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国大学与中国大学的四大区别
美国大学与中国大学的四大区别在美国读博小叶子回国了。与她聊天,谈起在美国读书的事情。
鞠:谈谈你在美国读书的情况,例如,美国大学与中国大学有什么不同? 叶:我就读的是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这是美国著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学,我攻读教育学博士学位,研究的方向是课程与教学。
美国大学与中国大学的最大不同就是授课的方式。美国实行选课制,没有所谓统一的教材,教师在选择教材的时候有很大的自由度。教师上课很少一言堂,学生有充分的机会参与讨论,讨论中会碰出很多灵感的火花,因此讨论通常比较活跃,课堂经常会变成国际大论坛——课堂上的学生往往来自世界各地。
亚洲学生比较保守,怕出错、怕丢丑,没有十足的把握不会轻易发言,因此发言不太积极,但一发言就很有水平;美国学生则有点信口开河,想到什么说什么,常常闹得满堂大笑。
与中国大学相比,美国大学的另一个最大不同就是阅读量大。每门课程的老师都会通过电子邮件给学生发送大量的辅助资料,这些辅助资料有的是著作,有的是论文,有的是教师编制的资料汇编。同时,老师还会开出一个长长的书目,让学生课后阅读。
课堂讨论时,学生需要将教学内容与辅助资料结合起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果没有阅读老师指定的资料,上课就会很吃力,甚至完全插不上话。如果你在课堂上发言太少,老师会提醒你要融入课堂。因此,在美国读书,阅读量会非常大,有时候为了一节课,要阅读上百页的资料,学习非常辛苦。我在国内读的硕士,阅读量不及美国的5分之一,轻松多了。另一个不同就是对学生的评价方式。美国读博也有考试,但很少考记忆性的东西,他们更注重应用性、创造性方面的测试。另外,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率、小组活动的参与率、小论文等都会会纳入考核范围。
还有一个区别也很有意思。在美国的学校里,很少听到批评,到处都是充满了表扬。美国人一生都是在表扬中长大的,很多在中国人看来根本不值得表扬的事情,家长和老师都会说beautiful。例如,一个小孩很认真地画了一幅很糟糕的画,中国家长就会像专家一样评价说颜色如何不协调,画面如何不美观等等,美国家长则会夸张地说:“画得太美了!相信你下次一定会画得更好!”美国家长几乎每个月都会收到学校对小孩的表扬或奖励。即使大学也不例外,在课堂讨论中,只要你的发言有一点点可取之处,老师就会高调地给予积极评价。
但是,也有学者认为,美国的这种过分的“激励教育”也有负面效果:它导致美国的青年人过分自我中心,听不得批评意见。我有一次亲身的经历。我们公寓的马桶坏了,打电话让物业部门来维修。前来维修的是一位大学生(在美国,大学生打工很普遍),1.9米的个子。他找到了问题的所在,在更换一根铁丝时,我认为他选择的铁丝太细了,承受不了马桶按钮的拉力。他显得有点不高兴了。安装好之后,我顺手试了一下,那根铁丝立刻就断了。我说:“你看,铁丝显然太细了。”他一听我的话,就咆哮起来说,大声指责我怀疑他的“专业能力”,然后气急败坏地连工具都没有收拾就走人了。鞠:美国学生怎么写论文?有抄袭现象吗?
叶:美国的本科学生要写很多小论文(paper),博士也有小论文作业。但美国大学对论文的要求要高得多,论文必须有一定的创新度。
天下文章一大抄,美国也不能幸免,但远远没有中国这么普遍。在美国,教授一旦发现学生抄袭,就会给予严厉处分,比如取消成绩,系里通告批评等。鞠:美国的博士生有淘汰率吗? 叶:在美国读大学,不管是本科还是博士,都不是进了保险箱,只要你没有修够足够学分,或者没有成论文,就毕不了业。2005年,受卡特里娜飓风的影响,美国新奥尔良大学的毕业率竟然只有8%,学校并没有因为自然灾害对学生网开一面。即使是毕业率最高的哈佛大学,历年的毕业率也只有97%。
美国读博压力很大的,淘汰率也很高,有的学科淘汰率超过30%。很多人读了多年毕不了业,就干脆放弃了。好在美国人只将读大学当成一段人生经历,并不像中国人一样,将读大学完全当成就业的敲门砖,所以很多人工作之后,甚至老年之后,又重返校园,修满学分拿到学位证。
鞠:在美国大学读书,生活方面有什么不便之处吗? 叶:开始总是有很多不便之处的,时间一长,也就习惯了。
我感觉,出门在外,学会与人相处非常重要。与美国人相比,亚洲人(特别是中国人)比较封闭,与其他族群的人来往很少,生活中喜欢斤斤计较,给别人的印象有点自私,所以美国人认为中国人不好相处。
我刚到美国时,租住的公寓是与别人合租的,五个人各有一个住房,厨房、卫生间、洗衣机等合用,470美元一个月,价格也不算贵。离学校很近,步行几分钟就能到教室,非常方便。有空的时候,我也给同学或者导师做中餐吃。我的厨艺不好,要在中国,肯定是拿不出手的,但是美国的朋友却吃得津津有味。在国内时,听说美国人办事效率高,到了美国才知道,美国各类机构的办事效率都很低,每一件事情都要走很多民主程序,特别费时间。特别是办签证等,是最烦心的事情。
第二篇:美国大学学位与中国大学学位的区别?
美国大学学位与中国大学学位的区别?
大家都知道在中国专科毕业是拿不到学位的,只有一个大专毕业证书,只有大学本科顺利毕业以后可以拿到大学毕业证书和学生学位证书,不管是什么样的大学拿到的都是毕业证和学位证;但是在美国大学毕业以后都会拿到学位证书,只是根据读的学校不同拿到的学位证书也不相同,比如读的是社区大学和普通大学的学位证书就是不同的。
在美国读完两年制社区大学或职业技术学院所得到学位是“副学士学位”。在学术学习课程以外,美国的高等院校还为高级职业培训提供实践课程。这种课程一般由两年制的“社区大学”提供。学生完成两年的学习后,除了发给证书和文凭以外,还可以获得“副学士学位”。
在美国读书,学生获得的学位一般是“文学学士(BA)”或“理学学士(BS)”,在完成为期四年的学业以后颁发。在头两年学习期间,美国学生要学习普通学科领域的一些必修课程,第二年结束后选择一门(或两门)专业课,剩下的两年就学习这些学科领域内的课程(尽管他们并不受其限制)。获得学士学位以后,多数美国人会结束他们的“学习生涯”,开始找工作。我们把以获得BA/BS学位为目标的四年制课程学习称作“本科学习”。
学生学习专业如果是属于人文、艺术或社会科学的领域,如文学、教育、艺术、音乐。
则颁发文学学士B.A.(Bachelor of Science)。
学生学习专业属理工、科学的领域,如数学、物理、信息等的则颁发理学学士B.S.(Bachelor of Arts)。
中国大学向来是严进宽出,很多孩子在大学里浑浑噩噩的度过,平时不学习,到考试的时候老师划重点,学生突击学习几天,通过考试就可以毕业了;但是美国大学不同,美国大学向来都是宽进严出的,尤其是名校旨在培养社会精英的,因此从美国大学毕业拿到的学位含金量也比国内大学的含金量要高些。
第三篇:美国大学春季入学与秋季入学的区别
美国大学春季入学与秋季入学的区别
很多美国大学都设置了春季和秋季入学,有些学校甚至还设置了夏季入学,比如 osu 大学,但对于国际生而言,有些学校只接受秋季入学,这点在一些名校尤其是常春藤院校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大多数的文理学院也只设置了秋季入学。但综合大学中还有很多学术能力优秀的学校两季入学均接受国际新生的申请,比如威斯康辛大学,psu 等。录取方面,各个大学在春季入学的录取标准和条件上和秋季入学是保持一致的。学生如果要直接读大学本科课程仍然需要符合学校入学标准的语言成绩及相关学术能力的测试,除此之外,申请人还需要完成相关的文书写作。
相比秋季入学,春季招生的人数明显少得多,但从另一角度来看分析,申请春季入学的国际生也少之又少,所以在录取方面,准备充分,提前获得了符合学校要求的语言成绩的学生更容易获得录取。在之前几年的金东方春季入学申请中,绝大多数申请人都获得了不错的申请结果,从录取的实际案例分析来看,春季入学申请的成功率更让人乐观。但对于家庭存在财政困难,需要申请财政资助和奖学金的学生来讲,春季入学则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几乎所有的春季入学学校均不能向国际学生提供财政资助,申奖的学生一定要慎重考虑。春季入学--签证关大部分学校春季开学日期为1月份左右,所以,申请人在获得录取后需要及时准备签证相关材料。近年来,美国逐渐放宽了签证政策,签证通过率逐年提高,相比秋季签证繁忙容易水过的春季签证来讲,由于申请人不多和别于众人选择的秋季申请,签证官可能会就此问题提出更多疑问,比如为什么申请春季入学等问题,这就要求申请人在签证前需做好充分准备,做足功课,有的放矢的回答签证官的问题,总之,春季入学的签证虽然相比秋季入学签证需作更多准备,但鉴于签证大趋势的好转,春季入学的签证总体来讲通过率还是比较乐观的。
那么关于春季入学和秋季入学的区别,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入学时间不同
这点区别是显而易见的。不过在这里我想先简单介绍一下美国大学行政制度的划分。在美国,不同大学所采取的校历制度也是不一样的,但是通常所采用的两种制度是学期制和学季制。所谓的学期制就是将一年的学习时间分为两个学期,第一个学期的起止时间一般是从八月中下旬或者九月上旬到十二月下旬,称为秋季学期,也就是大家都知道的Fall Semester。第二个学期的起止时间一般是从一月到五月中旬左右,成为春季学期,也就是大家都知道的Spring Semester。剩下的时间段就是暑期时间了,假期的时间比较长。在美国大学中,有大部分的学校都会采用这种制度。
而所谓的学季制是将学习时间分为三个学季(Quarter),第一个学季一般是从九月中旬到十二月上旬,称为秋季(Fall Quarter)。第二个学季一般是从一月到三月,称为冬季(Winter Quarter)。第三个学季一般是从四月上旬到六月中旬,称为春季(Spring Quarter)。剩下的暑季是假期。采用学季制的学校会比采用学期制的学校少。
了解了学期制和学季制的区别后,我们能够很容易的看出来,不管是采用哪种制度,都是有秋季入学和春季入学的。秋季入学的时间通常都是八月或者九月左右,而春季入学则因学期制和学季制的不同而不同。当然,入学时间的不同也就会使毕业的时间有所区别了。
第二:招生数量不同
从招生数量来说,毋庸置疑,秋季招生的名额要比春季招生的名额多很多。一方面,我们可以说几乎所有的美国大学都有秋季入学,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大学都有春季入学。另一方面,即使学校设有春季招生,在招生数量上也是要少于秋季招生的。在这里,举两个学校作为例子。例如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研究生录取只招收秋季入学的。Duke University在招生方面设有秋季入学(Fall Semester)和春季入学(Spring Semester)。第三:奖学金发放不同
奖学金的发放问题是绝大多数申请者所关心的问题,甚至有一部分的申请者能否接受一所学校都要取决于奖学金。春季入学从奖学金的获得几率上要比秋季学小很多。因为很多学校对于奖学金的发放通常是一年一次,所以多集中于秋季入学。有一部分学校都会在录取信息中明确说明对于春季入学的申请者是没有奖学金可以授予的。所以,对于那些对奖学金有着较高期望值的申请者来说,就要慎重考虑春季入学了。
第四: 从录取角度来看
有些人认为春季入学比秋季入学录取相对容易一些,理由是绝大部分的申请者都会申请秋季入学,那么春季入学的申请者从数量上没有那么多,竞争就会相对小一些。而有些人则认为春季入学比秋季入学录取相对难一些,主要是考虑到虽然申请者的数量少,但是学校的招生计划也会相对于少一些。其实这个问题很难有一个很明确的界定,很多时候学校的录取情况是要依据当年的招生计划和申请者数量来决定的。
第四篇:美国社区大学与美国学院的区别
美国社区大学与美国学院的区别
美国社区大学与美国学院的区别。社区大学的年平均学费为两千多美元,普通公立大学的年均学费接近六千美元,社区大学的学费不足公立大学的一半。不仅如此,如果学生上社区大学,学校家较近,食宿费用上也可以节省很多。
著名的纽约城市大学也是美国社区大学联合会的成员,不同的是纽约城市大学提供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是该校的毕业生。
二十世纪美国的城市化,工业化和经济高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促进了社区大学的发展。二战后,很多退伍兵返回校园读书,也促进了社区大学和成人教育的发展。六十年代,“婴儿潮”一代大量涌入社区大学大学;七十年代,越战退伍兵也曾是社区大学的重要生源。八十年代后,社区大学加强了和社区以及当地中学的互动。
在假期,社区大学专门为中小学生开办一些课程,从音乐舞蹈,绘画,体育,烹调,写作,到科技,计算机,甚至企业管理,样样都有。除了学位课程,社区大学还提供大量的成人培训课程。有接近一半的学生并不是为了拿学位,他们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或获得所需的职业技能。社区大学也常常为社区居民举办知识讲座。
美国的大学和学院统称“College”,美国高等教育学府有许多不同的系统。
社区学院:
美国的所谓“Community College”,亦即“社区学院”或“社区大学”,或可称为“两年制大学”(以下统称为“社区学院”),大多是公立学校。这是亚洲国家所没有的一种教育系统(绝不是中文翻译意思上的“街道学院:),大家可能比较陌生;它提供二年大学一般课程教育,学校会颁发副学士学位(Associate Degree),你可以转到四年制大学或学院继续念书,许多学分都是大学承认的。社区学院有许多加强语文或其他学科计画,帮助你先选一些较轻的课程,打点一下学习基础,再去念一般大学课程。尤其是语言能力较差的外国学生,需要先「恶补」一下英文,或是申请不到大学的学生,社区学院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此,社区学院可说是进入大学的一个跳板,而且它对英文和学科的需求不像大学或学院严格。社区学院同时提供专业技术和职业训练课程。社区学院还有一项最大的优点,学费相当便宜,比大学或学院少很多。有的社区学院规模很大,不亚于大学,有上万名学生。
美国的社区学院有公立和私立之分,公立学院占绝大部分约85%左右。每所社区学院都带有它所服务的地区的文化及地理特性,同时它们又具有许多共同点。大多数社区学院提供三种类型的课程:语言培训ESL课程、学士转学课程、生计教育(即职业技术教育)及社区服务。后者包括成人继续教育和工商业的培训与再培训。
美国学院:
学院大部分是私立学校,也有少部分是公立的。提供四年教育课程,通常是文学领域,不提供硕士或博士学位。从一所认证合格的学院获得四年制学位,可以到任何大学研究所继续深造。通常提供学生宿舍和校外租屋。
以上便是为大家解读的是美国社区大学与美国学院的区别,计划赴美留学的同学不妨来了解一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百利天下教育旗下美加百利留学
(liuxue.bailitop.com)凭借独创的职业规划服务,按照文理工商专业细分,结合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量身制定职业规划,帮助其选择适合的专业与学校,最终成功留学。想了解更多留学信息,可以直接联系百利天下教育(),电话:
400-890-6000/010-57952000。
第五篇:中国大学为什么比不上美国大学
中国大学为什么比不上美国大学?
(2010-09-01 10:53:50)
转载▼
标签:
杂谈
很多大学生在走向社会后,都对中 国的大学教育怨声载道,批评大学教育的种种弊端,哀悼已故大学生活中的屡屡不爽!
其实批判声不仅源于广大受害学生,钱学森曾经说过: “相对于我国解放前,现在中 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那么为什么我们的大学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我们的知名大学与哈佛、耶鲁这些世界顶尖大学,存在哪些不同呢?下面从大学“资金来源和流向”的角度来进行分析(资金来源是USNEWS美国大学综合排名决定因素中的重要一项,占10%比重)。
一、资金来源
首先看看我们的名牌大学,主要资金来源有两个:
一是靠政府拨款。
这是学校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因为国家一拨款就是几千万甚至上亿,尤其是针对打上“
211、958”数字标签的学府,更是重点补贴。因此,削尖脑袋往里钻便不足为奇。可是这却“苦”了学生,学校申请211期间,翻出了尘封已久的校规,而且“变本加厉”,一系列条文出台,从此天还没亮就要出操了,晚上熄灯后必须睡觉了,校园内男女学生不许再拉手了,上课迟到真的扣学分了,不想,申请结果还是失败了。于是尘封的校规之前只是回光返照了。通过这些,我们只看到了学校对学生的漠视。
二是靠收取学生的各种费用。
各种名目的补习班让办班的绞尽脑汁,让报名的掏空腰包,这在私立大学尤为突出,而且渐渐传染给了不少公立大学。这些班真的对学生有帮助吗?这暂且不论,只是学校规定这班你必须报,这费你必须交!这也是怨声载道的主要原因之一。
再来看看美国的名牌大学
首先,他们不靠政府。美国顶尖大学基本都是私立大学,是自己在市场中竞争出来的。其中仅有的几所州立大学,也越来越依靠民间财源,而非政府经费。以致有人说,现在的名牌州立大学,也开始私立化。
另外,他们也不是靠向学生收取学费及各种其他费用度日。虽然这些私立大学的学费高得吓人,动辄每年4-5万美金,但奖学金也高得出奇,特别是对穷孩子,不仅免掉学费,而且给生活费,相当于花钱请学生来读书。
在麻省理工大学的网站上,我摘录一句话:
MIT’s “sticker price” should not be a factor in your decision to apply or enroll here.同样在哈佛商学院的网页上,也写着:
The MBA Program is need-blind in its candidate selection process…Once admitted, students have access to financial assistance through loans and to cover the entire student budget.上面文字大意是说:学校在审查学生的申请时,是不会受到其支付学费能力的影响的。一旦被录取,学生就可通过学校的财政资助来解决全部费用问题。
还有很多美国大学的网站上也写着类似的文字,这说明如果你的能力能够被美国名校认可,即使你付不起学费,学校也会录取你并资助你完成学业。这更表明了美国精英教育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让每一个才能卓著的孩子有机会接受一流的教育。
试想在我们国内,如果你身无分文,即使你才高八斗,恐怕也难逃辍学厄运,但是倘若有哪家企业出资相助,或者有孤寡老人把攒了一辈子的积蓄捐出供你读书,那肯定又是披红带绿,上了新闻头条,并被冠以“天下还是好人多,或者大力发展公益事业”的大帽
子。再让你哭着在全国人民面前表示以后一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种教育理念和社会认知的落后,不禁让人心寒。
美国这种教育理念,不仅是在这些名牌大学,就是在一些私立的高中、小学,也得到贯彻。所以,如果你把一个名校收的学费和给出去的奖学金相抵,学校就剩不下几个钱了。要单靠学费,恐怕所有美国的名牌大学早已破产了。
那么既不靠政府,又不靠收费,美国的大学赖何生存?主要是靠校友捐助。不要小看这些捐助。2003年,哈佛商学院举办的募捐活动,从22000校友那里获得6亿美元的捐款。一所大学的一个学院为何能募集到如此巨额的捐款呢?
原因在于美国大学教育,尤其是本科阶段,被多数美国人认为是一生中最美好和难忘的时光,很多学生在此后一生都对母校念念不忘。而名校毕业生中成功者比例较大,很多人事业有成,很多人高官得做,他们认为这些成功与母校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因此真是把大学当成“母亲”一样的敬重。
这也就解释通了为什么美国名校都会得到校友的巨额捐助。因此美国的大学之间,比的是谁培养的学生更优秀,比的是谁能给学生打下更厚实的社会竞争基础,比的是谁能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心灵烙印。有付出,才有回报,就像母亲培养子女,将来子女报孝父母。
这让我不禁想到,如果是一所中国大学开展这种募捐,又有多少校友愿意捐助呢?当然,这必然是个天真的想法。
二、资金用途
说完了挣钱,让我们对比一下两国高校是怎么花钱的。
首先看看哈佛那6亿:“11400万元将花在学生的奖学金上;10020万元花在雇用教授上;12530万元用于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12750万元用于全球性研究和国际交流;校园整修募集了8570万元。另有近6000万元的机动基金。给学生的奖学金,和雇佣教授的费用,占了总金额的将近五分之二,可谓取之于学生,用之于学生。”
在我们的国家,开设私立学校,就是从学生身上赚钱,也只有从学生身上赚钱,才能让学校生存下去。而美国顶尖的私立学校,则是反过来向学生身上投资。并能够通过这种投资,把一个一文不名的学生造就成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才。而这些学生毕业后往往会事业有成,他们将成功归功于母校,并对母校感恩戴德。
相比于哈佛,我们的一些大学可能拿出了更高比例的资金投资到硬件的建设,大学领导将此作为政绩,因为在他们看来学生一波又一波,毕业了就与学校毫无关系了,而大楼是不会消失的,所谓“跑得了和尚,跑步了庙”,恐怕即是说此吧。
大多数国内大学对学生的关心仅仅体现在升学率和就业率的统计数字上,而没有发自内心的替学生着想,相反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倒是让学生刻骨铭心。这种方式怎能让学生对母校产生敬重和留恋?又如何能让学生心甘情愿为母校付出?我想很多毕业生对大学生活的最美好的回忆仅仅停留在宿舍的兄弟(姊妹)们,也就不足为奇了。
总结,作为办学者,首先也必须要转变思想,学生才是你们最宝贵的财富!评价一个公司,依据的是它的产品,而不是厂房;同样一所大学的优秀,不是体现在现代化的教学楼,而是体现在它教出的学生。学生的出色才是大学的成功。
人们常说教育是一种投资,这没有错,可是投资人不仅仅是家长,学校应该把自己同样摆在投资人的位置,而不是受益者的位置。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成为真正的受益人。只有这样,大学教育才能形成一个“取之于学生,用之于学生的”的良性循环。上文提到的6亿美金,相信远远超过了当年哈佛对这些学生投资的费用,而当年的投资,不仅换来了这6亿,可能将来还有更多个6亿,而最关键的是造就了一批能付得起并愿意付出这6亿的人,这些人才是社会的栋梁,这种投资才是睿智的教育。
http://blog.qq.com/qzone/1377704869/12827251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