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审美复杂性初探(纲要)》定稿 Microsoft Word 文档

时间:2019-05-14 17:26: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书法审美复杂性初探(纲要)》定稿 Microsoft Word 文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书法审美复杂性初探(纲要)》定稿 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一篇:《书法审美复杂性初探(纲要)》定稿 Microsoft Word 文档

书 法 艺 术 审 美 复 杂 性 探 索(纲

要)

(初

稿)

北 京 大 学 法 学 院

现代科学与哲学研究中心

巩 献 田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或者汉字文化圈)艺术百花园中特有的、独立的、历史悠久、传统深厚、珍品丰富的一支艺术奇葩,被称为“无言的诗,无动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她从一个侧面集中凝聚、体现和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哲学思想和精神文化,同时,也是书写者才情、格调和生命本质丰富性的集中展示。努力学习、继承和正确弘扬这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热爱和积极参与书法活动,既是抵制西方殖民文化侵袭和西方中心主义思潮影响,提高民族文化自觉、自信和自强的需要,也是中华儿女启迪智慧、修身养性、提高自身素质和生活质量的需要,同时还是进行国际文化交流,让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走出国门、耸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的一项重要举措。

书法艺术欣赏活动,是欣赏者对于书法作品进行的一种感受、体验、鉴别、评价的审美心理活动,与书法创作活动极为密切,因为它也是一种再创造的心理活动。不提高欣赏水平,就无法提高创作水平。眼高手低不要紧,可以通过一定工夫而改变;如果眼低手低,则无可救药。所以,要想提高书法创作水平,书法欣赏是必经途径。正如古人所言:“初学不外临摹。临书得其笔意,摹书得其间架。临摹既久,则莫如多看、多悟、多商量、多变通。”(〈清〉周星莲:《临池管见》)这里把“多看”放在第一位不是没有道理的。学书者只有认识到不断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才能有效地提高创作水平。提高审美认识,增强审美观念,提升审美趣味,树立审美自我意识,逐步培养审美热情,唤起审美激情,从而增强审美主动性和自觉性,是提高书法创作的最有效路径。

在充分认识书法审美的重要意义之后,还要了解书法审美的复杂性。本次讲座的题目是:“书法艺术审美复杂性”,主要涉及下列问题:

一、书法与中国文化

二、书法是一门艺术

1、毛笔书写汉字为什么会成为一门艺术?

(一)汉字的特殊性

(二)书写工具及其书写行为的特性

(三)书法属于什么艺术?

2、怎样的书法才是美的?即书法标准问题。

(一)书法美在哪里?

(二)书法美有无标准?(当代书法标准)

三、书法审美复杂性

四、书法艺术的创新

五、书法艺术实践是一项有益身心的活动

首先从关于北大书法的两篇文章谈起:

1、网上文章:“北大,你为什么离书法这么远?”(2006-12-19 18:27作者:衡正安)

2、“北大缺少书法家”一文:“2011年老斯说话:北大为何缺少书法家?”(2010年11月13日《书法报》)

如何对待被人的议论和批评呢?古人云:“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今人讲:“集大成、得智慧”。我们应该采取全面、客观、正确和审慎的分析态度。在此先介绍与北大书法有关的情况:

一、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的历史传统是非常深厚的: 1、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提出并一直坚持“以美育代宗教”,强调美育是一种重要的世界观教育。称“宗教之为累”“皆激刺感情之作用为之地”,“鉴激刺感情之弊,而专尚陶养感情之术,则莫如舍宗教而易以纯粹之美育。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已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在他看来,以美育代宗教,使国人的感情勿受污染和刺激,使其受艺术熏陶而纯正,满足了人性发展的内在需求。1918年2、3月分别成立书法研究会和画法研究会(1922 年 8 月合并为“造型美术研究会”)并于同年首次举办书法、绘画展览;

2、北京大学研究美学和书法的学者众多,例如蔡元培、邓以蜇、朱光潜、宗白华、杨辛、金开诚等;

3、北京大学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全国著名的领军人物,即1999年被《中国书法》杂志组织的评选活动评为“20世纪中国十大杰出书法家“之一的沈尹默;

4、北京大学书家的书法著述可观——早年有邓以蛰(清代著名书法家邓石如五世孙)、蒋梦麟、沈尹默、宗白华,近些年来有杨辛、金开诚、王岳川等,都具有关于书法方面的专门著述。

二、北京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到目前为止的书法组织概况: 共有四个组织,即:

1、北京大学书画协会(1979年春由张学书副校长、赵宝煦、李志敏、张振国教授发起创立;历届会长为:李志敏、罗荣渠、陈玉龙、现任会长是张辛教授);

2、北京大学书画研究会(杨辛为前会长,原名为北京大学书画学会,现任会长是张振国教授);

3、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原所长金开诚、现任所长王岳川教授)。

4、北京大学学生书画学会;(会长因毕业而流动性大,现任会长是数学学院的张培栋同学)。

一、书法与中国文化

——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民族精神,特别是中国艺术的典型代表

1、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内容

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的核心是哲学,在西方艺术中一般是以建筑、雕塑和绘画为其代表,而我国的书法、书体及其风格的变迁,最能代表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最能反映中华民族哲学思想的特点。

(1)著名艺术家熊秉明说:“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我的意思是一个文化的核心是它的哲学,而中国哲学家的终极目的不是建造一个严密的哲学体系,而是在省悟贯通之后,返回生活。从抽象思维落实到具体生活的第一境乃是书法。书法写的仍是抽象思维所运用的符号,可又已是活泼生动的具体精灵了。”1

(2)毛泽东同志说:“不懂书法,等于不懂中国文化”。“笔墨砚,金不换。中国书法是我们的民族文化,哪个国家也不能相比,不懂书法,等于不懂中国文化。书法艺术不仅有着广泛的使(实)用价值,也有很高的欣赏价值,钻研进去其乐无穷。”2

2、学习研究中国书法就是学习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见王冬龄主编《中国“现代书法”论文选》,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年11月,第29页。2 李庶民文,转引自翟作军:“毛泽东在延安时的书法活动”,中国书画报,2005年4月14日第2版。

历史上,凡是书法大家,都是学问家,大多数又是哲学家。

邓以蛰(1892——1973)对书法颇有研究,并且具有开创性的地位。他在《书法之欣赏》中提出,中国的书法不仅是美术的一种,“而且为纯美术,为艺术之最高境”。因为中国文字完全摆脱了实用的束缚,成为“性灵”的自由表现。与宗白华一样,在邓以蛰的艺术批评中,“意境”是最高范畴。他着重从书法方面探讨艺术意境是如何表现的,认为这种意境美的构成有“形式”和“意”两个因素,形式与意境是不可分的:“书无形自不能成字,无意则不能成为书法。” 书法的意境美的形式成分主要是“笔画”、“结体”、“章法”三部分。他认为中国书体的发展演变,经历了古文、大篆、小篆、隶书、章草、行书、草书的过程,正是从形式美向意境美的发展,因此“行草书体又为书体进化之止境。”邓以蛰的美学思想尤其是其书画论对中国近代美学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成为与朱光潜、宗白华齐名的重要美学家。他继承并沿用了我国传统艺术理论中“意境”这个重要范畴来探讨书画作品的创作和欣赏,丰富了“意境”说的内容。邓以蛰学贯中西,其美学思想中融汇了西方美学思想的超功利原则,在我国现代美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来源于《百度百科》的信息,2012年8月4日下载)

宗白华教授认为“书法为中国特有之高级艺术”;——西方艺术史是以建筑史为骨干的,雕塑、绘画随之被动;中华民族建筑风格变化不大,应以书法风格为骨干才是。同时,我国的所谓“现代书法”与“现代建筑”的一致性,可以例证。沈尹默也认为“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

欧阳中石指出,中国书法是闪烁在中华文化之上的绚丽光环,同时也是世界文化的绚丽光环。中国书法艺术把蕴藏在个人身心的思想感情化作了一种有形有色、有声有歌、有节奏有韵律、有神采、有极大震撼力和浓重感情的结晶体。

结论: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国哲学思想、民族精神文化的形象化展示。

3、书法艺术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的地位

钱学森大胆提出,各门科学之间只是从人们研究问题的着眼点不同或看问题的角度之不同来加以区分。人们的创造性成果往往出现在不同学科的交叉点上,跨度越大,创新的程度也越大,要努力从整体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各学科的知识、智慧与体系外围的经验感受,团结协作、综合集成,去解决中国社会

主义建设中的各种复杂性问题。坚决反对单干、反对孤立、静止、片面地去研究和处理复杂性问题。

为此,他亲手绘制了一张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图(如下)。

钱学森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人类知识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人认识客观和主观世界的科学 性智 文艺活动 美 学 文艺理论 文艺创作 建筑哲学 建 人 学 军事哲学 军 地理哲学 地 人天观 认 识 论 量智 数系学统哲论 学 系 数 唯物史观 社 自然辩证法 自 哲 学 桥 梁 基础理论 技 术科学 应用技术 前 科 学 行 人 思 筑 科 学 为 科 学 事 科 学 理 科 学 体 科 学 维 科 学 统 学 科 科 学 学 会 科 学 然 科 学 实践经验知识库 和哲学思维 不成文的实践感受 1991年10月16日,他在授奖仪式上说:“我认为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工程技术,而且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完全可以建立起一个科学体系,而且运用这个科学体系去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问题。”他最后还语重心长地表示:“我在今后的余生中就想促进一下这件事情。”3

1982年第5期《艺术世界》刊载钱学森《我看文艺学》一文,他把文学艺术分为六大部门:

1、小说杂文;

2、诗词、歌赋;

3、建筑艺术;

4、书画造型艺术;

5、音乐;

6、戏剧、电影、舞蹈、歌剧、京剧、沪剧、评剧等综合性艺术。书法在这个体系之中属于技术科学和应用技术层次,上边是美学的基本理论的文艺理论和通向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的桥梁的部门哲学——美学。

钱学森关于这方面的著作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科学的艺术与艺术的科学》,等。

钱学森:《在授奖仪式上的讲话》1991年10月17日《人民日报》。

学科之间的跨度越大,创新程度就越大。世界上凡大科学,往往也是某一方面的艺术家。

二、书法是一门艺术

——汉字书写为什么会成为艺术?

谈到书法,首先要把书法作为一门艺术看待,把一般的写字与书法艺术分开。我们这里所讲的艺术,是指人对世界进行精神掌握的一种特殊方式,是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的各种创作活动,它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有机构成部分,主要是以形象思维来揭示生活的本质,把握现实生活,在实践与精神的统一中掌握现实生活的。在艺术门类中,书法与音乐最接近,与建筑、舞蹈、写意画相类似。所以有“无声之音”、“无形之相”之称。(张怀瓘)

书法之所以成为艺术:

第一,是由汉字构成形体的特殊性决定的。

张学新4主张汉字是拼意文字:《汉字拼意理论:心理学对汉字本质的新定性》。汉字一音一字的特点。有利于据每一个音义造一个字,给每个字一个完整的形体。这种单个、独立、完整的形体意识,既是现实中许多一个个人和物决定的,也是反映这些的一个个不同的语音决定的。世间的动物和人都是一个个地存在的有生命的形体,他们虽然样式不同,但是形体构成却有共同的规律或原理——体形完整、对称平衡和自组织(在运动中失去平衡,但是马上自我调整,求得动态平衡),即造字所谓“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无论是象形字或者非象形字,不管后来如何变体,都有了虽不象形却充分体现出各种生命形体共同具有的形体构成规律,成为有形象意味的“不象形的象形字”。5汉字结构的特性:具有偏旁合体性,笔画交构性,框架独立性,单字形态的完整性(整体性),而形体的完整性是其区别于其他文字的独特属性,也是构成书法艺术的根本因素。

第二,是由书写工具和书写行为决定的。

汉代蔡邕《九势》:“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

1969年生,男,河南平顶山人,心理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学系助理教授。发表在《科学通报》2012年第57卷第332——347页:“顶中区N200:一个中文视觉词汇识别特有的脑电反应”,《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8月即第4期。5 参见陈方既著、田耕之整理:《书理思辨》,河南美术出版社2012年1月,第352——353页。

清代刘熙载《书概》:“蔡中郎云:‘笔软则奇怪生焉。’余按此一‘软’字,有独而无对。盖能柔能刚则谓软,非有柔无刚之谓软也。”

沈尹默《论书丛稿》:“‘惟笔软则奇怪生焉’,我国书法能成为艺术,与使用毛笔有极大关系,毛笔能形成奇异之观,是由于它的软性。”

汉字的书写与其他文字不同。一切书写都是由点到线的运动,都会因熟练的书写产生流利的力的运动效果,但是,汉字的熟练书写因为与具有形象意味的形体结合,其点画形象有了活力,成了有运动感的、有筋骨血肉的“躯体”,从而一个个字便成了有生命的意味形象。拼音文字,一个个依次排列,方式单一,不可能有丰富多样的形体结构变化,就没有生命形象的基础,“一切艺术之为艺术,不就是尽可能创造有生命的形象吗?”6

第三、与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传统哲学、思维方式有密切的关系

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传统哲学和传统思维方式有关。

中华民族的传统思维方式,按照哲学家张岱年的说法,“主要表现为两种基本观点,一为总体观点,二为对立统一观点,„„‘天人合一‘的天人观,以为道德理想高于物质利益的价值观,辩证的思维方式,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的思想基础。”7还有学者总结说,整体动态平衡、直觉体悟、取象比类,比喻象征思维方法及对形而上的向往,则是中华民族思维的特征。8

三、审美复杂性

1、何为美?有各种学说:

(1)客观说——主张美是客观的,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典型性。以蔡仪为代表。

(2)主观说——主张美不在物,而是在于人的主观中的反映,美是一种观念。以吕莹、高尔泰为代表。

(3)主客观统一说——认为美是主观作用于客观而两者统一的产物。以朱光潜为代表。

陈方既著、田耕之整理:《书理思辨》,河南美术出版社2012年1月,第353页。7 张岱年著:《文化与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年7月,第7页。8 张岱年成中英等著:《中国思维偏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5月,第74—92页。

(4)客观性与社会性统一说——主张美是客观的,同时又离不开人类社会,具有社会性,客观性与社会性是美的二而为一、一而为二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认为客观社会性是美的基本特性之一。以李泽厚为代表。

(5)钱学森认为“美是主观实践与客观实际交互作用后的主客观的统一。就美感来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美感,因为有不同的实践吗!人的美感不同,对艺术的欣赏能力也就不同。”9

其实各种学说都有其存在的理由,都有其合理的成分。如果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基础之上,从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的视角去分析,将会得到更好地说明。

2、何谓复杂性

关于复杂性的定义不止有4、50种之多。复杂性研究是在还原论科学遇到困难不能解释非线性和整体涌现性现象的时候提出的一个新的科学概念。按照中国人民大学苗东升教授的说法,“复杂性是现代科学面对的最复杂的概念之一,复杂性要是轻易而举就能给出统一定义,便不成其为复杂性了。”10不过,钱学森在谈到开放复杂巨系统的时候,曾经说到复杂性的一个特征,即“子系统的种类繁多,有几

十、上百,甚至几百种。所以(系统)是复杂的。”11作为一个系统,如果是开放的,即与外界有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符合“组分异质性、结构多层次性、过程多阶段性和动态性、相互关系和作用的非线性,就是钱学森所讲的复杂性的具体内涵。”12

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占主导地位400多年来的还原论科学,主要是线性科学,即注重事物的“还原释放性”,而20世纪中叶兴起的复杂性科学或者系统论科学,是非线性科学,研究的主要是“整体涌现性”。

3、审美复杂性

有几种审美学说:距离说,移情说,内模仿说,直觉说,等。

钱学森:《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文艺学美学方法论的几个问题》,见顾吉环、李明、涂元季编:《钱学森文集卷四》,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年1月,第191页。10 北京大学现代科学与哲学研究中心编:《复杂性新探》,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第23页。11 钱学森著:《论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28页。12 苗东升著:《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研究》,科学出版社2012年19月,第157页。

由于审美系统是有审美主体的人、审美的对象和连接主体和客体的审美中介组成的,所以审美系统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1)审美主体的复杂性(人的复杂性——人本身就是一个开放复杂巨系统)

人区别于动物。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之所以不能回答为什么人与动物之间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就是因为费尔巴哈“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人的感觉具有复杂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内容,其“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

[自从人脱离猴子那一天起,一切都是社会的,体质、聪明、本能一概是社会的,不能以在母腹中为先天,出生后才算后天。要说先天,那么,猴子是先天,整个人的历史都是后天。拿体质说,现在的脑、手、五官,完全是在几十万年的劳动中改造过来了,带上社会性了,人的聪明与动物的聪明,人的本能与动物的本能,也完全两样了。人的五官百体聪明能力本于移(遗)传,人们往往把这叫作先天,以便与出生后的社会熏陶相区别,但人的一切移(遗)传都是社会的,是在几十万年中社会生产的结果,不指明这一点,就要堕人唯心论。——毛泽东同志1943年6月对刘少奇同志的一封信的批语。] 我国第一个明确提出关于美的复杂性的是蒋孔阳先生,主要反映在他发表于1986年第二期《文艺研究》上的“美在创造中”一文。13

蒋孔阳的“多层累的突创”说:(cumulative emergence——累积、渐增的、重复的等。)即用现代科学语言表述就是“审美系统的整体涌现性”。

蒋孔阳主张:美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呢?我们说,无不能生有。„„我们所说的创造,是在物质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然后从量变到质变,所产生出来的质的变化。美的创造遵循的正是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普遍规律。根据这一普遍规律,我们认为美的创造,是一种多层累的突创,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从美的形成来说,它是空间上的积累和时间上的绵延,相互交错,所造成的时空复合结构。二是从美的产生和出现来说,它 13 《中国当代美学论文选》第4集,第420——439页。

具有量变到质变的突然变化,我们还来不及分析和推理,它就突然呈现在我们面前。一下子抓住我们。正因为这样,所以美的内容是极其丰富而复杂的,它不仅具有多层次、多侧面的特点,而且囊括了人类文化的成果和人类心理的各种功能、各种因素。但它的表现,却是单纯的、完整的,有如一座晶莹的玲珑宝塔,虽然极尽曲折与雕琢的能事,但却一目了然,浑然一体。14

审美特性,一般认为有:1)直觉性 2)愉悦性 3)超越性

有的概括为:1)直觉突然性 2)感受完整性 3)思想感情的集中性 4)想象的生动性

第一,是以往全部历史文化传统的积累、沉淀和结晶形成的文化精神系统的复杂性所致:

马克思写道:“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15 “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是对象。”16

郭沫若说:“文艺的感动力也要看受者的感受性丰啬如何,受者的教养程度如何。”

人的感觉具有巨大而又庞杂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内容,它们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产物”。原始人的美感与我们的很不同:对于他们来说,鲜花不一定是美的。我们的美感也是发展变化的。17第二,现实社会生活系统的复杂性——

经济生活(例如对太阳的美感,小贩与诗人就有区别。)

文化生活(例如对月亮的美感,强盗与情侣不同。)

政治生活(例如杜甫的诗词:“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 14 蒋孔阳:美在创造中,载《中国当代美学论文选》第4集第428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二版,第10页。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一版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9月第一版,第155页、126页。17(《沫若文集》第1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一版,第79页。

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姜白石的诗:“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第三,审美主体心理系统复杂性

马克思:“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直接把人跟动物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个人心理:感觉、知觉、想象、意志、感情、理解、记忆、思维等是复杂的; 社会心理:政治、法律观点,道德、宗教、文学艺术、哲学等意识形态是复杂的;心理意识结构的多层次的复杂结构。

美感的心理要素:

1、审美感知(感觉与知觉):(1)审美感知的选择性;(2)审美感知的完整性;(3)审美感知的注重形式的表情性;

2、审美联想与想象:

3、审美情绪与心境:

4、审美理解:

此外,还有期待、意象、记忆、通感等等。

其中,通感(又称通觉、联觉)是指从感知、表象到意象形成过程中的感觉挪移、转化和渗透现象。我们在感受美的时候,实际上本身就是从整体出发的,是各个感觉器官的交互作用。例如艺术家的手法:“天阶夜色凉如水”,“风随柳转声皆绿”,是声色相错的位置。

(2)审美对象的复杂性(客观是大千世界,具有复杂性)(3)审美行为(关系)的复杂性 审美心理的复杂性,审美定势

三、书法艺术审美复杂性

1、书法是什么?

所谓书法,就是运用毛笔书写汉字进行艺术创造的一种自我表现形式。18

(1)书法史和书法系统

书法史:作为自觉的艺术的书法,严格讲是从魏晋开始的,特别是草书的出现开始的。汉字书体演变完成顺序:篆书(甲骨文、金文、)隶书、行书、草书、楷书。

风格上讲:汉朝——尚气;魏、晋朝——尚韵,南 北 朝——尚神;隋、唐朝——尚法,宋 朝——尚意,元 朝——尚态,明 朝——尚趣,清 朝——尚朴(亦说“势”)。可以董其昌所言“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来概括。但是,不要绝对化的理解,正如晋也有晋的法度,唐也有唐的韵味。

书法系统:

一幅书法作品,可以叫做一个书法系统,是由按照笔法形成的笔画,按照字法形成的结体,按照章法形成的布局,同时按照墨法呈现出的色泽变化,按照毛笔的提按快慢动作形成的一个富有立体感、节奏感、韵律感、力度感的具有“生命”形象的系统。

沈尹默:八法起于隶字之始,自崔、张、钟、王传授所用,该于万字,墨道之最不可不明也。隋僧智永发其旨趣,授于虞秘监世南,自兹传授遂广彰焉。李阳冰云,昔逸少攻书多载,十五年偏攻永字,以其备八法之势,能通一切字也。八法者,永字八画是矣。

一、点为侧(点)。

二、横为勒(横)。

三、竖为努(竖)。

四、挑为趯(ti)(钩)。

五、左上为策(挑)。

六、左下为掠(撇)。

七、右上为啄(zhuo)(短撇)。

八、右下为磔(zhe)(捺)。

“侧”不得平其笔,当侧笔就右之;“勒”不得卧其笔,中高两头下,以笔心压之;“努”不宜直其笔,直则无力,立笔左偃而下,最须有力,又云,须发势而卷笔,若折骨而争力;“趯”须蹲锋得势而出,出则暗收,又云,前画卷则敛心而出之;“策”须斫笔背发而仰收,则背斫仰策也,两头高,中以笔心举之;“掠”者拂掠须讯,其锋左出而欲利,又云,微曲而下,笔心至卷处;“啄”者如禽之啄物也,立笔下罨,须疾为胜,又云,卧笔疾罨右出;“磔”者不徐不疾,战行,欲卷,复驻而去之,又云,笔战行,翻笔转下而出笔磔之。

参看陈方既著田耕之整理:《书理思辨》,河南美术出版社2012年1月第一版,第23页。

欧阳中石指出,中国书法是闪烁在中华文化之上的绚丽光环,同时也是世界文化的绚丽光环。中国书法艺术把蕴藏在个人身心的思想感情化作了一种有形有色、有声有歌、有节奏有韵律、有神采、有极大震撼力和浓重感情的结晶体。但这有一个前提, 就是把“字”、“文”、“书”三位一体地进行考虑。只有这样, 才可能达到上述境界;如果单独地看, 就不全面。

2、书法属于什么艺术?

艺术,一般认为是通过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而比现实更有典型性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如文学、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建筑等。马克思写道:“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正比例的,因而也不是同物质基础的发展成正比例的”。他接着指出:就希腊艺术来说,虽然它跟社会发展的特殊形式结合在一起,但是在一定的方面它对我们仍然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并具有“永久的魅力”。19这种看法也就表明,不论出于什么原因,有些类型的艺术不是严格地由社会的物质基础决定的,它们具有永久的、超历史的价值(在这里,马克思提示了一种心理学上的解释),在别的地方(参看《剩余价值理论》第四章,第16节),马克思嘲笑那些“被莱辛讽刺的18世纪的法国幻想主义。既然我们在力学等方面大大超过古代,为什么我们不能也创造史诗呢?”

上述的观点可以使艺术“在意识形态上层建筑中具有一种特殊的地位”,而且,这些观点也跟恩格斯在19世纪90年代里写的几封信中关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比较广泛的论述相一致(见1890年8月5日和10月27日致康·施米特;1890年9月21日致约·布洛赫;1893年7月14日致弗·梅林;1894年1月25日致瓦·博尔吉乌斯)。马克思在这里所讲的道理,对于我们解释我国古代优秀的书法作品,比如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等,为什么千百年来一直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很有帮助。

关于书法艺术的本质,有的认为是象征性艺术,有的认为是抽象性艺术,有的认为是形式符号艺术,有的认为是写意表现性艺术,还有的认为是抽象性和 1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一版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第48、49页。

表现性相统一的艺术。还有的认为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的表情达意体道的意象性艺术。20

笔者同意书法属于意象艺术。有的认为,“意象”不同于现代心理学所说的表象一词,它属于中国古代美学范畴。意,是指审美观照和创作时的感受、情志、意趣;象,则是出现于想象中的外物形象;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还有的认为,书法意象是指书法主体和艺术实体之间的中间环节。

笔者赞同,书者书写时脑际呈现的要写的汉字的形体形象就是意象,这一意象是过去临摹他人字帖或者观察世间万物受到启示、感悟后形成的形象。

3、书法审美要点——

第一:书法为什么美?第二:书法美的本质是什么?

书法艺术活动的内容:书写汉字。书法艺术的功能:表情,达意,体道——情与道而已。书法艺术的思维本质:意象性(“达其情性,形其哀乐”,“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生命形象——人的本质力量的丰富性(神韵、气):微观:立体,力度,节奏——思维结构(左右上下是二维,提按是一维,笔的顺序<节奏即速度>即时间是一维)。

书法理论家陈方既认为,书法以境界高下论美丑,即“三境界”说:

1、重技法,技法运用及其审美效果,两个方面反映出来,一是“工夫”,二是“天然”;

2、重形象创造的意象阶段,意象境界;

3、艺术生命的气息阶段,气息境界。

王岳川教授认为,学书有三个境界,与禅宗的“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又是山”相对应。

第一个境界,写字是技术。如果技术没达到,就是一个拙劣的书法爱好者。这一层面要求,书法五体皆通,字要精到,结构要精准,章法要合法则,墨法要通透,淡、浓、枯、润等与作品浑然一体达到很高的水准。这其中很多是可 20 谢建军:《近三十年来书法美学意象研究述评》,见《中国书法》杂志2008年第5期。

以分解的技术,也是王羲之“池水尽墨”专精要求。但是仅仅达到这一步,只是达到了能品。

第二个境界,写字是写人格情感。所谓艺术就是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等人性深层情感。书法有愤怒的书法(比如岳飞的满江红)、喜气的书法(毛泽东的《七律二首,送瘟神》)、散淡的书法(启功的《三月雪连夜》)。书法精品往往能传达人的情感、胸襟、眼光、人格,超越了技术层面,达到了与人格胸襟统一的艺术境界。

第三个境界,写字是写文化精神。书法作品能传达时代的精神气质,成为时代的风尚。比如王羲之之所以成为时代的高峰在于两点,一是魏晋时期人的觉醒,表明了个性重于一切,人的精神重于一切,只有按照自己我心写我手,我手写我字,才可能形成自己的境界。二是魏晋时期人处于非常艰难境况,战争频仍、民不聊生,想想嵇康痛苦,阮籍悲惨的命运都可以看出,竹林七贤几乎没有几个有好的下场。王羲之处在大变动大自由的时代中,他由外向内、由动向静、由粗犷到精细,以其神骏的书法改变了汉代以来的时代审美风格。他是把整个生命和自己的精神完全投注在书法上,从而构成了他的书法的时代高峰。被日本人尊为“后王”的王铎承受了由明入清的巨大痛苦,其心中愤懑、悲怆、焦虑、做了贰臣的耻辱通过书法线条狂热的表现出来——章法摇曳、巨幅大作、涨墨满纸,不如此不能抒发他那种郁勃之气、愤懑之气、压抑之气。王铎的大草成为了那个剧痛时代的审美风标。

为什么启功的字在“文革”后成为时代的书法欣赏趣味风向标?为什么林散之的草书在“文革”黑压压的铺天盖地的大字报之后成为时代的新审美诉求?就是因为“文革”后思想解放,不再需要霸气杀气斗争气大字报,而需要启功书法的平淡和合、境界高远的一派儒者文者的君子气概;需要林散之书法的飘然出尘,不食人间烟火的美感。“文革”中很多字黑压压一片,令观者触目惊心。文革后,人们看到这种春风雅致的字,觉得神清气爽,精神自由的时代来临了。

可以说,文化精神是一个书法家最后成为书法大家的必然条件,而不是偶然条件。王羲之是右将军,颜真卿是大将军,苏东坡是“杭州市市长”,于右任是国民党高官,舒同是共产党高官,启功、欧阳中石是大学教授。从某种意 16

义上来说,历史只记载那些真正有学问、有人格精神者的书法作品。那些过分炫技的书法和人格低下的书法,将被历史逐渐遗忘!

南朝●王僧虔(seng qian):“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以绍于古人。”唐●张怀瓘(guan):“深识书者,唯观神采,不见字形”。

我国著名书法理论家陈方既说: 1)书法是人的形式:

近取诸于身,远取诸于物(为了借物以表示人自身——生命形体的多样性,构成规律的共同性)。一切艺术的基本形式,都是以人所体现的形体结构规律寻求形式的,书法只不过是一种既直观又抽象、表现得特别充分的一种形式罢了。如上下匀称,左右平衡等。

2)书法是人的生存发展力量的形式:

书法讲究运笔的动感和力势。永字八法集中到一点就是使笔画造型显示出运动的力量和气势来。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是臂、肘、腕、指协同,受书写意识推动产生的书写行为迹化为点画的运动之力,是非经长期刻苦磨练不能具有的行为力。所谓“笔力千钧”、“笔底有风雷”是也;屋漏痕,折股钗,万岁枯藤,千钧弩发„„;深蕴内敛、引而不发为内劲。

3)书法是生命的形式:

4)书法是书者精神气格的形式:

5)书法是“人的本质力量丰富性”展示的形式;

这与钱学森院士指出的文学艺术里边的“最高的台阶,是表达哲理的,是陈述世界观的”相一致。21

书法之美只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品形象的神采和形质,即形象生动、有个性;二是成功的书法作品所显示出来的书者的能力和修养,即书家的技巧、功力以及对于宇宙精神和生命意识的感悟、审美理想和精神境界。

4、书法审美复杂性

顾吉环、李明、涂元季编:《钱学森文集》第六卷,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年1月,第290页。

书法审美主要审查和欣赏什么? 一般来说,包括三个层次:

形式的欣赏:包括笔法(运笔)、结体、章法和用墨,而运笔是欣赏的重点。因为运笔是书法创造的核心,“对运笔的欣赏,就是对书家运笔的审美意识、对生命运动感悟并以其修养工力结合自己的情绪物态化的欣赏。”

内容的欣赏: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汉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内容;二是汉文字作为特定的有意味的形式本身所蕴藏的内容;三是形象所显示的书家的情性、气格、工力和修养。

还可以分为对书法作品的法度(法)和书意(意)的欣赏。

(1)书法作品评价复杂性(略):古代:(书仙)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柳公权,(书圣)颜真卿,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赵孟頫,董其昌,王铎;近代:沈尹默,毛泽东,于右任,林散之,启功„„。

(2)书法审美系统复杂性成因

第一、审美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第二、审美过程发生“涌现”现象

例如:启功1972年见到林散之的书法“东方欲晓”后,倒退三步鞠躬; 历史上,有书法家见名碑住三日离去。

具体来看:

第一、时代变迁,风格变化,书随时代而变; 第二、社会舆论、趋众心理; 第三、个人偏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理想等),心境区别; 第四、审美疲劳,厌旧喜奇; 第五、其他因素。

(3)书法美有无标准——怎样的书法才是美的?判断书法作品有无客观标准。

①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作品(可以看书法史的图片);②20世纪选出的书法家; ③全国评奖和展览的作品。

结论:书法艺术不同于一般科学,它主要是个情感问题,而情感问题又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是复杂又不是不可以认识的,不是无规律的。科学地研究情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意识。

可以阅读马克思恩格斯著作:

1、《德意志意识形态》;

2、《马克思恩格斯书简》中给布洛赫的信;给施密特66、67页、68页70、71页;

3、《19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怎样的书法才是美的?

“书法美既不是客观事物、自然万象美的反映,也不是主观精神美的表现。书法美,就是通过汉字书写创造出俨有生命活力和生动风格面目的形象,以及由这形象体现出来的书者对书写规律的理解和把握能力、所展示的高雅情性的美。是基于人的热爱生命的本能,将书法之象当作有血、有肉、有筋骨、有气格的生命形象来创造。书者“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感悟到生命形象构成的基本原理,以书法形象构成的可能,通过运笔结体,创造出有生命的形象。” ——见中国书法美术网,陈方既:《究竟该怎么认识书法美》

(一)传统标准说法:功夫与天然;形质与神采。

(二)现代标准说法:传统性,书写性,时代性,艺术个性。

这里主要强调下书写性。书法艺术表现有其本质特点,就是独特的书写性,“这一特性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沉淀,具有成熟的特点和深厚的东方文化精神。中国书法强调一气呵成,笔笔生发,在时间的流动中完成空间结构的塑造,在提按的动作节奏中表现自我精神的流露和自我的完成,精神能够在纸面上流转,所谓一片神行,这样的艺术是何等的完美的艺术!它是中国书法最富于魅力的特质所在。”„„书写性的特点表现在五个方面:手性、笔性、墨性、纸性、心性,其中心性统帅全局。22

关于书法审美,在此予以小结:

见王冬龄主编《中国“现代书法”论文选》,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年11月,第325页。

汉字的造型特征是客观事物的抽象的反映,换句话说,汉字的造型特征抽象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结构特征。书法艺术的本质是通过汉文的有法度的书写来创造笔墨点画结构形象来抽象地反映主体的审美意识。——王林宝:《书法艺术形象思维初探》

“单个字抽出来不好看,若看全篇,则美不胜收。”张怀瓘说:“深识书者,唯观神采,不见字形„„欲知其妙,初观莫测,久视弥珍;虽书已缄藏,而心追目极,情眷眷者,是为妙矣,然须考其发意所由,从心者为上,从眼者为下。”(张怀瓘《文字论》)

正如当代书家杨谔主张的“只看好的”书法作品。他说:不作“如新妇子妆梳,百般点缀”式的雕琢是优秀书法作品的共同特征。宋朝书家刘正夫讲:“字美观则不古:初见之,则使人甚爱;次见之,则得其不到古人处;三见之,则偏旁点画不合古者历历在眼矣。字不美观者必古:初见之,则不甚爱;再见之,则得其到古人处;三件之,则偏旁点画亦历历在眼矣。”所谓古,“除去常情曰古。”(《述书赋》)“字可古,不可旧。尘则旧,尘净则古,古则新。”(《字学臆参》)何谓常情?通常的心理、情理叫常情。何谓旧?过时的,为尘遮蔽失去光泽即为旧。除去常情,即为脱俗、超逸;擦拭干净尘埃,光芒闪耀即为新。如是,古即为脱俗、超越与新,而新即美,即神采奕奕。学习鉴赏,犹如突围。要学好书法,鉴赏非常重要,眼高手低可以通过练习来提高,眼低手低,则一无救药。23

徐渭也说:“高书不入俗眼,入俗眼者必非高书,然此言亦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也。”(《题自书一枝堂帖》)

当然,对于上述言论要辩证地看。鉴赏者与被鉴赏作品二者构成一对复杂的矛盾,两方面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鉴赏者鉴赏水平的提高与被鉴赏作品的选择和评价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今天是“俗眼”,通过努力明天就可能变成“高眼”了。

参见杨谔著:《书法要诀》,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第一版第143—145页。

四、书法艺术的创新(略)

1、关于文化传统的两个观点

(1)关于所谓“五四运动”导致传统断裂问题再审视(2)关于所谓“文革”与传统关系问题再审视

目前出名的书法家成因举例:林散之——启 功——欧阳中石—— 沈 鹏—王学仲等;

2、书法艺术与社会、时代精神

3、关于“流行书风”问题

“不似则失其所以为书法”。齐白石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所以又不能全似古人,“全似则失其所以为我。”书法不能无模仿,但是只有模仿也不能算是艺术。

王岳川文章:《手岛右卿〈崩坏〉开启了书法的现代化之后》

第一个,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不继承无以创新,不创新就谈不上继承。

书家沈鹏提出书法学习的十六字方针:“弘扬原创,尊重个性,书内书外,艺道并进。”并说:“提原创,是要让我们的艺术创作,能够更直接从古人的源泉里获得创作灵感。我们说的原创,包含着对传统的尊重。„„所以说,提原创不是不要传统,不是凭空创造,而是要真正懂得如何尊重历史、尊重传统,是从传统里去吸取最精粹的、对我们有益的东西。”24

第二个,张扬个性与体现共性关系,保护民族性与体现世界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其共性是矛盾存在于一切过程中,并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矛盾即是运动,即 24 沈鹏著:《书学漫谈》,河北教育出版社2010年9月,第62页。

是事物,即是过程,也即是思想。否认事物的矛盾就是否认了一切。这是共通的道理,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以它是共性,是绝对性,然而这种共性,即包含于一切个性之中,无个性即无共性。假如除去一切个性,还有什么共性呢?因为矛盾的各各特殊,所以造成了个性。一切个性都是有条件地暂时地存在的,所以是相对的。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毛泽东《矛盾论》

书法艺术要体现一切艺术所具有的共性,但是只有通过书法自己的个性来体现这一共性,如果把它混同于一般的工艺美术或者绘画,那就失去了书法的个性。

五、书法艺术实践是一项有益身心的活动

中国古代文人为何多长寿 ?

据专家根据史料推算,中国古人的平均寿命大概在30岁左右,就是到了建国前也不过35岁而已。这与古代自然条件的恶劣,医疗条件的欠缺,艰苦的劳作,瘟疫流行,战乱频仍不无关系。但即便如此,中国古代的文人似乎算是一个特例。他们中活到八九十岁甚至于逾百岁的寿星不乏其人。

据已有资料显示的古代文人的平均寿命:先秦两汉时期,生卒记载明确的文人有20人,平均寿命为58.4岁。这其中孔子活了73岁,荀子74岁,庄子83岁,孟子84岁,墨子92岁,汉朝的伏生活了92岁;

隋唐五代79人,平均寿命为65.6岁,“药王”孙思邈活了141岁,以“欧体”传世的书法家欧阳询85岁,“柳体”的创造者、大书法家柳公权88岁;

宋代82人,平均为65.6岁,“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诗人陆游享年85岁;金元29人,平均寿命为67岁,画家书法家黄公望卒年85岁;

明代77人,平均为64岁,善音律的冷谦享年150岁,“吴中四才子”之一的文征明活到90岁;

清代126人,平均为63.4岁,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美誉的黄宗羲享年85岁,桐城学派代表人物“桐城三祖”姚鼐84岁、刘大櫆83岁、方苞81岁。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古代文人的平均寿命,大概是古人平均寿命的一倍左右。

中国古代的这些文人为什么较常人的寿命要长些? 他们身上存在着三点共性的原因:

一、善修养、重情操。修身可以养性,读书可以怡情,当然也可以消愁解闷了。中国古代文人以圣人为楷模,心态较常人也有优越感,多数时候能保持一份心灵上的恬静与淡定,可以说精神上是充实的。行为上又多奉行中庸之道,处事平和,不温不火,这些都是极助于养生的。

二、有坚忍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性格,从而也赋予了古代文人顽强的生命力。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学而优则仕的指导思想给古代的文人锁定了人生目标,从而也培育了他们顽强韧性的特性,也不断磨练着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古人年近花甲仍孜孜读书以求功名的大有人在。这种精神和毅力让他们遇事不公之时能隐忍,于不开心处能释怀。

三、勤奋多思。勤于用脑有益于健康,文人自是用脑很多,脑细胞充满活力,衰老的自然慢些,也只有身心都健康人才能长寿。————见网络文章:《中国古代文人为何多长寿 ?》环球网,2013年6月3日检索 http://history.huanqiu.com/miwen/2010-02/716206.html 这里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文人的性格和处事态度是他们长寿的一个重要因素。宋代诗人陆游说过:“一笑玩笔砚,病体为之轻。”这是说练习书法,笔下生力,墨里增神,有利于防治疾病,强体健身。

在我国,历来就有“书画人长寿”的说法,史料记载中有许多书法家都是长寿者。如五代的杨凝式和近代的吴昌硕都达到了80岁以上的高龄;唐代的欧阳询活了85岁,柳公权活到88岁;明代的文征明则享90高寿。有人对明清两代书画家、高僧和帝王的寿命进行比较的结果是:书画家的平均寿命为79.7岁,高僧为66岁,帝王不足40岁。何乔潘在《心术篇》说:“书者,抒也,散也。抒胸中气,散心中郁也。故书家每得以无疾而寿。”《临池管见》的作者认为:“作书能养气,亦能助气。静坐作楷书数十字或数百字,便觉矜躁俱平;若行草,任意挥洒,至痛快淋漓之候,又觉灵心焕发。”古人说过:“寿从笔端来”,它道出的正是书法与长寿间的辩证关系。

所以宋代陈直在《寿亲养老新书》中把“学法贴字”作为养生十乐之一。书法有健身作用,早已为书画界人士所认同。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舒同,享高寿93岁,他在76岁时与外国朋友交谈时说,他至老仍坚持每天写字,经常写字可使气血畅通,精力旺盛,疾病也少。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委员长75岁时,右臂曾患严重的酸痛麻木症,打针服药无效。于是,他坚持每天写毛笔字,并有意悬肘运腕,不久,病得痊愈。朱德同志年届高龄时,工作仍很忙,既要阅批各种文件,又要参加各种会议,还要看书学习和阅读报章杂志,同时还经常外出参观访问,所以他的时间是很紧的。即使如此,朱德从未放弃书法爱好。对于书法,朱德同志的本意是:一是艺术爱好,二是休息脑子,三是活动筋骨腕手。因此,他练字的时间,多在午饭和晚饭前后,或者是在阅读书籍文件后休息之时。他每次练字的时间大概在20分钟以内。

书画是一种有益的健身运动。书画创作不仅活动了四肢、全身,而且活动了头脑,是动与静的完美结合。运笔之势,相当于太极拳、气功,外炼形、内炼气,对全身组织、器官进行了一次“按摩”,使呼吸匀称、心境平静、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活跃、抗病能力提高。运用毛笔写字,对肩周炎、腰酸背痛、神经衰弱、精神萎靡、手臂发麻、腰痛背酸,甚至动脉硬化等慢性病也有较好治疗效果。上海有位书法家说得好:“练字乃养生之妙方,能收摄身心,运动气血。”据临床报道,国内某疗养院曾试用写字、打太极拳、钓鱼这三种方法来治疗神经衰弱症患者,治疗结果亦表明以书画疗法的效果最佳。

书画有怡情之乐。《瓯北诗话》指出:“学书用于养心愈疾,君子乐之。”练习书法,习绘画,既有静中乐,又有动中乐。动笔之前,端身正容,气沉丹田,凝神静虑,恬愉之情,油然而生,这是静中之乐。动笔之际,运笔之时,任意挥洒,痛快淋漓,渲染泼墨,刻意精雕,兴味盎然,这是动中之乐。

要把书法与健身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必须注意写字时的姿势,手法与意念的紧密结合。做到“凝神静虑,端己正容,秉笔思生,临池志逸。”具体方法是:写字时头要正,臂展开,腰挺直,肩放松;呼吸深而自然,精力集中,心正气

和,排除任何杂念,这也是练气功时坐姿的要领。再者,执笔运墨时要指实,掌虚,腕平,肘悬起,从而达到如练气功时的状态。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藉此调动运行全身的气和力。通过运笔,以意领气,以气带力,“以通身之气之功之力而用之”,借助笔端,有机地输送到字的点、横、竖、撇、捺和字里行间的布局之中,使笔法犹活于“筋脉相通”,显示出气和力的象形。这样,就会很自然地通融全身的气血,使体内各部分机能得到调整,使大脑神经细胞和手臂甚至腰背部的肌肉得到活动和锻炼,有力地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从而起到祛病健身的作用。潜心于书画,从“学法贴字”中既可获取“营养价值”极高的精神食粮,陶冶情操,得到高尚静雅和美的享受,又可怡情养性、健身益寿。其乐融融,其益彰彰。(以上是根据网络下载保健品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附录:《书法审美复杂性初探(纲要)》主要参考书目

1、启功:《书法通解(总论)——破除迷信十三讲》,文物出版社2010年7月;

《启功论书法》,文物出版社2001年月;

2、欧阳中石:《书法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智慧夺取时间——欧阳中石先生谈书法》,山东美术出版社2001年6月;

3、陈方既:《书理思辨》,河南美术出版社2012年1月;《中国书法美学思想史》,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1月;

4、沈鹏:《书学漫谈》,河北教育出版社2010年9月;

5、熊秉明:《中国书法理论体系》,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

6、钟明善:《书法鉴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8月;《书学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1月;

7、周俊杰:《书法美学论稿》,大象出版社2011年5月;

8、王岳川:《书法文化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书法艺术美学》,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年版;

9、陈振濂:《书法美学》,山东美术出版社2006年3月;

10、李

一、乙庄主编:《当代书法标准》,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

11、王冬龄主编:《中国“现代书法”论文选》,中国美术出版社2004年11月。

12、中国书法家协会主编:《当代中国书法论文选·理论卷》,荣宝斋出版社2010年6月;

第二篇:书法课程纲要(范文)

书法课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书法 课程类型:选修

教材来源:河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读本(2004年8月版本(2013年重印)适用年级:七年级 授课课时:10课时

活动课:根据学校安排适当安排

一、开发背景

为了培养学生学习书法艺术的兴趣,提高其审美能力、人文素质以及汉字知识素养与水平,满足社会需求,发展学生特长,于2012年9月正式确立“书法”为本校特色项目,同时开发为学校校本课程。通过书法教学了解汉字的发展史,促进学生规范美观地书写汉字,学有特长。形成以书法为特色的办学底蕴。

二、课程纲要的设计思路

1、课程目标在“总目标”之下,按初一年级、初二年级至初三年级低中高三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书法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生存能力、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三、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1、情感:

在书法学习的过程中,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丰厚,培养学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通过书法熏陶,提高审美情趣和人文修养。

2、能力:

正确使用硬笔和毛笔,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表现出一定的美感,并有相应的速度。掌握学习书法的基本方法,并能做到学以致用,较好地反映在其他学科的书写上,又能服务于社会。

3、认知:

了解历代经典型书家和书艺成就,历史地位,初知书法发展历史轨迹,激发学生继承和创新的欲望。

(二)阶段目标

课程目标: 初一年级:

1、培养写字兴趣和良好写字习惯。

2、学习和初步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做到“三个一”。

3、逐步认识28种笔画并初步了解书写方法

4、学会按照回宫格的范字写字。

5、练习用钢笔或毛笔写字,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6、学习使用和保管写字用具。初二年级:

1、培养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喜欢学习汉字,2、继续练习写铅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3、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钢笔毛笔执笔要领。

4、在认识常用汉字偏旁部首的基础上,逐步掌握其写法。初步了解汉字结构。

5、学会使用和保护写字用具。初步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6、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7、学会用毛笔临摹常用的楷书字帖。初三年级:

1、继续培养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2、继续了解汉字各种结构及其写法。

3、能比较熟练地用毛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

4、练习用钢笔写行书,学会钢笔的执笔和运笔方法。

5、初步了解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的基本知识。学习正确用毛笔写字的姿势、执笔和运笔方法。

6、掌握用毛笔描红,使用米字格或回宫格写字的方法。

7、学习毛笔临摹名家书法名帖的方法,初步掌握毛笔书写顿笔、提笔、中锋行笔三种运笔方法。

8、习用毛笔书写各种笔画及常用偏旁的方法,了解各种笔画和常用偏旁在字中的搭配关系。

9、较形似的临写书法名帖名碑,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书法教学内容列入学校的课程计划,七年级全期安排18节课时,每双周有一节书法课时间。每学期进行一次考核,不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各界组织的各级各类比赛,定期组织学生参加书法大赛,通过作业、书法课和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等级评价。

三、阶段内容目标: 学段 内容 目标

第一学段(七年级)

①写字常规:写字的初步认识:写字工具的认识;硬笔字基本笔画、复合笔画,结构形态,部分偏旁。

①了解写字常规和初步知识,正确认识、使用写字工具,逐渐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形成正确的“双姿”。

②书家故事:钟繇、张芝、二王父子、智永、虞世南、欧阳询、怀素等。

②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书写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正确、端正、整洁地书写,初步知道结构类型。

③欣赏:灵飞经、汲黯传、黄庭坚、荐季直表、智永真书千字文及学生优秀习作。③在欣赏和练习过程中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和变化美,激发学习书法的兴趣,感受书家的书艺魅力,树立写好字的信心和决心。④综合实践:班级铅笔书法比赛。第二学段(八年级)

①硬笔字:部分楷书偏旁部首,结构类型。②毛笔字:楷书的基本笔画及其变化,偏旁部首。

①继续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和正确的“双姿”,知道文房四宝,学习用笔、临摹、读帖方法。③常识:文房四宝的选择、使用方法,“双姿”要求,:“永”字八法,用笔、临摹、读帖方法等。

②正确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正确、整洁,行款符合要求。④欣赏:名家书法(颜筋柳骨、初唐四家、智永、徐浩)以及学生优秀习作。③掌握毛笔楷书的基本笔画与常见偏旁部首的写法,临摹得端正,纸面干净。⑤故事:有关颜真卿、柳公权、张旭、黄庭坚、欧阳修。

④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仔细的习惯、负责的态度,在欣赏与书写中,使学生能以古代书家刻苦学习的精神来激励自己,拓宽眼界,提高审美能力,享受书法带来的乐趣。⑥综合实践:班级硬笔、毛笔展览。第三学段(九年级)

①硬笔字:部分楷书偏旁部首,硬笔行书的基本特点及基本笔画的写法。①继续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和正确的“双姿”,初步知道一些浅显和篆刻史常识,能分辨作品款式。

②毛笔字:结构类型与结构原则,小楷的初步认识与学习。

②硬笔楷书书写做到字迹工整,行款 整齐,并有一定速度,初步掌握硬笔行书基本笔画的写法,并能自然地运用于其他学科的作业书写。

③常识:篆刻史话,西冷印社,铃印与题款,作品款式等。

③知道毛笔字楷书的结构类型与结构 规律,并能在书写中自觉合理运用,有完整的作品意识。

④欣赏:名字书法(颜、欧、赵、柳、名家小楷),以及学生优秀习作。

④进一步在欣赏中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⑤书家故事:赵孟頫、米芾、孙过庭、董其昌、王铎、郑板桥、刘墉、邓石如。⑥综合实践:书定、赠送春联,参观展览。

四、课程实施建议

实施和建议

(一)具体课程内容转化为可实施的线性系统。

1、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可以分为毛笔和硬笔两个系列。应该包括基本技能的练习与巩固,制订科学合理的练习量,摹、临交替,循序渐进,螺旋式提高。

2、书法欣赏——历代书家和书家的作品、书论以及历代书法名作局部单字欣赏,其中,单字欣赏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为学生提高鉴赏实验,更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字的正确写法。

3、书法故事——历代优秀生动、意义深远,适宜学生阅读并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书法小故事。

4、实践活动——组织班级书法展览、比赛,组织学生书写春联,参观书法展览,参观书法综合胜地、观摩或参加香肠的笔会活动,网上书法论坛书艺交流,书法特长生个人作品展览或联展等。

5、书法常识——介绍文房四宝及其使用和保养,读贴与临贴方法,作品形式,书体浅识、书画装裱知识和史法简史等等。

(二)教学建议

1、树立开放课程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对教材的内容可以有选择的进行合理的拓展和延伸,及时合理的调整教学目标,灵活有效地推进教学过程,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的实效性。

2、树立平等的学生观。在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展学习活动,创造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书法家艺术,提高学习书法的积极性。

3、注重培养学生书法艺术的鉴赏能力,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

4、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如历代书家的书法艺术作品、图片、录像、网络、软件、文化馆、艺术馆以及游览胜地中的碑文篆刻等等,使校内外资源相结合。

(三)评价建议

1、评价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重视在学习过程中评价,从学生学习兴趣、参与热情、书写姿势、现场书写、完成作业等方面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尊重和体现学生个体发展。以促进实现自身价值为最终目标。我们把对学生的评价原则定为:鼓励、鼓励、再鼓励!

2、评价过程动态化,给予多次评价机会。

3、评价方式多样化。如评语类、园地类、资料搜集类等等。

4、评价主体互动化,家长、同伴、社会教师共同参与。重视来自学生家长的反馈,从学生、家长的角度进一步监控教师的教学行为及效果,不断调整研究内容,完善书法的课程建设。

五、课程评价建议

1、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

2、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

3、定量评价采用等级制记分方法,评价方式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相结合的模式,但要避免繁琐化倾向。定量评价尽量不采用书面考试的形式。

4、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随时收集能够反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

5、在评价时既要有反映学生与同学之间横向比较的成绩,也要有照顾个性差异反映自我发展的纵向成绩。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

第三篇:《书法》校本课程纲要.

《书法》课程纲要

一、基本项目 1.课程名称:书法 2.开发教师: 3.教学材料:自编

4.课程归类:文雅气质、探究精神 5.授课时间:一学期,共计8课时 6.授课对象:高一学生、高二学生(25人

二、具体内容 [课程背景]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优良传统艺术。把书法作为我校校本课程,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理解,培养学生特长,提高学生艺术修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实施书法教学,有利于整合我校的资源,体现我校的办学特色,促进我校的发展。

[课程目标]

1、让学生认识书法这门民族的传统艺术,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使我们的优良传统文化艺术得以继承和发扬。

2、培养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和爱好,进而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情感和热爱。

3、培养学生具有书法的欣赏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5、培养学生的书法创作能力,为学生走进书法艺术殿堂奠定基础。[课程内容与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1、工具材料介绍。笔、墨、纸、砚的性质特点。

2、养成正确的握笔姿势和良好的坐姿。

3、掌握正确的执笔、用笔和用墨方法。第二课时:

1、继续养成正确的握笔姿势和良好的坐姿。

2、练习楷书笔法。第三课时:

1、继续养成正确的握笔姿势和良好的坐姿。

2、练习隶书笔法。第四课时: 练习行书笔法。

第五课时: 讲述书法章法和如何欣赏书法。第六课时: 临摹和创作。第七课时: 临摹和创作。第八课时: 临摹和创作。[课程形式] 1.授课方式:采取教师讲授和示范、学生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教学工具和手段:生宣纸、墨汁、毛笔、砚台、互联网、多媒体课件、录像资料。

[课程评价](1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采用交书法作品的形式,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等级,并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

(3学生成果可通过参赛、书法展等形式得以展示,还可以让学生将最满意的作品留校珍藏。

第四篇:中小学生书法指导纲要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

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为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特制定本纲要。

一、基本理念

中小学书法教育以语文课程中识字和写字教学为基本内容,以提高汉字书写能力为基本目标,以书写实践为基本途径,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

1.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写好汉字。识字写字,是学生系统接受文化教育的开端,是终身学习的基础。中小学书法教育要让每一个学生达到规范书写汉字的基本要求。

2.硬笔与毛笔兼修,实用与审美相辅。中小学书法教育包括硬笔书写和毛笔书写教学。书法教育既要重视培养学生汉字书写的实用能力,还要渗透美感教育,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3.遵循书写规范,关注个性体验。中小学书法教育要让学生掌握汉字书写的基本规范和基本要求,还要关注学生在书法练习和书法欣赏中的体验、感悟和个性化表现。

4.加强技能训练,提高文化素养。中小学书法教育要注重基本书写技能的培养,不断提高书写水平。同时在教学活动中适当进行书法文化教育,使学生对汉字和书法的丰富内涵及文化价值有所了解,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二、目标与内容

(一)书法教育总体目标与内容。

1.学习和掌握硬笔、毛笔书写汉字的基本技法,提高书写能力,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感受汉字和书法的魅力,陶冶性情,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

3.激发热爱汉字、学习书法的热情,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感。

(二)硬笔学习的目标与内容。

1.掌握执笔要领,书写姿势正确,不急不躁,专心致志。学习正确的运笔方法,逐步体会起笔、行笔、收笔的运笔感觉,逐步感受硬笔书写中的力度、速度变化,逐步体会铅笔、钢笔书写的特点。养成“提笔就是练字时”的习惯。懂得爱惜文具。2.小学低年级学习用铅笔写正楷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常用的偏旁部首和基本的笔顺规则;会借助习字格把握字的笔画和间架结构,书写力求规范、端正、整洁,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小学中年级开始学习使用钢笔,能用钢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平正、匀称,力求美观,逐步提高书写速度。小学高年级,运用横线格进行成篇书写练习时,力求行款整齐、美观,有一定速度;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尝试用硬笔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初中阶段,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高中阶段,可以学习用硬笔书写行书,力求美观。

(三)毛笔学习的目标与内容。小学3-4年级

1.掌握毛笔的执笔要领和正确的书写姿势,了解笔、墨、纸、砚等常用书写用具的常识,学会正确使用与护理。注意保持书写环境的整洁。

2.学习用毛笔临摹楷书字帖,掌握临摹的基本方法。学会楷书基本笔画的写法,初步掌握起笔、行笔、收笔的基本方法。注意利用习字格把握字的笔画和间架结构。

3.开始接触楷书经典碑帖,获得初步的感性认识。尝试集字练习。小学5-6年级

1.继续用毛笔写楷书。比较熟练地掌握毛笔运笔方法,能体会提按、力度、节奏等变化。借助习字格,较好地把握笔画之间、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逐步做到笔画规范,结构匀称,端正美观。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2.尝试临摹楷书经典碑帖,体会其书写特点,逐步提高临摹能力。在临摹或其他书写活动中,养成先动脑再动手的习惯。

3.学习欣赏书法作品。了解条幅、斗方、楹联等常见的书法作品幅式。留意书法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欣赏经典碑帖,初识篆、隶、草、楷、行五种字体,了解字体的大致演变过程,初步感受不同字体的美。

4.有初步的书法应用意识,喜欢在学习和生活中运用自己的书写技能。初中阶段

1.继续用毛笔临摹楷书经典碑帖,力求准确。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尝试学习隶书、行书等其他字体,了解篆刻常识。

2.了解一些最具代表性的书家和作品。学习从笔画、结构、章法以及内涵等方面欣赏书法作品,初步感受书法之美,尝试与他人交流欣赏的心得体会。

3.愿意在班级、学校、社区活动及家庭生活中积极运用自己的书写技能。高中阶段

1.巩固提高义务教育阶段书法学习成果,继续用毛笔临摹经典碑帖。

2.结合语文、历史、美术、艺术等相关学科的学习,认识中国书法的丰富内涵和文化价值,提升文化修养。

3.可以通过书法选修课深入学习,发展特长;可尝试书法作品的创作。

三、实施建议与要求

(一)教学建议与要求。

1.合理安排书法教育的教学时间。义务教育阶段书法教育以语文课为主,也可在其他学科课程、地方和校本课程中进行。其中,小学3-6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普通高中可开设书法选修课。

2.注重培养学生的书法基本功。临摹是书法学习的基本方式,临摹过程包括读帖、摹帖、临写、比对、调整等阶段。在临写的初始阶段,要充分发挥习字格在读帖和临写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观察范字的笔画、部件位置和比例关系。在临摹的过程中,养成读帖的习惯,形成“意在笔先”的意识。学生用毛笔临摹楷书经典碑帖,力求准确。部分书写水平较高的学生可尝试较准确的背临。

3.重视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态度。在书法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学习的初始阶段,教师要对学生的书写态度、书写姿势、书写用具的使用和保持书写环境整洁进行指导,严格要求。

4.遵循书法学习循序渐进的规律。小学生初学书写首先学用铅笔,随着年龄增长,逐步学习使用钢笔和毛笔。书法教学要以书写笔画为起点,一般应从结构简单的字到结构复杂的字,从单字练习到篇章练习,从观察例字、描红、仿影、临帖到独立书写。教师要科学、合理、系统地安排教学进程,使学生逐步掌握基本技法,不断提高书写能力。硬笔书写教学要贯穿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全过程。

5.强化书写实践。要通过课堂练习、书写作业和各学科书面作业等多种方式保证学生的书写实践活动。各学科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书写实践的指导,对日常作业要有明确的书写要求。努力把练字与应用有机结合起来,避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

6.明确书法教学中文字的使用要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有关规定,硬笔教学应使用规范汉字,毛笔临帖要以经典碑帖为范本。

7.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各科教师都要在板书、作业批改和日常书写中发挥表率作用,成为学生认真书写的榜样。8.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书法教学可采用书写实践、作业展示、欣赏评价、讨论交流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鼓励学校、教师、学生通过互联网获取丰富的书法教育资源,加强交流,构建开放的网络书法教学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生动活泼的书法教学。

9.重视课内外结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书法、用书法,积极开展书法教育实践活动。通过社团活动、兴趣小组、专题讲座、比赛展览、艺术节、文化节等多种形式,创设书法学习环境和氛围。充分利用少年宫、美术馆、博物馆、名胜古迹等资源,拓展书法学习空间。有条件的地区、学校还可开展校际、地区以及国际书法教育交流活动。鼓励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应用书法学习成果,发展实践能力。

(二)评价建议。

1.评价目的。中小学书法教育评价要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旨在激励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水平和审美情趣。

2.评价重点。小学低、中年级的书写评价,要重视对基本笔画、结构的正确把握;关注认真的书写态度和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小学高年级还要关注书写的美观与流利。中学要关注书写练习的坚持和书写水平的持续提高。

3.评价方式与方法。中小学书法教育评价应结合教学需要,灵活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可以采用圈点法、批注法、示范法以及作业分析法,也可以采用展示激励、反思总结以及建立成长记录袋等方法。评价过程中要综合采用自评、他评、互评等方式。提倡在各学科考试中设置卷面分。

中小学书法教育不举行专门的考试,不开展书法等级考试。

(三)教学用书编写建议。

1.中小学书法教学用书包括学生用《书法练习指导》和教师用《书法教学指导》。教学用书的编写应该依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高中语文、美术、艺术等相关课程标准和本纲要的有关要求,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落实教学目标;要体现书法教育的基础性、实践性、阶段性和规范性。

2.义务教育阶段《书法练习指导》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书写练习为主体,编入精要的书写技法指导的内容,适当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的内容。容量适当,难易适度,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小学低年级《书法练习指导》的编写,要参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附录4“基本字表”,参考同学期语文教科书的识字、写字内容,以硬笔书写的范例和书写练习为主体,适当编入精要的书写姿势和书写习惯的指导内容。小学中、高年级《书法练习指导》的编写,以硬笔楷书、行楷和毛笔楷书为主体,重视书写练习,适当编入精要的书写姿势、书写习惯、书写技法的指导内容,适当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的内容。

初中《书法练习指导》的编写,以硬笔行楷字书写练习和毛笔楷书经典碑帖临摹为主体,适当编入精要的书写技法指导内容,适当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的内容。

高中阶段可以按照相关课程标准要求编写书法选修教材。

3.教师用《书法教学指导》可分学段编写,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书法文化和书法欣赏等方面为书法教师提供典范资料和方法指导。

附录

附录1 汉字笔画名称

附录2 汉字笔顺基本规则 为了方便、流畅地书写汉字,根据汉字结构特征、常用书写工具、书写姿势、书写时的肢体动作及书写笔程,人们从历代书写经验中总结归纳出了汉字笔顺基本规则。该基本规则适用于绝大部分汉字的书写,有少数汉字的书写笔顺不尽一致,教师可以灵活把握。行书、草书的书写笔顺变化较多,但也有规律可循,教学中需结合经典碑帖予以指导。

附录3 临摹范本推荐

临摹经典碑帖是毛笔学习的重要内容和基本途径。据历代书法教育的经验,推荐下列临摹范本,供教师、学生从中选择使用。教师也可以结合教学实际,自行推荐其他经典碑帖作为临摹范本。

(一)楷书

欧阳询《化度寺碑》《九成宫醴泉铭》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大字阴符经》(传)颜真卿《多宝塔碑》《颜勤礼碑》 柳公权《玄秘塔碑》《神策军碑》 赵孟頫《三门记》《妙严寺记》

(二)行书

王羲之《兰亭序》(“神龙本”)颜真卿《祭侄文稿》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赵孟頫《洛神赋》

(三)隶书 《乙瑛碑》 《礼器碑》 《史晨碑》 《曹全碑》

附录4 欣赏作品推荐

为便于教师指导学生初识篆、隶、草、楷、行五种字体,了解字体的大致演变过程,了解最具代表性的书家和作品,学习欣赏书法,特推荐下列作品,供教师根据教学需要选用。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实际自行推荐其他优秀作品。附录3推荐的临摹范本也属欣赏作品。

《泰山刻石》 皇象《急就章》 《石门颂》 《西狭颂》 《张迁碑》 钟繇《宣示表》 陆机《平复帖》 王羲之《得示帖》 王献之《中秋帖》 王珣《伯远帖》 《张猛龙碑》 智永《真草千字文》 《等慈寺碑》 孙过庭《书谱》 《灵飞经》

张旭《古诗四帖》(传)怀素《自叙帖》 黄庭坚《松风阁》 米芾《蜀素帖》 赵孟頫《道德经》 王铎作品 吴昌硕作品 于右任作品 鲁迅作品 沈尹默作品 郭沫若作品 毛泽东作品 林散之作品 沙孟海作品 启功作品

第五篇:书法校本课程纲要

书法校本课程课程纲要

设计日期:2013年9月

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适用年级:郑州市二七区马寨镇培育小学 小学一年级

课程目标:

1.通过书法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爱国情感,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2.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创造力,审美能力,使学生掌握书写的基本方法,会写一手字,培养学生书写汉字的能力;3.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书法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为其他课程的学习打好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课程内容:

(一)写字课程的教材体系

1、开发写字本教材 是课程的核心问题,选编适合学校和学生特点的教材至关重要。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校本课程必须借鉴现代美育的先进方法,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求,改变以前比较枯燥死板的内容编排,使学生从相同的主题中领悟各种字体的意蕴,感受提高写字速度带来的快感。让学生觉得主动,做到主动地欣赏美、探索美和表现美。

2、校本课程的内容 根据课程目标的定位,我们开设写字校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进行写字基本技能的训练。

二、我们将围绕写字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比如:通过现代媒体、查阅图书资料等多种渠道了解历代的书法名家、讲讲他们勤学苦练的故事,观看有关书法家的影片,欣赏他们的作品,了解书法各大流派的特点,带学生去参观书法展,举行学生作品展和家长参与的写字竞赛等,以丰富写字课程的内涵,拓展其外延。

3、教材选择与开发意图 目标要求适中;体现写字规律;密切联系语文教科书;合理设置板块;引导自主探究;注重写字兴趣;技能、欣赏并重;注重评价激励。

(二)课程的内容框架:

根据总的目标,“写字”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一年级写字训练

掌握正确握笔方法和写字姿势,学会写规范字。培养良好写字习惯,学会选择及使用、保管写字工具。

基本笔画及与之相关的偏旁、独体字、结构的学习。每节课学习其中一项内容,共安排了点、横、竖等笔画及与之相关的偏旁、结构、独体字。

每课包括四个板块:

“新课学习”——含有相应笔画的汉字,供课堂教学之用;

“活学活用”——含有相应的汉字6个,供学生边学边练,每个汉字摹写1遍、临写2遍;

“临写创作”——含有2个汉字的例字剖析,供学生分析练习、揣摩感悟,临写一句、创作一句,为学生提供一显身手的习作园地,内容均为经典诗文,旋子响应的语文教科书;

“佳作赏析”——含1幅经典作品,配以简明扼要的解读文字,供学生欣赏。

练习与评价:期中期末各一次,结合平时的学习情况和创作实践,参考《写字学习评价表》,采用自我评价和同学评、老师评、家长评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写字学习情况如实作出阶段性评价,以利扬长避短、不断进步。

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字热情和灵感,领悟书法艺术的魅力,认识书法的表现力,养成良好写字习惯,掌握硬笔的书法技巧,形成自己的特色,有一定的书写速度。提高审美能力,丰富审美情感,体验成功喜悦。

(三)围绕写字教育,开展一系列活动:

1、参观书法会展,利用网络资源,欣赏中外优秀书法作品。

2、邀请书法家做书法讲座,上书法示范课。

3、对学生的书法作品进行展评,组织全体学生参加全国各级各类写字竞赛,为学生创造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举办师生座谈会。

实践活动 一年级

①学习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执笔要领.②掌握横,竖,撇,捺等28种笔画的书写,逐步进入简单汉字书写的教学,具体内容根据书法教学的特色并结合教材的安排自行编排.③学习使用和保管书写用具,初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①激发书法兴趣,做好对学生书法的启蒙教育.②以故事介绍,图片欣赏,说话交流等形式介绍文房四宝的知识,了解历代书法家的故事.③初步学会专题收集.积极参与并表达个人意愿.如:收集书法家故事,欣赏书法家的作品……

课程实施: 第一阶段:激发写字兴趣,培养书写习惯,练好基本笔画 第二阶段:陶冶学生性情,教给写字方法,提高写字能力 第三阶段:了解各大流派,形成独特风格,热爱祖国文字 课程评价: ①对教师的课程实施评价.主要是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定,包括:教学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方面评价,这样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评价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和课题组评价,专家评价有机结合.②对学生成长的评价.把书法教学作为一项科研课题来研究的目的就是想通过这一载体培养学生勤学苦练的精神,创造美的能力.因而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要杜绝以往只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功利价值,只需要学生在比赛中获奖便万事大吉的传统观念,而将目光放在了学生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心理品质的锻炼.课程实施

1、基本知识

(1)从学生的特点,兴趣和实际出发,体现儿童的教育特点,以描、临、画、说、看、听、记,多方位体现美。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兴趣,建立审美观点。

(2)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学生是书法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创设优秀自主学习的情境,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学习意识,鼓励学生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增加学生书法实践的机会。

(3)体现娱乐和情趣,课堂要充满生活气息。

(4)重视情感的导向与能力的培养,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是书法教学的目标,老师要用美的人格、美的字体、美的形象影响学生,使他们受到熏陶和感染,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字型的积累,多种能力的培养。

2、基本技能

掌握最基本的握笔姿势和写字方法。要求以规范化的训练为基础。培养学生勤学苦练的精神。发展审美能力。

3、实践活动

让学生能从书法练习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并能从书法练习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一定要走出教室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程评价方式

评价方法多样化,学生采用自评、互评、师生集体评的方法。

(一)基本知识(评价内容及评价方式)

1、教材的选择:是否按照老师要求选择教材。

2、交流中的表现:是否积极参与交流,相互学习。

3、参与的态度:是否有认真踏实的学习态度

(二)基本技能(评价内容及评价方式)

1、姿势的准确性:是否有习字姿势的准确程度。

2、练习过程中的投入程度:是否认真书写。

3、对学生作品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

评价标准

小学写字教学要使学生会写铅笔字HB(不要使用过硬的铅笔),硬笔(不要使用过细的硬笔),学习写毛笔字,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正确的写字姿势,能细致工整地书写汉字(工整:细致整齐、不潦草),并有一定的书写速度,具备正确书写汉字的基本能力。

下载《书法审美复杂性初探(纲要)》定稿 Microsoft Word 文档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书法审美复杂性初探(纲要)》定稿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书法校本课程纲要

    书 法 校 本 课 程 纲 要 时家庄联办小学课程开发背景 新课改使课程资源结构的重点在发生变化,学校开始成为课程开发资源的重要力量,校本课程开发成了当代教师义不容辞的责......

    中国书法的审美特征[精选5篇]

    中国书法艺术审美解析 ——中国书法的审美特征 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审美经验的集中表现。中国的书法不仅本身具有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各种书体、流派和许多独具风格的书家,而且在......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 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为推......

    软笔书法教学纲要

    软笔书法教材分析 教材选用: 《中国书法培训教程》 欧阳询楷书教程 武道湘 编著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全国优秀出版社) 简介: 《中国书法培训教程》是由来自教学第一线的书法名家......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 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为推......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 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书法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本内容,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以及观察力、注意力......

    书法教育特色方案纲要

    强化书法教育特色,全面提高办学水平——翰林小学书法特色教学基础性发展规划 时间:2011-08-31 12:18来源:翰林小学 作者:薛锋 点击: 473 次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书法教育的品......

    《书法指导》校本课程纲要

    《书法指导》校本课程纲要 一、一般项目: 1、 课程名称:书法指导 2、 开发教师: 3、 教学材料:《颜勤礼碑》 4、 课程类型:必修 5、 授课时间:1年 6、 课时:每学期16课时 7、 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