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单元练习题.doc

时间:2019-05-14 18:43: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二地理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单元练习题.doc》,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二地理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单元练习题.doc》。

第一篇:高二地理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单元练习题.doc

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单元练习题

【课内四基达标】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把答案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1.“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的谚语,反映出农业生产具有明鲜的()A.地域性 B.灵活性

C.针对性 D.季节性和周期性

2.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①华南的双季稻种植 ②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 ③上海郊区的乳畜业

④新疆吐鲁番盆地的瓜果生产 A.①水源②地形③热量④市场 B.①热量②水源③市场④光照 C.①地形②热量③土壤④科技 D.①土壤②热量③地形④国家政策

3.在下列农业地域类型中,属于自给农业的是()A.我国南方的水稻种植 B.非洲的种植园农业 C.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 D.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

4.我国以下农业地城类型中,既属于密集农业,又属于商品农业的是()A.青藏高原的放牧业 B.南方的水稻种植业 C.东北林区的迁移农业 D.珠江三角洲的花卉种植业

5.以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为基本特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种植园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混合农业 D.乳畜业

6.我国将橡胶生产由热带向北推广到北纬22度,将小麦的种植高限发展到海拔4000米,主要采取的措施是()A.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等技术 B.改造地形,发展梯田 C.采用喷灌,调节水分条件 D.根据温室原理,改善温度条件

7.关于农作物分布及生产条件的正确叙述是()①茶树喜湿润多雨的气候及排水良好的坡地 ②黄麻喜低湿的土地和潮湿的气候 ③甘蔗生长期长,需水肥量大,喜高温

④水稻绝大部分分布在高温多雨,人口稠密的亚洲东部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8.京九铁路沿线地区从北到南依次出现的农作物是 A.棉花——油菜——水稻——甘蔗 B.甜菜——小麦——水稻——甘蔗 C.大豆——甜菜——油菜——小麦 D.油菜——水稻——茶叶——长绒棉

9.能客观反映我国城郊农业结构大势的是()

10.“都市农业”是一种隶属于都市、服务于都市的全功能性大农业,它在给都市提供物质食品的同时,又提供“精神食品”(观光、娱乐、休闲„„)。根据“都市农业”的特点,在 “都市农业”模式的3个农业圈中,布局最合理的一组是()

A.①农业文化园 ②休闲农庄 ③禽蛋蔬菜基地 B.①禽蛋蔬菜基地 ②农业文化园 ③休闲农庄 C.①休闲农庄 ②城市绿化带 ③农业文化园 D.①农业文化园 ②禽蛋蔬菜基地 ③休闲农庄 11.玩具制造业()A.属于资金密集型工业

B.影响区位的主要因素是原料

C.必须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

D.随着工业和科学技术发展,劳动力素质对其区位的影响逐渐增强 12.下列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基本相同的一组()A.炼铝、制糖、玩具制造

B.卫星制造、食品加工、集成电路 C.饮料厂、家具厂、印刷厂

D.服装制造、制鞋、精密仪器制造

13.下列工业区与其工业部门的组合,正确的是()A.德国南部——钢铁,纺织工业为核心 B.普拉托——毛纺织工业为主的中小企业 C.鲁尔区——汽车,钢铁工业区 D.“硅谷”——宇航,电子工业区

14.从经济效益看,下列工业区位选择正确的是()A.甘蔗制糖——接近市场 B.家具制造——接近原料地

C.飞机制造——接近廉价劳动力地区 D.炼铝工业——接近能源地

15.如果我国建设一个“硅谷”式的高技术工业区,根据工业区位的理论,下列地区最适宜的是()A.辽宁鞍山 B.山东青岛 C.北京中关村

D.西藏拉萨

16.下列工农业生产与其主导影响因素匹配的是()A.绿洲农业——气温 B.电子装配——技术 C.梯田农业——地形 D.水产加工——市场

17.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产业向中国沿海地区转移,这些产业一般为()A.技术密集型 B.资金密集型 C.劳动密集型 D.能源密集型 18.能表明工业分散的事例是()A.新产业区

B.跨国公司 C.石油城 D.钢铁城 19.考虑盛行风对居民区环境质量的影响,某市郊小镇布局较为合理的是(箭头表示盛行风向)()①居住区 ②污染严重的化工厂 ③绿化带 ④污染较轻的化工厂

A.→③②④①

B.→①③②④ C.→③①④②

D.→①③④②

20.如图5—12所示:我国亚热带季风区内某城市拟在郊区县征地建一以化学工业为主要部门的工业区,若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应在哪个县征地较为合适()

A.甲县 B.乙县 C.丙县 D.丁县

二、双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最符合题意,请把答案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20分)21.下列哪些农业生产成果是通过对自然因素的改造而取得的?()A.通过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

B.城市农业的重点转向以蔬菜、肉、蛋、奶以及园艺业为主 C.农业在大范围内形成区域专业化生产 D.修筑梯田和发展节水农业

22.我国农村发展乡镇企业,首先应发展()A.资源密集型工业 B.劳动密集型工业 C.资金密集型工业 D.技术密集型工业

23.下列计划发展种植业的地区中,要着重着眼于改造水分条件的是()A.东南丘陵

B.宁夏平原

C.沿海滩涂

D.三江平原沼泽地 24.关于混合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小麦和养羊是混合农业惟一的方式 B.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属于混合农业 C.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混合农业存在很大差别

D.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和西北部

25.随着工业和科技的发展,工业的投入发生巨大变化的是()A.劳动力的数量和体力投入越来越少 B.原料种类投入越来越少

C.原料利用率提高,单位产值所投原料数量不断增加 D.劳动力技术投入逐渐增加

26.下列说法符合企业横向一体化增长战略的是()A.与原生产活动有关,易于实现 B.多表现为企业的早期增长

C.企业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下游生产阶段扩展

D.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工业企业以横向一体化增长为主 27.有关企业增长战略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多样化增长的战略才会使企业向多部门、多区位的空间发展 B.每一种增长战略都会使企业向多部门、多区位的空间发展 C.多部门、多区位的格局利于企业充分利用各地的优势 D.多部门、多区位的格局不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 28.企业空间发展的特点是()A.由近及远扩张,在服务性企业中表现尤为典型

B.由近及远扩张,在钢铁、机械制造企业中表现尤为典型 C.由小市场至大市场扩张 D.由大市场至小市场扩张

29.跨国公司在全球寻找最优区们的目的是()A.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 B.实现经营的全球化 C.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D.充分利用当地廉价劳动资源

30.我国加入WTO,农业生产应如何应对()A.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投入,走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发展道路 B.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走科技兴农之路 C.开垦荒地,不断扩大粮食基地,增加粮食产量 D.放弃农业生产,依靠进口解决农业问题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31.由于 的不同地域分布,以及自然条件 条件的地域差异,形成了多种农业地域类型。

32.对自然因素进行改造,要根据

,并需充分考虑到 比。

33.阿根廷的 上的大牧场牧牛业,因其良好的 是世界上经营杰出的牧场。

34.澳大利亚的羊毛和小麦主要产于国土的 和 的草原地区。

35.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 和 对工业的投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36.第一次技术革命的标志是

,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标志是。

37.我国鞍钢的建设侧重考虑,而上海宝钢的建设则侧重考虑。

38.采掘工业属于 型工业,有色金属冶炼主要属于 指向型工业。

39.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苹果畅销是因为,到1996年我国市场上苹果价格大跌,出现严重的滞销是因为。

40.长久以来,工业都进行 的产品生产。由于新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驱动,工业生产逐渐向 的生产方式发展。

四、综合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41.读下面美国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图,回答下面问题。(10分)(1)A主要属于 型农业地域类型,这里有大面积的 气候区。(2)B属于 型农业地域类型,种植的作物主要是 和,优势区位条件有:

① ② ③ ④ ⑤(3)从图二可知,美国是世界上 生产国,农业的新增产值中,60% 以上是靠 投入转化来的。

42.下图是我国珠江三角洲农民改造低洼易涝的“桑、果、蔗——塘——鱼”的基塘农业生产复合生态系统的景观图和简化系统图,读后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在简化的系统框图空格中,填出下列代号的生产行业或工厂名称,使系统完整。A.养蚕业 B.养鱼业 C.种甘蔗 D.丝厂 E.蔗糖厂

(2)该系统的建立,构成了珠江三角洲特有的“ ”模式,使土地资 源得到充分利用,将农业和副业生产紧密联系,取得了

、社会 等方面效益的统一。

(3)这个典型的事例,说明发展农业生产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即要,这也显示了农业生产具有 的特点。

(4)此农业的地域类型是一种新颖的 农业。为了扩大出口贸易,我 国在此地建立出口商品基地,以进入国际市场为目标,这体现了经济增长的。

43.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10分)

材料一 我国某企业集团原为一电冰箱生产厂,经十几年的发展,其占有市场份额不断增加,同时某产品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实现了产品的多样化,从单纯生产冰箱发展到生产空调、洗衣机、热水器、电视机等,成为我国家电行业的佼佼者。

材料二 图5—15表示上述企业集团向异国发展的过程。A、B、C三国均为发达国家。第Ⅰ阶段,该公司将国内生产的产品销往A、B、C三国;第Ⅱ阶段,该公司分别在A、B、C三国投资设厂,以避开贸易壁垒。

(1)由资料分析,此企业集团的增长战略是。(2)影响该企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①劳动力 ②原料 ③市场 ④动力

(3)根据生产布局的这种变化推测,设公司在第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失去了()①品牌优势 ②成本优势 ③管理优势 ④技术优势

(4)从跨国公司空间发展过程的六个阶段来看在第Ⅰ阶段,该公司的跨国经营活动处于第

发展阶段;在第Ⅱ阶段,该公司跨国经营活动处于第 阶段。

(5)该公司为我国和A、B、C三国所设计的产品具有差异性,这是因为它们()①消费文化的地理差异 ②生产能力的地理差异 ③管理水平的地理差异 ④市场需求的地理差异

(6)一旦关税等贸易壁垒降低,该公司还会继续保持在A、B、C三国的生产布局,因为它仍然有利于()①利用廉价的劳动力 ②降低产品运输成本

③迅速对市场变化作出反应 ④降低原材料消耗

44.阅读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 据国家外经贸部提供的材料,到1999年,中国吸引外资总额为3000多亿美元,其中 大约只有1/30流向西部。贵州省仅吸引到1亿美元外资,西部大省四川吸引到外资也不足70 亿美元。而上海,仅浦东开发区过去几年就吸引了110亿美元。

材料二 国家促进西部开发的政策在“2000中国西部论坛”上首次披露,中外著名企业投资 西部势不可挡。据不完全统计,此前,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80多家在我国西部地区投资或设立办事机构。如德国西门子公司先后向成都一家光纤电缆企业和西安的铁路、交通控制系 统进行了投资,美国普惠公司正在成都、西安和株洲三市生产飞机引擎零件。此外世界银行将为西部提供贷款10亿美元。

(1)读材料一,从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分析,西部吸引外资较少的原因是。

(2)读材料二,结合西部的有利区位条件分析,跨国公司已开始涉足此地区的原因是。

(3)你准奋将来为西部地区的发展做哪些努力?

【高考真题演练】

46—48出自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3+大综合+1”地理试题,54出自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地理试卷。

45.图5—16示意昆明附近产业转化的构想,Ⅰ表示烟草业的变化,Ⅱ表示鲜花业的变化。读图并回答:

(1)该区域发展花卉业(“彩色农业”)的气候资源优势是。(2)该区域发展花卉业的其他优势是。(3)要解决保鲜、开发新品种等问题,从而使花卉业具有国际竞争优势,最重要的途径是。

(4)该产业转化的意义有(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题后括号内)A.减少运输成本 B.使卷烟的产量增加

C.既有益生态,又美化生活

D.消除不可持续发展的隐患()图5—17表示农产品市场开拓的一般模式。参考该图回答46~48题:

46.处于阶段Ⅲ农业的显著特征是()A.大农场生产 B.生产专业化 C.集中于温带草原地区 D.主要分布在地广人稀地区

47.有助于促进我国农产品市场开拓的最重要措施是()A.进行农业区划 B.加强水利建设 C.建立商品农业生产基地 D.退耕还林还草

48.在市场开拓过程中,与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没有直接关系的措施是()A.加大技术投入 B.加强市场营销 C.改善交通条件 D.大量使用农药

参考答案

【课内四基达标】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A 4.D 5.B 6.A 7.B 8.A 9.B 10.A 11.D 12.C 13.B 14.D 15.C 16.C 17.C 18.B 19.D 20.D

二、双项选择题

21.AD 22.AB 23.BD 24.BC 25.AD 26.AB 27.BC 28.AD 29.BC 30.AB

三、填空题

31.动植物 社会经济 32.经济技术条件投入与产出的 33.潘帕斯草原 经济效益 34.东 南部 西南部 35.原料 劳动力 36.蒸汽机的发明 微电子技术 生物工程 信息技术 新能源 新材料(任意填1~2个)37.多原料因素 市场与交通因素 38.资源密集型 动力 39.市场供不应求 市场供过于求

40.大批量 中小批量定制

四、综合题

41.(1)大牧场放牧业 干旱半干旱(2)商品谷物 玉米 小麦①优越的自然条件②便利的 交通运输③地广人稀④高度发达的工业⑤先进的科技(3)大豆 科技

42.(1)①A ②D ③B ④C ⑤E(2)基塘农业生产 经济 生态(3)因地制宜 地域性(4)混合 横向一体化

43.(1)横向一体化(2)③(3)②(4)第二 第四(5)①④(6)②③ 44.(1)西部地区地形复杂,山地多平地少,建厂投资大;气候多样,降水少,水源不足;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劳动力素质较低等。

(2)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吸引外资;西部矿产资源,旅游资源丰富;国家将投入巨额资金,改善西部的交通运输,通讯等条件,因此与其相关的部门企业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只要写得合情合理均可。(答案略)【高考真题演练】 45.(1)“四季如春”,降水丰沛(2)廉价劳动力,土地价格较低

(3)技术创新(或技术开发,引进技术)(4)CD 46.B 47.C 48.D

第二篇:【鼎尖教案】高中地理 第五单元人类的生产活动和地理环境

【鼎尖教案】高中地理 第五单元人类的生产活动和地理环境

5.9新兴工业区(备课资料)大纲人教版必修

●备课资料

一、浦东新区

上海开埠以后,开发的重点在浦西。英、美、法等列强在浦西设租界,建市区,在浦东沿江一线建码头、仓库和工厂。到20世纪20年代,浦东沿江码头岸线长度超过浦西,以船舶修造和棉纺织为主的工厂相继建立。然而,由于黄浦江的阻隔,浦东除沿江一线以外,始终是村舍相望的农村。浦西和浦东景观完全不同。

进入90年代,浦西城市建设滞后成为上海进一步发展的桎梏:人均道路面积和绿化面积只有世界大城市平均水平十分之一;密集地段每平方千米有人口12万以上;酸雨频率达50%左右。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上海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投资环境。

浦东开发是振兴上海经济的必由之路。大桥与过江隧道陆续建成以后,浦东与浦西联络方便。浦西强大的经济和技术基础,可以支援浦东建设。浦东浦西可以采取“前店后厂”的方式协作,也可以在浦西生产零部件到浦东装配。浦东开阔的土地,可以兴建大型国际机场,加强与全球的空中联系。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到2000年将建成150幢大型建筑,发挥国际性金融、贸易、信息、会议与展览中心的功能。经过8年的建设,一个功能齐全的现代经济城区已经出现在浦东,开始分散浦西在土地、人口、城市功能等方面的压力。

浦东开发后,上海港与宁波北仑港、乍浦港分工协作,形成世界上最强大的港口群。北仑港水深,港域大,可以建设世界一流深水港,弥补长江口水域水浅的不足。北仑港区陆域开阔,可以建设电力、石化、钢铁等大型临海型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加速上海市区经济转型。

浦东开发可以带动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兴旺。三角洲面积10万平方千米,人口约7000万,分别占全国1%与6.5%,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1/6。自唐朝以来,长江三角洲始终是全国经济和文化最发达的地区。著名的南北大运河从杭州开始,贯穿长江三角洲,在扬州跨江北上,源源不断地向北方供应粮食和布匹等物资。浦东开发,可以调整内部产业结构,合理分工协作,组建企业集团。浦东开发,加强了上海港的龙头作用,沿江而上,融合南通、张家港、常熟、江阴、南京、扬州等港口,可以建成沿江经济发展轴。

浦东开发可以促进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在浦东开发的带动下,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布局将逐步向长江两岸转移,配合长江三峡工程和库区开发,沿江一线将兴建大批耗水和耗能工业。

为了加速开发进程,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包括:(1)“八五”期间增加的财政收入不上缴;(2)外高桥设立保税区,外商从事出口加工、仓储、转口、贸易等业务,使用的设备、物资、交通工具,出口的加工产品和货物,可以免征关税;(3)外商可以兴办零售商业等。1997年底浦东外资企业总投资237亿美元。世界排名前500位的跨国公司,有78家在浦东落户。同时,一批科技含量高的骨干产业已经形成。其中,重要的有中美合作的轿车业;中日合资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业;中德和中美合作的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业;中日合资的家电产业,以及中外合资的现代生物医学产业。

二、苏南、珠江三角洲和温州三模式的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涌现出三个著名的发展模式:苏南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和温州模式。这三个模式的地理环境和特色是不同的。

苏南模式的核心地域是苏州、无锡和常州(简称苏锡常),面积1.75万平方千米,人口1300万。广义的苏南模式地域范围拓展到整个长江三角洲。苏南模式的特征是以集体经济为主要体制,以市场调节为主要手段,带动经济全面发展。苏南模式有两个决定性的环境基

用心 爱心 专心

础。

第一,苏南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文化积淀深厚。自唐中叶以来,太湖流域是我国文化最活跃的地区。鸦片战争以来,太湖流域是我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1896年我国第一座民族企业——业勤纱厂在无锡诞生。1959年我国第一家社办工厂——春雷造船厂在无锡东亭镇祁席村诞生。社办工厂是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的前身。在文化大革命后期,苏南的乡镇企业已经开始高速成长。

第二,受到上海的强烈辐射。苏南与上海有紧密的血缘、亲缘和地缘联系。苏锡常是上海的腹地,是上海市民的重要原籍地。苏南发展乡镇企业,20世纪70年代靠上海回乡工人,80年代靠上海星期日工程师,90年代靠上海和南京等地高等院校毕业生。由于上海的辐射,使得苏南乡镇企业有比较高的起点。

珠江三角洲模式的依托是港澳,是经过港澳流入的外资。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以广州、深圳和珠海为中心的28个县、市,4.5万平方千米土地,2千万以上人口。珠江三角洲模式的特点是“五洋”,资金洋、设备技术洋、经营管理洋、产品洋、市场洋。“五洋”的基础是临近港澳,是全国第一侨乡。海外华侨和华人七成来自广东,其中又以珠江三角洲为主。珠江三角洲与港澳、华侨和海外华人有广泛的血缘和地缘联系,是我国外资的首选落脚地。珠江三角洲模式以中外合资企业为起点,聚合海内外资金和人才,通过市场导向,实行进口替代策略,生产“国产洋货”,带动整个区域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在进口替代策略取得成果后,珠江三角洲逐步转向出口导向策略,将产品销往国际市场。

温州模式在温州专区的沿海地带,北起乐清、永嘉,南到平阳、苍南。温州模式的基础是广大百姓的观念。特征是以个体经济家庭经营为起点,股份合作制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核心,小商品生产为主导。温州模式没有特大城市的依托,没有大量外资的注入,推动力来自民间,来自基层,来自区域内部。因此温州模式更有借鉴意义,更有推广价值。

——摘自《中国社会发展及地理背景》

三、中关村发展历程

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陈春先为首的一批高技术人员,1980年在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路东侧的中关村小区,率先办起了“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以咨询、开发新技术为目的,成为我国高新科技产业区的发端。此时,中关村小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村”,有田有菜有农庄,街道及两旁树木与乡村小镇没什么区别。

1984年,已有40多家高科技公司在这里注册落户,当时这些公司规模均较小,却是我国高科技企业的先导。如5月创业的四通集团前身,仅有几位年轻工程师和2万元借款作为开办费。11月联想公司创立时,也仅有11名科技人员和20万元资金。

1986年,中关村“菜地里长出了计算机”,各种以微电子产业为主的高科技公司纷纷出现,始有“电子一条街”的说法,科技企业实体达140家。

1988年5月,鉴于中关村高科技企业群体发展的规模和条件,为推动科学体制改革,加速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经国务院批准,在海淀区划出一片范围,建立外向型、开放型的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由相互联接的白石桥路、海淀路、中关村路及附近区域组成,包括电子一条街在内,给予特殊的政策、服务,以鼓励、扶持高新科技企业,构成了海淀高新技术园的雏形。

之后,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加快。1999年国务院批准其辐射区延伸至密云工业开发区内八个代表性的工业产业园,整个范围扩大到五园一区。地处核心地带的海淀园,各项经济指标年增30%,对北京市工业增长贡献率超过60%;有6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数不胜数的电脑公司,十万多大学生从业人员;年总产值近200亿元,税收10多亿元,40家企业年产值超过亿元,38家企业上缴税费超过千万元,17家企业进入全国高新技术企业百强,71项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在国内同类产品占有率进入前3名。

用心 爱心 专心

“知识创新工程”的启动,再度确立了中关村在全国的地位。北京市以中关村为核心,拟建全国最大的集研发、孵化、培训、生产、贸易、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软件产业基地。“中关村创业2001年商业计划大赛”,立足于中关村,面向全国更为广阔的领域。

位于首都北京的中关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抢占新兴工业先机,以电子一条街扬名,开创了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先河,成为全国各类高新技术区的鼻祖;抓住知识经济契机,成为全国科技经济创新的重要基地。中关村及时获取信息,争取优惠政策,占尽政治中心北京的天时。北京又是全国文化中心,有几十所高等院校和上百个科研机构;海淀又恰为北京的文教区重镇,中关村区内及附近就有中国科学院、北大、清华、北航、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学院等一批科教中心。中关村就近获取知识技术,促进产业化,坐享文化中心北京的文化核心区地利。中关村高科技的“顶天”技术,自建有产业化“立地”企业,激活了内部机制;利用科技优势实施电子政务,从而使社会服务、行政管理高效快捷地服务于自身高科技产业区;事业部建立了“人才绿色通道”,促进了高层次人才的内外交流,中关村又有了人才和环境。天时地利人和,中关村兼而有之,成为“中国硅谷”,也就理所当然了。

从北京市西北边镇小区一村到海淀园,再到五园一区,中关村一直是我国高新区的马首、龙头;从“两通”“两海”到方正、四通、联想,再到新浪、网易、搜狐,中关村一直是我国高新技术的代表和先驱;从电子产品到电脑一条龙体系,再到多层次综合性软件园,中关村一直是我国知识科技创新的典范和模式。

——摘自《地理教育》2002年第1期

四、日本筑波科学城

1963年9月,日本政府内阁提出在筑波地区建立科学城的规划。1980年,筑波科学城基本建设完成。

目前,筑波科学城聚集了日本全国27%的国家研究机构,40%的研究人员和40%的国家研究预算,共有人口19万,其中包括大约300家国家、私人研究机构雇佣的 1300名科学家。筑波科学城成为知识学术密集城市和日本最大的研究与开发中心。

筑波科学城是日本政府倡导科技政策的产物。“科学城”作为科学工业园区一种类型并在世界上被广泛推广,日本筑波科学城起到了先驱示范作用。筑波与硅谷都被称为高科技基地,而且也曾经像硅谷一样声名显赫过,但不论是形成机制、思想观念,还是创新环境、管理方式,两者在体制和模式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正是这种种差异,造成了筑波和硅谷经济效益和经济指标的巨大差距。以1998年为例,硅谷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2340亿美元。而同期筑波的这一数据却只有50亿美元,两者的差距已不可同日而语。

毫无疑问,从投入与产出角度来讲,筑波科学城效益不明显,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主要是表现在:政府投资大,投入产出不成比例;搬迁规模大,耗时过长(建设周期达30年之久);科技人才集聚和高技术产业产业化程度不够,没有达到建成日本最大最强的科学技术研究基地和中心的目的。此外,筑波科学城的建成也没有完全达到减轻东京人口压力的目的。

筑波科学城作为世界科学城一个不甚成功的案例,值得我们反思和借鉴。

——摘自2001年《科学时报》“日本筑波科学城发展模式分析”

五、“龙芯”1号——我国计算机核心技术的大突破

据《人民日报》讯,2002年9月28日中国科学院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所创新成就展”上宣布:我国第一款商品化通用高性能CPU芯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龙芯”1号CPU成功问世,并可大批量生产提供给广大用户使用。同时,以“龙芯”1号知识产权为基础的神州龙芯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正式揭牌。这是我国信息产业在掌握计算机核心技术的道路

用心 爱心 专心

上迈出的关键一步。

六、奥克斯10亿元打造南昌工业园

日前,著名空调企业奥克斯与江西南昌市政府达成了初步意向合作协议,将斥巨资10亿元打造“奥克斯南昌工业园”。据介绍,该工业园位于江西南昌昌北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用于空调生产、变压器等电力产品的研发、地产投资和其他高科技产品的研发与制造等。工程项目分为二期工程完成,首期征地面积1000亩,工程项目建设按一次性投资规划和滚动式方式建成,预计该工程项目将在3~5年内完工。据估算,工业园建成后,奥克斯空调规模产能可达60万套至150万套,电力产品变压器可达200万千伏安至500万千伏安。工程正式投产后,年销售额预计可达50亿元人民币。

七、光芒新型太阳能热水器受市场关注

由光芒集团无锡光芒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具有国际领先技术的新型太阳能热水器日前上市。该款热管太阳能热水器打破了市场长期以来由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独当一面的格局,备受市场关注。

光芒热管太阳能热水器其主要部件太阳集热管采用一种新型双真空金属热胆管,其集热原理发生了重大变革。金属集热芯片吸收光能后,真空紫铜管内的液态导热介质受热汽化,冲向冷凝端输出能量传递给水,使水温升高。该集热管交叉运用了光学、热学、化学、力学、材料学等诸多学科,属于一种“金属集热、超导传热、真空保温”的新型集热器,获得了两项国家发明专利。该热管集热效率高,抗冻能力强,在阳光下2分钟左右开始输出能量,而且在-50摄氏度的低温下仍可正常运行。整台太阳能热水器在运行过程中无需采用自动上水仪或自动上水附水箱便能实现承压全自动上水,使用户使用更省心、省事。

——摘自《光明日报》2003.6.30

八、最大台资项目落户上海近日,全球芯片制造的龙头企业——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启动在松江的投资计划,这也是迄今为止落户上海的最大一个台资项目。

台积电这次将在松江工业区设立的台积电(上海)有限公司,首期投资达8.98亿美元,注册资本3.71亿美元。目前,有关立项和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正在紧张进行。据介绍,这个项目建成投产后,每个月生产的八英寸芯片将超过4万片。松江区副区长王文涛说,这是目前落户上海最大的一个台资项目。

据了解,加上台积电的投资,松江今年的招商引资额已经达到17.18亿美元,高居上海各区县之首。同时,松江区今年一到四月的出口额也高达14.48亿美金,同比翻了一番多,达到136.65%。

——摘自《团结报》2003.6.12

九、浦东新区的规划

上海市的新区——浦东区的开发建设,采用了新区与旧城相结合偏向一侧的发展模式,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借助商贸发达之势,建立了新的金融贸易区、出口加工区、科技园区等,以其强大的势力,带动了上海市和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

用心 爱心 专心 4

十、按生态原理布置工业

30年前,美国田纳西州小城查塔努加曾经是一个以污染最严重闻名全美的制造中心。而今,旧钢铁铸造车间已变成一个用太阳能处理废水的水晶宫。旁边是全部利用循环废水的肥皂厂,紧临该厂的是急需肥皂厂副产物作原料的另一家工厂。

他们想建立完整的工厂网络,是指每一家工厂,就像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具有其各自的生态位一样(物质循环再被利用,闭环系统),彻底改变一般工厂以线性生产方式,最后产生废物的思维方式;也采用自然生态系统闭环式的生产,甲厂的副产物,成为乙厂的原料,乙厂的副产物又被丙厂所利用,从而消除废物的污染。这种“工业生态化,废物零排放”工业园区的建立,受到联合国的推崇,是各国学习的榜样。

而且,他们认为“废物”二字是人类的发明,他们要把“废物”二字从字典中抹掉。

用心 爱心 专心 5

第三篇:第五单元《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5.4“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二)”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5.4“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二)”

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本节教学内容要求学生识记的知识点较多,如果单纯要求记忆,则显得枯燥,缺乏生动性。教学中要尽量给学生创造一种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加强趣味记忆、理解记忆。另外,教学中还要给学生多留一些探究问题的机会,发展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地理技能。【教学目的】

1.知道商品谷物农业和混合农业主要分布国家。2.了解商品谷物农业和混合农业生产特征。3.理解美国中央大平原谷物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4.理解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的生产特点及限制性条件。【教学重点】

1.美国中央大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2.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的生产特点。【教学难点】学会用区位因素分析、评价某地域的农业生产。【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教学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同学们都知道,XX年11月10日中国加入了wTo(由学生回答)。朱镕基总理在接受记者访问的时候,曾经讲过这样一段话:“入世大家都开心,就我一个人不开心,我最担心、最忧虑的就是中国的农业,因为外国的农业是现代化的生产,他们的成本低,价格也比我们低得多。如果他们大量向中国倾销农产品的话,将会造成中国农民收入的减少,这将是中国面临的最大的问题。”由此不难看出,中国的农业正在面临严峻的考验。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发达国家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看看这其中有没有我们国家发展农业需要借鉴的地方,并希望能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板书:

一、商品谷物农业

师提问:联系第一节的内容,如果按产品的用途来分类,商品谷物农业应属于什么农业? 生回答:属于商品农业。

师(顺着思路引导):既然是商品农业,它应该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是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电脑显示)《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图》(闪动画面)展现主要分布的国家。师(教法与学法指导):指图由学生回答,强调这些国家的位置并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记忆,尽量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图,激发学生思维,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地理能力。生:……

师(归纳总结):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农业生产国,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我们来共同分析中部平原有哪些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电脑显示)《美国地形图》、《美国的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图》、《美国小麦和玉米带的分布图》、《美国现代化农业生产的资料》

师(引导提问):联系初中所学的知识,分析美国的中部平原有哪些发展商品谷物农业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师(教法和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得出结论,教师适时点拨,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直接参与认知的全过程,头脑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并在自我实践的内在体验中产生愉快的情绪,从而产生兴趣。生:……

师(归纳总结):美国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商品谷物生产提供了物质基础,交通便利、地广人稀及美国发达的工业、先进的科技为商品谷物农业提供了保证。

师(承转):以上我们从区位优势这个角度分析了商品谷物农业,接下来我们来分析混合农业。板书:

二、混合农业

师(讲解):世界上最主要的混合农业是将饲养牲畜和谷物生产有机结合起来的谷物和牲畜的混合农业。

(电脑显示)《混合农业主要分布的国家》(闪动画面)生(读图自学):了解混合农业主要分布的国家。师(归纳总结):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澳大利亚、南非以及新西兰等地。其中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最典型。(电脑显示)《澳大利亚的小麦种植业》和《澳大利亚的牧羊业》录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电脑显示)《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带的分布图》(闪动画面)师(提问):澳大利亚的小麦—牧羊带主要分布在哪里? 生:……

师(总结):澳大利亚的羊毛和小麦主要产于国土的东南部和西南部。其中,东南部的墨累—达令盆地是主要的小麦—牧羊带。那里的混合农业具有哪些方面的优点呢?(电脑显示)《小麦—牧羊农场的土地利用图》,显示农场里一些事物的名称:秸秆、绵羊、麦田、牧场、羊粪、牧草。生(讨论):

1.这个混合农场为何要将耕种、放牧、休耕进行轮作? 2.这些地理事物之间有何相互联系?(电脑显示)《小麦—牧羊农场的农事安排》

师(提问):小麦种植的忙季是什么时候?牧羊活动的忙季是什么时候? 生:……

师(归纳总结):通过以上分析,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来安排农业活动,而且还能根据市场的需求决定多种植小麦或多牧羊,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师(教法和学法指导):混合农业三方面的优点。如果单纯要求学生记忆,印象不深刻,比较枯燥,缺乏生动性。在教学中,尽量联系一些图像,通过讨论、提问等方式,学生自己分析得出结论。不仅记得牢固,同时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分析、比较、综合归纳地理特征的能力。

(电脑显示)动态演示地形雨的形成:湿润气流──山体阻挡──被迫抬升──成云降雨

师(讲授):山地的背风坡降水稀少的情况,称为山地的雨影效应。墨累—达令盆地正处于大分水岭的雨影区,灌溉成为这里农牧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为此,澳大利亚政府不遗余力地修建水利工程,将大分水岭东部丰富的水资源调入墨累—达令盆地,大大促进了这里农牧业的发展。

师(承转):以上我们分析了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那么我们国家有没有这样的例子呢?

【课堂练设计】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

A.种甘蔗 B.糖厂 c.养鱼业 D.丝厂 E.养蚕业 1.找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空格内。

2.这是一种新颖的_________农业,具有农业生产的___________性特点。【课堂讨论题】

在商品谷物农业和混合农业生产中,你认为哪些经验可供我国广大农耕区、牧区、农牧区借鉴?(提出建设性意见)学生讨论略。

【小结】由学生小结本节内容。

【课堂小测】-(5分钟)检测本节课知识掌握情况,及时巩固。

点评:本节--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并结合教学,把有关教材的知识点用电脑显示出来,给学生创造了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增强了能力。教学中,教师善于引导、点拨,以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头脑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知识的衔接较好,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此节内容丰富,需要识记的知识点较多,能否考虑突出重点知识的讲授,而让简单易懂的知识留给学生自学,值得探讨。

第四篇:高二地理农业生产活动复习

第五单元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5.1农业生产活动

学案导学

本节是学习整个单元前半部分农业生产活动的概述。大纲中对本节内容没有具体要求,但学习农业区位选择及地域类型这两个知识点,需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储备,因此教材在本节中安排了农业生产活动的概念、特点、投入和产出及分类的知识点。其中重点是农业的投入和产出要素及农业的分类。

通过案例分析法、图解法可较好地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若能进一步联系实际参观一下现代农业温室大棚、走访调查农户田地生产的投入与产出,则能更透彻理解知识,学而不忘。引言

农业生产活动的概念: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的产品。它需要依靠土地才能进行。农业生产的性质是自然再生与经济再生密切结合的物质生产过程。

教材先对农业生产的概念作了阐述,进而引申出农作物培植和驯化动物的传播对世界各地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目的是使学生一方面理解人们可通过劳动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发展农业,一方面告诉人们进行农业生产可以有多种选择。为下几节的学习打下铺垫。

一、农业生产的特点

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

含义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农业生产随季节而变化,并有一定的周期性变化

成因①不同生物生长发育要求的自然条件不同②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和国家政策差异很大①动植物生长发育有规律性②影响动植物生长的自然因素(尤其是气候因素)随季节变化,并有一定的周期性

运用关键因地制宜因地制宜或不违农时

■学法导航

□对于农业生产的这两大特点应注意:地域性是指农业生产空间分布上的特点;季节性和周期性是指农业生产时间分布上的特点。■探究点拨

【探究】下列现象或语句分别反映了农业生产的什么特点? ①“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②华北平原谚语:“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寒露两旁见早麦。” ③南方低山丘陵宜发展茶树生产,平原地区则种植水稻。

④“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点拨:①误地一时即错过季节,体现季节性;误人一年,体现周期性。②早、迟、当时、寒露两旁均体现季节性。③南方土壤为红壤(酸性土壤),适宜茶树生长;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水分充足,宜于种植水稻,又经过人类长期耕作,形成了熟化了的水稻土,体现地域性的特点。

④淮南、淮北气候条件不同,导致两地生产的地域性差异,造成作物的“味道不同”。答案:①季节性与周期性 ②季节性 ③地域性 ④地域性

二、农业的投入与产出

1.投入:自然条件、劳动力、资金、生产资料和科学技术。2.产出:农产品——供人们食用或作为工业原料。

农业投入—产出的一般模式图 ■学法导航

对于农业的投入—产出理论较形象简便地记忆和理解就是要灵活理解和记忆图5-1-1,并结合一些实际例子,这样便能灵活运用。

■探究点拨

【探究】什么叫农业的投入和产出?

点拨:投入指人类生产所需要的各种条件。如自然条件、劳动力、资金、生产资料和科学技术。

自然条件的投入是指动植物(或是植物种子)以及热量、光照、水、地形、土壤等,是农业生产的必要投入。

劳动力的投入是必要条件。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影响农业,一般而言,素质差,数量要求多,只能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工作,产出低;素质高,数量要求少,可以从事技术密集型工作,产出高。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生产资料的投入比重逐渐增加,如果生产资料投入(良种、农具、化肥、农药等)得当,自然资源利用率高,导致生产成本下降,农产品产量高;投入过多,产量虽高却出现增产但不增收的低效现象;投入过少,由于自然资源利用率大幅度下降,反而加大成本。

在现代农业中,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良种、改进灌溉技术、改革耕作方式等)成为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一方面提高产品数量,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业生产形成规模效应;另一方面,提高产品质量,优质优价,市场畅销,前景好,能达到增产增效的最佳效果。发达国家,农业的新增产值中,60%以上是靠科技投入转化来的;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一比值也已经达到30%以上。例如玻璃温室生产出的反季节瓜果蔬菜、瘦肉型的牲畜、杂交水稻、绿色棉花、无土栽培生产等。

农产品的用途有二:一是供人们食用,如粮食、肉、蛋、奶、水果、蔬菜等;二是为加工工业提供原料,如粮食酿酒,棉花制成纺织品等。

答案:投入指人类生产所需要的各种条件。如自然条件、劳动力、资金、生产资料和科学技术。由于不同生产类型、不同生产性质、不同生产地区以及不同产品用途,投入的主要因素差异较为明显。

产出指人类生产活动过程的终端产物。如农产品、工业产品等。由于投入因素的差异,产品的质量、功能差异很大。■知识拓展 农业的发展历史

世界农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下表列出了这三个阶段农业的主要特点。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多已进入现代农业阶段,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一般处于传统农业阶段,热带雨林地区、北极地区等还分布着原始农业。

世界农业三个历史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三、农业的分类

1.按生产对象分为三类

(1)种植业: 如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种植园农业、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等。(2)畜牧业 :如游牧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等。

(3)混合农业: 农民在自己的田地上同时经营种植业和畜牧业。如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桑基鱼塘、果基鱼塘等)就属于混合农业。2.按投入多少分为两类(1)粗放农业(2)密集农业

3.按产品用途分为两类(1)自给农业(2)商品农业

■学法导航

对比理解粗放农业与密集农业的特点,提高农产品产出的方法是两种农业类型的主要区别。结合课本插图“农业工厂化”可理解劳动密集型农业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正向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方向发展,且发展速度较快,如蔬菜、花卉、养猪、养禽等农业。由于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以及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世界上形成了多种农业地域类型,如热带雨林迁移农业、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等。

商品农业生产方式是进行专业化生产,一般情况下,一个农场只大规模种植一种农作物或饲养一种禽或畜。

根据不同标准,可以从不同方面对农业地域类型分类。读图5-1-2,找出种植业、畜牧业、混合农业并理解其含义。找出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的农业地域类型,以及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的农业地域类型,并理解划分归属的原因。

在以上分析中,反复提示在图中找到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属情况,那么到底如何灵活运用此图进行农业的分类呢?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首先,要确定分类标准;其次,按农业生产对象的分类具有的地域类型,以生产对象分类的地域类型为核心,再从投入和产出两方面进行分类不致引起混乱;第三,粗放农业和自给农业包括的农业地域类型较少,理解识记粗放农业和自给农业包括的地域类型,剩余的为密集农业和商品农业。中国已经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如何从农业类型的时空变化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农业地域类型的发展变化可以运用时间和空间两大尺度,从农业发展历程和空间分布的转化上去分析:

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的转变可以看出,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向密集农业、商品农业、畜牧业转化,而农业地域类型的转变也意味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探究点拨

【探究1】下列关于商品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投入的生产资料与劳动力较少,靠扩大土地面积来增加产出 B.进行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销售 C.商品农业分布在发达国家 D.商品农业属于种植业

点拨:此题是对本节重点之一——农业分类知识的综合考查。(1)要明确农业分类的方法,有三种不同的分类依据:根据农业生产的对象不同,分为种植业和畜牧业;根据生产资料或劳动力投入的多少,分为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根据农业产品的用途,分为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2)要明确每种农业类型的特点。例如,粗放农业的基本特点是:投入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较少,增加农业产出的手段主要是靠扩大土地面积;密集农业则投入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较多,增加产出的手段主要是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如果产出的产品大多数甚至全部供自己及家人享用,则属自给农业,它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如果产出的产品主要以销售为目的,则属商品农业,它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地区。(3)商品农业既可以是种植业,如商品谷物农业和种植园农业;也可以是畜牧业,如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答案:B 【探究2】阅读下面一段调查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李守银家住在江淮平原上,全家6口人,上有一对老人,下有两个上学的孩子。李守银承包了8块田,共0.5公顷,农活主要由他和妻子来做。他与另外5家村邻共同购买了1头耕牛、1台水泵、1台电动脱粒机,其他小型农具每家必备。一般情况下,李守银用0.4公顷田种水稻,0.1公顷田种其他作物。他家每年约收稻谷3800千克,其中2500千克留作家庭口粮及饲料用粮,其余的1300千克到市场上出售。(1)说出该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要素。

(2)该农业生产有无副产品?如果有,你认为怎样处理比较好?(3)该农业生产属于哪一类(粗放农业或密集农业、自给农业或商品农业)? 点拨:本题考查我们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具体问题并作出判断、评价的能力。(1)明确哪些是农业生产的投入——自然条件、劳动力、生产资料、科技。对照调查材料可知:“李守银承包了8块田”,即投入了自然条件中的土地(包括地形、土壤);“农活主要由他和妻子来做”,即投入了劳动力;“购买了1头耕牛、1台水泵、1台电动脱粒机”“种水稻”等,即投入了生产资料中的农机具、种子。(2)这里的副产品可理解为种水稻取得稻谷以外的产品,即稻草。目前农村,稻草多用作生活燃料,其利用率低且不符合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原理。因此,好的处理是用作牲畜饲料、稻草还田或用作发展沼气的原料。(3)从调查材料中可以看出:李守银家承包的田块面积较小,家庭投入的劳动力和农机具较多;另外,水稻种植业的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投入大量劳动来精耕细作,可见该农业生产为密集农业。李守银家收获稻谷3800千克,仅有1300千克到市场上出售,可见该农业生产的产品大多数供自己及家庭享用,是自给农业。答案:(1)投入:土地、劳动力、农机具等;产出:稻谷等。

(2)有,如稻草等。主要用作耕牛、猪等牲畜饲料,稻草还田增加土壤肥力。(3)密集农业、自给农业。■知识拓展

高效率的工厂化养殖

在畜禽养殖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厂化生产有了迅速发展。

以养猪业著称的丹麦,舍饲过程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的控制,供饲、供水和粪便的清除,均已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一个饲养600头的猪场,只需3.5个劳动力管理。为配合集约化饲养,丹麦经过近百年的品种改良,选育出躯体长、背膘薄、瘦肉率高的良种,成为主养品种之一,驰名世界。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工厂化养猪场发展较快,约占全国养猪场的1/10,仅北京市就建成1200多个。为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荷兰生产了一种全自动化的养牛设备,饲喂和挤奶由计算机控制的一排机器手臂完成,有关信息存贮于中心计算机内,舍饲的奶牛受电子监控器监控。挤奶时,机械手臂即将挤奶装置自动移向奶头,由真空挤奶机挤奶,并可自动更换奶头。喂饲以及奶牛健康检查等操作,均自动进行。在工厂化养鸡场内,可饲养几十万只鸡,一个劳力可管理4万~5万只,供料、供水、供温与烘便处理等过程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在鱼贝养殖方面,在日本西部、西南部和南部地区,利用温室养殖鳗鱼。饲养6个月即开始上市(体重180~200克),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把温室工业化养鱼与蔬菜无土栽培结合起来,每平方米可生产红鳗鱼、罗非鱼50千克,一年可种10茬生菜,从而有效利用了水体空间,并可减少用肥。西班牙建成了直径60米的世界上最大的浮动平台养鱼工厂,设有4个2000立方米的鱼池,可年产15万千克。随着工厂化养鱼设备的完善,一些国家开始成套出口。如德国在我国承建3个鳗鱼厂,日本在我国承建1个鲍鱼厂,这说明封闭式高密度养鱼已经成为工业化养殖的一个主要趋势。

第五篇:高二地理人类与环境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湘教版] –选修6

1.3 人类与环境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2.了解人类对自然态度的演变。

3.说出人类应怎样做才能与自然环境形成和谐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示意图”的讨论,一方面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使学生学会运用结构图的形式来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方法。2.通过对“人类对自然态度的演变”表格的讨论,使学生掌握运用列表比较的方式归纳地理现象。

3.通过对“人类应怎样做才能与自然环境形成和谐的关系”的讨论,使学生学会全面、辩证地认识世界的科学思维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学会如何尊重与善待自然、关心个人与关心人类、着眼当前并思虑未来。

2.通过结合本节学习内容中的讨论、探究等各种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协调好人类与环境关系的重要性,同时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方式。[教学重点]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 课本第l4页的“图l—8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示意”的理解 [教学媒体与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讲授过程] 【新课导入】人类生活在自然环境中,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千丝万缕,有可持续性的,也有不可持续性的。人类与环境是怎样一种关系?如何才能保持二者关系的和谐?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后,就会全面了解。

【板书】第三节 人类与环境

【学生活动】列举出存在于我们周围能够体现的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的例子。【图片展示】投影课本图1-8 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读图思考】阅读图1-8 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示意图,简述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 生存空间,人类还通过 生产 活动从环境中索取 物质 和 能量 ;同时,人类又通过 生产消费 活动和 生活消费 活动将新陈代谢产物和废弃物排放到 自然环境中。另一方面,人类可以改造环境,环境又把它所受到的影响反作用于

人类,这叫 反馈 作用。例如:由于人类向大气中排放了过量的温室气体,导致了全球变暖,由于排放过量的酸性气体,从而导致酸雨„„

【思考】人类开发利用资源以及向自然环境排放生活、生产的废弃物,都会引起生态环境质量恶化或自然资源枯竭等环境问题吗? 【学生回答】不是的,【教师讲述】自然环境系统有自身发展和内部调节的功能,如水流的流动、大气的运动等自然净化和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可再生性等,同时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促进环境系统的自身发展和内部调节。当人类顺应自然的发生发展规律时,环境就向着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发展;但如果人类对环境施加的影响超过一定限度,如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

【思考】环境的反馈作用,都会产生环境问题吗?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环境的反馈作用可分为有利于人类生活、生产和不利于人类生活、生产两个方面,如植树造林后的生态环境的变化,修建水库对河流径流的调节,大量燃烧煤炭、石油引起的温室效应、酸雨等等。

【承转】今天全球性的生态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由于人类在发展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过程中,没能正确处理好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的关系而导致的;是由于没有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而导致的。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一方面是自然环境决定人,这是人的自然化;另一方面是人决定自然,这是自然的人化。自从地球上出现了人类,地球的历史就既是自然史,也是人类史。因此,要正确地认识、分析、解决环境和发展问题,首先要对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有所了解。

【板书】

二、人类对自然态度的演变

【自主学习】自学课本第15页表格内容,思考、回答以下问题:(1)格内容反映的是什么?(提示可从纵向和横向方面考虑)(2)例说明农业文明时期和工业文明时期的环境问题。(3)什么要谋求可持续发展? 【学生回答】(1)从表中可以看出:①人类对自然环境关系的认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从采猎文明时期的依赖自然到农业文明时期的改造自然,又到工业文明时期的征服自然,再到后工业文明时期的善待自然;②环境问题的区域性正由少数地区蔓延到全球;③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不断变化。

(2)

(3)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不断变化。且它们反作用于人类,影响社会的发展。由此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时代的需要。

【思考活动】1.19世纪末,人类认为自己是“自然之王”;20世纪末,人类把自己看作是“自然之子”。请谈谈你对这种观念变化的理解。

2.收集描述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古语和评论,并与同学交流。

【过渡】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谋求可持续发展阶段,那么,如何才能达到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和谐?

【板书】

三、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和谐

【讨论】结合本章前两节的学习及社区调查活动等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人类应怎样做才能与自然环境形成和谐的关系。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①尊重与善待自然;②关爱人类并尊重个人;③兼顾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

【阅读】课本第16页阅读材料“自然生态的多种价值”和第17页“生活中的“公害”和全球性环境问题”

【探究活动】一个公共牧场,有若干牧民在放牧,每个牧民都有两种选择: ①大家合作,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牧畜数量,使之与牧场的承载力相适应。②尽可能多增加自己拥有的牧畜头数。

讨论:假如你是牧民,你会作出怎样的选择?为什么? 【点拨】选择①是正确的,因为牧场的承载力是有限的,牧民放牧的牲畜数量控制在承载量之内,既有效增加牧民收入,又保护草原生态。

【板书设计】

第三节 人类与环境

一、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 1.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2.人类对环境的改造 3.环境的反作用

二、人类对自然态度的演变 1.采猎文明一依赖自然 2.农业文明一改造自然 3.工业文明一征服自然 4.后工业文明一善待自然

三、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和谐 1.尊重与善待自然 2.关爱人类并尊重个人 3.兼顾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

下载高二地理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单元练习题.doc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二地理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单元练习题.doc.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知识网络 采集渔猎时代:崇拜自然 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农业文明时期:改造自然 工业文明时期:征服自然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直面环境问题 获取物质和能......

    高二政治单元练习题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练习题 1.文化现象无处不在。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 ①中学生到社区宣传郭明义的事迹,弘扬传承雷锋精神 ②中共中央政治局于就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进......

    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参考答案

    3.变质岩;原料;生产链(4)植被破坏,生态失调,水土流失;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环境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耕地资源破坏等.第一部分【知识盘点】 (5)节约资源,合理开采;整合企业资源,提高工艺......

    高二地理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课时练习题

    北京一对一上门家教品牌家教电话:010—6256125 第2课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测控导航一、单项选择题(对应学生用书第309页)(2011皖东联考)现在东莞......

    2014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二单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检测与评估

    第十二单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一、 单项选择题1. 下图为循环经济模式图。有关a过程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A. 提供新的自然资源 B. 产生新的废弃物C......

    高二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练习题

    高二《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练习题2014/9/22 一、单项选择题 1.2013年10月13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登高、赏菊、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是我们在重阳节时固有的习俗。下......

    201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一、选择题(共64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读“我国台湾省部分产品出口比重示意图”,回答1~2题。1.台湾部分产品出口比重下降,说明其在竞争中丧失了......

    2017_2018学年高考地理精做07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新人教版范文

    精做07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2017•江苏卷•节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7年4月1日国家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距北京100多千米),它是我国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