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化学元素中文名称的形成
化学元素中文名称的形成
对于化工学院的我的来说,化学占据了我的生活很大一部分。而其中,化学元素又占着很大的比重。众所周知,化学元素的符号是一堆英语字母,现在我们对这些符号的中文名称的写法和读法都是先辈创立的。所以在这里,我就化学元素和汉字的联系谈谈我的认识。
中国近现代化学的建立是对西方科学引进、消化、吸收并本土化发展的结果在引进西方科学时,中国学者首先遇到了翻译西文科学名词的困难因而,科学本土化的基本工作要“在文字语言上”、“从考订名词术语着手”,而化学元素名称是化学语言系统中最基本的术语,是构建化学学科的基础由于各元素之间的相关性很强。在翻译时,不仅只是考虑每一个化学名词,而且还要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翻译化学元素术语时需要在开始的时候就要建立一套翻译的规则,以便充分表达化学术语的个别性和整体性。因此,为化学元素定名首当其冲地成为近代化学传入中国的关键问题。
晚清时期化学元素中文名称的生成情况从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西方近代化学知识开始传入中国。开始只是零星的基本知识,在19世纪70年代前后,化学知识成批地引入中国。与此同步,化学元素中文名称的命名工作取得重大成就,翻译了大量化学元素名词,基本确立了化学元素中文名称的命名方案。当时,对此项工作进行组织的主要是教会和官办机构,做出贡献的亦主要是来华传教士和士大夫。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个对此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他就是徐寿。
在徐寿生活的年代,我国不仅没有外文字典,甚至连阿拉伯数字也没有用上。要把西方的科学技术的术语用中文表达出来是项开创性的工作,做起来实在是困难重重。徐寿他们译书的过程,开始时大多是根据西文的较新版本,由傅雅兰口述,徐寿笔泽。即傅雅兰把书中原意讲出来,继而是徐寿理解口述的内容,用适当的汉语表达出来。西方的拼音文字和我国的方块汉字,在造字原则上有极大不同,几乎全部的化学术语和大部分化学元素的名称,在汉字里没有现成的名称,这可能是徐寿在译书中遇到的最大困难,为此徐寿花费了不少心血。对金、银、铜、铁、锡、硫、碳及养气(今译氧气)、轻气(今译氢气)、绿气(今译氯气)、淡气(今译氮气)等大家已较熟悉的元素,他沿用前制,根据它们的主要性质来命名。对于其它元素,徐寿巧妙地应用了取西文第一音节而造新字的原则来命名,例如钠、钾、钙、镍等。徐寿采用的这种命名方法,后来被我国化学界接受,一直沿用至今。这是徐寿的一大贡献。
正因为有着徐寿的杰出贡献,化学中最基本的东西——化学元素得到了他们的中文名字。之后虽然经过了不少的修改,但是大体是没有改变。而之后由于最基本的化学元素得到了命名,所以剩下的工作也变得似乎简单一点。下面我就谈谈化学元素的各种命名。
一、以地名命名
这类元素不少,约占了总数的近四分之一。这些元素的中文名称基本上都是从拉丁文名称的第一(或第二)音节音译而来,采用的是谐声造字法。如:镁—拉丁文意是“美格里西亚”,为一希腊城市;钪—拉丁文意是“斯堪的纳维亚”;锶—拉丁文意为“思特朗提安”,为苏格兰地名;镓—拉丁文意是“家里亚”,为法国古称。有个别的元素的中文名称是借用古汉字的,如87号元素钫,拉丁文意是“法兰西”,音译成钫。而“钫”在古代原是指盛酒浆或粮食的青铜盛器,其古义现已不见使用。
二、以人名命名
这类元素的中文名称也多取音译后谐声造字的方法。如:钐—拉丁文意是“杉马尔斯基”,俄国矿物学家;镶—拉丁文意是“爱因斯坦”;镄—拉丁文意是“费米”,美国物理学家;钔—拉丁文意是“门捷列夫”;锘—拉丁文意是“诺贝尔”;铹—拉丁文意是“劳伦斯”,回旋加速器的发明人。还有一个纪念居里夫妇的“锔”,是借用的汉字。从音译的角度来看,借用“锯”字是较理想的,但“锯”是一常用汉字,不合适。现在借用的“锔”字,汉语中原用于“锔碗”、“锔锅”等场合。虽然现在仍在使用,但使用率不高,一般不至于混淆。】、三、以神名命名
谐声造字如:钒—拉丁文意是“凡娜迪丝”希腊神话中的女神;钷—拉丁文意是“普罗米修斯”,即希腊神话中那位偷火种的英谁;钽—拉丁文意是“旦塔勒斯”,希腊神话中的英雄;铌—拉丁文意是“尼奥婢”,即旦塔勒斯的女儿。说来有趣的是钽、铌二种元素性质相似,在自然界是往往共生在一起,而铌元素也正是从含钽的矿石中被分离发现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分别用父、女的名字来命名它们,确是很合适的。同时还有借用古字来命名的,如:钯—拉丁文意是“巴拉斯”,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此字在古汉语中指兵车或箭镞,其古义现已不用。
四、以星宿命名
这类元素的中文名称均是谐声造字的新字,如:碲—拉丁文意是“地球”;硒—拉丁文意是“月亮”;氦—拉丁文意是“太阳”;铀—拉丁文意是“天王星”;镎—拉丁文意是“海王星”;钚—拉丁文意是“冥王星”。其中的铀、镎、钚分别是92、93、94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紧挨在一起。铀最先于1781年发现,因其时天王星新发现不久,故用具命名。到镎、钚分别于1934年和1940年发现时,也就顺理成章地用太阳系中紧挨着天王星的海王星、冥王星来命名了。
五、以元素特性命名
这是最多的一类,命名时,或是根据元素的外观特性,或是侦据元素的光谱谱线颜色,或是根据元素某一化合物的性质。这类元素的中文名称命名除采用根据音译的谐声造字外,还有其它多种做法。
1.沿用古代已有名称
有许多元素,我国古代早已发现并应用,这些元素的名称这屡见于古藉之中。在命名时,就不再造字,而沿用其古名,如:金—拉丁文意是“灿烂”;银—拉丁文意是“明亮”;锡—拉丁文意是“坚硬”;硫—拉丁文意是“鲜黄色”。
2.借用古字,如:镤—拉丁文意是“最初的锕”,而镤在古汉语中指未经炼制的铜铁;铍—拉丁文意是“甜”,而铍在古汉语中指两刃小刀或长矛;铬—拉丁文意是“颜色”,而铬在古汉语中指兵器或剃发;钴—拉丁文意是“妖魔”,而“钴”在古汉语中指熨斗。借用这些字是因为这些字的发音与其拉丁文名称的第一(或第二)音节的发音相同接近。当然,以上这类字的古义现在都是基本不用的。
3.谐声造字如:铷—拉丁文意是“暗红”,是其光谱谱线的颜色;铯—拉丁文意是“天兰”,是其光谱谱线的颜色;碘—拉丁文意是“紫色”。
4.会意造字
我国化学新字的造字原则是“以谐声为主,会意次之”。这类字数比起谐声一类来要少得多。如:氮—拉丁文意是“不能维持生命”。我国曾译作“淡气”,意为冲淡空气。后以“炎”入“气”成“氮”;氯—拉丁文意是“绿色”。我国曾译作“绿气”,意谓“绿色的气体”。后以“录”入“气”成“氯”;氢—拉丁文意是“水之源”。我国曾译作“轻气”,喻其密度很小。后以“”入“气”成“氢”;氧—拉丁文意是“酸之源”。我国曾译作“养气”,意谓可以养人。也曾以“养”入“气”成“”,再由“”谐声,造为“氧”,但仍读“养”音;碳—拉丁文意是“煤”。因我国古时称煤为“炭”,遂造为“碳”。
也有些元素开始曾用谐声造字,后又转为会意造字的。如:硅—拉丁文意是“石头”。我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曾从拉丁文音译,谐声造为“矽”。后因“矽”与“锡”同音,多有不便,遂改为“硅”,取“圭”音。因古时,圭指玉石,即是硅的化合物。
要说明的是,我国对元素符号的拉丁字母读音习惯上是按英文字母发音。而新造汉字读音,一般是读半边音,如氪(克)、镁(美)、碘(典)。但并非完全如此,如氙(仙)、钽(坦)等,这些都是需要加以注意的。
化学领域和汉字的联系,我觉得最大的就是化学元素的命名,而这同时也是最早的。因为只有把这些最基本的元素命名好,才能进行其他更加复杂的命名,如各种各样的化合物等。在我看来,写化学元素的中文名称很麻烦,因为要写很多笔画,而写本身的符号只需要简简单单的几笔。但是,这些汉字的存在,就证明了中华文化在科学领域同样可以发挥出它的魅力。
第二篇:化学元素的形成
化学元素的形成摘要:化学元素的性质主要是由各原子的外层价电子决定的,但是电子的数目是由核内质子数和核子的配置情况直接决定的。所以化学元素的形成主要由原子核的形成为主。这里讲述了宇宙内各种元素的原子核的形成机理。
宇宙大爆炸理论最初是由发现遥远星系光线的红移推演出来的,(在前面我说过,关于红移问题将在另文中阐明。)后来大爆炸理论衍生出一系列支持该理论的说法。其中包括对宇宙中气体成分的估计。即:估计出他们认为符合大爆炸理论的氢氦比值。所以,要充分证明大爆炸理论的谬误,也必须接受这方面的挑战。
从进一步坚定对我自己的理论正确性的要求来说,我也希望充分证明永恒无限宇宙的理论,一定能在这方面经得住考验:证明那样的气体丰度比对于永恒无限宇宙是必然的。
(1)氢气的产生
氢气是最简单的化学元素:只有一个质子,一个电子;但是也有极少量的氢原子核含有一个甚至两个中子,分别叫做氘和氚。
只有一个质子的氢原子核是最简单的原子核。当一个质子遇到一个电子的时候,如果二者之间的库伦力足以将二者束缚在一起,形成电中性的粒子,就产生了一个氢原子。两个这样的氢原子相遇,他们的两个电子围绕这两个氢原子核运转,把两个原子核联系在一起,成为氢分子。由于组成原子核的质子具有正电性,库伦斥力和分子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它们保持一定的距离。氘和氚与氢大同小异,只是核内增加一两个中子罢了。
由于氘和氚的比重大大高于氢,所以此二者在原始星云的吸集过程中,必定更容易富集于星云中心。以太阳系为例,必定集中于太阳中心;而对于气态的行星,如木星和土星,也必然如此。这是为什么地球上氘和氚的含量很少的原因。只有那些因太阳内部扰动意外冒出来的氘和氚,才有可能随氢喷发到空间,进入地球的大气层内。
但是,大爆炸理论认为:
“在大爆炸事件之后,仅仅经过10~32秒钟,就膨胀到大约一光年直径,由于大爆炸时极强的高能辐射均匀地充满整个空间,宇宙成为100亿K高温的熔炉,所有物质被熬成一锅基本粒子汤。紧接着,一场肆虐的风暴开始了,基本粒子发生猛烈的撞击,中子熔入质子形成氦核。这个过程延续了大约三分钟,直到所有的中子消耗殆尽为止。约22%的质量的物质聚合成氦核,余下的几乎没有聚合的质子,即氢核,仅有十万分之几属于同位素氘和氚,百亿分之几归之于锂。原始星云形成。”
对于这样的为现代科学界普遍接受的理论,十分遗憾,我不能苟同。我有几个问题显然支持我的观点:
1,仅仅“10~32秒钟就由一个点膨胀到一光年直径”,让我们一起算一算,这是光速的多少倍!这又是什么样的理论呀!
2,宇宙大爆炸理论不能自圆其说的重要原因还在于,按他们认定的哈勃常数,也就是物质在宇宙空间扩散的速度,无论如何在他们自己认定的宇宙已有寿命是达不到现在最远的类星体的位置的。类星体距地球140-150亿光年,只有光速的物质才能在140-150亿年的时间里到达那里,不是吗?按现在的说法,哈勃常数只有每秒25-30公里,速度至少相差10000倍呐!
3,如果氢氦的比值在大约三分钟的时间里就确定了的话,那么,按现在的说法,宇宙诞生到目前的一百四五十亿年来所有恒星正常生命得以维持的初级核反应就被粗暴地完全加以排除,因为绝大多数科学家都会向人们解释太阳内部的核反应是怎么使热和光产生出来,并且普照太阳系的。所有银河系和其他数千亿星系里的恒星也是同样不知疲倦的工作着,难道还相信氢氦比值不是在不断改变,而是在150亿年前就一劳永逸地被固定下来了?
如果宇宙中的氢氦比值真的不变,也要有确实的实验数据支持,而且,还需要从理论上加以阐述,这是经过怎样的机制达到动态平衡的?
我认为,近来天文学家在空间发现的巨大空洞,可以看作星云诞生至死亡轮回的一个终点,而此点又是新一轮回的起点。就是说,原来那个空间曾经存在一个原始氢气云,经过聚集成具有众多恒星的星云,直到所有恒星逐渐衰老,留下的残余中子星在自身磁场的作用下纷纷远离该空间,氢气等几乎接近完全消散,我们地球上的观测仪器再也看不到有明显的物质存在于该空间。然而这样的空洞不会永远保留下去的,其它众多星云发射的大量氢气和质子、电子等,必然会有相当数量向这个空间靠拢,并且有的就停留在那里。这样,经过一定的时间,就会形成新的原始氢气云,开始新的轮回。
我们地球所在的银河系也正在一个轮回之中,不过据理论会的起点和终点都相当遥远。
从能量不灭定路出发可以想象,星系的发生发展依靠的是吸集能,在星系一生中通过发射各种光子、粒子、元素、甚至中子星等等,发散出去的也就是这些能。这些发散出去的粒子在将来各个星云中担当各自的角色,分散的性质本身使粒子具有了能量,就是会转变为吸集能的位能。类似这种转变,永远不会停止!
我们不应该忘记,所有这些变化都与中微子密切相关,是中微子场使个星系的原始氢云逐渐缩小凝聚,形成孕育众多恒星的星云,以至一代代恒星的更替,并且随着氢气的消耗增多,星云由年轻变成中年,并进一步变老,以至最后消亡。同时,恒星的内部核反应不断发射出大量中微子,超新星爆炸也会把大部分物质变成中微子,这些使中微子场得到补充。中微子一定会在与各种粒子碰撞的时候融入粒子,使粒子壮大,从而使中微子的数量减少,在中微子数量的这种增增减减的过程中,中微子场得以保持动态平衡。
(2)氦的产生
显然,核反应将使氢原子不断减少。这是由于恒星是依靠消耗氢的核反应维持发光发热的生命过程的。如果真的是氢氦丰度比值稳定在某一数值附近的话,就一定会有产生氢的机制和(或)减少氦的机制使之平衡。
首先,我觉得一般认定的四个氢原子核聚合反应成为氦原子核的实际可能性非常低。这是因为四个质子都带有正电荷,近距离互相排斥的库伦力非常大,很难聚集到一起。
其次,存在更为方便的途径。比如氘和氚,它们的原子核本身带有一两个中子,由中子作为媒介,发挥强力的作用使原子核聚集成氦的原子核要容易得多。因为处于质子之间的中子可以把质子拉近,而且由于质子之间的距离增大了,所以质子之间的斥力大为降低。这样更容易实现聚合反应。
第三,氢氘氚这三种气体的比重相差极大,几乎达到1︰2︰3。从而可以想象,在恒星的组成结构方面一定会是外层几乎都是氢气,而氘处在中间层,氚在最内部;其他原子量更大的元素处于最核心的位置,这些元素是以前各代恒星内部产生的,存在于该恒星的原始星云中,或者是该恒星内部核反应产生的。
在恒星最初形成的时候,最里面的部分,也就是氚和氘应该首先达到核反应所需的压力和温度,开始聚合反应。
当氘和氚,氚和氚进行核反应时,就会有一个或两个中子作为产物出现。这些中子与氢原子结合,就会产生新的氘或氚的原子核,使核反应继续下去。
(3)氢氦气丰度比的动态平衡
144171氢原子的数量会因核聚变而减少,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随着核反应的进一步发展,会有产生质子的核反应,例如:氮与氦反应,生成氧和质子:7N+2He→8O+1H(质子)。这种核
反应会使氢的数量增多。
氦的数量也因进一步的核反应而减少,而且因为氢的比重最小,往往最容易脱离核反应区,而回到外层氢气的区域。当然,也会有相当的部分与新产生的中子结合,成为氘或氚,继续参与核反应。
后续的核反应主要是以氦为原材料的反应,所以氦的丰度并不是不断的提高,氢的丰度也不是不断的降低。
不管我们怎样考虑,得出的结论总是都比“一旦发生了大爆炸,氢氮丰度比就确定了”的说法更可信!
实际情况如何,只有等待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了!
(4)大爆炸理论必然导致元素间丰度比变化
这是最明显不过的了。随着一代一代恒星的产生演变,其结果一定是氢氦丰度比的不断改变。这个问题的提出,本来是作为大爆炸理论的支持证明材料的,而结果反而成为不利条件,给我们提供了支持!
(5)原子核的发展
前面说的从具有一个质子的原子核(氢、氘、氚原子核)经过聚合反应生成具有两个质子的原子核(氦原子核)也是一种原子核的发展,不过是最初步的发展。现在我们考虑原子核的进一步发展问题。
如果,氦的原子核在一定条件下被氘原子核击中,则可能在原有的氦核的基础上增加一个中子和一个质子,形成元素锂的原子核,仍然保持在两个质子之间有两个中子作为中介的配置形式。很明显,这样才能达到引力和斥力都恰到好处的状态,成为稳定的原子核。这样的原子核将俘获三个电子围绕其运转,成为锂原子。
我们可以很容易的看出,在氦原子核的周围,可以容纳第三个质子的位置,一共有8个。生成锂时有一个质子占据了其中的一个空位,其余的空位当然可以一个一个的陆续被新来的质子占据,依次生成原子序数为4~10的元素的原子核:铍、硼、碳、氮、氧、氟、氖。这正好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的元素相对应,它们的质子数决定了他们外围电子的数目,而外围电子的数目就决定了各该元素的化学性质。
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的原子核是怎么形成的呢?
我们知道,第三周期也是短周期,只有8个元素,所以一定不会是在第二周期最后一个元素的原子核(氖核)的外面另起一个新的核子层,而是在第二层的范围内增加一个第二圈,我们可以把第二周期称为“第二层第一圈”;把第三周期叫做“第二层第二圈”。这样的组合是可以想象的,这是一种立体结构,好像车轮的轮缘,比轮辐的部分宽了许多。这实际上是强力与库伦斥力在这种具体情况下的合理解决办法。
第二层的两圈命名为:2-Ⅰ和2-Ⅱ圈层。这样元素周期表上的第二周期和2-Ⅰ圈层对应,2-Ⅱ圈层与第三周期对应。
第二层第二圈的元素是第11到18号元素,依次为:钠、镁、铝、硅、磷、硫、氯、氩。
第三层核子的建立是在第二层的外面,由于直径的扩大,可以容纳更多的核子,达到18个。
第三层在厚度上进一步增加,在第二层是两圈的基础上增加到三或四圈,我们可称之为3-Ⅰ、3-Ⅱ、3-Ⅲ、3-Ⅳ圈层。
3-Ⅰ圈层构成从第19~36号元素,依次为:钾、钙、钪、钛、钒、铬、锰、铁、钴、镍、铜、锌、镓、锗、砷、硒、溴、氪。
3-Ⅱ圈层构成从第37~54号元素,依次为:铷、锶、钇、锆、铌、钼、锝、钌、铑、钯、银、镉、铟、锡、锑、碲、碘、氙。
3-Ⅲ圈层构成从第55~86号元素,共计31个,依次为:铯、钡、镧系(57~71)、铪、钽、钨、铼、锇、铱、铂、金、汞、铊、铅、铋、钋、砹、氡。
3-Ⅳ圈层构成从第87~106号元素,共计20个,依次为:钫、镭、锕系(89~103)、104、105、106,后面三个元素尚未正式命名。
在元素周期表中第6周期的镧系元素统称为4f 周期,包括第57~71号元素,依次是:镧、铈、镨、钕、钷、钐、铕、钇、铽、镝、钬、铒、铥、镱、镥,共有15个元素。
在元素周期表中第7周期的锕系元素统称为5f周期,包括第89~103号元素,依次是:锕、钍、镨、铀、镎、钚、镅、钜、锫、锎、锿、镄、钔、锘、铹,一共是15个元素。
写到这里,产生的新的问题是:为什么在3-Ⅲ、3-Ⅳ圈层会产生出来镧系和锕系?
-12-13我看这是因为原子核达到这么大的时候,已经接近原子核的极限尺寸。我们不妨回忆一下,人类观测到的原子核的尺度是10cm,而核子(中子和质子的直径大致是)10cm,两者只是10
33︰1的比例。二者的体积比是5︰(0.5),即125︰0.125,就是1000倍。由于:1,核子是圆球的形状;2,核子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约为核子的半径,这是达到强力最大值所要求的);
-123,核子的排列呈类似飞机轮胎的形状,第四层的外径已经达到约10cm,所以,不可能容纳更多的核子层,只能在核子盘的一侧勉强就位,由于已经存在的质子共同产生的库伦斥力,使新
成员的位置远离原子核赤道在纬度较高的区域就位,处在这样的地方的质子所联系的外围电子,表现的性质十分相近,化学性质因而近似,就不难理解了。不是吗?
等到镧系十五个元素的核子全部先后填满以后,才开始继续生成镧系后面的元素;锕系的情况也类似,稍有不同之处就是:在核子盘的另一面已经充满了核子,总质量大为增加,总库伦斥力也大为增加。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化学元素之所以形成,主要是由于核子在极短的距离内互相遮蔽中微子场压力而产生的核力(即强力)的结果,是由于强力和质子之间库伦斥力这一对矛盾取得一定平衡的结果,也是在原子核的狭小范围内新加盟的中子与质子在三维空间内取得各自位置的结果,当然这一切都是在各粒子、粒子团之间多种组合的动量和角动量守恒的情况下达到的。我们不得不由衷地赞叹:这是多么的合理,多么的完美呀!
核子或核子团加盟原子核组成新的原子核,并不是每次都能成功的,我看这取决于它们的旋转方向是否一致:只有那些加盟者与被加盟者自旋方向相差不多的情况下,才容易使加盟过程得以实现。
第三篇:化学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的拼音
qīng氢 hài氦 lǐ锂 pí铍 pãng硼 tàn碳 dàn氮 yǎng氧 fú氟 nǎi氖 nà钠 měi镁 lǚ铝 guī硅 lín磷 liú硫 lǜ氯 yà氩 jiǎ钾 gài钙 kàng钪 tài钛 fán钒 gâ铬 měng锰 tiě铁 gǔ钴 niâ镍 tïng铜 xīn锌 jiā镓 zhě锗 shēn砷 xī硒 xiù溴 kâ氪 rú铷 sī锶 yǐ钇 gào锆 ní铌 mù钼 dã锝 liǎo钌 lǎo铑 pá钯 yín银 gã镉 yīn铟 xī锡 tī锑 dì碲 diǎn碘 xiān氙 sâ铯 bâi钡 lán镧 shì铈 cuî错 nǚ钕 pǒ钷 shān钐 yǒu铕 gá钆 tâ铽 dí镝 huǒ钬 ěr铒 diū铥 yì镱 lǔ镥 hā铪 tǎn钽 wū钨 lái铼 ã锇 yī铱 bï铂 jīn金 gǒng汞 tā铊 qiān铅 bì铋 pō钋 ài砹 dōng氡 fāng钫 lãi镭 ā锕 tǔ钍 pú镤 yïu铀 ná镎 bù钚 mãi镅 jū锔pãi锫 kāi锎 āi锿 fâi镄 mãn钔 nuî锘 láo铹
第四篇:测井符号 英文名称 中文名称
测井符号 英文名称 中文名称
Rt true formation resistivity.地层真电阻率
Rxo flushed zone formation resistivity 冲洗带地层电阻率 Ild deep investigate induction log 深探测感应测井 Ilm medium investigate induction log 中探测感应测井 Ils shallow investigate induction log 浅探测感应测井 Rd deep investigate double lateral resistivity log 深双侧向电阻率测井
Rs shallow investigate double lateral resistivity log 浅双侧向电阻率测井
RMLL micro lateral resistivity log 微侧向电阻率测井 CON induction log 感应测井 AC acoustic 声波时差 DEN density 密度 CN neutron 中子
GR natural gamma ray 自然伽马 SP spontaneous potential 自然电位 CAL borehole diameter 井径 K potassium 钾 TH thorium 钍 U uranium 铀
KTH gamma ray without uranium 无铀伽马 NGR neutron gamma ray 中子伽马
--------------------GRSL—能谱自然伽马 POR 孔隙度 NEWSAND PORW 含水孔隙度 NEWSAND PORF 冲洗带含水孔隙度 NEWSAND PORT 总孔隙度 NEWSAND PORX 流体孔隙度 NEWSAND PORH 油气重量 NEWSAND BULK 出砂指数 NEWSAND PERM 渗透率 NEWSAND SW 含水饱和度 NEWSAND SH 泥质含量 NEWSAND CALO 井径差值 NEWSAND CL 粘土含量 NEWSAND DHY 残余烃密度 NEWSAND SXO 冲洗带含水饱和度 NEWSAND DA 第一判别向量的判别函数 NEWSAND DB 第二判别向量的判别函数 NEWSAND DAB 综合判别函数 NEWSAND CI 煤层标志 NEWSAND CARB 煤的含量 NEWSAND TEMP 地层温度 NEWSAND Q 评价泥质砂岩油气层产能的参数 NEWSAND PI 评价泥质砂岩油气层产能的参数 NEWSAND SH 泥质体积 CLASS SW 总含水饱和度 CLASS POR 有效孔隙度 CLASS PORG 气指数 CLASS CHR 阳离子交换能力与含氢量的比值 CLASS CL 粘土体积 CLASS PORW 含水孔隙度 CLASS PORF 冲洗带饱含泥浆孔隙度 CLASS CALC 井径差值 CLASS DHYC 烃密度 CLASS PERM 绝对渗透率 CLASS PIH 油气有效渗透率 CLASS PIW 水的有效渗透率 CLASS CLD 分散粘土体积 CLASS CLL 层状粘土体积 CLASS CLS 结构粘土体积 CLASS EPOR 有效孔隙度 CLASS ESW 有效含水饱和度 CLASS TPI 钍钾乘积指数 CLASS POTV 100%粘土中钾的体积 CLASS CEC 阳离子交换能力 CLASS QV 阳离子交换容量 CLASS BW 粘土中的束缚水含量 CLASS EPRW 含水有效孔隙度 CLASS UPOR 总孔隙度,UPOR=EPOR+BW CLASS HI 干粘土骨架的含氢指数 CLASS BWCL 粘土束缚水含量 CLASS TMON 蒙脱石含量 CLASS TILL 伊利石含量 CLASS TCHK 绿泥石和高岭石含量 CLASS VSH 泥质体积 CLASS VSW 总含水饱和度 CLASS VPOR 有效孔隙度 CLASS VPOG 气指数 CLASS VCHR 阳离子交换能力与含氢量的比值 CLASS VCL 粘土体积 CLASS VPOW 含水孔隙度 CLASS VPOF 冲洗带饱含泥浆孔隙度 CLASS VCAC 井径差值 CLASS VDHY 烃密度 CLASS VPEM 绝对渗透率 CLASS VPIH 油气有效渗透率 CLASS VPIW 水的有效渗透率 CLASS VCLD 分散粘土体积 CLASS VCLL 层状粘土体积 CLASS VCLS 结构粘土体积 CLASS VEPO 有效孔隙度 CLASS VESW 有效含水饱和度 CLASS VTPI 钍钾乘积指数 CLASS VPOV 100%粘土中钾的体积 CLASS VCEC 阳离子交换能力 CLASS VQV 阳离子交换容量 CLASS VBW 粘土中的束缚水含量 CLASS VEPR 含水有效孔隙度 CLASS VUPO 总孔隙度 CLASS VHI 干粘土骨架的含氢指数 CLASS VBWC 粘土束缚水含量 CLASS VTMO 蒙脱石含量 CLASS VTIL 伊利石含量 CLASS VTCH 绿泥石和高岭石含量 CLASS QW 井筒水流量 PLI QT
井筒总流量 PLI SK 射孔井段 PLI PQW 单层产水量 PLI PQT 单层产液量 PLI WEQ 相对吸水量 ZRPM PEQ 相对吸水强度 ZRPM POR 孔隙度 PRCO PORW 含水孔隙度 PRCO PORF 冲洗带含水孔隙度 PRCO PORT 总孔隙度 PRCO PORX 流体孔隙度 PRCO PORH 油气重量 PRCO BULK 出砂指数 PRCO HF 累计烃米数 PRCO PF 累计孔隙米数 PRCO PERM 渗透率 PRCO SW 含水饱和度 PRCO SH 泥质含量 PRCO CALO 井径差值 PRCO CL 粘土含量 PRCO DHY 残余烃密度 PRCO SXO 冲洗带含水饱和度 PRCO SWIR 束缚水饱和度 PRCO PERW 水的有效渗透率 PRCO PERO 油的有效渗透率 PRCO KRW 水的相对渗透率 PRCO KRO 油的相对渗透率 PRCO FW 产水率 PRCO SHSI 泥质与粉砂含量 PRCO SXOF 199*SXO PRCO SWCO 含水饱和度 PRCO WCI 产水率 PRCO WOR 水油比 PRCO CCCO 经过PORT校正后的C/O值 PRCO CCSC 经过PORT校正后的SI/CA值 PRCO CCCS 经过PORT校正后的CA/SI值 PRCO DCO 油水层C/O差值 PRCO XIWA 水线视截距 PRCO COWA 视水线值 PRCO CONM 视油线值 PRCO CPRW 产水率(C/O计算)PRCO COAL 煤层 CRA OTHR 重矿物的百分比含量 CRA SALT 盐岩的百分比含量 CRA SAND 砂岩的百分比含量 CRA LIME 石灰岩的百分比含量 CRA DOLM 白云岩的百分比含量 CRA ANHY 硬石膏的百分比含量 CRA ANDE 安山岩的百分比含量 CRA BASD 中性侵入岩百分比含量 CRA DIAB 辉长岩的百分比含量 CRA CONG 角砾岩的百分比含量 CRA TUFF 凝灰岩的百分比含量 CRA GRAV 中砾岩的百分比含量 CRA BASA 玄武岩的百分比含量 CRA
常用测井曲线名称(转自博客石油)
A1R1 T1R1声波幅度 A1R2 T1R2声波幅度 A2R1 T2R1声波幅度 A2R2 T2R2声波幅度 AAC 声波附加值 AAVG 第一扇区平均值 AC 声波时差 AF10 阵列感应电阻率 AF20 阵列感应电阻率 AF30 阵列感应电阻率 AF60 阵列感应电阻率 AF90 阵列感应电阻率 AFRT 阵列感应电阻率 AFRX 阵列感应电阻率 AIMP 声阻抗 AIPD 密度孔隙度 AIPN 中子孔隙度 AMAV 声幅 AMAX 最大声幅 AMIN 最小声幅 AMP1 第一扇区的声幅值 AMP2 第二扇区的声幅值 AMP3 第三扇区的声幅值 AMP4 第四扇区的声幅值 AMP5 第五扇区的声幅值 AMP6 第六扇区的声幅值 AMVG平均声幅 AO10 阵列感应电阻率 AO20 阵列感应电阻率 AO30 阵列感应电阻率 AO60 阵列感应电阻率 AO90 阵列感应电阻率 AOFF 截止值 AORT 阵列感应电阻率 AORX 阵列感应电阻率 APLC 补偿中子 AR10 方位电阻率 AR11 方位电阻率 AR12 方位电阻率 ARO1 方位电阻率 ARO2 方位电阻率 ARO3 方位电阻率 ARO4 方位电阻率 ARO5 方位电阻率 ARO6 方位电阻率 ARO7 方位电阻率 ARO8 方位电阻率 ARO9 方位电阻率 AT10 阵列感应电阻率 AT20 阵列感应电阻率 AT30 阵列感应电阻率 AT60 阵列感应电阻率 AT90 阵列感应电阻率 ATAV平均衰减率 ATC1 声波衰减率 ATC2 声波衰减率 ATC3 声波衰减率 ATC4 声波衰减率 ATC5 声波衰减率 ATC6 声波衰减率 ATMN 最小衰减率 ATRT 阵列感应电阻率 ATRX 阵列感应电阻率 AZ 1号极板方位 AZ1 1号极板方位 AZI 1号极板方位 AZIM 井斜方位 BGF 远探头背景计数率 BGN近探头背景计数率 BHTA 声波传播时间数据 BHTT 声波幅度数据 BLKC 块数 BS 钻头直径 BTNS 极板原始数据 C1 井径 C2 井径 C3 井径 CAL 井径 CAL1 井径 CAL2 井径 CALI 井径 CALS 井径 CASI 钙硅比 CBL 声波幅度 CCL 磁性定位 CEMC 水泥图 CGR 自然伽马 CI 总能谱比
CMFF 核磁共振自由流体体积 CMRP 核磁共振有效孔隙度 CN 补偿中子 CNL 补偿中子 CO 碳氧比 CON1 感应电导率 COND 感应电导率 CORR 密度校正值 D2EC 200兆赫兹介电常数 D4EC 47兆赫兹介电常数 DAZ 井斜方位 DCNT 数据计数 DEN 补偿密度 DEN_1 岩性密度 DEPTH 测量深度 DEV 井斜 DEVI 井斜
DFL 数字聚焦电阻率 DIA1 井径 DIA2 井径 DIA3 井径 DIFF 核磁差谱
DIP1 地层倾角微电导率曲线1 DIP1_1 极板倾角曲线 DIP2 地层倾角微电导率曲线2 DIP2_1 极板倾角曲线 DIP3 地层倾角微电导率曲线3 DIP3_1 极板倾角曲线 DIP4 地层倾角微电导率曲线4 DIP4_1 极板倾角曲线 DIP5 极板倾角曲线 DIP6 极板倾角曲线 DRH 密度校正值 DRHO 密度校正值 DT 声波时差 DT1 下偶极横波时差 DT2 上偶极横波时差
DT4P 纵横波方式单极纵波时差 DT4S 纵横波方式单极横波时差 DTL 声波时差 DTST 斯通利波时差 ECHO 回波串 ECHOQM 回波串 ETIMD 时间 FAMP 泥浆幅度 FAR 远探头地层计数率 FCC 地层校正 FDBI 泥浆探测器增益 FDEN 流体密度 FGAT 泥浆探测器门限 FLOW 流量 FPLC 补偿中子 FTIM 泥浆传播时间 GAZF Z轴加速度数据 GG01 屏蔽增益 GG02 屏蔽增益 GG03 屏蔽增益 GG04 屏蔽增益 GG05 屏蔽增益 GG06 屏蔽增益 GR 自然伽马 GR2 同位素示踪伽马 HAZI 井斜方位 HDRS 深感应电阻率 HFK 钾
HMRS 中感应电阻率 HSGR 无铀伽马 HTHO 钍 HUD 持水率 HURA 铀
IDPH 深感应电阻率 IMPH 中感应电阻率 K 钾
KCMR 核磁共振渗透率 KTH 无铀伽马 LCAL 井径 LDL 岩性密度 LLD 深侧向电阻率 LLD3 深三侧向电阻率 LLD7 深七侧向电阻率 LLHR 高分辨率侧向电阻率 LLS 浅侧向电阻率 LLS3 浅三侧向电阻率 LLS7 浅七侧向电阻率
M1R10 高分辨率阵列感应电阻率 M1R120 高分辨率阵列感应电阻率 M1R20 高分辨率阵列感应电阻率 M1R30 高分辨率阵列感应电阻率 M1R60 高分辨率阵列感应电阻率 M1R90 高分辨率阵列感应电阻率 M2R10 高分辨率阵列感应电阻率 M2R120 高分辨率阵列感应电阻率 M2R20 高分辨率阵列感应电阻率 M2R30 高分辨率阵列感应电阻率 M2R60 高分辨率阵列感应电阻率 M2R90 高分辨率阵列感应电阻率 M4R10 高分辨率阵列感应电阻率 M4R120 高分辨率阵列感应电阻率 M4R20 高分辨率阵列感应电阻率 M4R30 高分辨率阵列感应电阻率 M4R60 高分辨率阵列感应电阻率 M4R90 高分辨率阵列感应电阻率 MBVI 核磁共振束缚流体体积 MBVM 核磁共振自由流体体积 MCBW 核磁共振粘土束缚水 ML1 微电位电阻率 ML2 微梯度电阻率 MPHE 核磁共振有效孔隙度 MPHS 核磁共振总孔隙度 MPRM 核磁共振渗透率 MSFL 微球型聚焦电阻率 NCNT 磁北极计数 NEAR近探头地层计数率 NGR 中子伽马 NPHI 补偿中子 P01 第1组分孔隙度 P02 第2组分孔隙度 P03 第3组分孔隙度 P04 第4组分孔隙度 P05 第5组分孔隙度 P06 第6组分孔隙度 P07 第7组分孔隙度 P08 第8组分孔隙度 P09 第9组分孔隙度 P10 第10组分孔隙度 P11 第11组分孔隙度 P12 第12组分孔隙度 P1AZ 1号极板方位 P1AZ_1 2号极板方位 P1BTN 极板原始数据 P2BTN 极板原始数据 P2HS 200兆赫兹相位角 P3BTN 极板原始数据 P4BTN 极板原始数据 P4HS 47兆赫兹相位角 P5BTN 极板原始数据 P6BTN 极板原始数据 PAD1 1号极板电阻率曲线 PAD2 2号极板电阻率曲线 PAD3 3号极板电阻率曲线 PAD4 4号极板电阻率曲线 PAD5 5号极板电阻率曲线 PAD6 6号极板电阻率曲线 PADG 极板增益 PD6G 屏蔽电压 PE 光电吸收截面指数 PEF 光电吸收截面指数 PEFL 光电吸收截面指数 PERM-IND 核磁共振渗透率 POTA 钾 PPOR 核磁T2谱 PPORB 核磁T2谱 PPORC 核磁T2谱 PR 泊松比 PRESSURE 压力 QA 加速计质量 QB 磁力计质量 QRTT 反射波采集质量 R04 0.4米电位电阻率 R045 0.45米电位电阻率 R05 0.5米电位电阻率 R1 1米底部梯度电阻率 R25 2.5米底部梯度电阻率 R4 4米底部梯度电阻率 R4AT 200兆赫兹幅度比 R4AT_1 47兆赫兹幅度比 R4SL 200兆赫兹电阻率 R4SL_1 47兆赫兹电阻率 R6 6米底部梯度电阻率 R8 8米底部梯度电阻率 RAD1 井径(极板半径)RAD2 井径(极板半径)RAD3 井径(极板半径)RAD4 井径(极板半径)RAD5 井径(极板半径)RAD6 井径(极板半径)RADS 井径(极板半径)RATI 地层比值 RB 相对方位 RB_1 相对方位角 RBOF 相对方位 RD 深侧向电阻率 RFOC 八侧向电阻率 RHOB 岩性密度 RHOM 岩性密度 RILD 深感应电阻率 RILM 中感应电阻率 RLML 微梯度电阻率 RM 钻井液电阻率 RMLL 微侧向电阻率 RMSF 微球型聚焦电阻率 RNML 微电位电阻率 ROT 相对方位 RPRX 邻近侧向电阻率 RS 浅侧向电阻率 SDBI 特征值增益 SFL 球型聚焦电阻率 SFLU 球型聚焦电阻率 SGAT 采样时间 SGR 无铀伽马 SICA 硅钙比 SIG 井周成像特征值 SIGC 俘获截面 SIGC2 示踪俘获截面 SMOD 横波模量 SNL 井壁中子 SNUM 特征值数量 SP 自然电位 SPER 特征值周期 T2 核磁T2谱
T2-BIN-A 核磁共振区间孔隙度 T2-BIN-B 核磁共振区间孔隙度 T2-BIN-PR 核磁共振区间孔隙度 T2GM T2分布对数平均值 T2LM T2分布对数平均值 TEMP 井温 TH 钍 THOR 钍 TKRA 钍钾比
TPOR 核磁共振总孔隙度 TRIG 模式标志 TS 横波时差
TT1 上发射上接受的传播时间 TT2 上发射下接受的传播时间 TT3 下发射上接受的传播时间 TT4 下发射下接受的传播时间 TURA 钍铀比 U 铀 UKRA 铀钾比 URAN 铀 VAMP 扇区水泥图 VDL 声波变密度
VMVM 核磁共振自由流体体积 VPVS 纵横波速度比 WAV1 第一扇区的波列 WAV2 第二扇区的波列 WAV3 第三扇区的波列 WAV4 第四扇区的波列 WAV5 第五扇区的波列 WAV6 第六扇区的波列 WAVE 变密度图 WF 全波列波形 ZCORR 密度校正值 测井曲线代码一览表 常用测井曲线名称 测井符号 英文名称 中文名称
Rt true formation resistivity.地层真电阻率 Rxo flushed zone formation resistivity 冲洗带地层电阻率 Ild deep investigate induction log深探测感应测井 Ilm medium investigate induction log中探测感应测井 Ils shallow investigate induction log 浅探测感应测井 Rd deep investigate double lateral resistivity log 深双侧向电阻率测井 Rs shallow investigate double 浅双侧向电阻率测井 lateral resistivity log RMLL micro lateral resistivity log 微侧向电阻率测井 CON induction log 感应测井 AC acoustic 声波时差 DEN density 密度 CN neutron 中子 GR natural gamma ray 自然伽马 SP spontaneous potential 自然电位 CAL borehole diameter 井径 K potassium 钾 TH thorium 钍 U uranium 铀 KTH gamma ray without uranium 无铀伽马 NGR neutron gamma ray 中子伽马 常用测井曲线名称
测井符号 英文名称 中文名称
Rt true formation resistivity.地层真电阻率
Rxo flushed zone formation resistivity 冲洗带地层电阻率 Ild deep investigate induction log 深探测感应测井 Ilm medium investigate induction log 中探测感应测井 Ils shallow investigate induction log 浅探测感应测井 Rd deep investigate double lateral resistivity log 深双侧向电阻率测井
Rs shallow investigate double lateral resistivity log 浅双侧向电阻率测井
RMLL micro lateral resistivity log 微侧向电阻率测井 CON induction log 感应测井 AC acoustic 声波时差 DEN density 密度 CN neutron 中子
GR natural gamma ray 自然伽马 SP spontaneous potential 自然电位 CAL borehole diameter 井径 K potassium 钾 TH thorium 钍 U uranium 铀
KTH gamma ray without uranium 无铀伽马 NGR neutron gamma ray 中子伽马
5700系列的测井项目及曲线名称
Star Imager 微电阻率扫描成像 CBIL 井周声波成像 MAC 多极阵列声波成像 MRIL 核磁共振成像 TBRT 薄层电阻率 DAC 阵列声波 DVRT 数字垂直测井 HDIP 六臂倾角
MPHI 核磁共振有效孔隙度 MBVM 可动流体体积 MBVI 束缚流体体积 MPERM 核磁共振渗透率 Echoes 标准回波数据 T2 Dist T2分布数据 TPOR 总孔隙度 BHTA 声波幅度 BHTT 声波返回时间 Image DIP 图像的倾角 COMP AMP 纵波幅度 Shear AMP 横波幅度 COMP ATTN 纵波衰减 Shear ATTN 横波衰减 RADOUTR 井眼的椭圆度 Dev 井斜
第五篇:化学元素英读音
外贸 第 01 号元素: 氢 [化学符号]H, 读“轻”, [英文名称]Hydrogen英 ['haɪdrədʒ(ə)n]
第 02 号元素: 氦 [化学符号]He, 读“亥”, [英文名称]Helium英 ['hiːlɪəm] 第 03 号元素: 锂 [化学符号]Li, 读“里”, [英文名称]Lithium英 ['lɪθɪəm] 第 04 号元素: 铍 [化学符号]Be, 读“皮”, [英文名称]Beryllium 英 [bə'rɪlɪəm] 第 05 号元素: 硼 [化学符号]B, 读“朋”, [英文名称]Boron英 ['bɔːrɒn] 第 06 号元素: 碳 [化学符号]C, 读“炭”, [英文名称]Carbon 英 ['kɑːb(ə)n] 第 07 号元素: 氮 [化学符号]N, 读“淡”, [英文名称]Nitrogen英 ['naɪtrədʒ(ə)n] 第 08 号元素: 氧 [化学符号]O, 读“养”, [英文名称]Oxygen英 ['ɒksɪdʒ(ə)n] 第 09 号元素: 氟 [化学符号]F, 读“弗”, [英文名称]Fluorine英 ['flʊəriːn;'flɔː-] 第 10 号元素: 氖 [化学符号]Ne, 读“乃”, [英文名称]Neon英 ['niːɒn] 第 11 号元素: 钠 [化学符号]Na, 读“纳”, [英文名称]Sodium 英 ['səʊdɪəm] 第 12 号元素: 镁 [化学符号]Mg, 读“美”, [英文名称]Magnesium英 [mæg'niːzɪəm] 第 13 号元素: 铝 [化学符号]Al, 读“吕”, [英文名称]Aluminum 英 [əˈluːmɪnəm] 第 14 号元素: 硅 [化学符号]Si, 读“归”, [英文名称]Silicon英 ['sɪlɪk(ə)n] 第 15 号元素: 磷 [化学符号]P, 读“邻”, [英文名称]Phosphorus英 ['fɒsf(ə)rəs] 第 16 号元素: 硫 [化学符号]S, 读“流”, [英文名称]Sulfur 美 ['sʌlfɚ] 第 17 号元素: 氯 [化学符号]Cl, 读“绿”, [英文名称]Chlorine英 ['klɔːriːn] 第 18 号元素: 氩 [化学符号]Ar,A, 读“亚”, [英文名称]Argon英 ['ɑːgɒn] 第 19 号元素: 钾 [化学符号]K, 读“甲”, [英文名称]Potassium英 [pə'tæsɪəm] 第 20 号元素: 钙 [化学符号]Ca, 读“丐”, [英文名称]Calcium英 ['kælsɪəm] 第 21 号元素: 钪 [化学符号]Sc, 读“亢”, [英文名称]Scandium 英 ['skændɪəm] 第 22 号元素: 钛 [化学符号]Ti, 读“太”, [英文名称]Titanium英 [taɪ'teɪnɪəm;tɪ-] 第 23 号元素: 钒 [化学符号]V, 读“凡”, [英文名称]Vanadium英 [və'neɪdɪəm] 第 24 号元素: 铬 [化学符号]Cr, 读“各”, [英文名称]Chromium 英 ['krəʊmɪəm] 第 25 号元素: 锰 [化学符号]Mn, 读“猛”, [英文名称]Manganese英 ['mæŋgəniːz] 第 26 号元素: 铁 [化学符号]Fe, 读“铁”, [英文名称]Iron英 ['aɪən]
第 27 号元素: 钴 [化学符号]Co, 读“古”, [英文名称]Cobalt英 ['kəʊbɔːlt;-ɒlt] 第 28 号元素: 镍 [化学符号]Ni, 读“臬”, [英文名称]Nickel英 ['nɪk(ə)l] 第 29 号元素: 铜 [化学符号]Cu, 读“同”, [英文名称]Copper英 ['kɒpə] 第 30 号元素: 锌 [化学符号]Zn, 读“辛”, [英文名称]Zinc英 [zɪŋk] 第 31 号元素: 镓 [化学符号]Ga, 读“家”, [英文名称]Gallium英 ['gælɪəm] 第 32 号元素: 锗 [化学符号]Ge, 读“者”, [英文名称]Germanium英 [dʒɜː'meɪnɪəm] 第 33 号元素: 砷 [化学符号]As, 读“申”, [英文名称]Arsenic英 ['ɑːs(ə)nɪk] 第 34 号元素: 硒 [化学符号]Se, 读“西”, [英文名称]Selenium英 [sɪ'liːnɪəm] 第 35 号元素: 溴 [化学符号]Br, 读“秀”, [英文名称]Bromine英 ['brəʊmiːn] 第 36 号元素: 氪 [化学符号]Kr, 读“克”, [英文名称]Krypton英 ['krɪptɒn] 第 37 号元素: 铷 [化学符号]Rb, 读“如”, [英文名称]Rubidium英 [rʊ'bɪdɪəm] 第 38 号元素: 锶 [化学符号]Sr, 读“思”, [英文名称]Strontium英 ['strɒntɪəm;'strɒnʃ(ɪ)əm]
第 39 号元素: 钇 [化学符号]Y, 读“乙”, [英文名称]Yttrium英 ['ɪtrɪəm] 第 40 号元素: 锆 [化学符号]Zr, 读“告”, [英文名称]Zirconium英 [zɜː'kəʊnɪəm] 第 41 号元素: 铌 [化学符号]Nb, 读“尼”, [英文名称]Niobium英 [naɪ'əʊbɪəm] 第 42 号元素: 钼 [化学符号]Mo, 读“目”, [英文名称]Molybdenum英 [mə'lɪbdənəm] 第 43 号元素: 碍 [化学符号]Tc, 读“得”, [英文名称]Technetium英 [tek'niːʃɪəm] 第 44 号元素: 钌 [化学符号]Ru, 读“了”, [英文名称]Ruthenium英 [rʊ'θiːnɪəm] 第 45 号元素: 铑 [化学符号]Rh, 读“老”, [英文名称]Rhodium英 ['rəʊdɪəm] 第 46 号元素: 钯 [化学符号]Pd, 读“巴”, [英文名称]Palladium英 [pə'leɪdɪəm] 第 47 号元素: 银 [化学符号]Ag, 读“银”, [英文名称]Silver英 ['sɪlvə] 第 48 号元素: 镉 [化学符号]Cd, 读“隔”, [英文名称]Cadmium英 ['kædmɪəm] 第 49 号元素: 铟 [化学符号]In, 读“因”, [英文名称]Indium英 ['ɪndɪəm] 第 50 号元素: 锡 [化学符号]Sn, 读“西”, [英文名称]Tin 英 [tɪn]
第 51 号元素: 锑 [化学符号]Sb, 读“梯”, [英文名称]Antimony 英 ['æntɪmənɪ] 第 52 号元素: 碲 [化学符号]Te, 读“帝”, [英文名称]Tellurium英 [te'ljʊərɪəm] 第 53 号元素: 碘 [化学符号]I, 读“典”, [英文名称]Iodine英 ['aɪədiːn;-aɪn;-ɪn] 第 54 号元素: 氙 [化学符号]Xe, 读“仙”, [英文名称]Xenon 英 ['zenɒn;'ziː-] 第 55 号元素: 铯 [化学符号]Cs, 读“色”, [英文名称]Cesium 英 ['siːzɪəm] 第 56 号元素: 钡 [化学符号]Ba, 读“贝”, [英文名称]Barium英 ['beərɪəm] 第 58 号元素: 铈 [化学符号]Ce, 读“市”, [英文名称]Cerium 英 ['sɪərɪəm]
第 59 号元素: 镨 [化学符号]Pr, 读“普”, [英文名称]Praseodymium 英 [,preɪzɪə(ʊ)'dɪmɪəm]
第 60 号元素: 钕 [化学符号]Nd, 读“女”, [英文名称]Neodymium英 [,niːə(ʊ)'dɪmɪəm]
第 61 号元素: 钷 [化学符号]Pm, 读“颇”, [英文名称]Promethium英 [prə'miːθɪəm] 第 62 号元素: 钐 [化学符号]Sm, 读“衫”, [英文名称]Samarium英 [sə'meərɪəm] 第 63 号元素: 铕 [化学符号]Eu, 读“有”, [英文名称]Europium英 [jʊ(ə)r'əʊpɪəm] 第 64 号元素: 钆 [化学符号]Gd, 读“轧”, [英文名称]Gadolinium英 [,gædə'lɪnɪəm] 第 65 号元素: 铽 [化学符号]Tb, 读“忒”, [英文名称]Terbium 英 ['tɜːbɪəm] 第 66 号元素: 镝 [化学符号]Dy, 读“滴”, [英文名称]Dysprosium英 [dɪs'prəʊzɪəm] 第 67 号元素: 钬 [化学符号]Ho, 读“火”, [英文名称]Holmium 英 ['həʊlmɪəm] 第 68 号元素: 铒 [化学符号]Er, 读“耳”, [英文名称]Erbium英 ['ɜːbɪəm] 第 69 号元素: 铥 [化学符号]Tm, 读“丢”, [英文名称]Thulium 英 ['θ(j)uːlɪəm] 第 70 号元素: 镱 [化学符号]Yb, 读“意”, [英文名称]Ytterbium 英 [ɪ'tɜːbɪəm] 第 71 号元素: 镥 [化学符号]Lu, 读“鲁”, [英文名称]Lutetium英 [luː'tiːʃɪəm;-sɪəm 第 72 号元素: 铪 [化学符号]Hf, 读“哈”, [英文名称]Hafnium 英 ['hæfnɪəm] 第 73 号元素: 钽 [化学符号]Ta, 读“坦”, [英文名称]Tantalum 英 ['tæntələm] 第 74 号元素: 钨 [化学符号]W, 读“乌”, [英文名称]Tungsten英 ['tʌŋst(ə)n] 第 75 号元素: 镧 [化学符号]La, 读“兰”, [英文名称]Lanthanum 英 ['lænθənəm] 第 75 号元素: 铼 [化学符号]Re, 读“来”, [英文名称]Rhenium英 ['riːnɪəm] 第 76 号元素: 锇 [化学符号]Os, 读“鹅”, [英文名称]Osmium英 ['ɒzmɪəm] 第 77 号元素: 铱 [化学符号]Ir, 读“衣”, [英文名称]Iridium英 [ɪ'rɪdɪəm;aɪ-] 第 78 号元素: 铂 [化学符号]Pt, 读““, [英文名称]Platinum英 ['plætɪnəm] 第 79 号元素: 金 [化学符号]Au, 读“今”, [英文名称]Gold英 [gəʊld] 第 80 号元素: 汞 [化学符号]Hg, 读“拱”, [英文名称]Mercury英 ['mɜːkjərɪ] 第 81 号元素: 铊 [化学符号]Tl, 读“他”, [英文名称]Thallium 英 ['θælɪəm] 第 82 号元素: 铅 [化学符号]Pb, 读“千”, [英文名称]Lead 英 [liːd] 第 83 号元素: 铋 [化学符号]Bi, 读“必”, [英文名称]Bismuth 英 ['bɪzməθ] 第 84 号元素: 钋 [化学符号]Po, 读“泼”, [英文名称]Polonium英 [pə'ləʊnɪəm] 第 85 号元素: 砹 [化学符号]At, 读“艾”, [英文名称]Astatine英 ['æstətiːn] 第 86 号元素: 氡 [化学符号]Rn, 读“冬”, [英文名称]Radon英 ['reɪdɒn] 第 87 号元素: 钫 [化学符号]Fr, 读“方”, [英文名称]Francium英 ['frænsɪəm] 第 88 号元素: 镭 [化学符号]Ra, 读“雷”, [英文名称]Radium英 ['reɪdɪəm] 第 89 号元素: 锕 [化学符号]Ac, 读“阿”, [英文名称]Actinium 英 [æk'tɪnɪəm] 第 90 号元素: 钍 [化学符号]Th, 读“土”, [英文名称]Thorium英 ['θɔːrɪəm]
第 91 号元素: 镤 [化学符号]Pa, 读“仆”, [英文名称]Protactinium英 [,prəʊtæk'tɪnɪəm]
第 92 号元素: 铀 [化学符号]U, 读“由”, [英文名称]Uranium英 [jʊ'reɪnɪəm] 第 93 号元素: 镎 [化学符号]Np, 读“拿”, [英文名称]Neptunium英 [nep'tjuːnɪəm] 第 94 号元素: 钚 [化学符号]Pu, 读“不”, [英文名称]Plutonium英 [pluː'təʊnɪəm] 第 95 号元素: 镅 [化学符号]Am, 读“眉”, [英文名称]Americium英 [,æmə'rɪsjəm 第 96 号元素: 锔 [化学符号]Cm, 读“局”, [英文名称]Curium英 ['kjʊərɪəm] 第 97 号元素: 锫 [化学符号]Bk, 读“陪”, [英文名称]Berkelium英 [bɜː'kiːlɪəm;'bɜːklɪəm]
第 98 号元素: 锎 [化学符号]Cf, 读“开”, [英文名称]Californium英 [,kælɪ'fɔːnɪəm] 第 99 号元素: 锿 [化学符号]Es, 读“哀”, [英文名称]Einsteinium英 [aɪn'staɪnɪəm] 第 100 号元素: 镄 [化学符号]Fm, 读“费”, [英文名称]Fermium英 ['fɜːmɪəm]
第 101 号元素: 钔 [化学符号]Md, 读“门”, [英文名称]Mendelevium 英 [,mendə'liːvɪəm;-'leɪvɪəm]
第 102 号元素: 锘 [化学符号]No, 读“诺”, [英文名称]Nobelium英 [nə(ʊ)'biːlɪəm;-'bel-]
第 103 号元素: 铹 [化学符号]Lw, 读“劳”, [英文名称]Lawrencium 英 [lɒ'rensɪəm]
第 104 号元素: 鐪 [化学符号]Rf, 读“卢”, [英文名称]unnilquadium[,ju:nil'kwɔdiəm]
第 105 号元素: [化学符号]Db, 读“杜”, [英文名称]dubnium['duːbnɪəm]
第 106 号元素: 钅喜 [化学符号]Sg , 读”喜“, [英文名称] 第 107 号元素: 钅波 [化学符号]Bh, 读“波“, [英文名称]Bohrium['bəʊərɪəm]
第 108 号元素: 钅黑 [化学符号]Hs, 读”黑“, [英文名称] 第 109 号元素: 钅麦 [化学符号]Mt, 读”麦",[英文名称] 第 110 号元素: 鐽 [化学符号]Ds, 读”达“, [英文名称]Darmstadtium 第 111 号元素: 钅仑 [化学符号]Rg, , 读”伦“, [英文名称]Roentgen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