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屈辱与抗争

时间:2019-05-14 18:02: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一单元 屈辱与抗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一单元 屈辱与抗争》。

第一篇:第一单元 屈辱与抗争

第一单元

屈辱与抗争

教学内容:

1、血泪国耻

2、悲壮的抗争

3、探求救国之路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形成关心国家大事的意识,激发其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思想感情,树立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远大理想。

2.激发学生对投降卖国行为的憎恨和对帝国主义侵略行径的仇恨,培养学生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体会“落后要挨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

3.培养学生爱戴革命先辈的情感,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与克服困难的勇气和精神。

4.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历史问题。

5.了解近代中国人民和仁人志士救亡图存的一些光辉史实,了解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初步了解影响中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了解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史实及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教学时间:12—14课时

第一课

血泪国耻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搜集鸦片战争的资料,在交流的过程中,了解鸦片的危害,清政府禁烟的原因及林则徐的禁烟运动。

2.知道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了解《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危害等。

3.了解英法联军、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史实,深层次地认识中国蒙受这些耻辱的原因。

4.记取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活动重点:知道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了解《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危害等。

活动难点:了解英法联军、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史实,深层次地认识中国蒙受这些耻辱的原因。

活动准备:教师和学生收集相关及多种媒体资料 活动时间:2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搜集鸦片战争的资料,在交流的过程中,了解鸦片的危害,清政府禁烟的原因及林则徐的禁烟运动。

2.知道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了解《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危害等。

3.了解英法联军、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史实,深层次地认识中国蒙受这些耻辱的原因。

4.记取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活动重点:知道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了解《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危害等。

活动难点:了解英法联军、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史实,深层次地认识中国蒙受这些耻辱的原因。

活动准备:教师和学生收集相关及多种媒体资料

一、导入新课:

毒品已成为现代社会最大的 社会问题之一,它是人类犯罪的根源之一。实际上,中国受 毒品的危害并非近几年的事,早在150多年前,鸦片这一毒品已深深地危害到中国社会,并且爆发以鸦片命名的中外战争,从某种程度上说,是鸦片翻开了中国近代史。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中国近代屈辱史是怎么样开始的。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研讨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1、学生小组交流课前收集的鸦片战争的背景资料

2、各小组选典型材料班级交流,并将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推销工业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品原料而四处扩张,广阔的中国市场就成为它首选的对象。英国曾经采用外交,贸易等手段想打开中国的大门都未能随心如愿,后来发现从事毒品贸易可以谋取暴利。当时拥有鸦片专卖权等英国东印度公司,其鸦片每箱成本200多卢比,1817年在市场上的拍卖价为1785卢比,在中国的卖价为2618卢比,差额833卢比,折合银元400元或白银280多两。于是英国积极向中国走私鸦片。)

3、学生结合自己的资料在班级交流研讨结果。

4、教师小结

活动二:研讨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带来了那些危害

1、学生交流收集到的鸦片有什么危害等资料

2、研讨:鸦片输入给中国社会造成哪些方面的危害;给中华民族带来什么样的 灾难。

活动三:研讨面对鸦片走私所带来的严重局势,有志之士和清政府分别是怎么做的

1、学生班级交流

2、了解虎门销烟的经过,结果等。

3、研讨林则徐采取了哪些禁烟措施?收到了什么效果?

4、教师小结(虎门销烟维护了中华民族利益,表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罗瑞卿大将参观虎门时说:“中国近代史就是在这儿首先开始了抵御帝国主义的侵略,到了虎门就能知道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搜集鸦片战争的资料,在交流的过程中,了解鸦片的危害,清政府禁烟的原因及林则徐的禁烟运动。

2.3.了解英法联军、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史实,深层次地认识中国蒙受这些耻辱的原因。

4.记取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点:知道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了解《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危害等。

教学难点:记取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一、导入新课:

林则徐虎门销烟打击了鸦片贩子的嚣张气焰,挫败了英国用鸦片打开中国大门的美梦,他们决心发动侵略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这节课我们来了解这场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等问题。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研讨英国为什么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问:这场战争是否因林则徐的禁烟引起的 ? 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

活动二:鸦片战争故事会

1、学生交流收集的有关鸦片战争的 故事资料。

2、教师小结:鸦片战争的两个阶段:一是攻广州、陷定海、逼天津,道光帝将林则徐撤职查办;二是占香港、进吴淞、到南京,清政府被迫 签订城下之盟。活动三:研讨《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社会发生了 哪些变化 教师小结:条约的主要内容归纳为割地、赔款、通商六个字。活动四:研讨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

火烧圆明园

教学目标:

1.通过查资料了解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经过、结果等。

2.了解《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

1.通过探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影响、来培养学生全面、客观的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2.指导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有关的历史材料,帮助其领会史料对历史学习重要性,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情感目标:

1.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落后挨打”的沉重教训。

2.通过感悟与体验,学会鉴别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爱与恨,和平与暴力。

3.培养学生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造成的影响。活动准备:收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 文字及图片资料 活动时间:2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查资料了解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经过、结果等。

2.了解《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

1.通过探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影响、来培养学生全面、客观的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2.指导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有关的历史材料,帮助其领会史料对历史学习重要性,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情感目标:

1.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落后挨打”的沉重教训。

2.通过感悟与体验,学会鉴别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爱与恨,和平与暴力。

3.培养学生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造成的影响。

一、导入新课

1、学生齐读雨果诗句

2、学生交流:雨果诗句里说的是什么事件?

3、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来了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过程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圆明园今昔对比

读雨果的诗句

思考: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烧圆明园? 活动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研讨 活动三:畅谈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

1、借口:“亚罗”号和“马神甫”事件

2、起止1856——1860,元凶——英法联军,俄美——帮凶

3、进攻路线:广州——大沽,天津——北京 活动四:第二次鸦片战争故事会 活动五:不平等条约研讨

活动六: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研讨

1、政治:丧失更多主权与领土,中外勾结,共同镇压人民

2经济:深入到沿海各省和内地,便利经济侵略

3、结论: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本课小结: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洗劫了圆明园,将圆明园由一个人间奇迹变成了一片废墟。英国是侵略战争的主角和先锋,法国是积极参与者,美国是积极的追随者,沙俄更是帮凶和趁火打劫的强盗。正义和邪恶,文明与野蛮,爱与恨,和平与暴力被定格在这段屈辱的历史上。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圆明远的残垣断壁却时刻警示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悲壮的抗争

教学目标:

1.在引导学生查阅资料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甲午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

2.了解邓世昌等爱国官兵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爱国事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3.了解《马关条约》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以及甲午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与危害。

4.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事实。能力目标:

1.通过了解人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引导学生深层次的思考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激发学生对卖国行为的憎恨,从小树立“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远大抱负。

2.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是组织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

活动准备:收集与甲午战争相关的图片及多媒体资料等

活动重点:通过了解人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引导学生深层次的思考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激发学生对卖国行为的憎恨,从小树立“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远大抱负。

活动难点: 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是组织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活动时间:3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引导学生查阅资料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甲午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

2.了解邓世昌等爱国官兵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爱国事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3.了解《马关条约》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以及甲午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与危害。

4.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事实。能力目标:

1.通过了解人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引导学生深层次的思考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激发学生对卖国行为的憎恨,从小树立“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远大抱负。

2.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是组织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

活动准备:收集与甲午战争相关的图片及多媒体资料等

活动重点:通过了解人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引导学生深层次的思考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激发学生对卖国行为的憎恨,从小树立“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远大抱负。

活动难点: 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是组织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

一、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黄海大战

1、教师谈话:那些同学去过刘公岛,都看到了什么?了解了什么?谈自己的所闻与感想。

2、看电影《甲午风云》,战争的时间,战争的双方,为何称此次战争为“甲午战争”?甲午战争中的几次重要战役是甚么战役?最大的一次战役是什么战役?你最佩服战争中的那些人物?

3、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活动二:甲午战争故事会

活动三:战败原因分析(李鸿章和慈禧太后力主妥协,一个是为了“保船避战”,另一个是为了要过“万寿大典”等资料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

教师谈话:面对这样的政府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我们应该系去什么教训? 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引导学生查阅资料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甲午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

2.了解邓世昌等爱国官兵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爱国事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3.了解《马关条约》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以及甲午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与危害。

4.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事实。能力目标:

1.通过了解人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引导学生深层次的思考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激发学生对卖国行为的憎恨,从小树立“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远大抱负。

2.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是组织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

活动准备:收集与甲午战争相关的图片及多媒体资料等

活动重点:通过了解人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引导学生深层次的思考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激发学生对卖国行为的憎恨,从小树立“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远大抱负。

活动难点: 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是组织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

一、导入新课

黄海海战后,日军封锁威海卫军港出口,躲在港内的北洋舰队腹背受敌。在极其不利的处境下,北洋舰队的爱国官兵虽然奋勇抵抗,但已无力扭转战局,日军占领了威海卫军港,北洋舰队全军覆没。1895年,清政府任命李鸿章为“头等全权大臣”赴日议和。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马关条约》的签订

议和谈判在日本马关的春帆楼举行,日本方面的 代表为首相,谈判中,日方对李鸿章大加威吓,所提出的各项苛刻条款,只许李鸿章表示“允或不允”,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在日方代表的百般诱胁下,李鸿章被迫在《马关条约》文本上签了字。

活动

二、《马关条约》的内容

活动

三、《马关条约》的危害及对我们的启示

危害:

1、中国大片领土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为日本进一步求略中国提供了便利。

2、巨额赔款严重破坏了清政府财政,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是中国最富庶的长江流域从江浙到四川全部向帝国主义开放。

4、准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

三、小结

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发动的异常侵略朝鲜和中国的战争。在战争过程中,虽然一批清军爱国官兵奋勇抵抗,但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是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中华民族的危机空前加深了。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引导学生查阅资料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甲午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

2.了解邓世昌等爱国官兵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爱国事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3.了解《马关条约》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以及甲午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与危害。

4.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事实。能力目标:

1.通过了解人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引导学生深层次的思考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激发学生对卖国行为的憎恨,从小树立“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远大抱负。

2.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是组织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

活动准备:收集与甲午战争相关的图片及多媒体资料等

活动重点:通过了解人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引导学生深层次的思考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激发学生对卖国行为的憎恨,从小树立“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远大抱负。

活动难点: 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是组织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

一、导入新课

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深入,中国人民掀起了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高潮。从1898年起,活跃在山东的民间组织义和团,掀起了反帝爱国运动。帝国主义列强对义和团的迅猛发展感到恐慌,拼凑起八国联军发动了一次大规模侵华战争。这一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这段历史。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故事会

1、学生小组交流收集到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故事资料

2、教师出示义和团和部分清军取得廊坊阻击战胜利的资料给学生看

3、交流观看的感受

4、小结。(廊坊阻击战的胜利挫败了西摩尔联军进犯北京的计划,沉重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粉碎了“西方军队无敌”的神话。义和团在阻止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活动二: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1、小组交流收集到的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的资料

2、思考: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哪些深重的灾难

3、交流

4、小结(1900年8月背景陷落,慈禧太后挟光绪帝西逃,这是继40年前《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之后,北京城又一次位列强所占领。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凶恶本质。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是中国人民最凶恶的敌人。八国联军在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充分揭示了侵略者的强盗面目。)活动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1、学生交流收集的《辛丑条约》签订方面的资料

2、班级交流(英,法,美,德,意,日,俄,奥八国,还有比利时,西班牙,荷兰三国,共11国)活动四:阅读闻一多的诗

三、小结

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说明了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已经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3、探求救国之路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公车上书,戊戌变法的社会背景和简单经过。

2.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孙中山以及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政党和中华民国成立的经过。

3.利用详尽的资料引导学生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和辛亥革命成败的两个方面。情感目标

1.通过了解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及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过艰苦斗争,推翻清朝统治的史实,树立学生远大理想,培养其克服苦难的勇气和精神。

2.利用史实地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明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能力目标:

1.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认识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培养其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 培养学生动手查阅历史资料,并能根据需要进行交流、分析、整理的能力。教学重点:

了解“公车上书”戊戌变法的社会背景和简单经过。教学难点:

分析戊戌变法失败原因,认识到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课前搜集戊戌变法及辛亥革命的资料 课时安排:3-4课时 活动方法:合作交流,问题探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公车上书,戊戌变法的社会背景和简单经过。

2.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孙中山以及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政党和中华民国成立的经过。

3.利用详尽的资料引导学生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和辛亥革命成败的两个方面。情感目标

1.通过了解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及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过艰苦斗争,推翻清朝统治的史实,树立学生远大理想,培养其克服苦难的勇气和精神。

2.利用史实地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明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能力目标:

1.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认识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培养其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 培养学生动手查阅历史资料,并能根据需要进行交流、分析、整理的能力。教学重点:

了解“公车上书”戊戌变法的社会背景和简单经过。教学难点:

分析戊戌变法失败原因,认识到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活动准备:课前搜集戊戌变法及辛亥革命的资料

一、导入新课

甲午战争之后,中国再次被铁蹄践踏,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积极行动起来,开始了艰难的救国之路,他们不愿当亡国奴,置个人功名,生死于不顾,力主变法,以求国富民强。但是,他们的革命主张在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奋斗之后却被反动派扼杀了,那是多么让人痛惜呀,这场革命就是著名的戊戌变法

二、教授新课

1、通过课前查阅的资料,谈谈对戊戌变法的了解。

2、师重点引导理解以下几点:

戊戌变法的背景:

公车上书

戊戌变法的直接原因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

戊戌变法的最终结果

三、梳理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公车上书,戊戌变法的社会背景和简单经过。

2.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孙中山以及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政党和中华民国成立的经过。

3.利用详尽的资料引导学生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和辛亥革命成败的两个方面。情感目标

1.通过了解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及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过艰苦斗争,推翻清朝统治的史实,树立学生远大理想,培养其克服苦难的勇气和精神。

2.利用史实地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明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能力目标:

1.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认识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培养其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 培养学生动手查阅历史资料,并能根据需要进行交流、分析、整理的能力。教学重点:

了解“公车上书”戊戌变法的社会背景和简单经过。教学难点:

分析戊戌变法失败原因,认识到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课前搜集戊戌变法及辛亥革命的资料 一导入新课

在风云激荡的世界潮流中,中国近代社会的历史也进入了急剧动荡的时期,短短的十几年内,吃现了一系列重大的政治历史事件: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战争。这些时间都反映了一个事实:帝国主义侵略者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日趋激化。而当时反动的清朝政府日以暴露出它甘心充当帝国主义走狗的丑恶嘴脸。在清政府的压榨下,受苦最深的是劳动人民,因而首先起来反抗的也是他们。

在这些反抗中出现了一个伟大的人物——孙中山。

二、讲授新课

1、师:孙中山是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是一个卓越的不屈不挠的革命实践者。他为什么要投身于革命运动呢?

第一,孙中山在早年就树立了救国救民的远大志向。第二,1894年,孙中山提出的改革专制政治、发展资本主义的建议,遭到了李鸿章的拒绝。加上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失败,使他清醒的认识到救国必须用革命的力量。

2、孙中山又是怎样进行革命斗争的呢?

成立了资产阶级的革命团体和政党——兴中会和同盟会。

3、武昌起义的经过?

武昌起义的胜利对当时的社会形势产生的巨大影响。

三、小结

武昌起义就像一声巨雷,在中国当时那沉闷的天空炸响,强烈的震撼了中国大地,也震撼了中国人民,在50多天的时间里,有14个省相应起义并宣布独立。这为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奠定了基础。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公车上书,戊戌变法的社会背景和简单经过。

2.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孙中山以及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政党和中华民国成立的经过。

3.利用详尽的资料引导学生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和辛亥革命成败的两个方面。情感目标

1.通过了解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及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过艰苦斗争,推翻清朝统治的史实,树立学生远大理想,培养其克服苦难的勇气和精神。

2.利用史实地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明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能力目标:

1.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认识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培养其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 培养学生动手查阅历史资料,并能根据需要进行交流、分析、整理的能力。教学重点:

了解“公车上书”戊戌变法的社会背景和简单经过。教学难点:

分析戊戌变法失败原因,认识到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课前搜集戊戌变法及辛亥革命的资料

一、导入新课

辛亥革命成功后,1911年12月,宣布独立的歌声代表齐集南京,选举了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二、讲授新课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与帝国主义想要维护在华的利益有很大关系,而孙中山退位是逼不得已,但动机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之后,马上露出了他丑恶的嘴脸,加强了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最终做了83皇帝。在这样的情况下,以孙中山为代表的爱过之士又开始了捍卫辛亥革命成果的斗争。

三、梳理辩论,认识历史

总结:

辛亥革命有其成功的一面,也有其失败的一面,我们应该辨证的看待。它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首先,推翻了清朝封建腐朽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其次,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制定了《临时约法》,是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再次,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法令,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最后,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对推动亚洲各国民族解放斗争有重大影响。

辛亥革命也有其失败的一面:一场革命胜利与否,关键看是否完成了革命的目标。辛亥革命的目标就是反帝反封建。袁世凯上任后,它使用的是儒家思想来控制人们,后来,他还称帝,对中国来说是走了一个皇帝,又来了一个皇帝,中国的封建制度并没被根除,从这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全完成。袁世凯切去革命果实,是依靠帝国主义的支持,也就是说,袁世凯是帝国主义在中国统治的工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依然没有改变,从这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反帝的任务也没有完成。辛亥革命反帝反封建两个任务都没有完成,他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所以说辛亥革命最终的结果是失败了。

四、小结

孙中山逝世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伟大领袖毛主席领导下,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的历史,完成了孙中山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又进一步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并且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第二篇: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综合测试B

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综合测试B

(分值:100分时间:45分钟)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成绩_________

一、找一找(在下面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你把它找出来,每题3分,共60分,请试着在20分钟之内完成)

1.鸦片战争爆发时,清朝在位的皇帝是

A.乾隆帝B.嘉庆帝C.咸丰帝D.道光帝

2.领导中国军民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的民族英雄是

A.魏源B.林则徐C.道光帝D.龚自珍

3.鸦片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A.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B.虎门销烟

C.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D.定海之战

4.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5.“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魏源在其著作中提出来的 A.《四洲志》B.《瀛环志略》

C.《海国图志》D.《英吉利小志》

6.举世闻名的中国皇家园林圆明园是被哪些殖民强盗烧毁的 A.日俄B.八国联军C.德日D.英法

7.在中国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面积最多的国家是

A.日本B.英国C.俄国D.德国

8.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金田起义B.攻占长沙

C.攻占南京D.永安建制

9.洋枪队头目华尔是在哪次战役中被太平军击毙的 A.青浦战役B.慈溪之战

C.苏常之战D.太仓战役

10.太平天国的都城是

A.北京B.天津C.天京D.上海

11.清朝奉命讨伐入侵新疆的阿古柏的爱国将领是

A.左宗棠B.左宝贵C.冯子材D.葛云飞

12.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A.1871年B.1875年C.1881年D.1884年

13.哪一次战争标志着日本近代侵略中国大陆的开始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4.黄海海战中牺牲的致远舰管带是

A.丁汝昌B.邓世昌C.刘步蟾D.李鸿章

15.使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A.黄海海战B.丰岛战役C.大连、旅顺战役D.威海卫战役

16.苏州是在哪个条约中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7.《马关条约》中哪项条款的签订打开了列强对中国资本输出的大门

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C.开放沙市、重庆、杭州等为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18.义和团运动最早兴起的地点是

A.山西B.安徽C.山东D.湖北

19.率领八国联军最早进犯中国的海军中将是

A.西摩尔B.瓦德西C.克林德D.康格

20.什么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已变成“洋人的朝廷”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二、辩一辩(试分析下面的观点,并给出你的看法,每题10分,共20分,请试着在10分钟之内完成)

1、在“鸦片战争的烽烟”这一课中,同学们对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展开了争论。有的同学说,如果中国的边防官员不徇私舞弊,使鸦片无法大量地流入中国,也许鸦片战争就不会爆发了;有的同学说,如果林则徐禁烟的手段更灵活些,比如用钱买下鸦片后再销毁,让别人找不到借口,鸦片战争也就爆发不起来了„„

你认为他们讲的对吗?在你看来,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有哪些呢?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又具有怎样的地位?

2、倭人近十年来,一意治兵,专师西法,购置船械,愈出愈精。中国限于财力,拘于部议,未能撤手举办,遂觉稍行见绌。海军快船快炮太少,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战。

——李鸿章

李鸿章说的是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失败的原因。结合你了解的历史史实,想一想,你认为他说的对吗?为什么?

三、想一想(综合你所学的知识,给出下面问题的答案,每题10分,共20分,请试在15分钟之内完成)

1、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2、请你结合第一单元我们学习的内容,讲一讲中国是怎样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探索训练(C)]

1、看看说说:

“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①材料中的“夏宫”是指什么?它是在哪一次战争中被焚毁的?

②材料中的“两个强盗”是指谁?

2、填填做做:

①在图中方框内填写出《南京条约》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这些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②在图中方框内填写出《南京条约》的签订地点。

③在图中方框内填写出《辛丑条约》中,西方列强驻华“使馆区”所在的城市。

3、百家争鸣:

《马关条约》签定后,当时社会上流传着“不怕倭寇来,只怕中堂反”的歌谣(反:背叛祖国);也有人说日本之所以“明目张胆如此之横者,皆李鸿章与之狼狈为奸也”。你是否同意这些观点?你对李鸿章其人怎么看?

4、真情体验:

林则徐组织了虎门销烟,振奋了民族精神;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英勇抗击,体现了顽强抗争的民族气节。请根据你所了解爱国英雄的成长历史,①写出一个成功的公式,公式中成功的因素不能少于三项,并对你所书写的公式作简要的说明。

②在你的成长经历中,你已具备了所写公式中的哪些优秀品质?

③在你成长的道路上,还缺乏哪些成功因素?你打算如何来培养?

5、历史论坛:

19世纪中后期,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重大抗争,你知道哪些?结果怎样?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同学之间互相说一说,比一比谁的演讲最精彩。

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综合测试答案

一、选择题

1、A2、B3、C4、A5、C6、D7、C8、A9、B10、C

11、A12、D13、C14、B15、D16、C17、D18、C19、A20、D

二、辩一辩

1、不对。原因:英国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但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和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顽强抵制了英国工业产品的倾销。因此,英国想方设法要打开中国市场,因此,维护鸦片贸易只是借口,无论有没有中国销毁鸦片一事,英国都会发动这场战争来打开中国市场。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不对。李鸿章认为认为北洋舰队失败的主要矛盾是武器的落后,但实际上清政府的腐败,入战前不认真做准备,战时极力“避战自保”,有些官兵贪生怕死,慈禧太后大搞万寿庆典、挪用海军军费等才是主要原因。

三、想一想

1、①根本原因和根本目的一脉相承: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②战争的性质一脉相承:对于英法来说都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中国人民进行的是正义的自卫战争。

③结果相同:中国战败,被迫签定不平等条约。

2、鸦片战争:《南京条约》,中国社会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质;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探索训练(C)】

1.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

2.广州、福州;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南京;北京;第一次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进一步加剧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以上观点不完全正确。李鸿章大办洋务,开办军事工业,也有抵抗外国侵略的一面;《马关条约》的签订并非李鸿章一个人造成的,而是由于整个清王朝腐败无能,但他对北洋海军的覆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4.成功=勇敢+勤奋+毅力;我已具备了勤奋的优秀品质,也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但有时做事还缺乏毅力,每天我要给自己订一个计划,严格要求自己按时完成计划中规定的任务。(本题可由学生自由发挥,言之有理即可。)

5.虎门销烟,第一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的反抗斗争;左宗棠收复新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签定及其影响。

中国近代史1—14课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答案

****** 1、2008年6月1日,我国首部《禁毒法》开始施行。历史上,哪一次禁毒斗争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A、虎门销烟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义和团运动D、抗日战争

2、小明同学在课本剧中扮演“虎门销烟”的领导人,他所选择的台词是()

A.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B.重新弱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C.大丈夫为国捐躯,死而无憾D.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3、2008年8月,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在中国北京成功举行。130多年前却有外国军队侵入了北京城并放火烧毁了圆明园,这外国军队是()

A、英国军队B、法国军队C、英法联军D、八国联军

4、一家日本企业在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重庆开设一工厂,这一是在()

A、鸦片战争后B、洋务运动中C、第二次鸦片战争中D、甲午中日战争后

5、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这里的两度昆明劫发生在()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6、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在完成了他一生中签订的最后一个不平等条约的两个月后,在北京病死。下图是李鸿章在签订这一条约时的情景。这“最后一个”条约是指()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D、“二十一条”

7、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中以“自强”为目的的运动是()

A、新文化运动B、辛亥革命C、百日维新D、洋务运动

8、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包括()

①民权主义②民主主义③民生主义④民族主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9、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功绩突出地表现在()

A.结束了封建帝制 B.改变了社会性质C.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 D.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

10、“七一”来临,其社区要上网查阅中共有关史实出一期板报,请你为他们提供最好的关键词()

A、1919年 中共成立 B、1921年 中共“一大”C、1945年 延安D、1949年 北京

11、董必武在1961年写了一首诗:“四十年前会相逢,南湖泛舟语从容”诗中的“会上”确定的中心任务是()

A.领导工人运动 B.打败日本帝国主义 C.建立民主共和国D.发展社会生产力

12、“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这首慷慨激昂的《国民革命歌》诞生于()

A、辛亥革命时期B、北伐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13世纪初期,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是()

A.五四爱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4、根据下图中王小丫的提示,你的正确选择应该是()

A、武昌起义B、秋收起义C、南昌起义D、井冈山会师

15、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

A.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B.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C.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 D.戊戌变法的失败

16、.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公车上书 B.组织强学会 C.鸦片战争失败 D.兴中会的成立

17.很多同学看过《秦始皇》《汉武帝》等历史剧,使主宰天下的“皇帝”最终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8.创办《新青年》杂志的是()A.鲁迅 B.胡适 C.陈独秀 D.李大钊

19.颂扬十月革命,热情宣扬“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的是()

A.李大钊 B.鲁迅 C.毛泽东 D.陈独秀

20.《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培育和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其中沪浙红色旅游区的主题是()

A.开天辟地 党的建立 B.遵义会议 生死攸关C.延安精神 革命圣地 D开国大典 国旗飘扬

21.有一座城市,中国的无产阶级在这里首先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从这里开始踏上革命的征程。它是()A.北京 B.上海 C.南京 D.重庆

22.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哪些军阀()

①张作霖②袁世凯③孙传芳④吴佩孚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23.张老师在一次历史课上说:“我爷爷是1928年冬天在井冈山入伍的”,请你指出他爷爷当年参加的是()

A.新四军 B.中国工农红军C.八路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

24.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A.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B.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

C.共产党内右倾投降主义占上风 D.工人运动转入低潮

25.小虎为井冈山市“红色旅游推介会”撰写宣传语,正标题是“天下第一山”他想拟一副标题,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A.五四运动发源地 B.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敌后抗日根据地总后方 D.改革开放的窗口

二、非选择题

26.上海有位历史教师邓玉平,为了缅怀当过红军的父亲,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她循着父亲当年的足迹重走了长征路。是什么力量,吸引支撑着邓玉平这样去做?她说:“重走长征路,就是在走近心中珍藏已久的渴望,就是要在平凡的日子里寻找一种伟大的精神,就是要在理想和信仰的征途中,去感悟生命的意义。” ——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学参考》:

(1)当年导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原因是什么?

(2)如果邓玉平老师沿着中央红军长征的足迹,下列内容排列正确的是__________。

①泸定铁索桥 ②红一方面军翻过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③遵义会议会址④甘肃会宁城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D.④①②③

(3)从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到三大主力会师,红军走完________里长征,用了____年。

(4)你认为邓老师重走长征路,所寻找的伟大精神是什么?

(5)在长征中,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会议是什么?确立了谁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27、中国近代化是当今学术研究的热门话题。史学界普遍认为,中国近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近代中国先进分子探索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的过程。在1919年以前,中国的近代化历程由学习本文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并逐步展开。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举出中国大规模近代化运动第一步中的一位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2)1919年以前,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方面与哪些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3)20世纪初,在文化领域,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向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扫荡,他们高举的两面旗帜分别是什么?

(4)请说出1919年以前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哪些变化。回首近代化历程,你有何感悟?

28、“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是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

──摘自《江泽民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不触及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改良运动”、“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分别指的是中国近代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2)“新的社会力量”和“先进理论”分别指什么?

(3)概括指出“中国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得以完成的最主要原因。

29、材料一: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材料二:“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1)上述材料出自中国近代史上哪次运动?

(2)该运动的性质是怎样的?上述材料中的哪句话能体现这一性质?

(3)如何评价这一历史事件?

(4)此事件表现中学生的一种什么精神?我们应该学习青年学生的一种什么精神?

30材料一: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①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材料三:①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任何反帝活动;③从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一律拆毁,允许列强各国在北京到山海关沿线要地驻兵;④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请写出这三个条约的名称及其这些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分别产生的影响。

材料一条约:《 》,影响:

材料二条约:《 》,影响:

材料三条约:《 》,影响:

3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对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举出四次运动的主要领导者(各一人)。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各有何进步意义?

第三篇: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单元测评

本课教学重点是讲述鸦片作为特殊武器的作用,让学生明白鸦片是一种杀人不见血的武器,让学生体会到鸦片能毁了一个人,能毁了一个家,更会毁了一个国。中国的近代史,既是一段屈辱史,又是一段抗争史,还是一段探索史。

一、选择题

1.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我国政府往往在6月3日开始禁毒宣传月活动。它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着直接的关系()

A.虎门销烟B.鸦片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D.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只要能准确掌握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时间是发生在1839年6月3日,就可以直接选择正确答案为A项。这是一种以往事带今事的记忆方法,学习时要注意运用。答案:A 2.以下各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意图的是()A.割占香港岛 B.赔款2100万银元 C.中国开埠通商 D.领事裁判权 解析: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在于把中国变成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以满足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四个备选项中,只有C项最符合题意。答案:C 3.(2010安徽课改实验区模拟)1856年初,一个英国商人不可能做到的是()A.到广州经商

B.在上海租地建别墅

C.在杭州持刀伤了一名中国人,杭州法官拿他没辙 D.从上海出发坐轮船去重庆销售英国商品

解析:1856年之前,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及其附件、《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而开放重庆为通商口岸是1895年的《马关条约》。答案:D 4.一位同学参加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节目网上答题,他回答的题目是选择中国近代史上割地最多的不平等条约。他的正确答案应是()A.《瑷珲条约》B.《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解析:本题考查了对中国近代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内容的掌握情况。沙俄通过《瑷珲条约》割占了我国6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故A项是正确的。而《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北京条约》割占了香港九龙司地方一区;《辛丑条约》没有割地内容。答案:A 5.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清政府的军事组织不力B.清军装备落后 C.英国“船坚炮利”D.清朝腐朽衰落

解析:A、B、C三项都是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重要原因,但这只是表面现象。鸦片战争开始后,中国在军事上处于劣势。鸦片战争中清政府一味妥协退让,都表明了清政府的腐朽落后是导致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答案:D 6.近代历史上最先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国家是()A.美国B.英国C.日本D.俄国 解析: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而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的国家是英国,故答案是B项。答案:B 7.右图是一场战争后留下的建筑物残迹,它记录着列强在近代中国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结合图片的特点可判断此建筑物应是圆明园的残迹,结合教材内容可知,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犯下的滔天罪行。答案:B 8.进步思想家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中提出的思想是()A.“自强、求富”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民主、科学”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解析:“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主张。答案:B 9.坐落在山东威海的甲午中日战争纪念馆所纪念的民族英雄是()A.林则徐B.关天培C.左宗棠D.邓世昌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信息“甲午中日战争”,推断此人与这场战争有关。其中林则徐是虎门销烟;关天培是鸦片战争中的抗英英雄;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壮烈殉国,他殉国后,山东人民在黄海边的成山角之巅为其建祠塑像,故D项符合题意。答案:D 10.一家日本企业在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杭州开设了一家工厂。你认为此事最有可能发生在()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中

C.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D.甲午中日战争后

解析:材料隐含的条件“允许在通商口岸办厂”与《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是一致的,据此可推断这事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后。答案:D 11.下列发生在1901年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

B.《南京条约》签订

C.《马关条约》签订 D.《辛丑条约》签订

解析:A项鸦片战争发生于1840年;B项《南京条约》签订于1842年;C项《马关条约》签订于1895年;D项《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

答案:D 12.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主要表现在()A.向外国侵略者借师 “助剿” B.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向外国侵略者开放中国内地 D.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解析:解答此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限制条件“完全沦为„„工具”。根据清政府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判断,应是《辛丑条约》的签订,而上述所列选项中只有D项是《辛丑条约》中的内容。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3.下面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若干重大事件及其历史影响,它们之间的发展顺序和因果关系构成了中国近代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线索,请按顺序把相关数字填入空格内。

①甲午中日战争 ②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鸦片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⑤《辛丑条约》 ⑥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 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⑧《南京条约》 ⑨《马关条约》 解析:①甲午中日战争发生于1894年;丑条约》签订之后,即1901年后;③鸦片战争发生在1840年;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在1900年;⑤《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⑥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是在《马关条约》签订之后,即1895年后;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即1842年后;⑧《南京条约》签订于1842年;1895年,据此可得出正确答案。该题也可根据西方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答案:③→⑧→⑦→①→⑨→⑥→④→⑤→②

14.下图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历史人物。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林则徐

左宗棠

邓世昌

(1)请就他们的英雄业绩拟写2~3句解说词。

(2)对比他们生活时代的中国和世界,分析当时中国社会危机出现的原因。(3)他们的英雄事迹体现了怎样的精神?在和平年代的今天,你认为学习这种精神最好的行动是什么?

解析:中国近代史上出现了许多英勇抵抗外来侵略,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和积极寻求救国救民道路并为之奋斗的进步人士,对于他们各自历史事迹的掌握,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结合他们的背景记忆他们的事迹,第(1)(2)问就解决了,答题时注意答案的简洁性。第(3)问考查了情感价值观,这也是新课标的要求,此题不必拘泥于答案,只要能围绕爱国主义精神、立志成才、建设祖国等方面谈出自己的体会即可。参考答案:(1)林则徐:民族英雄,领导禁烟运动,表现出抵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或积极倡导向西方学习,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左宗棠:率军收复了新疆,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邓世昌:民族英雄,甲午中日战争中英勇不屈,以身殉国。

(2)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落;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殖民主义东来。(3)爱国主义精神。(或不畏强暴,英勇抗击外来侵略,维护中华民族利益等内容均可)行动:勤奋学习,练好本领,建设祖国。15.阅读下列材料:

以下是英国历史学家马士的一段话:“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请完成:(1)“危机加剧”是因为“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引起的吗?为什么?(2)马士认为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什么?你认为这一目的的实质是什么?

解析:林则徐禁烟只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一个借口,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索,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想打开中国大门,进入中国内地倾销商品。明确了这一点,此题也就不难回答了。

参考答案:(1)不是。“危机加剧”的原因是英国坚持鸦片贸易,破坏中国的禁烟运动。(2)马士以为鸦片战争是“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实质是英国要侵略和掠夺中国。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材料二: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材料三:清政府拆毁大沽到北京通州沿线的炮台,允许各国在此沿线的战略要地驻兵„„ 请完成:

(1)材料一、二、三指的是什么条约的内容?(2)从这些条约中可以看出中国社会性质有什么变化?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要结合三段材料的内容,联系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三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来分析。回答时注意答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参考答案:(1)材料一、二、三分别指的是《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它们分别是在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签订的。

(2)三个条约的签订分别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17.阅读下列材料: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全球通史》第十六章

(1)你认为材料中所说使中国人受到巨大刺激的“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

(2)文中所说中国人民“反入侵”的斗争有哪些?请列举两例。

(3)针对中国19世纪末这种入侵与反入侵的斗争,你有什么感想和看法?

解析:此题要求归纳19世纪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和中国人民的抗争,解答时注意抓住时间限制“19世纪”及战争的特点“灾难性战争”,联系所学知识综合回答。第(3)问考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参考答案:(1)“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指的是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2)“反入侵”的斗争有太平天国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斗争、左宗棠抗击沙俄收复新疆的斗争等。

(3)略。(提示:可从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富于反抗精神等方面来谈,也可从“落后就要挨打”等方面来谈)

18.假如你是一位鸦片战争时期的爱国人士,你能为因落后挨打而日益衰落的中国提出较为理想的救国方案吗?试阐述你的救国方案。(提示:内容可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对历史知识的分析、综合和表述历史事件的能力,特别是强调情感体验。这也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要求,不必拘泥于答案,结合当时的背景,允许发表多种见解。参考答案:废除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学习外国先进军事技术;创办民族工业;改革教育制度,培养近代化人才;大力提倡民主、科学等。(此题为开放性题目,以上诸条,只要答对其中五条即可。除上述要求外,如答其他且言之有理也可)文章

来源 莲山课 件 w w w.5 Y K j.Co M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http://

第四篇:中国神话与抗争精神

中国神话与抗争精神

转发:哈佛果然是世界一等一大学,就教授解读咱们国家关于信仰问题的论调,实在是太有深度。

哈佛教授:中国人自己都不知道的一个民族特征,却让他们屹立至今。

美国哈佛大学神学院教授大卫.查普曼,在一场讲座中,向台下近千名学生分享、解读中国神话故事,并不下十次用激情的语调总结中国神话故事的内核:中华民族特征。

在他的情绪带动下,现场氛围一直热血高涨。他说:“我们的神话里,火是上帝赐予的;希腊神话里,火是普罗米修斯偷来的;而在中国的神话里,火是他们钻木取火坚韧不拔摩擦出来的!这就是区别,他们用这样的故事告诫后代,与自然作斗争!”(钻木取火)

“面对末日洪水,我们在诺亚方舟里躲避,但中国人的神话里,他们的祖先战胜了洪水,看吧,仍然是斗争,与灾难作斗争!”(大禹治水)“如果你们去读一下中国神话,你会觉得他们的故事很不可思议,抛开故事情节,找到神话里表现的文化核心,你就会发现,只有两个字:抗争!假如有一座山挡在你的门前,你是选择搬家还是挖隧道?显而易见,搬家是最好的选择。然而在中国的故事里,他们却把山搬开了(愚公移山)!可惜,这样的精神内核,我们的神话里却不存在,我们的神话是听从神的安排。”

“每个国家都有太阳神的传说,在部落时代,太阳神有着绝对的权威,纵览所有太阳神的神话你会发现,只有中国人的神话里有敢于挑战太阳神的故事:有一个人因为太阳太热,就去追太阳,想要把太阳摘下来(夸父追日)。当然,最后他累死了——我听到很多人在笑,这太遗憾了,因为你们笑这个人不自量力,正是证明了你们没有挑战困难的意识。但是中国的神话里,人们把他当做英雄来传颂,因为他敢于和看起来难以战胜的力量作斗争。

在另一个故事里,他们终于把太阳射下来了(后羿射日),中国人的祖先用这样的故事告诉后代:可以输,但不能屈服。中国人听着这样的神话故事长大,勇于抗争的精神已经成为遗传基因,他们自己意识不到,但会像祖先一样坚强。因此你们现在再想到中国人倔强的不服输精神,就容易理解多了,这是他们屹立至今的原因。”

大卫教授的讲座视频被传到社交网站上后,引起国外网友热烈讨论。

“一个女孩被大海淹死了,她化作一只鸟复活,想要把海填平——这就是抗争!”(精卫填海)

“一个人因为挑战天帝的神威被砍下了头,可他没死,而是挥舞着斧子继续斗争!”(刑天)

不得不说,这位大卫.查普曼教授解读中国神话的角度很新颖,也十分到位。我们经常说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是靠着不断与自然、灾难、环境作斗争才延续到现在,但有几个人想到过,中国人这种延续了几千年的斗争精神是如何保持下来的?

每个民族的神话都有自己的烙印,但你见过哪个民族的神话里有我们这么多战天斗地的抗争故事?

老子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说的就是要生存就得靠自己,不能靠苍天。这比“神爱世人”听起来残酷,但非常现实。

我们从小听到大,并口口相传给下一代的这些神话故事,体现的绝不仅是故事那么简单。每个文明在初期都是有神论,但唯独我们的文明不畏惧神,也许正因为我们深刻理解老子的那句话,所以我们的祖先从不把生存的希望寄托于神的眷顾,也因此,很多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呵呵,没信仰的民族能存续5000年吗?

实际上,勇于抗争,不怕输,更不会服,是我们的民族精神,也是我们的信仰。

第五篇:与牛皮癣抗争的日子[范文模版]

与牛皮癣抗争的日子

“浇自己的水,让别人刷去。”随口抛下一句话,我就拿起浇水工具跟着大队伍去刷牛皮癣广告了。

曾记得有人写过这样的一封信:我是某某市一名普通市民,大学毕业后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凭借大学所学的知识,自己学起了电脑维修,经过自己的努力之后,对电脑能够熟练的解决问题。又由于家境困难,市里的门面租金和转让费都很高,所以没有办法租门面来搞维修,于是在朋友的帮助下干起了上门维修电脑的工作,这样既能够省去门面的租金,又能够方便市民电脑出了问题不方便维修的情况,一举两得,刚刚开始还不错,很多市民都找我维修,我的收费又合理,和抱到市场上修一个价,所以得到很多市民的拥护,但是好景不长,正当我计划把生意做大一点的时候,本市开展了清除牛皮癣的专项整治工作,我的广告业属于这一系列,但是我的广告我贴的很正规,是用的比较薄的泡沫加车身贴。因为我也很讨厌那些到处乱贴,没有规划,没有次序的广告。但是还是在这次活动中被彻底的清除了,还有很多和我一样的为了方便市民而贴的广告,开锁,疏通下水道,家电上门维修,送奶,家政公司等等,他们当中也有很多的广告贴的也很规范,价格也不便宜。但还是被清理掉了。我也知道像我们这种随处张贴是错误的,但是就现在而言我们也没有其他的选择的方法,我们也只是在方便市民的同时求口生存的饭,政府的决策肯定是对的,那些办假证的也早该被管管了,可是我们怎么生存啊?我在这里恳请领导能考虑一个方案,给我们这些上门提供方便的服务人员指一个方向,比如在小区能够设立一个专门张贴我们这种广告的地方,统一管理。

答复如下: 长期以来,因乱张贴乱刻画形成的“城市牛皮癣”始终是城市管理工作的一大难题,至今无法根治,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同时严重影响了市容市貌。我们认为你提出规范设置便民张贴栏的建议非常好,既方便市民日常生活,又能美化市容市貌,提升城市文明形象。

我们在城市管理日常工作中,一直坚持积极提倡将乱涂乱画小广告向规范的、美观的、更人性化的“便民张贴栏”发展,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小广告常能有效地解决市民的一时之难,要完全禁止难度较大。目前,已有的区按照城市规划和管理要求,将便民张贴栏统一规范设置在背街小巷或居民社区内。因此你可直接与所在区相关部门取得联系,经许可并办理相关手续后,在设置有规范张贴栏的范围进行你的业务宣传。

贴牛皮癣广告的“良好”市民,都不想想把这些广告贴在自家会是怎样的感受。牛皮癣广告现象的杜绝不仅靠政府,更重要的是市民自律。毕竟牛皮癣广告弊处多多:其一影响城市容貌,妨碍城市文明建设;其二,影响居民生活环境,导致脏乱现象的滋生;其三,耗费不必要的财力物力人力整治。此次刷牛皮癣广告我才认识到原来自己身边常见的这一现象对社会对人们危害是如此严重,而此次活动的也显得十分重要有意义。

下载第一单元  屈辱与抗争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一单元 屈辱与抗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专题

    考点1: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转载) 〖课标链接〗 (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知道太平军抗击洋......

    人性与神性的抗争论文(大全)

    [摘要]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而在西方宗教的禁欲主义压制下,爱情每每带有悲剧色彩。在西方文学作品关于神职人员的爱情的描写中,便有了“人性”与“神性”的抗争。本文试从三......

    ★与命运抗争贝多芬作文[推荐阅读]

    ★与命运抗争贝多芬作文2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与命运......

    《与病魔抗争的小女孩》读后感[精选合集]

    《与病魔抗争的小女孩》读后感 自从读了这篇文章我就被小主人公利碧嘉的顽强精神而感动了。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小主人公利碧嘉在一个晚上忽然头疼,于是被送进了医院。经过检查......

    第一单元品德与社会

    我爱我的家教学目标: 1、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离不开家,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2、通过讲述日常家庭生活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激发爱家的情感。 3、通过学习......

    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

    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 1、骨骼 教学目标 过程和方法: · 能通过触摸感觉到皮肤下的骨头; · 能够把骨与整个骨骼相联系,完成骨骼拼图; · 能够通过观察图片推测骨骼作用; 科学知识:......

    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第1课时 坚持改革开放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结合我国腾飞的表现,理解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

    第一单元 图像与眼睛

    第一单元 美术与眼睛——第3课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3课《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