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影响学生体育锻炼的因素
对影响学生体育锻炼因素的研究
1.研究背景与现状
体育活动是校园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在现今学生体质逐年下降的情况下,高校体育教学不仅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为主,更加需要从全面育人角度出发,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育锻炼是磨练意志,增强体质,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
目前高校学生体育锻炼主要由选项课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为主,课外体育活动是指体育课以外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总和,也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和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影响选项课教学和课外活动的主要因素综合分析的结果来自多个方面。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必须是自发或有组织的自主行为,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知,满足影响其体育参与行为,高校学生根据自身选择体育活动,具有调节人的心理,情感,丰富人的文化活动,对增进人的健康有特殊的意义。因此,要找出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并对这些因素加以解决,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参加体育锻炼,达到学校体育工作的目的。
2.对影响学生体育锻炼因素的分析
在对学生关于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中显示,学生对体育场地器材相对不完善,体育锻炼的意识不强,课后的健身指导不足,体育锻炼氛围不浓,兴趣爱好不够这几方面的问题反响强烈,这也是影响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2.1大学生体育锻炼受意识的影响。
体育锻炼意识是在对体育运动中的一种心理因素,是对体育的认识,态度和情感。体育锻炼意识是对体育本质特征,价值,作用以及体育与人,体育与其他事物之间关系的自觉反映。体育意识的强弱对自觉参加体育锻炼起着促进或者阻碍的作用。它能加强人对体育活动发挥动力和促进作用,有利于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教学,只是教授学生运动技能远远达不到对身体素质的要求,要将努力培养和加强学生体育锻炼,树立终身体育的人生观,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培育好的体育锻炼意识作为促进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条件。
2.2大学生体育锻炼受课外健身指导的影响。
高校体育课每周两节,共90分钟,教授主要在课内传授技能知识,锻炼方法,留给学生锻炼的时间很少,一项体育技能的形成和掌握都要花大量的时间,这是课内无法完成的,学生必须在课外活动多练习。而课内教学技能是不能代替课外体育锻炼的指导,学生在课外练习时,如果有专业的老师进行指导,学生将会更快的掌握体育技能,并能有很强的体育兴趣,而兴趣又能促进更好的掌握体育技能。所以课外活动时没有专门的老师指导,影响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出现了许多学生只上课,不练习的实际情况,这种情况的发生又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加以正确的引导。
2.3大学生体育锻炼受兴趣的影响。
一个人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经常性心理倾向称之为兴趣,体育兴趣是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在学校教育中,体育兴趣是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内在动力,是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积极性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一个心理因素”。若学生对某体育活动感兴趣,那么无论是在体育学习或课外活动中,都可促使他们倾注更多时间和精力,精神饱满,积极主动地参与[1]。只有激发提高保持学生的体育活动兴趣,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才能使学生将体育活动视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并形成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2]。
2.4大学生体育锻炼受氛围的影响。
氛围指的就是人处的环境气氛和情调,是在某一种环境中的人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过程中所造成的某种心理情绪和环境气氛。体育氛围是指周围人参与体育活动的气氛和情调,他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情绪。学校体育运动氛围是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客观因素之一。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是学生在锻炼活动中的情绪特征所表现的体育行为。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是学生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诱因。一个人锻炼很难长期坚持,并取得好的效果,但很多人一起锻炼时,不仅身体得到了锻炼,人的身心会得到愉悦,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陶冶了情操。所以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2.5大学生体育锻炼受场地器材的影响。
在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时场地器材条件是参与体育锻炼的物质基础和保障,对体育锻炼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十年来高校扩大,使得在校大学生人数剧增,更多的人实现了大学梦,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非常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校把最基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问题放在了首位,而体育活动的人均面积,资金问题和紧迫性原因而得不到重视,部分学校虽然资金雄厚,但体育活动场地功能单一[3]。体育场地器材的不足,严重制约着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学生想去进行体育锻炼的愿望因为场地器材,得不到满足,使得原本主观愿望逐渐消极,学生从开始的积极体育锻炼转变为消极锻炼,直到不锻炼状态。对于绝大数学生来说体育场地器材不足,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
第二篇: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动机因素的研究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和研究。通过分析与当代大学生体育锻炼相关的各种因素,为高校体育工作者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供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参考。帮助大学生形成终身体育观念和终身体育锻炼行为,养成规律运动习惯,达到促进身体与心理健康的目的。
关键词:大学生 体育锻炼行为 兴趣 影响因素
前言
在校大学生作为高校体育教育的对象,他们对待体育的态度是怎样的,对体育的认知、兴趣爱好、行为意向和体育行为现状有什么特点,对这些问题的洞察和了解,对于进一步有的放矢地落实高校体育各项改革措施,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满足大学生的体育需要,确立和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目的研究的总体结果来看,大多数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是以促进身心健康为主。王润复(1996)对大学生的调查表明:“以身心健康为目的参加体育活动的男生平均为64.7%,女生为53.3%。”刘一民等(2001)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以健身为主要目的人数比例高达89.6%。在对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组织形式研究发现,大多数人喜欢和同学一起锻炼。方敏等(2001)的研究结果表明“:41.5%的大学生采用结伴形式锻炼,21.3%学生单独锻炼,37.2%学生锻炼形式不确定。”王景亮在对女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组织形式选择的调查时发现:“自发结伴是大多数(63.9%)女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时的重要组织形式,而单独活动和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的女大学生各占17.8%和18.4%。”但是也有学者在研究中发现了与此相反的现象。王润复(1996)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按个人兴趣、时间随意活动的男女生人数比例分别是57.5%和64.6%;喜欢几个同学自由组合活动的比例分别为33.1%和26.6%。”并认为这种状况,反映了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
1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意义
体育锻炼既是身体活动,又是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因此,体育锻炼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对于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体育锻炼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减缓或消除焦虑、抑郁类心理疾病。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智力,意志品质,情绪,人际关系等方面积极地影响。有助于大学生智力的发展,有助于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形成,有助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改善等等。
2我国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
普通高校大学生有八成以上的同学对体育持有积极、喜欢的态度,少数表现出冷淡甚至厌恶。并且存在性别差异,喜欢体育的男生和女生之间差异非常显著,男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明显高于女生。从总的情况来看,喜欢体育的学生比率为84.67%,这说明大多数的学生对体育有着积极、认可的态度,但女生占的比率相对男生较低,并与男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我国学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男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主要为增强体质、调节心理和消遣娱乐,女生主要为增强体质、调节心理和塑造体形。男生和女生都把增强体质和调节心理放在前两位,由此可以看出普通高校大学生对体育增强体质和调节心理的功能认识深刻。男生和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处在第三位的分别为消遣娱乐和塑造体形。这可能是由于男生和女生生理和心理的差异所致。男生喜欢通过运动来表现自我,发泄不良情绪,展现自己在体育场上的竞争力;女生与男生相比更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所以在体育动机上存在不同。普通高校大学生对体育项目的选择是多元化的,男、女大学生在项目选择时,带有明显的性别特征。从选择内容上来看,男生更多地倾向于选择富有激烈对抗、竞争性强的项目;女生更倾向于选择难度较低、对抗性不强或自我表现类的活动,不大喜欢器械或身体接触类的活动,倾向于那些非直接对抗、节奏鲜明,轻松愉快、游戏性和娱乐性较强以及具有时代气息和审美价值高的体育运动项目。
从整体趋势看,大学生对健身体育手段的技术性因素并不苛求,而更多的是追求其健身因素,尤其是对一些易于开展,不受场地、器材限制的大众健身项目情有独钟。如:跑步、足球、羽毛球、跳绳等。体育锻炼的频率是评定体育锻炼情况的一项重要指标。从总体上来看,男生在体格、身体素质等方面优于女生,锻炼持续时间长。而女生大多由于爱清洁,不太喜欢大汗淋漓等原因,所以锻炼时间相对男生较短。而几乎不参加或偶尔参加体育锻炼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相差不多。
3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内在因素
3.1 体育锻炼态度与动机分析
大学生体育态度的形成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并经长期孕育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循环的反馈过程。但是体育态度与体育锻炼行为之间是否具有一致性呢?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产生来源于体育需要和体育动机,而体育需要的产生和满足需要的迫切程度又源于大学生对体育的了解和认识,以及对体育所产生的兴趣和意象,即所持的体育态度。不同的人,其体育态度的结构成分及功能有所不同;在体育态度形成过程的不同阶段,态度的三种成分所产生的行为动力作用也不同,并且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刘一民、孙庆祝等分别统计分析了被调查大学生每周参加体育活动的次数及相应的体育态度得分,结果表明,体育态度与体育锻炼行为之间具有高度正相关性(相关系数达0.95)。大学生个体体育态度的形成是在体育教学和体育文化环境这两种外界因素影响下,经过服从、同化、内化三个阶段而逐渐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的体育态度所产生的体育锻炼行为表现也是不尽相同的。个体对自我身体状况的感知直接影响着他对体育锻炼需要与否的判断。从需要的层面上来讲,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有体育锻炼的需要,那么他就很有可能
进行体育锻炼。这种需要越强烈,他参加体育锻炼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体育动机是指推动体育锻炼行为主体的人们从事并维持体育锻炼行为的主观原因和心理状态,是人们对体育锻炼行为的客观需要的主观反映。体育动机对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行为,起着定向、始动、调节、强化和维持的功能,对体育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大学生的身体意象虽是影响体育锻炼动机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并不是其与体育锻炼唯一的直接动机,除了满足对形体的审美需要外,还与其他因素有关。
3.2 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分析
体育意识是指个体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对体育认识程度,参与体育竞赛和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在体育实践中,人们对各种情况(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分析综合,从而逐步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度高于女生。郑毅敏在大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锻炼行为研究中,所调查的大学生每周能参加5~8小时体育活动的占42.35%,3~4小时的占27.53%,1~2小时的占13.66%,1小时以下的占4.23%,12小时以上的占12.24%。河南省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平均每天1小时的,已达54.59%以上。部分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较多,但参加活动的人数相对较少。所以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程度较高,但参与体育锻炼行为低于认识程度,即体育意识并非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决定因素。
4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外在因素
4.1 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社会因素
国家体育运动的发展,社会对体育运动的普及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当今信息时代,许多学生通过电视转播、录像、电台广播等多种形式与社会间接接触,了解社会体育开展的情况,了解竞技体育的发展水平将会鼓舞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因此,电视、广播、报刊等传播媒介的传播会影响到大学生体育知识的掌握,影响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是与同学、朋友一起,因此,同学朋友的鼓励也是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4.2 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家庭因素
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是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唯一途径,在培养子女成长过程中对子女的教育就自然而然的是给孩子灌入文化课学习,学习好是将来孩子成长成才的根本。而对于体育活动则是家长们认为可有可无的内容,甚至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体育锻炼认为是一种浪费学时间,不务正业的活动。致使孩子整天坐在书桌前苦熬寒窗,磨练意志,同时也磨坏啦孩子的身体。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要有充足的学习时间作保证,并不认为孩子只有劳逸结合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更好地发掘学习潜力,对于孩子的体育锻炼和健身活动,很多家长认为是浪费时间,耽误学习的做法。因此,对于经过大学前教育的大学生而言,孩子运动的时间受到约束,很多大学生在这九年义务教育中并未能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更谈不上接受过系统的体育训练
和掌握一到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啦。因此,在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进行合理有效的体育锻炼也就很难完成。
4.3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学校因素
学校校园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行为的主要环境,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场所基本上局限于校园内,体育锻炼行为直接受到学校体育运动的普及与提高水平的影响。校园体育氛围是否浓厚,学校重视什么体育运动项目的宣传和开展,学校的体育运动竞赛组织是否合理和丰富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体育师资的素质,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备也是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很重要的因素。由于现在学校学生人数大量增加,而学校场地数量有限,场馆数量很难满足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需要,造成学生参加运动的人数比例下降。而体育场馆的设施条件不同,在很多高校中没有固定的体育馆或者体育馆的数量极其有限,对于很多体育场地如:篮球场地、网球场、排球场、等,因场地占地面积大,同时容纳该项目比赛人员有限的特点,致使在休闲高峰期使这些场地成为超饱和状态。对于万人大学、仅此几块场地也会显得杯水车薪,而体育场馆的开放时间也是影响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原因。
小结
学校环境、自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是影响大学生体育行为的重要因素。为了使大学生形成浓厚的体育意识及良好的体育行为,应加强学生自身对体育的认识,优化体育课程结构,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
参考文献
[1]金健秋,徐国宏.大学生体育行为探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1(7).[2]谢 琴,吴佑年.大学生身体自尊与体育锻炼参与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5).[3]沈国平.影响大学生体育行为主要因素的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1999(3).[4]程小虎.1、2年级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阶段性特点的调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8.[5]程小虎.国外关于体育锻炼行为的研究理论和成果的综述[J].湖北体育科技,1998(1)
[6]宋晓东.论影响体育锻炼行为的因素[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7(2):49-52.[7]李今亮.体育运动心理学中的情绪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7
(4): 463-467
[8]晏宁,毛荣建,毛志雄 身体活动与身体锻炼的情绪效应[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1(1): 30-3
4[9]陈姗阁.体育活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中国临床康复,2006,12(24): 44-46
[10]刘中玉.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9(5): 153-154
[11]欧阳金花.课外体育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6(3): 43-46
[12]陈炳煌.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1): 54-57
[13]何少颖.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9
[14]乔培基,王胜超.对大学生健康观念和体育锻炼行为特征的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6).
[15]寇建民.高校素质教育与大学生终身健身意识的培养[J].湖北体育科技,2002(3).
[16]教育部文件.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R].2002.8.
[17]常生,陈及治.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研究现状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0).
[18]李卫东,孙璞.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教育管理模式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4).
[19]司琦,影响大学生锻炼行为阶段变化的各心理因素间的路径分析〔J〕.体育科学,2006(8):29—32
[20]宋晓东,杨习峰,胡洪安,等.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初步研究[J].四川体育科技,2002,1:46~47
[21]赵梅.影响高校课外体育锻炼发展的成因及对策.四川体育科技,2000,4:75~77
[22]陈嵘.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初探.体育文化导刊,2006,(4):71~73
[23]熊茂湘.体育环境导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24]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25]唐征宇.自尊、自信、自我有效感与体育运动[J].体育学刊,2000(1):104-106.[26]苏坚贞,季浏等.身体锻炼影响中学生自尊的路径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2):54-56.[27]胡晓飞,等.北京市高校大学生体育行为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5):657-659.[28]徐波,季浏,等.体育锻炼对我国城市居民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J].心理
科学,2003,26(3):517-520.[29]沈鹤军.对部分高校大学生体育活动态度的调查与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 学报,2001,15(5).[30]郑毅敏.大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研究[J].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 报,2002,22(3).
第三篇:影响学生学习态度的因素
影响学生学习态度的因素
(一)家长因素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人态度总会受到社会上他人态度的影响。例如,痛恨学习雷锋等先进人物的活动,也可能使人们原有的人生态度发展根本变化。家长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态度、对待子女学习的重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子女的学习态度。
(二)教师因素
一位心理学家曾测试了四十五名初中一年级代数教师和他们所教的一千零六十三名学生对代数的态度,结果发现二者不仅对代数的态度是一致的,而且对代数的实用价值评价也是完全一致的。说明教师对所教学科的态度,必然影响学生对该学科的态度。jj.bcjy123.com/
(三)教学因素
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艺术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有着更为重要的影响。许多研究表明,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多变的教学形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相反,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单调的教学形式更易使学生形成消极的学习态度。
(四)社会因素
由于青少年学生的思想、价值观还不成熟,所以他们容易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包括良好的和不良好的社会风气。如受目前社会上“走后们”和“读书无用论”等不良风气的影响,使一些学生的学习态度变得消极。有的甚至弃学从化商。
第四篇: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孩子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着社会的发展。可是,现如今的学生之中“近视眼”、“小胖墩”、“病秧子”日益增多,学生体质差、爱生病、体育测试不达标„„一系列不良现象和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学生们的体质健康状况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原因是个多元的因素,在此我结合生活实际分析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原因,并提出改善的措施。一、影响学生身体发展的因素
1、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学习环境的改善,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越来越薄弱,还有部分学生,仗着祖父辈及父母的宠爱,缺乏了最基本的活动内容,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惰性心理,而且长期的溺爱造成了不少学生娇气的性格,一遇到运动量比较大的活动或者不好的天气(炎热或寒冷),潜在的意识使他们产生了惧怕及抵制心理。
2、饮食营养搭配不合理
小学是萌芽阶段也是长身体的关键时段,父母们为了孩子大量的购买一些食物给孩子,快餐、饮料、膨化食品等,虽然味道好,但是对孩子的身体却无益 这种过度饮食导致了肥胖现象的增多,也直接降低了孩子的身体素质。而另一方面学生的挑食、偏食等也造成了学生营养不平衡,身心发育迟缓,影响体育锻炼质量。
3、学习压力过大,课业负担重
学生作业量过大、无暇运动。绝大部分的学生有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不但老师布置,学生家长也布置,还要参加这个培训班,那个辅导班,导致学生无法参加各项体育运动。甚至个别学生没有完成作业,体育课也不能下来,根本无法保证每天锻炼一小时。
4、家长体育意识薄弱,重视程度不高
学生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出现“重主轻体”的现象。学生对体育课的偏爱往往是出于个人兴趣,相当一部分同学对体育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体育课是单纯的游戏课,为了活动而活动,不像语数等主课那样,测验获得好成绩就欢呼雀跃,而对体育课成绩高分及满分的追求欲不是很高,进取心不强,学生家长也看重学习成绩,而对体育成绩普遍不重视,导致了重视主课,轻视体育的现象。大部分学校和家长通常地把学生文化课成绩优劣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最主要标准,致使学生认为智育是第一位的,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文化课的学习中,忽视了日常的体育锻炼。许多家长甚至还认为体育课只是玩玩,是放松大脑。孩子能吃能睡、营养到位、没病没灾,身体就是健康,只要能把学习搞好,根本没必要让孩子花时间和精力去进行体育锻炼。
5、体育伤害事故禁锢了学生的活动
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备受家长偏爱,一旦孩子在体育课上出现擦破皮肤的“事故”,维权意识过浓的家长就兴师动众,找学校、找上级主管部门,而最终“事故”处理的结果多是追究学校和老师的责任。时间长了,对于那些能锻炼孩子身体和意志但有危险的体育项目、体育器材,老师瞻前顾后,顾虑重重。于是高难度、易出事故的运动开展的次数越来越少。
6、场地、器材设施匮乏
体育活动场地、体育活动设施少,无法满足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和锻炼的需要。场地的严重不足限制了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开展,限制了学生的活动空间及器材的有效利用。不平整的操场、破损的器材不能及时维修,给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留下严重事故隐患,严重制约着体育教学的开展。
7、教师自身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长期以来,体育教师习惯了以运动技术为主的体育教学,因而平时不注重对知识的积累和更新。在新课程改革的现在,教材、学生、教学过程都充满着变数,这必然要求体育教师应有与时俱进的思想,及时地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努力汲取各个方面的文化知识,以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和知识涵养,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因此,多阅读教育学、心理学、课程教法等方面的书籍,拓宽视野,积累知识。
二、改进措施
1、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加大学生喜欢的娱乐体育活动和教学竞赛课程安排,突出“体育活动课”的活动为主的教学特点,使学生在生理上、心理上得到满足,从而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在跳绳、球类、运动竞赛、娱乐体育等项目上,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进行多种选择性的活动,改变了体育教学中单纯对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发展体力的身体教育观念;改变了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被动学的局面,倡导学生主动地学习。
2、体育设施、器材资源的开发。
体育器材、体育设施是达成体育运动必要手段,开展体育活动离不开体育器材和设施。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器材和设施的开发也非常重要。要充分发挥已有器材的多种功能,尽量做到一材多用,如用手榴弹和实心球组合成简易的保龄球游戏;体操棒和小皮球可以当作垒球来打„„这样使体育课丰富多彩,提高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
3、合理选择练习项目
进一步加大体育课程和学生体育活动改革的力度,在体育活动内容的安排上,除了要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外,要针对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问题,重视选择具有一定运动负荷、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体育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学习和锻炼不仅要改善学生的心肺功能、增强体能、全面提高身体素质,还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
4、多渠道多形式宣传教育。
学校应努力制造条件,通过专题讲座、墙报、黑板报、广播、多媒体等形式加强对学生及家长的营养知识指导,提倡合理营养,注意改善饮食结构,保持膳食平衡,防止肥胖和营养不良。
5、保证每天锻炼一小时
认真上好每一节体育课,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时间。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6、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第五篇:参加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参加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摘要: 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相互制约影响,相互制约。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意志,而且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积极的作用, 在情绪、自我概念、人格、意志品质、人际交往、社会适应能力等不同的心理健康层面都具有一定的影响,而心理健康有利于完善人格。
关键词: 体育锻炼;心理健康;学生;完善人格
绪论
心理健康就是指个体无心理疾病,并具有完整的一套心理调节措施,以及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的优良心理品质.人的成长过程,学生阶段是心理波动最大的阶段,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完善学生人格的要求的需要。
一、学校教育的体育锻炼
1.1体育教育、心理教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现代学生作为未来国家的栋梁之材, 就更应该积极投身于这种健身时尚之中,充分展现自己的体能技巧, 增强自己的体质水平, 保障自己的学习精力, 进而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健康投资是一种低投入、高回报的投资, 这种投资的回报将给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成功的希望、生活的信心, 并让投资者受益终身, 无所畏惧。毛泽东当年在武汉以七十岁高龄毅然横渡长江, 这一方面说明了他重视自己的体育锻炼, 一方面也说明了他的生理和心理都处在一种良好状态。锻炼贵在坚持, 不可一曝十寒。有的人由于不能经常性进行锻炼, 对自己的身体和大脑不能进行合理调节, 造成透支, 从而酿成大病甚至出现生命危险。有的人为了应付考试, 没日没夜的复习、背诵, 也不注重锻炼和营养供给, 最后昏昏沉沉地上了考场, 成绩自然可想而知。群众性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锻炼是体育课的有力补充延伸, 也是锻炼身体经常化、程序化上的一个象征, 多样性、趣味性使同学的健康意识得到感性的认识和理性的升华。1.2体育锻炼要因人而异,方能有利心理健康
不同的运动级别之间的压力具有显著的差异,不同的压力源级别之间的压力也具有显著的差异,但是运动级别和压力源级别之间没有显著的交互作用。可以看出运动级别对学生的压力大小有显著的相关,运动量大,则所感受到的压力相对较小,反之,则感受到的压力大。这表明了体育锻炼可以减轻学生的压力。中等运动量与小运动量有显著差异,而与大运动量并无显著差异,这表明运动量并非越大越好,只要达到一定程度,就能缓解压力。压力源的多少与大学生的压力大小也呈显著的相关,压力生活事件越多,则所感受
到的压力也就越大。所以体育锻炼要因人而异,做到适度,这样才能对心理健康其积极作用,才不会出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学校要对学生体育锻炼做好安排.学校教育发展体育教育,促进心理健康,增强体质水平,保障学习精力,保持健康心理完善学生人格。1.3量力而行,适宜运动负荷
坚持体育锻炼是构建健康大厦的奠基石,但并不意味着只要有坚定信念,持之以恒的进行体育锻炼,就能达到健康。想要通过体育锻炼获得理想的健康效果,更应该注意运动的适度原则。在进行自己特别爱好的运动时,往往会出现兴趣大而导致运动过度现象。有人可能一跳起健美操或踢起球来就会忘掉一切,搞得筋疲力尽方肯罢休。这样的“发泄、忘我式”的锻炼,对健康是不利的。对常人而言,在进行锻炼时以中等负荷强度为宜,在运动中脉搏保持140—150/分钟的运动量对身体健康为最佳。
二、学生的心理现状
2.1学生负担重,精神压力大
健康是人类生命延续的基础。如今, 心理健康成为现代健康概念的重要内涵。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竞争性的增强, 家长和社会对青少年尤其是学生的期望水平越来越高, 导致在校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过重的精神压力严重影响着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这部分学生在精神上感到疲惫, 心理上感到沮丧, 不能在教学时间里有效消化老师传授的知识。尤其是现代社会特别严重, 学习效率低下;反映在生活中则胃口不好, 经常失眠, 噩梦连连,白天上课无精打采。
2.2自主能力和适应能力差
在学校, 一切都要培养自己的意志和独立生活能力, 而一些学生从一切都由父母操办进入一种一切靠自己动手的生活环境, 感到无所适从, 有些同学甚至把脏衣服打包邮寄回家清洗。不能很快适应生活环境导致一些同学情绪不稳, 甚至有人萌发了退学的念头。
2.3不能正确对待激烈竞争的学习环境, 感觉人际关系协调困难
由于学习成绩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奖学金评定、荣誉称号、未来就业选择等方面, 学习压力增大, 导致一些同学学习信心上的失落。由于学生都来自不同家庭背景、个人素养、生活习惯都各不相同, 感到沟通困难, 找不到一个可放心的, 无利害冲突的倾诉对象。长此以往, 就易形成学生中孤僻、孤傲、冷漠的心理倾向,危害了他的学习和生活,不利于人格的完善。
2.4不能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打击
这些学生成功期望值过高, 生活不幸(家庭变故)和挫折打击都将他从豪情万丈的理想世界里拖入到痛苦现实的深渊中, 如果不能正确引导,势必会引起他情绪上的强烈反弹, 特别是情感上的纠葛, 更容易引起消极情绪的蔓延。如果不能尽快摆脱情绪上阴影, 就会对意志力不坚强, 自控能力差的人产生不利的影响。这时如果没人及时疏导, 就有可能酿成悲剧。
三、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
3.1体育锻炼可调节情绪
体育锻炼中, 对心理健康影响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情绪, 通过体育锻炼可使情绪得到调控。不良情绪是导致生理、心理异常和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体育锻炼能直接给人带来愉快和喜悦, 并能降低紧张和不安, 从而调控人的情绪, 改善心理健康。研究人员还发现, 用力的运动可使人减少情绪上的负担, 甚至能减轻因精神压力的偶事件而造成的心理负担, 这如同人们在愤怒时摔东西时的迁怒、宣泄作用, 通过运动行为的替代作用, 可以减弱或消除情绪障碍。在当今的快节奏、高效率、强竞争的时代, 人们心理上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紧张、焦虑、不安, 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坚持体育锻炼, 可使紧张、焦虑、不安的情绪状态得到改善, 心理承受能力得到提高, 适应能力得到增强。
3.2体育锻炼能协调人际关系
我国著名医学心理学教授丁瓒指出, 人类的心理适应, 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 人际关系是影响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生活中, 我们常常可以发现, 那些人际关系好的人总是心情愉快、精神饱满, 对什么事情都充满兴趣, 这些人生活得很愉快、很舒畅;人际关系不好的人常常无精打采, 抑郁寡欢, 缺乏生活的乐趣。而体育锻炼可改变这一现象, 因为体育锻炼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 它总是与人群发生着交往和联系, 人们在运动中能够较好了地克服孤僻, 忘却烦恼和痛苦, 协调人际关系, 扩大社会交往,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据长寿老人的问卷调查, 他们的社会适应性很强, 与人相处融洽, 情绪乐观, 多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著名学者麦亦尼认为, 游戏和运动具有启发独创, 消除紧张, 保持友谊乐观等心理保健价值。马赛等人调查发现, 外向性格比内向性格者的社会需要更强烈, 这种需要可通过集体性的体育活动得到满足。由此可见, 体育活动在增进人们的相互交往, 克服孤独感, 培养心理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3.3体育锻炼能降低应激反应, 消除疲劳
体育活动具有减轻应激反应以及降低紧张情绪的作用, 因为体育活动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增加人的心理坚韧性(拜巴沙, 1985)。朗(Long)1993 年要求一些高应激反应的成人参加散步或慢跑训练, 或接受预防应激训练, 结果发现, 接受其中任何一种训练方法的被试都比控制组被试处理应激情景的能力强。克瑞(Crew)等人1987 年统计了34 篇有关研究论文后指出, 与习惯于坐着的人相比, 经常从事身体活动的人更少产生生理上的应激反应, 若有应激反应, 也能尽快地从中恢复过来, 这些都说明, 体育锻炼在降低应激反应方面的功效;同样, 自觉、积极的体育锻炼能加速疲劳的消除, 常说的“疲劳”是一个棕合性症状, 与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 若活动时情绪消极, 会很快产生疲劳, 若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保持中等强度活动量, 就能减少疲劳, 且通过体育锻炼能提高诸如最大摄氧量和最大肌肉力量等生理功能, 从而减少了
疲劳的出现。
3.4 体育锻炼有助于消除心理疾患治疗心理疾病
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生活压力的加大可能会使许多人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进而导致忧郁、孤独、焦虑等各种心理障碍的产生。人们参加某个项目运动并坚持锻炼,他的生理技能、身体素质将会得到改善,也会相应掌握并发展一些运动的技能和技巧。由此,个体会以自我锻炼反馈的方式传递其成就信息与大脑,从而获得自我成就的认知和情感体验,产生愉快、振奋和幸福感。因此,适宜的体育锻炼能使有心理障碍的个体获得心理满足,产生积极的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信心,摆脱压抑、悲观等消极情绪,并消除心理障碍。
许多国家已将体育锻炼作为心理治疗的手段之一。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1750名心理医生中,80%的人认为体育锻炼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60%的人认为应将体育活动作为一个治疗手段来消除焦虑症。临床研究表明,通过参加一些如慢跑、散步、徒手操等身体练习能有效地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增强自信。除此之外,有关体育锻炼的心理治疗效应还反映在对精神分裂症、酒精和滥用药物、体表体型症状的研究等方面。
体育锻炼能带来集体的温暖和在比赛中获胜的情绪体验,并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活泼愉快、积极向上的协助精神,这些效应是其他的许多学习活动所不能达到的。适当的体育锻炼能使学生的不良情绪和心理压抑得到合理形式的宣泄,是学生的精神状态达到平衡而取得暖和,从而缓解和消除心理上的疲劳和抑郁,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从而达到治疗心理疾病的效果。
体育锻炼作为一种有效增进身体健康的手段也必然会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对这一假设进行的检验首先来自于临床心理学,一些心理性疾病在通过健身活动辅以治疗后,不仅生理疾病减轻,心理方面也得到了显著改善。就目前而言,这些心理疾病的病因以及体育锻炼有助于治疗心理疾病的基本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体育锻炼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手段在国外已开始流行起来。在学生中,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减缓或消除由于学习和其他方面的挫折而引起的焦虑和抑郁等症状,为不良情绪的宣泄提供一种合理有效的手段,防止心理障碍或疾病的发生。
总之,体育锻炼不仅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有效地促进智力的发展、调节情绪、增强自我概念、改善人际关系,增进心理健康,使个体发挥最优的心理效能。3.5学生心理健康与人格完善
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 如果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健康观, 就往往使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布满荆棘。提高人的生命质量, 保持自己的良好心态, 就能应付自如地对待人生中的大风大浪和艰难险阻。生命质量和学习质量、工作成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自己的生命质量有了稳定的提高, 才能为自己紧张的学习生活和未来的工作构筑了一个坚实的平台, 否则一切无从谈起.体育锻炼可以锤炼与强化学生的自信、自尊、自豪、自强精神。精神必须依赖于物
质才能存在,这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相信自己、相信未来, 是一个人进取的人生态度的理性反映。部分学生存在着自卑、缺乏自信的倾向, 还有的人没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物欲横流的诱惑中保持应有的自尊, 因而走上了犯罪道路。一个人在逆境中只有自强自立, 才能使自己重新崛起, 如果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挫折和苦难, 只会怨天尤人, 情绪郁闷, 就为精神疾患的产生酿下了病灶。民族的精神从每一个民族成员的精神状态中得到体现, 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就需要培养一代人的自信、自尊、自豪、自强的精神。
结论
综合以上相关体育锻炼对人们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以看出, 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积极的作用, 在意志品质、情绪、自我概念、人际交往、社会适应能力、完善人格等不同的心理健康层面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目前体育教育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部分, 建议广大的体育教育工作者能够结合已有的研究, 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整个体育教育的过程中, 不但重视学生身体健康的培养, 也注重心理健康的培养, 同时帮助学生养成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使大学生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健康发展, 担负起国家的未来, 承担起社会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张洪宝.论体育锻炼与21世纪大学生心理健康[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4(4):256-257.[2]高发民.体育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袁存柱.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教育干预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44-46.[4]潘国斌.大学生体育活动兴趣与健康效应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1):144-145.[5]李聪英.论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4(4):73-75.[6]王树明.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研究[J].浙江体育,2004(2):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