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焦裕禄为镜
以焦裕禄为镜,践行群众路线
——观看《焦裕禄》电影有感
4月10-11日,我参加了华电福建公司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书记培训班,聆听了舒书记的讲课、观看了《焦裕禄》电影,看专题辅导讲座专题片,听省委党校林建华教授的辅导授课,参加了各书记们的经验介绍和讨论交流等活动,感到收获颇丰。最令人触动的是影片《焦裕禄》深深震撼着每个同志的心灵,一个共产党人的崇高风范令人肃然起敬。电影《焦裕禄》再现了60年代的一位真正的共产党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同志”一生中最为闪光的一段历史。焦裕禄同志牢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黄沙吓不走他,洪水挡不住他,盐碱难不住他,他以坚强的毅力和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的忠诚,带领兰考县干部群众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治理“三害”;他时刻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想的仍是麦子的长势、群众的生活;他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的奋斗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月17-18日习总书记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时动情地说:“焦裕禄同志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全党的榜样,他虽然离开我们50年了,但他的事迹永远为人们所传颂,他的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等革命传统和伟大精神一样,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永远向他学习。习总书记要求“要重点学习弘扬焦裕禄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和道德情操。”说到动情处,他还吟诵了自己于1990年7月15日填写、并在7月16日《福州晚报》上刊登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词:“中夜,读《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是时霁月如银,文思萦系……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习总书记说:“这首词我是有感而发,直抒胸臆。”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焦裕禄精神作为一面镜子,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反复照一照自己,以激励自己见贤思齐,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学习焦裕禄精神:
“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学习焦裕禄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学习他视人民为父母,把群众当亲人,始终心怀爱民之情、恪守为民之责、多办为民之事,在群众最困难、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关心和帮助他们。
“服务群众的办法,还得从群众中找”。学习焦裕禄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坚持实事求是,自觉拜人民群众为师,善于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种泡桐树挡风沙,深耕作治盐碱等锦囊妙计,都是他从群众那里学来的。学习他以“实”为本,注重调查研究,注重打基础、谋长远,注重从群众中寻找攻坚克难的办法,坚持查实情、干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对上不作假,对下不作秀。面对矛盾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挺身而出,敢于负责、勇于担当,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认真务实的态度做好每项工作。
“一勤天下无难事。”学习焦裕禄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始终对事业保持旺盛的革命激情,勤于调研,勤于思考,勤于总结,勤于到一线解决问题。实践证明,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面对复杂的局面和繁重的工作,只有勤于动腿、动手、动脑和实干精神,才能化难为易,才能求得就里,找到解决的“良方”。
“富丽堂皇的事不能做,就是连想也很危险。”学习焦裕禄同志,就是要学习他严于律己,从不搞半点特殊,时刻绷紧拒腐防变这根弦,学习他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高尚情操,树立党员干部两袖清风、一身正气的良好形象。
树木之所以参天,是因为根须深植;丰碑之所以巍峨,是因为底座牢固。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要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主线贯穿活动始终,做到深学、细照、笃行。要始终把焦裕禄精神作为一面镜子,躬身自省、见贤思齐,反复镜鉴,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把党纪国法紧一紧,常修为政之德,不移公仆之心,才能提升思想境界、增强素质能力、改善作风形象,切实履行好邵电改革与发展的职责,为邵电三期超超临界机组的高效优质建成投产立功建业,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2014年4月18日
第二篇:电视剧《焦裕禄》观后感:以焦裕禄为镜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电视剧《焦裕禄》观后感:以焦裕禄为镜
电视剧《焦裕禄》观后感:以焦裕禄为镜
小时候我喊了一声娘,山也应来水也响。
脚下的路啊步步要走稳,有娘我就胆气壮。
……
长大后我喊了一声娘,天也阔来地也广。
人生的路啊步步有脚印,有娘我就挺脊梁。
……
随着电视剧《焦裕禄》再次的热播,这首情真意切的片尾曲《喊了一声娘》,也感动了无数的国人。人们在争相传唱的同时,无限深情地怀念着歌中的主人公,人民的好儿子——焦裕禄。他的名字再次振聋发聩,他的丰功伟绩也令我再次感怀。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说到再次,是早在24年前,还是中学生的我就曾在学校的组织下,和同学们一起进入影院观看了当时由李雪键主演的电影《焦裕禄》。还记得,观看伊始,影院里充斥着的是同学们低声的说笑声,可随着影片情节的深入,尤其是看到焦裕禄在办公室,用茶缸、抽屉顶住腹部来减轻肝病发作带来的疼痛和他在临终前,让女儿采来一束麦穗放到枕边,要一直闻着麦香离去的场景时,整个影院里响起低低的抽泣声。那时,电影《焦裕禄》给我的是无尽的感动和同为山东人的自豪。
时隔24年后,“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再次被搬上电视荧屏,由”百老汇第一华裔男星”王洛勇主演。这是一部红色经典大剧。一经播出,即引起观众的强烈感情共鸣。
电视剧版的《焦裕禄》突破了以往主旋律英模剧的窠臼。相比于电影版侧重焦裕禄在兰考的感人工作事迹,电视剧版则全方位展现了其整个人生画卷。该剧从焦裕禄27岁抗匪“保田”的故事切入,采用闪回式的拍摄手法,全景式展现了焦裕禄从青少年时期到成为兰考县书记直至在工作岗位上劳累牺牲的整个人生历程。
在兰考的焦书记是大家十分熟悉的,但跟随电视剧《焦裕禄》的镜头,又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一个钟爱戏曲、擅长二胡、精通机械、了解林业、提笔可作诗文、拎枪冲锋陷阵,属于复合型人才的全新焦裕禄。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这样的焦裕禄更加真实可信、有血有肉、可亲可敬。
此次重温《焦裕禄》,忽然很真切地体会到,人生的阅历是这样明显的影响着我们对某些意义的解读。1990年青春年少的我看的是故事,得到的是感动。2014年人到中年的我看的是本质,得到的是深刻。
是什么支撑着焦裕禄心无旁鹫,奉献一生却无怨无悔?人之行,莫大于行孝。我想,是对娘亲的“孝”,是对娘亲的敬和爱。自始至终,他都把自己看成是土地的儿子,人民的儿子。为了对深深挚爱的娘亲尽一份孝心。他虽磨难深重,却自强不息,一心为民。
革命战争年代中,他浴血疆场度生死,马革裹尸不悔来。在反抗日本侵略者时,他拿起枪杆,冲锋陷阵,令敌人闻风丧胆。参加南下武装工作队留在河南,到尉氏县大营区担任区长,领导土改和清匪反霸时,他运筹帷幄,与恶霸“黄老三”斗智斗勇。新中国建设中,他又勤学不辍,苦学不止,衣带渐宽终不悔。哈工大校园留下他刻苦研读的印记。洛阳矿山机器厂,更有任车间主任的他带领工人制造出我国第一台卷扬机的傲然身姿。
焦裕禄孝义行天下。他是那样深切热烈地爱着自己脚下的那片热土。为了这片被风沙肆虐的黄土地,为了每一张熟识的面庞,每一块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久久驻足过的田埂,每一穗所惦念的麦粒,他鞠躬尽瘁,带领兰考人民挡风沙、治盐碱、抗内涝,心中装的是整个兰考,独独忘却家人和自己。病重之时仍拄着拐杖,细细量遍兰考的每一寸土地。他把一生的足迹一步一个脚印地刻在母亲身上。就像大山一样,身扛万钧重担却任身边清流顺着自己肢体流淌,大山不说话,可却实实在在地屹立着并哺育了山林里的生灵万物。
就在他看到田里的庄稼一点一点成长,栏里的牲口一天一天长大,人们脸上的笑容一点一点增多,就要看到兰考人民一天天富起来时,年仅四十二岁的焦裕禄倒下了,倒在了这片他为之奋斗的黄土地上,带走无数的伤痛,带走了人们永远的感念,却留下了自己无尽的牵挂,留下了眷恋的目光,更留下了那曲荡气回肠的《喊了一声娘》。
“娘抚平我的痛与伤,娘的祝福永不忘,好男儿就要有担当……”
《焦裕禄》这部剧何以深受人们的推崇?这得益于焦裕禄其人所散发出的五大感人至深的公仆精神。《焦裕禄》的主创程力栋道出了本质:在焦裕禄的一生中,很好地践行了天下为公的奉献精神、厚德载物的人格精神、仁者爱人的博爱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克勤克俭的艰苦奋斗精神。这五大公仆精神,是全剧的灵魂所在,也是令观众看后热血沸腾的原因所在。”我想,焦裕禄精神的内核,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正是时下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4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现,也更是践行群众路线的榜样。
“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是焦裕禄一生的追求。以焦裕禄为镜,同为热血儿女的我们在继续追寻着焦裕禄的足迹阔步行进着,弘扬焦裕禄精神自觉践行群众路线……
第三篇:电视剧《焦裕禄》观后感:以焦裕禄为镜
电视剧《焦裕禄》观后感:以焦裕禄为镜
小时候我喊了一声娘,山也应来水也响。
脚下的路啊步步要走稳,有娘我就胆气壮。
……
长大后我喊了一声娘,天也阔来地也广。
人生的路啊步步有脚印,有娘我就挺脊梁。
……
随着电视剧《焦裕禄》再次的热播,这首情真意切的片尾曲《喊了一声娘》,也感动了无数的国人。人们在争相传唱的同时,无限深情地怀念着歌中的主人公,人民的好儿子——焦裕禄。他的名字再次振聋发聩,他的丰功伟绩也令我再次感怀。
说到再次,是早在24年前,还是中学生的我就曾在学校的组织下,和同学们一起进入影院观看了当时由李雪键主演的电影《焦裕禄》。还记得,观看伊始,影院里充斥着的是同学们低声的说笑声,可随着影片情节的深入,尤其是看到焦裕禄在办公室,用茶缸、抽屉顶住腹部来减轻肝病发作带来的疼痛和他在临终前,让女儿采来一束麦穗放到枕边,要一直闻着麦香离去的场景时,整个影院里响起低低的抽泣声。那时,电影《焦裕禄》给我的是无尽的感动和同为山东人的自豪。
时隔24年后,“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再次被搬上电视荧屏,由“百老汇第一华裔男星”王洛勇主演。这是一部红色经典大剧。一经播出,即引起观众的强烈感情共鸣。
电视剧版的《焦裕禄》突破了以往主旋律英模剧的窠臼。相比于电影版侧重焦裕禄在兰考的感人工作事迹,电视剧版则全方位展现了其整个人生画卷。该剧从焦裕禄27岁抗匪“保田”的故事切入,采用闪回式的拍摄手法,全景式展现了焦裕禄从青少年时期到成为兰考县书记直至在工作岗位上劳累牺牲的整个人生历程。
在兰考的焦书记是大家十分熟悉的,但跟随电视剧《焦裕禄》的镜头,又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一个钟爱戏曲、擅长二胡、精通机械、了解林业、提笔可作诗文、拎枪冲锋陷阵,属于复合型人才的全新焦裕禄。这样的焦裕禄更加真实可信、有血有肉、可亲可敬。
此次重温《焦裕禄》,忽然很真切地体会到,人生的阅历是这样明显的影响着我们对某些意义的解读。1990年青春年少的我看的是故事,得到的是感动。2014年人到中年的我看的是本质,得到的是深刻。
是什么支撑着焦裕禄心无旁鹫,奉献一生却无怨无悔?人之行,莫大于行孝。我想,是对娘亲的“孝”,是对娘亲的敬和爱。自始至终,他都把自己看成是土地的儿子,人民的儿子。为了对深深挚爱的娘亲尽一份孝心。他虽磨难深重,却自强不息,一心为民。
革命战争年代中,他浴血疆场度生死,马革裹尸不悔来。在反抗日本侵略者时,他拿起枪杆,冲锋陷阵,令敌人闻风丧胆。参加南下武装工作队留在河南,到尉氏县大营区担任区长,领导土改和清匪反霸时,他运筹帷幄,与恶霸“黄老三”斗智斗勇。新中国建设中,他又勤学不辍,苦学不止,衣带渐宽终不悔。哈工大校园留下他刻苦研读的印记。洛阳矿山机器厂,更有任车间主任的他带领工人制造出我国第一台卷扬机的傲然身姿。
焦裕禄孝义行天下。他是那样深切热烈地爱着自己脚下的那片热土。为了这片被风沙肆虐的黄土地,为了每一张熟识的面庞,每一块久久驻足过的田埂,每一穗所惦念的麦粒,他鞠躬尽瘁,带领兰考人民挡风沙、治盐碱、抗内涝,心中装的是整个兰考,独独忘却家人和自己。病重之时仍拄着拐杖,细细量遍兰考的每一寸土地。他把一生的足迹一步一个脚印地刻在母亲身上。就像大山一样,身扛万钧重担却任身边清流顺着自己肢体流淌,大山不说话,可却实实在在地屹立着并哺育了山林里的生灵万物。
就在他看到田里的庄稼一点一点成长,栏里的牲口一天一天长大,人们脸上的笑容一点一点增多,就要看到兰考人民一天天富起来时,年仅四十二岁的焦裕禄倒下了,倒在了这片他为之奋斗的黄土地上,带走无数的伤痛,带走了人们永远的感念,却留下了自己无尽的牵挂,留下了眷恋的目光,更留下了那曲荡气回肠的《喊了一声娘》。
“娘抚平我的痛与伤,娘的祝福永不忘,好男儿就要有担当……”
《焦裕禄》这部剧何以深受人们的推崇?这得益于焦裕禄其人所散发出的五大感人至深的公仆精神。《焦裕禄》的主创程力栋道出了本质:在焦裕禄的一生中,很好地践行了天下为公的奉献精神、厚德载物的人格精神、仁者爱人的博爱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克勤克俭的艰苦奋斗精神。这五大公仆精神,是全剧的灵魂所在,也是令观众看后热血沸腾的原因所在。”我想,焦裕禄精神的内核,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正是时下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也更是践行群众路线的榜样。
“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是焦裕禄一生的追求。以焦裕禄为镜,同为热血儿女的我们在继续追寻着焦裕禄的足迹阔步行进着,弘扬焦裕禄精神自觉践行群众路线……
第四篇:以焦裕禄为镜 向焦裕禄看齐学习心得体会
以焦裕禄为镜 向焦裕禄看齐学习心得
体会
焦裕禄同志为党和人民工作了18年,其中有9年时光是在洛阳度过的。可以说,洛阳是焦裕禄同志成长进步的重要地方,也是焦裕禄精神孕育生成的重要地方。
昨日,是焦裕禄同志逝世50周年纪念日。中信重工公司精心编撰了《焦裕禄在洛矿》一书,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雪枫为该书作序。本版今日全文刊发该序言,以期深入推进我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快建设名副其实的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敬请关注。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这是总书记担任福州市委书记期间,读了《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填写的《念奴娇》词中的句子。简单、朴实的语言,却是对焦裕禄同志的高度赞誉。为官清正,丰碑永存。今年的5月14日,是焦裕禄同志逝世50周年纪念日。他虽然离开我们50年了,仍然是我们难以忘怀的一位好党员、好干部,百姓眼中的好官。他的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焦裕禄同志与洛阳有着不解之缘。1953年6月,焦裕禄同志来到洛阳工作,先后担任洛阳矿山机器厂(现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筹建处秘书组副组长、车间主任、生产调度科科长等职务,直到1962年6月离开。回顾焦裕禄同志的生平,从1946年参加工作到1964年因病去世,为党和人民工作了18年,其中有9年时光是在洛阳度过的。可以说,洛阳是焦裕禄同志成长进步的重要地方,也是焦裕禄精神孕育生成的重要地方。
XX年3月,xx同志到河南视察,第一站就来到中信重工公司,参观了焦裕禄展室,深情缅怀了焦裕禄同志在洛矿工作时的先进事迹。此次河南之行,xx同志将焦裕禄精神精辟地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今年3月17日,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如火如荼开展之际,总书记再次莅临河南,强调要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贯穿活动始终,做到深学、细照、笃行;要特别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道德情操。在接见焦裕禄同志的子女时,总书记还专门谈到了焦裕禄同志在洛矿工作的经历。
焦裕禄同志在洛矿工作9年,足以载入洛阳发展的史册。在焦裕禄同志逝世50周年之际,中信重工公司精心编撰了《焦裕禄在洛矿》一书。本书以较为翔实的历史资料和珍贵的历史照片,真实记录了焦裕禄同志在洛矿的奋斗历程,生动再现了焦裕禄同志心系职工、务实求实、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读完此书,不禁掩卷沉思,一行行、一幕幕,感人至深、催人泪下:他白天奔波在工地最艰苦的地方,抢着干脏活重活,晚上,带头睡在露天野地,把有限的工棚让给工友。为了攻克技术难关,他连续工作50多天没有回家,饿了就是一个馒头一碗水,累了就在车间的长条板凳上躺一会儿。他带领工友用3个月时间试制成功的米提升机,填补了我国矿山机械制造领域的一项空白。尽管他患有严重的肝病,但为了不耽误工作,他用线绳缠住腰和胸部以减轻病痛。即使在被送进医院治疗期间,还通过各种方式关心指导生产„„感人的事迹不胜枚举。
一滴水中见太阳。这一件件感人事迹,无不折射出焦裕禄同志的崇高精神。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可以产生核裂变般的反应,感染和带动一批又一批人,形成排山倒海的强大力量,战胜各种艰难险阻。
在焦裕禄精神的感召下,洛矿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党员干部和产业工人:取得30多项技术革新成果,创造了当时国内外领先的“煤气平焰烧嘴”技术的全国劳动模范孙富熙;带领21名工友搞技术革新,成倍提高生产效率的刘玉华;十年如一日,从旧砂中拣回再利用十万斤钉子的曲绍惠;身患肝癌仍不离岗位,生命最后一刻还惦记着工作的“焦裕禄式好干部”杨奎烈„„他们以及他们的崇高精神,伴随着洛矿这家“共和国长子企业”,历经风雨、茁壮成长,成为今天的中国制造业500强、世界最大的矿山和水泥装备供应商和服务商。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当前,我们正处在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的企业要顺应市场潮流、抢抓政策机遇,通过加快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等,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我们洛阳要充分发掘和利用工业、科技、文化、生态等方面的优势,加快建设名副其实的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建成中原经济区重要增长极、文化示范区、最佳宜居地、开放创新城。实现这些目标,迫切需要我们持续深入地学习发扬焦裕禄精神,尤其要自觉响应总书记前不久到河南视察时的号召,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和道德情操,以焦裕禄为镜,向焦裕禄看齐,在焦裕禄精神的引领下,不断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
在焦裕禄同志逝世50周年之际,又适逢我市正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编撰《焦裕禄在洛矿》一书,既是对焦裕禄同志的深切缅怀,也为我们开展活动提供了生动教材。
第五篇:以书为镜
以书为镜
南乐县第四实验小学王瑞端
唐太宗有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而现在,做为一名教师,我们如何更清醒,更公正,更客观地认识自己呢?我想说:“以书为镜,可以知不足。”
“以书为镜”,我们不但可以照出自己的不足,找出差距,从而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最终缩小差距;当然,而且我们也会照出自己的优势,发现自己的优势,从而,提高自信,精益求精。
“以书为镜”,我们会静下心来,悉心地梳理自己,盘点自己,就像我们精心地梳理自己的秀发,小心翼翼地保养自己的皮肤一样。读书,会丰厚我们的底蕴,让我们成为一个真正的“文化人”;会促发我们的思考,让我们思考教育,思考课堂,思考自己,思考学生,在不断地思考中,我们不是正在成长吗?
我常常在想:一本好书,一本浸润着思想之光的好书,就是一笔财富,一份厚重的积淀!读着书的每一个文字,仿佛那已不仅仅是单纯的文字符号,它的价值无以伦比!它折射出的思想光辉,足以让我兴奋不已,感动不已。
读着窦桂梅老师的教育随笔《玫瑰与教育》,我的心底涌起一种感动。我静静地读着,在字里行间,我却分明触摸到了文字逸射出的温度!炙热而持久!看着,读着,品着,仿佛自己是在与窦老师进行
一次次心灵的对话是那样地亲切,那样温和,又那样深刻!
在“给我幸福的习惯”中,窦老师也谈到了读书。她说:“这是一个可以独自培植幸福的习惯——土壤,阳光,水分都来自于美好的书籍。”是啊,这就是书籍的力量——不容忽视!
读着管建刚老师的《不做教书匠》,我一遍又一遍地在内心质问着自己:我是一名教师,我仅仅只能做一名教书匠而已吗?不,不!自己真地不甘心。既然不想成为教书匠,那么,该怎样去做?如书中所讲:“做有方向感、约束感、责任感、上进感、奋斗感、专业感、亲和感、智慧感的教师”!而审视着这些,自己又做到了哪些呢?
在书中,我仿佛找到了一个久违的自己!书,又唤醒了那个几乎沉睡、静止、不想改变的自我!读书,让我与哲人对话,让我的心灵经历一次次的震撼,震撼之后,就是觉醒,行动!读书,让我静心聆听走在教育最前沿的名师、专家、学者的经验财富,成长故事!而又让我一次次地出乎意料的是——名师、专家、学者的最初,竟是和我一样的教师!
于是,我问自己:“你呢?”
于是,内心最深处的那份“自尊”让我的“自卑”发生了改变,有一种冲动——要“自强”!从而,我选定了一种方向——向前!我知道,这是读书给予我的力量!这是读书赋予我的坚强!
所以,我告诉自己:读书吧!
所以,我告诉学生:读书吧!
希望我,与我的学生,能在书中与幸福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