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课程基本信息1中文名称区域经济学2(本站推荐)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中文名称:区域经济学 2.英文名称:Regional Economics 3.学科编码:020202 4.课程性质:区域经济学为经济类应用经济学专业的基础课,区域经济学
专业的必修课。
5.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 6.课时安排(建议):36学时
7.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区域经济学是我国经济学门类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它是新型的经济学分支学科,与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中的国民经济学、国际贸易、产业经济学、数量经济学、财政学以及城市经济学相互交叉,又与理论经济学中的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有不同程度的交叉。区域经济学,又与地理学一级学科人文地理学中的经济地理学密切相关。因此,本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加强这些学科之间知识的融会贯通。
二、课程基本目标和要求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生产要素区际转移规律及其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机制的学科。本学科的基本目的很明确,就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区域经济系统运行规律、生产要素转移规律、区域系统非均衡形成机制、区域经济结构演进及区际经济结构差异、区际差距形成机理及其变化趋势、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与区域经济政策。本课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上述理论。
区域经济学又是实践性和强的学科,强调国外区域理论与国内区域理论的结合、传统区域理论与最新区域理论的结合、区域经济理论与区域经济实践活动的结合,并从区域经济现实中抽象出区域经济内在规律。本课程要求学生,能够利用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来解释现实中的区域经济现象,能够利用区域经济学理论来指导具体的区域经济实践活动。
三、教学内容组成
区域经济学主要的讲授内容,包括绪论和10章。讲授内容,主要围绕生产力布局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城乡统筹理论以及区域政策五大部分进行展开。
绪论介绍了区域概念、区域经济学的形成、研究对象和内容、区域经济主要特征等。第一章介绍了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理论框架,具体包括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思想、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理论的形成、新时期中国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主要方面。
生产力布局理论,主要包括在第二章,主要介绍了生产要素、不同的区位理论,目的是要解决生产力布局的基本原则问题;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主要包括在第三章、第四章,主要介绍了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模式和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目的是要解决区域经济是如何增长以及经济结构如何演进的问题;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它包括本教材的第五、第六、第八章,主要介绍了区际竞争与合作、区际收入差距、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目的是要解决区域间对资源要素的竞争、要素聚集强度导致的收入水平差异和资源环境问题。
城乡统筹理论,它包括第七章,主要介绍了城市化、乡村经济以及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如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问题。
区域决策,它包括第九、第十章,主要介绍了区域发展规划、区域经济政策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区域规划的基本原则和区域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
四、主要教学内容(分章节介绍)
绪论(4学时)
一、基本内容和主要目的
本部分主要介绍了区域的概念、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区域经济“块状特征”。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区域概念、区域经济特征、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国内外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概况。主要为初学者提供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况。
第一节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1.区域概念与类型 区域是根据区内经济活动的某些同质性特征以及经济活动的相互作用强度来划分的某一片地区。区域可以划分为连续空间和离散空间,离散空间又可以划分为同质区和功能区。
连续空间和离散空间;同质区域和功能区域 2.西方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古典区位理论;新古典区位理论;区位研究转向区域研究;经济活动空间聚集机制研究。
3.中国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改革开放前:区域经济学的萌芽时期;
改革开放开始到20世纪90年前:区域经济学初步形成阶段;
20世纪90年代到十八大之前:区域经济学理论和实践活动获得蓬勃发展阶段;
中共十八大以来:实施新时期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阶段。第二节 区域经济学主要的研究内容 1.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经济活动空间布局;区域经济活动协调;区域决策。2.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经济活动空间布局;区域的自组织能力;区际分工与联系;地域结构演进;政府调控。
3.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本学科的研究奠定世界 观和方法论基础;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区域经济学研究必须做到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第三节 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 1.形成块状经济的客观基础 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商品交易和提供服务的空间障碍; 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
创新能力的区位锁定和技术溢出的局部性 2.区域经济的主要特征
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决定经济活动的空间格局; 内生力量促使形成区际差距; 区域经济总存在要素快速聚集期; 区域经济具有路径依赖特征;
产业聚集导致的经济租金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 区域经济政策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重点和难点
第一个重点是如何理解区域概念的问题,尤其是理解连续空间、离散空间以及同质区域和功能区域的划分及其区别;第二个重点是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第三个重点是块状经济的客观基础和区域经济的特征部分。
本部分的一大难点是区域概念和区域类型分类问题。空间分类的不同,其研究内容和相应的理论也不同。连续空间是无边界的实体空间,在这种空间中考察的是具体事物之间的实际距离和运输成本,因此与这种空间相关的理论就是区位理论。离散空间是有具体边界的实体空间,因此在这种空间中研究的是内生要素如何促使区域经济增长(对同质区域而言)以及如何利用外生要素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对功能区域而言)的问题,因此与这种空间相适应的理论就是各种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这种理论与区位理论是不同的理论。
第二大难点是六大块状经济特征的理解。理解这种块状经济特征的关键是理解促使经济活动空间聚集的三种效应,即市场接近效应、生活成本效应以及市场拥挤效应(三种效应的解释可以参考第二章第二节的第四部分)。
第一章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理论框架(2学时)
一、基本内容和主要目的 区域经济学理论是指有关区域经济发展和变化的规律的理论。中国共产党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理论框架。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部分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区域经济学理论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思想
1.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均衡布局和协调发展的思想 2.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的思想 3.马克思主义区际分工与协作的思想 第二节 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形成 1.生产力均衡布局理论 2.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 3.区域经济协调与协同发展理论 4.城乡统筹理论
5.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平衡充分发展理论 第三节 新时期中国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主要领域 1.中国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完善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坚持顶层设计,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强调跨区域发展,以经济带建设构建中国区域发展新格局; 坚持主体功能区制度,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2.新时期中国区域经济学理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构建完善的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 重视我国重大区域经济问题研究:区际协调发展与区际公平;新型城镇化与城市群;产业转移与转型升级;扶贫开发与区际公平;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国家重大区域、国家级重点区、重大基础设施的引领与建设;区域经济政策与区域管理。
二、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把握生产力均衡布局理论、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城乡统筹理论、平衡充分发展理论。
本章的难点是如何把这些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理论框架与后续的不同章节的内容节衔接起来问题。本教材的基本思路很明确,第二章解释的是生产力布局理论;第三、第四章解释的是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涉及到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模式和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第五、第六、第八章解释的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涉及区际竞争、区际收入差距、绿色经济;第七章解释城乡统筹理论。区域经济学又是有关区域决策的学科,故第九、第十章讨论的是区域决策问题,涉及到区域发展规划、区域经济政策等。
第二章 生产要素配置与产业聚集(3学时)
一、基本内容和主要目的
区域经济空间是人类活动的特定场所,各类生产要素在空间中的配置决定了产业的构成方式,产业的聚集成为空间结构的主要特征。本章讨论的主要是生产力布局基本理论,包括生产要素、区位理论、产业布局与产业聚集,作为案例研究,介绍了中国产业布局的变化趋势。
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生产力布局的基本理论,并根据此理论研判所在地区生产力空间布局的变化趋势。
第一节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性
根据生产要素构成的性质,可以将区域经济发展当中的生产要素分为不可流动性要素、可流动性要素和基础性要素。区分生产要素的流动性是区域经济分析的基本前提。
1.不可流动性要素
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其内涵;自然资源利用的特点 2.可流动性要素
资本;人力资本要素;科技要素 3基础性要素
制度要素、市场要素、交通运输要素、第二节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又称空间理论,是研究人类活动,包括产业、城市和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及优化理论。经济活动的存在和运动,都会占据一定的空间,从而在空间上形成一定的地理分布和移动。只有这种分布和移动合理,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它的产生与社会分工和经济发展紧密相关。
1.农业区位论
农业区位论是德国经济学家杜能于19世纪前期提出的最早的古典区位理论。主要研究如何布局农业生产才能最大限度地节省运输成本的问题。
2.工业区位论
工业区位论由德国经济学家韦伯提出的,其理论核心就是通过对运输、劳动力及集聚因素相互作用的分析和计算,找出工业产品的生产成本最低点,作为配置厂商的理想区位。
3.市场区位论
廖什在1939提出的,廖什把市场需求作为空间变量来研究区位理论,进而探讨了市场区位和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区位,这一理论的产生标志着区位理论由古典区位论发展为近代区位论。
4.新经济地理学的区位理论
传统的以新古典经济理论为基础的区域经济理论通过规模报酬不变、外生的比较利益等前提假设得出了相应的区位理论、区域增长及发展理论。但随着规模经济、聚集经济、外部性等概念的引入,形成了新经济地理理论并以此来解释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与分散。
5.区位理论评述
区位理论的应用: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经济活动空间聚集机制。
区位理论的局限性:当前经济环境与一百年前的经济环境完全不同,不能生搬硬套;以完全竞争为基础,静态的、局部的均衡分析;只考虑有形因素的影响而没有考虑无形因素的影响。
第三节 产业布局与产业聚集
区域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是区域的企业。企业在区域内部的空间分布,形成产业布局;产业布局又是区域空间结构的基础。所以,产业布局理论是区域经济研究的出发点。
1.产业布局指向
产业布局指向的内涵;产业布局指向类型;产业布局指向的新变化 2.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
产业转移的基本理论;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原则; 3.产业聚集
聚集和分散;聚集经济及其类型;聚集经济的源泉; 4.产业集群与地域合理规模
产业集群的概念;地域合理规模;地域合理规模的评价标准; 第四节中国产业布局的变化趋势
梳理中国产业空间布局演化态势是理解过去和目前区域政策和空间经济走势的重要前提。
1.我国产业布局的趋势判断
东部沿海仍将是产业布局的核心地区,东西部地区人均收入差距可望缩小;沿海三大都市圈将继续主导中国产业布局,中西部城市群作用上升;四大板块的区域格局得到巩固,区域协调发展初步得到实现;经济带成为产业发展的主要依托;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与坚持陆海统筹发展,已成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2.以产业转移为动力促进产业布局优化
调整布局指向,积极推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进一步推进产业在城乡和区域之间转移;注重产业链转移,同时注重配套能力的建设;推动大区域之间资金、技术与资源的分工与合作。
3.优化产业布局的主要对策
建立促进产业转移的差异化产业政策;建立促进产业转移的要素激励机制和利益协调机制;促进工业布局的区域集聚和园区化;推进国际区域经济合作。
二、重点和难点
本部分的重点是区位理论、产业布局与产业聚集理论,尤其是产业布局指向、产业转移的基本理论、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原则、产业聚集理论、聚集经济及其类型、聚集经济的源泉、产业集群等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基本知识。
本部分的难点是区位理论,尤其是新经济地理学的区位理论较为抽象,因此授课教师在授课时要强调这些难点。
第三章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发展模式(3学时)
一、基本内容和主要目的
本章介绍区域经济学发展的概念、阶段、理论以及模式,以便使学生了解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脉络,并总体上把握区域经济学的概况。初学区域经济学的学生可以通过本章,对区域经济学有基本的了解,为后面的深入学习打下了基础。
第一节 区域经济学发展概念与发展阶段 1.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 2.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式; 3.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1.区外需求: 输出基础理论;
2.区外供给: 哈罗德-多马区域模型; 3.要素禀赋与区域经济增长; 4.区域经济发展机制。
第三节 不同发展模式及中国发展模式变化过程 1.经济发展的均衡与非均衡模式; 2.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
二、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典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比较分析以及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演进过程。典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比较分析也是本章的难点。第四章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3学时)
一、基本内容和主要目的
本章重点介绍了区域产业结构演进问题。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脉络,并较为深入地了解中国区域产业结构演进过程。
第一节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及其度量方法 1.区域产业结构划分; 2.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3.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度量方法; 4.产业集聚与分散的度量方法;
5.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配置 1.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和基础产业; 2.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 3.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第三节 中国区域产业结构配置 1.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与趋异; 2.中国区域产业结构变迁。
二、重点和难点
本章重点是主导产业选择标准以及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特征,产业结构优化标准的动态性以及我国产业趋同现象背后的原因分析是本章的难点。
第五章 区域竞争与合作(3学时)
一、基本内容和主要目的
本章论述区域分工的基础和形式,考察区域合作和区际贸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结合要素流动及产业转移趋势,论证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规律。
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区际分工理论、双边和多边贸易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生产投资转移等基本理论问题。第一节区际贸易与竞争 1.马克思主义区际分工理论; 2.区际贸易基本理论; 3.区际资源竞争; 4.区际资本和产业竞争。第二节区域经济合作 1.区际贸易与工业化; 2.区际分工与专业化;
3.经济自由化与生产、投资转移; 4.区域经济合作及其主要形式。
第三节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中国的一体化探索 1.区域经济一体化;
2.生产投资转移与多米诺效应; 3.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
二、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区际贸易产生原因的理论演进以及贸易一体化对不同参与国的差异性影响,为何一些国家会选择保护性贸易政策是本章的难点。
本章的难点是单边、双边与多边贸易问题、区域经济一体化、生产投资转移与多米诺效应的理解和把握。
第六章国民收入区际分配与政府调控(3学时)
一、基本内容和主要目的
本章集中讨论产业分布如何影响国民收入区际分配、如何度量区际收入差距以及区际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三方面内容。
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区际收入分配的基本理论以及度量区际发展差距的一些方法。
第一节 产业分布影响国民收入区际分配 1.国民收入区际分配理论; 2.区际经济发展趋同理论; 3.区际收入差距度量。第二节政府有效调控与福利改进 1.聚集区对外围区的福利补偿; 2.政府有效调控下的社会福利改进; 3.政府调控无效时的社会福利损失。
第三节 影响我国国民收入区际差距的要素分析 1.区位优势; 2.基础优势; 3.政策优势; 4.要素集聚优势。
二、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产业份额分布与区际收入差距的关系以及政府有效调控问题,本章的难点是政府调控对不同区域福利影响以及中国区际收入差距的原因。
第七章 城乡二元结构与城乡统筹(3学时)
一、基本内容和主要目的
本部分的主要内容为二元结构理论与城市化、乡村经济与贫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本章主要目的是,学生通过学习城乡二元结构理论,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的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理论以及中国特色的城乡协调发展实践。
第一节 二元结构理论与城市化
1.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等二元结构理论。2.城市与城市体系
城市的形成:农业驱动机制、工业驱动机制、比较优势与贸易驱动;城市体系:城市体系决定、城市规模分布。
3.城市化动因与机制
农业剩余的驱动机制;共享中间投入品的驱动机制;共享劳动力储备的驱动机制;劳动力资源有效配置的驱动机制;知识溢出效应的驱动机制。
第二节 乡村经济与贫困 1.乡村经济的基本特征 经济结构单一,农业技术进步缓慢 ;生产要素供给长期处于稳定状态,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增加要素投入 ;乡村经济具有显著的生存性和自然性特征。
2.乡村土地和劳动力市场
乡村土地,地域性强;竞争不充分;供给滞后;供给弹性较小;低效率性;政府管制较严;城乡分异的土地制度。乡村市场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程度、运转状况对乡村的生产发展、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有着深远的影响。
3.乡村金融市场与公共服务
乡村金融市场,基本生活资金需求、生产资金需求和一般经营资金需求;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并存,金融稳定性差;市场垄断程度高;资本市场建设落后,融资能力低;服务于乡村经济,服务于农户。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生产性、公共事业性、公益基础性、公共安全性服务。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
第三节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1.城乡统筹的内涵
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打破城乡之间的界限,实现资源要素的双向流动。
2.城乡统筹的主要模式
城市工业导向人口迁移的城乡联系模式;发展小城镇的城乡联系模式;综合发展农村的城乡联系模式。
3.我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和策略
建设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推进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建设;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二、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城乡二元结构,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内在联系,乡村土地和劳动力市场的特点,我国反贫困战略的特点,我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策略。难点是城乡二元结构理论对我国城乡发展的意义。第八章 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3学时)
一、基本内容和主要目的
本章的主要内容为可持续发展在区域经济中的内涵、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和途径。
本章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可持续发展在区域经济中的意义、区域经济发展中如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内涵解析 1.经济活动与不可持续性问题的生成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源于工业化所带来的一系列不可持续性问题。2.可持续发展从认识到行动 3.可持续发展在区域经济中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公平性、共同性、永续性、需求性;区域经济中涉及的三类生态环境问题;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 1.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成因机理。
2.区域经济联系与生态环境联系的矛盾与协调 必须建立起区域生态-经济合作机制。3.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贫困治理的矛盾与协调
在具有生态联系的同一区域内,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责任。第三节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和途径 1.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行为准则
生态环境承载力约束 ;协同维护区域生态环境;明确各经济主体责任;完善区域性的生态利益交易与补偿机制;建立企业行为规范;发挥环境非政府组织作用。
2.低碳经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发展低碳经济:发展能够有效降低资源消耗,有效降低污染排放,有效降低生态环境损耗的产业;培育与低碳经济趋势一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适应消费者需求变化发展低碳消费产业。
3.循环经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 “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 为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区域经济发展中,探索和推进循环型经济发展模式,并推动区域间的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协同。
二、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认识区域经济中,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影响的关系;通过哪些途径来协调经济-生态环境的关系;如何协调区域间经济-生态环境的关系。
第九章 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3学时)
一、基本内容主要目的
本章的基本内容为区域分析与规划方法、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规划。本章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如何对区域进行系统分析、战略理论和规划方法,怎样识别区域经济发展特征,把握区域经济发展方向。
第一节 区域分析与规划方法 1.区域分析与规划方法体系
系统分析;系统预测;策划设计;规划优化;决策与对策 2.区域系统分析常用方法
功效的比较和评价(各种评价指标);结构分析方法—投入产出分析;决策对策方法:SWOT,情景分析。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概述
根据区域现实发展条件,进一步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在一定时期的战略目标和为实现战略目标而制定指导思想、方针、重点、步骤及对策。
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合理布局生产力,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区域中人地关系的协调、代内及代际公平与效率的协调、区域内部不同地区之间的协调等。我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的努力。
3.主体功能区及其开发战略
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 力,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第三节 区域规划
1.区域规划的概念与特性
区际规划解决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或区际分工协作问题,区内规划是对一定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布局进行全面规划。要求:战略性、地域性和综合性。
2.区域规划的主要类型
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开发性规划与管控性规划;战略性规划和操作性规划;单区域规划与跨区域规划
3.区域规划的系统设计
区域规划的内容 :基本思路、重点内容、空间资源配置的空间指导和约束功能、政策表述;区域重点产业部门选择:战略产业(先导、主导、支柱产业)和瓶颈产业;重点发展区域的选择:加快发展区域、公平和可持续发展区域;区域规划的编制设计:系统分析、模拟预测、规划策划、协调决策、跟踪调控。
二.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是,区域发展战略的内涵,常用的区域规划方法,区域发展决策中如何确定重点发展的产业和地域。
第十章 区域经济政策与经济体制改革(3学时)
一、基本内容与主要目的
本章的主要内容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与市场以及效率与公平问题、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与工具、区域经济政策效应评价、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本章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区域经济政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主要目标、基本工具、效应评价,以及深化体制改革和贯彻“新发展理念”背景下如何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等问题。
第一节 区域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 1.制定区域经济政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区域问题的存在和市场机制的缺陷;我国各时期实行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区域政策理论可能性在于,政府通过干预可以主导区域经济模式;组织可能性在于政府的行政和经济能力。
2.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与市场
区域发展中的市场作用及其缺陷;区域发展中的政府作用及其局限;区域发展中发挥资源配置市场决定作用与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3.区域经济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
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政策总是要在效率和公平目标间权衡取舍。第二节 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与工具 1.区域经济政策的含义
目标: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提高区域经济效率;工具:激励与限制是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作用对象:落后地区、萧条地区、膨胀地区等;政策主体:超国家组织、国家政府和地区政府;作用层次:宏观、微观。
2.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选择
推动经济增长、合理配置资源、促进就业、提高社会福利、扶持产业、促进分工竞争。
3.主要的区域经济政策工具
宏观区域政策工具:差别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贸易政策;微观区域政策工具:重新配置劳动力、重新配置资本;协调政策工具。
第三节 区域经济政策效应评价 1.宏观经济政策评价 分析宏观政策的实施是否使资源配置有效率;分析政策的负面影响;考察政策的协调性问题。
2.微观经济政策评价
把政策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比对。判断政策是否有效;是否相符、偏差程度;政策实施的投入产出效益。
3.区域政策评价
区域补偿政策、区域产业政策、公共投资政策效应评价等;事前评价、事中评价和事后评价;概略评价和详细评价;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
4.区域政策效应评价方法:对比分析、偏离-份额分析、成本-收益分析。第四节 经济体制改革与区域经济 1.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夯实市场经济发展基础;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形成公平竞争环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服务效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培育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生态文明建设。
2.全面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与需要解决的问题 :区域发展差距过大、落后地区基础薄弱、受体制等因素影响区域无序开发问题依然严重、仍然存在制约区域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区域经济发展。
二、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区域经济政策的含义、主要目标、政策工具,如何评价区域经济政策效应,理解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与区域经济政策的关系。
第二篇:区域经济学课程论文
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摘要
本文从中国城市化的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出发,然后结合区域的“城市性”视角,重新理解城市化的深刻内涵,并提出了两条城市化道路:一是人口转移型城市城市化道路,二是结构转换型城市化道路。最后从中国的国情从发,总结出如今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的选择,应是走人口转移和结构转型并存的“双轨”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关键字:城市化;区域的“城市性”;新型发展道路 中国城市化现状
在2013年末中国人口普查时,我国城市化水平已达到53.73%,虽然城镇常住人口超过农村人口,但是仍有约6.5亿农村人口。将来,根据有关专家的推算,中国将来人口的峰值是达到15亿,达到高峰以后人口就开始逐步递减了,即使中国的人口到2020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目标实现的时候,我们按照城市化65%的城市化来算,那个时候农村还有5.25亿人口,但是这种大趋势是清楚的,现代化体现在城市化,使全体农村都能够过上现代化的生活方式。
此外,我国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样的,城市化也应该走新型道路。但是近十年来,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看,什么是新型城市化道路,如何走新型城市化道路,严格讲来并没有搞清楚,而城市化却在政府主导下快速发展,部分地区已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城市病”。因此,搞清楚什么是新型城市化道路,慎重地选择我国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重大问题。
二、城市化的含义与区域的“城市性” 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涉及人口、地理、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关于城市化的含义,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可以说,城市化是相关学科都极为关注,而含义或定义又最不统一的概念。
人口学给城市化的定义,流行的是美国人口学家威尔逊主编的《人口词典》的解释:“人口城市化即指居住在城市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的现象。”显然,他们强调“人口城市化”。也有的人口学家直接用“城市化”替代“人口城市化”,如美国著名人口学者赫茨勒就这样说:“城市化,就是人口从乡村地区流向大城市以及人口在城市的集中”。经济学从经济增长的角度分析城市化,强调作为生产要素的人口和劳动力由乡村向城市的转移。比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指出,“过去一个世纪内的城市化,主要是经济增长的产物,也意味着劳动人口,从而从属人口向城市转移,这种转移又转而意味着经济投入的增长。”
在我国,1999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对城市化给出这样的定义:城市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不仅突出了农村人口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城市型转化,而且还强调城市的不断发展完善,既着眼于农村发展,又着眼于城市发展,是综合性的城市化定义。
上述对城市化含义的几种经典表述,反映了不同学科和不同学者处在不同时期甚至不同国度而对城市化内涵的认识,但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局限性。城市化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城市化深刻内涵的认识也应该不断丰富。上述几种经典表述,是对发展中的城市化深刻内涵的科学概括,给我们进一步认识城市化的深刻含义,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二)区域的城市性:城市化含义的新认识 那么,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认识城市化的深刻含义呢?这里需要引进一个概念:区域的城市性。所谓区域的“城市性”,表示一个区域的综合特征已具有城市的某些特征,城乡之间的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制度、管理及观念等方面的差距很小,“二元”结构不突出。在这样的区域,人们住在乡村也能分享城市化的成果,是一个具有“城市性”的区域。与区域“城市性”相对应的是区域的“乡村性”。乡村和城市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两大空间聚落,而乡村与城市在经济、文化、社会乃至制度、管理与观念等方面结构特征完全不同,乡村的结构特征可以高度概括为“乡村性”,城市的结构特征可以高度概括为“城市性”。城市是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集聚高地,“城市性”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标志;城市在对腹地农村发挥集聚和辐射作用的过程中,既不断提高自身的“城市性”程度,同时又改造农村地区的“乡村性”,农村地区会逐步退化“乡村性”、生长“城市性”。这样,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区域的城市性程度会不断提高,区域城市化程度也就不断提升。显然,“城市性”是城市化的本质特征。引入“城市性”这个概念,可以从新的视角理解城市化的深刻含义,给城市化定义作出新的表达:所谓城市化,就是在有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区域,城市性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
三、两种城市化发展道路
将“城市性”引入城市化的内涵,对城市化发展模式或发展道路就会有新的认识。概括起来说,自城市化出现以来,人类走过的城市化道路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一)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道路
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道路,即通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而提升城市化水平的发展道路。反映人口转移型城市化道路发展程度的核心标志是人口城市化率,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自1760年产业革命推进城市化的起步以来,世界城市化主要是走这种发展道路。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又称人口城市化,是原发型的城市化道路,工业化是这种城市化的基本推动力。由于工业化催生了工业,而工业布局又集聚在城市,城市工业发展形成了对劳动力的需求,而农村劳动力比较收入低于城市工人,就会向城市转移,成为工业劳动者,他们的家庭人口也会随之进入城市,人口城市化率就会逐步上升。而工业化又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农村出现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又会源源不断地向城市转移,人口转移型城市化也就持续发展。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虽然会推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但却出现了两个严重的问题:一是城乡差距的扩大,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造成了农村的衰退;二是“城市病”的普遍出现,发达国家“城市病”的突出表现是环境问题,发展中国家“城市病”的突出表现是贫困问题。这两个问题越来越突出,促使人们深刻思考城市化发展道路,城市化发展道路也逐渐开始转型,出现了一种新型城市化道路: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道路。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道路
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道路,即通过区域经济、社会、文化乃至管理与空间布局等结构向城市转型而提升城市化水平的发展道路,反映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程度的核心标志是区域的“城市性”。当人口转移型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即人口城市化率达50%时,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以城市为主导的新阶段,结构转换型城市化就会大面积地出现。显然,结构转换型城市化是在人口转移型城市化过程中孕育的,如果说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是传统城市化道路,那么,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则是新型城市化道路。结构转换型城市化明显提升了区域的城市性,与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相比,有三个显著的特征: 第一,结构转换型城市化是在人口转移型城市化基础上形成的,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实践表明,当人口城市化率超过50%时,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就开始向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转变。这个特征表明,人口转移型城市化是城市化的初级阶段,结构转换型城市化是城市化的高级阶段,人口转移型城市化具有向结构转换型城市转变的必然趋势。第二,区域城市性的提升是广域性的,是城市化的“泛化”发展,表现为中心城区人口向周边小城市及郊区的扩散,与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人口变动趋向和城市化的“极化”发展完全不同。这个特征反映了城市化的社会进步性,缩小了城市与乡村的差别,实现了如马克思所说的现代历史的“乡村城市化”,提升了国家和区域整个社会的现代化程度,居民不论是居住在城市区、郊区还是乡村地区,都能从事现代生产方式,享受现代生活方式,国家和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结构乃至管理体制,都发生了与以往不同的结构性变化,从而推进了社会发展。第三,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直接推动力是工业化,而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直接推动力不仅有工业化,还有信息化。因为信息化具有“压缩”时空的功能,可快速、广域地通达要素的空间联系,比工业化更有力度地推进区域经济社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结构转换型城市化将呈上升趋势。
四、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2013年,中国人口城市化率为53.73%,已超过人口转移型城市化向结构换型城市化转变的“转折点”。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应走什么样的新型城市道路,就是一个必须作出科学选择的重大战略问题。
(一)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发展趋向
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道路在中国会逐渐弱化,主要原因有如下三点:第一,农村人口过多、过快地向城市集中,会超越城市对人口的承载力,造成城市发展的新问题,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早已出现的“城市病”,为避免出现类似问题,有必要在规模和速度上适当控制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第二,农村发展出现的新因素,对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会产生“黏性”,一些已转移到城市的农村人口出现了向农村的“回流”。这种现象目前虽然不多,但表现出一种重要的趋向,也会导致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会逐渐趋缓。第三,也是最为重要的原因,在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也在发生,从而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替代效应,减缓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发展势头。
(二)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发展趋向
结构转换型城市化是在人口转移型城市化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高级形态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基本标志是区域城市性的提升。这种城市化已在我国局部地区出现,并会逐渐强化,将成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向。
从对人口转移型和结构转换型两种城市化道路在我国的发展趋势看,在今后乃至未来的较长时期内,两种城市化道路会在我国并存,显然,这是一种“双轨”并存的城市化道路。相对于我国过去那种单一的人口转移型城市化道路,“双轨”并存的城市化道路是我国今后及未来时期应该走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三)“双轨”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人口转移和结构转型并存的“双轨”发展型城市化道路,也可称“转移”与“转型”同时推进的“二元”发展型城市化道路。人口转移型城市化道路、结构转换型城市化道路与“双轨”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是在不同的发展条件下出现的,并且具有不同的发展特征。三者相较而言,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从城市化的推动力看,人口转移型城市化是由工业化单一推动的。当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共同作用,推动着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发展,当然信息化与工业化也是“双轨”发展型城市化的巨大推动力。
第二,从人口流动看,人口转移型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人口流动方向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农村人口会就地实现城市转型,另一方面,城市人口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会向郊区或农村地区流动。“双轨”发展型城市化的人口流动特征较为复杂,既有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人口流动特征,又有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人口流动特征,人口流动和就地转型并存。
第三,从城市的空间结构看,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是空间分布的集中而“极化”;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是空间分布的相对分散而“泛化”;“双轨”发展型城市化则两者兼有,空间结构既有集中而“极化”,又有分散而“泛化”。
第四,从城市化率看,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是发生在城市化率比较低的情况下,城市化率一般在30%以下;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是发生在城市化率比较高的情况下,50%的城市化率一般是这种城市化的起点;“双轨”发展型城市化只有在结构转换型城市化发生时才可能出现,一般也是出现在城市化率超过50%的发展阶段。
第五,从区域的“城市性”看,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因为是集中而“极化”的空间结构,区域的“城市性”程度比较低;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因为是相对“泛化”而相对均衡的空间结构,并且出现城市化地区,区域的“城市性”程度比较高;“双轨”发展型城市化因为具有两者的共同特征,区域的“城市性”程度会高于人口转移型城市化,但又低于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总体上仍具有较高程度的“城市性”。
第六,从区域的产业结构特征看,由于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推动力是工业化,第二产业处于快速发展期,第一产业也占有相当的比重,产业结构大体上是第二产业大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处于后进地位;由于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推动力是工业化和信息化,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会有上升,第一产业的比重会大幅度下降,产业结构大体呈现出第三产业高于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又高于第一产业的结构特征;“双轨”发展型城市化也是工业化、信息化的共同推动,产业结构也会出现与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相同特征。从以上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出,“双轨”发展型或“二元”发展型城市化是符合中国国情,更适应未来发展趋势的新型城市化道路,走出单一的人口转移型城市化道路,积极推进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走向人口转移和结构转换并存的“双轨”发展型城市化道路,应该成为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科学选择。
双轨”发展型或“二元”发展型城市化道路虽然是我国当前城市化道路的科学选择,但仍然是一种过渡性的城市化道路,发展方向将是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当我国城市化率达到75%左右时,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将会取代“双轨”发展型的城市化,成为那个时期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新形式。由此可以认为,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将会出现逐步升级的三大阶段:第一阶段是人口转移型城市化,从1949到2000年的50年间处于这个阶段;第二阶段是“双轨”发展型城市化,从2000年起开始进入这个阶段,大体也是50年左右;第三阶段是增长引起需求结构变化,需求结构变化导致产业结构重心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化。与第二产业就业具有周期性特点相比较,第三产业巨大的就业潜力是结构性的,因此第三产业发展提高了城市就业率,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提高了城市化水平,与此同时,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增加了农业的边际产出,有利于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增加。这一过程最终提高了农民人均纯收入。
五、结论
依据以上分析得出如下主要结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组成了一个互为促进关系的动态系统,第三产业增加值、城市就业率和城市人口密度作为系统内部的关键因子相互作用影响促进了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发展。相应的政策取向是,一方面,政府应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城市就业率和人口密度增加,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需要提高城市化的质量、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增强居民消费能力,从而推动内需经济增长。在对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键因子进行系统考虑的基础上,寻求实现城市化与经济增长良性互动发展的路径。参考文献: [1](美)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常勋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87. [2]杨开忠.中国城市化驱动经济增长的机制与概念模型[J].城市问题,2001(3):4-7. [3]程开明.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机制及理论模型评述[J].经济评论,2007(4):143-150.
[4]郭晔,赵艳群.城市化演进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9(1):109-114.
[5]沈坤荣,付文林,李子联.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与发展方式转变[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1):46-54.
[6]王稳琴,王成军,刘大龙.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23-128.
第三篇: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地理专业)
楚雄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管理系(院、部)地理科学专业《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22106001 课程中文名称:区域经济学
课程英文名称: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使用专业:地理科学 开课学期:第4学期
总学时:3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34,实验学时:0)总学分:2学分
预修课程:西方经济学、地理学导论、经济地理学 课程简介:
人类一切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地域空间,整个世界、任何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都是在一定区域内完成和实现的。因此,区域经济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和重视。本课程是地理科学的专业选修课程,是从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中脱胎出来的一门新兴应用学科。区域经济学阐述了区域经济活动组织自身的活动规律和区际间的经济联系,以及区域布局与决策等基本经济理论。本课程是经济类专业的基础课。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区域经济的基本理论,了解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况,为今后在能胜任解决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实践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教材建议:孙久文,区域经济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年2月 参考书:
[1] 埃德加•M•胡佛著,《区域经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0年。[2] 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 [3] 陈才,《区域经济地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4] 丁四保,王荣成,李秀敏等.《区域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 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11。[6] 吴殿廷编著,区域经济学(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11月。[7] 吕拉昌,《区域整合与发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 [8] 高洪深,《区域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二、课程性质、目的及总体教学要求
课程的基本特性:区域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区域经济的形成发展规律和区域经济联系以及与此有关的政府决策的科学。区域经济学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尚未形成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但其理论与方法发展十分迅速,在各国解决区域问题,缩小区际差异,促进区域之间协调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的应用前景也十分广阔。现代区域经济学尤其强调企业、产业和区域经济有机融合的全新理念。
课程的教学目的:通过学习区域经济学这一新兴应用经济学科,使学生掌握,学会区域经济研究现实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实际解决区域经济问题的思想和能力。通过区域经济学的学习,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区域观,掌握简单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的总体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较全面了解地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知识与理论,熟悉区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了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轨迹、格局和态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与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达到能进行区域经济发展的初步分析和研究的目标。
三、章节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导论(3学时)
本章的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区域、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学等几个基本概念,简要阐述区域经济学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以及产生和发展的历程。本章重点是区域与经济区域的概念,难点是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本章地位与作用:本章是本门课程的第一章,在整门课程中起提纲挈领的作用。任何经济活动都离不开某一特定空间,世界、国家、地方的经济发展都是在一定区域内完成和实现的,区域经济也因此为经济社会活动主体普遍关注和重视的问题。不同的区域环境将塑造出性质各异、层次不同、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区域经济学以区域为着眼点,运用以地理学和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和探索区域经济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教学重点:(1)区域的概念;(2)经济区域的概念; 教学难点: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本章总的教学要求:
(1)理解并掌握区域的概念。(2)理解并掌握经济区域的概念。
(3)了解我国的十大经济区域、六大综合经济区域及三大经济区域。(4)掌握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5)了解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6)理解区域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的历程 教学方法:讲授、自学、课堂讨论 各节内容的教学要求:
第一节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2学时)
一、区域与经济区域
二、区域经济与区域经济学
第二节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历程(1学时)
一、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三、区域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章区域经济发展的时间过程和机制(6学时)本章的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区域经济发展的时间过程规律、区域经济发展的波动性与周期性、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机制和区域经济管理运行机制。
本章地位与作用:本章的内容在本门课程中占据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带着第二章的问题,学生将学到历史上不同学者对区域经济增长时间过程的相关理论,学到学者提出理论时的历史背景,如何来通过大量实证的研究最终上升为理论。本章的重点:区域经济发展的波动性与周期性。本章的难点: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机制。本章总的教学要求:
(1)了解区域经济发展的时间过程规律;
(2)理解并掌握区域经济发展的波动性与周期性;(3)理解并掌握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机制。教学方法:讲授、自学、课堂讨论 各节内容的教学要求: 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的时间过程规律(1学时)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
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的波动性与周期性(2学时)
一、经济周期波动的含义
二、西方经济学中关于经济周期波动的有关学说
三、经济周期的主要类型
四、我国国民经济的周期性特点
第三节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机制(3学时)
一、增长极理论和因果循环累积效应
二、区域发展的基本-非基本原理
三、哈罗德-多马模型
四、投资和出口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区域产业结构演变与优化(6学时)
本章的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三次产业的划分方法,产业结构演化规律及其动因,制造业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变化,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建设,区域的投入产出分析。本章地位与作用:本章主要从地理学角度,研究产业经济学。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标志之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是区域经济学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本章重点:(1)三次产业的划分方法;(2)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建设 本章难点: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建设 本章总的教学要求:
(1)理解并掌握三次产业的划分方法。(2)理解制造业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变化。(3)理解并掌握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建设。(4)理解区域的投入产出分析。教学方法:讲授、自学、课堂讨论 各节内容的教学要求:
第一节三次产业与产业结构(2学时)一、三次产业的划分 二、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化规律 三、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
四、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给我们的启示
第二节制造业在区域发展中地位的变化(1学时)
一、工业经济时代制造业的地位变化
二、知识经济时代制造业的地位变化
第三节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建设(3学时)
一、地区生产专业化
二、主导产业的地位和作用
三、主导产业的选择
四、区域产业结构建设
五、(案例)云南省主导产业的选择
第四章区域发展的空间过程与布局(7学时其中课堂3学时,课外4学时)
本章的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区域空间发展理论与模式,空间扩散与空间相互作用,经济区划及其定量划分方法,产业布局理论。本章地位与作用:本章包含有区域经济学非常多的理论模型,学生通过自学2学时,再结合实际区域开展讨论。要求学生在学习完本章后,能运用相关理论分析解决特定区域的实际问题。
本章重点:(1)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2)区域空间发展理论与模式;(3)空间扩散与空间相互作用。本章难点:(1)区域空间发展理论与模式;(2)空间扩散与空间相互作用。本章总的教学要求:
教学方法:自学、课堂讨论 各节内容的教学要求:
第一节经济地域运动论
(自学)
一、经济地域运动的内涵
二、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
三、区域空间发展理论与模式
第二节空间扩散与空间相互作用
(自学)
一、集聚与扩散
二、距离衰减原理与近邻效应
三、空间相互作用分析
第三节经济区划论
(自学)
一、经济区概述
二、经济区类型
三、经济区划
四、区域的定量划分方法
五、主体功能区建设
第四节产业布局论
(自学)
一、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二、产业布局理论
三、产业布局的区位指向与合理性评价 案例:云南省主体功能区划研究(1课时)第五章区域分工与合作(6学时)
本章的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区域差异理论,区域分工论,区域协调发展论。
本章地位与作用:主要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来探讨区域间分工与合作问题。要解决一个区域的发展问题,除了要处理好本区域内各要素相互关系外,还要处理好与其背景区域、相关区域的问题。
本章重点:区域差异测度方法; 本章难点:区域分工的内在机制 本章总的教学要求:
(1)了解区域差异的客观基础。(2)理解并掌握区域差异测度方法。(3)理解区域差异演化过程。
(4)了解区域差异调控、区域增长趋同。
(5)理解区域分工的内在机制、区域优势产业的识别与选择。(6)理解区域协调发展论。各节内容的教学要求:
第一节区域差异论(3学时)
一、区域差异概述
二、区域差异的客观基础
三、区域差异测度方法
四、区域差异演化过程
五、区域差异调控
第二节区域分工论(1学时)
一、区域分工概述
二、区域分工的内在机制
三、区域优势产业的识别与选择 第三节区域协调发展论(2学时)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述
二、区域经济竞争与合作
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与方式
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与评价 第六章城市与区域发展(4学时)
本章的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城市经济区,城镇化与区域发展,城市职能与规模分布,城市体系与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本章地位与作用:本章研究特殊区域的发展问题。城市,作为特殊的区域,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章重点:(1)城市的概念与特征;(2)城镇化的概念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本章难点:城市职能与规模分布 本章总的教学要求:
(1)掌握城市的概念与特征;
(2)理解城市经济区的内涵与特点;
(3)掌握城镇化的概念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4)理解城市职能与规模分布;(5)理解城市体系与区域发展;(6)了解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各节内容的教学要求:
第一节城市经济区(1学时)
一、城市的概念与特征
二、城市的产生
三、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区域基础
四、城市经济区的内涵与特点
五、城市经济区的结构与功能
第二节城镇化与区域发展(2学时)
一、城镇化的概念和特征
二、城镇化的一般规律
三、城镇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城市体系与区域发展(0.5学时)
一、城市空间分布理论——中心地理论
二、城市带理论与点轴开发
三、城市群和都市圈开发
第四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0.5学时)
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内涵与目标
二、城乡协调发展评价
第七章区域经济政策与规划(4学时)
本章的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区域发展战略,区域发展规划区域经济政策。
本章地位与作用:本章是在学习完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之后,理解政府领导者、决策者制定区域发展政策背景目的,以及学生评价他人制定的政策,自己尝试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本章重点:区域发展战略及其区域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主要类型 本章难点:区域经济布局规划 本章总的教学要求:
(1)掌握什么是区域发展战略及其区域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主要类型;(2)掌握什么是区域发展规划,了解我国的十二五规划相关内容;(3)了解区域经济政策目标、内容及实施步骤。各节内容的教学要求:
第一节区域经济政策的含义和作用(1学时)
一、区域经济政策的概念
二、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和手段
三、区域经济政策的作用
第二节区域经济政策的类型与选择(1学时)
一、区域经济政策的类型
二、区域经济政策的选择
第三节区域经济布局与规划(2学时)
一、区域经济布局
二、区域经济规划
第八章区域经济分析方法
(4学时)本章的内容:本章介绍主要介绍区域经济学常用的数学方法,数量分析的指标体系、区域经济部门规划的计量模型。
本章地位与作用:通过前面几章的理论学习,要分析实际区域的问题,还需要方法。本章的区域经济分析方法就是工具,要求学生掌握,为以后解决特定区域的实际问题提供基础。本章重点:区域经济比较与评价方法、区域发展预测方法 本章难点:区域经济比较与评价方法、区域发展预测方法 本章总的教学要求:
(1)掌握什么是区域发展战略及其区域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主要类型;(2)掌握什么是区域发展规划,了解我国的十二五规划相关内容;(3)了解区域经济政策目标、内容及实施步骤。各节内容的教学要求:
第一节区域系统分析概述(0.5学时)
一、区域系统分析基本原理
二、区域系统分析和规划中的数学方法 第二节区域经济比较与评价方法(2学时)
一、区域经济的比较与评价
二、区域经济综合评价方法
三、区域评价案例
第三节区域发展预测方法(1.5学时)
一、概述
二、结构化预测方法
三、非结构化预测方法
四、社会经济预测中多模型、多方法的结合
四、习题教学内容与要求
由于36课时的学时所限,本课程不在课堂内设置习题教学内容,所有思考题全部由学生课外完成,由教师安排课外时间答疑。
五、其他可以利用的资源
1、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李京文,《中国区域经济教程》[M],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3、李清泉,《落后地区经济发展与农村城市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5、张敦富,《区域经济学原理》[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6、吕拉昌,《区域整合与发展》[M],科学出版社,2003。
7、谢一地,《政府规制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8、顾朝林等,《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跨世纪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3。
9、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0、成德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理论、模式与政策》[M],科学出版社,2004。
11、林善浪,张国,《中国农业发展问题报告》[R],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12、姜爱林,《城镇化、工业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研究》[M],中国大地出版社,2004。
13、王梦奎,冯并,谢伏瞻,《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C],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14、陆立军等,《区域经济发展与欠发达地区现代化》[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15、张一民,《论中国的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16、宋奇成,《以城市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17、朱若峰,朱泽,《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M],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18、姚士谋,汤茂林等,《区域与城市发展论》[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4。
19、郭熙保,《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0、王自亮,钱雪亚,《从乡村工业化到城市化——浙江现代化的过程、特征与动力》[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21、赵苑达,《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2、唐宇文,《区域经济互动发展论》[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23、王梦奎、李善同等,《中国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0。
24、王必达,《后发优势与区域发展》[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5、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商务印书馆,2004。
26、冯之浚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27、罗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8、安虎森,《区域经济学通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9、方创琳,《区域发展战略论》[M],科学出版社,2002。30、邓翔,《经济趋同理论与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实证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31、金明善,车维汉,《赶超经济理论》[M],人民出版社,2001。
32、邬义钧,邱钧,《产业经济学》[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33、黄继忠,《区域内经济不平衡增长论》[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34、吴郁文,《21世纪中国区域经济发展》[R],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35、李宝元,《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6、谷书堂,《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7、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概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38、杜肯堂,戴士根,《区域经济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第四篇:区域经济学课程论文选题
区域经济学课程论文选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低碳城市的主要发展路径研究
2、徐州市发展低碳城市的政策选择
3、低碳城市建设中的产业政策研究
4、徐州市绿色交通政策研究
5、徐州市低碳照明政策设计研究
6、低碳城市建设中的金融支持政策研究
7、徐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8、徐州市发展新能源产业的 SWOT 分析
9、徐州市创新软环境评价
10、江苏建设创新型城市路径选择和政策措施研究
11、江苏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措施研究
12、国内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理论与政策实践
13、徐州市传统产业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14、徐州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和实践
15、徐州市发展低碳经济的模式选择与发展策略研究
16、徐州市发展低碳经济思路及对策研究
17、低碳发展视角下徐州市产业结构调整思路研究
18、徐州市低碳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19、基于低碳经济的徐州市农业发展与农民生活模式研究 20、徐州与济宁经济发展比较研究
21、苏北与苏南经济发展差距研究
22、徐州与苏州经济发展差距研究
23、徐州与济宁产业结构水平比较研究
24、徐州市统筹城乡发展研究
25、徐州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第五篇:《区域经济学》课程平时作业
《区域经济学》课程平时作业
第九周11月2日停课一次,自学,做课程作业。
第十周11月9日上交第一次作业。
第十一周11月16日上交第二次作业)。
课程作业计入总评成绩统计。
作业材料:《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务院2010-12-21颁布)(从互联网收集)
第一次作业题(全做):
(注明学校、武汉大学学号 学生姓名)
1.“空间结构”的内涵
2.“主体功能区”的分类标准和类型
3.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应处理好的重大关系
4.中国国土空间的“三大战略格局”
5.2020全国主体功能区基本形成之时的“美好情景”
第二次作业题(全做):
(注明学校、武汉大学学号 学生姓名)
1.国家优化开发区域:包括哪些地区(只列出地区名称)、区域政策、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2.国家重点开发区域:包括哪些地区(只列出地区名称)、区域政策、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3.国家限制开发区域:包括哪些地区(只列出地区名称)、区域政策、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4.国家禁止开发区域:包括哪些地区(只列出地区名称)、区域政策、绩效考核评价体系