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众文化与影视传播论文
大众文化与影视传播
什么是传媒?传递信息的载体就是传媒。电视、报纸、网络向我们传递了很多信息,它们都属于传媒。面向大众传递信息的载体就是大众传媒。古代的传媒方式大概有这些种类:口语、体语、文字、书籍、烽火、鸽子、画等种种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传递的速度越来越快,准确度越来越高,方式和手段也越来越多。现代传媒的种类:报纸、电视、书籍、杂志、互联网、电影、广告、手机、电话、传真、可视电话、广播、短信等等。传媒的确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入、无处不在。包括电影、广播、电视等电子传媒在内的通讯技术革命,与交通运输革命一起消除了社会的隔离状态,导致了大众社会的形成和大众文化的出现。贝尔认为大众传媒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扩大了相互间的影响和联系,同时也“造成对变化和新奇的渴望,促进了对轰动的追求,导致了文化的融合”。大众传媒引起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革。贝尔指出,“电影有多方面的功能——它是窥探世界的窗口,又是一组白日梦、幻想、打算、逃避现实和无所不能的示范——具有巨大的感情力量。”广告突出了商品的迷人魅力,是“新生活方式展现新价值观的预告”,在这方面,“广告所起的作用不只是单纯地刺激需要,它更为微妙的任务在于改变人们的习俗。”
以一种特殊的大众传媒为例——电影。电影是一种带有情感符号的有声有像文字。为什么称电影是一种文字呢?因为电影用一种视觉来传递它所想要表达的事情,来传达当中的信息。那么,电影是怎样来表达大众信息的呢?
以一部影片为例,以张艺谋的成名作《红高粱》为例。用几个镜头来诠释电影的强大的作用。
第一个镜头,是影片的开始,运用红色的基调冲击屏幕,画面淡入的是奶奶年轻的脸。除了年轻的脸,就是一整画面的红,慢慢的,慢慢的从轿内转到轿外,转眼间黄沙纷飞的画面映入镜头,鲜红的花轿由远渐近,鲜红的花轿从中心逐渐放大。就这样几幅画面占了五分钟的时间,没有一句对白,红和黄的基调渲染的整部戏,甚至这种色调贯穿了一整部电影。其实不难理解,黄色象征着黄土高原的气息,而红色则是一种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是一种坚强不屈。
第二个镜头是日本人到来的镜头,此时红高粱不再通红,影片的基调也暗了一个色调,在讲诉日本侵略中国时,没有鬼子扫射的片段,而是运用一个非常特殊的镜头——一大片一大片不再红的高粱被压垮,正象征着正在受欺压的中国人民,而后来出现的“两个日本眼中”的反动者,一个是土匪三炮,一个是出走几年的罗汉。在外敌面前,无论是土匪,还是义士,在面对日本人,他们都是真正有血有肉的好男儿。有趣的是,在影片的最后,在炸了日本人的军车后,被压垮的高粱又再次飘扬——在通红的夕阳中,在战车的残骸上,一大片,一大片,随风,飘荡„„
第三个镜头是影片的结束,在血色残阳下,整片高粱地都成了血红色,那是日食所代表的悲哀,那是被鲜血映红的高粱,那是爷爷、爹痛失爱妻、母亲的伤痛,是作者对高粱地上人民最崇高的礼赞。高粱被践踏了,但还有许多高粱在疯长着,那是华夏民族旺盛的生命力,生生不息的文明,是爷爷身上带有的狂野。表达了作者对这片荒凉的土地上,这段不畏世俗可歌可泣的爱情的歌颂,对那种独属于这片土地无拘无束的野性的赞颂,更表达对中华儿女坚忍不拔、顽强不屈的品质的称颂。全片其实就是作者对原始生命力,无可名状的崇拜。
我们可以看出,电影就是一个这么神奇的东西,用简简单单的几个镜头,就把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完美的呈现出来了,用动态的影像叙事,用色调去象征事物。这就是电影作为大众传媒的最关键的作用。
那么,电影作为最重要的大众传媒之一,它是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的呢? 电影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优秀的电影作品以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逼真地再现自然和社会中的各种场景,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经济、政治、道德和文化,反映社会风尚习俗,描写不同阶级、不同阶层、不同人物的精神风貌和内心世界,以及它们的各种现实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社会各个不同方面。因此它可以帮助观众认识生活,评价生活,认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社会的历史特点和现实状况。电影的存在也是人们学习的过程。
电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方式。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其覆盖面越来越广,使得各个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迅速为全人类所共享,影视艺术起到了传递信息、表达情感、传播文化,在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架起文化交流的桥梁的作用,增进了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扩大了人的视野,提高了人的素质,增强了人的国际意识。电影艺术改变了人类的学习和娱乐方式,可以使人足不出户点评多姿多彩、瞬息万变的世界,接受远程教育,欣赏世界各地的文体节目和领略自然风光影视艺术可以影响人类的思想观念。影视作品不仅向观众提供了一幅幅生动真实的生活图景,而且在五彩缤纷的生活图画中传播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社会准则、生活方式、社会语言等潜在的文化信息,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它所倡导的生活理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及行为准则,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提高了人们的道德情操和文化品位。
然而电影的发展也给人类生活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电影在人们业余生活中占的比重过大,几乎“垄断”了大众精神生活;影视艺术使许多少年儿童都过早地了解了许多本不属于他们所处年龄该了解的东西,不可避免地使童真、童趣大打折扣,内心世界也染上了许多杂质;影视思维的平面性不断消磨着人类的想象力、智力,破坏了人类的阅读思维,让人类懒于思索,甚至导致心里疾病;有些影视节目宣扬不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渲染灯红酒绿、暴力、色情等内容,凸显个体享受,传播不良信息,误导了观众
第二篇:大众文化传播金色池塘影评
《金色池塘》影评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诗句,它描绘了怡养天年的欢乐,也道尽了对生命将逝的惆怅。”该影片一开始就给我们营造了这样一种氛围,暮色黄昏,两只水鸟游于湖面,芦苇的倒影在水里已显得模糊,夕阳的余辉播撒在湖面上,金光粼粼。轻扬的背景音乐,衬托出一种静霭与详和的氛围,却也掩饰不住对生命将要终结的惆怅。影片结尾,水鸟的叫声和夕阳西下的场景都与开头前后呼应。给整个影片奠定了美好又很惆怅的基调。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对年事已高的老夫妻,夏天他们回到故居——美丽的金色池塘度假。老头性格倨傲孤僻,倔强好胜,但心中有爱,不乏幽默和勇敢。老婆婆活泼可爱,勤劳勇敢,热爱生活。也许影片在情节设置上并没有跌宕起伏(故事中老头和孙子去炼狱湾钓鱼出现危险以片尾老头突然倒地还是很让人揪心的)但影片中所体现的爱情,亲情,友情确是最吸引人的地方。老夫妇之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让人倾羡不已。爷孙俩通过钓鱼结成了忘年之交。父女俩最后也敞开心扉,打破了多年不和的坚冰。
故事对感情的第一次深刻描写,是在老头去林里采草莓,迷失了方向,记不起曾经和老伴一起走过千百回的通往老镇的路,一种焦虑、害怕的情绪突然袭击了他,他感到恐惧与不安,匆匆赶回家,直到送走了邮差,才对老伴讲明了原因:“我走到树林里„„一切都是那么陌生,我吓得要命,所以我才跑回来,看见你那漂亮的脸,我才觉得踏实,安全”。故事用这个情节,描写了老头对老婆婆的那种爱,那种几十年没有表露过的,深深藏着的,离不开的爱。
故事的第一次感情碰撞,是在父女之间展开的。倔强的老头是个严肃的父亲,他的女儿也同样的倔强。倔强的人,从来不肯示弱,他们在用一辈子进行较量,这是很不幸的。用女儿的话:“你为什么对下棋这么着迷,你喜欢打败别人是吗?”“我把一生的时间都用在和他的较量上了,即使离家三千里见不着他的面,也摆脱不了„„”。幸好有母亲的开导:“你真的错怪你爸爸了,他很在意你,他非常关心你,可这个傻瓜他从来不愿意把话说出来,我相信他愿意为我去死,同样他也愿意为你去死。”在母亲的鼓励下,女儿以一段坦诚的对话和一个后空翻跳水动作融化了坚冰。
故事第一个戏剧性的和解,是在爷孙之间展开的。孙子被留守在家,可他不喜欢和糟老头和糟老婆在一起,不喜欢听他们唠叨。一个13岁的小孩,正是叛逆的年龄,和老人谈不来,这很正常。但解开这疙瘩的,不是老太婆的宽容,而是老头的傲慢。他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孙子,当孙子说老太婆“胡说”时,老头说:“你喜欢用胡说这个词,是个好词。”以他对孙子的认同,化解了孙子的抗拒心理。而他们爷孙的友情,在一起的钓鱼活动中得到了培养和巩固。这一段,电影在背景的艺术手法上,显得格外地清新、活泼,富有生命的张力。故事的结尾也很引人入胜,当所有的家庭矛盾都化解开来后,度假结束了,老头和老婆婆也要离开启程了。老婆婆要老头搬一箱瓷器带走,老头搬不动,却强搬了起来,结果摔碎了瓷器,倒在了地上,老婆婆惊惶失措,拼命地给医院打电话。而他的用意,只是:“我在炫耀,好引起你的注意。”老婆婆也吐露了心声:“诺曼,我真是太爱你了。”故事在这里,画上了一个完美的结局。可惜,他们的生命却要走到尽头了,结局很美丽,却也充满惆怅。片尾,两位老人倘佯金色池塘畔,看到远处的一对水鸟,老头感叹道:“只剩下它们俩了,小鸟已经长大,飞到了洛杉矶,或者其他什么地方了!”我不禁为老人以后的生活担心,毕竟他们的年事已高。“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作为子女不仅要给父母提供物质上的保障,更重要的是情感上的关爱。就像红遍大江南北的一曲《常回家看看》中所唱的那样,我们该找点时间常回家看看。
第三篇:广告对大众文化传播的负面影响专题
试论广告对大众文化传播的负面影响
20世纪广播、电视、电影以及网络等电子媒介的出现标志着大众社会的形成和大众文化的出现。大众传媒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扩大了相互间的影响和联系,同时也造成了人们对于变化和新奇的渴望,促进了人们对于轰动和刺激的追求。大众传媒引起了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革,而广告做为大众媒介强有力的伙伴,在突出商品的迷人魅力,预告新生活方式,展现新价值观念同时,也作为一种文化传播行为,以其所负载的观念、意识广泛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广大受众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对此许多学者均有所论述。美国著名的广告研究家珀特曾说:“广告是通过其独特的方法吸引消费者,鼓励消费者尽可能地接近其概念,从而改变个人的生活的为数不多的社会性操作手段。”日本的小林太三郎在《广告基础》中指出广告“在社会和文化上的意义是,传播商品知识、提供娱乐和话题、发布流行信息及培养文化。” 而早在1926年,我国著名报学史专家戈公振先生在研究中国报学史的过程中,就提出了“广告为商业发展之史乘,亦即文化进步之记录”,一语道出了广告的商业本质和文化负载功能。
随着大众媒介与大众文化的迅猛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媒介批评也日受关注。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Lazarsfeld, P.)和默顿(Merton, R.)提出了大众媒介的四种负面功能:把人变成丧失辨别力和顺从现状的单面人、导致审美情趣及文化素养的普遍平庸化、廉价占用人的自由与时间、使人处于虚幻的满足状态从而丧失行动能力。当代美国批判社会学的代表人物丹尼尔•贝尔则把大众传播媒介与资本主义文化危机联系起来,认为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的大众文化(包括现代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传统价值体系起着瓦解破坏作用,而且由于大众文化内容本身的娱乐性、庸俗性和空幻性,使人们丧失了超验的信仰,造成文化失去聚合力,导致西方社会领域的断裂。丹尼尔•贝尔对大众传媒负面功能的批判,实际上就是对以它为载体的大众文化(享乐主义)的批判。这里必须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西方传播学者、社会学家对于大众媒介、大众文化的批判意识、批判思想。
本文拟从广告角度,分析当前我国大众媒介文化某些不良倾向性的产生原因,进而试图揭示出广告与大众文化之间存在的某种互动联系。
现代广告正以一种商业文化下的意识形态异化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竭力提倡一种追求享受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倡导、宣扬超支购买的高度消费社会的出现,从根本上破坏了那种强调节俭、简朴、自我约束和抑制冲动的传统价值体系,花钱和享受、炫耀和时尚成为个人成功的标志,结果大众文化变成了享乐主义的温床。
中国改革开放20余年,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广告所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广告成为创造当今高度消费社会的强大力量。从最初的功能告知型广告到开始发挥“说服型”传播功能,现代广告通过不断唤起人们的欲望,来创造新的消费意识。
事实上,在今天当我们打开报纸、广播、电视以至于电脑,广告信息均会扑面而来,无处不在,现代广告展示着商品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不断为人们提供提升个人生活质量的信息,以对全新的现代生活方式进行生动的描述,为人们变革生活方式提供可资借鉴的范本。人们模仿广告和其他传播媒介中的所提供的生活模式,不断改变着自己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人们的消费观念早已超越了清教徒式的“消费禁欲主义”阶段。但是就在商业广告大大推动了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的同时,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那就是我们似乎走上了另外一个极端,在商业广告等现代促销手段的推动下,畸形消费行为、消费心理开始大量出现。美国制度学派经济学者凡勃伦早在1899年出版的《有闲阶级论》中就提出“炫耀性消费”的概念,也就是说当消费不再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时,消费行为便被赋予了更多的涵义,借以标榜自己的与众不同便
是其中之一。促成“炫耀性消费”行为的原因很多,除了社会风气、生活水平、攀比、自尊心理等原因外,当然广告宣传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现代商业广告惯用的手法之一就是向受众展示一个不同于现实存在的充满魅力的虚幻世界,同时巧妙地将广告中的人文意义赋予到产品或服务上,让受众相信,只要消费这种产品即可进入这样的世界,从而获得向他人炫耀的资本。目前许多高档消费品,如汽车广告、房地产广告均借助于这种消费暗示心理,“至尊”、“尊崇”等概念不绝于耳,纵容“炫耀性消费”行为,其消极示范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由于社会贫富差距的存在,广告示范鼓励低收入人群与高消费者盲目攀比,会导致低收入人群的超前消费,在我们整个社会金融信用体系还不够完善的今天,无疑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广告凭借其特有的“欲望的模仿”机制重塑社会消费行为,进而重塑社会消费心理,最终构成了大众文化的组成部分,并深深地影响着大众文化的价值取向。我们在生产领域倡导节俭、努力和严谨,在消费领域却刺激娱乐、放松和纵欲的风气,形成了一对尖锐的矛盾。广告所创造的享乐主义的世界充斥着豪宅、名车、美女和时装,组成了一个虚构的世界,人们在其间过着期望的生活,追求即将出现而非现实存在的东西。在高度消费社会的时代,通过物质来表现富裕的的生活态度,造成了无休止的追求差异化的竞争,而鼓励享受、鼓励奢华消费的广告无疑会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追求享受、时尚与炫耀成为大众心理的一个构成因子时,这又势必反过来影响广告的创作,如此恶性循环,只会将大众文化引向拜金主义的泥潭,使大众文化走向庸俗堕落。我国仍是一个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仍有很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上,对那些先行富裕起来的人们,如何引导他们的消费观念、广告所具有的社会教育功能应当有所作为。
广告的本质是以促销为目的的有极强针对性的商业活动,因而商业广告总是提供给我们关于“优裕的生活”和“美好的社会”等笼统的观点或形象,流露出一种浓厚的中产阶级趣味,在媒介经营越来越依赖于广告的今天,广告的这种价值取向无疑会对大众媒介文化产生极大的反作用力,大众媒介产品的中产化倾向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当广告越来越成为媒介主要的收入来源,甚至于可以决定媒介的生杀大权时,广告也就顺理成章地影响甚至控制了媒介产品。这也不难理解,广告主只会对那些目标受众与其产品一致的媒介产品感兴趣,换言之,媒介产品想要得到广告资金的支持,就必须考虑到其节目受众、节目定位是否符合广告主的口味。有学者称,中国有12亿人口的消费市场是一个完全错误的概念,事实上在中国只有3亿人具有一般消费能力,显然在这3亿人当中,新兴的中产阶层是消费的中坚力量,于是大众传媒迎合中产阶级的文化趣味,在行为方式、鉴赏方式和穿着方式等方面为他们引路也就毫不奇怪了。
如今打开电视,我们会发现电视广告中充斥着中产阶层气息,广告中出现的室内家居环境、布置装饰、广告人物的“白领化”职业趋势、广告中人们娱乐休闲的方式等都具有明显的中产阶级面貌,这些着意营造的中产阶层的生活方式仿佛时刻提醒着人们这是一个中产阶层的时代。成千上万的电视广告在不遗余力地为观众打造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梦想,然而现实世界并非真的像广告中所展现的那样美好,中产阶层化的广告提供给受众的只是一个不完整、不真实的世界,它让人们的眼界越来越局限在一个非常狭小、虚幻的天地,通过占用人们过多的注意力而有效地误导着人们,为人们塑造着同样的消费欲望和生活梦想,培养着种种有损于人性全部丰富性的价值形态。正如联合国《多种声音一个世界》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广告作为一种交流形式,已被批评为对人的感情施加影响,把人的现实情况简化为固定的框框,利用人的急切心情以及运用密集劝说的技巧达到相当于操纵的地步。”
大众媒介的崇高使命之一就是关注最广大受众的生存状态,为他们提供一种意见表达、情感渲泻的工具,媒介应关注社会方方面面,应关注生存于社会中的各个阶层。中产阶层毕竟只是一个小的社会群体,它不能代表整个社会,尤其在我国,普通市民阶层、占有最广大人群的农民阶层都是当前媒介应当给予高度关
注的阶层。我们必须看到,当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的大众文化越来越趋向于“小众”,它也就失去了与其它文化形态,尤其是精英文化相对衡的优势,从而失去了特色,失去了生存之本。但在这里也产生了一个无法回避的矛盾,那就是与精英文化不同,大众文化与生俱来的市场文化的趋利本性也使得大众文化不再把商品的美学价值和精神价值作为理想,而是把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当作了重要的、有时甚至是最重要的目的,显然如何将大众文化的趋利性与大众媒介的崇高使命完美结合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课题。另外,虽然大众媒介产品中产化是一个复杂的连锁反应过程,但广告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广告在大众文化传播中所应当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也是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
广告在传递商业信息的同时还传递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社会准则、生活方式等潜在的文化信息,当前一些商业广告中出现的庸俗化,乃至低俗化倾向对于大众媒介文化无异于一种侵蚀,它们严重玷污了人们的视听,产生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文化论》中提出我们需要的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我们主张大众文化通俗化,因为通俗是小心谨慎地一步一步地提高人们的文明意识,我们坚决反对庸俗,因为庸俗是无条件地迎合某些低劣的需要。
但是现在我们媒体上播放的很多广告都在一味迎合低俗,甚至以性为手段,大搞噱头。前几年在广州曾投放一款方便面的灯箱广告,画面是一个美女泡在浴缸中,广告词是“泡的就是你”,此广告一出顿时引起多方面的严肃批评,并被迅速撤掉。显然这个广告以性联想、性暗示来吸引受众的关注,且广告语粗俗不堪。近来在电视上还看到一个肝病预防药品的广告,使用“小心---肝”作为广告语,在运用话语中有意给人造成错觉,整个广告给人一种暧昧的感觉,非常不好。现在许多广告可以说毫无创意可言,机械模仿、粗制滥造的广告随处可见,比如说酒广告,现在大多数酒广告一定会有美女出现,因为有酒有色才够享受,这虽然粗俗却被很多广告人大加利用,甚至奉为创意原则。
一些广告创意人抱怨我们国家对广告表现手法、内容限定太死,导致他们无从发挥,其实国内外所有经典的广告都必须具备一点,那就是文化底蕴,尤其在现代,广告已不再是叫卖,它更多的是传递一种意象,一种观念,深切的人文关怀精神是现代广告所应具有的一种品质。我很欣赏98’戛纳广告节获奖广告
----TBWA广告公司为“圆梦”慈善中心创作的《山姆篇》广告,以叙述“一个真实的故事”的形式,倡导自信的生活理念。
“圆梦”中心的工作就是帮助患有绝症的孩子战胜病魔,面对现实。山姆患了白血病,化疗后头发全部脱落,当他重返学校时,显得很羞怯、胆小、不自信,一进教室令他意外与感动的是,所有的同学都站起来并把帽子脱掉------原来他们都剃成了光头,山姆感受到了同学们的爱心,增添了学习和生活的勇气,我想所有看过这则广告的人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深受其感染。庸俗低劣的广告会降低人们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广告人作为一类文化人,应该而且必须关注广告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必须承担起保护文化、捍卫文化的历史职责。像那种在广告中滥用语言、盗用概念的现象也必须加以制止。
广告既可以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也可能会对受众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广告公司和媒体都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广告活动中不能重利轻义,而要兼顾经济与社会两方面的效益,自觉地承负起文化服务、文化教育和文化建构的责任。
第四篇:影视与社会论文
课程名称:影视与社会
姓名:杨猛
学号:11121225
联系方式:***
从《刮痧》中以社会学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
影片故事讲述的是由于中国两千年中医传统经络治疗法“刮痧”不被美国认可,造成“虐待儿童”疑案,使得许大同一家被迫服从法律,父子分离、夫妻分居。结果是大同的老板兼朋友昆兰以亲身试验取得证据,儿童福利局玛格丽特女士紧急向法院撤诉,法官霍尔威兹连夜签字撤回禁令,许大同得以重新回到五岁儿子丹尼斯身边,问题圆满解决,众人皆大欢喜。
从社会学角度说,文化的定义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文化是社会或民族分别的标志,在不同的国家民族或群体之间,文化所表现的区别要比人类肤色或任何其他生理现象所表现的区别深刻的多。地域疆界只能划分出两个国家民族形式上的区别,只有文化才能表现出其内在本质的区别。《刮痧》这部电影就是从文化这层面反映中国和美国的一些差异。
我们可以看出其中的一些差异,有家庭观的差异、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差异、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差异、英雄观的差异、朋友观与面子观的差异。首先分析家庭观差异,在影片中许大同为了父亲,隐瞒了事实,一再承认是自己对儿子进行的刮痧,并且一再制止妻子说出事实,但在美国人眼中为了孝而说谎是不可理解的;中国家长认为对孩子的管教是正当的,而在美国孩子享受自己的利益不能打骂。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差异,中国强调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而美国强调个人主义。中国人眼中孙悟空是一个智慧勇敢的化身而美国人认为这是一个暴力的破坏者。中国人注重朋友情谊而美国人更加注重法律。
《刮痧》所表现的中国人和美国人的差异,不仅在中美两国的法律、道德标准等方面,而且触及法理、观念,甚至中医理论等诸多议题。由于时空上的差异,造成了中美—东西方文化、观念上的不同,进而表现为行为上的冲突。差异性从时间上来说,主要表现为国家的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矛盾;从空间上来说,由于各国在地域、历史、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中西方的差异,表现为民族传统精神背景、文化背景、哲学背景等方面。所以,在分析影片时,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具体的故事情节方面,而要从大的文化背景下,从历史的传统等方面进行分析。
影片中最能体现中西方文化冲突的,就是对于刮痧判断。刮痧作为中国传统中医学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是经过超过两千年历史实践检验的沉淀,是中国的先辈们从实战中总结出的理论,是理性的认识。但是这一传统传承几千年的文明在美国的土壤上却无法成长,被误
解为巫术或是陋习,甚至等同于虐待。这归根结底还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我们也可以把它叫做一种文化震惊。所谓文化震惊指的生活在某一种文化中的人,挡他初次接触到另外一种文化模式思想的混乱和心理上的压力。在这部电影中,当丹尼斯由于掉下床时磕破头被送去看急诊,医生在为丹尼斯作全身检查时发现丹尼斯背上的瘀痕大吃一惊,断定他在家受到了虐待,从而引起一系列混乱,这就是文化震惊的一种表现。文化震惊只是一种客观现象,并没有好坏之分。医院向法院提出诉讼,导致父子分离、夫妻分居。许大同无法证明刮痧是中国传统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这种手段在美国也是不被认可的。最后靠有人去亲身刮痧才解决 了问题,这也就是中国与西方的差距之一,中国更讲究人情味道德法律同时考虑,而美国则是注重法律缺乏人情味。影片中还有一些其它细节反映出差异,例如影片中两个孩子闹别扭,在西方人眼中小孩子打架是一时的不合,不需要大人特别的教导,而在中国人眼中,这是不礼貌的,出于对朋友的尊重,许大同要求孩子道歉,孩子拒绝的情况下,他动手打孩子,这对美国人是不能理解的。中国人常说打是亲骂是爱,但美国人不能理解,美国人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不能侵犯他的权力即使是父母也不行。在许大同老婆生孩子过程中时,许大同仍然在开会,这对于美国人是不能理解的,在中国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所以他认为会议比自己去陪老婆更重要,而通常在西方都是先以自己个人利益为主。还有就是西方人外放,感情表达直接,而东方人内敛,表达感情往往含蓄。在听证会上,许大同隐瞒了是自己父亲为小孩做刮痧治疗,而把不是罪名的罪名背在自己身上。这在西方人看来实在是不可思议。在美国这个一切以法制和事实为根本的国家,隐瞒实情尤其是将罪责背在自己身上是不能理解的。即使是自己的父亲,一切也要以实际为准。而中国人往往处于亲情的考虑而改变自己的说辞。这并非是西方人不讲亲情,而是出于其传统与东方的价值观不同。听证会上,对方律师对许大同行为的种种曲解以及对《西游记》中孙悟空的诬蔑激怒了许大同。这体现出了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不了解和中国人维护自己国家和民族尊严的行为。
刮痧的矛盾主要是由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不了解所引发的,最终和解办法就是让西方人了解中国文化。这一跨文化的冲突也突显了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排斥现象。为了确保自身中心地位的不动摇,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异质就像人体的排外反应一样排斥,避免损害统一性。只有消除这种偏见才能实现文化融合。
影片在表现中美差异的同时,也表达了对文化趋同、文化融合的一种向往。从昆兰走过唐人街的瓷器店,亲身尝试“刮痧”中;从许大同摆脱险情,楼下警察、居民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中,从他爬上九楼的家,昆兰一家和儿童福利院的领导向他祝贺圣快乐,欢迎回家中,观众好象看到了西方人传过了中西文化的壁垒,开始接近中国的传统文化,最终还是人间的真情战胜了一切。故事的结局固然完美,但是也决不能忽视文化差异性的一面,这就要求我们加强交流和沟通,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一个“大同”的世界真的会出现在我们面前!
刮痧这部影片所表现的异质文化冲突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剪影。在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无数次面临着外来文化的冲突和挑战。但是,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曾经出现的许许多多优秀的文化体系中,只有中国是历经数千年延绵不绝从未中断的。在与外来文化的冲突中,中国文化总是能坚持自己文明中的优良传统,并对外来文化进行融合和同化,从而造就中国文化强大的生命力,正如刮痧被美国认同一样。
这样的一部电影,能给我们在中美文化交流的时候提供什么启示啦?
首先,全球文化的融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正是由于整合过程当中存在一些困难,所以我们一定要抱着宽容的态度,包含并且尽可能多的去交流。所有的矛盾都来自于误会。跨国企业在跨国经营时,也应该多了解多学习,互相取长补短,彼此促进。
第二,从文化角度来讲,中西方文化各有特色各有千秋。以医学为例,中国的医药学是建立在阴阳和气血的基础上的,而西方医学则建立在以解剖学为根基的实证理论。所以两者的差异导致两者在操作上存在很大的不同。没有人能否认那一种学说和体系,只是两者要完全融合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再者,在文化整合的过程当中,始终应该坚持的就是以人为本。只有基于这样的一个出发点,文化整合过程中出现的所有矛盾才会在已有的条件下,得到解决,不至于酿成悲剧。文化整合后,重构的价值观一定要与整合前的文化习俗相适合,不能颠覆某一方的文化基础,否则会引起人们心底的抵触和反对。这也告诫企业在跨文化整合的过程中,不能偏袒某一方而伤害另一方的利益,一旦这样做了,后果一定是非常严重的。
最后,对于两国的司法监督体系,我也有一点自己的建议。西方人标榜的民主和民权,并需是建立在真正的以人性最正式的需求为出发点,开放和民主是两码事。同时中国的司法体系也应该在民主方面思考,我们到底缺什么或者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大家满意。还是一句老话,真正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并且为人民服务的监督机制,才是大家最想要的。
第五篇:大众文化与大众传播
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的关系
在文化研究的范畴中,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始终是最引人注目的。当今所说的大众文化
是一个特定范畴,它主要指兴起于当代都市,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
(特别是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与消费,并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的当代文化。它是现
代工业和市场经济充分发展后的产物。如果说当今文化研究的中心是大众文化,那么大众文
化的研究中心就是传媒,可以说,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异常
复杂的,而在我国,如何正确处理好大众传媒引导与大众文化批评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
其一,大众文化在我国的出现,是在全球现代化浪潮的背景下,我国历史和现实条件下的产物,它既有世界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共同特征,又有自己具体历史文化语境所赋予的特性。一般来说,中国大众文化的真正产生和发展,是20世纪$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事
业的不断发展和推进而开始的,特别是随着计划经济逐渐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大众
传媒承载着大众文化不断地向前发展,形成了与精英文化、主流文化、严肃艺术和高雅艺术
并行前趋的一种文化景观。但是,中国大众文化由于产生的时间不长,所以其发展具有一定的不成熟性,主要体现在理论上缺乏对大众文化包括文化产业、文化市场的具体研究和理论
总结;缺乏对大众文化、文化产业及文化市场应有的战略规划、实施计划及相关政策的宏观
管理,因而显现出一定的无序和盲目发展状态。另外,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还具有不平衡性,主要表现为消费娱乐业的发展很快,文化产业结构失衡,富有民族特色文化传统的国有文化
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过多地引人国外文化产品;文化产业在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东部地
区与西部地区,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布局失衡。正是由于中国大众文化的不成熟性和不平
衡性,造成了大众文化创作在其快乐原则的指导下,不注重和国内优秀传统文化、精英文化
融合,一味追求娱乐的消遣性,追求内容上的非历史性、无深度性。在整个社会文化转型时
期,将大众文化的社会大众性、商业赢利性、娱乐消遣性摆在意识形态文化、精英文化之上,造成整个社会文化的失调。此时此刻,推动和承载大众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大众传媒,在发挥
其传播功能的同时,理应担当起正确引导大众文化健康发展的重任。在我国,大众传
播媒介既有文化产业功能,同时又有舆论宣传和引导的功能,其文化产业功能直接推动着大
众文化向前发展,其舆论引导功能则必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挥出引导中国大众文化朝
着代表先进文化方向发展。特别是在文化转型时期,无论是从理论上、客观管理上、大众文
化结构和内容上,还是从大众文化布局上,都应引导他们和意识形态文化、精英文化的发展
趋势相适应,绝对不能使它们相互对立或者割裂开来。具体来说,在当今大众文化的发展中,我国的大众传媒应紧紧围绕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将大众文化引导到代表人
民群众根本利益,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轨道上,减少那些片面追求娱乐、消费、搞笑、逗乐、感官刺激的文化产品,保持整个社会文化产品均衡有序地向前发展。
其二,大众文化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大众传媒的普及而产生的,大众传媒很容易控制大
众,将大众引人由媒介营造出来的脱离现实甚至远离现实的伪现实中。大众文化中传达出的带有现代文化特征的无中心、无深度、反理性、消解神圣等特性,极易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消
极面中找到同盟军,二者坑淦一气,无异于一剂毒药毒害我们的国民精神。同时,中国社会
千百年来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导致的经济落后、社会贫穷、广大民众受教育的机会少、国民
整体素质较低等、容易造成对社会文化转型期外来的腐朽文化产品不辨良萎。这些都会严重
影响中国人原有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因此,目前的现实需要迅速建立起正确的大众文化批评。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三维结构中,文化的本质功能即在于批判,在于对政治、经济偏
差的矫正。大众文化批评正是代表着文化行使批判使命的有效形式。一般来说,大众文化批
评具有三大功能,即调节功能、监督功能和建设功能。通过批评对大众文化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进行调节,对承载大众文化的大众传媒进行监督,在大众文化内部制定审美规范,建
立大众文化秩序。特别是对大众传媒实行监督,中国大众文化还缺乏这种批评意识、批评机
制。前面已提及到,现代科技和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使大众传播媒介具有超常的功能,可
以发挥并扩张自身的媒介意志,轻而易举地将大众引人由媒介营造出来的虚伪世界之中,对
社会造成潜在危险。特别是当今中国的大众文化处在一种混乱无序的状况下,大众传媒又被
党和政府赋予了舆论监督权,那么,谁又来监督大众传媒呢?长期以来,中国的大众传媒在党和政府制订的各项政策和法规的制约下,没有形成大众传媒极权,从而保持了社会的平衡。
但中国加人WT()后,随着文化全球化浪潮的不断冲击,大众传媒产业化功能将得到有效发
挥,大众传媒将凭借其经济实力形成极权机制,这时的政府法规制约可能就有点力不从心了。
所以,必须建立大众文化自身的批评机制,通过职业批评家和大众中自发的批评者形成批评
网络,通过舆论监督、道德监督,以社会雷达探测器的功能去辅助和弥补社会法规的功能,监督大众传媒。事实上,承载和引导大众文化健康发展是大众传媒的本质属性;建
立和完善大众文化的批评机制,则是大众文化自身的需求,是社会大众的需求,也是中国国
情的特殊需求。提倡大众文化批评监督大众传媒,这是当代社会文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之一。
从狭义的角度理解,文化研究主要是对大众传媒和大众流行文化的研究,所以,正确处理好
大众传媒引导与大众文化批评之间的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一在思考大众文化的成因时,国内的一些学者已经注意到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的关系。比如,周宪在述及大众文化的成因时指出:“到了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大规模都市化的形成以及大批城市大众的涌现,伴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出现,一种带有文化产业性质的大众文化应运而生。”②而陈刚在给大众文化下的定义中,也明确地把大众传播作为其构成大众文化的一个核心内容:“大众文化是在工业社会中产生,以都市大众为其消费对象,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无深度的、模式化的、易复制的、按照市场规律批量生产的文化产品。”③显然,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有着撕扯不开的关系。那么,什么又是大众传播呢?看来,在梳理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的关系之前,我们有必要首先搞清楚大众传播的涵义,这对于我们理解大众文化的形成很有必要。从传播学的意义上看,“大众传播媒介是在二十年代广播电台出现后才有的一个名词,指的是在传播途径上有用以复制和传播信息符号的机械和有编辑人员的报刊、电台之类的传播组织居间的传播渠道,具体分为印刷媒介(报纸、杂志和书籍)和电子媒介(电影、广播和战后才出现的电视)。”④从目前的情况看,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不但促成了旧电子媒介的更新换代(如从普通电影到立体电影,从普通电视到高清晰度电视、卫星电视等),而且也催生了一批新的电子媒介(如程控电话、录像机、VCD、DVD、卡拉OK、传真机、多媒体电脑、因特网)。可以说,电子媒介的队伍已经壮大;同时,可以预见的是,这种壮大的趋势必将愈演愈烈,以至于我们今后肯定是生活在一个以电子媒介为主体的大众传播时代。强调这一点是想说明,尽管大众传播可以分为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两个部分,但是在催生、塑造大众文化的过程中,电子媒介无疑起着更大的作用。按照传播学家的看法,迄今为止,人类文化已经经历了口语文化、印刷文化和电子文化三个阶段。在口语文化时期,由于传播是在单纯的、人人都具有的说—听能力的前提下进行的,所以,口语文化具有了粗陋的民主和平等色彩。而随着印刷文化的来临,人与人之间的这种民主平等关系被取消了。因为印刷文化机制本身便具有一种拒绝和排斥功能,只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能进入印刷文化的中心位置,进而掌握、控制、甚至垄断文化的阐释权,而大量的没有识文断字能力的芸芸众生则被印刷文化机制无情地抛置到了边缘的角落,他们惟一具有的资格是被动的接受与倾听。可以想见,在典型的印刷文明时期,与之成龙配套的只有精英文化、贵族文化,而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文化。只有基于这样一个文化背景,我们才能理解电子媒介的出现对于大众文化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美国学者丹尼尔·杰·切特罗姆在分析早期电影对美国人的影响时指出:由于电影奇妙地将技术、商业性娱乐和景观融为一体,从而导致了这种新型的电子媒介与传统文化精英的格格不入。同时,由于电影不是为了特定的阶层、客厅、课堂而设,而是为了现实生活、为了了解西部、工人、农民、木匠和工程师,为了探讨关于女人、中产阶级和劳动阶层的广阔领域,所以电影深受底层民众的喜欢。结果,电影不但把平等意识带到了人民大众之中,而且还创造了一种新型的文化:到了二次大战末,电影媒介已建立起一种新的大众文化,即继印刷文化之后的艺术、娱乐、大商业和现代技术的汇合,它符合大众的口味,又从大众中获得力量。这种新的大众文化把作品和制作过程联系在一起,这二者都不符合旧的文化学说的模式。„„对大众来说,看电影已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成为一种体验和解释同代人或家庭的共同价值观的新方法。⑤
从切特罗姆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作为电子媒介的电影,由于其传播方式和接受方式本身便蕴含着一种平等、民主的理念,所以与印刷媒介对大众的拒绝、排斥功能相反,电子媒介最大限度地对大众行使着、发挥着它的接纳和聚合功能。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切特罗姆才认为电影创造了大众文化。如此看来,电子媒介不但在创造大众文化方面功不可没,而且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次极富革命意义的壮举,因为它打破了精英文化或贵族文化一统天下的格局,大众也由于有了自己的文化领地和文化支援,第一次具有了与上层精英垄断的传统文化分庭抗礼的资格,甚至有了蔑视、无视传统文化存在的权利。
以电子媒介为主体的大众传播在催生了大众文化之后并没有抽身而去,可以说,在20世纪大众传媒的更新换代中,每一种电子媒介的出场都是对大众文化的一次再引导和再规范。于是,电子媒介在完成了大众文化的“助产婆”的使命之后,又充当了大众文化的“整容师”。而不断的引导和规范,反复的化妆和整容,也使大众文化的革命性冲动耗尽了、反叛性精神衰竭了。如今,整个西方的大众文化不仅安居乐业,而且其产品在具有了典范效应之后已批量生产、大量输出。如此说来,大众传播便不可能不是一把双刃剑,它成全了大众文化,同时也使大众文化成了它的奴隶。
这虽然不是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复杂关系的全部。但是也给我们提供了进一步把握和认识大众文化的基本思路。事实上,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交往的一个最大成果是使文化彻底地媒介化了。所谓文化媒介化就是首先依靠某种传媒的特性生产文化产品,然后再借助传媒的力量推销其文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