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的水现状
我国的水现状
概述:我国属于缺水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400m3,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水量的1/4,我国水源分布不均匀。由于时间、空间分布与水环境污染等原因,使水资源问题愈加突出。目前,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水质危机,水污染问题已构成严重威胁。中国水污染问题的成因复杂、面广量大,污染物种类多、负荷高,大大加剧了中国的水稀缺程度,并威胁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水平,造成巨大的经济社会损失。随着工业废水、城乡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和农药、化肥用量的不断增加,许多饮用水源受到污染,水中污染物含量严重超标。饮用水水质中感观和细菌学指标超标问题依然严重,且越来越多的化学指标甚至毒理学指标超标。由于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水源水质恶化,导致城乡居民饮水质量和卫生状况难以保障,这有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个别地区癌症发病率居高不下也可能与饮用水有关。饮用水水质问题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微量有机污染物;第二是藻类及其代谢产物,包括藻毒素、臭味、氯化消毒副产物致病微生物,有机物对胶体的保护作用。稳定性铁锰、色度、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等以及管网微生物的再繁殖和一些二次污染。关键字:逐年攀升、威胁、饮用水的安全、严重超标、氯化消毒、突变性、感官指标、微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质、复合型污染、二次污染、超标、水污染事故、越来越频繁、水体富营养化
一、水环境污染形式严峻
自1999年开始,中国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开始超过工业废水排放量,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使用量逐年攀升,不仅未能使粮食产量得到相应的提高,而且使得农村面源污染的压力不断加重,并对环境质量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部分地区地下水污染日益严重,水污染事故进入高发易发期。2006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536.8亿m3。截至2005年底,全国661个城市中有278个城市没有任何废水处理设施;在最大的30个城市中,超过一半的废水处理厂处理率低于30%。
此外,近年来,水污染事故的发生也越来越频繁,给地方的经济发展和居民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危害。全国每年由于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400亿元。据统计,2001~2004年就发生水污染事故3988件。尤其是因企业违法排污和事故引发的重大水污染事件也是接连发生,其中较为重大的典型事件为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广东北江镉污染事件、河南巩义二电厂柴油泄漏污染黄河事件和江西赣江水域油轮起火事故污染事件等。2009年2月20日,在有“百河之都”之称的江苏盐城,由于给市区供水的城西水厂、越河水厂受到挥发酚类化合物污染,盐城市区发生大范围断水,至少有20万居民生活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2009年7月23日,内蒙古赤峰市自来水水源井被大雨所淹,造成水源地被污染。
近20年来,中国水污染形势已从局部河段到区域和流域、从单一污染到复合型污染、从地表水到地下水,以很快的速度扩展,危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限制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水体中的藻类、细菌等威胁着饮用水的安全,水污染已经成为当前中国水危机中最严重、最紧迫的问题。
二、我国生活饮用水安全状况
微生物污染
1993年在全国26个省的180个县展开的饮用水卫生监测网的监测结果表明,我国农村饮用水的微生物指标超标严重,饮用水总大肠菌群超过3个/L水的人口数占总调查人数的51.8%,饮用水细菌总数超过100个/ml的人口数占总调查人数的39.1%;部分省份的超标率也已超过60%,分散式供水的超标情况更为严重,总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的超标率分别到达69.2%和54.9%。此次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仍有53%的人口使用分散式供水,集中式供水中未经过任何处理的自来水也占到一半以上,由此造成了农村饮用水微生物指标的严重超标,也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肠道传染病的流行。我国几次大的水致传染病的暴发也充分反映出该问题的严重性。
当前微生物污染仍为农村饮用水污染的主要类型,加强饮用水消毒工作是改善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的有效措施。城市饮用水的消毒设施相对健全,微生物的总合格率较高。自来水厂常规水处理工艺受到挑战
目前自来水的处理技术依然沿用100年前的传统工艺即“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将江河水或地下水简单加工成可饮用水。经过100年的世纪洗礼,当代的水质现状与100年前的水已经截然不同了,传统的水处理工艺对降低浑浊度、去除水中悬浮物和微生物有较好的净化水效果,但对目前以有机污染为主的微污染物(农药、化肥、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和藻毒素)传统的水处理工艺不能彻底去除,致使出厂水中时有检出,甚至超标,使人们对自来水的安全性提出质疑。消毒副产物带来新的污染
氯化消毒是我国沿用多年且仍然普遍采用的自来水消毒技术。近二十年来,人们逐渐发现在氯化消毒的同时,会产生一系列消毒副产物,其中大部分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现已发现氯化消毒副产物300多种,由于氯消毒会产生大量副产物,许多消毒产品已用于饮用水消毒。如二氧化氯、臭氧、紫外线等。但同样也会出现不同类型的消毒副产物。如二氧化氯消毒,会产生亚氯酸盐、氯酸盐等副产物。臭氧消毒可能会产生溴酸盐、甲醛等副产物。这些副产物对健康也会产生危害。
从保护人群健康出发,在进行饮用水消毒时应尽量降低副产物的生成。其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是水源水中是否含有与消毒剂生成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质。如氯消毒时原水中腐植质等大分子有机物含量,二氧化氯消毒时有机物含量,臭氧消毒时溴化物含量等。因此对减低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质,选择消毒剂最佳投加量等问题引起众多科学工作者的关注与研究。
4二次供水污染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高层建筑迅速增加。高层建筑的供水设施与低层建筑不同,低层建筑是由自来水厂通过管道直接供水,而高层建筑供水设施则需通过二次供水设施才能获得。通常二次供水设施包括高、低位水箱、水泵、输水管道等设施。自来水首先进入低位水箱,然后通过水泵输送到高位水箱,再通过重力使水供给高层的各住户。由于管理不善,水箱设备内表面涂层浸出有害物质,蓄水设施设计不合理,缺少防护设施,水在设施中停留时间过长等;二次供水没有按要求定期清洗、消毒、检验而影响饮用水水质,造成饮用水二次污染的情况普遍存在。二次供水水质污染的直接结果是影响用户感官,使饮用者感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严重的甚至发病,危害人体健康。
三、饮用水水质存在的问题
微量有机污染物
微量有机污染物具有浓度低,毒性大的特点。有些有机污染物,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作用。有些内分泌干扰物质(如杀虫剂、塑化剂、烷基酚等),对人的生殖系统有破坏作用。我国水土流失比较严重,流失率高达30%,有机物失去胶体的保护作用,导致水中有机物浓度偏高,这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目前,从自然界发现的和人工合成的有机物约有3000万种,每年平均新增合成有机物6000种,而且持续快速增长。据估计,已有96000种有机物通过不同途径进入人类环境,尤其是水环境。水中有机物常常以混合方式作用于人体,种类繁多的有机污染物与致突变和致癌性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研究者常常通过水中混合有机物的致突变性评价水中有机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自来水的致突变性比原水更强。2 藻类及其代谢产物
由于我国水处理率比较低,富营养化现象比较严重,藻类过量繁殖。藻类不但影响常规水处理的处理效果,而且在氯化消毒过程中,会与氯作用生成氯化消毒副产物,藻类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藻毒素直接危害人体健康。臭味、铁锰
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化学污染物引起的臭味,比如说氯酚和硫化物等,另一方面是藻类代谢产物。由于臭味在很低的浓度下,就可以被人们感觉出来,因此臭味对水质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也是比较普遍的,很多臭味难以被现行的常规给水处理工艺去除。由于地表水中有机物胶体对铁锰呵护,形成有机络合性的铁锰,与地下水中的铁锰不同。地表水中铁锰与有机物络合难以去除。因此,水源受到污染,铁锰和有机物络合使它在水中更加稳定,给水厂中剩余的微量铁锰会使水的色度增加,影响水的感官指标。
氨氮和耗氧量
水源污染的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化学耗氧量(BOD5)、高锰酸盐指数(CODMn)。污染会使水中一些含氮的化合物增高,氨氮在一定条件下,它和氯作用会生成氯氨,从而消耗氯影响消毒效果。在一定条件下,氨会被转化成亚硝酸盐,增加饮用水中亚硝酸盐的浓度。当水质中氨氮较高浓度时,会直接影响水质口感。
第二篇:我国大气污染现状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
近年来,虽然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大气环境面临的形势仍然非常严峻。
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现在,全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高达1857万吨,烟尘1159万吨,工业粉尘1175万吨,大气污染仍然十分严重。全国大多数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全国47个重点城市中,约70%以上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达不到国家规定的二级标准;参加环境统计的338个城市中,137个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超过国家三级标准,占统计城市的40%,属于严重污染型城市。酸雨区污染日益突出。酸雨区由80年代的西南局部地区发展到现在的西南、华南、华中和华东4个大面积的酸雨区,酸雨覆盖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30%以上,我国已成为继欧洲、北美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重酸雨区。常德市酸雨污染也非常严重,1996年酸雨频率达100%,逢雨必酸。通过采取建立城市大气环境保护圈。关闭城郑砖瓦厂、拆除污染严重的小型锅炉等措施,大气中烟尘和二氧化硫的污染有所减轻,酸雨频率有所下降,但目前仍高达41.6%。
据预算,21世纪初上半叶,我国能源开发、利用和消费将会有一个较大幅度的增长,而我国能源资源的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将长期存在。因此,控制煤烟型大气污染将长期作为我国大气污染控制领域的主要任务。
(文章发表于2012年9月26日)
第三篇:我国人力资源现状
1人力资源管理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
摘要:全面开发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是促进我国经济全面快速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要求。农村教育培训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我国农村教育培训应根据农村人力资源的实际,积极调整发展策略,转变办学观念,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培训内容、师资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适应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要求,做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和农村教育培训发展的良性互动。
一、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是,劳动力资源总量过剩,而劳动力资本存量不足。农村劳动力知识技能相对于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农村劳动力文化技术水平低下已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极其重要的因素。据近期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状况数据显示,在4.9亿在家务农的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3.8%,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2.2%,小学以下的占34%(其中文盲、半文盲占6.9%),接受过系统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不足5%。我国农民的这一基本素质现状,影响了农业科技发展和现代化农业建设。目前,我国农业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左右,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20%,而美国是80%至85%,英、法、德是50%至60%。一项先进农业技术在发达国家全面推广平均只需2年左右,而在我国需要6年左右。我国农业科技对生产的贡献率为45%左右,比发达国家低20-30个百分点。就是说,一种新要素技术特征及其使用方法的教育是复杂的科学教育,其前提是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而当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低下时,关于农业及农业科技的图书、报刊显然是不能起作用的,他们不仅没有技术创新能力,甚至不能较快地运用新的农业技术。此外,2006年农村住户调查年鉴显示,外出务工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及文盲占16.5%,初中文化程度占67.3%。由于整体素质偏低,大多数劳动力仍从事着低收入的工作,无法在转移性增收上获得较高收入,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受到抑制。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也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我国现有贫困人口主要在农村。若将贫困界定为“能力的剥夺”,那么,贫困同时意味着个体在教育、就业等有关生存和抗风险方面的能力也大为降低,并往往在代际间呈现持续性和难以逆转的弱势特征。这进一步凸显了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重要性。
二、新时期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现实意义
1、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城市化滞后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艰巨性;第三产业发育滞后严重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乡镇企业对农村劳动力吸纳能力逐步减弱;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导致就业岗位选择面狭窄等。其中,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是限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因素。
2、促进农民增收
促进贫困农民脱贫致富,解决“三农”问题,核心是农民增收。农民收入的增加,除了依靠好的政策和制度外,还必须依靠自身的文化知识和科技水平,实现科技致富。我国许多学者对教育与农民收入关系进行的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农民的文化程度和技术水平对农民增收有重要影响,文化知识程度高的农户其收入较文化程度低的农户要高,特别是农户户主文化程度与家庭总收入水平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即随着户主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提高,农户家庭总收入随之增加,二者之间基本上呈正相关关系。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民的受教育程度、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是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和可持续增长的重要途径。
3、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人力资源管理
产业结构的变动是经济增长的核心问题,而产业结构的变动是以人力资本的结构变动为先导的,人力资本结构的变化是影响产业结构的更深层次因素,劳动力素质技能成为制约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我国劳动力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技术条件和物质资本不匹配,严重制约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增长。我国劳动力资源虽然丰富,但由于其主要构成是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素质差、技能低,熟练劳动力严重缺乏,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要求,导致高素质劳动力结构性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劳动力总人口严重过剩与高素质劳动力结构性不足相互重叠,成为阻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不利因素。因此,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劳动者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对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至关重要。
4、促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必须有高素质的农民这一主体来推进,没有农民自身素质的现代化,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是不可能的,因为农业不仅要依靠现代的工业装备及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且还要依靠先进的管理手段在农业上的应用。而这些都要由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民来实现。伴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必然要求农民素质的提高,以使之同农业现代化的要求相适应,即农业现代化与农民素质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同时,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先进的生产工具靠人去创造,先进的科学技术靠人去摸索,先进的管理经验靠人去总结,先进的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靠人去应用。无论是增长方式的转变,还是生产绩效的提高,都是在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下得以实现的,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
三、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策略
1、农村教育培训发展的基本策略
首先要通过立法措施为农民教育培训提供法律保障。目前,我国农民培训的专门立法工作,在总体上尚未启动,甚至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我国的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仍处于加快启动和共同推进的阶段,建立全国性的农民培训专门立法,条件尚不甚成熟。但在局部地区可先行试点,通过地方立法或部门条例的形式,加快农民培训立法的进程,为今后在全国范围内加强农民培训的立法和法律支持体系建设提供依据。
其次要加强体系建设,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农民教育培训。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民的教育培训需求日益多样化,建立完整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使技术培训、职业教育、技术推广、继续教育和义务教育有机衔接,更好地满足农民教育培训需求。按照世贸组织相关规则,我国对农民培训的补贴属于“绿箱政策”不受限制。世贸组织主要成员国大多将农民培训作为政府为农业提供服务的主要领域之一,采取多种方式对农民培训提供资金支持,并激励企业和其他民间组织加强农民培训。近年来,我国政府坚持将解决“三农”问题列为“重中之重”,明确提出各项支农措施的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弱”。因此,加强对农民培训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将是今后几年的大趋势。从国际经验看,许多国家通过“间接”拨款、发放补贴和优惠贷款等方式,从经济利益上诱导相关企业、农民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培训的具体方式;将实行就业准入制度与鼓励农民培训有机结合起来的有效做法,以及在主要依靠经济诱导基础上协调整合利益相关者行为的独特经验,都值得我国参考,以便更好地提高培训资金的使用效果。目前,我国的农民培训工作虽已引起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但是,农民培训工作的展开应建立在调动各类利益相关者
积极参与的基础之上。如果企图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加强农民培训,只能产生欲速不达的效果。
第三要将加强农民培训与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培训质量有机结合起来。既要鼓励各种政府或准政府的培训机构积极参与培训市场的竞争,又要努力改善各类国际经济合作2009年第3期民办培训机构的成长环境,通过促进不同类型的培训机构公平竞争,形成主要依靠提高培训质量争取培训资金和政策支持的良好氛围。目前,有关部门出台的涉及农民培训的政策文件,大多强调要对现有的教育培训机构和培训资源实现整合。我们认为,在当前农民培训需求不断扩大且加快分化的背景下,整合集成现有的教育培训机构和培训资源,充分发挥作用,对于加强农民培训工作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但是,对现有教育培训机构和培训资源的整合,应建立在鼓励不同类型培训机构公平竞争的基础之上,主要服务于培训农民而不是救活培训机构,否则,就难以保证培训机构的培训质量。通过严格教师录用标准、重视实践技能和完善教师进修制度等措施,保证培训师资的质量。目前,有关部门和许多地方政府对于农民培训工作虽然给予了高度重视。但对如何通过提高培训师资的素质,增强其对培训质量的支撑能力,尚待给予进一步的重视。
第四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农民培训体系,提高农民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农民培训应具有理论联系实际、以市场为导向的特点,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产业和不同类型的农民,采取适应其需求的培训形式,以提高农民培训的效果,使农民培训活动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如根据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的需求,促进农民培训链的有效延伸、农民培训内容的调整及其领域的拓展,加强农业产前和产后培训;并将强化农民技术培训同增强农民的职业和综合能力,甚至创业和合作能力结合起来。许多国家和地区结合农业推广活动,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核心,加强农民培训的独特方式也值得我国学习。
2、其他发展策略。
第一,建立和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地向城市转移的机制。随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劳务性收入将在农民收入结构中占有更大份额。而非农业收入与国家的就业政策和农民的人力资源特征有关。要保证农民在工业化、城市化中分享到社会福利增加的好处,保证农民有能力参与市场化的竞争而不被 “边缘化”,并让没有转移的农民从农业中受益,就要注重农民参与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工作机会和竞争能力体系建设。政府要逐步打破“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户口界限,在户籍制度以及城镇住房、就业、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向农民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具有一定居住时间、稳定职业的外来打工者优先留居城镇。逐步消除包括农村土地制度、户口迁移制度在内的各种限制、阻碍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制度,创建城乡劳动力平等竞争的就业环境。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市场和建立规范的、功能齐全的市场中介组织,为农民外出务工提供就业信息、咨询、职业培训、法律及保险等服务,减少进城务工人员因盲目流动而增加就业的成本,保障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合理有序地进行。还要从立法上维护农民工权益,以保障农民工平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
第二,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加强农村人才培养。当前,农村丰富的是人力资源,匮乏的是人才。这其中,农村劳动力外部流动的非均衡性是一个需要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由于我国长期的二元经济结构造成的城乡差别,农村经济发展滞后,高水平的人力资本在农村得不到合理的报酬。为了追求较高的人力资本收益,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自然会流向人力资本收益率高的经济发达地和城镇。出于同一原因,农村家
庭省吃俭用,投资于子女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子女离开农村,去城市工作,而不是学成后回到农村,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随着大量青壮年和素质相对较高的劳动力离开土地,农业的“空洞化”现象日渐显现,影响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只有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措施,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才能吸引农村大学生报效家乡,吸引城市过剩而又是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到农村创业。这也体现了农村人口素质提高和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应依靠制度创新,激励一大批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农业院校的大学生到农村去,向农村输入知识、技术、先进文化,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文化水平,以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完善农业科技入户机制,加强对农民的技术指导和服务,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需要强调的是,一些在市场经济中有着突出表现的农村人才,代表了农村社会的先进生产力,是农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人力资源,而发挥农村本土人才的作用,将政策、教育、资本、财政等外部力量转化为农村社会的内部力量,整合乡村社会资源,不失为改善农村人力资源结构、加快新农村建设的一条捷径。
资本和自然资源是被动的生产要素,人则是利用资本,开发自然资源,创造价值,推动国家和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力量。农民问题的解决,根本的途径就是加大对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通过教育和培训等方式,提升农民的人力资本存量,从而有效的向非农业转移,创造出更多的国民财富,增加自身和社会的福利。
参考文献: 人力资源管理
王婧、许悦.《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时代经济2007 第80期
陈华宁.《国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及启示》发布时间:2009-05-04 文章来源: http:///show_4529.aspx
王振耀.《走向以农村为本的农村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比较》2005(3).孙文学.《开发农村人力资源:职业与成人教育发展的策略》2005
第四篇:我国性教育现状
我国性教育现状
昆(女)28中陈立
摘要
关键词
:青少年性健康状况已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目前,我国青少年性教育已经取得显著成绩,但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不能满性教育还足青少年成长的需要;性教育对象存在局限性;性教材匮乏;青少年获取性知识的渠道尚不规范;性教育还在说“悄悄话”;)性道德教育薄弱;家庭性教育“空白” ;儿童性侵害教育不容乐观。
加强青少年性教育的主要对策有:扩大性教育覆盖面;出版一批优质的性教育教材;充分发挥媒体、网络在性教育方面的优势;开展“阳光性教育”;尽快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区互动、立体的教育模式。
[关键词]:青少年 性教育 教材 媒体
作为影响未来人口素质的重要因素,青少年性健康状况已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一段时期以来,我国教育部门、计划生育部门、医疗卫生部门、心理学界甚至一些民间团体和志愿者们都在关注青少年性教育,一些地方出版了一些具有现代观念的教材、期刊和科普读物,把性教育搬进了中学课堂。虽然我国青少年性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我国的性健康教育渊源流长,但发展却十分曲折艰难。1963年,周恩来总理明确提出:“要在女孩子首次来月经,男孩子首次发生遗精之前,把科学的性知识教给他们。”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文革”干扰,“性教育”始终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中国文化现象的一个“盲点”。1988年8月24日,国家教委、计生委发布了《关于在中学开展青春期教育的通知》;199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为在学校进行青春期教育提供了法律依据;1992年9月8日,卫生部和国家教委共同印发的《中小学健康教育基本要求(试行)》中,将青春期教育概括为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教育三个方面。国家有关部委也非常重视青春期“性教育”。
但是,近些年来,有关青少年性错乱、性犯罪的事实屡见报端,这使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我们的性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性教育滞后于性成熟
据有关研究表明,个体青春期的提前已是一个普遍的问题,目前中国男女孩性成熟时间比10年前提前了1年。资料显示,目前中国男女孩性成熟时间一般在12至13岁左右,女孩最早的月经初潮在9岁前后,男孩最早的遗精年龄在6岁左右。现在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就开始进入青春期,进入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生理、心理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性生理发育促进性意识的迅猛发展,他们对自己生理的变化会感到困惑、迷茫,迫切需要成人的指导,而现实是,目前为这种早熟保驾护航的性教育却相对滞后。目前全国大多数省份,要到初中一年级下学期,学生们的年龄段在13-14岁时,方才正式从课堂上接触到相关的生理卫生知识。并且,性健康教育从教材到授课方式都不完善、不系统,没有解决初中生的需要,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调查显示,21.3%的学校没有有关性教育教材,有也大多是“青春期的生理卫生”或“生物”。
深圳市教育学科“十五”重点课题《深圳市中小学性健康教育研究》先后用两年多时间,以问卷方式就性教育问题对近3000名学生、700名家长进行了调查。调查数据显示,深圳市小学生基本上未开展性健康教育;65.5%的初中生与52.1%的高中生表示学校很少开展性教育;22%的初中生与42.5%的高中生表示没有接受过学校的性教育。
(二)获取性知识的渠道不规范 性教育的主渠道一般有3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学校和家庭教育的不作为,只能导致他们把教育机会拱手相让。
由于受传统观念禁锢,青少年对性知识的追求是胆怯而隐秘的,他们很难从家长和老师那里获得系统、科学的性知识,不得不从其他渠道获取。有关资料显示,一所学校对学生进行的随机抽样表明,他们性知识的来源和途径:来自“书报杂志、影视作品、电脑网络”的占80%以上,来自“别人的谈论”占11%,从老师处获取的占3%,听父母讲的却寥寥无几。
《深圳市中小学性健康教育研究》对近3000名学生、700名家长的调查显示,学生获取性知识的主要途径依次为通俗杂志、影视作品、网络、学校性教育课程、同学间交流以及其他非正规方式。
广州市的一项调查表明,青少年性知识最主要的来源是影视(包括VCD、黄碟),占学生获取知识总量的74.5%,其次是电台、朋友交谈、学校教育、医生随诊教育,科学的性知识很难走进他们的视野。《藏在书包里的玫瑰》中13个主人公当初与恋爱对象发生性关系时,几乎都是出于好奇,都看过相关的网站、书籍或者黄碟。
长期的性禁忌导致性神秘、性愚昧,加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因幼稚无知误入歧途。很多青少年的性知识 “来路不正”。上海市计生部门指出,从非正常渠道得来的有关性知识,许多都是错误的。
(三)学校性教育还在说“悄悄话”。与青少年性知识匮乏紧密相关的是,为数不多的青少年性教育宣讲渠道仍停留在说“悄悄话”的初级阶段,尤其农村地区学校,性心理教育几乎是一个禁区。
许多学校是抱着“不讲比讲好”、“出了问题再讲”的观点,即便是唯一能讲到“性”的《生理卫生》课,也是“老师挑着讲,学生偷着看”,甚至把男女学生分开来讲。
中国人口宣教中心主任张建指出,目前我国10至24岁年龄段的青少年人数超过3亿,但针对他们的性教育仍处在“半地下”状态。媒体开办的性健康节目纷纷冠以“悄悄话”的名称,这反映出社会对性教育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四)性教材匮乏。专家们认为,完整的性教育应该包括性生理、性心理和性道德教育,尤其有必要在各地开设“少男少女门诊”,用专业的人才和技术手段解决年轻人“成长的烦恼”。但是市面上的性健康教育读物主要是针对成人的,多数粗制滥造,其数据和典型事例不能拿来教育学生。
中学课堂现有的性教育课本基本上只有《生理卫生》教科书,课本内容陈旧,主要停留在健康教育的层次上,对怀孕、性生活等知识遮遮掩掩。有学生戏称:“我们知道的老师教,我们想知道的老师却不教”,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2002年,我国著名性学家、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彭晓辉主编的《性科学概论》,首印 6000本即销售一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性教材匮乏的窘境。
(五)性道德教育薄弱
我国从80年代以来,就有了青春期教育的内容。但这些教育的开展是很不平衡的,很多学校虽设了生理卫生课,但往往是走走过场而已,涉及性的内容也主要是性生理知识这就造成了未成年人性心理的发展需求与性教育现状的严重不协调。
而由于缺乏性科学知识的有效传授和性道德观念的正确引导,致使处于青春期的未成年人性道德意志薄弱,性偏离行为和性违法犯罪行为日渐增多,呈上升趋势。显而易见,随着
性成熟的提前,青春期所特有的巨大生理冲击力,与年龄较小的少年相当薄弱的道德伦理观念和道德意志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直接导致了未成年人性罪错的上升。据对上海市少年犯管教所,上海市第一收容所及部分工读学校564名违法犯罪未成年人抽样调查显示,属于性罪错的多达266人,竟占48.7%,让人不寒而栗。
调查显示:我国现实社会未成年人出现了性生理发育前移、性心理发展提前、性行为低龄化、性观念开放及性罪错上升的特征。其表现为:14-16岁开始结交异性,其中12%已经与异性约会,9%自称已经有恋人,7%的女性和21%的男性想接触异性的身体。在接触异性身体的方式上,70%是手拉手,10%是拥抱接吻,5%是爱抚,3%已经有性行为。
《北京晚报》等媒体曾披露了一份对北京东城区的739名高一学生关于性观念的调查显示:对婚前性行为持认可态度的有386人,占被调查人数的48.8%。其中有9.9%的学生认为一见钟情就可以发生性行为,甚至有2.5%的学生同意只要给好处,就可以发生性行为。而重点中学、职业高中和普通中学不同学校的学生对于婚前性行为持完全赞成意见的分别为11%,9%,7%。这种结果显然也是出人意料的。调查中有17.8%的学生承认曾与异性拥抱,10%的人承认曾与人接吻,在“是否发生过性行为”一栏中,回答“有”为7人,拒绝回答22人。
我们之所以强调把性教育与性道德教育结合起来,是因为人类的性行为有社会性,因而要受到社会各种行为规范的制约和个人意志的控制。上述中学生性观念中的金钱交易.随心所欲,决不仅仅是缺少性知识,而更多的是性道德的缺失。而性道德的缺失,必将带来性罪错率的升高。未成年人性犯罪的心理原因是懵懂、好奇,进而模仿,这也是未成年人过早涉猎性行为的主要原因。绝大多数性犯罪的少年犯,在触犯法律之前往往已有过性经历。因此,学校的青春期教育,不仅强调性知识教育,而且还应根据未成年人的特点,重视道德自律的灌输,这是处于青春期学生个体性道德形成的不可逾越的首要阶段,进而使我们的教育能使教育者的性道德他律向性道德的自律升华。
我国目前的性科学教育还存在着许多难处,不是光靠学校的课堂教有就能完成的。但是,面对未成年人性知识的贫乏、性道德观念的如此迷茫及性犯罪的日趋上升,性道德教育已迫在眉睫,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让青少年的性与性道德教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大事。
(五)家庭性教育“空白”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在性教育方面也不例外。家庭性教育目前大多数的家长都采取回避的态度,谈“性”色变,而孩子谈到时也总是难为情。
实际生活中,许多家长不能主动向孩子谈及有关性知识,当孩子直接向父母提出这样的问题时,就更不知如何回答。常见的不正确的表达方式有:
——以欺骗的方式回答孩子的提问。当孩子长到一定的年龄时,经常对自己是如何来到这个世上的产生疑问。对孩子提出的问题,有的家长对孩子说:你是山里拣来的;还有的家长对孩子说:你是从大海里捞出来的;也有的家长对孩子说:是爸爸把一粒种子种在妈妈的肚子里,你就在那里发芽了,长大之后从妈妈的肚子里取出来,等等。有些孩子信以为真,一直到了成熟年龄也不知人是如何孕育、诞生的,到了结婚的年龄,还不知何谓夫妻生活。
——回避孩子提出的问题。当孩子提出有关性的疑问或知识时,有些家长采取了回避的态度。例如,有些孩子在杂志或书中看到“避孕套”一词时,问到父母,“避孕套”是什么东西,它有什么用处?还有些孩子在电视节目或杂志上看到动物性交行为时,问到父母动物为什么会这样做?等等。有些父母对孩子的问题回答得支支唔唔,采取搪塞的态度;有的家长说,小孩子不要打听这些事情,长大了就知道了。还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提问如临大敌,采取遮掩的态度,生怕孩子知道有关性的信息。其结果是愈怕孩子知道,孩子的好奇心就愈强,也就愈想知道。孩子不能从正确的渠道了解性知识,就会从其他的渠道(如黄色书刊、黄色
网站等)追求满足,还有些孩子采取了窥视异性身体的方法满足自己对性的好奇。
——对孩子采取训斥的态度。当孩子想了解性及有关性知识的时候,尤其是有了性的冲动时,有些家长认为是孩子要学坏了,是思想、意识不健康的一种表现。于是对孩子采取训斥、甚至是打骂的态度,认为孩子谈性是一种可耻的行为。于是,有些孩子对自己的生长、发育中的一些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反应持一种自责、甚至是负罪感。例如,手淫是青春期常见的解决性冲动的方式,由于很多青少年不知道手淫产生的原因及对身体的影响,又羞于向父母请教,于是不能自拔又背上沉重的思想负担,这对青少年身心发育是极为不利的。
(六)半数中小学生不知道儿童性侵害
据《知心姐姐》杂志社最新发布的一项名为“关注中小学生性侵害”的网上调查显示,一半多(52%)的被访中小学生网友表示,没有人和自己提到过这个问题。该项调查从2004年1月29日开始,在“中少在线”网站上进行了20天,先后共有6164名中小学生网友参与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相当一部分被访中小学生网友对儿童性侵害有误解。有三分之一的被访中小学生认为“性侵害只会来源于异性”,有27%的被访中小学生认为“只有女生才会遭受性侵害”,还有 26%的被访中小学生认为“性侵害只会来自陌生人”。
根据《知心姐姐》杂志主编林珂介绍,综合有关专家的意见和国外类似的定义,儿童性侵害大致可以这样描述:一切通过武力、欺骗、讨好、物质诱惑或其他方式,把儿童引向性接触、以求达到侵犯者满足的行为。
另外,性侵害除了强奸这样严重的伤害之外,如果按照所谓的“性接触”分类,包含两类情况,一类是有身体接触的行为,比如触摸、抚弄儿童的隐私部位或让儿童触摸、抚弄他人的隐私部位;另一类是没有身体接触的行为,比如用猥亵的言语挑逗或取笑儿童等等。
中小学生如果不清楚别人对自己做了什么就属于侵害了自己,不知道性侵害会来自熟人、同性,就会在遭受性侵害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办。
但是,调查中,中小学生获取这方面知识和办法的途径不容乐观。在被问及“是否有人告诉过你遇到性侵害时该怎么办?”时,只有41%的被访中小学生网友表示“爸爸妈妈对我说过”,另有7%的被访中小学生表示“老师对我说过”。
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宗春山认为,这个调查结果实际反映出两个问题:一个是观念问题,有些父母觉得把性侵害的一些事情告诉给孩子是残酷的,容易造成孩子的恐慌;二是有些父母本身也没有受过这方面的系统教育,不知道怎么开口讲。他认为,预防性侵害教育要和中小学生的性教育结合起来,不能单一地讲性侵害教育。性侵害教育首先应该在家庭里开展,因为学校只能就一些共性的知识来讲,而每个孩子的发育、思想状况不一样;有些属于身体秘密的部位,只适合与亲近的人一对一的来讲,还有性别的问题等,父母和孩子谈起来会更方便。
尽管社会舆论莫衷一是,但对宣传性科学、打破性神秘、走出性误区、造福千万家的认识却日益趋同。中国医学科学院名誉院长吴阶平教授指出:要认真搞好性教育,特别是以性教育为基础的青少年青春期教育,应该摒弃那种性属本能、无师自通的错误认识,不仅要打破历史上久已存在的性禁锢、性神秘,而且要指明性解放、性放纵对人和社会所造成的危害。
专家指出,在中国,性教育不应再是一个“应不应该”的问题,而应是一个如何搞好的问题。面对近两年黄毒的泛滥,很多有识之士深感忧虑。一些教育专家指出,黄毒这两年屡禁不止,其根本原因之一在于性教育在中国仍然未得到普及和健康发展,性教育这块阵地,正确的思想和知识不去占领,那么,淫秽的思想就会去占领。
面对一代又一代提早成熟了的青年,面对人流室里年龄越来越低的女孩,面对监狱里那一双双迷惘的眼睛,中国呼唤性教育,呼唤迷失的灵魂走出痛苦的泥潭。现在已进入了20世纪 90年代后期,一个崭新的世纪正在向我们招手,我们衷心希望全社会都能够对普及性知识、加强性引导有一个充分和清醒的认识。在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下,让我们的孩子以及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在性科学的指引和性道德的规范下,弹奏出最美妙、最精彩、属于自己而又闪烁着人类幸福生活之光的性的乐章!
第五篇:我国产业结构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一产业增长相对缓慢第二产业增长快速,第三产业突破以商贸、餐饮为主的单一发展格局,加速了金融、保险、研发咨询等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增长缓慢,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增长速度高于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总体上看来我国产业结构在保持二、三一型基础上不断的优化,但是,无论从静态还是动态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许多问题仍然存在。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时期,急需国家政策的制约目前而言我国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严重扭曲,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业中,我国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严重错位。
(2)第二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下降。
(3)高增长新生行业的地位尚不突出。我国缺乏高增长性、带动力强的支柱行业,这是经济增长乏力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的IT和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虽然很快,但由于相关政策的不够完善,导致其中的泡沫十几分严重,更是由于08年的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导致今年的高增长行业的不堪一击。
(4)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我国的服务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用三种国际上常用的指标衡量,我国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比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低10~17个百分点,而且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扭曲,没有正确的政策来制约,从而使得服务行业目前而言一片混乱。
(5)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压力。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人口众多,我国工业化所面临的国土、资源、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等问题,是其它绝大多数工业化国家未曾遇到过的。我国如果模仿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消费模式,我们自己和整个世界都将难以承受。
二、WTO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政策取向
尽管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经济经历了不断开放的过程,但中国的产业结构政策整体上仍然是在封闭或准封闭的环境下推行的。如果说主要通过市场机制调整产业结构是中国市场化取向改革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那么,“入世”作为外在的强制因素,不仅进一步强化了市场机制调整产业结构的功能,而且直接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构成和资源在不同产业间的配置。
1.入世对中国产业结构政策空间的影响。一国实施产业结构政策的工具主要有两种:一是管理贸易,包括采用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方式限制同类商品的进口和用财政补贴、政府出口信贷等方式鼓励出口;二是优惠措施包括政府投资、优惠贷款、优先满足政府扶持的产业引进技术、进口原材料对外汇的需要等。在相对封闭的经济条件下或者在能够得到发达国家包容的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能够运用这两种政策工具调整产业结构并取得一定的效果。在发达国家不再包容并转向关注经济竞争和要求严格执行世贸组织规则的今天,管理贸易和优惠措施等产业政策工具的运用都将受到极大的限制。从管理贸易看,WTO的一系列规定基本上取消了各成员国独立的贸易政策权。在WTO的非歧视贸易原则框架下,中国已不可能用高关税壁垒保护国内市场和主导产业、重点产业。各种非关税保护也受到了严格限制。在失去管理贸易政策工具的情况下,以发展主导产业、重点产业为基本内容的产业结构政策相当程度上也就无法实行。同样,在WTO的框架下,各种旨在扶植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的优惠措施也在相当程度上失去了施行的空间。因为WTO的国民待遇原则,要求各国政府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如果政府选定产业内的所有内外资企业为扶植对象,不仅超出了政府财政等资源的承受能力,而且也失去了扶植的意义。如果选定部分内资企业为扶植对象,则又违反了WTO的国民待遇原则。可见,入世极大地限制了产业结构政策施行的空间,导致产业结构政策效应大大弱化,具有歧视性和倾斜性的产业结构政策将趋于无效。入世对产业结构政策作用的弱化,意味着市场机制调整产业结构功能的增强和市场配置资源主导地位的确立。政府应尽快适应这一变化,及时把政府的产业政策功能由直接培育产业转向为产业的合理布局创造有效、公平、透明的市场竞争环境上,通过充分的市场竞争和反映生产要素相对稀缺性的市场价格的作用,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入世后的中国产业结构变化趋势。
(1)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将加快。当前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它们在致力于发展高科技含量的信息产业、第三产业的同时,逐渐将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相对滞后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向海外转移。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在完成工业化之后,也开始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它们在承接发达国家转移过来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将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向其它发展中国家转移。当前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势必有力地促进中国的产业重组。一方面,中国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大量廉价且素质较高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使得中国日益成为外国投资和产业转移的理想场所;另一方面,入世后中国政府要履行对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依据世贸组织的规则和章程,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完善法律和制度环境,逐步取消对外资企业在融资、销售市场和经营领域等方面的各种限制,使外资企业享受到国民待遇。外资企业经营环境和经营条件的改善,将有力推动外商投资规模的扩大,加速外国产业向中国的转移,从而引起中国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
(2)产业结构的布局将发生重大变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分工模式已经由单纯的国家间的产业分工转化为产业间分工和产业内分工并存。中国加入WTO,标志着中国主动融入全球化经济,这就使得中国不仅能够根据本国的资源优势,参预国际产业分工,而且能够深入到国际产业内部组织生产,参预在整体上处于劣势而在产业链条上仍具有比较优势的某一产业的生产和竞争。因此,国际产业分工的这种变化必然导致我国在产业结构布局上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不同技术水平的产业将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并存。同时,参预国际较高层次产业内部的分工,也为我国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演进奠定了技术和管理基础。
(3)入世将使中国产业由均衡发展转向非均衡发展。入世后,中国在赢得更加开放的国际市场的同时,也要向世界其它国家开放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将融为一体,国内竞争力也直接表现为国际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均衡发展各产业部门,构建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既不必要也不可能。因为在激烈的全球化市场竞争中,资源劣势产业因缺乏竞争优势很难具有自生能力。如果盲目发展这些产业,势必造成资源的浪费,延缓经济增长速度。相反,集中稀缺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参预国际市场竞争,则可以分享到更多的国际分工利益,创造更多的社会剩余,积累更多的资本,为产业结构升级创造条件。因此,加入世贸组织,不仅加快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而且客观上规定了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中国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和资源优势所在,共同决定了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一定技能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在产业结构中的主体地位。
三、相关的政策建议
在我国加人WTO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背景下,产业结构问题日益显著,产业结构的优化日渐重要,而优化应在市场调节为主,并同时辅之以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尽快使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合理化与高级化。以更好的适应世界发展的轨迹,否则只有出局。
(1)把优化第一产业优化作为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任务,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作为主产业就要继续发挥它的主导地位,现阶段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较低,耕作方式和农产品品种的竞争能力差,优化调整势在必行,因此,学习西方大国的农业机械化,向集约式农业发展,改变以往的浪费、低效不合理模式。另外应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优势,合理配置土地、水、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大力发展农业基础设施,体现规模经济,优化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多种经营,促进我国传统农业和传统工业与现代工业体系和现代服务业的结合,大力开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工业。
(2)加快传统工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促进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过渡,将知识经济的发展与传统工业的改造结合起来。要大力加强支柱产业的发展,努力培养主导产业,加强对朝阳产业的保护和扶持力度,同时做好夕阳产业的退出政策指导工作。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一方面是指通过创造性的知识集约化的发展来促进产业结构的进一步高加工度化、高附加值化;另一方面是指产业结构发展过程中,第三产业比重不断增大,出现经济服务软化趋势。以金融、保险、咨询、信息、旅游、房地产和高等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则代表着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应加大资金、技术的投入,以提升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4)积极探索适应全球化趋势参与国际贸易的多种形式,目前我国需要认真研究国内企业对外贸易面临的问题,如缺乏自我营销体系,跨国投资存在一些体制性障碍;国外绿色标准壁垒、技术壁垒等新型非贸易壁垒加强等。要像重视外资那样,制定相关政策,探索适应全球化趋势的多种形式,改变我国企业单纯依靠价格竞争参与国际贸易的状况。如继续通过吸引外资进入全球体系,实现产业内分工;制定政策,鼓励企业加快认证工作,进入跨国公司全球采购链;为建立海外营销体系提供条件和制度保障。同时,要强化行业协会协调功能,规范企业行为,避免国内企业间恶性竞争。
(5)强化政府在法规及制度建设和维护公平竞争方面的作用,大力加强信用体系建设,降低社会交易成本,为生产服务的专门化、社会化提供制度条件;规范竞争行为,阻止地方保护行为,长期不懈地坚决打击走私和假冒伪劣,维护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严格和强化对环境的保护力度,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结论
通过了解我国的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们只能说,只要发展就会出错,只要发展就会走弯路,而主要的是我们应该如何纠错,如何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发展这条路不好走,一直都正确的走更不可能,这需要我们要不断的发现错误,正视错误,分析错误,改正错误,总结错误。就像毛主席讲过的一句话:知错就改才是好同志。首先要知,这就是发现错误,正视错误,改,就是改正错误,总结错误,然后就是好同志,然后就是成功。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的局面就是有成绩,有错误,关键就在于我们如何对待他,政府如何调整它。坚决相信我国的发展前景将是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