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展览活动方案
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展览活动
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精神,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剪纸文化,加强不同地区、不同风格剪纸艺术的交流,推进剪纸艺术的理论研究和剪纸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扩大剪纸艺术的影响力,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与郑州市青少年宫共同主办剪纸大赛。并于日前面向各剪纸艺术团体、剪纸艺术传承人及广大剪纸艺术爱好者征集参赛剪纸作品。
一、活动主题
刻画神州风韵 描绘美丽大中原。
二、举办单位
主办:郑州市青少年宫
协办: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三、展览地点 郑州市青少年宫
四、剪纸大赛
(一)剪纸主题
以“美丽大中原”为主题,反映河南各地、各民族传统文化;河南风土人情及当代生活。
(二)作品要求 1.作者本人或团体新创作的,尚未正式发表和参赛过的作品。
2.参赛作品每人不超过4件,作品均以原作参展。3.作品尺幅不限,形式不限,直幅、横幅、长卷均可。4.内容健康向上,充分体现传统特色和时代精神。
(三)评奖办法
本次大赛将由组委会邀请河南非遗界、剪纸界具有影响力的专家担任评委。评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20名,优秀奖和组织奖若干名。
五、活动仪程:
(一)启动阶段
1、推广宣传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主题周活动方案。
2、郑州市青少年宫举行活动启动仪式。邀请剪纸特色学校参与申报郑州市青少年宫剪纸艺术工作室,创作剪纸作品,仪式过程中民间剪纸艺人与特色剪纸学校结对。
3、六一前夕举办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青少年剪纸艺术回顾展,集中展示基地在传承剪纸艺术方面的成就,为本次剪纸比赛进行宣传和预展。
(二)组织实施阶段(1)剪纸大师授技艺
1、通过邀请剪纸大师、民间艺人,与大师这一零距离的接触,学生拜师,学习剪纸技艺,加深师生、家长对剪纸艺术的了解和认识,同时继承和发扬民间传统文化。
2、通过专业人士的支持和帮助助推剪纸特色学校的稳步发展。
(2)剪纸家庭总动员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当周,配合剪纸艺术节,组织家长与中小学生在郑州市青少年宫展示区,以现场授课的的形式教家长和孩子制作剪纸。为家长提供亲子同乐平台,寓教于乐,享受温馨烂漫亲子合作的温情,体验制作剪纸艺术品成功的快乐。
(3)欢乐嘉年华—才艺大展示
展示学校少年儿童的艺术风采,丰富少儿艺术生活,提高少年儿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水平,激发学习兴趣
六、活动时间
征稿及活动报名自即日起至2014年6月10日截稿(以邮戳为准),2014年6月(具体时间另定)在郑州市青少年宫举行获奖作品展。
七、其他事项
(一)本次参赛的剪纸作品一律不退还,由郑州市青少年宫、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收藏展出,主办单位对应征作品拥有经营使用、出版等权利。
(二)获奖作品均由大赛组委会颁发获奖证书。
(三)参赛作品、艺术节目请报送郑州市青少年宫 几个需进一步落实的问题:
1、比赛活动怎么组织?是否发文件?以什么名义发?邀请赛?参加学校名单谁提供?谁来邀请?成立组委会吗?单位和人员构成?
2、活动的点怎么设置?回顾展?启动?颁奖仪式?
3、活动家长学生怎么组织?民间艺术大师怎么邀请?请多少?以什么名义请?牵扯费用怎么解决?
4、表彰颁奖以什么名义?组委会?盖章单位?
5、活动费用(包括展览布置、启动仪式背景、颁奖仪式背景、颁奖奖品)怎么筹措?
6、建立郑州市青少年宫剪纸工作室条件不成熟,以后再说。
第二篇: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策划书
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活动策划
一 活动背景:
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血脉之根,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它虽然无形,但却是用一代代人的勤劳,智慧与默契所凝成的结晶。时间的变迁,社会的变动,环境的变化,如此诸多的不定因素下,非物质文化就像是开在裂缝里的花,愈顽强愈美丽。在今天,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有了新的面孔,她已经融合在了这个充满现代化的社会里。她在发展,在现代设计的发展中延续着她的生命。
二 活动意义:
当前,社会的经济快速发展,科技手段日新月异,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相应地增加了。列宁曾说过:忘记归去,以为着背叛。博物馆的“非物质文化”让我们更加了解我们自己所有的独特文化。青年是文化传承的主力军,举办这次活动也是让我们更能了解非物质文化的历史内容。
三 活动主题:
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财富 聆听古老文化传承者的心语
四 主办单位:绍兴市博物馆
共青团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委员会
五 承办单位:阳光行动志愿者服务社
六 面向对象:绍兴博物馆志愿者
七 活动时间:2011年11月19日1点30至3点30
八 活动流程:
(1)活动前准备:2011年11月19日星期六下午1点出发,请每个人带好自己所需的物品。
(2)活动过程:大家在参观的时候,遵守相关纪律,不能擅自脱离集体,如有情况则向相关负责人请假。讲解人员在讲解的时候大家保持安静。结束时候,等人到齐,大家准备好,一起回学校。
九 注意事项:
(1)本次活动的费用(车费)请同学们自带;
(2)带好自己的学生证;
(3)为了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希望大家遵守纪律,尤其是博物馆的相关事项,听从指挥和安排,注意安全,(4)活动期间负责人要做好相关事项安排,(5)如果计划有变更,负责人在出发之前通知,(6)突发情况发生时,必须上报负责人。
十 可行性分析:
本次活动以“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宗旨,我们带着上一代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一代的喜于探索创新的精神,整装出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发展这方面进行更深的研究,在不同的实践中在各个方面锻炼了自己培养了自己的能力。这是一项积极向上的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第三篇: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更是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精髓。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才能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采取进校园的方式,不仅是一种创新,更是有益尝试,让我们能够看到传承的希望所在。像贵州省各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不仅以兴趣为导向,播下对非遗文化热爱的种子,可谓给非遗传承传来“一脉香”。
兴趣往往是最好的老师,通过非遗文化进校园,最大的效果就在于开启学子们的兴趣点。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每个阶段的学生都有着对知识和文化的渴求,而非遗文化的传递,如何培植兴趣才是重点。贵州省的例子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因为作为多民族的省份,非遗文化的资源也极其丰富,让这些文化资源走进校园,成为孩子们的必须课,不仅丰富学生们的文化修养,更为非遗文化传承带来新契机。学校是一个重要载体,学生们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科学文化知识,更应该与现实结合,懂得呵护民族文化的传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
在非遗传承的链条上,人才辈出是最理想状态。对很多非遗项目,往往面临着“人走技失”的困局。而打破这个困局,关键问题在于完善人才培育机制,让非遗的传承能够源远流长,能够有不同时代的“手艺人”代代相传。而通过非遗文化进校园的形式,对于小学和中学阶段来说,只是启发学生的兴趣,让其懂得非遗的文化价值,而对于高校来说,就需要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育上努力。目前,高校可以从开设非遗选修课上作为突破口,再进一步设置非遗必修课,从而在高校中能够培养合格的人才,为非遗传承续上薪火。
文化遗传作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蕴含着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传承文化遗传就是保护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推进“非遗”进校园是至关重要的,学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其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不容忽视,“非遗”进校园大有可为。
开设“非遗”校本课程是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一环。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地域特色的文化遗产,作为学校,完全可以制作符合本校校情和地方文化特色制定内容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略本土“非遗”文化遗传的独特魅力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本土“非遗”文化的理解,更有利于本土“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比如,开展方言课,让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我们的语言文化,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比如,引导传统戏曲进校园,让学生感受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诸如此类,都是有效传承本土“非遗”文化的重要手段。
立足本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实践活动。作为学校,可与文化单位建立对口的教育实践基地,通过开展文化夏令营的方式带领学生深入开展文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感受本土“非遗”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创设环境,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文化环境熏陶。学校可充分利用橱窗、板报、广播节目、班会课等形式对学生开展本土“非遗”文化教育,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与本土文化面对面,让文化的种子扎根在学生心中。
本土“非遗”进校园是一项系统的文化工程,学校要做有心人,要做用心人,真正搭建平台,让文化传承大优可为。
本次活动联合了县文化馆在教学楼大厅特设了五个方阵,依次是变脸馆,越剧馆,剪纸馆,布袋戏馆,提线木偶戏馆,每个方阵分别由民间艺术大师张永新、邢玲娟与柯秀容、金素清、郑运德、许正桃坐镇。民间艺术独特的魅力,大师精彩绝伦的表演,吸引了大批的幼儿及家长驻足观看,大家纷纷送上了热烈的掌声,与此同时每个班级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活动,幼儿与家长都积极参与其
中。
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机关幼儿园处处洋溢着欢乐的节日气氛,孩子们在民间艺术家的魅力中,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体验到了民间文化的独特之处,萌发了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感。展望未来的一切,我们更加珍惜美好的六月,让游戏点亮幼儿快乐的童年!
当然,通过非遗文化进校园实现非遗传承,更需要有创新的理念。而学校,尤其是高校往往是创新高地,通过“头脑风暴”等方式,人们能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也能够激发创新的灵感,从而换取非遗传承新的形式。可以说,在非遗传承上,我们需要不断创新载体和形式,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共同呵护非遗的传承。非遗文化进校园,可行且有新的启示。同时,非遗文化也可以走进社区,走进更为基层的地方,让非遗的未来传承更为广阔。(苏彦)
“教训子女,宜在幼时,先入为主,终身不移”。总书记在讲话中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校是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如何让传统文化精髓与教育教学工作实实在在地融为一体?各地纷纷从改革教材、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以及丰富孩子们的业余生活等方面入手,让孩子们能够真正地接受优秀传统文化,领悟“传统之美”。
让孩子从小学习传统文化,教材是基础。当下许多城市推陈出新,编写适合适龄儿童阅读的教材,将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引入教材,使阅读过程既有教育性又有可读性。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对传统文化的教育,除了注重教材革新外,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以来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在形式上,非物质文化因其新颖、有趣,容易被儿童接受,成为许多地区推广传统文化的范本。全国中小学校纷纷邀请大师名家走进校园,与孩子们一起互动,为幼小的心灵种下传统文化的种子。
等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的保护教学基地,真正做到了非遗项目保护从娃娃抓起,加强了学生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使珍贵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淄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郝萱琳在傅山小学传授剪纸技艺,培养孩子们的艺术素养和兴趣爱好,推动剪纸艺术的传承。苇编老艺人给孩子们传授技艺。
除了古文经典,中秋、重阳、清明、春节等文化传统节日及习俗,传统戏曲戏剧,传统礼仪,等等,都是目前学校传统文化教育中的“短板”。
学校如何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就是增加古文比例?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走进课堂?传统文化教育还有哪些误区?这些问题的确引人深思。
学习传统文化关键在于“领悟”,把传统文化当作生活中的智慧与美,而不是一种“古书”、“落伍”或“久远”。对于,孩子们而言,千万不要小看小孩子们的“鉴赏力”,如今的孩子,既然能“三岁读诗”,更能在小小年纪领悟“传统之美”。而孩子天生对文化美的鉴赏力,需要家长、学校、老师、社会形成一个呵护“传统美”的氛围,这样,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就会对“传统文化之美”有一个内心的意愿和感受。
传统文化“近生活”,说难也难,说易也易。最重要的是“文化自信”,这是民族文化之魂,自信才有美丽,而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之中,传统文化自身的魅力一定要通过“必要的形式”去展示和发扬,但一定不能“就形而形式”、“重形式而轻内容”。
传统文化教育就要从“小”下手,让传统文化之美从孩提始起就培养文化和艺术的欣赏力,而生活中最需要的不仅仅是“生存能力”,还有对美的“鉴赏力”。不管今后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一定要有对本民族文化的欣赏力,这表示民族生命力和精神的成长。一个民族最兴旺的时候,一定是传统文化发扬最广大的时候。所以,传承传统文化是一种历史责任和使命。
第四篇: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
(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
(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
(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五)传统体育和游艺;
(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本真包括“真正”、“真实”、“完整”。
1、真正:如捏面人,小孩子也会捏,但没有套路,是瞎捏着玩,不是“真正”,真正包括传统的技巧、材料和技术要求和规范。
2、真实:能作成产品,可见、可听、可触,如山歌,不能仅有文字记载,没人能唱。
3、完整:有一整套完整全面的体系,会唱1~2首歌不是完整,起码继承了较多的,较全的内容。应该是不是古代遗迹,而是靠人们传承而到来的古代产生的文化。如:维吾尔十二木卡姆
第五篇: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
我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11年11月底,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已达36项,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
昆曲
中国古琴艺术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蒙古国联合申报)
2010新添两项:京剧、中医针灸
2011年新添一项:
中国蚕桑丝织技艺
福建南音
南京云锦
安徽宣纸
贵州侗族大歌
广东粤剧
《格萨尔》史诗
浙江龙泉青瓷
青海热贡艺术
藏戏
新疆《玛纳斯》
蒙古族呼麦
甘肃花儿
西安鼓乐
朝鲜族农乐舞
中国书法
中国篆刻
中国剪纸
中国雕版印刷
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
中国端午节
妈祖信俗
羌年(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麦西热甫(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活字印刷术(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赫哲族伊玛堪说唱(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