒体教室,并开通了校园网,电脑进教室,实现了“班班通”。教师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时,有意识地将计算机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机地整合,使课堂小天地连接着网络大世界。如在多媒体网络教室里,五年级学生正在教师引导下点击鼠标,打开走进维也纳”。随着舒缓轻柔的音乐,配着优美清晰的多媒体画面,教师引领着学生走进“音乐之都维也纳”,了解奥地利风景如画的地理环境,欣赏连绵不绝的维也纳森林,风姿卓越的蓝色多瑙河;瞻仰造型逼真的音乐家雕像;聆听着巴赫、莫扎特、肖邦等音乐家的旷世杰作天籁之音;流连于金碧辉煌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陶醉于气势磅礴高雅热烈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随后让学生们交流对这座音乐之都的总体印象。

欣赏中国名菊的风姿绰约,品评菊花美名的诗情画意,感受给菊花命名的喜悦兴奋„„

思维在点击中跳跃,情感在欣赏中升华,个性在交流中飞扬,无拘无束,跨越中外的网络课堂成了学生们综合实践活动的乐园,放飞个性驰骋想象的天堂。

(二)结合校本教材,展示多彩活动 我校组织教师利用假期编写了《启蒙》系列校本教材。这六册校本教材选取了一些千古传诵的名家名篇,让孩子在记忆的最佳年龄段积累这些古诗文,培养他们对语言的感受、领悟和想象能力,帮助他们加厚和刷新人生的底色,提高文化品位,增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我们也围绕校本教材开展系列综合实践活动:一年级“《三字经》诵读比赛”;二年级“小小成语摘录卡评比”;三年级“《弟子规》表演背”;四年级“趣游古诗园”;五年级“名言警句书签制作”;六年级“古诗新唱”等。在这些学生们喜闻乐见的读读,背背,画画,演演,写写,唱唱活动中,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古文化,从中积淀古文的形式,受到思想的熏陶,更重要的是丰富多彩的活动给了学生一个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展示自己个性的舞台,回忆七彩童年的一段经历。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令老师们刮目相看。

(三)围绕地方特色,开展系列活动

我们在充分利用学校的已有设备的基础上,加强与当地企事业单位等活动基地建立长期联系,开辟校外活动基地,发挥社区教育优势,加强学校、家庭与社会三者之间的联系。

三月,为了让学生深切的体验母爱的伟大,体验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学校开展了“护蛋体验活动”。每个学生当一周“鸡妈妈”,写《护蛋日记》和《给妈妈的感恩信》,争当“护蛋英雄”,从护蛋体验中感受母亲养育自己的不易,懂得孝亲敬长的道理,从和母亲的互动交流中,促进沟通,学会感恩。四月,为了配合校大队部“看家乡新貌、寻家乡名人、做校园小名人”方案的实施,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了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与探索活动,1、参观家乡名企业江苏省名企业苏青集团;

2、瞻仰家乡名址张大烈纪念馆;

3、调查家乡名河富贝河;

4、访家乡名人“剪纸能人”钱仁祖老师;

5、做校园小名人我是河小“小明星”等系列活动。这些活动给学生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2015—2016学年上学期小学综合实践

活动 总结

我校自建校以来,努力实施新课改,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引领学生走向社会,关注自然,体验生活。学校注重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关心地球、关心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了学生爱自然、爱生活、爱家乡,进而爱社会、爱祖国等方面的思想素质的提升,激励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形成,号召、推动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培养自我发展和合作精神意识。

根据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确立的课程目标,为体现校本化的观念,在我校一至六年级分别确立了人与自然、人与生活、人与社会三个分目标,同时在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和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从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现就我校XX年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作一汇报。

一、贯彻新课改精神,结合学科特点,利用本校有利资源,引领学生走出校门,开展多元化综合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素养。

新课改方案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定为必修课程,这是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通过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命运、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升了全面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以适应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我校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各门文化课程紧密结合,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奠定了文化课质量提高的坚实基础。

我校把科学课搬到我校的认知园来上。充分利用认知园的丰富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的精神。不论春夏秋冬,无论是烈日炎炎的盛夏,还是滴水成冰的严冬,我校始终坚持每周五下午由科学老师带领两个班的学生前往认知园劳动参观学习。看着学生们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认知各种植物后兴奋的表情,老师们总忍不住为这些孩子感到高兴:一颗爱科学的种子就这样在孩子们纯真的心中扎根了!

为了提高孩子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珍爱生命、珍重健康,我们特和在学校附近的菜农联系,带领学生前往参观学习。

二、关注社会生活热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走向社会,进行有益的社会调查活动,使文化课知识得到有益的应用。

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存在于社会之中,世界之中。教育就需要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现实感、生活感。这种现实感、生活感的获得与体验,是其存在和生活的直接目的。在处理与自然、社会关系的进程中,逐步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去研究生活、研究世界。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这个期望,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注意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挖掘素材,提出有实际社会意义的研究性课题,来探索和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我校五年级的学生,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自己所在庄进行统计调查,结合数学学科所学的列表统计的知识,并以书面报告形式进行总结,针对菜农种植的蔬菜提出自己的见解,使学生对近两年农村的迅猛发展有了更具体的了解。在活动的过程中,不仅使学生的想象力、探究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更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学生还利用上网的机会获取最新的信息。

2014-2015学年下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以本地区的自然、历史、人文为研究背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实验为基础,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加强学科有效整合和教师文化沟通,帮助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更新教师与学生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形成区域办学特色而不懈努力。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区域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学科整合,学生实践,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具体目标: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结合学科课程的学习,有效进行学科知识的整合与沟通,教育和引导学生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走进自然、主动实践,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和合理开发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见识和行为辨析能力,初步养成服务社会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积极的、科学的人生观。

4、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按照《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试验稿)》的规定,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3-6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每周平均3课时。依据《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及《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指导》的精神,结合我校教学的实际,综合实践活动全校自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固定1课时,根据需要每周可加2课时的“1+2”课时设置。

四、具体工作及措施

(一)师资建设

由于我校师资力量薄弱,由班主任老师兼任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

1、加强教师培训

教师培训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关键,学校要十分重视通过各种形式开展教师培训工作。通过培训促进教师教育观念转变同时,要鼓励、支持教师去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规律,提高开发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

2、注意开发利用多种教育资源

学校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包括校内资源、社区资源和学生家庭中的教育资源),落实课程计划的要求。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空间。

学校还要注意发展校外指导教师队伍,构建起指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人才资源库。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过程中要用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反对通过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进行鉴赏。

1、评价理念

a、整体观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整体观要求在评价中把课程、教学和评价进行统整,使它们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贯穿到活动进行中去。

b、多元化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肯定学生与世界交往的多元方式。

c、过程性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要重视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对学生进行评定的作业应该揭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而不仅仅是针对他们得出的结论。

2、评价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式多种多样。在具体操作中,“档案袋评定”和“协商研讨式评定”等方法被认为是非常有效的评价方法。教师在运用这些方法时要注意用文字说明学生活动令人满意或需要改进的地方。

总之,教师要鼓励每个学生建立自己的综合实践档案,以便使学生深入的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并能与其他人分享自我探索的体会及进步的喜悦

五、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中心的综合实践领导小组,在教导处、教研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该活动具体由实践活动指导老师负责日常工作,各任课老师协同配合,确保活动正常有序地进行。

六、活动安排

1.9月:制订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组织教师学习《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和与综合实践活动相关的一些案例,激发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热情,召开家长会取得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支持。

2.10月:指导学生确立研究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3.11月:进行阶段性成果展示。

4.12月:四、五、六年级各推出一节研究课,大家谈体会。

5.关于下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研讨会

第四篇:社区服务与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社区服务与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学期,我校认真贯彻教研室以及学校综合实践课程计划的有关精神,坚定不移地依照新课程理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向深入,努力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着重培养既有底气又有灵气且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现代小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师从意识上重视起了这门课程,实施课程的能力从无到有,从初步体验到有所感悟。学生在一次次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并培养了兴趣。在新学期中我校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好工作:

1、转变观念,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必须让教师的教育思想进行一次深刻的革命,要让教师站在未来人才的需要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来认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是关键,教师的作用是有效的指导,要大胆地让学生去闯,失败了也是一种体验、一种收获,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科学态度和科学规范,体现与人合作和分享成果的乐趣。通过设立新课程论坛,举办学习沙龙,开展与新课程一起成长的研讨活动,让教师深入新课程。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注重发挥教师群体力量,倡导教师之间的合作,成立综合实践活动“智囊团”。根据农村小学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2-3位教师分别指导,让教师和学生在活动中一起成长。

2、拓展外部环境,营造有利于教学的氛围。学校积极主动与周边单位及相关行业进行联系,探求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有利氛围。同时,加大宣传力度,综合实践活动不仅仅是学校、教育部门的事,而应当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全社会人人有责,为孩子们提供必要的学习环境。另外,学校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教学工作检查的重点,以此推动综合实践的改革的不断深入。

3、建立切实可行的评价办法。综合实践活动不像其他学科一样可以用考试来测定,它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不仅允许学生对问题的解决可以有不同的方案,而且表现的形式也可以丰富多样;而且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重视学生的过程而不在于结论。它是以形成性、发展性的评价为主,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具体评价的操作中,我校采用以下方法:

1)、“档案袋评定”: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设计的方案、提出的问题、搜集到的资料、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以资料卡的形式存入档案袋。

2)、“多元化评定”: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个性差异,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及时给予他们鼓励,促使他们更积极、更主动的实践。此外,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小组互评甚至邀请家长一同参与评价,建立这种开放式的多元评价体系,将使评价更加科学,更加全面,更加真实。随着课程的进一步实施,存在的问题也渐渐凸现:教师怕上综合实践课,甚至干脆占用,上其他课。原因主要有(1)教师对该课程从理念上还未真正把握,感觉还是有些虚幻。没有现成的教材体系和指导体系,学习不够。(2)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该课程实施还未匹配,该课程实施需要全方位的素质和较强的能力,在实践操作中教师觉得无从着手,业务素质不够;(3)现有的对教师评价体系仍强调学科教学质量,该课程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窘境,重视不够,付出多回报少;(4)由于是一门开放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活动的真正开展需要相配套的物力、财力,而这方面学校有时很难提供,教师个人很少能独立解决,保障不够;(5)学生与家长由于受社会传统教育和学校教育宣传上的影响,仍觉得考分最重要,活动开展意识不强,应该完成的任务不主动,不及时,质量不高,准备不够。

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之路任重道远,但是我们有信心让它成为新课程中一颗闪亮的“明星”。

霍尔奇小学

2007年11月

第五篇:综合实践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

综合实践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

作者:海南省三„文章来源:刘昱瑛[推荐]点击数: 328更新时间:2009-4-7

[摘要] 校园文化建设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现代学校发展提出的新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现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能够较好体现学校特色,凸现学校文化。综合实践活动在我校近一年的实验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完善了制度文化、创新了课程文化、建立了课堂文化、打造了教师文化、构建了学生文化、开发了社区文化、凸现了评价文化。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

当前,我国正在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究其根本,就是要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培育全新的学校精神,重建校园文化。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指出:“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思想;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们能问;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扩大知识和眼界,获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们有时间学一点他们渴望要学的知识,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情。” 陶行知先生关于“五大解放”的思想对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在新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一所学校文化建设的价值远远超过了一门课程所应发挥的作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它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同时,也是一门能够较好体现学校特色、凸现学校文化的课程。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验和发展探索中,我校构建校园文化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得以体现:

一、完善了制度文化

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是制度创新的过程。制度是一种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制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作为一种基本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集中体现了新的课程管理和发展制度,它要求学校变革学校日常的管理制度、课程制度、教学制度和评价制度,建立全新的学校管理制度新文化。我校是2005年2月28日开始开课的,是一所全新的政府投资兴建的全日制小学。制度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学校的管理具有导向性。一个学校不能没有规范的管理制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是我们的宗旨。建校伊始,校领导就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制度的建设。对我校的学校管理及校园文化建设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九小五年远景规划》《九小课题研究和管理制度》《九小教学教研常规管理制度》《九小学生学籍管理规定》《九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九小学生一日常规》等等。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我们还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制度: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意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指导纲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和管理方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指导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生评价制度》《综合实践活动课表制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奖励方案》等,对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原则、内容、实施、管理和评价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建立了具有弹性的课程时间管理制度,由教师根据主题活动的需要进行灵活调整。制度是促进教师参与课程实验的外在因素,同时也为我校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思想和行为的方向,为教师参与综合实践课程试验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精神动力,促使学校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走上规范化和科学化。

二、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让校园无处不飞花

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创建书香校园,可以说是一项实施学校管理的过程。校园文化所创造的环境和氛围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是将来时,不是现在时。当学生长期置身于书香的环境与氛围中,便会形成高雅的风格和气质。办学校就是办文化氛围,学生在校学习更重要的是感受文化的熏陶和文化的积淀。我国有位教育家提出“泡菜水”理论,泡菜水的味道

决定了泡出来的萝卜和白菜的味道。实际上,学校全部工作都是在调整好这个“泡菜水”,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感悟、理解、思考,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我,内化、升华、融合、超越,把正确的做人做事之道渗透到灵魂里。

1、充分利用橱窗、学生成果展览阵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我校自建校以来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以“让先进文化充满校园,让多彩校园处处体现教育”为主旨,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提升学校品位、塑造品牌形象的重要载体,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之中。

学校针对学生年龄小,对各种现象缺少鉴别能力的特点,用健康向上、充满童趣的语言武装文化。在养成行为方面,如:楼梯迎面的墙上印有“上下楼梯,靠右行”;拐角处、楼道上“静我校园,不大声喧哗”,洗手盆旁“你关好了水龙头,真是好孩子”等校风、学风、课间行为准则的宣传语。在德育方面,有形式的多样,内容丰富的“德育长廊”:有众所熟知的“孔融让梨”、“甄彬桥下拾履”等历史教育故事;有教育的名言名句、有激励学生“爱祖国、爱劳动”等“五爱”的彩色宣传报„„这些墙壁上的“无语之师”就是学生的第一顿知识快餐。学校根据楼层的不同,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的不同,设立楼层文化:一楼是行为习惯走廊,以儿歌的方式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爱国、团结、孝敬、勤奋学习等十一种传统美德。儿歌简洁明快、琅琅上口。对儿童思想品德的形成、美好情感的培养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二楼为自然文化遗产,着重从开拓学生视野的角度出发,介绍了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给予学生以美的享受,也开拓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更让学生感受到世界文化遗产的脊髓,萌生向往之心、神驰之心;三楼设立名人名言走廊,对培养和激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有伟大领袖毛泽东、邓小平;有“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的雷锋;有科学巨匠牛顿、诺贝尔、爱因斯坦„„他们的生平和成就时时刻刻激励着我校的莘莘学子立志图强,奋发有为,为母校争光添彩,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无论是从环境的建设、校园布局等方面,九小都处处体现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巧妙地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每一个细节中。倡导健康、积极、先进的校园文化,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让九小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让校园文化无处不飞花!

2、“浪花”文学社搭建校园文化的的平台。

为了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书香校园、强化读书“一二三”工程的成果,提升办学特色与品味,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学及写作的兴趣,我校组建了“浪花”文学社。政教处全面负责具体操作。图书室全天候对社员开放,社员随时阅览书籍、报刊。所有文学社社员每周要写出一篇有质量的习作,择优投稿。每周出一期文学社小报(8K)印发,橱窗张贴一份。优秀习作刊登在校园网。我校六年级学生张星旖参加三亚市普通话推广周的征文活动,其征文《我与普通话的故事》获得一等奖;四年级李佩文获得三等奖。另外,成立红领巾广播站,每天中午设定10分钟的校园广播时间,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浪花文学社的组建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建设,给学生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借助“浪花”文学社及红领巾广播站的建设,我校向学生发起来了“校园形象天使”的评选活动,以此为载体,为契机,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文化建设,而且,树立典型,倡导优秀,带动全校学生共同参与,健康地成长。

三、创设自主互动、合作探究、交流型的课程文化

课堂文化是指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共同创造的课堂风格、规则、心理环境、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总和。它包括课堂物质文化、课堂精神文化、课堂制度文化。而课程文化作为现代学校文化的核心,是按照现代社会的时代要求和青少年儿童心理生理发展特点,对现代社会文化的选择、提炼而形成的一种课程观念和课程活动形态。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国家规定、地方管理、校本开发的三级管理课程。

因而,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特点、学校实际、社区背景,超越知识本身,形成新的课程意识,创造性地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就涉及到课程文化中最内层、最重要的精神观念建设。因为良好的自主、合作心理塑造,有利于学生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各科知识的形成。同时这种心理一旦形成,又可以使学生“借助于这种课堂文化的熏陶而自觉学习,从精神上带来新的塑造”。因此,自主互动、合作探究的课堂文化在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构建师生平等互动,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可以说,创设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关系,构建和谐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师生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只有有了这样的文化氛围,每一个人才能坦率的呈现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即使暴露自己的不足和错误,也不会招致教师及同伴的非议和嘲笑。使大家产生一个共识:产生错误和不足是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经历,是取得进步和成熟的途径,获得自己独特体悟的方法。只有这样,师生之间才有可能真正形成一种平等、和谐,宽松,融洽的课堂文化,形成平等对话的局面。“你很棒!”“对不起!老师也不知道。课后我们一起查找。”“老师,我有不同的意见。”„„这些语言出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已是屡见不鲜。教师放下尊者的架子,体验到一种心灵的自由和释放,享受与学生平等对话所带来的愉悦与轻松,教育教学活动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过程。“老师,我有话想跟您说。”师生关系是融洽的,心理是相容的,地位是平等的,所有精力都被用在共同达成的教育目标上。

2、在活动中凸现课堂文化

课堂文化是一种动态文化,只有教师一人单薄的声音和动作的课堂是谈不上互动、探究的课堂,单调和呆板乃课堂之大忌。课堂既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开心乐园,又是思想与思想交流、感情与感情沟通、生命与生命对话的心灵家园。“在活动中学”,是学生的需要,也是课堂探究的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其本质特征是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过程。因此,我们必须创设出一种学习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学生能积极地去体验。当然在活动中教和学,要注意让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联系起来,“还塑造教育为自然教育,还知识教育为生活教育”。为学生提供接触社会、自然、文化,提升自我的机会,使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文化、自我的整体认识,发展他们的探究精神和问题意识,获得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同时,养成健康负责任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个性品质。综合实践活动注重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强调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让学生通过探究、体验、交往、实践、信息、生活积累等方式,获得发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形式是多样的,课堂也是开放的、鲜活的。课堂上注重生生互动、小组互动、师生互动、有时还有专业人士、家长参与。如:我校林蓝老师执教的科学课《摆》,就是一堂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科学实验,合作、互动、探究,得出实验结果的新型课堂,受到评委的赞誉,获得三亚市科学课调教二等奖;黎克科老师执教的《童话城堡》,以学生的自主动手为主,培养学生合作创新的精神,参加中南六省美术课调教获二等奖;操秀丽老师的《风筝转起来》,从“做风筝——探究风筝转动的原理——创新改进”,整个课堂都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完成为主线,教师只是穿针引线——组织者与引导者;许翠萍老师执教的的音乐欣赏课《童年》,以学生自主体验、自主感悟为教学的主线,引导学生“听”——“诉”——“欣赏”——“感悟升华”,从乐曲中体会到海霞悲惨的童年生活,但海霞的抗争终于使阴霾散尽,迎来艳阳天。参加三亚市音乐课调教获得一等奖。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课堂呈现出的是生动活泼、创意无限的良好局面。学生喜欢上综合实践活动课,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3、优化教学方法,注重人文价值、观念的渗透。

优化教法和学法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重要途径,也是课堂文化建设的基础。在教学预案中要注重丰富、有用和有趣三方面的结合。学习内容越丰富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越大;学习内容越有用、有趣,学生学习热情越高涨,一切也就“润物细无声”了!为此,在教学中要创设生动具体的现实情境,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并进行自主探索。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关注学生的课堂感受和处境;根据学法选择教学策略,发掘实效有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通过各种现代化手段和媒介获得信息,让学生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想了解他人、生活和社会。只要坚持这种优化,我们才会看到孩子和大人甚至和专家学者一起认真商讨交流,会从他们的脸上看到越来越多的阳光和自信。

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对于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关系重大。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让学生不但能走进课堂学知识、学技能,也能走出课堂,从校园甚至社会的大环境中获得知识与技能,4、打造了教师文化

对于学校文化建设而言,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主体,它规定着学校的价值系统。教师文化包括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课程观、质量观,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质量、教学风格,教师的师德、师能、师智、师魂等。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我校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鼓励教师博览群书、关注生活、开阔视野、增强底蕴(我们提倡让读书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成为教师最大的福利。)建设好教师队伍,激发教师的潜能。我们在研究的同时,建立了教师的阶梯指导,实施“一带一——传、帮、教”的指导策略(见下图),明确了三级教师的指导职责,建立起跨学科的综合性指导教师小组,实现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教育观念、方式方法的融会贯通。结合听课、调研,加强校本教师发展,倡导教师与自我对话,教师与教师对话,教师与专家对话(主要是通过博客做好网络教研),灵活运用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调查研究、实践探究、区域交流等多种教研活动方式,让教师在研究的状态中学习和工作,努力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

下载荔湾寻踪----荔湾古桥今与昔(课本内综合实践活动)word格式文档
下载荔湾寻踪----荔湾古桥今与昔(课本内综合实践活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综合实践活动总结与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总结与反思 在此次“尝试做家乡风味面食”活动中,我们班分为凉皮组、烩麻食组、油泼辊棍面组、饺子组、煎饼卷菜组,共五个小组。虽然活动没有电视上热闹,但也别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概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他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

    三年级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

    1.从问题开始 一、目的要求与活动准备: (一)活动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关于发现问题、研究方法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

    综合实践活动-花卉与生活

    一、导入课题 在我们的生活中,鲜花无处不在,多姿多彩的鲜花为我们平添了一份幽雅,一份执着,一份荣耀。它时刻装点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温馨美好的享受。在生活中,我们离不开花......

    2018年综合实践活动工作总结与2018年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2018年综合实践活动工作总结与2018年综合治理工作总结合集 2018年综合实践活动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综合实践活动是按班级为单位开展。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课程计划中的必修课程,是由国家设置、地方指导和学校开发与实施的课程,它的设置是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

    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反思

    我们是小小消防员 一、活动课题的产生 10月12日两个学生把楼道里的安全疏散指示牌给弄坏了,我对两名学生进行了教育,并请了学生家长来商谈公物赔偿问题。家长说:“这东西有个啥......

    《中学生与网络》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范文大全]

    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与网络》 实 施 方 案活动名称:《中学生与网络》 指导老师:各班主任及任课老师 年级:五—九年级 一、活动背景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电脑已经走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