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狄浦斯王人物分析

时间:2019-05-14 18:22: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俄狄浦斯王人物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俄狄浦斯王人物分析》。

第一篇:俄狄浦斯王人物分析

俄狄浦斯王人物分析

俄狄浦斯是《俄狄浦斯王》是希腊三大悲剧家家之一的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中的人物,这部神话是他剧中最具作震撼力的一部。也是希腊命运剧的代表。《俄狄浦斯王》讲述了是希腊神话中忒拜(Thebe)的王子俄狄浦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弑父淫母,真相大白后自挖双眼行乞涤罪的故事。索福克勒斯通过这个故事,似乎想告诉人们命运固然是不可战胜的,但是俄狄浦斯并不是消极地等待,而是展开英勇的斗争,他的品德,他那种完全不顾自己痛苦的行动,他那种不惜任何代价去寻求真相的决心,本身就是可歌可泣的。可以说,这是一曲人与命运作殊死斗争的悲歌。在这个层面上确实有他的进步性,但是从剧我们似乎仍能感觉到命运的不可抗拒性,俄狄浦斯越是伟大,越是无畏的与命运的抗争,他最终的失败就越惨烈,命运也就越神圣不可违抗,对一个英雄来说命运都是如此容不得丝毫逆行,那对我们寻常百姓来说呢?其中充分反映了古希腊人强烈的命运观,索福克勒斯的进步在我眼中可以理解为对人与命运抗争的赞美,也可以理解为人们意识上的紧箍咒,无形中告诉人们这个世界上没有逆天改命一说。

俄狄浦斯在出生之后,父母想起了神谕,为了逃脱神的裁定,他们刺穿了刚出生三天的婴儿的脚脖子,拴好后让人把这个孩子抛到喀泰戎荒山里去。但执行这个命令的人不忍这样做,于是把孩子交给了另一个在同一座山里为另一个国王波吕玻牧羊的人,国王夫妇以为孩子就已经死掉了,神谕不会实现了,于是他们过上了轻松愉快的日子。牧羊人解开婴儿脚上的绑带把孩子送给了他的主人泼吕波斯国王,国王很同情婴儿,把他交给自己的妻子当亲生儿子抚养。宫里和全国都把这个孩子当做国王的亲生儿子对待。他长成一个青年王子以后,一直被视为最高尚的公民,自己也在幸福的生活中确信自己是国王的亲生儿子,要知道国王除他之外在没有别的子女。但他最终知道自己的身世,不是国王的亲生儿子,便自己悄悄离开了王宫,也没有告诉父母,只身一人去寻找得尔福的神谕,二在路上发生的一切都好像是在朝着神谕的方向走,最终的结局就真的是他杀父娶母。

弗洛伊德,他所提出的“俄狄浦斯情节”即“恋母情节”,弗洛伊德认为“俄狄浦斯情节”是各种心理症的本源。由于婴儿时代和童年早期的环境状况,每个孩子都渴望从与自己异性的父亲或母亲身上得到欲望的满足,而怨恨与他同性的父亲或母亲。原始的社会和文明的社会都有反对乱伦的原理禁忌,每个人都知道这个禁忌;因此这些渴望在暗中被感觉到,却一生永远地埋藏在潜意识深处。有时候,潜意识压抑的俄狄普斯情结突破潜意识的封锁,溜到意识里来以伪装的形式表现在我们的生活里。例如:某个男人与一个年纪大他许多的女人结婚,一个女孩为了某种原因杀害了她的母亲。有的人畏惧婚姻,有的人又表现出太过分想结婚(或离婚)。这些例子都是社会提供给我们的表现形式。“俄狄普斯”情结想其他精神分析原理元素一样,暗示着一般人有极为原始的感觉存在身上。对多数人而言,这种存在观念对于他们的道德背景简直是一种侮辱,他们很不容易接受这种感觉。即使有人只是稍微暗示到“乱伦”这两个字,他们马上就会产生很强烈的厌恶。正是在这种厌恶导致的罪恶感下俄狄浦斯的母亲兼妻子约卡斯塔上吊自杀,悲愤不已的俄狄浦斯,则刺瞎了自己的双眼。

俄狄浦斯的故事本身就有一个悲剧性的开始,因为这个世界上毕竟没有无因的惩罚,俄狄浦斯的父母拉伊奥斯和约卡斯塔本身就是表兄妹的关系,就是他们这种血亲间的乱伦导致了上天的惩罚,俄狄浦斯只是上天惩罚拉伊奥斯和约卡斯塔的工具,可以说俄狄浦斯无意识的乱伦悲剧的源起是其父母有意识的乱伦闹剧。意大利著名导演帕索里尼在改编这部电影时去掉了这一点,或许说没有在电影 中点明。因为这个伟大导演想要传达给人们更为重要的一个观点,一个索福克勒斯想不到的观点,那就是俄狄浦斯的悲剧不仅是他一个人的,也不是只属于希腊人的,而属于全人类

于是我们在帕索里尼的《俄狄浦斯王》中看到了时空的转换,有发生在现代的开头和结尾,通过巧妙的用镜和中段的古代故事连接在一起,导演想通过这种独具匠心的安排传达给我们一个讯息,俄狄浦斯不仅过去会发生,现在也会发生,甚至将来乃至永远都会发生,俄狄浦斯已经不不再单单是一个英雄的悲剧或者是某种人类潜意识中的情节,而是整个人类都会遇到的困境,一种“俄狄浦斯困境”,我们人类一手缔造了现代文明,却为了眼前的利益,破坏着生态环境,相互杀戮和掠夺,生活的质量每况愈下,到处都是人们的哭泣和绝望的呐喊,最终这一切可怕行径导致的恶果反作用人类自身,使人类陷入了一个往复的怪圈,正如俄狄浦斯一般,一切悲剧的源头都是由上一代的不伦导致,最终陷入了不伦的俄狄浦斯尝到苦果,父母拉伊奥斯和约卡斯塔也遭到了最为悲惨的下场,冥冥之中人类走上一条暗合宗教原罪说的道路,我们背负着罪恶来的世间,为的就是赎罪,为的就是偿还,为的就是制造新的原罪者,我们真的该相信命运这一说么?也许命运本身就是我们自己为自己安排,就像片中的俄狄浦斯,他因为别人言语的干扰就怀疑自己的出生,他自以为是的逃离命运时却还是将去向留给命运决定,他的骄傲和冲动让他错杀了自己的父亲,从养母那里影响来的恋母情节让他不禁享受与生母约卡斯塔的婚姻,他的暴躁惹怒了好心的先知,使自己不仅成了一个罪人还成了人们的笑柄,他确实与命运做过顽强的抗争,但前提是他已经相信了命运,也正是因为相信才会逃避,可以说他在斗争前就已经认输了,假如这些都没发生,我想俄狄浦斯一定可以成为赫拉克勒斯一般的英雄,但那只是假设,毕竟一些都不可避免的发生了,我们也是,如果我们没有被自己内心的欲望控制,我们的世界将会是一个没有破坏,没有战争,没有疾病的乐园,但是我们确实被控制了,不论怎么样的补救工作都是在认可物欲的前提下进行的,最后我们仍难以避免自掘坟墓,作茧自缚的悲惨结局。

我认为这些评价都不能正确的认识俄狄浦斯,他不是有意的杀父娶母,本人非但没有罪,还是一个为民除害的大英雄,他智慧超群,热爱邦国,大公无私。在命运面前,他不是俯首贴耳或者苦苦哀求,他奋起抗争,设法逃离“神示”的预言。继而他猜破斯芬克斯的谜语,为民除害。最后,为了解救人民的瘟疫灾难,他不顾一切地追查杀害前国王的凶手,一旦真相大白,又勇于承担责任,主动请求将他放逐。他是一个为人民、为国家做了无数好事的英雄

第二篇:俄狄浦斯王文学分析

The Inevitability of Oedipus’s Tragedy in Oedipus the King

Abstract:Oedipus the King, one of the most famous masterpieces of Sophocles, is an indisputably classical tragedy in literature history, and Oedipus’ tragic fate, murdering his father and marring his mother, also has been discussed frequently by many scholars.This paper mainly explains the inevitability of Oedipus’s tragedy from three aspects: the dominant role of God in ancient Greek tragedy, the tragedy theory and the tragic flaw of Oedipus.Key words: tragedy;fate;inevitability;Oedipus Oedipus the King, written by Sophocles, who was one of Athens’s three great tragic dramatists, is the most influential play in west culture.Many a people has discussed and analyzed it since its creating, and the most controversial point about it is the fate of Oedipus--whether it is decided by Apollo or tragic flawin Oedipus’scharacter.As far as I can see, the tragic fate of Oedipus is inevitable, which can be illustrated in the following.God is an indispensible and dominant role in ancient Greek tragedy.It is known that the word “tragedy” means “the song of goats” in ancient Greek, which comes from the sacrificial rite of Dionysus.But why tragedy has so close relation to the sacrificial rate which is asking for rich and fertile.Simon noted that only the protagonist of the tragedy to expiate the sins of human kind as a scapegoat could make sure the God feel people’s prayer and give good weather for corps and health for people(2000).Zhu also claimed that ancient Greek tragedy is mainly about the relation between God and mankind, and if we are trying to appreciate it rationally without the background of primitive myths and the view of life of fatalism we will fail to grasp the essence of it(1989).Therefore, the destiny view is reflected by God’s oracle, which is complex and powerful.In Oedipus the King, Oedipus’s s parents got an oracle from God that their son would kill his father and marry his mother.This oracle decided Oedipus’s and his family’s fate, which is unavoidable.When Laius, Oedipus natural father, got the oracle, he ordered his servant to kill his son, but Oedipus did not die, and was adopted by king Polybus ironically.More dramatically, Oedipus killed his natural father Laius and married his natural mother Jocasta when he left Corinth after knowing the oracle.All these accidents are not accidental at all but are controlled by God.Oedipus has the courage and rebellion but he is chose to be the scapegoat for human kind.You can rebel against God, but you will not win forever.Oedipus’s fate is predetermined.As a tragedy, Oedipus is bound to be a tragic hero.Freud said in Totem and Taboo, “the hero in tragedy must suffer pains, which also constitutes the center of the tragedy.He has to undertake those tragic evils”(1992, p.191).Kant pointed out that the greatness of ancient Greek tragedy lies in its truthful reveal of the darkest things in life(1982).As the creator of Oedipus the King, apparently Sophocles will not give Oedipus a happy ending.Just as Aristotle(1979)said,“the plot is the most important”,Oedipus the King must have a complete plot.He also said that “the poet make up his story properly instead of depending on his own interest to make a start and an ending”.So, a tragedy needs to reflect the conflict completely and truthfully in order to get the effect of tragic art.Oedipus the King starts from a question—who murdered king Laius? For this question, Oedipus said, “For my own sake I will rid us of this corruption.Whoever killed the king may decide to kill me too, with the same violence hand”(Jin& Zhang, 2010, p.311).Here, “hand” reminds us of that Oedipus gorged out his eyes with hand later.In addition, the prophet Tirestas’s confession also allud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plot.He said, “Blind who now has eyes, beggar who now is rich, he will grope his way toward a foreign soil, a stick tapping before him step by step”(Jin & Zhang, 2010, p.324).All these details imply the development of tragedy, which also shows the completeness of the plot.The whole play is quite perfect and consistent.We cannot imagine whether Oedipus the King will become a classic once any plot is changed.The tragic flaw of Oedipus is the main reason causes his tragedy.At the beginning, we see Oedipus is a savior for Thebes’s citizens, who is the only one solved sphinx’s riddle and freed people in Thebes.He is a hero, but the flaw in his character should not be ignored.He was so rude and arrogant when he talked with Tirestas, “You scum of the earth, you’d enrage a heart of stone”(Jin & Zhang, 2010, p.319).He even mocked Tirestas’s blindness, which ironically reveals Oedipus’s s blindness and ignorance.His groundless doubt of Creon also shows his irrationality and arbitrariness.Besides, his short temper is the blasting fuse of his murder of his father.Just because of a road, he killed Laius and four servants, which is quite irrational and unreasonable.The murder of his father and servants exposes the inner evil of Oedipus.Democritus noted, “We err because of the ignorance of good and morality”(Terence, 1995).It is no doubt that Oedipus is clever because he solved sphinx’s riddle, but obviously he does not understand the essence of mankind.Mark(2011)said, “The essence of human is rationality and sociality, and the good of rational animals is the harmony of society”.Sophocles also pointed out that fate is not a concrete God but an abstract concept(Zhang, 2002).Unfortunately, what Oedipus lacks is rationality and morality.Aristotle also claimed that the suffering of Oedipus is the result of his character(1979).If he was rational, he would not have killed his father and four servants, and of course he would not have married his mother.Ancient Greek tragedy generated during a transitional period when democratic politics was gradually forming, thus the play during that period also emphasized order and rationality(Saul, 1995).Just like his name, Oedipus not only has a bump on his feet, but also has a swelled character(Liu, 2008).If he can be rational and calm like Creon, there will not be the tragic story of killing father and marrying mother.Oedipus’s s tragic fate is inevitable, and this is also the key and secret of Oedipus the King’s eternal charm.References Aristotle, O.(1979).Poetics.Beijing, China: New Arts Publishing House.Immanuel, K.(1982).Orientalism.New York, NY: In Tage Books.Jin, L.,& Zhang, J.(2010).Elements of literature.Beijing, China: Foreign Language Study Press.Liu, Y.(2008).Analysis of the fate of Oedipus.Journal of M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Mark, O.(2011).Meditations.Wuhan, China: Changjiang Literature and Arts Press.Saul, B.(1995).Herzog.New York, NY: Penguin Books.Sigmund, F.(1992).Totem and taboo.Jiangsu, China: China Folk Arts Publishing House.Simon, G.(2000).Modern critical approaches to Greek tragedy.Shanghai, China: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Terrence, I.(1995).Plato’s ethics.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Zhang, W.(2002).New research on the destiny forms in tragedy.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Zhu, G.(1989).Aesthetics.Shanghai, China: Shanghai Literature and Art Publishing House.

第三篇:《俄狄浦斯王》与《海边的卡夫卡》人物比较

王 洁

内容摘要: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俄狄浦斯王》讲述俄狄浦斯因杀父娶母的神谕而被命运抛弃的悲剧,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中的卡夫卡同样因杀父娶母的诅咒而与命运抗争。自《海边的卡夫卡》问世,两部作品的母题相似性一直广受关注。本文通过对两部作品的细读发现,两部作品中除母题嬗变外,还包括俄狄浦斯与卡夫卡的性格、与周边人物的关系、结局、作者或时代的干预几方面不同,并试图通过对这几方面的探讨来分析两部作品中人物性格深层的不同,以对两部作品进行全新的解析。

关键词:俄狄浦斯王 卡夫卡 性格 创作干扰 艺术技巧

《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悲剧的典范作品,俄狄浦斯因杀父娶母的神谕而被抛弃,他试图逃离命运却被命运之神一步步牵引入命运的圈套,最终通过刺瞎双眼,流亡国外来赎罪。《海边的卡夫卡》中15岁主人公幼年时被母亲抛弃,又被父亲诅咒,他沉浸在深深的孤独中,一个人奔赴陌生的远方,在探秘过程中成长起来,而中间也掺杂着另一位叫中田的老人的故事,他带着异于常人的思维开展了另一段奇幻旅程。对于两部作品的比较,目前集中在父子冲突的母题以及精神分析心理学方面的神话原型研究、俄狄浦斯情节方面。就神话原型研究为例,两部作品都有受诅咒的少年,凶残的父亲,与儿子乱伦的母亲,包括文章的结构与《俄狄浦斯王》中说出诅咒,逃避诅咒,应验诅咒都十分相似。在俄狄浦斯情节的研究方面,两部作品中的主人公身上都蕴含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成分,无意中实现了潜意识中的弑父事件与恋母情结。

本文拟采用平行比较方法中的人物形象比较、艺术技巧比较等手法,发现两部作品中的主人公俄狄浦斯王、卡夫卡的差别,从文学的普适性与差异性来探究两位主人公的性格,在不同环境中的人际网络,两位人物的不同结局以及这种结局背后隐含的作者与时代的痕迹。

一、俄狄浦斯与卡夫卡性格对比

(一)受诅咒少年的不同性格表现 俄狄浦斯有健壮的体格,在忒拜的十字路口,他徒手制服与他发生冲突的拉伊奥斯和仆人们。他有正直的品性,善良、孝顺的美德,在倾听阿波罗的神谕后,为了自己“父母”的安危,将自己放逐出境,避免神谕发生的可能性。在听到乞援人的遭遇后,说:“我的悲痛却同时为城邦,为自己,也为你们。”在斯芬克斯危害忒拜城时,他揭穿怪兽的谜底救了整个忒拜城;在他十几年的统治期间,他凭借自己的品行与智慧为人民造福。他也有坚强的意志,无论是为逃避神谕而义无反顾逃离科任托斯,还是破解怪兽谜语,寻找破解瘟疫的方法,他都全心全意的付出着自己,并没有中途退缩过。即使觉得别人对自己卑微的出身有蔑视,但他仍执着于寻找自己的出身。甚至在库洛诺斯接受命运的仲裁时,他不为亲朋的花言巧语迷惑,为以绝后患不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尸骨所在地。甚至有些冲动,为了居民的苦难,当众发毒誓;因为特瑞西阿斯的隐瞒而勃然大怒。俄狄浦斯身陷于城邦中去思考个体与城邦的关系,他看不清自己的本性,亦不明白城邦的礼法,进退失据,成为一个盲目的反抗者。

相比之下,卡夫卡的个性更有现代叛逆少年的特色,性格冷漠,而缺少俄狄浦斯那份奉献的品行,原有的生活无法使他满意,他与周围社会人群疏远甚至对立,只能与潜意识中叫乌鸦的少年来对话,他便做出了很多15岁少年不敢做的决定——离家出走,卡夫卡有一种独特之处,他对自己认定的事比俄狄浦斯更有毅力,也更有计划,离家前的学习,锻炼,行囊准备,一路上不为所动的陌生风景,如“单调的声响如石臼一样流畅地碾压时间,碾压人们的知觉。”一个内心冷漠、不一般的15岁少年,在目的地高松的三点一线的生活计划,在甲村图书馆的停驻与经历,他有着自己的独立空间,他在自己的世界中寻找那一份说不清的东西,在甲村图书馆,在大岛的林间小屋,在佐伯的画与歌声中,在森林的核心里,他寻找活着的意义,懂的记忆的重要性,懂得“ 你不会割舍或抛弃什么。我们不是抛弃那个,只是吞进自己内部。”他又是单纯的,为了寻找那一份心中的向往,他可以毅然抛弃所拥有的一切,在未知前途的逐梦旅途中,真实地做自己,为人生添加一笔一画。在长途列车上,他会仅仅因为莫名的亲切感对别人敞露心扉,在昏迷过后,面对满身的血迹,他感到惶恐,只想找个人诉说,而不是一味的为自己开脱。

甚至神话原型中的弑父情节的具体情节也用了日本传统的“活灵”描述,让读者如坠五里雾中,村上借小说中另一重要人物——中田,来目睹并实行了这一犯罪。他杀死扮成琼尼沃克的卡夫卡的父亲,更大程度上是被逼的,他如果不杀死田村浩二,他的猫伙伴就要面临残酷命运。这其中也隐喻着“鲜血以及带有色情意味的暴力”会促使本性纯良的人犯罪,但也有暴力不可能终结暴力的深意。

他在经历了梦中杀父、与母亲交合、在入口时与母亲相认、原谅母亲,最后决定回归现实,回归隐秘在内心深处真正强大的自己,那个与离家出走之前获得成长,具有健康、正义、善良、聪慧的美好人格的自己。也就是回归到了荣格所说的“唤醒流淌在人类血液史中的记忆而达到像完整的人的回归”。

(二)性格成因:环境——人际关系的作用

俄狄浦斯虽因阿波罗的神谕而被亲生父母遗弃,但他后天的环境仍是优厚的,波吕波斯国王与王后将他视如己出,优越的物质条件与良好的教育氛围,这些都为他的健康体格、美好品德的形成提供了可能。

相比较而言,卡夫卡就缺少了这种环境,生母与姐姐的遗弃使他生活在一个破碎的家庭环境中,没有正常的家庭氛围;母亲的离开也导致了父亲性情的乖戾,甚至他还有挖猫心的残酷癖好,甚至在学校里他都没有知心的朋友,他是师生眼中行为怪异的少年。他只能将自己封闭在自己的空间里,自言自语、独自健身、制定出逃的计划,无法与他人融洽相处。

而在他们经历了人生的转折点后,他们的性格都产生了变化,俄狄浦斯在忒拜城外破解斯芬克斯之谜成为新一任国王后,他始终践行着国王的职责,勤政爱民,为人民解决难题。俄狄浦斯是个绝对公众化的人物,他的公开透明,以至于毫无私人性和秘密。但他始终没意识到自己的无私会害了自己,他因为自身的绝对公开性甚至身为忒拜国王的荣誉感让他对克瑞昂、对特瑞西阿斯的故意隐瞒、对伊俄卡斯忒的闪烁其词都持怀疑态度,权力的膨胀引发了心底的潜意识。此时他的人际关系已不能给他提供有益的环境,原国王拉伊俄斯虚伪、冷酷,拐带别国王子使其死亡,为了阻止神谕,他甚至对自己的亲骨肉下手。俄狄浦斯的谄媚的妻子兼母亲,为了权欲可以抛弃并自的孩子,抛却丢弃贞操与尊严,与年龄差距悬殊的俄狄浦斯成婚,在真相揭穿时,只想隐瞒真相,逃避责任而不是承担。在这个欲望与权力充斥的国度,他的心也蒙上了厚厚的冰,与周围人的相处已不像以前那样单纯了。

卡夫卡同样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走了一遭,从离家到安身于甲村图书馆,成为图书馆一员,他过了一段充实平静的日子,在安定的生活氛围中,他遇到的人与之前环境有很大不同,樱花虽然不漂亮,但她很真诚,给卡夫卡一种亲人的归属感。大岛明白他的苦衷,并尽自己的努力来为他提供帮助,尤其是在大岛的隐秘山中小屋时,卡夫卡思考了自己的人生问题,并做出勇敢面对人生现实的决定。同时大岛有自己的人生体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她愿意在这种安静的氛围中度过自己的每一天。而馆长佐伯同样是有想法、有魅力的人,她的一生跌宕起伏,无论哪个阶段她都有自己的精彩,也正是这些人生阅历,使她能理解卡夫卡的怪异,并通过另一层时空中的精神寄托,来解除卡夫卡身上对于母亲的爱恋与怨恨,使卡夫卡有一个全新的面目来面向世界。在这两个故事之中,母亲都是有罪的,她们由于自身不正确的欲望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在 《海边的卡夫卡》 中佐伯最后的做法体现出村上潜意识里对母亲更深的认可感以及依赖感。即使作为犯错的人,在最后也能认识到,并且做出补救,最后成为挽救儿子指引儿子的人。在这种正常的人际交往中,卡夫卡得以真正敞开心扉,并践行自己真实的想法,不为他人束缚、排斥,并参透自己该走的路,理解生命的真谛。佐伯的灵魂承载者是田村卡夫卡,这个少年最终回到现实世界开始了全新的生活,他不仅作为后代延续了母亲的生命,也延续了母亲的记忆,以及母亲对幸福生活的渴望。

(三)性格的余绪——主人公的结局

俄狄浦斯王的命运,在一开始就已预告,古希腊时代的神谕就是整个时代的运行准则,没有人可以反抗。他的善良、正直的特质,使他只能一步步划入命运设计好的陷阱,为了忒拜人民的利益,他把阿波罗的神谕公布于众,这也使他在真相揭穿后无法再在忒拜立足。在那个权欲盛行的城邦,不良的风气也影响了新一任王位继承者的厮杀,他的妻舅因为他的退位而萌生了野心,与他的两个儿子厄忒俄克勒斯和波吕尼刻斯对俄狄浦斯的命运漠不关心而陷入了新的王位争夺战。他只能悲惨的葬身于异国,甚至连墓穴在哪都无人得知,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悲惨下场。

而卡夫卡虽也有心躲避杀父娶母的诅咒,但他内心还是迷惘的,没有目的却也憧憬着与诅咒中的亲人见面,他痛恨父亲,父亲死的那个晚上他的失去意识与沾满血迹的T-shirt都显得父亲的死与他存在着莫名的关联,但他又有充分的时间不在场证据,身在东京的中田却充当了他潜意识中的杀父凶手。而在冥冥中,他在西行的终点——四国完成了生命的流浪与找寻,小说中佐伯的成名曲《海边的卡夫卡》,这首歌中有孤寂、空灵的感觉,与刚出场的卡夫卡不谋而合,但他正是在与佐伯、与这首歌的接触中,慢慢接近了真相,在梦幻与现实中的交替中,明白了佐伯的苦衷以及后悔。在找寻到真相后,他相信他已经成为那个心目中的少年,回到东京,他将会面对一个全新的世界。

二、俄狄浦斯与卡夫卡的创作干预

(一)时代背景在人物身上的体现

1、思想

在希腊早期的创世神话中,“弑父”主题已屡见不鲜,天空之神——乌拉诺斯与克洛诺斯的故事,克洛诺斯与宙斯的故事,都是消解父的权利而自己又变成权力象征的故事,在后期神话的发展中,“父亲”形象慢慢确立与稳固,他已不只是家庭中权威的象征,更是不可更改的男权秩序、父权中心的秩序与规范。虽然拉伊俄斯拐带恩人儿子的罪行必然受到神谕惩罚,但弑父行为的道德谴责使俄狄浦斯遭受了天神的惩戒,这也是俄狄浦斯悲剧的必然性。

古希腊是一个敬神的民族,神是人类最高理性的体现,以神为主体的宗教在古典时代,自然也具有不可动摇的神圣性。被灾难困扰的俄狄浦斯的目光自然首先转向天神阿波罗。同样地,如果有人胆敢冲破人神的界限,妄图与神较量,以为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神的旨意,那么他必将要遭到神的报复,承受最可怕的命运。索福克勒斯在这部悲剧中借歌队唱出自己的隐忧。俄狄浦斯在与命运的抗争中,经历了一个由必然地犯罪——自愿地受罚——灵魂上得救的过程,这是一个在对“自我”认识不断加深的过程中完成的对“命运”的理解和超越,也是对古希腊神的地位的再一次申明。

村上春树的《海边的卡夫卡》除了关注后现代社会人的生存状态,也优雅地传达了日本固有的、传统的文学精神。首先是“物哀”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触物(人、世相、自然)的感动之心、感动之情。中田老人以尊敬的口吻与猫交流,并称他为“川村君”,空气与鸟,丘陵与猫,毫无关系的事物在村上的眼中被描摹成可爱、温馨的个体。文中卡夫卡感受着“植物浓郁的馨香把我包拢起来。这种时候,我便从万有引力中解放出来,得以稍稍离开地面。我轻飘飘浮在空中。”亲和自然以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无常的生死观同样是日本物哀的体现,佐伯因恋人的去世,始终活在过去,死亡对她而言已不具备沉重感,是解脱,是救赎。完成任务的中田同样是静谧而安详地死去。委婉细腻的描写手法,中田与星野在餐厅中听的音乐,我与大岛在车内听舒伯特的音乐,都有悲伤成分的参与,但也是人物成长、成熟的推动剂。对于场景的精致描写,比如卡夫卡坐上回家的列车时,“闭起眼睛,让身体适应列车的振动。脚下放着包装得结结实实的《海边的卡夫卡》,我的脚下一直在体味她的感触”的描述。生长于开放性港口城市神户的村上春树,听着美国音乐,读着美国小说度过了少年时代,他的小说中充斥着美国文化元素,也充满了恐惧与魅惑的美国形象。比如《海边的卡夫卡》中的威士忌上的琼尼沃克,麦当劳的卡尔内.山德士上校,甲壳虫乐队的唱片。

2、政治

《俄狄浦斯王》剧中的先知特瑞西阿斯被激怒时说他是洛克西阿斯的仆人,不是俄狄浦斯的。不仅反映了神所代表宗教的权威,也表明了政治与宗教的矛盾。俄狄浦斯担心克瑞昂的觊觎,未依靠宗教而是智慧登上王位,都与传统相悖。俄狄浦斯的悲惨结局受当时希腊城邦公民自治文化以及盲目的陶片放逐法的影响,在戏剧中充满了他的自我辩护与政治的无奈。

《海边的卡夫卡》是日本疗愈系小说的代表作,日本社会当时处于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地震及各种恐怖事件,历史问题不断地拷问着战后废墟上站立起来的现代日本在“起源”上的“原罪”,按小森阳一先生的说法,日本整个社会陷入摆脱和抚平国家历史笼罩的心理阴影和精神重负的集体无意识。《海边的卡夫卡》文中贯穿了与战后日本特殊历史性的隐喻,文中中田的记忆中有大量关于日本发动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有关的历史性事件。中田杀死的琼尼.沃克、星野面对的卡尔内.山德士上校也在第三者视角上揭穿了谎言。主人公卡夫卡更以极端的方式完成了自我的更生——以暴力与乱论的方式彻底抹杀自我的起源与血缘,清除自我最根源的历史性。

3、艺术技巧

《俄狄浦斯王》为增加戏剧效果,采用倒序的手法,用锁闭式结构,运用叙事技巧处理了一系列因果相承的事件,先从受瘟疫侵扰的乞援者开场,一步步引出多年前的神谕,并一步步证明着神域,俄狄浦斯无论怎么躲避,命运之箭还是让他犯下了杀父娶母的罪过,惩罚更经他自己的口说出,讽刺效果鲜明。通过追溯法,《俄狄浦斯王》剧先后顺序和空间排列被打乱了,过去掺杂进现在,彼地融入了此地,剧中生活由此得以高度集中,删除了平庸、平直的生活琐碎,矛盾确立起来,得到强化而更加尖锐,从而对受众心灵的震撼和穿透力变得更为强劲。

戏剧中充满了反讽效果,尽管他的智慧足以破解女妖司芬克斯之谜,但他对自己的身世之谜却无能为力。因为他的身世有很多令人匪夷所思的二重性,双重含义。“发现”与“突转”增强了戏剧的颠覆性。命运是这种反讽的最积极的因素,是安排整个剧情秩序的看不见的手。还用多个人物语言的插叙使情节更清晰且富戏剧化,颠覆性,伊俄卡斯忒:“啊,不幸的人,愿你不知道你的身世”。歌队的插入在剧中不仅有连接作用,更有推动剧情发展,调动观众怜悯心理的作用。

《海边的卡夫卡》追求故事人物形象的变形,打破小说完整的结构,不受传统拘束,构思新奇。用二元结构双线叙事的艺术手法,奇数章基本上用写实手法讲述少年卡夫卡的故事,偶数章则用魔幻手法展现一位老人的奇遇,两个故事交错推行,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逐渐接近,终究交接,然后又分离,从寓言的世界回归到现实的世界,而主人公也最终成为世界上最顽强的15 岁少年。

小说中许多人物都具有极其强烈的二元化的性格,如佐伯——一位中年气质优雅的女士,到了夜晚会幻变为美丽的十五岁少女,并与少年卡夫卡发生性关系。大岛同样具有二元的性格特征,大岛拥有的是女人的身体男人的长相,连他自己都无法对自己的身份进行确认。卡夫卡也具有双重性格,他与叫乌鸦的少年。划分为一个 “有意识的自我”和一个“无意识的自我”,乌鸦少年揭示了命运的不可逆,为后文剧情的发展做了铺垫,也使人们更深入的了解了卡夫卡。在刻画卡夫卡的孤独无奈方面更有特色,他没有把这情绪写成负面的东西,而是通过内心的心智性操作使之升华为一种优雅的格渊,一种乐在其中的境界。用细腻的手法刻画中田与猫的对话,制造了荒诞性效果。在杀死父亲和与母亲交合的情节中又用了虚化的叙述手法,增添神秘色彩。村上春树在作品中运用音乐、绘画等形式中断叙事的连续性,营造了一个扑朔迷离的虚幻世界,表现主人公的个别情感,进而有效地表现作品的主题。《海边的卡夫卡》的油画与歌曲使卡夫卡一步步地接近真相,并在佐伯帮助下完成了人生的蜕变。参考文献:

[1][日] 村上春树著,林少华译:《海边的卡夫卡》,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2][希] 索福克勒斯著,罗念生译:《奥迪浦斯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3][日] 小森阳一著,秦刚译:《村上春树论——精读<海边的卡夫卡>》,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

[4][德] 古斯塔夫.施瓦布著,赵燮生 艾英译:《古希腊神话故事》,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5]刘小枫 陈少明著,《索福克勒斯与雅典启蒙》,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6][日]内天树著,杨伟,蒋葳译,《当心村上春树》,重庆出版社,2009年版。[7][美]杰.鲁宾著,冯涛译,《倾听村上春树——村上春树的艺术世界》,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8] 冀桐,《“父与子”:西方文学的一个永恒母题———从“俄狄浦斯之谜”谈起》,张家口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9] 吴弈凡,《<海边的卡夫卡> 的神话原型探究》,文学教育,2011年4月。[10] 李翀,《解读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文教资料,2007年12月。[11] 耿海霞,《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因素融合——论<海边的卡夫卡>》,钦州学院学报,2009年8月。[12] 马骁远,《<俄狄浦斯王>在宗教外衣下的政治内涵》,外语学刊,2012年11月。[13] 范苓,《<海边的卡夫卡>:二元结构的形而上学意义——论村上春树为战后日本寻找的解脱出口》。[14]张璐璟,《“命运类似局部沙尘暴”——<海边的卡夫卡>中的隐喻解读》,文艺理论。[15]徐敏,《<俄狄浦斯王>:替罪羊与命运》,外国文学。[16]黄小英,《 <海边的卡夫卡>与通过仪式》,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文学艺术,2013年11月。

第四篇:论《俄狄浦斯王》(范文)

论《俄狄浦斯死亡》中的命运观

摘要:古希腊悲剧与命运观念的关联在西方文学史上已经成为一个常识。而关于命运观,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殴里庇得斯既有共识,也有区别。亚里士多德曾经称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为十全十美的悲剧,认为它是全部希腊悲剧中最典型,最成熟,最完美的命运悲剧。《俄狄浦斯王》讲述的是希腊神话中忒拜的王子俄狄浦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弑父娶母,真相大白后自刺双目,自我流放涤罪的故事。在索福克勒斯心目中,命运虽然是不可抗拒的,但是其正义性,合理性却是可以被怀疑的。因此,在《俄狄浦斯王》人与命运的关系是对立的,人不再是神和命运的玩物,而是从命运的奴隶转化为与之抗争的英雄,即使最后落得失败的下场,但这种命运观肯定了人的价值,其人本思想得到发展,因此《俄狄浦斯王》便成为了具有典范意义的一部古希腊悲剧著作。

关键词:命运,抗争,神,人,古希腊悲剧

一.命运不可抗拒——无法逃避的绝对力量

“命运”意识一直是古希腊悲剧研究的关键着眼点,在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类宿命论”思想广泛影响着古希腊民众的生活。人们相信,存在着一种神秘的力量主宰着一切,这种力量外在于现实世界,但决定着现实世界,这种力量就是所谓的“命运”。希腊早期的命运观认为,人的一生都是命中注定的,且往往是先在的,并以神谕的方式呈现。在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中,主人公俄狄浦斯,无论怎样挣扎、反抗都逃脱不了弑父娶母的残酷命运,最后不得不循着命运的固有轨道滑向“神谕”所无情宣示的命运结局之中。俄狄浦斯不相信神谕,不相信命运对人的主宰,他试图以逃避的方式来解决一切:当他从神谕中得知自己将违背伦理犯下杀父娶母大罪的可怕命运时,他远走他乡,在一个三岔路口,与一位老者争执并将老人误杀,而被杀之人正是他的生父拉伊俄斯。随后,他用智慧除掉了危害忒拜国百姓的狮身人面女妖死芬克斯,被国民拥立为国王,并取了前王的王后,却是他的亲生母亲伊俄卡斯特。可见他终究还是无法摆脱命运对他的诅咒。在无尽的痛苦中,他对自己的儿女哀嚎:“你们身上拥有多少耻辱啊,你们的亲身父亲杀了你们的祖父,把种子播撒在亲身母亲身上,由自己的亲身母亲生育了你们。你们将来的生活是多么艰难啊,以后谁敢娶你们呢?你们的一生注定不婚、不育。”而他的父亲拉伊俄斯在得知神谕后,用铁丝穿透刚刚出生的俄狄浦斯的双脚,命仆人将这婴儿丢弃在荒山野岭之中。《俄狄浦斯王》通过这一系列的悲剧故事向我们反映着那个时代的特点,人逃脱不了自己的命运,并且这种悲惨的命运会延续到下一代,永远无法改变。作品中主人公逃避命运的一切行动,都充分体现了命运的强大力量,让我们不得不承认命运的存在。在这里,命运是被人格化的,他扮演着敌人的角色,使得人和神都生活在一定的法则和秩序中。在无可逃避的命运的笼罩之下,悲剧主人公就好像是一个圆周上的某一点,无论朝哪个方向走,最终都会与原来的点相遇,逃不过,躲不掉,更无法抗拒。二.命运可以被质疑——毁灭前的挣扎,人本主义思想的萌芽

俄狄浦斯是古希腊悲剧中第一位向命运抗争的英雄,他的命运虽然早已注定,但是他并没有一味顺从,而是进行了积极的反抗,无论是离开科任托斯还是解决斯芬克斯之谜,亦或是为了忒拜人民的生存而调查瘟疫的原因,他都是在与命运进行着激烈的较量。可见,希腊神谕虽然存在,却没有直接降临在人的身上,神意引导人的生活,却不直接出面干预人的行为,神祗很少现身,更绝少去干预人的行为,这就造就了命定与人的自由之间的空隙,选择权在人类自己手中。当命运不再代表正义的力量,而是第一次以敌人的角色出现时,命运则是可以被质疑的。尽管俄狄浦斯与命运的抗争实则是掩耳盗铃之举,他笃信命运所以才逃避命运的围剿,他的虽然反抗是一种逃离式的尝试,但可以肯定的是俄狄浦斯的一生无疑是抗争的一生。即使是真相大白之后,确认了自己的悲剧命运以后俄狄浦斯依旧做着最后的反抗,他承担自己的过错,勇敢的为自己赎罪,哪怕是彻底的毁灭也要做最后的挣扎。他自行刺瞎双眼,自我流放,将和平与安宁留给了忒拜城邦。即使在与命运的对战中败下阵来,但却彰显了人性,显示了人类的力量,与此同时,作品也就将这种命运神谕带给俄狄浦斯的悲惨转化为了对人类行为高歌的悲壮,俄狄浦斯也就从一个反道德的罪犯变成了一个受人敬仰的悲剧英雄。因此,我们不难发现在 《俄狄浦斯王》中,人不再是神和命运的玩物,而是从命运的奴隶转化为与之抗争的英雄,即使最后落得失败的下场,但这种命运观却肯定了人的价值,希腊早起人本主义思想由此出现萌芽。三.存在着抗争意识的命运观——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具有典范意义

古希腊悲剧所探讨的命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命运的最终实现则主要是人类行为作用的结果。命运不是有形的或具体的,而是一个统摄万物的存在,一种不可逾越的界限。但在整部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俄狄浦斯与命运间的激烈较量,他与普罗米修斯默默忍受一切命 运的摆布是不同的。俄狄浦斯并不认命,他有思考命运的自觉意识,他在命运面前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等待与忍受。面对弑父娶母的神谕,他以远离父母的方式去躲避命运,而不是任命运摆布。当他预感自己是弑父娶母的凶手时,极力去证明神谕没有在自己身上应验,这仍是他反抗命运的表现。最后面对无疑争辩的事实,他刺瞎双眼,这是在人类文化史上第一次向命运抗挣的举动。

索福克勒斯既相信命运的至高无上的权威,又要求人们具有独立自主的精神,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而他塑造的人物形象,即使处于命运的掌控之中,也不丧失其独立的坚强性格,这种命运观念与埃斯库罗斯有所不同。索福克勒斯对命运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的同时表达了个人反抗命运的思想。他的作品中对命运的抗争,表明人类已经开始不再把命运当做与生俱来,绝不可改变的东西,而是把命运作为一个单独的概念抽象化。也许我们无法在客观上改变命运的结局,但是我们却可以在主观上,进行善意的掩耳盗铃:缩小结果,放大过程,让抗争本身变得有意义。命运的大树虽无法撼动,但作为蚍蜉的我们却可以由于反抗而获得某种精神层面的高大,人与天命做着正面的冲突,即使人在这种悲剧命运中注定失败,但是人类的尊严由此而彰显,即便我们没有扼住命运的喉咙,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很骄傲的度过此生。这也是每个积极乐观面对生活的人应有的觉悟。因此《俄狄浦斯王》便成为了最具典范意义的一部古希腊悲剧著作。

总结

古希腊的悲剧一直被认为是命运的悲剧。索福克勒斯的“命运”之思既昭示出他对于他对于传统的领悟和尊重,又显示了他直面现实的勇气和信心,他一方面哀叹人类的命运多舛,一方面又感叹人类的可怕力量。他创作的真正用意在于描绘俄狄浦斯明知命运无法战胜的悲剧宿命却凭借人这样一个血肉之躯在与冥冥中与不可抗拒的众神之间的对抗所迸发出来的勃勃生机和伟大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论《俄狄浦斯死亡》中的命运悲剧 2论《俄狄浦斯死亡》中的悲剧美学 尼尔之死:一个毁灭的俄狄浦斯之路——《文化艺术研究》

第五篇:俄狄浦斯王简介

俄狄浦斯王简介

俄狄浦斯王》取材于希腊神话传说,展示了富有典型意义

《俄狄浦斯王》 的希腊悲剧——人跟命运的冲突。剧作家无法摆脱当时浓重的命运观念,使俄狄浦斯逃脱不了体现命运的太阳神“神示”的罗网。但他对命运抱有强烈的不满情绪,认为俄狄浦斯并不是有意杀父娶母,本人非但没有罪,反而是一个为民除害的英雄、受人爱戴的英雄。俄狄浦斯智慧超群,热爱邦国,大公无私。在命运面前,他不是俯首帖耳或苦苦哀求,而是奋起抗争,设法逃离“神示”的预言。继而,他猜破女妖的谜语,为民除害。最后,为了解救人民的瘟疫灾难,他不顾一切地追查杀害前王的凶手,一旦真相大白,又勇于承担责任,主动请求将他放逐。对于这样一个为人民、为国家做了无数好事的英雄所遭受的厄运,剧作家深感愤慨,发出了对神的正义性的怀疑,控诉命运的不公和残酷,赞扬主人公在跟命运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强意志和英雄行为。因此,尽管结局是悲惨的,但这种明知“神示”不可违而违之的精神,正是对个人自主精神的肯定,也是雅典奴隶主民主派先进思想意识的反应。

瘟疫肆虐下的忒拜城郊,走投无路的人们把求生的希望寄托在国王俄狄浦斯身上,聚集到王宫前向他乞援。俄狄浦斯娶了先王拉伊俄斯的寡妻伊俄卡斯忒,成了忒拜人心目中天灾和人祸的救星。俄狄浦斯为了挽救濒于毁灭的忒拜城,派出妻舅克瑞翁亲王到阿波罗神庙求神示,究竟怎样的言行才能拯救黎民。

《俄狄浦斯王》

克瑞翁风尘仆仆飞赶回来,带回了阿波罗的神示:把藏在城里的污垢清除出去,严惩杀害先王的凶手,瘟疫方会消除。克瑞翁还提议请来了忒拜城的先知。俄狄浦斯怀疑先王的被害与克瑞翁有关,而先知可能与克瑞翁共谋。先知却预言俄狄浦斯就是他要寻找的杀人凶手。于是两人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王后伊俄卡斯忒闻声而出,她责怪两人不合时宜的私人纠纷,遣走了兄弟,又以亲身经历为例来劝慰丈夫。原来,当年先王曾经得一个神示,说他命中注定将死在他与她亲生的儿子手中,可现在先王是在三岔路口被一伙强盗所杀,他们的儿子早在出生的第三天就被钉住脚跟丢弃了,可见先知的话不可相信。俄狄浦斯闻言大惊失色。他详细询问了先王的相貌、被杀的地点和出行的人数,浑身颤栗,悸惧不安。他请求王后务必找到那惟一活着回来的侍从。王后不明白俄狄浦斯何以如此,于是俄狄浦斯披露了自己离家出走的一段经历。

俄狄浦斯是科任托斯国王的儿子,在一次宴会上,由于一个醉酒的人骂他是冒名的儿子,他便瞒着父母到阿波罗神庙

去祈神示。神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却预言他将有杀父娶母的可怕而悲惨的命运。为了避祸,他流落飘零,浪迹天涯,旅途中曾来到众人所说的国王遇害的地方,杀过路人。现在惟一要证实的是杀王者的人数,如果是一伙强盗,他就是清白的。王后伊俄卡斯忒并没有派人召唤那侍从,而是亲自去祭求阿波罗指点迷津。

科任托斯城的报信人来到忒拜,给伊俄卡斯忒带来了科任托斯国王死亡的消息。王后高兴极了。她欣喜地叫出俄狄浦斯,告诉他所害怕的事永远不会应验的好消息。报信人为安慰俄狄浦斯,说出了他并非科任托斯国王亲生,而是自己从一个牧人手中得到并转送给科任托斯国王的孩子。这孩子当时两只脚跟被铁钉钉在一起。

《俄狄浦斯王》

伊俄卡斯忒徒然面容惨白,她已经一切都明白了,绝望地冲出宫去。她发了疯,穿过门廊,双手抓着头发,直向她的卧房奔去。她悲叹自己的不幸:给丈夫生丈夫,给儿子生儿女。牧人被带来与报信人对质。在俄狄浦斯把他反绑起来的情况下,被迫说出实情:俄狄浦斯就是拉伊俄斯和伊俄卡斯忒为逃避命运,让他抛到山里的那个孩子。一切都应验了。俄狄浦斯疯狂叫着冲进卧房,找他和他儿女共有的母亲,发现伊俄卡斯忒已经悬梁自尽。他从她的尸体上摘下两支金别针,乱刺自己的双眼致瞎。他托克瑞翁照看儿女,并按自己的诅咒,请求克瑞翁将他驱遂出忒拜。后来据雅典的传统说法,认为俄狄浦斯晚年居留和死亡之地是在雅典郊区的科罗诺斯。

专家点评

从公元前6世纪起在雅典兴起的酒神节是这里最隆重的祭祀狂欢活动。每年春暖花开时节,从整个雅典城邦涌来的人们在雅典城进行为时几天的庆典。同其他祭神仪式不同的是,在祭酒和赞美自然时,人们可以尽情取乐,忘乎所以。节日的最高潮是精彩的歌唱和诵读酒神赞歌的竞赛,这就给希腊悲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最初的悲剧表演形式是同歌队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一个演员讲述剧情,他身后的合唱队不时穿插伴唱;后来发展到三个演员同时登台演出,这时的剧情愈为复杂,对演员演技的要求也相应提高。登台的演员全部为男性,他们头戴各式人物的面具,女角也由男演员反串。悲剧的剧本都是用诗歌体写成的,有的用一个故事写成一出悲剧,有的则用许多故事构成三部剧,它们之间的联系是不可分割的,这就是三联剧或俗称的三部曲。

希腊悲剧的题材大都从神话传说或荷马史诗中来,“宿命”是始终贯穿剧本的最重要线索,用神化的英雄人物与曲折多难的命运的冲突、争斗来反映当时社会日益复杂的阶级矛盾和社会

冲突。完整的希腊悲剧形式于公元前5世纪初形成,它的全盛时代也是古希腊奴隶主民主政治巩固和发展最为繁荣的时代。

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是古希腊最杰出的三位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他取消了三联剧的形式,将演员从两人发展为三人。他是三位悲剧大家中最多产的一位,索福克勒斯的创作标志着希腊悲剧进入了成熟的阶段,是雅典民主制盛极而衰时期社会生活的反映。在艺术上,索福克勒斯的悲剧结构比较复杂,布局非常巧妙,被文学史家们誉为“戏剧艺术的荷马”。古希腊悲剧在索福克勒斯手里已经达到了成熟的境界。情节集中,结构完整,人物性格鲜明,语言朴质精练,富有表现力。合唱队减少抒情成分而参加戏剧动作,发挥演员的作用。

索福克勒斯处理的主题是伟大人物的悲剧命运,他一方面哀叹人类的命运多舛,一方面又感叹人类的可怕力量,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时常充满着特殊情感的张力。剧作取材于神话和传说,多描写理想化的英雄人物与命运的冲突,但终究不能挣脱命运的摆布而走向毁灭的悲剧结局,索福克勒斯的命运观,有它必然形成的客观基础。剧作家生逢盛世,曾与著名民主派领袖伯利克里友善。然而物极必反,盛极一时的雅典城邦,横征暴敛,滥行霸权,直至发动伯罗奔尼撒战争;内部挥霍奢侈,分崩离析,终于迅速没落。索福克勒斯站在民主派领袖的个人立场上,无法理解忠诚的服务、善良的动机、无私的作为、一帆风顺的坦途,究竟为什么全部走向了反面?他迷惑、悲愤而无从解脱,只好归之于“命运”安排。他觉得包括自己在内的民主派志士仁人,与俄狄浦斯王太相像了。这是剧作家创作《俄狄浦斯王》的动机之一。俄狄浦斯王的命运悲剧,影射着雅典奴隶主民主派英雄的历史悲剧。《俄狄浦斯王》一剧中,俄狄浦斯正视现实,刚毅勇敢,体贴民众,敢于承担责任,是一个堂堂正正的英雄,也是一个理想的民主派领袖的形象。这样的英雄和领袖,下场竟如此悲惨,贴切地表现了英雄意志逃不脱命运桎梏的痛苦惶惑。这里,索福克勒斯对命运的合理性提出了怀疑,还表达了个人反抗命运的思想。在俄狄浦斯王身上,寄托着剧作家对民主派领袖的崇高评价和深厚同情。剧本热烈歌颂了俄狄浦斯的坚强意志和对国家的责任感,并对当时流行的命运观提出了怀疑。

古希腊悲剧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俄狄浦斯王》更是其中的不朽名篇。该剧戏剧冲突尖锐紧张,情节发展合情合理,具有强烈的戏剧效果,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评价说:《俄狄

浦斯王》是希腊悲剧的典范,它最完美、技巧最高超,很少有其他悲剧能同它相比。

弗洛伊德认为它是各种心理症的基本点,由于婴儿时代和童年早期的环境状况,每个孩子都渴望从与自己异性的父亲或母亲身上满足性欲,而怨恨与他同性的父亲或母亲。原始的社会和文明的社会都有反对乱伦的严厉禁忌,每个人都知道这个禁忌;因此这些渴望在暗中被感觉到,却一生永远地埋藏在潜意识深处。俄狄浦斯症结以伪装的形式表现在我们的生活里。它不仅影响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也表现在我们的艺术、流行歌曲、文学、幽默、亵渎神圣和其他许多方面上。俄狄浦斯症结像其他精神分析理论的元素一样,暗示着一般人有极为原始的感觉存在身上。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俄狄浦斯(Oedipus或?dipus,有时拼为Oidipous)是希腊神话中忒拜(Thebe)的国王,是国王拉伊奥斯(Laius)和王后约卡斯塔(Jocasta)的儿子,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并娶了自己的母亲。杀父取母的故事拉伊奥斯年轻时曾经劫走国王佩洛普斯(Pelops)的儿子克律西波斯(Chrysippus),因此遭到诅咒,他的儿子俄狄浦斯出生时,神谕表示他会被儿子所杀死,为了逃避命运,拉伊奥斯刺穿了新生儿的脚踝(oidipous在希腊文的意思即为“肿胀的脚”),并将他丢弃在野外等死。然而

《俄狄浦斯王》

奉命执行的牧人心生怜悯,偷偷将婴儿转送给科林斯(Corinth)的国王波吕波斯(Polybus),由他们当作亲生儿子般地扶养长大。俄狄浦斯长大后,因为德尔菲(Delphi)神殿的神谕说,他会弑父娶母,不知道科林斯国王与王后并非自己亲生父母的俄狄浦斯,为避免神谕成真,便离开科林斯并发誓永不再回来。俄狄浦斯流浪到忒拜附近时,在一个岔路上与一群陌生人发生冲突,失手杀了人,其中正包括了他的亲生父亲。当时的忒拜被狮身人面兽斯芬克斯(Sphinx)所困,因为他会抓住每个路过的人,如果对方无法解答他出的谜题,便将对方撕裂吞食。忒拜为了脱困,便宣布谁能解开谜题,从斯芬克斯口中拯救城邦的话,便可获得王位并娶国王的遗孀约卡斯塔为妻。后来正是由俄狄浦斯解开了斯芬克斯的谜题,解救了忒拜。他也继承了王位,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娶了自己的亲生母亲为妻,生了两女:分别是安提戈涅(Antigone)及伊斯墨涅(Ismene);两个儿子:埃忒奥克洛斯(Eteoclus)及波吕涅克斯(Polyneices)。后来,受俄狄浦斯统治的国家不断有灾祸与瘟疫,国王因此向神只请示,想要知道为何会降下灾祸。最后在先知提瑞西阿斯(Tiresias)的揭示下,俄狄浦斯才知道他是拉伊奥

斯的儿子,终究应验了他之前杀父娶母的不幸命运。震惊不已的约卡斯塔羞愧地上吊自杀,而同样悲愤不已的俄狄浦斯,则刺瞎了自己的双眼。编辑本段艺术特色

《俄狄浦斯王》有很高的艺术成就,特别是在情节的整

一、结构的严密、布局的巧妙等方面,《俄狄浦斯王》

堪称希腊悲剧的典范。故事集中写俄狄浦斯追查杀害前王凶手这一中心事件。究竟谁是凶手?形成戏剧的“悬念”。接着通过一环扣一环的“发现”、“突破”,使矛盾一个个地揭开,一步步把戏剧冲突推向惊心动魄的结局,紧凑生动,悬念迭起,扣人心弦。索福克勒斯不写神而写理想化的人,而且把人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加以刻画,使之动作性强,性格鲜明。他把演员从两个增加到三个,这样可以根据剧情的需要扮演各种人物,表现人物的多方面性格。他又以对白代替合唱成为戏剧的主要成分,使悲剧成熟为真正的戏剧艺术。由于索福克勒斯对希腊悲剧的卓越贡献,赢得“戏剧界的荷马”的美称。

作者一方面表现人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一方面也表现人类心智的局限和命运的强悍有力。俄狄浦斯的遭遇是悲惨的,但他的自我结构上首创倒叙式的范例,剧情从故事将近结尾处展开,在向高潮推进的同时向前回溯,布局谨严,结构紧凑,情节起伏跌宕,发现、突转、悬念等技巧运用得恰到好处。编辑本段妙语佳句

如果一个人能背叛他的挚友,就等于抛弃了他自己的生命。

一个正直的人要经历事件的考验也能看出来,一个卑鄙的小人只要一天就会露出原形。糟蹋自我最令人痛心。

下载俄狄浦斯王人物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俄狄浦斯王人物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俄狄浦斯王读后感

    俄狄浦斯王读后感俄狄浦斯是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中的主人公。他是忒拜王的儿子,但忒拜王相信了一个预言——俄狄浦斯有一天会杀死父亲而与母亲结婚,于是命人杀死俄狄浦斯......

    俄狄浦斯王 读后感

    关于命运的追问与反思——读《俄狄浦斯王》一本轻轻薄薄的书,一种无法阻挡的命运。 对于任何一个文本,都有不同的解读。而在关于《俄狄浦斯王》的众多解读中,相比于俄狄浦斯情......

    俄狄浦斯王读后感

    俄狄浦斯王读后感 以前一直对古希腊悲剧,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有一些浅显的了解,到最近我翻阅罗念生先生的译本时才真正感受到这部古希腊悲剧的魅力所在。作为科任托斯......

    《俄狄浦斯王》读后感

    《俄狄浦斯王》读后感 《俄狄浦斯王》读后感1 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很短小却不单调,或许是时代让它浸染了宿命论的色彩,但我仍从中读到了人对真相和命运的勇敢探寻。即......

    俄狄浦斯王性格与命运分析

    文化传播学院 外国文学课程论文 《俄狄浦斯王》的人物与主题分析 评阅人签名:_________复核人签名:_________得分:________ 姓名 学号 专业 课程名称 指导教师 2015年12月20......

    俄狄浦斯王悲剧分析多篇文章集合版

    《俄狄浦斯王》中的悲剧因素分析 《俄狄浦斯王》作为索福克勒斯最为著名的作品无论在希腊文明史上,还是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该剧描写了俄狄浦斯为了逃脱神......

    《俄狄浦斯王》剧本英文

    《俄狄浦斯王》剧本英文.txt爱情就像脚上的鞋,只有失去的时候才知道赤脚走路是什么滋味骗人有风险,说慌要谨慎。不要爱上年纪小的男人,他会把你当成爱情学校,一旦学徒圆满,便会义......

    浅论《俄狄浦斯王》的悲剧性

    论《俄狄浦斯王》的悲剧性 08级5班罗蕾2008050526 摘要: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被亚里斯多德认为是“十全十美的悲剧”,认为它是全部希腊悲剧中最典型、最成熟完美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