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期末试卷下

时间:2019-05-14 18:55: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七年级期末试卷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七年级期末试卷下》。

第一篇:七年级期末试卷下

2007---2008学年度升级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题

馆陶学区 馆陶县车疃中学 付春燕

第一部分

(共19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

1、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后面的练习。(5)

燕赵大地遍性灵,燕赵儿女多豪情。惊涛péngpai〔 〕的黄河滋养了我们的成长;为人民解放而不惜舍弃生命的革命先烈保卫了我们的幸福安康;《红旗谱》里jī〔 〕恶如仇的朱老忠书写了历史的辉煌;wēi é〔 〕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刻录了历史的沧桑。

⑴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⑵用一个成语来概括选段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诗词原句填空。(2)

⑴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3、按要求填空。(4)

⑴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点明遇到困难总会有新的转机 且涵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⑵《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以声衬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仿照例句,用反义词替换发补写出后半句。(2)

例句:种植体谅,你就会收获融恰,种植嫉妒,你就会收获烦恼。种植诚实,就会收获信任,.种植善良,你就会收获友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名著阅读

⑴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入相关的内容〔填对四处即可〕(4)

一部《水浒传》,塑造了多少流传百世的英雄形象,点亮了多少闪耀的罡煞之星。话说梁山第十四条好汉武松,为兄报仇怒杀________、潘金莲;发配孟州途中,在________酒店结识_________〔母夜叉〕;醉打蒋门神,替_______〔金眼彪〕夺回________;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为躲避官府缉捕,削发扮成________;夜走蜈蚣岭,痛杀王道人„„„正是:“山中猛虎,见时魄散魂飞,林下强人,撞着心惊胆裂。“

⑵ 你喜欢武松这个人物形象吗?为什么?(2)

第二部分(41分)

(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是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亿、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恒、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6、选文出自,作者,字,三国时蜀国的 家和 家。(3)

7、解释下列黑体字词的含义。(2)

中道崩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危急存亡之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拔以遗陛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解释下列四字短语。(2)

陟罚臧否:___________________ 作奸犯科:__________________

9、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2)

先 帝 称 之 曰 能,是 以 众 议 举 宠 为 督。

10、翻译下列句子。(4)

⑴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问中的“先帝”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陛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12、诸葛亮向“陛下”提了哪些建议?(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写列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①去年的一场大海啸,让人们谈“海啸”色变。对海啸,好多人都想知道个究竟。②海啸是由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而产生的一系列具有极强破坏力的巨大海浪。这种海水运动引发的惊涛骇浪,波高可达数十米,其转移速度可快至每小时800公里。这么高的“前扑后继”的层层“水墙”,内含极大的能量,冲上陆地后所向披靡,对生命和财产可造成严重伤害。去年印度洋大海啸在泰国沿岸把一艘50吨重的船从海边推到岸上1.2公里远的地方;1960年智力大海啸形成的汹涌波涛,移动了上万公里,到达日本后还造成了一定的危害。从有关数据来看,海啸高大2米,木制的房屋会瞬间遭到破坏;海啸高大20米以上,钢筋水泥建筑物也难以招架。

③凡是能引起海水置换或转移的因素都可能引起海啸,如地震活动、海底山崩、火山爆发以及宇宙的影响等。

④海啸通常是由震源在海底下50公里以内、里氏6.5级以上的海底地震产生的振荡波引起的。在震动之后,振荡波在海面以不断扩大的圆圈,传播到很远的地方,这就象丢颗石子到水中,涟漪由内向外扩散一样。所以海啸不是单一的巨大波浪,而是一批具有很长波长的海浪。

⑤海啸的波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不管海洋有多深,波都可以传播过去。而且海水越深,因海底变动而涌动的水量越多,从而形成海啸之后在海面移动的速度也就越快。如果发生地震的地方水深为5000米,海啸则和喷气式飞机速度差不多,每小时可达800公里,当海浪靠近岸边时,如移动到水深10米的地方时,其速度放慢,变为40公里。但由于前浪减速,后浪推过来发生重叠,因此海啸到岸边时波浪就会长高,能以极大的能量冲上岸。

13、文章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14、第④段中,加点词语“通常”所起的作用是什么?(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据文意,请说说地震引发的海啸形成过程。(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细读选文,概括出“海啸”的特征。(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丑石

贾平凹

我常常时;遗憾我家门口那块丑石呢: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谁也不知道它是谁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只是麦收时节,门前摊麦子,奶奶总是要说:这块丑石,多碍地面哟,多时把它搬走吧。

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细腻,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光滑,要以供来浣纱捶布。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荫没有庇护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荒草便繁衍出来,枝蔓上下,慢慢地,它竟锈上了绿苔、黑斑。我们这些做孩子的也讨厌起它来。曾合伙要搬走它,但力气不足;虽时时咒骂它,嫌弃它,也无可奈何,只好任它留在那里去了。

„„„

终有一日,村子里来了一位天文学家。他在我们家门前路过,突然发现了这块石头,眼光立即就拉直了。他再也没有走去,就住了下来;以后又来了好些人,都说这是块陨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不久便来了车,小心翼翼地将它运走了。

这使我们都很惊奇!这又怪又丑的石头原来是天上的呢!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我们的祖先或许仰望过它,它给了他们光明、向往、憧憬;而它落下来了,在污泥里、荒草里一躺就是几百年了!

„„„

我感到自己的无知,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我甚至怨恨过它这么多年竟会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而我又立即深深地感到它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

17、上文中加点词“好些人”指代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2)

18、在上文中用横线画出作者对比的方法写丑石“无用”的语句(1)

19、准确理解上文中画线语句“眼光立即就拉直了”的具体含意是

()(2)

A.表明要再仔细、专心地看一看这块石头 B.表明发现这块石头时的惊喜与对它的高度重视 C.表明对这块石头感到莫名其妙 D.表明对这块石头的颜色、姿态感到奇怪

20、对上文中加点字“屈”作出准确解释的是

()(2)

A.理亏 B.弯曲 C.屈服 D.委屈

21、作者为什么赞扬丑石“伟大”?(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上文中加点词语“小心翼翼”修饰“运”,用得好,为什么?(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作文(40分)

“和“字,字祥义丰,意味深远,寄托着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望。与人和善,和气同心;家庭和美,家和万事兴,邻里和睦,邻和胜亲人;商场上和气生财,困难时和衷共济〔衷:内心;济:渡。大家一条心,共同渡过江河。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人类向往快乐,世界需要和平........请以“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题目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2007---2008学年度升级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题答案

一、1.⑴澎湃、嫉、巍峨 ⑵舍生取义 2.⑴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⑵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此山中。3.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⑵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4.种植欺骗,你就会收获怀疑;种植自私,你就会收获孤独。5.⑴西门庆、十字坡、孙二娘、施恩、快活林、行者。

⑵略。

6、略。

7.①崩:古时指皇帝的死亡。②殂:死亡。③秋:时期。④简拔:选拔。⑤遗:给予。

8.开张圣听:扩大圣上的听闻。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陟罚臧否:鼓励功过,好处。

作奸犯科:为非作歹,违法乱纪。

裨补阙漏:补救缺点和疏漏之处。

9.先 帝/ 称 之 曰/ 能,是 以 /众 议 /举 宠 为 督。10.⑴不应该随随便便地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忠臣进籁劝告的道路。

⑵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昌盛兴隆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倾覆衰败的原因。

11.刘备、刘禅。

12.⑴开张圣听 ⑵严明赏罚 ⑶亲贤远佞 13.作比较、列数字、;海水越深,形成的海啸在海面移动的速度也就越快

14.“通常”表明这只是一般情况,说明除了地震之外还有其他原因可以引起海啸;或:用“通常”符合客观事实,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

15.地震产生震荡波,引起海水运动,震荡波在海面上扩大传播,产生一批波浪,从而形成海啸。

16.海啸具有波浪大、速度快、传播远、能量大〔破坏力强〕的特征。17.对天文学有研究的人 18.第二段第一句话 19.B 20.D 21.它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

22.“小心翼翼”是“非常或十分小心”的意思,用它修饰运,能充分表现出天文学家们对它重视的态度。

23.略。

第二篇:七年级(下)语文期末试卷

七年级(下)语文期末试卷

崇仁三中聂志远

说明:本卷四道大题,共26道小题,全卷满分为120分,考试150分钟

一、语言知识及应用(12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飘悍荫.庇(yìn)迫不及待锲.而不舍(qì)B.怅然蝉蜕.(tuō)眼花瞭乱叱咤.风云(zhà)C.销蚀阴霾.(mán)忘呼所以参.差不齐(cēn)D.狂野毋.宁(wú)一拍即合义愤填膺.

(yīng)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被猎人追到伤心崖后,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绝境。

B.昆明“3.01”暴恐事件中,恐怖分子被特警队员当场击毙,实在是死得其所。C.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D.当大批观众涌进后,原本寂静的展馆转瞬就开始人声鼎沸起来。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贝多芬的灵魂被锁闭在磐石一样密不通风的“耳聋”之中。

B.报告会以歌舞、情景朗诵、访谈等丰富多样,生动地揭示了井冈山精神的深刻内涵。C.隔河对峙的两座山峰相距约六米左右,两座山都是笔直的绝壁。

D.全国上下要确保各项改革工作统一部署、统一谋划、统一实施、统一推进。4.在下面的横线上天上下列补充的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制作麻糍的过程,叫做“打年糕”。主要有蒸、捣、打、牵、成型等工序,一个也不能少,光是蒸糯米饭就得花好几个小时。________________。

①糯米饭蒸熟后,倒入洗净的石舀,大伙先用木头做的大锤子把糯米饭捣烂。

②这时,牵糕师傅需要用冷水大打湿双手,快速的插入石舀底部,瞬间牵拉、翻动石舀中的年糕,使其每个部位都被均匀击打。

③而在此之前,还得“吊碱”,就是用滤过稻草灰的碱性水浸泡糯米。

④年糕打好后,把年糕做成圆饼状,或搓揉成一个个“金疙瘩”,这就叫麻糍。➄接着几个壮劳力用木棰轮流击打糯米饭,这也许就是“打年糕”名称的由来吧。A.①③②⑤④B.➂➀➄➁➃C.➃➁➀➄➂D.➀➄➁➃➂ 5.下列句子转换的不正确的是()

A.贝多芬对客人说:“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改为间接叙述)贝多芬对客人说,客人不知道他心里的感觉。

B.看了《斑羚飞度》这篇文章,我们都被感动了。(改为反问句)看了《斑羚飞度》这篇文章,难道还有谁不会被感动吗? C.他的话不无道理。(改为陈述句)他的话有道理。

D.从规划效果图来看,改造后的绳金塔在多彩灯光的照射下,富有梦幻般的神韵。(提取主干)效果图富有神韵。

6.对下面的语段意思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吉林省水利厅原厅长汪洋湖爱吃鱼,但在水利厅工作期间,大家都知道他不吃鱼,原因是他给自己的爱好“上了把锁”,自觉做到兴不沉溺、好不示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湖南省委原副书记郑培民也是这样的人。他喜欢集邮,却一生隐藏自己的爱好,不给送礼

者以丝毫借口,两袖清风、令人敬佩。清人和珅,仕宦后勤勉为政,26岁升户部侍郎,授军机大臣。30岁因成功查办李侍尧贪腐案,获升户部尚书。踌躇满志、年轻有为的和珅起初不受贿赂,后来因为嗜好古玩字画等,贪欲之门被慢慢打开,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最终身败名裂。A.全国优秀共产党党员廉洁自律B.领导干部不能有贪欲

C.领导干部要管好自己的爱好D.爱好激发贪欲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2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7-8题。(4分)

听 弹 琴 [唐]刘长卿

泠泠①

七弦上,静听松风②

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注释】①泠泠:行容琴声的清越。②松风:以风入松林暗示琴声凄凉。

7、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泠泠七弦上”直接描写了琴声的优美。

B、“静听松风寒”中,“静听”二字描摹出听琴者入神的情态。C、“古调虽自爱”表达了诗人喜爱听古时曲调的高雅情趣。D、“今人多不弹”的“多”字,突出了琴客知音很多。

8、下列对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2分)A、孤芳自赏B热爱自然、C、思念家乡D、悲痛欲绝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10分)

《后汉书》曰:承宫①

少孤,年八岁,为人牧豕②

。乡里徐子盛者,以《春秋经》授诸生数百。

承宫过其庐③

下,乐其业,因就听经,逐请留门下。《续识书》,宫过徐子盛,好之,因弃其猪而

留听经。主怪其不还,求索,得宫,欲笞④之。门下生共禁止,因留之,为诸生拾薪执苦⑤

数年,勤学不倦。

【注释】①承宫:人名。后面的“徐子盛 是人名。②豕:猪。③庐:房子。④笞:鞭打。⑤拾薪执苦:上山砍柴,吃苦受累。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以《春秋经》授诸生数百

A、以/《春秋经》授诸生数百B、以《春秋经》/授诸生数百C、以《春秋经》授/诸生数百D、以《春秋经》授诸生/数百 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乐()(2)好()11.、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主怪其不还,求索,得宫,欲笞之。

12、文章记叙了承宫的哪些事情?请简要概括。(2分)

13、结合文意,说说承宫学习的经历给了我们哪些启发?(2分)(三)、古诗文积累

14、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1)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3)__________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4)当窗理云鬓,___________________。

(5)《木兰诗》中描写木兰矫健雄姿奔赴战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约客》中借动作描写来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16分)

赶鱼 熊林宝

我家乡是喜庆和收获时与江湖共享的娱乐。

有休渔这一说法,所以春夏之交就是热闹的赶鱼季。水草长高了,湖水也漫起来,鄱阳湖的沙洲没入了水中,一片片绿色的水草在波浪中起伏,芦苇被风吹被浪搡,像在欢歌劲舞。“鄱阳湖里涨水,鲤鱼开始撒子”,连赣江里的鱼儿也会顺流下到鄱阳湖里去撒子,它们贴着水草、芦苇把一团团的鱼子洒在草边。这时候的鱼是最傻的,兴奋,甚至有点疯狂,在水草丛、芦苇里不停地拍打着尾巴,刮刮的水响此起彼伏,它们根本不在乎赶鱼人带来的危险,尽情的把体内的鱼子释放出来。而此时,十里八乡的年轻小伙子、姑娘们已经把小船儿整理妥当,带上粮食,备好几幅渔网,成群结伴顺流而下进入鄱阳湖,追赶着撒子的鱼儿也开始了它们最欢快的日子。赶鱼是以自然村为单位进行的,每个村都有一条帆船领队,只要看见帆船领着一群小船朝鄱阳湖开去,就知道某个村赶鱼船出发了。其实,那条帆船是备用的。风大了,浪大咣了或是赶鱼船需要修补了,就回到帆船上。赶鱼的船是小船,船身短窄最多容纳三个人,加两三张渔网,横放一副竹或木的敲板。

小时候,看见赶鱼的队伍出发,岸上、船上鞭炮炸响时,我就特别羡慕。

12岁那年,我第一次跟细叔和细姑去赶鱼。帆船在一块水草旁泊下来,各家的小船便理顺渔网、敲板再沿着水草寻找。水刮刮地响,时不时地有条鱼在水草里翻起一团浪花,惹得我们这些初次赶鱼的人不停地尖叫:这里一条,那里一条,好大呵„„大人们全然不理睬我们,他们好像认准了目标,将船划到水草边,然后分散开来。各船都是一人划船、一人拿起两块敲板在自己的小船帮上用力敲打,“当当当”” 咣咣咣”,边敲边将小船划成一个圆圈,团团地拢起来,然后敲帮的敲帮,撒网的撒网,水里开始荡起波澜,跃起银白的鱼儿„„鄱阳湖一望无际,而围绕着水草展开的赶鱼船却一团团地散布着,那敲船帮的声音互相呼应,此起彼伏竞赛似的。小船越划越拢了,拢到不能再撒网了才停住。像收割完一亩田大家欢快地散开,划起小船重新选择新的赶鱼点。这时会有人高声唱起歌来,接着一场斗歌开始了。两边的男女扯开喉咙唱,不着调没有关系,就是要唱得比对方的声音大。

与白天的紧张与狂热相比,晚上轻松中不乏浪漫。晚上用浸了油的竹篾做成的渔火纷纷放入到水中,每隔十几米放上一盏灯。在放渔火的时候也把丝网撒下去。丝网绕成一个大包围圈。等到深夜,女人或是男人便把菱角船搬出来放进水里,一路踩着去收网。划菱角船可是项技术活。每条菱角船只能载一个人,划时人要蹲下去左右两手各用一片竹瓦划动,而收网时人要站起来,两脚不停地踩动,使菱角船或前或后或左或右摆动,不然就会翻船。白天看那踩船与收网的动作是绝妙的原生态舞蹈,手和脚配合得那么协调有韵律。即使在黑夜乌蒙蒙的湖上,渔火闪亮中也能感到那婀娜多姿的舞姿。据说不少在白天选择好对象的男女会在这个时候踩着菱角船,收着银丝网来相会。

后来,我远离浪漫故事也远去了。因为没有了赶鱼的小船也没有了那样的群体......如果有条件,我真愿意去体味一下那种简朴而灵秀的赶鱼场景呢!

15.结合文义,说说“赶鱼”的“赶”字有什么特殊意义。(3分)

16.文中哪些场景表现了赶鱼的热闹欢快?请简要概括。(3分)

17.作者为什么说在鄱阳湖中赶鱼的晚上却是“轻松中不乏浪漫”?(4分)

18.文中第一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3分)

19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给马儿一片草原

朱成玉

教导主任,他的严厉是出了名的。可是一帮坏小子,处心积虑地上演着一个个恶作剧,搅得学校鸡犬不宁,教导主任想尽了办法,都无济于事,只好把这些事都反应给了校长,希望校长可以找个理由将他们开除掉。

“那是几个害群之马,不能因为他们影响了整个学校。”主任说。校长并没有点头默许,也没有摇头反对。

“再给他们一次机会吧,害群之马谈不上,充其量是淘气的小马驹,免不了要撒欢儿尥蹶子的。”

校长的作风和教导主任完全两样。在校长看来,主任严厉得有些病态,而在主任看来,校长宽厚得有些不着边际。主任常常说校长这样是在宠溺学生,对学生的成长是不利的,而校长也常常批评教导主任的做法极端,不科学。两个人总会因为学生的事情争执不休。

不过有些事校长尽量不去插手,他既然放权了让主任来抓纪律,就不好太过于干涉。不过这一次,他还是决定亲自出马了。

校长决定先从屡禁不止的学生跳围墙这件事抓起。

因为离校门太远,有些同学放学了就想走个捷径,偷偷翻越围墙。学校有明文规定,翻越围墙者,一次罚款200元。尽管如此,依旧有很多同学抱着侥幸的心理,偷偷翻越围墙。有不幸者,就被逮到。有的就和父母撒谎,说学校又要交费,把钱骗来交了罚款,有的不敢和父母说,就向

同学借。然后在每日的饭钱里往外抠,一点一点还债。碍于教导主任的严厉,很多学生都不敢再跳墙了,只有那几个小“古惑仔”还是屡次不改。

校长觉得这并不是个小事,必须认真对待。一连好几日,他都蹲守在围墙边上,果然,被他抓到了好几个跳墙的学生。他逐一进行了登记,那几个跳墙的学生心怀忐忑,心想,又要准备交罚款了。

可是令他们没想到的是,他们不但没交罚款,还被校长亲自请到了办公室,校长对着他们竟然深深鞠一躬,说他们让他明白,学校还有很多没做到位的地方。这几个坏小子,见惯了校长的蛮横,冷不丁地见到这个软弱的姿态,竟然有些不知所措起来。一个个小声嗫嚅着 :我们知道错了,我们愿意交罚款。校长笑了笑,没说什么,让他们各自回去。第二天,他们看到,他们经常偷偷翻越的那个地方,竟然安装了一扇小门。那是一扇小木门,还没来得及刷上油漆,可是他们却看到它仿佛镀着阳光的金色,异常耀眼夺目。他们面面相觑,不约而同地掐灭了手中的烟。推开门,阳光呼啦啦地闯了进来,泼给他们,满身黄灿灿的。

说来奇怪,从那以后,不见了那些调皮捣蛋的坏小子,学校的风纪也随着这个小集团的“覆灭”而有了很大的改观。教导主任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想不明白,自己绞尽脑汁累脱了发也没搞好的校园风纪问题,竟然因为一个小小的木门而轻易地解决了。校长笑着说:“栅栏里的小马驹如果尥蹶子,你就打开栅栏,给它一片大草原好了。等它绕着大草原尽情驰聘回来以后,它就会长大了。”

(选自《中国中学生报·大视点》)

20.文中的主要人物是校长,可是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先写教导主任?(3分)

21."撒欢儿尥蹶子”是北方地区的一句俗语,文中多次出现这一方面俗语,请根据语境说说它的意思。(2分)

22.文章第三段话中,校长为什么没有点头默许,也没有摇头反对?(4分)

23.“阳光呼啦啦地闯进来,泼给他们,满身黄灿灿的。”一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3分)

24.结合本文,说说“给马儿一片草原”有什么深刻的含义。(3分)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25班级开展“黄河之旅”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后面问题。【古之黄河】

(1)黄河,唐朝大诗人李白曾吟咏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请再写一组与黄河有关的古诗句、作者(含上下句)(2分)

【近之黄河】

(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读后说说你对这两则材料中的“黄河”的理解。

材料一:1984年,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主席面对汹涌澎湃的黄河,无限感慨地对身边的卫士们说道:“谁如果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

材料二: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在他的《黄河颂》一诗中写道:“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2分)

【今之黄河】

(3)2014年3月12日,地处黄河入海口的利津县近千名机关干部来到黄河大堤,植树种草,绿化大堤。为号召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这一活动,请你拟写一则宣传语。(2分)

26、生活中,我们有许许多多的想法和各种各样的心愿。因为种种原因,我们不能或不敢说出来,现在就让我们把这些想法倾诉出来吧。请以“有时,我也想____”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50分)

要求:(1)在空格处填上合适的词或短语;(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试卷答案

一、1、D(飘—剽,锲—qiâ;B蜕—tuì,瞭—缭;C霾—mái,呼—乎)(2分)

2、B(“死得其所”是指死得有意义,死得有价值,是一个褒义词)(2分)

3、A(B“丰富多样”后加上“的形式”;C删除“约”或“左右”;语序不当,将“部署”与“谋划”互换)(2分)

4、B(按照打年糕的工序来排列句子)(2分)

5、D(绳金塔富有神韵)(2分)

6、C(语段中列举的是正反两方面的事例,主要是告诉读者一个观点,作为领导干部,不能因为自己的爱好而打开自己的贪欲之门)(2分)

二、(一)

7、(D)“多”字,反衬出琴客知音稀少。(2分)

8、(A)(2分)

(二)9、(B)(2分)

10、(1)以 „„为乐趣(1分)(2)喜欢(1分)

11、主人对他还没回来感到奇怪,便去找他的猪,看见承宫在听经书,就想用竹鞭打他。

12、为人牧豕弃猪听经拾薪执苦(2分)

13、不仅要珍惜学习的机会,还要勤奋学习。(2分)

(三)14、(1)明月来相照(2)夜发清溪向三峡(3)春潮带雨晚来急(4)对镜贴花黄(5)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6)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每小题各1分)

三、(一)

15、(1)人们成群结伴的从十里八乡赶往鄱阳湖;(2)人们把鱼从水草中赶出来,再网鱼。(每点2分,共4分)

16、(1)十里八乡的赶鱼船一起出发去赶鱼,出发时岸上、船上鞭炮炸响,热闹非凡;(2)敲船赶鱼;(3)斗歌。(每点1分,共3分)

17、(1)晚上赶鱼没有白天那么紧张与狂热,显得轻松;(2)晚上赶鱼常常会有男女相会,显得浪漫;(3)升起渔火,充满诗意;(4)划菱角船的舞蹈。(每点1分,共4分)

18、采用议论的表达方式,结构上总领全文,内容只点明主题,抒发了作者情感。(表达方式1分,作用2分,共3分)

19、文章通过描绘故乡的赶鱼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美好回忆和无限怀念之情。(2分)

(二)20、先写教导主任对校长这一人物形象起到衬托作用,衬托校长的教育艺术技高一筹。(3分)

21、不听话,调皮。(2分)

22、因为校长也认识到这几个调皮学生影响到学校,所以没有摇头反对教导主任,但是校长并不赞同开除他们,校长想给他们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4分)

23、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烘托出孩子们在校长的信任与呵护下的喜悦心情,生动现象地表现出孩子们心灵的成长。(修辞1分,作用2分)

24、含义是对于那些调皮的学生,老师要因材施教。通过一些积极的方法引导他们,给予他们更广阔、更自由的空间,学生在自由的天地里会渐渐长大,慢慢明白事理。(3分)

四、25、(1)【示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2分)

(2)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不惧艰险,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的伟大精神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2分)

(3)【示例一】你我齐携手,保护母亲河。【示例二】九曲黄河一份情,两岸绿林四季清。【示例三】爱护黄河,就是爱护自己的母亲。26、作文评分标准

一类卷(50—45),符合题意,立意深刻、新颖,思想健康,中心突出,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情真切,内容丰富,结构合理,语言准确、流畅,有文采,标点正确,600字以上。

二类卷(44—38),符合题意,立意正确,思想健康,中心明确,有一定的生活感受,感情较真切,内容较充实,结构完整,语言基本准确、通顺,标点正确,600字左右。

三类卷(37—32),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思想健康,有一定内容,结构较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标点错误不多,不足600字,但字数相差不大。

四类卷(31—26),基本符合题意,中心不明确,感情欠真切,内容不充实,结构不完整,语句不通顺,语病较多,错别字和标点错误较多,字数相差大。

五类卷(26分以下),不符合题意,文理不通,结构不完整,层次混乱,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多。

第三篇:湘教版七年级下地理期末试卷

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末试题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中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代号填在后面答题格正确位置。)1.在欧洲分布最广泛而在亚洲缺失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B.温带季风气C.地中海气候 D.高山气候 2.世界最高和最低处都在亚洲,最低处在: A.里海湖面 B.咸海湖面 C.死海湖面 D.青海湖面 3.世界第一长河是:

A.长江 B.尼罗河 C.亚马孙河 D.刚果河 4.混血人种比重最高的大洲是

A.亚洲 B.北美洲 C.南美洲 D.大洋洲 5.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是:

A.非洲 B.亚洲 C.大洋洲 D.南美洲 6.世界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

A.伏尔加河 B.多瑙河

C.莱茵河

D.泰晤士河 7.世界四大洋中跨经度最广的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北冰洋 D.印度洋

8.巴西在西南边境与巴拉圭合作,建成目前世界最大的水电站是:A.葛洲坝

B.二滩

C.伊泰普

D.白山

9.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的大洲是:()A.亚洲

B.欧洲

C.北美洲

D.非洲 10.巴西农产品中,产量居世界首位的是()A.咖啡 B.大豆 C.玉米 D.柑橘

11.对南亚有重要影响的季风是()

A.东北季风 B.西北季风 C.东南季风 D.西南季风

12.畜牧业发达,素有“欧洲的牧场和食品库”之称的国家是 A.瑞士 B.丹麦 C.瑞典 D.荷兰

13.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是,这个国家是()A.蒙古 B.澳大利亚 C.俄罗斯 D.印度

14、南极洲的代表动物是()A.北极熊

B.袋鼠 C.大象

15、美国的两个海外州是()

D.企鹅

①夏威夷州 ②佛罗里达州 ③阿拉斯加州 ④加利福尼亚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 ①④ 16.被称为“火山国”的国家是()A.菲律宾 B.印度尼西亚 C.日本 D.马来西亚 17.世界上海外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A.西欧 B.北美 C.西亚 D.东南亚 18.以节水农业为主的国家是()A.伊拉克 B.以色列 C.沙特阿拉伯 D.土耳其 19.被誉为“世界公园”的国家是()A.瑞士 B.法国C.挪威D.新加坡

20.世界上黄金产量最多的国家是()A.俄罗斯 B.印度C.美国 D.南非

21.埃及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首位的农作物是()A.玉米 B.小麦 C.长绒棉 D.水稻 22.荷兰花卉中驰名世界的是()A.牡丹 B.郁金香 C.菊花 D.月季 23.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

A.苏必利尔湖 B.死海 C.里海 D.贝加尔湖 24.玉米的原产地是()A.美国 B.墨西哥 C.埃及 D.巴西 25.世界上干旱面积最大的洲是()A.亚洲 B.大洋洲 C.非洲 D.北美洲

26.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日本处于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有火山200多座,其中活火山有80多座,火山分布广,类型齐全,堪称“世界火山博物馆”。日本地震频繁,有“地震国”之称,近百年来,5级以上地震发生100余次,强烈地震感约每3年1次,有感地震平均每天有4次。地震主要分布在日本列岛的太平洋沿岸。

(1)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主要是因为日本处在 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地壳比较活跃。

(2)日本大量出口的物品是下列中的()A.稻米 B.石油 C.食品 D.工业制成品

(3)众所周知,日本资源贫乏,但由于所处的温暖湿润的气候及良好的环境保护,日本也有较丰富的()A.石油和煤炭 B.水能与森林 C.铁矿和煤矿 D.石油和铁矿

(4)日本由中东地区进口的主要原料是()A.铁矿 B.石油 C.煤炭 D.铜矿

(5)日本工业区主要分布 海和 洋沿岸

(6)日本的国花是。

27.读世界局部区域图,回答。(12分)

(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 洲 ② 洲

洋 ⑤

洋。

(2)图中甲是

海峡,是联系大洋洲、洲和亚洲的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被日本人称为“海上生命线”。

28.将下列重要的地理事物与其所在大洲用直线连接起来。(10分)A.亚马孙平原 ①北美洲 B.苏必利尔湖 ②南美洲 C.大自流盆地 ③大洋州

D.莱茵河 ④亚洲

E.青藏高原 ⑤欧洲

29.读“美国本土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将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写在下面的横线内。

A 山脉;C 河; G 湾。

(2)美国领土与我国一样,绝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 带

(3)有一艘满载货物的货轮远洋归来,在纽约港靠岸了。卸货工人说进口的货物都是农产品。请你猜一猜这批货物最有可能是()

A.咖啡

B.玉米 C.大豆

D.小麦

(4)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东北部地区是其最大的工业区,该区域内大西洋沿岸的 是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

(5)(填城市)附近的“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科技产业中心。

第四篇:2011—2012学七年级下生物期末试卷分析

2011—2012学七年级下生物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卷总体分析

从试卷整体来看,试卷的难度不大,适应各层次的学生,本次生物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试题考查知识的覆盖面大,注重基础知识,面向全体学生,试题难度适中,试题依据新教材、课标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注重全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绝大部分的试题是学生通过正常的生物学习所能够顺利解答的基础题,同时兼顾能力的考查,试题能联系学生日常的生活实际、联系生产实际为背景设置题目,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课程改革的要求,体现了过程和方法,加强了对科学探究的考查,渗透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试题尽量回避死记硬背题,注重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考查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注重科学探究和实验技能的考查。设置了一定量的开放性试题,有助于考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给学习灵活能力强的学生留出了施展才华的空间,试题既不超纲,也没有怪题。

二.试题分析

1、知识结构不系统,含糊不清。学生如果对所学知识不进行及时梳理,学多了,时间长了,就会混为一谈,考试时,提取这部分知识就会出错,即使是很简单的题,也会出错的。如第5、8、23、36出错率比较高,题目本身并不难,学生对知识也有印象但由于事先未梳理,遗憾的丢分。

2、知识的迁移、转换、灵活运用的能力不够。部分学生对知识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没有深刻理解知识,不能灵活运用,对教材知识不能分析延伸,所以遇到转弯的问题,或和实际生活联系的问题就不知道如何下手,如第3、4、9、15小题失分较多就是这个原因。

3、实验探究分析能力欠缺。学生实验能力较弱虽有一定的客观原因,但也不能因此忽视,学生对实验现象分析总结的能力较差。

三、采取措施

1、要继续深入钻研课标,加强教研,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用新课程理念统领课堂。

2、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把书本知识与日常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教师认为学生会的学生不一定会,要用生活中鲜活的事例使书本知识常识化,寓教于乐,把七年级生物课上成学生最喜欢的课。

3、用一个简单的探究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做,搞清楚每一个步骤,体验探究过程,至少遇到同类问题可以借鉴。

4、深入了解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方可按需而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强化知识点的落实,在讲授知识点的过程中要讲清知识点的本质含义及如何运用知识点去解决问题。

6、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强烈呼吁学校尽快把实验开通,想法设法创造条件做好课本中的每个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做,改变用录像、演示实验等代替学生实验,更不能用讲实验代替学生实验。

7、注重学法指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教会学生及时复习、对比、归纳、梳理知识,让新学的知识迅速建构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

第五篇:2017年七年级下数学期末试卷

数 学 试 卷

一.你一定能选对!(本题共有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点A(-2,1)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2、不等式组

3、已知x=2,y=-3是二元一次方程5x+my+2=0的解,则m的值为(A)4(B)-4(C)

4、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D的是 x30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2x4088(D)- 33(A)∠3=∠4(B)∠1=∠5(C)∠1+∠4=180°(D)∠3=∠5

5、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和9cm,则下列长度的四条线段中能作为第三边的是(A)13cm(B)6cm

(C)5cm

(D)4cm

6、要反映武汉市一周内每天的最高气温的变化情况,宜采用(A)条形统计图(B)扇形统计图(C)折线统计图

7、如果a>b,那么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a―3<b—3(B)3―a<3—b(C)ac>bc(D)a>b

8、如图,直角△ADB中,∠D=90°,C为AD上一点,且∠ACB的度数 为(5x-10)°,则x的值可能是

(A)10(B)20(C)30(D)40

9、一副三角扳按如图方式摆放,且∠1的度数比∠2的度数大50°,若

设∠1=x°∠2=y°,则可得到方程组为

(D)频数分布直方图

10、近年来市政府每年出资新建一批廉租房,使城镇住房困难的居民住房状况得到改善.下面是某小区2006~2008年每年人口总数和人均住房面积的统计的折线图(人均住房面积=该小区住房总面积/该小区人口总数,单位:㎡/人).根据以上信息,则下列说法:①该小区2006~2008年这三年中,2008年住房总面积最大;②该小区2007年住房总面积达到1.728×10 m;③该小区2008年人均住房面积的增长率为4%.其中正确的有

(A)①②③

(B)①②

(C)①

11、如图,AB∥CD,∠BAC与∠DCA的平分线相交于点G,GE⊥AC于点E,F为AC上的一点,且FA=FG=FC,GH⊥CD 于H.下列说法:

①AG⊥CG;②∠BAG=∠CGE;③S△AFG=S△CFG; ④若∠EGH︰∠ECH=2︰7,则∠EGF=50°.其中正确的有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62(D)③

二、你能填得又快又准吗?(本题共有4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3、将方程2x3y5变形为用x的代数式表示y的形式是

.14、用不等式表示“a与5的差不是正数”:.15、如图,将△ABC沿CB边向右平移得到△DFE,DE交AB于点G.已知∠A︰∠C︰∠ABC=1︰2︰3,AB=9cm,BF=5cm,AG=5cm,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cm.2三、解下列各题

16.解下列方程组

18、(本题6分)如图,四边形中,点E在BC上,∠A+∠ADE=180°,∠B=78°,∠C=60°,求∠EDC的度数.19、(本题7分)为响应国家要求中小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的号召,某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阳光体育运动”活动,小明对某班同学参加锻炼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并绘制了下面的图1和图2.(1)该班共有多少名学生?若全年级共有1200名学生,估计全年级参加乒乓球活动的学生有多少名?

(2)请在图1中将“乒乓球”部分的图形补充完整,并求出扇形统计图中,表示“足球”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22、(本题8分)如图,AD平分∠BAC,∠EAD=∠EDA.(1)∠EAC与∠B相等吗?为什么?

(2)若∠B=50°,∠CAD︰∠E=1︰3,求∠E的度数.图22

23、(本题10分)某校师生积极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捐物,在得知灾区急需帐篷后,立刻到当地的一家帐篷厂采购,帐篷有两种规格,可供3人居住的小帐篷,价格每顶160元;可供10人居住的大帐篷,价格每顶400元.学校花去捐款96000元采购这两种帐篷,正好可供2300人居住.学校准备租用甲、乙两种型号的卡车共20辆将所购帐篷紧急运往灾区,已知甲型卡车每辆可同时装运4顶小帐篷和11顶大帐篷,乙型卡车每辆可同时装运12顶小帐篷和7顶大帐篷.(1)求该校采购了多少顶3人小帐篷,多少顶10人住的大帐篷;

(2)学校应如何安排甲、乙两种型号的卡车可一次性将这批帐篷运往灾区?有几种方案?

24、(本题10分)已知:在△ABC和△XYZ中,∠A=40°,∠Y+∠Z=95°,将△XYZ如图摆放,使得∠X的两条边分别经过点B和点C.(1)当将△XYZ如图1摆放时,则∠ABX+∠ACX= 度;

(2)当将△XYZ如图2摆放时,请求出∠ABX+∠ACX的度数,并说明理由;

(3)能否将△XYZ摆放到某个位置时,使得BX、CX同时平分∠ABC和∠ACB?请直接写出你的结论:.

下载七年级期末试卷下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七年级期末试卷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牛津七年级(下)英语期末试卷及答案

    牛津七年级(下)英语期末试卷及答案笔试部分(120分)I.根据句意与首字母写出正确的单词完成句子。(10分) 1. Where’s the hotel? It’s a_________ from the bank. 2. Why does he......

    七年级期末试卷

    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文化检测一、判断正误题(共10分)1、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做起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基础。()2、生命是人们享受一切权利的基础,所以只要我们拥有生命,就什么都可......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上) 一、单选(20小题共40分) 1、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2、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是: A、埃......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

    正余初中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着猿的某些体质特征、能够打制粗糙石器的我国境内远古居民是 A.元......

    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一、检查学校一周所讲知识点,是否完全掌握理解,并对未掌握知识进行详细分析讲解; 二、作业检查; 三、主要知识点回顾 四、例题讲解 一、选择题 1. 的倒数是() A、 B、C、 D、2.下图......

    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测试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拼音依次写在文后方格内。(4分) 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lǎ()叭......

    七年级英语期末试卷

    二、选择填空:(满分15分) 从每小题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相应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21. Look at these _______. Bill has ______ aunt and two uncles. A. photos,......

    七年级英语期末试卷

    姓名分数 单项选择题(25)分 1.I think it is ________ interesting book. A a B an C 不填D the 2.---Is this _______ dictionary?----No, it isn't.. It is 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