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宣传资料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卫生知识宣传资料
一、哪些经营户需要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五条 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含保健食品)生产、食品销售、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许可,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方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
二、未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从事食品生产经营需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违反本法规定,未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或者未取得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从事食品添加剂生产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
明知从事前款规定的违法行为,仍为其提供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其他条件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与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三、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如何申请许可?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可以到岳麓区政府政务大厅或网络(下载火狐浏览器,网址:http://spen.hn-fda.gov.cn/corpLogin!logout.do)进行申报。
需要提供如下资料:
1、个人或法人《营业执照》;
2、个人或法人身份证;
3、所有接触直接入口食品从业人员健康证明;
4、经营场地房产证明(如属租赁,还要提供房屋租赁合同);
5、经营场地平面布局图及生产经营流程图;
6:法人、业主及经营管理人员食品卫生管理员证;
7、经营场地现场、招牌、卫生设施等照片;
8、食品经营场地各功能区卫生制度;
9、法律法规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以上资料均需提供原件和复印件两份(复印件每一张签署“与原件一致”)。
四、哪些食品禁止生产经营?
《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 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一)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的食品;
(二)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三)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四)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
(五)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六)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七)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及其制品;
(八)未按规定进行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
(九)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十)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十一)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
(十二)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十三)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五、违法经营禁止生产经营食品,需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三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十万元以上十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五倍以上三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并可以由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一)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食品,或者经营上述食品;
(二)生产经营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三)经营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或者生产经营其制品;
(四)经营未按规定进行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生产经营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
(五)生产经营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六)生产经营添加药品的食品。明知从事前款规定的违法行为,仍为其提供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其他条件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违法使用剧毒、高毒农药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给予处罚外,可以由公安机关依照第一款规定给予拘留。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一)生产经营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二)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生产食品、食品添加剂,或者经营上述食品、食品添加剂;
(三)生产经营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
(四)生产经营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五)生产经营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六)生产经营未按规定注册的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或者未按注册的产品配方、生产工艺等技术要求组织生产;
(七)以分装方式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或者同一企业以同一配方生产不同品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
(八)利用新的食品原料生产食品,或者生产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未通过安全性评估;
(九)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其召回或者停止经营后,仍拒不召回或者停止经营。
除前款和本法第一百二十三条、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形外,生产经营不符合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的,依照前款规定给予处罚。生产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未通过安全性评估,或者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相关产品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质量监督部门依照第一款规定给予处罚。
六、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从业人员为什么要办理健康证才能上岗?
患有病毒性肝炎、伤寒、痢疾、活动性肺结核、发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从业人员一旦患有上述传染病,极有可能污染食物而发生食源性疾病。因此,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从业人员必须要办理健康证才能上岗。
七、餐具消毒的方法,感官如何鉴别餐具是否消毒,餐具不消毒的危害
(一)餐具消毒常用方法:
1、煮沸消毒:将洗涤洁净的餐具置入沸水中消毒2-5分钟;
2、蒸汽消毒:将洗涤洁净的餐具置入蒸汽柜或箱中,使温度升到100℃时,消毒5-10分钟;
3、烤箱消毒:如红外消毒柜等,温度一般在120℃左右,消毒15-20分钟。
4、化学消毒:即使用餐具消毒剂进行餐具消毒。
(二)感官鉴别餐具是否消毒
消毒后的餐具没有油污、水迹等,手感具有“干、洁、涩”
(三)餐具不消毒的危害
公共场所餐具由于接触人群多,重复使用多,因此,极易携带大量的病毒和细菌,如果餐具不消毒或者消毒不彻底,则病毒和细菌极易通过人体破损的皮肤和消化道黏膜进入人体,导致人体感染疾病。
八、禁止采购的食品
1、腐败变质、油质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司性状异常,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食品;
2、未经医学卫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
3、超过保质期或者不符合食品标签规定的定型包装食品;
4、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要求的食品。
九、购买食品注意事项
1、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QS标识,不能购买三无产品。
2、打开食品包装,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它应有的感官性状。不能食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若蛋白质类食品发粘,渍脂类食品有嚎味,碳水化合物有发酵的气味或饮料有异常沉淀物等等均不能食用。
3、不到无证摊贩处购买盒饭或食物,减少食物中毒的隐患。
十、食品储存应注意哪些问题?
应建立出入库制度,做到先进先出;各类食品分类存放,标志明显,防止交叉污染;做到离墙离地,做到“四防”:防霉或防腐、防鼠、防虫、防蝇。
十一、农村聚餐的相关注意事项
1、制作人员要进行健康体检,持有健康证明方能上岗
2、要有相对独立的加工制作场地,并加强制作场地的“三防”设施及其他安全防护
3、采购的食品原料必须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新鲜、无毒无害),必须查验供货商的资质证明
4、加工各类食品的容器不能混淆,存放熟食品的餐具和容器必须消毒
5、制作食品的饮用水必须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如用井水等自备水源,必须消毒,在加工制作食品时,必须煮沸煮透
6、开餐前对每一种加工好的食品均必须留样并放冰箱冷藏保存48小时
7、农村聚餐,原则上禁止使用凉菜及生食水产品
十二、预包装食品标签及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相关规定。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下列事项:
(一)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
(二)成分或者配料表;
(三)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四)保质期;
(五)产品标准代号;
(六)贮存条件;
(七)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
(八)生产许可证编号;
(九)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应当标明的其他事项。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其标签还应当标明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标签标注事项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内容应当真实,与注册或者备案的内容相一致,载明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功效成分或者标志性成分及其含量等,并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保健食品的功能和成分应当与标签、说明书相一致。
十三、什么叫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在使用过程中应依照哪些规定?
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包括营养强化剂。但不改变食品的营养成分。
国家相关部门对每一种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用量都有严格的规定,经营者应该严格按照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进行使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的通知》国办发〔2011〕20号对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做出了严格的规定。
十四、食品经营者(南食副食店)经营注意事项 食品经营者要有相对固定的经营场地和经营人员,采购食品应当索取供货商和生产厂家资质证明及产品检验报告单。应当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贮存食品,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食品经营者贮存散装食品,应当在贮存位置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严禁经营过期变质及“三无”产品。
十五、生产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法律责任。
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的除外。
十六、为什么说剩菜应彻底加热后才能食用
各种剩菜应尽早放入冰箱冷藏,再食用时应彻底加热,这是消除微生物的最好办法,剩菜在贮存时微生物也许已经生长繁殖,因为低温贮存仅能减慢微生物的生长,并不能杀灭它们,所以剩菜应尽量当餐食用。彻底加热是指食品所有部位的温度至少达到70℃以上。通常情况下,这样可保证食品卫生质量。但是新鲜蔬菜最好不隔夜、隔餐食用。各种叶菜尤其如此,如白菜中含有大量的硝酸盐,吃剩的白菜经过一夜后,由于细菌的作用,无毒的硝酸盐会转化为剧毒的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可使人体血液中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慌等中毒症状,亚硝盐还是一种致癌物质。
十七、为什么说有些手部不良的习惯动作具有潜在危险性
我们双手有很多的小动作是不自觉而又经常重复的。如擦鼻子、抓弄头发、挠胡子、触摸口部、抓痒,这些动作若与做饮菜连在一起,有相互污染的风险。历史上曾发生过由于这些动作导致疾病流行的事件。我们在制作食品时应避免这些小动作,若发觉有这些动作应立即洗手,不要怕麻烦。集体食堂、宾馆、饭店等尤其如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防止疾病流行,确保吃的卫生的重要环节之一。
十八、为什么应避免用手去直接接触熟食等直接入口的食物
手指甲含有大量指垢,手上也有大量的细菌,尽管在接触食品前进行了洗后,但不可能全部洗掉。熟食等直接入口的食物大多不再加热处理,一旦污染了细菌,细菌会随这些食物进入人体,引起食物中毒。如果这一定要用手处理食物,应该戴手套(如果食物是已包好或需要再煮的可不用戴手套)。戴手套要注意以下要求:
1、当手套破损了,被污染了或因任何理由脱下来后,这些手套一律应弃掉。
2、在处理生和熟食之间要更换手套。
3、手套要经常更换(至少每小时一次)。
4、用过后的手套不能再用。
十九、为什么烹调方法不当,可产生多种致癌因素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烹调方法不当,会产生多种致癌因素。
1、动物肉、鱼类等动物蛋白,火候超度,容易产生致癌物氨甲基衍生物,所以动物禽畜肉类、鱼肉类,不可爆炒,烧焦后更不宜吃。
2、高温加热或油炸食品,可产生致癌的多环芳烃物,因此应少食或不食油炸食品。
3、新鲜蔬菜洗切后搁置时间过长会产生致癌物质亚硝酸盐,因此蔬菜应现洗、现切、现炒、现吃,这样既避免产生亚硝酸盐产生,也减少了营养素的损失,特别是水溶性维生素的损失。
4、严禁用煤、原油、木柴等燃料熏制食品,否则会产生致癌物3.4苯并芘,对人体有害。
二十、怎样健康饮用桶装水?
桶装水一旦打开,应尽量在短期内使用完,通常在一周内用完为宜,否则应加热煮开再饮用。桶装水送上门后,即便是质量较好的桶装饮用水,放置时间太长也易滋生细菌。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温度高,细菌繁殖速度也加快,更不能久存。桶装矿泉水,最好放在避光、通风阴凉的地方,避免在阳光下曝晒。同时还要警惕饮水机的二次污染,注意定期清洗饮水机。要求厂家每隔一段时间上门负责清洗饮水机。
购买桶装水要注意先看包装桶是否晶莹透明,质感硬。质量较好的桶(瓶)应由PC材质制成,桶体透明度高,表面光滑清亮,而使用或添加回收废旧垃圾塑料为原料制成的桶,俗称:“黑桶”,颜色发黑、发暗、透明性差。有部分厂家为降低成本,仍在使用这种明令禁止使用的包装桶装水,消费者应仔细选择鉴别。水桶盖应鲜亮光洁,硬度较高。
另外,消费者可尝试倒置水桶,应不漏水。当把水桶从饮水机上拔出时,水桶的内应恰好将水桶再次堵上。合格的饮用水应该无色、透明、清澈、无异味和异臭,没有肉眼可见物。颜色发黄、浑浊、有絮状沉淀或杂质,有异味的水产品一定不能饮用。二十一、八种常见的饮食卫生误区如下:、好热闹喜聚餐:每当节假日,人们大多喜欢三三两两到餐馆“撮一顿”,或是亲朋好友在家聚餐,又热闹又便于交流感情。这样做不利于健康,不符合饮食卫生,特别是当前这一非常时期,最好实行分餐制。分餐的做法是对别人和自己生命健康的负责和尊重。、用白纸包食物:有些人喜欢用白纸包食品,因为白纸看上去好像干干净净的。可事实上,白纸在生产过程中,会加用许多漂白剂及带有腐蚀作用的化工原料,纸浆虽然经过冲洗过滤,仍含有不少化学成分,会污染食物。至于用报纸来包食品,则更不可取,因为印刷报纸时,会用许多油墨或其他有毒物质,对人体危害极大。、用酒消毒碗筷:一些人常用白酒来擦拭碗筷,以为这样可以达到消毒的目的。殊不知,医学上用于消毒的酒精度数为 75°,而一般白酒的酒精含量多在 56°以下,并且白酒毕竟不同于医用酒精。所以,用白酒擦拭碗筷,根本达不到消毒的目的。、抹布清洗不及时:实验显示,在家里使用一周后的全新抹布,滋生的细菌数会让你大吃一惊;如果在餐馆或大排档,情况会更差。因此,在用抹布擦饭桌之前,应当先充分清洗。抹布每隔三四天应该用开水煮沸消毒一下,以避免因抹布使用不当而给健康带来危害。、用卫生纸擦拭餐具:化验证明,许多卫生纸(尤其是非正规厂家生产的卫生纸)消毒状况并不好,这些卫生纸因消毒不彻底而含有大量细菌;即使消毒较好,卫生纸也会在摆放的过程中被污染。因此,用普通的卫生纸擦拭碗筷或水果,不但不能将食物擦拭干净,反而会在擦拭的过程中,给食品带来更多的污染机会。、用毛巾擦干餐具或水果:人们往往认为自来水是生水、不卫生,因此在用自来水冲洗过餐具或水果之后,常常再用毛巾擦干。这样做看似卫生细心,实则反之。须知,干毛巾上常常会存活着许多病菌。目前,我国城市自来水大都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所以说用洗洁剂和自来水彻底冲洗过的食品基本上是洁净的,可以放心食用,无须再用干毛巾擦拭。、将变质食物煮沸后再吃:有些家庭主妇比较节俭,有时将轻微变质的食物经高温煮过后再吃,以为这样就可以彻底消灭细菌。医学实验证明,细菌在进入人体之前分泌的毒素,是非常耐高温的,不易被破坏分解。因此,这种用加热方法处理剩余食物的方法是不可取的。、把水果烂掉的部分剜掉再吃:有些人吃水果时,习惯把水果烂掉的部分削了再吃,以为这样就比较卫生了。然而,微生物学专家认为:即使把水果上面已烂掉的部分削去,剩余的部分也已通过果汁传入了细菌的代谢物,甚至还有微生物开始繁殖,其中的霉菌可导致人体细胞突变而致癌。因此,水果只要是已经烂了一部分,就不宜吃,还是扔掉为好。
二十二、.如何采购食用油,应索取哪些证件? 采购食用油时,一定要采购标有“QS”标志的桶装食用油,若采购散装食用油,极易购买到潲水油及问题食用油,质量得不到保障。应索取的证件有:销售商的食品经营许可证(或仍在有效期的食品流通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食用油的“质量检测报告”复印件。若不按要求对食用油进行采购和索证,一旦油出了食品安全质量问题,找不到销售商,责任由自己全负。
二十三、什么是食品掺假、掺杂和伪造?
(1)“掺假”是指食品中添加了廉价或没有营养价值的物品,或从食品中抽去了有营养的物质或替换进次等物质,从而降低了质量,如蜂蜜中加入转化糖,巧克力饼干加入了色素,全脂奶粉中抽掉脂肪等。
(2)“掺杂”即在食品中加入一些杂物,如腐竹中加入硅酸钠或硼砂;辣椒粉中加入了红砖粉末等。
(3)“伪造”是指包装标识或产品说明与内容物不符。
二十四、如何清洗果蔬上的残留农药?
(1)水洗浸泡法(用清水洗干净后浸泡):蔬菜污染的农药品种主要有机磷杀虫剂,有机磷杀虫剂难溶于水,此种方法仅能除去部分污染的农药,但水洗是清除蔬菜水果上其他污物和去除残留农药的基础方法。主要用于叶类蔬菜。一般先用水冲洗掉表面污物,否则等于将果蔬浸泡在稀释的农药里。然后用清水浸泡,浸泡不少于10分钟,果蔬清洗剂可增加农药的溶出,所以浸泡时可以加入少量果蔬清洗剂,浸泡后要用流水冲洗2-3遍。
(2)清洗后碱水浸泡法:有机磷杀虫剂在碱性环境下分解迅速,所以此方法是有效地去除农药污染的措施,可用于各类蔬菜瓜果。方法是先将表面污物冲洗干净,浸泡到碱水中(一般500m1水中加入碱面5g-10g)5-15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3-5遍。
(3)去皮法:外表不平或多细毛的蔬菜瓜果,较易沾染农药,所以削去外皮是一种较好的去除残留农药的方法。
(4)储存法:农药随着时间能缓慢分解为对人体无害的物质(空气中的氧与蔬菜中的酶对残留农药有一定的分解作用),所以对易于保存的瓜果蔬菜可以通过一定时间的存放,减少农药残留量。一般应存放15天以上,同时建议不要立即食用新采摘的未削皮的瓜果。
(5)加热法: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随着温度升高,分解加快,所以对一些其他方法难以处理的蔬菜瓜果可通过加热去除部分农药。此法常用于芹菜、菠菜、小白菜、圆白菜、青椒、菜花、豆角等,先用清水将表面污染物洗净,放入沸水中2-5分钟捞出,然后用清水冲洗1-2遍。
(6)阳光晒:经日光照射晒干后的蔬菜,农药残留较少。
二十五、怎样识别用激素促进成熟的蔬菜?
有的菜农为了使蔬菜生长加快、生长的多就用激素喷洒,吃了这种菜对健康不利,怎样识别呢? 西红柿表皮光滑,当菜农对它喷洒催大、催肥、催熟激素后,激素药液一部分流至下端,致使该部位特别长肉,形成“尖屁股”。这种西红柿当然不能吃。此外,个头很大,红绿斑驳,摸起来发硬,切开后没汁或汁很少,这也是催熟剂催熟的,不宜购买。生长怪异的如冬瓜、黄瓜、茄子之类,冬瓜、茄子上小下大,黄瓜则全身长坨,都是喷洒激素的结果。有的水果细皮嫩肉,有的芹菜体大身长,均不要吃为好。
二十六、什么叫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有哪些特征?
凡健康人经口摄入正常数量、可食状态的“有毒食物”(指被致病菌及其毒素、化学毒物污染或含有毒素的动植物食物)后所引起的以急性感染或中毒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统称为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特征: 虽然食物中毒的原因不同,症状各异,但一般都具有如下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①潜伏期短,一般由几分钟到几小时,食入“有毒食物”后于短时间内几乎同时出现一批病人,来势凶猛,很快形成高峰,呈爆发流行;②病人临床表现相似,且多以急性胃肠道症状为主;③发病与食入某种食物有关。病人在近期同一段时间内都食用过同一种“有毒食物”,发病范围与食物分布呈一致性,不食者不发病,停止食用该种食物后很快不再有新病例;④一般人与人之间不传染。发病曲线呈骤升骤降的趋势,没有传染病流行时发病曲线的余波;⑤有明显的季节性。夏秋季多发生细菌性和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冬春季多发生肉毒中毒和亚硝酸盐中毒等。
二十七、食物中毒分类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摄入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与不同区域人群的饮食习惯有密切关系。美国多食肉、蛋和糕点,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最多;日本喜食生鱼片,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最多;我国食用畜禽肉、禽蛋类较多,多年来一直以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居首位,但近年来,随着水产品食用的增多,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高发。
(二)、真菌毒素中毒真菌在谷物或其他食品中生长繁殖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人和动物食人这种毒性物质发生的中毒,称为真菌性食物中毒(如: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玉米、花生,霉变的甘蔗等)。中毒发生主要通过被真菌污染的食品,用一般的烹调方法加热处理不能破坏食品中的真菌毒素。真菌生长繁殖及产生毒素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因此中毒往往有比较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
(三)、动物性食物中毒食入动物性中毒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即为动物性食物中毒。动物性中毒食品主要有两种;将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动物或动物的某一部分当做食品;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了大量的有毒成分的可食的动物性食品。近年,我国发生的动物性食物中毒主要是河豚鱼中毒,其次是鱼胆中毒。
(四)、植物性食物中毒一般因误食有毒植物或有毒的植物种子,或烹调加工方法不当,没有把植物中的有毒物质去掉而引起。最常见的植物性食物中毒为菜豆中毒、毒蘑菇中毒;可引起死亡的有毒蘑菇、马铃薯、曼陀罗、银杏、苦杏仁、桐油等。植物性中毒多数没有特效疗法,对一些能引起死亡的严重中毒,尽早排除毒物对中毒者的预后非常重要。
(五)、化学性食物中毒食入化学性中毒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即为化学性食物中毒(如:亚硝酸盐、瘦肉精)。化学性食物中毒发病特点是:发病与进食时间、食用量有关。一般进食后不久发病,常有群体性,病人有相同的临床表现。剩余食品、呕吐物、血和尿等样品中可测出有关化学毒物。在处理化学性食物中毒时应突出一个“快”字!及时处理不但对挽救病人生命十分重要,同时对控制事态发展,特别是群体中毒和一时尚未明化学毒物时更为重要。
二十八、哪些原因可导致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发生?
(1)冷藏方法不正确,如将煮熟的食品长时间存放于室温下冷却,把大块食物贮存于冰柜中,或冷藏温度不够。
(2)从烹调到食用的间隔时间太长,使细菌有足够的繁殖时间。
(3)烹调或加热方法不正确,加热不彻底,食物中心温度低于70℃。(4)由病原携带者或感染者加工食品。(5)使用受污染的生食品或原辅料。(6)生熟食品交叉污染。(7)在室温条件下解冻食物。
(8)厨房设备、餐具清洗、消毒方法不正确。(9)使用了来源不安全的食物。(10)加工制备后的食物受污染。
二十九、食物中毒的预防原则: 1.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原则
(1)防止食物被细菌污染
加强食品卫生管理,主要个人卫生;不吃病死家禽、家畜肉;炊事用具容器必须生熟分开。
(2)控制细菌繁殖
绝大部分致病菌生长繁殖的最适合温度为20℃~40℃,在10℃以下繁殖减弱,低于0℃多数细菌不能繁殖。
(3)杀灭病原菌和灭活毒素 若想彻底杀灭肉类中可能存在的沙门菌属细菌,可将肉块深部温度加热至80℃,并保持l2min;蛋类煮沸8~10min。蒸煮螃蟹时,加热100℃,并保持30min,便可杀灭副溶血性弧菌。
2.非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原则非细菌性食物中毒预防的重点是做到三防,即防止误食、防止食品污染、防止食品霉变。
三
十、什么叫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一般可分为感染性和中毒性,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前列,是当前世界上最突出的卫生问题。
三
十一、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十项建议
1、不买不食腐败变质、污秽不洁及其它含有害物质的食品;
2、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品;不购买无厂名厂址和保质期等标识不全的食品;
3、不光顾无证无照的流动摊档和卫生条件不佳的饮食店;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这些劣质食品、饮料往往卫生质量不合格,食用会危害健康。
4、不食用在室温条件下放置超过2小时的熟食和剩余食品;
5、不随便吃野菜、野果。野菜、野果的种类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缺乏经验的人很难辨别清楚,只有不随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确保安全。
6、生吃瓜果要洗净。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
7、不饮用不洁净的水或者未煮沸的自来水;水是否干净,仅凭肉眼很难分清,清澈透明的水也可能含有病菌、病毒,喝开水最安全
8、直接食用的瓜果应用洁净的水彻底清洗并尽可能去皮;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食物腐烂变质,就会味道变酸、变苦;散发出异味儿,这是因为细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这些食物会造成食物中毒。
9、进食前或便后应将双手洗净;养成吃东西以前洗手的习惯。人的双手每天干这干那,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会沾染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吃东西以前认真用肥皂洗净双手,才能减少“病从口入”的可能。
10、在进食的过程中如发现感官性状异常,应立即停止进食。
三
十二、食品安全事故的赔偿责任
当发生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故时,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生产经营者财产不足以同时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缴纳罚款、罚金时,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第二篇:学校食品安全卫生知识
学校食品安全卫生知识
一、食品安全卫生的重要性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应该无毒无害,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既是从营养与卫生二方面来保证食品安全。
1.人类健康对食品安全卫生的要求
食品安全事件容易造成群体性发病,引起较大的社会和心理影响,也极易受到恐怖主义和犯罪分子的利用,如何保证食品安全已提升到新世纪社会性、国际性的重大课题,越来越受到政府和人们的重视。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食源性疾病也不断出现,滥用农药中毒,“瘦肉精”中毒,潲水油事件,劣质奶粉事件,甲醇中毒、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等重大事件在全国各省市均有报道。对人民生命和健康造成了危害。
2.食品贸易全球化对食品安全卫生的要求
目前全球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食源性疾病不断上升,恶性污染事件接二连三,新技术、新工艺带来新的危害致使世界范围内食品贸易纠纷不断,成为影响食品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如英国的疯牛病仅禁止出口一项每年损失52亿美元,为杜绝疯牛病而采取的宰杀行动损失约300亿美元;比利时的二恶英污染事件不仅导致其生产的动物性食品被大量销毁,而且导致世界各国禁止其动物性食品的进口,据估计经济损失在13亿欧元。
3.社会稳定发展和国家安全对食品安全卫生的要求
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不仅使其经济上受到严重损害,还影响到消费者对政府的信任、威胁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比利时的二恶英事件不仅使卫生部长和农业部长下台,也使执政长达40年之久的社会党政府垮台。食品安全问题已受到各国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在2001年初世界卫生组织召开的第53届世界卫生大会上,全球100余个会员国针对食品安全问题达成了一项《食品安全》决议。将食品安全列为公共卫生的优先领域,并要求成员国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最大程度地减少食源性疾病对公众健康的威胁。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食品的安全与卫生问题。在总结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制定了《食品安全行动计划》。
二、国内、省内学校食品安全卫生现状
国内、省内学校食品安全卫生现状不容乐观,主要的不安全因素有:
1.领导不够重视,没有把确保学校食品卫生工作纳入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不能有效地履行食品卫生校长负责制。
2.制度措施落实不到位,甚至很薄弱;如学校所采购的食品质量不高,所经销食品常忽略了供餐食品经营者的卫生许可证(包括许可项目)等资质条件的审查,对其加工场所的卫生状况、加工能力不能做到认真考察,只考虑到其价格因素,由于加工能力所限,导致超负荷运转,极易使所加工的食品腐败变质而引起食物中毒。有的标识不清,有的无索证等,存在着食品不安全隐患。
3.食堂硬件设施、功能区划分等卫生设施条件不符合卫生要求,餐具消毒措施及保洁设施不落实,无熟菜间及售菜间、无防蝇、防尘设施、熟食间中无紫外线消毒灯等;
4.从业人员卫生意识淡漠,岗位责任制不明确,法律、法规卫生意识差,不注重个人卫生,长指甲、留胡须、操作时抽烟等时有发生,有的未穿戴工作衣帽。
5.有些学校将食堂、小卖部等后勤工作社会化,全部承包给个人,将之推向市场,某些学校、个体承包商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重经营、轻卫生安全,不顾食品安全因素,置法律法规不顾,从事违法经营活动,有的未按卫生许可核定项目经营,制售盒饭,经销油炸食品等。
三、学校食品安全卫生的重要性
学校食堂的安全卫生同样关系到学生的健康与学校的稳定发展。近年来学校食物中毒事件频频发生,为学校安全敲响了警钟。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学生的健康牵动着千万个家庭的心,学校一旦发生食品卫生问题往往影响到一个大群体,轻者影响学生学习,重者影响社会的稳定性。同时发生食品卫生问题也影响学校的正常学习和工作秩序,使学校声誉下降,可能还会进而影响学校的招生及经济利益。
四、学校常见食源性疾病发生的种类和原因
食源性疾病:指由摄食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它包括食物中毒、经食物中感染的肠道传染病、食源性寄生虫病以及食物中有毒、有害污染物所引起的中毒性疾病。
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危害包括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物理性危害
(一)生物性危害
1.食源性细菌病原体最常见,在夏秋季节多发,引起中毒的食品常常是动物性食品。
沙门氏菌病
1)病原与中毒食品:包括仅感染人的伤寒、副伤寒沙门氏菌和引起人食物中毒的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等。多发生在夏季,传播可通过水和食物,中毒食品主要是肉类食品,常由于食物存放不当,食用前未烧熟煮透所致。
2)临床表现: 肠热型(伤寒、副伤寒):开始出现发热不适、全身疼痛,此后患者出现持续高热、相对缓脉、肝脾肿大,外周白细胞下降、皮肤出现玫瑰疹。严重肠局坏死和溃疡,有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急性胃肠炎型(食物中毒):潜伏期12~24小时,突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重者有寒战,惊厥,抽搐与昏迷,病程3~7天,预后良好。其他类型:类霍乱型,类伤寒型,类感冒型,败血症型。
其他还有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属食物中毒、蜡样芽孢杆菌属食物中毒等等。
志贺菌感染(痢疾)
由于进食被志贺菌污染的食物和水而引起,常常由于不卫生的加工人员接触食品所致。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有里急后重、粘液血便)、发热、发汗、腹部疼痛和肌肉酸痛。
霍乱
由于进食被霍乱弧菌污染的食物和饮水而引起,常见引起传播是由于海产品或海产品未煮熟、生食蔬菜、吃水果不去皮,以及制作食品过程或存放时被污染所致。
防治:以预防为主,做好管水、管粪、管食品、灭苍蝇的综合防治措施。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预防原则
1)防止病原菌污染及毒素产生
2)防止病原体繁殖及毒素的形成
3)杀灭细菌及破坏毒素
2、食源性病毒
甲型肝炎
病毒为单股RNA病毒,可感染不同动物和人。常年多发,各种年龄均易感染,水源、食物均可造成暴发流行,常见污染的食品为冷菜、水果和果汁、乳制品、蔬菜、贝类和冷饮。
临床表现:潜伏期15-45天,平均30天。可有黄疸型和无黄疸型二种。
预防:主要切断传染途径,控制传染源,加强饮食、饮水、环境卫生管理。养成个人良好卫生习惯。
3.食源性寄生虫
旋毛虫病、绦虫病:食用感染的动物性食品所引起
1)囊虫病
猪囊虫在半透明的水泡状包囊中,肉眼为白色,比绿豆略大,包囊一端为乳白色不透明的头节,这种肉称“米猪肉”。人吃了含囊尾蚴的肉后,囊尾蚴在肠道发育成虫,引起人的绦虫病;成虫也可逆行入胃,经消化孵出幼虫,幼虫入肠壁通过血液达到全身,使人患囊尾蚴病。因囊尾蚴寄生部位不同可致脑尾蚴病、眼囊尾蚴病、肌肉囊尾蚴病,严重损害人体健康。
2)旋毛虫病,主要寄生在隔肌、舌肌、心肌
人食用含旋毛虫包囊的肉后经一周在肠道发育为成虫,并产生大量新幼虫钻入肠壁,随血入全身各部位,损害人体健康,人体得病与吃生食或半生食肉类有关。
预防:加强肉品检疫;加强市场管理防止贩卖病畜肉;加强宣教,纠正不良饮食习惯;烹调加热要彻底,防止交叉污染。
4.天然毒素类
包括1)海洋毒素
贝类毒素麻痹性贝类毒素;鱼类毒素包括河豚毒素、西加毒素和鲭鱼毒素;
2)真菌毒素和3)植物毒素
毒蕈中毒、豆类食物中毒、发芽马铃薯中毒。
毒蕈中毒常见原因及预防
蕈类又称蘑菇,蘑菇的生长环境多种多样,草原、树林中菌菇生长较为集中。毒蘑菇又称毒蕈,在我国,毒蘑菇有100种左右,但多数种类的毒性轻微或尚不能确定,常引起人严重中毒的有10种。分别是:褐鳞环柄菇、肉褐麟环柄菇、白毒伞、鳞柄白毒伞、毒伞、秋生盔孢伞、鹿花菌、包脚黑褶伞、毒粉褶菌、残托斑毒伞等。临床表现根据毒素成分,中毒症状划分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脏器损害型。预防措施应加强宣传、避免误食。
菜豆类食物中毒
有毒成分可能是皂素和红细胞凝集素,具有凝血作用。中毒原因是未煮透,含毒成分未彻底破坏。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为2-4小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头育、少数胸闷、心慌、出冷汗、四肢麻木、畏寒等,体温一般正常,恢复快。预防:豆角易炖吃,炒食不要贪图脆嫩。发芽土豆中毒
有毒成分:龙葵碱C45H73NO15,土豆发芽其幼芽和芽眼部分龙葵素含量增加。临床表现为潜伏期多数2-4小时,先有咽喉抓痒及烧灼感,其后出现胃肠道症状,剧烈吐、泻致脱水、电解质紊乱和血压下降,可有头晕、头痛、轻度意识障碍、呼吸困难,重者因心脏衰竭、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预防:低温下贮藏土豆,防止发芽;不吃发芽、发绿色皮的土豆;生芽少的挖去芽和芽眼,宜炖、煮、红烧吃,加食醋可破坏毒素。
(二)化学性危害
农药残留、有毒金属和化合物(铅、镉、汞、砷、氟、多环芳烃、多氯联苯、二恶英)、工厂化学药品(润滑剂、清洁洗消剂、油漆)、兽药残留。
亚硝酸盐食物中毒
(1)中毒原因:误食;食品中硝酸盐转变为亚硝酸盐;食品加工中加入过多硝酸盐,亚硝酸盐。
(2)中毒机制:氧化血红蛋白中二价铁为三价铁,从而失去携带氧能力,造成机体组织缺氧。
(3)预防措施:严格管理亚硝酸盐的保存与使用,防止误食;限制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添加量;加强蔬菜运输保存卫生管理;加强水质监测。
有机磷农药中毒
有机磷化合物是一类高效、广谱杀虫剂。广泛用于农林业。
(1)中毒的原因:中毒原因主要是有机磷农药污染食物引起。如用装过农药的空瓶装酱油、酒、食用油等;食物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有机磷农药污染;刚施过有机磷农药的蔬菜水果,没有到安全间隔期就采摘上市,或把有机磷农药和粮食、食品混放于同一仓库保管,造成误食或污染食品,投毒、自杀。
(2)中毒症状:潜伏期多在2小时以内,潜伏期越短,病情越重。中毒轻者表现为头疼、头晕、恶心呕吐、出汗、视力模糊、无力等。还有肌束震颤、瞳孔缩小、胸闷或全身肌肉紧束感、出汗、流涎(口腔、鼻孔可有大量的白色或淡红色泡沫样分泌物)、腹痛、腹泻。严重有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发绀、瞳孔缩小如针尖、对光反向消失、呼吸极困难、肺水肿、大小便失禁、惊厥、患者进入昏迷状态。最后可因呼吸衰竭或循环衰竭而死亡。
(3)预防 有机磷农药专人保管,单独贮存;器具专用;喷洒农药须遵守安全间隔期;喷过农药和播过毒种的农田,要树立标志提示群众;配药拌种要远离畜圈、饮水源和瓜果地,以防治污染;喷洒药作业必须注意个人防护,喷药后用肥皂水洗手、脸;蔬菜水果在食用前洗净。
学生食品安全卫生预防措施
学校的食品卫生整顿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下一部卫生部将与教育部门共同研究和解决学校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问题。近年来,卫生部根据《食品卫生法》,有针对性地加强了有关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的法规和制度建设,先后制定并发布了《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下发《学生食堂和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为学校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食物中毒事故的处理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此外,教育部、卫生部还多次联合下文开展学校食品卫生监督检查工作,希望通过检查工作以查促建,以查促改,加强防范,消除可能发生食物中毒的隐患,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
作为学生应掌握一定的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做好个人防护,以下几点提请大家注意:
1.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QS标识,不能购买三无产品。
2.打开食品包装,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它应有的感官性状。不能食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若蛋白质类食品发粘,渍脂类食品有嚎味,碳水化合物有发酵的气味或饮料有异常沉淀物等等均不能食用。
3.不到校园周边无证摊贩处购买盒饭或食物,减少食物中毒的隐患。
4.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自己的餐具洗净消毒,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不在食堂乱扔垃圾防止蚊蝇孳生。
5.少吃油炸、油煎食品
学校在食品安全卫生方面已开展了很多工作,包括对硬件设施的投入,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与落实,对有关人员的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宣传。但是仍然有很多工作需要完善,其中包括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有计划地对饮食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的培训,对学生食品卫生知识的宣传,学校周边饮食摊点的整顿等等。希望以检查为契机,促进学校的发展,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
第三篇:学校食品安全卫生知识
学校食品安全卫生知识
一、食品安全卫生的重要性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应该无毒无害,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既是从营养与卫生二方面来保证食品安全。
1.人类健康对食品安全卫生的要求
食品安全事件容易造成群体性发病,引起较大的社会和心理影响,也极易受到恐怖主义和犯罪分子的利用,如何保证食品安全已提升到新世纪社会性、国际性的重大课题,越来越受到政府和人们的重视。食源性疾病是使人遭受痛苦的一个主要原因,它能带来不必要的死亡和经济负担。在世界范围内,近年来食品安全方面的恶性、突发事件屡屡发生,比利时发生二恶英污染事件;英国发生的疯牛病及猪瘟;日本发生的近万例的大肠杆菌O157的食物中毒事件均已严重威胁人群健康。
疯牛病
全称“牛海绵伏脑病”,发病原因可能是给牛喂养了患瘙痒病的羊制成的肉骨粉而引起。引起疯牛病、羊瘙痒病的病原因子的真正性质目前被认可的是一种叫“prion”(译为朊粒蛋白)的正常细胞蛋白发生结构变异而造成。暂时称之为“疯牛病因子”。发生感染的病牛,病原体主要存在于脑组织、脊髓和眼睛的视网膜,部分在小肠、骨髓和脊背神经节也可发现。到2000年7月英国已有34000多个牧场的176000多头牛感染该病,1993年初是高峰,每月至少有1000头牛发病。到1996年3月英国政府才承认“新变异型克雅氏病”与疯牛病有关。我国农业部和有关部门多次下发通知禁止违法进口、经营和使用反刍动物及其产品、胚胎和动物源性饲料。
大肠埃希菌食物中毒
1996年5月下旬,日本几十所中学和幼儿院相继发生6起集体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数多达1600人,导致3名儿童死亡,80多人入院治疗,这就是引起全世界极大关注的大肠杆菌O157中毒事件。同时,日本仙台市和鹿儿岛县也发现集体食物中毒事件,中毒儿童增加到3791人,住院儿童达202人。到7月底,形成中毒人数超过万人,死亡11人,波及44个都府县的暴发性食物中毒事件。1999年我国部分地区也发生了肠出血性大肠杆菌0157·H7感染性腹泻的暴发,表明我国不断遭受该菌威胁的形势日趋严峻。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食物中毒
1999年年底,美国发生了历史上因食用带有李斯特菌的食品而引发的最严重的食物中毒事件。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资料,在美国密歇根洲,有14人因食用被该菌污染了的“热狗”和熟肉而死亡,在另外22个州也有97个因此患病,6名妇女因此流产。
2000年底至2001年初,法国发生李斯特氏菌污染污染食品事件,有6个人因食用法国公司加工生产的肉酱和猪舌头而成为李氏杆菌的牺牲品。
二恶英污染食品事件
1999年5月在比利时发生的“二恶英污染食品”事件,首先出现一些养鸡场鸡不生蛋、肉鸡生长异常等现象。经调查发现,这是由于比利时9家饲料公司生产的饲料中含有致癌物质二恶英所致。调查发现比利时一家饲料厂的饲料用脂肪的二恶英含量超过允许限量200 倍以上,使比利时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有1000万只被认为是受污染的肉鸡和蛋鸡被屠宰销毁。这一事件造成的直接损失达13亿欧元,如果加上与此关联的食品工业,损失已超过上百亿欧元。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食源性疾病也不断出现,滥用农药中毒,“瘦肉精”中毒,潲水油事件,劣质奶粉事件,甲醇中毒、毒蕈中毒、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等重大事件在全国各省市均有报道。对人民生命和健康造成了危害。
2.食品贸易全球化对食品安全卫生的要求
目前全球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食源性疾病不断上升,恶性污染事件接二连三,新技术、新工艺带来新的危害致使世界范围内食品贸易纠纷不断,成为影响食品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如英国的疯牛病仅禁止出口一项每年损失52亿美元,为杜绝疯牛病而采取的宰杀行动损失约300亿美元;比利时的二恶英污染事件不仅导致其生产的动物性食品被大量销毁,而且导致世界各国禁止其动物性食品的进口,据估计经济损失在13亿欧元。
3.社会稳定发展和国家安全对食品安全卫生的要求
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不仅使其经济上受到严重损害,还影响到消费者对政府的信任、威胁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比利时的二恶英事件不仅使卫生部长和农业部长下台,也使执政长达40年之久的社会党政府垮台。
归纳起来食品安全问题事件频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
2)种植业、养殖业的源头污染对食品安全威胁很大,经营者违法使用高毒农药,违法使用抗生素、激素等兽药,违法使用瘦肉精等等;
3)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自身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仍然偏低;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不合格原料生产加工食品。
4)食品工业应用新原料、新工艺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如用中草药、转基因食品等新资源,食品新型包装材料,食品辐照等新食品加工工艺;
5)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如二恶英、有机氯的污染问题。
6)犯罪分子极易利用食品进行犯罪或恐怖活动;
7)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条件、手段和经费还不能完全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
食品安全问题已受到各国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在2001年初世界卫生组织召开的第53届世界卫生大会上,全球100余个会员国针对食品安全问题达成了一项《食品安全》决议。将食品安全列为公共卫生的优先领域,并要求成员国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最大程度地减少食源性疾病对公众健康的威胁。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食品的安全与卫生问题。在总结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制定了《食品安全行动计划》。
二、国内、省内学校食品安全卫生现状
国内、省内学校食品安全卫生现状不容乐观,主要的不安全因素有: 1.领导不够重视,没有把确保学校食品卫生工作纳入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不能有效地履行食品卫生校长负责制。
2.制度措施落实不到位,甚至很薄弱;如学校所采购的食品质量不高,所经销食品常忽略了供餐食品经营者的卫生许可证(包括许可项目)等资质条件的审查,对其加工场所的卫生状况、加工能力不能做到认真考察,只考虑到其价格因素,由于加工能力所限,导致超负荷运转,极易使所加工的食品腐败变质而引起食物中毒。有的标识不清,有的无索证等,存在着食品不安全隐患。
3.食堂硬件设施、功能区划分等卫生设施条件不符合卫生要求,餐具消毒措施及保洁设施不落实,无熟菜间及售菜间、无防蝇、防尘设施、熟食间中无紫外线消毒灯等;
4.从业人员卫生意识淡漠,岗位责任制不明确,法律、法规卫生意识差,不注重个人卫生,长指甲、留胡须、操作时抽烟等时有发生,有的未穿戴工作衣帽。
5.有些学校将食堂、小卖部等后勤工作社会化,全部承包给个人,将之推向市场,某些学校、个体承包商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重经营、轻卫生安全,不顾食品安全因素,置法律法规不顾,从事违法经营活动,有的未按卫生许可核定项目经营,制售盒饭,经销油炸食品等。
资料显示仅2005年第二季度全国重大食物中毒报告,学校食物中毒发生20起,中毒人数1256人,死亡1人;同期全国食物中毒发生67起,中毒人数2129人,死亡59人。
三、学校食品安全卫生的重要性
学校食堂的安全卫生同样关系到学生的健康与学校的稳定发展。近年来学校食物中毒事件频频发生,为学校安全敲响了警钟。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学生的健康牵动着千万个家庭的心,学校一旦发生食品卫生问题往往影响到一个大群体,轻者影响学生学习,重者影响社会的稳定性。同时发生食品卫生问题也影响学校的正常学习和工作秩序,使学校声誉下降,可能还会进而影响学校的招生及经济利益。
四、学校常见食源性疾病发生的种类和原因
食源性疾病:指由摄食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它包括食物中毒、经食物中感染的肠道传染病、食源性寄生虫病以及食物中有毒、有害污染物所引起的中毒性疾病。
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危害包括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物理性危害
(一)生物性危害
1.食源性细菌病原体最常见,在夏秋季节多发,引起中毒的食品常常是动物性食品。
沙门氏菌病
1)病原与中毒食品:包括仅感染人的伤寒、副伤寒沙门氏菌和引起人食物中毒的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等。多发生在夏季,传播可通过水和食物,中毒食品主要是肉类食品,常由于食物存放不当,食用前未烧熟煮透所致。
2)临床表现:
肠热型(伤寒、副伤寒):开始出现发热不适、全身疼痛,此后患者出现持续高热、相对缓脉、肝脾肿大,外周白细胞下降、皮肤出现玫瑰疹。严重肠局坏死和溃疡,有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急性胃肠炎型(食物中毒):潜伏期12~24小时,突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重者有寒战,惊厥,抽搐与昏迷,病程3~7天,预后良好。其他类型:类霍乱型,类伤寒型,类感冒型,败血症型。
其他还有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属食物中毒、蜡样芽孢杆菌属食物中毒等等。
志贺菌感染(痢疾)
由于进食被志贺菌污染的食物和水而引起,常常由于不卫生的加工人员接触食品所致。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有里急后重、粘液血便)、发热、发汗、腹部疼痛和肌肉酸痛。
霍乱
由于进食被霍乱弧菌污染的食物和饮水而引起,常见引起传播是由于海产品或海产品未煮熟、生食蔬菜、吃水果不去皮,以及制作食品过程或存放时被污染所致。
防治:以预防为主,做好管水、管粪、管食品、灭苍蝇的综合防治措施。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预防原则 1)防止病原菌污染及毒素产生 2)防止病原体繁殖及毒素的形成 3)杀灭细菌及破坏毒素
2、食源性病毒 甲型肝炎
病毒为单股RNA病毒,可感染不同动物和人。常年多发,各种年龄均易感染,水源、食物均可造成暴发流行,常见污染的食品为冷菜、水果和果汁、乳制品、蔬菜、贝类和冷饮。
临床表现:潜伏期15-45天,平均30天。可有黄疸型和无黄疸型二种。
预防:主要切断传染途径,控制传染源,加强饮食、饮水、环境卫生管理。养成个人良好卫生习惯。
3.食源性寄生虫
旋毛虫病、绦虫病:食用感染的动物性食品所引起 1)囊虫病
猪囊虫在半透明的水泡状包囊中,肉眼为白色,比绿豆略大,包囊一端为乳白色不透明的头节,这种肉称“米猪肉”。人吃了含囊尾蚴的肉后,囊尾蚴在肠道发育成虫,引起人的绦虫病;成虫也可逆行入胃,经消化孵出幼虫,幼虫入肠壁通过血液达到全身,使人患囊尾蚴病。因囊尾蚴寄生部位不同可致脑尾蚴病、眼囊尾蚴病、肌肉囊尾蚴病,严重损害人体健康。
2)旋毛虫病,主要寄生在隔肌、舌肌、心肌
人食用含旋毛虫包囊的肉后经一周在肠道发育为成虫,并产生大量新幼虫钻入肠壁,随血入全身各部位,损害人体健康,人体得病与吃生食或半生食肉类有关。
预防:加强肉品检疫;加强市场管理防止贩卖病畜肉;加强宣教,纠正不良饮食习惯;烹调加热要彻底,防止交叉污染。
4.天然毒素类 包括1)海洋毒素
贝类毒素麻痹性贝类毒素;鱼类毒素包括河豚毒素、西加毒素和鲭鱼毒素;
2)真菌毒素和3)植物毒素
毒蕈中毒、豆类食物中毒、发芽马铃薯中毒。
毒蕈中毒常见原因及预防
蕈类又称蘑菇,蘑菇的生长环境多种多样,草原、树林中菌菇生长较为集中。毒蘑菇又称毒蕈,在我国,毒蘑菇有100种左右,但多数种类的毒性轻微或尚不能确定,常引起人严重中毒的有10种。分别是:褐鳞环柄菇、肉褐麟环柄菇、白毒伞、鳞柄白毒伞、毒伞、秋生盔孢伞、鹿花菌、包脚黑褶伞、毒粉褶菌、残托斑毒伞等。临床表现根据毒素成分,中毒症状划分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脏器损害型。预防措施应加强宣传、避免误食。
菜豆类食物中毒
有毒成分可能是皂素和红细胞凝集素,具有凝血作用。中毒原因是未煮透,含毒成分未彻底破坏。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为2-4小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头育、少数胸闷、心慌、出冷汗、四肢麻木、畏寒等,体温一般正常,恢复快。预防:豆角易炖吃,炒食不要贪图脆嫩。
发芽土豆中毒
有毒成分:龙葵碱C45H73NO15,土豆发芽其幼芽和芽眼部分龙葵素含量增加。临床表现为潜伏期多数2-4小时,先有咽喉抓痒及烧灼感,其后出现胃肠道症状,剧烈吐、泻致脱水、电解质紊乱和血压下降,可有头晕、头痛、轻度意识障碍、呼吸困难,重者因心脏衰竭、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预防:低温下贮藏土豆,防止发芽;不吃发芽、发绿色皮的土豆;生芽少的挖去芽和芽眼,宜炖、煮、红烧吃,加食醋可破坏毒素。
(二)化学性危害
农药残留、有毒金属和化合物(铅、镉、汞、砷、氟、多环芳烃、多氯联苯、二恶英)、工厂化学药品(润滑剂、清洁洗消剂、油漆)、兽药残留。
亚硝酸盐食物中毒
(1)中毒原因:误食;食品中硝酸盐转变为亚硝酸盐;食品加工中加入过多硝酸盐,亚硝酸盐。
(2)中毒机制:氧化血红蛋白中二价铁为三价铁,从而失去携带氧能力,造成机体组织缺氧。
(3)预防措施:严格管理亚硝酸盐的保存与使用,防止误食;限制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添加量;加强蔬菜运输保存卫生管理;加强水质监测。
有机磷农药中毒
有机磷化合物是一类高效、广谱杀虫剂。广泛用于农林业。(1)中毒的原因:中毒原因主要是有机磷农药污染食物引起。如用装过农药的空瓶装酱油、酒、食用油等;食物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有机磷农药污染;刚施过有机磷农药的蔬菜水果,没有到安全间隔期就采摘上市,或把有机磷农药和粮食、食品混放于同一仓库保管,造成误食或污染食品,投毒、自杀。
(2)中毒症状:潜伏期多在2小时以内,潜伏期越短,病情越重。中毒轻者表现为头疼、头晕、恶心呕吐、出汗、视力模糊、无力等。还有肌束震颤、瞳孔缩小、胸闷或全身肌肉紧束感、出汗、流涎(口腔、鼻孔可有大量的白色或淡红色泡沫样分泌物)、腹痛、腹泻。严重有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发绀、瞳孔缩小如针尖、对光反向消失、呼吸极困难、肺水肿、大小便失禁、惊厥、患者进入昏迷状态。最后可因呼吸衰竭或循环衰竭而死亡。
(3)预防
有机磷农药专人保管,单独贮存;器具专用;喷洒农药须遵守安全间隔期;喷过农药和播过毒种的农田,要树立标志提示群众;配药拌种要远离畜圈、饮水源和瓜果地,以防治污染;喷洒药作业必须注意个人防护,喷药后用肥皂水洗手、脸;蔬菜水果在食用前洗净。
学生食品安全卫生预防措施
学校的食品卫生整顿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下一部卫生部将与教育部门共同研究和解决学校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问题。近年来,卫生部根据《食品卫生法》,有针对性地加强了有关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的法规和制度建设,先后制定并发布了《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下发《学生食堂和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为学校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食物中毒事故的处理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此外,教育部、卫生部还多次联合下文开展学校食品卫生监督检查工作,希望通过检查工作以查促建,以查促改,加强防范,消除可能发生食物中毒的隐患,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
作为学生应掌握一定的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做好个人防护,以下几点提请大家注意: 1.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QS标识,不能购买三无产品。
2.打开食品包装,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它应有的感官性状。不能食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若蛋白质类食品发粘,渍脂类食品有嚎味,碳水化合物有发酵的气味或饮料有异常沉淀物等等均不能食用。
3.不到校园周边无证摊贩处购买盒饭或食物,减少食物中毒的隐患。
4.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自己的餐具洗净消毒,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不在食堂乱扔垃圾防止蚊蝇孳生。
5.少吃油炸、油煎食品
学校在食品安全卫生方面已开展了很多工作,包括对硬件设施的投入,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与落实,对有关人员的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宣传。但是仍然有很多工作需要完善,其中包括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有计划地对饮食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的培训,对学生食品卫生知识的宣传,学校周边饮食摊点的整顿等等。希望以检查为契机,促进学校的发展,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
第四篇: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培训内容节选
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培训内容节选
1、食品安全:食品在按照预期用途进行制备和(或)食用时,不会对消费者造成伤害的概念。
2、对生产、制造、处理或供应食品的所有组织而言,食品安全要求是首要的。
3、食品中的危害从性质上来分,可分为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和物理性危害。
4、导致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因素:
① 不当的时间和温度
② 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
③ 交叉污染。
5、细菌增殖的条件
FATTOM:
• ⑴ 食物(Food)
• ⑵ 酸度(Acid)
• ⑶ 温度(Temperature)
• ⑷ 时间(Time)
• ⑸ 氧气(Oxygen)
• ⑹ 湿度(Moisture)
6、温度和时间是影响食物中细菌生长的最关键因素。
• 危险温度带:
大多数致病菌能在5℃到57 ℃的范围内生长,这就是通常所指的食物-危险温度带。
• 冷供食品保持低温(≤5℃),热供食品保持高温(≥57 ℃),否则就不要保留食品。
7、在适宜条件下细菌大约经过4小时的增长就可达到足以致病的数量。
8、潜在危险性食物(PHF)
• 有些食物特别适合于传染性和产毒微生物的迅速繁殖,这类食物被称为具有“潜在危险性的食物”。潜在危险性食物(PHF)通常含有较高的蛋白质或碳水化合物、PH大于4.6并且水分活度高于0.85。
• 常见的潜在危险性食物有:瘦肉、禽肉、带壳生鸡蛋、鱼、甲壳贝类和奶制品。另外,一些植物性食物如熟的土豆、切开的哈密瓜之类的水果等也是潜在危险性食物。
9、消毒(disinfection):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并不一定能杀死含芽胞的细菌或非病原微生物。用以消毒的药品称为消毒剂(disinfectant)。
大多数化学消毒剂溶液推荐的水温范围是24℃到49℃。
10、食品接触面的清洗消毒步骤
清洗消毒一般分5-6个步骤:
清除污物→预冲洗→使用清洁剂→再冲洗→消毒(250~300ppm,5min以上)→最后冲洗(如果使用化学方法消毒)
11、食品接触面的清洗消毒
a)消毒方法
首选82℃以上热水
消毒剂如: 次氯酸钠250-300ppm
物理方法:臭氧、电子灭菌灯、紫外线等
b)清洗消毒频率
大型设备:每班加工结束之后
清洁区工器具、台面:工作前、工作中每1-2小时
加工设备、器具被污染之后应立即进行清洗消毒
12、影响消毒剂消毒效果的因素
①接触
②浓度
③时间
④温度
⑤溶液PH值:含氯消毒剂PH值越大效果越差
⑥消毒剂品种
13、手和手套的清洗消毒与管理
每次进车间前和加工过程中手被污染时必须洗手消毒
必须在车间的入口处、车间流水线和操作台附近设有足够的洗手消毒设施(一般10-15人一个出水口)
在清洁区的车间入口处还应派专人检查手的清洗消毒情况,检查是否戴首饰、是否留过长的指甲等
手套比手更容易清洗和消毒,在变换操作和受到污染时要及时更换 手套不得使用线手套,所用材料应不易破损和脱落
工人出车间、去卫生间,必须脱下工作服、帽和鞋靴
工作服是用来保护产品的,而不是用来保护加工人员自己的衣服的14、手的清洗消毒
• 何时:进入车间前、加工过程中、接触未消毒接触面
• 方法:清水洗手→取皂液→搓洗→用水冲净洗手液→将手浸入消毒液(50~100ppm)中进行消毒并保持20秒时间(如洗手液有杀菌功能可省略此步骤)→用清水冲洗→干手
15、个人卫生
• 应做到“四勤”,即勤洗澡、勤理发、勤换衣、勤剪指甲,不得留长指甲,男员工不得留长发、胡须,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 员工工作服、帽、手套等穿戴整齐、保持整洁,头发不得外露。
• 生产车间不得带入或存放个人生活用品,如衣物、食品、烟酒、药品、化妆品等。
• 进入车间前不浓妆艳抹、涂抹指甲油、喷洒香水,以免沾污食品。
• 工人应克服不良的卫生习惯,工作服帽应清洁整齐,在车间内不能吃东西、嚼口香糖或其它不良行为。
• 接触了未消毒的接触面应及时洗手和消毒或更换手套。
• 操作人员手部受到外伤,不得接触食品或原料,经过包扎治疗戴上防护手套后,方可参加不直接接触食品的工作。
16、更衣和洗手消毒程序:
• a)进入车间
• 换戴帽→穿工作服→戴口罩→着装整理→穿工作鞋→手冲水→洗手液洗手→消毒水中浸泡消毒(如用杀菌洗涤液可省此步骤)→手冲水→手烘干或擦干→侧身打开门帘→进入车间→戴手套等→开始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头发必须全部包进工作帽中。
• b)上厕所、休息等离开加工车间,必须按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的程序更换,更换的衣、帽须挂在衣架(或放工作服入回收桶中),工作鞋摆在鞋柜中。
• c)在操作熟食、消毒过的直接接触工具容器或成品时,员工必须佩戴口罩,且口罩必须盖住口鼻;
17、车间内没有产品时才能冲洗台面、地面;车间内的洗手消毒池旁应没有产品;
18、有毒有害化合物的储存
食品级化学品与非食品级化学品分开存放
清洗剂、消毒剂与杀虫剂分开存放
一般化学品与剧毒化学品分开存放
储存区域应远离食品加工区域
化学品仓库应上锁,并有专人保管;
车间使用现场的暂存应配备带锁的柜子或房间, 储存库内通风良好,化学药品离地离墙存放
19、健康检查
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制定疾病汇报制度,员工一旦患有以上疾病应及时汇报,并安排其休息,将相关信息记录在《健康调查表》
对外来人员实行
20、控制温度和时间对食品安全是很重要的,也是常用的预防措施
21、水流气流均从高清洁度区域流向低清洁度区域
22、产品和盛放产品的容器不能落地,不同区域使用的工器具、容器应有明显的区别,并保证不随意流动
23、进出车间和冷库应随手关门,以免交叉污染和温度波动。
23、餐食生产过程温度时间控制
(1)原料验收
• 冷冻品表面温度T≤-1℃无解冻成硬状;冷藏品T≤5℃,最高不超过8℃
(2)储藏
• 冷冻库T≤-18℃最高不超过-16℃;
• 冷藏库T≤5℃最高不超过8℃
(3)解冻
• 表面温度T≤8℃(冰箱解冻),解冻时间t≤48hr
• 处于解冻状态的原料应在3天内用完
• 解冻方式:
• 1)在温度小于8℃的冰箱或冷库内解冻
• 2)冷自来水解冻,包装袋解冻时不得除掉
(4)烹调
• 扒肉类:表面温度≥63℃,每个表面都应煮熟。
• 海鲜:T≥66℃;禽类:T≥74℃
• 其他:T≥72℃,中心温度达到温度至少15秒。
(5)快速冷却
• 6hr内温度降至5℃,且2hr内温度降至20℃;或4hr内温度降至10℃ ;
(6)摆盘
• 室温T≤15℃,时间t≤90min;
• 室温15℃≤T≤22℃,时间t≤45min,餐食温度T≤15℃
(7)过渡冷藏
• 温度T≤5℃,最高不超过8℃,• 时间t≤24hr;
(8)发送
• T≤8℃
最高不超过10℃,运输途中温度上升不得超过2℃。
第五篇:食品安全卫生知识讲稿
中小学幼儿园食品安全宣传讲稿
什么叫“食品安全”呢?通俗的讲,就是人吃的食品(物),不但要有一定的营养,而且进入人体之后要无毒无害,不会引起人体损害,是安全的。食品安全问题是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包括政府、生产经营食品的单位和消费者。而同学们是当然的消费者,同学们的参与方式,我想,主要是学点卫生知识,注意个人卫生,改变一些不良习惯,防止病从口入。下面我就利用课间操的一点时间,简短的讲一两个小问题。
第一,吃零食的问题。有些同学挺喜欢吃零食的,从学校周边的小摊小贩云集,热闹非凡就可以看出来。但是我个人提醒同学们最好少吃零食,特别是 小摊小贩卖的小食品。为什么呢?有以下几个理由:
一、生产加工这些小食品的厂家、作坊的卫生条件和卫生设施都比较简陋,卫生很差。防蝇、防尘、防鼠的措施都不到位。我们去检查,曾发现苍蝇满天飞,小食品内就有死苍蝇。我们知道,苍蝇是个很坏的家伙,苍蝇身上带有60种以上的病菌,可以传播30多种疾病,而且苍蝇有个习惯,一边吃食品,一边将其大便拉到食品上,吃了这种食品很容易得病。另外,做这些小食品的人,他们由于文化水平比较低,卫生习惯、卫生意识都比较差。比如说上厕所后不洗手,不穿工作衣帽,头痒了抓抓继续做等等。所以说小食品容易被污染。
二、有些小食品、零食,本身质量就不好,比如有些棒棒冰、果冻等,它也可能是“三精水”制成的。所谓“三精水”就是糖精、香精、色素加水兑成,这些东西,几乎没有营养,而且有一定的危害。还有一些食品用的原料不好,或变质了,加工的人为了掩盖缺陷、异味,故意加一些辛辣味,让你吃不出异味来;或者用油炸。而油呢,质量很差,而且反复使用。科学证明油如果高温反复使用,可以产生很多致癌物的。同学们吃了这些东西很危险:可能会拉肚子,经常、长期多吃油炸食品也可能会得癌症。
三、因为卫生条件差,或者本身质量差,这些东西对人有用的营养成分就少了,危害增加了,而且吃多了还影响正餐进食。科学工作者研究还表明喜欢吃零食的人容易引起偏食。这些都会影响到同学们的营养。如果营养跟不上,就会影响你们的生长发育。
第二,卫生习惯问题。有些同学存在一些不好的习惯,如饭前便后不洗手,喝生水、手脏不洗就抓东西吃、乱吐痰等。我们知道手、鼻涕、痰等都有许多病菌的。我们医学上有一类叫“条件致病菌”的细菌,它们平时与你和平共处,等到你身体抵抗力差了,它们就趁机发作、兴风作浪,引起人生病。卫生习惯差的人,有很多危害,概括起来讲,一是将病菌传播到环境中,传播给别人。二是将环境中的病菌带到自己身上,引起自己生病。生病嘛,肯定不好,又痛苦、又花钱、又影响学习,严重的还影响同学们的生长发育。
那么,同学们应该怎么做呢?
一、吃零食的问题,我讲,不吃或少吃零食。
有些同学熬不住,真的要吃,那就选好一点的吃。国家法律规定:食品外包装上必须标明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等。那么,我们就选有标识的,不要选“三无”产品;选外包装表示清晰的,不要选模糊的;选保质期内的,不选过期的;另外,选价格高点的,不选特别便宜的。俗话说的好“便宜没好货”。我们拆开后,还要仔细看看里面的东西有没有杂质、异物,闻一闻有没有 异味。另外,我们可以请家长、大人帮忙选,因为大人学识、经验比同学们丰富。建议多吃营养丰富、有益的东西,比如说水果、牛奶等等。
二、卫生习惯问题。坏的习惯,我们平时就注意点,改一改,习惯动作做之前想一想它的危害。同学们注意到没有,我们做很多事情要用手的,手也很容易脏。科学证
明:手上的细菌很多,一只手掌可以有40万个细菌,一克指甲污垢可以有40亿个细菌,所以我们要注意手的卫生。而勤洗手是保持卫生的很好方法,这点很重要,是防止病从口入的关键一环。洗手也有小窍门:洗手要用流水洗。科学工作者证明:用一盆水洗,只能洗去70%细菌、污垢,用流水洗可以洗去90%,再用点肥皂,可以洗去95%以上。洗手时,手心、手背多搓几下,洗的干净点。
少吃点零食,勤洗手,注意自己的个人卫生,改变不良习惯,从而防止病从口入,使自己健康成长。最后祝同学们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学生安全教育讲稿
同学们:
据统计,全国每年有16000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有40多名学生死伤于交通事故、校园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但这些事故中,排除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和人力不可抗拒的重大事故外,约有80%的非正常死亡是可以通过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得到避免的。所以中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及安全知识的教育和普及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同学们来说,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同学们在一起上课学习、讨论问题、锻炼身体、娱乐游戏、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校园生活紧张又快乐。
然而,也有个别同学不遵守学校纪律,追赶打闹,玩危险的玩具,造成了各种意外伤害事故,破坏了校园生活的安宁。在这里,我想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关于课间活动的安全。在课间休息时,教室里、走廊上、楼梯间到处都是走动或者站着的同学,如果追赶打闹,一是可能由于跑的速度过快而使自己扭伤手、脚、腰或跌得头破血流。二是可能撞倒其他同学,造成意外事故。因此要求同学们下课时不许乱跑。
我们的学生最喜欢滑楼梯,喜欢从楼梯台阶的高处往下跳,千万要注意,这是非常危险的,有好多学生正是由于这样扭伤了脚,摔断了腿,因为我们的楼梯栏杆不结实,可能由于你的用力推搡而断裂发生恶性事故,也有的同学喜欢恶作剧,惊吓站在走廊或楼梯栏杆旁的同学,故意从背后猛推一把,这是极其危险的。楼梯口是我们的重点安全防范部位,不少学校都发生过楼梯拥挤造成的安全事故。特别是早操集会、放学学生下楼的高发时间安全尤为重要。这里,我强调,学生下楼梯千万不可奔跑,千万不可拥挤,特别是集体下楼梯的高发时间,不许两个班同时下楼梯。
第二,关于劳动卫生活动时的安全。为了培养同学们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学习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学校或班级都要组织一些公益劳动和打扫卫生的劳动,这是十分必要的。但在劳动中,同学们如果不遵守劳动纪律,也极有可能出现一些危险。如站在窗台上擦玻璃时,不注意安全就容易失手摔下来;擦门窗桌椅时不小心,就有可能被铁钉、玻璃割伤手指,严重的可能引起破伤风。在劳动过程中,同学们要注意如下事项:
1、注意了解劳动场地,牢记安全。
2、注意劳逸结合,累了就休息一会再劳动。
3、不要在高空和有危险的地方劳动。
4、不要在劳动时间打闹嬉戏,以免造成安全事故
第三,交通安全
道路是为了便利交通而建造的。道路上车辆、行车川流不息,交通十分繁忙,如果我们随意地在道路上玩耍、追逐,把它当成“游戏场”,不仅影响交通,而且非常危险。例如踢足球、滚铁环、溜冰、打羽毛球、放风筝等,不少人不仅在课间休息时间玩,而在上学、放学的道路上也玩。殊死搏斗不知这样非常危险,有时为追赶玩的物品跑向路中,导致汽车驾驶员措手不及,而发生交通事故。在人行道上跳橡皮筋、踢毽子、玩呼拉圈,都会给来往人带来不便,也是妨碍交通的违章行为。马路不是游戏场所,不能在道路上玩耍。同学们要互相提醒,相互监督,相互照应,当一名维护交通安全的“宣传员”。过马路时做到一停、二看(向左看)、三通过,并走斑马线,行走时走人行横道。
第四,食品卫生安全和自我防范意识。
不在路边小摊点、无证无照的店买东西。不买无生产日期、无包质期的食品。不暴吃食品,前段时间二(4)班的一位男同学就是因为暴吃食物后食物中毒。同学们必须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在校外不能随意的相信别人,碰到有人问路时我们只能指路不能带路,不能和不熟悉的人一起玩,因为那个人就是有可能骗你上当的坏人。遇到坏人时应及时的告诉家长和老师。
同学们,安全工作重于泰山,健康良好的身体才是学习、工作、生活的本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