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不拘一格降人才,另辟蹊径教作文
不拘一格降人才,另辟蹊径教作文
【摘 要】
作文教学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同时更是难点,作为语文教师,要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激情创作,写出好的作文。这就要求教师要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从不同角度切入作文教学,让学生们有话可说,抒发真情,创作佳作。
【关键词】
小学作文 另辟蹊径 高效写作
在指导学生写作的时候,教师要注重写作兴趣的激发以及写作方法的指导。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小学生写作的困难首先在于无话可写,写出来的作文总是空洞无物,更谈不上创新,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对作文感兴趣,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激情写作,写出佳作。
一、从生活切入,激发兴趣
在指导小学生写作的时候,最应该关注的就是学生兴趣的激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们对写作有了兴趣,那么课堂必然会是事半功倍的。而针对小学生的认识特点,作为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写作的时候,可以从小学生的生活入手,让学生观察自己身边最熟悉的事物,让学生建立写作的信心,这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主动写作。
例如:在一次作文训练的过程中,教师预设的目标是让学生完成《秋天的树叶》这篇作文,但是教师并没有直接进入正题,而是在事先就让学生进行准备。教师的引导是这样的:“同学们,秋天来了,树叶也开始变黄了,那么,在你的印象中都有什么样的树叶呢?请大家自己收集一些树叶,我们看一看谁收集的树叶的种类最多。”这样的活动很好的吸引了小学生的兴趣,大家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树叶,在第二天的课堂上教师让学生们介绍自己收集的树叶,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交流分享。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为学生们布置了作文提问,由于有了之前的铺垫,小学生们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于是大家动起笔来就比较容易。
在这个教学实例中,教师没有直接公布作文题目,而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布置活动内容,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作文创作中。其实,学生们介绍以及交流的过程也是为写作打基础的过程,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们非常容易开始自己的写作。
二、以故事引导,积累素材
在小学生作文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问题,很多学生之所以不喜欢作文,主要是觉得没有内容可写,解决了学生无话可说的问题,也是让学生爱上作文的有效方法。而教师如果采用故事引导的方式引导学生积累作文的素材,那么,我们就能解决学生的写作素材的问题,让作文课堂变得生动有效起来。
例如:在指导学生写作《我印象深刻的一个人》这篇作文的时候,教师为了避免学生千篇一律的写自己的父母、老师或者朋友等,在指导学生写作的时候,就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开一个小小的故事会,请你们发挥自己讲故事的特长,为我们讲一讲你印象中最深刻的一个人?讲一讲为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之间留下了什么样的交往故事?或者你从文学作品中读到给自己留下深刻感受的人物也可以。”这样教师就将学生的视野引向了更加广阔的天地,学生们想到了自己的父母、老师对自己的关爱,想到了社会上那些为我们默默奉献的人,更有的学生通过文学作品中的形象畅谈对自己的影响,写作的内容一下子丰富了起来。
写作的基础就是写作的素材问题,解决了素材就向成功的作文迈进了一大步。而采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引导,让学生的兴趣被激发的同时视野也变得开阔起来,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写作就不会内容空洞,更不会千篇一律,让作文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三、借想象写作,创新思维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强,但是却有很强的想象能力,擅长形象思维,而这样的特点在作文教学中同样可以帮助学生写作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表达,这样才能让学生们自由发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写出与众不同的作品,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例如:在指导学生写《保护蜻蜓》的作文的时候,教师就从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的角度让学生自由创作。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看见了这样的作文题目,你首先想到了什么?”?@样的问题让学生们有话可说,但是很多学生都说现在几乎没有什么蜻蜓了,于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原因,这样学生们意识到这是一个关于环保的问题。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我们一定不忍心让美丽的蜻蜓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我们要怎么样做才能保护它们呢?”
这样的设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们积极开动脑筋,大胆设想,为环保出谋划策,这样的氛围下创作的文章自然是生动新颖的,也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作文教学不能拘泥于一种陈旧的思维,作为语文教师要大胆创新,不拘一格指导学生作文,另辟蹊径指导学生创作,这样才能让作文课堂变得生机勃勃,让小学生享受作文的过程,爱上作文。
【参考文献】
【1】徐飒飒.快乐作文,享受语文――小学语文作文课教学思考【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5(08)
【2】丁金姑.让小学生渴望诉说 爱上写作――谈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J】.作文教学研究,2016(02)
第二篇:不拘一格降人才
不拘一格降人才100多年前,诗人龚自珍痛感于清廷衰弱腐朽,国家内忧外患,发出了“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唤,令人赞叹。今天看来,这一思想对我们做好人才工作仍具有深刻的启迪。
人才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和诸多环节,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是人才的评价标准问题,也就是说,什么样的人算人才?用什么标准去衡量、选拔人才?只有首先把这个问题解决好,也才谈得上选准人、用对人。
由于人的复杂性、社会的复杂性,以及由此而来的人才工作的复杂性,确立和贯彻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并非易事。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的种种偏颇认识和不当做法,往往和如何看待“格”有直接关系。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一些用人单位和部门常常以学历、资历为标准,把用人门坎定得很高,非硕士、博士不用,非具备某种资历者不用,结果将一些颇具才干、业绩出色的人才拒之门外。
改变这一状况,首先要确立正确的人才评价标准。而正确的人才评价标准,应该体现“不拘一格”的精神。所谓“格”,就是标准。确定录用人才的标准,本意是确保录用人才的水平和录用过程的公正性。但如果过于重视学历、资历等硬件因素,甚至搞唯学历、唯资历论,“格”变成了发现和使用人才的障碍,反而阻碍了人才的脱颖而出。人才工作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克服这一现象的重要思路,是有“格”而不拘“格”,确立以能力、业绩而不是以学历、资历为主要依据的人才评价标准,这样才能够确立正确导向,扭转片面追求学历和论资排辈的倾向,从更加广阔的范围内选拔能力过硬、业绩突出的人才。在综合能力的评价方面,应当特别重视在实践中创新的能力。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灵魂,也是个人综合素质的关键因素。将创新能力作为人才能力的重要方面加以考核和评价,实际上是对能力、业绩导向的深化和延伸,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对人才和人才工作的必然要求。
当然,“不拘一格”绝不是没有标准或不坚持标准。选人无“格”同样会带来新问题,甚至使人才评价和选拔工作难以准确把握,被一些人钻空子而滋生腐败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不是回到单纯以“格”套人的老路上去,而是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解决。这里要提到的一点就是,要改革人才评价的方式方法,重公论,重程序,重技术手段。在不拘一格或破格的情况下,尤其需要重视群众意见,重视选人用人的程序规范,重视技术考评手段的运用。破格用人,既做到“不拘一格”,又避免滥竽充数,严格“破格”的标准。如此,方能强化人才评价标准的客观性,确保选人、用人的公正性,减少任人唯亲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人才工作的一种高境界,是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实现这一飞跃,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境界,需要观念更新,需要制度创新,需要方方面面的细致而艰苦的努力。我们应解放思想,尊重科学,大胆探索,完善制度,形成一个科学合理、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这样,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就一定能够人才辈出、兴旺发达。
第三篇:申论:不拘一格降人才
申论范文:不拘一格降人才
党政干部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就我国来说,目前我国正处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关键时期,更需要有一支能够担当历史重任,造福民生的党政人才队伍。
近年来,我国在人才培养和选拔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大量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国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出现了领导干部道德缺失现象,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很大的危害,给社会带来了极坏的影响,这是让人痛心的。
基于此,在新形势下我们更应重点加强党政人才的培养选拔工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从制度入手,积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从体制上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各级党政机关灵活把握用人准则,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不拘一格培养和锻炼人才。首先,各级党政机关应站在战略的高度上,坚持科学发展观,从长远角度充分认识干部培养和选拔的重要性,制定长远的干部培养选拔和储备规划。其次,加强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坚定信念和立场,明确宗旨和目标,始终把为人民服务放在第一位。再次,有计划地组织抽调干部到基层一线工作,进行挂职锻炼,以工作成效来考察干部工作水平,作为考核干部的标准,以激励深入人民群众,了解社会实际情况,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增强工作能力。又次,积极改变传统观念,加强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重视提高女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和工作能力,协调男女干部比例。最后,重视培养农村干部。农村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和国家自立的根本,农村干部的培养尤为重要,它关系到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为此应加大培养选拔农村干部的力度,努力提高农村干部的文化水平和思想政治水平,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干部进行有的放矢的培养。
不拘一格选拔人才。长期以来,党政机关存在论资排辈的现象,导致一批优秀的年轻干部不能走上适当工作岗位,从而打消了年轻干部的工作热情,影响了工作的成效,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国家事业的长期发展。为此,各级党政机关应积极扭转用人观念,要敢于提拔任用年轻人,对表现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采取就地提拔、交流提拔、破格提拔等方式优先使用、及时重用。同时,对破格提拔的干部应做严格的审核考察,以免造成误用、滥用的现象,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不必要的危害。
总之,不管是采取什么改革措施,最终目的都是要把最优秀的人才选到领导岗位上来,为党政人才队伍注入新的活力,最终实现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振兴。
第四篇:作文指导-另辟蹊径
高考作文指导
(一)另辟蹊径
一. 文题再现
1907年,高尔基和他的儿子马克西姆一起在意大利的卡普里岛疗养。后来,马克西姆先回国了,把他在院子里新栽的花留下了。
不久,高尔基给儿子写了一封信:“你走了,可是你栽的花却留下来,在生长着。我望着他们,心里愉快地想,我的好儿子走后在卡里普岛留下了某种美好的东西----鲜花。要是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自己一生留给人们的都只是美好的的东西----鲜花、思想、对你的美好回忆----那你的生活将会是轻松和愉快的。那时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这种感觉会使你成为一个心灵丰富的人。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我们留给别人鲜花的同时,也给自己留下了快乐。请以“我对快乐的感悟”为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文体自选。二. 解题指导
1. 写作内容:
划线句是审题的关键,从对材料的理解来看,这道题的审题难度是较低的,可写的内容有许多,但关键词“留给”“留下”一定要在文中出现,写作时也要注意扣紧材料的寓意。材料中明确提到,只有留给人们美好的东西,生活才会快乐。从这个角度讲,谈奉献、给予、付出等是符合题意的,而有些同学大谈快乐是一种趣味、感觉,虽言之有理,但扣题不紧。
同时,留给人们美好的东西也不仅仅是奉献给予。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是很多的。就鲜花而言,可以实指,也可以虚指,即实实在在的鲜花或者如鲜花一般美丽的任何事物。我们的写作视野要开阔些。2. 写作思路:
在内容构思上,理应尽量避免单调,突出个性。首先应想想一般写什么,但我还可以写什么;其次要想想一般写什么,我该怎么写。写什么是从内容上去思考,而怎样写是从手法上去思考。想清楚了这两个问题,写文章才有创造,文字才流动着美丽的思想。
三. 案例分析:
例1:快乐究竟在哪里呢?其实很简单。有一个成语叫“助人为乐”。雷锋精神说的就是雷锋喜欢帮助他人,不计回报的高尚精神。我想他是快乐的。我们应该从中领悟一点什么了。现代社会有很多关于讨论雷锋精神是否值得学习的事。也许是那些不曾帮助过他人的人在煽动吧!其实助人就是一种“给”的表现,当你帮助他人之后,总会觉得自己的存在很有意义。因为别人需要你,你会感到愉悦。美好的东西对别人是一种回忆,对自己也是一种回忆,我想“给”就是快乐的一种所存。(节选自贺志峰《我对快乐的感悟》)
例2:那一位情急之中弄丢了火车票的大嫂,于纷纷扰扰之中,没有一个相识的人可以求助。也许,此时此刻,一个孩子正等待着自己的母亲回家,一位丈夫正渴盼着与自己的妻子团圆。可是,火车票就这样不经意地弄丢了。这弄丢的难道仅仅是一张不起眼的价值几元钱的火车票吗?不!我们谁也不可以低估它在一位母亲或妻子心中的份量!这就是回家的全部希望!火车鸣笛的霎那,我们看到一位憨厚朴实的小伙子递给大嫂一张属于自己的火车票,“大嫂,不要急,您的火车票我找到了,请上车。”多少年来,无论何时何地,回味起雷锋身边的故事,它依然是这样的叫人感动。他就这样轻易地放弃了自己探亲休假的机会,只有他清楚这一张火车票的全部价值!留下一张小小的火车票,留给别人最大的快乐,留给给自己小小的快乐,这就是快乐的含义!(修改稿)
例3:包维尔,一个曾在别人眼里是困苦贫穷的象征。但他自己却过得异常快乐,他痴迷于那份对摄影的执着中。当他穿着破裤子,吃着最简单的汉堡包穿梭于人群中时,又有谁会料到这份执着的朴素造就了一位世界顶尖级摄影大师,他的快乐就是如些地淡泊、执著。
德兰修女曾说:“爱就是一个人不断地奉献与给予直至成伤。而特丽莎嬷嬷确实是这样做的。她用爱心撑起一片天空,用瘦小而坚韧的手臂为贫民窟的人们筑建了一方爱的天堂。她对苦难的穷人嘘寒问暖,给饥饿多病的老人与孩单童亲自喂食。多少个日日夜夜让她如天使般照料着世界上不幸角落的不幸之人。她却是快乐的,她甜美的微笑,温柔的话语鼓励着贫民,也鼓励着自己。因为给予,所以快乐;因为奉献,所以快乐。被尊为“贫民窟的圣人”的她将快乐播种给人们,同时也收获了满地的快乐。(节选自梁晨《让快乐的星点洒向我们》)
提示:将简单写得不简单,或者占有那些“人无我有”的鲜活材料。
例4:比较起来,骨瘦如柴的“苏格拉底”要比大腹便便的“陶朱公”快乐得多。换句话说,一位思想者要比一位暴发户快乐许多。庄子固穷,楚大夫相请,楚王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倘若庄子感激涕零,如姜尚钓来了周文王,封侯拜相,他就只成能一个暴发户。若干年后的我们,翻一翻史籍,或许依稀能够看见“庄子,某国相矣”的肥胖的身影,却再也不见那个独守月亮的自由快乐的老者。庄子“宁曳尾于涂中”,于是留给后世一部难以逾越的经典、许多难以解答的谜题、令人走火入魔的奇思妙想。庄子点燃了自由的火种,让快乐的思想穿越时空,成为永恒。而“一箪食,一瓢饮”的颜回物质上固然困顿,其“安贫乐道”的处世态度何尝不是一种至乐? 提示:在内容上不谋合于众,是考场制胜的法宝。
第五篇:作文 读《另辟蹊径》有感
一天,我无意翻开一本书,里边的一篇文章——《另辟蹊径》吸引了我,我读了起来,作文 读《另辟蹊径》有感。
某公司贴出招聘启示,除联系方式外什么都很全面。多数人认为这是排版错误,便耐心等待补充说明。但也有三个认为自己合适的人,直接通过114查台号、上互联网搜索等方式查到了联系方式,从而顺利的获得了这份工作。
与其在等待中浪费时间,还不如积极寻找办法,读后感《作文 读《另辟蹊径》有感》。德谟克利特曾经说过:智慧生出三种果实:善于思想,善于说话,善于行动。这就是《另辟蹊径》这篇文章告诉我的道理。
六年级:崔雪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