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廉政对联36副

时间:2019-05-14 17:04: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古代廉政对联36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古代廉政对联36副》。

第一篇:古代廉政对联36副

古代廉政对联36副

为政戒贪,贪利贪,贪名亦贪,勿鹜声华忘政事;

养廉惟俭,俭己俭,俭人非俭,还从宽大保廉隅。

----清•薛慰农署杭州府衙联1

铁面无私,凡涉科场,亲戚年家须谅我;

镜心普照,但凭文字,平奇浓淡不冤渠。

----清•朱圭在浙江做主考官时自署大门联2

扪心自惭兴利少,极目只觉旷官多。

----清•四川蓬溪县令泮先珍自署衙堂联3

两袖入清风,静忆此生宦况;

一庭来好月,朗同吾辈心期。

----清代贵州巡抚署斋联4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在广州查禁鸦片时自题挂于厅堂的对联5

廉吏无宦乐,达人不折腰。

----古格言联6

人谁无过,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是亦足矣;

我非爱财,来得明白,去得更明白,吾何慊乎!

----清•周凤楞再题学款经理处联7

仕于朝者以馈遣及门为耻,仕于外者以苞苴入都为羞。

----明朝某吏部自署门联8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

----明•袁崇焕联9

廉不言贫,勤不言苦;

尊其所闻,行其所知。

----古格言联10

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清•纪昀联11

百里才疏勤补拙; 一官俸薄俭能廉。

----清•姚步瀛撰联12

为政不在多言,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

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

----桂林抚署联13

慈惠戒优容,总在诚心行实政;

利名都摆脱,本来廉吏即真儒。

----清•姚步瀛撰联14

洁廉为心,忠信为仗; 文章在册,功德在民。

----柳州侯祠联15

不爱钱,不惜命,乃太平根基,名将名言,贪婪者跽跪;

取束刍,取缕麻,定斩徇军律,保民保国,正气壮河山。

----杭州西湖岳墓联16

作汾阳一行吏,春温秋肃; 受暮夜半文钱,地灭天诛。

----明代山西汾阳知县汤信大堂自题联17 宽一分则民多受一分赐,取一文则官不值一文钱。

----明代户部右侍郎张津任南安知府时为海宁县谯楼题联18

受一文分外钱,远报儿孙近报身; 做半点亏心事,幽有鬼神明有天。”

----清河北乐亭知县忤墉大堂自警联19

人人论功名,功有实功,名有实名,存一点掩耳盗铃之私心,终为无益; 官官称父母,父比真父,母比真母,做几件悬羊卖狗的假事,总不相干。

----清无锡知县武承漠大堂自题联20 悯其饥,念其寒,谁不可怜子女?肯推毫发与苍生,不枉为民父母; 受若值,怠若事,谁能放过仆童?况糜膏脂无治状,也应念及儿孙。

----明代吕坤在山西做官时赠各州县联21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内乡县衙的三堂联22

照耀千秋,念当年铁面冰心,建谠言不希后福;

闻风百世,至今日妇人孺子,颂清官只有先生。

----包公祠联23 一颗赤心悬日月,两张铁面斥奸邪。

----包公祠联24 铁面扬威到处佞谄匿迹,金鞭耀武随时良善扬眉。

----包公祠联25 政惟求于民便,事皆可与人言。

----清代文学家梁章钜为荆州府治所题联26 痛苍赤食草饭沙,安忍吸民膏以纵口腹?

睹闾阎卖妻鬻子,岂容穷物力而拥车徒!

----明代吕坤在山西做官时赠各驿站联27 居心似水,若受赂贪财,使一个抱屈者,神诛鬼灭;

执法如山,倘通情畏势,有一事不公者,男盗女娼。

----清代康熙河南知县孙子昶县衙大门联28

爱民如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 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其为山乎?

----古人讥讽贪官联29

不要百姓半文钱,原非异事;

但问一官二千石,所造何功?

----清代余云焕所撰与义府大堂联30 与百姓有缘,才来此地;

斯寸心无愧,不鄙斯民。

----清余小霞任三防主簿题联31 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

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

----河南内乡县衙大堂楹联32 一心为民,两袖清风,三思而行,四方太平,五谷丰登;

六欲有节,七情有度,八面兼顾,久居德范,十分廉明。横批:福荫百姓。

----古时某官员自题联33

十年寒窗,九载熬油,八进科声,七品到手,六亲不认;

五官不正,四蹄不羁,三餐饱食,二话不说,一心捞钱。

横批:苦煞万民。

----古人讥讽贪官联34

地当黄运之中,水欲治,漕欲通,千里河流,涓涓皆从心上过; 官作军民之主,宽以恩,严以法,一方士庶,笑啼都到眼前来。

----清代徐州知府张鼎励志联35 尔俸尔禄,民膏民脂;

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明洪武淮安府署黄庭坚所书御制戒石铭联36 4

第二篇:古代廉政对联集萃

古代廉政对联集萃

一、勤政篇(45副)

1、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河南内乡县衙三省堂联 清代知县高以永撰

2、法合理与情,倘能三字兼收庶无冤狱;清须勤且慎,莫谓一钱不要便是好官。

——江西浮梁古县衙联

3、不要百姓半文钱,原非异事;但问一官二千石,所造何功?

——贵州兴义府大堂联 清代 余云焕撰

4、一柱擎天头势重;十年踏地脚跟牢。

——四川行署大门联 南宋余 玠撰

5、领郡愧难胜,愿闾阎俗变饮羊,人除害马;同舟须共济,与僚寀政期训雉,节励悬鱼。

——桂林府署联 清代余小霞撰

6、为民官,为民仆,鞠躬尽瘁,死方有已;分国喜,分国忧,沥胆披肝,生定无停。

7、地当黄运之中,水欲治,漕欲通,十里河流,涓滴都从心上过;官作军民之主,宽以恩,严以法,一方士庶,笑啼都到眼前来。

——徐州道署联 清代 张 鼎撰

8、不生事,不懈审,自然无事;能教民,能养民,便是亲民。

——江苏江阴县衙大堂联

——清 程祖洛撰 ——山西榆次县衙联

11、尽力尽心,未能十分尽职;任劳任怨,不敢半点任功。

——浙江江山县大堂联 清代 蔡东轩题

12、吃无钱饭,须知来处不易;说现成话,只恐当局者迷。

—— 江苏高邮护国寺斋堂联

13、念厥职非轻,休戚与六邑相关:曰慎,曰清,曰勤敏;求斯心可问,是非唯群言是度:不宽,不猛,不因循。

——清代宁波府郡署联 一任太守书写

14、扪心自惭兴利少;极目只觉旷官多。

——四川蓬溪县大堂联 清代潘先珍撰

15、历叹古今良吏少;须知天下苦人多。

——湖北巴东县鲁家湾石壁联 吴骏绩 冯锦文撰

9、无多事,无废事,庶几无事;不徇情,不矫情,乃能得情。

10、要办事,莫生事;要任怨,莫敛怨;可兴利,毋近利;可急功,毋喜功!

16、勉力为之,正人心,原风俗,实惟根本;文治彰矣,拔真才,加训迪,勿懈功夫。

——奉天府丞署联 清代 梁上国撰

17、官有典常,任一日则尽一日之心,况兼地广事繁,敢不夙兴夜寐?民供正课,宽几分则受几分之惠,纵使时丰岁稔,常如怨暑咨寒。——甘肃武威府衙堂联

18、勤补拙,俭养廉,更无暇馈问迎送,来往宾朋须谅我;让化争,诚去伪,敬以告父兄耆老,教诲子弟各成人。

——江苏江都县署联 清代 陈文述撰

19、天地自成文,江山有美;国家期得士,桃李无言。

——浙江学署衙门联 清代彭元瑞撰

20、领命知大郡,感频年捍患御灾,创者立、废者兴、教者深、养者厚,寝食弗遑,纯以救民尽臣职;使君统名府,听百姓歌功颂德,良已安、顽已化、劫已转、岁已登,贤劳备至,力能造福契天心。

——河南南阳府衙联

21、雍睦八家同,能服先畴,颇有乡风安古处;畲菑三岁始,永除后患,断无地角累升科。

——广西 林村劝农亭联 清李彦章题

22、万二千家为乡,看水田再熟,洫路叫流,到处争留吾所憩;三百六旬成岁,忆春晚观风,秋晴喜雨,连年频与尔相亲。——广西 宾州劝农亭联

清李彦章题

23、地利极膏腴,十万山近绕澄江,今年喜雨足田肥,人和岁稔;边情须体察,三百里亲来行县,到处得兴农课士,问俗观风。——广西上林县劝农亭联 清代 李彦章题

24、供长生位,刊德政碑,莫非世俗虚文,可有几件事烈烈轰轰,不辱没龙山凤水;挂回避榜,贴铭誓联,都是官场假象,只要这点心干干净净,对得住白日青天。

—— 安庆府署联 清 徐士林撰

25、谨关梁,完要害,千里长边,幸一烽未起;省刑罚,薄税敛,六年镇抚,愧五技已穷。

——河北 宣府署门联 明 刘永祚撰

26、政能清简成风俗;邑有流亡愧俸钱。

——安徽巢湖县衙联

27、江淮河汉思明德;精一危微见道心。

——浙江绍兴禹王庙联

28、谁谓民愚, 毁誉当存三代直;自知己拙, 先劳莫放一时闲。——安徽怀远县衙联 清代 唐 暄撰

29、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湖北襄阳古隆中“三顾堂”正门联 明代 游 俊撰

30、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成都武侯祠联 清末 赵 藩撰

31、名场似弈无同局;吏道如诗有别裁。

——湖南 桑植县署衙门联 清 顾奎光撰

32、俨龙见于尸室,小心翼翼;听鸡鸣而早起,为善孳孳。

——安徽藩臬署联 明代吴岳秀撰

33、曾三颜四; 禹寸陶分。——苏州网师园题联 清 郑 燮

34、政纲虽举,必求益其所未至;德泽虽布,必思及其所未周。——宋 薛 极 奏疏句

35、公作一方资保障;民歌四序乐平安。

——安徽 宿州州衙联

36、重门洞开,要事事勿负寸心,方称良吏;高山仰止,莫矜矜不持一石,便算清名。——北京通州衙门联 清 于成龙

37、五载营田,辟柴草劝耕桑,不盖不乘,受几多雨雨风风,急国事亦急家事;三农乐业,靖萑符修保约,有巢有奉,安无数林林总总,为民谋即为孙谋。

——为江西安仁屯署题联 清 翟凤翥撰

38、皖山耸翠, 皖水拖蓝, 笑一官于皖北有缘,两载皖城惭建树;春雨流膏, 春风吹暖, 喜七乡之春耕无恙, 二分春色过花朝。——安徽 怀宁县衙联

39、有守尤贵有为,徒博清名,何补民生国计;善政不如善教,但夸济干,犹惭制锦烹鲜!

——福建侯官县署联 清 郑佐成撰

40、官须守正做来,苟事事瞻顾因循,纵免刑章终造孽;民欲持平待去,看个个流离颠沛,忍将膏血入私囊。

——江苏省抚署联 清 丁日昌

41、做不完子臣弟友工夫,愿来世百行咸修,五伦克尽;尝遍了国难家愁滋味,到如今一肩永卸,两手空归。

——安徽凤阳县衙联 清末 陶先益撰

42、问此官何事最忙?冠盖遥临,酒醴笙簧皆要政;笑终岁为人作嫁,脂膏已竭,亲朋僮仆孰知恩?

——陕西粮道衙门三堂联 清代张集馨撰

43、居一日官,尽一日心,无怠无荒,当思于物有济; 治百姓难,爱百姓易,同好同恶,惟在强恕而行。

——明代开国大臣 徐 达撰

——山东督署联

45、湖山在目,玉局曾来,又七百年于兹矣;冰雪为心,科徭不扰,斯二千石之职欤。——杭州府署联 清代 成世瑄撰

44、襟带七十二泉源,到处皆马蹄秋水;管领一百八州县,无时不虎尾春冰。

二、守廉篇(49副)

1、选官擢吏贤而举;考政核绩廉以衡。

——河南内乡县衙联

2、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明 冯梦龙撰

3、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端州郡斋壁 宋 包拯书

4、百里才疏勤补拙;一官俸薄俭养廉。

——湖南慈利县官厅联 清 姚步瀛撰

5、但使无颜皆可富;若非有骨岂能贫!

——清 大臣徐士林诗摘

6、佩鄂国至言,不爱钱不惜命;与文山比烈,曰取义曰成仁。——扬州史可法祠墓 清代 陈弘谋题

7、为政戒贪,贪利贪,贪名亦贪,勿骛声华忘政事;养廉惟俭,俭己俭,俭人非俭,还从宽处保廉隅。

——杭州府署联 清代 薛时雨撰

8、丹心一颗,千金哪比人格贵;清风两袖,万贯不移品行贞。——江西浮梁古县衙联

9、要半文不值半文,莫道人无知者;办一事须了一事,如此心乃安然。——江苏道官署厅堂联 清 陶 澍题

10、所判案非皆允也,贪一毫枉法脏,唯恐子孙有报;不爱钱敢曰廉乎?存半点徇私念,是知鬼神难欺。

——辽宁 凤城衙门联 清末 樊公佩撰

11、作汾阳一行吏,春温秋肃;受暮夜半文钱,地灭天诛。

——山西汾阳县衙联

12、廉吏可为,鲁山四面墙垣少;达人知足,陶令归来岁月多。——南京小仓山房联 清代 徐兆璜题

13、有官贫过无官日;去任荣于到任时。

——清 文人俞鹤湖 赠陆陇其诗摘

14、仕于朝者以馈遗及门为耻;仕于外者以苞苴入都为羞。

——明 大臣王恕自署门联

15、一肩行李,试问封建官场有几?两袖清风,且看苏州太守如何!

——苏州况公祠联

16、累万盈千,尽是朝廷正赋,倘有侵凌,谁替你披枷带锁;一丝半粒,无非百姓脂膏,不加珍惜,怎晓得男盗女娼。

——清 于成龙 任福建按察使时撰书于公堂联

17、赃官贪婪,将图富也!孰知后代不贤,以一掷弃千金,枉自遗百般唾骂;良吏清操,岂望名哉?实痛小民所苦,守千天如一日,难尽保万姓平康。

——清 常大忠任安徽潜山县令撰写的官署联

18、醴泉无源,芝草无根,人贵自立;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民生在勤。

——清 程祖洛抚吴时自书官斋联

19、反己有真修,须留神检到心身界上;加工无别法,务着力打开义利关头。

——福建鳌峰书院联 清代 林枝春题

20、廉洁为心,忠信为仗;文章在册,功德在民。

——广西柳州柳侯祠联 清 伍长华撰

21、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

——《禁止馈送檄》摘句 清 张伯行撰

22、节砺悬鱼,溯五年抚字劳心, 泮水鸱鸮齐感化;治传留犊,听四野讴歌盈耳, 淮南鸡犬尽欢腾。

——安徽寿县县衙联 清代 王松斋撰

23、地重米襄阳,至今绣水清冷,如见冰心映秋月;家临包孝肃,共此巢湖灌注,须教铁面带春风。

——安徽无为州衙联 清末 方 澍撰

24、辩善在读书, 披信史, 考春秋,览古观今, 试问谁人能掩盖?植私如助火, 始焰燃,继郁灼,焚身丧耻, 此间几个不糊涂。

——安徽庐州府衙联

25、青天府尹,官铡民铡王侯亦铡,狗头龙首有何异,一贪即成腐;四知太守,你知我知天神皆知,一钱千金无甚别,唯清才是廉。

26、武穆两言,不爱不怕;文成一诀,即知即行。

——岳王庙联 清代 宗稷辰联

27、但立直标;终无曲影。

——《旧唐书〃崔彦昭传》 五代后晋 刘 昫修

28、俸薄俭常足;官卑廉自尊。

——清 林 译 任浙江海宁教谕时撰

29、典郡矢清廉,归装片石;论诗重忠孝,大集千秋。

——清 孔梧卿赠彡石公陆元鋐联

30、诗堪入画方称妙;官到能贫乃是清。

——清 戴远山送桐峰官滇南 赠联

——安徽霍丘县衙

32、汲水浇花,亦思于物有济;扫窗设几,要在予心以安。

——清 汪退谷书房联

33、为伦类中所当行之事;作天地间不可少之人。

——清 黄绍统自署联

34、大惧与众人同数;须知保晚节尤难。

——清人《争坐位帖》集字联

35、听政有余闲,不妨甓运陶斋,花栽潘县;做官无别物,只此一庭明水,两袖清风。——云南姚安府联 明 李贽题

31、国法人情, 能持平诉讼何有;门徒堂卒, 当节制豺狼自无。

36、惜食惜衣,非为惜财原惜福;求名求利,但须求己莫求人。——桐城宰相府联

清代 张廷玉撰

37、抚字何能,愧对他、白叟黄童,称吾父母;清廉时勉,要留些、淡齑薄粥,贻我儿孙。——安徽庐江县衙联 许蓉叔撰

38、小蓬莱许住三年,但凫舄迁时,舆论可能无后议;旧京兆犹留五日,看龙山深处,春光早已动离情。

——安徽怀宁县衙联

39、存心邪僻,任尔烧香无点益;持身正大,见吾不拜有何妨。——道教圣地楼观台灵官殿前联近代黎遇航书

40、这贤良恪守家风, 将如刘宠还钱, 一一编成治谱;那杂种不遵祖训, 倒把萧何造律, 条条用作冤民。

41、痛苍赤食草饭沙,安忍吸民膏以纵口腹?睹闾阎卖妻鬻子,岂容穷物力而拥车徒!

——明 吕坤任山西按察使时,赠与各州县联

42、欣戚相同,为人莫想欢娱,欢娱即是烦恼;福命不大,处世休辞劳苦,劳苦乃得安康。

——题蒋心馀宅内堂 清 彭元瑞撰

43、智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为非其有。

——西汉 韩 婴《韩诗外传》句

44、徇己之心切,则至公之理乖;贪仕之性彰,则廉洁之风薄。——唐 薛登 奏疏摘句

45、两袖清风廉太守;二分明月古扬州。

——清 阮元 赠钱塘魏春松观察成宪出守扬州联

46、囊中耻贮千金宝;架上惟藏四部书。

——宋 大臣李至诗摘

47、毋博宽大名,去害马乃能牧马;敢云清白吏,唯嗜鱼故不受鱼。——陕西沔县公廨联近代 杨和父 题 ——清 李绂撰

49、居心似水,若受赂贪财,使一个抱屈者,神诛鬼灭;执法如山,倘通情畏势,有一事不公者,男盗女娼。

——河南通许县衙联,清 孙子昶题

三、奉公篇(51副)

1、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清 云贵总督赵慎畛撰

2、此是公门,裹足莫干三尺法;我无私谒,盟心只凛一条冰。

——桂林府重修廨署联 清代余小霞撰

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48、法重于山, 纵狡黠难移铁案;心清似水, 愿僚属共饮廉泉。

——清 林则徐在就任两广总督时,书自勉联

4、罔违道,罔怫民,真正公平,心斯无怍; 不容情,不受贿,招摇撞骗,法所必严。

——无锡县衙前照壁联 清 武承谟撰

5、听讼吾忧人,纵到此平反,已苦下情迟上达; 举头天不远,愿大家猛醒,莫将私意入公门。

——清 翰林院编修 俞 樾 应江苏一知府请,题官署联

6、人重官非官重人; 德胜才毋才胜德。

——明 礼部尚李廷机撰

7、不信而任事,则事反;不仁而御众,则众殃。

——宋 李觏作

8、民心即在吾心,信不易孚,敬尔公先慎尔独;国事常如家事,力所能勉,持其平还酌其通。

——清 吕 璜在奉化任知县时撰联

9、君不可负,只是心难负,负心者不容于尧舜;天不可欺,谁言人可欺,欺人者如见其肺肝。

——清 赵申乔官浙藩时自署堂联

10、堂上片时喜怒,动系民生,行以不忍人之心,春风弥宇;隐中一念公私,即来帝鉴,严乎勿自欺之学,丽日当空。

——陕西按察使大堂联 清 翟凤翥撰

11、丹毫一点,乃吾民利害攸关,须念悖出必将悖入;白日三竿,即尔室公私毕照,莫谓知显不在知微。

——白水宰后堂联 清代 梁章钜题

12、行所当行,不为己甚;慎之又慎,未敢即安。

——桂林抚署联 清 百 龄撰

13、直者毋庸我力,枉者我无庸力,何敢贪天之功?恩则以奸为贤,怨则以贤为奸,岂能逃鬼之责。

——吏部铨署联 明 吕坤题

14、亏他人便亏自己,须记朝齑暮盐,我亦寒士;要公道还要虚心,试看畹兰亩蕙,楚故有材。

——清 姚 颐 督学湖南时自题书院联

15、远溯二千石良规,我辈当如汉吏;恩起下七年废籍,斯人恐负苍生。——府署联 清 梁鼎芬撰

16、官要虚心,总能发伏摘奸,须识我得情勿喜;民宜守分,若到违条犯法,可怜汝无路求生。——县署联 清 邓廷桢撰

17、坐此似同舟,宦情彼此关休戚;须臾参大府,公事何妨共酌商。——粤西藩任官厅联 清 金德山撰

18、长吏多从耕田凿井而来,视民事须如家事;吾曹同讲补过尽忠之道,凛心箴即是官箴。

——直隶总督保定府厅署联 曾国藩撰

19、随时以法言巽语相规,为诸君导迎善气;斯民当火热水深之后,赖良吏默挽天心。——保定府二堂楹柱联 曾国藩撰

20、地方有百废待兴, 愧保障未能,但相期玉洁金坚, 学吏勉为强项令; 天道无十年不变, 坐堂皇判事,须想到松寒菊瘦, 离官同是比肩民。——庐州府衙联 清末 李眉庵撰

21、人人论功名,功有实功,名有实名,存一点掩耳盗铃之私心,终成无益;官官称父母,父必真父,母必真母,做几件悬羊卖狗的假事,总不相干。——无锡大堂联 清 武承谟题

22、干点实事,建点实功,从来毁誉在民心,无须患得患失;做个好官,留个好名,自古善恶有公论,何忧位卑位尊。

——山西榆次县衙联

23、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明代 杨继盛题狱壁联

24、我与民为主,实与民为仆,任差使亦任呼来,轻暖肥甘借尔衣我食我,我过不妨告我,我贪不妨参我,慎勿畏我谤我,是背我不能知我;人因显作官,亦因显作孽,有阴阳必有报应,喜忧怒乐都能福人伤人,人前惯会骄人,人后惯会谄人,焉非羞人悭人,以大人而做小人? ——南阳府联

25、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济南辛弃疾纪念祠联 郭沫若撰

26、职事无荒,不烦士行樗蒲诫;功名接武,同韵扬州芍药花。——清 张之洞撰府堂联

27、为五斗米折腰, 自惭无地;持三尺法在手, 不敢欺天。

——安徽 庐江县衙联 清代 张 琴撰

28、进这一重门,何曾见曲直是非, 必无负汝;奉将三尺法,但愿尔友恭慈孝,好自为人。——安徽 六安县署联

29、愿以清廉称父老;期将公正著闾阎。——安徽 南陵县衙

30、我可为人师乎? 但既任是官, 敢不顾名思义;尔无以吾常也!幸勿忘所学, 交相取善辅仁。——芜湖县儒学联

31、三更灯火,共期此日飞腾;倘存片念偏私,有如江水;五度秋风,敢望当年辛苦;仍是一囊书剑,重过钟山。

——安徽当涂县太平考棚联 清代 安徽学政汪廷珍撰

32、依然如画江城, 待点染虹落双桥, 镜明两水;莫说能诗太守, 要俯仰眼前赤子, 头上青天。

——安徽 宁国县衙 陈 伯撰 ——安徽 宿州州衙

34、法堂下无非士, 无非农, 无非商贾, 敢任性纵情, 漫道我惟行我法;庐州境也有山, 也有水, 也有田园, 试采风问石, 斯来吾亦爱吾庐。

——庐州府衙 清代 孙笠帆撰

33、政任贤能, 作事须求通事者;官称父母, 治民要有爱国心。

35、敷政后刑名, 务先教化;为学主实行, 耻袭空言。

——安徽 桐城县教谕署 明 张 淳撰

36、古宿重南州,减弊勉希刘学士;大风表东海,遗规遥溯管夷吾。——安徽 宿州南运局联

37、人苦不自知,愿诸君勤攻吾短;弊去其太甚,与尔辈率由旧章。——清 李 湖任通永道观察时题厅事联

38、清廉便算七分人,公生明要到十分地步;练达能申三尺法,宽济猛毋欺五尺儿童。——清 叶仪昌赠泉州太守来锡蕃联

39、法行无亲, 令行无故;赏疑唯重, 罚疑唯轻。

——河南内乡县衙二堂联

40、州县为斯民最切近之官, 造孽则易, 造福则难, 莫为片念可欺,天地神明皆鉴我;刑罚亦朝廷不得已而设, 用轻者纵, 用重者残, 只此一心所及,是非曲折敢冤渠。

——浙江 建德县署

41、叔子岘山常臵酒;谢公淝水自围棋。

42、昔有龚黄,千古名传循吏去;贤如颜范,一麾我步后尘来。——清余小霞题桂林府廨署厅事联

43、一生期许坐斯堂, 务擅空群之识, 惟持极慎, 则得者快矣, 失者亦可无惭, 惭消誉起; 三载辛勤有此地, 人怀必售之心, 非秉至公, 则举者喜矣, 错者不能无怨, 怨蓄谤兴。

——江南(南京)贡院 至公堂联 明 李渔撰

44、孝感天地;德播人间。——舜帝陵联

45、甲兵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 ;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苏州范仲淹祠联 清 宋 荦撰

46、亲不负楚,疏不负梁,爱国忠君真气节;骚可为经,策可为史,经天行地大文章。

——长沙屈原、贾谊二公祠 清代 左 辅撰

47、一腔忠诚,二谪连州,永垂万世功难表,三见闰月,四年教化,唯有千山画不如。——广东连州 刘禹锡纪念馆联

48、史笔流芳,虽未成功终可法;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明末夏完淳答洪承畴撰

49、还数十年书债未清, 更行吾道南来, 度此日桑榆晚景;有三千里文缘顿结, 莫放大江东去, 栽他乡桃李盈门。——清 鲍廷博撰

5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秦宫汉阙;小苑春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金陵旧藩署(南京明中山王故邸)联

四、爱民篇(47副)50、与其私千万卷在己,或不守之子孙;孰若公一二册于人,能永传诸奕禩。

1、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人共乐千秋节;乐不可无,乐不可极,乐事还同万众心。——太原 晋祠 同乐亭联 清末 刘大鹏撰

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孟子▪梁惠王下》摘句

3、与百姓有缘,才来此地;期寸心无愧,不鄙斯民。

——清代余小霞任三防主簿时所作的对联

4、理国之道,莫若安民;劝课之规,宜从薄赋。

——后唐庄宗李存勖言

——南阳府联

6、不免催科,须知颗粒皆民命;何能抚字,但恤涓埃亦惠心。—

—安徽 潜山县官署联 清 常大忠撰

7、宽一分,则民多受一分赐;取一文,则官不值一文钱。

——南安府署谯楼联 明 张 津撰

8、太守命曰帅师,任保障不任茧丝,当效范王旧迹;吾民呼云父母,急催科更急抚字,勿辜召杜斯名。

——江西 饶州府堂联 清 翟凤翥撰

9、阴德好行,贻子姓当先贻兆姓;诚求不远,得民心唯自得其心。——清 翟凤翥任陕西按察使时,撰写的大堂联

10、悯其饥,念其寒,谁不可怜子女?肯推毫发与苍生,不枉为民父母;受若值,怠若事,谁能放过仆童?况糜膏脂无治状,也应念及儿孙。

——明 吕坤在山西做官时,赠与各州县、驿站联

11、爱物为心,一命于人亦有济;得民以道,千秋斯统不虚传。——清 林则徐题南京程道明祠

12、愿闻已过;求通民情。——明代 兵部尚书 王守仁自警联

13、举动即愆尤,常恐己过不闻,获戾于朝廷百姓;官民多壅隔,安得下情上达,推恩如父子一家?

——浙江省慈利县署联 清代 知县姚步瀛撰

14、合则留, 不合则去;肥吾民, 勿肥吾身。

——合肥县衙大堂联 清代 孙葆田撰

15、政惟求于民便;事皆可与人言。

——湖北江陵衙署联 清代梁章钜撰

16、上有青天一片,冰心盟上帝;民皆赤子满腔,热血注民瘼。——江苏东台县衙庭柱联 清 魏 源题

17、理事若作真书,绵密无间;爱民如保赤子,体会入微。

——赠林则徐联 清道光时户部右侍郎程恩泽撰

18、看阶前草青苔绿,无非生意; 听墙外鸦啼鹊噪,恐有冤魂。——清徐士林题臬司衙门大堂联

5、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掌舵应先知水性;民殷兴国民贫伤国,当官务必察民情。

19、听东去江声, 无限苍凉, 似替民间诉许多疾苦;看西来山色, 恁般清净, 生怕胸中着半点尘埃。

——江西 安义县署大堂联 清 龚之格撰

20、但愿民安若堵;何妨署冷如冰。

——湖南巡抚署联 清代 赵申乔撰

21、民即是儿孙,重闼尽开毋壅塞;官虽称父母,诸端惟忍莫轻来。——安徽宿州惠义堂联

22、青天下鉴此心,敢不光明正直? 赤子来游我腹,愿言岂弟慈祥。——山西襄垣县署楹 明 吕坤撰

23、八载重来,民情爱我如当日;一枝仍借,山色迎人似旧时。——余小霞再任大滩司巡检时所题的堂联

24、从导则安,从堙则患,治水治邦皆一体;视民为重,视己为轻,修身修政鉴千秋。——重庆禹王宫联

25、为百姓,省事省钱,须尽过父母恩情,方可保民成赤子;愿一心,赖烦赖苦,才学得循良政绩,休教名士误苍生。

——合肥县衙联 清代 孙葆田撰

26、堂前宿草皆青,司牧人,应多会意;郭外隋堤仍绿,垂爱者,切勿劳民。——安徽宿州牧爱堂联

27、眼前百姓即儿孙,莫言百姓可欺,当留下儿孙地步;堂上一官称父母,漫说一官易做,还尽些父母恩情。

——山东金乡县衙联 清代 王玉池撰

28、念闾阎疾苦,简政轻刑,渐起黎民登衽席;知稼穑艰难,慰农劝读,行教瘠土遍桑麻。

——安徽凤台县衙联 清 颜海飏撰

29、民不可欺,常忧获戾于百姓;官非易作,唯愿推恩到万家。——清 魏源题江苏东台县衙厅柱联

30、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我,何忍负之。

——河南内乡县衙大堂联

31、栽花携得蓬莱种; 买犊教成渤海耕。

——安徽凤台县衙联 清代县令李兆洛撰

32、视民如伤,冀地苍生皆吾子;修己以敬,燕赵精英是我师。——保定府大堂楹柱联 清 曾国藩撰

33、当门矗数仞青山,看飞泉泻玉,古木笼烟,一派生机齐到眼; 环境有万家赤子,计春雨催耕,秋灯课读,四时民事总关心。——含山县衙联 清末 林剑荣撰

34、选胜值公馀,看淮水安澜,硖山拱秀;系怀在民隐,愿春耕恒足,秋稼丰登。

——凤台县慰农亭(禹王亭)联 清 颜海飏

35、从故乡而来,两地疮痍同满目;当兵事之后,万家疾苦早关心。——云南姚安府联 明代 李贽撰

36、阳奉阴违,天有难遮之眼;民穷财尽,地无可剥之皮。

——无锡县衙大堂联 清 张松灿题

37、痛四郊、横被水灾,民为其鱼,人难及鸟,筹画多方,只手未能援赤子;

愿百姓、实沾君泽,官虽非虎,吏或如狼,涤除积弊,寸心尚可对青天。——芜湖县衙

38、不能逐事得情,无如早结;诚恐一时有误,且慢加刑。

——宿松县衙

39、此味易知,但须绿野亲身种;对他有愧,只恐苍生面色多。——清 鄂尔泰菜圃联

40、守郡继先人, 看江水长流, 剩几个当年父老:析薪绵世泽, 愿黄堂少住, 留一枝此日甘棠。

——江苏 镇江署联 清 袁 枚撰

41、厅前青草,槛外山光,须知我辈能豪,不在雕梁画栋;墙及半肩,窗开四面,愿与吾民想见,常如白日青天。

——南宁臬台联 清代 许祥光撰

42、天下大利必归农,务须红积千仓,歌兴鱼梦;朝廷重禄以养吏,切莫素餐一派,坐听鸿嗷。

——贵阳先农坛官厅 清 刘韫良撰

43、出山如在山, 衙宅六度阳春, 龙鹤囊琴皆旧物;读律不拘律, 闾舍群歌爱日, 阶苔庭草尽生机。

44、对风月累千觞,与君今昔倾谈,借箸预筹天下事;拓园林十数亩,无论明年何处,栽花先酿万家春。

——成都四川藩署联

45、三秋刚报赛,休辜美景良辰,请先生闲谈谈,问地方上士习民风,何因何革;五簋可留宾,何用张灯结彩,教百姓都看看,想平日间竞奢斗靡,孰是孰非。

——江苏臬署堂联 清代 徐士林题

46、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都江堰二王庙联

47、太守昔称廉,千载还珠传盛事;使君重起废,一亭流水喻澄怀。——广西合浦还珠亭联,清 伊秉绶撰

五、读书篇(44副)

1、干国家事;读圣贤书。——明代 海 瑞题官署衙门联

2、读万卷书求圣道;行千里路得民情。

——清 魏 源题江苏扬州挈园古藤书屋联

3、才能济世何须位;学不宜民枉为官。

——清 朱经畲自撰居室联

4、读律即读书,愿凡事从天理讲求,勿以聪明矜独见;在官如在客,念平生所私心向往,肯将温饱负初衷。

——清代 俞 樾题江苏臬台署联

5、畏简书并畏人言,常以无欺盟夙夜;正文风先正士习,惟将有耻勖胶庠。——清 吴省兰督学湖南时题联

6、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 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行。——福建漳州白云岩书院联 南宋

朱 熹撰

7、学优则仕, 仕优则学,六年间、化雨春风,遍种湖山桃李;宽以济猛, 猛以济宽, 四境内、群黎百姓, 各安井里桑麻。

——安徽 巢湖县署联 张士英 撰

8、提三尺剑, 读五车书, 二十年湖海元龙, 落拓何曾减豪气;经百战场, 草万言檄, 八百里关山戎马, 归来大好作新民。

——安徽 五河县署联 清末民国初 纪伯吕撰

——清 蒋士铨 撰

10、人原是俗非关吏; 仕岂能优且读书。

——颖州府署联 清 蒋南庄撰

11、事出于公,诸君何妨至室;吏原非俗,我辈还要读书。

——广西来宾县衙联 清 陈子澜撰

12、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明 郑成功自勉读书联

13、良辰尽为官忙,得一刻余闲好诵史,繙经别开生面。传舍原非我有,但两番视事也栽花,种竹权当家园。

——江苏扬州三贤祠 苏亭联 清代 卢雅雨制

14、文能换骨余无法;学但穷源自不疑。

——广西 思恩 西邕书院联 清代 李彦章集陆游诗句

15、方朔少时,二十万言书尽读;傅隆老去,八千余纸手亲抄。——陶怡云题小仓山房

16、好学近智,力行近仁,知耻近勇;在官惟明,莅事惟平,立身惟清。——山西榆次县衙联

17、地重豳歧,礼乐务还醇厚;学宗邹鲁,文章须探本源。

——奉天府大堂联 清 奉天府丞 陈治滋题

18、万卷虽多当读破;一言惟恕期执行。——安徽省署联

19、考古证今,致用要关天下事;先忧后乐,存心须在秀才时。——广西 武鸣县西邕书院联 清 李彦章题

20、为道为法为则,守先待后;不淫不移不屈,知命达天。

——无锡东林书院联 清 李 玫题

21、庭余嘉荫,室有藏书,天下事随处而安,即此是雕梁画栋;卜得芳邻,居成美境,田舍翁问心已足,漫言应列鼎鸣钟。——清代 林枝春

9、富贵无常,尔小子勿忘贫贱;圣贤可学,我清门但读时书。自书楹柱联

22、拙补以勤,问当年学士联吟,月下花前留得几人诗酒?政余有暇,看此日名公雅集,辽东冀北蔚成一代文章。

——苏州拙政园联 清 王藻林撰(藏头联)

23、民不能忘,始信渊云兼政事;敏而好学,莫疑巢许是闲人。——南京随园联 清 裘叔度题

24、得好友来如对月;有奇书读胜看花。

—— 清 王文治自题联

25、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苏姓宗祠联 清 张鹏翮撰

26、诗笔离骚亦时用;文章尔雅称吾宗。

——湖南省汨罗屈子祠联 宋 苏轼题

27、文章千古事;忠孝一生心。——清 郭嵩涛集唐宋诗句

28、博学于文;行已有耻。——清 顾炎武集古人句

29、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

——江苏昆山县千灯镇顾氏南宅贻安堂联 清状元 石韫玉题

30、韦编三绝今知命;黄绢初裁好著书。

——近代 章太炎赠弟子黄侃五十寿联

31、道在明心,心明则理得,理得则知行一,事业文章从此出;学期济世,世济而仁归,仁归而体用全,圣贤豪杰又何分。——饶州江汉书院联 清 翟凤翥撰

32、一官百里江淮海;三绝千秋书画诗。

——清 舒位

赠知县屠倬诗句

33、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

——清 邓石如自题铁砚山房

34、身无半亩, 心忧天下;读破万卷, 神交古人。

——清 左宗棠撰书塾联

35、读书经世即真儒,遑问他一席名山、千秋竹简;学佛成仙皆幻境,终输我五湖明月、万树梅花。

——清 乾隆状元 毕沅自撰联

——江南贡院联 清 马新贻撰

37、受刑人切莫伤怀,此中有羑里琴弦,龙门史笔;典狱官最难称职,须要兼金刚面目,菩萨心肠。——浙江 鄞县监狱

38、勤以补拙, 俭以养廉, 处身世须留心二字;书能破愚, 诗能益智, 愿儿孙常砺身三余。

——旬邑县唐家庄园联,清 盐运使唐廷铨撰

39、起八代衰,自昔文章尊北斗;兴四门学,即今俎豆重东胶。——北京翰

36、不负初心,吾辈皆由科制进;相期异日,名臣端赖读书多。林院韩文公(韩愈)祠联 清 法式善 题

40、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杜甫草堂联 清 顾复初撰

41、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尘誓扫还金阙;诗继少陵,派开南宋,更入清风明月,池馆重新接草堂。

——纪念陆游联

42、直道莫能容,却听雨登楼,薄醉平生无此快;大名长不死,慕落星结屋,论诗异代久相师。

——广西 宜州山谷祠联 清 查俭堂题

43、夫子既圣矣,为人臣史载笔;后世有述焉,今天下书同文。——题仓颉庙联,王寿田集句

44、天地间都是文章,妙处还须自得;身心外别无道理,静中最好寻思。——明 汤显祖自题玉茗堂清远楼联

第三篇:廉政对联.

刘占一撰:

1、当权莫做官仓鼠;

俯首甘为孺子牛。

2、贪恋钱财终是祸;

沉迷酒色必成灰。

3、白天未做亏心事;

半夜不闻厉鬼嚎。

4、水可载舟亦复舟,绝非妄语;

民如爱党必跟党,确是箴言。

5、雄心展,酒色均疏远。贫吏未谋财,歌伉健。公仆清廉海内扬,兴赤县;

政事繁,辛勤不畏难。工蜂忙采蜜,舞蹁跹。山花烂漫丛中笑,颂恩官

(注:此联以“摘得新”词牌格式填词,实为正反两首词,亦可视为一副韵联。)

6、而今从政知廉耻;

自古为民在信诚。

7、廉洁正心,忠诚从政;

文章在册,功德于民。

8、俭以养廉,俭居俭设知廉耻;

勤能补拙,勤政勤民献拙诚。

9、反哺鸦,跪乳羊,子胜鸦羊当有义;

含羞草,连理木,人非草木岂无情。

10、人民可做载舟水; 公仆须当敬业牛。

11、身似白莲心坦荡; 行如清水梦甘甜。

12、贪欲生疮终作病; 廉风脱俗始流芳。

13、贪财效鼠,恋色抱蛇,鼠蛇意欲天难恕; 处事飞龙,为民奔马,龙马精神史可铭。

14、勤政山河秀; 肃贪社稷安。

15、力戒酒财色; 方来精气神。

16、一身正气英名远; 两袖清风睡梦安。

17、莫慕虚名垂野史; 要留实绩树丰碑。

18、贪官污吏民心称; 勤政惠风天意知。

19、舍命为民当海瑞;

丢官执法效包公。

王永成撰:

1、为人磊落心常泰;

执政清廉梦自安。

2、廉洁自律清风荡;

克己奉公正气扬。

3、克己奉公葆本色;

倡廉反腐蔚清风。

4、气清风正民心顺;

纪肃法严天下安。

5、不徇私情扬正气;

清廉政务树新风。

6、为官廉洁一身正;

执政精勤两袖清。

7、反腐倡廉尘不染;

守操克己秽难粘。

8、守操律己堪从政;

尽职亲民好做官。

9、勤政爱民倾赤胆;

守廉拒腐做清官。

10、刚直不阿,清风铁面;

倡廉反腐,正气浩然。

11、报国倡廉,正气一身尘不染;

忧民反腐,清风两袖节尤坚。

12、正气洗心,度势审时扬道义;

廉风拂面,知荣晓耻倡文明。

13、党树新风,扬廉惩腐垂嘉范;

国施善政,扶正祛邪照后昆。

14、廉雨洗污尘,克己奉公师裕禄;

清风扫腐叶,不阿刚直法包卿。

闫庆源撰:

1、从政知廉耻;

为官要慎独。

2、乐奏高山流水;

心知寸草春晖。

3、以民为本谋发展;

为党尽忠好品行。

4、大鹏展翅须风力;

事业成功要景行。

5、顺民意如鱼得水;

懂世情有令能行。

6、民意党心为一体;

德行仁政做清官。

7、日丽风和春意暖;

国强民富党旗红。

8、科学发展前途广;

社会和谐国运昌。

9、勤政爱民春雨润;

奉公克己惠风和。

10、苟利国家生死已;

何须自己渎贪亡。

11、鱼虾贪饵遭烹煮;

松柏耐寒成栋梁。

12、谋私利难平欲海;

得民心当好公仆。

13、乌鸦反哺人称道;

赤子尽忠我当行。

14、凌霄无本风吹散;

翠柏衷情雪润荣。

15、稳中求进谋发展;

海内无双任品评。

16、翠柏不凋风雨润;

青山屹立国家兴。

17、舟行千里民为水;

百舸争流党导航。

18、九旬大庆春常在;

一统中华国更强。

19、松风竹韵人称道;

廉政爱民党振华。20、入鲍鱼之市不闻其臭;

做孺子之牛倍感其高。

21、打天下,坐江山,人民拥戴;

讲清廉,施德政,祖国富强。

22、国为本,民为天,忠诚恭谨;

事遂心,家遂愿,美满和谐。

23、党争息,国运昌,民心所向;

兴大业,求一统,万代同光。

24、金风送爽,物阜年丰,万民同庆;

红日东升,莺歌燕舞,全党欢心。

25、尽忠报国,亲民惠政,党风和畅;

团结奋斗,正大光明,事业成功。

26、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百年基业辉煌史;

赤胆忠心,光明正大,几代英雄领导人。

吕仁撰:

1、厚德人尤爱;

清廉官自安。

2、古松青最贵;

出仕洁为先。

3、反腐兴国运;

拒贿正民风。

4、贪有少多皆是腐;

廉无大小总称明。

5、身无邪气身无恙;

袖有清风袖有春。

6、从政为民强国力;

安邦执法顺民心。

7、风清政洁谋长治;

枉法贪赃毁久安。

8、不贪不腐真君子;

违法违规是罪人。

9、两袖清风垂典范;

一身正气抒豪情。

10、梅蕊临风犹带洁;

莲花不腐总生香。

11、贪腐恶行别染指;

清廉美德要存心。

12、惩腐惩贪,人人叫好生财气;

克廉克俭,代代相传振国风。

13、克己奉公,公款别从黑道失;

光明正大,大名更给后人留。

14、贪污受贿,失去公职悲岁月;

秦正廉洁,修成正果耀河山。

15、勤政填词,吟咏诗词歌海瑞;

清廉谱曲,演出戏曲颂包公。

16、为官一任,清正廉洁人永赞;

理政千头,违章乱纪法难容。

17、发家凭己力,勿走歪门邪道;

在位奉公心,总施仁政惠民。

18、贪从私念生,贪腐害人害己;

廉自公心起,廉明利国利民。

19、察下情民意,献策力行谋稳定;

想重任己职,防贪拒贿促和谐。20、清水出芙蓉,人观人赏人高洁;

浊流含毒剂,谁涉谁沾谁病残。

陈雷撰:

1、但愿人间无腐吏;

唯求政界有清官。

2、正气弘扬千古颂;

廉风普树九州春。

3、山清水秀家乡美;

政洁官廉社会安。

4、为人处世常清垢;

克己奉公不染尘。

5、识时务清廉政务;

通人情不徇私情。

6、6、诚挚爱民永作仆; 清廉为政不徇私。

7、为政清廉师裕禄;

无私奉献学雷锋。

8、惩恶安良扬正气;

倡廉反腐固金瓯。

9、从政严除邪与腐;

为官永保正和廉。

10、良田活水禾苗壮;

反腐倡廉社会安。

11、无腐吏中华大治;

有清官百姓小康。

12、公仆仁心,恪遵法理;

廉风勤政,关爱民生。

13、惩腐肃贪,一身正气;

纠偏矫错,满腹真情。

14、公则正,廉则威,养浩然正气;

光于前,裕于后,法古代前贤。

15、不敛金银,但愿人间无腐吏;

拒收宝玉,唯求政界有清官。

刘德英撰:

1、国正人心顺;

官清民意安。

2、反腐铺平拥政路;

倡廉激活惠民潮。

3、勤政无私清似水;

廉操有爱暖如春。

4、志在清廉名忘我;

心怀使命利归民。

5、九州歌颂党风正;

百姓唯求社会安。

6、公仆仁心扬正气;

廉风勤政励清怀。

7、洒胆披肝兴伟业;

惩贪反腐铸丰碑。

8、水清山秀乾坤美;

政洁官廉社会安。

9、反贪敢下铁拳手;

肃纪谨防变色龙。

10、反腐倡廉民心悦;

依法治国社会安。

11、肃贪党正民心顺;

反腐政洁国运昌。

12、反腐倡廉,人民拥护;

官清政洁,群众欢迎。

13、拒贿反贪,长扬正气;

循规律己,永倡廉风。

14、正本清源,有爱胸怀广;

惩贪反腐,无私法纪严。

15、害鼠当除,拒腐能兴活水;

悬鱼必倡,养廉可出强邦。

16、无腐吏,百姓安居乐业;

有清官,中华富国强民。

石达丽撰:

1、一时私念终遭毁;

百事公心自畅怀。

2、慎言行,遵道德,为人磊落;

知廉耻,拒腐败,做事光明。

3、廉洁奉公,信步闲庭多自在;

精诚至爱,回眸往事更逍遥。

杨立杰撰:

1、意懒志难立;

心清品自高。

2、执法如山山不动;

遵民若水水长清。

3、奉公立警生前事;

执法为民身后名。

4、只把民生当己任;

莫将贪欲做心结。

5、竹本虚怀心若谷;

官当廉政气如虹。

6、心里无私称上品;

民间有爱乃高才。

7、守法奉公,两袖清风尘不染;

宽人律己,一身正气誉长存。

8、无欲无私,克己为民方立世;

公平公正,遵章守纪可安身。

9、胸怀坦荡听民怨;

意气风发唱新声。

10、克己为民方立世;

遵规守纪自长青。

11、光明磊落立天地;

威武不屈纳海川。

12、不义之财君莫取;

清廉之意最当求。

13、执法为民,全心全意;

清廉从政,公正公平。

14、立党为民,创建和谐社会;

宽人律己,争当法制国家。

15、一身正气,心底无私天地广;

两袖清风,民间有爱是非明。

马文银撰:

1、为国为民除腐草;

同心同德育廉花。

2、维护官德存壮志;

珍惜党性善修身。

3、倡廉反腐国基固;

执政为民社会安。

4、清风两袖黎民赞;

正气一身党性增。

5、坚守清廉,何惧糖衣炮弹;

不求显贵,谨防蚁穴河堤。

吴国华撰:

1、官场腐败,王朝短命;

政务清廉,国运长春。

2、清官执政,黎民受益;

贪吏专权,百姓遭殃。

3、清廉包拯,流芳千古;

贪腐和珅,遗臭万年。

4、贪赃受贿,难逃法网;

尽瘁鞠躬,永照汗青。

5、反腐败,清算贪官污吏;

倡清廉,提拔贤士英才。

曹长强撰:

1、勤奋公平,一身正气;

廉洁正义,两袖清风。

2、贪赃枉法,不为人齿;

厚德为民,可树丰碑。

李欣东撰:

1、民贼盗金终薄命;

好人视币若浮云。

2、钱物乱拿攀富贵;

道德犯界罪穷深。

3、官是民仆,一手遮天藏污秽;

民为官主,众人执法出清廉。

赵希平撰:

1、为民仁作首;

治国法当先。

2、德操清似玉;

公正气如山。

3、清廉为政民心稳;

安定生根国运昌。

4、国泰民安须立法;

政通人治要修德。

5、以人为本夯基业;

施政有德恤下情。

6、安定和谐乃福民根本;

改革开放是强国源泉。

7、执政如临旭日,和煦亲善;

为官似履薄冰,勤谨清廉。

8、立党为公,不怕丢官申正义;

以人为本,赤诚为民倡和谐。

9、清正廉明,人民爱戴名声重;

贪赃枉法,国纪难容罪孽深。

10、为官须造福一方,殚精竭虑;

做事要泽民百世,身体力行。

11、清廉胜似金,可使民安国泰;

腐败猛于虎,能招政息人亡。

杨孟臻撰:

1、广施惠政民心顺;

高尚德操国运昌。

2、勤政唯求民意顺;

无贪宁教藕心空。

3、清正廉明昭浩气;

谦虚谨慎显公心。

4、一身正气明如镜;

两袖清风不染尘。

5、克己奉公昭正气;

为民作仆倡清风。

董朝明撰:

1、当官公正人心暖;

办事清廉众望归。

2、党撒一箩优秀种;

国收无数栋梁材。

3、国富民强称盛世;

拒贪防腐是清官。

4、见财心痒难从政;

贪色衣松莫做官。

杨义霞撰;

1、为人多办事;

行政少偷闲。

2、为人多善举;

处事广积德。

3、心平能抗老;

气顺可还童。

4、勤政国家兴旺;

廉洁社会平安。

5、少染恶习烦忧少;

多行善事喜悦多。

史天银撰:

1、一身正气品如镜;

两袖清风德似山。

2、碧血丹心兴大业;

惩邪除恶谱华章。

3、飞龙揽月春风舞;

鸣凤翔天盛世安。

4、心明眼亮一身胆;

勤政惠民两袖香。

5、重担千斤分善恶;

豪情万丈辨忠奸。

6、终生奉献寒中暖;

俯首耕耘苦亦甜。

7、爱洒人间兴伟业;

心倾世上振雄风。

8、壶中日月,心为明镜;

酒里乾坤,法是天平。

9、清正廉洁,为党为民肝胆照;

风和日丽,对天对地脑心明。吉浒撰:

1、谋京西福祉;

筑百姓梁园。

2、为官常念紧箍咒;

执政时敲警世钟。

(1)

朝省夕省朝夕自省,上廉下廉上下齐廉。

(2)

人人廉政,腐败必亡;人人自律,党风自强。

(3)

铲除腐败众所望,遵守法纪我当先。

(4)

动真碰硬,严查实究;制度约束,力惩腐败。

(5)

多敲“枕边钟”,常吹“廉政风”。

(6)

戒酒戒色戒贪欲,律己律妻律子女。

(7)

反腐莫论事大小,倡廉不在位高低。

(8)

反腐务必先己后人,倡廉还须协力同心。

(9)

铭记“生命钱”,分清“是非线”,修筑“防腐线”,不踩“高压线”。

(10)

自古清白无遗祸,从来贪争有后殃。

(11)

蚁穴失察必崩大堤,小贿不拒定成巨贪。

(12)

贪者胆战心惊食无味,廉者胸怀磊落寝自安。

(13)

执政为民,民心所向;掌权为己,自取灭亡。

(14)

一人不廉,全家不圆。

(15)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律者招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足者博闻。

(16)

行端好比松傲雪,贪念犹似蚁决堤。

(17)

贪,山重水复绝无路;廉,柳暗花明处处春。

(18)

不谋当谋之事,为官之耻;贪求身外之财,从政之危。

(19)

廉则年如一日,好过;贪则日似一年,难熬。

(20)

民不容贪,法不护腐。

(21)

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自溺。

(22)

养一身正气,去半点私心。

(23)

大处着眼,身体力行,反腐倡廉成就大业;

从小事入手,防微杜渐,廉洁自律修养小我。

(24)

慎初以防吃喝,慎独远离玩乐,慎交以保身正,慎微永保清廉。

(25)

慎交友,勤务政,笃诚信,去虚妄。

(26)

知耻知畏知止,慎言慎独慎行。

(27)

坚持原则,公正廉明;严以律己,光明磊落。

(28)

常自律远离灯红酒绿,恒自警分清善恶美丑。

(29)

自重、自省、自警、自律,才能保持公仆本色;

慎独、慎权、慎欲、慎初,方能抗得住诱惑。

(30)

马行千里不失蹄,只因步步谨慎;

人生一世少错误,就在警钟常鸣。

(31)

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身手;抗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

(32)

清水肥水,拿薪水都要廉洁从政;

大官小官,凡做官就应清白为民。

(33)

事权财权人权,贪权是腐败之源;

公开公正公平,公心乃廉政之基。

(34)

名位利禄皆为身外之物,品格事业才是立身之本。

(35)

塘中偏有自洁莲,一尘不染;世上本无后悔药,三思而行。

(36)

为官戒不清,掌权戒不廉;办事戒不公,做人戒不检。

(37)

不请、不送、不拍、不谀,无官何惧?

宜勤、宜俭、宜清、宜廉,为仆欣然!

(38)

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观观要正确;

金钱欲、美色欲、物质欲,欲欲当自律。

(39)

做人做官做事应清清白白,为公为政为民需勤勤恳恳。

(40)

律己与自爱齐飞,勤政共清廉一色。

(41)

勤政爱民,家家安乐;崇贤尚德,处处祯祥。

(42)

目不淫于炫耀之色,耳不乱于阿谀之辞。

(43)

登其高可以广视野,坚其守才能拓前程。

(44)

清如秋菊何妨瘦,廉如梅花不畏寒

(45)

莲,因洁而尊;官,因廉而正。

(46)

处事公平平似水,为官廉洁洁如冰。

(47)

处事要公,公生明;律己要廉,廉生威;

待人要诚,诚生信;工作要勤,勤生效。

(48)

读书是修身之道,守廉乃为官之德。

(49)

为人廉洁智则广,为官廉洁威自高。

(50)

常思贪欲之害,常戒非分之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从政之德。

(51)

人心如秤称量谁轻谁重,民意似镜照出孰贪孰廉。

(52)

上不愧党,勤政之根基;下不愧民,廉政之源泉。

(53)

人民乃官吏之父母,一粥一饭,当思父母养育恩;

权力乃人民之公器,一举一动,勿忘人民公仆身。

(54)

掌权须心系千家忧与乐,为官应胸怀百姓暖和寒。

(55)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

(56)

勤政廉政政通人顺,亲民爱民民康物丰。

(57)

一身正气上班去,两袖清风回家来。

(58)

淡泊名利,清风拂袖身自正;曲直分明,正气在胸威自生。

(59)

从政,应德厚才高身正;治国,当吏清法严政明。

(60)

一身正气冲天地,两袖清风鉴古今。

廉洁对联集锦

(1)朝省夕省朝夕自省,上廉下廉上下齐廉。(2)人人廉政,腐败必亡;人人自律,党风自强。

(3)铲除腐败众所望,遵守法纪我当先。(4)动真碰硬,严查实究;制度约束,力惩腐败。

(5)多敲“枕边钟”,常吹“廉政风”。(6)戒酒戒色戒贪欲,律己律妻律子女。(7)反腐莫论事大小,倡廉不在位高低。(8)反腐务必先己后人,倡廉还须协力同心。(9)铭记“生命钱”,分清“是非线”,修筑“防腐线”,不踩“高压线”。

(10)自古清白无遗祸,从来贪争有后殃。(11)蚁穴失察必崩大堤,小贿不拒定成巨贪。

(12)贪者胆战心惊食无味,廉者胸怀磊落寝自安。(13)执政为民,民心所向;掌权为己,自取灭亡。

(14)一人不廉,全家不圆。(15)不自重者取辱,不自律者招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足者博闻。

(16)行端好比松傲雪,贪念犹似蚁决堤。(17)贪,山重水复绝无路;廉,柳暗花明处处春。

(18)不谋当谋之事,为官之耻;贪求身外之财,从政之危。

(19)廉则年如一日,好过;贪则日似一年,难熬。(20)民不容贪,法不护腐。

(21)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自溺。(22)养一身正气,去半点私心。

(23)大处着眼,身体力行,反腐倡廉成就大业;小事入手,防微杜渐,廉洁自律修养小我。

(24)慎初以防吃喝,慎独远离玩乐,慎交以保身正,慎微永保清廉。

(25)慎交友,勤务政,笃诚信,去虚妄。(26)知耻知畏知止,慎言慎独慎行。

(27)坚持原则,公正廉明;严以律己,光明磊落。(28)常自律远离灯红酒绿,恒自警分清善恶美丑。

(29)自重、自省、自警、自律,才能保持公仆本色;慎独、慎权、慎欲、慎初,方能抗住多种诱惑。

(30)马行千里不失蹄,只因步步谨慎;人生一世少错误,就在警钟常鸣。

(31)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身手;抗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

(32)清水肥水,拿薪水都要廉洁从政;大官小官,凡做官就应清白为民。

(33)事权财权人权,贪权是腐败之源;公开公正公平,公心乃廉政之基。

(34)名位利禄皆为身外之物,品格事业才是立身之本。

(35)塘中偏有自洁莲,一尘不染;世上本无后悔药,三思而行。

(36)为官戒不清,掌权戒不廉;办事戒不公,做人戒不检。

(37)不请、不送、不拍、不谀,无官何惧?宜勤、宜俭、宜清、宜廉,为仆欣然!(38)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观观要正确;金钱欲、美色欲、物质欲,欲欲当自律。

(39)做人做官做事应清清白白,为公为政为民需勤勤恳恳。

(40)律己与自爱齐飞,勤政共清廉一色。(41)勤政爱民,家家安乐;崇贤尚德,处处祯祥。

(42)目不淫于炫耀之色,耳不乱于阿谀之辞。(43)登其高可以广视野,坚其守才能拓前程。

(44)清如秋菊何妨瘦,廉如梅花不畏寒(45)莲,因洁而尊;官,因廉而正。

(46)处事公平平似水,为官廉洁洁如冰。

(47)处事要公,公生明;律己要廉,廉生威;待人要诚,诚生信;工作要勤,勤生效。

(48)读书是修身之道,守廉乃为官之德。

(49)为人廉洁智则广,为官廉洁威自高。

(50)常思贪欲之害,常戒非分之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从政之德。

(51)人心如秤称量谁轻谁重,民意似镜照出孰贪孰廉。

(52)上不愧党,勤政之根基;下不愧民,廉政之源泉。

(53)人民乃官吏之父母,一粥一饭,当思父母养育恩;权力乃人民之公器,一举一动,勿忘人民公仆身。

(54)掌权须心系千家忧与乐,为官应胸怀百姓暖和寒。

(55)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

(56)勤政廉政政通人顺,亲民爱民民康物丰。

(57)一身正气上班去,两袖清风回家来。

(58)淡泊名利,清风拂袖身自正;曲直分明,正气在胸威自生。

(59)从政,应德厚才高身正;治国,当吏清法严政明。(60)一身正气冲天地,两袖清风鉴古今。

反腐莫分事大小,倡廉无论位高低。

不为富贵行贪路,宁守清贫养廉名。

临清流则慕廉洁,睹松竹则思节操。

律己廉为首,立世德在先。

贪如火,不遏则燎原; 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当官为民莫作势,执政守纪办实事。

位尊不泯民间情,富贵不移公仆心。小节不可纵,大节不可失。

权是双刃剑,荣辱一挥间。

廉则民爱,碑自立; 贪则民弃,墓自掘。

贪泉不可饮,廉书宜常读。

白玉无瑕称至宝,青莲不染飘奇香。

奢侈折富,俭朴养廉。

薪薄常知足,位卑当自尊。

量小非君子,德高乃丈夫。

吃素菜淡中有味,守法律梦里不惊。

为官应立公仆志,从政最贵爱民心。

知足者贫亦常乐,贪婪人富也时忧。

马行千里不失蹄只因步步谨慎; 人活一世少错误就在警钟常鸣。

为官应学荷出泥而不染,做人亦似竹挺拔且有节。

做人以德正己身,办事凭廉树威信。

清风生自林谷,廉洁成在警律。

处世立身有满腔热情; 秉公尽职无半点私心。宁愿秉公守贫穷,不肯徇私谋富贵。

反腐莫论事大小,倡廉不在位高低。

宁可清贫自乐,切莫浊富多忧。

知廉洁秉公办事心底安,钻腐朽徇私舞弊身家囚。

身有正气不言自威,心无邪念可闻惊雷。

贪一滴占一点点点滴滴步深渊; 留份白留份清清清白白在人间。

有公德乃大,无私品自高。

鱼为诱饵吞钩,人贪钱色落网。

清清白白,不占不贪,方能保住本色; 堂堂正正,不攀不奢,自会荣辱不惊。

襟怀坦白忠诚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

私欲如洪水,不遏则滔天; 贪心似烈火,放纵则焚身。

上联:奢靡自私是致病根苗,下联:勤俭为公乃防变良方。横批:廉洁自律

上联: 吃一点

拿一点

卡一点下联: 勤一生

俭一生

廉一生横批: 廉洁自律

上联:廉政勤政清风伴 下联:情系民生血脉连 横批:廉洁从政

要一点洁一生早晚毁于这一点毕生幸福此一生

自撰——

阳光乃有效防腐剂,清风是无价保健品。

律己廉为首,做人德为先。

做人应一身正气,为官当两袖清风。

常修从医之德,常怀律己之心。

个人名利淡如水,集体事业重如山。

面对面问诊,心连心开方。

廉洁品自高,贪赃法难容。

事务公开是防腐良药,暗箱操作是犯罪温床。

贪欲诱惑深似海,德行名节重如山。

买来官做起来汗颜,跑来位座起来心虚。

妒恶如仇彰正气,廉洁自律明清风。

日食无非三升谷,夜眠只就八尺床。

年少可仰师教诲,晚节唯靠自叮咛。

座谈水果点心怎解廉政问题; 开会游山玩水何论延安精神!

天天镜中整衣冠,时时脑间理廉丝。

填好德才双馨档案,写就清正一身履历。

珍惜岗位与家庭,注重形象和自尊。

记住起码清廉标准,把握基本道德底线。

正解为官之道,深谙清廉之理。

第四篇:古代趣味对联故事

趣味对联故事一

1、焉知鱼不化为龙

明代学者邱浚,(一四一八--一四九五)字仲深,琼山(今广东琼山)人。幼年在学堂念书,一天,大雨滂沱,有的座位漏雨,大家争坐不漏雨的座位,当时和邱浚争座位的,是一个当地显贵的儿子,两人互不相让,争得面红耳赤。老师看见了说:“你俩不要争,我有一句五字联,能对上的坐好位。”接着念道:

细雨肩头滴;

显贵的儿子一听,目瞪口呆,对不上来,邱浚却胸有成竹地,对道:

青云足下生。

老师听了,只好把不漏雨的座位,让给邱浚。

2、显贵的儿子不服气,放学回家,将争座位的事,向父亲哭诉。显贵听了大怒,即差人把邱浚叫到家里来,一见面,就气急败坏地喝道:

谁谓犬能欺得虎!

邱浚鄙视一笑,从容答道:

焉知鱼不化为龙?

显贵一听,吓了一跳,知小邱浚非等闲之辈,长大后定有出息,无话可说,只好放他回去。

趣味对联故事二

杨溥(一三七九--一四四六),字弘济,石首(今湖北石首)人。明建文进士,授编修(1)。为明代有名学者。曾任翰林学士、武英殿大学士,礼部尚书等职。他和杨士奇、杨荣、历事四朝(成祖、仁宗、宣宗、英宗),合称内阁(三杨)。

杨溥幼年家贫,父亲年老多病。在这样的家境下,他孜孜不倦,刻苦学习,年纪虽小,文才却不凡。

1、有一次,县官派人捉他的父亲去服劳役,当时,他的父亲有病在身,杨溥到县衙里,再三恳求,请求免除劳役,县官看他是个小孩子,就刁难说:“我出个对子,如你对上了,我可以释放你的父亲。”

接着,出了上联:

四口同图,内口皆归外口管;

这个上联,构思奇妙,县官利用“图”字的结构,折字起意,乃是说:“在我统治的范围内,百姓就必须服从我的管辖。”小杨溥听了,得知这个县官喜欢人奉承,稍思片刻,就投其所好,对了下联:

五人共伞,小人全仗大人遮。

杨溥这个下联,也是运用“析字法”,拆开“伞”字,既表达了自己的请求,又恭维了县官,而且对仗工整,表达适切,因此,县官不得不点头称赞,终于赦免了他父亲的劳役。

趣味对联故事三

许将(一O四五--一一一一年)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宋仁宗喜佑八年(一O六三年)中首名状元。他小时候聪明灵悟,勤奋好学才气横溢,是闻名遐迩的“小神童”。

1、许将九岁那年夏天,跟随族亲游览白岩山后,返回途中,因食干粮,口渴难当,于是向正在菜园围篱笆的老伯讨茶喝。篱笆老人,早就知道,站在面前的这个小孩,是当地有名的“小神童”,并没有马上给茶,却提出条件对他说:“小哥,要喝茶当然可以,但要请你对对,我有一个藏在心里多年,对不出来的上联,你把下联对出来,我才给茶。”

小许将虽然口渴得很,但却懂得尊重长者,就很有礼貌谦逊地说:“请老伯赐教,让小童见识见识。”

这位老伯,就以自己围篱笆的事,念出上联:

一篱二纬三桩囿菜园,园种春夏秋冬菜;

与许将交游的族亲中,不乏文人雅土,他们听了上联,一时应对无句,帮不了小许将的忙,干着急,担心他对不上。才思敏捷的小许将,眨眨眼,拍拍小脑袋瓜,不慌不忙地对了下联:

百架千层万卷叠书馆,馆藏古今中外书。

2、许将话刚说完,众人拍手称妙。围篱笆的老伯听了,也暗暗佩服。“对得不错,但不知他是偶然而得,还是实有其才。”心想,再出一对试试。于是,老伯开口说:“小哥,让我再赐教一对如何?”小许将喝不到茶,口更渴了。但还是耐著性子,恭恭敬敬地回答:“敬请老伯教诲”。老伯就以他们今天游览胜地白岩山为题,侃侃念道:

白岩白雾白玫瑰,如观玉皿;

同游者听了上联,知道老伯用的是复字的修辞手法,绞尽脑汁,想助小许将一臂之力。然而,小许将可是心中有数,他回顾今日登山游览的情景,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又重现在眼前:莲花岩上的托红寺,红寺映朝霞;玳瑁峰上盛开的红杜鹃,他想到这里,立刻得了下联,就慢条斯里对道:

红寺红霞红杜鹃,若赏金屏。

3、老伯听了,高兴得翘起大拇指,连声称妙。即刻端出上等白岩茶,小许将接过茶,正想喝,那老伯边叫:“慢!”边在茶杯里,加上香喷喷的茉莉花。就在这时,老伯发现上弦月影,映入茶杯中,见景生情,又叫一声:“慢!再对一联。”随着念了出来:

茶饮客吞杯中月;

这上联,不但难住同游的文人雅士,而且也确实难住了小许将。这时,小许将手捧香气诱人的茗茶,不敢往嘴里送,他低头苦苦思索,难得佳句,只好抬头,向四处寻找答对的素材,当他发现水井畔,有一位大嫂在吊水,一时开窍!高兴地大叫:“有对了!”接着朗声念道:

水抽人吊井中星。

众人齐声叫好,听得老伯也高兴得连胡须都翘起来,再次高喊:“慢,小哥!”大家一怔,以为他又要出难题了。原来他爱才心喜,笑呵呵地,又往许将茶杯里,添上桂圆肉,然后说:“小神童名不虚传,来日一定中状元啊!”

趣味对联故事四

解缙(一三六九--一四一五)是明朝大臣,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年间进士。解缙小聪颖,思敏捷,又勤奋好学,小小年纪就熟读“四书”、“五经”。他文章、诗词,样样精通,尤擅对句,远近称之为“神童”。下面,就是他小时候对句的故事。

1、写春联

有一年除夕,十岁出头的解缙,即景生情,挥毫写了一副春联:

日望赣江千里帆;夜观庐陵万盏灯。

这副春联,引来了四邻观看,众人称赞不已。解缙家的对面,是曹尚书的府第。这位尚书大人,久闻“神童”之名,但不大相信解缙的文才,见了这副春联,也不由得暗自赞许了。只是心里总有些怀疑,于是,决定想个主意,来考考解缙。曹尚书下令,在解家大门正对面的河堤上,栽了一片青竹,以挡住解家的“日望赣江千里帆,夜观庐陵万盏灯”的景色。

2、第二年除夕,解缙又在大门上,贴上一副春联:

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

3、曹尚书见了,不由得为之惊叹。为了再次考考解缙,马上令人将竹子砍短。他再去看解家的春联时,只见联尾各加一个字,成了:

门对干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4、曹尚书发了狠,令家人将竹子连根刨掉。这时,解缙又挥笔在联尾,再各添一个字,联文变成:

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曹尚书无可奈何,派人给解缙送去大红请帖,一定要当面见见这位“神童”的真本事。

5、智斗曹尚书

解缙接到曹尚书的大红请帖,就随来人到曹尚书家。只见大门紧闭,侧门大开,便转身回走。曹尚书在门内冷笑道:

小子无才嫌地仄;

缙听了,漫不经心哼道:

大鹏展翅恨天低。

6、曹尚书只好打开大门迎进解缙。他望了望一身绿衣的解缙,便吟道:

水中蛤蟆穿绿衣;

解缙笑着,指了指身穿红袍的曹尚书,针锋相对答道:

锅里虾公着红袍。

7、曹尚书恼羞成怒骂道:

二猿伐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

解缙也毫不客气地,马上还以颜色:

一马落足污泥里,老畜牲怎能出蹄(题)。

8、翰林出身的曹尚书,与一个乳臭未乾的小孩子对对,竟然丝毫占不了上风,很不甘心,但心里又不得不承认“神童”才华横溢,机智敏捷。曹尚书并不就此罢休,随即请来看客,他要当众人之面,再一次考考解缙。

曹尚书呷了一口酒,面对墙上挂的一幅墨迹,脱口就说:

醉爱羲之迹;

解缙随口吟就:

狂吟“白也”诗。

10、曹尚书马上又出一上联:

风吹马尾千条线;

解缙立即答对:

日照龙鳞万点金。

11、看客们无不被解缙的巧对折服,情不自禁地击节,喝起采来。曹尚书见还未曾考倒解缙,十分著急,指着屏风上的画,又出一联:

龙不吟,虎不啸,鱼不跃,蟾不跳,笑煞落头刘海;

解缙略加思索,指着案上的棋子答道:

车无轮,马无鞍,象无牙,炮无火,活捉塞内将军。

12、解缙刚刚对完,曹尚书额上冒汗,但还不肯认输,就以教训的口吻道:

眼珠子,鼻孔子,珠子还在孔子上;

解缙冥思片刻,遂得一联回敬:

眉先生,发后生,后生更比先生长。

此联寓意深刻,暗含讥讽,可谓颇具匠心。解缙才说完,看客们拍案叫绝,曹尚书顿时语塞,只得佯醉而退。

13、一石三鸟

解缙的超群才智,使曹尚书不得不暗自叹服。一日,他又邀解缙进府,想试试,解缙近来的学业,是否长进。于是,你来我往地,又对了几联后,曹尚书一直未占上风。于是,便使用最后绝招;利用“谐音”双关,企图“一石三鸟”压倒解缙。他出的上联是:

庭前种竹先生笋;

解缙立即对出:

庙后栽花长老技。

曹尚书笑道:“我这上联的意思是,庭院前面种的竹子,先长出了竹笋。”解缙说:“我下联的意思,是庙后头栽的花,长出了老枝。”

14、曹尚书又道:“我的上联另有别解。说是庭院种的竹子,长得不好,教书先生把它砍了,所以是:

庭前种竹先生损;

解缙马上接着说:“我这下联也还有层意思,说的是庙后栽的花被风吹斜了,长老用木棍把它支撑起来,故有:

庙后栽花长老支。

15、曹尚书哈哈大笑:“解神童有所不知,我这上联,还有第三个意思,说的是庭前种竹子,教书先生询问别人,这是什麽原因,所以是:

庭前种竹先生询;

解缙拍手笑道:“曹大人,别急,我这下联也另有意思,是说庙后栽上花,小和尚急急忙忙地去告诉长老,长老说早已知道了。所以是:

庙后栽花长老知。

曹尚书“一石三鸟”,仍然没有难倒聪明的解缙,不禁由衷地赞许他道:“真乃盖世奇才也!”曹尚书实在爱才心切,欣喜之余,就把爱女许配给解缙了。

16、解缙巧对朱元璋

明洪武二十二年(一三八九年)春天,解缙从江西老家吉水,到京都南京参加会试。当时的科举制度规定:会试通过后,要再经一次复试,地点在皇帝的殿廷,叫做“廷试”,或称“殿试”。殿试由皇帝亲自主考。

解缙在会试中,所作的文章,气势磅礴,笔锋犀利,言词质朴,博得主考官刘三吾的好评,要点他为一甲状元。由于有人反对,理由是说他,对策言论过高。殿试就被点为第七名进士。解缙的大哥解纶、妹夫黄金华,同时高中三甲进土。

解家“一门三进士”,不仅轰动了江西吉水城,也轰动了京师。万岁爷朱元璋,得知这位江西矮子进土,不但文章作得好,尤善对对,便召进宫来,亲自出题面试。

朱元璋说;“皇宫中,有一大戏台,朕出上联,卿对下联。”解缙叩头道:“万岁,臣遵旨。”

17、朱元璋念道。

尧舜净,汤武生,桓文丑旦,古今来几多脚色;

解缙接口便应对:

日月灯,云霞彩, 风雷鼓板,宇宙间一场大戏。

18、“好!”朱元璋满心欢喜。并再出上联:

日在东,月在西,天生成“明”字;

解缙立即续成下联:

子在右,女在左,世配定“好”人。

朱元璋顿时龙颜大悦,连声赞赏。

趣味对联故事五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寒,放过牛,当过和尚。小时候,没有机会念书。但他是一个很有抱负的人,经自己刻苦学习,颇通文墨,会吟诗,作文,还特别喜欢题联。传说,朱元璋无论行军打仗、饮酒下棋,微服出访,登堂进庙!都喜欢谈论对联。对大臣、文人、农民,甚至对儿童,更常常和他们对对。

1、朱元璋出兵攻打姑苏那年,行军中,就以“天口”二字,题了一上联:

天下口,天上口 志在吞吴;

谋臣刘基一听,知道朱元璋将“天口”二字!上下各一拼,即拼出“吞”“吴”两字。于是,他以“人王”二字,绝妙地对出下联,人中王,人边王,意图全任。

2、一次,朱元璋与刘基下棋,朱元璋吟了一阙上联,示意刘基应对。联文是:

天作棋盘星作于,日月争光;

刘基脱口答道:

雷为战鼓电为旗,风云际会。

3、又有一次,朱元璋到大臣陶安家,看见陶安以书作枕头,即景生情,乃一上联:

枕耽典籍,与许多贤圣并头;

陶安知其意,随即对道:

扇写江山,有一统乾坤在手。

4、朱元璋一次便服出访,遇到一个农民在卖藕,立即出一上联:

一弯西子臂;

他以一根雪白的藕,比作美女西施的手臂,想考考农民是否能对。那农民望他一眼,笑着答首:

七窍比干心。

农民以藕中多孔,来比喻商代忠臣比干的心。朱元璋听了很高兴,命农民随行,大加赞赏。传说,以后还任命那农民,到朝廷做官。

第五篇:古代著名对联故事

古代著名对联故事 杨继盛巧对趣话

杨继盛是明代一位以“巧对”著称的名人。出生于河北容城,嘉靖进土。相传他“每作对,人辄称善”。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很多他的巧对佳话。

传说,杨继盛刚刚入私塾读书的时候,有一天,来了一个年纪较大的学生,私塾先生,看见这麽大年纪的人,也来求学,就出了一个对子相嘲:

老学生

谁知话一说完,就被坐在一旁的杨继盛不假思索地接过来:

小进士

那位嘲笑“老学生”的先生听后,大吃一惊,说:“此儿小小年纪,竟聪颖如此,将来必有出息!”

有一次,私塾先生外出,学生们,学生们作阵交战的游戏玩耍。正玩在兴头上,不料先生突然回来,大家慌忙四处藏匿。先生大怒,挨个地罚跪,并出对;

藏形匿影;叫学生对,先对出者免罚,对不出的继续罚跪。只见杨继盛微微一笑,答对:

显姓扬名。

先生脸上的怒气,顿时一扫而光,惊呼:“此乃绝对也!”伸手将杨继盛拉起来。从此,杨继盛擅对出了名。在私塾从师十年间,杨继盛还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对联。如有一次,他的表叔辛体元来做客。刚好家里没有酒,到酒店去买,凑巧酒也卖完了。辛体元出了上联戏道:

无酒是穷主;只听见一个略带稚气的声音回答:

有儿为名臣。

辛体元眼光一扫,原来应对竟是小继盛,不禁啧啧称赞。杨继盛长大后,果然成为明代名臣,官至兵部员外郎。当时奸相严嵩专政,杨继盛因为忠苜敢言,一年之内四次被贬。最後一次,被贬途中,他草疏“十罪五奸”弹劾严嵩,结果被陷害入狱,受尽酷刑后,惨遭杀害。

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这副传颂千古的名联,就是杨继盛在狱中写下的。对联铿锵有力,表现出他那荡荡襟怀,铮铮铁骨。

卖柴童妙对进家塾

明朝时,江苏省吴县,出了一位“神童”,姓施名盘。施盘家里很穷,上不起学,他五岁开始,就上山砍柴、割草卖钱!同时,利用时间,偷偷地,向村里的一位老秀才,学习认字、读书、吟诗、作对。施盘九岁那年,他进城卖柴,路过一家私塾,听著里面传出来的朗朗书声,他好想进私塾当一名学生。恰好此时,私塾的主人张都宪坐轿回家,发现了小施盘,张都宪问他,站在这里干什么,小施盘嗫嚅地,说出了自己想进私塾读书的愿望。张合宪一听,哈哈大笑说:“穷小子也想进我家私塾念书,也不想想自己的身份。”经小施盘再三恳求,张都宪这才说:“这样吧,我出一上联,只要你能对上,我可以破例让私塾老师收你。”张合宪出的上联是:

新月如弓,残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这上联连用四个“弓”字,两个“月”、“弦”字。张都宪认为这下子,一定难倒这个卖柴童。没想到,小施盘听了上联,笑嘻嘻地说“学费我出不起,对对子,可难不倒我。”他略加思忖,便对出下联:

朝霞似锦,暮霞似锦,东川锦,西川锦。

施盘对出的下联,连用四个“锦”字,两个“霞”、“川”字,完全符合张都宪上联的要求,而且用“朝”、“暮”对“新”、“残”,用“东”、“西”对“上”、“下”,十分工整,张都宪只好让他进私塾念书了。

切瓜分客

明代年轻文学家蒋焘,小的时候,才思敏捷,对答如流,蜚声乡里。

有一天,他的爷爷,带他到一座庙里去玩。蒋焘从高高的台阶上往下跳,三蹦两跳地到了下边。爷爷见了,笑着说:

三跳,跳下地;

蒋焘在下边一抬头,正好看见树上;有只小鸟“扑哧”一声,飞上天去了,他马上对了一句:

一飞,飞上天。

爷爷听了很高兴,连连赞好。

有一次,他父亲的朋友来访,他们围坐在客厅吟诗、联对,忽然乌云密布,接著,括起大风,一会儿,就下起大雨,雨点“劈哩拍啦”地打在窗户上。客人中,有一人看见窗户纸上的雨点印儿,触景生情,出一上联求对:

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

这上联的意思是说,这会儿,冰凉的雨点,打在窗户上,东边窗户上有雨点,西边窗户上也有雨点。从文字上讲,巧就巧在“冻雨”的“冻”字,是由“东”和两点组成,“洒窗”的“洒”字是由“西”和三点组成。这样,联意既说明了当时雨打窗户的情景,又说明了“冻”“洒”两字的组成。这样,下联就不大好对。要求后半句说的事,与前半句说的事,互有关联,还得拼成前半句的第一、三两个字,可真够难的。在座客人苦思冥想,绞尽脑汁,难以应对,客厅一时沉默。

这时,仆人送上瓜来,蒋焘的父亲,连忙切瓜分片,请客人吃瓜。站在一旁看父亲切瓜,客人们吃瓜的蒋焘,即景生情,高声说:“我来对下联”。接着吟道:

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

一语既出,满座惊叹。蒋焘对下联的前半句“切瓜分客”,说的是当时吃瓜的事。后半句“横七刀”、“竖八刀”既是指切瓜,又跟前半句有直接关系。同时“七”、“刀”左右横看,合起来,是前半句的第一个字“切”;“八”“刀”上下竖着,合起来是第三个字“分”。真是妙语双关,兴趣盎然。客人们皆赞叹不已。

小于谦答对显文才

于谦,(一三九八——一四五七)字廷益,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代、水乐进土,著名的民族英雄(1)。他幼年时就勤奋好学,志向高远。读书过目即诵,对句出口皆成。有一次,于谦的母亲,把他的头发,梳成双髻上学,一天,被一个叫兰古春的僧人看到了。兰古春针对他的模样,就戏弄他说:

牛头喜得生牛角;于谦立即应对:

狗嘴何曾出象牙。

兰古春自讨没趣,匆匆而去。于谦回家后,对母亲说:“今后不能再替我梳双髻了。过了数日,兰古春恰巧又路过学堂,看到于谦的头发梳成三岔,于是再次戏道:

三角如架鼓;

于谦随声就应:

一秃似擂槌。

兰古春赞其才思敏捷,对于谦的老师说:“这孩子长大后,必定是国家的楝梁。”

有一年清明节,于谦随家中大人去祖坟扫墓,路过凤凰台时,他的叔父,出了 个上联让他对,联文是:

今朝同上凤凰台;于谦马上应对:

他年独占麒麟阁。

大人们听了,对这一抱负甚大的对句惊喜不已,他的叔父说:“此小儿,乃是我们家的千里驹啊!”

扫墓返回的路上,经过一座牌坊,上面写著三个字:

癸辛街

于谦的叔父说:这三个字的地名,前面两个字属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要对个地名对,恐怕不容易。”不料,小于谦用(三国演义)中,所写到的陕西地名,对道:

子午台

他的叔父和族人们,听了更加惊讶欣喜,因为这一地名,前两字正好是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中的两个字,与(癸辛街)恰成一佳对。

过了两年,于谦成了县学生员。当时,有一巡按,到他家乡的一座寺院游玩。随从官员中,有一人指着殿中佛像道:

三尊大佛,坐狮、坐象、坐莲花;一时无人对出。于谦刚好也在场,他随口应道:

一介书生,攀凤、攀龙、攀桂子。

众人无不拍手称妙。

注:(1)明正统十四(一四四九)年秋,瓦刺(蒙古一部落)入侵,英宗被俘。当时,任兵部尚书的于谦,拥立景帝,反对南迁,并亲自督战,击败瓦刺军,使当时局势转危为安,故称其为民族英雄。

焉知鱼不化为龙

明代学者邱浚,(一四一八--一四九五)字仲深,琼山(今广东琼山)人。幼年在学堂念书,一天,大雨滂沱,有的座位漏雨,大家争坐不漏雨的座位,当时和邱浚争座位的,是一个当地显贵的儿子,两人互不相让,争得面红耳赤。老师看见了说:“你俩不要争,我有一句五字联,能对上的坐好位。”接着念道:

细雨肩头滴;显贵的儿子一听,目瞪口呆,对不上来,邱浚却胸有成竹地,对道:

青云足下生。

老师听了,只好把不漏雨的座位,让给邱浚。

显贵的儿子不服气,放学回家,将争座位的事,向父亲哭诉。显贵听了大怒,即差人把邱浚叫到家里来,一见面,就气急败坏地喝道:

谁谓犬能欺得虎!

邱浚鄙视一笑,从容答道:

焉知鱼不化为龙?

显贵一听,吓了一跳,知小邱浚非等闲之辈,长大后定有出息,无话可说,只好放他回去。

邱浚长大后,果真大有出息。他于景泰年间中进士,授编修,成化年间为国子祭酒。孝宗即位,任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他天性好学,反对“文尚险怪”,熟悉国

家典故。他认为真德秀编写的《大学衍义》中,治国平天下的条目不够完备,于是博采群书(1),加以补充,称为《大学衍义补》。晚年右目失明,乃坚持阅读,披览不辍。

注:(1)夏德秀(二七八--三三五)南宋大臣,学者。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庆元进士。其哲学观点继承二程、朱熹之说,主张:“收放心,养德性”。著有《西山文集》、《大学衍义》等。

杨溥巧对免父役

杨溥(一三七九--一四四六),字弘济,石首(今湖北石首)人。明建文进士,授编修(1)。为明代有名学者。曾任翰林学士、武英殿大学士,礼部尚书等职。他和杨士奇、杨荣、历事四朝(成祖、仁宗、宣宗、英宗),合称内阁(三杨)。

杨溥幼年家贫,父亲年老多病。在这样的家境下,他孜孜不倦,刻苦学习,年纪虽小,文才却不凡。

有一次,县官派人捉他的父亲去服劳役,当时,他的父亲有病在身,杨溥到县衙里,再三恳求,请求免除劳役,县官看他是个小孩子,就刁难说:“我出个对子,如你对上了,我可以释放你的父亲。”

接着,出了上联:

四口同图,内口皆归外口管;这个上联,构思奇妙,县官利用“图”字的结构,折字起意,乃是说:“在我统治的范围内,百姓就必须服从我的管辖。”小杨溥听了,得知这个县官喜欢人奉承,稍思片刻,就投其所好,对了下联:

五人共伞,小人全仗大人遮。

杨溥这个下联,也是运用“析字法”,拆开“伞”字,既表达了自己的请求,又恭维了县官,而且对仗工整,表达适切,因此,县官不得不点头称赞,终于赦免了他父亲的劳役。

注:(编修:(1)官名。明清之翰林院编修,以一甲二三名进士及庶吉士留馆者充任,无定员,亦无实际职务。负责修国史、实录、会要等。

许将童年妙对

许将(一O四五--一一一一年)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宋仁宗喜佑八年(一O六三年)中首名状元。他小时候聪明灵悟,勤奋好学才气横溢,是闻名遐迩的“小神童”。

许将九岁那年夏天,跟随族亲游览白岩山后,返回途中,因食干粮,口渴难当,于是向正在菜园围篱笆的老伯讨茶喝。篱笆老人,早就知道,站在面前的这个小孩,是当地有名的“小神童”,并没有马上给茶,却提出条件对他说:“小哥,要喝茶当然可以,但要请你对对,我有一个藏在心里多年,对不出来的上联,你把下联对出来,我才给茶。”

小许将虽然口渴得很,但却懂得尊重长者,就很有礼貌谦逊地说:“请老伯赐教,让小童见识见识。”

这位老伯,就以自己围篱笆的事,念出上联:

一篱二纬三桩囿菜园,园种春夏秋冬菜;与许将交游的族亲中,不乏文人雅土,他们听了上联,一时应对无句,帮不了小许将的忙,干着急,担心他对不上。才思敏捷的小许将,眨眨眼,拍拍小脑袋瓜,不慌不忙地对了下联:

百架千层万卷叠书馆,馆藏古今中外书。

许将话刚说完,众人拍手称妙。围篱笆的老伯听了,也暗暗佩服。“对得不错,但不知他是偶然而得,还是实有其才。”心想,再出一对试试。于是,老伯开口:“小哥,让我再赐教一对如何?”小许将喝不到茶,口更渴了。但还是耐著性子,恭恭敬敬地回答:“敬请老伯教

诲”。老伯就以他们今天游览胜地白岩山为题,侃侃念道:

白岩白雾白玫瑰,如观玉皿;同游者听了上联,知道老伯用的是复字的修辞手法,绞尽脑汁,想助小许将一臂之力。然而,小许将可是心中有数,他回顾今日登山游览的情景,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又重现在眼前:莲花岩上的托红寺,红寺映朝霞;玳瑁峰上盛开的红杜鹃,他想到这里,立刻得了下联,就慢条斯里对道:

红寺红霞红杜鹃,若赏金屏。

老伯听了,高兴得翘起大拇指,连声称妙。即刻端出上等白岩茶,小许将接过茶,正想喝,那老伯边叫:“慢!”边在茶杯里,加上香喷喷的茉莉花。就在这时,老伯发现上弦月影,映入茶杯中,见景生情,又叫一声:“慢!再对一联。”随着念了出来:

茶饮客吞杯中月;这上联,不但难住同游的文人雅士,而且也确实难住了小许将。这时,小许将手捧香气诱人的茗茶,不敢往嘴里送,他低头苦苦思索,难得佳句,只好抬头,向四处寻找答对的素材,当他发现水井畔,有一位大嫂在吊水,一时开窍!高兴地大叫:“有对了!”接着朗声念道:

水抽人吊井中星。

众人齐声叫好,听得老伯也高兴得连胡须都翘起来,再次高喊:“慢,小哥!”大家一怔,以为他又要出难题了。原来他爱才心喜,笑呵呵地,又往许将茶杯里,添上桂圆肉,然后说:“小神童名不虚传,来日一定中状元啊!”

许将中状元后,先后曾任编修,龙图阁侍判,龙图阁直学士、翰林学土、尚书左丞、右丞等职、知泰州(今甘肃省天水县)、扬州(今江苏省江都县)、郓州(今出东省平东鲧)等地。熙宁七年(一O二四年),契丹以二十万大兵逼代州(今山西省雁门县),朝廷命许将北上为使,与契丹谈判。许将阅读大量资料,广博闻记,做好充分准备。谈判中,舌战对方,随问随答,对答如流,弄得对方膛目结舌,终于谈判成功,免遭外患。神童解缙的春联与对句

解缙(一三六九--一四一五)是明朝大臣,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年间进士。解缙小聪颖,思敏捷,又勤奋好学,小小年纪就熟读“四书”、“五经”。他文章、诗词,样样精通,尤擅对句,远近称之为“神童”。下面,就是他小时候对句的故事。

(1)写春联

有一年除夕,十岁出头的解缙,即景生情,挥毫写了一副春联:

日望赣江千里帆;

夜观庐陵万盏灯。

这副春联,引来了四邻观看,众人称赞不已。解缙家的对面,是曹尚书的府第。这位尚书大人,久闻“神童”之名,但不大相信解缙的文才,见了这副春联,也不由得暗自赞许了。只是心里总有些怀疑,于是,决定想个主意,来考考解缙。曹尚书下令,在解家大门正对面的河堤上,栽了一片青竹,以挡住解家的“日望赣江千里帆,夜观庐陵万盏灯”的景色。

第二年除夕,解缙又在大门上,贴上一副春联:

门对千竿竹;

家藏万卷书。

曹尚书见了,不由得为之惊叹。为了再次考考解缙,马上令人将竹子砍短。他再去看解家的春联时,只见联尾各加一个字,成了:

门对干竿竹短;

家藏万卷书长。

曹尚书发了狠,令家人将竹子连根刨掉。这时,解缙又挥笔在联尾,再各添一个字,联文

变成:

门对千竿竹短无;

家藏万卷书长有。

曹尚书无可奈何,派人给解缙送去大红请帖,一定要当面见见这位“神童”的真本事。

(2)智斗曹尚书

解缙接到曹尚书的大红请帖,就随来人到曹尚书家。只见大门紧闭,侧门大开,便转身回走。曹尚书在门内冷笑道:

小子无才嫌地仄;

缙听了,漫不经心哼道:

大鹏展翅恨天低。

曹尚书只好打开大门迎进解缙。他望了望一身绿衣的解缙,便吟道:

水中蛤蟆穿绿衣;

解缙笑着,指了指身穿红袍的曹尚书,针锋相对答道:

锅里虾公着红袍。

曹尚书恼羞成怒骂道:

二猿伐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

解缙也毫不客气地,马上还以颜色:

一马落足污泥里,老畜牲怎能出蹄(题)。

翰林出身的曹尚书,与一个乳臭未乾的小孩子对对,竟然丝毫占不了上风,很不甘心,但心里又不得不承认“神童”才华横溢,机智敏捷。曹尚书并不就此罢休,随即请来看客,他要当众人之面,再一次考考解缙。

曹尚书呷了一口酒,面对墙上挂的一幅墨迹,脱口就说:

醉爱羲之迹;

解缙随口吟就:

狂吟“白也”(1)诗。

曹尚书马上又出一上联:

风吹马尾千条线;

解缙立即答对:

日照龙鳞万点金。

看客们无不被解缙的巧对折服,情不自禁地击节,喝起采来。曹尚书见还未曾考倒解缙,十分著急,指着屏风上的画,又出一联:

龙不吟,虎不啸,鱼不跃,蟾不跳,笑煞落头刘海;

解缙略加思索,指着案上的棋子答道:

车无轮,马无鞍,象无牙,炮无火,活捉塞内将军。

解缙刚刚对完,曹尚书额上冒汗,但还不肯认输,就以教训的口吻道:

眼珠子,鼻孔子,珠子还在孔子上;

解缙冥思片刻,遂得一联回敬:

眉先生,发后生,后生更比先生长。

此联寓意深刻,暗含讥讽,可谓颇具匠心。解缙才说完,看客们拍案叫绝,曹尚书顿时语塞,只得佯醉而退。

(3)一石三鸟

解缙的超群才智,使曹尚书不得不暗自叹服。一日,他又邀解缙进府,想试试,解缙近来的学业,是否长进。于是,你来我往地,又对了几联后,曹尚书一直未占上风。于是,便使用最后绝招;利用“谐音”双关,企图“一石三鸟”压倒解缙。他出的上联是:

庭前种竹先生笋;

解缙立即对出:

庙后栽花长老技。

曹尚书笑道:“我这上联的意思是,庭院前面种的竹子,先长出了竹笋。”解缙说:“我下联的意思,是 庙后头栽的花,长出了老枝。”

曹尚书又道:“我的上联另有别解。说是庭院种的竹子,长得不好,教书先生把它砍了,所以是:

庭前种竹先生损;

解缙马上接着说:“我这下联也还有层意思,说的是庙后栽的花被风吹斜了,长老用木棍把它支撑起来,故有:

庙后栽花长老支。

曹尚书哈哈大笑:“解神童有所不知,我这上联,还有第三个意思,说的是庭前种竹子,教书先生询问别人,这是什麽原因,所以是:

庭前种竹先生询;

解缙拍手笑道:“曹大人,别急,我这下联也另有意思,是说庙后栽上花,小和尚急急忙忙地去告诉长老,长老说早已知道了。所以是:

庙后栽花长老知。

曹尚书“一石三鸟”,仍然没有难倒聪明的解缙,不禁由衷地赞许他道:“真乃盖世奇才也!”曹尚书实在爱才心切,欣喜之余,就把爱女许配给解缙了。

注:“白也”,取自诗圣杜甫评李白的诗句“白也诗无敌。”此联平仄考究,“也”与“之”虚词相对,使联语妙趣横生。

解缙巧对朱元璋

明洪武二十二年(一三八九年)春天,解缙从江西老家吉水,到京都南京参加会试。当时的科举制度规定:会试通过后,要再经一次复试,地点在皇帝的殿廷,叫做“廷试”,或称“殿试”。殿试由皇帝亲自主考。

解缙在会试中,所作的文章,气势磅礴,笔锋犀利,言词质朴,博得主考官刘三吾的好评,要点他为一甲状元。由于有人反对,理由是说他,对策言论过高。殿试就被点为第七名进士。解缙的大哥解纶、妹夫黄金华,同时高中三甲进土。

解家“一门三进士”,不仅轰动了江西吉水城,也轰动了京师。万岁爷朱元璋,得知这位江西矮子进土,不但文章作得好,尤善对对,便召进宫来,亲自出题面试。

朱元璋说;“皇宫中,有一大戏台,朕出上联,卿对下联。”解缙叩头道:“万岁,臣遵旨。”

朱元璋念道。

尧舜净,汤武生,桓文丑旦,古今来几多脚色;

解缙接口便应对:

日月灯,云霞彩, 风雷鼓板,宇宙间一场大戏。

“好!”朱元璋满心欢喜。并再出上联:

日在东,月在西,天生成“明”字;

解缙立即续成下联:

子在右,女在左,世配定“好”人。

朱元璋顿时龙颜大悦,连声赞赏。明太祖题联

明太祖朱元璋(1),出身贫寒,放过牛,当过和尚。小时候,没有机会念书。但他是一个很有抱负的人,经自己刻苦学习,颇通文墨,会吟诗,作文,还特别喜欢题联。传说,朱元

璋无论行军打仗、饮酒下棋,微服出访,登堂进庙!都喜欢谈论对联。对大臣、文人、农民,甚至对儿童,更常常和他们对对。

朱元璋出兵攻打姑苏那年,行军中,就以“天口”二字,题了一上联:

天下口,天上口 志在吞吴;

谋臣刘基(2)一听,知道朱元璋将“天口”二字!上下各一拼,即拼出“吞”“吴”两字。于是,他以“人王”二字,绝妙地对出下联,人中王,人边王,意图全任。

一次,朱元璋与刘基下棋,朱元璋吟了一阙上联,示意刘基应对。联文是:

天作棋盘星作于,日月争光;

刘基脱口答道:

雷为战鼓电为旗,风云际会。

又有一次,朱元璋到大臣陶安家,看见陶安以书作枕头,即景生 情,乃一上联:

枕耽典籍,与许多贤圣并头;

陶安知其意,随即对道:

扇写江山,有一统乾坤在手。

朱元璋一次便服出访,遇到一个农民在卖藕,立即出一上联:

一弯西子臂;

他以一根雪白的藕,比作美女西施的手臂,想考考农民是否能对。

那农民望他一眼,笑着答首:

七窍比干心。

农民以藕中多孔,来比喻商代忠臣比干的心。朱元璋听了很高兴,命农民随行,大加赞赏。传说,以后还任命那农民,到朝廷做官。

注:(1)朱元璋(一三二八--一三九八)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微凤阳东)人。明朝开国皇帝,在位三十年。

(2)刘基(一一三二--一三七五)字伯温,青田(今浙江青田)人。明初大臣、文学家。明初诸大典制如乐礼、刑法、历史、科举等,他是裁定者之一。苏东坡巧对两则

(1)智对黄庭坚

苏东坡和黄庭坚,二人都是北宋时的大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出苏东坡门下,是“ 苏门四学士” 之一。两人又是好朋友,经常在一起吟诗、填词、奕棋、联对。有一次,他们在一棵大松树下下围棋,突然一颗松子,掉在棋盘上,黄庭坚即景,出了上联:

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苏东坡举目四望,看见远处小河畔,有一位老者,正坐在柳树下垂钓,便脱口对出下联:

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长。

又有一次,两人外出游玩,傍晚时分,来到一条江边,正值晚霞辉映江心,金波荡漾。黄庭坚出句道:

晚霞映水,渔人争唱满江红;

这里的“满江红”,有两层意思既是眼前景色,又是词牌名。毫无疑问,要求下联也应符合此一条件。苏东坡思忖片刻,便对出下联:

朔雪飞空,农夫齐奏普天乐。

苏东坡用“朔雪”对“晚霞”,均是景色;又用“普天乐”对“满江红” 都是词牌名,既工整又顺达,不禁使黄庭坚连声称妙。

(2)巧对药联

苏东坡被贬,赴海南上任,途经湘南,遇到一位姓柳的郎中。柳郎中久闻苏东坡才学渊博,精通医药,他决定亲自见识见识,于是,征得苏东坡的同意,与他对药联。

只听得柳郎中吟道:

仙鹤弹琵琶(枇杷)高奏神曲;

苏东坡想了一下,对出下联:

雷公敲木瓜大惊云母。

柳郎中又出了上联: 红孩子戴红花吃红豆;

苏东坡一听,立即对出:

白头翁摘白梅尝白果。

柳郎中再出上联:

何首乌身披穿山甲,骑地龙,挥大戢与木贼战百合;

苏东坡应声对出下联:

吴茱萸头戴金银花,坐河车,握三棱,比草寇(蔻)胜五倍。

柳郎中佩服得五体投地,连声称:“奇才,奇才!”

注:(1)苏东坡(一O三六——一一O一)名轼,字子胆,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嘉佑进土。他学识渊博,散文主张“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唐宋八大家”之一。

(2)黄庭坚(一O四五--一一O五)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文章讲究修辞,用字深刻,开创了(江西诗派)。

(3)下划线均为中药。

韩偓代客巧续对

有一年冬天,唐宋诗人韩偓身患重病,躺在福建南安的莲花峰下的石岩书屋里,昏迷不醒。

一天,一个自称道方客人,执意要来拜见,说是要替韩偓治病。书僮将客人带到韩偓床前。只见韩偓容颜枯槁,双目紧闭。来客瞧着这位晚唐大诗人,落得如此冷落凄凉的境地,不禁对官场排贤纳佞、钩心斗角的丑行愤愤不平,于是,掉下了同情的热泪。

来客在韩偓那骨瘦如柴的手上,搭了脉理,随后,解开行李,拿出银针,给韩偓针灸。一会儿,韩渥终于咳嗽一声,吐出一口浓痰,慢慢苏醒过来。

韩偓望着来客,激动地说“承蒙先生雪中送炭,治病救人,老身感激不尽!未知先生仙乡何处?”

客人站起来,笑盈盈地,用清润的声音答道:“学生乃益州人氏。”

原来,这位来客,是名四川妇女,出身医药世家。长大后,嫁给一位县令,县令为人刚直不阿,因此得罪了权贵。有一次,权贵摆宴庆筹,她的丈夫,因公事迟来一步,被权贵用一“上联”难倒,当众奚落一番!并捏造罪名,参他一本,革职回乡。她的丈夫悲愤交集,不幸病死途中。她在悲痛之余!为遂夫愿,乃女扮男装,背乡离并,四海行医,寻访高贤,以求答对。后来闻知韩偓隐居南安,于是不怕关山险阻,前来求见。

韩偓被来客的坚贞和刚毅所感动,便请她告知原对上联。来客念道:

冯二马,驯三马,冯驯五原大夫;

韩偓略一思索,便胸有成竹地说:“此冯驯者,官居五原大夫。可用商朝的名相伊尹来对之。”接着,便念出了应对的下联:

伊一人,尹无人!伊尹三朝宰相。

“妙!韩公真是博古通今!名不虚传!”来客发出由衷的赞叹,拜谢而去。

注:(1)韩偓(八四四--九二三年)字致尧,自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人。龙纪进士,历任翰林学士、兵部侍郎等职,因不阿附朱温,受排挤贬官。后携家入闽,依王审知而终。

李白巧对胡乡绅

尊称为“诗仙”的唐代大诗人李白(七O一七六二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最著各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不仅为后代,留下了无数光辉灿烂的诗篇,他的对句,也独具风采。长江三峡一带,流传着他的一些脍炙人口的对句。

唐开元十三年(七二五年)春,风华正茂的李白,为了实现他的凌云壮志,踏上了漫游天下的旅途。一天,他路过三峡重镇南浦(今万县),与当地诗友,吟诗、作赋、联对。当地,有个不学无术,却又喜欢附庸风雅的胡乡绅,十分嫉妒李白的文才,以祝寿为名,请李白及众诗友赴宴。

酒过三巡,胡乡绅虚情假意地,对李白说:”久闻先生才华横溢,老夫有一上联,只是苦无下联,今请先生玉成。说完,摇头晃脑地念道:

梁山栽大竹,无须淋水;胡乡绅的上联,是由三峡一带三个县名组成,自以为绝妙,可以难倒李白。哪 知李白,当即也用三个县名,答道:

南浦人长寿,何惧丰都。

胡乡绅自知才气不如,怕再对出丑,连忙陪笑说.“请喝酒,请喝酒!”

老僧巧对宋之问

唐代诗人宋之问,被贬越州(今浙江绍兴),顺路到杭州灵隐寺一游。

灵隐寺位于西湖北面灵隐山麓!是佛教禅宗十大古刹之一。创建于东晋咸和元年(三二六年),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岩洞石壁,景色幽静。宋之问见景生情,便吟了一句:

楼观沧海日;但怎麽也想不出下联来。这时,旁坐念佛的老和尚,却信口对出:

门对浙江潮。

宋之问一听,大惊,正欲请教老僧法号,老僧已进禅房了。

宋之问夜间重游灵隐,只见寺内月光皎洁,松筠与泉石互映,树影婆娑,但觉秋气逼人!微有寒意,心有所触,又吟一句:

岭边树色含风冷;谁知,任他如何苦苦思索,总是难得有合适的下联。宋之间眉须不展,在寺内踱来踱去。此番情景,又被一旁打坐的老僧看到了。老僧对宋之问说:“我替你再对下联如何?”接着吟道:

石上泉声带雨秋。

宋之问大喜,一把抓住老僧的手,请告法号,两人一见如故,彻夜长谈。原来这位老僧,就是隐居在这里,“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1)。

注:(1)骆宾王(?——约六八四年)唐朝文学家。婺州(今浙江义乌)人。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他撰写檄文,武则天读后,不但不生气,反而大加赞赏,并叹息说:“宰相安得失此人?”可见骆宾王文才不凡。他与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号称“初唐四杰”。

纪昀幼年巧对

纪昀(1), 从小聪明颖悟,博闻强记,能言善辩,人称“小才子”。下面是他幼年对句的故事。

(1)代兄续对联

有一天中午,纪昀拿着牛皮拧成的小鞭子,在院子里玩耍,他的父亲走来,要他到学堂,去叫哥哥回来吃午饭。纪昀带了小牛皮鞭子,一蹦一跳地,到了学堂,推门进去一看,只见哥哥正低着头、垂着手,站在先生的面前。他大叫一声:“哥哥,快回家吃午饭。”他的哥哥稍微抬了抬头,没说什么,就又低下头去。纪昀见哥哥不动,跑上去,想拉哥哥回家。先生说:“慢着,你哥哥正在挨罚呢!”纪昀睁大双眼问:“为什么?”先生说:“我出了个上联叫他对,他对不出来,所以挨罚。”纪昀眨眨眼说:“啊!原来是这着点事儿!”他眼珠一转,对先生说:“先生我替哥哥对上,行不?”

先生见纪昀只是个四、五岁的毛孩子,笑了笑,顺口答应:“行,不过,对不上,可得连你也挨罚。”纪昀说:“好,你出上联吧!”

先生见他真的要对,就认真地想了想,说了上联:

苇眉织席席盖苇;纪昀脑袋一歪,动了动手里的小牛皮鞭子,头一抬,朗声答道:

牛皮拧鞭鞭打牛。

先生听了,大吃一惊,连连点头,嘴里不断说:“好!好!好!”并挥手示意,叫他哥俩回家。

(2)粗毛野兽石先生

过了不久,纪昀也上学了。由于他聪明过人,学堂里的功课,对他来说,毫无压力,所以,有空便喂养家雀取乐。一天,他把家雀带到学堂去,在砖墙上挖个洞,家雀喂饱后,藏在洞内,并用砖头堵死,以防家雀飞走。谁料此事,被先生发现了。先生姓石,石先生便将家雀掏出来摔死,又放回洞内,照样堵住洞口,然后,在墙上戏写一上联:

细羽家禽碑后死;纪昀再去喂家雀时,发现家崔死了,非常难过。忽然见墙上的联句,知道是石先生干的,于是忿而在墙上续了下联:

粗毛野兽石先生。

石先生看了下联,大为恼火,执着教鞭,责问纪昀,为什么辱骂先生。纪昀从容答道:“我是照先生的上联,对出下联的。您看,有细必有粗,有羽必有毛,有家必有野,有禽必有兽,有砖必有石,有后必有先,有死必有生。所以应对„粗毛野兽石先生‟如果对不好,请先生指教。”

石先生听后,无可奈何,只得拂手而去。

注:(1)纪昀(一七二四——一八O五)字晓岚,河北献县人。清代著名的目录学家、文学家。乾隆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编修。以其学识渊博,为乾隆帝所赏识。任命为《四库全书》总纂官,主持编撰《四库全书总目提纲》,至四十六年(一七八一年)书成。次年擢兵部侍郎,後升任左都御史、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著有《纪文公遗集》、《阅微草堂笔记》。

九节虾与五爪龙

明朝时,福建省晋江县陈家,出了个聪明的孩子,姓陈名紫峰。陈紫峰家境贫寒,生活艰难。当地有“祭冬”的风俗,每年“祭冬”时节,陈紫峰看到有钱人家,买鱼买肉,大办酒席,而自己家里却什么也没有,心中不乐。九岁那年,“祭冬”又到了,小紫峰就大胆地坐在祭祖的筵席上。几个乡里的老人,见陈紫峰虽然衣衫单薄,但眉清目秀,活泼伶俐,便指着桌上一盘“九节虾”,开玩笑地对他说:“用这盘九节虾作对,对上了,你拿去吃,对偏了,就不能吃。”

小紫峰听了,机灵的大眼睛一转,便大大方方地,伸出一只手,抓起九节虾,就往嘴里送,众人见了,忙加阻止,并问:“还没对上,怎么就抓虾吃呢?”“怎麽没对上?”陈紫峰面朝这几位老人,伸出小巴掌摇了摇,理直气壮地回答:“五爪龙,不是对九节虾,吗?”

几位老人听后,连连点头,称赞他对得好。这时,外面传来“砰、砰、砰”的“祭冬”炮声,这几位老人,又出一上联:

枪装药,药装枪,射去浓烟散雾;小紫峰听后,走到厅中央,转动着水灵灵的眼珠子,抓起八仙桌上的花瓶,摔个粉碎,随口答出下联:

瓶插花,花插瓶,打破落花流水。

众人听了,又惊又喜。陈紫峰呢?回到筵席上,继续用“五爪龙”吃那盘“九节虾 戴大宾答对如流

明代学者戴大宾,正德年间进士。从小聪明多智,勤奋刻苦,小小年纪就会对对。有一次,私塾老师指着椅子出句:

虎皮褥盖学士椅;戴大宾应声对道:

兔毫笔写状元文。

老师听后,赞叹不已。

戴大宾的家乡,有一显贵擅於钻营,小大宾对他的行为,甚为鄙视。一天,这个显贵,来求见戴大宾的父亲。他为了讨好戴家,便故意出对子;让小大宾对,想藉此夸奖小大宾,以取得好感。显贵出对:“月圆”

大宾对道:“风扁”

显贵问:“风怎麽是扁的呢?”

大宾答:“见缝就钻;不扁怎麽行?”

显贵听了,很不是滋味,但并不就此罢休。

他又出:“凤呜”

大宾对道:“牛舞”

显贵诧异地问:“牛怎么会舞”?

戴大宾说:“自古道、百兽齐舞。,牛不也在百兽之中吗?”

说得显贵哑口无言,只好悻悻而去。

有一次,戴大宾去参加童子试。一位秀才问他,将来想做什么,他不加思索地应道:“阁老”。秀才取笑他:

未老思阁老;戴大宾立即反唇相讥:

无才称秀才。

秀才自讨没趣,怏怏离去。张居正年小志大

明朝嘉靖初年,湖北巡抚顾璘,在视察江陵(今湖北江陵)时,听属下说,当地有一个七岁的幼童,聪明伶俐,十分可爱。于是派人把他找来,要试试他的才华,顾璘见到幼童,遂口占一上联:

雏凤学飞,万里风云从此起;

幼童稍加思索,朗声对出下联:

潜龙奋起,九天雷雨及时来。

顾巡抚听后,连忙夸奖,并将自己挂在腰上的玉带,解下来相赠。这个幼童,便是被人称为“江陵神童”的张居正。

有一年夏天,新上任的湖广巡抚,带着大队人马,风尘仆仆地来到江陵,在岑河口附近的东司庙休息。庙里的住持,连忙叫小僧到庙后瓜园,摘了十多个大西瓜来招待客人。和尚种的西瓜,又沙又甜,巡抚和手下人吃了,只觉得清甜可口,舒服极了。巡抚一时高兴,便

顺口吟出一联:

东司和尚送西瓜,些小礼物;

他让前来迎接的江陵知县对下联。这江陵知县是个草包,根本对不上来,被巡抚训斥一顿,赶出庙门。知县狼狈不堪地,从庙中大殿上退下来,刚好碰到,在庙里玩耍的张居正。知县想:“这小子号称神童,不如问他一问。”知县叫住小居正,将刚才巡抚出的上联告诉他,并求他对出下联。小居正听后说:“这有何难?你就对”:

南极仙翁拜北斗,天大人情。

知县喜出望外,转身又上殿去,复述了小居正的下联。巡抚转怒为喜,但他不相信是知县自己对的,知县只好说出真相。巡抚把张居正找来一看,原来是个十岁左右的孩子,十分惊异。巡抚对属下说:“这孩子长大后定有出息。”

注:张居正(一五二五--一五八二),字叔大,号太岳,江陵人。嘉靖进士,授编修。明神宗时,当了宰相。他在任职期间,整饬吏治,加强边备,改军漕运,丈量土地,行“一条鞭法”,加强内阁和六部权责,裁省冗官等,朝政为之一新。三贴春联

东晋王羲之(三O三--三七九年),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县北)人。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大书法家,独创圆转流利之风格,兼善隶、草、正、行各体,人们尊称他为“书圣”。称赞他写的字,是“龙跳天门,虎卧凤阁”,被视为珍品,至今,仍是我国书法艺术中,极宝贵的遗产。

传说,有一年!王羲之刚搬进新居,又喜逢新春佳节,他情兴大发,挥毫写了一副门联:

春风春雨春色;

新年新岁新景。

王羲之叫儿子贴在大门口,不料,贴出不久,就被当地酷爱他手迹的书法爱好者偷偷揭去了。不得已,只好再写一副对联:

莺啼北里;

燕语南邻。

谁知才贴出不久, 又被人悄悄揭去了。临至除夕,急得王夫人只得催他再写一副。王羲之略一沉思,笑嘻嘻地,取过文房四宝,执笔又写了一副,叫儿子将对联拦腰剪断,先贴上半截:

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

这半截对联贴出后,人们看了,认为不吉利,再没有人来揭去贴在自家门口了。大年初一,王羲之早早起床,亲自将对联的另半截,贴在下面。于是,全联就成为:

福无双至今朝至;

祸不单行昨夜行。

街坊邻里一看,无不拍手称妙。华罗庚的妙联

一九五三年,中国科学院!组织科学家考察团,出国考察,由著名科学家,钱三强先生担任团长。团员中,有华罗庚(1)、赵九章等科学家。途中闲暇无事,少不了谈古论今,天文地理闲侃。这时,华罗庚先生即景生情,出了一则上联求对:

三强韩、赵、魏;

华罗庚先生上联中的“三强”,指的是战国时期的韩、赵、魏三个强国,却又隐喻着,代表团团长钱三强的名字。上联不仅要求解决数字联的传统困难。而且要求在下联中,嵌入另一个科学家的名字。在座的科学家,大费脑筋,思索良久,未有恰当的下联。华罗庚先生见状,不慌不忙地说出下联:

九章勾、股、弦。

他刚说完,满座科学家为之叫绝。《九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著作,在这本书里,首先记载了,我国数学家所发现的勾股定理。这里的“九章”,又恰好是代表团中,另一成员----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先生的名字。

注:(1)华罗庚(一九O一--一九八五年)江苏金坛人。早年家贫失学。因酷爱数学而刻苦钻研。二十一岁发表了第一篇数学论文后,应聘到清华大学任教。曾多次出国访问、考察,讲学、研究,是我国享有盛誉的数学家。夏默安联考毛润之

毛泽东(一八九三--一九七六年)原名毛润之。他是一位才思敏捷,出口成章 的楹联高手,生前留下许多佳联妙对。

一九一七年暑假,毛润之专程到长沙楚怡小学,邀请在那里任教的朋友萧子升

!一起徒步游学。到了安化县,他俩听说当地一个羊角塘的地区,有位名人夏默安,是清朝两湖书院的高材生,精通经史,著述甚多。当时,县里一些做官的,如劝学所所长等,曾专程拜访过他。因此,毛润之与萧子升也去拜访他。夏默安听说来访的,是两个年轻的游方学生,心存轻视,回避不见。毛润之“三顾茅庐”,当毛润之第三次上门拜访时,夏默安才决定先试试来访者的才学。

见面时,夏默安以“杨柳林内鸟叫”为题,出一上联:

绿杨枝上鸟声声,春别也,春去也;听了上联,毛润之联想到这次游学,在调查中,看到的贫苦人家悲惨的生活,又追溯到历史上,白痴皇帝晋惠帝司马衷,闻百姓饿殍,竟说为何不食肉糜;闻池中蛙呜,竟问为官为私的史料,脱口对了下联:

青草池中蛙句句,为公乎!为私乎?

这一对句,即景生情,借古喻今,不仅对仗工整,构思巧妙,而且寓庄于谐,深含哲理。夏默安想不到,年纪轻轻的游方学生!竟有如此才学,惭愧之余,甚为钦佩。于是,盛情接待毛润之,留他在自己家中住宿,两人彻夜长谈,成了忘年之交。梁启超巧对张之洞

戊戌变法的主要人物梁启超(一八七三--一九二九年),广东新会人,举人出身。有一年,梁启超到广州投刺,拜见两广总督张之洞(1)当时,张之洞在清政府中,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正兴办新式书院,开展洋务活动。梁启超锐意改良,想力挽清王朝颓势,对张之洞寄予极大的希望。张之洞见投刺,落款为“愚弟梁启超顿首”,大不高兴,于是出联斥难。联文是:

披一品衣,抱九仙骨,狂生无礼称愚弟;

这上联狂傲无礼,且拒人千里之外。梁启超气度不凡,坦然对了下联,请来人回送给张之洞。联文是: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侠士有志傲王侯。

对答不卑不亢,有理有据,文字高雅,气势慑人。张之洞一看,马上出衙迎接,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后来,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名气更大,傲气也更盛。一次,梁启超到江夏(2)拜访他。张之洞又出联求对:

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先生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上联既包含四水(指古代江、河、淮、济四水)中,长江排首位,又总括春夏秋冬四季,而夏是排第二。接着,提出了“谁是第一,谁是第二?”这样难以回答的问题。

才思敏捷的梁启超,略加思索,巧妙地答出下联:

三教儒在先,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先,何敢在后。

张之洞吟读再三,不禁叹息道:“此书生真乃天下奇才也!”

梁启超所对的下联非比寻常。他以自己的身份“儒人”拆开,本古代儒、佛、道三教中,以为儒首,在天、地、人三才中,则以人才居末位。梁启超以“何敢在先,何敢在后”巧对“谁是第一,谁是第二?”其含意深远,既挫了对方的傲气,又不失宾主之礼,难怪张才洞为之叹服不已。

注:(1)张之洞(一八三七--一九0九)清末大臣。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同治进士。是后起的洋务首领。

(2)江夏即今湖北武昌。

宋庆龄联考孙中山

一九二八年四月,孙中山先生与宋庆龄女士,婚后半年的一天傍晚,他俩到公园散步,谈论着讨伐袁世凯的事情(当时袁世凯复辟称帝)。宋庆龄兴致勃勃地说:“逸仙,我想起了一个讨袁对子的上联,你来续个下联好吗?”中山先生微微一笑说:“庆龄,你居然仿效苏小妹,三难新郎来了。好,请读出你的上联来。”

宋庆龄吟了上联:

或入园中逐出老袁还我国;

中山先生轻轻念着上联,深感妻子才思敏捷,出此佳联。他想:联中句子一语双关,园出“袁”,入或则为“国”字,而“或”的解释是:有人也。显然,庆龄对我“逐袁”是抱有殷切期望的,我岂能辜负她的一片苦心,因此,下联既要对得工整,更把自己的意愿表达清楚。孙先生沉思片刻,下联便对了出来:

余行道上不堪回首瞻前途。

下联妙语连珠,“道”字无首,添“余”即为“途”字,对仗工整,意思亦紧紧呼应上联。宋庆龄连声称好。

同年六月六日,妄图复辟帝制的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强烈声讨中,忧愤交加,终于一命呜呼了。

李调元巧对三则

(1)巧续对

“蜀中才子”李调元,乾隆年间中进士后,任广东学政。

李调元到任之日,轿过闹市时,胡成义也乘轿而过。李调元的随从人员,不明究竟,喝令通名。胡成义在轿内,朗声报道:

“春芍药,夏芙蓉,秋菊冬梅,吾乃探花郎,三江胡成义。”

李调元立刻明白了胡的用意,当胡转请他通名时,他在轿中随口应道:

“柬紫薇,西长庚,南箕北斗,我本谪仙子,四川李调元。” 胡成义一听,不胜惊讶和佩服,赶忙下轿相迎。并当即邀请李调元,到自己家中饮宴。这时,当地文人也应邀前来,一时文星荟萃。众诗友素慕李调元的才华,便纷纷出联请他续对。李调元才思敏捷,均一一应对。其中,有一上联是:

两舟同行,橹速不如帆快;

这上联,表面上是说摇橹的船,不如帆船快,实际上,却是话中有话,“鲁肃”跟“橹速”谐音,是三国时的文官。而“樊噜”跟帆快谐音,则是汉高祖刘邦时期的武将。言外之意即是:“文官不如武官”。

李调元稍思片刻,发现案上有一把笛子,带笑对道:

八音齐奏,笛清怎比箫和。

这下联,表面上,也是说笛子不如洞箫。而实际上,是说:“狄青”(笛清的谐音)怎比“萧

何”(箫和的谐音)。言外之意,是武官(因狄青是宋朝的武官)怎比文官(萧何是汉朝的文官。)众人听了,赞叹不已,皆尽称绝。

(2)意对

李调元上任不多久,当地的文人墨客,邀他郊游。他们到了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这里悬崖峭壁,风景幽静,谁料小路突然中断,只有溪水,仍从路旁崖下潺潺流着,崖上刻有“半边山”三个字。崖下路旁,立一石碑,碑上刻字一行:

半边山,半段路,半溪流水半溪涸;

同行者解释说:“这是宋朝苏东坡学土、黄山谷和佛印三人同游此地时,佛印为老苏东坡,出了这上联,苏东坡对不上,只好请黄山谷将此上联刻碑于此,以示自抑,兼求下联。”那人说完后,笑对李调元道:“学士大人才思敏捷;能否代贵同乡苏学士。一洗此羞?”李调一兀一听就明白,那人欲借此事来侮辱他。于是,不慌不忙笑着说:

“这下联,苏学士早已对好了,何须再对?”众人惶惑不解,他接着说.“其实,苏学士请黄山谷写字刻碑于此,正是为了联对,这叫„意对‟,很明显,下联是:”

一块碑,一行字,一句成联一句虚。

众人听后,觉得无可非议,只好连声赞叹。李调元却说.“这样的意对,在四川,虽孩童亦解,诸公何足挂齿?”说得有些人羞愧交加。内有一秀才,很不服气,投问而说.“学政大人刚才说,四川孩童也会意对,实不相瞒,我游学蜀中时,曾当面试过两人,请其联对,不料均若木鸡,无一以对。”李调元笑着问:“一试何人?”答:“一童孩。”问:“足下所出何对?”答:

远观重重宝塔,六角四面八方;

李调元又问:“童孩有何表示?”答“他伸手摇摇,表示不解,笑着跑了。”李调元说:“他伸手摇摇,就是联对了,所对应是:

近看平平玉手,五指两短三长。

秀才愕然。李调元又问:“二试又为何人?”答:“一农夫。”问:“足下所出何对?”答:

塔里点灯,层层孔明诸阁(葛)亮;又问:“农夫有何表示?”答:“他自顾自在池中采藕,一字未答。”李调元说:“农夫已经对了,可惜足下未领会过来,他对的是:

“池中采藕,节节太白理(李)长根(庚)”。那秀才听后,深施一礼,道一声:“名不虚传”。就退到角落去了。那些真心仰慕李调元才华的人,拍手叫好,至于那些谑意戏谑者,则是汗颜羞色,无地容身。

(3)即景巧对

有一年冬天,李调元从新疆冒雪回京。途中,在一家酒店歇脚时,发现店中墙上,悬挂一副对联,只见上联写着:

黄狗过霜桥,点点梅花落地;

再看下联,却空无一字。李调元迷惑不解。店主告诉他,几个月前,有一书生早起,来店饮酒,见店外桥上,有一黄狗行走,随口吟出了上联。但他费尽心机,再也吟不出下联来,故书写后,挂在这里,期待后人,有朝一日,对出下联。当店主得知,眼前这位,就是名噪一时的“蜀中才子”李调元时,便说:“相公,何不一展胸中之才!”李调元想,这并非难事,欣然答应。可是,当他再把上联仔细品味后,才感到此联不凡,字字千金。他思虑再三,难成佳对,不免心焦。这时,突然有几只乌鸦,落在门前雪地上,跳跃觅食,他心中顿时开朗,赶紧要来笔墨,在空白下联处一挥而就。只见他写的是:

乌鸦跳雪地,片片竹叶朝天。

于是,下联与上联,配合得天衣无缝。博得酒店众人齐声喝彩。半月依旧照乾坤

清乾隆年间,江西萍乡人刘凤诰进京应试,考中了第三名进士。按照当时的科举制度,皇帝在放榜前,要亲自会见新科进土,并进并殿试,然后才以御笔,点出前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刘凤诘相貌平常,小时候贪玩,伤了一只眼睛。殿试时,乾隆皇帝看到他的相貌,心里有点不愉快,本想取消他的探花资格,但又怕被议论“以貌取人”。于是,特出一联,试试他的真才实学。乾隆皇帝的上联是:

独眼不登龙虎榜;

刘凤诰听了,知是针对自己的相貌出联的,立即对道:

半月依旧照乾坤。

乾隆皇帝听了,又惊又喜,因为下联的意境深远,说明刘凤诰不但有文才,而且更有抱负。一时兴来,又以四方星辰为题,再出上联:

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汉;

刘凤诰马上对出:

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是探花郎。

乾隆皇帝心花怒放,喜上眉梢,欣然命笔,点他为探花。

“老残游记”里,曾写到老残在游山东济南大明湖时,十分赏识的一副对联:

三面荷花四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你知道,这副对联的作者是谁吗?原来就是他——江西萍乡才子,独眼探花郎刘凤诰。这副对联,只用了四个数字,以及“荷花”、“柳”、“山色”、“湖”寥寥数字,便把济南的特点,大明湖的秀丽,展现在人们面前,真是出神入化,鬼斧神工,足以证明刘凤诰确实文才不凡。

郑板桥巧对得田黄石

郑板桥(一六九三--—七六五年)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的书、画家,诗人,他在诗、书、画三方面,皆有成就,号称“三绝”,为时人推重争求。是“扬州八怪”之一。

郑板桥少年时代,是在老家兴化度过的。当时,兴化县内,有一个姓米的读书人,篆刻技艺十分高明,人称米先生。一次,米先生得了一块由黄石。田黄是雕刻图章最珍贵的材料,俗说:“田黄比金子还贵”,素有“石帝”之称。米先生得田黄的消息一传开,前来索求的人络绎不绝。

这天,米先生家中,来客格外多,郑板桥也前去看热闹。只见大家争着用高价,欲买取由黄,有几个富家子弟,为得田黄,差点动起拳头来。米先生急得满头大汗。心想,田黄只有一块,想买的人这样多,不论卖给那一个,都将引起争执,如何是好呢?正在左右为难之际,眼前火盆里炭火一闪,使他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他客客气气地,对来客们说:“承蒙诸位错爱,举索这块田黄,只是石头一块!不能人人如愿。为免除争执,我出一上联,先对上者,便是这块田黄的新主人了。”接着,米先生以“火盆”为题,出了上联:

炭黑火红灰似雪;

联一出来,满屋哑然。那些富商、书生面面相觑,没有一个敢开口的。站在一旁的郑板桥,也被难住了。他怏怏地回到家里。当时,他的继母郝氏和乳母黄妈妈,正在磨麦。只见她们先把黄灿灿的麦粒,一次一次地丢进磨眼,磨好后,将磨下来的面粉,用筛子筛一遍。筛子下,撒着雪白的粉,筛子上,留着红色的麸。

“有了!”郑板桥激动地,几乎跳了起来。他一溜烟;跑回米先生家,当众对出了下联:

麦黄麸赤面如霜。

真是一呜惊人,满屋子的人,都啧啧赞叹起来。米先生当即取出田黄,用纯熟的刀法,刻上“郑燮”二字,送给郑板桥。徐文长巧对杭州知府

徐文长名渭(一五二--一五九三年),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土、田水月,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朝文学家、书画家。屡应乡试不第。工诗文、书画,其草书和水墨画,别具一格,为明代书画所宗。民间流传着许多他的轶闻趣事。

有一次,徐文长在杭州西湖吟诗作画,杭州知府听说后,找到徐文长,表示要和他对对。这一天,知府带徐文长走到苏堤上,指着保椒塔,出了上联.

保椒塔,塔顶尖,尖如笔,笔写五湖四海;

徐文长听了,并不回答,只是指指锦带桥,向知府拱拱手,之后,又两手平摊,向上一举。

知府见徐文长这样,不觉心中暗喜,又带他到钱塘江边,指着六和塔,再出上联:

六塔重重,四面七棱八角;

谁知徐文长听了,还是不回答,只是向知府扬扬手。这下子,知府更得意忘形了,他说:“久闻先生才高八斗,为何今日山间竹笋,腹中空空?”

徐文长站在一旁,不慌不忙地说:“知府大人,徐某早已对好下联,大人为何不解?”

“你何时对了下联?”知府以为徐文长在愚弄他,不禁勃然大怒。

徐文长仍旧不紧不慢地说.“大人暂且息怒,请你细想我刚才的手势,难道不是两副双塔的下联吗?”知府仔细一想,不禁哑口无言。原来,徐文长对第一联时,指锦带桥,拱拱手,然后两手平推,向上一举,就是所对下联:

锦带桥,桥洞圆,圆似镜。镜照万里九州。

徐文长对第二联时,扬扬手,其下联是:

一掌平平,五指三长两短。

下载古代廉政对联36副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古代廉政对联36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古代廉政故事

    古代廉政故事 明太祖朱元璋的刑部主事茹太素,文章写的很好,但每上奏章都是长篇大论,朱元璋不愿看。一次,茹太素上奏了《反贪倡廉》论,朱元璋却一反常态让“赶快念”,但当念到第六......

    廉政古代名言

    1、自律不严,何以服众?——元〃张养浩《风宪忠告》 2、致理必在惩贪,惩贪莫先旌廉。——清〃王命岳《惩贪议》 3、知足则乐,务贪必忧。——宋〃林逋《省心录》 4、知足而不贪,知......

    廉政清风对联

    廉政清风对联 1、上联:政廉风正民心顺 下联:纪肃法名国运昌 2、上联:兴邦重任征途元 下联:惩腐正风岁月长 3、上联:时蔚廉风扬正气 下联:国开善政固金瓯 4、上联:清泉碧水人心美 5......

    廉洁(廉政)对联精选(范文)

    廉洁(廉政)对联精选△廉洁奉公公平公正显公仆形象执政为民民情民生乃民心所向——清廉务实△立德立功把诚心爱心奉献社会求实求是怀正气豪气搏击人生——赤胆忠心△东眺新洋山......

    古代尊师励志对联故事大全

    古代尊师励志对联故事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对联吧,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那么你知道对联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代......

    古代廉政格言警句

    古代廉政格言警句_中国古代廉政格言警句精选96条 1、【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家则不言利。——[汉]刘向】 2、【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礼记》】 3、【人心公则如烛,四......

    赞美古代廉洁清官的对联

    赞美古代廉洁清官的对联 历代清官为官清正,大义凛然,具有感人至深的人格力量。有的对联佳作是对他们的褒扬,有的对联佳作是他们创作和留下的精华,这些都是他们高尚人格的反映,光......

    古代廉政小故事五篇

    子罕:我以不贪为宝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人上山采石时,采到一块宝玉,他担心别人会来抢,想拿出去卖,又怕被商人占了便宜。想来想去,他决定把这块宝玉送给京城里的大官。于是,他带着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