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经典诵读 一年级上册
第二节
古诗
内容提要
1、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作者简介]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县)人。唐代诗人。
[注释]
1.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简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2、江
南
汉 乐 府
江 南 可 采 莲。莲 叶 何 田 田 鱼 戏 莲 叶 间。鱼 戏 莲 叶 东 鱼 戏 莲 叶 西 鱼 戏 莲 叶 南 鱼 戏 莲 叶 北。
【注释】
① 这是一首汉乐yuè府民歌。
② 田田莲叶茂盛的样子。
【诗文大意】
江南又到了可以采莲的季节了叶子浮出水面紧密相连。鱼儿在莲叶间嬉戏鱼儿在莲叶东面嬉戏鱼儿在莲叶西面嬉戏鱼儿在莲叶南面嬉戏鱼儿在莲叶北面嬉戏。
3、《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作者简介] 【唐】杜牧
【诗文解释】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词语注释】 寒山:深秋的山。石径:石子小路。白云生处:山的深处。
【诗文赏析】
“霜叶红于二月花”形容深秋的枫叶形象生动,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诗人通过描写了一幅秋景图,从而赞颂了秋色的美丽。
[作者简介] 【宋】王安石
【词语注释】
凌寒:冒着寒冷气候。
遥知:距离很远就知道。
为:因为。
暗香:不易感觉到的清香。
【诗文解释】
4、《咏梅》 qiáng jiǎo shù zhī méi 墙 角 树 枝 梅,líng hán dú zì kāi
凌 寒 独 自 开。yáo zhī bù shì xuě 遥 知 不 是 雪,wèi yǒu àn xiāng lái 为 有 暗 香 来。
墙角处有几枝洁白的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傲然盛开。远远看已知道那不是雪,因为有一阵阵清香飘来。
第三节
童谣
内容提要
1、小企鹅上学
小企鹅,大肚皮。样子长得真有趣!翘着尾巴去上课,其实是个小淘气!老师讲课它不听,心思飞出教室去!一会儿想起大海边 里面有虾又有鱼!一会儿想起小海鸥 盼它快来做游戏!下课前,来考试,你说它能啥成绩? 考个鸭蛋圆滚滚,就像它的大肚皮!
2、汉字谣
汉字四四方,优美世无双。
甲骨铭千载,钟鼎刻辉煌。
竹简记春秋,绢帛录诗行。
电脑传信息,妙字组华章。
楷草隶篆行,欧柳颜赵王。
横平竖又直,龙飞凤也翔。
从小学规范,长大写得棒。
、雪地给我拍照啦 下雪啦,下雪啦,遍地都是白花花。小妹妹,爱雪花,清早起床笑哈哈。跑出门,摔倒啦,雪地印个胖娃娃。小妹妹,乐坏啦,拍着小手叫妈妈: “快看啦,快看啦,雪地给我拍照啦!”3
第四节
童话故事
内容提要
1、小鸭子历险记
在一个晴空万里的早晨,鸭妈妈见天气那么好,便带小鸭子到温哥华去散步。
它们来到了温哥华的大街上,小鸭子们因为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高大的建筑物和各种各样的汽车,所以很好奇,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有的甚至“嘎嘎”地叫着,仿佛在说:“要是我们有这东西该多好啊。”这几只小鸭憧憬着未来的生活,却一不小心掉进了下水道。鸭妈妈连忙跑到下水道边,只见小鸭们在下水道里拼命地挣扎着,惊慌地拍着翅膀。鸭妈妈急了,连忙用嘴去叼,可惜下水道太深了,鸭妈妈的嘴根本叼不到。
就在万分紧急的时候,鸭妈妈看到了一线希望—在马路上执行任务的巡警。鸭妈妈带着满怀的希望,来到巡警身边,撕心裂肺地对巡警说着鸭语,翅膀不停地拍打着。巡警看了鸭妈妈的言行举止,仿佛知道鸭妈妈有什么事要他帮忙,便让鸭妈妈带他去“事发地点”。
鸭妈妈“拉”着巡警来到了下水道口,巡警见里面的水流十分急,小鸭子们随时有可能被水冲走。巡警抓抓后脑勺,决定用大网漏将“失足者”从下水道里捞起来。巡警把大网漏伸进了下水道里,几只小鸭们见到了希望,便纷纷爬进大网漏里。
小鸭子们得救了,鸭妈妈在巡警身边“嘎嘎”地叫着,仿佛在向巡警说谢谢。小鸭们抖了抖身子,也学着鸭妈妈的姿势向它们的救命恩人道谢。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它们得回去了,巡警目送它们,大摇大摆地上路了。
2、爱美的刺猬
最近,森林王国开了一家“彩虹理发店”,生意可好了,就连万兽服从的狮子大王每天到那儿把褪色的毛染回原本色彩,把不卷的头毛烫卷,而大王的助理—灰狼先生也时常来洗头,为此“彩虹理发店”从此名声大震,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店。“彩虹理发店”的总经理—长颈鹿高高为了答谢狮子大王,这不,把今年最流行的发型订为像狮子大王一样黄色的卷毛发型。
这消息不一会儿就传到了刺猬玲玲的耳朵里。刺猬玲玲正想去烫发时,妈妈却拦住了她,不准她烫发,可是玲玲说什么也要去,妈妈拿她没办法,只好让她去烫发了。
玲玲来到“彩虹理发店”。为她服务的是山猫小姐。山猫小姐先用手捏捏玲玲的头发(也就是刺),知道了软硬度后,就在她头发上涂了苹果香味的烫发水,那可是玲玲最爱的味道呢!随后,山猫小姐给玲玲戴上了一个高达100度烫发罩。30分钟过去后,这头发就烫好了。可是玲玲还嫌不够,说还要染发,山猫小姐无可奈何地拿出黄色染发剂,抹在玲玲头上,10分钟过去后,大功就告成了。
玲玲走在回家的路上,回头率可不少呢!
玲玲怎么也想不到苦日子还在后头呢。由于烫弯了发,苹果也不能刺了,不能刺苹果就等于不能吃虫子,害的她饿了好几天。而且几次都险些被秃鹰吃掉,这又因为黄色太显眼了。
玲玲终于明白了不要太过分的爱美了,并且换回了原来的发型。
3、不懂礼貌的小猴
星期天,阳光明媚,小猴高兴地说:“太好了,我正想去公园呢!”它叫上了小熊,来到了公园。
它们来到小河边,小猴就发现河边有一块大石头,便“噔噔”两下上去了。小猴望着清澈见底的河水,对小熊说:“你看,河里的水多清,咱们洗个澡吧!”小熊生气极了,说:“小猴,快下来。”小猴极不情愿地跳了下来。到了亭子里,小熊刚想歇歇脚,还没坐下来,小猴又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叫了起来:“小熊,你看,柱子!”还没等小熊说话,小猴又爬上了高大的柱子。“看我老孙的厉害!”说完,便在柱子上写上了“孙大圣到此一游”七个醒目的大字。写完,它把毛笔扔给了小熊:“小熊,你也来写写吧,多威风呀!”小熊气极了,说道:“我不写!”小熊对小猴说:“小猴,破坏环境是不对的,如果我同意在河里洗澡,那么一条条小鱼就会失去美丽的家园,如果我同意让你在柱子上乱画,那么人们就不能看到美丽的环境了。”小猴听了,惭愧地低下了头,说:“小熊,我再也不乱画了,我要向你一样,做一位环保小卫士。”
太阳公公听见了,露出了灿烂的笑脸。
第五节
亲子共读
内容提要
内容简介
《小猪唏哩呼噜》是中国童话作家孙幼军的著名童话。听说这位怪老头儿以前在“五七”干校劳动时照看过猪,为了赶走到猪圈里偷食的硕鼠,他还扛着猎枪去捕杀过老鼠。说起来怪老头儿与猪也是有些交情的。小猪唏哩呼噜的系列故事于90年代初开始创作,1994年曾以《唏哩呼噜历险记》为名整理成书,这本书在第五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评选时获得童话类的提名奖。
《小猪唏哩呼噜》节选
三、不是打秋千?
小猪唏哩呼噜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在打秋千。忽悠,忽悠,真好玩儿,就是脖梗子有些痒,像是有几只虫子在上面爬。他拨愣拨愣脑袋,想把虫子甩掉,谁知虫子反而死死叮住他,很疼。
他只好睁开眼睛看,一看,天亮了,可是他不在床上,而是在荒郊野外。绿色的草地正从他身底下飞快地掠过去。
“有点儿像打秋千,可是不太像做梦……”小猪嘟哝说,“这事情真怪!”
小猪想看看自己是挂在什么地方,偏偏脖子扭不过去。还好,太阳很快露出半边红脸来,在地面上映出一条细长的影子。他看出,原来自己被一个大家伙叼着,那大家伙正在飞跑。他问那个大家伙:
“请问,您是谁呀?”
“杭!”那大家伙回答说。
“杭先生,早上好!我叫唏哩呼噜……”
那个大家伙把他放下,喘着气说:
“是„狼‟,不是„杭‟!随便你叫什么名字,我可不喜欢别人叫错我!”
小猪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狼先生,我没听清楚……您把我带到这地方干什么呀?我妈妈要骂的。她不许我离开家门口太远。”
大狼不生气了。他说:
“你放心。这回,我保证你妈妈骂不成你了。”
小猪说:“呀,你可不知道!别瞧我妈挺和气的,要是我太淘气,惹她发了火儿,她就用大耳朵扇我耳光,用小尾巴抽我,谁劝也没用!”
大狼说:“你躲进我孩子的肚子里,你妈就抽不着你了!”
小猪觉得很惊讶:“你孩子的肚子有那么大?”
大狼说:“一个当然没那么大,可是把你分着装进我三个孩子的肚子里,就差不多了。再说,我也正饿得要命!”
小猪吓了一大跳:“把我吃下去呀?”
大狼说:“噢,你当是我把你拖这么远,是没事干,闲的呀?”
小猪害怕极了:“那天我跟八姐闹着玩儿,她急了,咬我一口,好疼好疼!你们一口一口地吃我,难过死了!” 大狼说:“我可以照顾你一下,”他拍拍手里的枪,“我先用这东西照着你„砰‟一下子,你就什么都不知道了,怎么咬都不会疼。这样对付你这么个小东西,当然也不太好。可是我的三个娃娃有好几天没东西吃了,总不能让他们都饿死吧?”
这倒也是。妈妈开饭晚一个钟头,他的肚子就会“咕咕”叫,好难过。好几天没东西吃怎么得了?小猪觉得那三个娃娃很可怜。他说:
“那就赶快让我妈妈给他们煮粥。我妈妈熬的白薯粥,又香又甜!” 大狼先生心想:这是只傻小猪!要是我们狼也吃什么“白薯粥”,我可就用不着跑这么远的路了!
他不想再跟这小东西浪费时间,点点头说:
“你的心眼儿很好。可是再回去,等你妈妈煮好粥送到我家,我的娃娃就饿死了!”
小猪唏哩呼噜叹了一口气说:“要是那样,就让他们吃了我吧。死一个总比死三个好些。”
他这么一说,大狼先生反倒有些不自在了。他干咳了两声,生气地说:
“讨厌!你成心让我觉得别扭,是不是?就没见过你这样的!你应该大吵大闹,大哭大叫:„我不让你们吃嘛!我不让你们吃嘛!‟再不然,你撒腿就跑……”
小猪说:“才不白费那劲儿。你跑得好快,我根本就逃不掉。”
大狼先生说:“算啦算啦,才没有闲功夫跟你说废话!”
他叼住唏哩呼噜的脖梗子,又跑起来。唏哩呼噜心想:
“我早该知道这不是打秋千。打秋千根本就不是这样子的……”
第二篇:古诗文诵读一年级上册
/ 3
古诗文诵读一年级上册
《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春江曲》南朝梁萧纲 客行只念路,相争度京口。谁知堤上人,拭泪空摇手
《夜望单飞雁》 南朝梁萧纲
天霜河白夜星稀。一雁声嘶何处归。早知半路应相失。不如从来本独飞。
《紫骝马歌辞》北朝乐府
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
《咏鹅》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送兄》唐七岁女
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飞,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
《陇西行》唐王维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竹里馆》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古朗月行》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 凄怆摧心肝。
《劳劳亭》唐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移家别湖上亭》唐李白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营州歌》唐高适
营州少年厌原野,孤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季秋》唐刘番
江南季秋天,栗熟大如拳。枫叶红霞举,苍芦白浪川。《华子冈》唐裴迪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拜新月》唐李端 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塞上曲》唐戴叔伦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乌衣巷》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题诗后》 唐 贾岛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江村夜泊》 唐 项斯
日落江路黑,前村人语稀。几家深树里,一火夜渔归。
《乞巧》 唐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送日本国僧敬龙归》唐 韦庄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华山》 宋 寇准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山村咏怀》宋 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城南》 宋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梅花》宋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泊船瓜洲》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山中》 宋 王安石
随月出山去,寻云相伴归。春晨花上露,芳气著人衣。
《雨后池上》 宋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惠崇春江晚景》北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春游湖》 宋 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1
《绝句》 宋 朱熹(《偶成》)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春暮》 宋 曹豳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绝句》 宋 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蓬,杖黎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山行》 宋 叶茵
青山不识我姓字,我亦不识青山名。飞来白鸟似相识,对我对山三两声。《立秋》宋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画菊》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京师得家书》 明 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马上作》 明戚继光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江晴》 清郑燮
雾裹山疑失,雷鸣雨未休。夕阳开一半,吐出望江楼。
《春愁》 清 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寄语蜀中父老》 朱德
伫马太行侧,十月雪飞白。战士仍衣单,夜夜杀倭贼。
第三篇:一年级上册诵读教学计划
一年级上册诵读教学计划1一、基本理念
诵读,与朗读比,它更强调个人体验,更强调内化。叶圣陶先生对诵读的好处曾有论述:“吟诵的时候,对于研究所得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所以,他对老师提出要求:“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
从汉语言的特点来看,诵读是发挥了汉语富有音乐性的特点,特别是我国古代的诗文讲究平仄押韵,易于诵记。从小学阶段学生身心特点来看,诵读是培养小学生记忆力和注意力的有效方法,也是对小学生记忆潜能的有效开发。应该说,小学是学生诵记的黄金时段。但关键的是要学生读什么?诵读的内容绝不能仅仅是着眼于识字,诵读的应该是经典之作。而所谓经典之作,指的是经受时间考验了的,较为集中地反映了人类的智慧美和人性美的作品。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它们必须是工具性和人文性较为完美的统一体。小学生只有读了此类作品,才能为他们的一生打下文化底子和品德底子。因此,我校在开展经典诗文诵读一课时,选取了我国古代优秀诗文(含新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篇目)以及国内外现当代短篇经典之作和长篇经典之作的片断作为教学内容。
二、指导思想:
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使学生在诵读经典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汲取智慧,德智并行,快乐健康地成长。
三、教学目标:
⑴、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⑵、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读书习惯,开阔眼界、提升语文水平,拓宽知识面,提高审美情趣和人文底蕴,并具备良好的个性和品质,拥有快乐积极的人生。
⑶、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
⑷、发展学生独立阅读和合作学习的精神,学会通过同伴之间的积极的相互影响来共享阅读资源和成果。
四、课程内容及编排
一年级诵读课以教授《三字经》为主,让学生在每周四的第五节课学习。在指导学生诵读的同时,还给学生讲述其中的故事,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品德方面也受到启发。利用一年的时间诵记《三字经》中的所有内容。
五、具体措施:
1、在班内,建立“读书角”。以黑板报、手贴报的形式进行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版块,创设学习环境。
2、每日读20分钟。在学校由老师和学生利用上午、下午各十分钟的预备时间诵读学过的内容和每周一节的诵读课时间背诵。回家后,再由家长带动诵读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3、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讲求鼓励,不统一强求。“小朋友,跟我念”--诵读的六字真言。并非完全不要理解,了解内容大概即可。只要自然地熟读,而后从中获得诵读的乐趣和成就感。
4、以学生指导学生,“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只要有热情,能读拼音,就能成为一个诵读老师。
5、通过开展竞赛,激发学生的热情。利用诵读课的一部分时间,举办擂台赛,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诵读竞赛,来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
一年级上册诵读教学计划2特色项目:经典诵读
主讲教师:於斌静沈美娟李雪君郑露
教学材料:材料一:《三字经》
教材二:浙江文艺出版社《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0首》。
教材三:长春出版社亲近母语儿童阅读教育研究中心编写的《日有所诵》一年级读本上卷。
课程类型:学科拓展类
授课时间:一学期早自习经典诵读20分钟;语文课前3分钟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具体内容:
一、课程目标:
①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③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④通过天天颂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二、课程内容:
新课标优秀古诗文推荐:
一年级上:《江南》、《敕勒歌》、《风》、《咏柳》、《凉州词》、《登鹳雀楼》、《凉州词》、《出塞》
一年级下:《芙蓉楼送辛渐》、《鹿柴》、《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朗月行》、《望庐山瀑布》、《赠汪伦》、《日有所诵》
上卷推荐:
第一单元:《蜻蜓》《小溪给咱洗脚》
第二单元:《松塔》《蝉》
第三单元:《问答歌》
第四单元:《野牵牛》《相思》
第五单元:《半半歌》》《秋浦歌》
第六单元:《小花鼓》
第七单元:《鹦鹉》
第八单元:《虎大王》《杏花》
下卷:
第一单元:《浪娃娃》《海浪》
第二单元:《九九歌》《西瓜娃娃》
第三单元:《拜新月》
第四单元:《春天》《太阳公公》
第五单元:《蝴蝶飞》《独望》
第六单元:《小螳螂》《星星和露珠》
第七单元:《蚕宝宝》
第八单元:《圆圆圈圈》《魔术》
三、课程实施建议:
(1)利用晨读、语文课开始或结束前、自习课等零星时间,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充分、高效利用时间诵读经典。
(2)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如诵读接龙、诵读传花、诵读表演等,让学生在动一动、演一演、玩一玩中快乐诵读。(3)举行各种诵读竞赛活动。
(4)每个学生拥有一张“亲近经典”成绩记载卡,记载学生诵读的进度、比赛的成绩等。
(5)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开展“经典诵读亲子一刻钟”活动,将经典诵读向家庭延伸,巩固诵读效果。
(6)营造环境,持之以恒。老师和家长们关键“要持之以恒,要有信心”。最好创造一个人人都在诵读的环境,让孩子浸润其中,自然会乐意亲近经典。
组织形式:班级授课
场地:教室或多功能阅览室
设备:多媒体等音像设备
班级规模:40左右
授课方法:
1、让孩子静心读
2、让孩子坚持读
3、让孩子快乐读
4、让孩子成功读
四、评价:
1、评价的`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一年级将“诵读千古文章,传承文化经典”的读书教育活动作为经典诵读的中心,开展关于“三字经”的诵读活动,希望通过这项读书活动的开展,提升学生的文化礼仪素养,让我们一年级的孩子努力做到懂事一点、孝顺一点、礼貌一点、文明一点,力争让他们走在同龄孩子的前列!
2、评价内容
(1)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保持度。
(2)学生诵读经典的量化积累及熟练程度。
8首古诗必背。可申报状元。每递减2首,降一个等级。分别是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
3、评价的多维形式
组织形式:(1)自评(2)同学评(3)校评(4)家长评
测试形式:(1)听力对测(2)背诵测试(3)朗读测试
一年级上册诵读教学计划3中华民族在自己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诵读中华经典诗文,站在历史的高度上去认识,就是继承和发扬我们祖先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也是培养小学生人文精神的一个有效途径。让小学生经常诵读经典诗文,必将使其受益终生。因此,我班在本学期将计划诵读一下经典诗篇:(本计划从第三周开始)
第三周: 唐诗 《早发白帝城》 李白
第四周: 唐诗 《咏鹅》 骆宾王
第五周: 唐诗 《悯农》 李绅
第六周: 唐诗 《春晓》 孟浩然
第七周: 《画》 佚名
第八周: 唐诗 《静夜思》 李白
第九周: 唐诗 《古朗月行》 李白
第十周: 唐诗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第十一周: 唐诗 《绝句》 杜甫
第十二周: 唐诗 《游子吟》 孟郊
第十三周: 唐诗 《清明》 杜牧
第十四周: 唐诗 《悯农》 李绅
第十五周: 唐诗 《草》 白居易
第十六周: 唐诗 《江雪》 柳宗元
从十七周开始进行检查评比,可集体检查和个别抽查,对诵读掌握全面的同学给予奖励,对稍微落后的同学进行激励。
【一年级上册诵读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1.古诗诵读教学计划
2.经典诵读的教学计划
3.小学诵读教学计划
4.小学经典诵读教学计划
5.诵读课教学计划
6.关于少年宫经典诵读教学计划
7.二年级经典诵读教学计划
8.初中经典诵读教学计划
9.经典诵读诗词教学计划
第四篇:一年级经典诵读a
一年级“与经典同行”诵读资料2011.9
同学们,学习这些诗句,可采用“读—背—抄—默”的方法。读诗时,要做到眼到、耳到、口到、心到。抄写、默写时,要做到坐姿端正,书写工整。
一、课外必背古诗秦时明月汉时关,1.敕(chì)勒(lâ)歌 万里长征人未还(huán)。2.水是家乡的好,人是故乡的亲。(北朝乐府)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jiào)胡马度阴山。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qióng)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2.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3.风(唐)李 峤(qiáo)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4.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tāo)。不知细叶谁裁(cái)出,二月春风似剪刀。5.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rân)山。羌(qiāng)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6.登鹳(guàn)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7.凉州词(唐)王翰(hàn)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8.出塞(sài)(唐)王昌龄
9、春晓(唐)孟浩(hào)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二、课内必背古诗 1.江 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2. 一去二三里(宋)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3.笠翁对韵(清)李渔 秋月白,晚霞红。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4.自立歌(现代)陶行知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汉。5.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三、课外谚语、歇后语 1.金窝银窝 不如自己的土窝。3.最热不过是三伏,最冷不过是三九。4.三伏天的电扇
———忙得团团转。
5.三伏天孵小鸡
———坏蛋
四、课内必背谚语
1. 数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2.思乡思亲
树高千尺,叶落归根。
倦鸟知还,游子思亲。
五、含有数字的成语
一刀两断两面三刀 九死一生四通八达
六神无主十万火急 七手八脚八仙过海千军万马三心二意 五湖四海千方百计
六、含有动物名的成语。龙凤呈祥马到成功
狼子野心象牙之塔鱼目混珠胆小如鼠虎头蛇尾狐假虎威
第五篇:一年级经典诵读
一年级第一学期经典诵读教学计划
特色项目:经典诵读
教学材料:材料一:《小学阅读》(教育科学出版社)、《品读经典》(青岛出版社)
教材二:《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0首》、《语文》一年级上课本。教材三:《小学生百科全书》(上、下)
课程类型:学科拓展类
授课时间:一学期早自习经典诵读20分钟;语文课前3分钟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具体内容:
一、课程目标:
①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③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④通过天天颂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二、课程内容:
新课标优秀古诗文推荐:
一年级上:《咏鹅》、《画鸡》、《静夜思》、《悯农》
(一)、《明日歌》、《相思》、《三字经》、《出塞》
三、实施计划: 一年级上学期
9月:《咏鹅》、《画鸡》、《小猪稀里糊噜》 10月:《静夜思》、《悯农》
(一)、11月:《明日歌》、《相思》、《木偶奇遇记》 12月:《三字经》、《木偶奇遇记》 1月: 复习、《小学生百科全书》(上、下)
三、课程实施建议:
(1)利用晨读、语文课开始或结束前、自习课等零星时间,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充分、高效利用时间诵读经典。(2)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如诵读接龙、诵读传花、诵读表演等,让学生在动一动、演一演、玩一玩中快乐诵读。(3)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开展“经典诵读亲子一刻钟”活动,将经典诵读向家庭延伸,巩固诵读效果。
(4)营造环境,持之以恒。老师和家长们关键“要持之以恒,要有信心”。最好创造一个人人都在诵读的环境,让孩子浸润其中,自然会乐意亲近经典。组织形式:班级授课
场地:教室或多功能阅览室 设备:多媒体等音像设备 授课方法:
1、让孩子静心读
2、让孩子坚持读
3、让孩子快乐读
4、让孩子成功读
四、评价:
1、评价的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一年级将“诵读千古文章,传承文化经典”的读书教育活动作为经典诵读的中心,开展关于“三字经”的诵读活动,希望通过这项读书活动的开展,提升学生的文化礼仪素养,让我们一年级的孩子努力做到懂事一点、孝顺一点、礼貌一点、文明一点,力争让他们走在同龄孩子的前列!
2、评价内容
(1)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保持度。
(2)学生诵读经典的量化积累及熟练程度。8首古诗必背。可申报状元。
每递减2首,降一个等级。分别是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
3、评价的多维形式
组织形式:(1)自评(2)同学评(3)校评(4)家长评 测试形式:(1)听力对测(2)背诵测试(3)朗读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