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习题(含答案)
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Al---27, O---16, K---39, Cl----35.5 Mn---55 C---12,一、我会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关于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B.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C.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生成物中的气体一定要标注“↑” 2.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C+O
2= CO2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碳加氧气生成二氧化碳
B.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D.在点燃的条件下,1个碳原子能与1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 3铝在氧气中燃烧这个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质量比是()
A27: 32: 102
B 108: 96 :204 C 27: 24 :43 D 4: 3 :2 某工地多次食物中毒,经化验误食工业食盐亚硝酸钠所致,亚硝酸钠化学式NaNO2 ,其中N的化合价()
A +2
B+3
C +4
D +5
5、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等。这里的碘、铁、钙、硒应理解为()
A、单质 B、分子 C、元素 D、氧化物 下列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A、二氧化碳、水、空气
B、氢气、海水、可口可乐 C、氧化镁、矿泉水、食盐 D、汞、冰、生理盐水
7、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玻璃杯被摔碎、米饭变馊
B、酒精挥发、湿衣服晾干
C、蜡烛燃烧、乒乓球变瘪
D、菜刀生锈、牛奶变酸 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 原子种类
B 元素化合价
C 分子个数 D 物质种类 9.某化合物[R]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2[R]+3O2 =
2CO2+4H2O,则化合物[R]的化学式为()A.CH4 B.C2H4 C.CH3OH D.C2H5OH 现把10克的A和足量的B混合发生化学反应,完全反应后生成8克C和4克D,则参加反应的和的质量比为()
A 1 :1
B 2: C 4 : 1 D5 : 1 二 填空 每空2分。共40分
;11 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请各举一例。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如()。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如()。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如()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并按要求填空
(1)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2)加热分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
基本反应类型()
(3)红在氧气中燃烧
()
(4)用二氧化锰催化分解过氧化氢溶液()
(5)铁在氧气中燃烧
()
基本反应类型()
写出相关的化学符号
(1)二个水分子
()
(2)氧化铝的化学式
()
(3)硫离子()元素之间的根本区别是()春暖花开,满园飘香。请从微观角度解释()
区分硬水和软水通常用
()
。长期引用硬水有害健康,在生活中,人们通常用
()
办法降低水的硬度。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检验氧气用()
三 简答,每空4分,共20分 解释;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产物质量比铁丝质量大。
蜡烛越烧越少。在分析制取氧气的实验中,有下三种判断。请简要分析正误,如正确,请说明理由;如错误,请举出反例否定。
(1)必须选含氧元素的物质作原料
(2)必须加热
(3)必须使用催化剂 四 实验 每小题2分。共8分。在用托盘天平做白磷燃烧前后的质量测定实验中。(1)为什么要在锥形瓶底部铺一薄层细纱?
(2)为什么玻璃管上要系一个小气球?
(3)若在橡皮塞上安装一铜丝。加热铜丝,利用金属的导热性点燃白磷。你认为可以吗? 理由是什么?
(4)在白磷燃烧后,冷却,称量,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左边,为什么会这样?
五 计算 12分
22.现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15g,待反应不再有气体生成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得到剩余固体10.2g。求: ⑴制取氧气的质量。
⑵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多少克?
答
案 一
1--10
DABBC
DDACD 二 水
铁
氯化钠(正确即可)(1)2H2O==2H2 ↑+ O2↑
(2)2KMnO4 ==K2MnO4 +MnO2 +O2↑
分解反应(3)4P+5 O2==2P2O5
(4)2H2 O2 ==2H2O+ O2↑
(5)3Fe+2O2=Fe3O4
化合反应 2H2O
Al2O3
S 核电荷数不同或质子数不同 15 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 16 肥皂水
煮沸 17 氮气
铝
带火星的木条
三(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铁和氧气的质量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四氧化三铁质量。故生成物质量会增加。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蜡烛和氧气的质量和等于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和,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逸散入空气。故蜡烛会少。
20(1)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2)错。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制取氧气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3)错。加热分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四
(1)防止锥形瓶底炸裂。
(2)防止集气瓶内压强增大,把橡皮塞冲开。
(3)不可以。
铜受热会被氧化,使质量增加。
(4)装置的气密性不好。五
4.8克
3.25克
第二篇: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习题(含答案)
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Al---27, O---16, K---39, Cl----35.5 Mn---55 C---12,一、(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关于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B.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C.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生成物中的气体一定要标注“↑” 2.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C+O
2=CO2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碳加氧气生成二氧化碳 B.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D.在点燃的条件下,1个碳原子能与1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 3铝在氧气中燃烧这个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质量比是()
A27: 32: 102
B 108: 96 :204 C 27: 24 :43 D 4: 3 :2 某工地多次食物中毒,经化验误食工业食盐亚硝酸钠所致,亚硝酸钠化学式NaNO2 ,其中N的化合价()
A +2
B+3
C +4
D +5
5、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等。这里的碘、铁、钙、硒应理解为()A、单质 B、分子 C、元素 D、氧化物 下列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A、二氧化碳、水、空气
B、氢气、海水、可口可乐 C、氧化镁、矿泉水、食盐 D、汞、冰、生理盐水
7、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玻璃杯被摔碎、米饭变馊
B、酒精挥发、湿衣服晾干
C、蜡烛燃烧、乒乓球变瘪
D、菜刀生锈、牛奶变酸 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 原子种类
B 元素化合价
C 分子个数 D 物质种类 9.某化合物[R]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2[R]+3O2 =
2CO2+4H2O,则化合物[R]的化学式为()A.CH4 B.C2H4 C.CH3OH D.C2H5OH 现把10克的A和足量的B混合发生化学反应,完全反应后生成8克C和4克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为()
A 1 :1
B 2: C 4 : 1 D5 : 1 二 填空 每空2分。共40分
;11 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请各举一例。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如()。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如()。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如()
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并按要求填空
(1)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2)加热分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
基本反应类型()
(3)红在氧气中燃烧
()
(4)用二氧化锰催化分解过氧化氢溶液()
(5)铁在氧气中燃烧
()基本反应类型()13 写出相关的化学符号
(1)二个水分子
()(2)氧化铝的化学式
()
(3)硫离子()14 元素之间的根本区别是()春暖花开,满园飘香。请从微观角度解释()
区分硬水和软水通常用
()。
长期引用硬水有害健康,在生活中,人们通常用
()办法降低水的硬度。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检验氧气用()
三 简答,每空4分,共20分 解释;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产物质量比铁丝质量大。
蜡烛越烧越少。在分析制取氧气的实验中,有下三种判断。请简要分析正误,如正确,请说明理由;如错误,请举出反例否定。
(1)必须选含氧元素的物质作原料
(2)必须加热
(3)必须使用催化剂 四 实验 每小题2分。共8分。在用托盘天平做白磷燃烧前后的质量测定实验中。(1)为什么要在锥形瓶底部铺一薄层细纱?
(2)为什么玻璃管上要系一个小气球?
(3)若在橡皮塞上安装一铜丝。加热铜丝,利用金属的导热性点燃白磷。你认为可以吗? 理由是什么?
(4)在白磷燃烧后,冷却,称量,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左边,为什么会这样?
五 计算 12分
22.现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15g,待反应不再有气体生成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得到剩余固体10.2g。求: ⑴制取氧气的质量。
⑵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多少克?
第三篇: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初中学习网http://www.xiexiebang.com分享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及生成物质量的实验测定,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守恒的原因;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能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验事实,能推测物质的组成。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实验、思维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的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分析,学会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品质及合作精神;
使学生认识永恒运动变化的物质,即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的道理。渗透物质不灭定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定律,教材从提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入手,从观察白磷燃烧和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出发,通过思考去“发现”质量守恒定律,而不是去死记硬背规律。这样学生容易接受。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上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只是原子间的重新组合,使反应物变成生成物,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并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同时也为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法建议
引导学生从关注化学反应前后“质”的变化,转移到思考反应前后“量”的问题上,教学可进行如下设计:
1.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过程,教师应当采取“自我发现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可首先投影前面学过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然后提问:对于化学反应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各抒己见,最后把问题聚焦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上。这时教师不失适宜的提出研究主题:通过实验来探究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使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
2.体验科学研究过程、设计、实施实验方案
学生以小组探究方式,根据实验目的(实验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利用实验桌上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方案。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尽量减少对学生的限制,并适时的给学生以帮助,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在设计方案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交流方案过程中,各组间互相补充,互相借鉴,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实施实验时学生体验了科学过程,动手能力得到了加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和严谨求实的科学品质及勇于探索的意志力。同时在实验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自己探索,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也体验了科学研究过程。
3.反思研究过程、总结收获和不足
探索活动结束后可让学生进行总结收获和不足,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质量守恒定律
学习信息网(http://www.xiexiebang.com)免费的高中学习网,初中学习网,海量高考学习资源分享的高考资源网。
初中学习网http://www.xiexiebang.com分享
重点、难点: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和运用
教具学具:
溶液、溶液、溶液、溶液、溶液、白磷、锥形瓶、玻璃棒、单孔橡皮塞、烧杯、小试管一天平、酒精灯。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复习提问:在前几章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哪些化学反应?
投影:反应文字表达式
氯酸钾 → 氯化钾 + 氧气
氢气 + 氧气 → 水
氢气 + 氧化铜 → 铜 + 水
引言:这是我们学过的化学反应(指投影),对于化学反应你知道了什么?
思考讨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种类、分子种类、物质状态、颜色等发生了变化;原子种类、元素种类没发生变化;对于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原子数目是否发生变化存在争议。
引入: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有同学说改变,有同学说不变,意思不统一,那么我们就通过实验来探讨。
设计与实施实验:
讨论:根据实验目的利用实验桌上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方案。
交流设计方案
评价设计方案
教师引导学生评价哪些方案是科学合理的,哪些需要改进,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设计过程。
1.实施实验:
同学们的设计方案是可行的,可以进行实验。
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检查纠正学生实验操作中的问题
1.依照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和测定的实验数据。
2.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3.汇报实验结果
引导学生从实验内容,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发生变化汇报实验结果
同学们的实验结果是巧合,还是具有普遍意义?
汇报:
1.实验内容
2.实验结果
反应前物质总质量(烧杯+试管+两种溶液)_______g,反应后物质总质量为_______g。
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_______。
3.演示实验
演示: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
1.观察记录
反应前物质总质量为_______g,反应后物质总质量为_______g。
2.书写反应文字表达式
3.实验结果分析: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_______。
总结:
思考:通过以上几个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科学家曾做过大量实验,无数实验都证明: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相等。这是化学习信息网(http://www.xiexiebang.com)免费的高中学习网,初中学习网,海量高考学习资源分享的高考资源网。
初中学习网http://www.xiexiebang.com分享
学反应遵循的规律。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板书课题)
提问:哪位同学试着回答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
板书:
一、质量守恒定律内容(略)
讨论: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原因
问题讨论:
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化学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投影: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认识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板书:
二、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投影:课堂练习
1.已知12g木炭与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的质量是_______g。
A.44g B.32g C.22g D.12g
2.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金属镁的质量大,有人说这个事实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你说对吗?为什么?
3.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_______元素和_______元素,可能含有_______元素。
反思研究过程:
通过对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的探讨,你有哪些收获?
总结:对于今天的学习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学习中相信大家会做的更好。
板书设计:
第一节质量守恒定律
一、定律内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二、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原因
学习信息网(http://www.xiexiebang.com)免费的高中学习网,初中学习网,海量高考学习资源分享的高考资源网。
第四篇: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初中学习网http://分享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及生成物质量的实验测定,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守恒的原因;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能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验事实,能推测物质的组成。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实验、思维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的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分析,学会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品质及合作精神;
使学生认识永恒运动变化的物质,即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的道理。渗透物质不灭定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定律,教材从提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入手,从观察白磷燃烧和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出发,通过思考去“发现”质量守恒定律,而不是去死记硬背规律。这样学生容易接受。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上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只是原子间的重新组合,使反应物变成生成物,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并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同时也为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法建议
引导学生从关注化学反应前后“质”的变化,转移到思考反应前后“量”的问题上,教学可进行如下设计:
1.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过程,教师应当采取“自我发现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可首先投影前面学过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然后提问:对于化学反应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各抒己见,最后把问题聚焦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上。这时教师不失适宜的提出研究主题:通过实验来探究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使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
2.体验科学研究过程、设计、实施实验方案
学生以小组探究方式,根据实验目的(实验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利用实验桌上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方案。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尽量减少对学生的限制,并适时的给学生以帮助,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在设计方案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交流方案过程中,各组间互相补充,互相借鉴,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实施实验时学生体验了科学过程,动手能力得到了加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和严谨求实的科学品质及勇于探索的意志力。同时在实验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自己探索,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也体验了科学研究过程。
3.反思研究过程、总结收获和不足
探索活动结束后可让学生进行总结收获和不足,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质量守恒定律
学习信息网(http://)免费的高中学习网,初中学习网,海量高考学习资源分享的高考资源网。
重点、难点: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和运用
教具学具:
溶液、溶液、溶液、溶液、溶液、白磷、锥形瓶、玻璃棒、单孔橡皮塞、烧杯、小试管一天平、酒精灯。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复习提问:在前几章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哪些化学反应?
投影:反应文字表达式
氯酸钾 → 氯化钾 + 氧气
氢气 + 氧气 → 水
氢气 + 氧化铜 → 铜 + 水
引言:这是我们学过的化学反应(指投影),对于化学反应你知道了什么?
思考讨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种类、分子种类、物质状态、颜色等发生了变化;原子种类、元素种类没发生变化;对于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原子数目是否发生变化存在争议。
引入: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有同学说改变,有同学说不变,意思不统一,那么我们就通过实验来探讨。
设计与实施实验:
讨论:根据实验目的利用实验桌上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方案。
交流设计方案
评价设计方案
教师引导学生评价哪些方案是科学合理的,哪些需要改进,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设计过程。
1.实施实验:
同学们的设计方案是可行的,可以进行实验。
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检查纠正学生实验操作中的问题
1.依照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和测定的实验数据。
2.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3.汇报实验结果
引导学生从实验内容,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发生变化汇报实验结果同学们的实验结果是巧合,还是具有普遍意义?
汇报:
1.实验内容
2.实验结果
反应前物质总质量(烧杯+试管+两种溶液)_______g,反应后物质总质量为_______g。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_______。
3.演示实验
演示: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
1.观察记录
反应前物质总质量为_______g,反应后物质总质量为_______g。
2.书写反应文字表达式
3.实验结果分析: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_______。
总结:
思考:通过以上几个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科学家曾做过大量实验,无数实验都证明: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相等。这是化
学反应遵循的规律。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板书课题)
提问:哪位同学试着回答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
板书:
一、质量守恒定律内容(略)
讨论: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原因
问题讨论:
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化学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投影: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认识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板书:
二、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投影:课堂练习
1.已知12g木炭与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的质量是_______g。
A.44g B.32g C.22g D.12g
2.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金属镁的质量大,有人说这个事实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你说对吗?为什么?
3.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_______元素和_______元素,可能含有_______元素。
反思研究过程:
通过对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的探讨,你有哪些收获?
总结:对于今天的学习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学习中相信大家会做的更好。
板书设计:
第一节质量守恒定律
一、定律内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二、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原因
第五篇:质量守恒定律习题精选
质量守恒定律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种类;⑤物质的分子个数;⑥各种原子的总数。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A.①②③⑤ B.①⑥ C.②③⑤ D.①③⑥
2.在A+B→C+D的反应中,5克A和一定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克C和10克D,则B的质量是()
A.18克 B.7克 C.8克 D. 6克
3.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改变。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改变,原子个数不变。
C.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D.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数等于生成的分子数。
4.充分加热a克氯酸钾与b克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留下残余固体c克,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A.(a-b)克 B.(a-b-c)克 C.(a+b-c)克 D.(a-b+c)克
5.某化合物X燃烧时发生的反应为:2X+5O2=4CO2+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X的化学式为()
A. C2H4 B. CH4 C. C2H2 D. C6H6
6.下列各组物质,在敞口容器里发生反应,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的是()
A.镁条放入盐酸中
B.高锰酸钾固体受热分解
C.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在空气中加热铜粉
7.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2Mg+O2==2MgO的反应方程式,下列各组数据正确的是()
A.镁的质量2克,氧气质量3克,氧化镁质量5克。
B.镁的质量3克,氧气质量2克,氧化镁质量5克。
C.镁的质量1克,氧气质量4克,氧化镁质量5克。
D.镁的质量4克,氧气质量1克,氧化镁质量5克。
8.已知反应3A+2B==2C+D,A、B两种物质完全反应时质量比为3:4,若生成C和D共140克,则该反应消耗B的质量为()
A. 60克 B. 80克 C. 90克 D. 120克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煤燃烧后剩余的煤渣比较轻,因此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态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蜡烛减少的质量与消耗的氧气的质量之和
C.一定量的水的质量与全部蒸发后所生成的水蒸气的质量相等,因此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只要做一个“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的实验就能得出质量守恒定律
10.在A+B→C+D反应中,有52克的A与适量的B完全反应,生成了34克C和20.8克D,则反应用去的B的克数是()
A.54.8克 B.52克 C.18克 D.2.8克
11.在化学反应A+2B=C中,1.5克A与足量的B充分反应后,生成9.5克C,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
A.3克 B.9.5克 C.8克 D.4克
12.有A、B两种物质,它们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6克A与足量B反应生成8克C和3克D。现使10克B与足量A充分反应生成多少克C?()
A.12克 B.13.3克 C.16克 D.18克
1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细铁丝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
A.一定小于铁丝的质量 B.一定大于铁丝的质量
C.一定等于铁丝的质量 D.难以判断
1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A. B.
C.,W的化学式为()D.
中X的化学式为
15.在化学反应()
A. B.
C.NO D.
16.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物质的种类 ⑤原子的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③④⑤⑥ B.①③⑤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17.煤充分燃烧后生成煤灰的质量一定()
A.小于煤的质量 B.大于煤的质量 C.等于煤的质量 D.无法判断
18.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参加反应前镁带的质量增加了,是因为()
A.反应前镁原子数目增多 B.空气中的氧气参加了反应
C.氧化镁的相对分子质量大 D.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19.向试管中加入a克高锰酸钾,加热后试管中剩余固体b克,再往试管中加c克氯酸钾,继续加热后,试管中剩余固体d克,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A.(a+c+d)克 B.(a+c-b-d)克 C.(a-d)克 D.(b-d)克
二、填空题
1.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______元素,还可能含有______元素。
2.某化合物在空气中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判断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______元素,可能含有______元素。
三、实验题
1.为探索物质在化学变化前后的质量关系,科学家做了大量实验。1673年,英国物理学家波义耳做了一个有名的实验,他将金属放在密闭容器里煅烧,煅烧后他立即打开容器盖进行称量,结果发现反应后的固体质量增加了。该实验导致波义耳未能发现质量守恒定律,请你简要分析一下原因是什么?
2.做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里,锥形瓶底部应铺有细沙,再把白磷置于细沙上,目的是______。第二次称量时,一定要待锥形瓶冷却后再称量,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__。
四、创新题
1.蜡烛燃烧前的质量为ag,燃烧后的质量为bg,生成的为cg,水蒸气为dg,则产物共______g,参与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______g。
2.在天平的两端各放质量相同的两只小烧杯,左盘烧杯中盛放稀硫酸,右盘烧杯中放等质量的水,天平平衡,现向二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粒,则天平的指针,偏向______。(偏左,偏右,不动)
3.本节教材中有一个演示实验:在瓶底铺一层沙子的锥形瓶中,放入一小块白磷,密封后称出质量,然后稍加热点燃白磷,冷却后重新称量。当瓶子冷却到室温后打开瓶塞,会感到比平时费力,这是什么原因?
4.将25克甲物质,5克乙物质,10克丙物质混合加热发生化学反应,经分析知反应后混合物中含有10克甲,21克丙,还含有一种新物质丁,则丁物质的质量为()
A.40克 B.20克 C.11克 D.9克
5.已知反应3A+2B=2C+D,A、B两物质完全反应时质量比为4:3,若生成C和D共140克,则该反应消耗B的质量为()
A.60克 B.80克 C.90克 D.120克
6.氯仿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它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气三种物质。经测定,10.1g氯仿可与11.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同时生成______氯气。由以上数据计算后推知,氯仿是由______共______种元素组成。
7.夜晚在荒郊的坟地里行走,有时会发现草丛里浅绿色或浅蓝色的火,人们常说遇到了“鬼火”,你明白这是什么现象吗?
答案:
一、1.D 2.C 3.C 4.C 5.C 6.C 7.B 8.B
9.答案:B 点拨:A中剩余的煤渣质量与生成气态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煤减少的质量与耗掉氧气的质量之和,C中变化是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D中讲仅用一个实验,便可得出质量守恒定律是错误的,这个定律是通过无数实验而发现的。
10.答案:D 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可知:34+20.8-52=2.8(克)。
11.答案:C 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A和B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C的质量。设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列出方程:
12.答案:C 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若6克A恰好与x克B反应,则有,克;所以此化学反应中A、B、C、D的质量比为6:5:8:3,若足量A与10克B充分反应,根据以上质量比,可得出参加反应的A为12克,生成的C应为16克,D应为6克。
13.答案:B 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细铁丝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要消耗一定质量的氧气,而它们的生成物只是四氧化三铁,生成物的质量一定大于铁丝的质量,多出的是消耗的氧气质量。
14.答案:A 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元素的种类,物质的总质量一定没有变化,15.答案:C 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原子的个数均不改变,则X的化学式为NO。
16.答案:B 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①原子的数目 ②元素的种类 ⑤原子的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答案A中④物质的种类是错误的,因为化学反应都有生成物,改变了物质的种类,所以不选。C漏掉③⑤又多选了④ 所以不选 D答案中多选了②,分子的数目是可以改变的,所以只有B答案正确。
17.答案:A 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煤充分燃烧时,生成了一定质量的气体,所以生成煤灰的质量小于煤的质量。
18.答案:B 点拨:镁在反应后质量大于反应前的质量,镁必须在反应前有其它物质参加反应,才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19.答案:B 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后的:第一次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a-b)克;第二次氯酸钾全部反应后生成的氧气质量为c-d,两次生成氧气的质量为a-b+c-d 所以选B。,二、1.答案:碳,氧 点拨:产物只有,可知某物质中含有碳元素,而氧元素可能是该物质本身含有的元素,也可能是空气中的氧气提供的。
2.答案:碳、氢;氧 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一些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因为化合物燃烧后生成了
和,产物中有C、H、O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说明反应物中也含有这三种元素。反应物是化合物和氧气,氧气由氧元素组成,那么该化合物中肯定含有C、H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三、1.答案:由于金属在锻烧时会结合空气里的氧气,波义耳在煅烧后打开容器盖进行称量,就使外界的空气进入容器,所以反应后的固体质量增加了,因此导致波义耳未能发现质量守恒定律。
点拨:根据在密闭容器中做磷燃烧的实验,我们就会知道波义耳操作失误的原因是金属燃烧后不应该打开容器,使空气进入。本题是一种创设情景,考查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的题目。一个小小的实验失误导致一位著名学者未能发现化学学科中的如此重要的定律,这是本题的教育意义所在。
2.隔热、防止白磷燃烧炸裂锥形瓶底部;防止热的锥形瓶烫坏托盘,使称量不准。
四、1.答案:;
点拨:蜡烛燃烧前为ag,燃烧后为bg,这说明有(a-b)g的蜡烛参加了反应,同时蜡烛燃烧是蜡烛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生成的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和
质量和相等。因此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
2.答案:偏右 点拨: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和,与水不反应。因此当加入锌粒后,盛稀硫酸的烧杯中会产生氢气并逸散到空气中,此侧总质量减轻,水中加入锌粒不反应总质量不变。因此天平的指针将偏向加水的一侧,即指针偏右。
3.答案:因为密封容器中含有空气,加入白磷稍加热,白磷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因为生成的固体所占的空间(体积)远远小于消耗的氧气的体积,因而造成锥形瓶内气体的压强低于外界大气压,因此,冷却后再打开时,要比平时费力。
点拨:此题是物理与化学相互溶合的题目,考查学生创新运用知识能力。
4.答案:D 点拨:依题意知,甲物质和乙物质反应生成了丙、丁两物质,可表示为:
和即为产物共(c+d)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蜡烛和氧气的质量
参加反应各物质质量
所以,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了物质的质量为:(25-10)+5-(21-10)=9克,选D。
5.答案:A 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生成的A和B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C和D的质量总和。所以A和B的质量总和为140克,消耗B的质量为:(克),选A。
6.答案:7.1g;碳、氢、氯;三 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所以,生成氯气的质量等于:
氯仿中一定含有碳、氢、氯三种元素,是否含有氧元素通过计算分析
中C元素质量:
中H元素质量:
∵ 7.1g+2.4g+0.6g =10.1g 所以,氯仿中只含有碳、氢、氯三种元素,不含氧元素。
7.答案:“鬼火”一说实际上是一种迷信的说法。其实,“鬼火”是动物残骸腐败生成了磷化物,其中一种叫做“联膦”的物质,在空气中发生的一种“自燃”现象。“联膦”很轻,随风飘逸,人走过时,会随着人飘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