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林老师的故事
林老师的故事是真实的。过去,他是我的老师;后来,我有幸成为他的同事。他高尚的人品令我仰慕,他的言传身教使我受益匪浅。如今,我因为工作调动与他分别十多年了,但他坎坷的人生和不平凡的教学经历已成为我抹不去的记忆,每当我想起他,脑海里就会浮出两个字——师魂。
林 老 师 的 故 事
黄明建
一
在一个坍塌的煤窑坑道口,一具软绵绵的尸体正从里面缓缓地向外挪动。“快!搭把手。”随着一声招唤,几个光着膀子的矿工赶紧上前将尸体从洞口拉了出来。接着,尸体下面露出个黑乎乎的小脑袋,一双眨巴着的眼睛透出极度的疲惫,当他喘息着从地上爬起来时,人们才看清是个身高1米左右的小男孩。他就是我的老师——童年时的林钦良,当时只有9岁,刚才那具尸体就是他从坍塌的煤窑里跪爬着背出来的。
这事是1944年发生在江西新余市分宜县的一个煤矿上。每当回忆起这段经历,林老师仍心有余悸。那个年代,他家里先后有兄妹13人,因为贫穷和疾病,最后只剩下他和两个弟妹。为了给体弱的父母分担一点家庭生活重负,他跟着亲友到矿上当了挖煤工,可还不到两个月,就发生了上面那一幕。
那天早上,大人们都陆陆续续地下了矿,小钦良量米(当地语是吃饭的意思)慢了一点,刚放下碗准备跟着去时,只听“轰”的一声,矿下发生瓦斯爆炸,十几条人命说没就没了。因煤矿坑道口小,就主要靠他这样的小矿工进去将一个个伤亡的人从矿下背着拖出来。奇怪的是,这些人一出矿井就皮肤爆裂,鲜血直流,惨不忍睹。
经历这场劫难后,父母说什么也不让他下矿了。后来,林老师跟着父亲到邻县卖炭;再后来,又跟人学过篾匠,做过木匠。因为他悟性好,做事又有股子韧劲,深得师傅喜欢,虽说挣不到什么钱,毕竟能为家里减少一张吃饭的嘴。
二
林老师自幼就好读书,渴望看到山外的世界。但他家里穷,交不起学费,11 / 7
岁前只断断续续地陪人读了一年半私塾。
1950年春,在政府的帮助下,他终于有机会到分宜县宜春袁山中学上学。学校离家有60里山路,其中40里全是遮天蔽日的杉林,即便是白天,林子里仍漆黑如夜,恶狼伤人猎畜的事时有发生,所以每次上学都有解放军战士护送。考虑到安全的原因,半年后他转到分宜中学插班,虽然路途离家更远(80里山路),但要安全一点。经过一年半的努力,他跳级一次,并以优秀的成绩考入高中。
1954年冬,他已经读到了高三,在校骄人的表现使老师和同学们对他赞誉有加。一天,校领导找他谈话,让他准备入选留苏预备生。可不久,学校通知他,说是赴苏留学没选上(实际是学校改了主意,把他撤下来了)。当时不知内情的他也没闹什么情绪,还是服从安排,安心复习,全力准备参加来年的高考。
到了1955年7月,也就是高考前夕,校领导又通知他:不用参加高考了,直接保送去北京航空学院,并准备送他先去上海复旦大学修一段时间的俄语(他高中学的是英语),火车票都买好了。这对于家境贫寒的林钦良本是件高兴的事,可临近高考的前一天,他正准备乘火车去上海时,校领导再次找来,让他把火车票退了,说是取消保送,继续参加高考。因为学校希望他能考个好成绩为校争光。学校的这一临时决定实在让当时的林钦良难以接受,于是忿忿地说:“你们三天一改,两天一变,我没有办法参加高考,也没有心情参加高考了。”
“那你想干什么?”领导问,“我回去,明年再考,”他答道。“你看过《西游记》冇?”领导问: “看过。”
“孙悟空本事大吧,可是怎么样呢?”领导将右手掌伸到他的眼前。他明白——逃不出如来佛的手心。无奈之下,他带着难以平伏的情绪走进了高考考场,甚至将怨气倾泻到考卷上,他压根儿就没想考个好成绩。
高考后,当有同学得知他在考场上赌气,深为惋惜:你傻呀!凭你的基础,闭着眼睛考也差不到哪里去,可这样一来,你被哪个学校录取就说不好了。果不其然,当年8月《人民日报》公布了高考录取结果,在一所全国重点师范院校的录取名单中出现了“林钦良”的名字。这是林老师未曾料到的,他根本就没有想过上师范院校,更不想将来做个老师。
这时的林钦良,年青气盛,进入大学后,心中的不平之气仍未消除。他学的专业是生物,可心不在焉,常常是早餐时抓几个馒头带走,一头扎进图书馆看小
/ 7
说、人物传记等文学作品。就这样,他浑浑噩噩地打发了大一的时光。
1956年的暑假,林老师回到了家乡,看到日夜辛勤劳作而又体弱多病的父亲、慈祥善良而又争强好胜的母亲,还有两个整天哥前哥后的小弟妹,他有了许多不同以往的感受。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久久的盘绕在他的心头,他想:我不能再这样消沉下去了,该好好学习了。要对得起生我养我的父母,对得起爱我敬我的弟妹,还要对得起我未来的学生。
返校后,他完全变了。除了认真完成规定的学业,他还阅读了大量的物理、化学、地理、历史、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专业书籍,如同海绵般吸收着来自各方面的营养,不断充实自己。
他的学习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满足于从书本上获取知识。同学常常看到他独自一人坐在树下,手里拿着几片树叶,时而看着、嗅着、触摸着,时而闭目养神般地呆一阵„„他这是在静心地观察着树枝树叶的形状、质感、茎脉,联想着植物生长的环境、过程等各个细节,只到完全铭记在心,才将手中的叶片丢弃。就这样,他练就了一个特殊本领:一些形态相似的奇花异草,一经他手就能判断真伪;在黑夜中,看不清树冠,他只要把树干摸一摸、闻一闻,就能说出树名。
与此同时,他开始自觉地苦练教学基本功。他意识到,将来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基本功一定要过硬。他为自己设定了过三关(语言、书法、绘画)的目标。
首先是语言。他认为教师的语言应该做到三点:清晰、准确、有趣,语言的外功和内功须齐头并进。邱吉尔有句话给他印象很深:在你以理服人之前,自己一定是坚信不疑;在你以情动人之前,自己一定已先被打动。
于是,他努力克服江西方言的影响,练习普通话及演讲技能,并在当年全校的普通话比赛中获得三等奖。
关于书法,林老师下了很大的功夫,他认为:字就如同老师的衣服,不但要工整,还要有美感。字,就是展示科学之美的一个工具。
对于绘画,林老师更是下足了功夫。他说:生物教学经常会接触一些动植物的图解,要在教学中生动的表现出来,就需要有工笔画的基本功,不仅要画得像,还要快。这对他后来的教学给了很大帮助。甚至在“文革”时期,还画过张贴的毛泽东画像(当时若有差错,是非常严肃的政治问题),足见其功力不一般。
此外,他认为:实际教学是基本功的综合运用过程,光学不练,难以提高。于是在大二的下学期,自己就主动到校外寻找带课的机会。当时,他请人家先听试讲,认为合格就用,报酬多少无所谓,只要有教学实践的机会就行。后来他还真被一所中学聘用,教初三的化学和初二的生物,每课时1角钱。
/ 7
正当林老师铆足劲要练就一身教学硬功时,一个不测厄运悄然而至。进入大三,适逢全国反右。对这场运动中的一些做法,林老师有自己的看法,也不愿卷入其中,于是自作主张随大四同学一起去野外实习2个多月。返校后,他因运动中的消极行为遭到了严厉批判,连同他在校外带课也被批为“小农经济”思想,最后给予留团察看一年的处分。
一年后,虽然留团察看的处分取消了,但他心中的伤口难以愈合。毕业离校前,他一把火烧掉了自己大学四年所有的书和笔记,算是对过去的一种了断。
不过,这一次他没有选择消沉。他相信,“人有逆天之时,天无绝人之路。”
三
1959年秋,林老师被分配到湖北省黄冈中学。当时,这是一所被人戏称为“教师旅店”的学校,因为有些老师由于工作能力的原因进出调动比较频繁。
报到时,学校主要领导热情地接待了他,向他介绍了校史校况,也给了他一些忠告,尤其是最后的一段对话至今让他记忆犹新。
“从档案材料看,你有较强的工作能力。”领导微笑着说。“过奖。”他谦卑地应道。
“不过,你也是一个走白专道路的典型,今后要走又红又专的道路。” “谢谢。”
“你一贯与党离心离德,希望今后从零开始,走好每一步。” “多谢。”他说完,还鞠了一躬。
谈话结束后,林老师走到大操场,伸了一个腰,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几经磨砾的他早已明白了“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
开始上班了,林老师被安排带一个班主任,8个高中班生物(16课时),6个初中班化学(12课时)。后来,学校又给他增加一个女子体操队的教练工作(他在大学时已成为二级体操运动员,本来准备考体操健将,因腿在训练时骨折,未能考成)。
开学了,学生们惊喜地看到了一位年青活泼的新老师。在课堂上,他语言清晰,表情风趣;从宏观到微观,从植物到人体,娓娓道来,深入浅出;他的板书工整、疏密有致;一幅图信手画来,各类复杂的器官被剖析地活灵活现。尤其令人称绝地是,常常在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就是他在黑板右下角画上最后一个句号的时刻。
/ 7
他的这手绝活是如何练就的呢? 他坦陈了自己的秘诀:勤练、苦练!
在开始工作的两年里,为了保障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每一次备课,他都要放一个钟在面前,计划着板书需要多少时间,画图需要多少时间,语言交流需要多少时间,并筹划着字的多少、图的大小在黑板上的合理布局。他认为:讲课时,在黑板上不能随意写、随意画,而写上的、画上的一般就不擦,并且一定要保证学生看得清楚明白。所以,他每节课的板书和图总是恰到好处的布满黑板,上课的节奏和时间也是把握得张驰有度。
忧患意识和实践精神的体现是林钦良老师教学风格的又一个亮点。
1960年,正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中国的农业生产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都处于低谷,饥荒连年。现实引发了他对教育的许多思考,他反复的想“我们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作为中国未来的建设者,他们现在需要些什么?”教育家陶行知“在做中学”的思想无疑给了他重要的启示。他觉得:“理论不能与实践脱节。学生物,不能在黑板上种田。”他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为学生的日后深造和发展奠定基础,为祖国的未来培养有实践精神的人才。这一年,他在科研方面带着学生做了两件大事:一是解决眼前的饥荒应急问题;二是进行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首先,要解决一个粮食加工问题,以局部缓解缺吃的紧张状况。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他几经探究,成功改造了当时用小球藻和稻草、纸浆等为原料制“稻草馍”的工艺。
同时,他主动向学校申报了教科研项目:培育新品种——无籽西红柿和彩色棉花,获准得到两亩试验地。就在这两亩地里,他领着学生春耕夏作,不辞辛苦。在一个炎热的夏日,他正仔细的观测着西红柿的生长状况,突然因中暑晕倒在试验地里,幸亏被及时发现,经医院救治才逃过一难。收获的季节到了,每个学生分了一屉斗西红柿,当大家捧着一个个自己亲手培育的新品种,那种兴奋的心情简直是无以言表。随后,栽培彩色棉花的试验也获得了成功!
为了表彰他突出的教育教学业绩,1962年,整个黄冈地区只有三个人工资连升两级,而他就是其中一个。
到了这时,教书对林老师而言,已经不是一种简单的谋生手段,他确实把教育作为一项为之奋斗的事业,而将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奉献给了学生,将勇于实践探索的精神作为一笔财富传递给了学生。
四
/ 7
1966年,席卷全国的“文革”开始了,他作为“走白专道路”的典型自然难以独善其身,原本是平日生活中的一些戏言也被作为反动言论遭到批判。正所谓“有口无口口代口,似人非人人舞人”。
可无奈之余,他仍未放弃对教育事业的那份执着的追求。
60年代末,大多数学生返校,中学教学秩序有所恢复,他又看到了重振教育的希望,再次投入了满腔的热情。学校为适应“学工”需要,在1970年决定创建教学实践基地——小型毛纺厂,生产“人造毛”。他和几位老师曾被派往杭州等地学习,回来后,他就参加了校办教学实践基地的筹建和生产技术指导工作,由于他和另外几位老师过去都未接触过毛纺工艺,所以只能是边学边干边摸索,无论是机械安装、电器维修还是化学试剂调配,样样都得领头干。生产中要用到大量的浓硫酸、氢氧化钠、浓氨水等强刺激性、强腐蚀性试剂,有的车间完全被浓烈的刺鼻气味所笼罩,不带防毒面具根本无法进入,更不要说工作。尤其在湖北炎热的夏季,稍动片刻就会汗流浃背,再要带上防毒面具,其难受是可想而知。正是在这样恶劣的生产环境中,他一呆就是三年,结果双眼致残,视力锐减到0.04,不要说裸眼视物,就是配上眼镜,查阅图书资料时还必须借助放大镜。三年后,校办毛纺厂终因规模小、生产成本过高等原因转产,改为精密铸造。
即便在这种情况下,林钦良老师并没有却步,他信奉:人生旅途有驿站,精神之舟无码头。双眼致残的林老师仍以常人难以相信的意志,顽强地为学校教学、校办工厂和校园绿化建设发挥着积极的、难以替代的作用。
1972年底,校办教学实践基地——精密铸造厂想新增电炉炼钢,但在设备、技术和资金上都存在很大困难。例如要保障安全生产必须在电炉前安装一个120千伏安的电源变压器提供电源,可厂里只有一个50千伏安的电源变压器,设备技术指标不到1/2,怎么办,能否改装?他主动请缨后,就开始查阅大量资料,四处找有关企业和科研部门求教,甚至找到正在从事该行业的过去的学生咨询,克服了许多困难,并大胆创新,最终在他的直接指导下,成功地完成了设备改装并顺利投产运行。该项技术后来还在湖北、河南、云南、广西等地得到推广应用。
80年代初,为了节省校办企业的投资并提高生产效益,正是在他的主持和具体技术指导下,完成了校办冷饮厂、面包房的设备安装、调试,顺利投产。
电器维修是他的业余爱好,堪称专业水准,并常以助人为乐。以致80年代许多老师的家电出现问题,就请他帮忙。校办企业技术人员遇到解决不了的机械故障和电路故障时,都自然地要求教于他,因为他对校办企业的设备安装、电路维护和生产状况了如指掌,因此查找和解决问题都显得格外老道。
/ 7
自80年代,学校的绿化建设从整体规划到花卉栽培的技术指导都离不开他。有次,学校准备购一批慈竹,而有的品种与所选慈竹外形很相似,价格差异较大。园林工担心买错,林老师就让他细心的比较两种竹叶的叶茎部分,用手指倒摸,会感到一种叶茎是光滑的,另一种叶茎上有倒毛,区别很明显。
1986年,学校精密铸造厂希望再上一个新台阶——实现电炉炼钢的全自动控制,相关集成电路知识和技术对他和其他技术人员都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可依赖外面的技术人员存在着诸多问题。于是,他又一次勇敢地接受了挑战,搬来一摞摞相关书籍和资料,对照着控制板上那五六十个集成块、成百上千个电路插脚,他一个一个集成块查看、一点一点的琢磨,并反复测试,最终弄清了全部电路原理和技术要求,再一次成功地指导技术人员完成了技术革新和设备改装任务。为了保障日后安全生产和技术维护,他又不计报酬、不顾已经年过半百的身体和伤残多年的眼睛,在桌面上放个支架,再在支架上搁放大镜,然后透过放大镜艰难地一笔一划地写着、画着,夜以继日地精心编制出几十页“全自动控制电炉炼钢生产的技术手册”供技术人员学习和使用。
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林钦良老师从未停止过进取,即便眼睛致残后也从未离开过讲台。学校考虑到他不便再看显微镜,就让他改教地理。至今,80年代的学生仍清楚的记得,林老师拎着小黑板走进教室后,总会拿根教鞭在黑板上方来回一扫,教鞭在哪里被搁住,他就把黑板往哪里挂(因为他看不见挂小黑板的铁钉)。当他手执地球仪走上讲台时,那天地间的奥秘、五洲四海的风云竟在他的侃侃而谈之间出神入化,令学生无暇左右顾盼,竞显出他厚实的知识积淀和教学艺术的才华。
1992年林老师被评为“湖北省劳动模范”,1993年他又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
日月如梭,回首往事,他的人生道路虽几经坎坷。然而,他总牢记着居里夫人的一句话:生活对任何人来讲,都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有两点必须记住,不要让任何人把你打倒,不要让任何事把你打倒。他,就是一个总以微笑面对生活的老头。爬上额头的皱纹,铭刻着他人生的沧桑岁月,一头花白的短发,早已化解了人世间的秋霜春雪。而他,早已无悔地把心献给了学生、献给了难割难舍的教育事业。
/ 7
第二篇:林老师采访稿
红
烛
红烛啊!这样红的烛!
诗人啊 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
红烛啊!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 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每当读到闻一多的这首诗,我便想到了默默无闻无私贡献的教师们,一种莫名的感动涌上心头。我们今天采访的林碧英老师正如红烛一般燃
烧
自
己
照
亮
别
人。
记者:林老师,好多您曾经教过的学长都说您比较严格,一开始有些难以接受,但他们后来都无一例外地十分佩服和感谢您,因为您的严格使他们在学业上比别人取得更大的进步和发展,鉴于此,你是怎样看待“严师出高徒”这个问题的?
林老师:哈哈,我给大家带来的感觉确实是特别的严厉。因为大家好多是独生子女,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下,父母对你们地呵护很多,到了大学以后遇到的第一位老师是怎么这么严,我也不瞒你们,其实一些同学一开始还是有些抵触情绪。我对同学们严师因为我对任何一位同学都是很不放心。正如你说的那样,最终大家还是原谅了我的那种过于的严格。关于这一点,我也想了一下,在我执教的三十年中,我是站在教学的岗位上,学生是站在学习的岗位上,教与学本来就是一种矛盾,你一定要教会他,他可能对你的这种做法不予理解。我是这么感觉的:作为一名老师,我严,我让他感受到我发自内心的爱,但是光严,光批评他也是不好的。你批评他的目的是什么?你越是批评他,那么我认为你就应该更多地去关注他,可能比别的同学关注的更多,这样他才深深地体会到你是为了我好。三十多年来,我都是这么想的。特别是你们90后。不同年代的学生的特点是不同的,其实我这个人还是很善于观察大学生的心理变化的,我有时候也是在换位思考,我想:要是我作为学生遇到这样的老师,我会怎们想。我的优点可能在这。严归严,但是有时候我反思:我的教学方法是不是需要改进啊?如何进一步与他们沟通啊?我会在我批评他之后,用另一种方式去接近他,去感染他,我一定要用我的心和你交流。林老师火的时候,拍桌子的时候都有,然而他会觉得我是为了他好,他不会计较我,他能感觉到我是发自内心地爱他。在教书的三尺讲台上,你的师德体现在哪,你一定要爱你的学生。我成功的一个秘诀是:每讲完一节课,我从来都不想我讲了没有,而是我讲好了没有。我经常和所有的同事讲:虽然我所有的课都讲了十几年了,但是每次我走出课堂的那一刹那,我都在思考:我什么地方是失败的。我走在路上,吃饭的时候都要思考:我的课失败在哪里?同学们哪些地方没听懂?回去以后我一定要把这个问题解决掉,今天晚上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我的课件打开,我认为那个地方还应该添一个什么,还应该怎样把它讲更透彻。接着第二天上课的第一件事情是我一定要把我失败的地方给提出来,每一堂课我都是这么做的,我对自己也是高标准严要求,把学生听没听懂作为我教学的唯一标准。如果我自认为我自己讲地很好,而学生听不懂,那么这是我最大的失败。我是这样的人:抱怨自己的时候多,抱怨学生的时候少。虽然我偶尔也会说:哎呀,这学生怎么这么不听话,基础怎么这么差,到我很快能够把这种思想捋顺。学生听不懂你是干什么的?你不能说学生基础差,所以我没法教。我又一股倔劲:你不想学是吧,我偏要你学。我上课的时候不停地讲专业的重要性,以及今后你怎么做才能找到工作。我不停地阐述它的重要性目的是为了激发大家的积极性。如果他硬是不想听,你就是请华罗庚来讲他一样也会不听。严师出高徒,实际上这个“师”也要对自己严,但不能是无目的的严。也就是说对学生要严,对自己也要严。作为教师你必须把握每一个知识点,每一堂课。我从来都认为学生没听懂就是教师的错。我始终坚信一个观点:班上绝大多数同学他还是愿意听愿意学的,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可能不愿学。如果你讲课不能使绝大多数同学听懂,那么你没有任何理由去批评学生。我经常对同学们说:我非常欢迎大家给我提意见,但是有一点你必须先听我的课。如果没听你怎么知道林老师的课你听懂没听懂。你说你听不懂,你认真听了吗?大学的知识不是1+2那么简单,它是需要经过思考的。再好的老师他也不可能在90分钟内把一节课讲得非常全面,如果你能把总的思路弄明白,把重点搞清楚,那么你就很不错了,剩下的就靠你自己课后去钻研。我觉得学生上我的课能够学到一些东西,我和学生是互相感染,从来都没人敢缺我的课,这本身给我极大的鼓励。我上课从来都不点名,我要是不把这堂课讲好,我就觉得对不住大家,我上课就像跳舞一样,整个身心都扑在课堂上,那因此学生也感染了。学生经常跟我说:林老师您放心,缺谁的课也不敢缺你的课,听你的课,90十分钟从来都不打瞌睡。学生这些话很朴素,却深深地感动了我。林老师你哪来的这么多劲啊?大家的学习热情鼓舞了我啊!我要是不以饱满的热情来讲课,就对不住大家。
记者:林老师,我们了解到您曾经在工作上获得过无数的奖励和荣誉,相信您非常的热爱您的工作,那么您认为从事教师这个工作给您带来哪些快乐和收获?
林老师:其实我倒不是喜欢说大话,我做了一些事,学校的领导,系里面的领导,给了我一些奖励。我是属于那种激动型的人,面对这种荣誉,我能够思考很多天。一听到学生讲:“林老师再怎么批评我们,我们都觉得好,其它的老师根本就不能批评。”我就十分的感动。面对这些荣誉实际上我会深深地自责,觉得我做的还是很不够。每得一次奖后,我会想着下一次我一定要做得更好。面对荣誉我绝对不会懈怠自己,我是非常真实地看待这种荣誉的。没有同学们,就没有我的今天。我自认为我离不开大学,离不开学生们,这种多年来建立起来的感情难以割舍。这次我骨折了,打了石膏,青年老师送我来学校,我就想看一下上课的班级和同学们,心里头的那种牵挂永远永远也抹不掉,总想着他们,他们就像我的孩子那样。生活怎么样了?学习怎么样了?进步了,还是退步了?我感觉到我的工作很有乐趣,我没有觉得又当班主任,又要在教学上花那么多的功夫很累很累。就拿数据结构来说吧,我们哪是按照正常的教学进行的,在正常的教学之外还要加学时。自己感觉到这种付出是值得的,这种付出是心甘情愿的,我们没有任何怨言,如果愿意学的话,如果可能我愿意再讲一次。大家知道这种加学时是没有任何报酬的,只要大家学好了,我比什么都高兴。我把大家的一点一滴的进步看做一生中最幸福的事。上机考试时看到哪些从来没通过的同学这次过了,那心情别提有多高兴。回去后,睡在床上还在想这个事,有时候做梦想到这些事情都会笑醒。那天下午他们要求我去参加他们的班会,我说你们搞错了,我又不是你们的班主任,怎么开班会。他们说:“这个班会是一场特殊的班会,你一定要来。”我就纳闷了,我说我还有事,他们说:“你什么时候有时间,我们就等到什么时候。”于是我答应四点钟来,他们的班长和团支书来接我,进去以后我就惊呆了,黑板上写着“一场特殊的主题班会”。我就问他们怎么没有别的老师,怎么就我一个人?他们说:“林老师我们是为你一个人开的,怎么会有别人呢?”班长安排的那几项内容使我特别的感动。他说:“林老师,第一你的这门课已经结束了一个星期,在这一个星期内,我们非常想念你。第二下学期你不教我们了,所以今天你一定给我们讲一段话,我们下学期该怎么学。”然后是每个组长表态,因为我曾经要求他们期末考试C语言必须平均分90以上。有的表态95,有的表态97。之后每一个同学给我表演一个节目。让我特别感动是有一个同学以前非常的自闭,班上的任何活动他都一概不参加,班级给他过生日他都不去。就是那天,他说“:今天这首歌,我是专门唱给林老师听的。”我都感动坏了,我教循环结构的时候,他还一句都不会,之前的所有考试他从来都没有通过。让我欣慰的是他虽然没有考100分,但考了99分。在上机考试中,他在他们班是考得相当好的。还有他们给我送了一份特殊的礼物,那是一个包装得很漂亮的盒子,盒子里装了40封信,每一位同学都给我写了一封信。我把每封信一字一句地看了3个多小时,我是含着热眼看完的。当时他们给我时,我还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他们说:“林老师这个礼物,你必须拿回家后才能打开看。”信中每一位同学都表达了我们朝夕相处的感情。因为他们是实验班,我很有压力,我必须把他们教好。我对他们非常严,我发起火来,那是翻脸不认人的。那些信特别的感人大致说得是我很严,很有激情,刀子嘴豆腐心。他们跟家长讲我这位严老师的时候,家长都不相信,在大学还有这样的老师。有一位同学说得话让我记忆深刻:她说上我的第一节课就惊呆了,林老师啪的一声拍桌子,她吓了一跳,我干什么,原来是后面的一位同学在睡觉。然后她马上去问问她在大学读书的哥,她哥说:“太不可思议了,在大学还有这样的老师,那你算是有福了。”最动人的是他们演的一个节目,他们说:“林老师,首先请你不要生气。”我说:“你们演节目,我生什么气啊?”原来他们把我上C语言课时说得频率最高的十句话,经常做的6个动作,编成了一个小品,由不同的同学去演,逗得我哈哈大笑。包括拍桌子的形态,还有我的话是怎么讲的,他们都模仿得惟妙惟肖。只要你用心去对待他,他们必定也会用心来对待你。我一直认为没有一个学生是很坏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去感染他。他们班那年的平均分是94分。有一个同学说:“林老师要是所有的课都是你教就好了。”我就跟他说:“林老师没有这个本事,也没有这样万能的老师。也许你适应了林老师的这种教学方式,但你也要去适应别的老师。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特点,在老师不能适应你的时你要去适应他。”我喜欢和学生交流,通过它我了解到学生心理想什么,这对我的教学和工作很有益处。因为我管他们管的比较多,所以他们对我的感情比较深。我还没有想过退休的事,学校让我干一天我就要发一份光,散一份热。应该来说我是非常热爱这个工作的。当班主任的工作是很细的,学生的吃喝拉撒睡你都要想着。我从进华北电力大学那天开始,一直当班主任到今天。我热爱这个工作,我不嫌他苦,不嫌它累。学生们气我,也是一种乐趣。我经常和同学们什么都讲,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从心里讲,我能感觉到,每一位同学其实都很尊敬我。有时候和其他的老师走在路上,他们都抱怨学生只叫你,不叫我。我解释说可能林老师骂的多,他们记忆深刻,不打不成交。生活中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让我感到无比的快乐!
记者:您在教学领域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探索,并且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在您刚开始从事教育的时候您遇到过哪些困难以及您是怎样克服的?
林老师:我们搞教育的永远和天真活泼的孩子们打交道。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其实也很多。每个学生的性情不一样,有些小孩一开始不了解你,你批评他的时候,他不能接受。比如说这学期软件1002班的陆伟浩同学,他因为第一学期各个方面的原因,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因此他学这门课的时候基础比较差,可以看出来他的内心比较痛苦。当我看到他什么都不会的时候,那种气愤真是难以言喻。我说了他几句,他登时就啪的一声把凳子摔了,而且是当着全班人的面,一般人绝对不会这么做,因为我毕竟是老师。你说我这时候难受不难受?但是我好在那啦?我往往会换位思考。我想:如果他不痛苦的话,他是绝对不会那么做的。所以那个事情发生以后,我就和辅导员联系了。然后这个同学很感动,他没想到自己对林老师这样,林老师还是不计较我,还在关注着我。然后我们俩还深谈了一次,我说我就把你们看做我的孩子,我怎么会怪你?我跟你讲,你为人处世不能这样,不管对林老师还是其他任何人都不能这样,要尊重人。,我说林老师也有不对的地方,我还是性急一些了,看到你不会了,心里比较急躁,这点需要我以后克服,我也要改进,能不能以后耐心一点。当班主任更是这样的,一个班所有的同学的能力在一个水平上哪有可能,尽管采用都是同一种方法,他们对你的方法的理解程度也会不一样。有的同学你不管怎么讲,他也迸发不出来那种学习的积极性,但是我从来都不放弃。可以开玩笑地说,曾经为了一个同学理不理发洗不洗澡的问题我和他纠缠了半天。你不是不洗澡吗,不理发吗,我就在宿舍门口等着你,我要一直看到你去理发去洗澡回来为止然后我再回家,我就这么等着。我说一个大学生什么时候洗澡什么时候理发你都不会,今后你的路你还怎么走啊?可以说你这个人在某种程度上残废了,这还得了。最后他也慢慢地被我感动了,我都这么大了,怎么还让林老师管我的理发洗澡嘞。这些东西都是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如果一个老师要是没有这种韧性的话,可能你的工作就半途而废了。我从来都是不停地努力,从不放弃,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还会这样。至于有的同学说:老师不要管我了,我就这样。我说我也做不到,除非你离开了我,离开了华北地电力大学,只要我在的一天,我说我还是要给你讲道理,还是要给你讲今后的人生。这个事情就是这样的:任何人都不可能顺利顺利地度过一生,谁都会遇到麻烦,关键是我们怎么面对遇到的困难,你必须要有战胜困难的决心,不管你在那个岗位上。林老师是教C语言的,一教就是四个班,你要100多个人都认真地听你的是很难的。而且我是从来都不点名的,但是学生从来都不缺我的课,从来都不敢缺我的课,这就是形成的一股强大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绝对不是通过训练形成的。我要学生感觉到:啊,林老师的课,要是不去,就失去了一次机会了。如果我是那种:你不来是吧,不来我就是给你一个“差”,将来我扣你的分。你没讲好课,你把人家逼成这样,人家也挺难受的。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学生去听课,啥也听不懂,那我还不如不听。或者我说你们自学比我强,我同意你不来听课。你告诉我:林老师我自学比听你的课强,我肯定让你自学去,只要我的各项考试你都能过。但是你不能:我不听你的课,行,回去玩去了,到最后什么都没学到。对于困难,从你们小学到现在都会遇到困难,每个人都不是顺顺利利地过来的,在你们年轻时候,就是要学会战胜困难。在工作的时候比在学校读书的时候遇到的困难还要多,最起码社会关系要复杂得多。咱们当学生的它单纯在它没有一种利益关系。你到工作中就有利益关系了,包括同事之间也是这样的,谁的业务能力强,我将来就提拔谁,这个岗位与你的工资直接挂钩。有时候同事之间他保留在哪:我不能把我的技术都交给你,交给你,你就把那个岗位抢走了。在大学里头,老师特别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需要保留,全都教给你了。你和同学之间没什么利益,只是你学不学的问题,又没有人来阻挡你学,在工作岗位上绝对不是这样的。在大学里,是价值观人生观的培养过程,你必须要去学本领才能适应这个社会,必须要战胜所有的困难,提高我们的水平。
记者: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在您的课余时间,您通常做哪些事情来放松自己?
林老师:其实林老师的爱好还是挺丰富的,林老师从小就比较喜欢唱歌跳舞,也属于文艺积极分子,虽然个矮还挺喜欢体育的。在大学时代我也学点篮球和排球。现在因为年龄的问题,体育锻炼比较少了,现在有时间就听听歌,然后啦也听听流行歌曲。我要和年轻人有一些共同语言啊!我碰到听歌的同学经常说:你把耳塞给我听一下。啊,林老师,你也喜欢那些歌?这样无形中就增加了亲近感。我是站在他们的角度想问题,为什么他们那么喜欢听流行歌曲。我经常听听流行歌曲,让自己的心更加年轻,减少跟年轻人交流的距离。一个人光有张没有弛也是不行的,其实我对学生也是这样讲,不会玩并不是好学生,如果一个人呆呆的,除了没学习就是学习,我并不认为他是好学生。一个好学生是什么?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包括文化素质和其他素质,而且呢效率非常高:就是我该学习的时候,全身心的投入;该玩的时候,打打球,健身健身,听听歌,跳跳唱唱。如果从早上一睁眼学学学,一直学到晚上,你会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了。我问我班的同学,你都复习了,为什么考得这么差,都没记住就是效率低。这种事我最有感受,脑子一糊涂,刚看的东西,看了啥都忘记了。当你脑子特别清晰的时候,那些知识点在哪我都知道。我给你讲个小小的插曲,在我读大学的时候,林老师属于那种强者类型的。我给我的要求是这样的:肯定不能是班里的第一,必须要做到年级第一,我高中三年下来,每一门课可也说都是全年级第一,我有一次得了年级第二名后,我会非常后悔。当时我把书看到什么程度?你讲那个知识点,我都能告诉你它在哪一列哪一行。比如说化学中的反应方程式,老师一讲我就能告诉他在第几页第几行。老师在提问的时候,我立马说出了在第几页第几行。老师非常吃惊:啊?林碧英,你连这个都知道,怪不得你每次化学都考100分。我感觉自己的效率挺高的。我一般到了下午4点之后都要和同学们去打打球,但我比较自律,我规定自己只能玩一个小时。吃完饭之后,我就走进自习室,时间一分一秒怎么过去的我全然不知道,这时候记忆力非常好。再一个你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方法,我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的学习方法非常好,我听课能知道老师讲的重点在哪,我下课我肯定要复习一遍。对于任何一门考试,这书没看三遍,我是绝不能参加考试的。我在老师没有做任何提醒的情况下,我提前一两个月复习。对于每一门课我都有一个复习提纲,这些都是我自己捋出来的,我觉得这对我的学习帮助很大。所以我老跟大家说,学习的方法一定要得当,如果你尽是把时间卡在里头,你会发现最后你自己都麻木了。每天都处在耗时间上,这是非常不好的,学也学不进去,上课还打瞌睡,晚上搞得很晚,这是一种恶性循环。把握学习的节奏,做到松弛有度,这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记者:林老师您认为一个优秀的老师因该具备哪些素质?
林老师:优秀教师,“优秀”二字还是很深刻的。第一,你自己必须具备雄厚的实力,你教这门学科,你必须对你这门学科,对你这个框架要掌握丰富的知识,特别是一些前沿的知识。你不能光满足你已有的知识,你还有知道你的前沿,你的发展。作为教师你不能仅仅停留在教育场上,你还要做一些科学研究,要善于获取国内外最先进的信息,这样你的讲课才能不停地注入新的知识,还能让学生看到我们前面的路在哪。我跟我的学生是这样讲,我不评价那个老师讲得好,那个老师讲得差,你必须明白一点,这些老师必有比你强的地方。你承不承认这一点?她有比你强的地方,是不是你的“师”?我没有说老师在任何地方都比你强。我经常的上课时候对同学们说:你比我强,我就要向你学习。这个问题我没有考虑到,你考虑到了,那你比我强。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共同去研究问题,在这种欢乐氛围,集体的思维中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我们不是死板的教学,听不懂也要听,听飞了,因为你始终是一个调子,一个模式在讲,你没有给他思考的时间。我给青年教师讲,当老师你要把三尺讲台看成你的舞台,然后你一定要想着当好演员,把戏演好,人家才看,你叫他走他都不走。如果你演的戏不好人家都不愿意看,你把票送给他,人家都不愿看,今天是因为你强迫我才看的,这样讲课本身是一种失败。在这个三尺讲台上,既要做好导演工作,你怎样导好,还要演好,你不会演,那么你也是失败的。你要做好编剧工作,导演工作,然后是演员工作。学生就是观众,学生不上课,是你的问题。我跟青年教师讲:现在的学生的素质怎么这么差,都没法教了,我只能部分赞成这种观点,反过来你想想你为什么没法教,他们不听必有他的道理,他们一个不听,两个不听不会影响你的教学,这么多人不听,肯定你的教学有问题。你没有把课将清楚,你没有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你没有让他们意识到你这课程的重要性。我一定要给学生讲明白我这课到底有什么用,你不能让他盲目地学。如果你以后再提,那我最不喜欢听到这种话。你现在就要告诉他,他不理解这不要紧,你要不停地给他讲,他就会慢慢地明白了。所以说教书就是一门艺术。
第二点,作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有高尚的情操。我经常讲,一个教师没有德,那么他当不好教师,你怎么把你掌握的知识无私的奉献给你的学生,这种事情说得容易,其实做的很难,你要一心扑在这个事业上,不是我教完课后就走,你教玩课后,你必须要反复的思考,我这知识多少人听懂了,你不能说我教我的,你学你学的,所以我常讲师德师德确实很重要。你自己首先必须要有德,你不能光要求学生有德,这种德就是一种师爱。
优秀教师,这个问题也是我们正在思考的。特别是在中国科学事业发展得很快的这种新形势下,如果我们把学生都教成一个套路,没有创新性思维,那么将来他们进入社会后怎么办,一旦进入社会他们就“死了”。我们的本职是:教给学生一,就要让他看到二。我们教给学生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不是让他们死记硬背知识点。在我们讲知识的过程当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果学生提出:“老师,我有更好的办法!”那我们的教学就成功了,说明你把他的思维给引导出来了。而在考试中,试题一定是我讲过的知识点,但一定不是我讲过的原题。如果都是老师讲过的原题,那学生就是背题,背有什么意义呢?在国外的面试中,三道题里至少有一道是扩展题,就是要考察学生有没有创新性思维。到工作岗位上,人家给你一个问题,你就千方百计给他解决。国外的教学方式与我们就不同,他们的大学是宽进严出,每一门课都是很严的。如果老师发现学生的作业是抄的,那么这门课你就不再有机会了。同时他们还会通过答辩的形式来考察同学们的学习情况。我们则不不是这样,我们的学生太多了,很难做到这一点。说实话我就特别愿意以答辩的形式教学,可是学时不允许啊,学生还有其他课要学啊。这使我们在很多环节上都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任重而道远,我们仍需在成为优秀教师的道路上积极探索!
记者: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索取了什么,而在于他奉献了什么。”可以说您用亲身的行动践行了这一真理,那么你认为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在你退休后您有何打算?
林老师:关于奉献和索取,我非常看重的是我要把书教好,我从来没有想过要什么回报。如果我要是想这些东西,那我的工作动力就不会这么强大。学生在每一学期过后都要给老师打分,如果学生给我的评价不好,那我就要检讨。是不是有做的不好的地方?我还有什么需要改正的?对于教师一年一度优秀教师评选结果,我一般都是不看的,我觉得学生对我的任何评价都是恰如其分的。即使我排名第一,我也不认为我的课就教得很好了,反倒认为如果不是第一,是第二或第三,那么在这一届学生中我还是付出了大量心血。我们不能把名次看成工作的唯一动力。咱们的目的要很明确。三十年多年过去了,同学们对我的评价都没有影响我一丝一毫的工作热情。
在这里给你们讲一个小故事吧:我从来不看咱们学校的百度贴吧。有一次我们开全系会,请了郝书记,郝书记当着所有老师的面说:“你们知不知道百度贴吧,你们可以看一下华北电力大学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只有计算机的林老师是评价最高的,另学生们终身难忘的、记忆深刻的就是林老师。”我当时还是挺感动的。这些学生在校的时候不一定能体会到,但当他们离开校园的时候,他们感受到严格的老师还是教会了他们很多。虽然我不能要求所有老师都像我一样,但我自己要表态:只要我在华北电力大学教书一天,我就有责任教好学生,在对待教学道路上我一定要勇往直前。我爱我的学生,惦记着他们,我说我的目标就是我不让任何一个同学掉队。我经常跟我的家人说,当我离开人世的时候,我一定要把这四十封信带走,这是我一生的教育事业中最令人感动的事情。每当我静下来的时候我就想再看一遍,每看一封信的的时候,那个同学的相貌就会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我愿意把握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教育事业,至死不悔!
春蚕到时死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林老师就是这样“不问收获,只求耕耘”!
附录:10级自动化实验班全体同学写给林老师的40封信摘录
敬爱的林老师: 您好!
我应该感激上苍,能够进入华北电力大学自动化实验班,因为这样才能够和您这位令我敬爱的老师一同相处四个多月的时间,老师让我发现大学里仍拥有人在关注着自己,可以说,林老师是最能够让我从高中过渡到大学的领导者,细想一下,能有几个老师像您一样呢? 首先,我我作为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本来接触的东西不多,来到大学,一直都是有点胆怯自卑的,但庆幸自己性格开朗,乐观,总能以微笑面对一切,当第一次上林老师的课的时候,我便暗地里下决心,这将是最能帮助我的老师。从林老师平时的一言一行,总是留给我许许多多感动的浪花,(王刚)的例子让我深深体会到林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语背后蕴含的道理,天道酬勤,付出才有回报,林老师,谢谢您。其次,我担任了班上的团支部书记,我也深知我们所肩负的使命与责任,林老师为了让同学们能学得更扎实,不求任何回报给我们加了一节课,敢问林老师这样的奉献也是为了我们啊!林老师上课是比较严厉的,但我深知老师是爱每一个学生的,老师希望看到学生积极活跃得在课堂上与您探讨,但每次我们都做得不够,我代表班级说声抱歉。我也会从自我做起,更加乐观的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前行,老师只需等待……
第三,老师顶着压力来教我们,您说过,有压力才有动力,于是您的课堂上充满激情,听课的学生一天比一天多,这可是林老师最吸引人的地方,老师做事的踏实劲,认真劲,刻苦劲儿一次次感动着我,在期末机考前的那次谈话,我永生难忘。我会学习林老师的精神,阳光,自信地完成自己的梦想。
第四,在期末开的这次班会并非意味着和林老师的告别,而是同学们真心感知林老师的点点滴滴,想更进一步地和老师沟通交流,经后的日子里,遇到艰难险阻,想想林老师的精神,有什么问题会主动联系林老师,毕竟林老师是我们信服的人。在大学的开端,遇到林老师,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最后,祝老师工作顺心,身体健康。
爱你的学生:侯杰
敬爱的林老师:
您好,我是怀着感激和敬佩的心情来写这封信的,说来惭愧,我身为C语言课代表,但并未为您出过什么力,分担过什么负担。反而在学习上落在后面,让您为我担忧。
现在回想起来,当初学C语言的时候,觉得挺简单的,也就没当回事。但当真正上机的时候,才发现即使是一点小错误也能导致整个程序运行不了。就因为这个原因,我吃了不少亏。(当然也挨了您不少的指责),但我仔细的反省,我明白了要想学好这门课程,必须要有严谨的态度,因此我努力改正。还取得一点点小成绩。但更让我感到和难以忘怀的是当您看到我进步的时候脸上露出的灿烂的笑容。那种欢喜和欣慰深知超越了我自己的,您跟我说:“只要努力了,就能成功,比别人起步慢不是问题,关键是要自己努力认真。”我记住了这句话,我想我会把这句话当成是我的座右铭,时时提醒和界定自己。我想这句话我会受用终生。其实我学到的不仅仅是您传授的知识,还有您做人做事的精神。一开始我犯错,您对我很严厉,很严肃的批评了我。我感觉到了您的认真和负责。您无论对待学生还是工作都本着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尽自己的全力去做的原则。我被您的这种精神折服。随后在老师晚会上,您和许多老师表演《难忘今宵》,在众多老师中您表演的最认真最卖力,几乎每个动作都是尽自己的努力表演到最好(也许有的人会觉得很滑稽),但真正看的懂的人会觉得很可爱。他们会看到那种认真的精神和劲头,会从心底油然而生一种无端的敬畏和佩服,我也是这其中一人。
C语言结课了,再也不能经常看到您了。我们班所有的同学都很不舍跟您分离。我冒昧的代表我们班40位同学向您说声:谢谢您老师!老师您辛苦了!
望君珍重,身体健康,事业顺利!
永远爱你的学生:王亚男
敬爱的林老师:
半个年头的相处,与您的情谊却不仅限于时间。喜爱你的刀子嘴豆腐心;喜欢您的热情激昂的课堂;喜爱您对学生的高要求;喜欢您的循循善诱……
就记得我上课瞌睡时,您苦口婆心的话语,是您让我懂得学一门爱一门,有兴趣就不会倦息。几节上机课上,您每次或严厉或耐心的讲解,我都听出了您的鼓励。上次在您办公室一下午的交谈,是我对您的崇敬与感激有更深了一层。
您的激情带动了全班同学学习的热情,使刚步入大学的我们不再迷茫;您的责任心带给了大家信心,一种作为实验班就一定比普通同学优秀的信心;同时,您话语的力量也给我们一种永不止步的动力!林老师,您辛苦了!祝您新年快乐,永远年轻幸福快乐!
最诚挚的祝福!
李柯洁
第三篇:林老师散文
*草根教育梦
杨垇的垇
林晓波
杨垇的垇,在版图上找不到,在心里永远抹不掉。
30年前,杨垇装着一个十八岁草根的教育梦,也耗去了一个人最宝贵的青春。从泸州酒城学府的高处,一下就坠落到偏远的“垇”里。灵与肉甩出的响声和痛感,我怎么能忘记?八年,等于抗战的时间。
学生们的问候短信,又把记忆扯回1982年。我刚从泸州师范校毕业分配到宜宾江安的杨垇小学。从县城乘车一路摇摆到留耕镇,再走8公里石板小路,终于看到了小河边上的学校。于是,急切地走过长长的石板桥,经过沙土篮球场,爬上土坎就到了小学校。这就是九年制的乡镇中心校?一排“垇”形的砖瓦教室,翻修于1979年。还有一排土墙的办公房和寝室厨房之类,不知建于何时。就这样简易,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三年级,700余名学生,不到20个教师,1个煮饭的临时工。由于地势错落,教室与办公室没有檐下过道,上课要经过一个长方形的土坝子。如果遇到下雨,老师上课都得从办公室溜到教室,因为坝子早已被学生们踩得泥泞一片。老师抱着书本滑过泥泞,会是什么模样?记得有个老教师就曾摔倒在稀泥上,被人扶起来已是一身泥巴,还坚持“带彩”上课,让学生们好一阵欢呼。就在那时,我仰视那根杉树上飘着的旗帜,年轻而慌乱的心,“砰”的一下就被点燃了。从此以后,仿佛有无穷无尽的力量,促使我在潮湿的土墙屋 里安顿下来,在昏暗的油灯下努力耕耘,不断追逐我草根一样的教育梦想,掀起了我人生的第一个小浪潮。一年后,垇里居然飞出了金凤凰!我们的学生考上了师范学校,实现了杨垇小学升中专的零的突破,改写了留耕区毕业生考不上中专的历史。社会上的各种赞誉,让我还真有点“飘”了。其实,是一种危险的信号。刚毕业出来1年,哪里谈得上教书有一套嘛?刚上课的时候,班主任还要坐在后排“扎场子”。因我的年龄,与初中毕业班学生的年龄相差不大。记得当时,我还教错了一个字,把“祠”字读成了“寺”。几十年过去了,我一直都在后悔。但是,学生们好像原谅了我,一些学生还与我联系了,30年没有变。
事实上,教书并不是想象的那样风光。到杨垇不久,我就差点遭家长捏爆“卵子”。当时,年轻气盛,急于求成,对待差生的耐心不够。有一次,一个学生不做作业还不认错,我心一急就打了学生一下,没想到那学生一哭就跪下了。没有想到,那个学生的家长是生产队的干部,号称是垇里的“地头蛇”。他一听说就醉醺醺地找到学校,盛气凌人地吼:咹!哪个敢惹老子?站出来!格老子的,我看你想翻天了!捏爆你的“卵子”!我一下就懵了,还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些老师都护着我耐心地解释,领导出面交涉也不管用。关键时候,学校的“烧锅猫儿”(厨房临时工,男的)一下跳出来,泼妇一样叉腿叉腰叫骂,居然将那“胎神”轰走了。最后我还是写了“说明”,由当地的一个老师出面摆平的,因为他的父亲在区里当官。这事件给了我迎头一棒,让我感到无地自容。在岔路口的幺店子里,我不喝茶,喝了好多酒。吐了又喝,喝了有吐,真的非常难受。也只有在乡村教过书的人,才知道其中的味道有多长。
教师,还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吗?假如你一年四季风雨无阻地奔波在县城和乡村,假如你头顶烈日背着一篓油盐柴米在乡间走上10里路,假如你上午教书下午种田地累上一年,你就能体会乡村教师的艰辛了。最难言的,还是肉体的起码需求。至今我还记得,与我一起分到杨垇的女同学,一看见清汤寡水的南瓜就哭,因为实在是吃不下饭。所以,学校的女老师都要千方百计嫁到外面去。这样一来,垇里的男老师要解决个人问题就更难了。有的实在熬不住了,就匆忙找当地姑娘成了家。就算这样也不容易。记得有一个老师终于找到一个老姑娘,却有精神病史。果然,刚结婚她就疯了。老师一回家,老婆就拿刀追着砍。可怜的老师只得晚上偷着回家,趁“疯子”睡了,才敢帮着种田地。第二天照样教书,他班上学生的成绩还很优秀。最让人敬佩的是,始终不离不弃。最多爱和女老师开玩笑,还引来许多流言蜚语。他就只得和农村娘们逗说“荤话”,过过口头“干瘾”。说实话,青春期的骚动,也让我们 “失格”过。家访过山野,还抓石头去砸过“扯烧”(交配)的狗,差点被一群狗咬,惹出一阵“呃呃”的欢呼声。幸好没人认出我们,不然还会闹出更多笑话。
这些事,更不敢让父母知道。父母是退休的乡村教师,他们常说:当老师好,我们在乡下教书一辈子,不也平安地过来了吗?我们一家人(4兄妹8个教书)不都在农村教书吗?要安心下来,成家立业,为我们争口气。看着父亲满脸的庄严,母亲一脸的忧虑,我还能说什 么呢?特别是面对学生真诚渴望的眼光,面对家长们的热情好客与质朴希望,我又能说什么呢?
回想起来,学校的环境还真的不错。“那里的山披着婚纱睡了,还起着梦的波浪。那颗银色的心,早也跳到天上”。站在校门远远看去,三合山隐约起伏,青山绿水,如诗如画。近处,小桥流水,浪花飞扬。据说,这里本来就是出秀才的地方,意思是学校有民间的山水。按照当地民俗,当时就修了一个“八”字校门,正对着笔架山(三合山)。为此,还遭了上级的通报批评。但是,“小桥、流水、人家”,不是川南典型的风景吗?在垇里,一条小河就可以成为我们的乐园。钓鱼,撮鱼,摸鱼,最有趣的是安鱼。一般都是自己制造“阀杆”,用细细的竹连上线和钩,几十根沿河插好,穿上诱饵安上机关,等待鱼儿想不通“上吊(钩)”。然后,坐在田坎或坝子上“吹牛”(闲聊),隔几小时去 “视察”一番。假如电筒一照,听见激烈水响,就忙跳到河边上取鱼。我至今还忘不了,学校的一位老师,盘腿坐在砖做的乒乓台上,傍边放着一盅烧酒,一小碗油炸的河虾,边喝酒边哼着小调,一副优哉游哉的模样。其实,在那些枯燥的夜晚,教导主任还拉过一把烂二胡,唱着“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位好姑娘„„”。校长还敲着碗唱革命样板戏,把“要为奶奶分忧愁”唱成“要喂奶奶心忧愁”,逗得大家笑出了眼泪。我没有他们那样乐观,常常是缩在屋里,一边收听着收音机,一边读书写作。读书给我充电,不断输送活的力量,也让我目标越大越沉重。写作是一种自我表达,本来是精神的一次次周游,却时常想着精神突围。但是,我持坚了八年之久,也没有 突围出去。最终,还是我的妻子硬将我从“垇”里拔了出来。她却随我的人生波浪翻滚,吃尽了苦头,真是一言难尽。
最近,学生们纷纷发来短信:杨垇学校的公路修通了!为此,我专门驱车回一趟杨垇。小河还在,石板桥还在,但河里正有漂来的死猪淤积,发出钻心的臭味。不见了土房瓦房,学校已修建一新。而学校的环境就这样肮脏?这里出了多少优秀人才,该有人举手发言了。好吗?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朗读: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第四篇:林老师挑战高难度了搞笑幽默故事
有一天,鱼小鱼开着一辆宝马到一个加油站等一个朋友。朋友没有等到,一个加油站工作人员倒过来,说:“先生,你加油吗?“不用鱼小鱼不耐烦的说。过了半个小时后那个朋友还没来,鱼小鱼打了个电话,那个朋友说再等十来分钟。
于是,鱼小鱼往四周看了看。刚好有个电视在直播足球比赛,鱼小鱼把注意力都放那里。这时那个工作人员过来说:“先生你加油吗?“不加!鱼小鱼开始生气了,那个工作人员也不在说了。比赛到了激烈的时刻,鱼小鱼不停的说:“加油!加油!好球!那个工作人员这时又过来了,说:“先生,你加油吗?“加油!“加多少?那名工作人员欣喜地说,“加满吗?“好呀!过了半个小时后,那个朋友还没来,鱼小鱼实在等不耐烦了,准备回家。
“先生,你还没付钱呢?“什么付钱“加油的钱呀“不可能,我又没说要加油?“那你要不要看我的录音?还想赖账是不是?没办法鱼小鱼只好付了钱,走了。走之前,他说出他的名言。“偶滴神呀!偶咋这么倒霉呀!
第五篇:我们的林老师
我们的林老师
林老师是何许人也?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林老师乃俺们班班主任是也。从五年级开始教我们语文。课堂上的林老师总喜欢拿自己打比方。记得刚带我们上课那几天,林老师要口头练习我们缩句,于是便眉头紧皱,眼睛微闭,在教室里踱了好半天,终于大言不惭地说了一句话:“教502班的林老师是一位十分英俊的男老师!”只听“哇――”地一声,全班呕吐率达百分之百!
林老师还特别烦,布置作业时,林老师罗罗嗦嗦活像一个居委会的老大妈。布个作业,能用半个小时,只见吐沫星子乱飞,手不停地在那比划着,身子在那晃来晃去,在教室里来回走动着,左看看,右看看,以为我们全都是三岁小孩,啥都不懂,“今天这个作文呐,啊,格子不够帖纸写哦,一定要帖纸写哦!这个纸啊,要用练习纸写,千万不能――毛俊!你在跟谁讲话呐?现在在上课,上课不能讲话,懂不懂,快点,记作业!还有――”林老师一个箭步上去,把尹秋辰一把拽起来,“还有你,吵什么吵,啊坐下!”林老师说完后,清了清嗓子,说:“好,同学们,咱们继续布作业。这个纸啊,千万不能„„”天啊,林老师眉飞色舞地说着,根本在在意我们早已淹没在口水之中。
其实,林老师有时候也是蛮可爱的哦!比如星期一,上午林老师占了我们一节体育课,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了,所以不再说什么了。可是,下午最后一节语文课的时候,林老师走进了教室,两只手交叉握着放在肚子前,神气庄重地对我们说:“同学们,我决定――”林老师一脸的悲壮,像是要做出什么重大的决定,“我把上午的体育课还给你们!”我们都傻了,不可思议地望着林老师,楞了半晌,我们都疯狂地叫了起来。女生们更是喊起了“林老师万岁”的口号。在走廊上排队时,不知是谁喊了起来:“林老师,你有着成龙的鼻子刘德华的眼,林俊杰的耳朵周杰伦的嘴,好酷哦”林老师听到了,脸笑得像一朵花,像个小孩似的,挺可爱的。
这就是我们课堂上的林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