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作业:《再说戊戌变法》读后感
读《再说戊戌变法》有感
在中国百年的近代史中,每一个阶级都曾登上历史的舞台,大清王朝代表的封建奴隶主阶级、太平天国代表的农民阶级、戊戌维新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辛亥革命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代表的工人阶级。最后的历史证明:只有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他阶级为中国这百年近代化历史所做的贡献。可以说没有他们也没有现在我们生活的中国。这其中我最感兴趣的还是戊戌变法,虽说只有短短百天,但它却给中国的近代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第一次我们比较彻底的尝试向西方学习,也是这百年近代化历史中唯一的一次自上而下没有太多流血牺牲的变革,虽然最后以谭嗣同为代表的一批维新派人士也牺牲了自己,但单单就这百日而言,还是没有太多的流血牺牲。
偶然在图书馆看到这本《再说戊戌变法》,是张鸣先生的著作之一,说实话对张鸣学者以前并不是很了解,之前也从未读过他所写的著作,拿起这本书纯粹是巧合,而且封面上的一段话就深深的吸引了我:“中国的近代化之途是东方最难、最艰险的。理论上的幼稚,导致行为上的幼稚,这场以西化为目标的政治变革,呈现出历史上少见的奇特的新旧杂陈,中西糅合的景观。”这段话可以说是对中国的近代化过程剖析的非常到位,说是东方最难最艰险的近代化过程绝对不为过,东方其他国家基本都在殖民统治之下完成了近代化进程,而与我们比较相像的日本确实利用一场自上而下的变革直接完成了近代化。而我们呢?百年的时间基本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近代化过程遇到的阻力可想而知。
戊戌变法,距今已经百年,百年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相当久远的时间区限,讳言说死,而称“百年之后”,祝愿婚姻长久说“百年好合”。百年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活不到的年限,所谓“人生不满百”,“人生七十古来稀”,所以百年也就成了时间久远的代名词。一件事情过了一百年,即使在节奏很慢的古代,也算是有历史的了,而一件事情过了一百年还会让人想起它,仅仅这年限就足以证明这个时间意义不同寻常。
读罢此书,颇有些感想,张先生关于戊戌变法的议论,与书本上的定论相去不止一星半点,大有耳目一新之感。
戊戌变法的失败固然有极端恶劣的中外环境因素,但却不能单单归咎于新旧势力对比的巨大悬殊。维新派特别是以康梁为核心的领导人物在政治操作中显示出来的幼稚(缺乏政治、权术经验,)、偏执(可以选择西太后路线,却出于同情、倾慕一条道走到黑的选择了毫无实权的光绪),也徒增了变法的障碍。虽然正统的哲学观、历史观一再强调个人无力改变社会历史的进程,但戊戌变法的这段历史却不能不让人产生遐想,如果康梁不那么书生气,有哪怕一点中兴名臣所具有的官场上的老辣和现实,如果康梁能以为实现新政之目的,抛掉士人沉重的道德感,倚靠老太婆为手段,或许结果会不一样。但历史没有给中国另外的康梁,历史就是历史,没有再来一次的机会。即使西太后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误,期望重新来过(庚子年后的新政),但终究是时过境迁。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更何况历史的亲历者,他们不可能跳出历史、身份的局限。今天的我们也许正在经历同样或者相似的历史,会有怎样的结局没有人预先就能知晓,后人评说我们时亦同我们评论古人一般,好似事后诸葛。
张先生对于维新派废八股、废科举、兴近代教育的改革措施的看法特别新颖,区分了八股和科举,认为八股是科举的内容,科举坏就坏在其内容八股,而科举作为国家选择官吏的一种制度形式并不能被以普及文化、科学知识,培养专门的技术人才的近代教育体制所取代。
戊戌维新是中国人,尤其是中国读书人很难忘怀的历史事件。没有打打杀杀的喧嚣,也没有应者云集的声势,但是戊戌维新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确实居于前列的。近代化(或者说现代化)是从1840年以来中国所面临最严峻也最迫切的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中国就没有出路,中华民族就没有出路,就谈不上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戊戌维新恰恰就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非常关键的一步。
记得中国现代作家柳青曾经说过,人生的路虽然很漫长,但要紧处就是那么几步。其实,国家和民族也类似之。人走错关键的几步要受到自己历史的惩罚,民族与国家也是一样,只不过民族与国家的历史要远比个人历史长,所以还有机会在未来的岁月中加以弥补,当然,这得多花费几倍的努力才行。
从表面上看,戊戌维新只是少数先进的士人仓促登台又被撵下台的政治表演。但就是这短短一百零三天的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国家的旗帜上写下了向西方学习,全面变革的口号。从1840年以来,中国有识之士的学说与见解,从来只是汉学、宋学的异音杂说,西学只有拾遗补缺的位置,经过维新运动一干人的奔走呼号,原来的潜流变成了浪花四溅的大波,从此之后,中国的学术大变,学风大变,思潮也大变。不仅抱残守缺的旧学黯然失色,就是“中学西源”这样的托词也没有了市场,虽然戊戌政变后的短暂的黑夜一时似乎像是要使河水倒流,但潮流毕竟还是向前涌进了。
戊戌维新是一次不成功的自上而下的制度变革。虽然人们嘴上说不以成败论英雄,但毕竟更偏爱成功者的辉煌和欣赏凯歌行进的飞扬。不过对于想从历史中谋求教益者,失败者的足迹也许更有研究的价值。戊戌维新的魅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恰在于它的失败。
戊戌维新给人们留下的不仅仅是惋惜和伤感,由于它是中国近代史上唯一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自体性变革,这种变革对近代化进程而言,代价最小,震动最小,落后国家如果能通过这种方式走向近代化,尽管有“不彻底”和“改良主义”之诮,还是很合算的。然而,中国没有这样的幸运,变法很悲壮的失败了。但是,它的种种举措,它的过程细节,都给后人留下了不尽的思索。毕竟,我们中国人并没有在现代化的路上走完全程,当我们举目四望的时候,也许会发现我们走过的路程并不太长,不仅没有值得夸耀的资本,反而需要更高明的策略和更大的勇气,好让我们走得更快一点。
时间已经过去了一百年,我们今天的改革的性质与当年的戊戌维新已毫无共同之处,但是,在当年改革者的足迹中,我们仍然可以得到不少教益。比较起来,近代史上任何一个重大事件都没有向戊戌事件那样离我们今天的事业那样近。
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维新运动最终以康梁亡命海外,六君子血溅菜市口而告终。中国政治出人意料的向后倒退,所有新政除了京师大学堂有名无实的苟延残喘之外,全都付诸东流,连荣禄倡导的武科举改革,也复其举石放箭的旧规。戊戌维新运动昙花一现似的失败了,它的失败留给后人的遗憾比近代历史上任何一个重大事件都要多。中国在近代化过程中,代价最小的自上而下的变革,一度离中国人触手可及那样的近,可是转瞬之间却变成了一场人间悲剧。
历史曾经给了中国一个机会,但是这个机会只是刺激起了一部分中国人变法图强的急切之心,却没有给予中国相应的有利的客观环境。像雪崩一样压过来的外患,使得中国人在图强的挣扎中情感变形,对西方先进文化爱恨交织,上层的卫道士和下层的老百姓被外部侵略逼上墙角,往往易于生出极端性非理性的反弹。而在国内政坛上,由于光绪的亲政和甲午战争的种种事端,帝后权力之争的漩涡已经浮上水面,一心想有所作为的光绪锐意变法,根本看不上满朝老朽昏庸的大臣,而西太后却在为祖制的障碍无法逾越,帝后操纵又发现台前的傀儡并不那么听话而苦恼,光绪想要变法倒未必是为了争权,但西太后却担心变法的结局是她只好退回后宫去扎花。
清朝晚期持续不断的满汉之争于甲午之后又翻起新的浪潮。甲午战争的惨败使得同治以来中兴名臣的神话像肥皂似的破灭,站在岸上观战的满臣倒有了评头品足的权利,登高一呼,鼓吹变法的新派任务恰好撞在了旗人政治的厚墙上。
也许,一些富有经验和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可以化不利为有利,妥善的利用矛盾,争取助力,循序渐进,将变法引向成功,但是历史在那个时候只给了中国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黄遵宪、严复这样的人物,我们没有办法去抱怨为什么后来那些雄才大略之人没有早一点出现。一代人又一代人的事,回顾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做好自己应做的事,无使“后人而复哀后人”而已。
第二篇:《戊戌变法》读后感
《戊戌变法》读后感
《戊戌变法》读后感
现在已经是2016年了,遥想祖国当年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困难,许多岛屿都被外国占领,也有许多英雄为国家尽忠,为了了解历史,我特意借阅了一本书,名叫《戊戌变法》。看完这本书,我真有一种奋发图强的意志。
这本书主要分五大部分;《戊戌变法的兴起》、《戊戌变法的过程》、《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戊戌变法评价及历史影响》、《戊戌变法中的重要人物》,主要讲了;因为甲午战争失败是直接原因,维新思想的起兴是思想基础,公车上书揭开了序幕,创办报刊,学会制造舆论,所以康有为等人主张戊戌变法,此后,康有为接连向光绪帝上书,陈述受法主张,得到了光绪皇帝的支持,变法运动一开始就遭到封建顽固派的抵制和反对,随着运动的开展,维新派与顽固派的矛盾和斗争迅速加剧。1898年9月21日,光绪帝被幽禁,谭嗣同等6位维新志士惨遭杀害,康有为、梁启超逃亡日本,新政全部被推翻,变法运动彻底失败。失败原因是1.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不可能成功2.对外国侵略者带有幻想,具有依赖性3.没有也不敢发动群众
像康有为、梁启超这样的英雄人物还有很多,如江姐、杨靖宇......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影响,他们都怀着颗赤诚之心,有济世之才,一代人杰啊!我长大后一定要报向祖国为祖国出一份力。因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我要努力学习,长大做国家的栋梁之材!
第三篇:再说长江读后感
再说长江 读后感
《再说长江》是中央电视台33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的图书版。本书以简练深厚的文字、丰富多彩的照片向读者展示了:一条亿万年生生不息的大江;一条孕育了伟大民族的大江;一条蕴涵着丰厚历史的大江;一条充满了时代活力的大江。《再说长江》以饱满的创作激情、深厚的民族情感、强烈的社会责任、高昂的时代精神,全景式地展现了长江波澜壮阔的壮丽景象、多姿多彩的人文景观,以强烈震撼的内容凸现出充满魅力的长江形象。
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慢慢打开,一条浩浩大江的光阴故事鲜活呈现。本书介绍了生生不息的大江之源;本书真实再现和动画合成演绎了长江文明的源流;本书通过500多幅图片展现了长江的生命脉络;本书记录了数百位生活在长江边的人们,记录下他们生动的面孔,记录下他们感人的笑容,记录下他们真实的故事。
从长江源头到人海口,33集《再说长江》完整地记录了这条中华民族生命之河的历史——亿万年沧海桑田;五千年文明变迁;二十年波澜画卷。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长江,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象征,中华文化代代传承的载体。
二十年前,<<话说长江>>曾经使中国万人空巷,二十年后,对于漫长的历史长河来说,只是一瞬,然而这一瞬对于长江流域来说,是沧海桑田.<<再说长江>>从源头探访写到江流入海,最后是“生生不息” 感触长江,跟随<<再说长江>>了解6300里的旅程。从唐古拉山脉各拉丹东峰雪山的一滴水开始,汇成沱沱河,再和当曲,楚玛尔河交汇流入通天河,此后这条大江冲破重重阻碍,一路奔流而去。卓玛安详地坐在长江上游的第一片湿地的石头上转经轮,为养育她的长江祈福,为长江流域的子民祈福。像发辫一样散开的水流潺潺流动。这里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佳话:为了保护藏羚羊免受贪婪盗猎者的猎杀,西藏成立了可可西里野生动物保护区,索南达杰在与盗猎分子的斗争中牺牲,他用鲜血和生命唤醒人们对藏羚羊,对可可西里的关注。为了保证藏羚羊与其它野生动物自由来往,铁路工程设计者将原稿中的高1米的涵洞升高到3米,每个涵洞的宽度不小于20米,使藏羚羊妈
妈们安全抵达产地。1996年,在青藏公路上,出现了中国为野生动物通行设立的红绿灯。在无数仁人勇士的维护下,藏羚羊的种群逐渐恢复,由原来不到1万只到现在5万只。
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促进人类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而这需要我们人类认清比金钱利益更重要的事——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珍惜爱护动物的生命,就是维持生态平衡,从而能造福人类。反之,如果我们对盗猎者的恶行不管不顾,藏羚羊将灭绝,没人知道一个物种的灭绝对生态有多大的毁灭作用。这使我想到了感动中国2009人物张正祥,他是一位普通的农民,他把生命和滇池紧紧绑在一起,他用牺牲整个家庭的惨重代价和骨碎身残换来了滇池自然保护区33个大、中型开矿、采矿市场的胜利封停。他懂得感恩养育自己的母亲河,懂得保护生态的重要性,并付诸于行动,历经坎坷和追杀,他赢了,并且感动了你我。
行到长江中游地区,武汉三镇在这里扎根发展。从前,只是武昌和汉阳隔江相对,现在因为汉水改道汇入长江,水流缓慢,商贸船只往来密切,所以这里慢慢发展,形成了汉口这个城市,它被称为“东方芝加哥”。它是商业贸易中心,而汉阳是工业制造中心,武昌是科教文化中心。武汉历来水灾频发。1998年11月,一个历经千百年的人与水的话题,就是在这里被重新定位。从“筑堤堵水”
到“让地行洪”,数百个建筑物被拆除,一个总长超过7千米,面积带到250万平方米的新江滩展现在人们面前。平时这里是人们的休息场所,一旦洪水来临,则是大水来去的通路。武汉人喜爱在长江和汉
水里游泳,特别是临近武汉的三峡大坝建成后,武汉人更加从容自信地融入到江河之间。
武汉人不怕水,天生爱水的他们用智慧解决了与水的矛盾,迎来了与水共生的和谐相处。“让地行洪”的经验也启发我们,做事不能硬碰硬,要因势利导,因循善诱,遵循自然规律,顺势而为。长江冲破层层障碍,到达了下游地区,六朝古都南京的魅力吸引我们驻足。秦淮灯会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长江的汛期一过,王忠民夫妇就开始扎灯了,王忠民从12岁起开始扎灯,哪怕下大雪天都要在外头跑,将灯笼卖给小朋友。陪伴王忠民等人成长的城墙砖上刻有字,它们在默默诉说着历史。这里曾经经历了签订了被迫打开中国国门开通商口岸的《南京条约》,这里曾经发生了至少30万人丧生的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这里原来古都的盛事繁华已不在,随着近代历史的推进,南京变得深沉了,深沉是因为这里有太多悲伤的过往。然而,我们并不比太伤感,南京现在站起来了,祖国站起来了!一代伟人孙中山曾预言:“南京将来之发达,未可限量。”如今南京长江大桥成为横贯长江下游的南北大动脉。后又建立了二桥、三桥,畅通了交通。经济的增长为城市改造和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20多年,南京市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10元上升到14997元,增加了21倍。城墙内外,长江岸边的大厦和民宅为这座古都增添了现代气息。
如果说南京是传统和现代的结合,那么上海就是现代发展的领头羊了。这是一座年轻的城市,汇入多元的细胞,是国家的金融中心。
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地哪有家,没有家哪有你,没有你哪有我……所有的因果关系,都融化在新天地缤纷的光影中。上海开放的怀抱向世界敞开,形成了浓郁的西式文化和江南文化的结合。浦东的发展是上海的奇迹。从小渔村发展成现代化的金融中心。1993年,东方明珠塔竣工。1997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从浦西搬到浦东,1984年上海发行了中国第一支股票。在一张张照片中,浦东的高度与日剧增。520万平方千米的浦东,中国最大的城市开发区,有人把它的从无到有说城是“一个时代在田埂上起飞”。2001年上海APEC会议在这座大都市开。在日冕针指向的遥远太空,中国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神州五号”拍摄到了夜色中的长江三角洲,影像中最亮的光点来自长江口,我们知道,浦东,上海乃至长江,正在孕育新一轮的巨变。长江,你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象征,是中华文化代代传承的载体。
在改革开放30年间的长江也在改革进程中,我们不仅要重视利用长江发展,更要注重保护养育我们的母亲河,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珍稀动植物,处理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只有这样,我们和我们的后代才能继续吸吮母亲河的乳汁,健康成长。路途任重而坎坷,不仅政府要加大管理力度,严惩破坏生态的不法分子,群众也要有责任心支持政府,真正实现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四篇:戊戌变法
2.7 戊戌变法
教学目标
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19世纪末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的时间、条件和影响;早期维新思想及主要代表人物;康、梁的活动,公车上书及其影响,强学会的性质和活动,保国会成立的时间、地点、发起者、宗旨,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内容和影响;戊戌六君子,戊戌变法的内容、影响和失败的原因。
2.能力要求:(1)分析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应诏统筹全局折》的意义。(2)光绪在维新运动中的作用,顽固派破坏变法的经过,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3)比较林则徐、魏源、洋务派、维新派等改革派的思想。
3.情感目标:19世纪末,面对瓜分危机,中国社会各阶级、各种政治力量都作出了反应。维新派把抵抗侵略挽救民族危亡、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与文化结合起来,同顽固派展开了一场大战,把维新变法思潮推进为具有很大声势的政治运动。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一场爱国救亡运动、一次争夺政权的斗争、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康、梁、谭等既是新知识的传播者,更是破坏旧秩序的身体力行者。
课时安排 2-3课时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1)康、梁的维新思想及理论著作是重点。康、梁的维新思想是当时中国人向先进的西方全面学习的思想。其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之精华,继承发展了早期维新思想。其产生发展表明中国的思想领域又发生了重大变化,也说明在中国危亡之际,爱国知识分子挺身而出,担负起救亡图存的历史重任。(2)戊戌变法的内容、历史意义和教训是重点。这是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奔走呼号,努力奋争的最终结果。改革内容虽与最初提出的要求相去甚远,但还是涉及到社会的诸多方面,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变法虽然失败,但其进步性、积极作用不可抹煞。2.难点分析:(1)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难点。学生掌握的史实有限,很难理解康有为在宣传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时为什么要利用孔子,利用儒家思想。(2)戊戌变法的评价及对资产阶级软弱性的表现的认识是难点。戊戌变法的评价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分析理解、综合、概括能力。需要教师向学生讲清楚,戊戌变法的概念,或给学生以思路提示。对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表现,学生容易把阶级(阶层)与个人混为一谈,认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谭嗣同等人不怕流血牺牲的勇敢献身性是相矛盾的。这需要教师在帮助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时强调阶级与个人的不同之处。
课堂教学设计
师: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生:(思考、回答)
师:19世纪末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高涨。战后不久,中国出现了资产阶级的改良和革命。
(板书 第七节 戊戌变法)
一、戊戌变法的背景
师: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性质的社会改良运动。结合前面所学的历史,请思考:运动的发生和哪些因素相关呢?
生:(思考,讨论回答)
师:翻开书,看看教材编写者与我们大家的想法一致吗?
生:(阅读教材,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概括为政治背景和经济背景,落实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知识点,分析初步发展的原因)
1.政治背景——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经济背景——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师:救国图存的戊戌变法是在中华民族危机严重的背景下出现的。康、梁为代表的爱国知识分子主张变法,主张救亡图存。变什么?怎么救亡图存?
二、康、梁的维新思想
师:什么是维新思想?“新”指什么? 生:(随问随答)
师:资产阶级新思想的产生除与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相关以外,还与思想自身的演变继承有关。康、梁的维新思想是在继承了早期维新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思想基础——早期维新思想
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教材,了解早期维新思想产生的原因,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和特点)
师:随着外国侵略的加剧,中华民族危机加深,维新思想也在发展。并同救亡图存结合起来,形成了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变法思想。具体内容是什么呢?
2.康、梁的维新思想及其理论著作 生:(阅读教材,总结思考回答)师:把大家回答的内容整理一下。
(1)主张在中国设立议院,召开国会,变封建专制为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2)主张鼓励发展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3)主张兴办新式学校,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4)废除科举制,改变官制。
(5)依靠清政府,通过变法改革的方式实现上述思想主张。(停顿,可以让学生再补充)我们再深想一个问题,在这些主张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内容是什么呢?
生:(思考回答)
师:发展资本主义的目的是什么?(停顿)使国家强大,同时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由此可见,康、梁的维新思想具有强烈的鲜明的进步性和爱国性。康、梁是如何阐述其维新变法思想的呢?
生:(阅读教材,了解万木草堂,理论代表作名称及地位作用)师:请一位同学把康有为理论代表作的主要内容介绍一下。生。(朗读教材中的小字内容)
师:破旧立新,这一破一立,反映了他敢于向封建传统思想大胆挑战的精神和学习西方变法的强烈愿望。由此我们看出,康有为的维新思想的特点是什么?(让学生把特点落实在教材上)我们仔细想想,康有为的维新思想为什么具有这一特点呢?为什么宣传维新变法时要把西方的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在一起呢?
生:(分成四人一组,充分讨论回答)
师:(为便于开阔思路,补充有关康有为的出身——封建官僚家庭,从小受到严格的儒家教育,到香港游历,思想发生变化的文字材料)
师:(总结,归纳学生的回答内容)在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情况下,这样做就易于为世人所接受,又便于当权者,特别是皇帝的接受。这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不敢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这样看来,康有为是跪着造反。
3.公车上书和强学会成立
1895年,康有为来京参加会试,正值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日本逼签《马关条约》,康有为联络了在京参加会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请求“拒签和约,迁都再战,变法自强”——即公车上书。目的虽然没有达到,但是这次爱国知识分子的大请愿对社会的震动和影响极大,确实说明维新思潮已发展为一场政治运动。
生:(思考思潮与政治运动的区别,随想随答)
师:为更好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维新派通过什么途径,采取了哪些具体的行动呢? 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教材,插图,总结途径,落实主要的知识点,如《中外纪闻》、《时务报》、强学会,体会维新运动走向全国并蓬勃开展)
师:维新思想的传播,引起了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既有面对面的交锋,又有通过发表文章,写著作进行思想观点、政治主张的辩论,较量。
三、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
师:1898年1月24日大年初三下午三点,在总理衙门的西花厅,一方是李鸿章,荣禄,一方是康有为,在场的还有翁同龢等人。荣禄首先发难,讲:“祖宗之法不可变!”康有为立即驳斥道:“祖宗之法以治祖宗之地,今祖宗之地不能守,何有于祖宗之法!既如此地为外交署,亦非祖宗之法所固有,因时制宜,诚非得已!”
双方的辩论,较量主要围绕三个问题面展开的。1.主要内容
生:(在事先准备的基础上由六位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进行辩论)2.实质与作用
师:这场论战的实质是什么呢? 生:(分析回答)师:论战的作用有哪些呢?
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正确的结论与认识)
师:这场论战说明了什么?反应了什么问题?(引导学生从论战的实质去思考)生:(思考、讨论回答)
师:(谈自己的看法)说明正在成长中的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要求分享政权的愿望,反映出他们有强烈的鲜明的爱国心,正义感。
师:(引导学生回忆林则徐,魏源等人的新思潮,洋务派的洋务思想)这些思想与维新派的维新思想有什么异同点?
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主张、目的、特点、代表的阶级利益等方面思考回答)师:维新派做了大量的准备,特别是思想舆论准备,目的是为了把其政治主张付诸于社会实践,实现社会改良。而社会改良真能得以实施,还需要什么条件呢?(引导学生从改良的概念入手进行思考)
生:(讨论、思考、简单回答)
师:(总结学生的回答)皇帝的支持,维新派还要有具体的改良方案和自身组织上的准备。(按学生的思路用充满感情的语调讲述)
1897年11月,德国强占了胶州湾,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全国人民反对,康有为从广东赶到北京后,再次给皇帝上书(第五书)(打出第五书的主要内容)再次强调变法的紧迫感,重要性。上书仍未直接到光绪皇帝手中,但其内容痛切,在大小官员中辗转传抄,引起强烈反响。天津,上海的报纸公开发表——光绪看到了。准备召见,囿于非四品以上的官员不得召见的祖制,遂改令递送条陈,并下令:对康有为的条陈要随到随送,不得阻拦扣压。——维新派得到了皇帝的直接支持。皇帝为什么支持变法呢?根据你们的了解考虑一下。
生:(思考、回答)
师:有的同学说他不愿意做亡国之君,有的同学说他具有改革意识,分析的都很好,有道理,老师再补充一点,光绪皇帝也想通过变法从慈禧太后手中夺权,自己能真正掌权,因此下令康有为筹划变法。
生:(阅读教材掌握维新派的施政纲领,通过小字,体会理解《应诏统筹全局折》为什么是施政纲领)
师:维新派组织上的准备,体现在保国会的成立。生:(阅读教材,了解时间、地点、宗旨、性质)
师:在维新派的努力推动下,一场社会改良自上而下地开始了——戊戌变法,因新政只推行了103天,又叫百日维新。
四、百日维新 1.开始的标志
生:(阅读教材,了解开始的时间、标志)
师:为能顺利地推行新法,光绪帝破格提拔了一批有才识的维新人士,组成了以维新派为主的推行新政的核心。
生:(在教师指导下阅读教材大小字,了解破格提拔的基本情况和原因,教师对康梁等人的职权稍作解释)
师:由此可见新政的诏书名义上是光绪帝发出的,实际上是维新派所为。2.主要内容
(师生共同逐项分析主要内容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得出对百日维新评价的结论,理解康梁维新派力量弱小,只能采取渐进改革的策略;光绪帝不是维新派的皇帝)师:在变法高潮时“上自朝廷,下自士人纷言变法”,一度出现了“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的政治局面。(打出教材引用的《戊戌政变记》中的一段材料,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解释“封章”等含义之后设问)
1.能否知道此段材料所说的是哪一项变法内容吗?
2.对“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思考、讨论回答)
师:新政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仍打击了封建势力,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激烈的反对和破坏。
生:(阅读教材大小字,了解封建势力反对破坏变法的具体史实)
师:(强调慈禧太后控制人事任免权在封建专制体制下的重大影响。这些史实说明了什么?(停顿)从中央到地方封建势力相当强大,从而决定了变法注定失败的命运。
五、戊戌政变
师:戊戌变法高潮时,双方斗争十分激烈,各种传闻也很多,其中京津一带盛传慈禧太后将在10月份赴天津阅兵时,以武力强迫光绪帝退位。光绪传密诏给康有为等人商量对策。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维新派只好求助于掌有军权的袁世凯。殊不知善于看风使舵的袁世凯却出卖了维新派。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了戊戌政变。
生:(阅读教材,了解戊戌政变的具体内容。)
师:戊戌变法虽失败了,但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六、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教训
师:(讲清戊戌变法的大概念和小概念及评价历史事件的思路)1.性质
生:(由理解得出结论并落实在教材上)2.积极作用
师:积极作用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生:(由理解得出结论并落实在教材上)
师:(强调进步性、爱国性)进步性——无论是政治主张,还是改良实践,既符合当时中国历史发展趋势,又顺应当时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爱国性——挽救民族危亡本身就是爱国。救国是爱国的最集中的体现。为了救国,为了警醒世人,谭嗣同等人甘愿为变法献身。
生:(朗读教材的小字,了解谭嗣同的献身精神。)3.失败的原因
生:(阅读教材,了解原因)
师:同学们从中能否理解认识,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或者想一想,维新派为什么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为什么不敢发动群众,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
生:(回答)4.教训
师:由此我们得出什么教训? 生:(总结教训)
师:(总结本章节内容,让学生把本节的重要内容的因果关系,演变过程用图示的方法反映出来)
(教师也把自己所画的图示逐步地展示给大家。第一部分最后展示)
课后记:
审定意见:
本教案质量较高,可以采用。审稿人:邓兴国
第五篇:戊戌变法史事考读后感
茅海建教授的《天朝的崩溃》自出版以来,早已经成为近代史研究的名著了。现在凡是要研究鸦片战争,大概是无法绕过茅教授树立的这个不低的标杆的。同样的,现在如果研究戊戌变法,依然无法绕过茅教授的新一个高度,这便是这本《戊戌变法史事考》。
和《天朝的崩溃》不同的是,《戊戌变法史事考》不是一个结构紧密的著作,而是多篇论文的结集。即便如此,各篇文字之间依然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有些虽然只是就个别问题进行探讨,但正是这些细小的问题,冥冥中决定着变法的方向和前景。《戊戌年张之洞召京与沙市事件的处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由于朝廷保守一派不满于翁同龢张桓荫等帝党专权,徐桐上奏要求让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入京,以图让其主持政务,削弱翁张等人的势力。由于真实的原因一直对张之洞保密,疑惧满腹的张先是以病拖延入京的时间,直到后来看出端倪,匆忙上路正在途中之时,沙市事件正好发生了。于是光绪帝又匆忙命令张赶回湖南处理善后事务。等事件平息,朝廷的实力布局已经完成,张之洞进京一事便不了了之了。茅教授在最后的结语中认为:“如非历史的偶然,戊戌维新很可能在他(张之洞)的主持或指导下展开。在这一假设的前提下,我当然无法臆测中国历史的走向,但我已感到,由于他的机敏,很可能会避免戊戌政变的这一结局,那毕竟是中国历史的倒退。”茅教授显然是对张之洞未能进京辅助国政很是惋惜。虽然他的结论中不无想当然的意味——假使张之洞能成功进入权力中心,以当时的权力格局来看,他也很难有什么出色的表现。这样的假设所涵盖的内容过于庞杂,其中依然有许多变数——但以张之洞个人的气质来说,至少可以在后党与帝党之间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在前期起到这样一个作用的无疑是恭亲王奕訢,自奕訢死后,两党之间的矛盾便成白热化的趋势,张之洞从中介入,多少能缓和矛盾,甚至可以避免八月初六的政变。当然,这些依然只是假设。
在书中,最重要的当然是《戊戌政变的时间、过程与原委——先前研究各说的认知、补正、修正》一章。让人称道的是,作者先是系统地回顾和分析了前人先进在这方面的研究,并作了简单地评价。接下来按照时间的顺序,条分缕析地把政变前近十天的情况一一作了细致考证和对已有研究的补充。对于未能解决的,如“慈禧为什么八月初五决定将回颐和园日期推迟到初十日以及为什么于初六日亲政”这两个关键性的问题,茅教授并没有牵强解释,而是作了阙疑。这里还涉及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很久以来坊间传说的,戊戌政变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袁世凯的告密。于是“戊戌六君子”的死袁世凯便必须负主要责任了。由于袁在之后声名狼藉,人们很自然地坚信他就是刽子手,他是用六君子的血染红了自己的顶戴花翎。茅教授显然支持黄彰健先生在《戊戌变法研究》中的看法,即在初六日慈禧发动政变之时,袁世凯的告密根本无法传到到宫内,也就是说政变的直接原因并不是袁的告密。告密只是强化了政变本身并且使更多的人受到波及。在今天看来,慈禧最后的反攻倒算几乎在变法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注定的,差别仅仅是发生的时间迟早而已。
中学历史教材中在谈到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时候往往把责任归咎在改良上。历史真实却恰恰相反。政变之所以在变法一百零三天之后爆发,问题就在于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做法和态度太过激进。政治斗争说到底就是权力和利益的争夺。对于保守顽固如满清这样的政权,任何对最高权力的觊觎和窥视都可能招来杀身之祸。康有为等人在明知光绪权力有限的情况下,急急忙忙地在权力中心安插自己人排挤异己,完全无视慈禧的存在。他们过分高调的举动一来更加激起旧有保守派的反抗,二来将原本处于中间摇摆状态的人也推向了自己的反面。任何改革其实就是笼络权力者,形成自己坚固的利益集团。在牢笼的过程的起关键作用的往往就是处于中间的部分。这个群体势力最大人数最多,谁能尽可能多地争取到他们的支持,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很不幸的是,康有为等人还没等变法好好展开,就把大多数人得罪了,尤其是当时处于朝廷中枢的满人,强烈的民族情绪使得康有为们在一开始就拒绝和他们合作,并试图把他们排除在改革的范围之外。其实大多数人对于康有为等的变革不存在什么理想主义情怀。在官场混迹多年,他们早已经练就了一身察言观色的能力,他们支持或者反对变法完全是围绕着最高权力展开的。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在变法的一百多天里反对变法的奏折寥寥可数,绝大多数是那些效忠赞成变法的。
所谓革命,就是我活,但是你必须死。但改良不是,改良应该是我活,也得让别人活。康有为等人的所作所为完全指向要把慈禧赶出权力中心,然后自己取而代之。这和改良已经一点关系都没有了。无怪乎保守派会在政变之后那么疯狂地搜捕康梁等人了。从具体主张分析,那些参与或者主持变法的人未必真的已经具备了足够的西方科学政治文化的素养。不说四位军机章京如何的缺少处理政务的经验,但就各地各部门稍具维新意识的官员的上书来说,几乎没有人真正对西方政治制度有深入研究。比如关于设立议会,他们只强调它有使上下信息通达,而毫不论及他的权力来源以及界限。少数或许是自我保护的谨慎态度,但大多数确是不知议会制度为何物,只是知道有这么一个名字罢了。所以茅教授对变法是为了施行“君主立宪”一说持的怀疑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在变法的过程中日本对当时情形的观察和它在政变前后对权力中心的影响。为此,茅教授专门在最后一章《日本政府对于戊戌变法的观察与反应》中进行了详细论述。在整本书中,这一章也是最具有传奇性质的。尤其是日本和英国政府对梁启超和康有为的解救,实在可以拍一部可看性很强的电影。包括后来救援黄遵宪也是如此。在这一章中,给人印象最深的便是日本大隈重信政府对变法的理想主义情怀。首相大隈重信以及前任伊藤博文都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参与者,因此他们对维新的意义有着比常人更深沉的感受。当他们看到清政府开始变法,在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前提下无意识中倾向于维新的一派。于是就有了当政变发动后,大隈重信在发往俄罗斯的情况通报中下意识地流露出对维新派的同情和对保守派的反感。与此同时对康梁等人的救援更是说明了这种理想主义的情怀。直到九月二十五日大隈内阁倒台,山县有朋内阁推行务实的外交政策,这种理想主义的情怀才被一切以帝国利益为中心的实用外交所取代。至于日人为何这么积极参与变法,作者最后引用一名德国记者的话说:
“对于中国的改革,日本人的意图也许是真诚的。他们相信改革,因为他们有过成功的经验。日本人大概是想成为中国的参谋和教员,正如欧洲人以前对于日本那样。但是,日本首先想要的是和一个经过改革的、对日本的灵感言听计从的和真正有战斗力的中国建立联盟,为的是筑起一条坚固的堤坝,以阻挡欧洲的冲击。日本人的大目标是谋求亚洲的„门罗主义‟,也就是把外国人从东亚挤出去。”
按照这样的逻辑,那么近半个世纪之后的力图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全面侵华与此便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了。
总之,正如朱维铮教授所说的,读过茅海建教授这本书之后,对于百年前的那一百多天的中发生的事基本有了轮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