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历史 6.3《罗马人的法律》教案 人民版必修1
三、罗马人的法律
课标要求:
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的基础知识有罗马法、《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自然法;通过对上述知识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罗马法的发展过程,认识罗马法的演变是古罗马历史变迁的反映,在发展过程中具有明显的连续性、统一性;理解罗马法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学会分析罗马法对于维系罗马帝国的作用;从中西历史发展的两个方面比较罗马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对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采用资料研读与问题探究法;对罗马法的内容采用情境再现与历史对比法;对罗马法的作用和影响通过查阅资料、问题探究与历史比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罗马法是通行于整个古代罗马世界的法律,对于维系和稳定庞大的罗马帝国的统治起到了重要作用。罗马法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为维护罗马帝国统治而存在;认识罗马法是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对后世尤其是近代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认识中国现行的《民法通则》和《继承法》也受到罗马法的影响,深入了解罗马法的历史沿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最终肯定法制在现实社会中是一种最合理的国家治理方式,具有不可替代性。
教学课时:
1、5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难点:罗马法的历史作用和现实价值。教学建议:
(1)、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收集资料(网络、图书馆等)、讨论、编排课本剧、师生互动与问题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形式。
(2)、设问:如果某个古希腊公民与他人发生债务或财产纠纷,那么他将向什么机构提出诉讼请求?这种方式的效率如何?如果古罗马公民遇到同样事情将会采取何种方式?解决起来效率怎样呢?由此导入新课。
(3)、教师通过大量丰富的图片,向学生展示古罗马恢弘的历史,并解释罗马法的含义(指公元前6世纪塞尔维乌斯改革至公元7世纪中叶古罗马奴隶制国家制定和实施的全部法律制度)。
爱心
用心
专心
(4)、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有关罗马法的资料:
①、引导学生梳理罗马法演进的线索(城邦时代——习惯法→罗马共和国——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公民法→罗马帝国——形成体系的万民法、《民法大全》)。
②、引导学生详细了解“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的主要内容及特点、作用。
③、在上述基础上使学生认识到:罗马法的演变是古罗马历史变迁的反映,在发展过程中具有明显的连续性和统一性;它是通行于整个古代罗马世界的法律,对于维系和稳定庞大的罗马帝国的统治起到重要的作用。罗马法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为维护罗马帝国统治而存在。
(5)、课前引导学生研读罗马法的主要内容,模拟罗马法庭开庭的情景
编排课本剧,深入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构成、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保护的对象以及遵循的原则。(6)、投影资料,引导学生讨论:罗马法律对罗马帝国乃至后世都有哪些影响?它有哪些缺陷?
爱心
用心
专心
第二篇:高中历史《6-3罗马人的法律》人民版必修1
三 罗马人的法律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最先出现的罗马法的组成部分是()A.习惯法 B.成文法
C.万民法 D.《民法大全》 2.《十二铜表法》的诞生是()A.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 B.长期对外扩张的结果
C.罗马共和国建立的结果 D.法学家积极立法的结果 3.罗马帝国建立者屋大维的顾问叫苦不迭:“麻烦就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下列哪一法律体系有效解决了这一困难?()A.习惯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自然法
4.早期罗马法的主要特点是()A.具有很大伸缩性和不确定性 B.内容繁琐复杂
C.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D.结构严谨精密 5.下列未受到罗马法影响的是()A.雅典民主政治 B.英国《权利法案》 C.美国1787年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6.罗马法中具有超越时间、地区与民族的永恒价值的法律观念是()A.人人平等、公正至上 B.依法治国、以德治国
C.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利 D.所有公民参与国家政治事务
7.罗马法的基本思想和原则已融入西方乃至世界各国的法律中,但也有一些内容反映了时代的局限性。下列罗马法的原则属于这一类型的是()A.与其判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 B.任何人不能因为思想而受惩罚
C.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 D.平民与贵族不得通婚
8.下列关于右图《十二铜表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平民长期斗争的结果,该法的制定是平民的胜利 B.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
C.按照《十二铜表法》贵族仍旧可以随意解释习惯法 D.该法对于平民最大的好处就是规定按律量刑
9.(2010年广东广州调研文综)《十二铜表法》规定:“出卖的物品纵使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该规定反映了()A.罗马法对贵族利益的维护 B.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C.古罗马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 D.古罗马对商品交换活动的严格限制 10.罗马法体系从起源到完备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发展从根本目的上说是为了()A.维护平民的利益 B.适应帝国的发展 C.巩固贵族的统治 D.维护境内自由民的利益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
一、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二、对剥夺一人的生命、自由和国籍的判决,是专属百人团大会的权力。
三、经长官委任的承审员或仲裁员,在执行职务过程中收受贿赂的,处死刑。
四、执行死刑时由刑事事务官监场。对一切刑事判决不服的,有权上诉。
五、凡煽动敌人反对自己的国家,或把市民献给敌人的,处死刑。
六、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
——摘自《十二铜表法·第九表 公法》
请回答:
(1)上述法令颁布的背景是什么?
(2)该法令第九表第一条的规定对哪一阶层直接影响最大?为什么?能不能说该法令损害了这一阶层的利益?为什么?
(3)有人认为该法令第九表第二、四、六条的规定保障了奴隶的生存权,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4)上述法令的颁布产生了什么影响?
12.罗马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根据你对罗马法演变过程的了解,你认为法律的完善与社会的发展有怎样的关系?联系你对罗马法的作用的学习,你认为国家在制定法律时必须遵循哪些原则?
三 罗马人的法律 1.A 2.A 3.C 解析:针对罗马帝国人口多难于管理的问题,罗马统治者发展了罗马法,使它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这就是万民法。
4.B 5.A 解析:雅典民主政治的成熟发展早于罗马法的发展。6.A 7.D 8.C 9.B 10.C 解析:法律制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11.(1)背景:①早期罗马法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②当时多由贵族担任法官,他们往往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保护贵族特权;③平民为争取自己的权利不断地与贵族进行斗争;④公元前5世纪中期,由贵族组成的十人委员会制定了《十二铜表法》。
(2)阶层:奴隶主贵族。原因:因为该规定限制了贵族阶层随意发布和解释法律维护特权的做法。不能。原因:因为该法令的制定者是奴隶主贵族和根本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3)不对。原因:因为该法令保护除奴隶以外的罗马公民。
(4)影响: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利益。
12.(1)内容:从形式上分为习惯法和成文法;从适用范围上可分为公民法和万民法。此外,自然法观念的提出标志着罗马法的高度成熟。
(2)关系:社会的发展推动着法律的不断完善,法律的不断完善能够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3)原则:法律的制定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法律的制定要有利于协调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法律的制定要有利于调动公民的积极性;法律的制定要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必须遵循“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原则,等等。
第三篇:高中历史必修1教案(人民版全套)) (精选)
高中历史教案 必修一(人民版)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通史概要:
中国古代史始于170万年前,止于1840年鸦片战争前,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
距今约170万年前,中国就有人类居住,进入原始社会。公元前21世纪,中国进入奴隶社会,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经过商朝的发展,西周时期,我国的奴隶社会进入繁荣阶段。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和多民族中央集权和封建国家,并开创了一系列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汉代封建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政权分立与民族大融合时期。隋朝统一结束长期分裂割据,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呈现繁荣的局面,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制度有新的建树。五代辽宋夏金元,中国的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明清之际,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加强,中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
初中新课标中和本章内容相关联的内容主要在七年级(上)、(下)册。初中新课标简单涉及本章内容相关联的内容有:世袭制,商鞅变法,秦朝的皇帝制、郡县制和秦朝的疆域,西汉王国问题的解决,元朝的行省制度,清朝的内阁、六部、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初中新课标没有涉及但高中新课标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如下:西周的宗法制,秦朝的中央政权组织和地方政治制度,魏晋南北朝时的政治制度,隋唐时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政治制度,明朝的废丞相设三司、设内阁,清朝君主专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标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早期国家的出现与特征,夏商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及作用,西周宗法制的内容、特点及其深远影响,西周的礼乐文化。
(2)、过程与方法:学会分析图表,史料解读,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我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
教学课时:
1、5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
难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建议:
(1)、中国早期社会的年代较为久远,对大多数高一学生而言相对陌生,一些概念较为模糊。建议在导入中回忆初中时原始社会的基本情况,适当介绍夏商周更替概况,以利于学生对新课的理解。如对西周代商的历史更替的交代,可以更好地解释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的背景。
(2)、本课讲述了古代中国早期阶段的政治制度,主要叙述早期国家的出现与特征、夏商政治文化以及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与礼乐秩序。其中重点是分封制与宗法制。应讲清分封制的起止时间、目的、内容、影响和破坏;宗法
制要讲清内容、特点和深远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文字、图片、图表等资料,运用以史料分析,看图论史等方法,帮助学生更形象更准确地理解历史概念的含义,以避免单纯地用概念来解释概念。
(3)、本课主要讲述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的同时兼及重大政治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如在叙述夏商周政治制度时,提到夏禹、夏启、商汤、纣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公、召公、微子等历史人物;武王伐纣等重要历史事件。对于这些事件、人物可以有选择地简单介绍,以增强趣味性。但重点应放在叙述和解释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上。
(4)、本课各部分包括课前提示、正文、“学习思考”、“资料卡片”、“知识链接”等阅读材料、图、表以及课后的“自我测评”、“材料阅读与思考”,都是本课的有机组成部分。各部分相互补充,相互启发,可以有效地起到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的促进作用。比如可以用商代青铜方鼎的图启发学生更形象地理解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而且引起他们对学习历史的兴趣;用课文中第一个“学习思考”,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用课文中第二个“资料卡片”,能更清晰的了解西周分封诸侯的情况。在讲授本课时,有些课文的底注也不应忽略。如“封建”的注文实际上注释了一种学术观点:课本是主张战国封建说的,因此指出西周的“封建”只不过是“分封诸侯国”,而并非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本课和本模块其他各课的有机联系,也应该在讲授时注意。如本课提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已经破坏,这就给秦始皇废分封行郡县作了铺垫。
(5)、可以通过解决课后的“自我测评”、“材料阅读与思考”作为小结,总体概括,使本节知识结构完整、系统。
二、走向“大一统”和秦汉政治
课标要求: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秦统一六国与秦朝疆域,秦汉中央官制的构成和特点,郡县两级制,焚书坑儒和挟书律。
(2)、过程与方法:阅读历史材料和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秦朝统一在中国历史上重大进步作用,培养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长时期的特点,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教学课时:
1、5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三要素:皇帝制度的确立,地方上推行郡县制,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
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建议:
(1)、本课内容丰富、充实而课时较紧张,因此在整体设计本课教学过程和课时分配上,都应突出重点,详略得当。“海内为郡县”和“秦汉时期的官僚机构”两目是教学重点。正确区分“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两个概念:“君主专制”指的是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服从中央。
(2)、第一目“六王毕、四海一”,主要讲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及其后继续开疆拓土的情况。一是北伐匈奴,收复河套地区;二是南征百越,统一岭南地区;三是将西南夷纳入版图,秦王朝在这些新征服地区设置郡县进行行政管理,并兴修水利工程和交通路线,发展经济,加强边境与内地的联系,巩固统一。数学中应充分利用课本中的秦朝的疆域图来讲解秦朝开疆拓土的情况。
(3)、第二目“海内为郡县”,介绍了秦朝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的确立及其主要特征。首先应指出郡县的出现并不是从秦朝开始,而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关于分封与郡县之争只要了解两派的代表人物即可,重在引导学生探讨为何李斯的主张和郡县制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郡县制与分封制比较,主要判别有两点:一是直属中央,二是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汉初在地方实行分封与郡县并行,到汉武帝时削除地方割据,使“大一统”政体更为巩固。
(4)、第三目“秦汉时期的官僚机构”,讲述秦王朝中央政权组织的构成及其职能。教材对于秦朝的中央官制采用了“三公九卿”的说法,要求学生掌握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和主要职能,至于九卿及其主要职能不要求学生完全掌握,能大概了解即可。朝议制度是秦王朝政治的一大特色,既要指出其可集思广益的好处,也要点明其局限性。
(5)、第四目“挟书律”,主要讲述秦王朝实行思想专制的情况。秦王朝的思想专制措施主要有两条:一是焚书坑儒,二是挟书律。要点明秦朝实行焚书坑儒与挟书律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思想上的统一来达到政治上巩固统治的需要。教学中可结合教材中的“学习思考”:如何评价秦朝的“挟书律”?来分析挟书律的实质,根本目的及其作用。
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课标要求: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有关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体制的基本知识,了解中国古代从秦王朝到清王朝政治制度演变和史实,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脉络,初步培养汲取历史经验和应用于现代政治建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各项措施,理解历史概念,并逐步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引导学生重视图示、引文等材料,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这一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形成了阻碍。
教学课时:2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难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
教学建议:
(1)、本节教材的课标要求是列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关于政治制度涉及面较广,教材讲述的五方面内容主要是体现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进与强化。内容丰富,充实因而课时较紧,因此在整体设计本课教学过程和课时分配上都应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2)、第一目“法令出一”,讲述的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即皇帝制度,要求学生掌握皇帝制度的由来及其特征。可结合课本“学习思考”中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记》中的内容来加深对皇帝制度特征的理解。
(3)、第二目“君权与相权”,通过历代削弱、分散相权来说明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汉武帝削弱相权主要举措有两种:一是频繁换相,二是用中朝来架空外朝权力。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以及召集政事堂会议,实际起到了分散相权的作用。到了宋代通过设置中书门下以及增设参知政事等方式进一步分割相权。到明初正式废丞相。
(4)、第三目“中国古代的监察体制”,主要讲述中国历代监察体制的演变,要使学生明确中国古代的监察体制也是服务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监察制度发展走向健全正体现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和强化。
(5)、第四目“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讲述中国古代三种主要的选官制度即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对于世官制与察举制可作一般了解,重点应放在科举制的讲述上,应讲清科举制最初实行的进步性。到明清实行八股取士,科举才成为了人们思想发展的桎梏,其消极性日益显现。引导学生辩证地、历史地来分析评价历史事物。
(6)、第五目“行省的设置”,主要讲述中国古代地方行政设置的演变,要给学生理清从秦汉→唐→宋→元→明→清历代地方行政设置演变情况,关键是突出元朝行省设置的重大影响,同时还需指出中国古代地方行政设置和调整变化是服务于中央集权的需要。
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课标要求: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内阁制度的形成及其演变;清初政治制度的变化;军机处的设置以及密折奏事制度;清朝的边疆政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腐朽。
(2)、过程与方法:史料研习,历史比较,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中国皇权的高度集中是地主阶级政治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封建社会步入晚期最后“辉煌”的折射。教学课时:2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难点: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教学建议:
(1)、本节主要讲述明清时期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空前强化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之后设立内阁使大权进一步落入皇帝手中,到清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衰落的重要表现。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是本课需探究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本课的重点难点所在,教师因予充分重视。
(2)、第一目“内阁制度的形成”,主要讲述体现明代君主专制政治体制加强的两个方面,即丞相制度的废除与内阁制度的设立。可结合课本“学习思考”中的问题分析明初朱元璋为何废丞相,而废丞相又是内阁设立的原因。注意两个区分:一是明代内阁与近代西方内阁的比较,需要补充材料;二是内阁制与丞相制的比较,可引导学生讨论。
(3)、第二目“军机处”,主要叙述清朝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的情况。军机处的设置使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可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说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是中国封建社会衰落的重要表现?
(4)、第三目“清朝的边疆政策”,主要讲述清朝的边疆政策及其管辖边疆的措施,这部分内容从表面上看与整个教材内容不协调,但实际并不是为了单纯叙述清朝边疆政策,而是讲述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清朝在边远的蒙古、新疆、西藏以及西南地区都能有效管辖,正说明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5)、第四目“近代化浪潮与清末政治”,主要讲述清末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腐朽败落。本部分重点应放在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可组织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时代、不同角度分析评价。它在初建时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积极作用占主导地位。到封建社会晚期,消极作用则占据主导地位,可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来分析。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通史概要:
中国近代史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止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它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社会进步,坚持反帝反封建斗争,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后,西方列强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完全形成。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还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
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进行了顽强不屈的反侵略斗争。在列强一次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中,广大爱国官兵浴血奋战;从三元里抗英到义和团运动,广大人民群众也肩负起抗击外来侵略的历史使命;最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了伟大的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课标要求: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鸦片战争的经过、《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危害、八国联军入侵概况、《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运用不平等条约的具体内容,归纳外国列强侵华的共同特点,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概括列强侵华程度不断升级情况,促使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
(2)、过程与方法:研读史料,提炼观点;问题探究;历史事件的比较;课堂讨论,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东西方发展的差异,带来西方列强疯狂的对华侵略,中国不仅失去了独立发展的环境,反而逐步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说明落后就要挨打。殖民扩张带来了很大危害,其恶果至今尚未根除。教学课时:2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难点:鸦片战争的影响和列强侵华程度是如何不断加剧的?
教学建议
(1)、建议用视频材料导入新课,摘录鸦片战争相关视频资料;也可以复习初中知识导入,通过设问,复习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有关内容,导入新课;还可以联系现实导入,由台湾问题,引出台湾被日本五十年殖民统治的危害,导入新课。
(2)、第一目“国门洞开”,侧重讲述列强的军事侵华,主要讲述三方面内容:即列强打开中国国门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列强打开中国国门的原因,教材讲述了两个方面,即世界形势与中国形势,教材内容十分概括,教师应补充适当的材料来说明十九世纪中期之前欧美资本主义迅速崛起,而中国此时正值封建社会末期,国力衰弱,危机四伏。揭示
出列强侵华的必然性与可能性。
列强打开中国国门的经过,首先应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知识链接”1840—1900年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简表,对这一时期列强侵华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对于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重点应放在《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讲解上,至于战争的具体过程,可结合视频材料,通过投影播放让学生大概了解即可。
列强打开中国国门的影响,可先让学生阅读然后再归纳,既要了解具体的危害,又要总体归纳为“中国主权遭践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对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概念要给学生作必要的解释,防止形成错误认识,另外还可启发学生思考,列强的侵华对中国有没有积极的影响?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和发散思维的养成。
(3)、第二目“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侧重讲述列强的政治侵华,本目内容不是重点,只需按教材讲清列强掀起瓜分狂潮的原因、大概过程及危害,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原因、目的、内容、影响,无须过多展开。
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课标要求:
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斗争的事迹:三元里抗英、左宗堂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概括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分为政府官兵英勇抵抗和广大人民自发组织两大类。总结出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是近代列强未能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2)、过程与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分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学习手段、方法和形式多样化与现代化,并鼓励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深刻理解维护国家主权的重要性,形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
难点:义和团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
教学建议:
(1)、近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史实很多,课本按时间顺序讲述了四个子目,这些只是近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斗争中的几个典型,可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再列举这方面的史实,并将其概括为政府官兵英勇抵抗:左宗堂收复新疆、黄海海战??;人民大众自发组织起来抗击外敌入侵:三元里抗英、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正是这些斗争才使近代列强不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2)、本节内容重在宏观把握,对于每一件中国军民抗击外来入侵的斗争事迹按教材讲述即可,无须展开,亦可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掌握基本史实:“三元里抗英”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的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左宗堂收复新疆”是清朝政府官兵收复国土而作的积极努力;“黄海海线和反割台斗争”表现了政府官兵,人民群众为维护国家主权,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义和团反帝运动”谱写了广大农民群众高举反帝大旗与列强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壮丽诗篇。
三、伟大的抗日战争
课标要求:
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在回忆初中所学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教材所提供的文字和图片资料,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在抗战期间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认识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包括抗日救亡和全民族抗战两个阶段,理解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总结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其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历史地位。
(2)、过程与方法:情景再现、问题探究、对照比较和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中国人民的抗战是“民族抗战”。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激发民族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树立强国之志的人文意识。
教学课时:
1、5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原因、表现及其结果。阐述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难点:理解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地位。
教学建议
(1)、导入:图片或视频导入,选取相关资料,导入新课;或复习导入,提问上节问题,导入新课;或讨论导入,讨论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特点,导入新课;或联系实际导入,摘取近年来日本政府对待战争问题所持态度的材料,导入新课。
(2)、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对于这一段历史,高一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重在分析探讨全民族团结抗争的重要性以及抗日战争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3)、第一目“侵华日军的罪行”,主要讲述日本侵华的原因、过程、暴行以及日本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日本侵华的原因可从日本、中国两方面来分析,揭示其主要原因。侵华过程以七七事变为界,分为局部侵华和全面侵华两大阶段,具体过程可让学生阅读。日军的暴行可通过视频播放南京大屠杀来增强感染力,激发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残暴行径的痛恨。本目讲完可通过课本上的“学习思考”来归纳日军在侵华期间犯下的罪行。
(4)、第二目“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是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第一阶段的内容。可先向学生简单交待抗日救亡运动的背景及主要内容,理解它是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中国各界为维护国家主权抵抗日本侵略的爱国行为,包括武装抵抗、经济抵制、学生运动等。
(5)、第三目“全民族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第二阶段的内容。主要讲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其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两党在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情况。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应肯定其应有的地位,也应给学生指出其不足之处。中共的敌后战场坚持全面抗战,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成为抗战主战场,理解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全民族抗战最后胜利的中流砥柱。
(6)、第四目“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主要讲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过程及意义,教学中重点应放在抗战胜利的原因及意义的分析上。可通过课本“知识链接”、“知料卡片”以及“史学争鸣”的阅读,引导学生来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对于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可从在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中的历史地位以及中国的抗日战争对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做出的重大贡献两大方面来分析。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通史概要:
初中时,学生已学习了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等内容。在学习本专题内容前,可以引导学生先回顾初中的相关知识,如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天京变乱、《天朝田亩制度》、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五四运动、中共的诞生、国民大革命、南昌起义、土地改革、长征、解放战争的胜利等,让学生有总体认识。
本专题主要讲述了面对民族危机的加深,为了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各阶级进行了一系列探索:(1)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介绍了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发展及失败的经过;《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前期和后期分别颁布的纲领性文件;(2)资产阶级——辛亥革命,介绍了辛亥革命的爆发、中华民国的建立及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3)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也有资产阶级的参加与合作),介绍了五四运动、中共的诞生、国民大革命、武装起义、土地改革、长征、遵义会议、解放战争及其胜利。
一、太平天国运动
课标要求: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拜上帝教的创立、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京定都、北伐、西征、东征、《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和意义、天京事变、后期防御战。
②、理解:太平天国迅速发展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
③、运用:探究太平天国兴起和失败的必然原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异同,培养阅读历史文献并运用已学知识观察历史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分析和比较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农民战争的区别,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社会进入新的阶段时所表现出来的新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发展、失败,学会感知、认识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探求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从而理解和掌握历史。通过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初步学会查找史料、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以及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学会主动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认识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民主革命的关系;理解农民领袖在近代化冲击下观念转变及其对后人继续探索道路的借鉴意义;认识到农民必须在先进的力量组织领导下和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参加民主革命和建设,才能恰当地发挥农民的力量。通过历史的学习,学会关注中国农民问题,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之一。
重点难点:
重点: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通过太平天国运动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建议:
(1)、首先让学生归纳出本课时主线——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失败。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内容:第一,鸦片战争后,社会矛盾空前激化,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太平天国运动在洪秀全领导下迅速兴起,定都天京,取得西征和东征的胜利,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第二,太平天国运动先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由于阶级和
环境的局限性,两者都没有实现,但都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尤其是后者,它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第三,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内部矛盾激化,导致天京变乱发生,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力量,最终导致失败。
(2)、关于《天朝田亩制度》,从两个方面学习:第一,从原则、办法、目的三点掌握其内容;第二,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革命性、局限性两点评价《天朝田亩制度》,认识其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具有革命性,但是它所制定的平分土地的办法并不切合实际,具有空想性。
(3)、太平天国后期斗争的线索:天京变乱,由盛而衰;中外敌人,联合镇压;天京陷落,标志失败。对于这段知识,只需依据教材处理即可,注意增加一些历史图片和文字资料,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4)、引导学生从太平天国运动发动群众的落后方式、革命纲领的空想性以及天京变乱可悲之处等分析这场革命运动的失败原因。使同学们最终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决定的;
(5)、引导学生结合课本相关史实,多角度探究、讨论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和作用。
二、辛亥革命
课标要求: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兴中会、同盟会、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过程、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②、理解:辛亥革命发生有着极其复杂的原因,涵盖古今中外、主客偶必、政经思文等多种因素,引导学生学会从多种角度驾驭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南京临时政府,从人员构成、政体设置、纪元与国旗、宪法等都彰显其真正资产阶级政府的特色。从各种因素分析辛亥革命的失败是必然的,给出对重大历史事件如何评价的操作思路。
③、运用:就社会性质、政权转移、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社会意识进步与风俗习惯变迁,对辛亥革命前后进行比较和思考。通过举行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的辩论赛,培养学生搜集史料和从多角度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开展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的辩论赛,教师提供思路,学生自己操作,在辩论中,畅所欲言,言之有理,但要注意理在何处;求同存异,不追求意见的最终统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是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一次巨变。辛亥烈士的鲜血、孙中山愈挫愈奋的精神,是人生观教育的极好教材。
重点难点:
重点:武昌起义爆发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难点: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在辛亥革命中的表现及其原因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建议:
(1)、结合教材分析辛亥革命爆发的时代背景,让学生归纳辛亥革命取得成功的因素,如群众基础、起义前的准备、客观方面的有利条件等等。关于武昌起义的爆发,可以放映一段相关的影视资料,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充分利
用教材中“武昌起义后宣布独立的省份图”,使学生明白清王朝土崩瓦解的含义。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要引用重要条文,归纳其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议会内阁、总理负责、总统象征的具体内涵,使学生真切感受这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对民主共和的热切追求。
(3)、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分析,需要论从史出,通过具体的历史史实分析。
(4)、辛亥革命的成败及其评价很易搞成生硬的一言堂形式,可以从多种角度把学生思维调动起来。比如通过介绍学术争鸣,有辛亥革命胜利说、失败说和有胜有败说,让学生查阅资料、分组协作开展一次评价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的辩论赛。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
课标要求:
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概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诞生、民主革命纲领制定、国民党一大、国民革命运动兴起、北伐战争、大革命的失败、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土地革命、红军长征、遵义会议、人民解放战争、土地改革、国民政府的覆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②、理解:认识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发展的重大意义;归纳、比较和分析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阶段的土地政策;中共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③、运用:以比较五四运动和辛亥革命的异同为切入点,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培养分析和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在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上的不同态度和措施的对比,培养分析和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认识五四运动历史意义与中共诞生的伟大意义;结合史实及教材上的图片,理解大革命性质及经验教训;结合教材,通过对史实分析、比较,找出中共为什么能领导革命走向胜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国情,加深对中共性质、历史使命的理解,深化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感情。通过对土地革命、土地改革等对中国革命的影响的分析,认识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从中共成长历程和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斗争中学习积极进取精神和追求真理的作风。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综合分析,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重点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熟历程、国共合作、北伐战争、遵义会议。
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建议:
(1)、从总体上认识:本课教材从五四运动及中共成立、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武装起义和土地革命、解放战争几个方面介绍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曲折发展的历程。在具体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适当补充有关图片、影视资料,增加学生对这一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感性认识。
(2)、五四运动可利用的历史照片、影视资料较多,在教法设计上回旋余地较大,教师的教学语言应把握历史感。
如关于五四运动的过程,可让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内容,还可借助影片,不必太多展开,学生掌握前后两个阶段特点即可。关于五四运动的意义,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其性质和那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精神,强调“开端”两字。
(3)、关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部分内容,可利用的历史照片、电影、电视图像资料也很多,教师可以放映电影《开天辟地》某些片段。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背景,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五四运动爆发背景和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的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经济基础、思想基础、阶级基础和组织基础等。
(4)、关于“国民革命”一目,只需讲清教材具体史实,关于失败的原因,首先要求学生正确理解“失败”的含义,然后从客观、主观两方面依次总结失败原因。
(5)、关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一目的教学,由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引出中共的武装起义——南昌起义和湘赣边秋收起义,对之加以概述,并结合教材中“资料卡片”,引导学生分析两次起义失败的教训,由此引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6)、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一目中,对比抗战胜利后人民的愿望与蒋介石集团的行动,突出蒋介石集团的反动本质。将解放战争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945年8月至1946年夏,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斗争;从1946年夏至1947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和粉碎国民党进攻;1947年6月至1949年1月,战略反攻和战略决战的胜利;1949年1月至1949年10月,解放战争胜利。在阐述战争过程中运用地图或制作多媒体课件,反映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的形势。
(7)、引导学生回忆中国近代史中各阶层对中国道路的探索的情况,从而得出结论: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中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历史的选择。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通史概要:
本专题主要讲述新中国成立以后的50多年来,中国政治建设的基本历程和争取祖国统一的基本方略和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奠定了中国政治建设的基石。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政治建设从起步、发展、遭受重大挫折,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政治建设不断发展和健全的过程。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爆发前,中国政治建设取得初步发展;
二、在“文化大革命”中,中国政治建设被严重破坏,政治建设的历程完全中断;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政治改革和建设逐步进入制度化、程序化的发展轨道,确立起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目标。与政治建设发展的同时,中国政府在完成统一大业的历程中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课标要求:
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七届二中全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中国的首都、国旗、国歌;开国大典;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5个民族区域自治区。
②、理解:中央人民政府的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过程与方法: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可事先拟好专题,自由组合并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主动发表意见,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选取优秀影片片段或有代表性的图片等各类资料,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历史画面,增强感性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学习,初步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国家政权。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是中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体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政策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
重点:新中国的成立,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难点: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性质,如何正确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回忆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中共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引出问题:中共即将筹建的新中国会采取何种政权组织形式呢?从而导入课题“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2)、对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目内容,有条件可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强教学活动的直观性:①可播放《渡江战役》部分片段,让学生回忆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覆灭、人民解放战争已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基本胜利等史实,以便顺利过渡到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②适当增补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的相关内容,就新中国的性质、各阶级在新政权中的地位、内政外交的基本政策等作简要介绍,并请学生讨论此文的重要意义。亦可把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作为材料发给学生,引导学生就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概括、评述,培养学生研读史料的能力;③播放《开国大典》的录像片或电影片段,让学生在历史的“再现”体验中,增进爱国主义情感。
(3)、对于“开创政治建设新阶段”一目教学,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①、适当增补建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相关史料,为讲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做好知识铺垫,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民主政治作为上层建筑,必定要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②、结合课文材料中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相关条款并依据教学实际进行适当增补,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政治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就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找出其所体现出的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引导学生就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谈谈其颁布的重大现实意义;引导学生谈谈一届人大的召开在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4)、对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一目教学,请学生就所学的知识,举出几个典型例子,论证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再播放《冰山上的来客》、《嘎达梅林》、《红河谷》等影片的片段,再结合已学过的中国史的相关内容,得出:伟大祖国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有条件的可以请班上的少数民族学生,具体谈谈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情况,如:我国的民族政策、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视、民族特色经济的发展状况等,以增强对此制度的现实理解。
请学生走访少数民族地区、或上网、或去图书馆查找有关信息,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介绍,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在解放前后的巨大变化,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越性的深刻感受。
二、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课标要求:
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中共八大内容;1967年1月上海造反派夺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和内容;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订;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加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确立。
②理解:中共八大的意义;“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破坏给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发展的保证;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民主政治建设上的转折意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是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从而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③运用:探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与对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搜集整理“文化大革命”时期有关践踏民主和法制的史料,分析“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挫折的表现;学会史料搜集整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悟“文化大革命”的危害,认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通过感受当代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伟大成就,加深对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树立自觉维护民主法制,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促进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与提高。
重点难点:
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民主与法制方面主要成就。
难点:“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及其对民主政治的践踏。
教学课时:
1、5课时
教学建议:
(1)、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可播放“文化大革命”中的相关资料片,特别可播放关于刘少奇冤案的资料,或根据本课的引言导入新课。
(2)、教师提出需要与学生共同探究的问题:①“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遭到哪些严重破坏?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有哪些主要成就?针对各个问题逐一共同探究。
(3)、在讲述八大背景及内容时,要充分利用资料卡片中“毛泽东在八大的开幕词”,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问题的决议》,加深对八大的理解。
(4)、在讲述“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时,教师可通过影像资料简要介绍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后,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路线方面产生的失误:“左”倾政治错误的发展使党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主要矛盾判断发生严重偏差;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发展,使党内民主制度遭到削弱,没有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通过这些情况的介绍,使学生深刻理解“文革”发展的历史背景,为进一步理解“文革”期间民主和法制的破坏进行准备;还可以适当介绍红卫兵运动的相关内容,作为“文化大革命”初期民主法制建设遭到严重破坏的一个典型事例,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
(5)、在讲述“历史的伟大转折”一目时,先放映有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影片资料,然后在具体介绍其内容;
在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时,需要引导学生从今天的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明白其转折性的内涵。
(6)、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目,教师只需要结合课本理清思路即可,无需展开。
三、祖国统一大业
课标要求:
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告台湾同胞书》;“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中英谈判和香港回归;中葡谈判和澳门回归;海峡两岸隔绝状态的结束。
②、理解:“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涵义及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的意义;掌握分析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成就与背景。
③、运用: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中国为什么能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全面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阅读邓小平、江泽民关于台湾问题的有关讲话,深入了解“一国两制”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内容及其实践;观看《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等录像片,直观地去感受香港、澳门回归的庄严时刻;围绕“一国两制能够实现海峡两岸统一吗?”这一主题,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探究性学习,认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科学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其实践,认识到实行“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根本保障和惟一可行之路;通过香港、澳门回归,洗雪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欺凌的百年耻辱,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难点:“一国两制”的构想的内涵和这一构想在香港和澳门问题上的运用。
教学课时:1.5课时
教学建议:
(1)、首先通过播放《七子之歌》使学生回忆澳门回归的历史,对“一国两制”留下直观的印象,或可让去过港、澳、台地区的学生或在港、澳、台有亲属的学生就课文中所了解的内容进行讲述来导入新课。
(2)、在讲“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时,可以请学生回忆今天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通过师生交流明白影响台湾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请学生阅读本节第一个子目,思考为什么在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把“解放台湾”的提法换成了“一国两制”?
(3)、在讲中英谈判和香港回归时,先播放香港回归的影视资料,然后引导学生回忆香港地区被英国侵占的过程,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什么没有立即收回香港呢?回归的过程?香港回归祖国,有什么伟大的意义?有条件的学生,可以课后搜集有关香港回归时的时事新闻,加深对回归过程的了解以及回归意义的认识。
(4)、“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这一子目,时事性较强,建议教师多联系时政,也可多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谈谈对台湾问题的认识。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通史概要:
在学习本单元内容前,首先,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初中新课程所学的、以及平时所见所闻回顾有关新中国建立以来
的历史知识;其次,引导学生回忆本教材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的相关内容;再次,利用网络、课件等向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的国际国内背景知识(如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发展;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等等)最后,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本单元新课内容的探讨。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电视文献专题片《共和国外交风云》,或由学生举办新中国外交50年成就展等。
教材对本专题的内容即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对外关系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介绍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一边倒”、“另起炉灶”)和成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在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上的作用等);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国的外交政策和重大突破(“一大片”、“一条线”,重返联合国及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第三阶段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独立、自主、和平的多边外交政策)和中国外交的辉煌(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发挥更大作用)。本专题同初中教材重点讲述新中国外交成就不同的是,重点分析各时期外交政策的成败得失,即中国外交取得成绩的原因和应当吸取的教训。同时,本专题的内容和上一专题中的“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大业的重大进展有着内在联系,便于学生发展地联系地学习相关知识。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课标要求:
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及外交方针的主要内容,并结合中国近代历史和建国初期的国内国际形势,简要分析当时外交方针、政策制定的原因;了解建国初期在新的外交方针政策指导下的重大外交活动,归纳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识记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的有关知识,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以及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作用;探究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与旧中国屈辱外交的根本区别。
(2)、过程与方法:利用影视、图片、文字等材料,创设情景,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对信息作分析思考;对一些问题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通过学生的团结协作体验知识的获取和思维的拓展,学会运用比较法思考历史问题;由学生多方面收集有关新中国外交历程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图书馆、网络、社区资源库等等),并对材料进行判断、整理和分析, 研究新中国成立后各个时期的外交政策的成败得失、思考现实问题,使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学习历史与认识现实相结合,提高历史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引导学生以适当的形式(小论文,图表,ppt演示文稿等)呈现成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建国以来,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和影响不断加强,为世界和平、正义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认识独立自主是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方针,它贯穿于新中国外交的各个领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体会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外交风范,感受他们在外交活动中展现出来的人格魅力。
重点难点:
重点: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的意义。
难点:建国初期复杂的国际环境对制定外交方针政策的影响。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建议:
(1)、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分组讨论(可以采用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教师可介入讨论,加强师生互动)
(2)、教师可以先向学生简单介绍外交的特性、目的、方式等知识(或由学生课前自主查阅)
(3)、引导学生通过一些文字、图片、影视等材料的展示,对比建国前后的外交情况及国际国内形势,讨论“学习思考”,理解独立自主外交方针的内涵及制定原因,掌握“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项方针的含义及其作用。
(4)、阅读“知识链接”等文字图片资料,归纳分析建国初期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外交建树及意义。
(5)、引导学生利用影视(如有条件将观看影片《周恩来外交风云录》,可以在课堂上辑录部分,或几个镜头)、文字、图片等资料,创设历史情景,感受、梳理并加深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和意义的理解。
(6)、引导学生结合相关资料,分组探讨中国参加日内瓦、万隆等国际会议的意义及中国在会议上做出的努力和发挥的作用(特别是要理解周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及其意义)。
二、外交关系的突破
课标要求:
简述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中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和中日关系改善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相关知识,并分析其原因和意义;理解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的背景、经过和对中国及其国际关系的影响;认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在联合国发挥的应有作用。
(2)、过程与方法:运用文字、图表、影视资料,再现历史场景,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基本史实;引导学生多方面收集材料(图书馆、网络、社区资源库等等)并对材料进行判断、整理和分析,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探究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历史与现实意义,以及中美关系、中日邦交正常化的重要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及中美建交的曲折历程,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通过对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学习,认识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以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明白“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的道理,进一步形成开放意识;理解在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的前提下,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外交政策。重点难点:
重点: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及其对国际形势的影响;中国重返联合国
难点: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的原因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建议:
(1)、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学;学生探讨、师生交谈等形式。
(2)、利用课件展示“历届联合国大会讨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时支持中国票数增长示意图”,及其他一些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
①、联系建国初期新中国的外交形势,讨论分析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的原因。
②、理解什么是合法权利及恢复的标志,并结合“学习思考”讨论为什么用“恢复”这个词,而不用“加入”一词?
③、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重大意义。
(3)、演示影视、图片、文字等资料,再现历史情境,或由学生模拟,再现历史情境,然后:
①、分析探讨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形势重大转变的关键——中美关系缓和的原因。
②、归纳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注意区别“中美关系正常化”与“中美正式建交”,以及《中美联合公报》与《中美建交公报》的关系。
③、认识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中国及其国际关系的影响。
(4)、关于中日建交,演示影视、图片、文字等资料,再现历史情境:
①、引导学生简单回顾新中国建立以前的中日关系及建国初期新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掌握中日建交的史实,由此理解中日建交的意义(注意:日本民间友好人士和社团等的推动作用)。
②、引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探讨中日关系的发展前景。
(5)、引导学生列表归纳中美中日关系改善后,中国在外交上取得的其他成就及其意义。
三、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课标要求:
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要求学生理解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原因,把握外交政策调整的内涵和基本依据,并归纳在新政策指导下取得的成就。
②、要求学生了解中国在联合国与地区性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理解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所作出的努力,认识外交政策调整的影响和作用。学习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并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发展概况。
(2)、过程与方法:
①、多方面收集有关新时期外交的材料(图书馆、网络等等),培养学生对材料进行判断、整理和分析的能力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
②、对一些问题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通过学生的团结协作,体验知识的获取和思维的拓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了解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情况,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引领学生深入认识和体会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新时期的发展、深化和丰富。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③、通过本课学习,知道中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情感。
④、认识外交战略是国家总体战略和各项事业的需要。中国只有增强综合国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外交事业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和坚强的后盾。增强坚持改革开放、面向世界和未来、顺应历史潮流发展的现代意识。重点难点
师生交谈等形式。
重点: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难点: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的内涵。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建议:(1)、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网上收集资料、讨论、(2)、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本以及所收集的资料,讨论分析: ①、新时期中国对外政策调整的原因,认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两大主题,霸权主义是战争的根源。②、对比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政策和新时期的政策,真正了解调整的政策的内涵及其制定的基本依据。
(3)、引导学生用史实说明我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及所作出的贡献。
(4)、关于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①、引导学生互相协作,将所收集的资料以多种形式进行展示:小报、图片展览、影视资料等。先从整体上探讨中国在地区性国际事务中的活动以及做出的重大贡献,并进一步分析中国在地区性国际事务中政策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②、学生可以演绎上海亚太经济合作会议的情景,分析什么是“上海共识”。
③、引导学生以中国领导创立的“上海合作组织”为例,说明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认识《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的上海公约》的重大现实意义。可以联系伦敦爆炸案等事件,说明其积极性。
专题六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通史概要:
古代希腊、罗马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历史条件,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被称为“海洋文明”。在学习本专题内容前,可以引导学生先回顾初中的相关知识,或者让学生去收集一些自己了解的有关希腊罗马的神话故事,相互交流,以激发其探究这一专题的兴趣。
古代希腊罗马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希腊民主和罗马法制是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精华,是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发展史的光辉起点,是古代世界留给后人的一笔弥足珍贵的政治文化遗产。本专题分三节内容详细介绍了这一政治文化遗产:教材第一节主要介绍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地理条件、希腊城邦特点和希腊公民的素质表现;第二节主要介绍希腊民主最为完备的城邦——雅典民主政治的建设过程、表现和评价;第三节主要介绍罗马法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内容及作用影响。学习本单元,要求准确掌握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法的概念和主要内容,重点探究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法的基本特征、实质和历史作用。
一、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
课标要求:
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在此基础上理解地理条件与希腊民主政治建立的关系;了解城邦的含义,进而分析希腊城邦的特点和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理解其对古希腊文明产生的影响;识记希腊公民的素质表现,并进一步对比海洋民族和大陆民族的特性(后一个问题可结合教材第93页材料进行分析);通过对以上知识的了解,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以培养学生全方位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查阅有关希腊的文字、图片、影视等资料,让学生先从感观上感受一下希腊的风土人情;结合有关资料分析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特定条件;引导学生想象自己作为一个希腊城邦公民参加政治活动的情形,体会古代世界的公共政治活动氛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的认识,使学生明白一种制度的产生总是与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一方水土、一种社会制度造就一方人民。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生得益于古代希腊独特的自然、社会环境和享有充分政治权利的公民;体会古代希腊的辉煌文化为世界文明所留下的重要遗产; 分析古代希腊文明对世界的贡献及其历史局限性,感受人类文明的源远流长;从宏观上把握人类文明的演进历程。重点难点:
重点:希腊民主政治诞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难点:自然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建议:
(1)、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收集资料(网络、图书馆等)、讨论、编排课本剧、师生交谈等形式。
(2)、利用课件投影有关希腊的文字、图片、影视等资料,让学生先从整体上感受一下古希腊的风土人情,导入新课。
(3)、向学生提出本节课的中心议题:民主政治首先在希腊建立起来的因素有哪些?引导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注意归纳整理。
(4)、投影《古代希腊示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希腊优越的地理位置,思考:希腊的地理环境对希腊民主政治形成有什么影响?
(5)、引导学生结合相关资料:了解城邦的含义,进而分析希腊城邦的特点和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理解其对古希腊文明产生的影响。
(6)、引导学生课前编练课本剧《古希腊公民的一天》,想象自己作为一个希腊城邦公民参加政治活动的情形,体会古代希腊的公共政治活动氛围,进而理解古希腊公民的权利和素质表现。
(7)、最后回到本节课的中心议题:民主政治首先在希腊建立起来的因素有哪些?(由学生归纳整理,教师适当补充)
二、卓尔不群的雅典
课标要求:
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梭伦改革内容、克利斯提尼改革内容和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在通过对以上知识的了解,让学生掌握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和表现,明白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伯里克利执政时期是希腊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引导学生客观评价雅典民主政治的是非得失。
(2)、过程与方法:查阅、分析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就雅典民主政治的建设过程、雅典民主政治的具体表现、雅典民主政治的是非得失三个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全面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雅典民主政治是非得失的归纳总结,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民主政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雅典民主政治的建设过程、表现、基本特征、实质和评价。
难点: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实质和评价。
第四篇:2016年新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教案(全套))
人 民 版
高 中 历 史 必修1 教 案(全 套)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通史概要:
中国古代史始于170万年前,止于1840年鸦片战争前,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
距今约170万年前,中国就有人类居住,进入原始社会。公元前21世纪,中国进入奴隶社会,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经过商朝的发展,西周时期,我国的奴隶社会进入繁荣阶段。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和多民族中央集权和封建国家,并开创了一系列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汉代封建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政权分立与民族大融合时期。隋朝统一结束长期分裂割据,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呈现繁荣的局面,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制度有新的建树。五代辽宋夏金元,中国的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明清之际,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加强,中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初中新课标中和本章内容相关联的内容主要在七年级(上)、(下)册。初中新课标简单涉及本章内容相关联的内容有:世袭制,商鞅变法,秦朝的皇帝制、郡县制和秦朝的疆域,西汉王国问题的解决,元朝的行省制度,清朝的内阁、六部、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初中新课标没有涉及但高中新课标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如下:西周的宗法制,秦朝的中央政权组织和地方政治制度,魏晋南北朝时的政治制度,隋唐时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政治制度,明朝的废丞相设三司、设内阁,清朝君主专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标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早期国家的出现与特征,夏商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及作用,西周宗法制的内容、特点及其深远影响,西周的礼乐文化。
(2)、过程与方法:学会分析图表,史料解读,问题探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我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教学课时:
1、5课时。重点难点:
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
难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建议:
(1)、中国早期社会的年代较为久远,对大多数高一学生而言相对陌生,一些概念较为模糊。建议在导入中回忆初中时原始社会的基本情况,适当介绍夏商周更替概况,以利于学生对新课的理解。如对西周代商的历史更替的交代,可以更好地解释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的背景。(2)、本课讲述了古代中国早期阶段的政治制度,主要叙述早期国家的出现与特征、夏商政治文化以及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与礼乐秩序。其中重点是分封制与宗法制。应讲清分封制的起止时间、目的、内容、影响和破坏;宗法制要讲清内容、特点和深远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文字、图片、图表等资料,运用以史料分析,看图论史等方法,帮助学生更形象更准确地理解历史概念的含义,以避免单纯地用概念来解释概念。(3)、本课主要讲述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的同时兼及重大政治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如在叙述夏商周政治制度时,提到夏禹、夏启、商汤、纣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公、召公、微子等历史人物;武王伐纣等重要历史事件。对于这些事件、人物可以有选择地简单介绍,以增强趣味性。但重点应放在叙述和解释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上。
(4)、本课各部分包括课前提示、正文、“学习思考”、“资料卡片”、“知识链接”等阅读材料、图、表以及课后的“自我测评”、“材料阅读与思考”,都是本课的有机组成部分。各部分相互补充,相互启发,可以有效地起到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的促进作用。比如可以用商代青铜方鼎的图启发学生更形象地理解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而且引起他们对学习历史的兴趣;用课文中第一个“学习思考”,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用课文中第二个“资料卡片”,能更清晰的了解西周分封诸侯的情况。在讲授本课时,有些课文的底注也不应忽略。如“封建”的注文实际上注释了一种学术观点:课本是主张战国封建说的,因此指出西周的“封建”只不过是“分封诸侯国”,而并非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本课和本模块其他各课的有机联系,也应该在讲授时注意。如本课提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已经破坏,这就给秦始皇废分封行郡县作了铺垫。(5)、可以通过解决课后的“自我测评”、“材料阅读与思考”作为小结,总体概括,使本节知识结构完整、系统。
【课后反思】
二、走向“大一统”和秦汉政治
课标要求: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秦统一六国与秦朝疆域,秦汉中央官制的构成和特点,郡县两级制,焚书坑儒和挟书律。
(2)、过程与方法:阅读历史材料和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秦朝统一在中国历史上重大进步作用,培养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长时期的特点,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教学课时:
1、5课时。重点难点:
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三要素:皇帝制度的确立,地方上推行郡县制,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
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建议:
(1)、本课内容丰富、充实而课时较紧张,因此在整体设计本课教学过程和课时分配上,都应突出重点,详略得当。“海内为郡县”和“秦汉时期的官僚机构”两目是教学重点。正确区分“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两个概念:“君主专制”指的是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服从中央。
(2)、第一目“六王毕、四海一”,主要讲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及其后继续开疆拓土的情况。一是北伐匈奴,收复河套地区;二是南征百越,统一岭南地区;三是将西南夷纳入版图,秦王朝在这些新征服地区设置郡县进行行政管理,并兴修水利工程和交通路线,发展经济,加强边境与内地的联系,巩固统一。数学中应充分利用课本中的秦朝的疆域图来讲解秦朝开疆拓土的情况。
(3)、第二目“海内为郡县”,介绍了秦朝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的确立及其主要特征。首先应指出郡县的出现并不是从秦朝开始,而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关于分封与郡县之争只要了解两派的代表人物即可,重在引导学生探讨为何李斯的主张和郡县制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郡县制与分封制比较,主要判别有两点:一是直属中央,二是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汉初在地方实行分封与郡县并行,到汉武帝时削除地方割据,使“大一统”政体更为巩固。
(4)、第三目“秦汉时期的官僚机构”,讲述秦王朝中央政权组织的构成及其职能。教材对于秦朝的中央官制采用了“三公九卿”的说法,要求学生掌握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和主要职能,至于九卿及其主要职能不 6 要求学生完全掌握,能大概了解即可。朝议制度是秦王朝政治的一大特色,既要指出其可集思广益的好处,也要点明其局限性。
(5)、第四目“挟书律”,主要讲述秦王朝实行思想专制的情况。秦王朝的思想专制措施主要有两条:一是焚书坑儒,二是挟书律。要点明秦朝实行焚书坑儒与挟书律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思想上的统一来达到政治上巩固统治的需要。教学中可结合教材中的“学习思考”:如何评价秦朝的“挟书律”?来分析挟书律的实质,根本目的及其作用。
【课后反思】
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课标要求: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有关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体制的基本知识,了解中国古代从秦王朝到清王朝政治制度演变和史实,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 度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脉络,初步培养汲取历史经验和应用于现代政治建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各项措施,理解历史概念,并逐步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引导学生重视图示、引文等材料,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这一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形成了阻碍。教学课时:2课时。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难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教学建议:
(1)、本节教材的课标要求是列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关于政治制度涉及面较广,教材讲述的五方面内容主要是体现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进与强化。内容丰富,充实因而课时较紧,因此在整体设计本课教学过程和课时分配上都应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2)、第一目“法令出一”,讲述的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即皇帝制度,要求学生掌握皇帝制度的由来及其特征。可结合课本“学习思考”中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记》中的内容来加深对皇帝制度特征的理解。
(3)、第二目“君权与相权”,通过历代削弱、分散相权来说明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汉武帝削弱相权主要举措有两种:一是频繁换相,二是用中朝来架空外朝权力。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以及召集政 事堂会议,实际起到了分散相权的作用。到了宋代通过设置中书门下以及增设参知政事等方式进一步分割相权。到明初正式废丞相。
(4)、第三目“中国古代的监察体制”,主要讲述中国历代监察体制的演变,要使学生明确中国古代的监察体制也是服务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监察制度发展走向健全正体现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和强化。
(5)、第四目“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讲述中国古代三种主要的选官制度即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对于世官制与察举制可作一般了解,重点应放在科举制的讲述上,应讲清科举制最初实行的进步性。到明清实行八股取士,科举才成为了人们思想发展的桎梏,其消极性日益显现。引导学生辩证地、历史地来分析评价历史事物。
(6)、第五目“行省的设置”,主要讲述中国古代地方行政设置的演变,要给学生理清从秦汉→唐→宋→元→明→清历代地方行政设置演变情况,关键是突出元朝行省设置的重大影响,同时还需指出中国古代地方行政设置和调整变化是服务于中央集权的需要。
【课后反思】
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课标要求: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内阁制度的形成及其演变;清初政治制度的变化;军机处的设置以及密折奏事制度;清朝的边疆政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腐朽。
(2)、过程与方法:史料研习,历史比较,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中国皇权的高度集中是地主阶级政治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封建社会步入晚期最后“辉煌”的折射。教学课时:2课时。重点难点:
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难点: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教学建议:
(1)、本节主要讲述明清时期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空前强化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之后设立内阁使大权进一步落入皇帝手中,到清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衰落的重要表现。君主专制的 加强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是本课需探究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本课的重点难点所在,教师因予充分重视。
(2)、第一目“内阁制度的形成”,主要讲述体现明代君主专制政治体制加强的两个方面,即丞相制度的废除与内阁制度的设立。可结合课本“学习思考”中的问题分析明初朱元璋为何废丞相,而废丞相又是内阁设立的原因。注意两个区分:一是明代内阁与近代西方内阁的比较,需要补充材料;二是内阁制与丞相制的比较,可引导学生讨论。
(3)、第二目“军机处”,主要叙述清朝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的情况。军机处的设置使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可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说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是中国封建社会衰落的重要表现?
(4)、第三目“清朝的边疆政策”,主要讲述清朝的边疆政策及其管辖边疆的措施,这部分内容从表面上看与整个教材内容不协调,但实际并不是为了单纯叙述清朝边疆政策,而是讲述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清朝在边远的蒙古、新疆、西藏以及西南地区都能有效管辖,正说明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5)、第四目“近代化浪潮与清末政治”,主要讲述清末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腐朽败落。本部分重点应放在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可组织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时代、不同角度分析评价。它在初建时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积极作用占主导地位。到封建社会晚期,消极作用则占据主导地位,可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来分析。
【课后反思】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通史概要:
中国近代史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止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它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社会进步,坚持反帝反封建斗争,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后,西方列强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完全形成。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还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
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进行了顽强不屈的反侵略斗争。在列强一次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中,广大爱国官兵浴血奋战;从三元里抗英到义和团运动,广大人民群众也肩负起抗击外来侵略的历史使命; 最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了伟大的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课标要求: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鸦片战争的经过、《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危害、八国联军入侵概况、《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运用不平等条约的具体内容,归纳外国列强侵华的共同特点,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概括列强侵华程度不断升级情况,促使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
(2)、过程与方法:研读史料,提炼观点;问题探究;历史事件的比较;课堂讨论,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东西方发展的差异,带来西方列强疯狂的对华侵略,中国不仅失去了独立发展的环境,反而逐步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说明落后就要挨打。殖民扩张带来了很大危害,其恶果至今尚未根除。教学课时:2课时。重点难点:
重点: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难点:鸦片战争的影响和列强侵华程度是如何不断加剧的? 教学建议(1)、建议用视频材料导入新课,摘录鸦片战争相关视频资料;也可以复习初中知识导入,通过设问,复习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有关内容,导入新课;还可以联系现实导入,由台湾问题,引出台湾被日本五十年殖民统治的危害,导入新课。
(2)、第一目“国门洞开”,侧重讲述列强的军事侵华,主要讲述三方面内容:即列强打开中国国门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列强打开中国国门的原因,教材讲述了两个方面,即世界形势与中国形势,教材内容十分概括,教师应补充适当的材料来说明十九世纪中期之前欧美资本主义迅速崛起,而中国此时正值封建社会末期,国力衰弱,危机四伏。揭示出列强侵华的必然性与可能性。
列强打开中国国门的经过,首先应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知识链接”1840—1900年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简表,对这一时期列强侵华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对于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重点应放在《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讲解上,至于战争的具体过程,可结合视频材料,通过投影播放让学生大概了解即可。
列强打开中国国门的影响,可先让学生阅读然后再归纳,既要了解具体的危害,又要总体归纳为“中国主权遭践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对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概念要给学生作必要的解释,防止形成错误认识,另外还可启发学生思考,列强的侵华对中国有没有积极的影响?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和发散思维的养成。
(3)、第二目“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侧重讲述列强的政治侵华,本目内容不是重点,只需按教材讲清列强掀起瓜分狂潮的原因、大概过程及危害,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原因、目的、内容、影响,无须过多展开。
【课后反思】
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课标要求:
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斗争的事迹:三元里抗英、左宗堂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概括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分为政府官兵英勇抵抗和广大人民自发组织两大类。总结出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是近代列强未能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2)、过程与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分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学习手段、方法和形式多样化与现代化,并鼓励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深刻理解维护国家主权的重要性,形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难点:义和团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教学建议:
(1)、近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史实很多,课本按时间顺序讲述了四个子目,这些只是近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斗争中的几个典型,可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再列举这方面的史实,并将其概括为政府官兵英勇抵抗:左宗堂收复新疆、黄海海战„„;人民大众自发组织起来抗击外敌入侵:三元里抗英、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正是这些斗争才使近代列强不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2)、本节内容重在宏观把握,对于每一件中国军民抗击外来入侵的斗争事迹按教材讲述即可,无须展开,亦可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掌握基本史实:“三元里抗英”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的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左宗堂收复新疆”是清朝政府官兵收复国土而作的积极努力;“黄海海线和反割台斗争”表现了政府官兵,人民群众为维护国家主权,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义和团反帝运动”谱写了广大农民群众高举反帝大旗与列强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壮丽诗篇。
【课后反思】
三、伟大的抗日战争
课标要求:
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在回忆初中所学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教材所提供的文字和图片资料,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在抗战期间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认识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包括抗日救亡和全民族抗战两个阶段,理解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总结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其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历史地位。
(2)、过程与方法:情景再现、问题探究、对照比较和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中国人民的抗战是“民族抗战”。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激发民族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树立强国之志的人文意识。教学课时:
1、5课时。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原因、表现及其结果。阐述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难点:理解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地位。教学建议
(1)、导入:图片或视频导入,选取相关资料,导入新课;或复习导入,提问上节问题,导入新课;或讨论导入,讨论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特点,导入新课;或联系实际导入,摘取近年来日本政府对待战争问题所持态度的材料,导入新课。
(2)、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对于这一段历史,高一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重在分析探讨全民族团结抗争的重要性以及抗日战争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3)、第一目“侵华日军的罪行”,主要讲述日本侵华的原因、过程、暴行以及日本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日本侵华的原因可从日本、中国两方面来分析,揭示其主要原因。侵华过程以七七事变为界,分为局部侵华和全面侵华两大阶段,具体过程可让学生阅读。日军的暴行可通过视频播放南京大屠杀来增强感染力,激发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残暴行径的痛恨。本目讲完可通过课本上的“学习思考”来归纳日军在侵华期间犯下的罪行。
(4)、第二目“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是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第一阶段的内容。可先向学生简单交待抗日救亡运动的背景及主要内容,理解它是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中国各界为维护国家主权抵抗日本侵略的爱国行为,包括武装抵抗、经济抵制、学 生运动等。
(5)、第三目“全民族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第二阶段的内容。主要讲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其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两党在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情况。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应肯定其应有的地位,也应给学生指出其不足之处。中共的敌后战场坚持全面抗战,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成为抗战主战场,理解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全民族抗战最后胜利的中流砥柱。
(6)、第四目“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主要讲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过程及意义,教学中重点应放在抗战胜利的原因及意义的分析上。可通过课本“知识链接”、“知料卡片”以及“史学争鸣”的阅读,引导学生来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对于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可从在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中的历史地位以及中国的抗日战争对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做出的重大贡献两大方面来分析。
【课后反思】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通史概要:
初中时,学生已学习了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等内容。在学习本专题内容前,可以引导学生先回顾初中的相关知识,如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天京变乱、《天朝田亩制度》、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五四运动、中共的诞生、国民大革命、南昌起义、土地改革、长征、解放战争的胜利等,让学生有总体认识。
本专题主要讲述了面对民族危机的加深,为了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各阶级进行了一系列探索:(1)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介绍了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发展及失败的经过;《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前期和后期分别颁布的纲领性文件;(2)资产阶级——辛亥革命,介绍了辛亥革命的爆发、中华民国的建立及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3)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也有资产阶级的参加与合作),介绍了五四运动、中共的诞生、国民大革命、武装起义、土地改革、长征、遵义会议、解放战争及其胜利。
一、太平天国运动
课标要求: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拜上帝教的创立、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京定都、北伐、西征、东征、《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和意义、天京事变、后期防御战。②、理解:太平天国迅速发展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③、运用:探究太平天国兴起和失败的必然原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异同,培养阅读历史文献并运用已学知识观察历史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分析和比较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农民战争的区别,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社会进入新的阶段时所表现出来的新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发展、失败,学会感知、认识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探求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从而理解和掌握历史。通过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初步学会查找史料、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以及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学会主动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认识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民主革命的关系;理解农民领袖在近代化冲击下观念转变及其对后人继续探索道路的借鉴意义;认识到农民必须在先进的力量组织领导下和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参加民主革命和建设,才能恰当地发挥农民的力量。通过历史的学习,学会关注中国农民问题,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之一。
重点难点:
重点: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通过太平天国运动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建议:
(1)、首先让学生归纳出本课时主线——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失败。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内容:第一,鸦片战争后,社会矛盾空前激化,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太平天国运动在洪秀全领导下迅速兴起,定都天京,取得西征和东征的胜利,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第二,太平天国运动先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由于阶级和环境的局限性,两者都没有实现,但都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尤其是后者,它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第三,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内部矛盾激化,导致天京变乱发生,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力量,最终导致失败。
(2)、关于《天朝田亩制度》,从两个方面学习:第一,从原则、办法、目的三点掌握其内容;第二,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革命性、局限性两点评价《天朝田亩制度》,认识其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具有革命性,但是它所制定的平分土地的办法并不切合实际,具有空想性。
(3)、太平天国后期斗争的线索:天京变乱,由盛而衰;中外敌人,联合镇压;天京陷落,标志失败。对于这段知识,只需依据教材处理即可,注意增加一些历史图片和文字资料,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4)、引导学生从太平天国运动发动群众的落后方式、革命纲领的空想性以及天京变乱可悲之处等分析这场革命运动的失败原因。使同学们最终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决定的;
(5)、引导学生结合课本相关史实,多角度探究、讨论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和作用。
【课后反思】
二、辛亥革命
课标要求: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兴中会、同盟会、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过程、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②、理解:辛亥革命发生有着极其复杂的原因,涵盖古今中外、主客偶必、政经思文等多种因素,引导学生学会从多种角度驾驭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南京临时政府,从人员构成、政体设置、纪元与国旗、宪法等都彰显其真正资产阶级政府的特色。从各种因素分析辛亥革命的失败是必然的,给出对重大历史事件如何评价的操作思路。
③、运用:就社会性质、政权转移、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社会意识进步与风俗习惯变迁,对辛亥革命前后进行比较和思考。通过举 行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的辩论赛,培养学生搜集史料和从多角度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开展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的辩论赛,教师提供思路,学生自己操作,在辩论中,畅所欲言,言之有理,但要注意理在何处;求同存异,不追求意见的最终统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是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一次巨变。辛亥烈士的鲜血、孙中山愈挫愈奋的精神,是人生观教育的极好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武昌起义爆发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难点: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在辛亥革命中的表现及其原因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建议:
(1)、结合教材分析辛亥革命爆发的时代背景,让学生归纳辛亥革命取得成功的因素,如群众基础、起义前的准备、客观方面的有利条件等等。关于武昌起义的爆发,可以放映一段相关的影视资料,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充分利用教材中“武昌起义后宣布独立的省份图”,使学生明白清王朝土崩瓦解的含义。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要引用重要条文,归纳其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议会内阁、总理负责、总统象征的具体内涵,使学生真切感受这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对民主共和的热切追求。
(3)、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分析,需要论从史出,通过具体的历 史史实分析。
(4)、辛亥革命的成败及其评价很易搞成生硬的一言堂形式,可以从多种角度把学生思维调动起来。比如通过介绍学术争鸣,有辛亥革命胜利说、失败说和有胜有败说,让学生查阅资料、分组协作开展一次评价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的辩论赛。
【课后反思】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
课标要求:
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概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诞生、民主革 命纲领制定、国民党一大、国民革命运动兴起、北伐战争、大革命的失败、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土地革命、红军长征、遵义会议、人民解放战争、土地改革、国民政府的覆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②、理解:认识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发展的重大意义;归纳、比较和分析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阶段的土地政策;中共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③、运用:以比较五四运动和辛亥革命的异同为切入点,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培养分析和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在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上的不同态度和措施的对比,培养分析和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认识五四运动历史意义与中共诞生的伟大意义;结合史实及教材上的图片,理解大革命性质及经验教训;结合教材,通过对史实分析、比较,找出中共为什么能领导革命走向胜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国情,加深对中共性质、历史使命的理解,深化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感情。通过对土地革命、土地改革等对中国革命的影响的分析,认识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从中共成长历程和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斗争中学习积极进取精神和追求真理的作风。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综合分析,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重点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熟历程、国共合作、北伐战争、遵义会议。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建议:
(1)、从总体上认识:本课教材从五四运动及中共成立、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武装起义和土地革命、解放战争几个方面介绍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曲折发展的历程。在具体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适当补充有关图片、影视资料,增加学生对这一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感性认识。
(2)、五四运动可利用的历史照片、影视资料较多,在教法设计上回旋余地较大,教师的教学语言应把握历史感。如关于五四运动的过程,可让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内容,还可借助影片,不必太多展开,学生掌握前后两个阶段特点即可。关于五四运动的意义,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其性质和那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精神,强调“开端”两字。
(3)、关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部分内容,可利用的历史照片、电影、电视图像资料也很多,教师可以放映电影《开天辟地》某些片段。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背景,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五四运动爆发背景和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的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经济基础、思想基础、阶级基础和组织基础等。
(4)、关于“国民革命”一目,只需讲清教材具体史实,关于失败的原因,首先要求学生正确理解“失败”的含义,然后从客观、主观两方面依次总结失败原因。
(5)、关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一目的教学,由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引出中共的武装起义——南昌起义和湘赣边秋收起义,对之加 以概述,并结合教材中“资料卡片”,引导学生分析两次起义失败的教训,由此引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6)、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一目中,对比抗战胜利后人民的愿望与蒋介石集团的行动,突出蒋介石集团的反动本质。将解放战争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945年8月至1946年夏,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斗争;从1946年夏至1947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和粉碎国民党进攻;1947年6月至1949年1月,战略反攻和战略决战的胜利;1949年1月至1949年10月,解放战争胜利。在阐述战争过程中运用地图或制作多媒体课件,反映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的形势。
(7)、引导学生回忆中国近代史中各阶层对中国道路的探索的情况,从而得出结论: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中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历史的选择。
【课后反思】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通史概要:
本专题主要讲述新中国成立以后的50多年来,中国政治建设的基本历程和争取祖国统一的基本方略和实践。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奠定了中国政治建设的基石。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政治建设从起步、发展、遭受重大挫折,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政治建设不断发展和健全的过程。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爆发前,中国政治建设取得初步发展;
二、在“文化大革命”中,中国政治建设被严重破坏,政治建设的历程完全中断;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政治改革和建设逐步进入制度化、程序化的发展轨道,确立起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目标。与政治建设发展的同时,中国政府在完成统一大业的历程中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课标要求:
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七届二中全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中国的首都、国旗、国歌;开国大典;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5个民族区域自治区。②、理解:中央人民政府的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过程与方法: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可事先拟好专题,自由组合并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主动发表意见,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选取优秀影片片段或有代表性的图片等各类资料,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历史画面,增强感性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学习,初步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国家政权。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是中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体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政策之间的关系。重点难点:
重点:新中国的成立,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难点: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性质,如何正确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回忆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中共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引出问题:中共即将筹建的新中国会采取何种政权组织形式呢?从而导入 课题“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2)、对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目内容,有条件可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强教学活动的直观性:①可播放《渡江战役》部分片段,让学生回忆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覆灭、人民解放战争已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基本胜利等史实,以便顺利过渡到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②适当增补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的相关内容,就新中国的性质、各阶级在新政权中的地位、内政外交的基本政策等作简要介绍,并请学生讨论此文的重要意义。亦可把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作为材料发给学生,引导学生就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概括、评述,培养学生研读史料的能力;③播放《开国大典》的录像片或电影片段,让学生在历史的“再现”体验中,增进爱国主义情感。
(3)、对于“开创政治建设新阶段”一目教学,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①、适当增补建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相关史料,为讲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做好知识铺垫,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民主政治作为上层建筑,必定要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②、结合课文材料中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相关条款并依据教学实际进行适当增补,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政治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就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找出其所体现出的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引导学生就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谈谈其颁布的重大现实意义;引导学生谈谈一届人大的召开在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4)、对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一目教学,请学生就所学的
知识,举出几个典型例子,论证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再播放《冰山上的来客》、《嘎达梅林》、《红河谷》等影片的片段,再结合已学过的中国史的相关内容,得出:伟大祖国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有条件的可以请班上的少数民族学生,具体谈谈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情况,如:我国的民族政策、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视、民族特色经济的发展状况等,以增强对此制度的现实理解。
请学生走访少数民族地区、或上网、或去图书馆查找有关信息,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介绍,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在解放前后的巨大变化,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越性的深刻感受。
【课后反思】
二、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课标要求:
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
巨性;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中共八大内容;1967年1月上海造反派夺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和内容;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订;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加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确立。
②理解:中共八大的意义;“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破坏给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发展的保证;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民主政治建设上的转折意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是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从而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③运用:探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与对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搜集整理“文化大革命”时期有关践踏民主和法制的史料,分析“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挫折的表现;学会史料搜集整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悟“文化大革命”的危害,认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通过感受当代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伟大成就,加深对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树立自觉维护民主法制,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促进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与提高。重点难点:
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民主与法制方面主要成就。
难点:“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及其对民主政治的践踏。教学课时:
1、5课时 教学建议:
(1)、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可播放“文化大革命”中的相关资料片,特别可播放关于刘少奇冤案的资料,或根据本课的引言导入新课。
(2)、教师提出需要与学生共同探究的问题:①“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遭到哪些严重破坏?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有哪些主要成就?针对各个问题逐一共同探究。
(3)、在讲述八大背景及内容时,要充分利用资料卡片中“毛泽东在八大的开幕词”,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问题的决议》,加深对八大的理解。
(4)、在讲述“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时,教师可通过影像资料简要介绍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后,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路线方面产生的失误:“左”倾政治错误的发展使党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主要矛盾判断发生严重偏差;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发展,使党内民主制度遭到削弱,没有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通过这些情况的介绍,使学生深刻理解“文革”发展的历史背景,为进一步理解“文革”期间民主和法制的破坏进行准备;还可以适当介绍红卫兵运动的相关内容,作为“文化大革命”初期民主法制建设遭到严重破坏的一个典型事例,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
(5)、在讲述“历史的伟大转折”一目时,先放映有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影片资料,然后在具体介绍其内容;在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
义时,需要引导学生从今天的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明白其转折性的内涵。
(6)、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目,教师只需要结合课本理清思路即可,无需展开。
【课后反思】
三、祖国统一大业
课标要求:
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告台湾同胞书》;“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中英谈判和香港回归;中葡谈判和澳门回归;海峡两岸隔绝状态的结束。
②、理解:“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涵义及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的意义;掌握分析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成就与背景。
③、运用: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中国为什么能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全面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阅读邓小平、江泽民关于台湾问题的有关讲话,深入了解“一国两制”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内容及其实践;观看《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等录像片,直观地去感受香港、澳门回归的庄严时刻;围绕“一国两制能够实现海峡两岸统一吗?”这一主题,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探究性学习,认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科学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其实践,认识到实行“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根本保障和惟一可行之路;通过香港、澳门回归,洗雪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欺凌的百年耻辱,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重点难点:
重点:“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难点:“一国两制”的构想的内涵和这一构想在香港和澳门问题上的运用。教学课时:1.5课时 教学建议:
(1)、首先通过播放《七子之歌》使学生回忆澳门回归的历史,对“一国两制”留下直观的印象,或可让去过港、澳、台地区的学生或在港、澳、台有亲属的学生就课文中所了解的内容进行讲述来导入新课。
(2)、在讲“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时,可以请学生回忆今天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通过师生交流明白影响台湾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请学生阅读本节第一个子目,思考为什么在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把“解放台湾”的提法换成了“一国两制”?
36(3)、在讲中英谈判和香港回归时,先播放香港回归的影视资料,然后引导学生回忆香港地区被英国侵占的过程,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什么没有立即收回香港呢?回归的过程?香港回归祖国,有什么伟大的意义?有条件的学生,可以课后搜集有关香港回归时的时事新闻,加深对回归过程的了解以及回归意义的认识。
(4)、“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这一子目,时事性较强,建议教师多联系时政,也可多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谈谈对台湾问题的认识。
【课后反思】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通史概要:
在学习本单元内容前,首先,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初中新课程所学的、以及平时所见所闻回顾有关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历史知识;其次,引导学生回忆本教材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的相关内容;再次,利用网络、课件等向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的国际国内背景知识(如二战后世
界格局的演变发展;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等等)最后,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本单元新课内容的探讨。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电视文献专题片《共和国外交风云》,或由学生举办新中国外交50年成就展等。
教材对本专题的内容即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对外关系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介绍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一边倒”、“另起炉灶”)和成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在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上的作用等);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国的外交政策和重大突破(“一大片”、“一条线”,重返联合国及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第三阶段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独立、自主、和平的多边外交政策)和中国外交的辉煌(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发挥更大作用)。本专题同初中教材重点讲述新中国外交成就不同的是,重点分析各时期外交政策的成败得失,即中国外交取得成绩的原因和应当吸取的教训。同时,本专题的内容和上一专题中的“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大业的重大进展有着内在联系,便于学生发展地联系地学习相关知识。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课标要求:
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及外交方针的主要内容,并结合中国近代历史和建国初期的国内国际形势,简要分析当时外交方针、38 政策制定的原因;了解建国初期在新的外交方针政策指导下的重大外交活动,归纳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识记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的有关知识,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以及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作用;探究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与旧中国屈辱外交的根本区别。
(2)、过程与方法:利用影视、图片、文字等材料,创设情景,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对信息作分析思考;对一些问题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通过学生的团结协作体验知识的获取和思维的拓展,学会运用比较法思考历史问题;由学生多方面收集有关新中国外交历程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图书馆、网络、社区资源库等等),并对材料进行判断、整理和分析, 研究新中国成立后各个时期的外交政策的成败得失、思考现实问题,使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学习历史与认识现实相结合,提高历史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引导学生以适当的形式(小论文,图表,ppt演示文稿等)呈现成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建国以来,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和影响不断加强,为世界和平、正义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认识独立自主是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方针,它贯穿于新中国外交的各个领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体会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外交风范,感受他们在外交活动中展现出来的人格魅力。重点难点:
重点: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的意义。难点:建国初期复杂的国际环境对制定外交方针政策的影响。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建议:
(1)、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分组讨论(可以采用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教师可介入讨论,加强师生互动)
(2)、教师可以先向学生简单介绍外交的特性、目的、方式等知识(或由学生课前自主查阅)
(3)、引导学生通过一些文字、图片、影视等材料的展示,对比建国前后的外交情况及国际国内形势,讨论“学习思考”,理解独立自主外交方针的内涵及制定原因,掌握“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项方针的含义及其作用。
(4)、阅读“知识链接”等文字图片资料,归纳分析建国初期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外交建树及意义。
(5)、引导学生利用影视(如有条件将观看影片《周恩来外交风云录》,可以在课堂上辑录部分,或几个镜头)、文字、图片等资料,创设历史情景,感受、梳理并加深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和意义的理解。
(6)、引导学生结合相关资料,分组探讨中国参加日内瓦、万隆等国际会议的意义及中国在会议上做出的努力和发挥的作用(特别是要理解周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及其意义)。
【课后反思】
二、外交关系的突破
课标要求:
简述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中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和中日关系改善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相关知识,并分析其原因和意义;理解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的背景、经过和对中国及其国际关系的影响;认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在联合国发挥的应有作用。
(2)、过程与方法:运用文字、图表、影视资料,再现历史场景,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基本史实;引导学生多方面收集材料(图书馆、网络、社区资源库等等)并对材料进行判断、整理和分析,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探究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历史与现实意义,以及中美关系、中日邦交正常化的重要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及中美建交的曲折历程,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通过对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学习,认识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41 以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明白“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的道理,进一步形成开放意识;理解在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的前提下,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外交政策。重点难点:
重点: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及其对国际形势的影响;中国重返联合国 难点: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的原因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建议:
(1)、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学;学生探讨、师生交谈等形式。(2)、利用课件展示“历届联合国大会讨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时支持中国票数增长示意图”,及其他一些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
①、联系建国初期新中国的外交形势,讨论分析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的原因。
②、理解什么是合法权利及恢复的标志,并结合“学习思考”讨论为什么用“恢复”这个词,而不用“加入”一词?
③、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重大意义。(3)、演示影视、图片、文字等资料,再现历史情境,或由学生模拟,再现历史情境,然后:
①、分析探讨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形势重大转变的关键——中美关系缓和的原因。
②、归纳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注意区别“中美关系正常化”与“中美正式建交”,以及《中美联合公报》与《中美建交公报》的关系。
③、认识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中国及其国际关系的影响。
(4)、关于中日建交,演示影视、图片、文字等资料,再现历史情境:
①、引导学生简单回顾新中国建立以前的中日关系及建国初期新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掌握中日建交的史实,由此理解中日建交的意义(注意:日本民间友好人士和社团等的推动作用)。
②、引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探讨中日关系的发展前景。(5)、引导学生列表归纳中美中日关系改善后,中国在外交上取得的其他成就及其意义。
【课后反思】
三、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课标要求:
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要求学生理解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原因,把握外交政策调整的内涵和基本依据,并归纳在新政策指导下取得的成就。
②、要求学生了解中国在联合国与地区性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理解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所作出的努力,认识外交政策调整的影响和作用。学习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并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发展概况。
(2)、过程与方法:
①、多方面收集有关新时期外交的材料(图书馆、网络等等),培养学生对材料进行判断、整理和分析的能力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
②、对一些问题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通过学生的团结协作,体验知识的获取和思维的拓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了解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情况,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引领学生深入认识和体会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新时期的发展、深化和丰富。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③、通过本课学习,知道中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情感。
④、认识外交战略是国家总体战略和各项事业的需要。中国只有增强综合国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外交事业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和坚强的后盾。增强坚持改革开放、面向世界和未来、顺应历史潮流发展的现代意识。重点难点
重点: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难点: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的内涵。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建议:
(1)、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网上收集资料、讨论、师生交谈等形式。
(2)、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本以及所收集的资料,讨论分析: ①、新时期中国对外政策调整的原因,认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两大主题,霸权主义是战争的根源。
②、对比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政策和新时期的政策,真正了解调整的政策的内涵及其制定的基本依据。
(3)、引导学生用史实说明我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及所作出的贡献。
(4)、关于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①、引导学生互相协作,将所收集的资料以多种形式进行展示:小报、图片展览、影视资料等。先从整体上探讨中国在地区性国际事务中的活动以及做出的重大贡献,并进一步分析中国在地区性国际事务中政策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②、学生可以演绎上海亚太经济合作会议的情景,分析什么是“上海共识”。
③、引导学生以中国领导创立的“上海合作组织”为例,说明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认识《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的上海公约》的重大现实意义。可以联系伦敦爆炸案等事件,说明其积极性。
专题六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通史概要:
古代希腊、罗马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历史条件,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被称为“海洋文明”。在学习本专题内容前,可以引导学生先回顾初中的相关知识,或者让学生去收集一些自己了解的有关希腊罗马的神话故事,相互交流,以激发其探究这一专题的兴趣。
古代希腊罗马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希腊民主和罗马法制是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精华,是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发展史的光辉起点,是古代世界留给后人的一笔弥足珍贵的政治文化遗产。本专题分三节内容详细介绍了这一政治文化遗产:教材第一节主要介绍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地理条件、希腊城邦特点和希腊公民的素质表现;第二节主要介绍希腊民主最为完备的城邦——雅典民主政治的建设过程、表现和评价;第三节主要介绍罗马法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内容及作用影响。学习本单元,要求准确掌握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法的概念和主要内容,重点探究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法的基本特征、实质和历史作用。
一、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
课标要求:
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在此基础上理解地理条件与希腊民主政治建立的关系;了解城邦的含义,进而分析希腊城邦的特
点和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理解其对古希腊文明产生的影响;识记希腊公民的素质表现,并进一步对比海洋民族和大陆民族的特性(后一个问题可结合教材第93页材料进行分析);通过对以上知识的了解,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以培养学生全方位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查阅有关希腊的文字、图片、影视等资料,让学生先从感观上感受一下希腊的风土人情;结合有关资料分析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特定条件;引导学生想象自己作为一个希腊城邦公民参加政治活动的情形,体会古代世界的公共政治活动氛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的认识,使学生明白一种制度的产生总是与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一方水土、一种社会制度造就一方人民。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生得益于古代希腊独特的自然、社会环境和享有充分政治权利的公民;体会古代希腊的辉煌文化为世界文明所留下的重要遗产; 分析古代希腊文明对世界的贡献及其历史局限性,感受人类文明的源远流长;从宏观上把握人类文明的演进历程。重点难点:
重点:希腊民主政治诞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难点:自然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建议:
(1)、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收集资料(网络、图书馆等)、讨论、编排课本剧、师生交谈等形式。
47(2)、利用课件投影有关希腊的文字、图片、影视等资料,让学生先从整体上感受一下古希腊的风土人情,导入新课。
(3)、向学生提出本节课的中心议题:民主政治首先在希腊建立起来的因素有哪些?引导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注意归纳整理。
(4)、投影《古代希腊示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希腊优越的地理位置,思考:希腊的地理环境对希腊民主政治形成有什么影响?
(5)、引导学生结合相关资料:了解城邦的含义,进而分析希腊城邦的特点和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理解其对古希腊文明产生的影响。
(6)、引导学生课前编练课本剧《古希腊公民的一天》,想象自己作为一个希腊城邦公民参加政治活动的情形,体会古代希腊的公共政治活动氛围,进而理解古希腊公民的权利和素质表现。
(7)、最后回到本节课的中心议题:民主政治首先在希腊建立起来的因素有哪些?(由学生归纳整理,教师适当补充)
【课后反思】
二、卓尔不群的雅典
课标要求:
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梭伦改革内容、克利斯提尼改革内容和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在通过对以上知识的了解,让学生掌握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和表现,明白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伯里克利执政时期是希腊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引导学生客观评价雅典民主政治的是非得失。
(2)、过程与方法:查阅、分析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就雅典民主政治的建设过程、雅典民主政治的具体表现、雅典民主政治的是非得失三个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全面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雅典民主政治是非得失的归纳总结,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民主政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重点难点:
重点:雅典民主政治的建设过程、表现、基本特征、实质和评价。难点: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实质和评价。教学课时:
1、5课时 教学建议:
(1)、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收集资料(网络、图书馆等)、讨论、辩论、师生交谈等形式。
(2)、利用多媒体投影文字资料“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让学生先体验一下雅典的民主政治。
49(3)、在上述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所提供的资料,思考分析: ①、雅典民主制度为什么在希腊各城邦中最为发达完备? ②、简要归纳概括雅典民主制度建立、发展的过程及主要内容。(君主制—贵族制—梭伦改革“奠定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民主制”—伯里克利时代“黄金时期”)
(4)、对比梭伦改革和克利斯提尼改革,认识这个时代是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建立和初步发展时期。
(5)、补充反映雅典伯里克利时代的相关材料,引导学生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伯里克利时代的民主制度及其特点,可采用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最后总结的办法,让学生得出认识:伯利克里统治时期是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的“黄金时期”。
(6)、对于雅典民主制度得与失的内容,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辩论的方式加以理解。在此基础上,分析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
【课后反思】
第五篇: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检测 6-2《罗马人的法律》 人民版必修1
课时2 罗马人的法律
一、选择题
1.公元116年的一天,罗马街头。长期定居罗马的小亚细亚(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商人艾哈迈德遭到当地一群无赖的哄抢。艾哈迈德立即投诉法庭。法庭很快开庭审理了此案,无赖们受到严惩。这一事件表明当时的罗马法律()①承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②注重维护帝国的社会稳定 ③是帝国范围内的国际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迁移分析能力。由时间及“小亚细亚商人”受法律保护,可判断当时使用的是罗马万民法,因此③正确;由哄抢货物的“无赖们”受到严惩,可以得知法律保护私有财产,维护社会稳定,①②正确。答案:D 2.《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这主要体现了罗马法中哪一项基本原则()A.同态复仇原则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C.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 D.遵守契约原则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材料主要叙述的是为保证债权人的利益,可以采取种种苛刻手段,体现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故选C。答案:C 3.据史料记载,古罗马时期一高利贷者对一欠债人的儿子(作为抵押品的债务奴隶)滥施暴行,把他打得皮开肉绽。愤怒的群众汇聚起来,一起跑进元老院,向元老们展示了这个少年被打伤的背脊,促使罗马元老院通过了废除债务奴隶的法案。下列有关这段材料的表述正确的是()A.罗马法的发展有利于缓和社会紧张程度 B.奴隶地位有所改善 C.材料体现了公民法的内容 D.奴隶的斗争推动了罗马法的完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材料内容体现的是废除债务奴隶,维护了罗马公民的利益,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但并非是与B、D两项内容相关,C项在材料中也得不到体现。答案:A 4.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共和国先后铸造出十二块铜牌,详细列出民法、刑法、诉讼程序等许多方面内容,公布于罗马广场,史称《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的颁布()A.是贵族内部矛盾激化的产物 B.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
专心
爱心
用心
慈、爱国、虔敬、为他人服务是人的本性 ④自然是正义的依据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自然法并不是具体的法律,而是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指导原则。因此,②错误,①③④能从题干中得到启示。答案:D 9.罗马社会的发展,推动罗马法不断积累和完备。而罗马法的不断发展又推进了社会不断进步。下列叙述与之不相符的是()A.公民法的实施,调动了广大平民的爱国热情和参政积极性 B.提高了国家官吏的办事效率,规范了他们的从政行为 C.保障人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缓和了社会阶级矛盾 D.稳定了社会秩序,推动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解析:当时奴隶社会不可能保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特别是不可能改变奴隶的社会地位,C错。A、B、D都是其积极作用。答案:C 10.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机构中,有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元老院、执政官等,我国古代西周出现了宗法制和分封制,这些机构和制度说明的实质问题是()A.地域决定政治
B.都是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C.统治阶级加强对社会团体的控制 D.经济模式决定政治手段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比较分析能力。这些政治机构和制度的设置,进一步完善了国家的职能,而国家就是阶级统治的工具。答案:B 11.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B.罗马法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 C.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 D.罗马法主张消灭阶级压迫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所谓理性指人的思考与判断,是与感性相对应的一个名词。罗马法注重理性,其含义是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答案:C 12.中国文献中最早关于罗马法的记载,是清政府派5大臣出洋考察西洋法制的报告。载泽等人于1906年5月在《考察情形折》中称:“大抵欧洲各国政治,悉根源于罗马旧制,言政法者必先言罗马,犹中国学者必首推周秦。„„”从中国第一所大学——京师大学堂开始到现在,罗马法都被作为一门大学课程开设。根据这则材料我们可以说()
专心
爱心
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