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傅佩荣教授经典讲座详情
傅佩荣教授经典讲座详情
孔子01 孔子02 孔子03 孔子04 孔子05 孔子06 孔子07 孔子08 孔子09 孔子10 孔子11 孔子12 傅佩荣《孔子的大成之道》01 傅佩荣《孔子的大成之道》02 傅佩荣《孔子的大成之道》03 傅佩荣《孔子的大成之道》05 傅佩荣《孔子的大成之道》06 傅佩荣《孔子的大成之道》07 傅佩荣《孔子的大成之道》08 傅佩荣《孔子的大成之道》09 傅佩荣《孔子的大成之道》10 傅佩荣《孔子的大成之道》11 向子贡学习说话 向子张学习立志 向冉雍学习德行
向孔门弟子借智慧 颜回不迁怒不贰过的快乐 向孔门弟子借智慧 问题子路率真胜圆滑 学习难速成书山勤为径 向愚钝曾参学勤奋 做过帝王师深得孔子赞 子夏学礼的现代意义 傅佩荣-向庄子问道01 傅佩荣-向老子问道02 傅佩荣-向庄子问道03 傅佩荣-向老子问道04 傅佩荣-向庄子问道05 傅佩荣-向庄子问道06 傅佩荣-向庄子问道07 傅佩荣-向庄子问道08 傅佩荣-向庄子问道09 傅佩荣-向庄子问道10 傅佩荣-向庄子问道11 傅佩荣-向庄子问道12 孟子的智慧①孟子这个人(傅佩荣)孟子的智慧②教育这件事(傅佩荣)孟子的智慧③什么叫孝顺(傅佩荣)孟子的智慧④修养的奥秘(傅佩荣)孟子的智慧⑤仁政的理想(傅佩荣)孟子的智慧⑥批判异端(傅佩荣)孟子的智慧⑦辩论的目的(傅佩荣)孟子的智慧⑧人性的善恶(傅佩荣)孟子的智慧⑨快乐度人生(傅佩荣)于丹《论语》心得07_人生之道 傅佩荣-向老子问道01 傅佩荣-向老子问道02 傅佩荣-向老子问道03 傅佩荣-向老子问道04 傅佩荣-向老子问道05 傅佩荣-向老子问道06 傅佩荣-向老子问道07 傅佩荣-向老子问道08 傅佩荣-向老子问道09 傅佩荣-向老子问道10 傅佩荣-向老子问道11 傅佩荣-向老子问道12 第1讲 傅佩荣详解易经64卦--易经的基本概念周易 第2讲 傅佩荣详解易经64卦--乾卦(上)周易 第3讲 傅佩荣详解易经64卦--乾卦(下)周易 第4讲 傅佩荣详解易经64卦--坤卦 周易 第5讲 傅佩荣详解易经64卦--屯卦 周易 第6讲 傅佩荣详解易经64卦--蒙卦 周易 第7讲(上)傅佩荣详解易经64卦--需卦 周易 第7讲 傅佩荣详解易经64卦--讼卦(下)周易 第8讲(上)傅佩荣详解易经64卦--师卦 第8讲(下)傅佩荣详解易经64卦--比卦 周易 第9讲(上)傅佩荣详解易经64卦--小蓄卦 周易 第9讲(下)傅佩荣详解易经64卦--履卦 周易 第10讲(下)傅佩荣详解易经64卦--否卦 周易 第11讲(上)傅佩荣详解易经64卦--同人卦 周易 第11讲(下)傅佩荣详解易经64卦--大有卦 周易 第1讲 傅佩荣详解易经64卦--易经的基本概念 周易 第2讲 傅佩荣详解易经64卦--乾卦(上)周易 第4讲 傅佩荣详解易经64卦--坤卦 周易
第11讲(上)傅佩荣详解易经64卦--同人卦 周易 第11讲(下)傅佩荣详解易经64卦--大有卦 周易 第12讲(上)傅佩荣详解易经64卦--谦卦 周易 第12讲(下)傅佩荣详解易经64卦--豫卦 周易 第13讲(上)傅佩荣详解易经64卦--随卦 周易 第14讲(上)傅佩荣详解易经64卦--临卦 周易 第14讲(下)傅佩荣详解易经64卦--观卦 周易 第15讲(上)傅佩荣详解易经64卦--噬嗑卦 周易 第15讲(下)傅佩荣详解易经64卦--贲卦 周易 第16讲(下)傅佩荣详解易经64卦--复卦 周易 第16讲(上)傅佩荣详解易经64卦--剥卦 周易 第17讲(上)傅佩荣详解易经64卦--无妄卦 周易 第17讲(下)傅佩荣详解易经64卦--大蓄卦 周易 第18讲(上)傅佩荣详解易经64卦--颐卦 周易 第18讲(下)傅佩荣详解易经64卦--大过卦 周易 第19讲(上)傅佩荣详解易经64卦--习坎卦 周易 第19讲(下)傅佩荣详解易经64卦--离卦 周易 第20讲(上)傅佩荣详解易经64卦--咸卦 周易 第20讲(下)傅佩荣详解易经64卦--恒卦 周易 第21讲(上)傅佩荣详解易经64卦--遁卦 周易 第21讲(下)傅佩荣详解易经64卦--大壮卦 周易 第22讲(上)傅佩荣详解易经64卦--晋卦 周易 第25讲(上)傅佩荣详解易经64卦--损卦 第25讲(下)傅佩荣详解易经64卦---益卦 第26讲(下)傅佩荣详解易经64卦---姤卦 第27讲(上)傅佩荣详解易经64卦---萃卦 第27讲(下)傅佩荣详解易经64卦---升卦 第28讲(上)傅佩荣详解易经64卦---困卦 第28讲(下)傅佩荣详解易经64卦---井卦 第29讲(上)傅佩荣详解易经64卦---革卦 第29讲(下)傅佩荣详解易经64卦---鼎卦 第30讲(下)傅佩荣详解易经64卦---艮卦 第30讲(上)傅佩荣详解易经64卦---震卦 第31讲(下)傅佩荣详解易经64卦---归姝卦 第31讲(上)傅佩荣详解易经64卦---渐卦 第32讲(下)傅佩荣详解易经64卦---旅卦 第41讲 傅佩荣详解易经64卦--系辞传下 周易 第42讲 傅佩荣详解易经64卦--系辞传(下)周易 傅佩荣国学讲座:解读论语(世纪讲坛)1 傅佩荣国学讲座:解读论语(世纪讲坛)2
第二篇:傅佩荣简介
爱智讲堂(人才、人格、人文)
主讲人:傅佩荣教授
影响全球华人的国学大师、心身灵整合导师
凤凰卫视“国学天空”主讲专家
山东卫视“新杏坛”首席主讲专家
新浪、搜狐2007杰出文化人物
卓越演讲家(海内外演讲2000场以上)
演讲风格:儒雅睿智、中西贯通、态度诚恳、理融辞畅
回归经典重塑心灵
中国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道、德以及其他种种观念,究竟是怎么回事?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呢?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很多经典被破坏、被曲解,已失本来面目。学术界对许多议题并没有共识,学者各自在极小的领域中孤芳自赏,既不能开发经典中的微言大义,也无法贴近现实人生的具体需求,长此以往,经典难免被束诸高阁,而国人阅读的材料与品质也不易提升。
我们知道,人的特色首先即是认知能力,认知若有偏差,立即引发层出不穷的欲望,以致追逐外物而无法回头,终身劳苦而难以快乐,就像与自己的影子赛跑一样,没有得胜的机会。再者,人的心智在交往互动的过程中,通常称为勾心斗角,再配合世俗的价值观,形成一个天罗地网,很少有人可以幸免于难。因此,我们要学会把自身认知能力由外在收摄回来,同时还要了解人的心智是怎么回事。
我们有幸请来台湾著名哲学家、国学大师、身心灵整合导师傅佩荣教授,推出“全人(人才、人格、人文)爱智讲堂”一系列经典培训课程。傅教授的演讲是站在中西文化的至高点上来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以及如何改善自己当下的困境。我们期望通过这一系列训练课题,让所有崇尚智慧、关注心灵生活的人士能够读懂先哲经典、启明内在智慧,让每一个热爱生活、爱好智慧的朋友,活出生命的精彩,享受安顿的喜悦。
人生态度有二:一是取得你所要的,二是珍惜你所有的。前者常在压力之中,后者则可自得其乐。
——傅佩荣
傅佩荣教授简介:
傅佩荣,公元1950 年生,祖籍上海。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毕业,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专攻宗教哲学。
傅佩荣在教学、研究、写作、演讲、翻译各方面皆有卓越的成就。曾获台湾地区教育部门“教学特优奖”,被《民生报》评选为“校园最热门教授”,其《成功人生》获台湾地区“最高文艺奖”,《儒道天论发微》获“中正文化奖”。傅教授著述繁多,范围涵盖哲学、宗教、神话、教育、文化、心理励志等。
学术论著如《儒家哲学新论》、《儒家与基督教的会通》,融贯古今与中西,结构谨严,迭出创见,是当代新士林学派的重要代表。傅教授还是一位杰出的演讲家,近年来,每年演讲达两百多场,态度真诚,声调感人,条理清晰,理融辞畅,使听者不倦,相悦以解。外文造诣深厚,译笔畅达传神。
2006年九月傅教授首开大陆问道,先后在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科院等单位开展了一系列国学演讲,引起了热烈反响。2007年夏秋,傅教授应大陆企业界邀请,为企业管理高层开展了几十场国学讲座,获得一致好评。
人性有缺陷,人生不完美。承认这种缺陷,同时努力寻求其完美,是一个人“活出自我”的首要条件。
——傅佩荣
我的中西哲学之路--傅佩荣
我为什么会读哲学系?其实答案并不复杂。因为我家数代信仰天主教,所以我一出生就受了洗礼成为教友,然后从孩提到青少年阶段,每逢星期日必定随着父母亲去教堂望弥撒,十数年不曾间断。
弥撒中,神父会讲道理,阐述《圣经》中的教训,谈得较多的是“死亡,审判,天堂,地狱”。小孩子听到这些,感觉上是害怕多于相信,久而久之,也养成了深思的习惯,想的是:人生是一条苦路,死亡则是解脱,但是死后的世界是天堂还是地狱,就关系到永恒了。因此,对人生感到困惑,对罪恶感到恐怖,对来世觉得茫然,就构成了我比较早熟的心情基调。因此,我念哲学系,并不使人觉得意外。
进了辅大之后,所学的以士林哲学为主。所谓士林哲学是指中世纪以来占有主流地位的天主教哲学。往好的方面讲,它扮演承先启后的角色,上承希腊哲学,下启近代哲学。往坏的方面讲,它有过时的嫌疑,并且很容易混淆信仰与哲理;老师教到最后,总是希望可以证明存在。不过,哲学家口中的上帝,与信徒心中的上帝,从来就不能轻易画上等号。我能顺利念完西洋哲学的相关课程,主要就是在辅大奠下的基础。事实上,如果没有先辨明士林哲学的这一段历史与思想,甚至,如果没有先深入认识天主教的经典与教义,就不太容易准确掌握西洋哲学的核心问题。如果一个人的学习要靠合宜的机缘,那么我读哲学正是个人的一大幸事。
西洋哲学有了基础,那么,中国哲学呢?教我中国哲学史的是南怀瑾先生。南先生上课,既无教材也无讲义,而是随性所致自由发挥,谈了许多他个人的奇闻轶事。有一次上课上到一半,忽然说要教我们打坐,就跃上大讲桌盘腿而做,状如老僧入定。我们学生看待前辈哲学家,确实是“可望而不可及”,因为他们经历过大时代,所读的是线装书,随便引述几段经典,就足以让我们瞠目结舌。有一位老师介绍了方东美先生的《科学哲学与人生》,这是我念到方先生的第一本书。
辅大毕业后,我去台大念研究所,有缘听到方先生的课,他讲的是“中国大乘佛学”。对我来说,正是天马行空,大部分的内容不知所云;但是方先生上课神情专注认真,不时搬出厚重的佛经,念上几段,就算听不太懂,也会被他的声音容貌所感动,而我的中国哲学也在不知不觉中,奠下了基础。
方先生讲中国哲学,从一开头就与许多学者不同。譬如,有关中国哲学的起源,不能直接谈孔子或老子,而要回朔到《尚书》与《易经》,因为先有“经”,才有“子”,“经”是古代长期发展的智慧,“子”是个别哲学家的杰出心得。就在《尚书》所界定的永恒理想(要求绝对正义)与《易经》所阐明的生生之德(要求在变迁中持续存在)这双轨之上,古人才得以立国治民,并且影响了后代像孔子与老子等哲学家,起而继志述事。
我在台大读哲学研究所时,正是“台大哲学系事件”激烈爆发的前后。因缘凑巧,我受聘为助教,有了固定工作及待遇。我向生活学习,也向生活挑战,最后汇聚为个人的生活态度,接着,我束装前往耶鲁大学。耶鲁大学位于美国康州的纽黑文市。在一路上与当地百姓的接触过程中,我清楚感觉了美国百姓对“哲学”除了不太了解外,还有一份敬畏之心。我也再度提醒自己要好好把握这次的学习机会。
英文比不上同学,只有寄望于“勤能补拙”。我必须每天读书十二小时以上,才跟得上教授上课的进度。事实上,能够如此专心求学,也是一种幸运。每天念一百多页的书,完全印证了“日起有功”这句成语。同学们为我取的绰号是“最不可见的人”。这实在是无可奈何,因为我的指导教授有个绰号,是“最不可预测的人”。他“不可预测”,我只好“不可见”——拼命读书了。
真正读了四年书,不但懂得“宗教哲学”这门学科的必备知识,也逐渐产生了对自己的信心。“含泪播种的,必欢呼收割!”真是说得有理。我的另一位指导教授是余英时先生。他比我年长十二岁,不但学问好,尤其聪明过人。他对我的用功也相当肯定,有关中国思想史的背景资料,我主要是在这个阶段学习的。
方先生以哲学智慧“博”我,余先生以历史考据“约”我。经过这一博一约,我才敢谨慎地跨进中国哲学的门坎。我的博士论文以中国古代哲学为主题,因为我很清楚:在研究方面,我只有在中国哲学的领域可以做出原创的贡献;而在西洋哲学,我只求忠实客观地向国人介绍。回国之后,我的教学科目包括形上学、宗学哲学、哲学英文;但是我的研究仍然以儒家及道家为主。
不同的是,现在我所谈的儒家,是经过完整的哲学训练之后,所展现的儒家。这样的儒家,具有古典的原始意义,也显示了高度的哲学思辨,合乎西方专业哲学所要求的条件,更能响应现代人生的具体挑战。“重振儒家的生命力”,这句话听起来像是口号,其实是一生的志业。人生苦短,我庆幸自己在念哲学这条路上,没有浪费太多时间。
如果爱一个人,就会宁可让自己辛苦一点,来让所爱的人开心。
——傅佩荣
对傅佩荣教授的评价
专家、学者评价
傅佩荣先生对于国学真有心得,而且善于简捷清晰的表达。我很欣赏傅先生眼界和心胸的开阔,他在讲课中做到了两个打通:其一,打通各个领域,其二,打通中西哲学。
—周国平<著名哲学学者,散文家>
傅先生对于国学研究是很有功力的学者,他的学术成就非常高,尤其是把国学
讲得那么生动而又贴近人心,实属难得。
—李存山<中国社科院中国哲学研究所主任/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
傅教授是我所听过课的中国所有的国学专家中,讲得最好的一位讲师。尤其是他能站在中西文化的至高点上来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视野绝对不一样。
—邹先生<北大历史系国学培训班学员、上海某民办大学董事长>
读者、观众评价
傅先生是让哲学走下“神坛”的人,他对传统文化之研究堪称正源!远远超过了大陆的那些所谓的“明星”!尤其是看了傅先生的作品,深受教益,先生能化腐朽为神奇,释古奥为浅显,为迷茫的人打开了一扇通往光明的窗户。
非常喜欢、欣赏傅教授!我几乎把您的书买全了,每天都会翻阅读。我从来不欣赏什么偶像,但傅教授就是我唯一的偶像!
我用心去读了傅先生的文章,感触很深,并使我在人生问题的思考上认识得到了提高。文章说的每个人在他的潜意识中都有特殊遭遇,若只就自己的处境来考虑,很容易产生自怜的情绪,若想减轻自怜的程度,最好放眼四顾,看看世间无数不幸的人。那么看来灵性修养,使自己提升到人类层次,由此化解潜意识的情结的最好的处方了。
看过傅先生在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讲的“道家智慧的当代价值”,妙语连珠,态度真诚,声调感人,条理清晰,真是如沐春风,相悦以解。或许这就是学者风范,包容大度、温文尔雅,希望能多听您的讲座。
人生需要一个引路人,很多人都有同感。我们需要像傅老师告诉我们分析思考的方法,我们不需要去复制别人的人生。
偶然听到傅老师的讲座,感觉很好,他对于文化的阐述,真的是做到了有“文”有“化”,特别是在“化”的方面,真的是高见,我们身边很多人有“文”,但能“化”的人实在太少,能文又能化的人更少,先生实在是高见,能化腐朽为神奇。
每次来到傅老师您的博客总有一种无限的感动,让在物欲横流的都市失去了自己的那个我又回到了小时侯那种平静美丽的生活中,又找回了自我,在这感恩的岁月里,我只想真诚地对老师说一声谢谢!
师生论道
学生问:生命中该不该有执著,若有,该如何去取舍?
傅佩荣:生命中一定会有执著,否则无法凝聚生命的力量,譬如,我现在从事教育工作,我对教育非常执著,这教育的执著有时会形成我的压力。看到有学生自杀,看到有校长贪污,心里都非常痛苦。这是因为执著而带来的压力。但在另一方面,你要设法从这里再超越出去,也就是说,从永恒来看,哪个社会没有困难呢?哪个社会的教育是完全理想的呢?没有的,所以你要多看好的一面。我对教育的原则是,尽量鼓励好的一面,所谓“嘉善而矜不能”,好的要鼓励他,不好的要同情他。那么我的执著一方面坚持我的立场,一方面化解面对环境不理想的可能性,两者配合起来我想比较适合。
学生问:当今社会上各种问题、矛盾非常多,譬如战争、贫富分化,还有未来面临的各种严重的挑战。汤恩比说世界统一是人类避免自杀的唯一出路,这种统一必须涉及思想统一。傅教授对儒家的发展是怎么看的?是不是可以统一世界的思想,是不是可以给我们带来永久的和平呢?
傅佩荣:这是很大的问题。儒家思想能不能统一全世界,给我们带来和平呢?如果就思想论思想来说的话,儒家思想确实比别的宗教更少先决条件,更少属于信仰的成分,儒家思想是合理的,对人生经验做了一种客观的了解和主观的体验,比起别的宗教更容易让一般人接受。但是我们不必幻想这个事情,说儒家思想能统一全世界。因为一个人生下来,他按照自己祖先的方式去生活,就可以维持某种平衡。譬如印度人,他信印度教,他接受了不合理的制度,叫做种姓制度,生下来如果一辈子是贱民,他也不会想去挣扎改变。你说应该改变,他自己不改变,你有什么办法呢?所以基本上我们尊重每一种文化的差异性,但是每一种文化里的知识分子都有责任,像我们这样的人,要负责把自己传统里面有价值有力量的理念加以重新诠释,然后跟经验结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把儒家思想重新讲清楚,把道家思想讲清楚,再跟经验结合一样的做法。我相信别的文化里他们的学者也在做类似的工作。
学生问:您说无心而为,那只做该做的事情,在无心的情况下,什么是该做的事?什么是不该做的事?
傅佩荣:无心而为,要做该做的事,什么是该做的事呢?这正好碰到庄子所要发挥的思想,我受庄子的影响最主要十三个字,“不得已”。什么是“不得已”?不得已不是被迫无奈,而是当你发现一件事情的条件成熟的时候,你就顺势而行。所以“不得已”的关键在于你如何判断条件是否成熟,所以道家需要智慧。你对人情世故了解越多,就知道今天应该说什么话,做什么事,这叫做顺势而行,叫做水到渠成。真正的道家智慧表现出来,做任何事情都是很自然的,你根本看不出来他刻意做什么事情,这就是我学到的心得。譬如这次我来内地也是无心而为,条件成熟了我就来了,如果早几年来的话,条件不成熟,即使我来了也没有什么用处。现在内地也出版我的书了,大家想说这本书在讲什么,看书比较麻烦,今天我用两个小时介绍老子的主要思想,另外也有《老子解读》可以参考。现在条件成熟了,各位朋友来这边听讲,如果没有特别的目的,那也是无心而为,听到多少就算多少。
学生问:你个人认为庄子自得之乐和阿Q的自得之乐有什么区别,阿Q是精神上的自得之乐,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傅佩荣:这是非常好的一个问题。有些人确实把阿Q先生当作学庄子的一种表现,我们也不能否认两者有相关性,但是基本上差别很大。阿Q是采用精神胜利法,我心里有防护的机制,在受委屈时,设法让自己觉得没有吃亏,反而是占了便宜。庄子活在乱世,他可以避开人群,深居简出,预先知道不好的结果就可以避开。第二点,真正碰到问题时,庄子还能做到外化而内不化,表面上从来没有严重的冲突,内心里面则有道作为基础,亦即我永远不离开道。怎么样才是不离开道?就是永远从整体看问题。譬如我今天被人家欺负,我不会抱怨,因为我把它当作磨练的机会。对庄子来说,总是努力掌握生命的主动性,增加本身的理解能力和化解能力,使各
种外在的情况出现时,可以很自然、很自由地找到一条出路。
学生问:古代儒家认为善为易者不占,你对这个说法有没有看法?
傅佩荣:儒家对《易经》的态度可以用两句话来说,第一句话是孔子说“不占而已矣”,意思是说不必占卦也知道,因为你可以用理性了解人情世故的发展,但是一般人没有那么精巧的理性,不像孔子可以面面俱到。真正懂得《易经》的人不去占卦,因为道理已经想通了,重要的是修德,占卦需要参考很多别的东西,如果把握到自己的主客观条件,看清楚自己的形势,你做任何选择的时候本来就有它的合理性,后果你还是要负责的。我们都知道,孟子虽然没有谈《易经》,很多人都认为孟子的思想和《易经》很有关系。一个人做什么事要审时度势,要看自己的位置如何,相关的关系如何,在中间就比较好,代表你有所依靠,不至于说走到危险的地方。所以,在儒家来说会特别强调你在理性上的思维,它也怕很多人走入迷信的陷阱。孔子和孟子都强调理性这方面。至于“善为易者不占”,则是荀子的话。
第三篇:傅佩荣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傅佩荣,祖籍上海,1950年12月16日[7]出生。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毕业,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专攻宗教哲学。曾任比利时鲁汶大学客座教授,荷兰莱顿大学讲座教授,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所教授。2009年6月,他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孟子的智慧》
学术专长:儒家、形而上学、先秦哲学、宗教哲学。曾开设课程:宗教哲学、哲学与人生、儒家哲学研究、形而上学、论语解读、哲学英文、西洋哲学史、先秦儒家哲学。
傅佩荣在教学、研究、写作、演讲、翻译各方面皆有成就。近三十年都在研究哲学,近二十年都在研究国学。由于父母信教的原因,西方的传统从小对他影响很大,所以他先学习了西方哲学。二十三四岁开始学中国的哲学,进入台大哲学研究所,师从方东美先生,了解了中国的哲学有独特的价值,才真正开始对中国哲学的研究。40岁以前接触的都是儒家的思想,40岁以后开始专心研究道家思想,50岁以后就研究《易经》。五十岁以后,专心注解传统经典,已重新解读《论语》《孟子》《老子》《庄子》《易经》,在国学经典诠释方面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2006年九月首开大陆问道,先后在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科院开展了一系列国学演讲,引起了热烈反响。2007年夏秋,傅教授应大陆企业界邀请,为企业管理高层开展了几十场国学讲座,获得一致好评。○影响全球华人的国学大师、身心灵整合导师
○凤凰卫视《国学天空》栏目主讲专家
○山东卫视《新杏坛》首席主讲专家。
○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文化中国》6月份播出傅教授《人生困惑问庄子》 共15集。
○安徽电视台公共频道正在录制25集《老庄的人生智慧》节目。○新浪、搜狐博客主推“傅佩荣人生问题讲座”系列。○卓越的演讲家(海内外演讲两千场以上)
【个人成就】
傅佩荣先生在教学、研究、写作、演讲、翻译各方面皆有卓越的成就。台湾《民生报》评选为大学最热门教授。获台湾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教学特优奖。傅教授的“哲学与人生”课在台大开设l7年来座无虚席,受教者上万人,被大学生社团推选为最优通识课。傅教授还是一位杰出的演讲家,他每年发表200多场人生哲学讲座。从文化中心到寺庙,从学校到行政机关,从社团到基金会,都常见傅教授的身影和足迹。在山东卫视《新杏林》节目开讲,从为官、为师、交友、孝亲的角度解读孔子。《成功人生》 获台湾地区最高文艺奖,《儒道天论发微》获中正文化奖。著作九十多本,有声书数十多套,范围涵盖哲学、宗教、神话、教育、文化、心理、励志等。
【主要作品】
著有《儒家哲学新论》《中西十大哲学家》《西方心灵的品味》《不同季节的读书方法》《为自己解惑》《人生问卷》《文化的视野》《厘清自我的真相》《管理自我的潜能》《探索生命的价值》《走向智能的高峰》《转进人生顶峰》《活出自己的智能》《那一年我在莱顿》、《珍惜情缘》《人生问卷》《从自我出发》《四书小品》《哲学入门》《生命重心在何处》《柏拉图》《新世纪的心灵安顿》《论语解读》《庄子解读》等八十余种,以及有声书系列《创意人生》与《重建心灵》等。
大陆出版有:
【傅佩荣国学精品集(共10册)】
《解读老子》《解读论语》《解读孟子》《解读庄子》《解读易经》《傅佩荣〈论语〉心得》《傅佩荣〈庄子〉心得》《傅佩荣〈四书〉心得》《傅佩荣细说孔子》《听傅佩荣讲国学》
【傅佩荣心灵关怀作品集(共9册)】
《自我的觉醒》《西方哲学与人生(第一卷)》《西方哲学与人生(第二卷)》《听傅佩荣讲人生问题》《哲学与人生》《智慧与人生》《心灵导师》《赢的人生哲学》《智者的生活哲学》
《傅佩荣细说老子》《傅佩荣读孔孟论人生》《不同季节的读书方法》《抗压有方法》《人生需要几座灯塔》《生命重心在何处》《孔子的生活智慧》《人生中不可不想的问题》《人生问卷》等。
第四篇:傅佩荣解读庄子
《傅佩荣解读庄子》读书心得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一个时代,但它同时也是中国文化最有幸的一个时代。因为百家争鸣,各种流派纷纷登场,像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等。其中有一个特立独行的一派,他们将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其中有一个最具盛名的人,他其貌不扬,长脖子,脖子上还有个瘤子,他曾经去见过几位国君,但那些国君都被他的长相吓跑了。他便是庄子,和孔子一样,是中国伟大的智者。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他的思想继承于老子,主张“天人合一、清静无为”。虽然在我们现在看来,我们认为庄子是一个神化的存在,但其实他与一般人是一样的,他也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妻子儿女,他同样生活在乱世,并努力在乱世中苟全。唯一的差别可能是他博览群书,并善于在阅读中去领悟那些高明的智慧,并从而形成一套自己的独特的人生哲学。庄子“忘我,顺其自然,入世而超世”,他在精神上是自由的,他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遥自得,是绝对的精神自由,而不是物质享受与虚伪的名誉。在《庄子》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庄子有一个好朋友,名字叫做惠施,然后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是想要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了庄子三天三夜。最后,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而此时,猫头鹰正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那只鸟从猫头鹰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鸟,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庄子以生动、颇具讽刺意味的比喻,明白地表达出自己视权势为鼠辈的思想,他并不像其他人一样醉心于对功名利禄的追求。楚威王曾以厚礼要聘他为自己当宰相,他却依然拒绝,哪怕自己穷困潦倒得只能靠卖草鞋度日,还常常向别人借粮食。纵然是在乱世中,但庄子扔保持着独立的人格。
由于傅佩荣本人是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他本人在哲学上也有一定的成就,在编写这本书时,他也是将哲学思维作为整本书的主线,对书中的一些关键的概念,像道、德、天、性、自然等都作了一一说明。全书的主体主要由3部分构成:《庄子》的原文、白话文和解读。《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庄子的语言脱离了语录体的形式,它与《论语》可说是南辕北辙的。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结构奇特,读来并不中规中矩,而且感觉变化多端,有种超然脱俗的感觉。除此,庄子的文章多采用寓言故事的形式,想
象丰富,比喻变幻,往往超越了时空的局限和物我的区别。比如《逍遥游》中“北溟之鱼,化而为鹏,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又如《养生主》中的《庄周梦蝶》,将庄子物我同一化的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人与物之间,梦幻与现实之间,万物齐同,毫无界限。
就傅佩荣的这本书而言,其实我认为白话文部分过于简单了,它只是将原有的古文简单、机械的翻译过来,很多比较重要的字词的注解、注释都没有,这样就导致当你看古文看到吃力的部分的时候,就很想直接跳过,看他的翻译,这对庄子的语言的认识和学习是不利的。除此,我认为作者的解读部分过于想要用一种哲学的思维、语言去阐释庄子的思想了,因而有些地方他的注解反而复杂了,不好理解。而且,这本书写到作者自己的对庄子思想的个人感受的部分很少,对《庄子》的分章、分节的注解也显得整个庄子思想有点散,要是每章都能对这部分的思想有一个更综合、整体的概括就更好了。
第五篇:孟子的智慧傅佩荣
孟子的智慧1(孟子这个人)
讲师简介:祖籍上海。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毕业,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专攻宗教哲学。曾任比利时鲁汶大学客座教授,荷兰莱顿大学讲座教授,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所教授。
内容简介:孟子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把儒家思想构建成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傅佩荣教授认为孟子的哲学思想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一套正确的价值观。那么,什么叫做“价值观”?而孟子的哲学思想又能给我们什么帮助呢?
解说:孟子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用了二十多年著书《孟子》,把儒家思想构建成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这就是“孔孟之道”。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说,他从30岁以后做人处世全靠《孟子》。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傅佩荣先生潜心研究中国传统经典多年,他认为学习儒家思想不是为了解决一时一事的问题,而是要通过儒家的哲学思想帮助我们建立一套正确的价值观。那么什么叫做“价值观”?孔子有弟子三千,为什么只有孟子能够继承孔子的思想?孟子的哲学思想都包括哪些内容?又能够给我们一此什么样的帮助呢?
谢谢大家!诸位观众,我们一起来学习孟子的智慧。
根据司马迁的《史记》,他里面谈到孟子的时候,只用了两百多个字。一个大哲学家写一本书,三万多字的《孟子》。结果司马迁只用了两百多个字,但他写得非常扼要,非常地精彩。
司马迁说孟子,他是子思的学生的学生,子思是孔子的孙子。所以,你要讲辈分的话,从孔子作为儒家第一代,到孟子第五代了,辈分上是比较晚了。但重要的是什么呢?司马迁用三个字描写孟子,叫做“道既通”,这三个字不得了。等于是你把孔子的道完全学通了,然后才有资格出来说,我要宣扬儒家的思想。
我们谈儒家的时候都会提到“孔孟之道”。那么我们就要想了,孔子有三千弟子,精通六艺者七十二人。那为什么还要等到一百多年之后的孟子出现才跟他可以前后搭配形成孔孟的思想,代表儒家的正统?那么,孟子到底有什么样的思想的特质,跟他的特殊的见解?孟子思想在儒家里面为什么那么重要?
这当然可以分两方面来看。
第一方面是孔子本身有他的遗憾。什么遗憾呢?我们对《论语》仔细看一遍就会发现,在《论语·宪问篇》孔子公开说,没有人了解我啊。所以,孔子公开说没有人了解他。
他的学生们当然很诧异,会觉得说为什么没有人了解老师呢?子贡正好在旁边,问了这个问题。孔子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了解我的只有天嘛。孔子说这个话并不是一时感叹。而在《论语》里面你可以发现,他比较没有机会公开地,比较完整地介绍自己的思想。
因为孔子首先开始让老百姓可以受教育。老百姓受教育的目的何在?希望将来可以做官来服务社会,造福百姓。所以老百姓所学的是什么呢?像《诗经》、《书经》这些,“礼”、“乐”,他不会学孔子思想。不像我们今天,如果说有人谈孔子思想,我们都会赶快来学。在孔子自己的时代,说我今天上课不谈这种《诗经》、《书经》,谈我自己的心得,同学们不要上的,不要听的。说这个听了没有用,跟我做官没有什么关系啊。所以,孔子就觉得没有人了解我。而等到一百多年之后呢,孟子认为他很了解孔子,所以他可以把这个接过来,是因为孔子本身有他的遗憾。
解说:传说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得意门生也称贤人就有七十二个。而著名的传世经典《论语》就是孔子的学生所著。那么,孔子为什么说没有人了解自己?为什么说孔子的学生中就没有能够继承和发扬孔子的思想呢?
而他的学生呢,也表现不是很理想。比如,孔子过世之后学生分为八派,学生分为八派就是各有各的一套去教学生。当老师没有问题,要作为哲学家,作为孔子的学生发展他的思想那还不到位。所以后来韩非子是法家,就批评孔子的学生们,用一个很难听的字来骂他们,叫他们“贱儒”——卑贱的贱。你看这说明孔子的学生没有受到社会上很大的尊重。
而孔子的工作之一呢,是替别人办丧事,孔子是这方面的专家——礼乐方面的专家。孔子过世以后呢,他有些学生也以这个为他的职业。所以后来墨家就批评孔子的学生,说孔子的学生很不像话,听到有钱人死了就很高兴,说吃饭的机会来了。这说明孔子的学生他们太过于务实啊,以至于无法在理论上把孔子的思想做全面的发挥。所以只好等到一百多功能年之后,战国时代中期,孟子出来才把这个遗憾消除。而孟子所建构的思想系统确实完整,为什么呢?因为他在60岁以后离开齐国,回到鲁国专心从事著书,到83岁才过世。依照公元算法的话,是公元前372(年)到(前)289(年),大约这个年代。他活了83岁,比孔子多活了10岁。所以,我们讲到孟子的生平,他后面有20年专心著书,把《孟子》这本书自己仔细地写好。
所以,念《论语》跟念头《孟子》的感受完全不同。念《论语》的时候会觉得,怎么这句话那么短呢?有一句没 一句的,好像这句话没说清楚是谁问的,一个人讲话怎么可能只讲一句呢?子曰:“君子不器”。讲四个字不讲了吗?他肯定还有前面的,还有后面的都没有留下来。
而且《论语》也不是孔子写的,是孔子的学生的学生把它编成的——他的第二代弟子编成的。一般认为,是有(由)子跟曾子的学生,所以他们两个在《论语》里也称子。要不然你说曾子凭什么称子呢?他的父亲曾皙都没有称曾子啊,他做儿子反而称曾子,是因为他的学生负责编《论语》。
所以后来到孟子的时候自己写他的著作,就完全不一样了,可以说是非常完整地表达他的思想。“藏诸名山,传诸其人”,希望后代有人可以把他的思想发挥出来。
到了宋朝的时候,这些学者们也确实不错,把《孟子》书特别选出来,配合《论语》,加上《礼记》里面所抽出来的《大学》、《中庸》合成四书,构成了我们今天的几百年以来每一个中国人都要设法去阅读,去了解的“四书”,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的经典。
解说:孟子所著的书——《孟子》一书和《论语》、《大学》、《中庸》并称为“四书”,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读之书。孔子被儒家尊为圣人,而孟子也被尊称为亚圣。
那么,孟子为什么能够继承和完善孔子的思想?孟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要谈孟子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想到“孟母三迁”的故事。说到“孟母三迁”的这个“三”在古代代表多数的意思。就是为了孩子的教育,给他好的环境,多次搬家。
在孟子小时候,他们家住在坟墓区附近。所以小孟子还没上学,看到有人送葬啊、挖坟、埋棺就跟着学。妈妈一看,小孩子学这个好像不太适合,就设法搬家。他们搬到市场旁边,于是小孟子就跟着去吆喝叫卖,称斤论两。妈妈一看,这好像也不太适合,就再度搬家。就搬到学校旁边。小孟子看到年纪比他大的哥哥们都去上学了,也跟着效仿很有礼貌,懂得跟别人相让。妈妈一看这个环境不错,就住下来了。所以,从这里可以发现,孟母对于环境教育非常重视。
那么,第二个故事是在《三字经》里面。很多人都知道,叫做“子不学,断机杼”。它讲的就是孟子。
孟子小时候念书,朗诵着,忽然停下来。停下来几分钟之后,又再继续念了。妈妈知道他忘记了,就把自己织的布剪断。孟子一看,啊呀!母亲为什么把布剪断呢?她说,你念书不用功。忘记了,我就把布剪断,要从头开始。所以,孟子从此以后念书,不敢再忘记了。所以书念得那么好,跟母亲的教育也有关系啊。这叫做“机会教育”。
那么,另外一个跟孟子有关的故事。是他小时候,东边的邻居杀猪。大概猪叫的声音很凄厉。小孟子就问:他们为什么杀猪呢?妈妈随口就说了一句:要让你吃猪肉啊。妈妈是开玩笑的。说完之后,她想,我从这个孩子胎教开始各方面都非常小心。现在我怎么可以不守信用呢?于是就真的去买了猪肉做给孟子吃。她知道身教跟言教要配合起来,不能够失信地自己的孩子。
解说:我们常说,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所以母亲对孩子品格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孟母重视环境教育,又能做到身教重于言教。而且在孟子出现问题时,能够抓住问题进行机会教育,所以培养出了孟子这样的圣贤之人。那么,当孟子长大之后,母亲的教育还有作用吗?
孟子后来成年了。古代人结婚大概在20岁加冠之后。所以,孟子结婚没隔几年,有一天回家看到自己的妻子在房间里面蹲着。他就不太高兴。因为古代的人在房间里,他要坐。坐是坐在脚后跟上面。有人来的时候就要跪坐,上身直立起来。这才是守礼的表现。蹲着的话好像不太合乎要求。他居然就为这个小理由,跟母亲说,妻子不太合礼啊,把她休了吧。
妈妈说你怎么知道呢?他就把这个事情说了。说了之后,母亲说,是你自己先不对。根据“礼”的要求,一个人要进门的时候就要先问:有谁在吗?要上堂的时候,声音就要抬高,或者走路声音大点,或者咳嗽,让别人知道你现在要进来了。等推门到房间里的时候,眼睛要看地板。你不能直接去观察别人,好像要发现别人有什么秘密似的。她说:你自己先没有守礼,怎么可以怪妻子呢?他就打消这个念头。
当然这种故事不是完全有根据的。因为我们现在人看起来会觉得古代的妇女好像没什么保障,在家里面一个坐姿或者站姿不对的话就有危险了。我们把它当故事来看,说明孟子的母亲,她非常明礼的。
最后一个有关孟子的故事,他母亲怎么样教育他呢?他已经在社会上很有成就了。他到了齐国,当到三卿之一,就是很大的官了。
他有一天心情不太好。妈妈一看就说,你心情为什么不好呢?他说我们念书人到一个国家去,国君如果不用我的的主张,我就离开。但现在我想走,母亲年纪大了,怕母亲太劳累,所以我就勉强忍耐吧。
妈妈说,你千万不要忍耐。她说,我是妇道人家,我守我的礼,相夫教子。那么你呢,是一个读书人,是一个君子,应该合乎义。我来守礼,你来行义。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该离开就离开。所以后来孟子确实离开齐国。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要问了,一连提了好几个孟子母亲的(故事),那他父亲呢?很多人就问,孟子是不是跟孔子 一样,也是在很小的时候父亲过世,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啊。其实不是的。孟子的父亲忙于工作,所以有关他的资料比较少。
好,有关他家庭的背景做完说明之后,很多人想要了解一下,到底他这一生有什么样的发展,有什么样的遭遇呢?
解说:孔子和孟子都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所以后世的人们常把儒家思想称为“孔孟之道”。但是孔子的一生并不得意,他到处周游列国却没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那么,孟子的一生是否顺利呢?
孟子的时代是战国时代中期。我们如果对照西方来看,西方那个时候在希腊的柏拉图已经建立了学院,就是西方所谓的第一所最早的大学——柏拉图所建。他的学生亚里斯多德已经建构宇宙观、人生观各种大的思想系统,就在这个时代。然后亚里斯多德有个学生叫做亚历山大大帝——马其顿的国王——建立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在西方是这样的形势。
在中国呢?战国时代诸侯互相在争雄。那么这个时候诸侯都希望能够富国强兵,统一天下,就公开召请。凡是有学问的人,有好的见解,都来。我们用很高的待遇,非常好的礼节来邀请你们。所以,孟子从40岁开始周游列国。
这几年跑下来之后,没有什么特别的成就。比较重要的时间是52岁,他去梁国见了梁惠王,也就是我们念《孟子》一翻开,《孟子·梁惠王篇》。一开头就是,孟子谒见梁惠王。梁惠王第一句话就问:老先生(因为孟子已经52岁了),你不远千里而来,对我们的国家有什么帮助呢?有什么利益?他一讲利益,孟子就皱眉头,他说,大王何必谈利益呢!你只要谈仁义就够了。于是这边就有分辨,一般人都追求利益,儒家讲的是仁义。那你到底要走哪一条路呢?
所以,孟子整个的思想是要设法让你知道,如果讲仁义的话,它是最大的利益。仁义为什么是最大的利益呢?因为你符合人性的要求嘛,天下百姓都会支持你。你将来可以称王,没有问题,仁者无敌。
但他这句话在证明的过程里面只有理论上的证明,而没有实际上实践的机会啊。所以,孟子他跟这些国君所谈的是尧舜跟夏商周三代的帝王,怎么样去照顾百姓的,以及孔子的思想。所以到处碰壁。
54岁的时候到了齐国,见到齐宣王。那时候齐宣王刚刚上来,很有心想做一点事。所以孟子跟他谈得比较多,而齐宣王也特别请孟子担任客卿,就是说请你当我国家的顾问。非常地重视他,但是不给他实权。结果孟子很多建议也都不能落实,很可惜。
所以,我们讲到孟子的时候,他的生平就在周游列国里面慢慢在消耗着时间。你可能就要问了:孟子到底有什么样的理想呢?为什么让这些国君都无法接受呢?
解说:孟子从小饱读诗书,一肚子学问。可是一直到五六十岁仍然没有机会实现自己治国的理想。那么,孟子的理想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战国时期的各诸侯国都不能接受孟子呢?
这个问题啊就要从孟子各方面的观点来加以说明。这里我们就要先说明一点,他为什么可以把孔子的思想接过来继续发展,形成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孔孟之道”?因为孟子把儒家思想接过来之后,设法把他的人性论、修养方法、教育主张、仁政理想全部都说清楚。另外,他还建立了儒家的“圣人观”——就是到底什么是圣人,“天命观”——为什么尧舜禹他们可以当天子,还有“历史观”——整个历史的发展是怎么一回事,都加以说明。
孟子见过梁惠王,隔了一年。梁惠王过世了。他独生子梁襄王上来。梁襄王很年轻,见到孟子第一句话就问:天下怎么样才能安定?孟子跟他说:统一就会安定。梁襄王再问:那谁能统一天下呢?孟子说:不喜欢杀人的人就可以统一天下。这个标准多低啊,就是你这些诸侯国都是有很多军队,有很多武力,你只要不喜欢杀人就可以统一天下。从这边反过来就可以知道,当时的诸侯国的国君动不动就随便杀人。
你看历代的这些专制政体的国君也都有类似的情况。所以,有时候我们看到很多连续剧,看历史剧看得都很难过。一句话没说对,一件事做错了,杀。动不动还诛九族,诛十族。我们最怕诛十族了,因为第十族就是老师。所以,在古代你学生没教好他犯了大错,老师跟着遭殃啊。
所以,儒家思想为什么可贵?我们今天讲儒家思想,不是我们谈各种思想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特色。不是的。而是说儒家思想有它特别值得我们珍惜的地方。我们不说别的,孟子说你不喜欢杀人就可以统一天下。从这边反过来可以了解,当时的国君没有不喜欢杀人的。你只要不听我的话,教育嘛太麻烦,就把你除掉算了。
这不是当时才出现的,在孔子的时代已经出现了。春秋朝代末期,就拿鲁国来说,当时执政的是季康子——一个年轻的卿,季康子他就问孔子说——孔子是国家顾问嘛。他问他说:我把无道杀掉,我去接近有道。他把人分两种,一种是坏人,一种是好人。我把坏人杀光,我接近好人,这样子孔先生觉得如何?所以在他眼中只两种人,他不知道坏人是好人慢慢堕落变成的;他也不知道坏人如果反省悔改也可以变成好人。他不知道这个,他就一刀切。那这么简单的话,国家治好的话,人民不是少了一大半吗?像这种观点,我们一路看下来,就觉得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没有完全消除。
而儒家思想为什么可贵?因为孟子他把孔子的思想发挥到什么程度呢?用一句话来说,讲到政治方面,孟子说: 让孔子来执政的话,你给他政治权力,他有一个原则就是你让他做一件不该做的事,杀一个无辜的人,把天下给他他都不要。大家想想看,古今中外有这样的政治领袖吗?做一件不该做的事,杀一个无辜的人,给他天下他都不要。为什么?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生命,都是平等的。你不能把别人当手段来利用啊,一定要把别人当目的来尊重。
儒家这种思想非常可贵啊。我们尤其要了解在古代封建社会是有阶级的,在那个时候对孔子来说呢,一往平等。而这一点事实上在《论语》里面已经出现了。
孔子在鲁国做过五年的官。有一次下朝回来,家人跑来报告,说马厩失火烧了。孔子听了之后只问一句话:有人受伤吗?他完全没有问到马有什么损失。在古代社会,马是很贵重的,但是孔子没有放在心上,他只看有没有人受伤。各位想想看,马厩失火谁可能受伤?马车夫、工人、佣人,都是比较低的阶层,生命不受重视,但是在孔子眼中完全一样,跟我们每一个人都一样。所以,孟子就把孔子的思想发挥出来,能说出这句话,这16个字是古今中外从事政治的人的最高理想:“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所以孟子就把儒家的思想从孔子简单的一些《论语》的材料推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我们将来就会一步一步介绍这样的系统到底有什么内容。
解说:傅佩荣教授认为,孟子继承和发扬儒家思想的最大贡献就是把孔子的只言片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傅佩荣教授将在后面的节目中详细讲解这个思想体系的具体内容。但是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为什么要学习孟子的思想呢?
我们今天还能学到什么东西?
在历史上,孟子称为“亚圣”,孔子是“至圣”,两个人合起来叫做“孔孟思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种说法呢?要感谢两个人。
第一个就是司马迁。因为司马迁写到孟子的时候,说他是把孔子思想发挥“道既通”。别忘了孔子有“吾道一以贯之”的说法,他把孔子的“道”学会了,完全理解了。所以,司马迁等于是以历史学家的身份将孟子定位,说他的地位就是作为孔子的儒家思想的继承者——“道既通”。他晚年的时候就发展孔子的学说,把它建构成为系统。
第二个要感谢谁呢?东汉的时候呢,有个学者叫做赵岐,他注解《孟子》,他注解《孟子》的时候就特别强调,《孟子》书里面真是好,“天地万物,仁义道德”加上“性命祸福”,“无所不包”,就是我们所关心的问题,从宇宙到人生,到人生应该如何,全部都在里面。所以念《孟子》书的话,帝王念的、士大夫念的、有心上进的人念的都会有收获。从里面可以知道,人生应该怎么样过才有意义。所以他就直接用什么,“亚圣”这个词来称呼孟子。这是东汉的赵岐注解的时候特别说的,所以孟子后来就有“亚圣”的称呼了。
那么我们就要问了,最后一个问题:今天这个时代离孟子有两千多年了,还需要去学他吗?我们学古人常会怀疑,我们了解就好。学的话有什么样特别的意义呢?在这里我们就要说明一下:
第一个人活在世界上要靠专业。你有什么专长,特殊的能力被社会所用。找到工作,你可以活下去。在经济上轨道慢慢发展的时候,活着不是问题。但是要活得有意义,就需要什么?需要一套价值观。
“价值”这两个字跟选择有关。如果你现在不做选择,一样东西好坏有什么关系呢?你不需要选择。你一旦选择的时候就有这个比哪(那)个更好。譬如我现在问你,你要如何跟别人相处?你有三个选择。那你就要问了,哪一种方式最适合?既符合人性的要求,又符合别人的期许。做出来之后使人际关系更为和谐,更为圆满的。那你当然要照这个方式来做了。所以今天这个时代,每一个人都需要一套价值观,你才能活得有意义。
那么,《孟子》里面所提到的就是一套完整的价值观。它里面说明什么叫“善”、什么叫“恶”;人为什么要行善避恶;同时行善避恶会带来快乐,把这个道理说清楚。我们说一套哲学啊,它必须建构一个系统,就是你不能说,今天发生这个事我就设法去了解它,并且找到一个解决的办法。那明天发生别的事怎么办呢?所以,哲学一定要把它的学说从人的生命跟自然界的关系,甚至生前跟死后的关系都连起来。你除了怎么对待活着的现代的人,还要考虑到过去祖先该怎么对待,还有将来的子孙该怎么样对待,像这个都要考虑。
举个例子,《孟子》里面当然很强调孝顺了。但他也说,如果祖先不好好做的话,子女想要孝顺也不容易啊。他特别举周朝的幽王跟厉王。这些“幽”跟“厉”是死后被人家所封的一个谥号,就是一个人过世以后,别人按照他生平一些资料给他一个字作为他这一生的一个定论。“幽”代表幽暗、昏暗;“厉”代表残暴。孟子说:被人家称作幽王跟厉王,他后代就算有一百代的孝子贤孙都不能改变这个称号。这对于子孙来说多么大的压力啊。所以,孟子就把这些价值观设法说清楚,让你活着的时候可以知道,跟随孟子走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我记得杨振宁先生是一位有名的物理学家。他的自传里面,特别提到一句话,我印象深刻。他说:他从30岁以后做人处世全靠《孟子》。
我们都知道他的物理学是第一流的,那请问:做人处世能靠物理学吗?能靠化学吗?靠天文学吗?不行啊。做人处世需要靠一套价值观,而《孟子》里面就是有完整的价值观。所以他这个话,我觉得讲得非常好。
现在的社会称作后现代,听起来有点矛盾,现代人活在后现代社会里面。所谓的“后现代”就是现代社会建立在 理性的基础上,从启蒙运动之后一路发展,认为人的理性只要慢慢地开展社会就慢慢地合理化,走向繁荣、进步。但是在二十世纪呢,两次世界大战使这种理想幻灭了。就是有理性的人为什么做出非理性的事情呢?所以理性不再成为可靠的基础的时候,就变成是后现代社会的开始。也就是说,后现代社会是一个价值观混淆的时代,所有的价值观都放在一边了。有一句口号,就是“所有被接受的都要重新质疑”——这句话就是后现代社会的口号。我们看到很多人他的观念混淆,跟这个都有关系。
如果这些价值观都放在一边的话,我们需要什么?我们需要建立新的价值观,但是不要忘记一般人要建立整套价值观,难上加难啊。也就是再好的父母亲想教自己的孩子,凭他个人的生活经验去总结一些观念去教,很有限,恐怕挂一漏万;学校教的跟社会上发展的恐怕有一些矛盾冲突。那怎么办呢?
解说:现在社会在物质基础逐渐丰富的同时,人们的价值观也有了很多的变化。同样一个事物不同的人会有完全不同的认知和判断。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明辨是非?又该怎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呢?
需要一些哲学。像儒家,就是非常好的哲学。因为它的思想,从人性论整个建构起来的一套思想。我们只要听到孔子说:一个人可以“杀身成仁”;孟子说:一个人可以“舍生取义”。这个时候我们就要问了,为什么讲儒家一定讲这么悲壮呢?好像要牺牲生命一样。但是你再一想,人生自古谁无死呢?如果说你了解生命是怎么一回事,你知道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这样一来的话选择就很简单了。有些人是虽死犹生,有些人是虽生犹死。这不是只是说说而已,它在人的生命里面从内在产生变化,改造一个人生命的力量,把他的潜能整个发挥出来。
所以,一个好的哲学,你学了之后——像我们现在看《孟子》——你学了之后就觉得说人生充满希望。因为每一个人都可以透过学习得到一种正确的观念,在生命里面加以实践,透过真诚的力量表现出来,快乐也由内而发。所以将来我们谈到孟子的时候,会从他的教育啊、修养、怎么孝顺,各方面来做说明,希望能够把孟子的思想做一个比较完整的介绍。尤其要谈到人生的快乐是怎么一回事。
因为每一种哲学提出来的时候,它必须回应人的需要。哪一个人不需要活得快乐呢?但是我们也知道快乐有很多种,有一些是吃饱喝足的快乐,有一些是帮助别人的快乐,更有一些是自己去实践人生理想的快乐。有不同的层次,怎么样把它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我们不会排斥任何不同的快乐。你说学儒家之后就不能有吃饭的快乐吗?孟子特别喜欢举吃饭的快乐来说明。有一句话——也是我自己经常在用的——他说:一个人肚子饿的时候什么都好吃,口渴的时候什么都好喝。所以朋友请吃饭,问我说要吃什么。我说,什么都可以。因为我肚子饿了。看到没有,完全符合孟子的思想。
所以《孟子》里面讲,这些做比喻,他说眼睛喜欢看美丽的颜色,耳朵喜欢听好听的声音,这是每个人都一样的。但是,不要忘记我们的心也一定喜欢善,喜欢看到善的行为。他就用这样的比喻让你可以了解。
所以孟子本身被人说成好辩,那我们就要探讨一下他真的是徒逞口舌之利吗?他难道没有真正的理由或者道理要说清楚的吗?我们将来就会发现孟子绝对可以说清楚,他的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你越深入学习就越能够发现一种生命成长的快乐。因为观念就是人类可以去设法从别人身上学来的,他一辈子的心得我们透过几个小时的认真阅读,思考就可以去了解一些基本的观点。这是非常愉悦的事情。
我们今天这一部分就先谈到这儿。谢谢各位!
孟子的智慧2(教育这件事)
教育这件事内容简介:孟子认为,人如果不接受教育,则近于禽兽。其实孟子所说的教育,和我们现代人所说的教育,是不同的。现代教育主要是教给孩子们文化知识,而孟子所说的教育,主要是教给孩子们为人处世的道理。那么按照孟子对教育的解释,做父母的在家里就可以教育自己的孩子了,为什么还要请老师来教育孩子呢?在孟子看来,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有资格做一位合格的好老师?要成为一名好学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孟子所强调的教育方法又有哪些呢?
人类作为万物之灵有许多特别的地方,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他有超强的学习能力。所以,每一个社会,不论古今中外,都会重视教育。当然这个教育包括官方的、非官方的、家庭的、社会的,各方面的教育。但是把教育看得那么重要,把它说成是人跟禽兽的差别所在,那大概就是儒家吧,大概就是孟子吧。孟子说,人类生活的法则就是吃饱了穿暖了,生活安逸,而没有受教育,那就跟禽兽差不多了。他说,“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听了之后我们会吓一跳,你说吃饱穿暖、生活安逸,不是经济繁荣之后的结果吗?但是如果你只有这些而没有受教育的话,就跟禽兽差不多。所以人如果不受教育的话,他的生命就是跟生物没有什么两样了。那我们就要问了,到底孟子所认为的教育是怎么样一回事呢?要教什么内容呢?孟子特别强调要“人伦教育”,就是人跟人相处有一些是属于你该做的事。一般在西方分辨人跟万物的差别,把万物称作“实然”就是实际的样子,自然的就是必然的,按照本能去生产; 人类不一样,人有自由,他可以思考,他可以选择,他就有“应然”的问题,就是“你应该怎么做才是对的”这样的问题。所以孟子特别强调“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叫做“五伦”。这个“五伦”就使得人际关系有一个适当的方式来表达,社会才能够稳定发展。孟子很强调的教育,我们现在知道了,哦,原来是做人处世方面的一些道理。
解说:现代教育主要是教给孩子们文化知识,而孟子所说的教育,主要是教给孩子们为人处世的道理。那么按照孟子对教育的解释,做父母的在家里就可以教育自己的孩子了,为什么还要请老师来教育孩子呢?
有关家庭教育的问题很特别,因为它跟所谓的儒家的“孝顺”是要放在一起思考的。有一次一个学生问,他说古代人不教自己的儿子,跟别人交换儿子来教,叫做“易子而教”,为什么?这也是跟教育有关的,尤其是最基本的家庭教育。孟子说“父子不相责善”——父子之间不要相互用“善”来责备对方。这里面谈到家庭教育是非常特别的一点,也是儒家思想里面不容易说清楚的地方。我们说,一方面你要有家庭教育,像“孟母三迁”的故事,一系列下来让我们知道做父母有责任把孩子教育好走上正路;但是不要忘记,真正要教孩子懂得人生道理的还是需要老师啊!需要学校整个的设计啊!那在家庭里面,亲情为重,所以孟子就会提到“易子而教”这样的观念。他说如果爸爸教儿子做好人,教久了之后儿子难免就会有点意见啊,他会说,父亲大人您所教的您自己好像没做到——那怎么办呢,父子之间感情就出问题了。我有个女儿,她小时候我常常教育她不要在背后议论朋友。结果有一天呢,我大概心情不好,在家里面聊天就批评我一个最好的朋友。我女儿听了就说,你不是说不要批评朋友吗,你怎么现在也在批评呢?我知道自己身教有问题了,我立刻说“我是善意的”。你再怎么善意你还是在背后批评啊!所以有时候你在家庭教育里面就要拿捏分寸,很不容易。一方面你要给他好的教育,另一方面你也知道底线,就是不能伤害亲情。家里面是命中注定一家人,如果说他一定不改,你非要他改,到最后无法相处,那何苦呢?还不如怎么样——只要你不要有明显的邪恶这方面的表现,大家互相尊重每一个人的个性、每一个人的作风,这样就好了。所以儒家思想谈到教育的时候可以说是每一方面都会考虑到。那么我们就要问两个问题了:第一个,谁有资格当老师?你当老师你需要具备什么条件?第二个,怎么样才算好学生呢?
解说:在现代社会中,当老师是要有相应学历的,小学老师要中专毕业,中学老师要大学毕业,要当大学老师,那就一定得是个硕士甚至博士才行。那么在孟子所说的教育这件事里,当一名老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
孟子他知道人们有些毛病,他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他说人应该小心啊,都有这个毛病,喜欢充当别人的老师。你现在看到一个人有问题,每一个人都给他建议,这个建议说得真有道理,每一个人说得都对。但是那个人是不是可以接受呢?你们各人所说的道理你自己做得到吗?不一定。所以给别人建议我们都很有办法,自己碰到问题的时候一筹莫展。所以孟子提醒我们,你自己没有准备好,不要随便当别人的老师。所以这个是我们首先要知道的,你不能光说我喜欢当老师,给别人建议、给别人指导。你自己需要什么条件呢?需要四个条件:第一个,要先自我修炼;第二个,要开拓心胸;第三个,要知行配合;第四个,要有教无类。我们分别说明一下。
第一个说到自我修炼,这可是很大的工程啊,在《孟子》里面他特别强调,他说真正好的老师是用自己觉悟的道理让别人觉悟。但现在很多人是用自己没想通的道理让别人觉悟,那怎么可能呢?一定要自己先把学问研究好。所以《孟子》里面谈到相关的部分,有些资料值得我们今天参考。他说,“广博学习、详细阐述、扼要说明”。这简单三句话就很有意思了:第一个,广博地学习,你要广泛的学啊,你学的东西不够的话,你根本无法触类旁通,把它构成比较完整的一个体系;第二个,要详细地阐述,任何道理你学了以后要把它说清楚;最后的目的是怎么样呢?四个字,扼要说明。我教书三十年了,我开始教书的时候就给自己写了个座右铭——我当老师,要比学生更用功。否则我教几年书就没什么材料可以再发挥了。这也是从《孟子》学来的,这是第一步要先自我修炼,要求自己好好地把学问都了解了,用扼要的方式来说明,有了心得之后设法去好好地加以实践。
第二步当老师的条件是什么呢?开拓心胸。开拓心胸,孟子讲了一段话讲得特别生动,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意思是说孔子登山东山觉得鲁国变小了,为什么,登得高望得远嘛,心胸、眼界都不同。他登上泰山呢,觉得天下变小了。泰山其实我也去过,总觉得说好像也没有变很小,因为我们近视眼看不远啊。他接着说得好,他说看过大海的人因此就不会别的水吸引了,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啊,他就不会被别的言论吸引了。所以孟子等于讲他自己:我在孔子这个系统里面学习,(他是很可惜啊,生得比较晚,只能够“私淑孔子”,就是私底下把孔子的材料都找来好好的研究,他认为这也是在圣人门下学习过)所以各种其他的理论和言论,孟子都觉得没什么。我在圣人门下学过了,我看过大海了,这些河流算什么?
那么再进一步,要当老师你需要什么?你需要能够知行配合。知跟行配合的话呢,你才有可能去体验我所了解的是否正确嘛。他说自己不走正道,妻子儿女也不会走正道。你不能说这是正道,你们都做。你自己没做,别人为什么 要做呢?以身作则,代表孟子很强调我的知跟行要配合。这种知行配合到后代对儒家来说,是一个基本原则。
第四点是有教无类。说到“有教无类”啊,我们都知道是孔子的话。《孟子》里面他没有说这四个字,但他实际上在做这四个字。任何人想听孟子的课,孟子都不会拒绝。
那么接着我们就要问了,那怎么样做好学生呢?在孟子眼中,做一个好学生也需要四个条件。
解说:儒家强调有教无类,也就是说无论什么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既然如此,孟子为什么还要强调,做一个好学生,必须具备四个条件呢?这四个条件都是什么?我们一般人又是否可以做得到呢?
所以你要做个好学生的话,你该怎么做呢?第一,取法乎上;第二,专心学习;第三,持之以恒;第四,诚心请教。我们先说最重要的第一点,取法乎上。既然是学生,我要学当然是学最好的。所以《孟子》里面用很多比喻来描写这种学习的态度。譬如他说,后羿是古代的神射手,后羿教人射箭一定要求把弓拉满,你射箭弓没有拉满你怎么射呢,怎么射得准,根本力量不够,所以学习的人就要把弓拉满;他说,高明的木匠教导人一定要用规矩,就是圆规跟曲尺,该画圆就圆,该画方就方,要照规矩来,所以学习的人也一样,要照老师所定的规矩来学。
他的学生听孟子常常谈到人生的道理,觉得说实在是太好了,但是做不到。有个学生叫公孙丑,他就说,先生所说的人生正道啊,既高尚又美好,简直就像登上天空一样,似乎是难以达到的,那为什么不让它显得可以达到,我们每天努力去做呢?所以这个学生希望老师稍微降低标准,让我们可以去跟得上。孟子怎么说?他说,高明的木匠不会因为笨拙的工人而改变或者废弃他的绳墨,(绳墨就是古时候人他如果要去裁木头的话,用绳子上面有墨粉,一弹,黑线就出来了,就可以根据这个来裁一个直线)就是不会说这个学生程度不够,我就改变这个规矩来适合你,不行。他又提到后羿了,说后羿教学生的时候,不会因为笨拙的射手而改变他拉弓的标准。他说君子教人射箭,就是我教书就好像教人射箭一样,拉满了弓但是不发箭,做出跃跃欲试的样子。我们现在说“跃跃欲试”也来自于这里,就是我作为一个老师,我把这个理想我自己努力实践,而在这个里面感觉到我的生命力量可以充分地施展开来,感觉人生走上这条路是正路,所以孟子后来谈“浩然之气”的时候,任何人听到都会羡慕,即使你不见得了解,就觉得这个人讲得真是有一种力量,感觉到活着真是痛快,做个正人君子真是人生的愿望可以实现了,而不是富贵这些。
我们教书教久了其实都有经验,好学生是怎么的呢?老师讲完之后,他不会说都听不懂。我们老师教书最怕学生说听不懂,事实上我们也知道,听得懂跟听不懂你不要做二分法。我现在说,“各位听懂了吗”,你摇摇头,请问你是都听不懂,还是只有几句话听不懂,还是一个字你不太了解,这要分清楚。你就要提升自己,不能让老师降低标准,这叫“取法乎上”。而这种取法乎上不是只有跟现在的老师学哦,孟子还提出两个重点:第一个,跟古人学习,跟古人作朋友。到现在我们还在用——“尚有古人”——往上跟古人交朋友。怎么交呢?吟咏他们的诗,阅读他们的书,同时呢,还要讨论他们在当时的所作所为,这就是跟他做朋友。比如现在很多人喜欢读历史方面的书,很好啊,你在了解他整个人的一生的作风,这等于跟他做朋友一样,他做得到我也做得到,“有为者亦若是”,很多人都是以这种方式来成长的。
那么另一方面呢,还要学谁呢?学圣人。孟子特别提到两位圣人,一位是伯夷。关于伯夷,我想很多人都了解,他的遭遇是很不幸的。司马迁在写到伯夷的时候排在列传第一位,伯夷跟他的弟弟叔齐本来都是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为了让父亲可以把他国君的位置让给他喜欢的儿子,两兄弟就离开了国家,逃到了西边,到了周朝这个地方正好碰到周武王起来革命。他们说,你不要革命吧,商朝已经600多年,你是做臣子的怎么可以造反呢?但是周武王说不行啊,我的父亲周文王被他关在羑里,关了七年啊,身体也不好,现在回来过世了,我要报仇。就是要讨伐商纣。所以伯夷叔齐两兄弟就认为这样不对。周武王革命成功之后,两兄弟说我们以后不吃你周朝的食物,就在首阳山上饿死了。伯夷这个人是非常清高的,不会随便妥协的。所以孟子说,听到伯夷作风的人,贪婪的变得廉洁了,懦弱的立定志向了,我们现在还用这个成语,“廉顽立懦”。一个人很贪婪,听到伯夷的作风,我这个不要那个不要,变廉洁了,懦弱的立定志向了。
第二位是谁呢?柳下惠。柳下惠的年代跟孔子很接近,柳下惠的特色是非常随和。你好不好是你的事,我尽量做我该做的,我对别人都不拒绝,跟前面的伯夷正好形成对照。所以你听到柳下惠的作风怎么样呢?刻薄的变得敦厚了,狭隘的变得开朗了。这就是柳下惠。所以你只要听到某些人的故事,就会觉得他可以做到,我也要试试看。所以孟子认为,你听到这种圣人他们的表现,每一个人都会振作起来。所以做一个学生,做一个好学生首先你要“取法乎上”,现在的老师教你用最高的标准,你好好跟着学,接着你要跟古人交朋友,你再跟圣人学习,这样一个学生自然是没有问题的。这是第一步。
解说:学习确实要有高标准,要向榜样学习,但是伯夷和柳下惠都是圣人,而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凡人。看来这个取法乎上的要求,道理是对的,但做起来似乎有些难度。那么后三个条件,是不是也如此难以达到呢?
第二步,要专心学习。说到专心学习,孟子就举一段故事做比喻。他说有一个人叫弈秋,是下棋高手。他教两个 人下棋,第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讲解,第二个人一面听课,一面胡思乱想,想说有只天鹅要飞过来,我要拿弓箭去射它,那第二个人怎么学得好呢?所以他用这样的故事等于说明第一个人他学得好因为他专心致志,只听老师的讲解,学什么就想什么。学习如果不专心的话,浪费时间。
第三个,要持之以恒。在持之以恒方面,孟子就直接说了,听到鸡叫就起床,孜孜不倦地去做好事,就是舜的这种人,反之就是坏人了,桀或者盗跖这些人。所以基本上就是你每天“念兹在兹”,我们现在用这个成语,就是早上起床就专心地去做。说到“有恒”呢,孟子讲了一个比喻,你听懂了就够了。他说,你要挖一口井,你挖到六七丈深了,水还没出来,它还是一口废井,他说你挖井挖了半天,挖了六七丈,如果没有水的话,你挖井做什么。六七丈深的地方反而是个陷阱,很危险,水出来的话马上就是一个好的水井了。学习不是一样吗?你既然学习到这个程度,为什么不让它有结果出现呢?我们说顺利毕业了,拿到毕业证书了,好,修成正果了。你说你差一个月,那还是没有毕业,没有没有文凭了。当然我讲的不是文凭,而是你对学问有真正的领会、真正的心得。
在《孟子》里面提到做一个好的学生除了这些之外,还需要什么?诚心请教。这点又特别重要。他有一个学生叫公都子,他说在老师门下有一个人叫做滕更,(滕更你一看名字也知道,他是滕国的贵族,)学生说,这个人应该说是用礼来相待的吧,他出身背景各方面都是有他的条件,可是老师为什么不回答他的问题呢?孟子说,有五种情况问问题,我不回答。(这边可以看到孟子的坚持啊!)第一个,仗着地位高来发问,我不回答;第二个,仗着才干多来发问,我不回答;第三个,仗着年纪大来发问,我不回答;第四个,仗着自己有功劳来发问,我不回答;最后一点,仗着老交情来发问,我也不回答。我们简单说明一下,譬如说我有一个年轻的学生电脑非常好,那我电脑不懂啊,我跟他请教的时候我心里想,我是年纪大,我是老师地位比他高,并且我以前教过他,我跟他说,你过来教我电脑。他肯定不愿意啊!他心里想说,老师你教我哲学我就认了,现在你叫我教你电脑,怎么好像态度不是很谦虚呢?你要知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是韩愈说的话,很有道理啊!每一个人都有专长,这一方面我做老师,别的方面我是学生啊。那你不能说这一方面我做老师,各方面我都要当老师,你要教我你也要很认真、很客气地教我。那别人为什么要教你?他要教你任何一点事情,在这一点上他就是老师。这个社会上这样才能够让每一个人都觉得我有一技之长,我可以在社会上立足嘛,这样才不会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种话,才知道它的限制嘛。所以在这个时候你要了解,你要请教别人的时候,一定要诚心。这五种你就要避开。我的地位高、才干多、年纪大、有功劳,还有老交情。譬如我们老朋友了,你见到我就说,听说你学过《易经》啊,过来给我占个卦。我为什么要给你占卦呢,是不是?因为老交情就叫我随便过去或者怎么样,我心里想,我学了几十年才学会,现在你要跟我请教这个是吧,就要说话客气一点,当然不一定要送肉干的,我是不接受的,但是你至少礼貌上你要有诚意,就好像你如果是科技方面的专长,我跟你请教我不懂的东西,我态度一定要很温和,很有礼貌,这样你教我的时候,才心甘情愿嘛!所以《孟子》里面提到五种不教,就提醒我们诚心请教是很重要的。
所以你要做一个好学生的话,你该怎么做呢?第一个,取法乎上;第二个专心学习;第三个,持之以恒;第四个,诚心请教。
解说:孟子认为,当一个好老师需要四个条件,当一个好学生也需要四个条件。但即使这些条件都具备了,教育这件事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教育方法的问题。那么孟子所强调的教育方法有哪些呢?
教育的方法是什么?我们都知道在儒家里面从孔子开始就特别强调“因材施教”四个字。因材施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没错,但它是一个原则,怎么样因材施教呢,在《孟子》里面提到教育的时候他特别提到教育有五种方法,哪五种呢?我们分别来介绍一下。
第一种,要像及时雨一样的润泽点化。什么叫及时雨呢?现在正好是旱灾,这个雨下得刚好,这叫及时雨。这个学生如果正好有这方面的问题,你跟他讲了,他印象深刻。这就是在《论语》里面孔子提到的启发式教学。很多人以外启发式教学是老师的责任,他忘记了孔子怎么说的。孔子说的话是什么呢,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什么叫“不愤不启”呢,不到你想懂而懂不了,都快生气了,我不来开导你;什么叫“不悱不发”呢,不到你想说而说不出,脸都涨红了,我不来引发你。换句话说,你要老师启发,你要先下功夫,想懂而懂不了,想说而说不出,这时候启发立刻有效,这是孟子所说的“及时雨”嘛。所以一个做老师的人他教学生的时候,要学生配合。西方也特别强调只有三种职业要配合才能够有效果:第一种是农夫,农夫种田你再怎么努力耕作没用啊,老天不配合,不刮风不下雨,你再怎么努力也不会有收获,这是第一种行业要配合的;第二种行业是医生,你华佗在世,病人不按时服药,那你医生再好也没用啊;第三种就是老师,所以一个老师教学生再怎么努力,学生不愿意配合,怎么会有教学成果呢?所以第一个,“有如时雨降之者”。
第二个就比较直接了,“有如成全品德者”。老师教学生要修养品德,这在儒家是没有问题的。孔子教学生分四科,第一科就是德行科。因为德行才是一个人的生命啊,真正的光明大道!儒家思想认为人性向善,你怎么样行善呢?这 就是德行的培养。所以有成全品德者,这是第二种。
第三种叫作“培养才干者”。我们讲教育的时候不能忽略你最后的目的是要用之于社会,造福百姓,这是历代读书人的共同理想,就是培养才干。你才干不够的话,老百姓有困难,这边要造沟渠了那边要盖房子,你才干不够,那怎么可能领导呢?
那么第四种呢,是“解答疑问者”。譬如我们念书,这段什么意思,那段什么意思,把问题设法说清楚。第五种就是“有私淑艾者”。什么意思?用品德和学问留给别人私下学习的,这也是教育哦。孟子特别提到第五点是因为他向孔子学习,孔子这个老师对孟子来说就是留下品德学问让孟子自己去学的;而孟子把书写出来,留下他的品德学问,后代的人可以跟孟子学。所以当老师,他的教育方法,第五种是我把品德学问留下,让别人私底下去学。因为你不可能随时都会碰到好老师嘛,有时候我们跟古人学、跟外国人学——从书本上来学,这也是一种学习方法。
孟子讲五种教育方法,有如时雨降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非常完整。孟子甚至还说过,我不屑于教一个人,哎,已经是教他了。就是以不教为教,这也是跟孔子学的。
解说:孔孟之道在教育问题上都强调:有教无类,就是无论什么样的人,都是可教的。但为什么孟子会说不屑于教一个人,而要以不教为教呢?那么在孔子和孟子看来,什么样的人是不可教?而人伦教育的主要内容又是哪些呢? 在《论语》里面有一段,孔子有个学生叫孺悲,他做错了事想去见孔子,跟他说明解释。但是孔子不见,孔子叫传话的人说,我今天生病了不能见他。结果传话的人刚刚走出孔子的房间,孔子立刻把瑟拿下来,弹瑟唱歌,故意让孺悲听到,我好好的根本没事,我就是不见你。《论语》有这么一段。所以孟子说,他为什么这么做呢?不教也是教啊!因为你自己做错事情,你跑来找我。我们都知道有些人有这个习惯,他做错事之后跑来找老师,出来之后跟别人说,老师已经了解了,他已经原谅了,你们就不要再责怪我了。事实上老师只是听他说说话,老师也不便说什么。他等于拿老师当背书。孔子不给他这个机会。孟子也知道啊,以不教为教就是教了。
所以我们讲教育的时候可以了解,孔子只有一种人不教,叫做“乡愿”。孔子公开说,经过门前不进来跟我请教而我不觉得遗憾的只有乡愿吧。为什么呢?乡愿就是不真诚,做好好先生、和事老,而不坚持任何原则,这就是乡愿。而孟子有一种人不教,叫做自暴自弃的。一个人自暴自弃的话,你再怎么想教,他自己不努力也是没用的。
那么,最后我们就要问那孟子到底教什么内容呢?孟子谈到教育的时候,他特别讲到一句话: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这句话要说清楚啊,学代表学习,问代表请教。你向别人学习请教,它的原则没有别的,就是把丧失的心找回来,求其放心。放心不是说我现在放心了,你办事我放心,不是的。放心是把放失的,失去的心找回来。这代表什么?很多人他的心到处像脱缰野马一样回不来。你要求学,你要请教,就把你失去的心找回来。这说明儒家的思想对这个“心”特别重视。什么叫心呢?这个心代表一个人的自觉能力。我不管说这个一定要记得我在做,我是一个主体,我对于行为的结果要承担责任的。你如果没有这样的自觉的话,这个心很容易在外面游荡,做任何事都说别人怎么说,不能怪我,这样的话,你生命没有主体性,根本就不能成为一个慢慢成长的人格,这是非常可惜的。而在《孟子》里面呢,他提这句话,把失去的心找回来。所以我们讲儒家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到,他对人主体的肯定。很多人都认为,儒家强调家庭、家族这些关系,这当然强调了。但是最基本的还是每个人都是一个价值的主体,我这一生要自己负责,我不能靠着别人而让自己改善,我必须改善我自己。所以讲教育的时候,就要能够从一个平凡的人成为君子,成为大人,最后成为圣人。很多时候,我们对于这样的一种目标,会觉得好像有点抽象,所以宋朝的学者很喜欢说希贤、希圣、希天,希望的“希”。要求自己成为贤者,再成为圣人,再向天学习。这个天到底什么意思呢?而儒家思想里面,孔子说他五十而知天命,而孟子对于天也特别肯定。他说天如果要让天下太平,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他还是把天作为一个大前提,作为一个最高的原则。所以在学习儒家的时候就要记得谈到教育,孟子的想法是:每一个人都是可造之才。可造两个字不是说你只成为外面的,社会上的专业人才而已,更重要的是你把内在属于人性那部分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发挥出来之后一个人的生命就会慢慢成长,而最后呢,达到的境界就是我们刚刚所说的那几种人格的一种描述,像大人,像圣人。
孟子的智慧3(什么叫孝顺)
内容简介:中华民族是十分注重孝道的民族,甚至有人提出如果不能顺从父母的心意就不是好子女。但是,如果父母犯错怎么办?如果父母提出过分的要求又应该怎么办?在孟子看来究竟怎么样做才是真正孝顺父母的好子女?
全文:
解说:我们常说“百善孝为先”。在中国传统社会里甚至采取“举孝廉”的方式选拔官员,就是在民间推举最孝顺的人做官。因为在儒家文化思想体系里,一个孝顺的人就是一个善良的人、诚实的人,一定可以做个好官,而一个不孝顺的父母的人是没有资格为官的。
于是就有人提出,如果想要好好孝顺父母就必须事事顺从父母。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父母所说所做的一切难道都是对的吗?如果父母犯了错误子女该怎么办?如果父母提出过分的要求,子女又该怎样做呢?而在孟子看来哪些行为是不孝的,子女怎么做才能够称之为孝呢?究竟有哪些方法可以让子女和父母相处融洽?
我想,听到“孝顺”,很多人都会认为这是好事。全世界的人没有反对孝顺的,因为都是父母把我们生养,让我们可以成长的。父母就是我们的天,我们的地。
虽然我们强调孝顺,但古今中外都有很多不孝顺的例子。那怎么办呢?的确,在《孟子》书上对于不孝有两种分类的方式。
第一种分类,就是当时很流行说的五种不孝。
孟子说:第一种不孝就是手脚懒惰,不去工作赚钱,不管父母的生活,因为自己懒惰喽。第二种不孝是喜欢喝酒、赌博把钱给花光了,不管父母的生活。
第三种不孝是怎么样呢,自己贪图钱财,爱护自己的小家庭,然后不管父母的生活。这三种不孝。
第四种是放纵耳目欲望,作奸犯科,到最后让父母觉得羞辱。别人就会嘲笑啦,你的孩子怎么坐牢去了,这些。
最后一种不孝是喜欢逞勇、打斗,我们讲的“好勇斗狠”,让父母陷于危险。因为别人打不过你,说不定放火烧你们家的房子,那父母不是很危险嘛。
这就是当时说的五种不孝。孟子为什么提这五种不孝呢?因为背后还有一段故事啊。这个故事就比较特别了。
当时,孟子在齐国,他的学生问他,说:匡章这个人全部齐国人都说他不孝。那请问老师,您为什么还跟他做朋友呢?照理说孟子是儒家的代表,有一个叫匡章全国都说他不孝,那避之惟恐不及啊,为什么还跟他作朋友呢?孟子替他辩护,所以我们先说一下匡章的背景。
匡章所面临的是家庭伦理亲情大悲剧啊。怎么说呢?他是齐国的大将军,他的父亲也是贵族,不知道母亲犯了什么样严重的罪,被父亲逼死了。死了之后,父亲还不让他安葬(母亲),就埋在家里马厩底下。匡章做(作为)儿子受不了,就一再跟父亲说,说母亲过世了好歹安葬吧。说了几次以后父亲生气了就把他赶走,几乎是断绝父子关系。所以匡章很难过,他不能孝顺父亲,也不能帮助已经过世的母亲。他就回到自己家中把自己的妻子儿女都送回娘家。为什么?他心里想说,我不能够侍候我的父亲,我也不要我的妻子儿女来照顾我。我觉得这样子我心里面比较好过,要不然我跟我父亲关系断裂了,然后我自己一家人还过得和和乐乐的,心中不忍。他是这样的情况。
所以孟子替他辩护。他说,前面说的五种不孝匡章犯了哪一种呢?都没有嘛,他只犯了一点就是忘记了儒家的一种想法就是“父子不相责善”,父母跟子女千万不要以善来一直互相责备。因为你要求行善的话是老师对学生,朋友对朋友要求行善。一家人他是命中注定一家人,你如果说你非要行善不可,你这样做是错的,到最后恐怕伤害了亲情。儒家是最重视亲情的。有时候两者不可得兼,你只好选择一种正确的态度。
所以,孟子是讲五种不孝是替匡章辩护,说明儒家思想他有他的原则,他不会随便被世俗上很多人说这个人不孝,大家说他不孝我就不理他。你要自己判断,他是怎么一回事。
解说:除了刚刚讲到的五种不孝外,人们还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那么,这“不孝有三”到底是哪三种不好的行为呢?古人又为什么说“无后”是最不孝的行为呢?这句话究竟出自哪个典故呢?
那么,第二种分类是三种不孝,这也来自《孟子》里面很有名的一段话。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最近还有人告诉我说中国现在有十三亿人都是孟子害的,就因为孟子说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大家都非生儿子不可。
这种话其实有些误解。为什么?
《孟子》书上并没有说是哪三种不孝,后来东汉的赵岐注解《孟子》的时候把它找出来了。哪三种?
他(按)照顺序,第一种不孝是“阿意曲从,陷亲不义”。儒家里面把这个当作第一种不孝有深刻的含义啊。就是我用各种委屈顺从的方式来讨好父母亲,结果让父母亲陷于不义。什么意思呢?就是父母有可能做坏事,做错事,我做子女的就想尽各种办法跟父母说您做的都对,您怎么想的都是没问题的,结果父母反而做错事。所以真正儒家讲孝顺,做子女的一定要知道什么叫“是非善恶”。父母有错的时候,从孔子开始,孔子就说过了——他说,侍奉父母亲,发现父母亲要犯错的要委婉地劝阻。但是看到父母不接受我的建议不能够生气,不能跟父母吵架,还是要尊敬父母。内心忧愁,但是不要抱怨。做子女的只能够逆来顺受,然后设法多积功德,替父母补救一些过失。这才是正确的态度。所以,讲到说第一种不孝就是“阿意曲从,陷亲不义”。
第二种不孝呢,叫做“家贫亲老,不为禄仕”。家里很穷,父母亲老了,你不去做官,不去做事赚钱奉养父母亲。这是第二种不孝。
第三种不孝“不娶无子,绝先祖祀”。就是我成年了,我不结婚,没生儿子,以至于祖先的祭祀停下来。它本来排 第三的,而孟子把它说是最重要的“无后为大”。为什么?他是要替舜做辩护啊。
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就把这个天下最大的问题家庭先做个介绍。舜年轻的时候,母亲就过世了,父亲娶了后母生一个儿子叫做“象”,这“象”这就是动物园大象的“象”。这弟弟非常坏,没见过这么坏的人。在《孟子》书上,孟子的学生都问他,说这个象做什么事呢?六个字:“日以杀舜为事”。太可怕了。这个弟弟每天早上起来想:我的工作就是要去杀我的哥哥。有这种家庭,一家四口,三个人联合起来要杀一个。因为舜德行非常好,这时候天子是尧。尧就在选谁可以当领导来接我的位置,他选到了舜。选到舜之后,他也知道舜的父亲跟舜的后母这个家庭非常复杂。他也知道说我是天子,我如果正式提亲,主动说我有两个女儿要嫁给你们家的舜,肯定不行的。舜也知道,我向父母报告说天子要把两个女儿嫁给我,肯定不可能的。所以,孟子说,舜是因为想到,如果不结婚没生儿子,这个是很大的罪过。但是不向父母报告就结婚,这也是很大的罪过。两害相权取其轻,他还是先结婚再说了。孟子是替舜来做辩护的,所以才有这一段。
所以,我们念书的时候最怕断章取义,就把这八个字拿出来作为一个最高标准,然后就拼命生孩子。这不是我们儒家的观点。
解说:我们常说“百善孝为先”,甚至直到今天是否孝顺父母仍然是评判一个人品的很重要指标。于是,就有人提出如果想要好好孝顺父母就必须事事顺从父母,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父母所说所做的一切难道都是对的吗?
我们今天如果讲孝顺的话,谁说得最多?谁说得最好?儒家。但是,很多时候我们都被误导了。比如说儒讲孝顺,从“三纲五常”以后变成一种严格的规范,好像是父母亲都是对的,你做子女的你就不由分说就好好地听父母的话吧,孝顺吧。
其实不然。因为儒家也知道,在现实生活里面很多做父母的,他不见得有正确的观念或者正确的行为。那如果父母做错事怎么办?做子女的应该如何?像这些问题不能考虑到的话,你光讲孝顺没用,到最后变成礼教吃人。那么,在《孟子》书上,他怎么样来说明这一点呢?
他举了几个人做例子。
第一位是有名的孝子曾参。曾参是孔子的学生。曾参的父亲曾皙早就是孔子的学生了,在曾参十六岁的时候,父亲跟他说:你也一样跟我的老师学习吧,所以,父子两代都跟孔子学习。那么,曾参人非常敦厚,反应稍微慢了一点。
那么,他去学习的时候听到孔子强调孝顺,他就要努力实践。他有时候跟同学们就说:我可孝顺了。父亲打我,我从来都不跑,让父亲打到满意为止。
这个话传到孔子耳朵中,孔子就有点担心。就把曾参找来说,你说你父亲打你,你都让他打到满意为止,这样不太好吧。曾参就说,这是孝顺啊,难道不是吗?孔子说,不是。他说:父亲是大人啊,你还是孩子。大人出手比较重,他如果拿粗的棍子一打,把你打伤了,别人就会嘲笑你的父亲啊。你让父亲被人嘲笑,你就是不孝顺。那怎么办呢?所以,孔子就说了,父亲拿粗的棍子你就跑,跑反而是孝顺。父亲拿细的棍子,你就好好挨打吧。反正只是皮肉之苦,所以,孝不孝顺要有一种真诚的心意,希望父母亲平安无事。
那么,曾参后来在《孟子》书中有什么样的表现呢?《孟子》里面特别提到两段。
第一段他说,曾参奉养父亲曾皙的时候每顿饭一定有酒有肉,吃完毕要撤出食物的时候,一定请示父亲剩下的饭菜给谁。他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父亲虽然年老体衰,眼睛也看不清了,但是父亲也希望能做好事。在儒家的思想里面,一个人的心意就是希望能够做好事,帮助别人。能做到了,我觉得活得很痛快。所以,曾参能够奉养父亲的心意,然后按照父亲的意思把剩下的食物送给附近的穷人家。父亲再问:还有多余的饭菜吗?他一定说还有,让父亲不用操心。
但是几十年后,曾参自己老了。他的儿子曾元奉养他的时候,也是每一顿饭有酒有肉。但是,吃完饭撤出食物的时候,不再请示父亲,说剩下的饭菜给谁。父亲问他说,有多余剩下的吗?他说没有了。准备下一顿饭热了再给父亲吃。
孟子就拿这祖孙三代的一种方式来说明,曾参才是真的是孝顺。曾参的儿子只是奉养父亲的口体,就是让父母亲活着而已。而曾参自己除了奉养口体之外,还能养志。养志就是让父亲的心意可以实现,每天吃完饭还可以做好事,帮助别人。所以,孟子的分辨是非常地深刻的。
所以我们看到曾参所做的示范就可以了解对父母亲应该如何。要用心啊。
解说:通过曾参的故事,我们了解到孝顺父母并不是盲目地顺从父母,也不仅仅是照顾好他们的饮食起居就可能性以了,而是要真诚地用心去孝顺父母,这才算是真正的孝顺。但有的时候,我们虽然尽心尽力地去孝顺父母,却得不到父母的认可和欢心。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又应该怎么办呢?
比如舜的父亲和后母对待舜并不好,那么舜究竟还应不应该孝顺他们呢?
说到舜的故事那是相当多的,在《孟子》里面反反复复,讨论地(得)相当深入啊。
这个尧真是了不起,他发现舜的德行很好就把两个女儿嫁给他,让自己的九个儿子都让他们去当舜的部下,文武百官全部听舜的指挥,让舜来当代理的天子。但是,舜在家里面的情况并没有改善呐。
底下我就引述《孟子》的一些资料来看。
父母亲叫舜去修谷仓,等舜上了屋顶之后就把梯子撤走,他爸爸还放火烧谷仓。舜因为有两个贤慧的妻子,早就知道这种诡计可能发生,就帮他准备了像滑翔翼一样的(东西),飘下来了。
然后父母一看,这个计划没有得逞,就叫他去修水井。等他下了水井之后用石头把洞口封起来,准备把他闷死。没想到舜带着铁器,从旁边挖地道先回到自己房间去了。
这时候他弟弟出现了,象就说了谋杀舜都是我的功劳,他死了之后财产怎么分配呢?粮食、牛羊给父母亲;干戈——就是我们一般讲武器——干戈,还有弓,还有琴归我;再让两个嫂嫂替我整理床铺。这实在是太可恶了。他得意得很。
走进舜的房间,一看舜在床边弹琴。这个弟弟既然进了房间不能不讲话,就说,哥哥,我好想念你。表情非常尴尬。但是,舜这个做哥哥的,他当然知道弟弟有什么诡计,他也不忍心。因为他知道父母亲特别疼爱这个弟弟,虽然他坏得不得了。舜就说:我有很多老百姓需要有人照顾,你帮我忙。就把弟弟封到有庳国担任国君了。因为当时的规矩,哥哥做天子,弟弟不能只是当老百姓。
这时候孟子的学生听到这个故事受不了,说:老师啊,他弟弟那么坏难道可以让弟弟去当诸侯国的国君,去残害百姓吗?
孟子说:舜很聪明的。舜怎么做呢?舜就派几个能干的大臣去帮他弟弟,让他弟弟管不到税收,不能管钱,管不到军队,让他谁也害不了。然后不定期地随时召见,反正你是诸侯,我是天子,随时叫你来。古时候交通不太发达,来一趟就两三个月,一年叫你跑两三趟。他弟弟就每天在路上跑来跑去。
他弟弟跑回来的时候,他父母亲就可以跟弟弟相会,所以一家人就比较和乐。这是舜的做法。到最后,舜的爸爸终于被感动了。感动了之后,他也很开心,觉得说舜这个儿子还不错。
孟子就说了,他说:舜的做法让这样的父亲也能够满意,也能够开心,天下人都统统上轨道了。因为古时候是很小的社会,像一个部落一样。你当天子的人,你做得好,所有人都看得到。
那么,舜的孝顺就从这个故事里面可以看得到。你不能选择父母,也不能选择兄弟姐妹,他是命中注定一家人。那你现在说,好,我要努力行善。我父母家人都不能配合怎么办呢?不要抱怨。不但不要抱怨,反而要趁这个机会努力做自己应该做的事。
你不能说有好的父母,我再来做好的子女吧!你不能说有好的哥哥,我再做好弟弟。你不能选择这些啊,你只能尽责任做自己该做的事。儒家的思想有个重点。他说,你如果把自己的责任尽好,跟你相关的那一方面一定会受到影响。
有时候我们常觉得说,我做了好久,怎么这个人都没感动呢?你千万别那么想。你只要做了,他一定有某种影响,他表面上也许不说。因为如果说你对我很好,我终于被你感化,说出来有点没面子,不好意思。但他心里面确实会慢慢在转变。
所以儒家里面讲到伦理的时候,它是相对的关系。你不能先说你对我好,我才对你好。儒家思想是,我对你好不是为了你对我好,而是尽我的责任。你把这个思想掌握住的话,儒家思想的价值才会出现。
比如你看到一个年轻人上了公交,找座位坐下来。一个老太太上车之后,他让不让座?他如果发现老师、校长就在旁边,他肯定让座的。对不对?让老师、校长觉得我是一个好学生。他如果发现根本就没有我认识的人在旁边,那我为什么要让座呢?这一来,他的行为是受外在的压力所影响,他没有内在的价值。一个人真正行为的价值由内而发,一定要怎么样?由真诚引发力量,让自己去做该做的事。你能够说,我觉得该做我就做,完全不在乎别人怎么评价我,别人怎么看我,这才有一种道德价值。也就是这种行为,它会影响内在的自己。当我把座位让给老人家的时候,不是老人家得到一个座位,而是我得到一个机会,肯定我是一个人。这是儒家的思想。
这个思想掌握住的话,它的道德价值在内不在外。他才能够让一个人活得自信,并且活得自在。
舜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我们的父母不是好父母,我们也要好好地尽自己的责任真诚地孝敬父母,努力做个好子女。那么是否就意味着哪怕父母有错,哪怕他们提出很过分的要求我们也不能反对吗?如果父母提出的要求我们实在无法做到,这个时候又应该怎么办?
儒家对于孝顺绝对不是权威八股,绝对不是单向地说一定如何,更不会说什么“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句话是宋朝学者说的,不是孔子、孟子说的。所以,我们有时候学儒家思想就要了解,他们非常重视什么?原则。原则就是要孝顺,方法你要设法去调整,找到一种你可以做得到的方法。
我学儒家之后,就懂得怎么跟父母相处,所以我把我自己的经验也报告一下。
我父母是上海人,他们生了七个孩子。但是我母亲身体不好,在五十岁的时候脊椎骨长肿瘤,动手术失败,半身不遂。所以我从美国念完书回到家的时候,母亲已经躺了十二年。做子女的看到母亲受苦,当然希望她开心。但怎么做才能让她满意呢?就是商量,就要沟通。结果商量到最后发现:给她钱,她没有用;给她名,她用不到。她最后就说要我陪她打麻将。那打麻将的话,在社会上讲得通吗?家里面算是娱乐,所以,没有问题。我就这样开始学打麻将了,一到周末就陪父母打麻将。
打了半年,我母亲又说了,她说:你不是希望我快乐吗?我说:是啊。
她说:你现在不是当教授了吗?我说:是啊。
她说:你每星期不是只有八节课吗?我说:是啊。
她说:那你为什么不每天陪我打麻将呢?
这时候怎么办呢?她先提出她的请求了。这时候我只有两个选择,说好或者说不行。我要说好的话,以后每天打牌昏天黑地怎么念书做学问呢?所以你要了解,再怎么亲密的关系都有说“不”的时候。因为每个人的快乐只能自己负责,别人只能从旁协助。
所以,我跟我母亲说:我大概没办法做到啊。她问我,为什么?我大概哲学学了几十年,反应还蛮快的,想都没想就说,有两个理由。
她说:哪两个理由?我说:第一个。我说:我们做子女的陪父母一起娱乐,我自己也很快乐。这种快乐我怎么可以一个人独占呢?因为我有七个兄弟姐妹不多也不少。
那么第二个理由呢,我说,我除了是您儿子以外,我另外还有六个角色要扮演——结了婚是做先生的,有小孩是做父亲的,在学校教书是做老师,在社会上是个公民,自己也是很多朋友之一,同时也是兄弟姐妹之一,加起来正好七个角色。我说一个星期有七天,你有七个孩子,我有七个角色,所以我每星期陪你一天不是正好吗?说实在我讲这个理由,说出来之后我自己听了都觉得无懈可击。
所以,人跟人相处,就要怎么样呢?沟通。这时候你要讲理的话,它合乎人情世故,大家都会接受。果然我母亲很聪明的,她听完就说:好!以后你每星期陪我一天我就满意了。
所以,人跟人相处一定要怎么样呢?找到一个稳定的模式,长期维持和谐的关系。我们的感情,跟我们的时间,跟力量都是有限的。你如果没有任何限制,别人要求你,你就做,到最后你怎么让每一人满意呢?所以你就要分本末轻重,父母亲是最重要的,就是孝顺,所以他要排第一。每星期我用多少时间陪父母亲,尤其在父母年老的时候更是要用心。
事实上我们做的永远都是不够的。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选择方式。因为有的父母要求孩子把书念好,那是(在孩子)小时候他希望孩子把书念好,不是为自己的面子,也是为了小孩子有好的未来。而有的父母希望小孩赚钱多,但小孩赚钱有时候也是能力所限。所以,在这个时候就要了解沟通的重要。否则的话你为了父母的要求就一定去做,万一违背社会规范怎么办呢?,万一超过你的能力过度劳累怎么办呢?
所以,我们讲儒家的思想对我们现代人来说是非常有启发性的。
解说:傅佩荣老师以他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如果父母提出了过分的要求,我们在坚持孝顺这个原则的同时也一定要讲求和父母沟通的方式方法,变能地来解决问题。但有时候父母不仅仅是提出过分的要求,而是犯了错,甚至是犯了大错,那么做子女的又该怎么做呢?
孟子有个学生叫做桃应。这个学生有一次就提出一个假设性的问题来请教孟子。这是个很高难度的挑战。
学生说:舜当天子,他的父亲如果杀人,舜怎么办?
孟子说:舜就派法官去,把他父亲抓起来嘛。谁杀人谁就被抓嘛,这很合理。
学生就问:舜真的会这么做吗?
孟子说:舜不会这么做的。他说:舜会把天子的位子辞掉,然后背着父亲沿着海边逃走。然后住在很远的地方,跟父亲在一起生活。每天开开心心,高兴得忘记了天下。
好!问题来了。很多人就从这个故事,说儒家你看,你们重视人的情感,你忽略社会正义。难道被你父亲杀的人是活该吗?这还得了。你怎么可以违背法律呢?等于是窝藏犯人。
在这里我们就可以了解,如果舜今天又要当天子,又要保护他父亲,那绝对不可以。你当天子就要执行法律,任何人犯罪都是法律公平地来对待你。但是你把天子之位辞掉之后,你是一个单纯的人——就是父亲的儿子,那儿子保护父亲的话是天经地义。父亲做什么事,说实在我们也无从去进一步了解。
譬如说,你现在可以问:他父亲杀人说不定是人家要先杀他;他父亲说不定是保护自己;说不定是那个人跟他父亲借钱不还,把他父亲逼急了;说不定是误杀。有各种理由,所以,不要这么单纯地说,你杀人,那还要问是什么原 因。我们有时候不是法官,实在是弄不清楚。但是不管怎么样,他还是父亲,所以做儿子、做女儿的,就尽量保护父母的周全。但是法官按照法律绝对可以追捕,并且应该这么做。如果被追到了,捕到期了,舜一定接受,就负责每天送牢饭。所以这是儒家的思想。
但是,你要我选择,说你要放弃天子的位子,还是说要怎么样呢?你坚持做个天子让父亲被抓。那在儒家来说,当然选择放弃外在的权力,或是各种名位,然后来孝顺父母亲。
所以在这里面,你要怎么去思考呢?你不要只把它放在说,亲情和法律孰重。你要了解,法律不能离开亲情。因为一个人犯错有各种可能的情况,我们不是法官。我一再强调,我们尽量避免二分法,说父母亲做什么事,那做什么事对不对,他自己也是一个行为的主体,他在判断,他也要负责任的。就跟我们做事,有时候别人冤枉我,说我这样,说我那样,百口莫辩。各种情况都有,但是你退到最后,很单纯的一个人,我就是谁的子女。那这个时候,我就尽我的力量来保护他们。
所以孔子会说“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儒家的“直”啊,一定记得真诚而正直,由内心发出来真诚的情感,不转弯的。如果说父亲犯错,我去检举他,代表我希望得到社会上很多人的高度评价。说,你看这个人大义灭亲。我要公开地说,儒家思想里面没有“大义灭亲”这四个字,这不是儒家,这是法家。
我们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大部分都是阳儒阴法,表面打儒家的招牌,教忠教孝,里面是法家。他没有真正实现儒家的思想。
解说:儒家一直提倡“百善孝为先”,但是孝顺父母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们会碰到各式各样的问题,也会有很多困惑,而且每个家庭成员有着各自不同的性格。那么一旦出现了矛盾究竟应该如何做才能够维持良好的亲子关系呢?
譬如说,有些学生跟我抱怨,说,老师我的父母亲老是要我考第一名,但是我怎么念书都考不到,这该怎么办呢?
我就跟学生说,我说:你回去向父母亲报告说,说根据专家的研究,一个孩子书念得不好有一半是遗传的问题啊。如果学生这么向父母报告以后,父母就不再严格要求了。因为做父母的跟孩子说,你怎么那么笨,有一半是骂自己,这怎么好意思。
所以,你了解这种人间的各种复杂的情况,就尽量避免一种单一方向的思考,说父母永远是对的,没那回事;也尽量避免二分法,说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一刀切也不要。
我们现在举例来说,拿舜(的父母)来说。对于这象来说,啊呀,真是好爸爸、好妈妈。看见没有,这个象他要做什么事,父母都支持他。那对舜来说,这个父母实在是不投缘。那你说父母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对两个儿子分别判断完全不同。
的确,我们中国人有时候也讲八字相合,星座相克这些。它有时候在一家人里面也难免会有性格,因为每一个人都需要修养自己。你如果自己没有修养好,你做任何事都会有疙疙瘩瘩,总觉得施展不开。相反的,你把自己修养好了,再怎么样困难的情况都没有问题,有时候反而是越困难越能够让你激发内心里面真正的力量。
所以,在孟子思想里面对于孝顺有这种观点,然后它还要再推出去。有一句话非常好,就是孟子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啊。我先孝顺自己的父母亲,有机会的时候再推而孝顺、尊重长辈们,别人的父母亲;我爱护自己的子女,有能力、有机会再照顾别人的子女。这是儒家的思想。你要有原则、有差等,先照顾自己的家人,但是一有办法推出去。孔子也说过,一个人行仁的话“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儒家思想。
它能够把普遍的社会里每一个人都当作自己的责任,这是为什么儒家思想它的出发点非常精准,落在家庭里面。所以孟子说,尧舜之道没有什么特色,两个字“孝”跟“悌”。你能够孝顺到外面去自然可以有仁爱之德;你能够“悌”友爱兄弟,尊敬长辈,到外面去自然可以有义,叫做做正当的事。有“孝悌”就推出来“仁义”,有“仁义”天下就没问题了。因为每一个人都从自己开始,做他该做的事。
所以,在《孟子》书中一再强调孝顺。孟子说:不能得到父母的欢心,没有办法做人;不能顺从父母的心意,没有办法做子女。说到这个份上,说明什么?说明儒家认为,家庭是一个生命的出发点,每一个都从家庭出发,老的时候也希望在家里面养老,所以家庭是需要我们用心经营的。
儒家讲孝顺的话,不但没有什么权威八股这样的一种想法。我们从《论语》,从《孟子》里面都可以看得到非常活泼地要有一颗真诚的心,选择适当的方法,能够调节彼此之间的差异,经过理性的沟通,找一条路来走。
这是我们对于孟子“孝顺”观念所做的介绍。我们就谈到这儿。
孟子的智慧4(修养的奥秘)
内容简介: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而把“修身”列在首位,是因为古人认为良好的个人修养是一切成功的基础。就是在当今社会,是否有修养也是评判一个人的重要 指标。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评价某某人很有修养或者谁谁修养不好。那么在傅佩荣教授看来,修养究竟是什么?人为什么要修养?我们又应该怎么修养?修养最终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哪些改变呢?
我们今天的主题是谈谈修养方法。在《孟子》书上他说人跟其他动物的差别一点点,那这一点点你就要设法去存养充扩,否则的话,你没有把这一点点发展开来,实践出来,那跟动物差别就不大了。所以修养是成为一个人必经之途,包括受教育,各种成长的要求都在内。那人跟其他动物的差别一点点在哪里?在《孟子》书上他认为就是心。他讲一个简单的比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赵孟就是赵盾,是晋国的三卿里面很有权力的人,他可以让你得到富贵,他也能可以让你变得贫困,就是说他在决定你。但是孟子说,“人人有贵于己者”,每一个人身上都有值得尊贵的东西——心。
这个“心”为什么值得尊贵?其实,我们讲心的时候有时候显得很抽象,它要落实来说的话呢,就是一种自觉的能力。譬如我现在做一件事,我要问这是别人要我做的还是我自己愿意做的?你如果自觉的话,就说好,我自己愿意做,动力有内而发,这叫做我的心的在运作了。如果都是别人叫我做我才做,我只不过是别人意志的一个工具而已,我哪里有什么主体性,哪里有什么内在的价值?所以儒家观念就在这里。孟子说,这个心就是人最可贵的部分。(心,是人区别于动物最可贵的部分)为什么?因为它是天所给我的。在《孟子》里面很清楚,“天”出现了。我们学习儒家的经典千万不要忘记“天”这个概念,在孔子思想里面,“四十而不惑”之后是什么,“五十而知天命”,孔子后来所做的事就是奉行天命,周游列国,苦得不到了,但他从来不抱怨,而他也尽力而为。两次差点被杀,都把“天”抬出来做为他的诉求对象。孟子也不例外,孟子讲到“天”的时候充满了崇敬的心理,他甚至怎么说他自己一生的抱负呢?他说如果天要治好天下的话,“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话有个前提哦,一个人讲这八个字一听就知道很嚣张。“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谁不会讲?孟子不一样。他说天要治好天下,那么我才有这样的机会,这是儒家基本的立场。所以这个“天”给每个人都有“心”。
解说:孟子认为是上天给了每个人一颗心,而这颗心恰恰是每个人最尊贵的东西。同时孟子还提出,修养其实就是心的修养。那么既然我们每个人的心都是上天赐予的,为什么还要不断地修养它呢?为什么有的人会拥有一个高尚的心,而有的人却是怀着一个卑贱的心?我们的心为什么会差异这么大呢?
修养就要从心下手,这个心怎么回事呢?它有一些特色。
第一个,找不到方向,孟子引用孔子的话,孔子说抓住它就存在,放开它就失去,出去回来没有一定的时间,没有知道它的方向,说的就是心吧。所以我们讲心的时候要了解心代表你的心思,你一种自觉的能力,它有时候会跑来跑去。
第二个,会被茅草堵塞住,孟子跟一个人辩论的时候,就说这个人的心被茅草堵塞住了。他说山坡上一条小径,一点点宽,经常有人去走就变成比较宽的路了,我们爬过山的人都知道,山上本来没有路的,但是很多人走,走到最后一条小路出来了,孟子就说这个,但是一段时间没有人走,茅草又把路堵塞住了,我们的心如果不去阅读、不去思考,不去学习这些经典的东西,隔一段时间后又被堵塞住了,被什么堵塞住,被名利、权位堵塞住了,你如果学学这种经典的内容,又开始有很多人走了,又变一条坦途。
还有第三个,这个心很容易陷溺。什么叫陷溺呢?孟子说,在经济繁荣的时候年轻人往往会懒惰,在经济萧条的时候年轻人往往就比较凶暴。并不是天生的材质有什么不同,而是后天的环境使他们的心陷溺在某种情况下造成的。
最后一点,这个心会不见了,失去了这颗心。一个人价值观颠倒错乱,叫做“失其本心”,把本来的心给丧失掉了。孟子就会强调,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把失去的心找回来。他说人养的鸡、养的狗如果说走失的话会到处去找。我们现在比较流行的是找宠物,经常看到街上有人贴一张狗的照片、猫的照片,找到的话赠送多少钱,仁人君子一定帮我找一找。但是孟子说,你的心不见了为什么不找呢?但是问题是心不见的话,外面看不出来啊,所以我找不找别人也管不着,这是儒家他要我们思考的问题。
解说:通过傅佩荣教授的讲解,我们了解到虽然“心”对于一个人非常重要,但是,它时常会迷失在世俗社会中,那么在今天充满竞争的社会里,在浮燥的物欲的世界里,如何才能安顿好自己的心灵,成为一个有修养、有品性的人?傅佩荣教授会给我们哪些好的建议呢?
那么,我们今天就从孟子自己来看,从他的经验来说。孟子刚到齐国的时候,齐宣王对他非常重视,他有可能做大官。所以有个学生就请教孟子了,他说如果现在齐王让老师来当大官的话,老师会不会动心。动心就是要发了,很得意啊,简直就是喜形于色、坐立不安,任何人一看都知道这个人撑不住了,动心了。动心有很多种,孟子后来讲三句话就三种情况,“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你如果说没做到,就动心了。一富贵就怎么样呢,耽溺在享受里面了;一贫贱就放弃他的志向了;威武一来就屈服了。这叫做你做不到不动心的要求。所以,学生问孟子说,老师会不会动心呢,如果在齐国当到卿相这样的位置的话。孟子说不会的,我四十岁就不动心了。这里面就有意思了,我们都记得孔子说过“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到四十岁的时候没有任何迷惑,因为他用功好学又喜欢思考,所 以人间的问题对孔子来说都可以讲个理由出来,就没有迷惑了,四十岁。那么孟子四十岁不动心,他是类似的情况,就是我对所有一切都了解,所以我不会心猿意马。那么学生就问了,这不动心怎么做到的?
孟子讲到修养的时候他就拿培养勇气做个例子。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我选择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这个比较容易,最主要是你要活着健康快乐。但是我选择怎么跟别人来往、选择做什么事业、以什么方式来做,这个选择就比较重要了,因为他和其他人会建立某种关系,选择需要勇气。所以一个人如果说勇气培养好的话,他才能在关键的时刻做一个抉择。所以孟子就从培养勇气开始说。
解说:傅佩荣老师认为人的一生要面对很多次选择,但是一个修养好的人总是能在关键时刻作出正确的选择,而选择需要勇气,所以修养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勇气,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勇气?怎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勇气呢?
他说有三种不同的方法。他说第一个,他以当时一个非常有名的勇士做例子,这个人叫做北宫黝。孟子说北宫黝他培养勇气的时候怎么做呢,肌肤被刺不退缩,眼睛被戳不逃避。这两点就很可怕了,你要刺我,你要戳我眼睛,我毫不在乎,一点都不逃避,不但如此,他觉得受到一点小小挫折就好像在公共场所被人鞭打一样,这个人自尊心特别强,他绝不受平凡小民的羞辱,也不受大国君主的羞辱,他把刺杀大国君主看成刺杀平凡小民一样,对诸侯毫不畏惧,听到斥骂的声音一定反击,我们所熟悉的一句话“恶声至,必反之”就来自这里。我们前面的描述已经很清楚地使我们看到什么呢?司马迁笔下的《刺客列传》这些人,个个都是武功高强,一个人可以敌几十个人的,他才有这样的魄力,说你看我要表现出来这种勇气。这种勇气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一般人即使想做也不见得能做到。这是第一种,外发的,它具有某种体格上或者武功上的卓越之处,远超过一般人。
但是第二种不一样,第二种这个代表是谁呢,叫孟施舍这个人。孟子说孟施舍这样培养勇气,他说,对待不能战胜的就像对待足以战胜的一样。就是我跟你打仗,我的兵力比你少很多,但是,我打仗的时候心态要觉得好像是很容易,我一定可以把你打败,你比我多两倍、三倍的兵力,我这边士气很高,有点像我们的精神胜利法,我的心态非常的坚定,认为我一定可以成功。你看在奥运会场上很多队伍出赛的时候都是加油,都是我们一定赢。我们也知道你从各种数据上看一定输的,他也要说我非赢不可。最后输的时候只好说,至少我尽力了。这也是事实。孟施舍说,如果我考虑敌得过他我才跟他交战,如果我先计算可以胜过他我才跟他来前进的话,那代表什么——我是害怕很多军队的人,我怎么能做到必胜呢,只不过是四个字,“无所畏惧”。这第二种做法我们每一个人都做得到。我心里建设,我参加考试,我一定行、我一定成功;去推销东西的时候,假设我是推销员,今天是好日子是我的日子,我一定如何......有很多秘诀,让人产生一种很强的自信。这是第二种,叫做内敛。
所以第一种是北宫黝,第二种是孟施舍,这种勇气都是可以去了解的。第三种不一样了,孟子特别引述曾参的话。曾参跟他的学生说,你想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勇敢吗,我曾经听我的老师说过,(谁?孔子。这句话我们平常都以为是孟子说的,其实是孟子引述曾参所引述孔子的话,很有名)他说,“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什么意思呢?他说我反省自己,发现自己理屈、理亏,那么,就算面对一个平凡小老百姓我难道不害怕吗,因为我理亏,不能说他是个老百姓没有身份、没有地位,我欺负他,不行;但是,如果我反省自己我理直,即使面对千人万人,我照样向前走去。我们平常都喜欢用后面这一半,常常觉得自己都是理直的,你忽略前面一半更重要,很多时候我们是理亏的,或者我们开始以为自己对,后来发现自己错了,这个时候就要勇敢地认错。不管别人是小孩子也好,是一个没有什么能力的人也好,我们都要觉得惭愧、觉得害怕,这是真正的勇敢。
所以勇敢分三种,第一种是外发,第二种是内敛,第三种是上诉。上诉于人间的正义、人间的公理。这是儒家的思想。
解说:如果我们像孟子所说的那样,培养了出足够的勇敢,那么下一步的问题就是具体的选择:究竟是拥有丰富的学识?还是善良正直、谦虚有礼?在现如今经济高度发展,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们怎么做才能镇守本心,修身养性呢?
那怎么修养呢?孟子他修养境界很高,我们看看他能不能给我一条路,比较好走的路,我们来试试看。孟子说“养心,莫过于寡欲”一句话就讲完了。你要修养内心,没有比减少欲望更好的方法。我们都知道“欲望”这两个字,一方面人不能没有欲望,因为我活着有生命,我要没有欲望的话我为什么要继续活着呢,甚至去发展各种潜能追求各种对社会是正面的成就呢?但是你欲望太多的话也受不了,整天想东想西,不可能快乐。但有的欲望是往上走的,我希望成为君子、希望成为大人,这也是一种欲望。所以宋朝的学者就用三句话“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这很好的欲望啊,念书人希望成为贤者,贤者希望成为圣人,圣人希望成为天所要求的标准。
那么,你减少一种负面的欲望、身体方面的愿望,这是第一步。接着你就要能够知耻,即羞耻,知道什么叫羞耻。《孟子》里面有一句话很有意思,他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我们以前念书的时候,老师的翻译都很直接:一个人不可以无耻,无耻的这种羞耻是真正无耻的——这好像不是孟子的意思。为什么?因为这句话完全没有 正面的启发。那我们的理解怎么样呢?人不可没有羞耻,把没有羞耻当做羞耻,就不会受到耻辱了。他是这个意思。这样就比较有正面的积极性,让你知道你什么都可以,你就是不能够没有羞耻心,这个意思。他还举个例子很有趣。他说,有一个人他的无名指,(就是我们第四根手指叫无名指,)无名指弯曲了不能伸直,既不会疼痛也不会妨碍你做事,但是如果有人跟他说,很远的地方叫做秦国、叫做楚国,有人可以把这种弯曲的手指治好,你是不远千里到处去找医生非要治好不可。好了,对于无名指比不上别人都觉得很羞耻,对于心比不上别人却不觉得可耻,这不是本末倒置吗?的确如此,我们有时候生了病,知道哪里有什么样的医生,赶快去,多远都要去,实际上这个病有时候也不碍事,你看很多人还跑到国外去整形美容,到最后父母都不认识了,这实在是何必如此!
所以,我们在谈到说孟子他用很多比喻来说明说,你要寡欲哦,你要知耻哦,你要慎言、说话小心。一个人说话常常换来换去,说话轻易出口,你还能希望他怎么样,你也不愿意责备他了。有关说话的问题一向是四个字,叫做“祸从口出”;你要再加四个字——“病从口入”。所以一张口可以管好的话人生的问题去掉一大半。所以孟子希望我们谨慎说话,你如果在背后批评别人招来了后患怎么办?
解说:孟子指出心的修养,首先我们要做到寡欲,减少那些世俗的欲望,其次还要知耻,有羞耻心,还要慎言,避免祸从口出。然而只要做到了这三点,我们内心的修养就算完成了吗?还有哪些更高的人生境界是我们可以追求的呢?
怎么样修养呢,最明显的一点:自我反省,从自己开始。孟子一直强调“反求诸己”,你要回过头在自己身上找出问题的原因,你不要在外面找,不要责怪别人。他说一个人做人处世就跟比赛射箭一样,先摆好了姿势把箭射出去。如果你输了,不要怪别人胜过你,而要检讨自己什么地方没有练好。你怪别人胜过你,那根本毫无意义,你不会进步。所以这就是孟子常常强调的“反求诸己”,还不如回过头,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加以改善,下次就有更好的机会了。他的自我反省绝不是完全被动的,他讲过一个比较生动的例子,他说有一个人对我非常的粗暴蛮横,就是我也不知道他为什么对我那么凶,我绝不先跟他吵架,我一定先自我反省:第一个,我是不是不仁,就是做了不好的是啊(想了半天最近这么多年都没做不好的事);第二个,我是不是无礼,对别人不够客气(想了半天我对别人都很有礼貌,见面都先鞠躬的);这两个想了之后发现我没错,他还是对我这么样粗暴蛮横,再问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因为事不过三,我是不是没有尽心尽力做事情不够尽责任,结果发现我做每一件事情都很尽心尽力,而这个人还是对我这么样的粗暴蛮横——代表什么?这个人是一个妄人,就是狂妄之人,狂妄之人跟禽兽没什么差别,对禽兽何必计较呢?这是孟子的方式。他先自我反省,自我反省之后说真是不能怪我,我已经反省透彻了,那代表你有问题,反击回去就很凶。孟子很奇怪,动不动就说别人像禽兽一样,说实在,他说一个人像禽兽一样,有时候对禽兽反而是一种侮辱,因为禽兽不会做禽兽不如的事。人的话有时候就被比成禽兽,禽兽觉得很奇怪,我得罪你们吗?!所以我们有时候了解到什么呢,就是孟子的自我反省他是有原则的,不完全是礼让。很多人说你学儒家是吧,温、良、恭、俭、让。那是一方面,你没看到儒家正义的精神——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也是孔子的话啊,两方面都要兼顾。
那么再接着孟子就提到念书人要怎么做,三个字,“士尚志”。念书人要提升自己的思想。听起来好像很复杂,其实很单纯,就两个字——“仁”跟“义”。所以整个孟子的思想说来说去就两个字,“仁”跟“义”。但是我们就要问,为什么需要“仁”跟“义”呢?因为“仁”跟“义”是来自人性的要求,并不是别人叫我做我才做,而是因为一个人真诚就会发现我真的很希望以适当的方式跟所有的人来往,见到父母孝顺,见到朋友讲信用,上班就认真负责工作,像这个是内心里面自然的愿望,你做到就是“仁”跟“义”。但是你还是要沿着目标往上走。颜渊说,舜是什么样的人,我是什么样的人,有所作为的人都应该像舜一样,就是“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这个“有为者亦若是”六个字是千古名言。一个人他做得到有所作为,舜本来也很平凡,家里面也很穷困,遭遇更是比我们都凄惨的,他到最后都可以做得到,我们为什么做不到呢?所以人跟人相比,不要去比较外面的荣华富贵,那有时候靠各种条件;也不要比出身背景,那个是没得比的;你要比的是什么?你对自己生命负责。然后你看到别人有正面的成就发展上去就说我为什么不能做到?而最后呢,当然是人皆可以为尧舜。
解说:孟子认为如果我们不断地修养自己的内心,每一个平凡的人,最终都会成为像尧和舜一样伟大的人。但是孟子的话究竟有多少可信度?只要一直修养就真的可以成为了不起的人吗?那么孟子个人的亲身经历又是怎样的?孟子曾经说过“善养吾浩然之气”,那他究竟是如何修养浩然之气的呢?而这浩然之气又是什么呢?
所以孟子公开就说了,我跟别人不一样,有两点我胜过别人。我们要看到孟子公开说自己有优点也是不容易的事情,因为哲学家有时候不希望别人发现他的优点,不太习惯自己去吹嘘。那么孟子说了哪两点我胜过别人?第一个,我“知言”;第二个,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先说什么叫“知言”。“知言”这个来头很大,我们念过《论语》都知道第一句话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已君子乎”。请问,《论语》最后一句话是什么?念书就要有始有终,最后一句话是“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孟 子所接的就是《论语》最后一句话,孔子说你不了解,怎么判断言论。什么意思呢?一个人说话的时候,你就要听得懂他里面有什么问题、盲点、执着、他的困境、他为什么闪烁其词„„都要能听得懂。你这样才能了解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人。孔子这个话到孟子的时候,他真的做到了,他说“我知言”。所以这不是平凡的一句话,是接到《论语》转过来的,所以他做为儒家的亚圣是有他的资格的。
但是更难的是第二点,“浩然之气”,因为这个词没有人用过。什么叫做“浩然”呢?浩然就是最近下雨下得很多,河水暴涨,这个河水暴涨之后流向下游的时候水势甚大,这个就是浩然。但是什么叫“浩然之气”呢,我们呼吸一口气怎么变浩然呢?所以学生听不懂就问,“敢问,何谓浩然之气”?孟子口才再这么好也必须说:“难言也。”为什么?因为,它牵涉到个人的生命体验,光靠这种白纸黑字或者口说实在是讲不清楚,人生很多问题要有体验你才能够理解。就好像有一篇最短的演讲,演讲人上台之后就说了:“我今天谈话的主题是‘恋爱’,恋爱怎么一回事呢,有经验的人不讲你也懂得,没经验的人讲了你也不懂。所以,谢谢各位。”那么这种浩然之气也是一样,我修炼了一辈子,那你这么年轻的学生问我,真是不知道该怎么说。
但是,孟子还是说了,培养浩然之气三个字,第一个“直”。“直”又来了。我们讲儒家常常碰到“直”这个字。我们要记得“直”不是一个词,它应该了解为真诚而正直,是一个状态,一个动作。所以当他说“我用‘直’来培养” 的时候,代表我一定是很真诚的内心无愧,我对得起我自己,不自欺、也不找借口,直接出来了。
第二个叫做“义”。“义”这个字在古代叫做“宜”,适宜的“宜”,今天这么做对的,明天这么做不一定对;你对张三这么做对,对李四这么做不一定对。所以它需要高度的智慧去判断。有关“义”这个字我们可以补充说明一点,就是孟子他提到“大人”这个名词——“大人”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政治领袖称为“大人”,一个是德行圆满的人称为“大人”。孟子有句话我们先听听看,他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言不必果,惟义所在”。这句话不好讲啊!我们说儒家讲信用,为什么说“言不必信”呢?说话不必守信用,做事不用有结果,只要看义在哪里——这样一来的话,很多人说,你看我现在说话不守信用是孟子启发的,那还得了!所以这里我们就需要思考一下,为什么说话不必要守信呢?要看该不该。因为所谓的“守信”一定是我从前答应你一件事今天要做,或者我今天答应你一件事以后要做到,守信要到实践之间一定有时间的落差。譬如说我最近买把猎枪,你跟我说下个月借给你去打猎,好朋友没问题啊,我答应你,下个月把枪借给你。但是就在这一个月之内你患了抑郁症,有自杀的倾向,那等下个月我们约定的时间到了,你跟我借枪我借不借呢?我心里想说,我守信就好,你怎么样做是你的事。那你真的自杀谁负责?至少我有道义责任。这叫做什么?这个守信用,它之间有时间的落差,一定要随时观察中间可能的变化。如果说我不管,我答应我就做到,那这等于是你太不负责任了。所以这个惟义所在的“义”就是适当性,也就是正当性。
第三个叫做“道”。我们有时候学习古代的经典会发现很多字都差不多。这个“义”跟“道”又怎么分别?“道”是人类共同的正路,譬如说我现在是一个人,我立志走上人类的光明大道,这是“道”。所以通常这个“道”都会具体表现为一个社会的礼仪、礼节、礼貌。譬如我跟别人来往的时候,我要走什么路?你有时候不要想太多,你就照着一般社会的共识,共同的规范礼仪去走就对了。那你说怎么变通呢?那是“义”的事情,“义”就是适宜不适宜。这样一来的话三个字怎么说,第一个真诚(直),第二个正当(义),第三个正路(道)。这三个字就是孟子修养的秘诀。所以我们看到孟子讲自己这一生最大的心得就是浩然之气。这个培养出来之后效果非常好。为什么?你内心常常觉得充实圆满,常常觉得快乐。
解说:孟子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只要不断修养自己的心,就会觉得充实圆满。但是认真地修养内心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路程,我们要吃很多苦才能有一点点进步,那么修养到底能给我们平凡的人生带来多少改变呢?辛辛苦苦地修养之后,我们最终会得到什么呢?
我们看看学习孟子的修养方法最后可能快乐吗?我在08年的5月26日汶川大地震之后的两个星期,到四川绵阳给北川中学的学生做一场演讲,那场演讲是我这一生最难的挑战。因为这么大的灾难才刚刚发生,面对高中生能说什么?我认真把我所能说的说了,结束的时候我看到对面墙上有一行标语——“天降大任于中国”,我就跟学生们说:“你们知道这句话前面一半是出于《孟子》吗?”他们说知道。我就给他们念这段话,我才念了第一句,一千多位学生一起念,那个场面真令人感动——“天将降大任于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前面讲的都是苦得不得了,到最后震撼你的心思,坚定你的志节,让你可以得到以前没有的才干。你没有经过锤炼怎么可能成为真金!在那种情况之下,学生们一起念,念完以后大家都觉得确实古代、现代融合为一了,我们在这么大的患难里面,不但不要气馁,反而更要振作起来。所以你说修养好不好,修养到最后感觉到我这一生可以承担更大的使命了。
不但如此,在《孟子》里面谈到修养的快乐,还是要举舜做例子,因为孟子所说的舜的故事有一句话说得特别让我感动。他说,舜在吃干粮啃野菜的时候就像准备一辈子这么过似的;等他后来当上天子,穿上麻葛单衣,弹着琴,尧的两个女儿侍候着,又像本来就拥有这种生活享受似的。这段话让我特别感动。什么意思?乐天知命啊!舜这个人 小的时候,年轻的时候很穷困,好像觉得我这一生穷困本来就是这个样子,没有关系;后来,当了天子之后有各种享受,也觉得这也没什么特别,因为我的心不在享受上,我会替老百姓服务。这是《孟子》里面描写舜最令我感动的一句话,“若固有之”,好像本来就是如此。人生都在自己手上,在这里我难免想到一段《庄子》里面的故事。因为《庄子》里面,他很喜欢拿孔子作为古代人物的一个代表,有时候加以批评,有时候加以称赞。他说孔子在陈蔡之间被围,几天没有什么粮食可以吃,学生们都受不了,甚至抱怨了。孔子跟他们说,一个君子“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穷困的时候快乐,通达的时候快乐,我的快乐不在于穷苦跟通达,我快乐在于道。你看,从这看得出来庄子很了解孔子。所以孟子在这一方面也是一样的原则。你如果掌握到儒家修养,为什么要修养,修养是成就自己到达某种程度之后,快乐由内而发,像舜就是最好的例子。所以我们看到在《孟子》书中了解到一个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些话说出来都是非常好听的。他为什么可以说,我一个人穷困的时候,努力让自己变得完美,我得意的时候让天下人一起变得完美,这就是念书人的理想。所以《孟子》书中对这些描写,我们仔细阅读之后就会发现修养就是关键。这种快乐是让人赞叹的!所以我们今天介绍孟子修养功夫的理论就到这里告个段落。谢谢各位!
孟子的智慧5(仁政的理想)
内容简介:春秋无义战,持续多年。中华大地生灵涂炭,百姓民不聊生。孟子同情人民的疾苦,提出了以“仁政”治国的理想。那么,孟子所说的仁政都包括哪些内容?实行仁政又需要什么条件呢?为什么各诸侯国的国君们都赞同仁政,却又都不愿意采用“仁政”的方法来治理国家呢?
解说:春秋战国时期,中华大地群雄割据,战乱频发,生灵涂炭,百姓民不聊生。各诸侯国君主都试图寻求一种更好的治国方法,以求富国强兵,统一天下。
此时,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仁学”和“德治”的理论,提出了“以仁政治国”的主张。他认为行“仁”才是统一天下最好的办法。在当时孟子的主张得到了国君和大臣们的普遍认可。但奇怪的是,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却没有一位君主真正愿意去实践仁政。那么,仁政的思想为什么被普遍认可却不被采纳呢?施行仁政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推行仁政又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什么好处呢?
说到政治,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用四个字来说叫做“阳儒阴法”,表面打着儒家的招牌,里面是采取法家的手段。我们就要问了,为什么儒家的思想只能当招牌呢?因为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政体,他希望能够尊君卑臣,也就是无限提高皇帝的权威,压低大臣的价值,法家思想可以配合。表面上打儒家招牌,是因为它讲的话很有道理,它负责教育——教忠、教孝。如果我们请教孟子,说你那一套只能当招牌,实际上是不能用的。孟子肯定会有不同的意见。所以,我们今天要把这个道理说清楚。就是要了解儒家的思想到底是不是一套空想。
孟子有一句话传颂千古,叫做:“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孟子的时代当然是“君贵民轻”嘛,孟子现在说“民贵君轻”,在当时是一种了不得的思想。那么,这种“民贵君轻”的思想在古代是有根据的,叫做“民本”。“民本”这两个词(字)啊出现在《尚书》里面“五子之歌”,叫做“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人民是国家的基础,基础稳固了,国家自然就安定了。那么,“民本”思想到孟子是“民贵”思想,因为“贵”跟“轻”它有不同的。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老百姓是国家的基础,你没有老百姓,有土地有什么用?你一定有老百姓,有土地才能称为国家。那么这种“民贵君轻”的思想,它的背后还是对每一个人基本的尊重就是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生命,他生命的价值是平等的。所以,今天谁当君,谁当臣,谁当民有时候是各种条件的配合,各自扮演的角色,把它做好。民永远是多数。所以这种仁政的思想是符合人性的,所以儒家的仁政理想是以人性作为最后的基础,它构成一套圆满的系统。凡是跟儒家不一样的想法用在政治上都会有它的后遗症,用四个字来说,叫做“架漏牵补”,就是一个房子有问题了,你这边补一点那边补一点,永远在这个过程里面,你无法根本解决问题。所以,孟子为什么说话有他的重点,并且很有自信呢?他认为只有从人性出发,推行仁政,人的社会才可能成为人间的乐土。而整个周朝,从周公开始的影响就是设法让国家跟学校类似,政治跟道德结合。等于我们生活在一个国家里面,它就是一个大的学校,而所有政治上活动,就是一种道德上的一种活动。这样配合起来的话,人的生命才会有真正的安顿。
儒家的思想整体来说,他的仁政不是唱高调。那为什么历代以来都做不到呢?
解说:傅佩荣教授告诉我们,儒家仁政的理想从人性出发,把百姓的需求放在首位。因此只要施行仁政就能使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也只有在仁政的基础上构建的社会才是百姓的乐土,国家才能稳固。
可是,既然如此为什么历代君主都(却)不去实践仁政的主张呢?因为施行仁政需要一定的条件。那么。孟子认为推行仁政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
我们大概分三方面来看。
首先,孟子的仁政,是建立在一个经济的条件上的。也就是说你政治要搞好,你先要有经济作为必要的条件。那 么,首先看,孟子谈到仁政的时候,他一句话就定了调了,叫做“仁政必自经界始”,仁政的开始要从划分田界开始。划分田界是为了让老百姓每一个人耕者有其田,可以设法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有了收成,养家糊口。那么,在周朝是实施“井田制度”,在《孟子》里面特别叙述了一下。他说:九百亩这么大的一个地方,你画一个“井”字,中间这一块称为公田;另外八家各分一百亩地,称为私田。公田是一起耕,它的收成当作税收。私田看你自己去怎么耕耘了。这是一个基本的原则,以这个作为基础,再一步怎么办呢?你就要设法能够做到,你不要去耽误老百姓耕种跟收获的季节,粮食就吃不完了。细密的网子你不要放在大池里捕捞,鱼跟鳖就吃不完了。砍伐树木的时候,按照一定的季节,一定的时间木材就用不完了。老百姓只要能够吃饱喝足,能够安葬死亡的先人——因为木材是为了做棺材用的居多——这一来的话就没有什么好抱怨了。他说,这就是“王道”的开始,让老百姓可以养生、送死、无憾——没有遗憾。
这种经济条件今天听起来好像没有太高的要求,但在古代来说的话就已经不容易了。所以孟子谈到仁政的时候,首先就要让老百姓可以安居乐业,这是普世的要求啊。任何人都希望有这样的生活条件嘛。所以,孟子讲仁政的时候并不是唱高调,忽然就来了一个很高的理想。不是的。他很落实,要把农业社会的井田制度办好,然后一步一步地深入,最后让第一个人都可以过得愉快。
接着就要谈到了“有恒产才有恒心”这样的观念。孟子很了解老百姓的痛苦。他说:老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你叫他有坚定的心志,好好去行善避恶,那是强人所难。我吃都吃不饱,穿也穿不暖,你叫我说(去)好好去行善,我们说饥寒起盗心,怎么可能?等到他作奸犯科,被抓了,被关了,受处罚了,好像是我统治者设的陷阱来害你。让你没有固定产业,无法去行善,你为恶的时候再把你设法抓起来处分,等于我设陷阱来害你。怎么可以这么做呢?所以,孟子强调让每一个人都有固定的产业。
然后,还有第三步,你要有好的人伦教育。人伦教育在谈什么呢?这种人伦教育基本的内容我们介绍过,就是“父子有亲情,君臣有道义,夫妇有内外之别,长幼有尊卑次序,(然后)朋友有诚信”。这五伦哪个社会不需要呢?只要能够真正做到的话,哪个社会又不能安定和谐呢?
孟子一再强调要好好办学校,反复讲明孝亲敬长的道理。孝顺父母亲,尊敬长辈就是孝跟悌嘛。孝跟悌做到的话,天下自然就慢慢太平了。因为每一个家人都做到孝悌,还会有什么问题呢?
所以,孟子谈到仁政的时候,首先从我们刚刚所说的几点出发,让老百姓都有经济方面的稳定的生活条件,让他们有恒产之后才有坚定的心志去努力行善避恶。再施以很好的教育。
接着我们就要看,身为国君,他是一个国家的领导,他要怎么去思考仁政的问题呢?
解说:孟子认为仁政理想的实现必须以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伦教育的推广作为基础,而这些条件一旦具备确实可以使社会安定、百姓安生。但是单有这样的基础还不够,要想推行仁政还必须得到君主的认可。而国君们最关心的问题是推行仁政能给自己的国家带来哪些好处。那么孟子是如何说服国君的呢?
接着我们就要看身为国君,他是一个国家的领导。你要给他充分的诱因,让他知道行仁政是有效果的,是值得做的,是可以做到的。
你翻开《孟子》第一章,就是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一见面就说,你对我们国家有什么利益呢?孟子说,你不必谈利益,有仁义就够了。所以“仁义”跟“利益”的分辨呐,又是另外一个重点。
在这里孟子就说,仁义比较好,仁义是最大的利益。他说,仁义可以“事半功倍”。我们今天讲“事半功倍”这四个字哦,大家都知道是一个很值得很划算的事情。我事情做到一半,功劳超过一倍。这个成语也出自《孟子》。
孟子怎么去强调仁义呢?我们前面提到商汤。就是说,商汤他是行仁政,他是王道。当他开始去征伐各国的时候,他向东边征伐,西边人就抱怨;他向南方征伐,北边人就抱怨,说为什么把我们放在后面。我们很难想象这些老百姓这么喜欢被讨伐,被征伐。为什么?因为他们处在自己的国家水深火热,希望商汤来主持正义。等到商汤的军队真的来的时候,老百姓好像“大旱之望云霓”。旱灾到了好热好热,天上出现了几朵云,高兴得不得了,快下雨了。等军队来的时候,去市场的照样去市场买东西,在田里的照样继续工作,完全不受军队的影响。因为,他的军队专门对付坏人,老百姓也很放心,知道商汤的军队来了,不会骚扰我们。我们继续过正常的生活,会越来越幸福。
孟子就设法告诉当时的诸侯,跟他们说:现在这个乱世,你有一个万乘之君——就是我有一万辆兵车的大国——如果推行仁政的话,老百姓的喜悦那真是不得了,好像解除了倒悬的痛苦。古代描写老百姓的痛苦很喜欢用两个字,叫做“倒悬”,一个人被倒挂着,头下脚上挂着,那真痛苦得不得了。好像解除了倒悬的痛苦,老百姓欢迎他。事情做到古人的一半,功劳超过古人的一倍,这一算,一半跟一倍等于是四倍啊。这就是“事半功倍”这句话的背景。
孟子希望让他们知道仁义是最大的利益。为什么可以这样讲?因为它符合人性的要求。那么,最后就要问:这种仁政的效果是什么?四个字,现在很流行“仁者无敌”,这也出于《孟子》。你只要行仁的话,天下没有敌人。为什么?因为行仁合乎人性的要求。我们讲行仁的时候就是我对你很好,谁不希望你对他好呢? 所以,你对他好,他支持你,这是天经地义啊。所以他说仁者无敌,是因为你本身所做的是符合人性的要求,这种观念在儒家里面是一贯的思想。我们念《认语》的时候就会看到,一个人只要能够做事符合敬——代表认真严肃,行为表现是恭——恭敬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像这种就是说明人性是普遍的,你只要行善,天下谁不支持你啊!
在儒家里面,以孟子来说,说到仁政,他希望国君充分了解,你推行仁政的话,那是“事半功倍”,效果非常好,最后的结果是“天下无敌”。我想,这些国君听了一定会很羡慕。但是,他如果进一步问,怎么样才能做到仁政?那是不容易的。
解说:孟子认为,仁政一旦实现不仅能使社会成为百姓的乐土,而且对国君也大有裨益。仁政既能使国君事半功倍,又能够达到仁者无敌的效果,这也正是君主们梦寐以求的结果。那么,国君就会进一步问:到底怎样做才是施行仁政呢?
第一个,孟子会强调:“王道让人心悦诚服”。就是你国君你推行王道,你不追求霸道。王道路跟霸道的分辨,在《孟子》里面也是一个重点。
我们先说,什么叫“霸道”?因为在夏、商、周三代称为王,春秋称为“五霸”。所以这个“霸道”,孟子说:用武力来鼓吹做好事。就是齐桓公,我是春秋五霸的第一霸,那么我说我武力很强,希望大家做好事。别人当然要听,因为你武力很强。所以你必须具备大国的条件,你才能说我要称霸,我希望大家都行善。别人他服从,他武力比不上你,当然要服从。
但是呢,“王道”是什么?王道呢,是说我用道德来自己努力行善,我不是叫别人,我自己来努力行善。那么也就是,这种王道就不需要很大的国家。像商汤,开始的时候纵横各七十里;周文王开始的时候纵横各一百里,很小的地方,到最后能称王,成为商朝、成为周朝。因为别人看到他的作为,四个字“心悦诚服”。
所以孟子很强调说,你如果推行王道的话就是仁政的延伸,仁政的表现,可以让大家心悦诚服,真的称王。你称霸的话,后面还有更厉害的,接着你上来。你称王的话天下没有人不佩服的。所以,他先强调,王道是远远胜过霸道的。
第二个,他希望这些国君能够知道,仁政的原则是四个字“与民偕乐”,我跟老百姓一起快乐,一起分享所有的一切。这样就可以做到仁政的要求了。
他跟齐宣王之间有一段对话。齐宣王看到孟子有时候难免向他抱怨。说,我的园林只有纵横各四十里这么大,老百姓常常抱怨,说我们国君的园林太大了。但是听说周文王他的园林纵横各七十里,当时老百姓认为太小了。这很不公平啊。为什么他的七十里平方老百姓认为小呢?我的只有四十里平方,老百姓认为大呢?
孟子怎么说,他说:周文王跟你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周文王的园林里面,你可以到里面去砍柴、去捡草;到里面去打鸟、捕兔,都可以。但是我到你齐国的时候,先打听齐国有什么禁令,入境问俗,他是入境先问什么禁忌不能犯的,你犯的话恐怕出问题了。结果知道说,你齐国都城附近有一个四十里平方的园林,你在里面打死一头鹿犯的罪就跟杀人一样。那太可怕了,等于是在一个国家里面有这么大一个陷阱。老百姓到里面走一走,一头鹿正好死掉了,糟糕,你拿命来换,这还得了。所以老百姓认为太大了。因为这方圆四十里的地方等于陷阱一样,我随时到里面去,不小心一只鸟掉下来也要负责,那怎么办呢?所以文王的园林老百姓认为太小,越大越好,因为我们一起用。就这么简单,“与民偕乐”。
所以,孟子就设法能够用各种方式,让这些国君知道行仁政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推己及人”,不要把老百姓当作对立的一方,把他们看作自己的子女,就没有问题了。那他们就会把你当作自己的父母来保护,来照顾。
所以我们谈到在儒家里面以孟子来说,说到仁政,他希望国君充分了解,王道让人心悦诚服,你不用打仗,你靠你德行来号召。第二个,它原则就是与民偕乐,与老百姓一起快乐。最后的结果是天下无敌。
我想,这些国君听了一定会很羡慕,但是,他如果进一步问,那怎么样才能做到仁政?那是不容易的,你必须自己自我约束。你身为国君不能作威作福,不能锦衣玉食,不能够忽略百姓的需要,有时候还要跟百姓一起忧患,一起快乐。这是不容易做到的。
解说:孟子认为,实现仁政的理想并不容易,君主必须先要把百姓的疾苦放在首位,把自己的享乐放在最后。可是在推行仁政的过程中,君主的想法需要有人具体实施,也就是必须有好的大臣来配合。
那么,大臣的职责究竟是什么呢?在国君出现错误的时候,大臣应该怎么做呢?
那接着我们再看,事实上国君一个人高高在上,真正统治的是谁呢?往往是大臣这个层面。
接着我们就要问了,如果讲仁政的话,儒家对大臣有什么要求呢?在《论语》里面,有一个人请教孔子说,你有两个学生放在政事这一科。我们都知道,孔子的学生分为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政事就是政务跟事务,就是可以当公务员,他特别提到冉有跟子路这两个同学。
所以别人就问了:冉有跟子路可以算得上大臣吗? 孔子一听,说:不行。他们不能算大臣,只能算具臣。具体的具。什么叫“具臣”呢?他们有专业能力,可以把他的某一项政务把它做好,他是具有能力,可以尽到做一个臣子的责任的。但是不能算大臣。真正的大臣呢,八个字“以道路事君,不可则止”。我用正道来服侍国君,行不通就辞职。所以,孔子对大臣的要求很简单,我之所以当大臣是要跟国君合作,照顾百姓。如果这个路是偏的,那我宁可辞职。
所以在孟子来说,他对于大臣有什么要求呢?
第一个,要匡正国君。国君很容易有念头的念头。譬如谁呢,你看历史上就知道,商纣王。商纣王年轻的时候既聪明,又勇敢,真是个人才。一直到有一天,他的叔叔就是箕子,看到商纣王很喜欢象牙做的筷子,就知道糟糕了。因为象牙做的筷子很精美,一般筷子恐怕是简单的材料做的,象牙做的商纣王很喜欢。糟糕了,为什么?别人就开始找各种稀奇古怪的宝贝给他,他就开始每天沉迷在这些好东西里面。箕子就很担心,屡劝不听,最后只好放弃了。所以,他如果一开始走偏的时候,你没有给导正,后果就不堪设想。
而另一方面,你说你要匡正国君,孟子特别有一段话值得我们深思,他说“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国君犯什么错,你给助长一下,说这个不算错,你多做一点没关系,其实,大家都知道这是错的,这个罪还算小。为什么?譬如说,国君贪污了,他贪大的,你贪小的,你跟他说多贪一点没关系。你需要洗钱吗?我帮你搬钱。这个就,孟子认为这个罪还算小。
那什么叫“逢君之恶”呢?逢迎国君的罪恶,就是念书人最坏的毛病——替国君找借口。孟子认为这个不能原谅。国君做错事了,你跟他说:人都会做错事,所以你这个错还算小的。
孟子就碰到这样的事情。齐宣王在位的时候,曾经攻打燕国。因为燕国发生内乱,所以齐宣王派军队去了,五十天之内就把燕国打下来了。齐宣王很得意,他说:你看,我这个国家跟燕国一样大,五十天之内就把它打下来,代表这是天命。上天要我这么做的。得意得不得了。
孟子劝他:你就替燕国找一个好的继承人,把军队退回来,不要占领别人国家。
齐宣王不听。齐宣王说:怎么可以呢!好不容易打下来,当然要占领。把他们的财宝都把它搬过来了。
结果两年之后,其他各国组成联军要来对付齐国。因为他们都怕,你齐国已经很强了,再把燕国占领,那将来对其他各国不利。结果齐宣慌张了,他怎么打得过联军呢?
他就说:我觉得对孟子很惭愧。因为孟子以前劝过我,不要占领别人的国家。当时我不听,两年之后立刻就有报应了。所以我很惭愧。
结果这个时候来了一个大臣——不能算大臣,来了个具臣就跟齐宣王说:大王,你不要难过,你没有错。他说,你说周公怎么样?周公派他的兄弟管叔、蔡叔、霍叔去监管武庚,武庚就是商纣的儿子。结果呢?他们一起叛变。周公如果先知道,他会叛变而派他去代表他存心不良——不仁。周公如果事先不知道他会叛变而派他去,代表周公不智。所以,周公两个总有一个,不是不仁就是不智。周公尚且如此,你何必过度苛责自己呢?
你看,这种大臣书念得不错,但是这种心态要不得。他等于替国君找借口,说你做得对。一个人做错事还知道遮遮掩掩的,如果你跟他说他做得对,他就明目张胆的。
所以孟子最讨厌的就是逢君之恶,去逢迎国君的罪恶。他说,这个罪过太大了。
说到匡正国君,这种话听起来好像是显得很有气魄,你看一个当大臣的敢去匡正国君。但是你要知道一点,国君不见得都不好,但是我们只能说他一个人的能力有限。天下这么大,不是一个人可以治好的。所以,大臣有时候看到国君有偏差的时候,该怎么办?他要匡正。
孟子就说了,“唯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只有德行修养完备的人才能够改正国君心里面偏差的念头。换句话说,你要改正国君,你自己先修养好。你不能说我现在当大臣了,我专门去看国君有没有错;那你自己没有检点,那这样国君也会听你的建议。所以,这是一方面,你要先修养好,再设法匡正国君偏差的念头。
所以,作为大臣。第一个,就是要匡正国君。
第二个呢,当然是尽忠职守啊。你本身的职务没有做好怎么能算大臣呢?那怎么做呢?
解说:孟子认为,仁政的主张必须要有好的大臣去具体实施,才能真正达到效果。而好的大臣在能够匡正国君的基础上,还必须尽忠职守。但是,孟子所说的尽忠职守并不仅仅局限于做好本职工作,而是有更深一层的要求。
那么,在孟子看来大臣怎样做才算是真正地做到尽忠职守呢?
孟子有一次到齐国的平陆,遇到当地的大夫,就是县长,叫做孔距心。
孟子就问他:如果你的士兵一天有三次没有守好岗位,该站岗不站岗。你会怎么办? 孔距心很有自信啊,就说:不用等三次,立刻法办。
孟子说:那么你的罪过也很大,你失职的事情也很多。当灾荒出现的时候,你的百姓老弱的在山上水沟里面死了,年轻的逃窜到各地去大概有上千人。你不是有失职的问题吗?
孔距心怎么说,他说:这不是我能够负的责任。我们虽然有粮仓,但是这粮仓是中央下命令才能开啊。灾荒的时候我自己当县长开个粮仓,将来法办是法办我。
孟子怎么说,他说:如果有一个人替别人放牧牛羊,他就要负责替牛羊找到好的草料跟牧场。他如果找不到就应该把牛羊交还给主人。他不能说反正不能怪我,别人做也一样,牛羊饿死几只就算了。能这样做吗?
孔距心还算很诚恳,他听了之后就说:这确实是我的罪过。
孟子就把这段话整个转述给齐宣王听。他说:你的县长我认识五个,知道自己有错的只有孔距心一个。就把故事说一遍。
齐宣王很聪明,他就说:这是寡人的罪。寡人有罪。
所以,这样才是一个大臣。你不能说我负这个职务,但是我不办事,老百姓没有照顾好我不管。不行,不能找任何借口。做不到就辞职。
所以,作为大臣一定要能够尽忠职守。第三点,“好善优先”。孟子很强调“好善”这两个字。
他有个学生叫做乐正子。乐正子是鲁国人,鲁国国君准备重用乐正子,让他当执政的卿。孟子听了之后高兴得睡不着觉。整部《孟子》书里面,他在这里最高兴,叫做“喜而不寐”——高兴得睡不着觉。
学生就问,说:“老师,乐正子要做大官,你高兴什么?他很刚强吗?” 孟子说:“他并不刚强。”
“他很聪明吗?” 孟子说:“他并不聪明。”
“他很有学问吗?” 孟子说:“他并不是很有学问。” 学生说:“那老师你高兴什么?” 孟子说:“他就只有一个优点,叫做‘好善’。”
什么叫“好善”呢?就是喜欢听取善言。别人只要讲的话有价值,我都很喜欢听。听到别人好建议,我都很高兴。这叫做“好善”。
孟子说:“好善优于天下。”好善在天下是最好的,最重要的一种品德,尤其做官的。
孟子后面讲得很生动,他说:如果一个人以为自己很聪明,当别人跟他建议的时候,他就说“呵呵,这个我早懂了”。他那个表情,那个声音,别人在千里之外都听得到,都看得到。古代没有电视,孟子都这样描写,因为话会传出去嘛。譬如有人跟国君建议。国君说:这算什么,我早就知道。我那么聪明怎么不知道呢?结果天下人就不会给你好的建议来了。
如果说你好善,喜欢听取善言。天下人就会不远千里而来跟你说他的好的建议,怎么样改革税收,怎么样推动经济发展,怎么样做这个做那个。那你这边怎么样呢?就可以集众善之所长,集思广益。
所以孟子对于一个大臣,他的要求就是一个你必须谦虚,必须心胸开阔,能够广纳别人的建议。这样一来的话,等于是你去做到天下人的要求,“好善优于天下”。
还有第四点,就是你能够自己修养德行。这点是一向都是没有问题的,“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天爵就是天给我的爵位。
什么叫“天爵”呢?孟子说:“仁义忠信,乐善不倦”八个字,称为“天爵”。因为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他是一个人,他是有各种丰富的潜能,他还没有把它实现出来。我们讲人心向善,你只是向善。那怎么办呢?“仁义忠信”这四个善没有问题,你要“乐善不倦”,乐于去做这些善,不要觉得疲倦。
人有时候会觉得疲倦。说,我已经做得很好了,做那么久了还是没有效果,我们教书有时候说,我已经教得很辛苦了,学生还是不用功,老师会疲倦。行善也会疲倦。所以孟子说:你要培养你天赐的爵位,就要做到这八个字。然后你的德行修养越来越完美,因为你要负责面对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譬如我们行善避恶,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称赞,是为了我对得起我自己,人性向善。我自我的要求才是最重要的。
那你能做到这个天爵的话呢,人爵——就是人给的爵位——做官自然就来了。你如果没有仁义道德,修养不够,让你做官也做不好。或者做个坏官,耽误了国家的事情,糟蹋了百姓的愿望。如果说你天爵修养好的话,人爵来了之后,那人生实在是很完美。
儒家所谓的追求富贵,是以这个作前提。我如果德行修养好的话,我发财了,照顾百姓啊;我做官了,照顾百姓啊。这个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这就是孟子谈到从政的时候做官,因为你既然讲仁政嘛,你这些官员就要从这方面来学习:第一个,匡正国君。第二个,尽忠职守。第三个,要能够好善为先。最后一个呢,修养天爵,也就是培养自己美好的德行。所以,这样才可能达到孟子所谓的仁政具体的结果。
解说:孟子认为,要想实施仁政必须要有仁慈的君主和有修养的大臣,只有这两方面相互配合,才有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但同时,孟子也强调并不是具备了这两个条件,仁政的理想就一定可以实现。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
是因为有些人他做好事,做了之后发现没什么用,他就不做了。孟子就讲一个比喻叫做“杯水车薪”。有一车子的木柴着火了,你说这个水可以灭火,你就拿一个杯子去救火。这一杯水去救一不整车木柴的火怎么可能救得到呢?结果发现说,啊呀,这个水倒上去没用,水不能救火。干脆不要救算了。
这个就说明什么?你所做的好事不够。行仁是一辈子的事,所以不管是政治也好,实际生活上也好,学习儒家就一定要掌握到所谓的“做好事会得到快乐”,是由内而发的快乐,不是外面别人的称赞,别人的鼓励。不是的。你如果不能从外面转到内在,那你永远在等待别人的肯定,那这个做好事是无源之水。
所以儒家讲人性向善,从真诚开始,力量由内而发,所以它的快乐也是由内而发。这个道理你要让老百姓,让所有人都了解。了解之后,每一个人就会把快乐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只有这种内在的快乐是永远真正的快乐,不受外面所干扰的。那么,这一来你对于外面的贫或富,或是能不能得到某些权利,或者活得很辛苦,都比较不在意了。
你能说这是一套幻想吗?当然不是。
但是,你把这个了解之后去实践,中间需要有修养的过程。这个修养,你还是要问:修养很辛苦吗?如果修养也可以带来快乐,而在儒家认为确实会带来快乐。那么,这样的学说就可以普遍推广。
通常我们学儒家比较没有信心,是因为我们缺乏支实践的一种恒心。你要长期地做才发现,说这种快乐确实跟别的快乐不一样,因为它是来自于人性,来自于人性内在的要求。
我们了解了之后,再把它用在今天的社会上也可以知道,某一方面我们是有相当的自主性,可以来设法安排自己的生活。但是大的格局来说的话呢,还是有人当领导,有人要被领导,才能形成一个团体,形成一个国家。
我们今天介绍孟子仁政的理想就到这里为止。谢谢各位!
孟子的智慧6(批判异端)
内容简介:在现代社会中,通常,自居正统的人把异己的观点称为异端。关于异端,孔子曾说过,“道不同不相为谋”,也就是说,孔子认为构建好自己的思想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去批判异端。在孔子身后一百多年,孟子继承了他的思想,但是在对待异端的问题上,孟子却和孔子的观点完全相反。孟子主张坚决地批判异端。同样是对待异端,为什么孔子不去批驳,而孟子却一定要进行激烈地批驳呢?孟子是如何批判异端的?他批判异端的意义是什么?孟子所说的异端又指的是哪些思想呢?
我们先解释下什么叫异端。异端在开始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坏的意思,就是你提出一种说法称为一端,跟你不一样的称为异端。有这一端就有那一端,所以在孔子的时候他提到,他说你对于异端没有必要去批判。他说:“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他说去批判不同立场胡说法,就会带来后遗证。我这样翻译是因为配合孔子的“道不同不相为谋”来说的。你跟我的立场不一样,彼此间没什么好商量的,天下路多得很,各走各的路嘛。也许将来你会发现我是对的,也许将来我会发现你是对的,不要现在立刻要分个对错!开始的时候只是说,跟你意见不一样的人就是异端。当你骂别人异端的时候,别人也认为你是异端,所以孔子的立场是认为你不要去批判异端。到孟子的时候就不一样了。到孟子的时候,从孔子的思想传下来,到了战国时代中期,天下大乱。孟子发现,第一个,乱是一个事实,从春秋到战国一路下来。那为什么乱呢?原因之一是因为,思想之间有偏差。人的思想有偏差就会表现在行为上,在行为上就会造成各种复杂后果,最后结果是不好的,所以这代表说当时流行的观念有问题。孟子为什么要起来批判这些不同的学说呢?他认为现在是一种洪水猛兽,叫做自然灾难,但是人间所造成胡灾难更可怕。我们谈过“率兽食人,人将相食”,人吃人的世界。什么叫人吃人的世界呢?尔虞我诈,利用别人,牺牲别人,别人还不知道,这不就是人吃人的世界吗?孟子担心啊,战国时代这样一路发展下去,将来中国只能毁灭了,所以他才要起来批判这些异端。
解说:战国时期,是一个礼坏乐崩的时代,各诸侯国都企图兼并别国,壮大自己。这时一些御用文人,就以各种学说游说国君,帮助各诸侯国不择手段地进行兼并战争。孟子认为,正是这些异端学说造成了天下大乱,所以要对对异端进行激烈的批判,那么孟子所说的异端,都是指哪些学说呢?
孟子认为当时天下所有的言论“不归于杨,则归于墨”。他说天下人的说法不是归于杨朱这一派,就是归于墨家这一派,就墨翟这派。杨朱这一派在古代没有人讨论是因为他没有著作留下来。那么如果你简单问的话,孟子后来又提到一句话,说杨朱这人“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拔一根汗毛,对天下有利,我也不做。为什么?对你们有利是你 们的事,我损失的是一根汗毛,等于是我损失了很多力气帮助别人。别人是别人,那跟我无关,我自己的身体发肤,我好好保护好。这就是杨朱的思想,杨朱是为自己着想。其实说到为自己着想,基本上我们并不反对每一个人为自己着想。譬如在美国有很多学派,讨论到伦理学方面,有一个学派认为“利己主义”。我做任何事情都要对自己有利,对自己有利就是对的,这就是“利己主义”。另一派叫“利他主义”,有利于别人才是对的。这两派其实没必要争风相对。比如一个教授,他主张利己主义,上课都要讲对自己有利,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自己的需要。他有一天走在街上,他没注意到后面一个学生跟着。他看到路边一个乞丐大喊到:“可怜我吧,给我钱吧!”他就掏了五块美金给他。学生立刻上来请教老师,说“老师你不是主张利己吗?那你刚才干吗给钱给这个乞丐,变成利他呢?”老师说“我没有利他啊,我还是利己啊,因为他叫的声音太难听了,让我听得很难过。为了让他闭嘴,让他不要叫,我就给他五块钱。他不叫了,我就比较愉快了,我还是利己啊!”所以这就说明利己跟利他没有必要矛盾。怎么可能世界上的人都受苦,你一个人快乐?不可能的,感情是有传染性的。孟子作为哲学家.他有一种能力,就是把一种理论推到一个逻辑上的结论。通常我们没有受过哲学训练,不太想这些问题。认为杨朱有什么不对呢?这个社会每个人都替自己着想,“个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你管他人瓦上霜管得着吗?如果说没有把它推到逻辑的结论,像孟子就推了,他说你只为自己着想的话,等于是你不要国君了。什么意思,国君需要靠你们的税收,他才能好好思考国家整体的问题,国家发展的问题。那你统统为自己着想,那谁来做大家的事呢?要不要筑长城呢?要不要开沟渠,开运河呢?这个谁来做?如果一个人只考虑自己的话,他怎么可能去有这么大的规划呢?国家整体的安全谁来负责呢?对不对!所以孟子火气很大,就用禽兽来描写杨朱、墨翟。杨朱因为没有著作传下来,他的思想的细节我们不清楚。你把墨翟这一派人说成是禽兽,没有人会同意。这一派人“摩顶放踵”,帮助天下人。连在《庄子》里面《天下篇》,他提到墨翟都很尊重,他说他真是一个有才华,有能干,又好心的人,只是一般人做不到。那么墨翟主张什么呢?要兼爱。兼爱就是同时平等地爱每一个人。
解说:杨朱的思想不顾国君,只考虑个人利益,被孟子说成是禽兽。墨翟的思想却和杨朱截然相反,他主张尽全力去帮助别人,可是为什么墨翟的思想也被孟子说成是禽兽呢?即使是现代社会,墨家平等博爱的观念也在被人们广泛提倡,那么孟子认为这种思想有什么不对吗?
孟子认为,杨朱为自己考虑,等于是不要国家,他不要纳税,反正我替自己着想。墨翟替每一个人着想,到最后等于不要父母亲。“无父无君,禽兽也。”所以这个禽兽不是骂人,是描述事实。禽兽哪里有国家,没有的,禽兽哪里有父母的观念,也没有的,至少不是我们所了解的这种情况。所以孟子推导的这个逻辑的结论就是说你这种想法不可能普遍应用在社会上。普遍应用的话,将来这个社会不成社会了。一般讲兼爱就是同时爱,没人反对你同时爱很多人啊,差别在于“平等的爱每一个人”不行!你有多少力气呢,你同时平等的爱每一个人,你吃得消吗?被你爱的人会觉得很复杂啦,父母亲就觉得你好象弄错了吧,怎么爱护父母亲跟爱护邻居的老人家一样!那父母养你不是白养了吗?那为什么邻居家的小孩不跟你一样,到墨家来孝顺我呢?我们对于老朋友比较热络,对新认识的朋友比较生分,这很自然。那你说我看到每一个人都一样地亲切,那些刚刚认识的人会吓一跳,你干吗对我这么好呢?那些认识久的朋友会觉得难过,你怎么对别人跟对我一样呢?所以这是人情之常啊。你提倡一种思想,只有少数人可以做到,这种思想它有它的局限性。在孟子的时代有个人叫夷子,他拜托人介绍想跟孟子谈一谈。孟子推托自己有病,不愿多谈。因为他知道立场不一样,没什么好谈的。这个人再三找人去,一定要孟子交换意见。孟子就说,你给他转告吧,说墨家认为办理丧事要以薄葬为原则。说到薄葬跟厚葬,这是儒家跟墨家一个差别。儒家认为要厚葬。孟子有名的就是他的母亲过世的时候,他用最好的棺木为母亲办丧事。所以他就说,你们墨家认为要薄葬,不要浪费,用简单的方式把长辈埋葬就好了。
解说:在墨家看来,与其浪费金钱和时间搞铺张的葬礼,不如把钱节省下来留给活着的人。从节俭的角度讲,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可是孟子为什么还要批判墨家薄葬的主张呢?孟子的理由是什么?
他说在上古有个这样的人,他父母过世的时候,没有加以埋葬,就把父母的尸体丢到山沟里去了。大概古代最原始的时候并没有葬礼,可能有这样的情况。孟子想象的,过了几天那人从那里经过一看,狐狸正在啃他父母的尸体,苍蝇蚊虫在上面吸吮。这个人额头上冒出汗来,眼睛斜着,不敢正视这个画面。他的汗不是流给别人看的,他的汗是心里惭愧自然流下来的。他立刻回家拿来锄头簸箕把父母加以埋葬。这说明孟子认为人的所有行为,象这种礼仪规范,内心的真实情感表现出来后一个适当的方式来加以处理的。所以把父母好好地掩埋了,这就是葬礼的开始。作为葬礼不是说我规定你要做,而是说你作为一个人子作为人女本来就应该要做的。这就说明了葬礼的由来。他这一说之后,话传回去,夷子就说了,我领教了。他承认他输了,孟子说的是对的。什么意思呢,儒家的思想认为人活在世界上有各种规范,叫做礼仪。它的来源是真诚的内心的情感。你不谈内心的情感,只看外面的话,就觉得说太浪费了。你为什么花这么多钱,买这么好的棺材去埋葬,埋到地里面就不能用了;为什么不替活人着想呢,你替死人花太多东西的话,活人用的就少了。但问题在什么地方,我们活着的人对于对过世长辈心中的感情要经过这个合适的葬礼,才能得 到平抚,才能得到安顿。所以孟子就说,我宁可自己节省一点,也不能草率地为父母办葬礼。这就是儒家的立场。所以儒家的厚葬绝不是外在形式而已,而是说你不这样做就觉得心中不安,心中不忍。所以我为了让自己心中愉快,我就愿意这样好好去做。而墨家的话,有点违反人之常情,只看现实的厉害关系。就是说你活着的人需要用什么这个先考虑,人已经死了就不要去管他了,这个违反人之常情。所以孟子很强调什么,他听到一句话,就可以分辨这就话有没有盲点,这句话有没有执着,他专长之一叫做知言,解别人的言论。一听到别人的话,就知道有没有缺点有没有问题。一般人只看到这句话讲得好不好听,他可以知道这句话推到最后会有什么可怕的后果。观念不对的话就会影响到政治上的一种措施,最后变成事情之后影响百姓的生活。所以孟子他一方面是知言,一方面当然是浩然之。所以他对不同的言论,他有不同的判断。
解说:知言善辩,是孟子最大的特点。也就是说,孟子不仅擅于分辨错误的观点,还能够切中要害,针锋相对地加以批驳。因此,批判异端也就成了孟子一生政治活动中最重要的部分。那么孟子都采用了怎样的方法,又曾经批判过哪些异端呢?
我们首先要把重点放在一个比较特别的学派,叫做农家。农家简单的说起来就是认为每一个人都要耕田,然后才可以吃饭,是从神农氏发展下来的。有一个人叫做许行,带着一批学生来到滕国,见到滕文公说“听说你在行仁政,那我希望当你的老百姓。”滕文公当然很高兴了。我的国家这么小,居然有个学派的领袖带着一些门徒到我的国家来要来依靠我,分一块地给他。许行就带着学生几十个人自己耕田,自己编草鞋,编席子来过日子,生活非常简朴。这时有两兄弟,从宋国来到了滕国,本来是学儒家的,后来看到许行的这种农家的表现很羡慕。为什么?因为他跟这些门徒的感情非常好。大家可以想想看,这几十个人一起耕田,一起做一些粗活过日子,他们之间显然不会有什么厉害的纠缠和复杂的关系。一定是我的跟你的大家都可以用,相亲相爱。我们都知道,要在一个小规模的团体里面要做到情同手足、互相照顾,并不是很难的。但是规模大了以后,就会分小团体了,各种圈圈就出来了。这时候陈相跟他弟弟看到许行这样才对,就放弃儒家学说,转投了农家的学派了。他还去看孟子,跟孟子说滕文公还不够好,他并没有跟老百姓一起耕田,他并没有一面烧饭一面治国。滕国还是有仓库,里面还藏着很多粮食跟货物,等于你是从老百姓那里剥削来的。他说这样还不够好。
解说:农家提倡君民并耕,人人自食其力,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耕种,包括君主和大臣。同时排斥农业以外的任何行业,这种思想在当时顺应了百姓对平等社会的渴望,一度深入民心。但是孟子却从农家思想中看出了问题。那么农家思想的问题究竟在哪里呢?
孟子就问啦!他不是问许行本人,他问陈相,相是从儒家转到农家。孟子问“许子,他自己耕田才吃饭吗?”“对的,他农家当然自己耕田才吃饭。”“许子自己织布才穿衣吗?”“许子穿粗麻的衣服,不用织就可以穿的。”“许子戴帽子吗?戴什么帽子啊?”“戴白绸做的帽子。”孟子问:“许子自己织的吗?”“不是。”“他为什么不自己织呢?”“这样会妨碍耕田。”这一说你就知道他的问题在什么地方了。要戴白绸做的帽子,那你靠粮食来换。别人替你做帽子就没时间耕田。那你耕田是对了,别人做帽子是错的,那你干嘛跟他换帽子呢?孟子就这个意思啊,再接着问:“许子烧饭用锅子吗?”“是的。”“锅子是他自己做的吗?”“不是,去换来的。”“他耕田用锄头吗?”“是的。”“锄头是自己做的吗?”“去换来的。”“那好啦,你种的粮食跟别人换锅子,换锄头,换帽子,别人都不对,因为他没耕田。你怎么可以这么武断呢?我耕田就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你为什么不统统自己做,从家里面拿来用就好了,何必跟别人换呢?”那人就说了:“他没时间啊,耕田很重要。”孟子就说了,一个人身上所用的东西呀,要各种工匠的努力才能齐备。比如说我的眼镜我要自己做的话,估计做个半年也做不出来,尤其近视这么深,你哪有这种设备呢?比如说穿的西装,我要自己做说不定做了一年还没做好。皮鞋呢,还要找皮。如果一个人身上的东西都要自己做的话,等于让天下人都在路上奔走,每个人都跑来跑去找材料,到最后统统做完毕了自己也老了。那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啊!所以代表农家的立场有问题,你只认定耕田是最好的,最重要的,而且很直接的民以食为天。我直接的我耕田,产出的粮食我吃了,这个是最直接的。别人他没有直接做,他做瓦匠,他给你做锅子,他做铁匠,给你做锄头,让你可以方便去耕田去生活,那你说他不对,这显然是强词夺理。这第一个要重点是,提醒农家必须分工合作,分工合作才能让每一个人得到他所需要的东西。所以孟子讲了一大段说啊,你这个人儒家不学好,居然去学农家,这个理论根本是行不通的。但是这个人还要强辩,陈相就说:“可是按照我们农家的办法,还是有优点,市场的价格可以比较单纯。譬如小孩到市场上去买东西,布匹、丝绸长短相同价钱就一样,麻线跟丝棉线轻重相同价格就一样,五谷呢数量相同价格就一样,鞋子大小相同价格就一样。”他强调的是后面都一样。
解说:农家主张同类物品相同价格,这样人们在买东西的时候,就不用担心价格上被欺骗了。农家试图通过这样的方法,构建一个人人平等,童叟无欺的社会。毫无疑问,这种思想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孟子为什么还要对农家进行批判呢?
孟子就问他说,物品的差别是本来真正的情况就是如此。我现在说只要是石头价格都一样,那石头有石头有玉石 还有钻石啊,那价格都一样难以想象,天下人都被扰乱了。并且你说鞋是大小一样,尺寸一样,价格也一样,那谁会做那种比较精致的鞋子呢?每个人都做那种最简单最粗糙的鞋子,反正价格一样嘛!他说东西的不同,有的差一倍五倍,有的差十倍百倍,有的差千倍万倍。所以这东西轻重一样,长短一样,数量一样,价格就一样,这样小孩子去市场不会受骗。你就为了小孩子不会受骗,就要让这些东西都一样,那天下人不是都没有人会认真的去做好自己的工作吗,因为跟他所付出的劳力不均等。所以农家居然有这样一种想法,他的用心是对的,我们常常讲童叟无欺,但是你的做法是不可能达到的。这就是农家。孟子跟农家辩论很容易使农家站不住脚,无法再发展了。那另外还有什么一段需要批判呢?有的,一个当然是纵横家,纵横家有我们最熟悉的苏秦张仪,合纵连横,这些人口才很好。所以就有人跟孟子说,这些人是大丈夫啊,他们一生气诸侯就很紧张。他一生气就可以联合各国来对付你,诸侯都怕他的。他们这些人坐在家里面没事过日子,天下就太平了。这不是大丈夫吗?让别人对他们很重视啊!孟子说这不算大丈夫。他们只是看着别人需要什么,在夹缝里面求生存,顺着这个对付谁,在这里面耍手段,算什么大丈夫。所以孟子就因为别人提到这个问题,他特别讲了一段话,传诵至今。什么叫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就是孟子才发现这种人格的挺立,他的价值有无限的尊严。因为一般人做不到,富贵了就开始沉迷在享乐里面了,一贫贱就放弃改变志向了,威武一来就屈服了。但是孟子认为这三点做到,你能够“三个不”都做到才是大丈夫,而不是你在中间利用各国的形式,互相取一个利益,不是为那个,那怎么能算是大丈夫呢!所以他对纵横家是不屑一顾的。这些人逞口舌之利,今天说你好,明天说你不好,今天说这样对你有利,明天说这样对你有害,都是三寸不烂之舌而已。另外,孟子当时也有一些人脑袋很奇怪的。有一个人叫白圭,他跟孟子说:“我治水的本事超过大禹。”我们都知道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累得不得了。庄子描写大禹用一段话实在是很刻薄,说大禹累得是小腿没有毛,大腿没有肉。讲了好几次。所以,这么辛苦的大禹终于把水治好了,居然来一个人叫做白圭,说治水超过大禹。
解说:在我国古代传说中,禹为降服水患,率百姓在外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导洪水入海,造福百姓。也正因为如此,禹受到华夏子孙的世代称颂。可是白圭居然自称治水的本领超过禹,这实在令人难以相信。那么白圭是怎样治水的?孟子为什么要批判他呢?
孟子说:“你错了。大禹治水的时候是把四海当做低洼的水坑,把水导入四海里面。你治水是怎么样呢?以邻为壑。你这边筑起墙来,把自己的水排到邻国去,让邻国淹水了,你这一国没事,这怎么叫治水呢?别人也跟你一样,到处互相淹来淹去,这叫什么治水的本事呢!”所以代表当时有很多人各种做法都有,各种想法都有,而孟子不厌其烦地有机会就加以批判,加以导正。譬如他在齐国待的时间比较长,有一个人在齐国名声特别好,叫做陈仲子。孟子说,陈仲子这个人在齐国读书人里面你要选的话他是巨臂。我们今天讲巨擘,大拇指,就是这么来的。就是现在学者里面什么人是大拇指啊,谁是巨擘,当然是陈仲子。但是陈仲子特别的廉洁,不值得学习。他怎么描写陈仲子的廉洁呢!他说陈仲子这个人也是齐国的世家,在齐国也是有着贵族身份地位的。但他认为他祖先这个身份地位不太合理,他就不要。他哥哥就接过去了。他哥哥就变成了富贵人家,他过得很穷困。孟子怎么描写他,他饿得头昏脑胀,昏迷了很久,后来呢他捡到一颗枣子,已经被金龟子吃了一半。他把枣子拿来,咬了三口吞下去,眼睛才能睁开来。这实在是太惨了,这样才能活命啊!活命后有一天,他带着太太回到母亲家。因为母亲跟他哥哥住在一起,他自己住在偏僻的乡下,等于住在很简陋的地方,过简单的生活。这个时候有人送一只鹅给他哥哥,他哥哥也算是有官位的,有人送礼很正常嘛。他一看就生气,他说要这种呃呃叫的东西干什么。他哥哥也不理他。隔了几天,他母亲就叫人把鹅杀了,煮顿饭给他吃,他就吃鹅肉。吃了一半他哥哥回来了,他哥哥说:“你在吃什么?这就是呃呃叫的东西的肉吗。”他一听了之后,立刻跑到外面把它吐掉。你看这不是很廉洁吗?代表说你这个鹅是别人说不定是贿赂的,那是来路不明,所以我是不吃的。但是母亲煮好的菜,你也不能分辨是怎么来的,所以代表我廉洁,知道之后立刻吐掉。
解说:清正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来廉洁的人都会得到百姓的称颂。因此陈仲子的廉洁,也同样被当时的百姓传为佳话。可是,唯独孟子认为陈仲子的廉洁不值得学习?孟子为什么要这么说,陈仲子坚持廉洁有什么不对吗?
孟子怎么说,他说,你这种态度也太过头了吧!你怎么知道你每天吃的东西是好人做的稻子还是坏人种的稻子?你怎么知道你住的房子是好人盖的还是坏人盖的?你如果一定要这么廉洁的话,那么你活在这个世界上简直无路可走了。只有蚯蚓才能做到你这种廉洁。蚯蚓我们知道在地底下吃吃泥土,上来吸吸泉水,它什么都不需要拥有,非常廉洁。所以孟子就讽刺他,只有蚯蚓才能做到才能做到你这种廉洁。一个在全国被称为最廉洁的人,在孟子口中变成一个拘泥、执着、很顽固,只坚持某些原则而不知道变通的人。只看到小的地方,没看到大的格局,好好的一个念书的人才,就这样子恐怕糟蹋了,埋没了。当然我们对这样的人很尊重啦,但是他观念为什么不能调整一下呢?所以儒家的思想为什么可贵,他有变通。我们将来讲到孟子他的辩论技巧,各位就知道他怎么变通。他的变通绝不是好像是墙头草,我都要给自己找理由。儒家不喜欢找这种伪善的理由,我做错了我还找理由找借口,这没有必要。但是儒家很强调“守经达权”。你如果不能变通的话,人间的是没有重复的,昨天一件事这样做是对的,今天这样做不一定对,因为 环境变了,情况变了。但是你原则来自什么地方,来自真诚。我对于原则的了解跟坚持这是不能变的,不能有丝毫妥协的。所以象陈仲子他也受到批评了。再看郑国的子产,子产在孔子的心目中是一个君子。孔子很称赞郑国的子产,说他是一个难得的政治领袖。但是孟子怎么说呢,子产不太懂得政治,因为他曾经帮助别人,用他的车载他们过河。譬如说你当一个宰相,上班途中看到老百姓没桥可以过河,又抬着很多货物。这时候怎么办呢?这个宰相很好心,觉得好,我的车借你们。这有车子有轮子上面比较安全,载他们过河。孟子说你这样就不懂得怎么样做宰相了。你如果十一月就把行人走的桥盖好,十二月就把可以通车的桥盖好,老百姓就不用担心怎么过河了。你如果看到每一个人都要用车载他过河,那你还当什么宰相,你就负责过河,做一个帮助别人小事的人就算了。你把桥给别人造好,宰相出门的时候叫别人回避你都可以。因为他都有桥走,他不会耽误时间。而你宰相做的是公务,是重要的事情,别人愿意配合你。你如果想讨好每一个人,时间怎么够用呢!所以可以看到,孟子他在很多地方都要分辨什么思想是有问题的,什么行为是有偏差的,他分辨得非常细致。
解说:我们看到墨家、农家、纵横家等思想之所以存在问题,关键在于他们的主张都过于极端,没有全面辩证的看待事物。孟子认为这些极端的思想就是异端。也正是由于这些异端思想的存在才导致天下大乱。因此孟子对这些异端进行了激烈地批驳。最后我们要问,孟子的批驳有效果吗?
我们最后要问一个问题,他这种批判有效吗?其实,我们都知道没什么效果,因为人们喜欢听一些新奇的言论,儒家思想的特色在于承先启后。我们以前学习古代思想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我在美国念书,就有机会看到外国人怎么看我们的古代思想,叫做旁观者清。外国人有时候他因为跟我们有距离,他看得比较完整比较透彻。他们就用三句话来描写古代思想的三大派别,他说,中国古代的思想“墨家最保守,道家最革命,儒家最中庸”。这三句话不容易了解。第一句话:“墨家最保守”为什么?我们今天谈到墨家思想只简单谈到《孟子》里面的墨家思想,你真的看《墨子》这本书的时候就会发现墨子真的很保守,他强调天志,天有意志;强调明鬼,他要把鬼的道理说清楚。简单说来,如果你做坏事,他说天会罚你,怎么罚呢,鬼会吓你。所以在墨子书里讲一些鬼故事,让你知道你做坏事是吧,鬼要对付你了,你做好事,神要给你祝福。但是我们都知道,这是古代人的思想,认为上天赏善罚恶,很保守。相对的你说“道家最革命”,我们觉得很奇怪。道家不是顺其自然,不争无为,怎么会很革命呢?一般想象的革命斗士手段激烈,造成天翻地覆的改变。但是在外国人看来认为道家是很有革命性的,他把天给革掉了,换成道。我们刚才讲到保守,墨家强调天志,天的意志。道家革命,把天放到一边,上有天下有地,叫做自然界,真正重要的是道,这不是很大的革命吗?而儒家是中庸的,把周公的这种思想,礼乐的这种制度设法接过来,承先启后,开展出来仁,仁义的仁,让你真诚由内在产生情感,再用礼乐来外面的配合。这一来的话,就成了有源有本,整个生命可以重新稳定。因为孔子面对的时代,后面孟子面对的时代,也是类似,就是礼坏乐崩,天下已经乱了,没有秩序没有规矩了。那你为什么还要行善避恶呢?儒家整个的秘决就在这里,因为人性向善,所以行善避恶的动力是由内而发,我只要真诚就发现力量由内而发。这点掌握住的话,后面礼乐可以重新得到基础,得到根据,人类社会的安定就变成顺理成章的事情。所以孟子他要“正人心,息邪说”。所以我们谈到孟子,会发现儒家有一种特色,“为真理而辩”。那你们怎么知道是真理呢,你从不同学派来看,说不定认为你这个也不一定对呀。所以在这里就要配合他其他方面的观点来看,最主要的是一种学说提出来之后,要让每一个人都听得懂,让每一个人都可以实践。所以我们今天介绍孟子的批判异端的想法,有这些资料可以参考。我们就谈到这里,谢谢各位。
孟子的智慧7(辩论的目的)
内容简介:为了宣传儒家思想,孟子经常同其他学派进行针锋相对的辩论。可是,关于孟子的口才人们却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孟子善辩,也有人认为他诡辩。那么,孟子的辩论到底是不是逞口舌之能的诡辩呢?孟子的能言善辩对于推广儒家思想都起到了哪些作用呢?
解说:孟子为了宣传儒家思想,孟子经常同其他学派进行针锋相对的辩论。孟子生性知言善辩,把辩论的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是,关于孟子的口才人们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孟子辩论有理有据让人信服。也有人认为,孟子只过是强词夺理的诡辩。那么。我们就来看一看孟子究竟是怎样进行辩论的?孟子的辩论到底是有理有据还是仅仅逞口舌之利的诡辩?孟子的能言善辩对于推广儒家思想都起到了哪些作用呢?
说到辩论,孟子被人说成好辩。我们以前也谈过他如何批判异端。今天专门就他的辩论技巧来做一个介绍。
说到辩论我们想到,说话在儒家来说是很重要的一科。但说话一些定要能够心里面有真诚的感受,你才去说它。说的时候要设法要让别人理解,然后才能达到说话的目的。
到孟子的时候,把言语这一方面的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以孟子来说,他为了宣传儒家的思想,维护儒家的一种思想的合理性,他是尽量在辩论方面表达了高超的技巧。那么,他的论辩据我的粗浅研究大概有 三方面的特色。
第一方面,他要开导国君的心思。因为古代的政治,你国君如果说想通了想对了,那么老百姓就有福气了。
第二是孟子的辩论是替自己的行为辩护。因为很多人认为他的行为有些偏颇,他就会找到理由来说明。
那么第三方面,他要揭示正确观念。在社会上有很多观念是混淆的,有时候各有各的说法——“言人人殊”啊。所以,孟子在这个时候就要提出从儒家来看哪些观念是正确的。
首先我们看孟子如何去开导这些国君的心思。第一个,他擅长使用比喻。比如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就跟孟子抱怨,他说:“我对于照顾百姓用尽心力了。譬如说发生灾荒,河内发生灾荒,我就把一部分百姓迁移到河东,再把河东的一些粮食运到河内。那河东发生灾荒的话,我用类似的方法来做。我考察邻国的政务,没有哪一个国君像我这么用心的。但是,邻国的人民没有减少,我的百姓没有增加。那我不是白做了吗?这是怎么回事呢?”
孟子就跟他说“大王喜欢战争,我们就拿战争做比喻吧。战鼓咚咚响起,两军交战,刀刃剑锋相碰之后就有士兵丢掉盔甲,拖着兵器逃跑了。有的跑了一百步才停下来,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下来。跑了五十步的人就嘲笑那个‘真没用,跑了一百步’。大王认为这样可以吗?”
大王说:“这怎么可以呢?他只是没有跑到一百步而已,同样是逃跑,怎么可以呢!”
孟子接着就说:“大王这样的话就不要责怪百姓为什么没有增加了,因为你就是那跑了五十步的人呐。别的国家做得不好等于是跑了一百步,你跑了五十步就笑别人说‘你看,他做得那么差,我做得比较好。’事实上你做的也没有说好到什么样去,只是你做的坏事稍微少点而已,别人做的多点。”
所以,这种比喻说的话,让政治领袖马上就觉悟了,原来我这种做法还不够。你光是少做坏事不够,你要积极全面地做好事。
所以,这是孟子的辩论,第一个用比喻。
第二个呢,孟子善于使用引申的方式。他到了齐国见到齐宣王。齐宣王年纪比较轻,很想大有作为。他就问孟子:“我能不能做到保护百姓,进而称王天下呢?”
孟子说:“你可以做到。”
大王说:“你凭什么说我可以做到?”因为他也担心孟子拍马屁,就说一些好话,我就接受吗?
孟子说:“我知道的。据说前几天我听一位大臣胡龁告诉我说,大王坐在堂上,有一个人牵一头牛从堂下经过。大王就问‘牵牛去做什么?’那人说要杀了来祭钟”。因为,古代铸一口钟,做完之后就要杀一头牛,用牛血叫做衅钟。大王说:“放了它吧。我看这头牛恐惧发抖的样子,好像没有犯罪就被判了死刑。太可怜了,放了它。”牵牛的人就说:“那请问大王,难道要废除祭钟的典礼吗?”大王说:“你不会换一头羊吗?”
孟子接着说:“这件事情传出去以后,有些老百姓认为大王小气。因为牛比较贵,羊比便宜。我知道大王是不忍心。”
孟子这样说之后呢,齐王就很开心了。他说:“我齐国虽然不大,我怎么会舍不得一头牛呢?我当然是不忍心啊!”
孟子说:“很好!你不忍心的话,你不要忘记你只是看到牛,没有看到羊而已。羊也会发抖啊。你看到羊也恐惧发抖,你说那放了羊吧。到最后怎么办呢?”
孟子说“见牛未见羊”这样的引申,目的是下一步,你没有看见到老百姓饿死吗?那老百姓在荒野饿死亡,辗转于山沟里面,你看到以后不是更不忍心吗?”所以,孟子的意思是说,你只要把这种不忍心,连一头牛恐惧发抖你都不忍心,推到你没有见到羊,那你没有见到人。你见到人肯定也会不忍心。然后,你就可以推行仁政了。
所以,孟子用这种引申的方法,让大王觉得愿意接受。
解说:孟子利用他犀利的口才帮助国君解除了心里的困惑,并且得到了国君的认可。但是,当君主自身存在缺点或者出现错误的时候就需要有更高的辩论技巧,才有可能说服国君。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孟子是怎样进行辩论的呢?
接着,孟子他的辩论设法让这些帝王了解要“推己及人”,把自己情况推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跟我一样啊。我有这个需要,他也有同样的需要。
那么最有名的当然是齐宣王说了,“寡人有疾”,我有三大毛病。说实在的,我们对于齐宣王要表示敬意。古今中外当到政治领导的人很少承认自己有病。那齐宣王的病哪三种呢?第一个,好勇。我喜欢打仗,喜欢把别的国家加以征服。第二个,好货,喜欢发财,就要国家很有钱。第三个,好色。这三大毛病啊,其实是孔子早就说过的君子有三戒。那齐宣王是同时都具备了。
孟子这个时候并没有责怪他,人家已经跟你说他有病了,把你当大夫。那你当然就要以医生的角度给他一些建议。孟子的说法真好。
他说“第一个你喜欢勇敢嘛,你就要分辨,勇敢有两种——第一种叫‘小勇’,手按剑柄,怒目而视,你怎么敢抵挡我呢?这个跟土流氓一样的,这是小勇。你大王何必像这种老百姓的勇敢呢?第二种叫‘大勇’——像周文王,他 一生气,天下就安定了。像周武王,都一样。所以,大王你喜欢勇敢,你喜欢大勇,老百姓欢迎都来不及。因为你不是为了个人好勇斗狠,而是为了让天下能够安定,让坏人能够被消除。那么,你说你喜欢财物。喜欢财物那没有关系。”他立刻引用《诗经·大雅·公刘》,说周朝以前的祖先公刘,他就喜欢财物,然后驻守在家乡的仓库里面囤积的粮食。出去作战或者远行的带着很多干粮,大家都财物充足的话,生活没有困难,这有什么不对呢?不要你一个人发财,让老百姓统统有钱。那么,第三个谈到好色。孟子特别说,好色也没有什么不对。他也引用《诗经》里面的话,说周朝的祖先古公亶父如何跟他的爱妻清早在河边骑马约会。他说你要设法做到“内无怨女,外无旷夫”——让女孩子都有归宿,男孩子都可以结婚。你只要把你喜欢的跟天下老百姓分享,就很容易称王。
所以孟子这种做法是最高明的一种辩论,让别人的缺点能够追问到他的症结。问题就在于,你有没有推——推己及人。你要能够推己及人的话,天下就没有问题了。缺点变成优点。
那么到第四个阶段,孟子设法重新定义。这也是一种辩论的方法。为什么呢?齐宣王问孟子说:“听说放逐了夏桀,武王杀了商纣,有这种事吗?”
孟子说:“在历史上是有记载的。”
齐宣王说:“这不是造反吗?大臣杀国君怎么可以呢?”
解说:孔子提出的“君君臣臣”的伦理道德观念影响了中国社会几千年。孟子本人也曾有“君臣有义”的说法。按照儒家的这种理论,周武王造反杀了商纣实在是大逆不道,罪该万死。那么,孟子会如何为周武王辩解呢?
孟子怎么说?
他就重新定义商纣王是什么样的情况。
他说:“一个人伤害仁德就称为‘贼害’,伤害了义行就称为‘残暴’,既残暴又贼害的人称作‘独夫’。我只听说杀了个独夫叫做纣的,没有听说杀了国君。”他等于是把商纣明明是国君嘛,天子嘛,他把他重新定义。因为他违反“仁”跟“义”,你违反“仁”跟“义”的话等于是抹杀了人性的要求。那这样的人不但没有资格当国君,反而是一个独夫,就是根本没有亲戚朋友,一个人没有人理他的。那么把这样的人赶走,那是对的。
所以孟子他确实是聪明,口才非常好。我们刚才举的是他面对国君的时候可以侃侃而谈,从“比喻”、“引申”、“推己及人”再到“重新定义”,让他的理论可以充分说清楚,让国君可以得到启发。
接着我们就要看,孟子他本身有各种作为也经常受到质疑。
第一个,他不收齐王的赠金,齐王送他钱他不要。怎么回事呢?孟子离开齐国的时候,齐王送他上等的金——古时候“金”代表黄铜,不是今天的黄金——一百镒。古代的这个“镒”是金字边(加)利益的“益”。这个字,代表二十两。齐王送你上等金一百镒,你不接受。但是,宋国国君送你70镒,你接受;薛国国君送你50镒,你也接受。如果你这一次不接受是对的,那前面两次接受就是错的。你前面两次接受是对的,那你这一次不接受就是错的。同样是国君送你钱,你为什么有的接受,有的不接受呢?所以,老师一定有一次是错的。
这个听起来很有道理。孟子怎么说呢?
解说:同样是国君赠钱,前两次孟子都接受了,后一次却坚决不收。对待同一件事情,孟子先后却有完全相反的处理方法。在弟子们看来,老师一定是有一次做错了。那么,到底是不是孟子犯了错误了?这次孟子会怎样为自己来辩解呢?
他说:“我都对。为什么都对呢?因为我离开宋国的时候准备远行,我在宋国住了几个月,要离开的时候宋国国君说,你要远行,送你当路费。这是合理,人之常情,所以我接受了。我离开薛国的时候,薛君说,外面好像有打仗很危险,送一些钱,你可以买一些兵器,多找几个护卫。这也是师出有名,我就接受了。但是,我离开齐国的时候,又没有去远行,外面也没什么危险,他送我钱做什么?是要收买我吗?哪里有君子可以用钱收买的呢?”
这话讲得理直气壮。换句话说,你在别人送你钱的时候该不该接受看情况而定,这确实是一种人生非常高明的智慧。
再看,合乎正道的事就去做。底下这个问题又比较复杂了。
彭更就请教孟子说:“你后面跟随的车子几十辆,随从的人员几百位。从这国诸侯招待吃喝,然后再换到下一国诸侯。”用这个话来讲真的难听,就是“传食于诸侯”,这家吃完吃那家,那家吃完吃下一家,到处好像骗吃骗喝一样。这样似乎是不应该吧。
孟子怎么说?如果不依正道,给我一竹筐饭我都不能接受。如果是依正道的话,舜接受尧的天下都不认为过度。难道你认为过分吗?
彭更说:“舜接受尧的天下是不过分的。因为舜有那个能力,有那个德行。”但是,他还是要说,念书人没有工作就吃饭还是不应该的。他就抓住这一点,说你们这些念书人也不耕田,也不做具体的事,居然还有那么多饭可以吃,好像不应该的。
孟子说:“你为什么?对于木匠、车工,他们做具体工作的人,你认为他们应该吃饭。这些念书人讲求仁义就认为他们不应该吃饭。你到底是有什么样偏差的看法呢?”
彭更当然认为自己是对的。他说,因为木匠跟车工,本来就是说我是为了工作,工作是为了拿钱可以养家糊口。那你读书人讲理想,讲理想你就不要太现实。所以,这是彭更的立场。
孟子就接着问他,他说:“你是根据动机给人家饭吃?还是根据功劳给人家饭吃?”
彭更说:“根据动机。像木匠、车工,他工作的动机就是为了赚钱,我们读书人工作的动机不能为了赚钱,是有理想的。”这样一来的话,好像读书人就不应该拿薪水了。
所以,孟子就问他说:“假如有一个人,他打碎了屋瓦,又乱涂墙壁,他的动机是要赚钱,你会给他钱吗?”
彭更说:“不会。”那这代表什么?你不是按照动机给人家钱,还是按照功劳给人家钱。
这段辩论相当精彩,等于是孟子把彭更这样的人,把他的想法认为读书人对社会没有具体贡献。他没有注意到教育的重要。这一点我们以前提过,教育的重要性,说明孟子认为,念书人不是白吃饭的。他对国家,对年轻人有真正的贡献,是长远的贡献。
然后,再到最后面,最重要的一项,你怎么去揭示正确的观念呢?因为你辩论的目的不是为了胜过别人,而是为了能够把正确的观念说出来。
首先我们看到第一点叫做“守经达权”。“经”代表常,代表原则,“权”代表变化。
有一个人叫做淳于髡,他问孟子说:男女之间不亲手递接东西,这是礼制的规定吧。我们叫做“男女授受不亲”。譬如我这个表要交给一位女士,我不能直接给她,我必须放桌上,请她自己拿。这是古代的规矩,因为直接给她的话,碰到手怎么办?当然现在比较无所谓了,但是以前人认为这个很麻烦。好了,所以变成是男女之间不亲手递接东西,这是礼的规定吗?
孟子说:是的,礼制的规定。
淳于髡就说了:那如果嫂嫂掉到水里面去,我能够用手拉她吗?
解说:男女授受不亲是儒家礼法的规定,可是见死不救,也不符合儒家仁爱的道德标准被世人所不耻。儒家思想的规定,嫂嫂掉到水里救与不救都是错的。面对对儒家思想这样的质疑,孟子会如何辩解呢?
孟子怎么说,孟子说:你如果不拉的话就是豺狼,太狠心了。看到自己的嫂嫂淹死,太可怕了。他说,男女之间不亲手递接东西是礼制的规定,嫂嫂掉到水里面去把她拉起来是一种变通的做法。由礼制的规定是平常的时候,变通的做法是什么呀?紧急的时候。不一样。
这个例子非常好。说明什么?我们现在生活上也可能有这样的现象。一个年轻人走在街上,旁边一位漂亮的姑娘,他拉她一把。这女孩子一定认为,你这个人太过份,干嘛拉我呢?接着后面一辆车开过去,她才知道说,原来他是救我。她绝对不会怪他什么性骚扰,不可能的。但是一个男孩子不能够把女孩子拉过来说,我以为有车子。其实没有车子,那不行,那就有问题了。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要了解,说明什么?孟子的思想里面谈到“守经达权”,它是可以变通的。所以也有很多故事传说。
比如孔子跟学生们在陈蔡之间被围了好几天,子路从外面弄了一只烧猪回来。也不知道他去骗的,还是去抢的,还是偷的,不知道。孔子没有问就吃了。很多人说孔子怎么搞的,他怎么不去问问看这个是不是有问题。这个时候,你就先吃再说,如果真的是不对的,以后再设法还别人钱。你保个命在,以后都还可以有机会补救。你如果说为了守礼,就要先问,这个猪是合理买来的吗?还是骗来的?还是抢来的?还是偷来的?啊呀,不合理我不吃。最后饿死。那这样不是太可惜了吗?人命是非常可贵的。
所以儒家的思想里面他要变通。有些人以为孔子没有原则,因为孔子也说过,我跟这些好人不一样。他列了好多好人,在《论语》的《微子篇》里面。孔子就说什么,我跟他们不一样,五个字“无可无不可”。我们没有要怎么做,也没有不要怎么做,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我们将来讲到孟子对孔子的称赞,称他是“圣之时者也”。时间的“时”代表适当的时机,就是要判断,要灵活的智慧。而绝不是说,你一旦接受儒家就变成教条派了。一切都绑手绑脚,照规矩来没有任何变通。那不是儒家。
讲到变通的时候呢,底下这一段就更为完整,也更为复杂了。
孟子有个学生叫做屋庐子。他在任国的时候,有人问他说:礼仪跟吃饭哪一样重要?我想任何人听到这个问题都会说礼仪重要。
他再问:那么礼仪跟娶妻(就是娶太太)哪一样重要?我们也会说礼仪重要。因为你可以按照规矩来娶妻嘛。
这个再问了:如果按照礼仪来吃饭就没有饭吃会饿死,不按照礼仪就有饭吃可以活命。那还要按照礼仪吗?等于是一个两难,你按照礼仪吃不着饭,就饿死了;按照礼仪娶不着太太,终身一个人孤单。那你还要守礼仪吗?
所以,这个学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因为人光回答没有用,你说我还是坚持礼仪,死了算了。他也不会做试验,对不对?理论上你不能说我们今天辩论只为了赢就好。不行的。这学生没办法回答,特别回到邹国去请教孟子。
解说:在儒家思想看来,人无礼则不生,人无礼而不立。可见儒家赋予了礼至高无上的地位。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如果要把礼仪和吃饭放在一起比较,孟子认为哪一个更重要呢?
孟子怎么说的。他说:“这个问题太简单了。”通常我们认为复杂的问题到了哲学家手上,像孟子这样的学者,他都会说这个太容易了。
他怎么说,他说“不去衡量基础的高度,就直接拿双方的末端来比的话,那么一寸长的木块也可以及比尖顶高楼更高。为什么?我爬到楼顶上把它放在那个高楼上面说,你看到没有这一寸长的木块比它更高。”因为你没有比较基础的高低,这种比较怎么可能合理呢?再说,我们说金子跟棉花哪个轻哪个重的时候是说一样的分量。你现在没有讲分量,只说金子比棉花重,但是三钱多的金子跟一车棉花哪个重?那当然是一车棉花重。所以,你现在把那种有关吃饭跟结婚这么重大的情况跟礼仪的细节来比的话,那当然是吃饭重要。
孟子说,如果我现在要吃饭,我把我哥哥的手扭住,我可以有饭吃;如果不扭住我十分钟之后才有饭吃,那我还要去扭吗?当然不应该扭啊。我就遵守这个长幼有序的规定。如果说我要去娶妻,我经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需要一个月,但是我现在不等了,直接翻过东邻的墙,去搂抱人家闺女——我这是翻译孟子原文,我没有这么多想象力——这样就可以娶妻,我就不愿意等三个月,按照合理的程序,那这样你也做吗?当然不行呐。
所以你不能去比较两样东西,这个比较不公平。儒家思想里面常会提到,在正常情况下,我们都要守规矩。但是特殊情况发生的时候,你就要看怎么变通。
任何行为一定要有真诚的心意,同时遵守外在的规范,再配合对方的期许,三方面配合起来。然后你才知道说,该怎么做,怎么做是对的。
所以,这边就提到有关孟子提醒我们,你在“守经达权”的时候,还要设法能够去合理地判断。孟子说过一句话“君主不可虚拘”,“虚”就是用虚的条文——我写几句话叫你守规矩,然后“拘”就是拘束你。君子如果说随便几个条文就被你限制住的话,那君子就绑手绑脚了。所以,孟子的思想就是很好的证明,说明他如何灵活变通,但他又有原则。
这个原则简单说起来有两个标准。第一个要真诚。第二个外面的礼的规范你要非常清楚。所以,我的真诚跟礼的规范发生冲突的时候,我还是以真诚为主,因为礼是为了帮助我实现我内心真诚的情感的。然后,这个危机情况一过去,立刻又回到正确的路上,就是礼仪的要求上面。
那么,再看孟子评价历史人物也是他口才的表现的一个重点。
说到历史人物通常我们都以成败论英雄。但是孟子看来呢,这样是不公平的,因为很多人生的时代不好,社会环境很差,他怎么可能说按照一般的方式来评论他是成功还是失败呢?在《孟子》里面有一段提到谁呢?提到孔子的一个最好的学生叫做颜渊。
他说:“颜渊这个人你给他机会的话,他的表现会跟禹一样,会跟稷一样。”这不得了。禹是谁呢?禹就是治理洪水的。禹治理洪水看到天下有人被水淹死就好像是自己把他淹死一样,就是我水没有治好,我要负责任。稷这个人是教老百姓种植五谷的,他看到天下有人饿死就好像自己没有尽到责任,否则你稻米丰收每一个人都有饭吃,叫做“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我们今天还用这个词叫做“人溺己溺,人饥己饥”啊。这两个都是伟大的工程。
孟子怎么说,他说:“禹、稷、颜回易地则皆然”——换了一个地方他们都是一样的表现。这五个字“易地则皆然”对颜渊来说真是一个盖棺论定。颜渊地下有知,肯定非常地满意呀。
解说:颜渊勤奋好学,德行兼备,一生跟随孔子周游列国。他并无著作传世,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作为,但为什么颜渊在死后一百多年,孟子认为他可以和禹、稷齐名呢?孟子为什么会给颜渊这么高的评价?在孟子看来应该用怎样的标准评价历史人物呢?
因为颜渊只活了40岁,德行学问都是最好的,他没有机会做官,造福百姓。空有儒家的理想,而没有机会实现,这是天大的遗憾,连孔子都觉得太可惜了。但是,孟子给他平反。他说,如果给颜渊机会,他的表现会跟禹、稷一样。这是评价历史人物,他有他的理由。
那再进一步看,子路呢?子路在《论语》里面,我们都知道孔子认为他非常好勇,非常豪爽,非常有正义感,但他表现并不出色。不要说他学习方面有他的困难,他就是做官做到后来也死于非命,所以非常委屈的一个英雄人物。但是,孟子怎么说,他说到子路的时候说:“子路,闻过则喜。”子路听到别人讲他的过失他就很高兴,这实在不容易。
我们都是闻过则怒,要不然就诡辩,说不能怪我。但是子路“闻过则喜”。他接着说什么?“禹闻善言则拜”大禹听有价值的言论向别人拜谢。“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讲到舜。他居然把子路、禹、舜三个列在一起谈。这个子路地下有知也会觉得不愧此生,孟子变成知己了。
所以这种口才评价历史人物的话呢,他把道理说出来你就会觉得,不错,可以给很多历史人物很大的安慰。
那么,最后孟子也提到有关天命。
因为所谓的“天命”是一个很复杂的观念,在《孟子·万章篇》里面,好几章都讨论这个问题。讨论什么呢?就是尧把位置传给舜,是天的意思。但是禹呢?过世以后,他的位子传给自己的儿子启,这也是天的命令。所以,天命变成两个路线,叫你“传贤”——把位子传给贤者,好人,杰出的人;或者传给子——儿子。到底是哪一个对呢?
孟子怎么说,他说“天命认为该传人贤就传给贤,该传给子就传给子。”这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好像不知道该怎么去判断。孟子都给他讲出理由出来。他讲的理由非常细致,也包括他说尧让舜,当代理的天子,当了二十几年,所以他后面接位置就很顺利。舜也让禹当代理天子当了十几年,所以后面接位也很顺利。禹呢,让伯益当代理只当了六七年,时间太短,所以老百姓还是找禹的儿子。所以,天命并不是说天讲话的。孟子说,天不讲话,用行与事来表示行就是行动,事就是事件。等于是让老百姓来决定,“天视自我明视,天听自我明听”。
有些人说,你既然讲老百姓来决定,那何必还要加一个天在那边呢?这就是古代人信仰所在。你说,都让老百姓来决定。老百姓有时候很容易被蒙蔽,甚至被利益所引诱,有时候分不清楚善恶是非。那么,这样一来的话就变成了两个:上面有天,底下有百姓,中间是天子。所以天子的责任就是“承上启下”。
解说:通过傅佩荣教授的归纳、总结,我们知道孟子之所以好辩,唯一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辩论把儒家思想清晰、准确地传播出去,并告诉人们正确的观点。可是,尽管孟子的口才很好,但最终孟子也没有达到他所希望的目的。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谈到孟子辩论的技巧,我们可以说到底有没有效果呢?在《孟子》书里面,跟他谈过话的国君像梁惠王、齐宣王、滕文公、邹穆公这些人,都觉得他讲得很好。大臣更多,跟孟子谈过话的大臣,每一个都觉得,他实在是很有道理,没有人讲得过他。大臣都愿意接受。国君有时候就不一定愿意接受,因为接受改变的话等于是你不要再享受了,你要替老百姓设法。
国君有时候不愿意,你跟他说你行仁政将来可以称王,他如果没有真的了解人生的快乐何在,他称王之后还是要享受。如果你对于享受的观念没有改变的话,只有一种现实的物质享受的话。那么,你对于这些国君来说实在是不太可能照你孟子的方法来做,叫我先牺牲某些享受,将来统一天下之后,我再来享受大的。那同样是享受,我干吗(嘛)放弃最近的眼前的享受呢?将来享受是将来的事情,也没有任何保障。
有另外一些纵横家、兵家、法家这些人如果说照他的方式来做立刻富国强兵,立刻就可以攻占几个城池,让你打胜仗。而孟子的说法他需要有一点时间去了解,然后设法改变整个的策略,最后效果出现恐怕很慢很慢。并且你看到别的国家强盛的时候,你也没有把握你是不是来得及,在他强盛可以消灭你之前,你就仁政,仁者无敌,没有人敢做试验。
所以,孟子的辩论他有没有达到效果?在当时没有人说得过他,但是这些有权力的人也没有人真的愿意照他的话来做。但是,儒家的人性论以及它相关的各种思想却透过孟子的辩论呈现出来。
所以,我们学习《孟子》的时候,你不能只看到这些言辞上的辩论,你一定要问,它背后有什么根据?它为什么有这么大的信心?说你照我这样做一定没有问题。因为他看到人性论。
所以如果对于儒家的人性论没有了解的话,学《孟子》等于是没有根源。你今天学不学《孟子》有什么差别?只不过多听到一个人有很多小的事情,讲一些有趣的事,跟别人辩论胜过别人。这个不够的。我们学儒家不是学这些,真正要学是要把前面这些都铺陈好之后,最后要学到他的人性论。
人都有人性,但是人性是什么?人的社会有千奇百怪的表现。都有人性的人,为什么有人做好人,有人做坏人呢?同一个人可以做好事,也可以做坏事呢?这些问题你都要去回答。你不能回答的话,你光讲一个性善,那你怎么去否定社会上很多坏的事情呢?所以,这就是最大的挑战。
那么,这个道理说清楚的话,儒家的思想才能够所谓的“可大可久,传之久远”。我们将来会谈到人性。这里就先讲一个简单的重点。
孟子谈到人性的时候,他的入手的地方是人跟禽兽的差别。但是这个地方说完之后,接着就要问:这个差别是什么?这是最大的问题,古今中外对这个问题从来就没有共识过,就是人到底什么叫做人性?人的本质何在?或者说人有本质吗?而这也是我们下次要谈的主题。
今天这一集我们就先谈到这儿,谢谢各位。
孟子的智慧8(人性的善恶)
内容简介:从哲学的理论上讲,人性就是作为人,生而具有的本性,也就是人与其他动物,最本质的区别。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对人性论有着完全不同的定义,有性善论,有性恶论,也有不善不恶论,还有人说“食色性也”。大家普遍认为,儒家思想的人性论是“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傅佩荣教授告诉我们,性本善并不是孟子的观点,因为本质是不变的,而一个人的善恶是会改变的。所以性本善从哲学理论上说不通。那么孟子的人性论到底是什么?而弄清楚人的本性对我们普通人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孟子对于人性,他的出发点是非常精致非常准确的。他说人跟禽兽的差别了只有很少一点点,“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几希”。我们也知道我们跟禽兽的差异从身体来看,是差得不多。禽兽有身体,我们也有身体,但是为什么人类成为万物之灵,可以建构整个人类的文化的丰富而灿烂的文化成果呢,并且还一直往前在开展之中。人类为什么跟动物看起来差别一点点,后面的效果影响却是千差万别呢?如果说从《论语》里面找材料的话呢,很可惜,材料太少。孔子只说过一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句话并没有告诉我们性是善还是恶,只是说人性是相近的,后天的习惯和环境会造成很大的差异。这可以说是非常客观的经验。那么到底孔子说的人性是善还是恶呢?
孟子后来把它说成性善。那荀子呢,荀子的年代比孟子稍微晚一点,有一段重叠的时间。那荀子跟孟子可以说是截然不同的。为什么?荀子书中有一篇叫做《性恶》,专门对着孟子来批判。首先把孟子的性善说成性本善,然后加以严厉批判的是谁?是荀子。是荀子故意把孟子讲成性本善,然后加以嘲笑,加以批判的。荀子的思想为什么有问题呢?因为他时代比较晚,他接受道家的思想,他的天概念跟孔孟不一样。你要判断一个哲学家,他的核心概念两个:第一个什么是人性,第二个什么是天。因为你对人性的看法决定你怎么去建构整个社会上的教育政治个方面的制度。而你对天的看法代表什么,是人性的来源。那么你的人性像荀子说的性恶,善怎么来的?荀子就会说了,善是来自于礼仪。这个礼仪就是道。礼仪作为道就是普遍的标准。那你再问他,礼仪谁定呢?当然是圣王。那圣王不是性恶吗?很难回答,只能说圣王特别聪明。因为圣这个字在古代就有聪明的意思。所以荀子到最后只能承认,这个礼仪是“百王之所同,未有知其所由来者也”。自己的理由不能圆满了,为什么不能圆满呢?说这个礼仪是百王,一百代的帝王不相同的,但是没人知道怎么来的。你把一个最高的善恶标准定为礼仪,又说没人知道是怎么来的。这边又说人性是恶的,那人性是恶的,礼仪作为善恶标准是谁定的又说不清楚,系统不能成立。由此也可以理解,为什么荀子的学生,象李斯、韩非都走上法家的路,是可以理解的。
解说:傅佩荣教授认为,荀子的性恶论找不到理论依据,不能自圆其说,所以是不能成立的。我们普遍认为,儒家的观点是: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傅佩荣教授却说,性本善是荀子强加给孟子的,在理论上也说不通,那么孟子的人性论到底是什么呢?
孟子有一位辩论的对手,叫告子。说到告子这个人,我们对他真是有些意见。因为他讲一句话,经常会被误认为是孔子说的,这实在是很冤枉,差了一百多年。就是“食色性也”四个字。多少人都在说孔子说“食色性也”,这是冤枉,这不是孔子的话,这是告子的话,跟孟子辩论,在《孟子告子篇》里面的话。我为什么讲这个显得激动呢,因为我在美国念书的时候,二十几年前,一到星期六下午我一定逛书店。有一次到一家书店门口,我看到他卖很多小卡片,我当然就看一看啦,居然看到一句话。美国的书店当然是写英文的啦,就是写英文的“孔子说食色性也”——Confucius said eating and sex are human nature.我当时看到很生气,连外国人都误会孔子说食色性也这四个字。当然我们要说明,食色性也并不是错的,人跟动物都食色性也,但是食色性也不光是只有人啦,讲人性这样是不够的。讲那一部分是动物性,人有动物性,这一部分是对的。人除了动物性,还有属于人特别的性质,也就是孟子说的人跟禽兽的差别一点点,那个一点点是什么?那个一点点就不是食色了,告子主张食色性也,孟子说这是不够的,你不能这看出人跟动物的差别嘛,那怎么叫人之性呢!告子的口才也很好,他跟孟子的辩论里有一段,他就说,人性像什么一样呢,一条河流向下流,向东边开个口它就向东边流出去,在西边开个口向西边流出去。代表人生下来没有什么善恶,环境决定你。东边开口等于是我给你好的环境,西边开口是坏的环境,小孩子变成是受环境影响。这种说法就像西方说把人性当做白纸一样,人性是一张白纸。我们也说这样的话嘛,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有人把中国文化说成酱缸,就是从这边来的。但是这种说法对吗?孟子就跟他辩论,孟子说得真好,他说水是没有分东跟西,东边开口,西边开口是你后天的作为,但是水都是向下流的。他说,水没有不向下流的,人没有不向善走的,这是孟子的意思。“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他的意思就是说人性对于善,就好像水之对于下,下是水的向,而不是说的性。这也很清楚呀,人没有不向善的,水没有不向下的。这是他的意思,要不然他怎么拿水向下流来做比喻呢。它是一个力量,而不是一个本质,本质是静态的,力量是动态的。所以向这个字是关键,它是动态的。所以你千万不要随便说人性本善,你说人性本善就要问为什么西方两千六百多年就没有人想到这么伟大的真理呢?是他们比较笨还是不用功,还是我们特别聪明呢?我们不要随便说别人笨,西方哲学家很用功的。马克思就是西方哲学家,他为什么没有说
人性本善呢,因为人性本善不能成立啊。为什么不能成立,因为“本”这个字很难定义。你把本说成生下来就具备,那就犯了个错误,在西方叫做自然主义的谬误。什么叫自然主义的谬误,就是你把人生下来的自然情况加上一个价值,叫做道德价值,这是矛盾的事情。生下来就是,人身具有的叫做性,这个性不能够本身就具备善或者恶的价值。你说原罪代表性恶,那是信仰,你不用跟他争论。你说生下来具备善的性质,那善等于失去善的意义吧。当你说善的时候,一定代表别人没做到,而你做到,所以称为善,它具有评价的作用。否则你说每一个人都是善,没有人是恶的,或者只有狗是恶的,那别人就会说,那你跟狗去比有什么意思呢。所以你不能说人性是本善的,本这个字说不清楚。后来很多当代的学者说,这个本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本是说人跟动物的差别,说明人有对善恶分辨的要求。那这个要求不能说已经善了,那你干嘛说本善呢?
解说:傅佩荣教授认为,孟子的性本善,并不是人性的本质是善的,而是人性天生就具有向善的力量,因为本质是不可改变的,而一个人的善恶是会发生变化的,而这个向善的力量,正是人和其他动物最根本的区别。那么是不是任何人都具备向善的力量?而这个善,又是从哪来的呢?
孟子也特别说,一个人明白什么是善,他才能真诚面对自己,叫做明善才能够诚身。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他的路只有一条,就是要追求真诚。因为人是所有动物里面唯一可能不真诚的。别的动物不可能不真诚,因为它也没有必要不真诚,它就是动物嘛,不像人类。人类是万物之灵,可以思考,可以选择,可以判断,可以衡量。因此人在做选择的时候就会问,我真诚吗?我不真诚可能有利益,我真诚的话可能很辛苦,但是真诚才符合我是个人这个要求。所以孟子说人类之外的万物呢,他是什么就是什么,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一只猫,一只狗,一只牛,一只羊,生下来是什么就是什么。一只猫再怎么培养只能变胖猫,不会变老虎。你一个人要是培养的话,不是要变胖人,是要变成好人,变成一个人才,为国家所用。孟子说,“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我每天吃喝玩乐,虽然很胖,还是小人,我的心智并没有成长。相反的我如果培养我的心,我的心是向善的,我每天去行善,我成为大人。所以孟子的大人是称德性完备的人。所以人的大小不是看形状,而是看他掌握的是不是人的根本特质之所在。这是第一部分——人跟禽兽的差别在于人有心。我们其他的官能动物都有,但是人的心是作为万物之灵的关键所在。第二部分我们要谈,怎么了解人的心。孟子最有名的说法是什么,他无法证明人的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举个例子让你自己去从里面体会。他说,现在我们看到一个孩子慢慢爬到水井旁边,都会有惊恐怜悯的心。不是想借此跟小孩的父母攀结交情,不是想借此,在乡里朋友之间博取名声,也不是因为不喜欢听到小孩子的哭叫声才这样的,没有任何理由。我忽然看到小孩子爬到水井边心里面都觉得惊恐怜悯,“没有怜悯之心的,没有羞耻之心的,没有谦让之心的,没有是非之心的”不是人。所以你理解的时候要讲的完整一点,一个人完全没有怜悯心的,不是人,这个我们可以接受。他完全没有怜悯心,任何人受伤他都感觉,这就不是人了。说实在的,我们讲的更为生动一点,如果你在坐车的时候,前面一个老太太年纪很大,在那里摇摇晃晃,你不让座。孟子上来就说,你没有怜悯之心你不是人。你听了之后,就很生气地说,你干吗骂人。他说,恭喜你,你又变成人了,因为你有羞耻心。因为你觉得被人骂不是人,你很生气,那你还有希望。就怕什么呢,你骂我不是人,我就不是人,那就完了,就没有希望了。所以我们要了解孟子的意思,一个人完全没有怜悯心,这样的人也很少见的。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像林黛玉一样,还要葬花,花掉了都难过,每天伤春悲秋那还得了,那日子怎么过呢!我们不敢这么要求,但至少你认识的人出了事,你心里觉得难过,这是很正常的表现嘛。所以,怜悯心,接着是羞耻心、谦让心,看到老人谦让一下,以及是非心,这四种心称作心的四个开端。开端要做什么,这四种心的开端做出来了之后,才有仁义礼智这四种善。换句话说孟子强调人类善的行为不是由外而来的,而是由我内在的,因为感受到外在情况的一种要求,内心里直接反应。所以,我行善是由内而发的,我只要真诚,这个心就发出力量,让我去做该做的事。
解说:孟子认为:善是存在于人的内心的,那么,人的内心为什么会存在善?为什么只要真诚,善的力量就会表现出来?傅佩荣教授认为,孟子的思想是一套完整的哲学体系,那孟子的人性论到底是什么?又有什么理论根据呢?
我们人类去了解万物,首先要给它做一个本质上的定义,这样才能建构知识。比如我们现在说什么是太阳、什么是月亮,你要定义啊!什么是桌子、什么是椅子,你要定义啊!定义了以后你才能说太阳如何、月亮绕太阳这些。但是只有人例外,因为人的本质并不是什么固定的东西,人的本质也不是所谓的善跟恶。所以你说人性本善等于没说。因为每一个人都善的话,善这个字就失去了评价的作用。就好像西方基督徒他说人有原罪,他说这句话不是作为一个哲学的说法,是一种宗教信仰。所以你不能问他说你怎么知道人有原罪,他相信有就有嘛!你不相信的话,你是佛教,缘起性空,性是空的,别人也不会质疑你。儒家是哲学,哲学是对人生经验做全面的反省。他不是宗教的教义,所以则学一定要符合经验。符合经验你就要问啦,你为什么一定要谈到善呢?是因为宇宙万物里面,只有人类才有行善避恶的要求。善跟人性必有某种关联。那么你为什么要对人类要求行善呢?我们为什么不对猫和狗要求行善呢?说你这只狗咬行善,人怎么训练也没用,狗怎么会选择要不要做善事呢。所以人类不一样,人类在任何社会他都有对善恶的
分辨跟要求,都是要行善避恶。所以孟子的思想在这一方面可以说是儒家一个正统的理解,他用各种方式来说明。他的解释里面有一段话提到一座山,叫做牛山。在齐国附近有一座牛山,牛羊的牛。牛山上本来长着很多花草树木。但因为它靠近一座很大的城市,很多人把木材砍光了,树木砍光了。另外一边是一个农村,放牛放羊吃草,又把花草都吃光了。于是好好一座山就成秃山了。孟子就问,请问山的本性是花草树木吗?已经被吃光了。山的本性是秃的吗?但是本来有花草树木啊。到底什么是山的本性?答案是什么?白天下着雨,早上有着朝露,新的芽又发出来了,你只要给它机会,它将来又要成为一座茂盛的山。所以山的本性既不是秃也不是花草茂盛,代表山的本性是能够能够长出花草树木,它是一种力量,你给它机会它就长出花草树木了。人的本性是什么,能够行善避恶,因为人性向善。
一个再怎么坏的人,他不是生下来坏的,他可能受环境影响,恐怕教育失败、恐怕观念错误,导致到最后他走偏了,走差了,一路下去。但是你给他机会,他说不定早上起来——孟子很喜欢讲“平旦之气”,又称作“夜气”。什么意思?早上刚刚起来那种气叫做“夜气”。他说为什么“夜气”比较好呢,因为你睡觉的时候跟外面隔绝了,进入自己的身体、生命里面,这个时候你恢复到原始的情况。所以早上刚起床的时候比较像婴儿出生的阶段,会觉得有一点善念。你看一般作奸犯科的人很少有上午去作奸犯科的,抢劫、骗人都是下午做的事,尤其黄昏做得最多,大家都头昏脑胀的。所有这说明什么?孟子有他的观察。所以他讲牛山之木的比喻就很清楚地告诉你,人的生命的特色就在于真诚带来力量!这力量称作“善”!
我们要特别强调,孟子所谓的“善”是指行为而言,善不能指动机,善是指行为而言。你光说我有善端,善端不是善,善端是对善的要求。你一定要做出来才叫善。否则的话,很多人说我坐在车上,我不让座,老太太上来我心里很不安,我就是善人。那我干嘛让座呢?因为我心里很不安,我已经有四端,恻隐之心都有了,我没有让座那怎么叫善的行为呢?儒家思想怎么去推广呢?无法落实啊!所以在《孟子》里面提到这句式关键的话:顺着人心真实的情况就可以做到“善”!
解说:孟子认为,顺着人的本心去做事,就可以做到善。但为什么有人会做出种种坏事和恶事来呢?从哲学的意义上来讲,什么是恶?恶又是怎么产生出来的呢?
接着我们要回答一个更大的问题了:恶怎么来的。“恶是一种幻觉,恶是一种缺乏”——西方是这么认为的;但是在孟子来说,没有那么单纯。他作为哲学家,他也面对这个挑战提出以下几点说明。第一个,不明人伦。我们一再强调的,你没有受到好的教育,你就很接近禽兽;你不知道这是错的,你就犯错了。孟子也说过,一个人没有恒产很难有恒心。我们说“衣食足,然后知荣辱”,你没有“恒产”,没有固定的产业,怎么样有坚定的心智呢?所以你一方面要明白人伦,五伦的道理,同时你要有固定的生活条件、经济条件,同时要记得一点,在上位的人不可以把他的邪恶、罪恶散布给大众。孟子说得很清楚,他说只有仁德者才能在高的位置;“不仁而在高位,播其恶行于众也”,这最可怕!譬如说我身居高高的领导的位置,我做了很多坏事,经过媒体宣传出来,老百姓都认为可以洗钱去了、可以能骗就骗了„„整个社会怎么办啊?因为他有示范作用啊!“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所以三点说明什么?你不明人伦,然后你没有恒产,同时你有一个坏的领导造成坏的社会风气。这是第一部分,等于是没有好的教育环境。
接着我们就要特别谈到外在的环境。孟子很强调外在的环境会带来恶的结果。外面的形式比人强,他从小受到很多偏差的观念所引导,看到很多不良的示范,而他自己呢想说这样比较有利益,然后就做坏事去了。所以你不能否认外在的环境对人产生重大的干扰。孟子甚至说给,在丰收的时候叫做丰年,年轻人大多懒惰;在灾荒的时候叫做凶年,年轻人大多凶暴。并不是生下来有什么差别,是后天的环境对他的心思造成很多的陷溺。这是孟子的理论:“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这说明了环境对你的影响。
还有第三点,孟子认为我们的耳朵跟眼睛不会思考,能思考的是心,那是另外的一个东西。感观不能思考,不能思考的话就接触外物,接触外物就受它引诱了。所以眼睛喜欢看,耳朵喜欢听,弄久了之后就头昏脑胀了。看到别人怎么做就跟着学,以为这是有利的就跟着做了,到最后发现是错的。所以孟子把人的感官对人造成的困扰跟人的心为什么有差别呢?心可以思考。你如果可以思考就可以判断,我这样去看这样去听,这一切是好的吗?是应该追求的吗?就可以问这个问题了。你如果不用心去思考的话呢,一个人就变成纯粹跟动物没有差别的,只看外面现实的物质享受就跟着走了,那有什么希望呢?但是如果你可以思考就不一样了——“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为我者”,我们的心一思考就知道该怎么做,不思考就不知道该怎么做,这个思的能力是天给我的。我们讲的很多孟子的思想都会提到“天”,正统的儒家一定不能离开“天”的观念,像孔子“五十而知天命”,孟子提到“天”也说道“天要治好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天给每一个人都有一颗心,这个心太重要了!孟子说,“人人有贵于几者”,就是心。这心是天给我的,叫做“天爵”,上天给我最尊贵的爵位,所以孟子强调,“养心莫善于寡欲”你不能什么都要啊!你什么都要的话,到最后你生命就分裂了。所以你要问人生该怎么走,最主要是这颗心要把握住。
解说:在《孟子》一书中,经常使用的一个词,叫“本心”,那么,这个“本心”是什么意思?“本心”是否就是人性的本质呢? 如果“本心”是人性的本质,那么这个“本心”会不会产生变化?会不
会失去呢?
孟子说得很清楚,你如果价值观颠倒错乱叫做“失其本心”,很抱歉,本心还是会失去,还是会失去的话就绝对不是某种本质;是某种本质的话,一旦失去就不是人了,还怎么恢复呢?一定是只有像真不真诚才有失去之后,我今天不真诚失去了,我明天真诚又恢复了,只有真不真诚作为关键才能说失去可以恢复,否则你一失去就永远失去了。所以在《孟子》里面谈到有关这方面的问题他也举一个例子,我们可以加以引申:在当时是乱世,很多人都穷得不得了,没饭吃快饿死了。有一个人叫黔敖就煮了一锅粥在路边看着别人饿得发昏快倒了就说来吃粥吧。结果有一个人大概是自尊心比较强,怕别人认出来,用袖子蒙在脸慢慢走过来。黔敖就跟他喊了,“嗟,来食”。这是很有名的故事,这个人就把手放下来,他说我就是不吃嗟来之食才饿到今天这种地步。黔敖立刻道歉:“真是抱歉,想不到你这么有自尊心。我刚刚对你很冒犯,说话太没里面,对你道歉。现在请你来喝粥吧。”他说“不行,你已经侮辱我”。就不吃东西死掉了。这样的人是很特别的,我们知道他的表现不见得每一个人做得到,但至少表示每一个人心中都有某种尊严是不容你去侮辱的,不容抹煞的,这实在是令人赞叹。孟子怎么说?他说,你看你以前这么有自尊心,这么有原则要坚持,但是换一个环境呢,别人没有跟你说“嗟,之食”,别人叫你做一些事情,给你富给你贵,你照样做。一个有名的故事: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他到处去别人祭拜祖先的地方,要一些酒肉吃啊,每天吃饱饱,喝得醉醺醺的回家,太太问他去哪里,他说都是有地位的人跟我来往。但是家里面从来没有任何有地位的人来过,太太就跟他后面偷看,最后发现他到处跟别人要饭吃。孟子说,在社会上追求外在的荣华富贵的有几个人不是像这个良人一样呢?孟子说这叫“失其本心”,把心的本来状态给迷失掉了。我们这颗心为什么会遗失呢?因为你不真诚。我们可以想想看,是不是有一段时间我们的生活都生活在表面上跟别人送往迎来、客客气气的一下过了几个月、几年啊,很少有真诚的心意。所以跟别人相处的时候都是很表面的。你只有真诚才会有内在的力量。整个儒家的思想在于说,怎么样从外在拉到内在、从被动变成主动,因为我真诚有力量有内而发,你的快乐也有内而发。
解说:人的本心是有尊严的,所以宁愿饿死,也不食嗟来之食。但是本心是会失去的,既然可以失去,就说明本心并不是人性的本质。那么说了半天,人性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
《孟子》书中首先出现的“良知良能”四个字。我们到现在还在用“良知”。但是我们就要问了,良知是善的吗?每一个都有良知,良知如果是善的话,每个人就是善的了。在孟子说,他并没有说良知是善的,他说,有良知你才会行善,意思是说良知是对善的要求。
当我们说一个人有良知的时候,是说他要求自己行善,并不等于他就是善啊。这点很重要,否则就变成宋朝学者、明朝学者一路下来,认为良知就是善的,满街都是圣人。这种话说出来太荒谬了。而在孟子来说,他说的是良知对善的要求,代表你真诚,良知才会发出作用、发出力量。这种对人性的解释可以说非常圆满。人性向善。
好了,有人问:为什么不说向恶呢?我们举个例子就可以说清楚了。我今天晚上睡觉的时候我就问自己,今天过去了,我今天没有孝顺父母,没有尊敬师长,没有友爱朋友,我心里很不安——这是第一种情况;第二种情况,今天过去了,我睡觉的时候自我反省,今天没有打人骂人,没有杀人放火,没有欺骗别人,心里很不安。这两种人不一样啊,第一种叫做向善,因为他没做到善心里不安;第二种叫做向恶,因为他没做到坏事心里不安。有第二种人吗?有,叫做黑道,就是坏人。他是已经偏差了之后养成一种特别的情况,你不能说没有啊,但是他已经偏差了,就不是正常情况。向恶的说法不能成立。在正常情况下都是向善的。人真诚就发现,我应该对别人有一种适当的行为。我透过学习才知道适当的行为叫做规范。外面所做的要求一定要有内心里面真诚的意愿跟力量来配合我才能叫做行善。否则我只是外面做一些好事让别人称赞,结果我自己没有真诚的心,那是做样子而已。所以你学儒家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在孔子的时代已经很多人称为善人,但孔子为什么还要提出“仁者”这个观念呢?为什么?两个有什么差别?
解说:傅佩荣教授认为,人之初,性本善的意思,并不是说人一生下来,就具备善的本质,这个本字,其实是向的意思,也就是说,人之初,性向善。但是善和仁是一个意思吗?善人和仁者的区别又在哪里呢?
子贡曾经请教孔子说,如果有一个人全乡的人都喜欢他,老师觉得怎么样?孔子说,这个不见得好。子贡反过来问,如果有一个人,全乡的人都讨厌他,老师觉得怎么样?孔子说,这当然更不好!最好是怎么样?让全乡的善人都喜欢他,全乡的恶人讨厌他,就对了。这个对话就反映出什么?任何一个乡村都有一些所谓的善人跟恶人,代表任何一个社会,古今中外,有些人在做好事,有些人在做坏事,但是孔子为什么提出“仁者”呢?仁者跟善人有什么差别呢?两点。第一个,善人是按照别人的要求,我做好事,别人称赞我是好人,但是仁者是知道为什么要做好人,差别就在这里。善人光是做好事让大家称赞,仁者是真诚由内而发,我自我主动要求,我主动去做好事。第二个差别,善人绝不会为善而牺牲生命,我做好事可以,叫我牺牲,慢一点。仁者不一样,他可以杀身成仁,毫不在乎。因为他认为人性向善,所以他知道为什么要行善,也知道行善不是牺牲,反而是最后的一种成全。从孔子开始提到仁者跟一般的善人的分别就在这里,而儒家思想发展下来到孟子的时候就把仁者这个概念放在“仁义礼智”,再把他内心的根据,心的四端
找出来,构成一个圆满的系统。所以孟子的伟大就在这里,他可以把儒家的人性论构成一个圆满的系统,放诸四海而皆准。
西方人对我们的儒家,也不见得有这样的了解。他只知道你儒家喜欢讲仁义,讲孝顺,讲诚实、信用,用“仁义礼智信”很多好听的话都说出来了,这样的儒家其实没有什么力量的。你把所有好听的名称统统集在一起,说儒家这样说这样说,那我首先就过不了庄子这一关。道家的庄子就专门批评你,你儒家喜欢讲仁义,有些人就是假仁假义不仁不义装腔作势,他还要说他是仁义,那你怎么办?庄子就要批评了。庄子最讨厌儒家一点——虚伪。就是讲仁义,你内心没有真诚的力量。
真正的儒家绝对可以避免庄子的批评,因为真正的儒家是以真诚为主的。你不真诚的话,连做人都做不到,谈什么儒家呢?你只是做戏做秀而已。所以我们谈到孟子的人性论的时候,我们要知道,西方很多学者也在研究人性,而他们对于人性的看法比我们更为落实到实际的生活经验,并且受到宗教思想的影响,所以把人都看成一种生物性的特色比较多。而儒家很特别,他能够看到人跟生物的差别在于他只要真诚就有力量有内而发。儒家思想里面把这个整个构成一种完整的人性的观念——人性向善。这就是我们孟子思想里面谈到人性问题最重要的地方。我们就谈到这儿。谢谢各位!
孟子的智慧9(快乐度人生)
内容简介:每一个人都希望生活快乐,但是如果我生不逢时,怀才不遇,我能够快乐吗?如果我生活困苦,处境艰难,我能快乐吗? 那么,孟子是怎么解释快乐的?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快乐?我们又该怎样做才能够快乐地度过自己的人生呢?
解说:现代社会人们常说:高职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看来快乐生活是现代人的最高追求。但是,怎样才能实现快乐生活呢?如果我生不逢时,怀才不遇,我能够快乐吗?如果我生活困苦,处境艰难,我能快乐吗?
孔子一生周游列国,怀才不遇,甚至被后人讥笑为“丧家犬”,但孔子却认为自己是快乐的,这是为什么呢?孟子又是如何解释快乐的呢?
今天谈的主题是快乐人生。我们不要忘记,人活在世界上本来就有权利追求快乐。对于快乐你可以有不同的定义跟了解。
什么叫哲学呢?
我们面对各种复杂的生活经验,要做一种深刻的反省,设法去知道说,对人来说,什么是人生正确的路要选择去走的,然后再规划一个未来的理想作为方向,把过去、现在、未来连在一起。你才能说,我这个思想是“一以贯之”你总要让人可以活得不意义吧,哲学家的目的就是如此。
儒家就是一套很好的哲学。对于孔子来说,有些人看到他表面上一生都不得意,至少在做官的五年之外没有什么特别得意的事。但孔子非常快乐,他是乐在其中。他的学生颜渊也是一样。天下是乱世,个人生活也相当贫困,但快乐是另外一种不同的东西。
那么,到孟子的时候,他也一样。他要设法说明,人生的快乐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种好的哲学,如果不能告诉你怎么样可以活得有意义,并且活得快乐,那这种哲学谁要学呢?学了半天越学越痛苦。
所以,在今天我们就要特别思考一下,到底什么叫快乐呢? 在孟子看来,首先快乐跟危险连在一起。怎么说呢?
我们都知道孟子见梁惠王、孟子见齐宣王,这两位大国的国君招待孟子的时候都做着同样 一件事——请孟子参观他们的园林。他们的园林盖得非常壮观,大雁小雁,大鹿小鹿,看起来真是一番享受啊。这两位大王问孟子的话正好也都一样,说:“贤者亦乐此乎?”——你们这些贤明的学者也会以这种享受为乐吗?
孟子怎么回答?孟子说:“只有贤者才能够有这样的享受,如果你不贤,如果你不是很善良,很正当的话,很难长期这样享受。”
他接着就举谁做例子呢?夏桀,夏朝最后一个天子。夏桀是非常嚣张狂妄的,他怎么说?他说:“我拥有天下,就好像天上有一个太阳一样。太阳什么时候消失了,我才会灭亡。”这话实在太过分了。所以,后来老百姓怎么说:太阳啊,什么时候消失?我们要跟你同归于尽。这话都出来了。
所以,孟子就是提醒这些帝王,你不能够一个人快乐。你一个人快乐的话,老百姓受苦受难,你快乐不了多久。所以,快乐跟危险会连在一起。
解说:每一个人的一生都希望追求快乐。孟子却说,快乐是跟危险连在一起。那谁还敢追求快乐呢?
为什么孟子会这样说?又怎样能够证明,快乐是和危险连在一起的呢?
另外有一句名言是孟子说的,叫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什么意思呢?
他说:一个国家如果在内没有遵守法律的大臣以及辅佐国君的贤臣,在外没有敌对的国家跟外患的威胁,那么你迟早就要灭亡的。这就说明,在忧患中可以得到生存,在安乐中会获至灭亡。
所以这边就提醒我们,在追求快乐的时候要注意它跟危险跟灭亡有时候连在一起。“忧患”这两个字特别值得我们注意。因为儒家思想就具备一种忧患意识。我们念《易经》,后面有《易传》,《易传》代表儒家的思想,里面就一再强调“做易者,岂有忧患乎?”为什么?因为宇宙万物,它有它的规则,它没有什么复杂的问题。生物之间有食物链,它有生物平衡,生态平衡。人不一样,人如果说没受教育的话,他不知道怎么做思考,跟选择、判断。到最后呢弄成天下大乱。所以,人需要受教育,圣人就要忧患这个。就是人类没有好好受教育,将来就活着不是快乐,反而是痛苦啊。
在《中庸》里面也说,他说“天地之大,人犹有所憾。”憾就是遗憾。天地这么大,圣人还是觉得很遗憾。就是因为人类这种生命,他不会自然发展,身体又会自然成长。但是,你还需要受教育。因为你是万物之灵啊,如果你在思想上、在精神上没有引导的方向的话,最后恐怕就误入岐途,不可收拾。
所以,孟子特别强调忧患。他说“如果一个国君‘乐以天下,忧以天下’那就好了。以天下的快乐为快乐,以天下的忧愁为忧愁。”后来就发展到宋朝的范仲淹说了句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但是,我更欣赏孟子原来说的话。因为范仲淹说的话非常好,没有人做得到啊。你要后天下之乐而乐,那你永远不会快乐的。因为天下永远有人不快乐,所以我们还是会说孟子的思想比较具有普遍的意义。那么,如果“乐”跟“忧”都以天下人为我的考虑的话呢,那就自然可以称王天下,天下人都欢迎你的。
解说:人们常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就是强调人应该有一种忧患意识,要能够居安思危。但是从“忧患”两个字来看,“忧”是忧愁的意思,“患”是担心的意思。难道我们的人生真的应该在忧愁和担心之中度过吗?
我们要不要追求快乐?又该追求什么样的快乐呢?
如果说再进一步来看,孟子说过一句话“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他把“忧”跟“患”分开了。我有一辈子的忧愁,但是没有一天的“患”,患代表担心。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的终身之忧是想到舜,舜本来是一个平凡人,后来变成圣贤,造福天下百姓。我本来也是平凡人,可是我到现在没什么长进。一辈子都要担心,一辈子都要去忧愁这个事情,因为我做的跟舜比起来差太远了。
“没有一朝之患”是什么意思呢?不会说今天有什么事情让我觉得难过过不去的。他说:“我只要反省自己做到两点:第一个是仁,另一个是礼。仁就是我非常真诚,做好事;礼就是我遵守规范,按照礼仪来跟别人互动。那么一天里面有一些损失,有一些获得,它不值得作为我的喜怒哀乐的来源。”就是“没有一朝之患”。
那么,人的这种快乐跟忧患连在一起就知道孟子的立场,你不要以个人自己的快乐为考虑,你要考虑到天下人。当然我们一般人会说,那我又不是政治领袖,我干吗(嘛)考虑那么多呢?所以,孟子后面就会得到,你如何让你一个人也能够快乐。
说到快乐,在孔子的《论语》里面特别提到三种快乐有益,三种快乐有害。譬如说,“乐于用礼乐来调节生活”就是我生活都由礼跟乐来调节,这是第一种快乐,有益的。第二种是,“乐于在背后称赞别人的优点”,譬如说我在背后讲张三的好话,我乐于如此。这种快乐是最没有后遗症的,只有好的报应。第三种快乐呢,是“乐于交很多好朋友”——“乐多贤友”。
那另外三种快乐有害是什么?“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骄傲为乐,到处游玩、游手好闲,每天大宴小宴、大吃小吃。这三种快乐都落实在一种物质享受上,那是有害的。孔子也不否认那也是快乐啊,不过他是很局限性,并且将来会有后遗症的。
在《孟子》这本书里特别强调,第一个要以尧舜的理想为乐——“以尧舜之道为乐”。“尧舜之道”是什么呢?就是行善嘛。我尽量帮助别人,做好事。尤其以舜来说是“与人为善”这四个字。这四个字今天的意思跟以前不太一样了,今天说“与人为善”就是不要太严格。有时候学生说老师,我这次考试考得不好,你能不能与人为善就叫我们老师分数算宽一点吧。这不是孟子的意思。孟子说舜与人为善是说,舜跟别人一起来行善。怎么说呢?他把别人的善拿来在自己身上实践,让别人发现原来他的善在舜身上也能做到,别人就更愿意行善。是这个意思啊。绕了一圈,这叫做与人为善。让大家一起把自己身上善的行为有恒心地做下去。
解说:儒家思想并不是说人生不应该追求快乐,而是要看追求什么样的快乐。孟子强调,应该以尧舜之道为乐。而尧舜之道就是与人为善,别人做了善去事自己也要来做。大家一起做善事,就会非常快
乐。这正是为什么做一名志愿者,做一名义工会感到非常快乐的原因。
那么,孟子所说的快乐还有哪些呢?
那么另外一个乐是,孟子特别提到的颜渊,以孔子的理想为乐,叫做“孔子之道”。那么这个“尧舜之道”跟“孔子之道”是类似的,都是以人为本,尊重每个人生命的价值。所以,后代很多的有政治权力的人,对孟子都不太喜欢,为什么不喜欢?“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听不下去啊。所以,到明朝开国的朱元璋在洪武五年下令,把孟子赶出孔庙,不让接受祭祀。如果当天大雷雨发生了,负责的官员跑来报告说,天象示警,代表不应该把孟子赶出去。朱元璋既然是天子,还是要听天的话,就说:好吧,那就算了,暂时留下来。但他心里想的还是不甘心,就把《孟子》书中的反动言论删掉。所以,有一段时间《孟子》里面少了好几章。
那些篇章统治者不容易听下去啊。比如说,国君把大臣当作手足、手脚,大臣就把国君当做腹心来保护。国君把大臣当做狗跟马来利用,大臣就把国君当做什么?路人。你给我钱我办事,不给钱我就下班了。国君把大臣当作泥土草芥来践踏,大臣就把国君当做强盗跟仇人来痛恨。这国君当然听不下去——删掉。
还好,后来我们都知道国君只是一时的嘛,真正的思想是完整的系统。那几句删掉不够,它整个思想还是可以发展出来同样的思想。
接着我们就要看看,孟子有没有特别提到其他快乐呢?有的。他公开说:“君子有三种快乐”,而称王天下不在其中啊,一般人都认为称王天下,我是天下帝王这应该快乐吧。孟子说,有三种快乐超过这个。我们非常好奇,很希望知道到底有哪三种快乐比当帝王还要更好的呢?这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的吗?
孟子说:“是的。” 第一种,“父母俱存,兄弟无故”。这八个字听起来有一点让人惊讶。说,父母都还健康还活着,兄弟姐妹都无灾无难。这种快乐有点狭隘,有点家庭主义。我一家人父母兄弟姐妹都很好,这个快乐最大。
我们就要问:为什么?我们常常问,一个哲学家说的话,他难道背后没有道理吗?他的道理是什么?因为一个人父母健在的话,他看到别人跟父母年纪差不多的,他就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推出去。一个人兄弟姐妹健在的话,到外面去交朋友,看到别人的兄弟姐妹年龄差不多的,他也可以推出去,把他们当做兄弟姐妹一样。这是一种人性自然发展的趋势、跟它的阶段。所以,人生的快乐是因为我们的人性可以发展,而人性发展的时候就跟我的父母健在,兄弟姐妹没有任何灾难连在一起的。而这是每个人都可以有的快乐。
你会说:我明明具备孟子说的第一种条件,“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为什么我不觉得快乐呢?你这样想的话,代表你对于自己的人性,恐怕有一点误会了,以为说快乐全部是外在的东西,而没有注意到快乐是人性发展的正常状态。这是最大的快乐。等于是我的生命随着年龄慢慢成长,而我的人性也有机会很顺利地发展。
这是第一种最大的快乐。
中国民间有一个习俗,再穷的人家也要给新娘子陪嫁两床被子。而缝被子的人必须是父母兄弟姐妹俱在的“全乎人”,以求图个吉利。也许这正是对孟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这第一种快乐的印证。
那么,孟子所说的第二种快乐是什么呢?
第二种快乐呢,就有点悬了。孟子说“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现在我们还用这个成语啊,叫做“俯仰无愧”。第二句话比较容易,“俯不怍于人”,我们先用白话来说:抬头看天,不觉得惭愧;低头看人也不觉得惭愧。这句话怎么去理解呢?
我们先看第二段,低头看别人没觉得惭愧。这个比较容易嘛,我又没有跟别人借钱不还,我又没有欺骗别人,也没有害过任何人。所以,我们看到别人不觉得惭愧,这比较容易做到,对任何人我都问心无愧。
那么我们说,我对别人不觉得惭愧,这个都可以理解。但是什么叫做“抬头看天,对天不觉得惭愧”呢?这就很难理解了。很多人就喜欢怎么说呢?说,孟子所谓的“天”就是人的心,所以抬头看天,等于是我问自己的良心,有没有自己在别人不知道的时候做过什么坏事。
这样讲太狭隘了。为什么?因为你要问良心的话,每一个人都很主观。有时候你觉得自己很对,其实别人看你不一定对。你说,我问心无愧。别人说,你那个心有没有问题。那怎么办呢?所以,我们在这里就要了解,我们不要轻易去抹煞儒家对“天”的观念。
孟子说抬头看天不觉得惭愧,是因为他知道孔子五十而知天命。他也说知道一个活在世界上对天要不个交待。这是比较复杂的问题。
我们简单说一下,什么叫“对天有个交待”呢?就是我生下来是一个人,人跟动物不一样。既然是一个人就有人的使命。什么使命呢?就是好好做一个人。
“好好做一个人”绝不是吃饭喝足慢慢长大,最后老了就过世了,不是那个。也不是说我长大之后成家立业多生
几个孩子,传宗接代,也不是这个。“好好做一个人”是说,我把人性向善的要求设法“择善固执”,要追求“止于至善”这是我的使命。我如果没有在这个路上走,那么我就对不起“天”,白白给我一个人的形状,人的样子。
所以,孟子说过一句话,他说:“只有圣人,可以践形”,践是“实践”的践,形是“形状”的形。这两个字很特别。因为我生下来就有人的形状,像个人的样子。但是,只有圣人可以把人的样子充分实现出来。
那么为什么我们一般人做不到呢?因为你外表有人的样子,代表内心也是人的心啊。那你这一生就要把人的心和价值全部实现出来,才能算是圣人。换句话说,做一个真正的人就是做成圣人。圣人不是特别的人,圣人跟我们平凡人有什么差别?平凡人还不够真实,圣人是真实的人。意思就在这里。
所以,“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是第二种最大的快乐。
孟子的第二种快乐似乎有点难。因为人们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大多数人还只是个平凡人。但这是孟子的一个理想,一种追求。我们可以朝这个方向去努力。
那么,孟子的第三种快乐是什么?我们普通人可以达到吗? 还有第三种,叫做“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一点很多人听到都以为是老师,并且是明星学校的老师。你说有的学校不怎么样,学生念书成绩不太好。老师就说,你看我没有这种快乐,我得到的不是英才。如果这样讲不是有偏差吗?难道都要教这些最好的明星学校吗?重点学校吗?如果孟子这样讲的话,这种快乐一般人也达不到的。所以,我们要说明一下。儒家所谓的英才,只有一个标准叫做“有心上进的人”就是英才。
很简单。我们从《论语》开始说起,在《论语》有一句话,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语上也。”什么意思 ?一般翻译都翻成,孔子说:“中等材质的人以上可以跟他讲高深的道理,中等材质的人以下就不能跟他讲高深的道理。”这样翻译当然是错的。
为什么?因为中等材质的人占多数啊。那以上是指这些人之外百分之十,以下是说这些之外另外百分之十。偏偏孔子又说“惟上智与下愚不移”,就是最聪明的百分之十跟最笨的百分之十你没有教的,你改变不了他的。那这两句话不是矛盾吗?
所以,“中人以上”是什么意思 ?中等材质的人愿意上进,要把“以上”当做(作)一种动词来理解,“愿意上进”,就跟他讲高深的道理。他如果不愿意上进,就不用跟他讲。所以,儒家很重视一个学习者本身的主动的意愿。
孟子这边讲的英才也一样,有心上进的称为“英才”,并且老师不仅指学校的老师,在社会上任何地方长辈教导晚辈,长官教导部下,年纪大的去告诉年纪轻的人,都是一种教育。而这些年轻的受教者有心上进的话,这个快乐啊,我们当老师的快乐——我刚刚讲的这些,长辈的快乐——难以想象。因为文化需要继承啊,需要发展。年轻一辈愿意上进的话,将来就有更大的希望。
所以,孟子说人生最大的三种快乐,超过当帝王的。当帝王可以说富贵到极点,如果当帝王是快乐的,天下很少有人快乐,永远只有一个人快乐。
那孟子还有另外一段话,他说,什么是最大的快乐呢?他原文怎么讲,他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这是最大的快乐了。前面讲三种快乐比当帝王还要快乐。现在讲的是真正最大的快乐。
什么叫“万物皆备于我”呢?这是很大的问题。“万物皆备于我”,我们身上连穿几件衣服都撑不住了,万物那么大,那么多,怎么可能都在我身上呢?“万物皆备于我”就是一切在我这里都齐备了,就是我生下来是一个人,我里面就够了,外面都是可多可少,没有什么非要不可的。
譬如,我现在活着,活着就可能以做一个人。但是你说你活着一定要有多少条件,每个月赚多少钱,住什么房子,坐什么车子,统统具备了我才能好好做一个人。不一定的。事实上,你一定要有这些外在的条件才会快乐吗?这样就正好违背儒家的原则。
平常我们只知道颜渊,孔子说,他“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田也不堪其乐。贤哉,回也。”说颜回真是杰出啊,每天吃一竹筐饭,喝点白开水,住在违章建筑里面。别人都受不了这种忧愁,颜回没有改变他的快乐。这段话是孔子称赞颜渊的,大家都知道。
但是我们不要忘记,孔子怎么说自己的呢?孔子说他自己“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吃提简单的食物,喝的是白开水,手臂弯起来做枕头,里面就有快乐。这是孔子自我描述啊。
孔子跟颜渊在这一点上是完全相同的,快乐绝对不在外在的事物齐备我才能快乐,外在的事物可多可少,可有可无。有时候看你生在什么时代,处在什么社会。所以,真正的快乐是在内不在外。
这个如果不能掌握的话,我们学什么儒家道家都没有用,因为他学不懂为什么他们可以有这样的情操。所以,我们讲到说“万物皆备于我”是说:一切在我这儿都齐备了,我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本身就内在圆满,具备所有的快乐条件。
接着第二句话“反身而诚”,我反省自己发现我完全真诚,那么快乐就没有比它更大的了。第二句话不容易做到。
反省自己是完全真诚,通常我们自我反省的时候都会觉得曾经有过不良的动机,曾经恐怕无意中或有意中伤害到别人,或是对别人有些亏欠,人生哪里有圆满的呢?所以,人生往往就是,你前辈子做一些偏差的事情,后半辈子设法去弥补,去改善,再设法走上正路。很少有人一辈子从小开始全部做的是正面的事,太难了。
儒家也了解人生的困难。
解说:现代社会调查发现,一个人经济条件的好坏与他快乐的感觉并不成正比。也就是说,有钱人未必快乐,而穷人未必不快乐。可见快乐只是一种内心的感受。
但是,一个人是由外在的身体和内在的思想所组成的,难道外在的身体就与快乐无关吗?
其实一个人是一个整体的生命。孟子从来没有忽略人的身体的重要,但是或者换一个词来说——身体的必要性。我们都知道孟子对于人的身跟心,把身当做小体,把心当做大体。他有一段话说得很直接,他说:“你要了解一个人就要看他的眼珠。眼珠如果是亮的话,黑白分明代表胸中正;眼珠如果是昏黄的话代表胸中不正。”这种话说出来,实在是很难到普遍的认同啊。假如说,我正好患了黄疸病,眼珠昏黄。那孟子就说:你这个人眼珠昏黄,胸中不正。这不是冤枉吗?
那我们就要问了,孟子为什么说这个容易被人误会的话呢?因为他要强调身跟心的配合,所以人不能没有身体。譬如我走在街上,一个老人家摔跤,我如果没有手的话怎么去扶他呢?他要做好事,需要心里面下命令,然后我的身体、手脚去行动,我才能把好事做完。如果我没有手,没有脚,没有身体的话,我光是一个心,像灵一样的东西,那是没用的。
所以,儒家不会忽略身体有它的必要性。就好像有身体所以我们需要吃饭喝足才有力气,但这是必要的。
什么叫必要呢?非有它不可,有它还不够,就是必要。我吃饭喝足了这是必要的,然后我才能够怎么样呢,去做重要的事情。重要的事情就是心去发号施令,然后身体设法来配合。等于以心为主,以身体为辅,这两个配合起来之后才能做到许多好事。
所以,能够做到的话,这是最大的快乐——“反身而诚”。
他继续说,能够努力实践,推己及人的恕道,这是最好的方法,可以实践仁德。我们讲到怎么样“行仁”,儒家的思想孔子的“一贯之道”就是一个字,叫做“仁”。
孔子本身怎么说你要行仁呢?他说“能近取譬”这四个字,能够就近在身边找譬喻来设法让我去做。简单地说来就是换位思考。你要行仁吗?你就要替别人设想。换位思考,假如我是你,我会希望别人怎么做?那我就这么做。就是我跟你换位,用适当的方式来回应你对我的要求。
在孟子来说,也是一样,“强恕而行”,就是我努力“恕”——推己及人叫做“恕”,如心为恕,将心比心就是恕。我努力照这个做,就可以行仁。
所以,儒家思想里面的真诚不是一个人关起门来真诚。讲真诚的时候就要问,我跟别人之间的关系是否适当。如果适当的话,当然内心里面非常愉快,问心无愧嘛。那如果不适当的话,那就要问了,我是不是可以改善。
我们一再谈到这个观念。他说:古代的人得志的时候恩泽加于百姓身上。不得志的话呢,退下来修养自己,立身处世。穷困的时候独善其身,“独善其身”不是一个人不跟别人来往。“独善其身”是我穷困的时候,没有机会做官造福百姓,我就设法怎么样呢,我让自己变得完美。至于我得意的时候,通达的时候,显达的时候呢,就让天下人一起走向完美。
所以,我们讲儒家思想的时候就要分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说我读书人学习儒家的思想,做官的造福百姓,让百姓过好的生活。另一方面,光造福百姓不够啊,还要带着百姓一起走向完美的人生。这要分两方面。
所以为什么儒家思想它对于读书人的启发很深刻呢?就是你除了要有德行之外,还要有能力。你能力不够,你德行再高,你无法真的改善百姓的生活,那也是很可惜啊。
所以后来孟子思想发展,在整个儒家的《易经》传统里面就会特别谈到,古代的帝王照顾百姓需要三个条件。第一个,要有德行。因为你有德行的话呢,跟所有人才会心心相通。你德行越高,别人越高兴,因为你会照顾他嘛,你会与人为善嘛。
第二个呢,你需要培养能力。能力不够的话,你光是一个好人,那么办事情办不通,办不成,那不是很可惜吗? 第三个呢,需要有智慧。因为,人活在世界上常常会有迷惑。什么叫迷惑呢?孔子就说过“四十而不惑”这样的话。他的学生们有两次就直接提到,什么样叫做迷惑。孔子的回答没有例外,都提到情绪,情感的问题。第一次孔子会说,什么叫迷惑呢?你对一个人爱他的时候希望他一直活下去,恨他的时候希望他立刻死去。对同一个又爱又恨,就是迷惑。另外一个学生问,什么叫迷惑。他说,一时的愤怒,忘记自身的安危以及父母亲的安危,这叫做迷惑。
所以,孔子所说的迷惑都跟情绪的反应冲动有关,代表儒家很强调,你要设法有好的情商,调节你的情绪智商。这个做到之后,才能够没有迷惑。
解说: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够快乐,但是人生中有许多我们自己无法把握的因素,我们学习儒家思想可以提高自身的修养。那么,一个自身修养良好的人,一个德行高尚的人是不是就能够快乐地度过自己的一生了呢?
人的生命非常可贵。我们常会想到孔子的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河流的水从来没有停过,晚上睡觉的时候它继续在流啊。那我们能够不努力吗?忽然之间就过了十年二十年了,就要问自己:有没有长进啊?
而像孔子、孟子,他们的生命等于中一直往上走,是一个立体的生命。我们学儒家就要让自己的生命也变成立体的生命。而这里面有很大的压力,但你不要忘记,有更大的快乐。
有时候我们看到介绍孔子或者孟子的一些资料,就提到说孔子是丧家狗,郁郁寡欢,一生不得意,如何穷愁潦倒。这些话其实都非常浮面的,孔子一辈子都非常快乐。他平常生活的时候,申申如也,夭夭如也,非常自在轻松的。
孟子也是一样。他的学生说,老师看起来不太开心。他说,为什么我不高兴呢?有理想是一回事,能不能实现要看天时地利人和能不能配合。不能配合的话,我独善其身,让我自己改善变得完美,至少对得起我自己这个生命。
我们平常看故事喜欢看结局,有一个快乐的结局——Happy ending——就觉得说终于圆满团圆了。但是你不要忘记,很多事情你做了半天没有圆满结束怎么办呢?但是儒家基本上不在乎那个结局是否圆满,只在乎你是否继续再做。
这种继续再做是最难的,你要有恒心由内而发。意思就是说,我要设法对得起我自己,我自己这个人性的要求。至于说别人怎么样我实在不能去干涉他。你怎么可能说,因为你孝顺,所以你父母就要慈爱呢?或者做父母的,因为你慈爱,子女就应该孝顺呢?没有人敢打这个包票的。
所以,儒家基本上是回到每一个人自己的身上。人际关系是不可或缺的,每一个人都活在人群里面。你没有这个人际关系的网络,你根本不可能生存发展。但是呢,你不能选择说我一定要什么样的父母,什么样的兄弟姐妹,什么样的同事同学朋友。你不能选择,很多都已经定了。你注定在这儿工作,你跟这些人做朋友。啊呀,你说我朋友都有些问题,同事都有他们的毛病,都对我不好,怎么办呢?儒家会认为,正好借机会修德行善啊。
我们有时候也可以思考,如果孔子不是生在春秋时代末期,孟子不是生在战国时代中期。他们两个生下来就很顺利,哎,书念得很好,理想也很高,做大官做很多好事。那就是孔子、孟子吗?恐怕就不是孔子、孟子,反而变成恐怕是很平凡的一生了。所以,有很多时候在颠沛流离之际你才能够真的看透人生里面什么是必要的,什么是需要的,什么是重要的。
儒家是把到握重要的这个成分,认为人要面对的是什么?每一个人自己的人性,人性向善,真诚引发力量,由内而发。快乐也一样,由内而发。掌握这个原则的话呢,谈到儒家的快乐,就变成我们每个人完全操之于己,而不用求之于人的。
你学了《孟子》之后就感觉到内在真的是有一种力量,感觉到内心充满浩然之气,活在世界上那种坦荡荡的快乐是难以想象的。那么,同时呢也可以明白人生的价值何在,如何过快乐而有意义的人生,不断提升生命的境界。
所以,我们这一系列介绍孟子的思想,可以说是得到很多心得,愿意跟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