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毕业论文 伤逝
永远的伤势
关于《伤逝》悲剧的沉思
摘 要
《伤逝》描述了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一对追求个性解放的青年男女——涓生和子君,由相聚到分离的爱情悲剧。也许很多人在看了这本书之后会说当时的社会环境使得这对情侣最终走向分别,可是现在的社会中像这样的分手的事情是很多的,难道我们都要归罪于社会的环境吗?想当初两个人的结合还是经历了时间的考验以及子君与其叔父的斗争,但是最终也难逃一个“离”字。可以看出,子君是从自己内心的出发点来对待涓生,来要求涓生,然而,涓生也是从自我的角度出发来要求子君,而且比子君更强烈。他们都在自私的要求着别人,却没有去改变自己,去适应彼此,欣赏彼此。本文从社会、人生、爱情三个层面进行了阐述,揭示了悲剧产生的根源,指出了青年婚恋问题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从而阐明了《伤逝》具有深刻的悲剧意蕴,并点明了它所具有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悲剧根源 自私 爱情观 现实意义
目 录
引言
„„„„„„„„„„„„„„„„„1
一、社会悲剧 1.社会动荡,知识分子谋生艰难 „„„„„„„„„„1 2.经济落后,知识分子不受重视 „„„„„„„„„„2 3.新旧交替,知识分子无所适从 „„„„„„„„„„2 4.世态炎凉,知识分子孤立无援 „„„„„„„„„„2
二、人生悲剧 1.性格懦弱,难以立身 „„„„„„„„„„„„„„3 2.弃旧不能图新 „„„„„„„„„„„„„„3 3.思想不够成熟 „„„„„„„„„„„„„„4
三、爱情悲剧 1.爱情基础不够牢固 „„„„„„„„„„„„„„5 2.平淡从容才是真。„„„„„„„„„„„„„„8
四、结束语 „„„„„„„„„„„„„„„„„„8
五、参考文献 „„„„„„„„„„„„„„9
六、注释 „„„„„„„„„„„„„„„„„„„10
引 言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是一个风云动荡,除旧布新的时代,是一个大觉醒、大探索、大奋进的时代,是一个争取民主自由、追求个性解放的时代。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涌现出一大批卓越的文学家,其中影响最大的当首推鲁迅先生,他的作品以其厚重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卓越的艺术成就,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单就其小说而言,几乎一篇一体,表现了艺术构思的多样性和独创性。其中以恋爱婚姻为题材的小说只写过一篇,这就是收在《彷徨》中的《伤逝》。当时以婚姻为题材的小说很多,几乎成为一种时尚,许多作家都写过这类小说,而鲁迅的《伤逝》比当时同类的小说要深刻得多。
《伤逝》的故事情节比较简单:一对追求新生活的知识分子,冲破家庭和社会的种种羁绊,如愿以偿地结合在一起,开始了新的生活,然而在生活的重压之下,他们又不得不分离,最终女主人公被黑暗的旧势力所吞噬,只留下男主人公悔恨和悲哀。
我国古代的许多爱情故事往往以大团圆为结局,如《西厢记》、《风求凰》等。而鲁迅先生却另起炉灶,完全摒弃了这种做法。他把重点放在对“分离”的原因的描述上。当男女主人公结合在一起,开始自由的二人生活时,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实际上却是命运的转折,悲剧的开始。因为他们身处黑暗势力之间,仅凭一腔激情而不设法改变社会现状,是没有立足之地的,因此他们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鲁迅先生曾说:悲剧是将那有价值的毁灭给人看。《伤逝》的悲剧意蕴极为深厚,那么他毁灭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该如何理解呢?我们从社会、人生、爱情三个层面来解读《伤逝》的悲剧。
一社会悲剧
1.社会动荡,知识分子谋生艰难。
《伤逝》的主人公涓生和子君生活得年代是一个战乱不断的年代,辛亥革命、袁氏复辟、二次革命„„有人将二十世纪初中国的主题概括为战争和革命,应该说是十分形象而精当的。人们虽说“乱世出英雄”,但当时这些英雄多由张作霖、袁世凯之流从绿林起家或出身豪门的人充当。至于涓生类的知识分子,却正是“满腹诗书不值钱”的时期。他们的生存空间极为狭小,谋生异常艰难。我们从鲁迅的《范爱农》和朱自清的《背影》中不难读出他们的艰难。涓生自然也不例外,其谋生手段也不外乎教书、抄写、写作与翻译等几样吧了,而当时凭这些来养家糊口谈何容易!在吃穿尚成问题,只能苟全性命的乱世,试想又有多少人会有闲钱去供养子女上学呢?又有多少人会有闲情逸致去浏览那些不能充饥果腹的文章呢?这样的局面,当时许多大作家尚不能单以写作谋生,何况涓生们呢?正所谓“才子清明志自高,声誉末世运偏消”。○2.经济落后,知识分子不受重视。
知识分子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其受尊重的程度就成为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天然标志。奴隶社会时期的孔子,柏拉图等思想大家的命运凄惨且不必说,封建社会时期的祖冲之不时也一再落到“臭老九”的地步吗?知识分子队伍的大小,命运的优劣势与社会的进步程度,经济的繁荣程度分不开的,落后的社会不尊重知识分子,贫穷的社会养不起知识分子。二十世纪初到中国,绝大多数知识分子都挣扎在贫穷的死亡线上,境遇十分悲惨。他们既不能向农民那样攒下救命的粗糠烂菜,又不能像工人那样挣得维持生命的微薄薪金,在这样一个知识不受重视,知识分子遭难的时代,涓生们又怎能不命运多舛呢?
3.新旧交替,知识分子无所适从。
2涓生和子君生活在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乍暖还寒时节,最难将息,”○他们是新派人物,是精英,可他们在当时社会是少数派,他们为社会上的守旧势力所不容,他们的自由结合更加重了这种不容程度。顶着流言和讥笑,他们走出了同居的第一步,可前面的路,却是太泥泞太坎坷。恋爱是自由的,自己的路就只能靠自己来走。当有些更基础更重要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时,爱情,高高在上,也就成了一种奢谈。他们走在路上,会时时遇到敌视、讥笑和轻蔑的目光。尽管他们时时记得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然而他们的创新之路不是那么好走的,“别人”也不只是“说”而已。最终他们中了冷箭,跌入陷阱,涓生被无端解雇了。既然不能为旧势力所容,那么就看看新派人士的表现吧!他们总该会惺惺相惜吧,然而这些新派人士却也和他们的境遇相似,很难有剩余之力再去拉别人一把,涓生寄予厚望的《自由之友》也不过是寄来几角钱的稿费而已。由于生活的压力接踵而来,原有的感情和希望渐渐地在生存的困境中消磨怠尽,性格的缺陷,加上心理上的种种改变,似乎生活,已经变得不能容忍了。
更何况,革新与守旧只是相对而言而已,曾几何时,康有为、梁启超等新派人物,转眼就成了最顽固的守旧派。面对变化如此之快的世界,涓生们定然无所3了。适从,只能“望天地之悠悠,独惨然而涕下”○4.世态炎凉,知识分子孤立无援。
看鲁迅的《孔乙己》、《祝福》等作品,人们往往惊诧于国人的冷漠,孔乙己在人们的讥笑中凄惨地死去。《伤逝》中的涓生和子君,在人生最困难的时候,没有谁来拉他们一把,有点只是冷笑旁观,淡然置之,甚至于暗放冷箭,落井下石。不要以为这是鲁迅先生幼年惨遭家庭变故,饱尝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之后的激愤之词,那是先生敢于直面人生,正视淋漓鲜血之后的呐喊,是先生为衰弱大中华民族开出的良方,孟子也曾提出:“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的美好主张,然而在一个极为贫穷,人人自危的国度,这只能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理
想,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挣扎在死亡线的,套着沉重的精神枷锁的人,在“老吾老”“幼吾幼”都无法做到的时候,又怎能“及人之老”“及人之幼”呢?那时,涓生和子君所造受得冷遇,又会有谁不曾遇到过?人人变得麻木的民族,必将是分崩离析,任人宰割的民族。
总的来看,《伤逝》揭示了导致那个时代一些知识分子悲剧的社会根源。在那样一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任何一个与觉悟的知识分子都会成为出头的椽子,挨枪打的出头鸟。他们在进行新生活,新风尚的尝试过程中,往往会为社会各方所不容,会成为最先被毁灭的对象。更何况,涓生的觉悟还不彻底,还没有一个明确政治理想、奋斗目标,他们就如无根的浮萍一般在乱世的骇浪中飘荡,自然也就难逃恶势力的魔爪。再加上社会的腐朽,民众的麻木,他们往往就会失去应有的支持和用户。这就更谈不上什么教育民众,开花民众了,因此他们在遇到旧势力的镇压之时,就会变得束手无策,孤立无援,最终只是坐以待毙。可见,作为知识分子代表的涓生和子君,他们的悲剧不仅是那个时代很多知识分子的悲剧,也是整个社会的悲剧。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二人生悲剧
1.性格懦弱,难以立身。
遇事但现儿女态,百无一用是书生。涓生和子君的悲剧既有社会的原因,也有自身的原因。当年卓文君随司马相如私奔后,穷的叮当响,他们开了个小酒店来维持生计。而子君婚后却足不出户,满足于当一个家庭主妇,经济上不能自立,完全依赖于涓生:而涓生又把陷入困境的原因归咎于子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家境日益困窘而无计可施。生活的道路对涓生而言固然很窘,但毕竟天无绝人之路,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有能力维持生计,作为知识分子对他们维持生计应该是不成问题的,无论如何当时的知识分子绝不是死路一条吧。涓生不是积极去谋生,而是采取了逼迫子君离开的办法来苟延残喘。中国传统在知识分子的软弱,遇事推诿,不负责任的不足,在他们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他明知把子君推出去可能就是把她逼上了绝路,去还是那样做了。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普遍性格软弱,他们在政治上不能独立,在经济上无法独立,不是依附于统治阶级,就是沦为平民,潦倒终生。“人类有一个大缺点,就4今朝的风流人物让知识分子上山下乡也不用了很简单的一句话:○是常常饥饿。”5结果,那么多知识分子为了糊口不得不就范。为了生存下去,不去不给饭吃。○人们有时候不得不出买自由、良心乃至尊严。“自由固然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6在面临严重生存危机的时候,涓生之流的小知识分子往往能够为钱而卖掉,”○就伤失了节操,把做人的尊严抛在了脑后。2.弃旧不能图新。
两个自私的恋人,在当时的半封建环境下,打着新青年的幌子进行着自由恋爱。但俩人的封建气息并未完全清除干净。在同居后,涓生对于子君成为家庭主妇而抱怨,当子君不收拾房屋时又开始抱怨。说到底,涓生还是以一个封建式的贤妻良母来要求子君。然而,在这要求上有高于封建思想的要求。子君在同居后,由新女性向家庭妇女的转变,也说明子君是一个封建余孽。当然,这些都是环境的因素。其实,抛开了环境,这一切都是他们出于人的本性造成的,即是为自己着想的本性。当子君与涓生刚开始相爱时,子君那句“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权利干涉我。”让涓生“说不出的狂喜”,震动了他的灵魂,知道中国女性在不远的将来,便要看见辉煌的曙色。两人开始对爱情的追求,出于自认为自己是新青年对彼此的相互欣赏,而且,彼此还在一种爱情兴奋中,暂时遮盖或掩饰了双方内心对彼真正的需要与要求。爱情总带着迷惑性的。而子君对于涓生示爱以及爱的言辞竟至于读熟了一般,逼着涓生与自己温习,质问涓生,以至于到后来的“自修旧课”。这一切都让涓生以为可笑,而且也让涓生自以为清楚的知道子君热烈的爱他。正是因为涓生知道子君爱他,便为从内心要求子君怎样爱自己的心理形成了一个雏形。就像一个东西彻底的属于你时,你可以随心所欲,如果这件东西尚不是尽在掌握,你是不太好意思任性使用的。之后,同居了三个星期,涓生渐渐的读懂了子君的灵魂,揭去了真实的隔膜。这就标志着涓生渐渐从爱情的兴奋中缓过来。开始,脱下了醉人的爱情粉衣,成为了一个清醒而正常的人。
生活在新旧交替时代的许多知识分子,如同新瓶装旧酒。他们有了新思想:他们反对家庭专制,打破旧习惯,讲究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然而,他们的新思想是有局限性的,婚后的子君变成了一个地道的家庭主妇,变得无所事事,庸俗而无聊,涓生呢都在婚后和许多朋友都绝了交。失业之后有自暴自弃,整日泡在图书馆消磨时光,完全封闭了自己。这些又是他们不能摆脱旧思想的表现,他们不够创新,不能完全向他们所想忘掉那样生活,他们又不够守旧,不能像别人生活的那样生活。因为他们的新思想,他们为旧势力理所不容,又因为他们的旧根子,他们便找不到新的出路。因而,他们只能碰壁,只能沉沦,只能挣扎。说他们新,是因为他们在反旧,说他们旧,是因为他反过之后便四顾茫然,找不到理想和目标.在反旧上,涓生和子君是何等的坚决,子君毫不犹豫地喊出:我是我自己 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涓生也依然决然地带着子君私奔。然而他们这只是在弃旧、反旧、却没有图新,立新。因此,他们的新生活,没有了理想和目标,就必然在抛弃旧生活的同时被新生活所遗弃。3.思想不够成熟。
那个时期,许多新潮知识分子都把抛弃发妻当做反旧的行为、新潮的标志,甚至把他当做个性解放思想的举措。鲁迅、郭沫若等人就都摆脱了包办婚姻自择佳偶,开始了新的生活。可涓生和鲁迅等人不一样:鲁迅等人的婚姻是封建包办的,没有感情基础,他们解除婚姻关系是有觉悟的新生活,而涓生和子君却是新
兴的婚姻关系,是他们自由恋爱的结果。但他们开始家庭生活,却没有了人生目标,涓生逼迫子君的离开,这暴露出个性解放思想的不成熟性和内心的软弱。他们的分离是必然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也是人生的悲剧,和他们的思想不够成熟有必然的联系。
由此可见,任何现实的悲剧都不会仅仅是社会的悲剧,就如同:不是每一粒种子在丰年都会发芽,也不是每一粒种子在荒年都不能发芽一样。涓生和子君的悲剧,除了受复杂的社会因素的影响之外,在很大程度上是他们自身的原因造成的。他们有新的思想却缺乏必要的谋生本领,一心弃旧却又难以图新,热血沸腾而又做事盲目。在那样一个大动荡的年代里,性格软弱的涓生和子君试图靠个人奋斗来过一种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是绝对不可能的。
《伤逝》的悲剧表明,不成熟的知识分子在激烈的社会动荡中必然会遭遇被毁灭的命运。在社会的激流中,人们应该站稳脚跟,深思熟虑,勇敢前行。倘若你缩手缩脚,犹豫不决或者盲目行事就可能被激流所吞没。
三爱情悲剧
1.爱情基础不够牢固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曾热情高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这成了许多爱情至上者的至理名言,但现实远非如此,一位哲人曾说过生活中仅有爱情是不够的,人生第一要素便是生活,人必须生活着,爱才有所附着。马克思也曾断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据说他嫁女儿是把对方的经济条件作为重要的因素来考虑。可见爱情的产生容易。婚姻的维持却很难,因为他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许多人的婚姻失败了,与其说是他们没有了爱情,不如说是他们的爱情失去了经济的保障。当生活都成为问题的时候,爱情便成为高谈阔论,成为奢侈品。因为温饱问题远比爱情问题要重要得多。似乎有些例外,像《红楼梦》、《西厢记》或者琼瑶小说中的许多男女主人公就好像都是为了爱情而生的。他们爱的轰轰烈烈,惊天动地,他她们无所畏惧地追求爱情。但是别忘了,这些人都是王孙贵族,公子小姐,他们那用为生计发愁,一心只把那爱情来追求。有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才有了他们的至上爱情。在那样的社会,普通的平民百姓,沉重的剥削和压迫,艰难的生活早吧他异化成了生产的工具了。他们在生死线上挣命,只能是简单的繁衍后代,传宗接代,又哪里能去卿卿我我,谈情说爱呢?又怎么能产生摇曳多姿的爱情的故事?既然如此,涓生们的爱情悲剧就不难理解了。相爱来说,爱情的产生是比较容易的,而维持爱情却困难的很多。前苏联著名诗人叶赛宁与美国“现代舞蹈之母”邓肯一见钟情,他们在坠入爱河不久便步入婚姻的殿堂。然而叶赛宁不懂英语,邓肯又不通俄语,他们之间除了缺少共同的语言进行必要的交
流之外,还有一些因素的存在,所以不久之后他们的婚姻宣告失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冬妮亚差一点嫁给保尔,设想一下,如果冬妮娅真的嫁给了保尔,他们的婚姻又能维持多久呢?诸如此类的爱情故事很多,但他们的结局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以悲剧收场。因为,爱情很多都是激情冲动之后的产物,而维持他们则需要很多因素的保障。
涓生和子君的爱情就更加没有保障了,他们的相爱,很大程度是建立在反对封建势力的干涉上的。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外界巨大的压力反而成了促成他们的重要因素。当这一切都过去之后,外界的干预相对而言发生了变化,缺少了外力的因素,他们的离心倾向也就凸现了出来,并逐步走向恶化。在当时,许多涓生和子君一类的知识分子都曾经冲破封建的罗网,靠自由恋爱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然而熟悉那个时代的人都知道,他们之中有许多人很快就要有分手了。离婚几乎成了那个时代的流行病。真是聚也匆匆,散也匆匆啊。钱钟书先生曾风趣地把这一现象比做围城:城外的想进来,城内的想出去。婚前的期望值越高,婚后的失望越深,这正如《心太软》中所唱:相爱本是简单,相处太难。
爱情观!正是二人不同的爱情观,决定了二人的不同的性格心态及行为方式,同时,也决定了他们在社会压迫和金钱困扰的冲击下,终于难免分离的悲剧结局。
涓生子君初始虽然真诚热烈地相爱,但他们爱的内涵是不相同的。“我爱子君,仗着她逃出这寂静和空虚”。不难看出,这其中很大程度上是出自本能的欲求和情感的需要。对涓生而言,爱乃是找一个可爱的人来爱并以此使生活充满意义和色彩,爱不过是生活的一种点缀,是手段而非目的。所谓男女平等,恋爱自由,在涓生看来,则是男女间交往分合来去的平等和自由,在冠冕堂皇的外衣下,掩盖着一种不愿负责任或不敢负责任的自私、怯懦与虚伪,流露出一种特有的中国式大男子主义的心态。正是这一爱情观使得他以真挚热烈之情开始的自由恋爱最终转化成“始乱终弃”这一古老的男人风流勾当的变种。对子君而言,爱则乃是找一个爱自己的人以托附终身。男女平等,恋爱自由,在她看来仅是择偶权利的自主而非择偶行为的自由,这就是“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一令人振奋的宣言的实质。子君把爱视为生活的全部,是目的而非手段,把自己的全部身心和幸福寄托在一个爱自己的男人身上,这种折射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古老妇道观的爱情观念,使得她这样一个实践自由恋爱的新女性亦难免逃脱由尤物到累赘,最终被遗弃的悲剧命运。
涓生的爱情观是浪漫的,子君的爱情观是实在的,这种不同决定了恋爱过程中二人心态行为的不同。涓生爱子君不可不谓真诚热烈—一时不见则惶惶不可终日,仅仅一见心中便极大地快慰。但浪漫的,为生活要求点缀的爱情观则使他难有应具的坚强和勇敢,“我觉得在路上时时遇到探索、讥笑、狠裹和轻蔑的眼光,一不小心,便使我的全身有些瑟缩,只得即刻提起我的骄傲和反抗来支持”。而
实在的,为生活找归宿的爱情观则使子君“却是大无畏的,对这些全不关心,只是镇静地缓缓前行,坦然如入无人之境”。实在的爱情观使子君易于满足,同居后她每每反复回味涓生真诚求爱的情景并陶醉于被爱的幸福之中。而浪漫的爱情观则使涓生难免失望,那含泪下跪,使子君幸福陶醉的真挚求爱得逞之后,涓生带有悔意地以为那是“可笑甚而可鄙的”了。他自白:“我也渐渐清醒地读遍了她的身体,她的灵魂”,随着新鲜感和神秘感的消失,寻求爱情点缀生活的涓生不无他意地体会到:“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而视爱情为归宿的子君却陶醉于小家庭的幸福之中,她“逐日活泼起来”,“胖了起来,脸色也红活了,可惜的是忙,管了家务便连谈天的工夫也没有,何况读书和散步”。这种满足使她最终难免趋于平庸,和官太太为油鸡和“阿随”而无谓地争吵了,这无疑会使他们间的思想感情难以沟通,最终出现差距及至隔膜。
二人不同的爱情观还决定了他们面对生活变故时的不同态度和行为,从而造成了他们各自不同的最后结局。
社会环境对他们自由恋爱的排斥使涓生失业,他们不得不承受起环境和金钱的双重压迫。面对这种外来的打击,涓生是乐观而又坚强的,甚至反而还有一种终于脱出了牢笼的轻松,并对未来充满了自信和希翼。涓生不把爱情和小家庭的幸福看作生活的目的或是不可或缺的东西,因而亦就并不太在意或是并不太惧怕这一切的失去。而子君则不然,由于她把爱情和小家庭的幸福视为生活的目的和归宿,视为生命的支柱,因而面对外来的打击,在自由恋爱的追求中曾经大无畏的她胆怯了,虽然她也说:“那算什么。哼,我们干新的。”可那声音“却只是浮浮的”。由于其特定爱情观的作用,涓生在面对生活的变故时不仅不能焕发出原来就难有的自信与刚强,而且更显出了其本来就有的虚伪和自私,他以为:“我一个人,是容易生活的,只要能远走高飞,生路还宽广得很。„„现在忍受着这生活压迫的苦痛,大半倒是为她。”似乎子君已成为他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只要离开子君,便可以摆脱窘境,有所作为。他清醒而不乏勇气地认识到:“向着求生的道路,是必须携手同行,或孤身奋往的了,倘使只知道捶着一个人的衣角,即便是战士也难于战斗,只得一同灭亡”。面对生活的困境他认为“新的希望就只在我们的分离”,同时冷酷地认为子君“应该决然舍去”,尽管他已经考虑到,子君可能会因此而死去。在涓生看来,这时的子君已然是自己的包袱,他不愿再对子君负责,只想尽快地抛弃她,于是怀念起自己在会馆时的独身生活,并勾起了一连串的抱怨,抱怨自己无力置一间书斋,抱怨子君及阿随、油鸡使自己不能安心做事,抱怨每日“川流不息”的吃饭打断自己的构思,其实,这不过是他为自己欲抛弃子君而寻找的借口,充分暴露了他的卑怯与自私。面对生活的压迫,曾持一种浪漫爱情观的涓生在理想破灭后终于明白了人生的第一要义便是生活,明白了“人必须活声,爱才有所附丽”的浅显而现实的道理。而曾持一种具在的、渗透着传统妇女心态的爱情观的子君,面对生活的变故及由之而来的其爱情理想物质基础的失去,则胆怯而不知所措,甚至于求助于温习往事和索求温存的自欺。随着生活压迫的加深,她终于“失掉了往常麻木似的镇静„„时时露出忧疑的神色来”,这种忧疑,正流露了在理想破灭后子君面对生活的恐惧和茫然。如果说,爱情观的不同使他们的思想情感存在差异和隔膜,从而使他们之间难以长久地相爱,分离成为一种必然的话,那么,社会的压迫和金钱的困扰则加剧了这种差异和隔膜,并导致他们思想情感的分歧乃至冲突,最终使他们的分离成为事实。在知道彼此已不相爱亦难再相爱的情况下,涓生希望能冷酷而自私地撇下子君在生活的道路上奋身孤往;而失去了作为人生和目的归宿的爱和家庭的子君,则不得不向旧势力屈服,回到旧家庭中,并且随着作为其生命支柱的爱的失去,她的生命亦随之很快地结束了。他们轰轰烈烈充满生机的开始,最终却为凄凄切切的悲剧结局,他们的悲剧是历史的悲剧,社会的悲剧,因为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作为外因诱发了他们悲剧的爱情,而他们不同的爱情观以及由此而决定的情感、心态及行为方式,则作为内因决定性地造成了他们的爱情悲剧,因此,他们的悲剧更是他们自身的悲剧。2.平淡从容才是真。
培根有句名言:别让你的爱情之火熊熊燃烧,否则他会把你烧焦。激情澎湃的爱情固然很美,可是谁又能长久地保持激情呢?据说冬天在室外放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先结冰的却是热水。故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事实证明,越是炽烈的感情持续的时间越短。涓生和子君爱情悲剧不也说明了这一点吗?越是容易得到的就越不知道珍惜。理想
和现实终归有一定的距离,琼瑶一类的小说根本不切实际。那些即将恋爱或者正在恋爱的男女们,一定要谨慎挥洒你们的情感,别让那燃烧的激情蒙蔽住你们智慧的双眼;一定要多几分理智,少一些冲动,否则涓生、子君的悲剧就会重新上演。因为爱的真谛是:两人手牵着手一起慢慢变老,这虽然不够轰轰烈烈,却朴实无华,经得起岁月的考验。涓生和子君在热烈之后,不是就陷入了难以承受的空虚和无聊吗?他们的爱情不够成熟,他们太浪漫了,有的只是一时冲动。看来这乃是需要平淡的,即使平淡如水,但却能厮守终身。
可见,爱情和婚姻是不能等同的。男女间相爱可以很简单,可以为了爱而爱。但维持婚姻却很难。婚姻的维持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人们要冷静、理智的却处理。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涓生和子君爱情悲剧的重演。
四结束语
叔本华说:“每个人都在别人身上有一面反映自己的镜子,我们可以从这面镜子里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罪过或缺点或种不足。虽然如此,我们太多数人,就如
同狗照镜子一般,设想在镜子里看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另外一条狗。”既然人本如此,因为在我们能真正满足了自己之后才会顾及到别人。当然,这种顾及是来自内心的真诚。人虽然是以个体存在,但人过的是群体生活,大切大悟者便是异端,在人群中活得孤独而无奈。所以,即使有看清于尘世者,但不甘于寂寞者,便会运用自己的聪明在社会中越活越好。或许,这才是积极的。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伤逝》深厚的悲剧意蕴和深刻的现实意义。可见说它是一部优秀的作品。他让人们对爱情和婚姻有了更全面、更深刻、更清新的认识。青年人的婚恋问题是社会问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与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紧相联。离开了政治上的独立,经济上的自立而去追求婚姻上的自主,是永远无法实现的。个人的独立和解放是离不开整个社会的独立和解放的。涓生和子君的悲剧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的。在当时要维持他们的婚姻是何等的艰难。他们的悲剧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鲁迅先生能不随俗流,高瞻远瞩得来审视青年人的婚恋问题,并创作出《伤逝》这样具有深刻意义的作品,是我们的幸事。他让我们明白:任何悲剧都不会只是个人的悲剧,悲剧的产生有着其复杂的社会因素和其他因素。青年人在处理个人问题时,必须考虑诸多因素的存在。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讲究和谐、富裕文明的盛世,生活在一个知识备受尊崇的时代,但我们不应忘记曾经有多少知识分子为争取自由和美好生活遭受的痛苦和屈辱。我们也不该忘记他们做出的奋斗和牺牲。历史是面镜子,它能让我们获得许多有意的启迪。我们应该多读读鲁迅,他是我们永远的老师。
【参考文献】
[1] 《鲁迅经典作品选》.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 [2] 钱钟书.《围城》 [3] 曹雪芹.《红楼梦》
[4] 钱理群.《话说周氏兄弟》
[5] 李文兵.《新版〈鲁迅全集〉有什么特点?》,收《鲁迅研究百题》,湖南人民出版社
[6] 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河北教育出版社
注 释
①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
②赵志远《宋词三百首·李清照·声声慢》 ③唐朝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④钱理群《话说周氏兄弟》 ⑤钱理群《话说周氏兄弟》 ⑥见《伤逝》
第二篇:关于《伤逝》悲剧的 沉思 毕业论文
忻州师范学院成教院
(毕业论文)
题 目 关于《伤逝》悲剧的 沉思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年 级 指导教师 学员姓名 学 号
2011 年5 月 28 日
目录
一.摘要 关键词 „„„„„„„„„„„„„„„„„2 二.正文
(一)引言
„„„„„„„„„„„„„„„„„„
3(二)社会悲剧
1.社会动荡,知识分子谋生艰难 „„„„„„„„„„4 2.经济落后,知识分子不受重视 „„„„„„„„„„4 3.新旧交替,知识分子无所适从 „„„„„„„„„„4 4.世态炎凉,知识分子孤立无援 „„„„„„„„„„4
(三)人生悲剧
1.性格懦弱,难以立身 „„„„„„„„„„„„„„5 2.弃旧不能图新
„„„„„„„„„„„„„„6 3.思想不够成熟
„„„„„„„„„„„„„„6
(四)爱情悲剧
1.爱情基础不够牢固
„„„„„„„„„„„„„„7 2.平淡从容才是真。
„„„„„„„„„„„„„„8
(五)结束语
„„„„„„„„„„„„„„8
(六)注释
参考文献 „„„„„„„„„„„„„„9
关于《伤逝》悲剧的沉思
The meditation on the tragedy of “Regret for the Past”
【摘要】 《伤逝》描述了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一对追求个性解放的青年男女——涓生和子君,由相聚到分离的爱情悲剧。本文从社会、人生、爱情三个层面进行了阐述,揭示了悲剧产生的根源,指出了青年婚恋问题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从而阐明了《伤逝》具有深刻的悲剧意蕴,并点明了它所具有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Abstract: “Regret for the Past”describes a love tragedy of a pair of young couple(Juansheng and sub-Jun who pursuit the individual liberation)from together to seperate in 1920s.This article described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society, life and love to reveal the roots which cause of the tragedy and point the complexity and importance of the marital issue of young people.Therefore, the article clarifies that the “Regret for the Past ”has a profound tragic meaning, histor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关键词】 悲剧根源; 意蕴 ;现实意义
Key words: the roots of tragedy;meaning;practical significance
关于《伤逝》悲剧的沉思
一.引言
二十世纪初到中国,是一个风云动荡,除旧布新的时代,是一个大觉醒、大探索、大奋进的时代,是一个争取民主自由、追求个性解放大时代。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涌现出一大批卓越的文学家,其中影响最大的当首推鲁迅先生,他的作品以其厚重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卓越的艺术成就,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单就其小说而言,几乎一篇一体,表现了艺术构思的多样性和独创性。其中以恋爱婚姻为题材的小说只写过一篇,这就是收在《彷徨》中的《伤逝》。当时以婚姻为题材的小说很多,几乎成为一种时尚,许多作家都写过这类小说,而鲁迅的《伤逝》比当时同类的小说要深刻得多。
《伤逝》的故事情节比较简单:一对追求新生活的知识分子,冲破家庭和社会的种种羁绊,如愿以偿地结合在一起,开始了新的生活,然而在生活的重压之下,他们又不得不分离,最终女主人公被黑暗的就势力所吞噬,只留下男主人公悔恨和悲哀。
我国古代的许多爱情故事往往以大团圆为结局,如《西厢记》、《风求凰》等。而鲁迅先生却另起炉灶,完全摒弃了这种做法。他把重点放在对“分离”的原因的描述上。当男女主人公结合在一起,开始自由的二人生活时,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实际上却是命运的转折,悲剧的开始。因为他们身处黑暗势力之间,仅凭一腔激情而不设法改变社会现状,是没有立足之地的,因此他们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鲁迅先生曾说:悲剧是将那有价值的毁灭给人看。《伤逝》的悲剧意蕴极为深厚,那么他毁灭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该如何理解呢?我们从社会、人生、爱情三个层面来解读《伤逝》的悲剧。
二.社会悲剧
1.社会动荡,知识分子谋生艰难。
《伤逝》的主人公涓生和子君生活得年代是一个战乱不断的年代,辛亥革命、袁氏复辟、二次革命„„有人将二十世纪初中国的主题概括为战争和革命,应该说是十分形象而精当的。人们虽说“乱世出英雄”,但当时这些英雄多由张作霖、袁世凯之流从绿林起家或出身豪门的人充当。至于涓生类的知识分子,却正是“满腹诗书不值钱”的时期。他们的生存空间极为狭小,谋生异常艰难。我们从鲁迅的《范爱农》和朱自清的《背影》中不难读出他们的艰难。涓生自然也不例外,其谋生手段也不外乎教书、抄写、写作与翻译等几样吧了,而当时凭这些来养家糊口谈何容易!在吃穿尚成问题,只能苟全性命的乱世,试想又有多少人会有闲钱去供养子女上学呢?又有多少人会有闲情逸致去浏览那些不能充饥果腹的文章呢?这样的局面,当时许多大作家尚不能单以写作谋生,何况涓生们呢?正所谓“才子清明志自高,声誉1 末世运偏消”。○2.经济落后,知识分子不受重视。
知识分子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其受尊重的程度就成为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天然标志。奴隶社会时期的孔子,柏拉图等思想大家的命运凄惨且不必说,封建社会时期的祖冲之不时也一再落到“臭老九”的地步吗?知识分子队伍的大小,命运的优劣势与社会的进步程度,经济的繁荣程度分不开的,落后的社会不尊重知识分子,贫穷的社会养不起知识分子。二十世纪初到中国,绝大多数知识分子都挣扎在贫穷的死亡线上,境遇十分悲惨。他们既不能向农民那样攒下救命的粗糠烂菜,又不能像工人那样挣得维持生命的微薄薪金,在这样一个知识不受重视,知识分子遭难的时代,涓生们又怎能不命运多舛呢?
3.新旧交替,知识分子无所适从。
2涓生和子君生活在一个新旧交替“乍暖还寒时节,最难将息,”○的时代。他们是新派人物,是精英,可他们在当时社会是少数派,他们为社会上的守旧势力所不容,他们的自由结合更加重了这种不容程度。他们走在路上,会时时遇到敌视、讥笑和轻蔑的目光。尽管他们时时记得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然而他们的创新之路不是那么好走的,“别人”也不只是“说”而已。最终他们中了冷箭,跌入陷阱,涓生被无端解雇了。既然不能为旧势力所容,那么就看看新派人士的表现吧!他们总该会惺惺相惜吧,然而这些新派人士却也和他们的境遇相似,很难有剩余之力再去拉别人一把,涓生寄予厚望的《自由之友》也不过是寄来几角钱的稿费而已。
更何况,革新与守旧只是相对而言而已,曾几何时,康有为、梁启超等新派人物,转眼就成了最顽固的守旧派。面对变化如此之快的3世界,涓生们定然无所适从,只能“望天地之悠悠,独惨然而涕下”○了。
4.世态炎凉,知识分子孤立无援。看鲁迅的《孔乙己》、《祝福》等作品,人们往往惊诧于国人的冷漠,孔乙己在人们的讥笑中凄惨地死去。《伤逝》中的涓生和子君,在人生最困难的时候,没有谁来拉他们一把,有点只是冷笑旁观,淡然置之,甚至于暗放冷箭,落井下石。不要以为这是鲁迅先生幼年惨遭家庭变故,饱尝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之后的激愤之词,那是先生敢于直面人生,正视淋漓鲜血之后的呐喊,是先生为衰弱大中华民族开出 的良方,孟子也曾提出:“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的美好主张,然而在一个极为贫穷,人人自危的国度,这只能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挣扎在死亡线的,套着沉重的精神枷锁的人,在“老吾老”“幼吾幼”都无法做到的时候,又怎能“及人之老”“及人之幼”呢?那时,涓生和子君所造受得冷遇,又会有谁不曾遇到过?人人变得麻木的民族,必将是分崩离析,任人宰割的民族。
总的来看,《伤逝》揭示了导致那个时代一些知识分子悲剧的社会根源。在那样一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任何一个与觉悟的知识分子都会成为出头的椽子,挨枪打的出头鸟。他们在进行新生活,新风尚的尝试过程中,往往会为社会各方所不容,会成为最先被毁灭的对象。更何况,涓生的觉悟还不彻底,还没有一个明确政治理想、奋斗目标,他们就如无根的浮萍一般在乱世的骇浪中飘荡,自然也就难逃恶势力的魔爪。再加上社会的腐朽,民众的麻木,他们往往就会失去应有的支持和用户。这就更谈不上什么教育民众,开花民众了,因此他们在遇到旧势力的镇压之时,就会变得束手无策,孤立无援,最终只是坐以待毙。可见,作为知识分子代表的涓生和子君,他们的悲剧不仅是那个时代很多知识分子的悲剧,也是整个社会的悲剧。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覆巢之下,安有完!
三.人生悲剧
1.性格懦弱,难以立身。
遇事但现儿女态,百无一用是书生。涓生和子君的悲剧既有社会的原因,也有自身的原因。当年卓文君随司马相如私奔后,穷的叮当响,他们开了个小酒店来维持生计。而子君婚后却足不出户,满足于当一个家庭主妇,经济上不能自立,完全依赖于涓生:而涓生又把陷入困境的原因归咎于子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家境日益困窘而无计可施。生活的道路对涓生而言固然很窘,但毕竟天无绝人之路,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有能力维持生计,作为知识分子对他们维持生计应该是不成问题的,无论如何当时的知识分子绝不是死路一条吧。涓生不是积极去谋生,而是采取了逼迫子君离开的办法来苟延残喘。中国传统在知识分子的软弱,遇事推诿,不负责任的不足,在他们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他明知把子君推出去可能就是把她逼上了绝路,去还是那样做了。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普遍性格软弱,他们在政治上不能独立,在经济上无法独立,不是依附于统治阶级,就是沦为平民,潦倒终生。“人
4今朝的风流人物让知识分子上山类有一个大缺点,就是常常饥饿。”○
5结果,那么多知识下乡也不用了很简单的一句话:不去不给饭吃。○分子为了糊口不得不就范。为了生存下去,人们有时候不得不出买自由、良心乃至尊严。“自由固然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6在面临严重生存危机的时候,涓生之流的小知识分子往往就伤失了○节操,把做人的尊严抛在了脑后。
2。弃旧不能图新。
生活在新旧交替时代的许多知识分子,如同新瓶装旧酒。他们有了新思想:他们反对家庭专制,打破旧习惯,讲究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然而,他们的新思想是有局限性的,婚后的子君变成了一个地道的家庭主妇,变得无所事事,庸俗而无聊,涓生呢都在婚后和许多朋友都绝了交。失业之后有自暴自弃,整日泡在图书馆消磨时光,完全封闭了自己。这些又是他们不能摆脱旧思想的表现,他们不够创新,不能完全向他们所想忘掉那样生活,他们又不够守旧,不能像别人生活的那样生活。因为他们的新思想,他们为旧势力理所不容,又因为他们的旧根子,他们便找不到新的出路。因而,他们只能碰壁,只能沉沦,只能挣扎。说他们新,是因为他们在反旧,说他们旧,是因为他反过之后便四顾茫然,找不到理想和目标.在反旧上,涓生和子君是何等的坚决,子君毫不犹豫地喊出:我是我自己 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涓生也依然决然地带着子君私奔。然而他们这只是在弃旧、反旧、却没有图新,立新。因此,他们的新生活,没有了理想和目标,就必然在抛弃旧生活的同时被新生活所遗弃。
3.思想不够成熟。
那个时期,许多新潮知识分子都把抛弃发妻当做反旧的行为、新潮的标志,甚至把他当做个性解放思想的举措。鲁迅、郭沫若等人就都摆脱了包办婚姻自择佳偶,开始了新的生活。可涓生和鲁迅等人不一样:鲁迅等人的婚姻是封建包办的,没有感情基础,他们解除婚姻关系是有觉悟的新生活,而涓生和子君却是新兴的婚姻关系,是他们自由恋爱的结果。但他们开始家庭生活,却没有了人生目标,涓生逼迫子君的离开,这暴露出个性解放思想的不成熟性和内心的软弱。他们的分离是必然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也是人生的悲剧,和他们的思想不够成熟有必然的联系。
由此可见,任何现实的悲剧都不会仅仅是社会的悲剧,就如同:不是每一粒种子在丰年都会发芽,也不是每一粒种子在荒年都不能发芽一样。涓生和子君的悲剧,除了受复杂的社会因素的影响之外,在很大程度上是他们自身的原因造成的。他们有新的思想却缺乏必要的谋生本领,一心弃旧却又难以图新,热血沸腾而又做事盲目。在那样一个大动荡的年代里,性格软弱的涓生和子君试图靠个人奋斗来过一种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是绝对不可能的。
《伤逝》的悲剧表明,不成熟的知识分子在激烈的社会动荡中必然会遭遇被毁灭的命运。在社会的激流中,人们应该站稳脚跟,深思熟虑,勇敢前行。倘若你缩手缩脚,犹豫不决或者盲目行事就可能被 激流所吞没。
四、爱情悲剧
1.爱情基础不够牢固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曾热情高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这成了许多爱情至上者的至理名言,但现实远非如此,一位哲人曾说过生活中仅有爱情是不够的,人生第一要素便是生活,人必须生活着,爱才有所附着。马克思也曾断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据说他嫁女儿是把对方的经济条件作为重要的因素来考虑。可见爱情的产生容易。婚姻的维持却很难,因为他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许多人的婚姻失败了,与其说是他们没有了爱情,不如说是他们的爱情失去了经济的保障。当生活都成为问题的时候,爱情便成为高谈阔论,成为奢侈品。因为温饱问题远比爱情问题要重要得多。似乎有些例外,像《红楼梦》、《西厢记》或者琼瑶小说中的许多男女主人公就好像都是为了爱情而生的。他们爱的轰轰烈烈,惊天动地,他她们无所畏惧地追求爱情。但是别忘了,这些人都是王孙贵族,公子小姐,他们那用为生计发愁,一心只把那爱情来追求。有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才有了他们的至上爱情。在那样的社会,普通的平民百姓,沉重的剥削和压迫,艰难的生活早吧他异化成了生产的工具了。他们在生死线上挣命,只能是简单的繁衍后代,传宗接代,又哪里能去卿卿我我,谈情说爱呢?又怎么能产生摇曳多姿的爱情的故事?既然如此,涓生们的爱情悲剧就不难理解了。相爱来说,爱情的产生是比较容易的,而维持爱情却困难的很多。前苏联著名诗人叶赛宁与美国“现代舞蹈之母”邓肯一见钟情,他们在坠入爱河不久便步入婚姻的殿堂。然而叶赛宁不懂英语,邓肯又不通俄语,他们之间除了缺少共同的语言进行必要的交流之外,还有一些因素的存在,所以不久之后他们的婚姻宣告失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冬妮亚差一点嫁给保尔,设想一下,如果冬妮娅真的嫁给了保尔,他们的婚姻又能维持多久呢?诸如此类的爱情故事很多,但他们的结局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以悲剧收场。因为,爱情很多都是激情冲动之后的产物,而维持他们则需要很多因素的保障。
涓生和子君的爱情就更加没有保障了,他们的相爱,很大程度是建立在反对封建势力的干涉上的。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外界巨大的压力反而成了促成他们的重要因素。当这一切都过去之后,外界的干预相对而言发生了变化,缺少了外力的因素,他们的离心倾向也就凸现了出来,并逐步走向恶化。在当时,许多涓生和子君一类的知识分子都曾经冲破封建的罗网,靠自由恋爱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然而熟悉那个时代的人都知道,他们之中有许多人很快就要有分手了。离婚几乎成了那个时代的流行病。真是聚也匆匆,散也匆匆啊。钱钟书先生曾风趣地把这一现象比做围城:城外的想进来,城内的想出去。婚前的 期望值越高,婚后的失望越深,这正如《心太软》中所唱:相爱本是简单,相处太难。
2.平淡从容才是真。
培根有句名言:别让你的爱情之火熊熊燃烧,否则他会把你烧焦。激情澎湃的爱情固然很美,可是谁又能长久地保持激情呢?据说冬天在室外放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先结冰的却是热水。故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事实证明,越是炽烈的感情持续的时间越短。涓生和子君爱情悲剧不也说明了这一点吗?越是容易得到的就越不知道珍惜。理想
和现实终归有一定的距离,琼瑶一类的小说根本不切实际。那些即将恋爱或者正在恋爱的男女们,一定要谨慎挥洒你们的情感,别让那燃烧的激情蒙蔽住你们智慧的双眼;一定要多几分理智,少一些冲动,否则涓生、子君的悲剧就会重新上演。因为爱的真谛是:两人手牵着手一起慢慢变老,这虽然不够轰轰烈烈,却朴实无华,经得起岁月的考验。涓生和子君在热烈之后,不是就陷入了难以承受的空虚和无聊吗?他们的爱情不够成熟,他们太浪漫了,有的只是一时冲动。看来这乃是需要平淡的,即使平淡如水,但却能厮守终身。
可见,爱情和婚姻是不能等同的。男女间相爱可以很简单,可以为了爱而爱。但维持婚姻却很难。婚姻的维持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人们要冷静、理智的却处理。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涓生和子君爱情悲剧的重演。
五.结束语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伤逝》深厚的悲剧意蕴和深刻的现实意义。可见说它是一部优秀的作品。他让人们对爱情和婚姻有了更全面、更深刻、更清新的认识。青年人的婚恋问题是社会问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与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紧相联。离开了政治上的独立,经济上的自立而去追求婚姻上的自主,是永远无法实现的。个人的独立和解放是离不开整个社会的独立和解放的。涓生和子君的悲剧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的。在当时要维持他们的婚姻是何等的艰难。他们的悲剧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鲁迅先生能不随俗流,高瞻远瞩得来审视青年人的婚恋问题,并创作出《伤逝》这样具有深刻意义的作品,是我们的幸事。他让我们明白:任何悲剧都不会只是个人的悲剧,悲剧的产生有着其复杂的社会因素和其他因素。青年人在处理个人问题时,必须考虑诸多因素的存在。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讲究和谐、富裕文明的盛世,生活在一个知识备受尊崇的时代,但我们不应忘记曾经有多少知识分子为争取自由和美好生活遭受的痛苦和屈辱。我们也不该忘记他们做出的奋斗和牺牲。历史是面镜子,它能让我们获得许多有意的启迪。我们应该多 读读鲁迅,他是我们永远的老师。
【注释】
1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2赵志远《宋词三百首·李清照·声声慢》 ○3唐朝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4钱理群《话说周氏兄弟》 ○5钱理群《话说周氏兄弟》 ○6见《伤逝》 ○
【参考文献】
1.《鲁迅经典作品选》 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 2.钱钟书的《围城》 3.曹雪芹的《红楼梦》
4.钱理群的《话说周氏兄弟》
第三篇:《伤逝》
《伤逝》:质疑现代女性解放神话
一.“娜拉出走”与鲁迅的质疑
大家大概会记得茅盾在论及《彷徨》(涓生是他的重要论据)时说过的一段话:‚《彷徨》呢,则是在于作者目击了‘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的‘分化’,一方面毕露了妥协性,又一方面正在‘转变’,革命的力量需要有人领导!然而曾被‘新文化运动’所唤醒的青年知识分子则又如何呢? ——在这样的追问下,产生了《彷徨》。‛
如果剥离茅盾论述中社会学层面的阶段论色彩,不难看出他实际上已经指出了《彷徨》所寓示的对“新文化运动”所追求的现代性理念内在矛盾的反思:启蒙者“转变”了,启蒙的价值理想失落了,被唤醒者不是如子君死于“无爱的人间”,就如涓生那样陷于无地彷徨的“虚空”。这是因为“铁屋子”的万难毁坏? 或是启蒙理想的内在缺陷? 许多当代学者也敏锐地感觉到了这点,比如汪晖在《反抗绝望:鲁迅小说的精神特征》中论及《伤逝》时写道:“爱情、觉醒这类‘希望’因素乃是先觉者得以自立并据以批判社会生活的基点,恰恰在‘希望’自身的现实伸延中遭到怀疑。这种怀疑很可能不是指向新的价值理想本身,而是指向这一价值理想的现实承担者自身:‘我’真的是一个无所畏惧的觉醒者抑或只是一个在幻想中存在的觉醒者?!因此,觉醒自身或许只是一种‘虚空’?!在这里,‘绝望’的证实也绝不仅仅是‘希望’的失落,不仅仅是爱情的灭,而且包含了对‘觉醒’本体的忧虑。”但是,汪晖在准确地指出了《伤逝》蕴涵的对觉醒本体的忧虑的同时,却令人遗憾地将《伤逝》包孕的对新的价值理想的怀疑排除了自己的视界。他从生命哲学的层面开掘《伤逝》的形而上意义和现代性体验时,却遮蔽了它们的历史内涵及其价值谱系。对《伤逝》终极价值意义的揭示,往往沦为普泛的人生体验,从而丧失了历史维度和现实旨归。如果沿着他们的研究继续往前,联系鲁迅走出“铁屋子”的犹疑,质疑和反思“娜拉出走”这样一个现代性的女性解放神话,就成为它的一个重要价值旨向。
1.娜拉形象:“我只对我自己负有神圣的责任” 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在20世纪初已开始,到20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一段时期内达到高潮。其中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扮演了至为关键的角色。1918年,胡适翻译易卜生《玩偶之家》,娜拉随之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成为五四时期妇女解放的象征。按照当时流行的理解,一个中国娜拉对自己的基本责任就是应该有爱的权利。【比如凌淑华的《酒后》中她的形象】
然而,当时“女性解放”这一现代性价值理念的虚妄性、乌托邦色彩和男性中心主义的诱惑性,并没有被充分清醒地给予认识到。鲁迅在1923年12月26日在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发表演讲《娜拉走后怎样》,以出走后的娜拉“不是堕落,便是回来”的悲惨境遇,向这一现代性价值理念及其推行者、实践者提出深刻质疑:倘若没有强大有力的社会环境和制度的保障,觉醒者娜拉经不住物质、现实和众数的沉重压力与打击,最终结果只能是要么回去、要么堕落。
他早在1920年所写的《头发的故事》里,借主人公N先生之口,尖锐质疑“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诸多现代性价值理念的虚妄性和乌托邦色彩:‚现在你们这些理想家,又在那里嚷什么女子剪发了,又要造出许多毫无所得而痛苦的人!……改革么,武器在那里?工读么,工厂在那里? 仍然留起,嫁给人家做媳妇去:忘却了一切还是幸福,倘使伊记着些平等自由的话,便要痛苦一生世!我要借了阿尔志跋绥夫的话问你们:你们将黄金时代的出现豫约给这些人们的子孙了,但有什么给这些人们自己呢?‛
因而,可以说,在1925年9月创作《伤逝》,以寓言化的小说境遇意识,形象化地展现“娜拉出走”这一现代性命题的幻想性特征和乌托邦色彩。因此《伤逝》不仅是写新一代知识者的精神追求和现实社会结构之间的矛盾,还是写娜拉们的出走充其量是一种时髦的姿
态和浪漫的实验。“娜拉出走”只预设了“爱”这一至善至美的虚拟目标,却导致子君们死于“无爱的人间”。正如他在《娜拉走后怎样》中所发出的颇为矛盾和虚无的警告:‚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警醒他。‛《伤逝》所展现的“用真实去换来的虚空存在”的生命体验,恰恰是对一切乐观主义的人生期待的深刻怀疑,是对现实的无可希望或绝望状态的证实,从而也是对“娜拉出走”这一现代性命题虚妄性的深刻反省。
二.对男性中心主义文化霸权的批判
鲁迅在《伤逝》“真实”与“虚空”的对立紧张的矛盾叙事和结构中,还看到了男性价值世界在制造“娜拉出走”这一历史乐观主义女性神话中所起的助纣为虐的作用,看到了男性中心主义文化霸权对它的终极价值目标釜底抽薪的势能。
从性别文化的视角解读《伤逝》者不乏其人。认为鲁迅在营造《伤逝》的现实环境的同时,显示了男女性别意识的差异、以及理想与沟通的困惑;或者认为其悲剧是“新时代难以避免的两性悲剧”,两性危机是人性的普在;还有人认为,其叙事本身呈现强烈的“男性中心化”倾向,认为“叙事者涓生的叙事话语忏悔抒情基础的虚伪,与其说是他的人格或个人品质,毋宁说是父权制意识形态的虚伪,隐含作者所以从主观的性别关怀滑入客观的性别歧视,可说是男性中心文化所具有巨大的命运般的历史无意识力量施逞威风的结果。”这后一种见解在发掘《伤逝》“男性中心化”的历史倾向时,却将批判矛头指向了创作主体。
詹明信在《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中,分析了鲁迅小说的民族寓言性质:‚第三世界文化中的寓言性质,讲述关于一个人和个人经验的故事时最终包含了对整个集体本身的经验的艰难叙述。‛《伤逝》正是以民族寓言的形式,在展现“娜拉出走”这一现代性民族精神、民族性格集体体验的虚妄性特征时,更是集中而深刻展现了它的男性中心文化的霸权性和引诱性,展现了它对女性这一历来受压抑群体的本体性漠视,以至古老的男性中心主义文化借助它而获得了现代性面具。
在《伤逝》的寓言世界中,涓生正是“娜拉出走”这一现代性价值理念的化身和推行者。无论是在会馆还是在吉兆胡同的小南屋,他始终是两人世界的中心。涓生始终视子君为他“启蒙”的对象,自认为自己的爱情追求和人生的要义是现代的,将子君置于被动和被赐予的位置:“破屋里便渐渐充满了我的语声,谈家庭专制,谈打破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孛生,谈泰戈尔,谈雪莱„„她总是微笑点头,两眼里弥漫着稚气的好奇的光泽。壁上就钉着一张铜板的雪莱半身像,是从杂志上裁下来的,是他的最美的一张相。当我指给他看时,她却只草草一看,便低了头,似乎不好意思了。这些地方,子君就大概还未脱尽旧思想的束
缚。”当子君表明自己的态度:“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时,涓生竟然将这一私人化的爱情表态上升到一个很高的高度:“这几句话很震动了我的灵魂,此后许多天还在耳中发响,而且说不出的狂喜,知道中国女性,并不如世家所说那样的无法可施,在不远的将来,便要看见辉煌的曙色的。”在涓生眼中,子君是“稚气”的、“未脱尽旧思想”的,不是“无法可施”的。然而这个现代爱情的启蒙者与追求者,将自以为是的“纯真热烈的爱”表示给子君时,预先设想的那些居高临下的男性爱情攻略在爱情爆发的时刻竞毫无用处,“在慌张中,身不由己地竞用了电影上见的方法了。后来一想到,就使我很愧恧,但在记忆上却偏只有这一点永远留遗,至今还如暗室的孤灯一般,照见我含泪握着她的手,一条腿跪了下去„„”涓生的形象和姿态,深刻体现了启蒙主义现代性理念的男性中心主义文化色彩,以及它对“娜拉出走”这一现代理念所持有的双重价值标准。
男性文化霸权主义对子君们的双重价值标准的支点,具体体现为涓生两个冠冕堂皇和自欺欺人的借口:“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第一,便是生活。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这恰恰体现了自私、虚伪、卑鄙的男性文化道德。然而当“外来的打击”
悄然来临,他竞痛心“那么一个无畏的子君也变了色”,将怨艾洒向子君:“其实,我一个人是容易生活的,现在忍受着这生活压迫的苦痛,大半倒是为她”,“她早已什么书也不看,已不知道人的生活的第一着是求生,向着这求生的道路,是必须携手同行,或奋身孤往的了,倘使只知道捶着一个人的衣角,那便是虽战士也难于战斗,只得一同灭亡。”当他以“真实”和“空虚”的灵魂肉搏掩盖男性的虚伪和卑怯,以“无爱”为理由逼走子君时,竞“心地有些轻松,舒展了,想到旅费,并且嘘一口气。”他向“新的生路”跨出的第一步,“却不过是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或者说只求得自己的心理安慰。所以,自从涓生这一形象诞生以来,就遭到有识之士的猛烈批判,尽管他们尚未意识到男权中心主义文化对“娜拉出走”所代表的现代性理念终极价值目标的解构作用。【始乱终弃?】
作为“娜拉出走”这一现代性观念的提倡者和受益者象征的涓生,实际上是男性文化符号的化身,代表着这一现代性价值理念众多解构之维中的重要一维——男性中心主义文化的霸权。正是涓生眼中“未脱尽旧思想的束缚”的子君,代表着对“娜拉出走”这一现代性价值理念终极目标的追求。换句话说,爱情不过是涓生预设的一个诱引子君的神话而已。庐隐的作品中就经常出现欺诈与受害的主题:初出茅庐的娜拉式少女们因为对爱情的幻想,在男人主宰的社会中陷入“自由恋爱”的圈套,她们起初的叛逆往往沦为堕落,在这一理念和自以为这一理念神圣无比的“理想家”那里,他们也如“涓生”那样将“子君”置于被解放的位置。他们明知女性是一个弱势群体,却很少考虑这一弱势群体的特殊要求。这恰恰体现了这一现代价值理念在当时历史境遇中的内在歧视性。它是一种以男性为中心的普遍主义的文化观念。它往往打着解放的旗号将男性的意志强加给女性,并按照自己的模式将女性塑造成没有自己本质的他者,以普遍主义的价值观遮蔽特殊群体的独异性。造成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控制。
子君在涓生说出心中的“无爱”之后,她的不出走并非不可能。她的出走似乎满足了涓生的“无爱”,但她追求的是至情至爱,对她来说,没至爱,毋宁死。这是对涓生所表征的男性霸权虚伪、卑怯与自私的蔑视。当“爱”的神话破灭后,伟大的、坚忍的、圣洁的子君没有选择“堕落”,也没有认同“回去”,而是选择了“死”的抗争。
茅盾在评论《伤逝》时,以他杰出的艺术感知力敏锐地觉察到了“娜拉出走”这一现代价值观念及实践形式对弱势女性群体特殊要求的忽视:“比起涓生来,我觉得子君尤其可爱。她的温婉,她的女性的忍耐,勇敢和坚决,使你觉得她更可爱。她的沉默多愁善感的性格,使她没有女友,当涓生到局办事后,她该是如何的寂寞呵,所以她爱动物,油鸡和叭儿狗便成了她白天寂寞时的良伴。然而这种委婉的悲哀的女性心理,似乎涓生并不能了解。”其实正是涓生所表征的男性中心主义霸权文化,一面向娜拉们预约了黄金世界的出现,一面又忽视女性群体的特殊要求,没有意识到支持娜拉们出走及生存的支点只有一个纯净的“爱”,然而正是“浪漫爱情为男性提供了一个任其玩弄感情的手段,„„对浪漫感情的认可于双方都有利,因为这往往是女性克服加于其身的更为强有力的性压制的唯一条件。”同时,也恰恰是男性中心主义霸权文化对女性的排斥和压抑,轻而易举地击碎了娜拉们的“爱”。
正是鲁迅以他博大深厚的人道主义情怀、对女性的无比尊重与同情和冷静而清醒的现代理智,在《伤逝》中以寓言形式一针见血地指出:娜拉们面对的“无爱人间”不仅是寓指黑暗的社会,而且也是寓指鼓动她们出走的现代性价值理念的男性中心主义权利空间。“娜拉出走”这一现代性价值理念的乌托邦幻想引诱娜拉们出走,可是这一观念的男性中心主义霸权与黑暗社会合谋,宰制和压抑着娜拉们到达至善至美的爱的彼岸。
第四篇:有关《伤逝》
有关《伤逝》
一直都不是很热衷于鲁迅的作品,一半是因为他写的太好了,读起来压力大;一半是因为他写的太难懂了,读起来不通。这次迫于论文的压力,我只好硬着头皮拿起鲁迅的作品集开始读。在浏览目录的时候,我被“伤逝”这个题目吸引住了。以前就听说过这篇文章,因为她是鲁迅唯一一篇以青年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品。
第一遍读完《伤逝》后,觉得心里很郁闷,觉得涓生非常狠心,觉得很同情子君,除此之外没什么别的感受。
又第二遍读《伤逝》。之前先上网搜索了一些关于当时的背景和鲁迅的情况,当时正值“五四”年代,恋爱和婚姻尚未成为一个独立的问题,鲁迅此时正处于和许广平的热恋中,或许他把自己和许广平的恋爱感受写进了文章中来,不过这仅仅是我个人的主观猜测。我的想法一经提出便立即遭到了室友的反对,文中子君与涓生冲破家庭阻拦私自结合,到后来迫于生活压力而分开,甚至是结束生命,这一系列的情节就鲁迅而言是不曾体验过的,所以有关于这篇小说的创作基础,我大致上认为是空想出来的。
又第三遍读《伤逝》。这次我注意到了几个方面。其一,小说通篇是以第一人称“我”即涓生的角度进行叙述的,这倒也符合小说的副标题——“涓生的手记”,而对于女主角子君,她的话语描写却是少之又少,只有“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那算什么。哼,我们干新的,我们„„”“没有什么,什么也没有”“是的。但是,„„涓生,我觉得你近来很两样了。可是的?你,你老实告诉我”这样简单的四句话,不得不让人产生疑惑,作者这样安排有何意义?其二,小说多次描写了子君的眼色,“孩子一般的眼色”,文中对于子君的心理活动和对话描写不多,但却对子君的眼色进行了多次呈现,这又是何意?其三,这也是我最想知道的一点,当涓生决绝地说出“我老实说罢,因为,因为我已经不爱你了”,此时此刻的他真的不再爱子君了吗?他们义无反顾地结合,最终难道就以一句“我已经不爱你了”而宣告终结了吗?其四,子君和涓生会走到这一步,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当时的社会,还是他们自己的原因?
对于提出的几点疑惑,自己又好好地思考了一下,也翻了翻书,查了查网上的评价。针对第一个问题,我想以《伤逝》的小说结构,在当时来说应该是非常特别的,整篇文章就像是一个人在面前细细絮絮地诉说、忏悔,还时不时的抹眼泪。涓生就是这样一个诉说者,从头到尾不断的在诉说,也或许是作者让他这样说的,毕竟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形象都隐含了作者的身影。那鲁迅为什么只让涓生不断地诉说,而不让子君有更多的说话机会呢?我想这也许和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有关吧。就算是到今天,到21世纪,我觉得中国还是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男尊女卑的思想,时至今日,男权仍然在中国占有强有力的地位,更别提那个还在摸索前进的“五四”年代。当时,对于爱情和婚姻这个敏感的话题,虽然女人获得了一定的自由和自主,但是有资格为自由恋爱和婚姻讲话、为社会制造舆论的人还是男人。女人们不会没有想法,也不会闭口不言,但是群众最终能听间的声音,莫过于像涓生这样男人们的声音。这样想来,对于子君的少言寡语也是可以理解的。鲁迅刻意不让子君说话,而把说话的机会都给了涓生,大概也有这里面的原因,那些在“五四”年代刚刚解放思想的年轻人,尤其是男人,涓生的诉说中也包含了许多他们对于自由恋爱和婚姻的想法吧。
针对第二个问题,我仔细数了一下,小说中用“孩子般的眼色”来形容子君的共有5处(包括用“稚气”形容的)。第一处是在两人搬到吉兆胡同之前,还在破屋子里住的时候,涓生不断地说,子君只是“微笑点头,两眼里弥漫着稚气的好奇的光泽”。就如文中所说,此时的子君“大概还未脱尽旧思想的束缚”,对于涓生所说的和自己所做的、所要面对的一切,充满了期待和憧憬,这大概也是恋爱中的女子对幸福和美好爱情的向往。我想这时子君眼里的稚气是纯粹的。第二处是同居几个月后,子君在面对涓生的求爱和回想自己和涓生的幸福片段时表现出来的,此时的两人俨然如蜜月期,虽然子君“孩子似的眼里射出悲喜”,但是仍然能够体会她眼里的稚气是纯粹的。第三处是两人已经搬到吉兆胡同,并且生活出现危机,冷战持续进行时。涓生的冷漠,子君间或温暖的神情,“眼里忽而又发出久已不见的稚气的光来”,我想这时的稚气已经不纯粹了,里面已经夹杂了生活的艰难和涓生的不满所带来的痛苦。第四处是涓生说出自己已经不爱子君的时候,“瞬间便又苏生,眼里也发了稚气的闪闪的光泽”,这样的时候,子君眼里的稚气仍然没有去尽。第五处是二人分开后,涓生独自一人想着子君,“灰黄的脸,睁了孩子气的眼睛”。一直到两人分手,子君也没有摆脱自己身上的“孩子气”,也许这就暗示了她是个悲剧人物,眼里的稚气决定了她对待爱情的态度是盲目纯真的,即使面对生活的压力、旁人的指指点点,甚至是涓生的不满,子君始终没有真正从旧思想里摆脱出来,缺少对生活的冲劲,只是沉溺于爱情之中,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都是行不通的。
针对第三个问题,我个人认为涓生是爱子君的,连他自己也说“我爱子君”。整篇文章读下来,并没有叙述两个私自结合的年轻人之间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没有山盟海誓,没有卿卿我我,似乎一切都发生的非常平淡,或许平平淡淡才是真吧。子君是真爱涓生的,她开始为他操持家务,还卖掉了自己唯一的首饰,只为了给自己的窝“加入一点股份”。而涓生也慢慢适应了两人的生活,和子君一起养油鸡、养叭儿狗阿随,一起度过“宁静而幸福的夜”。可惜再高的山顶也有它急转直下的一面,蜜月期已过,两人之间的矛盾就显现出来了。涓生对子君的不满和冷漠日益增多,油鸡、阿随都成为两人之间不合的标志。子君面对这即将冷却的爱情,既没有反思反省,也没有据理力争,她只是默默深受着,默默守着心理最后一道防线,直到涓生喊出那句“我已经不爱你了”,这最后一道心理防线轰然倒塌。子君本来就是因为爱才和涓生结合的,现在既然没有爱了,那么结合也就变得没有意义了,所以她选择了离开,也许是永远的离开。可怜这两个人,匆匆为了爱而在一起,在一起之后发现自己其实还没有学会如何去爱。
有人说真正打败爱情的不是任何人的阻挠,而是现实。曾经看过这样一篇文章,同样是一对年轻男女,在不顾家庭反对的情况下携手私奔,然而仅仅一年后,两人归来,并且形同陌路,爱意不再,而导致分手的原因竟然是女孩不满男孩总是把马桶圈尿的湿乎乎的。只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现实,就能使得曾经美好的爱情一去不回。同理可得子君和涓生的悲剧。都说“距离产生美”,当距离不再,是否美亦不再?涓生仅仅用三个星期的时间就“读遍了她的身体,她的灵魂”,之后不满情绪渐渐高涨,满屋堆砌的碗碟、弥漫的油烟也成为他冷漠的接口。面对日益压迫的现实,涓生甚至开始反感子君倾注全力的操持家务。而子君呢,和涓生一起后,似乎渐渐淡忘了自己还有生存这一任务,每天也只是做饭、饲鸡、喂狗,“连看书和散步的时间也没有了”,起初那个果敢、进步的子君仿佛不复存在,现在的她只是个普通的家庭主妇,或许她认为自己所追求的已经达到了,所以才止步不前,从此沉溺于生活琐事。这样一来,涓生对于子君的好感也是岌岌可危,他最欣赏的就是子君的反抗与上进,既然这两样已经没有了,那么他对子君的欣赏也逐渐没有了。曾经炽热的相爱在历经现实的磨练之后终究归于平实,子君和涓生也在这熙熙攘攘的世间擦肩而过。
读完《伤逝》,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果然是“伤”,为子君伤,为涓生伤,为爱情伤。只是亡者已然逝去,那留在活人心目中的“伤”是否能够逝去?何时才能逝去?都说时间是治疗创伤最好的药,但愿那些受伤的人能在岁月的流逝中做到真正的“伤逝”!
第五篇:伤逝评析
《伤逝》评析
《伤逝》是鲁迅先生发表的唯一一部反映青年男女爱情的小说,鲁迅将这一对主人公的爱情故事放置在“五四运动”退潮后封建思想依然禁锢着社会大众的背景中,描写两个觉醒的知识分子涓生和子君,在这样黑暗的环境中追求恋爱的自由,但在强大的封建势力压迫下,最终以悲剧收场的故事。
《伤逝》这篇小说,是一个悲剧,原本相爱的涓生与子君,终究没能走到最后。他们凭借着精神上的契合以飞蛾扑火的姿态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希望在这个由他们构建的小家庭中寻找慰藉。精神上的共鸣是他们生活的唯一支撑,可是在社会和生活的双重压迫下,两个人都产生了变化,都暴露出了性格上的弱点,子君原先的勇气在一点一点消磨,涓生很失望,对着子君竟也带上了虚伪的面具。以至于他们连最初的精神交流也中断了,这似乎在无形中预示着,涓生与子君走到了尽头。对生活的绝望也将子君逼上了绝路,留给涓生的,只有无尽的悔恨和悲哀。
在爱情中,双方应该怎样做,才能让爱情获得圆满和永恒,从鲁迅先生在这篇悲剧小说里所表达出的观点,给了人们很多思考和指导。
第一,个性解放和勇敢追求是获得爱情的思想基础和前提条件。“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子君坚定地喊出了这一口号,她原是一个封建家庭的小姐,受父亲和胞叔的严格管教,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喊出这样的口号,说明她的思想已经获得了一定的解放,鲁迅先生对此也是予以肯定的。可是,她的这点觉悟似乎只是因爱而生,是爱情给予了她勇气,让她勇敢起来,但如果没有爱情,她断是没有这层觉悟的,在破屋里,涓生像一个教育者,“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孛生,谈泰戈尔,谈雪莱„„。她总是微笑点头,两眼里弥漫着稚气的好奇的光泽。”她不好意思看雪莱半身像,涓生也感觉得到她还没有完全摆脱旧思想的束缚。所以,从开头就可以感受到,这段爱情的悲剧色彩,当他们的激情被日常生活冲淡,爱情渐渐淡去,子君这个依靠爱情存在的人物,也是以悲剧收场。
第二,经济条件是爱情成长的物质基础,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爱是有条件的,只有牛奶是不够的。涓生和子君的在封建社会里追求恋爱自由,与当时的社会制度产生了矛盾,他们虽然同居了,在一起了,却没有理想中的甜蜜,子君与家人断绝了联系,她的叔子不认她这个侄女了,涓生觉得走在街上,觉得在路上时时遇到探索,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他也陆续和几个自以为忠告,其实是替我胆怯,或者竟是嫉妒的朋友绝了交。他们很困难的才找到栖身之所,涓生又丢掉了工作,生活失去了依靠,爱情也渐渐岌岌可危,子君在这样的日子里也产生了变化,变胖了,变世俗了,除了操劳家务,已经没有时间读书散步,这一切冲击他们爱情的原因,便是经济原因,而导致他们产生经济危机的源头,便是那愚昧的封建社会,人们愚昧的思想,不能容忍恋爱自由,假使把涓生和子君放到现代社会,我相信,生活下去是不成问题。所以要维持爱情,必须有经济基础,要想取得经济权,就必须推翻愚昧落后的社会,取得社会解放。
第三,爱情必须保持新鲜。人生活在社会中,人的感情是会变的,无论是朝哪个方向改变。所以,爱也是会变的,要想让爱往好的方向不断发展,人就要学会在爱里面成长,保持爱的新鲜。小说中,涓生与子君同居后,在生活的压迫下,两人的性格弱点慢慢的暴露了。涓生觉得子君她所磨练的思想和豁达无畏的言论,到底也还是一个空虚,而子君对于这空虚却并未自觉。不仅外表偏向世俗化,并且她早已什么书也不看,已不知道人的生活的第一着是求生,她养鸡,养狗,做家务,与小官太太暗斗,不再思考生活还需要什么以及生活的问题处在了哪里,与一般的市井妇人已没有区别,此时,涓生觉得新的希望就只在我们的分离。站在子君的角度,涓生也与以前相比两样了,他对子君带上了面具,虚伪了,他让子君决然舍去,说已经不爱她了,以此告终,结束他们勇敢的爱情。
第四,爱情是平等的。主人公追求爱情,追求平等,但是从开始,两人就是不平等的。一开始,子君便是抱着一种崇拜的态度来对待涓生,她以好奇的稚气的目光仰望侃侃而谈的男主人公;涓生向她表白,求婚,她有惊喜,同时也有怀疑,有惶恐,如同心中可望而不可即的偶像忽然之间与自己靠的太近般无所适从;他们去租房子,子君卖掉自己唯一的金戒指和耳环,想入一点股份,想追求到一点平衡、平等。自始自终,涓生都处于主导地位,子君依附着他活着,没有想过改变过这一现状,这旧式的夫妻模式对于受“五四”思想影响的人来说,是不能持久的。
这篇小说,语言不想鲁迅先生以往的小说语言那么犀利,柔和一些的语言更能表达爱情的美,同时也更能表达悲凉的情绪,但并不影响他的讽喻性,深刻的揭露黑暗的社会给青年人带来的伤害。
这篇小说创作于1925年,在《孤独者》完成的第四天,鲁迅先生与许广平确定恋人关系的第二天,鲁便完成了这篇小说,虽然鲁迅曾在非正式场合否定涓生与子君的形象来源于他的生活,但是仍可以感受到小说中反映的困惑、矛盾,与当时他的生活有密切联系。鲁迅先生也受过封建思想的伤害,他的第一段婚姻完全有名无实。鲁迅与许广平勇敢的在一起,也被迫离开北京,生活困窘,他把自己已经遇到的和可能遇到的困难在小说里展现的淋漓尽致,与小说不同的是,许广平甘心为鲁迅洗衣做饭,同时也不忘自己的追其,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们一起奋斗,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度过了最艰难的一段。
鲁迅先生是一个真正有远见的人,在当时许多作家一味鼓吹男女平等,恋爱自由的时候,在一般作家写男女未得到爱情苦苦挣扎的时候,他的《伤逝》重在于把沉溺在爱情中的男女引领出来,王子和公主的结合都不一定会得到幸福,更何况是受封建礼教束缚的人们呢,所以,鲁迅引领青年人在追求爱情过后,更要思索爱情的真谛和生活的内涵,要把个性解放与社会解放结合在一起,才能有真正的恋爱自由。
鲁迅先生提出来的观点,深刻揭露了腐败、封闭的社会,指出了人性的弱点,正确的指引青年人,要大胆的追求,而不是盲目的追求,不要在盲目的追求中迷失了方向而沉溺于爱情当中,同时要承担起社会的责任,把个人和社会结合起来,解决了国民和社会的根本问题,才能获得个人的权利、利益,社会解放,才能得到个性的解放,这不仅是对当时黑暗的社会有指导意义,同样值得现代社会的人们去思考,不要只容纳小家,也要把大家放在心中,有大家,才有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