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佛语经典语录
佛语经典语录
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此乃六祖慧可的悟禅之言
心非心,物非物,心高于物;
心是心,物是物,心物合一,心物是一。人在尘中,不是尘,尘在心中,化灰尘。
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切莫刻意的寻求,人人皆由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
二、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源自《地藏菩萨本愿经》,当年地藏王菩萨原可以成佛,但他见地狱里有无数受苦的魂灵,不忍离去,于是留在了地府,并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于是有一这句话的由来,属于佛教的大乘。三、一切皆为虚幻——这句出金刚经: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对于爱情:美好的爱情,动人的爱情,原来都是虚幻的!可是虚幻的爱情却也是最美的!如坠梦中,近在眼前,却触摸不到;遥远的总是最美,因为遥不可及,充满想象,却难以了解真正的最美,在于人心所营造的幻境这种美,值得我们凡人一直去追寻,即使花去毕生的时间,得到心碎的结局,却依然在憧憬。
对于生活:如果人不执著世间的一切物质名利,就不会被物质名利所控制;正由于人追求这些感官之物,才会变得不快乐一切皆流,无物永驻凡人就是太在乎自己的感觉、感受,因为才会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记得佛家的句:一切皆为虚幻。
人生如梦随风散!聚散,喜忧皆是缘!
四、不可说——很多的东西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佛的很多境界需要自己去悟,去修心佛陀教化众生要抛弃妄念执着,进入到非想非非想的状态!“说”这一行为本身需要一个妄念才能实行,所以不可说!佛陀有这么多经书,这么多语录就是为了教化众生不得已而为之,故禅宗讲求不执着于文字就是这个道理。
有句话很好的说明了这句佛家经典:有的事可说不可做,有的可做却不可说,有的既不可说又不可做。
最后送上一段,让大家最自己去体会《涅盘经》云:「不生生不可说,生生亦不可说,生不生亦不可说,不生不生亦不可说,生亦不可说,不生亦不可说有因缘故,亦可得说
五、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句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由唐代玄奘法师所译,尽得禅宗精髓!
全句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佛家讲“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这句话基本要阐述的是万物本空的理念不要对万物起执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使得谈空却又恋空,其实恋取世事和恋空并无分别,同样是执取而不放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
色即是空,使人们认识到事物的现象,认识到诸多的苦和烦恼都是虚妄产生的空即是色,则由事物的共性,因缘关系,让人们知道因果报应,善恶循环所谓: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劝人向善的基础六、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原文应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出自《华严经》: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处处皆是佛,一切众生人人皆是佛
七、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这句话,并不出自佛经,而是出自一个故事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忆。万发缘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
八、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大悲是无尽的慈悲,不是感情,所以不能用泪来形容;大悟就是开大智慧,这个智慧不是言语能表达的;大笑就是真正的高兴,内心的喜悦又怎么是笑声能表达的呢?
年龄越长,对于这句的体会就越深刻
九、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是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语出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
儒家把和谐导向社会理想,道家把和谐导向事物本源,佛家则把和谐导向内心世界佛家认为,境由心生内心平和,见事皆和。
禅宗有云:心险佛众生,平等众生佛心中若无佛,向何处求佛?众生皆有佛性
十、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人生在世间时时刻刻像处于荆棘丛林之中一样,处处暗藏危险或者诱惑只有不动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动无偏颇,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抵制诱惑否则就会痛苦绕身。
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
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
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佛语有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第二篇:佛语的语录
【热门】佛语的语录锦集48句
1、我们选择不了生命,但我们可以选择走过生命的方式。做人要几分淡泊,清风细雨,同样有韵致,有诗意;做事要几分从容,俯仰之间,依然洒脱。不刻意,不虚伪,不期盼别人的赞美;不嫉妒别人的优秀;不奢望别人的喝彩;不寄望别人的怜悯。
2、每个人的前面,都有一条通向远方的路,崎岖但充满希望。不是人人都能走到远方,因为总有人因为没倒掉鞋里的沙子而疲惫不堪半途而废。所以,主宰人的感受并非欢乐和痛苦本身,而是心情。
3、很多人在陷入困难的泥淖时,往往会丧失了基本的理智和判断能力,往 往会使得自己越陷越深,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其实,不要一直想着如何 解决问题,试着想想,能不能凭借这个问题走出去呢?
4、父母尚健在,儿女未成人,你就没有权力挥霍生命。因为你 挥霍的不仅仅是生命,同时还挥霍了对父母应尽的孝,对儿女要担的 责。每个人都有来处,每个人都有归期,不必也不能逃避。即使你是 独身,同样不能。可以不去探求生活、生命和人生的意义,但必须敬 畏自己的生命,因为它不仅仅属于你自己。
5、虽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钱,但有钱的人也不一定都快乐。很多人为获取金钱付出了一生的努力,到头来却发现金钱换不来多一分一秒的时间。
6、学佛修行,没有别的要求,就是如何面对我们生命当下的困惑、当下的烦恼。
7、沉溺于后悔,巧言善辩,沮丧与昏沉,眷恋,以及犹豫不定,要知道这五种情绪是大盗贼,他们盗取了你无限的增上财富。
8、就是不要太奢侈,“食无求饱”,尤其在艰难困苦中,不要有过分的满足、奢侈的要求;“居无求安”,住的地方,只要适当,就不要贪求过分的安逸。不求物质生活的享受,但求精神世界的升华。
9、当岁月消磨了青春,时间融化了年华,磐石犹在,人何以堪!
10、如虫在溷中,不知东与西,结着于淫欲,盖此亦虫伦。《出曜经》
11、能指引正路,是良师;能同行正道,是益友。
1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踩死一只蚂蚁都是罪过,何况一只逃命的小鹿?与“爱惜飞蛾缠纱灯”的佛家相比,我们多给小动物们一些关爱,其实也就是多给人间增添一份关爱。
13、若以造罪者即是“我”,不仅忏悔无力,还很可能造成心灵的压抑,人格的扭曲,精神上的创伤及病障。一般人为了自我保护,便本能地回避罪、遗忘罪,但这并不是解决的办法。唯有跳出罪的魔圈,才谈得上真忏悔,真平安,真清净,真慈悲。这只有念佛,仰靠佛力才能,所以善导大师说:“念念称名常忏悔。”
14、佛法强调,真正的善良首先应该是建立在彼此平等的基础上的。如果没有平等,便谈不上善良。一个高高在上的有钱人施舍一点残羹冷炙给乞丐,这不是真正的善良。佛法中的慈悲与善良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佛家是站在与众生平等的位置上来施行自己的慈悲与善良的。
15、[天天禅语]有一次我去海边散步。当我看天空时,天空仿佛告诉我,心就像天空一样广阔;当我看阳光时,阳光好像告诉我,心就像阳光一样明亮;当我看大海时,大海似乎告诉我,心就像大海一样平静;当我看沙滩时,沙滩好像告诉我,心就像沙粒一样放松;当我感受微风时,微风好像告诉我,心就像微风一样自在。
16、君子当有所为有所不为,正直、善良和自信的心,有我们毕生受用不尽 的宝藏,做到了这些,你便比任何人都幸福了。
17、所谓菩萨于能顺忧喜分法,心无执着。于诸世法心不摄受。不高不下,安住不动。无欣无厌,无爱无恚,唯能随顺修习圣道。若诸菩萨成就此者,则名为舍觉分法。《大宝积经》卷五十三,菩萨藏会
18、眼耳鼻舌身,心意诸情根,一切空无性,要心分别有。如理而观察,一切皆无性。
19、心净则土净,度人先度己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20、一旦我们用积极的态度将阴性场转为阳性场,你会发现原来缺点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优点。
21、只这一颗心,就已经是一处绝尘世外的桃花源,花开花落,藏了一丝丝潜在的清高,藏了喧嚣世界里那一点点禅心。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没有丝毫杂念,这恬淡清闲的美情,换来的是心灵的短暂轻松。
22、执著自我的人,心智将会受到干扰。处处只考虑自我的人,就会给自己带来忧愁。
23、途有扫地僧,殿供佛光影。问故何去来,却答不知情。此中有禅意,修行可千年。芸芸乃众生,踽踽自独行。
24、美好的事物,需要一颗平常心,才能体现出其价值来。遇顺境处之淡 然,遇逆境处之泰然。用平常心来对待生老病死,对待得失,对待宠辱。
25、一手拿海盗小说,一手拿普希金诗歌,我就这样踏上流浪征途。抽 烟、喝酒、打架、写诗,在异乡的暮色里彷徨、忧郁、思念、疯狂。
26、教育和宗教一样神圣。
27、幸福源自知足,源自珍惜,源自内心的简约。大凡简洁而执著的人常有幸福的人生。因为简约,才能在纷乱错杂中找到幸福的身影。
28、慈悲为本,为善心安;诸恶莫作,无恶心安;放下诸多事,心中自然安;无求则无敌,无敌则心安;平常心是道,道在心自安;超然洒脱,豁达心安;宽容既是福,度大心自安;常怀感恩情,心中自安乐;看透释然,自在心安;随缘而行,随遇而安。
29、每个人在生活中,有很多相似的经历,然而每个人的感受不尽相同,有的人得失随缘,保持乐观。有的人则执着迷离,坚守痛苦。这与前世的业力和今生的能力有关系。一个人发自内心的快乐,不在于得到更多,而在于珍惜即有,当我们有能力珍惜所拥有的一切时,不完美的,也渐渐完美。不快乐的,也渐渐快乐。
30、在做人上,精明不敌气度;在做事上,速度不敌精度;在交友上,较真不敌大度。苦才是人生,痛才是经历,累才是工作,变才是命运,忍才是历练,容才是智慧,静才是修养,舍才是得到,做才是拥有。心平气和告别过去,只争朝夕活在当下,淡定从容迎接未来,看山神静,观海心阔,心态平和,知足常乐。
31、人生总有一些路,需要自己走,总有一些事,需要自己做。无论坎坷,还是平坦,无论顺利,还是棘手,一些路,一些事,总得自己去面对。任何人,不论亲疏都无法代替,也不能代替,艰难,你自己去承受,欢欣,你自己去感受。人生的起起伏伏,风风雨雨,生活中的一切一切,靠的主要是你自己,生活就是如此。
32、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正好可以修正自己的缺点。
33、不要忙个不停无谓的忙碌是浪费人生。
34、生命如同一朵花,花开总有花落时。既然人世间最宝贵的是生命,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度过这一生?快乐是一辈子,痛苦也是一辈子,为什么我们不活得更快乐一点呢?
35、保持内心柔和,调整好情绪,对一切众生都谦逊对待。
36、不用酒施惠于人,即不以设酒宴请表示亲善之意。
37、佛法的真理像是渡过苦海的船桥,是砍断我执的利刃宝剑,是治疗心灵的甘露妙药,是迷途暗夜中的唯一明灯。所以在我们沧桑的人生里,点点滴滴的生活中,需要佛法的指引才会使我们的前途更加光明,才会减轻我们身心上的压力、操劳、忧愁、痛苦等等,更会唤醒我们沉睡中的真性,最终令我们证得大智慧。
38、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39、您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40、无常,不受时间的约束,没有空间的限制,凡是属于实体的一切,都在无常变化中。我们几乎可以这么感觉到,一增一减、一消一长,一存一亡,刹那就是无常。
41、经常骂人的人,愤怒一定是充满他的内心的。所以,当我们对他人说好话的时候,首先喜悦的是我们自己。当我们发脾气的时候,首先受到损害的也是我们自己。
42、佛教里根本就没有其他宗教里所谓罪的观念。
43、就像蜜蜂只汲取花蜜、毫不破坏花瓣的美丽和芬芳一般,仁者随缘而住,亦只是汲取智慧,而不迷失于他物之中。
44、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
45、佛曰: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46、某甲讲经,犹如瓦砾;仁者论义,犹如真金。
47、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小我。
48、生活要乐观!尽量让自己心态放宽,气坏了自己谁会心疼你、我们只能照顾好自己。
第三篇:佛语的语录48条
【推荐】佛语的语录合集48条
1、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
2、生活本不苦,苦的是我们欲望过多;人心本无累,累的是放不下的太多。花花世界,浮华人生。静默淡然,随遇而安。生命是一场懂得,剪一段流年的时光,握着一路相随的暖,把最平淡的日子梳理成诗意的风景。生活只需要拥有一份恬淡平和的心情,一颗自由的心,一份简单细致的人生态度。
3、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理解它,这个叫做认命。
4、人能造业,也能造福;造业是迷信,造福是正信。
5、对待挫折,要学会面对,处理,放下。
6、真正知“道”的人,往往会比开悟前更加谦卑谨慎。
7、我们必须确知:人只要是活在错误当中,他也不得不活在烦恼当中。而人最大的弱点是姑息自己、苛求别人。
8、甲乙二人于交叉路口相撞。甲说:“我正直道直行,乙突然从斜边道岔出,是乙不对。”乙同样说:“我正直道直行,甲突然从斜边道岔出,是甲不对。”以自为正,以他为邪,世人大抵如此。
9、夫为道者,譬如一人与万人战。挂铠出门,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斗而死,或得胜而还。沙门学道,应当坚持其心,精进勇锐,不畏前境,破灭众魔,而得道果。《四十二章经》
10、不藏不露,不迎不拒;不远不近,不即不离;本色示人,真心做事。
11、宁愿自己生病,也不愿伤害任何一条生命。每一个生命都珍爱自己的性命,每一个生命都拥有苦乐的感受,每一个生命都找求生存的平安,每一个生命都曾是我们的父母,每一个生命都是修行的助缘,每一个生命皆有如来佛性。祈请佛菩萨加持,愿我永具菩提心,愿您速证菩提果。
12、人需要目标,但是目标不能胡乱确定,倘若选择了一个不切实际或不适合自己的目标,那定然有百害而无一利。只有从现实情况出发,制定正确的、对自己行动有帮助的目标,才能受益。
13、唯有能舍下、放下,才能真得到、提起。放得下的人,不仅要放下自己,还要放下周遭所有的一切。放下也并非完全失去自我,而是指不再存对抗心,也不再有舍不得,要对任何事物没有丝毫的牵挂或不舍,能如此,才谈得上是自在,是解脱。
14、成功皆有理由,失败均有原因。人生总是面临成功失败的交 替,无论何种理由和原因都需要一颗强大的心灵去承受。
15、在生命的旅程中,有时候我们难免会陷入“枯井”里,会有各式各样 的“泥沙”倾倒在我们身上,而想要从这些“枯井”脱困的秘诀就是:将 “泥沙”抖落掉,然后站到上面去!人生的游戏不在于打好一副好牌,而 在于打好一副坏牌。
16、业力不可转,但是缘可造;应广结善缘。
17、每个人都是唯一的一朵花,既是看客也被人看。
18、在芜杂的世界中要活得轻松,灵魂就不能负重。灵魂若能够 自如地飞翔,人生就不会阻塞,唯流畅方能抵达生命的真意。无需刻 意地面对世间的一切,遇到不能过去的河流山峰,我们不妨绕一个诗 意的弯。如果你真的热爱轻松,即使这个弯再无趣,也一定能绕出二 分美好、七分流畅、一分安详。
19、有智慧,能发挥勇猛的大爱。
20、大千世界,让我们心动的诱惑委实太多太多,很多时候虽然无法解 脱,但还是让自己的心淡泊一些吧。把快乐和幸福看得淡一些,追得缓一 些,它们反而会自动来到你的身边。
21、言身疮者,为财物故,不惮劬劳,四方役身,疾急忽务,违于戒律。
22、明白善识其心,善尽其心,通身放下,才能洒脱。怡然自得的心如一颗明珠,虽长陷淤泥之中,却纤尘不染。若把握得住,幽寂深山、繁华闹市皆是清幽娴静。心的力量不可思议。佛门难开,心诚则灵。
23、你唯一的皈依处就是你的善心、悲心、饶益他人的心念、菩提心。如果你皈依这些、修持这些,无论你多忙(就算无法做好几个小时的禅坐、祈愿、念佛、拜忏等),无论现在或未来世,都不会因丧失良机而感到后悔,都会因皈依菩提心而得到安乐。
24、累与不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心灵的房间,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蒙尘的心,会变得灰色和迷茫。我们每天都要经历很多事情,开心的,不开心的,都在心里安家落户。有些痛苦的情绪和不愉快的记忆,如果充斥在心里,就会使人委靡不振。所以,扫地除尘,能够使黯然的心变得亮堂;把事情理清楚,才能告别烦乱。
25、生命中许多的错失,是因为我们不坚持、不努力、不挽留,然后欺骗自己说一切都是命运。殊不知命运再好,都要经历风雨和黑暗;就算再糟,上天也会为你预留一片阳光,只要你用心找寻,就不会永远站在阴霾之下。认准了的事情,不要优柔寡断;选准了一个方向,就只管上路。
26、钟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谁寻。——朱彝尊《高阳台》
27、它觉得语言的作用就是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使我们了解事实的真相的,在这个前提下,如果一个人不说实话,那么语言就失去了作用,我们既不能了解对方,也不能得知事情的真相。这就像一个人把白的说成黑的,把长的说成短的,这样比无知还要可怕。
28、长大后才知道,童年时纯洁的心和天真的笑容是那么的自然!现在想拥有那份纯洁与天真是多么的困难!
29、有的路,是用脚去走。有的路,要用心去走。绊住脚的,往往不是荆棘和石头,而是心。所以,看起来是路铺展在我们眼前,实际上,是心扑腾在路上。深一脚,浅一脚,痛一回,哭一回,欢喜在路上,悲伤在路上。眼光不到,容易走弯路;理智丧失,容易走绝路。但只要心不走在绝路上,生活也终不会给你绝路走。
30、经常骂人的人,愤怒一定是充满他的内心的。所以,当我们对他人说好话的时候,首先喜悦的是我们自己。当我们发脾气的时候,首先受到损害的也是我们自己。
31、懂得了佛法的道理,回归到自身的当下,就是要学会好好地吃饭、好好地睡觉、好好地工作、好好地去面对一切应该做的事情。
32、总有一些经历考验着我们的修行,你可以选择诉说,也可以自我消化,但你的心不能不强大。作茧自缚的人生就是地狱,与智慧相映的人生便是天堂。谁没经历过得失离合?谁又没感受过喜怒哀乐?重要的是,学会整理心情,一定要留,就留下温暖的记忆。一定要说,就把阳光的一面给世界,自己的生命也会被照亮。
33、根据佛的教诲,疑是五盖之一,能覆蔽人心,使不得如实见到真理,并能障碍一切进步。
34、不要计算你过的日子,要使这些日子算数。
35、人心不古,置因果于罔闻,那知因果理彻,如影随形,如响斯应,若深信之者,人心则不改而善。纵遇顺逆之境,必无忧喜。当知现生所受,或遇兵刀水火劫贼等事,皆由自造。
36、一个婴儿肥的脸,并不瘦的身体,但也不是胖得让人烦,恰如其分的胖。笑意溢上来,饱满,生动,会撒娇,近乎有些嗲了,但真的好。
37、佛曰: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38、切记。不要一天到晚,想神通,想开悟,那是修道的绊脚石。
39、修道人就是不为自己讲道理,不狡辩,不谈是非。
40、晚上不要太常去买醉,工作做完了,最好就回家,安安静静地吃顿饭,喝杯茶或其他饮料,看本书,让自己放松,然后怀着轻松的心情上床睡觉,早上早点起床。如果你是在神清气爽的状态下出门工作,我想你的生命一定会有所不同。
41、禅修不能流于形式,而是要回到最根本的点上,首先必须有一种观照,同时,把这种观照化成一种实际的生活。 什么交关照?就是你在做什么的时候,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42、佛曰:我执,是痛苦的根源。
43、由有无始本起无明,为己主宰,一切众生生无慧目,身心等性,皆是无明。
44、姑娘,人生那么长,活得通透点,不计较不强求不盼望不奢求。这一辈子要对得起两样东西,心和胃,遵从自己的心,善待自己的胃,想吃什么就吃,想去哪里就去,想买什么就买,人生只有一次,不要因为别人委屈了自己。
45、修行者留意自己的心,不让思想任意奔流而无法自我控制。他用警觉之火烧去所有困住他的大小烦恼。由于这样,他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之道。
46、不能自我控制心识,被欲望所控制,怎能称为清醒之人呢?智者调伏自己的心,像骑士自如地控制马匹一样,这才是真正清醒驯服自心的人。
47、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人之心境,多欲则忙,寡欲则闲。人之心术,多欲则险,寡欲则平。人之心气,多欲则馁,寡欲则刚。
48、树干粗时,不怕没果实。
第四篇:简单的佛语的语录
2023年简单的佛语的语录大汇总55句
1、时光越老,人心越淡。经历了太多让我懂得了“淡”的美,也领悟到了“淡”才能走的更远。花朵开到极致是凋零;故事演绎到高潮是结局,所有的繁华过后,必将用清冷来偿还。凡事淡一点,不困于情,不纠于心。花未全开才最美;红楼未完才悱恻;淡淡相守才久远。
2、这一世活来,也学花开花谢,风雨且经风雨,晴朗安享晴朗,人生百年当如是,沉默着盛开,平静地零落。人心曲折不妨慢慢走,一路上风光好不好,关键是这颗心懂不懂的来欣赏,世人指指点点总难免,人情冷冷暖暖须笑看,此心只许宽处想,不以誉喜,不因毁伤。
3、人生要用简单的心境,对待复杂的人生,世事纷繁,时光终是无言。所谓成功,其实是自己对自己的评估和看法,而失败,则是别人对你的评估和看法。另外一个关于成功的定义:成功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人,干自己干的事,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说自己想说的话。
4、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智者调心不调身,愚者调身不调心。可见只要拥有一颗平与宁静的禅心,便能阻挡世间一切浩荡风云、起落浮沉。就能看清一切灵透事物,哪怕置身茫茫荒野,也不会误入歧途。
5、禅,是悟的,不是学的。知识可以学,禅,无法学。禅,也不是依样画葫芦可以学的,是完全用己心去接师心的。自古禅僧,你莫以为他举止怪异,言谈奇特,但怪异中有真实,奇特中有常理。若非禅僧,只要一开口,行家面前就知有没有。禅悟不是装的,禅悟是从自然中流露的。
6、人生无常,很多事情都不是我们能预料的,我们所能做的只是把握当下,珍惜拥有。凡事总有因缘际会,一旦错过时机,因缘就不一样了,所以要好好把握当下,享受此时此刻的生活。
7、有爱则人与;人与就平安。
8、僧又问:“哪个是佛心?”师日:“墙壁瓦砾是。”——《南阳忠》
9、在幸福层面,抓住吃饭本质的人,总是比贪图享受的人更自由、更幸福。
10、人生在世,知错能改,则为君子之道。有错不思改正,或者口是心非,那只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11、逆境中要勇于承担,切不可自暴自弃;顺境中要谦卑恭谨,切不可得意忘形。
12、人前为恶,后止不犯,是照世间,如月云消。
13、俗话说:“虚心的人十有九成.自满的人十有九空。”我们在取得好成 绩时,还能保持谦虚的心态,才会更上一层楼。
14、生活不是一帆风顺,于是我们在生活中苦苦的挣扎,眼睁睁地看着幸福渐行渐远,无力之时,禅飘然而来,借给我们一双慧眼,帮助我们找找被生活遮掩的幸福。原来,幸福是一种感觉,存在我们内心深处,幸福给我们温暖,给我们鼓励;幸福是一种表情,无论何时都能保持微笑的弧度;幸福是一种心境,即使深陷困境仍然心如止水;幸福是一种追求,成就了生命的意义与生活的美满。
15、心如净明镜,鉴物未尝私。“四十华严”卷十二
16、现在的不愉快,是过去的执著所致。今日的执著,又会造成明日的麻烦。世间上的任何东西,得到是偶然,最终消失是必然。当我们失去这些东西的时候,我们对它的执著越大,它给我们带来的烦恼越多,痛苦也越大。
17、小忍成仁,大忍成佛 参禅的秘诀就是忍,忍不住也要忍,忍到极点,豁然贯通,明朗开 悟。忍是无价宝,人人使不好,若能会用它,万事都能了。
18、很多时候,我们总会以为自己不得了,而事实上,换一个角度去看自 己,我们与别人其实差不了多少,我们取得了很多成功,或许只是运气稍好 罢了。所以,无论取得什么成绩,我们都没有理由骄傲自满。
19、你在路上,不代表出发;你出发了,不意味着就是前进;你前进了,或 许离目标更远。在路上,不说明你就会走路。
20、知足者虽贫而富,不知足者虽富而贫。
21、外在的修炼不能使人超脱,真正的感悟来自心灵的体验。
22、无生,如幻梦分别此诸蕴,其性本空寂,空故不可灭,此是无生义。
23、沾染古迹的青石阶上,几株新抽出叶儿的兰花,在月光下衬着微微迹痕,曵然舞动,似若你最美的音影。愿点燃一盏青灯,怀一颗禅心,祈你此生安好。
24、风过竹林之时,竹叶随风而舞自然簌簌有声;雁过清潭之时,清澈潭水中必倒映雁群身影。但风落、雁过之后呢?《菜根谭》里有一句话:“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
25、我们从无始以来在此轮回的大苦海中,被贪、嗔、痴三毒所折磨,被苦苦、坏苦、行苦等三苦所煎熬,就像一个严重得病的患者一样非常可怜。如果缺乏善知识的引导,也没有闻、思、修佛法,根本无法解决生、老、病、死的问题,也无法证得心的本来面日——白生智慧。
26、破坏大自然,等于破坏自己的家园;浪费资源,等于浪费自己的福德;伤害动物,等于伤害自己的生命。最终亏损的还是自己,实在是得不偿失。如果你真的疼爱自己的话,应值得慎重。
27、掬一丝暖意,璀璨灵魂,草木闲情,摘花泡茶,四季如诗,听风吟唱,执一枝素笔,绣一段灵魂深处的遇见,持一颗禅心,以一种别有的姿态行走于喧嚣的尘世,在荷的温婉中静默,在花的声音里清喜。
28、对人虔诚,要尊重;对事虔诚,要感恩。
29、俗话说:“一个人的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一个人如果整天纠结在日常琐事中,只能听到三姑六婆的闲言碎语,只能看到井底一片蓝天,是无法有大作为的。而一个具备大格局的人,必然心怀天下,心系苍生,有远大的理想与抱负,不为一己的私利而钻营苟活。
30、合心为善,和气同道,互爱扶持,协力推动。
31、有照有觉,俱名障碍,是故菩萨常觉不住,照与照者,同时寂灭。譬如有人自断其首,首已断故,无能断者。则以碍心自灭诸碍,碍已断灭,无灭碍者。
32、[经云]:众生无我,苦乐随缘,宿因所构,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随缘。一切悲喜都由心生。当你心中有爱恨,你眼中必定是个翻腾颠倒的世界,平静过后也并非一无所有,其实何为有,何为无?只不过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罢了。道理虽对,却很难做到,再破碎的心,再陈旧的伤口,人却还是坚持不停的缝缝补补,不肯丢弃。[佛问]:你忘了吗?我回答说没有,或者说忘了吧,留存美好,忘记悲哀,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嘛你说的。
33、怒为万障之根,忍为百福之首。
34、我们之所以不能放下,主要是在得失利害方面放不下。因为我们总是希望在未来,出现合乎我们意愿的结果。如何才能把这些都放下呢?其实很简单,从当前的准备工作开始,去创造这个未来!不要光只是去担忧它,等待它。把握当下,守一不移,只要我们去努力了,我们的将来就会有希望。担忧和等待,根本没有什么帮助,反而是障碍。你越在意它,可能它越不会来,你要做的只是现在不断地去准备,最后它就来了,所谓不期而至,不期然而来到。
35、大气之人,能安安心心做好本分的角色,认认真真干好手头的事情,不为名利而争斗,不为钱财而纠结。大气之人能让自己的世界海阔天空,即便一时失意,终得大器晚成。该来的终究会来,该走的也一定会离开。凡事都存在前因后果,因缘成熟了,果报便产生了,无法阻挡。
36、生命这一场穿梭,遭遇的沉浮,相逢的风雨,那些在伤感中的沉默,或者是遭遇那些被幸福的忽略,这所有的一切,都成就了生命的成全,都化作了人生的衬托,与其选择拒绝,不如选择沉着,与其盲从失落,不如生生扛起这一场热爱。
37、乐于助人,不吝惜力气。
38、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
39、不能长期坚持好好学习的人,容易产生各种怀疑心,找不到正确的答案,失去了人生中很多成功的机会。
40、损失了财物不要紧,千万不要丧失闻思修,因为有了闻思修就有发展福报的因缘。
41、让自己的生命过的有意义,发挥人生最大的价值,实现这个愿望并不难,看我们每天所言所行所想,给人们带来正面还是负面影响就知道了。
42、人生的苦乐,其实都是自心的一种认知。
43、佛说:“眼睛生出来了,知识生出来了,智慧生出来了,善巧生出来了,光明生出来了。”
44、每个人都一样,从你生下来的那一刹那起,你就注定要回去,这是谁都逃不掉的命运
45、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便能解渴;佛法无边,奉行一法,便能得益。
46、把自己活成一朵残荷,不为懂得,只为慈悲。当人生远离了那些浮华,喧嚣、热烈。远离了人群的热闹、名利、趋炎附势,人生,是往回收的。收的姿势当然不会如盛开一样夺目。可是,荷,抽筋扒骨了。没有了灼灼夺人之姿,却有了硕硕风骨之态。
47、修道人住在一起要少讲话……修行人的秘诀,就是要少吃,为什么?因为少吃少生欲念,少欲就能知足,知足就能常乐。
48、我常常说,如果任由自己发怒,不见得会对我们的敌人不好,但是会伤害到自己,这倒是很肯定的。我们会因此失去内在的和平,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消化不良,睡不着觉,客人来了也不想见,两道愤怒的眼光朝着那些竟敢挡在我们前面的人扫过去。如果家里有养宠物的,就再也没有心思去喂它。我们会让身边一起生活的人,日子难过得过不下去,甚至和最好的朋友愈来愈疏远。由于能够体谅的人愈来愈少,于是就愈来愈孤独。
49、待人退一步,爱人宽一步,在人生道中就会活得很快乐。人一定要有佛性,佛性,即“自觉”,和“觉他”的德行。佛性,最讲一个“善”字;禅境,最讲一个“淡”字。用佛待人,自己即佛;用佛性悟人,人可兼佛。 善心,点亮心灯;慧心;使心灯长明
50、看淡,就是好心境;想开,就有好心情。万物在说法,看你如何着眼。凡事都是多棱镜,不同的角度,看到不同的结果。一个苹果,有人喜欢赏玩其色泽,有人想品尝其美味。你在乎的,对你来说,就是好的。时过境迁,曾经苦苦盼望的,在今天也许一文不值。繁华三千,看淡即是云烟;烦恼无数,想开就是晴天。
51、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高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52、世间为何多苦恼?只因不识自我。
53、修德有顺有逆。顺性而修,愈修愈近,修极而彻证,证而了无所得。逆性而修,愈修愈远,修极而永堕恶道,堕而了无所失。
54、人心散乱有二:一是昏沉,一是浮动。昏沉即糊里糊涂,空度时日,懈怠懒惰,不思进取。浮动即心念不定,见异思迁,沉浮动荡,无法安静。
55、心中自有菩提意,窗外秋山始入簾。
第五篇:佛语的语录38条
有关佛语的语录锦集38条
1、时光流水,人生一场繁华,也不都是浮云,把握住了就是快乐,勇敢的去看心中的风景,就是幸福,流水无情,不要让年华老去,去赴一场美的盛宴,为此生增添精彩,就是人生的美丽。
2、看不开,就背着。放不下,就记着。舍不得,就留着。等有一天……背不动了,就看开了。记不清了,就放下了。留不住了,就舍得了。所以说有些事情不要太计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会过去的。珍惜眼前的人,做好眼前的事。一切都是美好的。
3、懂得放下的人,才能懂得如何拿起。放下是“舍得”的最高境界,亦是对灵魂的再次升华。放下能除去灵魂里暗藏的重量,能让疲惫的身躯心轻如燕,让困顿的人走出泥泞的沼泽。人生这条路,无论如何艰辛,总要走下去,而生命的愉悦,不是抵达目的地,而是学会享受苦乐交融的过程。
4、这一世活来,也学花开花谢,风雨且经风雨,晴朗安享晴朗,人生百年当如是,沉默着盛开,平静地零落。人心曲折不妨慢慢走,一路上风光好不好,关键是这颗心懂不懂的来欣赏,世人指指点点总难免,人情冷冷暖暖须笑看,此心只许宽处想,不以誉喜,不因毁伤。
5、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6、远离觉所觉,若有若无有。
7、一旦确定了人生的目标和方向,就不要贪恋沿途的繁华,也不要畏惧路 上的困厄,只要还能活着就已足够。
8、为饥饿故,发心出家,如是之人名为秃人。南本《涅槃经》卷三,金刚身品
9、平常心就是从不平常的事物中,发现至美。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常思人之美,不以一省掩大德;常思己之过,医好心病心生乐。早安!
10、智慧让爱不变质、不染著。
11、功名利禄就好像是背篓里的石子,得到的越多步履越沉,反倒是心灵承载的东西越少,越有智慧,看待事物也越简单。舍弃是为了更好地调整自己,以良好的心态来面对生活。就像故事里的禅师一样,身无一物,却智慧满怀。可见,在缤纷的社会中,学会选择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正确的选择,可以使心灵获得解脱,让自己活得洒脱;正确的选择,可以让生命清净而从容,幸福如细水长流;正确的选择,能让生活简单而愉悦,承载起满满的幸福。
12、人生有三大支柱:一是生命健康,二是精神信仰,三是物质基础。
13、有些人平时对你很好,甚至好得有些过分,关键的时候却让 你郁闷。你有了困难向他们开口,满以为能够得到帮助,却被一推了 之;你受了委屈向他们倾吐,满以为能够得到安慰,却被雪上加霜。
14、大家都希望有一个温暖的家庭。然而,温暖的家庭并不在于财产的富裕,家族的高贵与社会的地位,而在于奉献爱心,相互包容与彼此关怀。什么样的人会痛苦?忽略拥有,而追逐欲望的人,会常常痛苦。什么样的人会快乐?珍惜拥有,而少欲知足的人,会常常快乐。
15、人们都希望身体健康,却很少人寻求精神健康;都希望此生平安,却很少人追求来世光明;都希望打败敌人,却很少人懂得降伏自心;都希望工作成功,却很少人希求修行成就;都希望事业圆满,却很少人追求福慧圆满;都希望得到地位,却很少人祈愿一切众生安置于佛果。
16、成功皆有理由,失败均有原因。人生总是面临成功失败的交 替,无论何种理由和原因都需要一颗强大的心灵去承受。
17、很多人只懂得为错过的太阳流泪,却眼睁睁地看着群星从眼前消失,最后,一切都成云烟。如果总是背着沉重的怀旧包袱,为逝去的流年感伤不已,就只会白白耗费眼前的大好时光,也就等于放弃了现在和未来。抛开过去,让一切在今天全部归零,我们才能整装待发,快乐出行。
18、念佛空荡荡,无所用,但能成佛。
19、只要众人一条心,弱者也能成大事;据说蚂蚁结成群,送掉了幼狮的性命。
20、我们做功夫,得到受用以后,不是把这种受用来显异惑众,而是用来做平常的事、做那些微不足道的事、做那些人们生活中一件也不能少的事。
21、有求有私,会受环境控制;无求无私,才能勇敢坚定。
22、佛陀在《三摩地王经》中曾说:“眼耳及鼻非正量,舌身意亦非正量,倘若诸根是正量,圣道为谁为何用。”由于我们凡夫的六根不是正量,所以我们所看到、听到、知道的一切的一切不是绝对的真理。假如我们凡夫的六根是正量,看到、听到和知道的一切都是真理的话,那么佛陀的圣道为谁起到何作用呢?
23、不要处处争强好胜 欣赏他人,即是庄严自己。如果你老是想赢对方,即使获胜了,那也 是空洞的胜利,因为你永远得不到对方的好感。
24、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苦的,只是我们看不到别人的苦。俗话说:人人有本难念的经。自己是个好人、善良的人,为什么会遇到这些苦难呢?欲之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之后世果,今生作者是。那么我们现在人生不愉快,是我们种下的善因善缘太少了,所以现在命运才坎坷。只有我们现在多修福修慧,才能够转变,明白这个道理就要去落实,种下这个善因,到来世或者下半生,命运自然就转好了。总之,人生是苦,每人遇到的苦不一样,只是我们都对自己的苦理解深,对别人的苦好像看电视一样没有多少感觉,人生就是这样的。
25、不遇天人不目成,藐姑相对便移情。——吕碧城《浣溪沙》
26、曾经有很多事情,我们总想等到将来的某一天,或是某一段时间再去做,到最后却始终没有做成,人生其实就像孩子手中的铅笔,看起来好像够长可是用起来不知不觉就嫌短了,这一辈子,我们其实做不了太多的事,所以想做的事就赶紧去做吧,并且尽量把它做到最好,这样才不至于留下太多的遗憾和悔恨。
27、我们尽力而为,即使只是短短的一两分钟给予众生自由,这也是值得的,而给予牠们自由是我们能做的。
28、所谓妄想,就是过去所做、所说、所见、所闻的影像留在我们脑子里。
29、烦恼都是自找的,只有放得下才能获得解脱,才能活得快乐、幸福。
30、道由悟达,立志为先自博地具缚凡夫,便欲跋涉超证直入圣域,其小因缘哉。故宜操铁石心,截生死流。
31、禅诗·《白云与我最相知》:白云与我最相知,我住山时它亦随,清早和风辞嶂外,晚来依旧护柴扉。——湛然圆成
32、修行净化心灵首先要学会控制感官的入侵,能控制感官便易自我控制内心的情绪,观照自己的心就是学习观察心识的运作,以达成心随意行。
33、从外在的掠取获得,永远不能满足内在的贪欲,它只会得到短暂的快乐,接着又会引发痛苦。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冀求更好,得到的又怕失去。
34、直了自心,无性无念,则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手执捉在足运奔。六根门头,无障无碍,六尘堆里,无染无杂。谓之无念行。
35、佛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36、悟佛之言,定要行佛之行。
37、我的不悔,与你无关,那是我一个人的不悔,就像秋天的凋零的叶,是从我自己的树上落下来的,我的心疼,只有自己知道。
38、无法可说,是名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